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不同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每个人的不同(共15篇)

每个人的不同 篇1

人的一生中,记忆最佳年龄通常在青年时代。如果以18至29岁的记忆力为100,那么,10至17岁为95,29至39岁为92,40至69岁为83,70至89岁则降至55。 一年中,春秋两季是记忆的最佳季节。春秋的凉爽气候比盛夏的酷热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记忆力。春天是人类思维记忆最理想的季节。 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因人而异,主要有: 百灵鸟型:白天,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如诗人艾青的最佳写作时间是上午8至9点钟。 猫头鹰型:习惯于夜战,一到夜间,脑细胞就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有挑灯写作彻夜不眠的习惯,以致通夜亮着的灯光竟然成了塞纳河上的航标。 亦此亦彼型:在起床后和(或)临睡前的一段时间记忆效率最高,思维也最敏捷。美国小说家司格特说过,觉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是非常有助于他发挥创造性的工作的黄金时刻。 混合型:兼有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的最佳记忆时间段。经过一夜睡眠,大脑疲劳的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事物的反应、联想都很敏捷,思维能力转强;夜间安静,注意力易于集中,思维迅捷。3“记”在“忆”先,“认知”容易“回忆”难 一个孤立的记忆活动是按照识记——保持——认知或回忆的程序进行的。“记”是认知或回忆的先决条件。没有对知识与经验的识记,认知或回忆就不会发生。 虽然认知和回忆都是首次识记的知识、经验或物品等于脑中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构痕迹的重新活跃,却存在着“认知”容易“回忆”难的规律——凡能回忆起来的都能准确无误地认知,而能认知的却不一定能准确无误地全部回忆起来。经验也表明,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信息远不如认知的多。

每个人的不同 篇2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 幻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 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 任何人生存在的意义都不应只是这些, 这些只是细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 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 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 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 全心全意, 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 是人的逃避方式, 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 是随波逐流, 是对内心的恐惧。

新的境界在我心中冉冉升起, 森然、神圣。我曾无数次有模糊的预感, 甚至还曾将其以语言道出, 但直到此刻, 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它的意思。这是自然的尝试, 是自然向未知世界迈进的一次尝试, 或许它会打开新境界, 或许会一无所成。然而, 让这一次尝试从远古的深渊中诞生, 让我的心感受到它的意志, 并将其转化为我的意志, 这就是我的天职!

为什么每个人的音乐口味是不同的 篇3

其实,音乐不但有国界,还是一种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前段时间围绕Beyond乐队的争论就是明证。同样一支乐队,有的人狂热地喜欢,有的人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呢?

神经生物学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瓦洛里·萨利姆普尔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19名受试者进行了音乐口味测试实验,并将结果发表在今年4月的《科学》杂志上。

受试者包括9位男性和10位女性,研究人员先让他们分别聆听60段音乐,然后采用竞拍的方式为每段音乐定价,最后出钱购买。这些音乐都是受试者以前从没听过的,每段持续30秒。实验程序和在音乐网店里买唱片的过程非常像,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情况。

唯一不同的是,受试者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接受FMRI扫描,这种技术可以让科学家实时地知道受试者哪部分大脑最活跃,活跃的程度也可以被精确地定量,于是科学家们就可以知道当受试者聆听并最终选择某段音乐时,他们的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大脑中的伏隔核与受试者对一段音乐的喜爱程度直接相关,大脑中只有这一部位的活跃程度与受试者为每段音乐的出价成正比,其他部分则没有这样的对应关系。伏隔核是“奖赏回路”的核心,而大部分对于生存有关键作用的行为,比如进食行为可以直接刺激“奖赏回路”,让哺乳动物产生满足感。

这个结果说明:音乐可以像食物那样,作为一种“奖品”直接刺激人类大脑中最基本的“奖赏回路”。所以说,音乐和食物一样,属于人类的本能行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听音乐的原因。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受试者愿意为某段陌生音乐出多少钱,和听觉皮层本身的活跃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听觉皮层与伏隔核之间的神经连接强度却高度相关。受试者出价越高,两者之间的神经连接就越活跃,研究人员甚至可以从后者推测前者,猜中的概率非常高。

听觉皮层储存着一个人这辈子听到过的所有声音信息,以前有研究显示,如果某段音乐曾经让受试者产生过愉悦感,那么当他再次听到这段音乐时,听觉皮层就会向伏隔核发出信号,再次让受试者产生满足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听老歌的原因。本次研究虽然用的都是陌生的音乐,但其基本声音元素都是受试者所熟悉的,受试者很容易产生联想,并对陌生音乐产生某种预期。也就是说,如果新音乐唤醒了受试者记忆深处的某种愉悦感觉,或者正好满足了受试者对下一个音符的预期,就会刺激伏隔核,让受试者再次产生满足感。

这个实验说明:虽然音乐本身千变万化,但每位受试者在决定购买某段音乐时,其大脑的兴奋点都是一样的。受试者是否喜欢某段音乐,和受试者的听觉皮层有关系,一段音乐之所以会让受试者感到愉悦,是因为它激发了听觉皮层向伏隔核发出信号,从而激活了受试者大脑中的“奖赏回路”。

换句话说,只有和受试者过去的聆听经验相吻合的音乐才有可能作为“奖品”,刺激受试者的神经中枢,让他产生愉快的感觉。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喜欢的音乐都是不同的原因。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图/昵图网)

每个人的麦田 篇4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那是一本有理想的的书,没有华丽的词汇,没有经典的语言,却永远永远留在了我记忆深刻——那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它是一部具有诗性的小说。尽管作品的背景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以及都市中弥散出的喧哗,但在人物内心,呈现的是麦地般的空旷和守望的孤独,还有那颗善良的心在寻找过程中被龌龊生活薰染而导致的忧伤,因叛逆而寻找,因寻找无果而忧伤。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看起来霍尔顿是一个坏学生,没有教养,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可他却是充满理想。在他心底,一直还存有美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从他在宿舍里看到贫穷的同学拿了一个破旧的皮箱来装东西,为了照顾同学的自尊心而把自己的好的皮箱放在了床下;在纽约流浪的时候,看到几个修女募捐,他为自己捐了很少的钱而惭愧(其实他捐的并不少。);即使在空虚无聊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大人,他在旅馆里招来一位妓女,他也因为那个女孩身上穿的漂亮衣服而感伤——他想到的是这个女孩去买这件漂亮的衣服的时候,别的人或许认为她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而其实她却以这种方式来谋生——他为此而感伤。我们不难发现,霍尔顿的心灵深处有很多柔软的善良的东西在。所以虽然他很颓废,所看到的都是一些黑暗的东西——这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的错。所以霍尔顿拥有那样的理想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他的心灵深处有很多的东西是需要别人来理解,来关爱的。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_-----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很喜欢这样的话,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是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守望者吗?而我们每个人其实也就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吧。这样的工作虽然会枯燥,但是我们首先得把这样的小事情做好了才是啊!麦田啊,麦田,霍尔顿在守望,你在守望,我们都在守望。而最终能够在悬崖边停下脚步,并不一定是因为正好那里有一个守望者在看护,而可能仅仅是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守望者存在。

每个人的心中总会有一片麦田,那是我们最纯洁的梦想,或许着梦想没有实现,但是我们总会不停的向梦想努力。这个世界很美好,这个世界却也很残酷,害怕,迷惑,忧虑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的,只是有没有面对。拥有一个纯真的理想,为这个理想不停的去奋斗,去追求。要相信自己,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

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的麦田,我们的梦想,我们永远的纯洁美好!

