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及阅读书目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及阅读书目(精选8篇)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及阅读书目 篇1

一、参考文选目录

王庆生著《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金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阅读书目

(一)绪论

王庆生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张钟等: 《中国当代文学概观》(修订本)孟繁华、程光炜: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朱寨: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 戴知贤: 《文坛三公案》

(二)诗歌

洪子诚、刘登翰: 《中国当代新诗史》 《郭小川诗选》(上下)贺敬之: 《放歌集》 艾青: 《归来的歌》、《爱情诗选》 闻捷: 《复仇的火焰》、《闻捷的诗》 李季: 《玉门诗抄》、《杨高传》 公刘: 《离离原上草》、《仙人掌》 《李瑛的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舒婷: 《双栀船》 北岛: 《北岛的诗》 顾城: 《黑眼睛》、《顾城诗全编》 阎月君、周宏坤选编: 《后朦胧诗》

(三)戏剧

张炯主编: 《新中国话剧文学概观》 高文升主编: 《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 老舍: 《老舍剧作选》 田汉: 《田汉剧作选》

沈西蒙: 《霓虹灯下的哨兵》

年版

1999 陈耘: 《年轻的一代》 丛深: 《千万不要忘记》 崔德志: 《崔德志剧作选》 白峰溪: 《明月初照人》、《风雨故来人》、《不知秋思在谁家》 丁一山: 《陈毅出山》 沙叶新: 《陈毅市长》 《有争议的话剧剧本选》

(二)《探索剧作选》 《高行健戏剧选》

高行健: 《绝对信号》(十月,1982.5期)、《车站》(十月,1983.3期)《野人》(十月,1985.2期)《小井胡同》(剧本,1981.5期)《桑树坪纪事》(剧本,1988.4期)《狗儿爷涅?》(剧本,1986期)《黑色的石头》(剧本,1988.2期)《大雪地》(1989.7期)

(四)散文

卢启元主编: 《中国当代散文史》 李华珍: 《中国新时期女性散文研究》 《杨朔散文选》 《刘白羽散文选》 《秦牧散文选》 巴金: 《随想录》 《孙犁文集》(10卷)杨绛: 《干校六记》、《杨绛散文》 余秋雨: 《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 季红真编: 《当代女性散文精选》

(五)小说

金汉: 《中国当代小说史》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严家炎选编: 《山药蛋派文学作品选》 孙犁: 《白洋淀纪事》、《孙犁选集》 严家炎选编: 《荷花淀派文学作品选》 《重放的鲜花》

茹志娟: 《百合花》 杜鹏程: 《保卫延安》 吴强: 《红日》

周立波: 《山乡巨变》 柳青: 《创业史》 杨沫: 《青春之歌》 梁斌: 《红旗谱》 《刘心武小说选》 刘心武: 《钟鼓楼》、《风过耳》、《张贤亮集》、《感情的历程》、《我的菩提树》 《从维熙集》、《雪落黄河静无声》 蒋子龙: 《开拓者》、《蒋子龙中篇小说选》 《改革小说选》 《王蒙文集》(10卷)、《活动变形人》 《高晓声代表作》 《知青小说选》 《张承志集》、《北方的河》、《贾平凹集》、《浮躁》、《秦腔》 韩少功:《诱惑》、《马桥词典》 阿城: 《棋王》

《1985年小说在中国》、《探索小说选》 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 残雪: 《天堂里的对话》、《突围表演》 莫言: 《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 陈晓明: 《中国先锋小说精选》 苏童: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活着》 方方: 《行云流水》、《方方文集》(5卷)池莉: 《太阳出世》、《池莉文集》(6卷)刘震云: 《踏铺》、《官场》、《官人》 刘恒: 《白涡》、《刘恒自选集》(5卷)张洁: 《无字》、《张洁集》 谌容: 《人到中年》、《谌容中篇小说选》 《王安忆自选集》(6卷)铁凝: 《哦,香雪》、《玫瑰门》 陈染: 《私人生活》 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古华: 《芙蓉镇》 张炜: 《古船》

路遥: 《平凡的世界》 陈忠实: 《白鹿原》 李凖 : 《黄河东流去》 阿来: 《尘埃落定》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及阅读书目 篇2

