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共7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的方式逐步从以 单位管理走向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单位管理,承担了过去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大量管理和服务功能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如何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能稳步 健康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政府政府职能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与政府的关系不顺行政工作事务繁重。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组织,主要职责是依法管理居民内部事务它与政府部门没有从属关系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体制的制约,社区组织尤其是居委会实际上成了政府的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精力都用在来完成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上。社区居民委员会也由法律规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越来越演变为政府的基层办事机构。上级行政部门几乎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社区居委会交待任务,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检查、考核、验收、评比和奖惩的条件目前社区承担的经常性季节性阶段性和临时交办的工作,再加上现在从上到下 的各项工作进社区,使街道、社区干部们整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去考虑。
2、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社区建设与发展缺少环境支持。当前,国家省市等有关职能部门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策的原则性太强,缺乏操作性,有的政策在落实上又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部门便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自己部门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找出种种借口拖而不办甚至拒不执行,致使有些优惠政策只能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得不到落实而一些社区特别是老城区中由居委会转型成立的社区,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卫生环境差,造成社区管理条件较薄弱。
3、社区管理者素质差异大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社区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目前,随着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城市社区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社区工作对象更加复杂,社区行使权力更加具体,这就对社区管理者的素质提出新标准,要求社区管理者的素质要从单一的热情肯干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变近几年,伴随着社区建设的开展,各地通过采取原居委会干部留下一部分,区、街道干部下派一部分,在社区居民军队转业干部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中选聘一部分的方法,扩大了社区管理者的选择范围,从而使社区管理者的政治和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和年龄等方面与以前的居委会干部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距离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要求,目前的社区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影响了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总体水平较低。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作为社区成员有资格也有义务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在社区管理中发挥各自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社区成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都很淡薄社区成员参与的理性化程度不高,社区成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程度不尽如人意同时,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社区 成员参与机制不完善,尚未实现制度化,在社区成员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行之有效的社区成员参与模式 此外,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也是影响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5、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能力不足 社区社会组织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扩大参与 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但普遍存在行政色彩浓机
制不健全服务不规范成员素质不高外部监督不力等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发育,其 准入门槛过高管理职责不明以及行政干预过深和实际监督不力等制度设计问题逐渐突显,也出现了官办组织多而社会性组织少的现象,这也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受地域的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还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规模小 能力弱资源匮乏制度不完善活动不规范公信力较差等问题,这就导致了社区居民对这种社会组织的认可度不高,也使得社区服务机制僵化方法简单,社区服务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政府投入,不善于利用社会组织和运用经济手段及市场化手段开展工作。
6、社区物业管理的不规范。使社区管理无法上档次。以20世纪90年代为起点,有两项运动同时发生和发展,即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社区建设运动近20年的实践表明,物业管理与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虽然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所涉及的区域范围。管理性质以及侧重的管理职能有所不同,但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面对的环境构成要素是一致的,影响社区的诸环境因素同样是影响物业管理的环境因素,物业管理寓于社区管理之中,社区管理是母系统,而物业管理就是子系统 因此,物业管理离不开社区管理,必须服从于社区管理,并且在社区管理中才能确定自己的地位,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改造及城区规模的拓展,使得一大批新型的社区涌现出来,而现实中社区管理远远落后于社区的建设,社区物业管理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在管理机构 收费标准管理标准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不统一以及管理和服务普遍的不到位等,而且,还有些物业公司对辖区居委会的管理不配合,增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1、政府要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必须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担负起处理社会冲突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管理职能而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倡导动员的作用),在社区建设中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直接目标是支持具体社区活动的开展,而深层目标则是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和动员,促进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 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积极发挥引导推进作用,在担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决不可“越位”、过度参与甚至包办。
2、完善政策制度设计,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地方政府要注重从制度设计入手,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全力推进一是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和谐方面,可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和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与之相配套的文件,允许各街道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制定各具特色的社区标准和社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使街道社区在自身建设和持续发展上能保持一种能动性和独立性 二是在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上,要规范政府部门进社区的各项工作,减少和杜绝政府职能部门向社区乱派任务,全面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减轻社区行政性事务性负担,增强基层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力地促进政府依法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城市社区基层组织的活力,拓宽社区工作的新路子,强化社区的民主自治权和管理权,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效能,实现社区管理从高成本低效率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转变。
3、加大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力度,并注意加强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大力培育和扶持各类社会组织 一是政府应适应形势发展,采取必要措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大力培育和扶持包括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组织与主管行政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作
用,表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培育社会成员正确的生活方式;发挥它们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作用,提高社会的自主和自许海燕城市社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律能力,建立社会化的评估制度;发挥它们在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要降低门槛,引导扶持,加强监管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 部门的发展,在社会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非营利部门在提供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为社区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扩大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选择空间;发挥它们在提供互助方面的作用,让群众自我组织起来,促进社会融合,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安定团结 同时,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也要有监管责任,要切实解决好 培育发展职能不清监督管理相互依赖造成盲点过多的现状,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社区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4、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和培育,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以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一是要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育面对目前社区建设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重视加强对社区管理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社区的实践中创出新的 路子新的经验要努力改善社区管理人员的结构,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在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育的途径上,一方面,上级政府应多配备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干部,向社区输送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和提高社区管理工作队伍的力量和素质;另一方面,各级党校要为社区干部的培训提供方便,创造条件,提高在岗从事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及业务水平,大专院校要积极培养具有专业社区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为社区管理储备专业人才 此外,还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选聘 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中选用优秀人才,加强社区工作 二是要强化宣传,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由于社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靠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单一力量是很难完成好社区管理这一繁杂的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和有效载体,进行广泛持久深入的法律法规宣传,道德规范宣传,社会新风宣传等,不断提高群众的社区意识 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断增强群众的社区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区管理具有坚实的群众参与基础从操作层面看,应拓宽参与渠道,扩展参与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和完善居民委员会选举日常议事和决策的参与制度 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社区的共驻共建与资源共享,积极支持配合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5、政府应加强对辖区内物 业管理的指 导和监督规范物业管理的行业行为,提升社区 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一是政府应加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如新建居住区的入住验收,对未按规划建设配套公共设施或者存有质量问题的,有权提请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纠正;会同主管部门指导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对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提出审核意见; 会同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居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对于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普通老居民小区,应当加快物管进社区步伐 可积极推行物管连锁经营的模式,由品牌物管企业输出品牌 技术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将有一定条件的小区或院落纳入规范化的物业管理,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政府主管部门要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对物业的行业管理,真正做到变 管理为服务 三是要发挥政府机制,使物业管理切实发挥作用 在物业管理方面,目前政府机制的作用发挥还不够由于政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了物业管理的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的良莠不齐,也是造成目前许多小区业主与物管公司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招标来运作 让业主委员会选聘出最适合的物业企业来管理小区,并建立良好的与业主委员会的沟通机制,使物业企业真正做到变管理为服务。
