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精选14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幼儿学具:正方形、梯形图形没人一套、梯形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昨天老师去小兔家做客了,它们家有一间特别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体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房子的门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二、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个梯形的房顶(PPT)

2、幼儿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较梯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3、教师小结: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上面的短边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长边是下底,两边象滑滑梯一样斜斜的,这样组成的图形就叫梯形。

4、不过,梯形宝宝特别调皮,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他们都是梯形),提问:只有一个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来一阵风,梯形不见了,小兔子怎么啦?(哭的PPT)请小朋友帮忙盖一间房子

三、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盖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PPT)

四、复习巩固:梯形

1、“下面哪个是梯形,请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来”(幼儿操作)

2、调皮的梯形不见了,请小朋友把它拼出来(操作)

五、幼儿操作活动:

桌子上有好多坏了的梯形,请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后添画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帮助小兔重新盖一间新房吧(幼儿拼贴与添画活动)

教学反思:

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梯形》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997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案《新年联欢会》含反思》:中班数学教案《新年联欢会》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不受实物排列的影响,初步感知数量5的守恒,引导幼儿进行5以内数量的速认,通过目测准确辨别数量,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新年联欢会》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在教师或成人指导下 (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 , 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 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幼儿积累大量有关数学方面的感性经验, 主动建构表象水平上的初步数学概念, 学习简单的数学方法和技能, 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探究欲、自信心, 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 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在这样一个重要意义的背景下,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已经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任务了, 对于如何培养幼儿对于学前数学的兴趣, 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幼儿天生就有好奇心, 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注视、观察、摆弄、发现、探索、了解周围的事物以及环境.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需要某些活动方式才能表现出来.例如, 在和幼儿玩二进制猜数游戏时, 他们会被一个个神奇的二进制猜数玩具所吸引, 会对老师或同伴猜中的数字或物品产生很大的好奇, 会迫切地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在这样的认数活动中, 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展现.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 引发了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并由此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正是幼儿的这种兴趣与探究欲不断在被开发,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不应该抹杀幼儿的这种好奇心, 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大胆的, 作为教育幼儿的工作者, 应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并促进其发展, 同时也避免了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的枯燥化和模式化.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 感受到心理的满足, 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态度, 同时还能对幼儿成长后正确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事物产生良好的影响.二、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 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也不容忽视.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无论是内容还是组织方式都十分丰富、灵活, 教师更应抓住契机, 深入研究, 为达到更好的数学活动目标而努力.教育学家曾说, 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 其实世界的万物都是由一定的“数”构成.因此,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是向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如:一、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满数、量、形知识的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 引发其对数学的兴趣.二、上下楼梯时可以让幼儿一边走, 一边计数阶梯的数量.三、午餐时, 可以让幼儿比较一下碗、勺数量的多少.四:整理玩具时, 可启发儿童思考一下如何分类, 等等.同样, 在组织儿童散步、劳动、游览等活动中, 均可以随机地、灵活地引导幼儿认识和复习数、形知识, 使幼儿知道数学就充斥在自己的周围, 爱数学, 了解数学.三、创设环境令幼儿感受“数学美”, 从而喜欢数学众所周知, 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儿童依赖于环境并作用于环境, 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来说, 环境的创设以及材料的提供是极其重要而富有价值的, 它是儿童在基于材料的操作和感知之上建构其相应的数概念的前提和必要保证, 因此, 作为影响儿童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条件, 环境的创设问题得到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和关注, 并成为着力探究的一个问题. (1) 渗透数形结合, 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苏联幼儿数学教育家列乌申娜曾指出:幼儿在学习10以内数的时候, 要学习与算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何材料, 应从学习的最初几天起, 就使用各种各样三角形、圆形、以后再增加多边形, 用这些作为计数的直观材料.应把几何图形和玩具放在一起, 像玩具一样玩着它们.可见, 数形结合, 正是具体与概括、直观与抽象、趣味与思维的结合与交融. (2) 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地探究与学习《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重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生活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 幼儿园的环境与幼儿是息息相关的.而对于幼儿的数学教育来说, 环境创设可谓是一门学问.如走廊、楼梯、盥洗室、操场等空间的环境布置.1.关注材料与活动内容本身的系统性、层次性在活动区角的数学材料投放中, 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 更需要关注到活动内容和材料本身的系统性, 即数学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性、层次性.因此, 有关材料的投放应当是有序而递进的.例如, 在数学活动区角中, 教师投放了不同颜色、粗细不一以及不同点子数量的塑料瓶, 塑料管和花片, 让幼儿自由挑选进行插花, 以促进幼儿分类、对应、匹配、数、量等相关概念的发展.2.体现材料和活动内容的动态性、开放性数学活动材料的投放需要一定的开放和变通, 如以上所举“插花”材料, 其动态性就体现在教师既可以根据幼儿的操作和活动情况及时地调整材料的难度, 合理变通, 也可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作出适合他们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可见, 越是低结构化的材料和内容, 越能引发幼儿个性化的、自发的学习和研究.因此, 有目的、有计划的数学启蒙教育, 为幼儿亲自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并从中得到积极的反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能够诱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的天赋和创造能力, 进而逐渐产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序号;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认知上的特点,要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作为教学目标,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在游戏中学。将教育活动游戏化,可让幼儿在游戏中激发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游戏中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就以幼儿中班数学1~10的序号学习为例,谈谈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一、教育游戏化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作用

