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精选7篇)
陈 霖 左 娟
〔内容摘要〕 作者通过调研,总结了2008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在实施我市“菜篮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关 键 词〕 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果树蔬菜站钟山区大河镇农业服务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生产规模小,较分散,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商品蔬菜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摸清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状况,我们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全市总人口301.8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8.5万人,农牧渔业产值457558.4万元,种植业产值242617万元,蔬菜总产值49417.4万元,耕地面积216.55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66.6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27元(同比增加390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387.33元(同比增加39元)。2009年,预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蔬菜总产值5.07亿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845元。
二、蔬菜种植业发展情况
(一)全市蔬菜生产和销售情况
2008年,蔬菜种植面积33.45万亩,产量48.784万吨,产值5.8亿元,销售量29.72万吨,成交额2.37亿元,与2007年相比,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近9万亩,产量增加10万吨,产值增加1.4亿元,销售量增加7万吨,成交额增加1亿元。2009年,预计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45.352万吨,产值5.07亿元,销售量36.12万吨,成交额3.07亿元。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有: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14类40余种蔬菜。
(二)蔬菜设施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已安装镀锌管及钢架结构大棚1430个,438.8亩,竹木结构大棚1719个,约586亩,小拱棚9405个,约141亩,喷滴灌棚室55个,15亩。棚室育苗株数4700万株,产值470万元。2009年,安装镀锌管及钢架结构大棚1470个,449.82亩,竹木结构大棚1903个,约674亩,小拱棚10405个,约156亩,喷滴灌棚室55个,15亩。棚室育苗株数5100万株,产值510万元。
(三)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情况
我市现有盘县玉祥油脂有限公司、六盘水益康食品有限公司和钟山区魏老妈辣椒厂3个蔬菜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以辣椒为原料生产销售辣椒食品。2008年,3家企业共生产辣椒食品290吨,销售产品290吨,产销率为100%,形成销售额464万元情况。企业消耗
新鲜辣椒原料1000吨。吸纳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12人,常年用工量38人,用工日数320日。
(四)蔬菜产业发展新品种引进情况
2008-2009年,在蔬菜新品种引进方面,全市引进水生蔬菜新品种21个,试验示范60余亩,商品茭瓜示范面积500亩,68户。引进以色列系列,金罗汉系列,长江系列等多系列的西红柿和辣椒优良杂交品种。在夏秋反季节蔬菜高效栽培和周年模式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方面,每年示范2500余亩,种植模式有“西瓜-速生蔬菜-马铃薯”和“甘蓝-西红柿”两种模式等。复种面积3305亩,平均亩产3497公斤,总产1155.76万公斤,亩产值5201元,总产值1718.93万元,投入产出比1:2.51。其中夏秋反季节西红柿、速生蔬菜完成面积2510亩,亩产量2811公斤,总产量705.56万公斤,亩产值4657.5元,总产值1169.03万元,投入产出比1:2.27。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促进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为大力推进我市商品蔬菜规模化进程,决定以建设六枝郎岱市级10000亩蔬菜基地、水城县蟠龙法那5000亩蔬菜基地作为突破口,加强六枝平寨镇、大用镇等地,盘县西冲镇、红果镇、鸡场乡等地,水城县发耳乡、滥坝镇等,钟山区大河镇等二线蔬菜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大其他乡镇特色蔬菜的开发,带动全市蔬菜产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专门召开蔬菜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蔬菜生产,细化了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同县、区(特区)政府签订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目标责任状,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和办法。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随时关注和重视蔬菜基地建设,多次深入基地督促检查指导。市及县农业部门和六枝郎岱镇、水城县蟠龙乡都将蔬菜基地建设作为考核的重要目标任务,组建了工作班子,抽派了技术人员,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定了工作措施和考核奖励办法,将蔬菜发展规划到田块,充分发动群众,培训技术和物资供应,确保了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市政府2007年12月制定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特区)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及县、区(特区)农业局,负责指导全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技术服务等职责。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蔬菜产业领导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乡(镇)长亲自挂帅,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蔬菜产业办具体抓落实的措施。
(三)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引进蔬菜种植大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基地建设中,在市及县、区(特区)相关领导和涉农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调研后,提出了把六枝郎岱建成市级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水城县蟠龙乡建成5000亩无公害蔬菜
生产基地,并责成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和组织实施。积极引进蔬菜种植大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作用。2009年全市共有蔬菜专业合经济组织17个,人数1050人,生产(采购)大白菜、番茄等蔬菜23173吨,销售量21075吨,销售额2132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六盘水中心城区、各县(区)中心城区和乡镇农贸市场,以及贵阳、昆明、重庆、广州和广西等外地市场。
(四)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到位,提高了蔬菜种植户的种菜技术水平
蔬菜生产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需要进行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在技术服务方面,市及县、区(特区)农业局技术人员做到蔬菜栽培技术课堂讲座,播放光学影视资料,深入田间地头作现场培训、技术咨询和发放资料等工作,指导农户严格按要求生产,逐步引导农户专业化,规范化种植;调动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种菜缺乏技术的难题,提高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为蔬菜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制定优惠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扩大农村信用社小额资金信贷投放力度,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为加快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内每年安排扶持资金9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450万元,县、区(特区)配套450万元,按每亩200元给予补助给予扶持。六枝郎岱镇还对基地蔬菜种植户按每发展每亩商品蔬菜给予1000元小额贷款扶持,2008年已发放小额贷款326.5万元。
(六)制定相关奖惩政策,鼓励公职人员参与蔬菜种植
对参与种植蔬菜的公职人员,政府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扶持,给予一定的贴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蔬菜生产。公职人员包村包技术的,完成任务的根据实际面积数和种植标准化程度给予适当奖励;完不成任务不给于奖励;对技术指导人员工作到位、指导效果较好的也给予一定奖励。
(七)积极探索新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实行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为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进一步抓好蔬菜基地的发展,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尤其是蔬菜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市及县(特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蔬菜种植重点乡镇积极探索,引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民摒弃“恋地”情结和小农意识,本着“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农户原来地块和面积,实行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
(八)做好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
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的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蔬菜产品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走出六盘水,就必须做好蔬菜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才能在大中城市站住脚,并被市场认可。据2007年11月26日贵州农业厅发布的《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目录》资料记载,目前我市已通过“贵州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商品蔬菜产品产地有:盘县响水镇鲁楚蔬菜协会750亩蔬菜产地;水城县蟠龙乡、阿戛乡、米箩乡计7村共5600亩黄瓜、茄果类产地和7200亩蔬菜产地;六枝特区大用镇5村1200亩蔬菜产地。六枝郎岱市级万亩基地、牛场辣椒的无公害产地认定认证已经申报,正在办理过程中。
(九)加强市场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时掌握和发布蔬菜市场供求信息
在蔬菜栽培品种选择和产品供求关系上,市及县(特区、区)农业部门和各蔬菜种植重点乡镇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明确专人负责蔬菜品种选择和商品菜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指导农户生产和销售,为蔬菜生产和销售提供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
1、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范围内的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机耕道)、水利设施,产地批发市场和低温贮藏保鲜库等建设未完善。
2、农民种植粮食习惯还未完全转变过来,普遍缺乏蔬菜种植技术,商品质量意识淡薄,重视产量忽略质量,缺乏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等体系,制约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地批发销售成交量较小,进入的大型中介组织和运营公司少,未形成配套的“运销型”机制,外销难度大,缺乏对全市蔬菜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4、商品蔬菜基地融资困难,蔬菜生产周转资金投入较大,农户获得贷款较困难。
5、市场信息网络闭塞,获取的信息滞后于市场变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民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市场行情,生产盲目性大,存在着产品规模小,数量少、质量差、价格低和产销脱节等现象,极大挫伤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6、龙头企业建设环节薄弱,缺乏“龙头”带动作用。商品蔬菜的产品精加工和包装销售严重滞后,产品档次品位低,市场销售渠道狭小,严重制约了蔬菜产品效益的转化增值。
五、建议
1、各级政府部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和整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等项目资金,加快商品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蔬菜基地种植农户的培训力度,提高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积极性。培训工作中做到:一是加强蔬菜栽培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优势,采取办培训班、专家讲座、典型报告、现场指导、农民相互传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二是加强科技交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外地先进的技术、土专家、种植大户、管理人才、优良品种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组织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到先进地区观摩考察;三是抓好生产示范点展示工作。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城镇居民“菜篮子”正常供给,促进蔬菜种植农户增产增收。