总之,物业管理是住房商品化的产物,物业管理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政府应加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厘清物业管理的社会
角色,不仅可以更好地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的行为,同时,可以帮助政府利用物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用物业管理资源帮助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从整体上提 高社区管理的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崔 运 武任 新 民苏 强 著 中 国 社 区 管 理 云 南 大 学 出
版社 年版
韦克难著 社区管理 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版
陈 伟 东 著 社 区 自 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
版
潘茵著 社区物业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版
责任编辑许如江
在任何国家, 一个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总体上, 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依然比较薄弱, 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公民利益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威胁, 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政府要积极转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机制转轨的重要时期, 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社会发展险象环生。这些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审视和反思自身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不断加深对社会管理过程中应然角色的认识, 并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
二、当前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受几千年来国家与社会同质同构历史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的权力边界划分和职能关系的处理较为模糊。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该管什么、管到何种程度以及不该管什么方面等问题不甚明了。当前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 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管理重经济发展, 轻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 我国的社会管理存在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问题。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领域的发展较为滞后。重经济发展在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中主要表现为在设定发展目标时只注重经济建设指标, 而忽视社会发展指标;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仅将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社会发展过程中, 经济是基础, 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在重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下, 一些地方政府搞出了多种“形象工程”, 不仅劳民伤财, 造成资源浪费, 财政吃紧, 还在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的不良发展, 由此产生、积累了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
(二) 社会管理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 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时方式仍然较为单一, 以罚代管, 以罚代法等现象比较突出, 而不善于灵活地处理问题, 未能运用柔性、平等对话的方式以及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进行管理。同时, 社会管理的执行过程还缺乏一定的透明度, 这种情况有时会造成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影响到政府社会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 由于在社会管理过程中, 政府对自身职能的界定不够清晰, 如何向社会中转移职能以及转移哪些职能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 使得一些可以向社会转移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转移,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力量的发挥。当前, 我国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格局需要进一步优化, 社会管理的方式也要走向多元化。
(三)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和现实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社会需要, 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这种现象在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 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较为单一, 服务范围和内容存在城乡差别, 服务体制不够完善, 服务效率也有待提高。这些矛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不仅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政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以减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
(四) 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加, 利益纠纷关系复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多样化。现阶段, 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已跃居世界第二, 但人均收入水平依然较低, 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城乡、区域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这些情况构成了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的潜在因素。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 并日益呈现出多发性、群体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 危害到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同时, 社会管理中所要处理的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前政府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政府的职能转变方向
社会管理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是维护公民利益、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政府要针对自身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自身的职能转变。
(一) 推动政府职能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转变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导向下, 对诸如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有所滞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领域发展的不协调, 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要推动政府职能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转变, 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注重谋求社会各领域的综合发展, 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进一步向社会建设领域倾斜。与之相应, 要将以GDP指标为上的政绩价值取向转换为重视反映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 还要对我国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与责任体系进行改革, 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行政问责机制。根据实际需要, 在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加入一些新的指标, 如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指标来考核政绩, 并使之与领导干部的晋升、任用、奖惩等内容相结合, 以此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对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与改进, 更好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
(二) 培育公民社会, 促进社会管理方式与主体的多元化
盖伊·彼得斯认为, “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程度, 而不是取决于政府员工个人提供的服务。一个真正具有效率、效能的服务计划需要服务对象的主动参与, 而不是服务对象的被动接受”。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 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 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现阶段, 在我国公民参与意识、参与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下, 政府要以此为契机, 不断深化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权力边界, 重点培育和完善我国公民社会,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力量及社会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政府通过不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以合法合理的程序将社会管理方面的部分权力和职能转移给社会承担, 从而构建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
(三) 强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关系到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当前社会形势下, 我国政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一是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二是要统筹兼顾,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尤其要重视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供给,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 实行城乡无差别服务, 切实解决城乡失衡问题,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和谐发展;三是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推进公共服务体制的创新。在公共服务领域打破垄断, 引进竞争机制, 形成公共服务提供的多元化主体模式,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推行电子政务, 建立电子政府, 拓展公共服务的发展空间, 增强公共服务的品质、效率、回应力和能力。在政府实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要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并针对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对配套政策加以改进。
(四) 提高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共利益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在实际工作中要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 协调好、解决好各类不同的利益冲突。转型时期的中国, 社会发展还很不均衡, 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矛盾, 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 突发事件与群体性事件危害着社会稳定。因此, 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应从大局出发, 不断对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演变规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在正确分析矛盾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对策:一是积极借鉴国外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处理矛盾与利益纠纷的有益经验, 并根据我国实际, 建立全方位、多渠道、法治化和系统性的矛盾调节机制;二是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 正视现实中的利益矛盾。在实践中建立起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并综合运用多种合法手段, 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三是要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真正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发展中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唐铁汉.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J].理论动态, 2005 (10) .