家庭浓缩每个人的梦 篇5

马 利

《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16日04 版)

方秀云,一个普通的名字,在河南郑州保全街95号院,她是个名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唯一的儿媳。

36平方米的屋檐下,她和5个孩子,挤了整整几十年。糊纸盒、缝手套、穿铁丝,她独自把孩子们抚养成人,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她对孩子们说,“爷爷是爷爷,你们是你们。不能张扬,低调做人”。

5月15日,方秀云家被授予“最美家庭”,他们的获奖感言是:“在平凡中严要求,在平淡中懂知足。”

同样获奖的赵州芝,怀揣400元闯深圳,打拼创业虽然艰辛,但却拥有精神生活的坐标:投身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味 “幸福在平凡中流淌”。

柴米油盐、生老病养,寻常百姓家大抵如此。生活纵然不常有波澜壮阔的雄浑史诗,涓涓细流也有水滴石穿的柔性力量。细细品味这些“最美家庭”的故事,我们被那些感人的细节打动,更为其中默默奉献的女性自豪。

俗话说,母亲用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世界。生活中,女性往往是幸福家庭的主导。从古至今,中国人所赞美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并非是为女性强行划定角色属性,却始终是中国妇女的美德。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在中国有将近70%的女性拥有有偿工作,远远高出53%的世界平均水平,但妇女依然是家庭中创造幸福的韧性力量。“最美家庭”的幸福故事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女性往往是最美家庭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言传身教中传递文明的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涵养质朴的家风,在润物无声中播种和谐的种子。

好事业带来成就感,好家庭带来幸福感。对于女性来说,幸福既取决于个人的独立和发展,也来自家庭的和谐与互助。敬老、教子、相夫、善邻,维系家庭的和谐,也维护社会的稳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正是千万家的美好相加,聚合了我们改变世界的力量,推动了我们实现梦想的步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无论生活的天空有怎样的阴晴风雨,女性都是这个苗圃里最辛勤的园丁,更好地发掘她们的力量,何愁没有绿荫满园、大树参天?

家无大事,家事非小事,点滴细节蕴含着生活和发展的真谛。就在今年,联合国将国际家庭日的主题确定为“家庭事关发展目标的实现”,从更宏大的叙事背景看,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家庭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存品质,更关系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正如《大学》所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

每个人的生日初中作文 篇6

每个人出生的那天便是他的生日,这个日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的,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也意味着一个新的生命历程的开始,总之,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极大的意义。

在出生以后,每年都要在你出生的同一天与家人举行庆祝聚会,与家人一起庆祝自己的出生。

记得在十岁那年的生日,家人都聚在一起为我庆祝,妈妈的一句“这真像你刚出生的那样,家人都来了。”这句话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便脱口就问:“我出生时怎么样?”

妈妈告诉我:“那天在医院,家人可都围着你看,那时候你的姐姐才五岁,就嚷嚷着要抱你。奶奶把你放在她手上后一直在后面看着你。生怕你被摔下来。”

我也在想着那时候我的周围是多么的.多么热闹。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就过了十四个生日,在这当中,我记忆最深的是我十三岁的生日那天,上大学的哥哥姐姐都回来了,因为是暑假回到家,知道我的生日快到了就说暑假带我们出去玩,我特别激动,在学校就剩一个星期,我就已经期待着暑假的到来。

果真,在那一天,哥哥姐姐带着我出去玩了,虽然去的地方不是很特别,但是记忆却使我永难忘却。哥哥姐姐把我带到一个小公园里,里面都是一些家长带着孩子玩耍,气氛十分和谐,在这种环境里,你很难联想到出生的那天,哥哥暗示我这些小孩子年龄都还小,他们的到来给家人,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的欢声笑语。那些爸爸妈妈的欢笑的面容上,充满了浓浓的爱,因为那是父母爱的结晶。

我明白了,他们是想让我记住我出生的那天,也是想让我像那些小朋友一样快快乐乐的。他们送我的生日礼物,就是让我记住我出生的那天。

每个人的不同 篇7

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以人为本

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的觉悟和道德品质;国家消亡。”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都会把此等的社会形态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这种理想化的社会形态, 也最终会成为全人类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在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对此句话的理解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其一, 是首先注重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把个人发展作为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这里体现出马克思早期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所以比较看重人的本质和思想, 着重发挥人的作用。其二, 由于立足点在个人上, 就会使人们的个性极大的解放, 不再受到阶级压迫和各种条件的制约, 这样就拥有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进而也实现了人本身的最大化发展。其四, 当人们的思想解放, 拥有自由的时候, 就会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 这种高层次的觉悟性就会使得劳动效率大大的提高, 进而促进了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得社会维持较高的经济水平。其五,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社会的总体物质条件提升开来, 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背景下, 人们的自身水平也就会提高,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道德水平, 这样, 全人类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

对这句话解读的五方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实现了从每个人的自由开始, 一直到全人类的自由。这其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深意:一是, 这里所指的自由发展的人, 是社会中的人, 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二是, 马克思在这句话里也着重的强调了, 在人类自由发展的过程中, 只要社会中有一个人没有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那么也代表着社会还没有完全进步, 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社会形态, 当然也没有保证“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个革命性的命题。

工业革命之前的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封建社会。原始社会是在生产力极其不发达的时代, 以原始部落为单位形成的社会, 这里的人看上去貌似是自由的, 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原始人可以自由活动, 但是他们的生活却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没有达到, 也就是生存还要受到自然等一系列灾害的制约, 又哪里谈得上是自由呢?