一、培养反思中国现代历史、评价现代历史的史学观。

文学总是对时代历史发展的一种呼应或制掣,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一个重要的功能价值就是培养独立认知历史和介入历史的史学观。进入新世纪以来, 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 逐步由学术领域蔓延到中国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质疑、解构、消解和颠覆一切, 在带来人类整体认知思维解放的同时, 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构建的缺失。表现在历史领域就是对现代历史真相的颠覆重构, 对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沮丧迷茫, 等等。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百年来历史进程的艺术反应, 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与中国历史有着血脉相通的胶着关系, 尤为可贵的是,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精英, 通过经典文学的创作与传播, 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引领历史发展潮流、廓清历史发展蓝图的重任。许多现当代作家, 不仅是文学家, 还身兼思想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 如鲁迅、茅盾、闻一多、巴金、老舍、丁玲等等, 他们对阻碍历史进步的文化、制度、党派的批判, 对历史进步力量的支持、扶持和呐喊, 都代表了特定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学方向, 有的甚至为历史的进步而献出了生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种种人格典范、种种思想光芒、种种历史责任, 都凝结为他们的文学文本。因此, 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阅读的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要认知中国百年现代史的曲折复杂, 并应以史为鉴, 祛除当下多元历史观的迷障, 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进步主流和发展契机;同时, 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还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以现当代文学作家为典范, 以文学经典作品的历史观为指导, 树立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才可能跻身于历史主流, 做时代的成功者和弄潮儿。

从更高层面讲, 当代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不应仅停留于认知和把握的程度, 还应该在文学作品中, 透过对作家个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独特思考方式的体悟与解读, 培养当代大学生评价历史、反思历史的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由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政治、中国革命进程的水乳相交, 对文学的阅读和审视, 需结合特定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革命环境来考察, 无论是对于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再到“十七年文学”的阅读, 还是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文学的阅读, 都需要一个还原历史、回归历史的阅读意识。大学生要在尽力突破原有呆板历史观的同时, 如何更贴切的反思历史, 评鉴其背景下的文学创作, 寻找文学作品中所隐藏的历史真相与密码, 进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观进行有效辨析, 这不仅是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培养和考量, 也是在无形中引导当代大学生站在大历史的宏阔高度上, 对百年中国史进行总结和梳理。其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避免单一的固化思维的窠臼, 更重要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对历史走向和历史细节的把握能力, 从而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活当代社会青年集体的历史反思意识, 避免这代青年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重走历史的弯路, 更好的构建当下和未来的历史走向。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最切近、最生活化的历史艺术反应, 它以艺术化和形象化的方式, 反应了百年历史进程中诸多历史的“片面的真实”, 大学生对其的阅读, 不仅是停留于表层的文本层面, 其中还隐藏着现当代优秀作家深层和多元的历史观;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涉及到的不仅是一个代际传承的问题, 还直接涉及到一代青年人对历史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而文学恰恰提供了一个形象而丰富的切入路径。

二、培养分析现代社会、透视现代社会的社会观。

校园象牙塔已经走过数十年的大学生, 他们一方面留恋和享受着校园的静谧安宁, 但更多的是对社会这个万花筒世界的向往、好奇和憧憬。由于群体整体与社会的相对隔膜和疏离, 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 大多是通过“二手”渠道, 诸如亲人、师长、媒体等等, 来获得一些感性甚至是狭隘的认知。这些认知渠道固然有其当下性, 但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现当代文学作为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艺术镜像之一, 在丰富性、流变性、深刻性、立体性等方面, 是其他艺术类型和人为教导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五四”时期的社会动荡, 还是数次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 无论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社会结构, 还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百态, 文学都积极而敏锐的介入、参与、呈现、张扬和批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成长礼的重要一环就是对未来即将步入世界的了解和洞悉, 明确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定位, 树立自身的社会角色和人生使命, 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则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社会样本艺术。比如, 从“五四”时期到20、30年代大革命时期, 以及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对这段历史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现象做了非常全面和立体的再现和表现。最为宝贵的是, 历代知识分子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之时, 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道义观并践行之, 这在和平年代青年学生普遍国家意识淡漠的情况下, 无疑具有警醒作用。对于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 现当代作家通过丰富的文学创作, 直指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社会秩序的不规范, 从而在历代文学中, 张扬和呼唤着公平、合理、健全的社会体制, 表现在文学中, 就是无论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 还是对反动党团的批判、社会断层的批判, 都隐含着中国作家对理想社会形态乌托邦的向往, 都饱含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真挚热爱。现当代文学历代文学观念一以贯之的这条理路, 正是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背景下, 亟待补充和重树的价值建设重任。对历代社会现象和本质的透视, 需要的不仅是敏锐的眼光、独特的思考、践行的精神, 更饱含着对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思考, 从而能驱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更好的面对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