[2]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城市基层政府管理;社区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630;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25-02
引言
进入21世纪,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和中共十八大报告都强调要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尤其是城市的基层政府在对其辖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实现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一、目前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互动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的城市社区建设的重点是放在社区服务上。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点发生重大的转变,是以社区自治为突破口、以社区组织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推动社区事业发展的新阶段。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实践与探索,我國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更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两者的“良性互动”的结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都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有明确的权力界限,是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的有机统一体。这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称为“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这种模式是社会与国家是一个共生共长相互融合的过程。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区自治组织自主独立性缺乏;社区管理主体地位不突出;城市基层政府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等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良性互动。
二、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互动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治意识不高,利益诉求有效回应度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在运行中存在着对政府严重的心理依赖,导致其对社区公共事务自我管理的意识薄弱,对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回应存在着迟缓、盲目、低效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为城市基层政府重新介入已经放开的居民自治领域提供了可能,使得城市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之间理应建立起来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重又回到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循环之中。于是,一个怪圈形成了:迫于行政系统内外的压力,城市基层政府作出了一定的职能收缩,寄希望于社区居民实现真正的自治,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却没有充分运用好政府释放的权力,于是,城市基层政府又不得不重新介入社区事务,进而又进一步削弱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
(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对城市基层政府的严重依赖,缺乏自主独立性。由于民间组织在资金、管理、监理等方面过于依赖政府,缺乏自主发展的后劲。有关调查显示,由于社区自治组织在法律上不具备法人资格,致使其无法独享应有的权力,没有独立的财务审批权和支配权,资源动员能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制度不健全、运作缺乏规范、社会公信度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工作的有序开展,难以形成合理的社区管理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居民自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空间被严重压缩。因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过于紧密、缺乏独立性,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与服务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行政化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城市基层政府职能模糊,导致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由于城市政府基层政府的职能尚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加之其职能边界较为模糊,传统的全能政府的思维惯性依然没有完全消失,其向社区权力让渡的范围和程度都还不够。城市基层政府的“越位”主要表现在:对社区居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强制性地干预,不仅直接任命居委会成员,而且布置大量超越社区居委会职能范围的工作;基层政府的“错位”主要表现在:社区组织管理絮乱,职能交叉,例如街道、居委会权力与政府有关部门职权交叉,导致了职能的错位;城市基层政府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立的政策指导不到位;对社区居民自治活动支持保障措施不到位;对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培育不到位。
(四)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
在我国关于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性质和组织保障的相关规定,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都有所体现,但有关规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宪法》第 111 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即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了基层政府对于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任免的过度干涉,为社区自治和社区组织的独立工作创造了根本条件。但是,即使赋予了居民选举居委会主要成员的权利,但大多数情况却不尽人意。因此,法律应对居委会的选举权力和组织保障作出进一步细化的规定。以确保其的独立自主性,以便其更好地发挥职能。
三、促进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对策
(一)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推进社区居民有序的自治参与。社区居民参与度是衡量社区基层管理体制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需要在提高居民参与意识、规范公众参与内容、拓宽公众参与途径、明确公众参与方式、强化公众参与管理、提高自治组织利益聚合与表达的能力等,逐步明确社区自治组织的地位,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吸引广大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让居民群众直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基层政府应通过特定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激励,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及其自治组织有序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如,加大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的力度和范围,促进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居民同时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社区事务的参与度,逐步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完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提高社区自治组织的自主性。社区自治和社区中介组织在社区基层管理这个完整有机系统中起关键作用,提高其自主独立性是促进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增强社区中介组织建设,加大对社区中介组织培养力度,政府应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外部环境建设,运用法律手段将社区组织纳入统一管理,同时社区中介组织也要提升自己建设能力城市基层政府不仅要加大放权于社区的力度,同时要保障资金资源等要素的投入,让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有能力支付社区利益聚合与表达过程中的各种耗费,真正独立承担起社区公共事务自我管理的责任,提高社区自治组织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是加强社区居民自治,政府和社区积极引导,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权力,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从而提升社区自治水平。
(三)转变城市基层政府角色与职能,预防越位、错位和缺位。社区基层管理的改革重点在于权责的重新调整,其中政府角色的转变、职能的定位是核心。政府角色转变意味着从直接管理层面向间接指导、宏观规划层面转变。这其中要注意做到“两个归位”,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歸位是把街道办事处中涉及到的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的工作归位于政府职能部门。政府社会化职能归位即把原来由政府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归位于社区自治和中介组织,把社会公益性服务归位于社区和社区工作者。另外,城市基层政府要在全面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前提下,根据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实际需要,指导和帮助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工作与实践,竭力保障基层民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权利。同时,政府不得以“越位”“错位”的方式,干涉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内部事务,不得将自身的工作强行分配给自治组织来完成。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提供法律保障。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保障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所以应加快修订和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法律上对城市社区的性质、地位、任务、组织结构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进行重新定位。在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委托城市社区完成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时,两者之间应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此外,《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迫切需要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权利的救济渠道与方式,这是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
互动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应把社区居民自治权利纳入其调整范围,当社区居民在自治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有相应的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9。