还有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时期, 人们的自由更加受到威胁, 阶级立场极其分明, 奴隶主和封建统治着占有着社会的全部或者极大部分的物质生产资料, 大众的人民都是在为统治阶级服务, 他们承受着严重的剥削, 无论是在身体上, 还是在思想上都受到控制, 毫无自由可言。

到了工业革命之后, 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 而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迄今为止, 生产力最发达, 占有绝对优势的社会形态。然而, 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却披着一层平等, 自由的面纱。因为他们宣扬着自由, 民主的思想, 并且由于资本的积累, 使得社会的总体物质水平较高, 人们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精神层面的提供也较为丰富, 言论自由等不受限制, 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给人们造成了“自由”的假象。其实只要阶级一直存在, 人们就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所构建的共产主义社会, 物质极大丰富了;阶级, 国家, 法律都消失了,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想要的状态发展。那么这样社会条件下的每个人都是自由发展的, 那么全人类也都是自由发展的了。这种理想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为之奋斗,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也是共产主义国家的雏形和过渡阶段, 马克思的这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完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由于我们国家离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还很远, 经济发展不够富足, 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 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非共产主义因素”, 因为发展毕竟是一个过程, 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关于“贫富差距”这个历史性问题, 因为中国毕竟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阶级和差距, 所以, 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 任由富人发展, 实行阶级压迫。我们党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对富人的收入有所控制, 通过就业补助和税收支出照顾到更多的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群。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使富人们加强道德观念, 帮助贫困人民早日脱贫, 真正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也使经济水平较低的群众不要产生“仇富”和反社会情绪, 积极投身到事业中去, 使自己达到富裕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稳定, 整个社会也会越来越安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M]远方出版社

每个人的荣耀 篇8

这个世界上不只有高高在上的规则,还有自由奔放的灵魂。一个叫滚滚的少女抛开十几二十年的条条框框,去爬高高的山,去徒步看星星,去很多很多地方,去和世界奇妙相遇。她说很多人问为什么,其实没有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就在那里,我会想去看。视频里的他们,在山顶,看到云雾散去天亮的瞬间,大声尖叫“看那里,看那里!”我很开心,也很失落,我从来没有那样元气十足地大声尖叫过,没有那种“不浪会死”的强烈欲望,我羡慕他们那么鲜活,总是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喜欢视频里大风呼呼刮的环境音,呼呼呼呼……仿佛我和他们在一起。滚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找到了自己的荣耀。

可以不完美,不能不去爱。南方人说话总是软糯的,像糖稀一样缓慢的语调特别适合说爱,即使是说一些不完美的事情,也会觉得没有很严重。生很多病,尤其是生一种很敏感的病,跟一个人的自尊心有关系的叫做卡尔曼综合征的病。那是一种不长胡须、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在男孩里发病率为八千分之一的病。她为他剪头发,她拍他生活的片段,他们在一起的画面像一幅风景画,他们温柔相爱。爱一个不完美的人需要勇气,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被爱也需要勇气。当然这种勇敢无畏的爱是至高的荣耀。

内罗毕这个地方,不管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反正每一天绝对会有阳光灿烂的时候。非洲这个地方,有饥饿、疾病、各种战乱,在这里一个人太容易死掉。也正是如此,这里的人不管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今天就是放开了吃、放开了玩。她休学来此做志愿者,付出的同时,收获了崭新的人生观——我应该要活在当下,如果我想做什么事情,我就会立马去行动,尽量满足今天的自己。荣耀何尝不是一种转变,一种新的信仰。

你敢不敢做一件寂寞的事情?在一个死寂的地方。在新疆,有那些精美却残破不堪,一天天都在掉落的壁画;有一群人在做石窟的数字化工作。视频里他们用温和的语调说着,在洞窟里坐久了,感觉僵硬疼痛的脖子、膝盖和腰背;说着视频里日渐苍老的父母;也说着自己的使命感——至少能让它们传承下去。也许,是那苍凉的山,苍凉的树,苍凉的石窟,磨平了他们的浮躁与锋利,让他们平和。激情退去,不是放棄,反而转变成一种更加沉厚有力的责任感和行动力。我敬重他们,以他们的荣耀为荣耀。

我不觉得哪一种生活更好或更差,我只是觉得我们真的有得选,我们可以选择去看这个世界或待在自己的世界,可以选择爱任何一个人或者不爱,可以改变或笃定自己的价值观,可以选择离开或者坚守,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就如同他们一样。

作文 糖果,有每个人的梦想 篇9

俩年前…那时的我还跟现在在‘童真’的你们一样,是个小学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快乐,还有每到六一节的兴奋。

俩年后…现在的我已经在最后一个六一节终场的下一刻,变成了一个青少年,一个初中生。对凡是凡物已经没有太强烈的要求,梦想也在残酷的现实下,就像一个气球被扎了一个洞然后慢慢漏气,一切都在一番‘岁月的洗礼’后变得平淡。

还记得,曾经在自己小学的时候,有个班主任对自己很好。每一次六一节,都会多给一些奖品给自己,最多的就是糖果。因为我们都记得,在属于我们俩个人的秘密中老师曾经说过‘糖果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即使觉得这一秒是苦的,下一秒就会感觉变甜了,心情也会莫名其妙的好起来。’这句话陪我走过了很多的不愉快,每一次心情不好或是很紧张就会想要吃糖,不管是不是真的起作用,我都觉得那是小时候最珍贵的‘礼物’。也许只是一种心理作用的关系。

后来转学的那一年,老师把自己叫到办公室。一开始是俩个人的沉默,后来是老师一个人在说,我一个人的沉默。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段话是她说‘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是特别容易看到你一个人在角落不言不语,有那么一刻哦,老师觉得是你自己在封闭自己诶…以后到了新的环境要懂得学会适应,不要总是一个人,有些时候总是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自私哦…要记得老师说的哦。’

再后来,每一个很特别的瞬间总是特别容易想起她对我说的,还有她说的‘不管是怎样的一个人,什么口味的一颗糖果,怎样的一段人生,都会有一个触手不及的梦想。’第一次听到老师这么说的时候,会觉得其实不管怎样,现在的梦想还在,眼前才是自己要抓住的,所以不以为然。

再再后来,在某一天的某一个瞬间,才明白。其实每个糖果都有每一个人的梦想,快乐的,无虑的生活,就是那些不管实在童真的你们还是青春的我们,还是那些忙碌于家计中的大人们背后的一个梦‘遥不可及’。

让感恩铺满每个人的心 篇10

——锦屏县平略中学感恩教育活动综述

陈守坤

感恩,是人生的大智慧,人性中亮丽的美德。锦屏县平略中学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结合“12〃9”运动的历史,把11月定为感恩活动月,以感恩的情怀祝福伟大的祖国,教育学生感恩立德,明礼修身,健康成长。活动从10下旬到12月上旬结束,活动期间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定为为“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活动的开展。

第一,大造舆论进行感恩宣传。

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在学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等显眼的位置悬挂“心存感恩,成就人生”、“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感谢同学的互助之恩,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等大幅感恩标语;在楼道、墙壁等显眼位置张贴“投桃报李,羊跪乳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感恩标语。

在形成感恩舆论氛围之后,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于10月29日举行感恩集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感恩教育活动的倡议。

此后,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感恩宣传。

学校广播站每天六点三十分准时播放感恩主题歌曲,如《感恩一切》《感恩的心》《儿行千里》等歌曲;中午十二播报感恩志愿者的感恩点滴小故事或名人感恩故事。

活动期间,各班出了一期以“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为主题的黑板报。每个学生学会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诵读一篇感恩文章,铭记一句感恩名言。

第二、广泛组织感恩活动。

感恩工作领导小组推出了系列活动,由班主任在班级里组织开展。如“算笔经济账,感知政府恩”、“算笔亲情账,莫忘养育恩”等主题班会课,开讨论会,让学生写感想,写人生发展计划。

