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精选11篇)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塑料瓶、油桶等废旧物品,对其进行切割、造型,然后放入泥土、水,种上各种花草,与孩子一起探讨植物生长的小___,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创意花盆也是别出心裁,形成了该园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此次活动师幼共同___了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倡导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该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__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2】

为了让孩子们能亲身参与到种植活动,观察了解种植的每一个步骤,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我园特将种植活动纳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日常工作,在园内为每个班都开辟了种植园地。经过去年的精心播种和浇水,今年各班园地里终于迎来了丰收的一刻。

__月__日下午,老师们和孩子们采摘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拔萝卜,有的摘菠菜,快乐和喜悦都写在孩子们的脸上,相信在这一刻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辛勤播种、快乐收获的滋味。

在动手动脑中,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今天的这一收获真正体现了种植园地给孩子们带来了劳作收获的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让我们的种植园地地成为孩子们探索的乐园,成长的乐园!

【__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3】

本学期,在《3~__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姚庄镇中心幼儿园继续开展种植特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全园师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园内种植,稳步有序。依靠园内大块的种植园,各年龄段按照各自特点开展相应的种植活动,如小班萝卜、中班莴笋、大班花菜对比种植,幼儿从播种到管理,全程主动、积极地参与,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蔬菜的认识,也促进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班级种植,有所创新。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重点开辟班级种植区,青菜、大蒜、菊花菜……种类应有尽有。同时,本学期还新加入了班级中草药的种植,扩展了种植的种类,丰富了种植的内容。

种植环境,各具特色。

范文仅供参考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2

一、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对农作物种植的研究已比较普遍,其中不乏比较先进的技术研究,如在本地区实施的“全膜双垄沟插栽”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等技术。但这些研究仅仅限于经济领域或农业领域之内,学校开展种植基地建设,让孩子们亲手栽种,目前国内少数学校已开展,且很有特色,但这一块的研究与探索还是很少。一些农村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及活动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育人功能,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不力,没有摆正国家课程应有的地位。加之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要求,有的教师仍有畏难情绪, 怕花功夫。因此,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面窄,普及度不高,深度也不够,流于形式,或只是出现在学校课程表中。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因此,让学生在校园内种植农作物并对其加以管理,并以种植为依托,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的提升进行研究,有着非常大的研究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我们的学生都是农家子弟,这些学生由于地域限制,办学条件的局限,呈现见识少、知识面窄、能力弱等特点。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打工现象的影响,了解农作物、会种植、懂种植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课余的闲暇时间都被电视、网络占据着,生活单调无味。所以,要想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改革,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开展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出新农村的文明人。

二、策略研究

1. 抓住农村学校的特点 ,立足校本开发 。 整个活动实施是以立足农村学校特点为本,以师生研究学习为过程,既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又培养了农村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这种模式有利于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操作,适应了农村中小学简陋的教研条件,巧妙地解决了农村一线教师时间紧、任务重等难以搞教研的实际问题,这也为今后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2. 种植实践的目标要清晰 。 通过种植实践,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在活动中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协调关系,如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等;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农村农业科技的常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农村生产与生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对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培养学生“崇尚人文、信奉科学”的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己、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3

关键词:种植园;幼儿;美术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62-1

我园地处农村,结合本园实际,我们开辟了种植园,孩子们在这里种上各种植物,亲历着植物的成长,通过观察、探究,感受了大自然的美,萌发了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这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尝试运用种植园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策略的运用。

一、创设环境,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1.整体规划,创设幼儿喜欢的大环境

环境的创设需要整体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我园的种植园在幼儿园绿化带边,与桂花树、橘子树等植物为伴,幼儿玩累了就坐在桂花树下休息、聊天。我们为每个班级幼儿划分一块种植地,考虑到幼儿对美的追求,设计了圆形、花型、心形、方形等多种造型,每块地边上一圈都用有色砖块和水泥砌成田垄,方便幼儿站在上面照料植物。……幼儿感受到的不仅是来自植物的自然气息的美,也感受到创造美的可能性。

2.师幼合作,创设富有特色的细节环境

植物标牌的设置。考虑到幼儿对很多的蔬菜、植物都不太认识,我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一起制作植物标牌,并插在相应种植地上。孩子们在动手制作时,认一认、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乐在其中。

