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研究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姓氏文化研究(推荐8篇)

姓氏文化研究 篇1

一、姓氏起源

1)时间:在中国,大约在五千多年前。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2)具体背景: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3)起源分类: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氏。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之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今山西运城县、闻喜县一带)。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姓氏文化研究 篇2

毫无疑问, 姓氏文化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姓氏文化产业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去体验我们的姓氏文化。另外, 姓氏文化产业的出现在某一方面来说对促进我们民族团结, 增强我们民族凝聚力来说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姓氏对于我们每个国人来说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 大多数人对姓氏都有一种很强的归属感、认同感, 对于同姓氏的人或者事物可能都有一种特别好的刻板印象, 人们很容易会跟同姓的人团结到一起。

近年来诸多学者多姓氏文化产业的研究大概可分为两派。支持的一方认为:在姓氏文化产业萌芽之初就有专家指出, 以姓氏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行业。他们认为当今社会的年轻一代大多都离开了原居地住进了城里, 几十年以后等到他们老了或者他们的后代必定会产生寻根的动机, 就如同以前的海外华侨一般。专家认为几十年后, 国内的寻根热必然会更加的频繁, 这是一份巨大的商机。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而随着产业的发展, 必将会产生以姓氏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反对的一方认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向勇对姓氏作为文化产业却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姓氏文化还没有具备一种文化产业的规模。另外, 姓氏文化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中国文化, 以其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可能很难走出国门, 被国外的市场所接受。更有学者提出, 当今社会, 以男性家长为核心的宗法制大家族已经解体,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 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消亡, 姓氏的固定性, 子承父姓的习俗都已不那么严格, 姓氏文化正被人们所淡薄, 姓氏文化产业的兴起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姓氏文化产业在国内现状的分析

1.相信很多人在书店里都会看见关于姓氏、家谱、族谱这方面的书籍。近年出版的关于姓氏文化的丛书大概有十几种, 而单独出版的书籍也已不下一百本。另外, 家谱、族谱这类的书籍也被炒的火热。

2.网上取名是近几年一直比较热的话题, 有的网站提出会根据孩子的姓氏, 孩子的生辰八字, 帮孩子取一个特别符合他命程的名字。家长认为姓名是要陪伴子女一辈子的, 花点钱为子女取个好名字是很值当的事情。

3.现在很多家族开始致力于家谱的修定, 但是如何修订却是一筹莫展。有人开始在网上开办网站帮人修订家谱, 迎合了很多人的需求, 使得这一行业有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

4.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和国内一些迁徙出原居地的人开展寻根活动, 旅游公司也发现了这一块巨大的蛋糕, 开始提出来寻根之旅这一新型旅游策略。为此, 旅游公司特别与一些旅游景点研发了许多寻根拜祖线路。比如说商丘微子祠宋氏寻根拜祖二日游、陈姓淮阳寻根祭祖两日游等等。把旅游跟祭祖结合起来, 一举两得。

5.台湾便有人做起了姓氏的生意, 开设了一家姓铭堂, 主要经营的就是一种竹简, 上面记载了一些姓氏的起源、趣话、演变。河南淮阳也有人开始做一种陶瓶, 陶瓶上面刻画的就是一些姓氏的始祖姓名、画像、姓氏的起源等。

姓氏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 就目前国内而言, 主要分布在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具有5000年以上历史文化的地区以及台湾地区, 其他地区则比较少一些。其实姓氏文化产业完全可以辐射到全国各地, 只不过要特别注意方式形式, 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操作。

通过对我国姓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发现影响我国姓氏文化产业成长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的支持

一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壮大,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发展之初, 政府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不同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利益、价值取向凝聚为共同方向, 使产业的发展由自发转向自觉, 不断形成产业集群, 离开了代表社会公众利益并行使权力的政府的作用, 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任何产业的发展成长速度是与政府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的。特别是对于姓氏文化产业来说, 与其他工业领域相比, 它是一种特俗的产业, 其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生产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个性, 生产者必须是具有创造或创意才能的个体。在产品未被生产出来之前, 市场的需求量也是难以估摸的, 可以说承担的风险很大, 为此更需要政府对其的推动作用和引导作用。

二、对姓氏文化内涵的理解

姓氏文化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 既然是文化产业, 就必须对这一文化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行。在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宝库中, 姓氏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历史的产物, 姓氏文化在政治生活、经济联系、文化活动、民间习俗和社会交往中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姓氏文化产业就是要把姓氏文化潜在的商业价值以企业市场文化和商品文化的姓氏表现出来, 激发消费者对姓氏文化的消费需求, 并通过这种需求的刺激, 达到推销其商品的目的。这就需要产业的组织者对姓氏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 这样才能赋予姓氏文化产品更多的生命力, 更多的社会渗透力。

三、人力资本的投入

要想真正做大姓氏文化产业, 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科研人员、营销人员等高新技术人员缺一不可。产业的研发、设计、推广、销售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撑。

四、消费群体的多少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姓氏文化产业的特色就是姓氏, 对于国内而言, 基本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姓氏文化产业的隐性消费群体。但是在消费群体的选择上还是要注重一些的, 中国现今常用的姓氏大概有两万多个, 这并不算是最多的国家。但是, 中国90%以上的人只使用100多个姓氏, 现今百家姓排行前十的姓氏每一个姓氏的人口都在两千万以上, 这几乎是一个小国家的全部人口。而有一些比较冷僻的姓氏人口只有数千人数百人。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姓氏文化产品以及产品的消费群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关于姓氏文化产品要契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这就要从多方面去考虑。比如说当地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受教育水平、恩格尔系数等等。这些全是应当要考虑周全的。

五、产品形式的多样化

姓氏文化产业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产品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其跨产业化, 这恐怕也是姓氏文化产业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姓氏文化的悠远历史以及它惊人的覆盖面和丰富的人文内含都给市场文化的长期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选择面。

姓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他就如同刚刚构建好框架的大厦, 需要人们不断的去添砖加瓦。相信总有一天它会以一副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摘要: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可以说融入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融入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在许多人看来, 姓氏“承于先辈, 传于后世”, 一脉相承, 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当今社会迅猛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 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文化产业开始蕴育而出, 姓氏文化产业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角之中。

关键词:姓氏文化,民族凝聚力,文化产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向勇.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4.8.