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观构建的最高价值, 在于促使大学生树立明确、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的社会心态。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断层业已成型, 社会思潮风起云涌, 文化观念多元共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迷茫的夹缝状态:一方面是长期接受的儒家文化价值体系, 一方面是面对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商业法则。如何取舍、如何抉择、如何坚守, 是每个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面临的重大人生问题。而类似的社会价值状况, 在现当代文学的历代经典作品中早已涉猎。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最重要的不仅是为了从文学世界中获得对现实的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刻的观照, 而是从作家的创作中, 获得穿越社会价值多元迷障的雾霾, 获取那些经过了历史考验和时代洗礼的社会真谛, 在群体跟风的社会风云中, 培养自己独立认知社会、构建社会观念、坚守社会价值的价值操守。尤其是要建立起符合主体社会价值和历史潮流的正确价值观, 真正明白真善美和假丑恶, 树立自身在思潮裹挟中的价值定位, 唯有如此, 当代大学生才能匡正社会风气, 引领社会进步。

三、培养洞察现代人性、审视现代人性的人文观。

正如钱谷融先生所说, “文学是人学”, 文学的价值在于对人性的洞察、探幽和解密;文学之所以有经典、重要和一般的区分, 一个重要评价标准, 就是考察它是否为读者提供了洞悉人性的独特角度, 是否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丰富。与中国古典文学总体的“文以载道”的价值观不同,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将“人”作为文学关注和表现的核心, 这个人不同于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魔鬼怪和绿林好汉, 而是周作人所定义的“平民”、“世间之普通男女”, 从梁启超、胡适、周氏兄弟等五四干将的理论号召, 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文学实绩, “人”的文学书写, 已经成为历代进步作家努力构建的文学方向, 对人主体的自我认知, 也成为现当代文学最大的价值所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生活氛围、生活状态、生活模式的局限性, 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于外在客体世界;但外在客体的世界最终还是要作用于人的主体, 作用于人的心灵。因此, 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其重要的功能在于, 能让大学生了解人性的丰富多样, 能让大学生了解正是源于人性的复杂, 才有了历代社会的复杂景观, 才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才有了命运的悲欢离合。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了“人”, 才有可能洞悉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 人生最高贵的财富是什么;才有可能在这个激流勇进的时代, 生命中永恒的东西是什么;才有可能在物欲膨胀的形而下环境中, 不忘凝视人类精神和心灵的高贵等形而上的追求。

无论是孔子的“性善论”及其后继者, 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及其追随者, 只能证明关于人性的复杂经历几千年仍无法窥视其全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最大的区别, 就是在于它并未简单化的处理人性的复杂性, 而是通过呈现、再现和反思, 来张扬符合人性的言与行。鲁迅所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主题, 在对人性的劣根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 更将国人劣根的源头指向了传统封建文化, 隐藏着一位文化先觉者对健康合理人性的热烈期盼;而沈从文等京派文学所开创的讴歌人性的文学主题, 同样与鲁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即通过描绘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性, 来映衬现实中人性的缺失和变异, 从而呼唤着一种“健康优美”的人性。这个主题一直延续到当下文学, 无论是贾平凹、余华、王安忆等对人性阴暗的揭示, 还是莫言、路遥等对人性温暖和强力的文学表现, “人”和“人性”始终是一以贯之的关注和书写对象。对于大学生来说, 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人类的复杂、人性的多样, 更加明晰人性中的“正能量”的价值, 摒弃人性中的“负能量”, 从而厘清人性的图谱, 树立良好的人格, 发展健全的心理, 发扬人性的光芒, 建设道德的力量;通过现当代文学的阅读, 让学生在文学世界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迁中, 珍视人性的高贵、洞悉心灵的深邃;也通过文学的阅读和思考, 坚守人性之真善美, 拒斥人性的假丑恶, 构建起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的人性观。

四、培养文学想象空间、陶冶心智感知的审美观。

文学是语言为载体的艺术, 与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相比, 文学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知觉感官, 它更多的需要依靠调动人的心与智的配合和主动才能形成可感知的对象。也正因为每个个体的感知能力的不同, 造就了“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独特审美效果, 而这种多样性、不确定性、甚至是歧义性, 恰恰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篇3