绝大部分幼儿在上学前没有经过学校正规的数学教育,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能机械背出数字顺序层面,他们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其实都是相当有限,若幼儿园老师只是单纯对数学数字的书写、排序,简单加减运算等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的话,很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或者根本听不进去的现象,时间久了反而会引起对数学学习的反感,对幼儿以后系统接受小学、中学的数学教育造成影响,因此幼儿园的数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众所周知的,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吸引力的游戏中的话,可以通过幼儿对游戏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和掌握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幼儿数学1~10的序号教学中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学习的实践分析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可以很流利背出10以内的数字顺序,也可以较熟练地将这些数字排成倒序,但是当老师要求学生按照倒数的顺序进行排排站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当幼儿中班在上1~10的序号数学课时,老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制作图像幻灯片,没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手绘或者打印一些图片,画出一个有六层,每层有十个房间且每个房间都住有不同小动物的一个动物之家。再分别在一张卡片上画出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在课程开始之后为幼儿营造一个帮小动物们回家的情境,并一一为幼儿展示动物之家和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们。这时,幼儿看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可爱小动物时就会表现得很激动,很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都会集中在老师说的话中。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尝试着说出每个小动物的家都在哪一层的哪一个房间里。游戏情境中的幼儿就都会积极地帮小动物回家,在一次次的帮助中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做卡片让幼儿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之外,老师可开展的游戏教学活动还有很多。例如,为幼儿再创设一个去小动物家里做客的游戏情境,老师说:“小朋友们,动物之家的小动物们要求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呢,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去的话要先按老师要求的顺序排好队哦!”然后老师就要每一个幼儿安排特定的顺序,有的是正数第三位,有的是倒数第五位,總之是从不同的方向安排小朋友们的顺序,让小朋友们自己进行排序站位。即便有的小朋友的站位会发生错误,老师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并适当引导他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幼儿不仅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游戏的快乐,也真真切切地学会了从不同方向准确辨别数序的技能。

从知识层面来说,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是最简单和基本的,并不要求幼儿可以有多少数学知识的积累,但是对幼儿园学生的数学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游戏化中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冰雪.数学游戏增强判断力[J].独生子女,2005(05).

[2]张峰.幼儿园数学游戏10则[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1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4

设计背景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不从概念入手,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活动目标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到梯形,学习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准备: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2,教师演示用具:自制动物模型(小猴子的圆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几何图形饼干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多媒体课件。

3: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活动过程

1,游戏:给小动物喂饼干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问: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图形像什么?

(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叫——梯形

(3)各种各样的梯形。(出示多媒体课件)

(4)两边一样长,只有一边是滑梯的图形是梯形吗?