各班还组织学生收看《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然后以“寻找身边的感动、弘扬班级正气”为主题,组织了“谁让我感动”班级感恩故事会,讲述本班同学和老师感恩动人故事。

同时各班根据活动要求,开展“三写一做一开”活动,确保感恩教育活动入脑、入心。写一封“感恩信”交给父母,写一份“感想”交给老师,写一份“人生发展计划”交给自己;做一次感恩作业并长期坚持下去,如:帮家长做一次饭、洗一次碗、做一次清洁卫生,给父母过一次生日等等,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活动后期,各班召开了一次讨论总结会,总结典型、弘扬正气,确定目标、共同发展,让每一个班级都成为“团结向上、互帮互学、充满友爱、道德向善”的大家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珍爱生命、积极进取、心存感恩、成就人生。

第三,把活动推向高潮和常态。

组织感恩志愿者团队,树立感恩典型形象。感恩工作领导小组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吸纳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感恩志愿者,对他们进行感恩心理、行为辅导,落实感恩行动,讲述感恩故事,使感恩活动深入人心,产生了积极的长远的影响。

感恩工作领导小组还组织举办了感恩朗诵比赛、感恩短信比赛和“最让我感动”的同学和老师人物评选活动。

12月7日,学校以迎纪念“一二九”运动暨感恩教育活动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晚会邀请了锦屏县内曾在平略中学工作过的各单位的部分同志40余人,与全校师生一起参加了晚会,为缅怀历史,弘扬爱国精神,以感恩的情怀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晚会把感恩活动推向高潮。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每个人的时间舱 篇11

在1939年的世博会开幕之前,人们在地下埋入一个鱼雷状容器,放进代表时代特点和人类文明的若干物品,并将其命名为“时间舱”。从此,“时间舱”與烙印着科技和文明标志的世博会结缘。

时间舱,即人类与未来的对话。它是人类保存历史,延续文明的一种独特方式。而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组成中的独立个体,可曾想过,在转瞬即逝的人生长河中,是否也该为自己建立一个时间舱?以此为我们事业上的后人留下可参考的经验,为忙碌生活留下可感知的真情,为自己的暮年留下可细细品味的或美好或深沉的回忆?

如此说来,“个人的时间舱”中该装些什么呢?成绩与荣誉?奋斗和声名?甚至地位和金钱?这些体现人生价值的东西,固然是记录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成长、进取的重要标志,然而,除了这些光鲜的、最直接的头衔和光环之外,细想想,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被我们忽略?1939年的那届世博会,以“未来世界”为主题,人们于纽约可罗娜公园埋下的时间舱中,绝大部分空间,装着当时最具代表的时髦生活用品以及让人类最为之自豪的科学发明。而在一个小小角落,却安静地置放着三位“对时代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给后代的留言。这其中就有爱因斯坦。这位“划时代的物理学家”在信中沉重地对后人表达了“科技迅猛发展,而人文环境则每况愈下”的忧虑,比如,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被应用于战争……这封信的内容被时间带给了后来的每一个人。有媒体称:相信总有人在读到它时,会停下来想一想科技和人文的关系,想一想人类社会所缺乏的东西。由此,再联想一下“个人的时间舱”。记录我们人生、留给后来岁月的“个人时间舱”中,是不是也应该将每人对待科技、对待人文、对待社会发展的情感、态度和思考完好地保存下来,以期待这一个个独立的“仓储”去构成、影响整个人类的思维和发展,帮助人类校正发展科技的理念,去聚焦高科技和道德的关系,去审视如今充斥视线的种种审美标准,去反思如何将科技和向往的美好生活和谐地水乳交融。

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此“个人时间舱”的承载过于沉重。可在考古学家眼里,“人类时间舱”是当代人对未来所承担的“责任”。那“个人的时间舱”,就该是个人对时代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责任,这份责任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非凡又责无旁贷。也许每个对时代负责的人在“个人时间舱”中留下的只是浅浅印迹,但相信无数载满真知灼见和美好情感的印迹定能形成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帮助人们走出一条恪守道德,认识人文,推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道路。

人类时间舱的魅力在于埋藏——现在封存,未来开启,使其具有神秘色彩。因此,又被称为“文明窖藏”。我想,“个人的时间舱”,也该是埋藏的,它埋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思想里,每个人眺望未来的眼神里,每个人眼下的一言一行中。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盏灯 篇12

你是我心中的一盏灯

20岁过半,心中常常泛起一丝涟漪,想念那个若即若离的他,他的影子在我的脑中回旋,不知道他的样子和形态,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进我,走向未来。

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婚姻占据了人生的大半旅程,所以一段真挚的爱情就显的格外的重要。

亲情因为有了大家的真心,所以过的其乐融融,友情因为有了大家的真诚,所以做的将心比心,因为我拥有他们,所以过的快乐,因此才怕爱情没有彼此的真心实意而变的支离破碎,貌似神离,影响了我的心境,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因为惧怕分离,所以想改变自己,因为外表的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我在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内心,虽然不能趋于完美,但是尽善尽美。

我喜欢稳重,通情达理的男孩,因为我安静,善解人意,欣赏他待人诚恳的做事准则;喜欢他工作认真的状态,说话平和的神态。

事业是男孩的核心,家庭为我重任。为他打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就是我的职责。

当音乐想起的那一刹那,我换上干净的衣服,来到门前,道一句真诚的问候,表示我对他回家的高兴与期盼。帮他打开房门,清新的空气在房间上空悬绕。递上一杯热茶,端上可口的饭菜,短暂的时间,却充斥着温馨的氛围。

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盏灯,指路明灯,他能与我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带领着我,我协助着他,两人一同规划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地。当我失意的时候,他能组装这盏灯,为我理清思路;当我需要帮助,寻求建议的时候,他能点燃这盏灯,给予指导;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他能提起这盏灯,为我指明路标;当我快乐的时候,他可以熄灭这盏灯,因为有他的陪伴,我变的不再孤独和害怕;当我与他产生分歧的时候,他能擦亮这盏灯,感受到我的用心,当我受欺负的时候,他会保护这盏灯,传递给我爱,带给我关怀和体贴;当我感到幸福的时候,他想保留这盏灯,因为我对他的关心,他早已成了一种习惯,没有它,生活将变的暗淡无光;当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愿珍藏这盏灯,把她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离不弃。

妈妈,您是我心中的一盏灯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手越来越像久经风霜的老树皮,一笑起来,皱纹便如层层的花朵在脸的后部堆积。每次回家,看到母亲久违了的微笑,我都想让时光倒流,让母亲重新变得年轻,于是,我便透过岁月的痕迹从母亲的脸上读出风华正茂,这时,我会拉住母亲的双手说:“妈妈你真漂亮!”母亲竟有一点点羞涩,否定我说:“竟说瞎话,漂亮啥,老么咔吃眼的。”