3、加强农业科技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名、优、特蔬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增加花色品种,推广特色种植。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前提,以提质增值为目标,积极注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加快品种筛选和更新,形成主导产品,突出价格优势,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蔬菜品种的种植结构,增加品种的多样性。
4、制定优惠金融政策,加大财政、信贷资金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生产资金缺乏的困难。同时加大对蔬菜协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5、加强网络建设,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政府部门应当把乡镇和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有序进入市场。开发区域内信息资源,及时反应全市商品蔬菜供求状况,引导农户根据市场信息做好生产规划,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增加农民种植优质商品蔬菜的积极性,为蔬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一、六盘山特困县域金融发展现状
(一) 存贷款基本情况
2014年3月末 , 全市8个连片贫困县 (区 ) 各项存款余额626.83亿元, 较年初增加25.89亿元, 增长4.31%, 同比增加52.68亿元, 增长20.29%;各项贷款余额360.35亿元, 较年初增加21.48亿元, 增长6.34%, 同比增加69.45亿元, 增长23.87%。其中农林牧副渔贷款余额148.91亿元, 同比增加19.58亿元;农村企业贷款余额34.65亿元, 同比增加2.81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50.72亿元, 同比增加32.89亿元,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4.24亿元, 同比增加3.67亿元, 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二) 金融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3月末, 全市8个连片贫困县 (区) 基本实现了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 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50家, 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数共计365个, 其中县城服务网点数140个, 乡镇服务网点数共计225个, 助农取款服务点数共计812个。自助设备布放数达4517个, 其中ATM机446个、POS机具3524个、其他自助服务终端547个, 银行业从业人员达3417名。2014年3月末, 各县 (区) 新三类金融机构共计30家, 其中:村镇银行3家, 贷款余额10.76亿元, 同比增长1.5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26家, 贷款余额11.28亿元, 同比增加6.34亿元;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 贷款余额0.59亿元, 同比增加0.27亿元。
(三) 保险业务开展情况
3月末, 全市8个连片贫困县 (区) 保险业机构各类保费收入3.17亿元, 同比增加0.43万元, 增长15.69%。其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37万元, 同比增加105万元。各类保险理赔支出保险支出10390万元, 同比增加1143万元。其中:农业保险理赔支出372万元, 同比增加33万元。
二、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 民生信贷快速增长
以涉农贷款、小微企业、小额担保贷款为代表的各项民生金融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新增贷款快速提高。1季度末, 庆阳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32.46亿元, 比年初增加12.99亿元, 同比多增6.2亿元;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75.37亿元, 比年初增加5.14亿元, 同比多增12.43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24.86亿元, 比年初增加0.52亿元, 同比多增0.95亿元。
(二) 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庆阳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各类涉农和民生贷款, 推动了辖内各县区农户的养殖、种植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增加了贫困县域农户的收入。2014年1季度, 我市贫困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56元, 同比增加264元。
(三)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工作成果进一步显现
3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232.46亿元, 其中涉及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的各项贷款余额78.10亿元, 占涉农贷款余额的33.60%, 本季新增1.72亿元, 1季度共惠及农户12387户, 惠及企业62户。广大贫困农户通过各类涉农信贷政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贷款梦, 有效缓解了贫困农户想发展生产但缺少资金投入的难题。
三、影响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银政联系有待增强
在调查中发现基层的政府扶贫部门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协调与交流不够紧密, 金融机构对当地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知之不多, 地方政府部门一些好的扶贫项目缺乏金融机构的跟进支持。目前开办的许多金融扶贫项目都是国家或省级政府部门与银行机构联合推出的项目, 如双联双惠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 这些都为当地的农村扶贫工作起到了极积的推动作用, 也体现出了金融业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强大作用。而基层政府部门与银行业进行合作的项目非常少, 地方扶贫部门与当地金融业的联系沟通有待增强。
(二) 基层银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力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对农村扶贫工作高度重视, 中央各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的扶贫政策也很多, 但是许多项目在基层行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如生源地助学贷款等, 辖内金融机构发放此类贷款规模很小。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 使许多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撤离, 造成其在农村地区工作无法开展, 其次是农村扶贫政策多为帮扶性质, 经济效益低, 而且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 基层金融机构业务推广积极性不高。
(三) 基层金融体系结构单一
目前辖内涉农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主要是邮政储蓄银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些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市场定位、产品定价等方面同质化严重, 造成市场过度竞争与服务空白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服务“三农”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 目前的金融体系受制于机构网点较少, 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因素制约, 业务开办困难较大。
(四) 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是支付环境建设有待加强。虽然近年来通过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 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得到改善, 但与农民群众的支付结算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其次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对于庆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占相当比例的实际情况, 贫困农户想要得到高效便捷的信贷支持, 就必须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四、改进和完善金融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 完善银政协调机制
一是通过搭建部门间的合作平台, 拓宽合作领域, 加强信息交流。如可利用银企洽谈会等形式, 将政府扶贫部门项目纳入其中, 提高扶贫项目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基层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当地政府部门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的扶贫项目, 政府部门也可掌握各金融机构出台的扶贫惠民政策, 加强双边信息交流, 寻找合作项目;三是协调解决项目合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部门间的有效互动, 推动地方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 强化担当意识, 化解政策落实难困局
首先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扶贫助农业务办理的积极性。基层金融机构要充分重视扶贫工作, 提高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扶贫项目的调查研究, 提高制度的落实力, 受制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限制, 各地的扶贫政策措施差异性很大, 基层金融机构在执行上级行的政策时存在许多困难, 应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提高政策的落实力, 用足用活扶贫政策, 造“富”一方百姓。
(三) 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坚持“大金融、差异化、普惠性”原则, 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继续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和辐射能力。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 有序引导和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新兴金融组织, 如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小微型金融机构, 依靠其成本优势和信息优势, 有效解决农户“短频快、小散急”金融需求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吸纳民间资本等措施, 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可持续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四) 继续加大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
首先要做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紧紧围绕农村林权改革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做好农户的信用评级工作, 加快农村信用系统建设, 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农户信用信息的交流共享, 降低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成本。其次继续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的现代化支付结算机具向农村地区投入安装, 积极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工作的开展, 快速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 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加大对农户的信用宣传, 增强农户的诚实守信意识。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 让农户明白今天的信用就是明天的财富, 建立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
参考文献
榆树市是全国的产粮大县之一。近年来,榆树市不断加大棚膜经济发展力度,在资金上、政策上、技术上都进行扶持,创新推进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到2010年末,全市蔬菜大棚、温室发展到4万多栋,面积2667公顷,形成了以15个乡镇为单元蔬菜产业基地,共建设46个棚膜蔬菜园区,农民人均蔬菜收入实现2700元。
刘丰艳副主任说,榆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膜经济发展,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榆树市棚膜经济发展实现了园区化,资金投入多元化,品种管理實现了标准化,政府扶持实现了制度化,为全省棚膜经济发展树立了学习的典型。
