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推荐8篇)

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 篇1

函的写作格式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函告的事项、结语等。

①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者事由、文种组成。一般发函为《关于**(事由)的函》;复函为《关于**(答复事项)的复函》。

②正文

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希望和要求,如:“务希研究承复”,敬请大力支持为盼“等。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以下一些问题:

一、行政机关公文13个文种,含有55个以上类型的行文体式。其中,每个类可以成为一种公文体式。个别的类型,还可形成多种体式。

二、文种虽然是法定的“种”,其文种定义的内容包含着“类”,这些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也就是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对各类的表述,可以具体,可以抽象,也可简捷。如:《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是具体称呼的表述,“批转下级机关公文的通知” 是抽象的表述,“批转通知” 是简捷的表述。有时对简捷的“批转通知”可加一个“性”字,如“批转性通知”,这是因为文种定义是按“性质”来铨释的。这不同形式的表述是因使用的情况而定的,但“类”后应冠“文种”名称。

三、文种各“类”是写作的具体体式(格式)。各类具体体式含有“文种”的共性,也有着每“类”个性,在表述中不能笼统而言。如“批转性通知”有“批示性”,写作中含有批语,如“同意”、“原则同意”、“很好”、“很重要”等批示性语言,其它类型的通知不一定有这一特性。又如“转发性通知”在执行过程中有着“不定性”。他得视行文者的要求和受文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是“遵照执行”或“参照执行”,或受文单位没有必要执行。而其它类型的通知不一定有这一特性。

对“类”的拟文,应是文秘人员及教授公文的教师把握的主体内容。因此,在熟之其“种”之后,更要熟知其“类”,包括这“类”的行文对象,所属范围,文体的特点,格式及每个环节应安排拟写的内容等等。

四、行政机关公文的范围要明确,它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省、市、县、镇、乡等政府机关必须遵循其规范使用。但机关部门的专用文书不在此列。如公、检、法,财税等专用文书,那是机关部门专门的规定文书。也不包括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文书,企、事业单位是借用行政机关文书的某些文种行文和其它文书的文种来行文。也不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文书的文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文书的文种,那是因为他们的公文也有专门的规定。因此,行政机关公文中不能混用其它有关公文的文件及类型来拟文和举例等。

五、行政机关公文是一种规范性强的公文,不能把某些公文与行政机关公文相同文种的事务文书等同于行政机关公文。如部门开会写个通知、有事写个报告、请示等等,又不按行政机关公文运转,也不按行文规范各个环节的格式撰文,都应视为行政机关内的事务文书,不能表述为行政机关公文。

以上意见,特此函告。感谢贵府及其它各级地方政府对电力部门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关于鄂穗两地携手联合打捞”中山舰“的函

湖北省人民政府:

现沉于长江金口赤矾山江底的”中山舰“,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物,尽快将其打捞、修复和陈列展览,是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心声。

”中山舰“是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该舰192喀年参加”保卫大武汉会战“时被日军炸沉。尽快打捞”中山舰“,使其重展英姿,是一件深得海内外同胞和两岸有识之士拥戴的义举。这对于充实完善中国现代革命史文物,并重现其历史价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大业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中山舰“在广州的时间长达21年,且围绕”中山舰“的几次主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广州。因此,”中山舰“是把广州建设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教育基地,向广州、全国乃至海内外同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缺少的文物。近几年采,广东省、广州市人大、政协、民革,黄埔军校同学会中的不少代表、委员、成员,各界有关专家学者、人民群众,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向广州市政府采电来函.希望广州市政府主动与贵省联系章一起尽快组织打捞”中山舰",并进行修复和陈列。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提出由两地政府本着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态度,协商联合打捞,修复。展出的办法和有关问题。

专此函达,请答复。

广州市人民政府(盖章)

X X年x月X日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二

通知格式:(指示性通知)

北京积水潭医院关于××××××的通知

各科室:

×××××××××××××××××××××××××××××××× ××××××××××××××××××××××××××××。

北京积水潭医院二○○五年三月十日

例文(指示性通知)

国务院关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的通知

国发(19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交易市场有了很大发展,证券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证券交易印花税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进一步规范证券交易市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合配比例,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国务院决定,自1997年1日1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由现行的中央与地方各50%,调整为中央80%、地方20%。有关地区和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继续做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征收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通知格式:(会议性通知)

关于×××××××××××××××会议的通知

各职能处室:

定于×月×日召开××××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议题××××××××××××××××××××××××××××。

参加人员××××××××××××××××××××××××××××。

会议时间×月×——×日(会期×××,×××××报到。)

会议地点××××××××××××××××××××××××××××。

有关事宜

(一)××××××××××××××××××××××××××××。

(二)××××××××××××××××××××××××××××。

(三)×××××××××××。联系人:×××,电话:××××××××,传真:××××××××。

北京积水潭医院

××××年×月×日

例文(会议通知)

关于召开全区宣传部长会议的通知

各市委宣传部,柳铁党委宣传部:

定于9日9-10日召开全区宣传部长座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议题传达学习中宣部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宣传部长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我区前八个月宣传思想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二、参加人员各市委宣传部长、柳铁党委宣传部长。

三、会议时间9日9-10日(会期一天半,9日8日下午报到)。

四、会议地点报到及住宿地点:南宁市七星路广西宣传干部培训中心。会场:区党委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五、有关事项

(一)请参加会议人员准备约15分钟的发言。请将发言材料打印50份,在报到时交会务组(打印要求:16开幅面,在左上角用四号楷体注明“全区宣传部长座谈会发言材料”)。

(二)请各市委宣传部长、柳铁党委宣传部长安排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准时出席会议。在外出差、学习的,加无特殊情况,务请回邕参加会议。

(三)请各市委宣传部、柳铁党委宣传部于9月5日下午下班前将参加会议人员名单报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

联系人:×××,电话:××××,传真:××××××。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二○○三年九月四日

《通知》写作要点

通知是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通知。

二、正文:㈠通知前言:即制发通知的理由、目的、依据。例如“为了解决×××的问题,经×××批准,现将×××,具体规定通知如下。㈡通知主体:写出通知事项,分条列项,条目分明。

三、结尾:三种写法:㈠意尽言止,不单写结束语。

㈡在前言和主体之间,如未用“特作如下通知”作为过渡语,结尾可用“特此通知”结尾。

㈢再次明确主题的段落描写。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三

报告格式:(建议报告)

关于××××××的报告

院领导:

根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

二、××××××××××××××××××。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

北京积水潭医院××处

××××年×月×日

例文(建议报告)

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

国务院: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却可用疫苗彻底预防的急性传染病。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一九九五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国家决定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我国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提高,发病率显著下降,取得了可喜的战绩。

二、在冬季,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能力最弱。为此,决定从现在起至一九九五年一月期间,每年的十二月五日和一月五日,对全国四岁以下儿童各加服一次疫苗。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卫生部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日

报告格式:(情况报告)

关于××××××的报告

根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针对××××××,提出以下建议:

一、×××××××××××××××××××。

二、×××××××××××××××××××。

北京积水潭医院××处

××××年×月×日

《报告》写作要点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的陈述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

二、正文:㈠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㈡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

三、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四

请示格式:(事务性请示)

关于在我院开展×××工作的请示

院领导:

近一段时间来,我院××××××××××,为了×××××××××××,拟在我院开展×××××××××。具体意见如下:

一、×××××××××××××××××××××××××××××。

二、××××××××××××××××××××××。

三、××××××××××××××××××××。

以上意见已经各分会主席同意,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

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会

××××年×月×日

例文(事务性请示)

