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精选10篇)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篇1

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办公、学习、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广大的中学生群体中,手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对于中学生来说,手机主要有以下用途:上网和上网。其中上网包括网上学习、查阅资料、浏览新闻、玩游戏、交友聊天等。

然而,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手机的使用有利有弊 我认为使用手机有以下几点益处: 第一,手机是了解咨询、快速掌握多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 当一台手机联网后,它就将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足不出户,走遍天下。通过手机在网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可以接触书本以外的、更加宽广的知识,使我们了解更前沿的科技,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长我们的见识。第二、手机学习自主性大且方便 如今,市场上的学习软件琳琅满目,比书本灵活、有趣,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使用手机看书也很便捷,我们需要阅读的名著都可以在网上打包下载到手机里。第三、手机是加强交流的有益工具。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朋友较少,通过手机网络,我们可以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和同学交流,还可以交到新的朋友。这对渴望朋友,渴求友谊,渴求倾诉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在网络中愉快地畅谈,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解脱。

但手机带给我们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就是健康问题。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视力下降。如果每次对着屏幕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对眼睛的伤害极大。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中学生的近视率已达6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的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其次,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试想一下当我们徜徉在知识长河中时,突然响起了最炫民族风,实在是大煞风景。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不但影响全体同学听课,而且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最后,使用手机额外增加父母的负担,据一项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且每月的话费也是父母掏腰包,对于家境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给家庭增添新的负担。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篇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有六利:

一、应用电教媒体, 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情景

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利用电脑制作了这样一段画面: (1) 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 (配上优美的音乐) (2) 旋转着的地球从宇宙深处飘出来了, 慢慢清晰。 (说明地球相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的) (3)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 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 (4) 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 (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 可亲可爱) 如此导入, 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 使他们既感受到了宇宙的宏大浩瀚, 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电教媒体,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新鲜的、多变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注意一件事的时间较短。我们在教学中, 要力求利用好奇心来延长他们的注意力。那么, 应该怎么做呢?我就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学效果就会出奇的好。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 先放映与课文相配套的小兴安岭风光的纪录片, 学生就会在优美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中, 如痴如醉地走进仙境一般的小兴安岭。当他们的听觉、视觉、内心都沉浸在美景中, 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应用电教媒体, 能更利于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现代的语文教科书是按照“大语文”来编排的, 它包含了各个学科的知识, 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小学生由于认知有限, 充分理解一些课文内容显然有一定难度。这时, 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突出关键点。如教学《这儿, 原来是一座村庄》这首现代诗时, 我就播放深圳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资料片, 从而让学生感受深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此更深入地体会到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巨变, 爱国之情随之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四、应用电教媒体, 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必然有一些练习与拓展。如我在教学对对子时, 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讲了对子的一些特点, 并且还补充了一部分名对的练习题。这样, 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对子的知识, 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很多的名对。

五、应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 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表象, 有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 他们思考问题时就会经常出现各种障碍。利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 会开启学生思维阀门, 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六、应用电教媒体, 能帮助学生品味课文的美

有的课文融文学、艺术为一体。如《触摸春天》一文, 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该篇文章的真正内涵。我在教学中,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声读一读课文, 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通过音乐的渲染, 使学生沉浸在体验中, 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通过多媒体画面的运用、音乐的渲染和课外人物的介绍, 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 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从而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残疾人也不例外。

电教媒体的好处很多, 可以让课堂化繁为简, 化空为实, 化枯燥为有趣。但是, 我认为, 电教媒体一定要当用则用, 不可多用。结合教学实际, 我总结了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点弊端:

首先, 有些老师过分地、完全地依赖电教媒体。如果不用, 就觉得无所适从, 不知道课该怎么上了。这样, 就背离了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初衷。

其次, 有些老师制作课件时, 一味讲求多、艳、怪、奇, 一味想让学生享受所谓的视觉盛宴。这样, 不仅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反而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干扰, 让他们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影响了他们听课的效果。另外, 有些老师制作的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分离, 让学生不知所云, 如坠雾里, 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听课负担。

最后, 有些老师对电教媒体的操作不熟练, 以至于自己在讲台上手忙脚乱、汗流浃背。这样, 既浪费了时间, 影响了教学进度, 还有可能让学生对电教媒体产生怀疑和反感。