3,操作

在各种图形的饼干中找梯形饼干喂小动物吃。要求?想拿一块,在拿两块不同的梯形饼干喂小动物。

4,找梯形

(1)在教室里,院子里找一找,说一说。

(2)出示课件:寻找梯形宝宝。

5,分组活动

(1)给梯形穿衣服(涂色)

(2)拼一拼: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

6,小结,结束。

教学反思

对于梯形,大多数孩子对他都邮感性的认识,这节课我结合幼儿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饼干,找一找,涂一涂,看一看,拼一拼等环节,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课件的播放 让幼儿认识到梯形的多样性,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梯形的特征。

当然,在这节课的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不够准备比较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寻找生活中的梯形。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到梯形。

活动难点:

能够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

教具:图形宝宝(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房子图一张,机器人图一张,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图片若干。学具:找梯形。不同形状图片、记录单、笔;给梯形涂色:画有梯形和其他图形的操作单、彩笔;送梯形回家。营造绿地场景,散放在草地上各种图形若干(梯形较多)贴有图形标记的框子4个。生活中的梯形:操作记录单上有梯形的物品和不是提梯形的物品图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巩固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这是什么?(请柬)对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并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自己的位置上都是什么图形?

二、基本部分:梯形在哪里

1.观察图片中房子所组成的图形,比较梯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

①复习正方形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这是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②认识梯形教师:房顶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图形和正方形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梯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有两条边是平平的。正方形四条边是一样长的,梯形的四条边不一样长。像这样: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且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是平平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2.找一找梯形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①教师出示多种梯形,引导幼儿找出梯形。(PPT)教师:“这些图形中哪些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尝试找出梯形,并说出梯形的基本特征。

②教师出示机器人,找出机器人身体上的梯形。(图片)教师:图形宝宝变变变,变到机器人身上了,请你们找一找,机器人身上哪里有梯形?并把它拿下来。

③寻找生活中与梯形相似的图形,巩固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教师: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像梯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回答)教师:仔细看看,这些图形像不像梯形?(PPT)教师出示梯子、台灯(底座)等图片,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3.小组操作,进一步巩固对提醒的认识。

①介绍小组活动。

找梯形:请小朋友把藏在框子里的梯形宝宝找出来,贴在记录单上并在记录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记下找到了几个梯形宝宝。

给梯形涂色:你看到方框里藏着的梯形了吗?给他们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数一数方框里一共有几个梯形,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送梯形回家:请小朋友把在草地上玩耍的图形宝宝找出来送回家。(梯形居多)生活中的梯形: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梯形的并在括号里打“√”。

②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给梯形涂色,并点数梯形。

三、结束部分:分享交流

1.交流操作结果。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今天在哪里找到了几个梯形宝宝。

(幼儿介绍操作结果)

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在图形王国里认识了梯形,找到了许多梯形宝宝,你们太棒了,希望图形王国的国王再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来做客,寻找其他的图形宝宝。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幼儿在找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找图形的过程中,让幼儿把梯形和其他图形分开来,这样很大程度上结合了幼儿对梯形的感性认识。

失败之处:在找图形之后,我没有让幼儿直接拿材料出来折剪,而是让他们在梯形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寻找生活中的梯形,应该和长方形、正方形重叠起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梯形的一些特征,这样更强化了幼儿的感性认识。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幼儿园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2、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3、能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装饰物体,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难点: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有规律排序的经验,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品。

2、物质准备:

(1)PPT(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的图如靠垫、珠帘等);

(2)幼儿操作材料:

①穿手链:毛根、各种有颜色的笔套、珠子;

②装饰腰带:自制腰带、各种自制的操作图形;

③装饰相框:自制相框、各种有颜色的工字钉;

④装饰帽子:自制帽子、小不同的亮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图片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找规律,并用完整的话讲述排列规律

3、教师小结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材料

(1)装饰相框:用工字钉有规律的装饰一个漂亮的相框送给小兔。

(2)装饰帽子:用不同小的亮片有规律的装饰一顶漂亮的帽子送给小兔。

(3)装饰腰带:用各种图形宝宝有规律的装饰一条腰带送给小兔。

(4)做手链:提供珠子和笔套串项链,用毛根穿水彩笔笔套,按规律穿一条漂亮的手链送给小兔。

2、提操作要求

(1)用工字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若有问题请举手;

(2)小朋友可以用刚才我们说过的规律装饰,也可以想出不一样的规律装饰;