在榆树市弓棚镇机关干部创业园,统一建设的蔬菜日光温室整齐划一排列,尽管棚外冰天雪地,棚室内却春意盎然,黄瓜苗、豆角秧、油菜苗郁郁葱葱,尽情地沐浴着阳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水肥条件为它们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在太安乡西龙村棚膜蔬菜园区进行集中育苗,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分散育苗带来的技术问题、采收品种分散以及成熟时间不一等问题。
刘丰艳副主任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以强基础、调结构、提质量、保供给为主攻方向,稳定露地面积,扩大棚室规模,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坚持规模化发展,坚持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着力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政策扶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开拓省内外市场,从而全面推进我省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
一、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着力推进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的集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供给、功能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蔬菜发展新格局。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市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之一和全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xx年,全市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蔬菜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91.6万亩、126万吨和20亿元,比20xx年的83.3万亩、107万吨、16亿元增长10%、17.8%、25%;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4.5%,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畜牧业一起构成了全市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地形成。经过多年来的统一规划和发展,形成了XX县民族乡的辣椒、撮镇的香葱、长临河镇的小萝卜,XX县朱巷镇和陶楼乡的甘蓝、罗塘乡和左店乡的马铃薯、吴山镇的三瓜、北部地区的草莓,XX县上派镇的瓠子、铭传乡的大葱,XX区大圩镇的浅水藕和茭白,XX区三十岗的早西瓜等一大批规模种植、配套齐全、优势明显,“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多乡(镇)一业的特色区域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产量已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
(三)设施栽培快速发展,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稳产高产优质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不断增加,蔬菜产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到底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11.6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8.5万亩,比20xx年增加2倍。科技进步加快,选育出叶类菜、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新品种100多个,引进蔬菜新品种150多个,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70多个。设施大棚、健康栽培、两网-膜覆盖、泥炭育苗、嫁接换根、频振灯杀虫、黄板诱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得到大力推广,蔬菜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现有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26家。20xx年,全市蔬菜加工量5.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度不断提升,远销东南亚和部分欧美国家,出口创汇877万美元。两家较大规模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拉动产销流通明显,交易量达85万吨,交易额19亿元,其中周谷堆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2000吨,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达到175个,带动6.5万农户从事蔬菜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品牌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监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优质、安全、生态的蔬菜生产大幅提高,到20xx年底,全市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瓜菜基地32个,无公害瓜菜产品认证数47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6 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35万亩,占常年性蔬菜面积的76%。“徽之皇”酱菜、“丰绿源”草莓、“大圩”蔬菜、“三十岗”西瓜等一批全国和地方著名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六)政府引导作用显现,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建立。以来,市县两级不断加大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至20xx年市本级财政投入到累计达到43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明显,吸引了社会资金投资蔬菜产业开发,其中设施栽培中的民间资本投资已达75%以上,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业主投入,社会参与,信贷支持的蔬菜生产投入机制。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当前合肥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模化发展速度偏缓,集约化经营程度偏低;二是主导产品不明显,产品品种多样性、季节供给均衡性与市场需求尚存差距,蔬菜产业结构仍需大力调整;三是块状产业带优势不突出,设施栽培面积小,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四是龙头企业偏少且带动力不强,加工能力弱,加工层次低,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不多;五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六是产业规划滞后于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规划引导产业集聚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二、加快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是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有效供给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是构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蔬菜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大提升。
(一)确立发展目标,推动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围绕我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定位,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立足大平衡、面向大市场、推进大生产、打造大品牌、促进大流通、实现大提升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供给、助农增收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壮大蔬菜产业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实现基地规模化,产品优质化,加工龙头化,经营产业化,营销网络化,服务社会化,将蔬菜产业打造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全省现代蔬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基地,优质安全蔬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居民创业基地;现代蔬菜技术、信息和人才高地;蔬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等“三个基地三个高地两个中心”。
到20xx年,全市建成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60万吨,商品率达到70%;初级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蔬菜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加工业产值突破5亿元,新增创汇能力2000万美元;生产环节吸纳农村劳动力25万人就业,服务、加工、流通等环节提供城乡就业机会8万个。基本建成产业支撑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争取申报批准15~20个绿色蔬菜品牌,5~10个有机蔬菜品牌。蔬菜基地的年生产水平领先全省,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加工增值的三大目标。
(二)创新发展理念,打造蔬菜产业发展新优势
——用科技兴菜理念保供给,打造蔬菜生产新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加强蔬菜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推广优质品种和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依靠科技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和结构,增加优质特色蔬菜供应,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由粗放种植模式向集约高效种植模式转变。
——用城乡一体理念拓功能,打造产业增值新优势。按照城乡一体、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要求,跳出蔬菜抓发展,统筹蔬菜产业与城乡经济、蔬菜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科普、体验、购物为一体的现代观光蔬菜产业,拓展产业增值新空间。实现由单一提供生活产品向提供生活和精神产品并重的转变。
——用工业化理念促增效,打造产业经营新优势。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三位一体”联动,培育发展一批整体实力强、带动作用大、机制灵活、盈利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扩展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为主、多方参与、多样合作、自愿组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竞相发展,走规范化提高、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完善蔬菜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实行连锁配送,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打造优质蔬菜加工、外销大市。实现由传统园田式自产自销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转变。
——用标准化理念求提升,打造质量管理新优势。推进蔬菜品种优质化,实现生产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蔬菜产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优化蔬菜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兴菜”,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蔬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实现由数量型向优质安全型转变。
——用社会化理念强服务,打造促进发展新优势。探索推进蔬菜农技推广改革,强化体系支撑;抓好各类服务载体建设,强化服务支撑;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蔬菜产业的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实现由松散型服务向体系型服务的转变。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蔬菜均衡供给
1、优化三大重点区域布局。坚持“水生和旱生并进、设施和露地并举、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按照“一线抓提升、二线抓扩张、三线抓合作”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常年均衡供给的能力。一是近城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大圩、三十岗、南岗等地,建设兼具保障供应,满足市民农业认知、观光休闲、农事参与,发展集研发、展销为一体的现代蔬菜示范基地,推广无公害栽培、无土栽培等新型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良品种,提升蔬菜产业档次。二是郊县蔬菜生产基地。此区域基地面积大、分布广、总量多、品种丰、条件好。按照“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标准和无害、营养、时鲜的要求,重点推进设施栽培,扩大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生产。重点建设三河和下塘现代蔬菜基地、肥东和长丰反季节等四大瓜果(食用菌)基地建设。三是周边地区蔬菜供应基地。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发挥XX市场、技术等优势,加强与周边六安、巢湖、淮南等地市合作,共建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到 ,三线合作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满足市民多样化、高品质化的“菜篮子”产品需求。