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请示

国务院: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这项工作的成果,拟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具体意见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二、根据不同地区确定保护重点。………………

三、建立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及地方补偿制度。………………以上意见已商得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国家土地管理局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日

院长办公会请示格式:主管领导批示:

关于××××的请示

院领导:

××××××××××××××××××××××××××××××××××××××××××××××××。此文是否提交院办公会讨论,请指示。

积水潭医院××处

×年×月×日

《请示》写作要点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㈠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㈡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规定格式: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规定(××××年×月×日)

第一条××××××××××××××××××××××××××××××××××××。

第二条×××××××××××××××××××××××。

例文(行政法规类规定)

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二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第十一条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规定》写作要点

规定是由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对某一方面工作或行为做出具体规约的文件。

一、标题:地域+内容+文件种类(规定、管理办法、细则、规则等)。

二、正文:

(一)正文的内容通过“条”的形式表述,按顺序依次排列。“条”是法规的基本单位。

(二)“条”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款”,“款”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项”。

(三)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条”上设“章”。规约性公文的结构包括:依据与目的、适用范围、主管机关、行为规则、违法处理、解释机关、施行时间、其他条款。某一文件不一定全部包括上述各部分。书写要求

字号规格

公文标题居中排一行或数行。公文标题用2号宋体。正文用3号仿宋。一般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用A4纸打印。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㈠”;第三层为“⒈”;第四层为“⑴”。成文时间用汉字,“零”可写为“○”,右空4个字。印章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骑年盖月”。

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 篇2

在公文写作学界, 非法定公文是相对于法定公文而言的, 这已经是广大文秘人员和研究者大家的共识。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 以下简称《条例》) 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 以下简称《办法》) 两大公文法规规定, 我们认为:公文是社会政治集团, 即党和国家机关在领导党的事业和治理国家施政方面, 表达意志, 传递策令的重要文字工具和手段。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定公文文种, 即《条例》和《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公文。《条例》中规定的文种有14个, 分别是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和会议纪要。《办法》中规定的文种13种, 分别为命令 (令) 、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两大公文法规共列举了27个文种, 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9个文种是两大公文法规中共有的, 所以, 党政公文的法定文种 (亦叫“正式文种”或“主要文种”) 合计为18个。

非法定公文, 即《条例》和《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文种, 它们中大至工作总结、计划、规划、调查报告、会议记录、会议讲话稿类文书, 小到专用书信、便函等。非法定公文在整个公文体系中处于次要、从属地位, 既没有法定的格式, 也不具备独立的行文资格。尽管如此, 作为辅助性公文, 非法定公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关中使用范围广, 使用频率较高,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 在日常的公文写作教学实践中, 我们把绝大部分的课时和精力用在法定公文的学习上, 从而忽略了非法定公文的教与学。这使得学生产生极大的疑惑, 它们不知道非法定公文的写作格式规范, 更不懂非法定公文的行文规则。在写作实践中, 他们更是错误地将非法定公文等同于法定公文, 套用法定公文的格式规范和行文规则, 以至于贻笑大方, 更为严重的是扰乱了法定公文的行文规则和严肃性。

法定公文的格式必须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27日发布2000年1月1日实施) 来执行, 并且具有独立的行文资格。然而, 非法定公文与法定文种的一个重要区别, 就是在行文上不能套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格式, 也不具有独立行文的资格。法定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在这里不需要详细论述, 下面就谈谈非法定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的问题:

一、简便的格式

由于计划、总结非法定公文等不属于法定的正式主要文种的范畴, 因此只能采用简便的公文格式, 既无版头、发文字号、也没有主送机关、附件、抄送机关、盖章等项目内容。他的正确格式是:标题、正文、成文日期。例如:

XX日报社纪委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XX报社纪委在中共XX市委和本社纪委的领导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

第一, 认真组织新闻报道,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以下内容均省略)

第二, 精心开展教育活动, 强化队伍作风建设。

第三,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第四, 问题和不足。

XX日报社纪委2006年10月24日

二、“移花接木”的行文方式

非法定公文不具有独立行文的资格, 那么由于实际工作需要, 非法定公文必须要上报、下发或平行行文时, 怎么办呢?按照人们的普通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从法定文种中寻找合适的文种作为载体来运载着非法定公文行文, 我们通常称这种载体叫“文件头”。

1. 常用的“文件头”。文件头大都由通

知、命令 (下行时) , 请示 (上行时) 及函 (平行时) 来承担。文件头, 从行文的形式上看是一份公文的主体, 而从实际内容上看, 文件的主体恰恰是“附件”中的总结、计划、调查报告等非法定公文, 因为文件头仅仅是一个行文的载运工具。下面我们看一份文件头的样式:

XX县人民政府文件X政发[2006]2号

关于印发2006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县直属单位:

现将县政府《2006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 望认真贯彻落实。……

XX县人民政府 (印章)

二〇〇六年一月六日

以上这是一份下行计划的“文件头”。下面再看一份上行的报送总结的文件头:

XX石油开采公司

关于报送2007年工作总结的报告XX石油管理局:

现将我公司2007年工作总结送上, 请审示。

XX石油开采公司 (盖章)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八日

其后附有XX石油开采公司2007年工作总结, 格式有标题、正文、落款与日期。

2. 电报作为一种特殊载体。

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 篇3

关键词:公文格式;印发机关;印发日期;标注规则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文简称《条例》)中规定,“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是公文格式的构成要素之一[1];作为《条例》的配套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下文简称《格式》),将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而“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是“版记”部分的格式要素之一[2]。《条例》和《格式》发布实施以来,针对“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这一格式要素是否确有必要设置,学界出现了争论并且一直在进行探讨研究。在笔者发表主张设置“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这一格式要素的《公文格式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不可取消》(下文简称“笔者前文”)一文[3]之后,又有学界同仁提出一些取消“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的理由,为明辨是非,本文对设置“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这一格式要素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做进一步的探讨。

1 关于“公文的送印机关”的歧义

正如笔者前文所论,《条例》中“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4]这一表述存在歧义,“公文的送印机关”既可理解为“公文的承印机关”,也可理解为“把公文文稿送交承印机关的机关”即公文的起草、承办机关。主张取消“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这一格式要素的专家学者(下文简称“取消论者”)正是基于这一歧义而认定《条例》中规定的印发机关是指公文印制的送交部门,而不是公文的承印部门;奇怪的是,取消论者在认定印发机关是指公文印制的送交部门的同时却又提出“条例称公文‘印发机关指‘公文的送印机关是正确的,用词含义是明确的” [5],否认“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存在歧义,但不知取消论者又该怎样解释他们和《格式》起草成员徐成华等人对“公文的送印机关”的不同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与取消论者的观点不同,徐成华等人是这样解释“公文的送印机关”的(以下简称“徐说”):“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应是各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有的发文机关没有专门的文秘部门,发文机关就是印发机关。”[6]在实际工作中,《条例》与《格式》发布实施以来,党政机关在其制发的公文正本上印发机关标注的正是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即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的文秘人员对印发机关的理解与徐说一致,徐说切实可行。

笔者认为,取消论者对送印机关的理解与徐说不同是《条例》中的歧义表述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旨在“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7]的《条例》,其各项规定都不应存在歧义。因此,《条例》的发布机关应对“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歧义表述进行修改,从根本上即从《条例》的规定条文本身消除歧义。由于《格式》起草成员徐成华等人提出的徐说含义是单一而明确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所以《条例》的发布机关应删除现存歧义表述,将之改为“徐说”。《条例》中的歧义表述不能成为取消“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的理由。