[2]《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估研究》.申维辰.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7.

[3]《文化产业发展论》丹增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1.

[4]《姓名与中国文化》何晓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7.

[5]《姓氏文化—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张雷.《中国国情国力》1995年第5期.5月28日出版.

[6]《浅论姓氏研究的意义》杨圣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二期第28卷.

姓氏文化产业初现端倪 篇3

尤静娴说,“大多数台湾人都有自己的家族祠堂,每年清明节都要进行祭祖活动。我的祖籍在浙江吴兴,有机会也想回大陆看看,了解尤姓更多的信息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台湾,像尤静娴这样关注自己的姓氏来源和祖籍的年轻人不少,而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的相继返乡祭祖,更是掀起了台湾民众的姓氏文化认同热潮。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深圳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中国姓氏统计》,这项调查收集了2.96亿人口数据,涉及全国1110多个县市,共得出4100个姓氏。

姓氏是中国的国情资源

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花了30多年时间,自费到全国各地收集了10129个中国姓氏,2000年整理成《中国姓氏书法大辞典》出版。到2003年,他收集到的中国姓氏已经接近两万个。

在这本辞典中,数字“一、二、三、二十、三十”等都是姓,一些地方土著姓,字典里都查不到,可是的确存在。比如由“广”和“米”组成的姓,是遂宁市安居镇和内江市安岳县等地的四川土著姓;数字“1”则是河南的土著姓,“棍”的异体。

“从姓氏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来看,可以说姓氏是中国的国情资源,如果中国国情资源可以分为部、局、处、科的级别,那么,姓氏可以说处于中国部级地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说,中国人基本都随父姓,姓氏相对稳定,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同中华民族这样历史悠久,并且拥有绵延千年传承下来的姓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和国外姓氏相比,中国姓氏有历史悠久、稳定性强、内涵丰富的特征,能反映出我国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等历史状况,与郡望堂号、家乘谱牒、家法族规、字辈派系乃至宗祠楹联、取名特征、轶闻趣事、文化遗迹等方方面面都有紧密联系。

和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比较,中国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烈,并且有同姓、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人聚居在一起的居住习惯,形成诸如李家村、王家庄、张家桥之类的聚居地。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这种源远流长的姓氏,包含了丰富的群体遗传学信息。

“这些特征使中国人的姓氏和分布成为姓氏学最好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袁义达说。他认为姓氏涉及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基因资源分布信息、海外华人寻根和国家的统一、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资源利用等诸多问题。

尴尬与骄傲

中国人常用的姓氏有2000多个,而常用的名则只有3000多个,如果按照搭配的关系,常用的姓名也就2000个左右,中国有13亿人口,重复的姓名就很多。

“以北京市为例,仅在人口最多的王、李、张、刘4大姓中,就有上万个叫王涛的人,而叫张颖、张力的人都超过4000个,叫王军、王红、李明、李杰、张华、张亮、刘勇、刘刚的人也都在1000人以上。更有趣的是,仅在1969年一年中,北京人就为129个新生儿取名刘伟。”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说。

同姓名问题不仅给当事人自己带来麻烦,而且还在户籍管理、社会治安、邮电通讯、银行储蓄、医疗保险等方面引起相应的问题。“我国的姓氏数量只有两万多个,在世界上并不是最多的。但将近90%的人只使用100多个姓氏。这样,一个姓氏的数量甚至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王大良说。

2005年2月,天涯论坛里“周公子”与“易烨卿”的争论成为当时网络上重大的事件。该帖子引来了22.3万人次的看客,4000多人参与论战,被网友们称为“行走论坛,此帖独尊,有史以来最牛的超强帖子”。在这个帖子里,引起人们好奇和争论的,是二者关于贵族和世家的论战。

在帖子中,“周公子”提及了华人世界神秘的“沈、周、李、张、顾、陈,六大世家”以及世家之下的荣,刘,赵,郎,吴等家族。凭借自己显赫的家世和名门望族背景,他轻松击败了自称富人的易华卿,更引来了数以万计的网友关于家族世家、名门望族的讨论和争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两位论战的主角身份也无法确证,但是人们对于贵族世家的强烈关注,却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自己姓氏的感情。

“历史上由于居住在某地的家族因为一些现实原因成为著名家族,获得别人的羡慕或仰望,而所居住之地又被通称为郡,因此其家族也被称为郡望。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较为频繁,姓氏中存在很多名门望族。”王大良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中国人历来对于名门望族的向往和尊敬,一方面是由于名门望族本身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和良好家教造就了一批有本事和品性好的后代。另外,面对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纷纷修订家谱,希望从家族中找到激励自己的名人祖先,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对人情淡泊、孤独感觉的一种抵制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姓氏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群体遗传学家卡瓦利教授研究台湾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发现中国人的姓氏在遗传学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有可能解开人类遗传学奥秘。

他的研究引起了国内遗传学界的注意,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也由此产生。袁义达开始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中国姓氏,他发现中国姓氏分布集中区域与疾病高发区分布图重叠,中国姓氏事实上包含了生物遗传信息。