母亲的耳朵越来越背了,以至于闹出不少的笑话,大姐姐找面瓢,问母亲面瓢在哪里?母亲听成了面条,急急地回答说:“让我吃了。”大姐姐惊呀问:“啥?你把面瓢吃了?吃得动吗?”逗得全家哈哈大笑。还有更绝的,央视有一次介绍某位中央委员的背景资料:男,汉族。但妈妈把汉族两个字听成了叛徒,妈妈嘀咕道:“老喽,跟不上潮流喽,这叛徒也能进中央当委员?”可是每次我们笑过后心底都泛起一阵阵的心酸,感叹着岁月的无情,我的心底还会有一首歌儿:我们拥有什么?别说空虚失落。我们都爱过很多,母亲可是你最爱的一个?忘不了你的心弦震颤了我,你的青春为我蹉跎,感激话,我不会说。

母亲善良,有时候善良到让人觉得软弱与窝囊。那时还没有我,妈妈只有大姐与二姐两个孩子,姑姑到我家里来串门,与爸爸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已是深夜,母亲渐渐地睡着了,可没有睡实,在半睡半醒间听到的对话将母亲的睡意全都赶跑了,姑姑在劝父亲甩了母亲,原因是母亲在姑姑的眼里太沉闷,没有半点儿她的伶牙俐齿。母亲彻底醒了,可依旧打着鼾,装作还在熟睡中,听他们聊什么。只听父亲说:“她吃苦耐劳,对父母又好,还有两个孩子,咱可不能做昧良心的事儿。”每次母亲忆起这一段,都说仿佛还历历在目。后来,父亲与姑姑都鼾声如雷了,母亲却一夜未眠。第二天,姑姑的儿子又做了让母亲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事,他抓住我母亲辛辛苦苦孵出来的小鸡不放,小鸡已经叫不出声来了。要知道那是妈妈在做小工并带两个孩子的前提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孵出来的小鸡,妈妈很心疼,就对坐在一旁看着儿子玩鸡而岿然不动的姑姑说:“小鸡就要死了呢!”姑姑并没理妈妈,而对他的儿子说:“你玩你的,不就两只小鸡崽子吗?玩死了又能怎么着?”在姑姑的鼓励下,她的儿子活活将两只小鸡掐死在手里。每次母亲讲到小鸡惨死,总会忍不住叹息几声,我受不了母亲的叹息,责问妈妈:“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小时候能吃到一粒鸡蛋就像是吃到了天上的美味。妈你为什么不揍那小子?让他也知道爱惜小鸡的生命?”表面上看起来软弱得发傻的母亲却说了一句让我深思了好久的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啊。”

朱德也写过《我的母亲》,其中提到他的母亲正在做饭时感到一阵腹疼,等到将小孩子生下来,急急地包裹了一下,又继续做才做了一半儿的饭。看到这里我总是很感动,想哭的样子。我的母亲生了我们六个,母亲最多在床上呆三天,第四天便用麻绳将腿角及袖口绑好,该忙地里的活忙地里的活儿,该干炕上的活儿干炕上的活儿。我总是觉得这一辈子母亲活得太苦,当我探问我的母亲时,她却简简单单地认为这就是生活。母亲喜欢一首歌:小白菜,泪汪汪,从小没了爹和娘,童养媳,苦难讲,就怕逼着去拜堂!半夜里,秋风凉,望着月亮望断肠,小白菜,泪汪汪,苦水比那溪水长,比那溪水长。斗大字儿不识的母亲竟能将这首歌儿的歌词记得一清二楚。我的母亲,八岁时便没有了母亲,十八岁时由姨娘做主嫁给了父亲。

有时候,我捅捅母亲,却欲言又止,终于板不住好奇,问妈妈:“妈你说什么叫爱情?”妈妈也用一种很特别的眼光回望我,然后做出嗔怪的表情:“啥都乱问。我只知道过日子,不知道啥叫爱情。”我又换了个话题:“妈你说我爸他对你好吗?”妈说:“啥好不好的,过日子呗。”我心里为母亲叫亏,也为父亲叫亏,他们那一代人,除了过日子似乎就没有风花雪月。隔了好半天,母亲脸上却泛起少许的红韵,她说:“你爸爸夸过我吃苦耐劳及对父母好。”我立即忆起了姑姑劝爸爸甩了母亲的那个夜晚,心里又是一沉,转而又格外佩服母亲,留在母亲记忆中的总是艰苦岁月中的美好,哪怕一点点,却温暖着母亲凄苦的岁月。

后来,我们姐妹六个都渐渐地长大了,一个个都能言善辩,回护着妈妈,连刁专的姑姑来了也再不敢给妈妈半点儿脸色看。但当我们对姑姑有一丝一毫的冷淡时,如果妈妈觉察了,就会拉我们到无人处,提醒我们对姑姑好些,妈妈说:“她可是你姑啊!”

我们一个个都长大,上了大学,也挣了钱,由于工作忙等等原因,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母亲养成了个习惯,好倚门而望,盼着她飞远的儿女们回家。母亲又极易满足,我们只要给她一点点东西,她在心灵上就获得了巨大的安慰。为了保护她的老寒腿,我给她买了条羊毛棉裤,好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天。可她舍不得穿,每年冬天都拿出来看看,反反复复地抚摸几下,然后再放入箱底,就这样年复一年。她不穿这条羊毛棉裤原因有二,一是觉得我挣钱不容易,二是穿惯了自己手工缝制的用碎布拼起的绵裤,觉得羊毛绵裤太是个稀罕物,总想留到非常重要的时候才穿,可至今为止她也没碰到她心中的非常重要的时候。

国庆节期间,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想她了。妈妈回答说:“老喽,没什么用喽,啥也帮不上你啦!”听得我泪流满面,妈妈,你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那么苦的日子都挺过来了,要乐观向上而不要悲观失望,不要说“啥也帮不上我”,您健健康康地在那里就是帮我,您是我心中的一盏灯,在照耀着我向前啊,有您这盏灯再漆黑的夜我都不怕,您是母亲,您可要一路伴着我,伴着我伴着我……

好心情,我心中的一盏灯

因为好心情,所以你快乐;因为你快乐,才会拥有更多的好心情!让我们带着希冀,点亮心灵,一起走进好心情,收获一份美好,也收获一份心灵的感动!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语言流畅,期待更好!