2 把“印发机关”标注为文秘部门是正确的

党政机关在对外发布的公文正本上把印发机关标注为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即文秘部门,“既是对文秘部门辛勤工作的记载,也是文秘部门对公文印制承担责任的标记”[8]。取消论者针对笔者前文的这一观点又提出,不能把文秘部门认定为公文印制的责任人[9]。但在笔者看来,文秘部门是法定的公文印制的责任人。因为按照《条例》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不仅“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而且“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在印发前也要由办公厅(室)“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对“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笔者认为,文秘部门承担的这一任务就是为了避免在正式发布的公文中存在包括“签发人的意见”本身有欠妥之处等实质性问题),在公文印制完毕后,办公厅(室)还“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10]显然,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这一系列具体明确的规定正是文秘部门的法定任务和职责,文秘部门必须对公文的内容、格式、制发程序、印刷质量等进行审核、把关,换而言之,文秘部门就是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当然包括公文印制工作)的法定责任人,必须对公文的印制承担责任。简言之,党政机关在对外发布的公文上把印发机关标注为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即文秘部门,是必要的、正确的。

对于取消论者提出的在“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这一条文中 “主管”和“承担办理”的差别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办公厅(室)既是公文处理工作的主管者,又是公文处理工作的承担办理者,当然在承担办理公文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非文秘部门的协助、配合,也就是说文秘部门有时不是公文处理工作的绝对独立的承担办理者,但这与文秘部门在公文处理工作中的承担办理者这一法定角色并不矛盾。

至于取消论者用重大政策出台“往往安排文件起草人或相关专家对文件进行宣讲”来证明“一般文稿审核人对文稿的把握达不到起草人的程度,因此不宜由文稿审核人替代起草人对收文者疑问的解答”的论证[11],显然是错误的。一方面,现实工作中的公文都是需要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理解、知晓的,而且绝大多数公文是需要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包括社会公众)在理解知晓的同时去着手办理或贯彻落实的,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公文文稿必须做到“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12],简单地说,公文的内容必须是准确明白易懂的;同时,《条例》明确规定“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13],文稿审核人即文秘部门都无法透彻理解的公文文稿(包括发布重大政策的公文文稿),是不可能通过审核、正式印发的。另一方面,重大政策出台之所以安排相关专家对文件进行宣讲,是为了表明发文机关对某一重大政策的高度重视,因而借助公开集中的宣讲活动和专家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不是因为社会公众都不能准确理解某一公文;如果发布重大政策的公文只有文件起草人或相关专家才能透彻理解,那么因没有机会亲自聆听相关专家宣讲而不能更准确地理解公文的广大民众(有机会亲自聆听相关专家宣讲的人员只可能是少数民众)就无法很好地贯彻落实重大政策,显然,只有文件起草人或相关专家才能透彻理解的公文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不“讲求实效”的,这不符合《条例》的规定[14]。换而言之,对文稿审核人或者说是公文的审核、把关人即文秘部门来说,准确透彻地理解发文机关发布的公文并对收文者的疑问做出准确、明晰的解答,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3 在公文上标注“印发日期”是必要的

《条例》规定,“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15],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公文的签发日期与印发日期之间必然存在时间差,其中部分公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大的时间差,同时,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公文时发布的转发通知的印发日期与所转发公文的签发日期和印发日期之间的较大时间差更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或批转下级机关公文时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时间差;而这几种客观存在的较大时间差都必然会直接影响贯彻落实有关公文的时效。因此,按照“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16]的要求,在公文上标注印发日期“既可以使发文机关掌握制发公文的效率,也可以使收文机关掌握公文的传递时间,有利于公文的办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17],也就是说,在公文上标注印发日期具有实际作用、是必要的。

公文标注印发日期在客观上具有督促发文机关尽量缩短公文的签发日期与印发日期之间以及转发上级公文、批转下级公文或批复下级请示时的时间差从而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因计算机普及应用后公文的签发日期与印发日期之间产生较大时间差的情况减少了就主张取消在公文上标注印发日期,正如不能因现实生活中违反法律法规的总是极少数人就要求取消法律法规一样。

参考文献:

[1][4][7][10][12][13][14][15][16]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Z].2012-4-16.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Z]2012-6-29.

[3][8]赵建伟.公文格式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不可取消[J] 档案管理,2014(5):62~64.

[5][9][11]郑彦离.再论公文格式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应该取消[J] 中州大学学报, 2015(1):92~95.

[6][17]徐成华等. 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57.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和文件排版格式 篇4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文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广义的公文则涵盖了全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1.文种

全国党的机关公文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自1996年5月3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为准,全国党的机关公文文体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个种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文体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个种类。文种方面存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党政混用文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为党的机关公文专用,命令、公告、议案为行政机关公文专用,不可混用。二是生造文种。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党的机关除《条例》所确定的文种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式“通知”的“附件”行文。例如,《关于技术练兵比武的办法》可以改成《××关于印发技术练兵比武的办法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总结”、“计划”、“安排”、“要点”、“细则”等。三是“请示”“报告”“"函”混用。例如:《××关于办公自动化所需经费的报告》是要求上级解决问题,应该用“请示”而不是“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不需要回复;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需要回复。有时也存在“请示”和“函”混用。《办法》规定: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是用函。可是有的单位为了办事顺利,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故意将“函”用成“请示”,如“××县办公室关于追加2006年度办公经费的请示”(给县财政局),应改为“××县办公室关于追加2000年度办公经费的函”。

2.纸张和排版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公文的书面格式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并分为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7个要素。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又称间隔横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红色反线)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主题词)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公文用纸可采用16开型(宽184mm×长260mm),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宽210mm×长297mm)。国家机关公文用纸的采用A4型纸。

采用A4型纸的页边和版心尺寸为: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地脚(下白边)为:35mm±1mm”,翻口(右白边)为:25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采用16开型纸的页边和版心尺寸为:天头(上白边)为:40mm±1mm”,订口(左白边)为:25mm±1mm,地脚(下白边)为:25mm±1mm”,翻口(右白边)为:20mm±1mm”。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0行,每行排25个字。

公文的装订要求左侧装订,订位为两钉订眼距书心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一般为4mm。

公文的页码标识,要求用4号半角阿拉伯数字,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页码。

3.发文机关标识(文头)

又称“版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发文机关标识原则上应使用宋体字或黑变体字和红色标识,字号以醒目美观为原则由发文机关酌定,推荐使用高22mm×宽15mm字体。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目前有的文件版头不规范。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前不必要再加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如“××县档案局”,不必写为 “××省××县档案局”或“××市××县档案局”。同级机关或部门可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联合同级别机关,一般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发文字号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单位往往是没有联合机关专用红色文头,打印“黑头”文件,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

4.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字号一般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处,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并居中排布(不与签发人时)。机关代字应当反映发文机关或部门的性质,不可有几种写法。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目前存的问题有:一是“字”和“发”混淆不清。党政机关代字多为“××发”,职能部门代字多为“××字”。二是“〔〕”不对,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住,六角括号(〔〕)可在word软件“插入符号”中选取,不能用“()”;三是序号编虚位,将“5号误编为005号;四是加“第”字。如方发〔2006〕5号写为”方发〔2006〕第5号”

5.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6.红色反线

红色反线一般标印在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其长度与版心等宽(即16开110mm-145mm,A4在156m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党委的可在红色反线中间标★,政府序列不标★。