“中国人基本上随父姓。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他的后代。所以具有同一姓氏人群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很可能是一致的,百家姓可以给遗传学提供数据上的参考。”袁义达说,如果把每一个姓氏看做一个遗传基因,那么姓氏的遗传和分布,就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基因的遗传和分布。

“基因是自然规律,姓氏是人文标志,历史上重大的姓氏改变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民族大的变动,而不是生物学上的种族基因变动。姓氏改变不了基因,但是从姓氏里面却可以以因遗传信息。”袁义达认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姓氏发展会出现大姓越来越多,小姓逐渐减少的趋势。

和姓氏隐藏的科学信息相比,作为研究姓氏的专家,王大良更看重姓氏的文化价值,他认为,姓氏是一项

世界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有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稳定性强、凝聚力大和内涵丰富五个特点,是我国的一项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一项世界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建议将中国姓氏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充满争议的姓氏文化产业

邱家儒是深圳鼎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还有一个头衔是中华邱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此次他投资50万元与袁义达合作,进行中国姓氏统计调查。其实,早在2001年,他就认捐1000万人民币,在深圳创建了中华邱氏族谱研究总会,开始编修《中华邱氏大宗谱》。

邱家儒说,“2003年,中科院的袁义达找到了我,我也知道了他们的人类基因图谱的消息,出于将家谱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考虑,我投入50万元,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支持他们进行的全国姓氏分布调查以及姓氏与遗传基因即姓氏与疾病研究。”邱家儒认为,和中科院的合作,可以使姓氏研究以及族谱修订走上科学的轨道。

邱家儒称,关注姓氏的主要是海外华人以及大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对姓氏的关注,可以说是东南热,中间温,北方冷。广东、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对姓氏文化非常热衷,而在西藏、新疆等地则关注较少。由于东南沿

海一带历史上赴海外的人很多,他们在国外的奋斗艰辛,是非常想念祖国的,关注自己的姓氏正是寻根和寻找血脉的纽带。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由于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够修订家谱,也对姓氏非常关注。他们通过家族姓氏,建立起人际网络。”

河南是一个姓氏文化大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70%左右的大姓都能在河南找到根源。在推动姓氏文化产业发展上,河南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举行了一系列相关活动。目前,河南形成了一条姓氏文化产业链,涉及文化经典、文化源、寻根源、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礼品业等众多方面。2004年的首届中国姓氏文化节吸引投资达63亿元。

今年10月,河南省淮阳县将举办第二届姓氏文化节。不过,2006年2月,河南省淮阳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第二届姓氏文化节列人为老百姓做的10件“实事”之首。

中华姓氏文化 篇4

一、关于姓氏的话题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我国关于姓氏的最早的文献,源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姓氏著作为成书于楚汉之际的《世本》,流传最广的姓氏著作为《百家姓》。

“姓”,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图腾”,是具有共同血缘(母系祖先)的人群用于区别婚姻的种族标志(徽号),《释名》中说“女生曰姓”,即是这个意思。“姓”维持了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氏”字本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蔓生于父系宗法社会。

做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子孙,旁支别属,各自为氏,以别贵贱,贱者无氏。故北宋刘恕撰《通鉴外纪》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这样,每一“姓”中可衍生出许多“氏”。周代“姓”、“氏”区别已经模糊,汉代逐渐混而为一,姓氏连称,不再产生新的姓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姓氏,姓氏和名字连称。现今流传下来的姓氏中,姓较少,而且多带有“女”字偏旁。

姓氏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以国、以邑、以居”为第一大类,即以所居地为氏;“以字、以谥、以号、以爵”为第二大类,即以先祖的称号、谥号、名字为氏;“以官、以事、以职”为第三大类,即以所从事的工作或所做过的事情特征为氏。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郡望”,做为一些大姓望族对本姓的居住地的称呼。“郡”字源自秦代的“郡县制”。“郡望”一部分是姓氏的发源处,但大部分只反映了本姓氏中望族的地理分布。

我国的姓氏郡望分布于全国的十四个省份,以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为集中,侧面反映了华夏子孙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创业史。现今的姓氏,已失去原有的意义,仅作为个人的名字前所冠的区别符号,有户口上、认识上的作用。研究姓氏的渊源,也失去了宣扬封建宗法、家族观念的意义,赋予了新的涵义:梳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倡导优生优育等新的人口观念、加强海内外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以报效祖国和民族。

二、姓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

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

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

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原没有姓氏的人,这地球上有没有?也许有,但他(她)总有个称谓,或叫“无名氏”。这称谓与“无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所由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致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别。“氏”曾经为贵族所独有,丢“氏”即是丢贵族之地位,故“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有“氏”者贵,无“氏”者贱,这在古代是常理;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人称“姓”。

至于“庶人”,当然无“氏”,故只称“名”。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所有的男女均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若谓“氏”重在“别贵贱”,“姓”则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

至秦汉,“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姓”、“氏”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升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

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至1870年(明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

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

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的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制。“号”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王气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于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灭盛衰,之死去活来。

三、姓氏神话

姬姓始于黄帝。据《史记》所载,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但因“长居姬水”,改为姬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个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姬姓。

据说他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承继了姬姓。关于后稷以姬为姓,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见到了臣人的足迹而心生喜悦,就踩踏这些足迹,而后身动如怀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后稷。

后稷长大后出任尧的农官,教民稼穑,被后人尊为“神农”,赐姓姬,成为周族的先祖。姒姓:大禹的国号为夏后,姓姒,其父名鲧,是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儿子。当时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舜派鲧治理洪水,历经9年而未成功。

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协助。禹疏通九河,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历经10余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息了水患,获得成功。由于他的丰功伟绩,舜把夏封给他,又把帝位传给他。他的母亲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儿,当初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国后,就以“姒”为姓。

另一说,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为姓。大禹死后,帝位传给其子启,历经四百多年,至夏桀时,因为他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国名夏为姓了。子姓: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简狄的儿子。