第一阶段书目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严家炎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二阶段书目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蓝棣之著《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蓝棣之著《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美]李欧梵著《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美]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李怡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刘纳著《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龙泉明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钱理群著《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一、二、三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王德威著《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年。王德威著《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杨联芬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於可训著《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新颖著《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郑家建著《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李长之著《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李欧梵著《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王富仁著《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朱晓进等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三阶段书目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德] 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美]林毓生著《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马勇著《超越革命与改良》,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美]史华滋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

[斯洛伐克]斯拉沃热·齐泽克、[德]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王一川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许明著《新意识形态批评》,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余英时等著《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又非启蒙》,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

钟叔河著《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1949-1979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概论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美]史华兹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格里德著《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胡明著《胡适传论》(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美]余英时著《重寻胡适历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美]余英时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美]周明之著《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文学作品阅读书目

《鲁迅全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坟》《二心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叶圣陶短篇小说选》《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郁达夫文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朱自清散文》《周作人散文》《闻一多文集》《死水》《徐志摩全集》《徐志摩诗集》《丁西林剧作全集》(上下)陈西莹:《西莹闲话》《象征派诗选》《新月派诗选》《茅盾全集》《子夜》《蚀》《虹》《腐蚀》《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老舍文集》《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巴金全集》《家》《憩园》《寒夜》《沈从文文集》《边城》《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散文选》柔石:《二月》

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篇4

一、“五七”历劫归来作家群:

1、王蒙:《春之声》《蝴蝶》《杂色》《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

2、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风泪眼》《远去的白帆》

3、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人的风格》

4、陆文夫:《美食家》《小贩世家》《围墙》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危楼纪事》《花园街五号》

6、邓友梅:《那五》《索七的后代》《烟壶》

7、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青天在上》

8、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

二、“乡土”作家群

1、李凖:《黄河东流去》

2、刘绍棠:《蒲柳人家》《烟村四五家》

3、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芙蓉镇》

4、莫应丰:《将军吟》《桃源梦》

5、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兰兰的木兰溪》

6、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

7、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8|、陈忠实:《白鹿原》

9、亦夫:《土街》

10、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11、张宇:《疼痛与抚摸》

三、“知青”作家群

1、叶辛:《孽债》《蹉跎岁月》

2、张抗抗:《隐形伴侣》

3、竹林:《呜咽的澜沧江》

4、张承志:《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

5、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6、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小鲍庄》《三恋》《长恨歌》

7、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散文)

8、老鬼:《血色黄昏》

四、文化寻根小说家群

1、钟阿城:《棋王》2: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

3、李杭育:“葛川江系列”《流浪的土地》

4、郑万隆:“异乡异闻系列”《红叶,在山那边》

5、贾平凹:“商州风情录系列”《高老庄》《土门》《废都》《秦腔》

五、先锋作家群

1、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

2、余华:《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3、残雪:《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

4、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红粉》

5、格非:《迷舟》《敌人》《雨季的感觉》《欲望的旗帜》

6、孙甘露:《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呼吸》

7、马原:《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

8、洪峰:《奔丧》

9: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绳》

六、新写实作家群

1、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预谋杀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2、方方:《风景》《一唱三叹》《行云流水》

3、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黑的雪》

4、刘震云:《一地鸡毛》

5、叶兆言:《枣树的故事》《死水》《艳歌》《夜泊秦淮》《采红菱》

6、范小青:《毕业歌》《裤裆巷风流记》

7、赵本夫:《刀客与女人》《混沌世界》《卖驴》

七、新军旅小说

1、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2、巍魏:《东方》

3、徐怀中《西线轶事》《阮氏丁香》

4、黎汝清《皖南事变》

5、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6、刘亚洲《两代风流》

7、石言:《秋雪湖之恋》《魂归何处》

八、新历史小说:

1、姚雪垠:《李自成》

2、徐兴业:《金瓯缺》

3、凌力:《星星草》《百年辉煌》《倾国倾城》《少年天子》《暮鼓晨钟》

4、吴因易:《梨园谱》《明皇系列》《宫闱惊变》《开元盛世》《魂消骊宫》《则天皇帝系列》

5、二月河:《康熙大帝》系列《乾隆皇帝》系列《雍正皇帝》系列《夕照空山》

6、杨书案:《孔子》《庄子》《炎黄》《孙子》

7、唐浩明:《曾国藩》

8、任光椿《戊戌喋血记》《辛亥风云录》

九、女性作家群

1、宗璞:《我是谁》《蜗居》《泥淖中的头颅》《心祭》

2、谌容:《人到中年》《懒得离婚》《减去十岁》

3、张洁:《沉重的翅膀》《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4、戴厚英:《人啊人》

5、柯岩:《他乡明月》

6、叶文玲:《心香》《青灯》《小溪九道湾》《无梦谷》

7、温小钰:《土壤》《苦夏》

8、铁凝:《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9、陈染:《孤独旅程》《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私人生活》《破开》

10、马瑞芬:《蓝眼睛,黑眼睛》《天眼》

11、张辛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在同一地平线上》《浮土》

十、都市风情及改革文学

1、刘心武:《钟鼓楼》

2、冯骥才:《津门》文化系列小说《三寸金莲》

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4、柯云路:《京都纪事》

5、俞天白:《大上海沉没》系列

6、航鹰:《东方女性》》《倾斜的阁楼》

中国当代文学必读书目 篇5

(1949——1999)

小说:

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春之声》、《蝴蝶》;

刘心武《班主任》、《钟鼓楼》;陆文夫《美食家》;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谌容《人到中年》、《减

去十岁》;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邓友梅《烟壶》;冯骥才

《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贾

平凹《满月儿》、《浮躁》、《废都》、《秦腔》;王安忆《长恨歌》、《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韩少功《爸爸爸》;莫言《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红树林》;残雪《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苏童《妻妾成群》;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王朔《王朔作品集》;池莉《烦恼人生》、《太阳出世》、《看麦娘》;方方

《风景》、《落日》;刘震云《一地鸡毛》;陈忠实《白鹿原》;

(范稳《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碧色寨》)

诗歌:

艾青《归来者之歌》;郭小川《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闻捷《天

山牧歌》、《复仇的火焰》;舒婷《致橡树》、《神女峰》;顾城《顾城诗选》;

戏剧:

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谢瑶环》;沙叶新《陈毅市长》;高行健《车站》、《彼岸》;

散文:

杨朔《茶花赋》、《荔枝蜜》;秦牧《古战场春晓》、《花城》、《社稷坛抒情》;

刘白羽《日出》、《长江三日》;巴金《随想录》;余秋雨《文化苦旅》;

汪曾祺《蒲桥集》;张承志《绿风土》;

报告文学: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鲁光《中国姑娘》;

文学院贾蔓编审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及阅读书目 篇6

必读书目

作品类:

现代文学部分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春水》《繁星》《寄小读者》

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灾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

《英文教授》

王统照:《沉思》《微笑》《山雨》

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

彭家煌:《怂恿》

台静农:《拜堂》

许钦文:《鼻涕阿二》

蹇先艾:《水葬》

许杰:《惨雾》

胡 适:《尝试集》《终生大事》

郭沫若:《女神》《屈原》《雷电颂》《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

《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的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郁达夫:《沉沦》《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南迁》

《迟桂花》《钓台的春昼》

庐隐:《海滨故人》

柔 石:《为奴隶的母亲》

废名:《竹林的故事》《十二月十九日》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空山灵雨》《落花生》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死水》《红烛》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山居闲话》

朱 湘:《采莲曲》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俞平伯:《清河访》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梁遇春:《观火》

田汉:《梵峨岭与蔷薇》《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

《放下你的鞭子》《获虎之夜》《关汉卿》

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酒后》《北平的空气》《三块钱国币》

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春蚕》《秋收》《残冬》《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 老舍:《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牛天赐传》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无名高地有了名》《断魂枪》《月牙儿》

《柳家大院》《微神》《方珍珠》《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全家福》《宝船》 巴金:《灭亡》《新生》《雾》《雨》《电》《家》《春》《秋》《寒夜》《砂丁》《雪》《憩园》

《光明集》《将军集》《随想录》《春天里的秋天》

沈从文:《朱龙》《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湘西》

《八骏图》《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记丁玲》 《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萧萧》《柏子》《丈夫》《三三》《从文自传》 《湘西散记》《绅士太太》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叶紫:《丰收》