蔬菜棚架的搭建。蔬菜的生长各有各的特点,有的长得低,有的爱爬高,这给了幼儿创作的空间。我和孩子们一起为爱爬高的黄瓜、长豇豆架起高高的棚架,看着蔬菜的藤慢慢爬上棚架,绿色铺满了整个棚架,孩子们欣喜若狂,有的说:“像绿色的小山!”有的说:“像绿色的房顶,住在里面多凉爽啊!”快乐的情感溢于言表。

种植墙的涂鸦。种植园边围墙下的一整块水泥墙,为幼儿的涂鸦创造了条件。我先用白色油漆将整个墙体粉刷一遍,等漆干后,找来丙烯颜料,孩子们穿上包衫,用排笔大胆画上青菜、黄瓜等蔬菜,还为毛毛虫、瓢虫画上漂亮的家……在这里,孩子们就是一个个小小设计师。

二、细致观察,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丰富感性经验,积累生活素材

细致观察,丰富审美感受。在种植园里,幼儿欣喜地亲历着各种蔬菜从种子到小苗再慢慢长大、结果的过程,这丰富了幼儿美的感受。春天的时候,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蔬菜给种植园穿上了艳丽的外衣……夏天,幼儿来这里搭黄瓜架、豇豆架,找黄瓜、掰玉米,孩子们被绿绿的“黄瓜墙”所吸引……秋天,幼儿在种植园边上捡树叶,色彩美丽、形态各异的树叶给孩子们美的享受……冬天,看着雪花落在蔬菜上,就像给蔬菜盖上了厚厚的白被子。

细致观察,积累感性经验和绘画素材。我引导幼儿观察种植园,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素材。在观察黄瓜时,让幼儿摸一摸黄瓜,他们发现黄瓜身上有刺,绿色的外皮上还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点点。在观察青菜时,孩子们发现菜叶上有几个洞洞,经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菜叶背面有条小青虫呢。在观察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这样,幼儿在绘画时能想象事物形象,创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

三、精心种植、悉心照料,播种美的心灵,创作美的作品

幼儿的心灵都是纯净的、善良的,碰触到幼儿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就能激发他们满满的爱心。在种植园里,孩子们把种子或小苗种下泥土,细心地浇水,耐心等待蔬菜的成长,这个过程幼儿不仅付出了劳动,更投入了情感。如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很多蔬菜叶冻黄了,蔬菜苗长不大了,他们决定给蔬菜盖上被子,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用稻草盖在蔬菜苗上。看着小苗终于长出叶子来,孩子们的心里乐开了花。孩子们除了关心种植园的植物,对种植园里的小虫、蚯蚓、蝴蝶、蜜蜂等小动物也关爱有加。种植园触动了幼儿的内心,展现了幼儿善良的童心,美的心灵更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愿望,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多种形式、大胆创作,提升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幼儿的绘画有他们独特的笔触和想法,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让他们把自己眼中、心中的美表现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丰富他们的绘画经验。

蔬菜写生画。教师将萝卜、青菜等蔬菜连根采摘,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细致的观察,如萝卜身上怎么样的?摸摸叶子的边缘有什么感觉?幼儿拿到的萝卜形态各异,绘画时看的角度不同,因此画出来的萝卜形态各异,没有一张一模一样的画。绘画时,还能运用不同的画笔,改变绘画风格。多种尝试引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多种创作。

动植物撕贴画。幼儿在种植园里,经常看到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孩子们很是喜爱。因此我想引导幼儿用绘画方式将这一场景描绘下来,但不想运用以往单一的画鸟方式,我便引导幼儿用撕纸的方式来表现鸟。活动中,先引导观察鸟的构造,用边撕边转的方法撕出头、身体、尾巴的造型,再将这几部分组合拼贴在画有树枝和背景色的纸上,最后用黑线条装饰鸟的身体。于是富有立体感、色彩对比明显、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绘画作品便跃然纸上。

叶子、种子拼贴画。种植园中,各种各样的树叶、菜叶、种子,都是幼儿美术创作的素材。在创作时,我指导幼儿用剪刀或撕的方法改变叶子的大小和形态,拼贴出不同的作品,还引导幼儿通过添画等方式不断变换着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发展,绘画表现力也不断提高。

幼儿园种植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豌豆的.种子是圆圆的,在秋天种植。

2、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

3、初步学会种植、照料豌豆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收集豌豆种子。

2、铲子、喷壶、锄头、铁锨等工具,一块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1、观察豌豆种子

——豌豆宝宝是什么形状的?