有一天简狄同两个妇女在河中洗澡,看见一只玄鸟(即燕子)在河边下了一个蛋,就拣起来吞吃下去,不久就怀孕生下了契。契后来是舜的臣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务,并封给他商地。又因为契的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赐姓为“子”。关于子姓来源的传说,见于《史记.殷本纪》。《诗经》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

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

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

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

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

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

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

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

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

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

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

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

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

姓氏的社会文化内涵 篇5

潘 守 皎

(菏泽师专,山东 菏泽 274015)摘要:姓氏作为生命个体的符号标志,是我们身边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然而,在这种普遍的文化现

象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姓氏是一个民族悠久社会文明史的具体体现,是维系中国漫长的宗

法制度的纤绳,它还曾是阶级社会中贵与贱的标志。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数次民族大融合,姓氏文化便是

一种见证。同时,姓氏还折射出封建皇权的威势,它也成为历史上各部族人民寻根的渠流。

关键词:姓氏;社会文明;宗法;寻根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3)04-0117-02

一、姓氏—— 一个民族悠久社会文明史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早在传说

中的炎帝、黄帝之时,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姓和氏。“黄

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1] 因而黄帝

姬姓,属轩辕氏、有熊氏;炎帝为姜姓,号烈山氏,一作神农氏。黄帝又从其他姓族部落娶十二姓之女,并

分衍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 12 姓。到了周建立的时候,随着分封

制的实行和“赐姓命氏”,又产生了大量的氏(周人 有很多以国名、地名为氏),至秦汉以后,姓氏合一。

到了今天,我国有姓氏的历史已有数千年。而在亚洲,朝鲜等国约在 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而日本直到

1870 年为实行“壬申户籍法”才准许百姓取姓,甚至

于在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民族至今仍不曾采用姓

氏。虽然古罗马在父系氏族时期就产生了姓,但实际

上,大多数欧美国家约在中世纪才开始采用姓氏,土耳

其在 20世纪 30年代人们才开始有姓。因此说,姓氏的

来历和使用的源远流长,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悠久 的具体体现。

二、姓氏——维系宗法制度的纤绳 宗法是中国古代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也是封建制

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而姓氏在维系宗法制度的过程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先秦时期,在有姓又有氏 的情况下,男子都称氏,而不称姓,妇人都称姓而不

称氏。之所以如此,便是明婚姻。《礼记·大传》等

规定,只要是同姓,毋论远近亲疏,虽百世而婚姻不能相通。其原因就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2] 和“同

姓不婚,惧不殖生。” [3] 这在发现和提倡“优生优育”的同时,对维护其统治赖以生存的宗法制度,可谓煞费苦心。正因为如此,在同姓与同姓、异姓与同姓之间,只

有通过同姓不婚并以族外婚的形式才能建立与维系同姓与非同姓诸侯国之间的联盟。由于同姓不婚,所以诸侯国 之间,同姓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这样,整个国家都有宗法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血缘等级制的封建网络。对此,《诗经· 大雅·板》曾作过这样形象的描写:“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即大邦就是国之屏

障,同姓则为国之栋梁,施德就使国家安宁,宗子就是国之城疆。周代诸侯还根据他们与同王室的婚姻关系,分为同姓、异姓、庶姓之国。异姓和庶姓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世代与周王室通婚的姓族,而后者则没有这一层关系,由此可见,姓、氏制度在先秦不但避免了由于同姓通婚带来的嫡庶尊卑等级混乱与种族走向衰亡的厄运,而且起了维系和延续宗法制度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姓氏——贵与贱的标识

姓氏还是贵与贱的标识。在先秦时期,姓氏只属于周天子、诸侯国君、大夫和士层,奴隶们是不配享有氏称的。只是后来随着部分奴隶逐渐获得人身自由才有了以专业技术为氏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具有等级制的规定,使姓氏本身就有了高低贵贱之意。

作者简介:潘守皎(1963-),男,山东梁山人,菏泽师专。· ·118

当然,由于姓和氏在血缘关系上还代表了和周天子的亲

疏远近,同姓国、异姓国、庶姓国的不同等,同时又由于

国别的大小贫富存亡等因素,因而这些以国为氏的姓氏本

身也有贵贱之别。秦汉以来,姓氏合一,从天子至平民均

有姓氏。似乎姓氏没有了贵贱之别,然而,这只是暂时的。

另外一种形式的以姓氏标明的贵贱旋即产生,而且相沿成

习,它左右了社会,左右了政治,历时很久才渐衰退,这

就是门阀制度。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末,历东汉至魏晋南北

朝而极盛。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姓氏具有高低贵贱之

别,望族大姓可左右政治、世代高宦。结果,在中央政府 及地方各级官吏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

局面,大批出身寒微而富才学的士人被拒之各级政权之外。

这些豪门世族还耻于与庶族通婚,这种风气甚至于沿习至

唐。象唐太宗这样一代英明的君主,还曾因新修的《氏族

志》最初不把李姓列为第一家而勃然大怒。当然,这种门

阀制度和重门第的风习,在中唐以后逐渐衰退,唐朝王室

甚至销毁了前代修订的《氏族志》,但这种门第观念,却仍

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

四、姓氏——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今天的汉族是以华

夏民族为主体,由各兄弟民族长期交融汇合形成的。这

种交融在春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元清等时代

尤为频繁、明显,并且影响到姓氏文化。也可以说,某些姓氏的形成正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和见证。