回眸之间,几度花开花落。花开花落之间,那些或喜或悲的感动,借好心情诉说心语。

我对好心情情有独钟源于一篇新巧的散文,那篇文章道出了我的心声,而那舒卷自如,如行云流水的文字更是给我以美的享受。于是,爱屋及乌,一一看去,篇篇都有动人心处,篇篇都有可人的雅句。就是那些智慧的妙语,引发了我对人生的哲思,也唤起了我隐没已久的对优美文字的迷恋以及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好心情为我点亮一盏明灯,招引我走出低迷的心境,重新燃起我对文学的热爱。

因为父亲的着意熏陶,自幼就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读了《红楼梦》以后,更对文学着了迷。林黛玉的风露清愁缠绵在我的心中,感动于那份圣洁的美,写一部好书成了我难以释怀的心愿。写出心中的美好,写出心中的梦,写出心中骚动的爱的温柔,写出心中的苦与乐。那时生活对于我,宛如雾中之花,是不真切的,而当我把生活这杯酒品出滋味,品味出“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人生有多少情衷化寂寞。”的苦涩,我一度心灰意冷,心中的美好如落花飘零于风雨,心中的梦被命运揉碎,心中爱的温柔似水凝冰,再也找不到快乐的感觉。于是,我迷失于物欲横流的浮华,追逐着物质的享受,沉迷于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清愁,不知所知。

就那样无意之中,我走进了好心情美文站。就这样不知不觉,在别人的美好中我试着发掘自己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在别人的梦中我重续自己的旧梦,在别人爱的温馨中我学着爱与被爱。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我一点点找到好心情。

于是我重新拿起笔,重新思考生活的真谛,生命的意义,用省人的文字写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仿佛看见那个捧着童话书在星光下作梦的小女孩儿,从一路风尘中走来,在人生的路上留下一串深深浅浅、歪歪邪邪的足迹。虽然我没有走出辉煌,但是希望重新在心中。好心情这盏明灯静静的照亮我的心灵,牵引我追寻明天的亮丽。我知道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我知道只要开始,就永远都不晚。

春的花开,秋的叶落,夏的烟雨,冬的飞雪,我细细写下对大自然的感思。喜怒哀乐,苦辣酸甜,悲欢离合,我一一付诸于笔端,细细把生活解读。心和心的感召,彼此之间的欣赏,我已经在好心情结识了几个情趣相投的网友,他们给我的鼓励让我心存感激,而他们的经历也给我以人生的启迪,丰富了我的文思,让我受益非浅,这又是得益于好心情。

好心情美文,顾名思义,一定是要给人一份好的心情。每每带着这样的祈望走进好心情美文网,我便会如愿以偿的收获一份好心情。以这样的好心情品味人生这杯酒,曾经青涩的苦已被岁月沉酿成沁人心脾的甘醇。再度打开《红楼梦》,最让我心怡的不再是风流婉转的林黛玉,而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心地纯正、平和宽容的平儿也在黛玉之上。是生活教会我生存的智慧,是人生的磨难给了我一颗感恩的心。

遥望漫漫长路,我不再怨叹它的起伏不平,曾经的伤,曾经的痛,曾经的坎坷和挫折,就是我的路标,指引我避开荆棘,绕过险境,在山穷水尽之际,让我看到柳暗花明,在旁徨迷茫之时,为我指明方向。我不再只顾彳亍前行,懂得了欣赏沿途的风景。清晨的一滴朝露,初春的第一抹新绿,雨后初放的花蕊,悬崖上的一株劲松,风儿的低语,鸟儿的啁啾,蝉鸣哇鼓......我陶醉,我感动,于是那尘封已久的诗情便在这份感动中油然而生。

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感受生活,我不再怨叹人情的淡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段难唱的曲。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将心比心,我学会了体谅,用殷勤的温煦去融化心的冷漠。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祝福,一点小小的帮助,一句暖心的话语,我都会充满感动的铭记在心。

已经不再是那个捧着童话书在星光下梦想白马王子的小女孩儿。生命中的王子曾经来过,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一张永不褪色的温暖亲切的笑脸。曾经为那张笑脸久久迷醉,曾经为那张笑脸久久心碎,情深奈何缘浅,缘已尽,情却未了,曾经的美好依旧在心中,就算为你心碎,就算为你流泪,我不后悔爱过你,因为爱过就是一种幸福,就会收获一份感动。你现在还好吗?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找到了心的平静。会不会也偶尔的想起我。真心的祝福你。

回首望去,成长的过程,有笑也有泪,有苦也有甜。湮没的青春,既然没有明丽的花开,就默默期待一颗无花的果。

守望是每个人的责任议论文 篇13

我守望着一扇窗,度过了一个陈旧泛黄的童年。我守望着那窗外,看穿了四季的变迁,时间的流逝,却始终也未能看到他们的容颜。好扇窗,我可以透过它看到这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却看不到我心目中的那道最美的风景。

父母离开我去外地的那一天,时间似乎变得十分漫长,漫长到让年幼的我以为这一天永远也不会过去。离去的前几天,他们就为我打好了预防针,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紧盯看那扇窗,下定决心狠狠地点了头,心却像是被锈花针扎了一下,痛得不动声色。

那扇窗,我总是可以看以父母站在它的面前,久久地望向远方,继而又转而望着我,又叹了一口气。我曾问过他们在看着什么,他们说:“在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你的将来。”而他们为了我的将来,离开了我去了外面的世界。我曾十分地不解,心痛过,埋怨过,后来,我想他们也一定为此而心痛过。

走的那一天,天下着飞絮般的雨,平常安静若无声的雨,这一次扰得我久久不能够入眠。我听着他们的脚步声,渐渐地那脚步声也愈行愈远,那一刻我觉得那脚步声与我的心跳是同一个节拍的,他们走一步,我的心也随之跳一下,直到快听不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心跳也停止了。空气钝重得如同凝结了一般,令我窒息。一瞬间,我冲到那窗前,他们已然走远了。一片白茫茫的天地之间,两个黑点在缓缓地移动,愈行愈远。我紧紧盯着那两个在天地间渺小如黑点而在我心中却形同日月的人。就在他们消失的那一刻,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此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孩子站在窗边看一下窗外,那个孩子守望着一扇窗,守望了一个童年,只为能够看到他们的容颜。

上帝给每个人的礼物 篇14

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深埋在地下。” 上帝回答说:“不,不能这么做。因为人们只要掘地三尺,就可以找到它们。”

另一个天使建议:“我们可以把礼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处。”

上帝还是不满意:“不,那儿也不行。人类已经学会潜入深海的本领,不用费力就能找到它们。”

这时又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带到雪山极顶,然后把它藏在那里。”

上帝再一次否决了这个建议:“不行,因为人们最终会攀上最高的峰顶,然后再把礼物带到山下。”

天使们毫无办法,最后只好说道:“我们确实不知道该把成功和快乐藏到什么地方。似乎天上地下,高山海洋,没有什么地方人类最不容易找到。”

这时候,上帝开口了,他说:“我想起一个地方,可以埋藏成功和快乐,这就是人类自己。我要把这份礼物深藏在每个人自己的身上,因为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的成功和快乐,就藏在自己的身上和心里。”

天使们一致叫好,然后就按照上帝的吩咐,悄悄把礼物藏在了每个人的身上。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上帝造人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每个人都是不可重复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也都有一份经过努力才可以得到的礼物。

第二,不要去妒忌那些成功的人,因为他们得到的是上帝的奖赏。也不要轻视那些比自己更穷的人,因为他们只是一时迷了路,还没有找到上帝送给他们的礼物。

第三,知识是自己学习的,能力是自己锻炼的,机会是自己找到的,困难是自己克服的,经验是自己积累的,信心是自己树立的。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伯乐。

当然,上帝也希望,当你自己获得成功和快乐的时候,不要忘了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找到上帝的礼物,使大家共同快乐和幸福。