7.标题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一般都要写全。省略发文机关有两种情况,一是机关内部使用的公文,标题中省略在落款处写机关名称;二是法规类公文。令、命令等为了庄重简练省略事由。公布张贴性的通告、通知等公文为了醒目,发文机关事由可同时省略。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五个:一是不写发文机关名称,以为文头印了发文机关,标题就可省略的,这时错误的。二是滥用标点符号。公文标题中除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三是多层转发,语意难解。如某县级机关转发市级机关已经转发的《山西省民政厅关于加强民政工作的通知》,其标题拟为《××县民政局关于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转发山西省民政厅关于加强民政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关于”和多个“通知”,使读者不知所云,可通过省略一个通知字样的方式来“消肿”,改为《××县民政局转发山西省民政厅关于加强民政工作的通知》。四是批转、转发、印发文件选词不当。下发行政法规、规章的公文标题用“发布”或“印发”,下发隶属机关的公文标题用“批转”,下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标题用“转发”,贯彻上级机关发出的公文的标题,应将事由写清楚,而不能只写原文发文字号。五是对公文主题的把握不准确、不全面。对起限制、修饰和说明的时间名词、程度副词和介词结构等使用不当,从而造成了公文标题事由不清楚、不准确,如“××县工商局关于摆摊设点的决定”,此“决定”对摆摊设点究竟是“禁止”还是“准许”、摆设地点等不明确、不具体,根据该文的内容,应改为“××县工商局关于禁止在城区繁华地带随意摆摊设点的决定”。

公文标题一般标识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处,用2号宋体字居中排布。有两个发文机关的机关名称可横排也可纵排,纵排要上下对齐。公文标题如果字数偏多,需要分行排列,分行时须注意不要把各行上下对齐排成等长,有二行时可上短下长或下短上长,有三行以上时,可排成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或瓶式,不得将两个字以上的词拆开排在不同行的首尾。总之标题的排布要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8.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接收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普遍存的问题:一是主送机关“一逗”或“一顿”到底。主送机关较多,应按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同性质或同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性质或不同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逗号。比如国务院对下行文,其主送机关的排列

形式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二是位置选择不对。主送机关一般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意见、决定、条例的主送机关标注在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其余类别的公文,如果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向上级机关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向下级部分机关发送的公文,如果发送机关少,可将发送机关名称全部写上,发送机关多,可采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等办法概写。三是党政不分。党委行文对政府系统,党政联合行文对党委。中共中央行文主送单位可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国务院行文可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行文可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

9.正文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引用公文文号格式不对。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如,“据×办〔2006〕12号文《关于××××××的通知》”,其引用文号的方法就是不符合规定的,正确的引用方式应为据《关于××××××通知》(×办〔2006〕12号)。二是文件层次结构不对。用数字表示多层次结构序数,其标识方法为:第一层用“

一、”“

二、”“

三、”„„第二层用“

(一)”“

(二)”“

(三)”„„ 第三层用“

1、”“

2、”“

3、”„„ 第四层用“(1)”“(2)”“(3)”„„目前一些公文序数数词仍然存在使用不规则的情况,要注意序数数词的写法,“

一、”下面是顿号,“1.”下面是圆号,而“

(一)”和“(1)”括号外面是不带顿和点号。意见等公文为了便于查阅引用,第一层用“

一、”“

二、”“

三、”„„第二层用“

1、”“

2、”“

3、”一条龙排队。三是结束语。颁发性、转发性、指示性的通知,因提出了具体的执行要求(如请贯彻执行,请遵照执行)。意尽言止,自然结束。任免性通知,属告知性质,最后用“特此通知”回行空两格作结。通告可写“特此通告”。公告可写“现予公告”。请示可写“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贯彻执行”“可否,请批示”“当否,请指示”“请审批”。批复可写“此复”。函可写“特此函告”“请研究后函复”“请同意”“请批准”。

10.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的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在公文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二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还要标识序号,比如“附件1”、“附件2”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一些转发、印发的文件中,将附件置于版记(公文主题词以下)之后,这是错误的。因为转发性的文件和被转的文件在形式上是正件是附件的关系,实质上都是正件,因主要政策规定在被转发、印发的文件之中。

11.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以负责人签发和会议通过的时间为准,不能以文件起草时间为准。行政机关公文《标准》规定公文成文时间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不能写为“零”,一般置于正文右下方。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未明确,根据惯例一般用数字标全。成文日期具体的上下位置依印章来定,左右位置由字数来定,一般右空2-4字。

12.署名和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可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并加盖印章(党的机关公文署名)。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普发性文件外,均应加盖印章。公文所盖的印章一定要与发文机关的名称一致,因故需用别的印章代替时,应注明“代”字。加盖印章应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正确的盖章方式有:(1)下套方式。当印章文字环行排列、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2)中套方式。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要注意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新《办法》规定]

13.附注

附注一般是对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需注意事项等情况的说明,比如“此件发至省、军级”、“此件发至县、团级”等。公文如有附注,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性的公文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14.主题词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不用标点分隔。一般情况下,一篇公文可标1~5个主题词,但最多不超过5个。上报的公文按上级部门的主题词表选用。在词表中找不出准确反映主题内容类属的词时,应在确定词的后面加△,以便区别。

15.抄送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则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排列顺序一般为:上级机关单排一行,党政机关、军事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等合排一行,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合排一行,其他单位合排一行。实际中,同级机关也可按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其他单位的顺序排列。如果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抄送、抄报同时混用。抄送是指主送机关之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下相隶属机关。不少单位对上级单位抄送文件时仍然沿用“抄报”一词。目前,公文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对下级抄送,概用“抄送”一词。不再使用“抄报”一词。二是抄送栏中重复出现主送机关名称。

16.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印发机关多数不以行文机关名称出现,而只用机关办公室名称。印发机关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或4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17.份数

公文处理之公文种类 篇5

(一)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个文种,原“指示”文种取消,增加了“意见”文种。

从省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文种不准确的问题比较突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报告”和“请示”混用。本来应当使用“请示”的文件,用了“请示”,或“报告”与“请示”合而为一,成了“请示报告”。《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办理这些公文时就遇到不便。如果退回原行文单位重报影响公文时效,直接将报告进行批复又不符合公文处理的规则。因此,各级行政机关负责公文处理的同志应该注意这一点。为了贯彻执行好《公文处理办法》,更加准确地使用文种,下面就各个文种作个简要介绍,供参考。

一、命令

命令(令)是法定的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发布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公文。令是命令的简用。命令有三个特点,即:具有强制性、有限定的发令机关、发布命令必须以法律和法令为依据。命令可以分为公布令、行政令、任免令和嘉奖令等。

1、公布令。这是颁布法律、法令和法规时使用的令文。公布令的正文比较简短,一般由颁布对象、颁布根据、颁布决定、执行要求四部分组成。颁布对象指所公布的法律、法规文件的名称;颁布根据说明是经过什么会议或由什么领导机关批准的;颁布决定,就是公布或批准的决定,一般由“现予颁布(公布、发布)”、“现予公布施行”等;执行要求一般指颁布的法规文件开始生效的时间要求。公布令的后面要附上所公布的法规文件。

2、行政令。这是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令文。行政令的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命令缘由(引言)、命令事项(主文)和执行要求(结语)。

命令缘由部分着重阐述明发令原因,扼要写明发令的背景、形势和缘由揭示发令的目的和意义,使受令方面了解执行此令的重要性,增强执行命令的自觉性。

命令事项是命令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命令所要采取的重大的强制性措施。要分条款或分层次地写明规定事项、工作要求、方法步骤。文字要写得具体、肯定、简明、庄重,少作议论。使受令方面一目了然,易于执行。