殷 夫:《我们》

臧克家:《难民》、《春鸟》

蒲 风:《咆哮》

陈梦家:《再看见你》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乐园鸟》《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何其芳:《预言》《花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独语》《画梦录》

卞之林:《距离的组织》《断章》《圆宝盒》《归》

林 庚:《春天的心》

洪深 《五奎桥》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

赵树理:《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邪不压正》《地板》

《福贵》《孟祥英翻身》《传家宝》《登记》《“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

柳青:《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

浩然:《喜鹊登枝》《艳阳天》

沙汀:《淘金记》《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随军散记》

艾 芜:《山峡中》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 乾:《雨夕》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别丢掉》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过夜》《回忆鲁迅先生》

吴伯箫:《夜读》

施蛰存:《春阳》

林语堂:《京华烟云》《秋天的况味》、《方巾气研究》

梁实秋:《雅舍》

李广田:《山之子》《回声》

丽尼:《鹰之歌》

陆蠡:《囚绿记》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夏 衍:《包身工》《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

宋之的:《1936年春在太原》

冯至:《伍子胥》《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准备深深地领受》《一个消失了的山村》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

路翎:《财主底女儿们》

张爱玲:《传奇》《倾城之恋》《金锁记》《公寓生活记趣》《爱》

艾 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北方》

《黎明的通知》《旷野》《在浪尖上》《鱼化石》

陈白尘:《升官图》

田 间:《给战斗者》

绿 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

徐訏:《风萧萧》

钱钟书:《围城》

郑 敏:《金黄的稻束》、《音乐》

辛 笛:《风景》

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

阿垅:《纤夫》

鲁藜:《泥土》

陈敬容:《划分》

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贺敬之等:《白毛女》《回延安》

周立波:《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禾场上》《山那面人家》

孙犁:《荷花淀》《铁木前传》《风云初记》

当代文学部分

杜鹏程:《保卫延安》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

吴强:《红日》

曲波:《林海雪原》

罗广斌、杨益言、刘德彬:《在烈火中永生》《红岩》

梁斌:《红旗谱》

杨沫:《青春之歌》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春之声》《蝴蝶》《杂色》《在伊犁》《活动变人形》

《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青狐》

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

闻 捷:《天山牧歌》

杨 朔:《荔枝蜜》《茶花赋》《樱花雨》

秦 牧:《古战场春晓》《土地》《社稷坛抒情》

浩 然:《金光大道》

岳野:《同甘共苦》

海默:《洞箫横吹》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北岛:《波动》《回答》

顾 城:《一代人》

杨 炼:《大雁塔》《诺日朗》

沙叶新:《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靳凡:《公开的情书》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刘心武:《班主任》《伤痕》《如意》《钟鼓楼》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陈奂生出国》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谌 容:《人到中年》

林斤澜:《矮凳桥》系列小说

邓友梅:《在悬崖上》《那五》《烟壶》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贾平凹:《腊月·正月》《浮躁》《废都》

陆文夫:《小巷深处》《献身》《小贩世家》《唐巧娣翻身》《美食家》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阿城:《棋王》

王安忆:《小鲍庄》《长恨歌》《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荒山之恋》《小城之恋》

《锦绣谷之恋》《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

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西望茅草地》

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张承志:《北方的河》《金牧场》《黑骏马》《心灵史》

徐怀中:《西线轶事》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错误》

洪 峰:《瀚海》

苏 童:《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

余华:《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古典爱情》《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现实一种》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舒 婷:《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

残雪:《山上的小屋》

王朔:《橡皮人》《顽主》《看上去很美》

徐 迟:《哥德巴赫猜想》

池莉:《烦恼人生》《生活秀》《你是一条河》

方方:《风景》《桃花灿烂》

刘震云:《一地鸡毛》《官场》

谈 歌:《大厂》

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陈忠实:《白鹿原》

王小波:《黄金时代》《我的阴阳两界》《革命时期的爱情》

铁凝:《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

陈染:《私人生活》

林白:《回廊之椅》

张 炜:《古船》《九月寓言》

徐小斌:《双鱼星座》

张洁:《沉重的翅膀》《无字》《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 阿来:《尘埃落定》《空山》

毕飞宇:《是谁知深夜说话》《哺乳期的女人》《上海往事》《青衣》《玉米》《平原》 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