——什么时候种豌豆?(豌豆宝宝不怕冷,喜欢生长在寒冷的冬天)

——将颗粒饱满的种子选出备用。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

——这块地能下种吗?为什么?先要干什么?该用什么工具?

——观看教师整地并认识铲子、锄头等工具。

3、学习种植豌豆的技能

——地整好后,怎样下种呢?为什么?(用铲子挖坑。每个坑放2-3颗豆种,盖上土,浇水)

——知道坑既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豆苗不易长出,浅了会被雨水冲走。

——幼儿种植,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正确使用铲子,注意安全。

幼儿园种植活动计划书 篇5

1、目标:结合季节特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幼儿观察力,为幼儿提供尝试、探究、实验的机会,通过亲自观察、动手、种植获得知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养成注意集中,专注的好习惯,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

2、材料准备:

园内植物、种子(花生、黄豆、绿豆)、金盏菊、记录本、笔。

3、活动方式:

(1)种在土里观察其生长(花生)。

(2)泡在水里观察其生长(花生、黄豆、绿豆)

(3)装在透明容器中作上标记,随时观察(花生、黄豆、绿豆)

二、动物:

1、目标:通过饲养小动物,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学习照顾小动物,获得愉快体验,增长知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集中注意力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2、材料准备:贝壳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6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首先是文章的题目吸引了我,其次我这学期又在教大班,带着这两个吸引,我细致的看完了这篇文章,文章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什么是责任意识以及如何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这几方面来阐述,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有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幼儿责任意识的缺失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镜头一:晨间活动时,瑶瑶起身不小心把小椅子撞倒在地,头也不回地走了。齐齐坐在旁边,看了一眼就管自己玩游戏了,老师问:“齐齐,你怎么不帮瑶瑶把小椅子扶起来呢?”齐齐答道:“又不是我推倒的。”“那你可不可以帮瑶瑶扶一下椅子呢?”齐齐回答:“可这又不是我的椅子。”

镜头二:昨天老师给大班小朋友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口述周末趣事并请爸爸妈妈协助写下来,今天上交。可是,今天老师收作业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没带。老师问果果:“你怎么没拿来啊?”果果答道:“我妈妈忘了给我拿了。”

通过以上镜头可见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很多幼儿都喜欢推卸责任,没有形成一种意识:这是我应该做的。而这种责任意识的缺失是不利于我们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以种植活动 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种植活动是一项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契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开辟种植地 初建责任意识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种植活动是一项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契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带种子进行种植。这样的用意是为了让其在观看他人的体验时产生自我体验的兴趣。因为幼儿的心理特点就是看到别人玩新鲜的事物也会想参与尝试。其次,在旁观看后,老师再鼓励他们与带种子的小朋友一起种植。这样做是给予幼儿快乐种植的经验,在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并获得愉悦的同时幼儿才会意识到带种子的重要性并将“带种子”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

(二)幼儿互评 增强责任意识

文章听到可以推行“小小管理员”制度,每周由小朋友自行选举不同的五位小朋友作为管理员,被选上的小朋友负责种植地的卫生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巡视还有对特殊或意外情况的解决,比如:浇水活动时抬水,收获果实后对果实进行整理等等。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幼儿完成职责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各有不同。让幼儿思考和参与管理增强了幼儿的群体意识,提高了活动的自主性,最终培养了幼儿关心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三)包干到户 巩固责任意识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作出反应。”变义务为自身主动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增强责任意识。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学会自我服务,增强责任意识,可以对种植园采取了“包干到户”的措施。所谓“包干到户”就是将班级种植地再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位幼儿领取一小块,由他们自行负责选种、种植、观察记录、收获采摘等,做到责任到人。

(四)家园共育 深化责任意识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坚强后盾,幼儿园和家庭只有步调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书中有举例可以借助家长这一媒介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种植实验基地,而且我们的孩子几乎都生长在农村,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地,我们还可以和家长协商让幼儿也参与家中的种植活动并让幼儿进行管理,让有经验的祖辈家长主动到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幼儿一些种植方法的技能。