(3)如果你很快就装饰完一种礼物,你还可以到另外一组装饰别的礼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幼儿胆创编排序规律

三、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讲评。

1、教师重点挑出1—3种排序规律进行讲评

2、自然结束,引导幼儿课后互相检查,并把装饰好的礼物送给小兔。

4、中班数学礁按物体小排序的教学

一、教学名称;按物体小排序的教学

二、教学要求:

1、教幼儿能够对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或从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三、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5、中班数学礁复习1—7的数字排序

一、活动目的: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

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

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

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三、活动与指导: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1)、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2)、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4、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7

1. 幼儿游戏性表现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高结构特点

现在大部分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高结构化的特征, 所谓的高结构化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学为主, 对教学目标的特化、儿童的接受以及教师的灌输进行了强调, 其目标就是想让儿童将知识和技能掌握住。而现在大部分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都要求幼儿对某个数学技能进行掌握、对某个数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在教学活动的评价环节, 教师主要对幼儿是否已经将教学活动的内容掌握住进行考察。因此在高结构的课堂当中, 幼儿必须对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予以充分的关注, 同时还要努力地进行操作和练习, 这样才能够将技能和知识掌握住。幼儿的游戏性表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当中主要体现为表情专注积极, 而认知自发性的表现则较少的出现[1]。

2. 幼儿游戏性表现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高控制特点

由于幼儿具有较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同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吸引, 因此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当中必须要针对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高控制的特点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也就是继续控制以及时间控制。

2.1 时间控制。

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通常会持续二十分钟左右, 教师需要在这二十分钟的有限的时间内将总结评价、操作练习、讲解演示以及导入等各个教学环节完成, 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全体幼儿有所收获, 因此必须要对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及合理的分配。在这样的节奏下。很难使幼儿对材料进行充分以及自由的操作, 幼儿往往只能快速的针对教师的讲解内容作出反应,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掌握练习及模仿, 这样就使得幼儿的游戏性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当中更多地体现出表情专注积极。

2.2 秩序控制。

要想保证幼儿的有效学习, 就必须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秩序控制, 但是高度的控制差就会使幼儿出现缩手缩脚的现象。除此之外, 教师为了能够对秩序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不鼓励, 在大部分情况下视之为破坏秩序, 这样就使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较少的表现出社会自发性。

3. 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关注的缺失

3.1 对幼儿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少关注。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具备学习数学的潜力, 但是这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存在于这种潜力当中。相关的研究表明, 在非正式数学知识和经验方面, 三四岁左右的幼儿就会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比如, 相对于五六岁的幼儿而言, 一些三四岁幼儿的数学概念往往比较高, 而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个性差异也会逐渐的加大。在书面符号表征能力、基数能力以及数数能力等各方面, 幼儿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基本上要求所有的幼儿在同样的时间内对同样的内容进行学习, 而对幼儿数学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却具有较少的关注。很少有教师会对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进行实施, 一些幼儿可以将老师提出的问题轻松的解决掉, 而另外一些幼儿则无法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 这样就很少会将认知自发性表现出来。

3.2 对幼儿认知风格的差异较少关注。

可以采用多纬度的方式针对幼儿的认知风格进行分析,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维度就是场依存性以及场独立性。大量的研究表明, 相对于场依存性的幼儿而言, 在概念和问题等很多方面场独立性幼儿都具有更加好的表现, 而且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很多研究表明。社交互动在数学课当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且社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正是社交活动能够使场独立性儿童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由于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 所以幼儿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教师没有充分的关注幼儿的认知风格差异, 这样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当中一些幼儿都没有得到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最终使幼儿的游戏表现受到极大的影响。

4. 幼儿数学学习中“操作练习”的作用的缺失

现在大部分的中班数学活动当中都存在着“操作练习”的环节, 在提供操作材料的时候教师也对材料的差异化、适宜性以及丰富性予以了充分的注意。教师在讲解演示新知识之后, 就会开始“操作练习”的环节,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幼儿对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模仿, 从而展开强化极限训练, 使幼儿能够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然而这种操作基本上都属于验证性操作方式的性质, 几乎没有出现创作性操作以及探索性操作, 这样就将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忽视了, 同时也忽视了幼儿的内在的逻辑能力, 最终导致幼儿数学学习中“操作练习”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结语