2、打造两个特色蔬菜产业带。本着因地制宜、凸显优势、优化生态、促进增效的原则,在巢湖沿岸、合铜路两侧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带,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提升。一是造就沿巢湖圩畈区的水生蔬菜产业环带,充分发挥丰富的水生资源优势,在沿巢湖三个县区八个乡镇规模发展浅水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种植,到20xx年总面积达10万亩,形成“十万荷花、百里长廊”,农民增收、城市添绿的旅游农业景区。二是建设合铜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将XX县上派镇、严店乡、三河镇蔬菜基地新老连片,扩点成带,巩固老基地,联动新基地,建成绵延20公里的全省高速公路上首条绿色蔬菜观光带。
3、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坚持“稳定总量,提高质量,保障本地,扩大外销”的原则,把品种调整与农民增收、市场均衡供应和增强蔬菜产品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优化我市蔬菜品种和种植结构。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筛选宜种品种,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冬季冬闲地(土)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在保障市内市场均衡供应的基础上,面向北方冬春淡季市场和沿海夏秋淡季市场扩大生产销售。促进我市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
4、多措施保障均衡供给。一是实行错时播种,适当延长播种期,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均衡和拉长上市时间。二是兼顾鲜销和加工,防止出现蔬菜过度集中上市。三是运用现代科技和设施条件实现蔬菜淡季上市。四是结合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步配套推进蔬菜气调(冷藏)库建设,避峰上市,延长蔬菜供应时间。逐步实现蔬菜供给的“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四)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经营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种植总量的率先突破。必须以扩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不同层次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不断扩大规模生产,增加种植总量,转变生产方式。
1、蔬菜园区建设。包括蔬菜科技示范园和蔬菜产业园。蔬菜科技示范园,发挥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作用,配套建设保护地栽培设施(不少于栽培面积的60%)、喷滴灌设施、育苗设施、培训设施和科技示范试验及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园,运用工业开发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基地设施建设配套,引进蔬菜生产、加工、科研企业和种菜大户进园生产,使之成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产业集聚的平台、带动农民增收的载体、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
2、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设50万亩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水生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旱生蔬菜生产基地40万亩。基地建设达到水、电、路、沟、渠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田间主干道硬质化,方便生产和运输,实现规模化生产,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3、蔬菜设施栽培建设。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着力发展和推广单体大棚、联栋大棚、中小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经济效益。20xx年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20万亩。结合生态旅游,发展融生产性、休闲性、生态性、寓教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和种植、采摘体验型的蔬菜产业。结合城郊景观大道建设、乡村田园化道路及水渠建设改造,建设瓜果蔬菜绿色走廊,探索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优美、农民收入增加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蔬菜种苗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蔬菜良种繁育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市蔬菜种质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整合蔬菜科技创新力量,以丰乐种业、江淮园艺研究所等为核心,加快蔬菜瓜果类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基地建设,加快蔬菜园区苗种工厂化生产园区建设,加速蔬菜苗种产业化生产,增强供苗供种能力,壮大合肥蔬菜种业。鼓励和支持各类蔬菜育种企业开展蔬菜种资源基因库与品种创新基地建设,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我市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特色,着眼国内外市场需求,采取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综合措施,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拉动力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起点高、规模大、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基地扩张,增加生产总量。
把蔬菜加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发展优势蔬菜产品精深加工,主攻产品增值,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专业化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业集成度。重点抓好长丰双墩镇和周谷堆批发市场加工配送基地,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快合肥兄弟食品公司、合肥徽之皇公司、合肥金绿公司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加工项目,促进增资增产。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标准化入户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蔬菜基地建设和品牌认证及标志管理。加大主导产业品牌建设力度,整合现有产品品牌,引导已形成产业规模、知名度较高、特色鲜明的源产地产品申办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对开发名牌产品突出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到 20扶持40个“品牌”蔬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从而创建多层次品牌体系,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我市蔬菜产业的竞争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要求,把规范、培育和壮大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协会、蔬菜经纪人等放在突出位置,鼓励支持蔬菜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乡镇和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村建立蔬菜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融合,互动共赢关系,发展“订单蔬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构建新型流通体系,提高蔬菜市场化水平
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功能、提升档次、规范管理”的要求,发挥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周谷堆等现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和业态提升,强化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交易系统建设,使之成为保障合肥、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大型现代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依靠社会力量,吸纳各种资本,投资流通领域,改善农贸市场蔬菜经营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全市蔬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发挥调节蔬菜供求、质量引导、预测预报等作用。依托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大蔬菜冷链建设,构建城市蔬菜直销配送体系,加快蔬菜产品销售向净菜化、速食化、包装化和超市化方向发展。到年,建设100个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网店,达到质量、品牌、设施、标准四个统一。从而构建以批发市场和加工物流配送企业为枢纽,各种零售店、专卖店和集贸市场为终端,现代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为支撑,高效畅通、便民利民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安全发展
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在认真实施现有国家、省市蔬菜产业标准的同时,按照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并重,尽快完善与蔬菜质量安全有关的各项地方标准,重点制定和落实生产技术规范,大力推行产加销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蔬菜标准化体系。
2、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支持蔬菜科技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蔬菜重点生产乡镇可根据需要设立蔬菜技术推广站,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农民技术员。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各环节及各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强化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蔬菜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培训,力争在2-3年内,使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菜农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加强科技示范,组织市、县(区)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指导帮扶,强化示范引导,加快蔬菜产业建设步伐。
3、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市级蔬菜检测机构设施建设,加快乡镇蔬菜速测点和市场、超市、重点加工企业检测点建设,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促进蔬菜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检测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
(八)扩大对外开发,增强蔬菜产业外向度
1、突出招商引资。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注重产业链配套招商,主动承接江浙沪地区蔬菜产业基地外移,着力引进种源生产、精深加工和配套产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和技术、资金密集型重大项目,加快我市蔬菜产业从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向引资、引技、引才、引管理结合的转变,向产业集聚、企业集合、资源集约的转变。
2、强化周边合作。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推进六安、巢湖等地我市的三线蔬菜基地建设,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年扩大供肥蔬菜基地规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九)完善发展保障机制,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坚持把做好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放在保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和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的战略高度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发展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质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合力,促进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2、科学实施规划。各地要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体要求和《XX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的要求,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按照市场需求规律,制定各自的蔬菜生产发展规划,明确分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年度发展任务,抓好分布实施。突出蔬菜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XX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我市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地要统筹好蔬菜基地建设选址与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将其列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分级负责,逐步改变蔬菜基地因城镇扩张“边建边占” 的现象。