(五)亲手收获 品味成功

成功感使幼儿感到自信,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对良好品德个性品质的形成很重要,对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种植植物的亲手收获使幼儿品味到了承担责任后的成功。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7

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二、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目标

小班目标。初步学习以点播为主的种植技能门笆尝试运用所提供的辅助工具进行铲土、挖坑、浇水等简单的操作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有以下技能的学习:使用塑料小铲子——铲土、埋土,雪糕棍——挖坑,小勺——浇水,以及用蒜办—— 测量坑的深度。

中班目标。初步学习扦插、撒播及简中收获的种植技能,能初步掌握使用较正规的种植工具进行挖坑、松土、埋土等操作技能。中班幼儿还可参与简中的收获活动,如收蚕豆、花生、扁豆等,在整株上选取饱满豆荚摘下,并剥出豆仁,还可进行收获后的品尝。在工具的使用上,中班幼儿可使用较正规的小型工具,如:使用洒水壶来给植物浇水,使用小铁铲铲土、松土、埋土,以及敲碎土块或铲出种植园地中的石块等。

大班目标。尝试学习移栽技能, 能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适宜的种植工具,较好地掌握刨坑、铲草等纂木操作技能。在移栽中,幼儿小仅学习埋苗的方法,还能尝试学习选苗、挖苗。如移栽青菜,在菜籽出芽三四周左右,可移栽。大班幼儿还可以尝试进行无土栽培活动,了解无土栽培简中的种植技能及新技术的优越性幼儿同时可参加一此带有技术性的收获活动,如收芝麻:幼儿通过观察选择成熟芝麻荚连杆剪下,在报纸或竹匾上倒下芝麻,并敲打杆秸,确保芝麻从荚内个部倒出,个别没完个裂开的荚了可用手剥开。

三、基于生态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

首先,注重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与发展。一个哲人曾说过“一个碰伤的膝盖是容易治愈的,而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被开发出来的勇气是终身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作用的。”我们应该把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因为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弱是他能否获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幼儿园通过生态种植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能够在生态活动中认可自己,通过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有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其次,让幼儿在鼓励和赞扬声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幼教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中的孩子学会自赏。”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在进行生态种植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和赞扬幼儿,使幼儿保持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心的心态非常重要。有的幼儿教师总是盯着幼儿的缺点,在生态种植的过程中专门挑幼儿做的不对的地方,否定幼儿,指责幼儿,久而久之,幼儿的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因此,在生态种植活动中,幼儿的点滴进步都值得幼儿教师表扬的。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懂得在什么时候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表扬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增强其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加强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力,进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家长和幼儿教师要敢于放手,相信幼儿。由于现代社会家庭的特点,普遍形成“一二四模式”,故家长在教养过程中,总是担心孩子会出现什么危险,所以总是抱在怀中, 不肯放手,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包办代替,致使孩子做事没有自信心,缺乏独立性,渐渐地形成不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对于家长这样的行为,家长要相信幼儿的能力,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锻炼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态种植活动中,完全可以放开束缚在幼儿身上的枷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四、小结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教师只有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开展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是以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教育基点的,不仅包含科学知识、方法、技能,还包括对科学所具有的情感、态度等。种植活动是一种非正规性的科学活动。本文通过论述幼儿心理成长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目标,探讨基于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背景下如何促进幼儿心理成长的策略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8

2015年江苏省进行了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目标是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细化了6个支架。支架1明确指出,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直接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的要求。

而另外5个支架指明了课程游戏化开展的不同途径,如幼儿自主进餐、弹性作息时间等等,扩大观察幼儿的视角。而如何处理好教师的预设活动与幼儿自主游戏之间的关系?教师怎样在自主游戏中推动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性?老师如何观察游戏、解读游戏,并用观察的结果与反思推进幼儿的学习与思维?这些话题大家都还只是在摸索之中。

如果一日生活皆是课程。看懂幼儿的行为,才是幼儿老师的专业。那么,自然角种植园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智慧区,老师们是如何来创设我们的自然角和种植园呢?如何通过自然角和种植园推动我们的课程游戏化发展呢?这些会带来哪些收获呢?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们有了以下的认识。