一、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及相互关系行政许可制度世界各国广而有之,但国家进行专项立法的唯中国独有,成为我国法治进程的里程碑,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处罚法》、《立法法》之后,又一部制约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的行政程序法,由此,我国行政程序法律规范体系形成,三部法律立法思想和内涵实质一脉相通,核心都是规范行政行为,而《行政许可法》更是进一步制约了行政权力,明确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其相对更具科学、先进性,更加深刻、明确,成为行政管理转型制度化的标志。虽然《行政许可法》立法调整范围主要是行政许可制度,但它实际上体现是的行政管理的理念、提出的是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要求。《行政许可法》延伸涵盖了行政管理体制,明确提出了政府转变职能,改变行政管理方式的法定导向、原则和具体要求,政府应当成为法治政府,从“家长”转变为“守夜人”,体现有限、公正、责任、透明、服务的特性。
1、正本清源的要求。从政治角度讲,政府应当体现执政为民,用权为公。长期以来,由于监督和责任的缺位,行政管理权力化、利益化,公权私化,设租寻租,成为权力资本、寻租资本、~温床,而行政管理原本的公益属性日趋淡化,行政许可主导型的行政管理已经背离了本原宗旨,向单极强权、利益本位方向发展。《行政许可法》明确要求行政管理必须正本清源,回到本原宗旨和指导思想,明确根本目的,修正行政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科学行政,为公为民。
2、依法用权的要求。从法治角度讲,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一是坚持行政权力只源自法律授权的行政法治原则,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行使法律授予的职权,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法无规定不得为之,法定事项依法为之,规范用权;二是“依法”不仅是依照行政实体法规定的规范和标准,还要依照行政程序法规定的程序,用权规范。以往行政立法对实体规范规定较多,管理程序的规定很少,政府实施行政管理重实体、轻程序。三部法律改变了思路,确立了行政法治原则,《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明确了政府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和要件,《立法法》则明确了抽象行政行为程序,且《行政许可》由于明确了行政违法的法律责任,其设定法定程序更具严肃性和操作性,要求政府必须遵守行政管理的法定实体规范和法定实施程序,依法行政的要求更高、更明确。
3、有限政府的要求。有限政府是法治进程的必然。长期以来,我国立法实行的政府部门代起草和政府自行立法的机制,对立法行为缺乏制约和规范。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甚至自己制定“红头文件”,无限制地设定行政管理事项或范围,政府自己立法、自己设权、自己执行,政府管理的权力和范围无限,责任和义务有限。一个无所不管的无限政府,必然抑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行政许可法》以及《行政处罚法》、《立法法》的施行,限制了政府立法权限范围、行政管理事项和权限的设定范围,规范了政府立法行为、规范了行政管理的事项和职权的设定程序,建立了行政许可评价制度,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精神,政府应当集中精力管好法律规定的管理事项,凡管理相对人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务,政府不需要去管理,也不应干预市场行为。
4、责任政府的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权力责任对称,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政府行使权力,实质是履行职责、承担责任。以往行政立法由于体制原因,注重政府权力、管理相对人义务的设置,而政府的义务、行政法律责任虚化,权力和责任不对称,体现行政管理单极化、政府本位的思想。《行政许可法》的一大突破,就是树立“权责”观念,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和责任,二是违法设定管理权力、行使权力,不依法履行法定监管职责,应承担法律责任;三是违法增加管理相对人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一是应当履行许可事项的后续监督检查职责;四是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同时也应当是诚信的政府。《行政许可法》为此确立了行政管理社会信赖保护原则,建立了合法生效许可不得撤销制度,违法许可可撤销制度、撤销违法许可和为保护公共利益撤销许可对合法权益的损害赔偿制度和补偿制度等。责任政府、诚信政府的建设成为法定刚性要求。
5、阳光政府的要求。阳光政府就是要求政务公开、公开行政、执法透明。以往行政管理的实施程序、办事时限、法定标准和条件、对当事人的要求等要素不公开,政府行政管理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管理相对人要知晓这些要素,甚至是管理机构的地址、电话,都颇费周折,办事疲于往返,不堪反复,导致社会成本增加,行政效能低下,监督政府行为更是无从谈起。2000年起,部分地方政府陆续自发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由于观念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未触及根本。《行政许可法》等三部法律建立了 “公开听证制度”,政府作出抽象行政行为和重大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应当依法公开听证。《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公开的要求,也即对行政管理的要求,则更为具体:政府不得实施未公布法律依据的许可事项,必须通过各种媒介,公开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数量、条件和标准、申请和提交材料、办理时限、办理地点、许可决定、监督检查记录,并执行“法定权利告知”制度。行政管理要素成为社会公共信息,政务公开和公开行政已成为法定制度。
6、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行政管理是政府的本职。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行政管理转型,政府改变管理方式,以服务的方式进行管理,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优质社会公共产品。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以行为许可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模式,其重事前许可,轻事后监管。正是由于缺乏对当事人执行被许可事项,履行法定义务的监督检查,且对当事人从事活动是否依法获准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反之又影响了行政许可的严肃性。实践表明,到位到边的事后监管相对于行政许可的事前管理,更具实效。缺乏后续监督检查执法的行政许可主导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单向、低效的。任何服务必定是双向性的,良好的服务必定具有便利性。依照《行政许可法》确定的平等、便民、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及事后监管制度,行政管理转型,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一是变政府单向管理为政府和社会双向互动;二是改变以“行政许可主导”为“事后监管为主导”;三是按非歧视原则平等对待服务客体;四是自然开发和公共资源配置,要求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竞争方式;五是采用电信、电子数据交换、数据电文、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推行电子服务;六是整合管理操作程序,相对集中或综合实施,减少或联合、集中程序环节,再加全面的政务公开,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效能。
二、国外行政许可情况世界各国非常重视行政许可的制定和实施,把行政许可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工作来做。美国是世界上实施行政许可最早的国家,欧洲、日本等国大多借鉴美国的行政许可做法,尤其是日本二十多年来在行政许可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行政许可制度。长期以来,日本对公务员的考核偏重了事后评价,如采取行政监察、会计审计等事后监察措施。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事前政策评价机制,政府部门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如历经七年并于1993年建成的东京湾大桥,花费了政府经费1兆亿元,但后来的车辆通行量很少,与建桥前的预期判断相差很远。东京大桥事件证明,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如果缺乏事前的严密论证,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判断失误,造成政府的重大损失。为了加强监督效果,减少损失,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日本于2002年4月颁布了《政策评价法》,强化了事前评价制度。所谓事先评价制度,就是事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制定措施为实现此目标努力,这一过程就是政策评价。根据政策评价的要求,部门和公务员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应从必要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考虑。有关研究开发、公共事业等方面的决策,必须事前作出评价。政策评价必须听取外部人员的意见,评价结果要公开,并要求反映到预算编制上。评价比较低的,要请专家评议以便进一步明确政策。日本总务省设有行政评价局,负责调查中央机关日常的行政工作,发现问题进行劝告或者提出建议。
2、电子招标制度。电子招标制度是将包括公共工程在内的政府采购由传统的张榜公布改为通过政府网络进行招标,从获取信息、申请投标到公布竟标结果等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种网络招标,企业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招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有效杜绝
许可法的规定作出书面决定、送达申请人等法定程序操作。三是行政管理的行为习惯延续性。由于以往行政许可方式的管理成本和难度低于事后监督方式的管理,因此,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长期依赖并习惯于行政许可方式进行执法管理,并将“审批”与“管理”等同起来,而行政许可事项一旦被取消后,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对于行政管理转型,事后监督方式缺乏超前研究,使后续监管措施滞后。四是法定行政许可依据的修订滞后。《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法规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许可条件、程序、申请材料等要求。而目前,有的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未规定许可条件、程序、申请材料,或者作原则规定,而且修订工作滞后,一方面增加了行政许可依法实施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给以细化为由,增加许可条件、材料、程序环节,留下了缺口。五是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需监督规范。有的政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仍有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条件、材料、程序环节,以及增加管理相对人义务的现象,且时有变化调整,随意性较大。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基本上未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未经法制机构审核和组织的论证。此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也存在缺陷,对违法的文件监督审查和处理纠正不严格、不到位。六是关联性行政许可事项的“并联实施”难度较大。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地方政府应创造条件,实行关联性行政许可事项联合审批或综合、集中办理。目前,有的地方、系统初步实行了行政许可申请集中受理、集中回复,但仍不完全到位,同时,由于部门权力、利益本位意识的影响,有关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对于联合审批或综合、集中办理并不积极,这项制度的推行难度较大。七是行政过错责任的追究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违法或过错行为模式及责任追究的方式、种类和幅度均有较明确的规定,但因种种原因,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行政许可、执法监管中的违法行为或过错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得追究,权力与责任不对称。