理论类: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文学研究会宣言》

茅盾:《文学与人生》《从牯岭到东京》

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

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

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朱光潜:《谈美·开场话》

胡 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台港及海外文学阅读书目 篇7

一、作家作品

一)2000年《联合报》等评选“台湾文学经典”,入选30部作品:

1、小说类

白先勇《台北人》

黄春明《锣》、王祯和《嫁妆一牛车》

张爱玲《半生缘》

陈映真《将军族》

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王文兴《家变》

七等生《我爱黑眼珠》

李昂《杀夫》

姜贵《旋风》

2、诗歌类

《郑愁予诗集1951-1968》

痖弦《深渊》

余光中《与永恒拔河》

周梦蝶《孤独国》

洛夫《魔歌》

杨牧《传说》

商禽《梦或黎明》

3、散文类

梁实秋《雅舍小品》

陈之藩《剑河倒影》

杨牧《搜索者》

王鼎钧《开放的人生》

陈冠学《田园之秋》

简媜《女儿红》

琦君《烟愁》

4、戏剧类

姚一苇:《姚一苇戏剧六种》

赖声川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张晓风:《晓风戏剧集》

5、评论类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

王梦鸥《文艺美学》

二)《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百强”(2000年评选,台港海外华文作品38篇)

7、白先勇《台北人》

15、陈映真《将军族》

21、王文兴《家变》

2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28、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

29、金庸《射雕英雄传》

31、金庸《鹿鼎记》

33、赖和《惹事》

34、王祯和《嫁妆一牛车》

邓克保(柏杨)《异域》

37、钟理和《原乡人》

40、李永平《吉陵春秋》

42、司马中原《狂风沙》

47、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

49、姜贵《旋风》

51、西西《我城》

53、朱西宁《铁浆》

54、朱天文《世纪末华丽》

56、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60、施叔青《香港三部曲》

6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

65、王蓝《蓝与黑》

70、林海音《城南旧事》

72、刘以鬯《酒徒》

73、鹿桥《未央歌》

79、张系国《棋王》

80、黄凡《赖索》

82、李碧华《霸王别姬》

83、李昂《杀夫》

84、古龙《楚留香》

85、琼瑶《窗外》

86、苏伟贞《沉默之岛》

87、梁羽生《白发魔女传》

88、朱天心《古都》

89、陈若曦《尹县长》

90、张大春《四喜忧国》

91、亦舒《喜宝》

94、倪匡《蓝血人》

二、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述

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近期再版。

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

张诵圣《文化场域的变迁》

王德威:《当代小说20家》、《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

梅家玲:《性别,还是家园?:五0与八九0年代台湾小说论》,麦田

朱双一《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1999;《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

黎湘萍《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的文学精神》,北京三联1994。刘小新:《阐释台湾的焦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樊洛平:《台湾女性文学史论》

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花城2004)

吕正惠、赵遐秋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

方忠:《台湾通俗文学论稿》,华侨出版社2000

杨匡汉主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2006)

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

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华侨出版社

朱立立 2004,《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

2008,《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

李诠林《现代台湾文学史稿》,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刘登翰等主编:《香港文学简史》

赵稀方:《小说香港》

三、理论与方法

陈光兴编《文化研究在台湾》。台北:巨流,2000。

邱贵芬著:《仲介台湾、女人︰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台湾阅读》,台北:元尊1997

张小虹编:《性/别研究读本》。台北:麦田,1998。

刘纪蕙、周英雄编。《书写台湾:文学史、后殖民与后现代》。台北:麦田,2000。刘纪蕙。《孤儿、女神、负面书写:文化符号的征状式阅读》。台北:立绪,2000。单德兴。《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台北:麦田,2000。

林文淇等编。《戏恋人生:侯孝贤电影研究》。台北:麦田2000

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

南帆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张京缓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与美学》

罗钢 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张京媛主编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及阅读书目 篇8

小学儿童文学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及指导初探

【内容摘要】儿童文学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成为最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文学形式,当前小学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需大力加强推荐、指导工作。结合新大纲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推荐大量适合其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运用多种指导方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推荐一定的阅读书目。

前言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显然让学生只局限于课本的浸染过于狭窄,而进行一些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更符合儿童心理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失为良策。英国首位开办儿童文学课的儿童文学专家Peter Hunt说:“ 儿童文学是重要的。小朋友很喜欢有趣、好玩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们会兴致勃勃地阅读这些作品,并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他们还能够通过这些作品来认识世界。” 但是,当前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因为种种原因还不能进入儿童的阅读视野,造成了一种表面的匮乏以及其他形形色色作品的泛滥,使得学生们无从选择;虽然已有一些阅读指导方法,但没有一个实际的、有价值的、可供教师参考的书目范围,使得教师“难为无米之炊”。因此,笔者想就这几方面初步尝试进行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优秀作品推荐和教师指导方法研究。