执行要求是命令事项的补充,对受令方面提出要求和嘱咐。有的令文执行要求已在前面两部分讲明,就不必再单独写这部分了。也有的命令的正文没有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而是篇段合一的。

3、嘉奖令。这是上级对下级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时使用的令文。嘉奖令的正文一般分为四个部分:优秀事迹、性质和意义、嘉奖项目、号召和期望。

优秀事迹部分是构成嘉奖令的依据和基础,主要写被嘉奖对象的英雄模范事迹。

嘉奖项目是嘉奖令的主要成份。要交代是什么机构或什么会议决定给予嘉奖,嘉奖项目是哪些。然后,要根据嘉奖对象的事迹,扼要地写出对受奖者的勉励和对大家的希望。撰写嘉奖令还应注意:第一,嘉奖令并不常用,凡发嘉奖令的,必须是相当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功绩显赫,影响甚大,足以效法、学习。第二,嘉奖令既要叙述事迹,又要议论意义,还要有号召力,这就要求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而不要夸张渲染。

二、决定

决定是领导机关发出的,带有制约、规范、指导作用的下行文。是对某些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安排,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时所采用的文种。各类决定的写法:

1、表彰决定。这类知照性的决定,就是把决定的事项简要地传达给有关单位,极少要求执行的具体意见,它的内容比较单纯,主要是决定依据和决定事项,即使有号召或者鼓动性的结尾,也很简短。在写法上往往开门见山,直接陈述,篇段合一,语句简练、明快。

2、处分决定的写法有所不同。应写受处分人的身份、错误事实、错误性质、根源、本人对错误的态度、处分内容等。

3、关于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的决定。这类决定用于安排较大范围的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一经发出,震动较大。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等。这类决定大都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通过。它的写法更强调把道理说清楚、讲透彻,以便尽可能地统一认识,增强执行决定的自觉性。

三、公告

公告是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向一定范围宣布法定事项的公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的公告。它通常以国家机关名义或者授权新华社向国内外庄重宣布某一重大事项,如宣布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结果、出访,颁布法律、重要法令,公布重大科技成果等等。

第二类是宣布影响面很大的专门事项的公告。这类公告是由有关部门按法定程序发布的,有的也因涉外工作需要而发布。如按《商标法》规定发布的注册商标公告,以及公布企业破产的公告,企业换证公告,质量监督公告等等。

第三类是向特定对象发布公告。这类公告内容单一,篇幅简短,标题可以写成三种形式: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体组成;有发文机关、文体组成;只有文体这一要素组成,如《公告》。标题下面可依公告单独编号。在公告的正文中,要简明扼要地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以“现予公告”、“特此公告”作结束语。

四、通告

通告是向社会各有关方面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公文。通告文种各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的比较多,时常风诸报端。如公安部门发布的车辆年检、交通管制的通告,工商部门发布的企业许可证年审的通告等等。

通告的标题大体有三种:一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二是办有发文机关和文种组成;三是只写文种《通告》。通告的正文主要是针对某些事项做出规定或限制,成为告知对象行动的规范,要求遵循。因此,正文一般由目的根据、规定事项和要求三部分内容构成。正文之后,习惯以“特此通告”、“此告”等词语结尾。

拟制通告要注意三点:

1、要突出中心。通告常常带有法规的性质,要明确“允许做什么和不允许做什么”。力求简明易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体现方针政策。必须正确地把握方针政策,熟悉有关事项的具体情况。

3、要通俗易懂,切忌语言含糊,公众难以理解。

五、通知

通知是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公文。转发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都可以使用通知。

通知大多是下行文,因而有一定的指导和指挥性。和其它下行文种相比,通知应用范围更宽,具有广泛性。大多数类型的通知对受文对象总是有所要求,提出需要办理和执行的事项,它虽然不同于命令,但也有一定的权威性。通知还有明显的时间性,有些通知,如会议通知,只是在指定的一段时间里有效。

按《公文处理办法》,通知可以分为批转和转发性通知,传达、要求执行、周知性通知及人事任免通知三种。我们在办理公文中发现一些地区和单位在使用通知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标题繁琐。比如出现几个“关于”或“通知的通知”情况;二是转发和批转性通知的按语部分文字过多或态度不明确;三是要求执行或周知性的通知的引言部分未能表明行文的目的和所依据的事由。因此,我们在拟制通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只使用一个介词“关于”,再加事由和通知即可。如:《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另外,还要注意在标题中除引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时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在起草层层转发的通知时,要尽量把标题写得简明些。如:《市交通局关于转发省交通厅关于转发交通部关于批转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果改写为《市交通局转发交通部关于批转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就简明多了。

2、批转和转发性通知。这类通知是针对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而发的,通知成了主件,原公文成了附件,正件、附件一起组成了批转性或转发性通知。正文包括两个部分:转发对象和批注意见。转发对象要写明被批转、转发的公文名称及原发文单位。批注意见要写明对所转发公文的态度、意见和执行要求。批转性通知的批语和转发性通知的按语,可长可短,应看具体情况而定。有的照批照转,只简明扼要地表明态度、做出评价、提出要求。如:“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有的强调重点,在写明态度、评价和要求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所转发公文的重要意义或者某一方面的精神突出加以强调,以引起重视。有的补充完善,对所转发的公文除做出基本肯定外,还就其本身不够完善的地方作些补充和说明。但一般情况下,批语和按语不易过多,以免与转发、批转的文件内容重复。

3、要求执行和周知性通知。引言部分一定要写清楚行文的缘由、意义、目的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

4、要根据转发公文的不同情况,恰当使用习惯用语。如表态的“同意”、“原则同意”等;提出要求希望的“请认真贯彻执行”、“请遵照办理”、“请参照执行”、“供参考”、“请认真组织实施”等词语。

5、任免通知。除法定机关的主要领导人外,其他任免一般采用“通知”。任免通知的正文只写明经某级组织决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担任的某项职务即可。有的还写明任期和待遇。

六、通报

通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表扬先进、批语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的一种公文。通报和通知都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但通知大都要求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通报只起引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通报主要分为表扬性通报、批语性通报、情况通报等。

1、表扬性通报。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及其意义、先进经验、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先进事迹是这类通报的主要内容。在直述式通报中,这部分内容直接在通报中叙述,写得就详细些。在转述式通报中,这部分内容已经出现在通报的附件中,就不必再重复叙述先进事迹了,只需概括地强调或突出要点。直述式通报在介绍先进事迹时应做到:第一、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简明地交代清楚。第二、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夸大渲染。第三、要重点突出,涉及能体现先进的精神境界和突出通报中心的,就把事实写得详细些,无关紧要的可一笔带过或略而不记。先进事迹的意义和先进经验,是通报的主旨。着重表彰先进事迹的通报,应在介绍事迹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

表彰决定是写明领导机关对先进表彰奖励的决定,它通常写在通报的末尾部分。

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对被表彰者的勉励和希望,包括对广大群众的号召和希望。这一部分要发掘先进的典型意义和时代精神,针对当时的形势需要有感而发,力求符合实际,有针对性,概括、简明,不千篇一律。

2、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是通报中使用得最多的,它的内容除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对某单位、某人、某事的批评处理外,着重是要从被通报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典型事例对群众进行教育,以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惩戒作用十分突出。