3、强化政策支持。加大XX市《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和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投资蔬菜产业开发,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有关促进蔬菜产业的项目和资金,健全蔬菜产业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有关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促进蔬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加快蔬菜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进程。
4、建立保险机制。探索将政策性商业保险引入蔬菜生产和销售领域,建立蔬菜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蔬菜保险保障体系。不断创新蔬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共同研究相关担保和贷款办法,解决蔬菜大户和菜农融资难的问题。
5、突出应急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蔬菜供给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蔬菜市场有效供给应急预案,认真落实预案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建立蔬菜市场异常波动防范制度,构建反应及时、处置得力、防范严密、化解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应急时调得出、运的进,努力维护蔬菜市场供给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稳定。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贵州省一直重视粮食生产,长期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一、耕地资源潜力
1、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使现有70%耕地用于种粮,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贵州是个喀斯特的山区省份,基本农田建设普遍薄弱,保灌面积小。而形成中低产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为此,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业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是构建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万亩,以每亩新增粮食100公斤计,至20xx年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我省自xx年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12年累计实施912万亩,使近50万亩坡耕地变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计增产粮食160.9万吨。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坡改梯,以现在的速度,至可使粮食总产增加80万吨以上。
3、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结合进行“瘦变肥、薄变厚、坡变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广等高带状种植、绿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单产可提高近50%。按全省计划每年改造50万亩的进程,至20累计可改造中低产耕地300万亩,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4、加强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贵州农业发展要根本解决长远的粮食问题,有效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必须树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观点,合理开发“四荒”耕地。从现在起至年,若以20个土地大县,每县垦复3万亩,40余个中等县,每县垦复1万亩,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与废弃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万亩左右,使粮食总产可至少增加约24万吨。
二、生态条件潜力
贵州虽然地处高原,但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农业部xx年《中国南方粮食结构优化研究》资料,认为贵州生态气候条件对粮食总量的近、中期理论预测,其粮食总产潜力为1468.7万吨,潜力指数为43.16%。这些都说明贵州在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条件、提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总产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64.4万吨。
三、生产条件潜力
1、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目前,贵州夏粮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约仍有500万亩冬闲田土的影响。近期除保留少数冬水田、囤水田之外,应采取大力发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较短,利于茬口衔接的马铃薯、大麦和多种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粮产量,又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若减少一半的冬闲田土用于种粮,使夏粮总产比重可提高近4个百分点,即可增产粮食约45万吨。
2、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从贵州农作物生长普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晚秋时空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大种晚秋作物,发展秋洋芋、秋红苕、秋荞等100万亩,按亩产10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10万吨。
3、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积扩大粮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证的面积,约有200万亩,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为此,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区域,加强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粮食的潜力可达30万吨以上。
四、科学技术潜力
1、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针对贵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进一步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贵州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点适用技术示范带动下,广泛推广的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摸试、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是贵州四大主体作物,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突出抓好四大主体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中,应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产业化,作为粮食发展的新举措:一是在确保稻谷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把约计200万亩“三年两不收”的望天田,通过“水路不通走旱路”,用于扩种杂交玉米,其玉米单产可比种水稻稳定增长10—20%;二是在旱地分带轮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分带种植方式,都应考虑玉米单产水平不能下降;三是在旱地扩大间套种植方式中,应努力扩大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并在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不断扩大二季马铃薯的面积;四是要加强四大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主导作物品种培育、筛选、更新和提纯。
为切实做好今年夏收夏种工作,更好服务“三农”,XX县农机局立足本职,周密部署、依法履职,统筹调度、强化服务,充分展示了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XX县小麦种植面积约9万亩,适宜机械收获的面积机收率达98%。
一、当前夏收夏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农机作业成本高。据亿霖、民乐、大红鹰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由于XX县是山区县,山区丘陵多、地块小,无法连片作业,机械作业难度加大;而且农机作业油料价格高,人工工时、机械维修费用高。今年XX县小麦机收价格为每亩100元左右,与周边县区机收价格相比,每亩普遍高出20—30 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方面主要是受地块影响;另一方面柴油价格高(例如:一台中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每亩需用柴油5公升左右,每天可收割小麦 40—50亩,燃油成本在200—250公升左右,按柴油每公升比以前高0.8元的价格计,每天多支出160—200元);再一方面人工费高,一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的作业机手每天人工费300元。作业成本的增加,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作业人员只有提高作业费,这样也就增加了种粮农民的生产成本。
二是作业难度较周边县区大。XX县是山区县,丘陵山地多,地块小、布局分散,多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为主,地块与地块之间农作物混杂套种,作业场地不集中,无法连片作业。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无法作业,只适用中小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机械转场频繁,机械利用率低。
三是作业需求量大,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少。由于XX县是山区县,大型机械保有量少,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增加不多;而且“三夏”麦收抢抓农时、时间紧,农民需求剧增;再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急剧缺乏。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已经成为全县农民群众“三夏”麦收的依赖。但“省功、省时、省力”的机械化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太少,目前,全县拥有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在200多台。
四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三夏”生产期间,农事活动和农机生产作业活动增多,各种农业机械不论技术状态如何一般都投入生产一线,带来了极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再是天气炎热、时间紧、农活多,农机作业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极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五是当前天气连续干旱,影响了夏种进度。
二、建议和对策
一是尽管今年对“三夏”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保质保量优先加油,并对所使用的燃油进行了适当补贴(每公升0.2元),但对作业成本的改变起不到明显作用。
二是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继续加大对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农机后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专项作业服务,既提高作业效率,又便于调度管理。今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县新增联合收割机15台。
三是提高农机服务和机械作业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大力组织机械作业,根据生产进度,及时调度农机具,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确保作业质量,促进“三夏”生产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机耕、机播等作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水平和效益。