正确引导使用计算器的利与弊 篇3

关键词:数学;计算器使用;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98-02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

由此可见,计算器进入数学课堂势在必行。以前,因为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结果使学生背上了繁重的计算包袱,探索数学问题缺少了必要的工具。现在,在小学还被禁止使用计算器的初中生,如获重释,计算器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我在下面和学生聊天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表示“早就应该这样做了”。计算器进入数学课堂后,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美好的前景,学生不仅仅摆脱了复杂的计算,而且改变了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效益大为提高。于是也导致了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变。但是,在可喜的现象背后,却隐藏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出现了二个问题,一方面学生滥用计算器,再简单的计算也依赖于计算器;另一方面该用计算器的时候没想到去用。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也出现较多的问题,要么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要么放任自流,在命题时忽略了可以使用计算器的因素,对于学生利用计算器解题的思路措手不及。本文就以上的诸多问题进行剖析,不得不使我们对使用计算器的利弊作客观的认识。

一、学生使用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呢?

在当今这个与时俱进的信息时代,使用计算器好处很多,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倡使用计算器如:(1)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等计算均可完成);(2)利用计算器进行估算。如在八年级上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就需要借助计算器用有理数近似表示无理数;在九年级下册,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近似解都借助计算器更快捷;(3)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如在七年级上使用计算器验证、探索“黑洞数”的规律;(4)利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计算器为数学应用提供了先进的计算工具,更便于处理实际数据,特别是处理随机实验得来的数据,使数学应用在中学有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八年级下鼓励学生用计算器方便地计算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这对分析数据,研究数据的波动大有好处。(5)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实验。如在九年级上 “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内容就可以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实验,可见计算器可以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直观化,使人们的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可见,使用计算器是一种先进的计算工具,既可以节省学生许多时间学习其他更有价值的内容,又可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计算器对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有什么影响呢?

1、学生普遍反应脱离了科学计算器后,运算的准确性下降

运算不准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对基本公式、法则掌握不够透彻,以及对它们的运用不够熟练的缘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配备一些习题,不使用计算器加以训练,等到学生对概念、法则能熟练应用,准确性有保障后不妨再使用计算器。把计算器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从而把学生从运算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其它问题的学习。

2、使用计算器对灵活性的影响

运算要合理、简捷、熟练、迅速,这要求学生运算灵活,思维敏捷。这种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解题时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问题。而科学计算器能快速地求解繁琐的运算,如果学生一味地使用计算器,他们只会简单、机械地把数据输入求解,没有去思考如何快捷、简洁地解决问题。缺少了这方面的训练,这就等于失去了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觉得可以在讲完某一部分内容之后,统一再上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一节课(或几节课),在此之前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比如七年级上有理数的加法后有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减法后又有,不如讲完基本的,学生练完后统一再上计算器的课。或者,当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如计算18×75-15×39+1×25-14×61时要求学生必须用简便方法来解,从而有意识地陪养学生运算的灵活、合理、简捷。

3、使用计算器对严密性的影响

使用计算器时,一般都会省去运算过程。但是,不论是平时的要求,还是考试,都要求解题过程完整规范,其实这是思考过程的体现。由于使用计算器缺少这方面的训练,造成了学生解题不规范,不完整,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

4、使用计算器对数学思维和心理素质的影响

运算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素质有相当大的作用。过多、过滥地使用科学计算器,学生就会不愿花时间进行思考,做规范的运算,从而草率从事。久而久之,思考没有条理、混乱,运算逐渐生疏,而且养成了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缺乏意志和毅力的磨练。同时也造成了有些学生只习惯于单向、单层次的运算,习惯于顺向计算,不习惯于多向、多层次的运算,更不习惯于逆向运算。脱离了科学计算器,学生不得不重视运算的方向和技巧,可以达到养成瞻前顾后、统观全局的习惯。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增强信心和毅力。

中国教育的传统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中国学生的基础往往比较扎实,美国的一些大学生运算能力还不如中国的中学生。然而,现在的高中生,运算能力基本功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某高中数学老师说:“很多同行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一上高一,就要给学生‘补’计算,老师学生都觉得吃力。”某高中学生家长说:“因为中考可用计算器,而高考又不允许用,所以儿子上高中后首先要戒计算器。由于长期依赖于计算器,儿子对自己口算、笔算的能力表示怀疑,对计算的结果很不放心。平时作业往往是先笔算,然后再用计算器去检查,很浪费时间,就这样经过一年多总算是戒掉了计算器。”以上这种种现象也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为什么中考可使用计算器,而高考又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呢?同学们又怎样才能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呢?