在商末周初,国家的数目为 1700多个,而此前尚

有3000余个。在远古时期,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

域、洞庭湖、鄱阳湖区域等生活着不同的氏族部落,他们

通过各种方式最后融合形成华夏民族。北朝时期,北方五

族一并汉化;辽金时期,契丹、女真复归于中华;明、清

时期的“改土归流”,苗、夷各族的先后逐步同化,都是以 汉民族为核心和主体的。这些汉化的民族不仅说汉话,着

汉服,而且改汉姓。为了真正汉化,孝文帝甚至敦促皇室

成员聘娶汉人大姓之女为妻。当然,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中,也有个别汉人少数民族化的案例。如明朝将军顾良相

隐居苗寨,并不再姓顾氏,以苗族的父子连名制行世,并 娶苗家女子文氏为妻。

五、姓氏——皇权威势的多棱镜 姓氏有时还体现了政治意志,体现了统治者的奖惩,也有时表现了人们对皇权的畏惧和不安。为表恩宠和奖惩,皇帝有时赐姓给臣子,有时是赐国姓,也有时赐别姓。唐

朝时,徐、朱邪、鲜于等姓因有功被赐国姓李,还有汉代

郦食其因向刘邦献计有功,被刘邦封为广野君,并赐姓“食

其”(此例是赐别姓),以上为因褒奖而赐姓。另外,还有

因惩罚而赐恶姓的情况。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曾令豫章

王综受命督军,镇守彭城,与魏将安丰王元延明相持。时

间久了,两军仍对峙,梁武王令王综退兵,综怕退兵

后受到责难,就投降了魏将元延明。梁武帝闻讯大怒,下令削去综的爵位,并把他的姓改为悖氏。除此外,蛸、莽、闻人、蝮等也属恶氏。另有些姓氏是因其它政治原因而改的。如东汉著名的隐士严子陵。严子陵本姓庄,应叫庄子陵,因避东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姓 “严”,另外,荀姓在汉代曾被改孙,是避汉室帝刘洵(谐音)讳等等。姓氏还有因避祸而改的。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便改姓后隐居乡里。哥哥在“司马”之“马”字左边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竖,改姓“同”,故而当地“冯”、“同”为同姓。

六、姓氏——族姓寻根的渠流

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炎黄子孙,即以传说中的黄帝

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这是一种对同一文化渊源 的认同意识与寻根情结。而这种寻根意识最终则以姓氏

为渠流达到百川归海,种姓一统。在今天华人使用的几千个汉姓中,都能从古姓中找

到它的渊薮。司马迁著《史记》,认为天下同姓,天 下一家。无论华夏族,还是东、南、西、北的夷、蛮、狄(即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根同一系,本出一源。这虽然是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无疑也

说明了整个中华民族之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历代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都认同这种关系。《魏书》开篇

即论述了一番鲜卑族与黄帝的关系:“黄帝有子 25 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于白土,国

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 原来鲜卑

族出自黄帝之子昌意。辽、金、元、清都也推崇中原文化,认同炎黄祖先。这在那些少数民族统治者来讲,虽然也是

一种旨在消灭民族隔阂的政治策略,但他的所作所为对于

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建构,又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以上是各民族之寻根,至于百家百

姓,又自有其源流,而认祖归宗又须借助姓氏谱系为渠 流。

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每一姓氏都有自己专门的家

族生命史。中国的家谱,导源于上古,延续于当代,上至

帝系,下至百姓,各有谱牒。背井离乡的千千万万的游子

正是靠着姓氏谱系连通他们与同宗族人的血脉,找到自己 的生命本源和文化之根。在海外,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同姓宗亲会”,他们不分贫富,不问亲疏,旨在体恤互助,共同发展,这其实正是中华民族亲和力、凝

聚力的具体体现。他们还连属大陆同姓宗族,认祖归宗,捐

资助学,共办实业,造福桑梓,这对于民族统一大业,对

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都是起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中国姓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篇6

一、文化价值及意义

从基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通过寻根问祖,既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也是明白我们自身,传承祖德、光宗耀祖。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二、历史价值及意义

作为姓氏文化中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2001]29号文件)。

三、现实价值及意义

传承华夏文明,推动国学发展,加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和谐社会。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失,大多都是通过姓氏家族得以保存,有姓氏而家庭,有家庭而家族,有家族而形成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基因所在,教育所养。姓氏文化乃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之缩影,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还可以读到本族吾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通过姓氏文化和敬宗尊祖教育,继承祖先忠贞爱国、为国家为民族的英勇献身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崇拜祖宗和孝道为第一人品思想,维护和发展姓氏文化。

四、经济价值及意义

寻根问祖的姓氏文化有利于增进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相互扶持,守望互助,抚贫济困,发展经济;有利于发展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同胞亲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促进个人、家族、企业、民族的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简称国学)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是中华几千年可以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以文学、哲学、诗词等题材为代表的关于思想、心理、教育、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医学、美学、社会学、管理学、军事学、公共关系学、人际交往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它们包括了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民间习俗、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诗词歌赋、以古典名著为代表的文学小说……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孝经》、《礼记》、《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子》、《孔子》、《列子》、《孟子》、《荀子》、《墨子》、《吕氏春秋》、《史记》、《四库全书》、《周易》、《厚黑学》、《易筋经》、《离骚》、《诗经》、《尚书》、《左氏春秋》等,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孝敬父母,安身立命、成家立业、为人处事的基础。

我们每一个人总是活存于历史长河中,昨天的你就是今天的你的历史,今天的你也即将成为明天的你的历史。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背叛历史,彻底的无视自己的过去。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部我们自己的历史,就是一部父辈和祖先们历经苦难及辉煌的历史。

因此,无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都没有最完美、最好的!也没有一种文明是超然于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和令人尊敬的地方!区别的不是文明本身,而是一个人在文明中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内心世界!