要想使中班数学集体活动教学活动当中存在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教师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立足于本次研究当中的问题, 教师应该将科学的幼儿数学学习观以及数学知识观树立起来, 从而将低控制、高结构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营造出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幼儿学习的个性化以及差异进行充分的关注, 最终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数字教案 篇8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教具:0~9数字卡若干套,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我的名片”、汽车、包装袋等,水彩笔等。

3、拍摄生活中有数字的场景录像资料:如汽车牌照、公共汽车站牌、居民住宅楼、钟楼、红绿灯、邮编。。。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读数字,出示数字说:“数字宝宝来我们班做客,看谁来了。”

二、找一找: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1、数字宝宝来和我们捉迷藏,请小朋友到后面柜子上的物品上寻找它们藏在哪里?通过参观展览的形式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相互交流:

(1)你在哪里发现数字?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出示0-9数字)(2)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幼儿结合具体的物品,凭借自身生活经验,互相交流、猜测这些物品上数字的用途)师小结: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数字,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呢?

2、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观看录像,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师:你们还看到过这些地方的数字吗?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儿再次发现、寻找并思考:数字的用途。

交流:鼓励幼儿积极提问,老师和幼儿一起解答疑问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4、小结:原来,数字的用处还真多呢!它们有的用来编号,有的用来表示时间、地址,有的用于表示商品的价格,有的说明物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重量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数字的用处还有好多呢,我们以后再去找一找,好吗?

三、玩一玩:数字组合游戏,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

1、数字组合法:数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变变变 “1、1、0”可以组合成“110”。。。表示特殊的电话号码。“0、1、2、5、8。。。”可以组合成58210285的电话号码。“1、4、6、8”可以组合成数字1468,表示数的多少,也可以表示家庭电话号码,还可以表示你的生日呢!如2007年6月1日

2、幼儿分组来数字组合游戏,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1)组合汽车车牌号(2)给房子编号

(3)制作名片(填写电话号码)(4)填写包装袋(重量、生产日期、)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镜子科学教案 篇9

二、活动目标

1、认识镜子,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一般用途。

2、能通过实验发现制作镜子的原理,知道镜子的制作材料。

3、喜爱科学探索活动,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自己带来的小镜子人手一块,光滑圆角玻璃人手一块。

2、各色纸张、塑料片、油泥,每组一个小筐。

四、活动过程

1、请孩子们自由的玩镜子,引导他们发现镜子的特征。

①出示镜子,引出话题

——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镜子)

——对,小朋友们已经都认识它了,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请你们和镜子来玩一玩游戏,玩过以后要请你们回答老师两个问题,你带来的镜子是怎么样的?你是怎么和它玩的?

②小朋友自由玩镜子:请小朋友玩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碰碎镜子。

③交流讨论镜子的外形、特征

——现在请小朋友们停下来,把你们的镜子放在桌上。老师要请你们来回答刚刚我提出的问题了,你带来的镜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和它玩的?

预设:

(1)我的镜子是米老鼠的,镜子的面很光滑,我玩了照镜子的游戏。(镜子的外面造型不同,镜面光滑,能照见东西和人)

(2)我的镜子是红色的,镜子的面上是冷的,我用镜子和太阳公公玩了游戏。(镜面凉,镜子能反光)

(3)我的镜子没有外壳,后面是黑黑的。(镜子后面有一层东西)

(4)我的镜子是方的,摔碎了镜子(如没有小朋友摔碎镜子,则提问——谁知道老师刚刚为什么要请你们在玩镜子的时候要小心呢?(会碎掉、坏掉)对,因为镜子轻轻一摔、一碰就会碎掉,很易碎)

小结:镜子的外面造型不同,也有但是里面的镜子都是一样的,它的面上很光滑很冷,它能照见东西和人,它很易碎,会反光,后面有一层黑黑东西。

2、请孩子们自由探索,了解制作镜子的材料和原理

①引起幼儿兴趣,提出探索目的和要求

——我们刚刚和镜子玩了游戏,知道了镜子很多很多和别的东西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镜子是用什么做的呢?(玻璃)

——我们的小框里就有玻璃,小朋友们把它拿出来,试一试,能不能照出你们的小脸呢?