总而言之,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中学数学岂能视而不见?数学教育界难道可以坐而不动?计算器的使用,在经济上已不是问题,是社会前进、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计算器的使用也削弱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一方面要保障运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能熟练地操作计算器。

三、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

计算器要不要进入数学课堂教学?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问题是怎样合理使用。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简单禁止,而是要正确引导,首先教师自己要明确什么叫做合理使用计算器,其次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估算和检验。

1、在双基教学时,应该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

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教学,这是掌握运算法则、培养运算能力、锻炼数感的最佳时机。如果学生一味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就难以落实,双基教学的目标就难以达到。只要对学生讲清道理,分析利弊,认识危害,学生一定会积极配合,自觉地收起计算器,为打好扎实的运算基础,而进行法则练习。

2、复杂的计算应让学生使用计算器。

例如,有时候在我们做一道题的时候考的是学生的逻辑能力,正好赶上数字有非常大,那么我认为这个时候可以用计算器来算,这样,既能保证正确率,又节省了时间。

3、简单的计算鼓励学生摆脱计算器。

例如计算39÷3,15-8,等,如果学生经常用计算器来计算的话,无疑会使计算能力下降、速度减慢。

我在课堂教学时,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计算器的教育,要求学生多进行口算传授一些简便运算的技巧。

4、鼓励学生灵活使用计算器。

许多学生只知道用计算器做计算题,其实探求规律、检验、估算等都可以用到计算器。

5、教师命题时要考虑到计算器的作用。

6、教师要关注学生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学生是否合理使用计算器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关注程度。当初一新生得知作业、考试都能用计算器,他们几乎到了欣喜若狂的地步,教师就应及早正确引导,坚持不懈地加以关注,相信一定会受到显著的成效。

总而言之,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中学数学岂能视而不见?数学教育界难道可以坐而不动?计算器的使用,在经济上已不是问题,是社会前进、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计算器的使用也削弱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一方面要保障运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能熟练地操作计算器。

论手机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篇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手机也经历着不断的更新和翻代。还记得十年前的手机无非就是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仅此而已。到现在的手机功能异常强大,上网,视频等多种功能被开发。大学生手机拥有量也逐年增加。在校园里,你会发现,无论是在什么场合,很多大学生的手指都在手机上飞速地按着。在路上,在课堂上,在食堂里„„不断的按着他们的触屏手机,他们的高质量手机。十年后,手机在中国大地上撒下了天罗地网,手机形状的袖珍化和价格的“平易近人”化,使手机族的势力扶摇直上。在校大学生作为信息的敏感反应者,已成为手机族的一支潜力巨大的新生主力军。

然而,现代手机的弊端逐渐显现。手机为大学生逃课、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1.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手机传递信息方便快捷,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就可以告之逃课的同学老师点名的消息,使得逃课学生能及时返回课堂,这无形中助长了同学逃课的侥幸心理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就可以告之逃课的同学老师点名的消息,使得逃课学生能及时返回课堂,这无形中助长了同学逃课的侥幸心理。

2.由于手机体积小,隐蔽性好,不少大学生甚至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而且作弊的方式也由传统的利用手机短信传送答案发展到利用手机的记忆储存功能将考试的文字资料存在手机里、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将图片资料复制到手机中、利用手机上互联网寻找答案等。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形成优良学风,会对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形成优良学风,会对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手机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

手机以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为信息和文化传播、交流的平台,手机的通话、短信、移动QQ等功能突破了传统人际信息交流的单向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实现了各种各样的互动关系。通过这些互动关系,可以使得大学生在任意时间与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创造了更多相互接触的机会,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缩短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加快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篇5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已成为实现和发展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工具。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已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中小学,可谓是教育界新刮的潮风。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本文将谈谈电子白板在中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