每个人的不同 篇15

【思想宣传范文】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的时代。这种“强”决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强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内在精神的强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到社团活动、管理评价、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延伸到家庭、社会和网络活动的方方面面,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与此相适应,还要完善德育体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改革管理评价机制,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加深认识,才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变为行动。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战略转型

何为“根本”任务?根就是树根,“木下曰本”,本也是根,根本就是最本质、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贯重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修身”,就是为学之道、为人之本。《大学》还直截了当地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校教育都过于注重知识、能力、升学、就业、收入这些“才”或“财”,而没有对“德”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如今国家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是正本清源、回归正道。

立德树人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的时代。这种“强”决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强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内在精神的强大。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如何才能强起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胜者强。”真正的强者,是能战胜各种外在诱惑和人性弱点的内心强大的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克服“后富裕社会”可能带来的各种新问题,避免贪欲、空虚、懈怠和“软骨病”。这都需要真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

立德树人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内在需求

美德是事业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说文解字》说:“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中庸》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孟子更进一步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幸福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通过诚于良知、不断提升道德品质和心灵境界,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定和幸福。所以,立德树人不应该只是对学生的外在要求,而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每个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和根本动力;立德树人不只是对教师育人的外来任务,而应该是每个人的内在愿望。立己德,立己人,得己福,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德树人才能落实到每一个人,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

外因是条件,内因守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确实需要国家政策、措施、资源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但更不能忽视的是每个人的“自修”。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反求诸己、内省自修。《中庸》说,“修道之谓教”。孟子教导我们:“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思想道德修养,归根到底要靠自己的修和悟,而自修自悟的关键在于“诚于己”,在于“慎独”。只有每个人时时刻刻、随事随处觉察反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才能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要立志为先依道而行

王阳明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立德树人同样不可能。立志不是指从事怎样的职业、成就怎样的事业,而是要确定人生的志向,即成为一个有怎样心灵品质和道德境界的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志是诸多德行的统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志对于修德有纲举目张之效,明确坚定的志向也是修己成人的根本动力源泉。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志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应该把学生、教师、家长公开立志、不断励志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予以高度重视。

德有百千种,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谦、和、慈、恕、诚,这些都逝人一贯强调的重要的、基本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在众多美德中,孝又是更基本、更需要优先培养的德。孟子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从每一个家庭开始,从孝亲敬长开始,是立德树人最有效的切入点和着力处。

立德树人应追求“立大德、树大人”。只有立大德,才能成大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才是大德,只有这样才可望成为栋梁之材,成就伟大事业。

立大德、树大人应该循大道。《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世间的所有德行规范应源自天道、符合天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易经》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大道是利益万物之和谐共生。由此可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就是大德、大道。但凡“立大德、树大人”,都必须以此作为根本原则和终身的奋斗目标。

【思想宣传范文】

近日,关于教育惩戒的问题成为舆论热点。如何正确运用教育惩戒,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成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教育机制,帮助教师正确用教育惩戒手段。

应规范治教,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健全教师监督机制。首先,应建立严格的教师准入门槛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学识、心理素质、道德水平、教育能力进行全面审核。对于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建议增加6个月到3年的试用期,通过实践操作的检验,再次对教师进行资格评估,并对教学效果不达标的教师予以辞退,在源头上把控教师队伍的质量。其次,应建立严格的教师评价、监督机制,在“分数、人数、奖金数”等“硬指标”的基础上,增加道德品质、教学创新能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受学生欢迎程度等“软指标”,使教师的评价立体化、科学化。并且,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以保障师生和谐关系为核心,对教师的执教行为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严防部分教师滥用惩戒权。

要科学治教,完善教师教育培训,提升教师抗压能力。教师体罚学生,与教师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学校如果“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就会为教师的工作增加不小的压力,部分教师有可能将压力“落实”到学生身上,导致急躁性手段——体罚的出现。针对此现象,建议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优化。培训内容朝多样化方向改进,不仅仅要精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更要重视对教师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让教师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完善自我,及时化解自身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困难,保持阳光心态。

要依法治教,建立惩戒教育机制,界定教师惩戒边界。教育离不开惩戒,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解决师生矛盾冲突,建立惩戒教育机制实为恰当之选。一方面,要在听取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惩戒规章,规章中应包含惩戒的明确适用范围、调查处理程序、监督机制,学生的哪些行为应受到处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都要详细列明。惩戒规章的实施要经过学生事务中心的调查后再作出决断,整个流程接受学生家长、师生的监督,依法从严治教。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建立正确、合法的惩戒观,将教师的惩戒权限约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从而在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给予学生适当惩罚的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利。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做好规范治教、科学治教、依法治教工作,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建立健全惩戒教育机制,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为学生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思想宣传范文】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到社团活动、管理评价、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延伸到家庭、社会和网络活动的方方面面,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与此相适应,还要完善德育体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改革管理评价机制,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一定是行之有效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加深认识,才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变为行动。

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战略转型

何为“根本”任务?根就是树根,“木下曰本”,本也是根,根本就是最本质、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贯重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修身”就是为学之道、为人之本。《大学》还直截了当地地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校教育都过于注重知识、能力、升学、就业、收入这些“才”或“财”,而没有对“德”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如今国家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是正本清源、回归正道。

立德树人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如今的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的时代,而这种“强”决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强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内在精神的强大。老子说:“知人者智,自胜者强”,真正的强者,是能战胜各种外在诱惑和人性弱点的内心强大的人。主席说: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何才能强起来?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克服“后富裕社会”可能带来的各种新问题,避免贪欲、空虚、懈怠和“软骨病”,都需要真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所以,从培养偏重知识能力的“智者”到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强者”,也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战略转型。

二、立德树人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内在需求

美德是事业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说文解字》说:“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中庸》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孟子更进一步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幸福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通过诚于良知、不断提升道德品质和心灵境界,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定和幸福。所以,立德树人不应该只是对学生的外在要求,而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每个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和根本动力;立德树人不只是对教师育人的外来任务,而应该是每个人的内在愿望。立己德,立己人,得己福,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德树人才能落实到每一个人,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

外因是条件,内因守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确实需国家政策、措施、资源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但更不能忽视的是每个人的“自修”。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反求诸己、内省自修。《中庸》指出:“修道之谓教”,孟子教导我们:“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思想道德修养,归根到底要靠自己的修和悟,而自修自悟的关键在于“诚于己”,在于“慎独”,只有每个人时时刻刻、随事随处觉察反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才能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

三、立德树人要立志为先、以孝为本、依道而行

王阳明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立德树人同样不可能。立志不是指从事怎样的职业、成就怎样的事业,而是要确定人生的志向,即成为一个有怎样心灵品质和道德境界的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志是诸多德行的统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志对于修德有纲举目张之效,明确坚定的志向也是修己成人的根本动力源泉。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立志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应该把学生、教师、家长公开立志、不断励志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予以高度重视。德有百千种,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谦、和、慈、恕、诚,这些都逝人一贯强调的重要的、基本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在众多的美德中,孝又是更基本、更需要优先培养的德,《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甚至认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从每一个家庭开始,从孝亲敬长开始,也是立德树人最有效的切入点和着力处。