4、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和困扰一是“谁许可、谁监督”的原则和相对集中处罚权的矛盾。目前,各地实行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一支队伍综合执法的机制,在提高执法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精神,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应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包括未经许可的活动和行政许可的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两者如何协调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出现违法行为危害不大可以采取补办许可手续等补救措施的情况下。二是受理、初审的合法性与组织原则的矛盾。《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的委托实施和受理初审要有规章以上法律依据。有的行政许可事项,上级部门要求或委托下级机关受理、初审管理事项的申请,但又没有法定依据规定,而根据“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下级部门又不得不办理。三是法定行政征收与行政许可保障的矛盾。目前,一些法定行政征收缺乏相应的法定行政强制措施加以保障,以往实际操作上可以通过与行政许可挂钩,作为许可要件审查把关,加以保障,但即便如此,管理相对人欠费、逃费现象仍比较严重,难以按标准足额征收。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实施行政许可不得收费(法定除外),行政征收因以往的保障措施不合法,不得继续采取,将更加难以保障。四是硬件保障不足与执法职责任务的矛盾。以往很多行政机关依靠关联收费保障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管执法工作。行政许可法施行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收费,同时监管执法的职责大增,现有行政经费、执法人员已难以应对行政许可和监管执法任务要求,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尚未建立,经费和人员又未相应增加,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管执法的硬件保障不足。
四、贯彻行政许可法,推进行政管理转型的思考和建议针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以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提出5点建议,旨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转型,加强法治保障,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1、树立“责任、权力”共同体的意识。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xx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各级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为重点,普及到党政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类行政管理相对人,改变以往学习教育重形式、轻实效的做法,以讲求实效、领会实质、学以致用为本,采用各种载体的有奖知识竞赛等利益性方式,使学教对象在学法中获得物质利益;采用专题培训、闭卷考试、抽查、答辩等方式,加强执法人员的学习教育,并与干部考核挂钩。通过有实效的学教,推动观念转变,树立“权责”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2、强化行政立法保障。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在保证原则性的同时,增强可操作性,减少执法机关随意“细化、延伸”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法机关依法即可操作。一是调整立法思路。在立法内容设置上,应当尽可能减少行政许可事项设定,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设置行政许可的,就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明确许可实施的各项要素;二是加强监管保障。规定事后监督检查、法定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措施,并对管理相对人配合监督检查执法的义务、履行的法定义务进行细化,明确其法律责任;三是提高违法成本。建议在保证合理性的前提下,扩大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提高法定处罚幅度或标准,并探索对违法行为实行市场主体清出的法定制度,以提高违法成本,控制违法行为,给行政执法予以法治保障;四是明确执法关系。对于上级部门难以自行实施完成许可、处罚执法的,应当在立法中明确可委托下级机关或符合法定条件组织,实施许可、处罚等执法,或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受理初审、行政处罚调查取证等某个或莫些程序环节的执法,为委托执法提供法定依据。
3、创新市场监管执法机制。政府应当加快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和行业自治自律作用,同时对于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应当依法履行,并着力于执法机制创新,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推广“行政合同”的管理方式。以往行政管理的模式主要是:以抽象行政行为设定行政许可、征收、强制措施及管理相对人义务,并规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管理规范和要求,然后再进行行政执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的发展,这一模式的适应性减弱,需要转变。“行政合同”模式的内涵就是:变行政行为为合同行为,变普遍约束为个体规范、合同义务;行政管理相对人需从事特定活动,与政府签定“行政合同”,政府作为甲方,将行政管理的规范、标准、条件、要求以及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和责任,列入“行政合同”的乙方订立人的义务和责任,合同当事人遵守合同约定,按约定要求从事特定活动、行使权利、获得利益,并履行约定义务;合同当事人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依法按合同追究违约责任,以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二是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监督管理。单纯依靠政府行政执法人员不足以应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的查处。政府应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施行有奖举报制度,增加违法行为线索,执法效能。应当利用市场主体相互竞争的特性,充分鼓励其监督举报竞争对手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鼓励利害关系人,监督举报侵害其合法利益的违法行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监督举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违法行为的举报线索政府应当及时受理并调查处理,并对有效线索举报人予以适当奖励。三是完善行政管理公共信息披露制度。以往社会监督效能不高,执法信息不畅,监督缺乏参照和依据,是一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新闻媒体、互连网等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行政许可决定、有关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等良性信息,同时公布管理相对人违法违规行为及其查处情况的不良信息,包括未经法定许可、违法进行活动、逃欠法定税费、损害公共利益等违法行为,以及其他不履行法定义务行为,并进行公开谴责。通过及时披露行政执法公共信息,为社会监督市场主体行为创造条件。
4、加强政府执法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建设。人的观念和意识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完善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执法工作以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流程中各个环节、岗位行使权力进行制约,对履行职责的程序规范性、时效性和办理意见的合法真实性进行监督。一是科学调整岗位设置方式。将流程环节和岗位的“串联式”设置,改为“并联式”设置,变封闭运行为开放运行,形成上游环节对下游环节的复核,各环节和岗位相互制衡,分散权力,避免过于集中;二是不定期抽查,定期考核。法制工作、纪检监察等机构对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将执法工作情况纳入执法人员考核,行政许可执法人员考核以合法性为先,行政处罚、征收等执法人员考核以数量为先,考核应当奖惩挂钩,并实行“违法行为一票否决”;三是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制度应尽快建立,有制度的要尽快完善,并严格执行,切实查处不依法履行职责、违法执法行为,追究责任,落实到位,体现“权力责任”对等原则。同时政府要对这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查处追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要探索建立行政执法“领导问责”制度,把住关键一环;四是建立行政执法岗位轮换制度。结合政府防治~廉政体系建设,建立轮岗制度,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轮换,并结合实际对执法岗位性质、职权大小、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分类,分别规定相应、科学的轮岗期限,避免执法岗位,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掌权”过长,形成“利益链”。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
现将《衡水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暂行)》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县市区要按照暂行管理办法,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统一规划,并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督管理,注意抓好典型,全面开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建设新局面。
二○○三年十月十九日
衡水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卫生厅等十个部门下发的《河北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第三条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维护和促进城市社区居民健康,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的非营利性基层卫生机构。
第四条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所管辖的医疗机构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社区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行使监督和撤、建的建议权。
第五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社区建设办公室、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当积极配合和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以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
第六条
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并接受同级社区建设办公室、街道办事处及所在社区居委会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应符合《衡水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河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第八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
市直医疗机构和门诊部按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桃城区卫生行政部门所辖的医疗机构,即: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桃城区妇幼保健院和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个体诊所,按规定的社区范围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审批,先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然后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所有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抄送至同级社区建设办公室。
第九条
单位或个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权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批准书》。
第十条
申请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提交下列材料:
1、设置申请书;
2、可行性报告;
3、房屋、设备、人员基本情况
4、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报告(只限于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的医疗机构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5、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材料。