关键词:电子白板;数学教学;整合

一、电子白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1提高内容的灵活性

与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相比,电子白板有无比的优越性,它整合了多媒体操作台与黑板的优势,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搭建了便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电子白板,将幻灯片直接转化为电子白板的内容,可以不按顺序组织,根据课堂上的教学情况随机调用,据学生的应答结果利用拍照、抓图、书写、拖拽等方式即时呈现重点知识,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2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以往教学多数利用的是课件演示,教师事先设置好正确答案,学生被动观看,而引入电子白板后,答案可以先屏蔽,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依次揭示。其设计理念是以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填补了演示性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空白,极大方便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学生更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关注课堂的生成性

电子白板的直观可操作性功能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师生均能得到及时的教与学的评价反馈。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另一方面方便了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使课堂“活”了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4直观教学利于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直观形象化的画面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重点知识内容的掌握。例如,在学生学习几何图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割补与转化中,通过白板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具体地看到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上图所示,拖动梯形ABCD,当CD边逐渐缩小至C点与D点重合,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梯形变成三角形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实质联系。

电子白板的简单操作和可逆性、回放操作步骤,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独特优势,并以其优越的互动性、生成性胜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电子白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弊端不可否认电子白板给数学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利又有弊,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又存在以下弊端:

(1)电子白板功能比较丰富,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熟练运用,年纪大的教师学习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不熟练的话容易在课堂上浪费时间。

(2)师生的互动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才是电子白板的终极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电子白板的使用成了一种机器程序,有些老师完全依赖于电子白板,并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视觉疲劳。

(3)由于中学生注意力和观察力还是比较薄弱,所以在演示过程中有些学生难免产生视觉疲劳,抓不住课堂学习重点,一味地看动画和其他效果。白板演示过程太快,学生有时候感觉不到,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4)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教师还需要恰当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学生来说,他的实际操作更多来源于对老师的模仿,所以,失去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效仿作用,也就缺少了对学生的隐形教育。

总之,电子白板以其优越的互动性、生成性取胜传统的多媒体,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很有帮助。但是也应该看出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技术永远是技术。所以,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素养和信息能力外,还应充分发掘电子白板的优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最优化学习。

参考文献:

论智能手机的利与弊 篇6

黄旭超

(法学院,思政12101班,201202020102)

提要:智能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 , 更成为了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媒介。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相对较快的群体 , 手机的普及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 具体把握手机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手机的概念、特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消除手机对大学生消极的影响

说到智能手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手机作为一种重要的通讯工具,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大流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在经过不到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展历程上看,从90年代的我们所谓的模拟移动电话“大哥大”、BB机„„到现在我们使用的2G手机,3G手机,智能手机;从功能上看,从以前只具备一种语音通话到短信息和语音兼容,MSN,拍照、现在的移动上网,视频聊天„„从外观上看,以前的酷似砖块外表到现在的小巧玲珑的侧滑,翻盖滑盖等等,无疑是经历了一场场手机的大变革。踏进21世纪以来,手机作为一种重要通讯手段,并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资费,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手机在大学校园已成普及之势,手机不仅仅成为了一个通讯工具,更成为了时尚的一种代名词。

下面我们先来谈谈智能手机的概念。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目前,全球多数手机厂商都有智能手机产品,而芬兰诺基亚、美国苹果、加拿大RIM(黑莓)、美国摩托罗拉。中国台湾宏达(HTC)更是智能机中的佼佼者。

智能手机具有五大特点:1.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的CDMA 1X或3G网络。2.具有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3.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扩展。4.人性化,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功能。5.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

从智能手机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它功能的强大,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 , 更成为了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媒介。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相对较快的群体 , 手机的普及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 具体把握手机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智能手机在我们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当然以下内容不仅包含了我个人的观点,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我搜集的资料,我就不一一点明其来源和观点的持有者了。