四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机化网站等媒体进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以平安农机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乡镇为平台,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宣传安全法规和农机安全常识,努力提高广大机手的安全意识和遵守农机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农机监理站积极与公安交警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开展农机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杜绝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为助推落实县委关于“提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战略部署,按照县政协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13日至15日,县政协组织农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蔡旗、昌宁等8个镇和天祝、榆中2个县,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和观摩学习,并召开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季度协商座谈会。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协商互动交流,把脉问诊、研判分析,博采众议、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环沙,光照强、降水少、积温高,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多,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特别适宜冬春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夏秋露地瓜菜生长,是西北乃至全国发展优质蔬菜生产最佳区域之一。此外,我县地处西北内陆,无工矿企业,水体、土壤、空气等农业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农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病虫危害轻且宜防控,与周边的**、**、**、**等地相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风水宝地”。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蔬菜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绿色消费”形成共识,市场容量不断加大。同时,我县生产的温室拱棚和夏秋露地蔬菜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期适逢南方蔬菜淡季,外销市场空间较大。经香港客商分析,按广州、香港的市场需求量,我县蔬菜规模可达到2万亩以上,绿色有机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效益明显。有机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平均高出4-5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与传统大田经济作物相比,有明显的价格和效益优势。如苏武供港蔬菜,年产四茬菜心,亩均产量1800公斤,亩均纯收入3125元,是葵花的近3倍;昌宁华建供港蔬菜,香菜亩均纯收入1.5万元、金丝王1.2万元;蔡旗月牙露地蔬菜,西兰花亩均纯收入3000元、娃娃菜5000元;薛百更名芦芛,亩均纯收入6000元;双茨科中路高辣朝天椒,亩均纯收入4000元;大坝王谋黄秋葵,亩均纯收入4000元;重兴上案拱棚蔬菜,棚均单茬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加之日光温室人参果、西红柿、沙葱等效益十分可观,扎子沟温室人参果达到每棚15万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大有可为。
——政策机遇良好。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规模化生产、贮藏保鲜、市场建设、技术培训服务进行资金扶持。市、县把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作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品牌打造、基地建设、园区示范、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为我县绿色有机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产业现状
一是生产规模有突破。2019年全县稳定形成以人参果、西红柿、西甜瓜、沙葱、甜美南瓜、辣椒、叶菜等为主的瓜菜总面积达到16.4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瓜菜4.78万亩、辣椒1.17万亩、西葫芦4000亩、叶菜类2600亩、供港蔬菜5800万亩,瓜菜产量38万吨,实现总产值9.48亿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打造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100亩,建成蔡旗官沟村韭黄等7个县级产业园和昌宁华建村绿色蔬菜示范点等21个镇级示范点。
二是种植模式有突破。大力推广“露地—拱棚—温室”等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模式,日光温室示范推广秋冬茬、冬春茬、越冬一大茬、一年多茬等种植模式,建成坝区茄果类、沙葱,环河片小乳瓜、西葫芦温室特色产区,初步形成蔡旗、重兴、昌宁三雷、薛百、苏武、大滩、双茨科等精细蔬菜产业带和温室拱棚大田错峰上市、四季供应的规模效应,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品质升级”的周年生产目标。
三是产品认证有突破。制定颁布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0项,累计认定“三品一标”57个,其中绿色食品29个、有机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总面积达48.64万亩,注册“玉乳”“漠上花”“翠玉”等蔬菜品牌。2018年民勤沙葱、蔡旗管沟韭黄、薛百更名芦笋、双茨科人参果、苏武叶菜等企业(合作社)荣获首批“中国小产区产品试验示范基地”称号。“民清源”特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民勤成为甘肃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大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四是市场营销有突破。瞄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高端市场,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产销模式,走出去搞好市场对接,宣传推销民勤有机蔬菜品牌,与阿里巴巴、京东、兄弟供应链等知名电商平台联合打造民勤电商模式,成功举办瓜菜全网发售活动,加快瓜菜线上线下销售。建成蔬菜保鲜库25家,总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培育腾盛、生平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
家,组建金惠农瓜菜、长炼沙葱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65家,培育发展日光温室、大田蔬菜家庭农场6家。
五是服务保障有突破。县委、县政府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落实奖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亿元,有力支持瓜菜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储藏保鲜和市场体系建设。县政府还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技术合作,成立吴明株院士工作站,拟建综合试验站和民勤瓜菜研究所,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突出问题
(一)产业推进落实机制不够得力。一是宣传引导服务不得力。有关部门未能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对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市场前景、对比效益、技术路线等方面缺乏深入广泛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普遍对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概念模糊,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和坚定信心,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二是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布局比较分散,存在种植不集中、连片规模小等问题,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存在种植结构简单、品种单一、镇村类同的问题,品种种植规模与市场供需不平衡,缺乏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三是推进落实机制不健全。目前全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正处于半坡起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县级层面整体发展规划不明确,镇和职能部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明细,县、镇、村专门机构和目标责任不到位,组织指导、联系包抓、限时推进、奖惩扶持、责任考评等机制尚不完善,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推进措施不够得力。
(二)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有的蔬菜示范园区水、电、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部分镇受资金困扰储藏保鲜库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按时投入运行;部分日光温室标准不高,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卷帘机、棉被等设备配套不足,改造维护费用巨大。二是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蔡旗镇引进的一家蔬菜企业因不能解决建设用地而不得不将储藏保鲜库建在了相邻的永昌县;昌宁镇引进的蔬菜企业金从玉公司也因无法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而不能就地建设蔬菜加工厂和储藏保鲜设施。三是基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如苏武供港蔬菜产业园,全部使用喷灌节水设施,造成土壤表层盐碱不能下渗,积盐严重,出现蔬菜死苗、轮作倒茬困难、土壤耕性变差、病虫害难防、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持续长远发展。四是种苗供应能力不足。蔬菜专业化育苗基地和季节性育苗温室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各产业园无力自建育苗基地,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大量种苗缺口从武威、金昌、张掖等地外调,种苗成本大且良莠不齐。
(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短缺严重。一是投资扶持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但总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奖补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到位,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由于人工锄草采摘、有机认证、土地流转、耕地整理、种苗、水电、生物杀虫等各种费用开支较大,蔬菜种植投入高且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市场疲软或遭遇自然灾害,种植户很难收回成本。三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蔬菜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明显不足,品种、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高标准示范园区数量少、档次低,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社会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贷款融资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一是重点龙头企业匮乏。县域内缺乏加工、购销、储藏保鲜集于一体,牵引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有的企业在蔬菜加工运销环节因管理不善,导致成本加大、效益下滑,甚至亏本经营,长远发展难以为继。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有限。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服务方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蔬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蔬菜以初级产品为主,企业重收购、保鲜、贮存,轻加工、包装、品牌,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和精深加工率不足,“民清源”等集体商标影响力不高,“民勤蔬菜”品牌没能真正叫响叫亮,导致我县品质好的蔬菜没有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四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不能适应蔬菜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需求,难以发挥蔬菜供求调节和“淡吞旺吐”的功能。
(五)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人才短缺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蔬菜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限。我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有技术力量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结构不合理,很难适应产业大规模发展需求。二是本土产业工人缺乏。蔬菜生产从集中采摘、统一包装到保鲜上市,时间短、用工量大、技术要求高。我县大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蔬菜生产技术及年龄偏大、报酬要求高,加之技术培训跟不上,产业基地的采摘、包装基本是外地人口,本地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在蔬菜采收旺季用工紧张。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蔬菜生产经营中还存在中间环节多、管理人才少、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运行成本费用高等许多难题,有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抓管理、搞加工、促营销、拓市场的专业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四、发展建议