第十一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的权限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和校验,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二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2-3万;
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区域适当设置,服务人口一般应5000左右。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
1、基本功能
⑴、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⑵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⑶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⑷提供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⑸提供急救服务。
⑹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⑺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⑻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⑼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⑽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⑾提供康复服务。
⑿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⒀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
⒁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⒂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
⒃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建设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⒄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2、基础设施
⑴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⑵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可设置适宜数量的床位。
⑶常用医疗设备(见附二)
⑷常用药品:配备常用药品和十八类急救药品。
3、科室设置:有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
4、人员配备
⑴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⑵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8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有2名是经过全科医师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社区护士及预防保健人员3-4名。
护理及预防保健人员上岗前需经全科医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5、管理制度
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人员的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⑷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⑸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技术操作常规;
⑹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⑺会诊及双向转诊制度;
⑻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⑼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⑽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⑾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⑿社区居民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民主评议监督制度;
⒀其它有关制度。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标准
1、基本功能
⑴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
⑵开展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⑶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规
范化管理工作;
⑷提供院外急救服务;
⑸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⑹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⑺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⑻提供康复服务;
⑼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⑽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
⑾提供个人与家庭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⑿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⒀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2、基本设施: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3、科室设置:至少要有门诊处置室、治疗室、药房、预防保健室。
4、人员配备(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
5、管理制度(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十三条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在国家普遍实施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之前,可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临床医师代替。护士在上岗前需接受必要的社区护理培训。
第十四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必须统一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为:县(市、区)名+所在街道+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名称为:所在街道+所在居民小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十五条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深入居民家庭服务为主要形式,加强健康管理,推进健康促进,为个人与家庭提供以预防为主的综合卫生服务。
第十六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和专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接受预防保健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第十七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遵守《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药品管理法》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
第十八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河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统一规划,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批,对市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协调、指导。
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所管辖的医疗机构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初审、报批。并对所管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开展的工作及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检查、指导。
第二十条
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河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管理混乱、各项工作落实较差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取消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资格。
第二十一条
已经建立起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凡是未按本办法审批和备案的,一律要在12月底前重新申报,验收合格后,颁发证件、备案。到12月底不按要求办理者,一律取缔。
第二十二条
衡水市城区内以下两种情况被视为自动放弃或无能力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社会公开招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
1、截止2003年12月底,在指定责任区没有建立起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
2、截止2003年12月底经市卫生局验收不合格,限期整改,一个月后仍不能达到《标准》的。
第二十三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3年11月10日起施行。
附件:衡水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责任区域划分$?
2000年5月,市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根据市区居委会的数量及居民居住区域,对市直及桃城区医疗服务机构布置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具体任务,并下发了〔2000〕第1号文,各医疗机构积极行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最近,市委及桃城区委社区办对市区内原有居委会调整为50个,并重新命名。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调整后的居委会更好地配合工作,以便于管理、利于规范,故在〔2000〕第1号文的基础上对市直及桃城区医疗机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现调整如下:
一、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责任区为滏兴、牛佐、市府、广场、站前五个社区。
二、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责任区为金光、石油、牛佐北、京华、红光、宝丽六个社区。
三、衡水市中医院:责任区为河西街、南菜园、翠景、小庄里、同乐里、享园、中心街、平安里八个社区。
四、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责任区为程大、三徐庄、桥东、南门口、南门外、城东六个社区。
五、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责任区为强业、北盐道、南盐道、滏阳、华东五个社区。
六、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责任区为区府、育才、宝云、东团马、花卉园、广厦六个社区。
七、衡水市红十字医院:责任区为电厂、育新、怡水园三个社区。
八、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河东分院:责任区为西门口、集贤社区。
九、衡水市老白干集团平安医院:责任区为老白干、王庄、农场、游园四个社区。
十、衡水市后马医院:责任区为金城社区。
十一、衡水市监狱医院:责任区为北门口社区。
十二、衡水市远大友谊医院:责任区为远大社区。
十三、衡水市东风集团化工厂医务室:责任区为东风社区。
十四、衡水市冀衡集团医院:责任区为冀衡社区。
【摘要】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社区管理承担着城市社会服务的责任,提供多种形式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深入和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才才能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城市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探讨了目前社区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宜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市社区;现状;服务管理;对策