一方面,我们先说说手机对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大学生是人格独立的具体实践期 , 个性的张扬凸显常常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矛盾 , 例如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疏远等。而手机交流不需要正面接触 , 能降低正面交流所具有的紧张感 , 有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例如 , 大学生在面对面交往过程中往往不敢表达感谢和道歉的话语 , 而这些话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 如果通过手机短信发送 “对不起 ”、“感谢您 ”等语句则可以相对减少情绪顾虑 , 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 , 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2、有利于大学生与家里、学校之间联系的加强。手机这一联系方式具有的速度性、互动性和保密性。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方便快捷的掌握学生的基本动向 , 而且通话过程可以不打扰宿舍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 , 并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 这都是宿舍固定电话所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 , 手机作为学生工作部门与学生之间加强联系的媒介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 例如 , 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及时向辅导员咨询问题、反馈信息 , 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私人手机号码及时联系到学生 , 这样方便快捷的双向沟通在实际操作中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和保护学生的隐私 ,更有助于学生打开与学生工作部门交流的心扉。

3、有利于大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对于接受新事物较快的大学生群体而言 , 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是一种交流工具 , 更具备了作为一种知识信息获取工具的特征。例如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阅读电子书、可以利用电子词典等软件进行学习;可以利用视听功能随时把握感兴趣的信息、可以通过上网获取移动数据服务商和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手机以随时随地随身的移动传播方式为核心 , 在整合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网络等传播形态的基础上 , 已成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 “新媒介 ”, 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对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当今社会 , 手机以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为信息和文化传播、交流的平台 , 手机的通话、短信、电子邮件、移动 QQ 等功能突破了传统人际信息交流的单向模式 , 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 , 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通过这些互动关系 , 可以使得大学生在任意时间与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 , 创造了更多相互接触的机会 , 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 ,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 缩短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 , 从而加快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

5、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玩智力游戏,开发智力,调节大脑等。手机拍照功能,MP3,MP4功能都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加丰富,充满了滋味。

6、某一层面上来说,有利于增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公民舆论的力量,手机媒体的运用开创了新的媒介格局。在传统的大众媒体集体失语,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也受到严格限制:禁止或删除反面意见的情势下,手机媒体成为了“自由”及“自主”发言的唯一渠道,成为实现“言论自由”的唯一手段。正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信息传播进程中,手机媒体的应用推动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另辟蹊径,开创了民意表达和舆论力量显示的新途径。

另一方面,我们来说说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不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关闭手机 , 时不时关注手机必然分散了学习的投入性;有的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打电话或者短信聊天 , 部分学生甚至利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看小说、聊 QQ , 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 听课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 , 课堂上偶尔响起的手机铃声或者短信提示音 , 不仅影响手机使用者本人 , 也会扰乱了老师的思路与情绪 , 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果 ,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2、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手机为大学生逃课、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手机传递信息方便快捷 , 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就可以告之逃课的同学老师点名的消息 , 使得逃课学生能及时返回课堂 , 这无形中助长了同学逃课的侥幸心理。由于手机体积小 , 隐蔽性好 , 不少大学生甚至利用手机考试作弊 , 而且作弊的方式也由传统的利用手机短信传送答案发展到利用手机的记忆储存功能将考试的文字资料存在手机里、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将图片资料复制到手机中、利用手机上互联网寻找答案等。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形成优良学风 , 会对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认为手机的娱乐化,无线上网更是给同学们上课不认真听讲找到了一个借口,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甚枚举,有些同学认为上课无聊,于是他们开始掏出手机看小说,上网,聊天,这样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道德准则也不断的沦丧。

3、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人际交往障碍。手机能降低正面交际的紧张感 , 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进行人际交往 , 则会剥夺现实交往时间。有些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手机聊天、发送短信上 , 就使得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变少 , 久而久之就会远离现实的人际交往。与此同时 , 由于手机的网络功能 , 可以使大学生进入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中去 , 也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现实生活脱离 ,从而不适应、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 , 与他人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 弱化现实人际关系的交往。