这类通报,有的是批评错误、公布处分决定的,行文较短。有的除批评错误、宣布处分外,侧重于分析情况,总结教训,指导改进工作,篇幅要长些。这类通报写法和前一类大同小异,正文包括错误事实、根源和教训、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3、情况通报。这类通报是领导机关向一定范围知照重要情况、动向和信息,使下级机关和干部群众了解有关情况,统一思想认识,推进整体工作的一种公文。写法比较灵活,主要是据实反映,摆明情况,分析问题。

撰写通报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它的格式和其他公文大致相同。标题要在事由中突出主要事实,力求透明、简洁、准确。第二、通报的材料和事件都必须是典型具有普遍意义,这样,才有针对性,才有指导作用、教育作用。否则,宁可不发。第三、通报的时效性较强,写作要及时迅速。如果准备通报的事项大家已经知晓了,就没有发文的必要了。

公文处理之公文种类

(二)七、议案

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格式比较简单,一般写明提请审议的事项名称、什么时间、什么会议讨论通过、法定提交人和提交时间即可。

八、报告、请示

前面已经谈到,在使用文种方面报告和请示混用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便于区分和准确掌握这两个文种,一并进行介绍。

报告和请示都是上行公文。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事项,则用请示,二者是有区别的,一是目的、作用不同,一在请示,一在汇报。请示需要上级批复,报告则不一定答复;二是呈报时间不同。请示需要事先行文,不可“先斩后奏”,报告一般在事后或事情进行过程中行文。正如平常所说“事前要请示,事后要汇报”。

(一)报告

报告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等。

1、工作报告。这是用于汇报工作进程、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工作问题、提出工作意见的报告。这类报告是报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意见等几部分。格式上,每一部分可标出序数分项写,也可以列出小标题来写。

基本情况,应简要交待时间、背景;主要成绩,应把工作的过程、措施、结果和成绩叙述清楚;经验体会,这是对工作的实践的理性认识,要从实际工作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存在问题,是写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今后意见,是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打算。

不同类型的工作报告,在这些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偏重总结性的报告,可以只写情况、成绩和经验体会,不写问题和意见;偏重汇报性的报告,着重写情况、成绩和问题。不写经验体会。就以写存在的问题而言,有的可以简要列出,不作分析;有的却要逐一写出,认真分析。

根据需要,工作报告可以写成综合性的,也可以写成专题性的。

综合性的工作报告,它是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全面工作总结或汇报。可以是各方面的综合工作,或者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的全面工作。撰写综合性的报告,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点与面的关系。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所谓重点,就是对全局有影响的主要工作或取得显著成绩的工作,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教训,带有倾向性的事物和苗头,工作中遇到的严重困难和突出问题等。写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综合面上的情况,做到点面有机结合。第二、详与略的关系。一是重点内容多花些笔墨,非重点内容则省略些,做到详略得当。二是要看工作报告的作用而写详略,如偏重总结性的报告,成绩、经验就写详细些;偏重指导性的,问题分析、今后意见就写详细些。这里的所讲的详略,不是表达上的具体与概括,而是多写和少写。第三、事与理的关系。如果不介绍情况、列举事实和数据,报告就会显得空洞;只罗列事实、数据,报告又会显得肤浅。要做到事实与理论、情况与经验相结合。即必须把情况、成绩、问题归纳起来,进行深入的、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经验、教训和意见来。当然,这种提炼、升华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可脱离实际任意拔高。特别要注意提供新情况、新信息、新经验,并通过综合分析反映出现实状况的发展趋势。

专题性工作报告强调专一性,它是就某一项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向上级机关所作的报告。它可分为总结经验的专题工作报告和研究工作的专题工作报告。前一类就是呈报上级的专题工作总结,它不需要答复,后一类通常是就落实、开展、加强、发展、改革、改进某项工作向上级作的专题报告,它不一定在工作结束后才写,常常是在工作进程中,待工作告一段落时写好,待上级答复、批转。

2、情况报告。这是对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后,向上级做出的报告。它不需要答复,主要是让上级了解、掌握情况,以便根据情况采取措施,指导工作。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的报告也属于这一类。

3、答复报告。这是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或汇报执行上级机关某项指示、意见的结果的报告。正文包括答复依据、答复事项两部分,写法比较自由。有的先写依据后答复,有的边写依据边答复。

(二)请示

请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请求指示的。对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或某项指示有不同理解,希望上级给予明确解释,或者从实际出发,需要对某项规定、制度做出修订、补充。

第二种是请求批示、解决问题的。请求上级机关解决本单位的某些困难,或对本单位的某个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请求上级批复而写的请示,就属这一类。

第三种是请求批转的。某职能部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即因为不能直接要求平级或不相隶属的部门照办,而需要请求上级批转有关方面执行,这样上报的请示,就属这一类。这类请求批转的请示,容易同研究工作的专题报告混淆,写作时尤其要注意。

请示一般由请示事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结尾常以请求语作结,习惯用的有“妥否,请示”、“妥否,请指示”、“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执行”等。撰写请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控制使用,当用则用。必须办理而且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又不能解决,确实需要请示上级的才可以行文。不要动辄请求,矛盾上交。

第二、要一文一事为宜,切忌将不相关的问题放在一个请示里,使上级无法批复,影响工作。

第三、要按级请示,确实必须越级请示的,也应同时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如果一项请示涉及不止一个上级机关,应当以主管此项请示的上级机关为主送单位,其他为抄送单位,避免职责不明,耽误处理时间。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要直接将请示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

第四、它的格式也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标题一定要写明事由,以提请上级机关注意,及时处理。

九、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以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公文文种。批复具有针对性、权威性、鲜明性。它是对某项具体工作的指示、意见,对受文的下级有约束力,特别是关于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的批复,往往有明显的法规作用。批复中对答复的问题应态度鲜明,观点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无所适从。

批复的正文分为批复根据、批复事项两部分。

批复根据,要简要地引述来文的请示事项,或引述来文标题,都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批复事项是主要部分,要针对请示的内容,给予明确答复或具体指示。有些批复不是简单地就请示事项表明态度,还应根据需要给予具体指示。

批复如果不同意下级的请示,则应简要说明理由,以便于做出相应的安排。撰写批复时应注意:

第一、批复要紧扣请示,明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复非所求,节外生枝。有时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答复问题时,应写明引据的出处,以备执行中查考。

第二、批复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起草时应同有关部门会签或商量后,再行文。

第三、批复一定要有明确的受文单位。正文结尾可写“特此批复”、“此复”,也可不写。

十、意见

意见是《公文处理办法》中新增加的文种。主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从行文方向看可以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可用于向上级机关报请批转或转发有关事项,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决定。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做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可用于领导机关就某些重要问题提出处理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办法。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意见一般由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引言要写明提出意见的事由、依据和目的。正文部分是意见所提出的具体见解和办法措施,可采用小标题或围绕问题分条列项进行撰写。结尾,对贯彻意见提出具体要求。意见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

十一、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制发机关权限 决定的法定效力。

函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上下级机关之间、平级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涉及各方面的公务联系都可以使用。较为正规的公函可分为三部分。

开头,包括标题、文号和受文单位。标题可由发函单位、事由、文种组成。

正文是函的主要部分,要看不同用途来确定写法。去函要把商洽的原委、询问的问题、请求的事项、告知的情况等写清楚,以便得到对方的支持、理解或回答。复函对来文所询问的问题、商请的事项给予明确答复,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着边际。

结尾包括结束语及署名、日期。如结束语去函的“为要”、“为荷”、“为盼”,复函的“特此复函”等。也可以不写结束语。

撰写函件应注意:

第一、要写得内容专

一、集中,中心突出,一般要一函一事。

第二、要有分寸。对上应谦逊,对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应以礼相待。语气应力求平和、礼貌。要摒弃不必要的客套、无需讲的道理、空洞的套话。

第三、恰当使用习惯用语。

十二、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的一种公文。会议纪要不同与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在会议进行中形成的,只有凭证和依据价值;而会议纪要是在会议后期或者会后形成的,是根据会议记录和各种材料,经过综合整理而形成的概括性材料。根据会议性质的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其它专题会议纪要两大类。

办公会议纪要的标题,可写为会议名称加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的标题事由加会议纪要。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会议纪要。一般政府机关的办公会议纪要都有固定的文头。如甘肃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甘肃省人民政府党组会议纪要等。正文可写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会议组织情况,可以写出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列席人员(办公会议的列席人员通常写在正文之后)等。若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可以写明专题研究讨论的议题名称,如专题研究了农业问题。

第二部分是写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这是纪要的主要部分。可以写对议题的讨论情况、会议做出的决议、决定,布置的工作、任务。将要采取的措施和要求等。

一般会议纪要,只在落款部分标明成文时间、落款底端写上纪要的印发范围即可。

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

第一、会议纪要是对所有会议材料的概括、综合和提炼,因此,要写好会议纪要必须做好处理材料的工作。要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全面掌握会议情况;要按照会议精神和领导工作意图,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筛选;要对选用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围绕中心组织好材料。

第二、篇幅不宜过长,语言要简明扼要。纪要常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如“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决定”之类。

公文主要种类 篇6

一、命令(令)、指令

发布重要的地方性行政规章,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用“命令(令)”。

发布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用“指令”。

二、决定、决议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三、指示

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公告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 知

发布行政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六、通 报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请示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八、批 复

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九、函

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会议纪要

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 篇7

一、公文格式不规范的种种表现

(一) 公文标题不规范。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公文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 不能缺项。在我们接触的公文中, 一是有的公文制发时不标明发文机关, 如有的公文只标注“关于XXXX的通知”, 省略了发文机关;二是有的重复使用介词结构“关于”, 如“XX市关于印发关于XXXXXX规定的通知”等;三是有的重复使用公文文种, 如“XXX转发XXX部转发XXX部印发关于XXXXXX规定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四是有的文种使用不当, 在法定公文文种以外随意创造文种, 如“XX厅关于XXX的建议”、“XX厅关于XXX的说明”、“XX厅关于XXX的对策”等;五是有的在标题中随便使用标点符号, 如“XX厅关于XXX、及“XXX”的通知”等;六是有的公文标题内容缺项不能准确概括反映公文内容, 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X非法售油被焦点访谈曝光情况的报告”缺少“整改”二字, “XX厅关于奶款拖欠问题的报告”缺少“及对策建议”。

(二) 行文规则把握不准确。

发文机关应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行文。一是有的市违反党政分开的原则,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给省政府行文, 有的未经上级机关同意就给上级机关领导同志个人行文, 还有的市政府或省直部门给省政府报送公文写“省人民政府并XXX省长”;二是有的省直部门不经省委或省政府同意或授权就给市委或市政府下发指令性公文, 有的省直机关除办公室之外的其他内设处室违反行文规则给市、县对口业务部门行文;三是有的部门在上报的公文需要上级机关审批的事项中, 涉及其他部门的职权时未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会签, 或虽经协商会签但未取得一致意见, 也没有反映会签部门的意见或提出建设性意见, 即向上级机关行文;四是有的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有的报告未附上级机关领导同志对此事的批示复印件;五是有的请示类公文一文数事, 有的请示类公文未标注签发人, 有的没有注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和手机) , 有的行政机关公文只有单位落款没有加盖印章。

(三) 公文用语不规范。

不同类型的公文应按各自的公文用语来表述。有的机关对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的语气把握不准。一是对上行文, 向上级机关提出不适当要求和建议;二是向不相隶属机关行文, 有的向对方提出指令性要求, 缺乏协商语气;三是有的公文不注意行文格式, 标题排列不够整齐美观, 文中的小标题有的一句话有的两句话, 有的有标点有的没标点, 字体不统一, 序号不规范, 既杂乱又不协调美观;四是有的上报公文中出现错别字, 有的甚至把上级领导同志的名字写错;五是有的公文主题词标注不准确, 随意编造主题词词目;六是有的公文无印制版记, 有的公文附件不全。

(四) 文种使用不规范。

一是有的该用“请示”却用了“报告”, 有的属报告类公文却用了请示, 有的“请示”、“报告”合用, 如“XXX厅关于XXXXXX的请示报告”;二是有的该用“通知”却用了“意见”, 有的该用“函”却用了“通知”;三是有的该用“复函”却用了“批复”, 如有的业务主管部门向同级部门或下级政府下达项目核准通知书或资金使用计划时, 不用“复函”却用“批复”。

(五) 公文密级和紧急程度不规范。

一是有的公文在上报或下发时应该标注密级而没有标注;二是有的公文应该制发后即向社会公开发布而没有及时发布, 也没有在文尾附注处加以说明;三是有的公文在制发过程中运转时间太长而报送给上级机关时就标注紧急公文, 没有给上级机关留出足够的办理和审批时间。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有的机关或部门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办法》规定的公文格式规范化要求执行不严格, 落实不到位。机关公文是代表一级党委、政府或部门行使职权的文字载体, 是代表本级机关说话的, 各级各部门相关领导同志都应该高度重视, 不仅要亲自撰写重要文稿, 还要指导文秘人员严格按照公文处理有关规定办事, 使发出的每一件公文都格式规范, 文面整齐。

二是审核把关不严。公文审核是一项群体性工作,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有的部门参与公文制发和审核的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心差, 缺乏公文质量第一、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在公文运转的各个环节, 未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审阅签批, 对文中的内容、格式以及各类细节问题没有认真把关, 草率马虎, 很容易出现纰漏。

三是工作程序混乱。有的部门在公文审核中不按程序办事, 该送有关处室会签的不会签, 该送办公室把关的不把关, 最后将经部门领导批示同意的公文从办公室要个文号印发了事。这些做法随意省略了工作程序, 忽视了公文的规范格式, 致使发出的公文格式不规范, 差错再所难免。

四是业务知识不熟。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 不仅专业性强, 而且文字水平要求高, 相关知识都要熟练掌握。有的机关或部门从事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人员更换快, 新手多, 对相关知识不熟悉, 业务技能不够强。撰写和起草的公文缺胳膊少腿, 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 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办理效率, 也使机关或部门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公文格式规范化的措施建议

(一) 把握好八大原则

1. 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上级党委与下级党委、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有行文的隶属关系, 上级可对下级发布指令性公文;凡没有隶属关系的均不应给对方发指令性公文, 可发商洽类公文。

2. 授权行文的原则。

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 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 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 文中应注明经政府同意, 凡未经授权均不应给下级机关或部门下发指令性公文。

3. 行文由办公厅 (室) 或秘书部门统一处理的原则。

机关或部门制发的公文, 经业务部门或处室起草和审核后, 要由办公厅 (室) 秘书处 (科) 审核把关, 重点是文稿体例、格式是否完整、统一、规范, 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是否符合语法逻辑, 报批手续是否完备等。办公厅 (室) 或秘书部门审核把关后, 要及时按程序报送有关领导同志审批。

4. 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除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和确需直接报送审批的敏感绝密事项、重大突发事件或部分涉外事项外, 不得将应报请党委或政府审批的公文直接送领导同志个人 (包括以信函、内部签报形式) 。