二、文化断层,时代奋进的悲歌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饱受了东、西方列强的蹂躏。诸多不平等的条约、残酷的战争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无尽的屈辱和灾难,使广大劳动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也使社会的各阶层对腐败的满清政府彻底绝望。从当时称之为民族精英的人们来看,大多数都是海外留学生出身(其中以孙中山为代表),当时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以西学为代表的变法成功地刺激着一衣带水的中华大地,使这些中国的民族精英们对西学推崇倍至。更有甚者提出扬弃传统,全盘西化。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学习和引用西方文化的邯郸学步之路。

其实,一个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并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它既有着随社会进步(也包括了外来文化)发生变化的一面,又有超越历史时空相对稳定不变的一面。任何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都不是一样的,变与不变都不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产生它,需要它的那块土地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决定的。

客观的说,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十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可惜,从57、58年反右、大跃进开始,乃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华民族进行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封闭的中华大地陷入疯狂的自我摧残之中,大量的知识分子(另人心寒的是这个里面有许多是抛弃了国外优裕物质生活想方设法回到祖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海外华侨和留学生)、民主人士(这个里面有许多是党做了大量工作留下来参与建设新中国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明的民族资本家及企业家)、敢于坚持真理的中基层党员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包括政界、军界和企业界)受到批判、排斥与否定,被打倒,被剥夺基本的权利,甚至夺取生命!学校和工厂处于半停课、半停产状态,经济倒退、社会混乱、百姓困苦,官员流失导致政府职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军队干部受到牵连导致军队紊乱,最可怕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及有识之士的信仰危机(本段引自都梁的小说《亮剑》一书)。

文化大革命,砸烂了一切道德、法制,父母、子弟互相斗争,毁灭了一切科学、知识和经济,败坏中国传统的伦理,导致的是社会道德的彻底沦丧,导致的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断层,导致的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沦落,导致的是整个社会及有识之士的信仰危机。只有“以礼待人,以理服人”,才能净化一个社会的风气,一个教育、知识系统的师表,决定了一个文明可能的未来。既没有受过传统教育,又没有受过西方教育,如果不彻底反省文革的遗毒,所谓的造反、毁坏、谩骂、放纵、权欲、混乱的言论、思维、行为是一种“文革遗风”,根本就不知道批判、毁灭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不明白一种体系、一个概念的含义,却论断、处决那个“词语”,那么,带来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危机。(本段主要引自中华儒商总商会商会文化之世界之仁政与儒商)

1976这一年间,在内忧外患中,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先后失去三位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也由此引发了“四人帮”的彻底垮台。从此,中华民族开始走向新生。当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执政以后,拨乱反正、包产到户、发展经济等举措使共和国开始逐渐恢复元气。特别是1981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经济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农业、工业、军事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告别了物质匮乏时期,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在改革开发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大量的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传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道德文化和生活方式,一些低级的观念和思想也随之而来,现代人的道德品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人迷失了自我,西方文化终究还是显现出水土不服的另一面。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断代,西方文化的水土不服,社会产生了最大的危机:现代人自我迷失,普遍没有归属感,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信仰!只是单纯的崇拜西方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环境。尤其是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更是表现突出,生存的哲学就是吃好的、耍好的、用好的、穿好的!据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裸官(这种被称为裸官的官员早就以留学、投资等方式把子女和家人送出国)118万人,同样是截至这一年,共有4000名裸官外逃,共带走了500亿美元。更有2009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930亿美元的资金被有钱阶层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海外,给本来就脆弱的民族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而今,尤其是党的第四代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就明确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政方针。2008年以后,我们国家更是把“清明和端午”两个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休假日,自此,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诚然,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都有权利以是非功过去评价那些创造历史的伟人,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国富民强!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数千年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思想都一直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纵观中国历史,数千年来,广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在统治阶级和地主豪绅的压迫下,老百姓只能勉强混个温饱(以杂粮为主,很少肉食);要是遇上天灾人祸,百姓们只得吃糠咽菜(野菜),甚至买儿买女才能苛活。如果是战乱或者朝代更替,就会有人杀人、人吃人的惨状普遍出现,中国历代尤其是改朝换代,人口损失均达65%以上(附资料于后)。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个苦涩的笑话而已!

事实上,中华大地上就从来没出现超过5亿的人口。而今,我们的华夏大地却生活着超过14亿的人口,物质生活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汶川地震、以云南为主的西部干旱、玉树地震和各地区经常性的洪、涝灾害,我们的政府是如何做的,这些已经过去不久的事实充分的证明了我们的政府是好还是坏。

三、以“至圣先师”孔子为榜样

2500年前,为打破世家大族对知识文化的垄断,以孔子为代表的 “社会精英”们开始开馆收徒,把知识与文字传授给平民百姓。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一根竹子经过三十余道工序,分隔成一片片简牍;为了让简牍文字能够长久流传,每片简牍打磨得非常光滑坚硬;还需要在竹简中打孔,以便让竹简串连成篇;每片竹简上最多写十二个字(一打,指一个竹简的一次打孔),最少写五个字,竹片坚硬,每片竹片上刻完字,需要一个壮汉工作半天;其中有一笔刻错,竹片就需要废弃或者重新打磨。

想想看,一部十万字的著作需要砍尽一个山的竹子制作竹简。想想看,知识与文字是多么地昂贵与奢侈,也惟有富裕的世家大族才能专享。然而,惟有“至圣先师”他不愿把知识与文字作为自己的特权,他打破了知识的壁垒,把文明的火种传播给黎民,每当想到此情此景,忍不住让我们涕泪交加,五体投地。“千古第一师”的名号,惟我“至圣先师”配享,他是天下读书人的第一师长,只要你识字,圣人即汝师。

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会常常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圣人传播文化的本意是什么?难道他打破枷锁,将知识传授予平民百姓,是为了若干年后自己成为文明与进步的禁锢与障碍吗?