4、形成不健康的消费观。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 , 自我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 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 , 追求时尚和新潮。在大学生眼里 , 手机能够彰显个性 , 不仅是通讯工具 , 而且是一种时尚用品。手机的品牌、款式、功能层出不穷 , 价格更是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 , 获得自我认同感 , 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攀比的潮流。在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可能会盲目的购买手机,不断的更换机型,消耗话费,走品牌路线,从而适应潮流,追求虚荣,消除自身在群体中的孤独感与恐惧感。而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这种不良的消费观念 , 不仅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 也影响了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5、对大学生健康的不利刺激。在身体方面 , 手机在工作状态下 , 会产生电磁辐射 , 这些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和眼睛有所影响。多数大学生每天将手机带在身边 , 甚至夜晚睡觉的时候手机也是开机放在枕头边 , 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大学生长时间发短信,而且由于手机屏幕较小,同学们又习惯在被窝等黑暗处或走路发送短信,会造成同学视力严重下降,引发青光眼等眼疾。在心理方面 , 有些大学生甚至使用手机成瘾 , 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 , 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 , 感染上 “手机依赖症 ”。这部分大学生会出现离开宿舍如果忘记带手机就会心神不宁 , 生怕漏接电话 , 手机通讯不良时便开始烦噪 , 经常下意识地拿出手机看 , 时常把同学的手机铃声当作自己的手机在响 , 和隔壁宿舍的同学联系也要用手机等现象。

6、给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大学生长期身处在象牙塔之中 , 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利用这一点 , 在大学生中进行垃圾信息、黄色信息、诈骗信息的传播 , 通过在短信中发放 “中奖 ”、“虚假信用卡消费 ”等信息对大学生进行诈骗 , 通过 “响一声 ”电话对大学生进行电话吸费诈骗 , 甚至直接拨打电话骚扰大学生。这类行为容易使大学生受到不良诱导 , 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鉴于手机存在很多弊处,很多地方多学生使用手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在中国,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而国外的做法是这样的。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由上得知,智能手机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了双方面的影响,那如何消除手机对大学生消极的影响呢?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番。

1、引导、教育大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在大学生中加强文明使用手机的宣传教育 , 让大学生意识到文明使用手机对促进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对促进文明校园建设、对促进大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加强手机负面影响的宣传 , 如手机可能导致的不良学习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 努力做到校园里人人皆知 , 以便形成广大师生共同努力营造文明使用手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在教室、图书馆、学生礼堂等教学区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告示 , 明确手机使用方式 , 如将手机调整至震动或者静音模式。在上课期间 ,教师加大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管力度 , 对有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在考试期间 , 明确考场纪律 , 严格禁止将手机带入考场 , 有带入考场的学生开考前将手机交监考人员统一保管。学校与有关部分配合建立不良短信的举报机制 , 有效控制垃圾短信、虚假短信、有害短信在校园里的传播。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 ,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强调合理、适度消费 ,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 , 引导学生走出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误区 , 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费 , 以促进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 选择是否需要配备手机、选择何种手机品牌及机型、选择何种手机资费套餐 , 不攀比手机价格、手机外观、手机功能 , 做到使用手机消费不增加家庭负担 , 不影响大学生正常在校的生活消费。

4、加强对大 学 生 心 理 疏 导 提升自身的控制力, 远 离 “手 机 依 赖 症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 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学习、生活和休息时间 , 不要让手机影响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引导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 , 加强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 不要依赖手机代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对有出现 “手机依赖症 ”的学生 , 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远离手机或短时间地关机 , 让自己在脱离手机的状态下找寻到往日平静而和谐的生活 , 调整自己的心态 , 缓解由手机带来的焦虑、烦躁等症状;建议有需要的学生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 , 通过心理医生帮助治疗。

5、在使用上,正确使用手机的措施:(1)及时纠正使用手机的错误姿势。尽量不要在走路或睡觉时玩手机,因为不正确的使用姿势会造成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尤其对人的视力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在使用手机时姿势要正确。(2)要注意手机的摆放位置。因为手机待机时也会产生辐射,并且对人的各个内脏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大家手机不用时最好放在包里,或是衣服的口袋里,最好不要放在胸前的口袋中,也不要直接挂在胸前。(3)用耳机接听电话。因为打电话时的手机辐射较强,使用耳机接听电话可以使人体尽量远离手机,减少在打电话过程中吸收的手机辐射。(4)吃防辐射的食物。据科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如绿茶,橘子等食物,可以增强抵抗力,能够有效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5)购买之前了解手机性能,买适合学生使用,辐射小的手机。

6、我也在此提出几点合理使用手机更加具体的措施与标准:(1)购买手机的合理价钱:不高于3000元(2)每天使用手机的合理时间:不超过3小时(3)每月手机的合理话费:不超过100元(4)每月手机的合理流量:不超过100MB。