立德树人应追求“立大德、树大人”。德有大小,即使是孝也有大小之分,“小孝孝身,中孝孝心,大孝孝志”,在忠孝不能两全时,要舍小节而取大义。只有立大德,才能成大业。因此,党中央领导人教导我们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才是大德,只有这样才可望成为栋梁之才、成就伟大事业。

立大德、树大人应该循大道。《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世间的所有德行规范应源自天道、符合天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易经》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大道是利益万物之和谐共生。由此可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就是大德、大道,但凡“立大德、树大人”都必须以此作为根本原则和终身的奋斗目标。

【思想宣传范文】

近日,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暨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2019年年会在山西晋城举行。论坛以“传承经典,立德树人”为主题,由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晋城市教育局、中共泽州县委宣传部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校长、一线教师以及国学爱好者200余人参加。

围绕“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理论和理论构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教育部原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强调,传承经典首先要回归经典,敬畏经典,通过厘清经典之本义来认识经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研究所所长吴安春研究员认为,经典的传承不能墨守成规,应基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传统文化之“精神要义”与立德树人之“发展导向”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之本”相结合。而提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国学素养,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的重要保障。汤用彤学术奖评委会秘书长雷原提出,育人的基本方法包括亲近自然、勤耕精艺、养蒙读经、尊师好学乐群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认为,中学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亟待改善。

“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是本次论坛关注的重要内容。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开展国学校本教材研发,并形成了“1+X”全学科国学教育模式。北京星火小学将经典融入校园情境,创办“齐家读书会”,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水泥厂学校的燕都书院设置了“小水滴”校本课程、入泮课程、国学微课程。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通过网聚名师大家,孵化课程,以此弘扬传统文化。

【思想宣传范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x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x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新x会议)胜利召开5周年、同时也是x纪念馆成立55周年。7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党支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组室支部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x再出发”为主题开展党日活动。x会议是党和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也作为我们即将开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提前预热活动。“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通过这次实地学习,笔者感触颇多。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精神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期间,考察了大量苏区老区和红色遗迹,他曾先后19次来到闽西,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到河北阜平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x、陕西延安铜川、贵州遵义、江西于都等革命老区考察,也对革命精神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他关于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不忘革命初心”,2016年年底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2018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什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98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靠着伟大的革命精神,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精神的重视与强调,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要素,也为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与生动素材。

通过x之旅,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高校教育工作者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大力弘扬x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忘初心,全面阐释x会议精神的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素材;要时刻牢记使命,把x会议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吃透精神,对照要求,积极组织,力避华而不实、变味走样、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贴近性、针对性、精细化和实效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提升育人境界,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育人水平,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首先是思想引领与制度规范相统一。x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是我国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x会议决议》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对当时红军的性质和任务都有了明确规定,指出了思想建党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了多种教育方式和方法。虽然x会议形成的建党理论尚显稚嫩和简单,但它已经初步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其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在党的建设伟大征程中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丰富和完善,成为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的教育方针表述也有多次演变但日渐丰富和发展,既有思想引领的自觉性也有制度规范的约束性。“建国后29年”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等;1978年9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20世纪80年代是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阶段,提出了“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等教育方针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教育方针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原来“四育并举”(德、智、体、美)的提法上升为“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赋予了全面发展新的。在2019年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纵观党的教育方针,其主线异常清晰,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体现出思想引领与制度规范相统一的辨证关系。

其次是党的意志与群众智慧相统一。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具有政治性、主导性、排他性、统一性等特点,但群众智慧有主观性、实践性、多样性、主体性等特点。x会议虽然仅仅在1929年12月28和29日两天召开,但其前期背景和工作是不能被忽视的,要把x会议的前后和x会议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和研究。会议能够成功召开,是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党的领导人带头将党的意志与群众智慧加以善用密不可分。陈毅同志带着党性修养,带着红四军的挫折、教训、碰壁后红军发展之路怎么走的疑惑,赴上海实事求是汇报情况,并带回了周恩来同志起草的党中央指示《九月来信》。朱德一旦认识到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便写信邀请已经落选前委书记并到闽西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的毛泽东重返红四军“主持前委工作”,陈毅也亲笔致信毛泽东坦言“陈毅主义是错误的”,毛泽东回到红四军后作了自我批评。随后红四军的领导层坚持革命大局和党及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重的党性原则和以人民为师的学习精神深入基层、深入连队召开各种座谈会,找群众干部战士谈心,充分吸取了各种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学习这种把党的意志和师生智慧相统一,并贯穿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全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党支部的这次x主题党日活动,就是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坚持抓好理论学习“双结合”、集中学与个人学相结合、培训学和研讨学相结合的一部分。学院党政班子把握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实行坚持党的领导、集体决策、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积极融入各支部组织生活,参与双重组织生活会。积极鼓励教师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提供智力支撑,为政府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院毕业生选择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去发展、到基层去锻炼,将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力量。

第三是问题导向与责任担当相统一。为帮助中央深入全面了解朱毛红军的情况,中央要求陈毅尽快完成书面报告送交中央。陈毅每天在他住的旅馆里,除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找他谈话以外,闭门不出,集中精力赶写。他离开闽西时,为了安全起见,随身没有带文件材料,完全凭着个人记忆,认真搜索每一个历史细节,陈毅以坦诚公正的风格、坚强的党性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与责任担当相统一的精神,用了一周左右时间,到1929年9月1日,将朱毛红军成立一年多来的全部情况,写成给中央的5份报告:《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一)》、《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二)》、《关于朱、毛争论问题的报告》、《关于赣南、闽西、粤东江农运及党的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前委对中央提出的意见——对全国军事运动的意见及四军本身问题》。这5份报告将近5万字(其中最为主要的前两份报告即长达3万余字)及多次口头报告,为帮助中央了解朱毛红军的历史和各项活动、执行中央政策及其成效,有了较为真实完整的了解,特别是对于红军党内关于人民建设的创造性理论和内部争论的不同意见,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理解。陈毅此行上海协助中央解决红四军问题,日后被誉为陈毅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三大贡献之一。面对中央的批评,红四军领导人坚持问题导向,坦诚相待,虚心接受。红四军三位领导人从革命大局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纠正错误、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以及同志之间光明磊落、坦诚相见、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德,终于在如何建设党和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为x会议召开做好准备。坚持问题导向,同样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其党建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不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且具有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敢于斗争的责任担当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主人翁的心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主动同一些不良思潮和错误观点做斗争,旗帜鲜明地讲好中国故事,理直气壮地宣讲党的政策,促进思政育人、社会育人、活动育人等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融合。要在完成重大任务中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与责任担当相统一,对重点问题重点关注,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高端引领性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培养和教育引导、学术科研和智库建设、学院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协同发展等方面上加强解决和推进力度,形成各方面的合力。

上一篇:夏令营开幕式精彩致辞下一篇:废墟中的孩子四年级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