——那玻璃还不能把我们的人照出来,怎么回事呢?(后面还有一层东西)

——那那层黑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想请小朋友来试着把它找出来。

②请孩子们自由探索:注意提醒幼儿小心操作,以防被玻璃划破手,摔碎的玻璃不要用手去捡。

③交流与讨论

——你们找出来了吗?

预设:没有找出来,不过我觉得用油泥放在玻璃的后面能照出来一点点。

我找出来了,黑颜色的纸放在后面看的很清楚。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仔细的找过了,不过都不能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楚,那真的镜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是用银做的,后面还刷了一层油漆,因为银时间长了,也会慢慢的坏掉,刷了油漆就能保护好银,让镜子能用更长的时间,现在银的价钱贵了,人们又想出了一种新的东西来代替银,他的名字叫做铝。

3、了解镜子的作用

——我们刚刚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镜子的知识,现在老师还要老考考你们,你们都在那些地方见过镜子呢?它们有什么用?

预设:家里,能照镜子;商店里,试衣服;汽车上,反光镜等。

小结:镜子的作用很多,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清洁、整理我们的外表,可以聚光,可以做装饰品,可以让交通更便利等

4、和阳光玩游戏(放入暂短游戏)

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站在有阳光的地方,老师在照不到阳光的地方,请孩子们利用手中的镜子,第一时间将太阳光反射到老师的身上,最快的人为胜。大多数人照到后,换一个地方,循环进行。熟练后可请小朋友代替或用场地上的任何实物代替,以增加趣味。

——请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镜子,要将太阳光照到老师站的这里,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最会让镜子听你的命令,自由结束“有趣的镜子”教学活动。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10

片段一:重叠比较, 直观解决问题

师: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一组青山湖区日新月异的图片) 城市的快速发展, 给青山湖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区政府为招商引资又推出一则拍卖消息。

公告

青山湖区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和一块梯形土地准备拍卖, 请有意者于2012年12月18日上午8时到区政府会议室参加竞买。

师:你如果要参加竞买, 首先必须知道什么?

生:这两块地的面积。

师:我用两张彩纸分别表示这两块地缩小后的图。我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彩纸, 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4×2=8 (平方厘米) 。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我这还有一张梯形的彩纸, 通过重叠比一比, 我一眼就能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 可是我想知道大多少? 怎么办? 谁来给老师想想办法。

生: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去梯形面积。

师:这个办法不错, 但前提是得知道这个梯形的面积。谁还有办法?

生:把梯形放在平行四边形上, 沿边画上线, 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要求的。

师:这个办法可以, 我们试一试。 (老师把梯形放在平行四边形上, 对齐左边及上、下两边, 沿右边画线、剪开, 得到两个梯形, 重叠这两个梯形) 我们发现这两个梯形———

生:完全一样。

师: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你能知道一个梯形的面积吗?

生: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也就是8÷2=4 (平方厘米) 。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老师把问题解决了, 可是我想问是不是所有梯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刚才如果只给一个梯形, 我们如何能求出它的面积呢? 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块来思考, 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赏析】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在现实背景中引起学习的欲望, 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从参与竞买到抽象成彩纸, 后又从比较彩纸大小这一熟悉问题入手, 明确目的, 了解学习梯形面积的必要性。借助平行四边形, 以分的思想开课, 直观解决问题, 为用一个底与梯形上、下底之和相等且与梯形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为发现问题搭支架, 引发探究欲望, 为学生思考、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片段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1.操作探究

师为同桌的学生提供了五个梯形彩纸 (其中两个完全一样) 、剪刀等学具。

师:梯形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图形, 能否模仿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 运用数学转化的思想, 将桌上学具袋里一个或几个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思考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 让我们边看书边思考, 跟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用桌上的学具画一画、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 如果学习上有困难, 可以读读活动提示。 (课件出示下列提示)

(1) 你能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2) 梯形和转化后的图形的边、面积分别有什么关系?