知识与文化的本质就是冲破一切禁锢,追求真理的本质,将知识传播给大众,将事实的真相告诉给每家每户的黎民百姓。“至圣先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丰碑,为我们奠定了文明的基石,他绝不会要求我们后人把他当作不可逾越的障碍,当作新的文化壁垒,当作新的枷锁,这决不是“至圣先师”传播知识的本意。

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时光流逝,当时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圣先师”所说的理论,时过境迁,不见得百分之百正确。我想,我们否定、革新、更正“至圣先师”的部分理论,绝不是对“至圣先师”人格的否定。相反这种行为正是体现了真知的行为:打破一切可锁,追求知识的进步、真理的本相,这正是„至圣先师‟教导我们的。

英语姓氏人名的取定及其文化承载 篇7

一.英语人名姓氏的来源及文化承载

1.以宗教名称为姓, 如Augustine (奥古斯丁, 为“古罗马基督教神父”) 、Christopher (克里斯托弗, 为“基督之人”) 、Dennis (丹尼斯, 为“酒神之子”) 、Elizabeth (伊丽莎白, 为“神的誓言”) 、Grace (格雷斯, 为“神的恩典”) 、James (詹姆斯, 为“愿神的保佑”) 、Jeffery (杰弗里, 为“天赐安宁”) 、John (约翰, 为“神的恩赐”) 、Michael (迈克尔, 为“神之宠”) 。

2.以地名、方位、地貌或环境特征为姓, 如East (易斯特, 为“东方”) 、Field (菲尔德, 为“田野”) 、Ford (福特, 为“可涉水而过的地方”) 、Forest (福雷斯特, 为“森林”) 、Hill (希尔, 为“山丘”) 、London (伦敦, 英国首都) 、Lincoln (林肯, 美国一州的首府) 、Moor (穆尔, 为“荒野”) 、North (诺斯, 为“北方”) 、South (索斯, 为“南方”) 、Washington (华盛顿, 美国首都) 、West (韦斯特, 为“西方”) 、Wood (伍德, 为“树林”) 、York (约克, 英国一镇名) 。

3.以职业为姓, 如Baber (巴博, 为“理发师”) 、Baker (贝克, 为“烤面包师”) 、Butcher (布切, 为“屠夫”) 、Carpenter (卡彭特, 为“木匠”) 、George (乔治, 为“耕作者”) 、Hunter (亨特, 为“猎人”) 、Joseph (约瑟夫, 为“主将”) 、Miller (米勒, 为“磨坊主”) 、Pasteur (巴斯特, 为“牧羊人”) 、Smith (史密斯, 为“铁匠”) 、Thatcher (撒切尔, 为“盖屋顶的人”) 、Taylor (泰勒, “为裁缝”) 等。

4.以动植物为姓, 如Bush (布什, 为“灌木丛”) 、Calf (卡尔夫, 为“小鹿”) 、Cole (科尔, 为“油菜”) 、Drake (德雷克, 为“公鸭”) 、Fox (福克斯, 为“狐狸”) 、Hart (哈特, 为“公鹿”) 、Hike (派克, 为“狗鱼”) 、Rice (赖斯, 为“稻米”) 、Wolf (沃尔夫, 为“狼”) 等。

5.以自然现象为姓, 如Frost (弗罗斯特, 为“霜”) 、Rain (瑞恩, 为“雨”) 、Snow (斯诺, 为“雪”) 等。

6.以颜色为姓, 如Black (布莱克, 为“黑色”) 、Blue (布卢, 为“蓝色”) 、Orange (奥林奇, 为“橙黄色”) 、Red (雷德, 为“红色”) 、White (怀特, 为“白色”) 等。

7.以个人特征、诨号或通名转化为姓, 如Brightman (布莱特曼, 为“聪明之人”) 、Fatt (法特, 为“胖子”) 、Little (利特尔, 为“个子矮的人”) 、Longman (朗曼, 为“大个子”) 、Longfellow (郎费罗, 为“个子高的人”) 、Shakespear (莎士比亚, 为“长矛”) 、Short (肖特, 为“矮个子”) 、Wise (韦斯, 为“聪明的人”) 等。

8.以父亲或祖先的名为姓, 如Dickson (迪克森, Dick后缀son, 意为“迪克之子”) 、Hughson (休森, 休之子) 、Jackson (杰克逊, 杰克之子) 、Johnson (约翰逊, 约翰之子) 、Wilson (威尔逊, 威尔之子) 、Willing (威林, 威廉之子) 。

9.改随夫姓, 在西方, 妇女出嫁后通常女子婚后一般要改姓, 即以夫姓取代原来的娘家姓 (maiden name) , 或在娘家姓后再加上丈夫姓, 成为复姓, 即使离婚, 也应保留, 例如M撒切尔夫人 (Margaret Hilda Thatch) 的娘家姓即为Hilda, 她婚前名为Margaret Hilda (玛格丽特·希尔达) , 嫁给Denis Thatch (丹尼斯·撒切尔) 后, 她的名则改为Margaret Hilda Thatch;又如Hillary Rodham Clinton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 婚前名字为Hillary Diane Rodham, Rodham是她的家族姓, Clinton是她丈夫Bill Clinton的姓。这种复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重复, 另一方面反映了英国历史上贵族财产的一种继承方式, 同时这也说明西方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 崇尚自由、个性的价值取向。

二、英语人名的取定方式及其文化承载

1. 以宗教、古希腊、罗马神话取名。基督教对整个西方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外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是西方文化形态人格精神的一种体现, 因此在西方不论男名、女名都含有一些和宗教有关的词汇, 反映出西方人极强的宗教信仰, 如Adam (亚当, 源于希伯莱语, 为“出自红土”) 、Diana (戴安娜, 为“月亮女神”, 有“聪明美丽”之意) 、Helen (海伦, 为“美丽女神”) 、Michelle (米歇尔, 为“像神的人”, 意为魅力女性, 如美国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 、Sarah (萨拉, 为“公主”, 意为“美丽、友善、保守”之意, 如有名的歌星Sarah Brightman) 等。