城市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人所构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有着人口密度和规模大、人际组成复杂、生活方式各异,经济活动集中等特点。城市因其天然优势为居民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城市社区飞速发展起来。同时,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辐射与扩散不断推动临近社区发展,形成各异的城市社区生活网络。因此城市社区管理只有通过创新,自身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建立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
一、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我国社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就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在大多数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着,社区管理主体单一,政府组织通过一层层行政命令控制着社区所有公共资源,主要表现为行政主导、行政干预过多。在社区建设中,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应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福利、保障以及社区文化、自治、环境、安全等方面,把政府职责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还残留着传统体制的政社不分,政府职能和社会组织职能混淆不清,导致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缓慢,社会组织很难成长。尤其是城市基层政府组织在体制改革方面没有任何积极性,只是做做过场而已。
(二)社区成员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社区自治中有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政府职能转不够,仍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这样一来,社区自治组织成了政府办事的腿,又无暇顾及社区自治事务,本质工作职责难以落实开展。二是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公共热情不高,也就影响到了推进社区自治工作。对于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来说,他们所参与的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由政府设计特定的任务。由于参与渠道受到阻碍,社区成员也就无法参与到社区管理中,造成其社区归属感很弱。
(三)社区服务内容贫乏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服务主体单
一、服务内容贫乏。一个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应该是服务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基层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专业服务组织,还要有社区志愿者组织、中介组织及其他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会更加强烈,对其服务功能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门类较为齐全的服务。但由于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受到资源限制,整体实力不强,很难有效的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二、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责的转变,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是必需的,也是解决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面临问题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社会体制基础上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吸收社会力量,构建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多元治理
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中,政府应转变职能,做到政社分开理顺与社区的关系,有效协调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明确街道、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不推给社区。城市基层政
府组织从行政职能中将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性服务工作剥离出来,按照权责合一、费事合一的原则移交给社区,淡化社区管理的行政成份。同时社区自治组也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真正的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责任。最后还要扶持鼓励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完善城市社区自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委会应重视对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引导上,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坚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居民的参与会直接影响到社区管理的建设,首先要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疏通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做到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引入社区中介组织,将更加有利于沟通,整合各方利益,促进居民的积极性。
(三)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使服务主体多元化是完善当前社区服务首要任务,特别是社区志愿者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给予非政府组织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如资金、场地、项目、税收等方面优惠或补贴,如此才增加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在社区服务中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同时应着重放在引导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帮助社区困难群体等公益性活动。
(四)加强社区文化和管理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服务事业发展
应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社区先进文化,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时应放眼未来,不能为短期效益,更不能把社区文化活动作为应付检查的玩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居民参与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有效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资源,加大力度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最后注重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选聘,实现社会公开招考,扩大对社区工作者的选择范围。也可以推行居民直选,把社区内优秀人才选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文化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薛新弟.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8.[2]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3]李麟.我国社区管理创新路径探讨[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4]许淑萍,孟范利.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2,02:24+26.[5]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6]赵作伟.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现状及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
一、公安消防部队职能拓展的法律定位和法定职责范围
新《消防法》第三条规定, 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这里的“消防工作”应该与传统意义的“原消防工作”加以区分, 新的“消防工作”必须加入应急救援这一重要职能, 必须与国务院领导下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相吻合。原“公安消防机构”, 在新《消防法》中一律改称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是对消防机构执行消防法律的重新定位。不仅进一步说明了消防机构的隶属关系, 而且还说明了消防机构履行职能的行为既不是军事勤务行为, 也不是社会公益行为, 更不是国家行为, 而是行政行为。
新《消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那是不是所有灾害事故和应急救援工作消防部队都要承担呢, 要注意“依照国家规定”这一前置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26个专项预案、86个部门预案中, 有68个将公安消防队伍作为重要应急处置力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队要积极参加的19类应急救援任务, 这些任务中有的是“积极参加”, 有的是“参与配合”, 但现在都改为“承担”, 以法律形式赋予了消防部队更加艰巨的应急救援职责。但新《消防法》中对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范围、消防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和装备配备等事项未做明确说明, 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 对公安消防部队职能拓展后的法律定位, 明确消防机构履行职能的行为是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还是武装力量的军事行为;对公安消防部队的法定职责范围, 明确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范围到底是哪些, 哪些是“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否则, 范围太大、内容太多, 无所不为将导致无所作为。对分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中的交叉性工作进行整理规范。应理顺消防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保障和装备配备机制。
二、新《消防法》的实施需要政府履行好四项工作职能
从政府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层面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明确了四项工作职能。
(一) 明确了政府综合应急救援管理部门建设的职能。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地方机构及其职能, 地方各级政府应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 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领导下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和行政区域内应急管理的预防、控制、指挥和协调, 统一管理和调度指挥国家的所有应急救援队伍, 包括公安 (消防) 、医疗卫生、海上搜救、矿山救护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武警等各类企业或行业的国家级救援队伍。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指挥与协调平台, 是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依据新《消防法》第三条规定, 具有了应急救援职能的消防工作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应纳入政府综合应急救援管理部门同建设、同管理。
(二) 明确了政府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的职能。
新《消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政府应着力从组织指挥、预警体系、运行保障、信息决策、协同联动和资源保障上下功夫, 建立“六个机制”,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一是建立政府领导下的指挥机制。二是建立快捷准确的预警机制。三是建立完善规范的运行机制。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决策机制。五是建立完善高效的联动机制。六是建立应急救援资源保障机制。