一、多元环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对于室内的自然角,我们本着季节性、丰富性、艺术性、探索性、整洁性、区域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窗台、走廊或废旧的纸板、瓶瓶罐罐等,搭建出富有层次的平台,把“五区” 观赏区、种植区、饲养区、工具区和观察区相对分开,把水培、土培和小动物自然生态循环性结合,如吊兰下的金鱼、芋头下的蝌蚪,让孩子真切体验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户外的种植园,我们把绿绿葱葱的瓜果时令蔬菜长到了自己的责任田里,让孩子真实感受到:茄子树是这样的,四季豆藤是那样的,蕃茄原来是一丛一丛长大的。

这样的环境,美化的是身边,丰富的是孩子,扩大的是视野。

二、多元感知——鼓励孩子多样感官探索自然界的有趣

自然角种植园的动植物是不断生长变化的,什么时候要浇水,什么时候要捉虫,小蝌蚪长出来什么来,蚕宝宝长了几厘米,要坚持观察。

他们去看、去听、去讲、去画、去记录、去争吵、去尝试、去解决。

他们为了观察日期天气的记录,仔细研究环境墙,从而发现正确的记录方法。

他们为了克服心中的恐惧,反复地尝试,体验以往不敢尝试的东西。通过实践证明:原来我可以。

孩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探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培养个性品质,体验发现的快乐。

三、多元互动——体验家园合作主动探究自然界的快乐

除了孩子之间的讨论交流,师生的互动交往,家园的亲子参与也是必须的。

让原来观赏性的自然角变成了放学时亲子互动的平台,邀请爷爷奶奶来参观菜园和孩子“忆苦思甜”,让小朋友早晨和下午拉着爸爸妈妈手讲述种植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如微信、QQ群等向家长介绍班级自然角的创建情况以及需要提供的帮助等,周末进行家庭领养和寄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饲养动物;开展家庭亲子手工种植活动,用拼图材料动手制作,种植小植物,体验大自然搬到作品中的美丽。让家长多了解孩子,更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这会给我们的活动带来意外的收获。

四、多元发展——收获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课程成果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游戏。

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在常态一日生活环节之中,持之以恒,将促进他们多元的发展。如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给丝瓜去皮,清洗拔出来的胡萝卜,剥长长的豆角,再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活动由点的关注(开放性的、渗透性的、包容性的)去聚焦、去拓展成长期性的、持续性地观察,从而推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让孩子、教师在其中都能享受“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化课程成果。

从自然角拓展出课程网络,从种植园延伸出集体教学和区域游戏、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语言活动、生活活动等等,把自然角与户外游戏、一日生活、集体教学课程紧密结合,在晨间体育活动、自主上午茶、自选区域等游戏时,我们的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孩子们经常三个一伙结伴用扁担挑水去劳动。在除草、担水浇花的过程中,带动幼儿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协调性,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我们坚定地认为:课程是幼儿的,教师要现在儿童立场为孩子设计真正属于他们的课程,而不是教师的课程。在认识上没有问题,但在行为上我们会经常回到教师的立场,根据教师的思维逻辑去设计儿童的行为。比如,春天,是花开的季节,找春天找花开是亲近自然感受生命体验成长的过程,它带给孩子的更应该是一种情感和体验:自然的美好和心情的愉悦!教师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公园、花园,隐含目的是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比如,亲子采摘草莓,隐含的目的是观察大棚中专业草莓种植环境和方法,为我们的小菜园种植草莓积累经验。

将传统的自然角、种植园变成为儿童的乐园和儿童的“教科书”,将过去观赏性的环境变为实用性的教育资源,让儿童参与其中,融合课程意蕴,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何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 篇9

刘芳

实践证明,只有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并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才能使开展美术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革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定位、选材、教学方法等。

在幼儿园内外营造自然的美术环境,优美的环境传递给幼儿各种信息和刺激,使幼儿受到一种文化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幼儿园的物质设备、空间布置、墙饰的美化都应精心布置,和谐优美,体现出美的原则和规律。如园内外墙壁上适当安些多宝架或搁板架,陈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属、石膏等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发展儿童的空间感觉,使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观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给幼儿提供进行集体作画的磁砖墙、水泥墙、黑板或大张画纸;也可给儿童提供小画板、小画夹,利于幼儿室外作画;幼儿园还应当给幼儿提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材料。儿童通过自己选择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粘贴、造型,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各种材料的认识。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美术教育活动选材。美术教育活动的选材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反映孩子的生活经验,使他们通过画笔表现、表达眼中和心中的世界。