(3) 你发现了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赏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 将梯形转化成学生熟悉的图形来思考, 让学生触摸转化思想的灵动。另外, 让学生选择学具时可以用一个或几个梯形;选择探究的方法时还可以采取画一画、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 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操作探究的空间, 便于学生探究时得出转化方法的多样化。另外, 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 让学生读懂教材, 会用教材来学习。自学后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依托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 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汇报交流

师:只用一个梯形, 如何用分的方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谁愿意上台来操作, 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你们有什么发现? 能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转化方法, 结合发言 , 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对于稍难一点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 想出了这么多分的方法, 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创新能力。其实, 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梯形的面积。对于如何运用它们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有一定的难度,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研究。

师: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形, 如何用合的方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谁愿意上台来操作, 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你们有什么发现? 能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

交流后由此得出: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上底+下底) ×高÷2。

师:请翻开课本第88页, 与课本对照一下。

仔细阅读课文, 把公式填写完整, 并想一想, 怎样用字母表示公式?

生:S= (a+b) ×h÷2。 (板书)

师:总起来说, 不管同学们用一个梯形还是用两个梯形, 也不管是用分的方法还是用合的方法, 不同的转化方法有着相同的效果, 那就是都能求出梯形的面积, 且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赏析】让学生分两个层面汇报交流, 先用分的方法得到六种不同的转化方法, 通过交流汇报得到转化方法的多样化, 开阔了学生视野, 共享到创新的教育资源, 积累了转化的经验, 进一步让学生触摸到转化思想的灵动。后用合的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实际上也是对通过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验证, 从而探究出新知, 解决了问题。

纵观这两个片段的课堂教学, 邱老师非常注重让学生学会用教材学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分析推理的能力,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她用“分”———直观解决问题, 积累经验, 以“合”———探究推导公式, 让过程与方法走进了课堂, 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在教学设计上, 邱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上, 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发出“直观性地解决问题”再到学生明晰概念, 其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思考过程。在学生直观得出结论后, 受到教师的质疑, 于是学生开始探究, 通过割补、旋转、平移、拼摆等多种方法都能实现数学转化解决问题。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门》 篇1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门,并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2、知道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对门有一定的前期探索经验,并将各自观察到的门用不同的方式记载下来;老师拍摄的照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各种不同的门。

1、呈现幼儿收集的资料,让幼儿互相交流,丰富彼此的经验。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门(门的名称、特征、开启的方式等)。

2、梳理小结各种门的不同之处,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门,不同的门也有着不同的开启方式。

二、发现一些特殊的.门

1、(出示演示文稿——门)让幼儿猜猜是什么门?怎样开门关门的?

你们介绍了许多门,老师也拍来的二扇门,请大家猜一猜:我在什么地方拍的?是什么门?这门是怎么开门关门的?

2、老师播放拍摄的录像,让幼儿了解旋转门和磁卡门的开启方式。

3、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磁卡门?(说说它的优点。)

4、究竟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磁卡门呢?我们听听银行里的办公室主任是怎么说的。(播放办公室主任的一段话)

5、提升:门的设计和这房子里人、事的需要是有关系的。

三、游戏:开门关门

刚才我们介绍了许多门,下面我们来做“开门关门”的游戏好吗?等一会儿,你们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几个好朋友商量做什么门,然后用身体来表演不同门的开启方式。

1、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做门。

2、请一组幼儿表演,表演完后,请观看的幼儿猜测一下他们表演的是什么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布 篇12

活动目标:

1、在帮助小蚂蚁点点的过程中有兴趣的探索使物体变长。

2、愿意较清楚的表达自己使用的连接方法。

活动准备:

回形针、吸管、纸条、布条、橡皮泥、固体胶、夹子、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蚂蚁,点点和小黑。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带问号的故事,带问号故事的小主人是谁呢?请你们用黑宝石一样的眼睛看看,哎,这是点点:小朋友们好,点点好,跟新朋友打招呼要记住朋友的名字,点点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小黑:小朋友们好,小黑好,真好,跟新朋友打招呼能记住朋友的名字,点点和小黑是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有,你们都有一起玩一起游戏的好朋友。