5. 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的原则。

除重大社情灾情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外, 各级机关和部门一般不得越级直接向上级党委或政府报送公文。确需越级行文时, 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或部门。

6. 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同级党委、政府和军队, 军政、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同一单位的同级机关, 地区与地区之间等同级机关或部门, 都可以联合行文。

7. 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一部门的某项工作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 主办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 方可根据其内容向下级业务部门或涉及到的有关部门行文。

8. 请示性公文一事一文和不向下级抄送的原则。

下级机关或部门向上级机关请示工作, 要一事一文, 不能在一个请示件中请示多个不相关联事项。要突出重点, 一次请求上级机关给予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即可, 不能贪多求全。请示类公文一般不抄送发文机关的下级机关。

(二) 严格规范公文格式

一篇公文制作完成后, 首先要审查公文文种选用是否适当, 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发送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是否符合要求。

1. 公文标题要规范。

拟写标题的要点是, 内容提炼准确, 标题显明, 一目了然, 文种使用正确。公文标题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但颁布法规规章类公文时除外。标题中使用介词“关于”时只能出现一次, 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转发类公文标题太长, 可引用被转发公文的文号作为标题内容。

2. 主送、抄送、抄报机关要规范。

主送机关是公文的受理机关, 抄送机关是在向主送机关发文的同时向不相隶属的有关部门发文。如省政府主送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的公文, 对涉及到的省委、省人大、省政协各部门和省各人民团体则用抄送。抄报机关是向非主送的上级机关发文, 抄报有两种情况:一是下行文需报请上级了解掌握的公文, 如省质监局向各市、县质监局下发的政策性公文, 必要时可抄报省政府;二是受双重领导的部门向一上级机关行文的同时向另一非主报机关行文时用抄报, 如省国税局向省政府行文的同时可抄报国家税务总局。

3.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要规范。

一是上行文, 是下级机关向其直接上级机关的行文。必须标注签发人, 签发人在文头之下、红线之上、发文字号的右侧。二是下行文, 是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包括逐级行文和多级行文。逐级行文是向直接下一级机关行文, 如省政府向设区市政府行文;多级行文是上级机关部署安排的工作可以一次传达到数级下级机关, 如省政府直接向市、县政府的行文。三是平行文, 即互不隶属机关、无业务指导和被指导关系的部门或单位之间的行文。其内容包括申请办理事项、告知事项、商洽事项、咨询事项、征求意见等, 不管什么内容的平行文, 均应以平等、协商的口气行文。

(三) 加强业务培训

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 篇8

关键词:国家标准;公文格式;简化

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相配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1999)修订的基础上,于 2012年6月29日正式批准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并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实施四年多来,对统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促进公文处理科学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该标准一些规定过于繁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造成广大文秘工作者掌握不全面、执行不规范的现象。笔者提出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简化问题,希望与广大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1 关于公文字体、字号的简化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格式各要素使用的字体、字号共有7种,分别为5种字体、4种字号: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公文正文结构层次第一层、附件的“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发文机关标志用小标宋体字,字号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签发人姓名及公文正文结构层次第二层用3号楷体字;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版记中的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4号仿宋体字;页码用4号宋体字。其中,版头部分就用了4种之多。份号仅规定了用3号字,未规定字体,《党政机关公文格式》5.2.2规定,“如无特殊说明,公文各格式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按此规定,份号用3号仿宋体字;发文字号、“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发文机关标志用小标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这么繁琐的规定,不仅普通文秘工作者掌握起来有困难,即使专业排版人士也容易出现有关要素格式不规范问题。也有研究者指出,“版头左上角三要素字体上的不同,尤其是份号的数字与保密期限的数字字体不同,让页面显得不和谐、不统一,不符合公文‘庄重美观的原则。”[1]建议份号使用黑体字,与版头左上角的其他要素字体一致。黑体字具有方正、粗犷、朴素、简洁、醒目的特点,小标宋体字作为标示发文机关标识、公文标题的标准字体、仿宋体字作为公文的通用字体已为大家所接受。因此,笔者认为,在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的前提下,字体、字号可以简化为: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版头部分的份号、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以及正文部分的结构层次第一层、附件的“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发文机关标志、公文标题用小标宋体字,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号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标题用2号字。这样,公文格式由使用5种字体、4种字号,简化为使用黑体、小标宋体、仿宋体3种字体,使用3号、2号、发文机关标志根据需要确定字号3种字号。这一简化方式既符合公文“醒目、美观、庄重”的原则,又使字体、字号的使用大为简化,便于广大文秘工作者理解运用。

2 关于发文机关标志的简化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这一规定,让广大文秘工作者什么情况下加“文件”、什么情况下不加“文件”无所适从,执行各异。《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又规定,“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其后的“式样”中,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1(图3)加了“文件”二字,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2(图4)、信函格式首页版式(图11)未加“文件”二字。可见,对于一般常用公文格式,是否加“文件”二字,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可加可不加,不利于公文格式的规范化,在加与不加都可以的情况下,不如统一规定不加“文件”二字。再者,联合行文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文件”二字“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如果联署发文机关是单数个3、5……,加“文件”二字“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容易操作,在第2、4……个发文机关后面加“文件”二字即可,而如果联署发文机关是双数个2、4……,加“文件”二字“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就要在两行之间排布,需要通过插入“文本框”来解决,给公文的排版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一不加“文件”二字。

3 关于发文机关署名的简化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无论是单一机关行文,还是联合行文,都要加发文机关署名,而在原来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1999)中规定,“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成华等主编的《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一书中这样解释,“为什么一般要标注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识之一,署名生效也是国际惯例。”[3]笔者认为,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了公文有“不加盖印章”的情形,在“不加盖印章”的情形下,应署名后标识成文日期。但是,按照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习惯,公文一般是盖章生效,盖章兼具公文防伪功能。因此,日常应用中,大量的公文是需“加盖印章”的单一机关行文。对于单一机关行文,在公文版头中已有发文机关标识,在公文标题中还有发文机关名称,再在落款处署名后加盖印章,一篇公文中发文机关名称出现四次,不仅显得罗嗦,而且在两行文字(署名、日期)之上再加盖印章,也会影响印章的视觉美观。再者,《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这一规定以发文机关署名不超过成文日期八个字为宜,超过八个字将不能按右空四字编排。因此,建议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中,仍沿用原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单一机关行文时,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4 关于附件说明的简化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7.3.4附件说明中规定,“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在实际应用中,“附件:1.”占据5个字位置,如果附件名称较长,回行后每一行都需缩进5个字,造成此部分左右不对称,影响公文的美观。建议改为“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下一行标注附件顺序号和附件名称。如仅有一个附件,不标顺序号。附件名称较长需要回行时,在下一行顶格编排。”

5 关于左、右空字的简化

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最繁杂的就是左、右空字问题。经笔者统计,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涉及左、右空字共有18处之多。在各格式要素中,有要求“左空一字”、“右空一字”、“左空二字”、“右空二字”、“右空四字”、“左右各空一字”等不同情形,让文秘工作者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尤其在“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部分,就有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关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节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的复杂要求。建议将此部分统一规定为“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编排,如需标注发文机关署名或签发人职务、加盖签发人签名章,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编排不下时适当增加成文日期右空字数。”这样,关于公文中的左、右空字编排就可以概括理解为:在版头部分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左空一字,签发人右空一字;在主体部分正文、附件说明、附注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成文日期右空四字;在版记部分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左右各空一字;页码单页码右空一字,双页码左空一字,执行起来大为简化。

上一篇:电气专业导论课论文下一篇:哈工大博士英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