1、选材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表达

好的选材能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老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在他们涂鸦、稚拙的表现中,会有很多可爱的想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从家到幼儿园》、《我的家》、《一桌好吃的莱》等内容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幼儿的回忆和表现,使他们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就是很好的题目。

2、表现的内容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同一事物,个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达、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选材要给幼儿的表现空间大一些。如《未来汽车城》、《手影游戏》、《我最喜爱的人》等,由于没有固定的造型,幼儿不受“像与不像”的困绕,他们能够放开手笔大胆表现,从而调动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悟。

3、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材内容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人有目的的引导下,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受到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因此选材的内容也可涉及适合幼儿欣赏和表现我国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如:京剧脸谱、农民画、风筝、瓦罐等。此外,在确定题材时要注意突出美感和儿童情趣。伴随着选材的内容,其表现手法也要考虑运用多种形式。

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对于喜好新鲜事物的幼儿来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1、游戏情境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玩沙、糊纸盒、拼石头等活动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这些游戏里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而创设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更易于幼儿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2、观察引导法

美术活动是视觉艺术活动,离不开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时,首先是启发幼儿对生活及事物的热爱。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楼、房屋是什么样的?路上遇到哪些人?进行交流之后再画。从而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现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儿童情趣。

3、物象分析法

物象分析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帮助幼儿在事物与画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造型符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理解的形象进行表述。如老师讲了“太阳十兄弟”的故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想象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他们发出的光芒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想到的变成物象说出来然后再画出来,孩子孩子们感受不同,创造的符号也千差万别,使其作品成为充满个性、栩栩入生,是真正意义的“儿童画”。

4、作品赏析法

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

5、过程指导法

幼儿作画时,教师既不能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了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时,老师理解并引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扩展、丰富其画面的好方法。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多一点等待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各自到自己喜欢的区域中去玩耍,才刚开始玩,表演区就传来了争吵声:“是我先进来的,我先拿到进区卡的!”“是我先拿到卡片的,老师说要先拿到卡片后才能进去。”我随声望去,只见小毅与小浩正在争夺老狼的角色牌儿。小毅的脸儿气得通红,一双小手却毫不放松地紧抓着角色牌儿。小浩也不甘示弱,一手抓着牌儿一手还叉着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让谁!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马上跑过去劝阻,免得孩子发展到动手打人的地步。

当我正要走过去劝阻时,旁边的小鑫大叫起来:“你们两个别抢了!老这样抢谁都玩不上!”他们听到小鑫这样说,都齐刷刷的将眼睛投向了小鑫。小鑫很热情的拉起小毅的手说:“今天你来玩吧,让小浩到别的地方去玩。”一边说还一边将小浩推到表演区的外面去。小浩当然很生气,因为小毅是小鑫的好朋友,他当然想让小毅进去和他一起玩。小浩很生气,怔怔的站在表演区的外面。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小浩会去找别的区域继续玩。但是我想错了,小浩突然转过去对小鑫说:“是我先拿到卡片的,应该我来玩表演活动。”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站住了,悄悄地站在益智区旁边静静的看他们会怎样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想看看孩子们是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事。看到小浩仍然在表演区,表演区的其他孩子都围了过来,大家都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让小浩进来玩表演活动,有的让小毅进来玩表演活动,甚至有孩子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我,我想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区域活动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次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吧。我走到他们面前,孩子们停止了争吵,都把目光转到了我身上,希望我这个公正的“法官”来解决这件事。这次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而是说:“你们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不要碰到一点小事就找老师,要学会自己动脑筋,是不是啊?”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于是大家都纷纷动起了脑筋,有的说:“让小毅先进来玩,等下次玩的时候让小浩进来玩!”有的说:“让小浩先进来玩,下次轮到小毅玩!”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谁先进表演区活动。两个小家伙都同意了,最终,获胜的小毅进入表演区活动了。虽说这一结果使小浩有些不高兴,但他只好服气,去别的区域游戏了。