1、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集约发展。一要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加快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各镇各部门实施方案,分区域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品种布局,避免镇村之间种植类同和无序竞争,持续扩大基地规模,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二要合理布局。区域布局上,环河区的昌宁、蔡旗、重兴要重点规模化发展;坝区的三雷、苏武、双茨科、东坝等镇要选择适宜村社适度发展,其它区域小面积试验示范,不要规模生产。品种布局上,对应深圳、广州、香港等市场需求,优先种植精细主体品种,如芥兰、学斗、菜心、红芥兰、银丝王等;适度种植大路品种,如甘蓝、西兰花、娃娃菜、胡萝卜等;探索种植其它品种,如香菜、芹菜等;低档蔬菜不宜种植。三要创新模式。种植模式上,扩大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示范推广大中小拱棚“春提前”、“秋延后”生产技术,延长蔬菜供应时间,提升均衡上市能力。生产组织模式上,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模式,通过企业流转土地,建立基地自主生产,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农户生产为主体,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四要准确定位。以绿色蔬菜为主体,有机蔬菜做引领。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定区域、确定品种、定实面积、严格标准,分区域开展有机蔬菜生产,实现优质优价,逐步引领民勤绿色有机蔬菜上档次、提效益。
2、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持续长远发展。一要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中资金、技术、人员,选择有条件的村社,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从蔬菜标准园环境选择,到功能分区、田间配套、生产技术示范、合作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二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严把种苗、用药、用肥、用水和销售五个关口,全程监控基地耕、种、管、收过程,形成“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三要加强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县级人参果育苗中心为龙头,在蔬菜生产重点镇村扶持建立商品化蔬菜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包装等过程全面实行标准化。
3、注重品牌打造,助推产品高效畅销。一要精心打造民勤蔬菜品牌。坚持“品牌就是利润空间,就是购买欲望”的理念,以“绿”为主,以“特”取胜,以“新”引人,有关部门组织专人或请专业人士,对民勤绿色蔬菜产业进行精准研判、品牌规划和商标设计,依托“民清源”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真正做精打响“民勤蔬菜”自己的品牌。鼓励引导蔬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登记和产地认定工作。二要积极推行“双单”产销模式。大力推行“订单+保单”产销模式,通过订单保销售、保单防风险,发展订单农业,推行蔬菜政策性价格保险和灾害保险,增强蔬菜种植抵御风险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要及时搞好信息发布。建立县级蔬菜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和蔬菜数据资源库,组建县级信息采集分析专家组,构建完善蔬菜信息监测、风险预警发布机制,跟踪国内外蔬菜发展信息,通过手机APP平台及时或提前发布蔬菜的生产、需求、预警、贸易、认证等信息,帮助菜农及时按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调整结构,规避盲目种植风险。四要走出去推介拓展市场。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赴大城市开展联谊和产品推介活动,主动参与蔬菜展销对接会,开拓外部市场和高端市场。适时举办各种节会、赛事,邀请外地客商来民考察,大力发展“互联网+蔬菜”业务,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网上交易,提高民勤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蔬菜“种得好、产得出、销得快”。
4、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主体带动能力。一要培育做强产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带动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一批蔬菜骨干龙头企业,组建科技企业联盟,规范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合理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带动我县蔬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二要新建改建蔬菜交易市场。配套完善县级蔬菜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集中扶持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保障蔬菜集散流通顺畅。三要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设施。以精细蔬菜产业带和重点示范园区为主,积极扶持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蔬菜恒温气调库,加强分级、包装、冷藏设施建设,发展保鲜、冷链运输,提高蔬菜的“旺吞淡吐”、均衡供应和避峰上市能力。四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蔬菜基地道路、渠道、电力设施,规划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大力推广膜下沟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和自动化灌溉技术,提升蔬菜作业机械化水平。
5、抓好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一要抓好技术队伍建设。依托“两站、一中心、五所”,深化院地、校地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会诊把脉,开展技术研发和组装配套。有计划地引进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组建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团队,妥善解决产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二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建立农民培训基地,组建蔬菜劳务公司,实施科技入户、菜农培训工程,重点培训蔬菜标准化栽培、采收处理、育苗、病虫害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加大蔬菜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培育一批蔬菜产业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营销大户,培养一批本土蔬菜产业工人,解决蔬菜产业用工短缺的问题。三要注重土壤降碱改良。落实深翻晒土、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采取“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轮作模式,积极试验秋季复种红笋的种植模式,科学安排茬口,合理轮作倒茬,采用越冬水灌溉,压碱降盐、改良土壤,优化蔬菜种植环境。
朱江陈彦彦
〔内容摘要〕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工作是党和国家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重要举措,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是解决六盘水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调研
〔作者简介〕六盘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保障性住房作为解决低收入非农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力度的加大,六盘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中央和省、市各级部门的关心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一、总体情况
2007年以来,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为:廉租住房建设任务31020套,其中:2010年前16729套,2011年14291套。2011年公共租赁住房任务2200套,2011年经济适用住房任务585套。截至2011年10月18日,全市2010年以前16729套廉租住房共竣工5873套,有9024套处于主体施工阶段,1186套处于基础施工阶段。2011年14291套廉租住房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0120.26万元。2011年,我市公共租赁住房采取新建、引资、回购等方式建设已经全部开工,585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也已全部开工。
二、廉租住房项目建设情况
2009-2011年,我市廉租房项目建设任务共29310套、146.54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3879万元,共获中央补助资金68168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2880万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31914万元。
(一)2009-2010年廉租住房项目情况
2009-2010年,全市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为15019套,75.09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1675万元,共获中央补助资金3286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9501万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22715万元,竣工4115套。具体情况见表1-1~1-2。
(二)2011年廉租住房项目
2011年国家下达新增廉租住房任务14291套、71.45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0956万元,中央投资补助资金到位35302.5万元,获省级调剂补助资金6934.87万元,获省级补助资金6934.9万元。地方应配套资金45653.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9198万元。截至10月18
日,累计完成投资11326.92万元,占全市总投资的13.99%,其中:六枝7057万元,占六枝总投资的26.81%。盘县1444.93万元,占盘县总投资的3.82%,与上月同期相比无增长。水城县2532.99万元,占水城县总投资的47.87%。钟山区292万元,占钟山区总投资的2.92%,与上月同期相比无增长。详见表2-1。
三、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情况
2011年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任务2200套,共获中央补助资金4233万元,其中:六枝446万元、盘县1339万元、水城县292万元、钟山区2156万元。盘县、水城县通过新建,钟山区通过新建、引资,六枝特区通过回购等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63万元。
四、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情况
2011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为585套,其中:六枝285套,盘县300套。截至目前,585套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16万元。其中:六枝285套已全部达到主体3层以上,共完成投资1592万元;盘县300套已全部主体完工,共完成投资382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项目进度不够理想。保障性住房时间紧、任务重,且涉及部门多,特别是征地拆迁等工作难度大,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项目进度总体推进的一大因素。
(二)建设资金缺口大。2011年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计划总投资约11.6亿元。现中央、省级补助到位资金、县(区、特区)落实资金6.24亿元,资金缺口5.36亿元,其中仅公共租赁住房资金缺口3.03亿元。
(三)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加强。部分项目存在“五牌一图”不完善,建筑材料堆放不规整,项目“四制”落实不到位,未能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
六、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对待,以对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继续着力推进项目进度。及时对各项目进度情况进行调度,全面掌握所有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各施工企业明确项目年底前工作进度目标和项目竣工时限,对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扎实促进项目进度,确保国家和省要求至2011年底,2009年前项目全部竣工并入住,2010年项目主体完工,2011年项目达到3个三分之一(主体基本完工三分之一,进入地上施工阶段三分之一,基础施工三分之一)目标的实现。
(三)继续加强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的意见》(黔建建通〔2011〕393号)关于“各地不得降低建设标准,严格把关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严查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同时,要在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