在我看来,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如今,身处信息时代的中学生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所以,拥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沟通工具之一的手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当然,也不能忽视手机进校园带来的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弊而放弃“大利”,其实最根本的是我们应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正确使用手机,让我们的校园变得越来越和谐。

参考文献

【1】杨显慧:《手机的利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篇7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不足;活力;限制

目前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的渗透到教育领域。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所以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而且很多职能部门在对公开课的评价中,对是否使用多媒体这一项也在评分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它是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的。下面谈谈多媒体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它的利表现在

(一)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我们讲授教学说明文时,课堂气氛是死水一潭,这是因为说明文在表达上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在讲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时又较抽象、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不易理解。

(二)直观、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条就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具体到语文的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在审美中进行文化的陶冶,真正回到“人文”精神状态。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美,感受美。

(三)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大语文概念现已深入人心,语文课堂的内容包罗万象,思牵上下五千年,情载南北十万里。如何将诸多内容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传授给学生?这是难点。传统的课堂上,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时间紧张,所以学生在一节课上获得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改善了这一现状。多媒体的以其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在学生扩展知识,开阔视野的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在看到多媒体的优点的同时,我们必须要直面它的不足

(一)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过程,语感不是一种直观的东西,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经过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的过程,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种过程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那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就是抢占了学生思维活动的阵地。 学生需要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真品味,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精彩,并培养审美情趣。

(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影响和示范,淡化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很多回忆教师的文章中,都不惜笔墨的描写了教师们在上课时的神态,令人难忘。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微笑,都是传递信息,增强教学效果,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更是应该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情趣。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象。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索然。如果在语文课上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引导,没有了教师抑扬顿挫的生动的语言、没有了教师的神采飞扬,这样的语文课注定是失败的。

(三)制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冲淡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由教师事先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及答案都设计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课前设计的流程谨慎的操作鼠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想走下去,教师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操作多媒体上,根本就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教师已然成为了呆板的机械的操作员。这样一来,使得原本课本上很精彩的课文在如此“功利”的引导下,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肢体语言的沟通,心领神会的默契而黯然失色。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起不到加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情绪。冲淡了教学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对多媒体的使用,我们要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要流于形式,在看到多媒体教学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正视它的不足。我们既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也不能一概地摒弃。我们要合理的有选择的利用多媒体,让它切实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彩色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手机的利与弊日记 篇8

如今的手机越来越受欢迎的中学生中。一些人认为它是学生带手机好。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学生带手机是不好的。因为学生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看电影等,这将损害他们的研究。如果类中的手机响了,老师和学生会干扰。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把手机带到学校。我们知道,上世纪第二十一年代是一个充满现代和信息。手机是我们最快信息交流工具之一。手机是一种时尚和有用的发明,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假设有一个突发事件,它是更方便我们立即拨打帮助。而且手机里也有一些游戏。我们可以通过打他们时,我们学习学累了放松自己。

在我看来,追求时尚并没有错,但最重要的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在移动电话不要打扰别人。

手机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篇9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society the discussion of mobile phones is brought into our attention different people come up with various attitudes. Notably, nearly everyone notices the advantages of mobile phones.

Firstly, as means of communication, mobile phones are like the wings for information, because of them, the information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fast. Secondly, mobile phones are often used of shopping, surfing the Internet, managing our property, etc. Life is

convenient due to these functions. Thirdly, 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succedaneum of MP3, DV, cameras, even microcomputers. We can listen to music, watch films, take photos, cope with data only with one mobile phone.

However, someone contended that mobile phones have shown many disadvantages. For instance, students like playing games by mobile phones, which lead to irregular schedule and bad grades. Even worse, when walking on the street some people are still using mobile phones, and accidents occur in this situ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mobile phones are bad for health. Physically, for a long time to use mobile phones may lead to cancer. Mentally, it’s possible for people to become depressed for using mobile phones for long time.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re is good side and bad side to everything. Surely, to some extent, mobile phones a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篇10

摘 要 结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点,对在本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应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中职;多媒体;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5-0122-02

1 前言

当今科学技术大发展,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科学有长足进步。在现有计算机科学与软硬件科学水平的基础上,建造一间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变成一件相对较为简单的事情,其成本也日趋下降,而性能越来越好。据资料统计,现在中国教育行业教育技术标准化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的价格已经逼近一万元的建造价格。由于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进步,使得各大高校、中职乃至中小学都花大力气兴建各类多媒体教室,并将之作为一种学校的硬件设施实力。在此种情势下,多媒体教学基本已经普及到各个层次学校的各类课堂。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已经不成为问题。但是,近些年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上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反映出许多问题,其中的利弊问题较突出。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特点

在全国各大高校、高专乃至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已成为学生必须要上的一门课,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如何呢?