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每个孩子都难免与人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忽略了,恰恰是这些让孩子、老师头痛的小问题给了孩子可贵的发展机会,他们从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侯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调皮孩子新招

一、案例现象:

每个教师都希望班上的孩子聪明、听话,而对调皮甚至要恶作剧的孩子难免会产生“讨厌”之嫌。我们班刘慎豪可以算上是学校有名人物了。老师、孩子都认识他。对于我这个年轻教师,他更是不放在眼里,所以,有时非常的“头疼”。

午睡起床,刘慎豪把两件毛衣拿在手里,身上就穿件外套,我连忙对他说:“快把毛衣穿上,要感冒的。”他忙对我说“我穿上你给我一个五角星”,我没回答。他慢慢穿好衣服,走我跟前说:“老师,我衣服穿好了,你给我五角星吧。”我想:如果给了五角星,会不会他明天后天还这么做呢?于是我对他说:“穿衣服上小朋友自己的事,五角星是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的。你等会上可表现好,我再奖励你。”他听完生气的说:“那我把衣服脱了。”我见他站着没动,也就没理会他,谁知他走到门外说,“你不给我五角星,我就不进去了。”看来,是在威胁我了,到底给不给呢?

案例分析:

1.“调皮孩子”同样渴望老师的表扬和关注。前一阶段发现刘慎豪小朋友,他的行为常反复不定。一段时间表现得出奇的调皮,常与同伴发生争吵,又有一段时间表现得出奇的乖,上课认真听讲、积

极举手发言。这说明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也能改正错误。

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总结 篇10

此次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活动,以全班学生为主体,以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为载体,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拓展的空间。通过这次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度,促进了学习氛围的形成,同学们也通过这次比赛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阅读中养成了优良的习惯。通过此次趣味知识竞赛活动,对学生的掌握课外知识的程度有了一定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课外知识不是很丰富,还有一定欠缺,这就给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提了个醒: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语文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大量积累的课程,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还须阅读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用来积累。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快乐融入氛围,更重要的是起到宣传的作用,呼吁同学们热爱学习,主动主动地体验学习乐趣。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答题,教师的精心批阅,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优秀奖两名,给这些学生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示奖励。

这次竞赛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并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经过这次比赛,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举行这样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继续发扬优点,努力改正不足,使以后的活动能够更好地举行。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 篇11

一、创设种植探究环境

创设开放的、宽松的种植环境,使幼儿大胆地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经验。

1.物质环境的创设。

陶行知先生说:“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会有丰富的收获……”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除班级内常设的自然角外,特意在园内开辟了一块种植园,专供幼儿进行探索研究。种植园是幼儿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种子并亲自种植,幼儿们对此很感兴趣,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变化很是敏感好奇。在种植园中,教师采取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带领幼儿走进植物的世界,通过各种观察、记录、做实验等让幼儿自主探究、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幼儿园也是花草树木的乐园,园内共栽种了各种植物60余种,且在每种植物的旁边都有一块介绍此植物的牌子,利于幼儿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和生长情况。幼儿可在自由活动时间里自发去观察、记录、探究,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更利于幼儿思维的清晰性、探究的准确性。事实证明这样的形式充分给予了幼儿探究的空间与时间,真正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

2.精神环境的创设。

教师以及家长转变观念,为幼儿创设安全的自主探究氛围。教师和家长们要将自己的角色界定为幼儿的支持者,了解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予幼儿“异想天开”的权利,客观对待幼儿的“出错”;寻求幼儿的真实想法和认知水平,避免因误解而伤害到幼儿、挫伤幼儿的探究积极性;尊重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充分肯定每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起到榜样作用,时刻保持探究的激情、表现出对种植活动的热爱,以情绪感染幼儿、以行动引导幼儿、以言传身教来培养孩子自主探究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大胆地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经验。

二、种植过程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儿童是在亲自“做”的活动中掌握经验的,那么教师就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进而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我园利用种植园地,让幼儿在自己种植的过程中,渗透上述教育思想和观点,并将其有机整合。