二、讲故事

点点和小黑它们住在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当凉风吹起的时候,两只小蚂蚁决定去树梢上看风景,树梢是树的哪里?树梢是大树的最顶尖上,他们你帮我来,我帮你,嘿呦,嘿呦,小朋友一起给他们加油,加油,加油,(爬到中间的地方停下来)。谢谢你,我有很多好朋友是中四班的。嘿哟嘿哟它们终于爬到了树梢,它们站在树上放眼望去,哎呀,好美的景色啊,我说过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问题来了,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你认为什么景色是最美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及时点评)小结:点点激动的向前跨了一步,哎呀,咕咚,它从树上怎么样了呀?掉到了小池塘里,小黑焦急的看着它的朋友:救救我,救救我。小黑呢也非常着急地说:我会来救你的。危难时有时候身边的东西就能起到救助的作用,它拿起身边的树枝说:我来救你,我来救你,(拿起树枝提问)提问:小朋友看怎么样啊?个别幼儿回答:太短了,太短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怎么办呢?

三、幼儿操作探索

1、现在你们也是点点和小黑的朋友,你们也要帮助它。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你们可以想办法使它们变长,长到可以救点点,你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

3、幼儿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什么变长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1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花片按一定规律排序,初步掌握两种物品的不同排序规律和方法。

2.感受多种有趣的排序现象,体验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镜子、一张已经折叠好的餐巾纸、水彩笔,两面镜子不同组合方式的标志贴在展示板上。

2.花片、皇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排序1.第一次排序:

(1)指导语:小朋友看看桌上有什么?请你找到这个红宝石做为起点,让这些小花片有规律地在这上面排一排队。(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幼儿操作后交流:你是如何排的?

(2)请你再次设计花边,最好和别人不一样。幼儿操作后出示一个个排列方法,并小结:原来两种花片就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排法。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真棒!请你让小花片回到小篮中休息一下。

2.第二次排序:

(1)指导语:有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邀请我们一起参加生日会,我们来做个生日皇冠,去参加生日会吧!请你先在这上面有规律地排上花,要和刚才排得不一样,再把它围起来,变成个皇冠,请你试试吧!

(2)幼儿操作后:你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谁来帮助他。

(3)纠正幼儿封闭形曲线的排序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圆,我们排的时候要是按这个特征排的话,就要注意这一组的完整性,这样会更美。

(4)请幼儿把生日皇冠上有规律的排列进行一下调整,注意一组的完整性。

(5)幼儿操作,并把生日皇冠戴上头上。

(二)镜子里的排序,体验排列方式的不同1.制作生日礼物:花手帕。做花手帕也有一个要求:上面的图案也要有规律地排列。

2.指导语:这儿有张餐巾纸,请你用笔在这上面添画一下,我们来请这两面镜子帮忙变戏法,把礼物变出来。幼儿画完后,看看我们的画在小镜子手拉手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用两面镜子,探索,观察镜中的变化。

3.交流发现:镜子里的图案排列得有没有规律?象什么?这么多图案是怎么排列的呢?

4.我们从镜子里把礼物请出来,好吗?打开餐巾纸。

5.指导语: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用到这些有规律的排列,瞧!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秘密!

6.现在,我们戴上皇冠,捧好礼物,准备去参加生日会吧!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篇14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一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三、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一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一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名幼儿用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复习、巩固认识的图形:

活动开始我鼓励幼儿捡一些不同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小石头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对每个图形的外形特征加深印象,为他之后的填坑活动奠定基础。

二、在玩儿中学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引导幼儿捡图形的环节上我设计成捡石头要去建房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萌发他们助人为乐的情感;创设小动物的家这样温馨的背景环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直接利用小路作为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边玩儿填坑的游戏中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提供幼儿充分探索、尝试、思考的空间和条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如:是什么形状的、有大又有小。为的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办法来获得这些图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坐在小路的两边,把身边的坑填满,不能漏洞,也不能让石头叠放在一起,这些提示语会引导着他们不断尝试、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设计的坑多数都大于幼儿手中现有的图形或是没有这样的图形,一块石头不可能直接填满,这就给孩子创设了难题,促使他们想办法用多个图形拼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可是哪些图形更合适呢?这就激发了幼儿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过程。

3、考虑到难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个图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图形,这让能力强的和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愿意参与活动。

四、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重在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在幼儿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看到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启发全体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引导幼儿感知图形间的转换关系。

上一篇: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定义下一篇: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八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