2. 以自然万物为名, 如Arthur (阿瑟, 为“雄熊”) 、Gary (加里, 为“猎犬”) 、Lamb (兰姆, 为“羔羊”) 、Leo (利奥, 为“狮子”) 、Lily (莉莉, 为“百合花”) 、Laura/Laurel (劳拉, 为“一种常青树”, 指美丽、气质非凡的女子, 如美国前第一夫人Laura Bush) 、Rose (罗斯, 为“玫瑰”) 等。

3. 以货币取名, 如Dollar (多拉尔, 为美国货币“美元”) 、Franc (法兰克, 为法国货币“法郎”) 、Pound (庞德, 为英国货币“英镑”) 、Mark (马克, 为德国货币“马克”) 。

4.以英语构词取名, 如Hugo (雨果, Hunk与Hugh的合成, 意为“大块头、辛勤工作的人”) ;Rosemary (罗斯玛丽, 有Rose与mar合成) 。

5.借用名人长辈之名。西方国家没有强烈的宗族、血缘意识, 没有森严的等级, 并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较为松散, 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及友爱, 所以在英语国家中有用历史名人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命名的爱好。此外, 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 常常会使用家族中长辈的名字或是父母一方的名字, 并不认为晚辈与长辈同名是冒犯, 反而觉得这样更显家族的亲昵, 以及荣耀的延续, 如祖母叫Julius (茱莉亚) , 孙女也可能叫Julius (茱莉亚) 。如果在一个家族中有同名的人, 为区别起见通常会在晚辈的姓名后加Junior或Jr., 含义为年幼的, 翻译为“小”, 如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Rockefeller) 就为儿子取了与自己相同的名字, 叫Rockefeller Junior (译为“小洛克菲勒”) ;美国总统 (约翰·肯尼迪) 的儿子就是那倾倒众生的John F.Kennedy Jr. (约翰·小肯尼迪) ;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全称为George Gordon Byron (乔治·戈登·拜伦) , 其中George是名, Gordon是父名, Byron是姓;William (Bill) H GatesⅢ的父亲名为William H GatesⅡ。

古都洛阳拟建中华姓氏文化园 篇8

黄河夕照

洛阳被誉为九朝古都,早在3700多年前,大禹就在洛阳建立都城,此后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都。新莽、北齐、北周、后周、宋、金把洛阳作为陪都和行都,建都时间长达1400多年。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河图洛书、大禹治水、苍颉造字、周公制礼、司马氏治典、老子完成《道德经》、佛教传入中国、张衡制浑天仪、蔡伦造纸、毕发明印刷术等重大的文化活动都产生于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艺术品位最高的石刻文化艺术宝库;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庙;天子驾六的发现是周天子出巡豪华壮观场面的再现。据史学家考证:道学肇始于洛阳,儒学渊源于洛阳,经学兴盛于洛阳,佛学首传于洛阳,玄学形成于洛阳,理学寻源于洛阳。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成语典故都产生于洛阳或与洛阳有关。

洛阳人杰地灵,不仅孕育出伊尹、杜康、周公、老子、蔡邕、班固、蔡伦、张衡、许慎、班昭、曹植、左思、玄奘、杜甫、韩愈、白居易、程颢、程颐、范仲淹、欧阳修等历史名人,而且有105位帝王长眠于洛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中华的人文始祖主要活动在中原;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百家姓前73个大姓源自中原,河南堂派生出的姓氏有140多个。在中国历史上,因居官、经商、流放、戍边、避灾祸、躲战乱等多种原因,造成中原住民多次南迁,有历史记载的就有五次大规模的移民,从中原迁徙到江西、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以及台湾,形成客家人。南方各地至今还有以洛阳命名的地名和纪念性建筑,客家人在生活中仍然保留着许多中原人的生活习俗,堂前挂着“河洛世第”、“根在河洛”的堂训铭言。“根在河洛”已被炎黄子孙和客家人所公认,洛阳是全世界华人寻根朝圣祭祖的圣地。洛阳正在筹建的百家姓总祠堂,是继龙门石窟、白马寺之后,又一处文化旅游景点。

唐恭陵石刻仪仗 周公庙

中华姓氏文化园主体内容:

历史展馆:中国历代帝王的生平业绩介绍及历史发展概况以及对历史有过重大影响的洛阳名人生平介绍。

百家姓忠孝祠:逐姓介绍姓氏起源、发展、变迁、分布状况及该姓氏所产生的对中国历史有过重大影响的名人名家。除建造5000平方米姓氏总祠堂外,另建200~300座大姓氏单列祠堂。

书法艺术展馆:荟萃古今中国汉文化书法艺术精品,近、现代海内外书法名家作品,作者的照片、生平简介一一勒石,留传后人。对绘画、剪纸、陶瓷、名砚等收藏、交流、展销。

九层碑塔:喻意九朝古都,塔高暂定81米,内壁镶嵌近、现代书法精品,塔顶观光,东迎嵩岳,西望函谷,南观伊阙,北俯黄河,洛阳全貌尽收眼底,再现邙山晚眺美妙奇景。

元圣宗谱

功德馆:为建园做出贡献的史学、文学、艺术家等,将介绍生平,刻石表彰。

联系人:洛阳老城文化寻根协会李发立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中州东路254号

百万庄四楼

邮编:471002

电话:0379-6466393213653798583

传真:0086-0379-63980706

网页:www.baijiaxingci.com

上一篇:书法折纸的方法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