1.播种,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刺激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如何引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呢?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播种为起点来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和孩子们一起来到种植园里观察,让孩子们讨论:种什么?接着给足时间让孩子们去考虑、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几天后大家一起再来交流,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资料后再一起商讨决定种植。这些种子怎么种下去呢?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也借鉴家人种植的经验,最后将种子进行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同的种子种植的方法各不一样,这里面还有着许多小奥秘。从讨论种植的植物到收集种子到种植都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或由老师决定种植什么。而是抛出问题,让孩子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播种完,孩子们对种下去的种子宝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了进一步探索下去的兴趣与欲望。

2.观察,推动幼儿的探索。

植物的生长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幼儿观察、照顾、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所以这个过程就蕴涵许多可以让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

激发孩子的提问行为。孩子们在观察照顾植物的时候,会提出许多问题,例如“为什么花生和黄豆一起种下去的,黄豆就没发芽呢?”“为什么有的地方土很松,有的地方土很硬?”“下大雨了,植物宝宝会被淹死吗?”等等。在一个个问题产生后,孩子们有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保护孩子的“破坏”行为。孩子在观察时,“破坏”行为常伴随出现。例如:想知道豆芽到底长了没有,于是他们就会扒开土看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如果用成人的眼光去看会很不能理解,但这正是孩子探索之源,对于这些我们应积极加以鼓励,并和他们共同研究、寻找到答案。

3.支持孩子的尝试、操作,引导孩子自主探究。

孩子在探索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深奥”的问题。这些“深奥”的问题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幼儿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更乐于其中,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种植活动深入展开。同时,孩子们在发现问题后,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我们开展活动的价值,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知识与技能,而是通过环境的刺激,使幼儿能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三、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探究方法

种植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种植活动的魅力,巧妙地组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开展小实验,学会基本的探究方法。

结合种植过程的进展,引导幼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探究:观察到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解释——制定实验方案并实施——验证设想、形成结论。例如:在种植豌豆时,孩子们发现豌豆很久都没有发芽,我们先请幼儿针对自己发现的现象自由讨论、猜想、记录。接着引导幼儿说说怎样证明自己的猜想?幼儿做实验:明确实验的几个环节,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等。经过探究,孩子发现豌豆种子质量差、土质不适宜、没有水分等是导致豌豆不发芽的原因,豌豆的长势与日常管理(营养、浇水、光照)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幼儿观察的敏锐性、细致性、顺序性,图式记录的能力、表述交流、预测推断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锻炼。

2.通过对比性种植,让自主性探索更具有挑战。

对比种植能让幼儿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广阔和奥妙,体验到探索的无限乐趣,使幼儿对种植活动充满了期待,最终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了交流合作意识,使幼儿的探索能力迅速发展。例如:在“蚕豆安家”种植活动中,幼儿先进行大胆设想,分别把蚕豆的家安在水里、土里,孩子们通过网络获得了相关的信息(不同土质中蚕豆的发芽顺序是水-土),而小组合作种植后孩子发现结果是有差异的,孩子的实验结果是往土里勤浇水小组的蚕豆发芽得快,但是之后发芽的速度又比在水里的慢。对比种植的全面交流,使探索式学习成为可能。

3.进行创造性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创造性思维。

自主创造性活动主要放在收获后进行。收获后会留下很多植物的根、茎、叶、壳、藤、籽等,这些材料都可以让幼儿进行自主创造性活动。可以安排一些集体创作活动,专门利用植物的各部分进行创造、制作。比如,我们将番薯的叶子拿来进行番薯叶造型,收获来的豆豆可以进行创意粘贴等。当然,植物的各部分也可以用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还可以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区角探究活动,满足幼儿个体探究的需要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在班级除了开设自然角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相关的科学、美工等区角活动,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给每位幼儿的自由探索提供随时的、后续的、延伸的条件,随时满足幼儿个体探究的需要。

在这些区角活动中提供的内容、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材料便于幼儿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如用洗衣液瓶子做浇水容器;用塑料杯、可乐瓶做种植容器等。同时也要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更换、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从而持久地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情绪体验,对爱动脑筋、认真探索的孩子给予适当地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对能力强的孩子适当提高难度,使其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对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和提示,教师高兴地与其合作,保持幼儿探究科学的积极性。

上一篇:小企业业务发展思路下一篇:致儿子成年礼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