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大,知识深度不够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向已经入学的学生提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以及网络的基础配置、应用、检索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一些操作。但是教学要求不像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达到专业的地步,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仅限于基本认识和基础操作。

重操作和实用,考试以上机操作为主 相对于其他公共课程而言,本门课程更重操作和实用。目前,全国多数学校基本将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设定为上机考试考核为主,其他考试方式为辅。各任课教师在命题的时候也着重将考点设定为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网络的基本配置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程度,理论知识则设为第二位考查,毕竟本门课程以实用操作为主。

较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有实物的体现和上机的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其他公共课最大的不一样。相较于其他公共课程的单调无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算是中职学生最爱的公共课了。因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实际的操作机器,有实际的操作对象,有可完成的课程任务,而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全学期都是毫无吸引力的说教和理论。

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利

快速呈现计算机基础知识,更直观展示操作知识 说起多媒体教学,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通过多媒体如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在投影上快速展示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快速地了解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步骤和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多媒体起着快速呈现知识、直观表现操作的作用,学生能从中能快速直观地了解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相关的知识点和操作步骤。

生动形象地解决某些知识难点 如前面所表述的一样,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能够快速呈现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如教学有关Excel中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全班同学期末考试的总分数、平均分和排名这一知识点,过去只是通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相关函数及结果,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不具有吸引力的,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无聊。如果教师能在多媒体白板中直接通过计算机投影,展示其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每一步都真实,每一个操作都非常明确,是生动而又形象的。

对操作复杂的媒体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Excel章节,可谓本课程最难的一章,如章节中的VLOOKUP函数,使用的时候因函数变量多,且横跨多个表,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清楚,教师用录像软件录下Excel操作的整个步骤,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能够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流水式展示更生动、形象;若一遍播放后,学生未能掌握知识点,则多遍播放,强化学生的记忆,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牢固了。

言简意赅地展示非重点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大。面对这样的一个课程特点,对课程的每一个大小知识点及内容都详细介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样做既浪费教师精力,又让学生认识不到本课程的重点所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展示实物图片,也可以通过PPT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将本课程中不需要详细讲解的内容展示性略过,以达到节约教师精力、突出课程重点、明确学生任务的目的。

4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弊

如前所述,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能比较好地适应本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但是也应理性地看到多媒体教学在课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所在。

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引导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教育目标中,前两个在多媒体教学中比较容易达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比较容易倍忽略。

多媒体尤其是PPT播放过快,容易引起学生知识倦怠 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刚入职的新教师身上产生。因经验不足,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注重课件的美观和知识点的充分,对知识的层叠、层次等把握不足,课件中充满知识的堆砌,不能合理架构;而在播放时,又不能把握上课进度,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做到知识点扩展和表现,往往是索然无味地对着课件讲课件,甚至语气也是波澜无奇的直述。这样的课堂,因毫无悬念而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课件制作不合理,产生学习的负面影响 课件组织不合理是一方面,也有教师在课件的装饰层面花费较大精力,产生各类问题。如初入职的教师容易在课件中加入各种鲜艳的颜色,而主体文字却是淡色的,在当时加工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毫无问题,也显得特别漂亮,但到了多媒体机房,因投影仪的像素不如计算机的屏幕显示得那样鲜亮,因此就存在各种主体文字内容显示不清楚,看不到图片以及背景内容太鲜艳的问题,对课件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

5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建议

多年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经验证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学到更多的知识,能更形象地了解操作步骤并予以掌握,教师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节约精力来做更多的其他的教学研究,整体而言,其利大于弊。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看到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使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产生最大化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建飞,张海霞.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4-55.

上一篇:读《教师的二十项修炼》有感下一篇:参观 “红色之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