(三) 明确了政府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能。
消防部队从救援实践上, 从业务能力和救援优势上, 从救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需要上, 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政府应急救援体系的主体力量, 全面地承担起了社会救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 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新《消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这充分说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消防部队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消防部队就是各级人民政府综合性应急救援的主导力量, 就是政府手中一支具有较强抢险救援能力的专业队伍。省、市、县三级政府应依托属地消防部队成立省、市、县综合应急救援总队、支队、大队。
(四) 明确了政府提供装备经费保障的职能。
如前所述, 消防部队的法定职能已经拓展为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消防部队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那么, 与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建设就应该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对经费和装备保障有明确规定。新《消防法》三十六条规定政府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县级以上政府应切实加大投入, 为应急救援体系提供可靠保障。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财政观念, 加大对公共安全的投入。要统筹规划, 落实重点投入, 建精建强政府应急救援力量。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对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投入应逐年有所增长。
三、新《消防法》的实施需要消防部队建立完善五大机制、体系, 实现五大转变
(一) 建立完善应急救援反应和处置机制, 实现从“单打独斗”低效益型向政府主导、资源整合综合效益型转变。
消防部队是应急救援的主要骨干力量, 但并非是唯一的作战主体, 必须在地方政府统一的组织领导下, 配合公安、医疗、供水、供电等相关力量共同实施灭火、应急救援工作, 建立多重战斗主体是灭火、应急救援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其中第三项至第十项都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应该履行的措施。应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的指挥机制、联动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
(二) 建立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实现从传统灭火队伍形态向高素质、多功能、专业化的转变。
1、实施应急救援力量“三化”工程。
推进特勤队伍网络化、专业化和普通中队特勤化进程, 加快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建设。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组建特勤支队, 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计划单列市组建特勤大队;各省根据区域特点和现有作战力量构成, 划分应急救援协作区域, 依托协作区主战支队组建特勤大队, 基本建立辐射应急救援协作区域, 具备快速集结和增援能力;所有市 (州、盟) 组建特勤中队, 所有普通消防中队组建应急救援班;建立完善以特勤支队为龙头, 特勤大、中队为骨干, 普通中队应急救援班为依托, “点、线、面”相结合的特勤网络化力量体系。加强应对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火灾和危险化学品泄漏、地震灾害、建筑坍塌、核生化事故等灭火应急救援专业能力建设, 配备专业装备, 开展专业训练, 形成定向作战能力, 做好处置省内灾害事故和跨区域处置国内灾害事故的准备。
2、实施战训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在目前战训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情况下, 树立战训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把培养和造就战训人才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党委工程抓紧抓实。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保留四个环节, 建立战训人才建设状况定期分析机制, 加大学历教育、业务培训、考察学习等工作力度。树立“凡是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贡献的人, 都是消防部队的人才, 都是消防部队最宝贵的资源”的人才观, 力争用几年时间, 扭转战训队伍建设被动的局面。以“部消防局给政策, 各总队定措施, 各支队抓落实”为原则, 坚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激励, 从个人政治发展、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 完善战训专业岗位人才保留和任用机制, 积极为战训干部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逐步让战训岗位成为“热点”岗位。
(三) 建立应急救援专业化训练体系, 实现灭火应急救援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转变。
1、规范应急救援训练。
执行、落实好新修订的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和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 依法界定应急救援范围, 规范抢险救援勤务规程, 明确不同灾害事故处置程序、行动要则和技战术措施。针对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处置特点和要求, 进一步加强调动集结、通信联络、现场处置、安全防护以及组织指挥、战斗编成等训练, 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心理训练、适应性训练和技战术训练, 进一步加强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和救生专项训练, 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应急救援实战训练。
2、制定灭火和应急救援规程。
安全、高效、成功的灭火、应急救援行动, 需要规范、科学、专业的灭火、应急救援实用技、战术。而我们的消防官兵在行动时相当一部分凭的还是现场经验。一是认真研究规范灭火、应急救援规程的力度还不够。二是虽然近几年来各地针对我国实际采取自主开发和与国际合作开发等不同形式进行了研究开发, 但一些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战术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三是一些特殊疑难灾害事故的技、战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四) 建立应急救援装备和保障体系, 实现从单一功能数量型向多元职能质量型的转变。
1、抓紧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适应应急救援职能拓展的要求, 尽快完成《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伍装备配备标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的修订, 并着力抓好达标建设, 常规性、关键性装备要在今年年底前配备到位。在重大危险源和灾害事故调查评估的基础上, 公安部消防局制定完成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标准, 并研究制式化列装全国消防部队的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标准, 避免一种器材多个厂家生产、几十个参数标准, 部队形成不了战斗力。围绕“数量达标, 结构优化, 性能先进, 功能完善”的目标, 积极报请各级政府采取经费配套等方式, 加大装备投入力度, 全力提升消防装备水平。加大特种车辆购置力度, 切实优化结构, 优先配备大功率消防车、多功能抢险救援消防车、举高类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等特种车辆。
2、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将消防救援应急物资、通信保障等统一纳入公安应急保障范畴;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战勤保障大队建设, 完成公安部在全国布点的10个消防物资装备储备库建设。全力推进6个国家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打造集技术、物资、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区域多点型综合保障基地。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物资储备, 通过签署合同、合作协议等措施, 形成与消防器材厂商、超市、加油站等相关企业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联盟, 保证战时让企业及时生产提供应急物资, 降低储备成本。编制和完善各种情况的应急保障预案, 每年组织战勤保障演练, 逐步形成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战勤保障体系。
(五) 建立消防训练基地, 实现从传统训练模式向模拟化、基地化、实战化训练模式的转变。
分级别、分层次、分功能建立全国综合性训练基地、区域性消防训练基地、省级消防训练基地和市级消防训练基地。全国综合性训练基地, 应集模拟训练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实战性能强大, 业务理论教学条件优越, 车辆器材装备先进、完善, 主要培训对象是中、高级指挥员、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各省力量最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区域性消防训练基地, 应根据全国区域特点和现有作战力量构成, 划分应急救援协作区域, 可先在6个国家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所在地的基础上建立, 之后在全国10个消防物资装备储备库所在地建立。应针对协作区域内灾害事故特点, 选择性建立实战性能强大的几类模拟训练设施, 主要培训对象是协作区域各省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省级消防训练基地, 规模应适当控制, 模拟训练设施不一定齐全、功能不一定完备, 但要注重实战性能。市级消防训练基地, 可根据灾害事故特点, 建立1至2类模拟训练设施即可。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明确了“应急救援”是公安消防部队履行的三大职能之一, 如何更好地迎接挑战, 适应新职能的要求, 是当前应急救援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当前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 通过对有关现行国家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研究, 提出了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定位、政府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履行的职能和消防部队建立完善五大机制、体系, 实现五大转变的观点。
关键词: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消防部队,职能
参考文献
[1]代如田, 刘朝文.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对策研究.
[2]牛跃光.加快构建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3]王克辉.认真贯彻实施新《消防法》努力开创消防工作新局面——访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陈伟明.
【城市社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荐阅读: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06-06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09-07
社区城市低保11-25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10-28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09-15
构建城市社区和谐文明环境事迹材料10-03
街道社区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09-24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07-12
鄂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结情况汇报07-2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