牌,刻录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始终坚持把项目质量安全作为项目建设的头等大事,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安全措施,规范项目现场管理,严格按图施工,推广使用环保节能产品和新型墙体材料,杜绝不合格产品,严防项目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发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继续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项目“四制”要求(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完善项目“五牌一图”,推行文明施工、规范施工,合理设置临时工棚,妥善堆放和保管建筑材料,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对未按规定完善规范要求的项目限期整改,切实将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成为老百姓的放心项目、满意项目。
(五)继续加强资金筹集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资金专户管理和分组台账管理制度,通过财政预算安排、银行贷款、企业筹资、廉租住房出售、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等措施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严防违规截留、挪用、占用保障性住房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六)继续加强保障对象资格审查工作。特别是严肃租赁、购买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执行“谁审查谁负责”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及时清理,严防资料审查过程中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现象发生,避免因资料审查不严格所致不符合条件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租赁、购买现象发生,从源头上防止潜在的各类矛盾和遗留问题发生,确保应保尽保目标实现。
(七)继续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将项目进度情况10日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对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到全市整体工作进度的,专题向责任单位政府进行督办,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将督办内容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八)继续加强数据统计工作。严格按照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口径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规函〔2011〕30号)精神要求,统一统计数据口径:“规划设计的永久性工程已正式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仅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场地平整、旧有建筑物拆除、临时建筑、施工用临时道路和水电等建设,未破土刨槽的,均不应计为正式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套数,以单体工程为单位统计。项目的开工套数,只统计已开工单体工程的套数,未开工的单体工程的套数不能计入。保障性住房或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在其他项目中配建的,按该项目中已开工单体工程的配建套数统计。”,如实报送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开工套数和项目进展情况。
(九)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继续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后续开工和竣工的项目的套数应分别在项目开工和竣工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在本地政府网站及项目建设地点公开信息,建设计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也应在调整或变更后10个工作日内在在本地政府网站及项目建设地点公开变更的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十)建立建设用地供应和登记发证绿色通道。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2011年上半年全省住房用地计划执行情况通报》(黔国土资通〔2011〕9号)关于“建立绿色通
道,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应和登记发证速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农转用和征收经批准后,市、县可提前核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及时办理登记发证手续。对使用国有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也应重新办理土地供应和变更登记手续”的有关要求,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规划用地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开通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十一)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后续服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以租为主,先租后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配套设施、产权证办理和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对已竣工项目抓紧组织入住,对达到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抓紧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入住率,着力改变我市保障性住房竣工和入住率在全省偏低的被动书面,及时解决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调查;发展对策
1.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优势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南与梅河口市毗连,西南与辽宁省清源县接壤,西北与辽宁省西丰县和辽源市相邻,东北与四平市伊通县和吉林市磐石市隔河相望。
1.1自然资源丰富
全县蔬菜生产区均以冲积土为主,土质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此,具有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生产的优势条件。
1.2生产基地规模化
全县蔬菜生产主要地区有东丰镇、拉拉河镇等十几个乡镇,这些乡镇都是被省绿办批准并下发标牌的无公害瓜菜基地,播种面积都在20公顷以上,这些基地靠规范化、专业化的生产,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栽培形式多样化
蔬菜生产主要以露地地膜覆盖、小拱棚、大棚、日光温室配套生产,一般大棚、日光温室搞间、混、套、复种植,春提前秋延后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4蔬菜类型多、更新快
全县种植蔬菜品种十分丰富,仅一种蔬菜就多达5-6个品种以上,选用高抗品种,搞生态种植法,搞嫁接栽培等,特别是常年与中国农科院、天津蔬菜研究所等合作,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当地品种的更新换代。
1.5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在20世纪80年代,从露地开始种植蔬菜,直至发展到如今的小拱棚、大棚、日光温室栽植等。特别是在选种、育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优质早熟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部分乡镇成立了无公害蔬菜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同省内省外的网络沟通,达到了蔬菜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而销售快、效益大,使之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地政府当今乃至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2.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蔬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菜农为了追求高产施用农药化肥,致使农产品硝酸盐严重积累,影响了蔬菜的品质与质量安全,通过对蔬菜施肥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蔬菜亩施纯氮10.4公斤、纯磷3.2公斤、纯钾3.1公斤,使用比例N:05P2:K20为1:0.31:0.30,可见施肥很不平衡,尤其是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施氮量太高。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当氮肥使用过量,超过作物本身的同化力时,氮素以硝酸盐的形式在作物体内累积。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但在蔬菜的储藏和运输及加工过程中,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与人体中有机化合物结合形成的亚硝胺,具有致癌、致基因突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2栽培技术不规范
(1)在施肥方面,较普遍存在着凭经验施肥或盲目施肥的问题,没有根据不同地力水平、不同栽培方式差异等合理施肥,特别是甜瓜的各个生育期不同,需肥不同的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
(2)在灌水方面,设施栽培还可以人为在棚室内打井,定时浇灌,在露地栽培完全靠天降雨,没有相应配套的浇灌设施,遇到干旱年份,完全靠人工挑水浇灌,影响了甜瓜的正常生长。
(3)在采收期方面,日光温室种植甜瓜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大。由于瓜农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往往在尚未成熟时就采摘下来,这样水果含糖量很低,风味差,食用性很低,影响了当地甜瓜产品的信誉。
2.3病害防治上重药剂、轻预防
2.3.1倒茬困难,枯萎病严重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和设施栽培上的发展,甜瓜枯萎病发病率高,特别是日光温室栽植的,倒茬困难阻碍了发展。在生产中瓜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客土、杀菌剂灌根等办法,但效果不理想。如今东丰镇太和村在日光温室里,采用木板槽填装山沙加腐熟农家肥栽植,减少了枯萎病的发生,但随之带来的客土用土量大,费用高的现象,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2.3.2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
常年施用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等,还过量施用一些中性或碱性氮肥也会导致土壤酸化,致使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减弱,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
2.3.3微量元素缺乏或使用不当
很多瓜农在种植甜瓜生产过程中,部分瓜农忽视使用微量元素的肥料或根外追肥的利用,还有一部分瓜农知道使用微肥的好处,但一次性过多大浓度的施用,使甜瓜不同程度的表现了缺素症或中毒症,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尽而降低了产量。
2.3.4在防治上重药剂,轻预防
在防治方法上,瓜农对病虫害综合防治上重视不够,只重视病虫害药剂防治,不注重预防,特别是在大棚、日光温室种植的瓜农,没有很好的掌握好生态防治方法,一味追求见病了就喷施化学农药,浓度大,间隔期间短,造成瓜叶药害的产生,严重的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3.无公害蔬菜生产今后发展的对策
3.1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
一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周围不能有工矿企业,并远离公路,机场、车站等交通要道,其环境质量指标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要求。对基地的污染源和周围的环境条件作调查。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的监测。二是把土壤 污染状况调查与土壤肥力状况调查相结合。不仅了解和掌握土壤基础肥力状况,而且要分析测定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有机农药的残留值。三是建立无公害蔬菜适栽评估系统,研究确定有土壤环境下的蔬菜种类、品种及适栽面积。
3.2搞好配方施肥施肥
一是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速效化肥及微肥。二是推广生物肥。施入土壤后,不仅能释放土壤中的迟效养分,供蔬菜吸收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病害防治次数,减少农药残留。三是改进化肥的使用方法。氮肥要深施7-10cm,钾肥要改一次性基施为基施与追施并重,在采摘期注意追施磷钾肥。四是增施硅肥,减轻或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减轻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3.3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六盘水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六盘水市交通发展报告12-29
某镇蔬菜加工产业情况调研报告10-14
禹城市蔬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07-18
水塘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06-16
合川市蔬菜产业调研报告06-21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11-07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校07-16
对六盘水市物业管理的调查和思考06-27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2-28
和县蔬菜产业简介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