一、儿童文学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上笙一郎在他的《儿童文学引论》中说:“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儿童文学曾被人们认为是“小儿科”,但现在当它绚烂地走进儿童生活并占据当今小学语文教材80%以上课文,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就已经肯定了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和存在意义。

(一)丰富知识,开启心智

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它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自然、历史、地理等科学知识。正如巴金所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儿童的求知欲旺盛,接受能力强,渴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而儿童文学以更贴近儿童的语言、美丽的故事抓住了儿童的眼球。“它既能把孩子引向他们幼小足迹难以到达的遥远国度,使之增加见闻、开阔眼界(如冰心的《三寄小读者》);又能促进他们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使之懂得应怎样对待社会和人生(如《严文井童话寓言集》);更能激励他们对社会以及整个大千世界的热情关注,以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①

(二)爱的感受,美的熏陶

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一条爱孩子、爱生活不会变。曹文轩的《草房子》、《红瓦》、《根鸟》等小说里一直回荡着“悲悯”情怀。曹文轩认为:“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浇灌出一朵朵善之花,用它们的美慰藉人们的心灵。金波的组诗《色彩交响十四行》中的《蓝萤火》就是一首意境优美、情趣盎然的小诗:“那时每一个夏夜凉爽如水/常常会飞来一只只萤火虫/那幽幽蓝光很美很美/映照着我第一个童话梦我拥坐在外祖母身边/她的故事像一支谣曲/说用萤火虫穿一串项链/佩带在我胸前最美丽那一夜我走进了童话世界/梦见我的萤火项链闪着光/梦醒了,窗外挂一轮圆月/正从远天向我张望胸前虽不见了那串蓝莹火/天上却多了几颗星光闪烁。”儿童文学把幻想、纯净的本质还给儿童,给当代儿童一个唯美而充满了爱的审美世界。

(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尔基说过:“我的一切优点,都是书给我的。”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陈子典也说:“儿童文学作品,就如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儿童阅读多了,就会潜移默化渐渐地吸取了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儿童文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陪伴着儿童的成长。意大利的卡洛·科洛迪在《木偶奇遇记》中塑造的“皮诺乔”形象,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对一个神奇木偶的记忆更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长大的孩子的启示;《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冒着一切危险和困难,忍受着一切诽谤,以最大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使得她的哥哥们获救„„就像格林兄弟在解释《儿童和家庭童话》这个书名时所说的:“这些给儿童的故事能以它们的纯洁和温柔去唤起孩子对生活的向往,在人生之初就培养起一种美好的思想和感情。”②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少年儿童立刻接受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或者政治经济学的整套道理,或者系统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等等,但一步步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勇敢精神、是非观念、邪正观念等等,由浅入深,由笼统而逐渐具体,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随着少年儿童年龄渐渐增大和学识日益丰富,这些思想的‘种子’就会抽芽发叶,在他们脑子里深深地扎下根来。人在少年儿童时期形成的是非、邪正观念,也就往往足以影响他的一生。”③

(四)丰富词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大凡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通常运用规范、简洁的文字,是“孩子的语言”,“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老舍语)。像郭风的《豌豆花·蝴蝶》:“豌豆花问蝴蝶: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既符合儿童的天真口吻,又规范优美;像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的描写语言,则是优美到神秘的经典样板,对儿童具有永久的魅力。这些优秀的作品语言对儿童语言的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正适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要求。

(五)快乐文学,快乐儿童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哈里·波特》一书的作者罗琳女士的一席话颇为耐人寻味:“儿童读物不是教科书,其目的不是要教会孩子们什么特定事物。这不是文学的特性。人们确实能从文学中得到一些东西,但可能只是教你如何开怀大笑,而并非每次都像打你一个耳光一样让你吸取教训。孩子们肯定能从《哈里·波特》里学到一些东西,但我害怕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看了两三章就掩卷沉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东西呀。’”④

英国儿童文学家达顿说:“儿童读物是为了给儿童获得内心的快乐而推出的印刷品。”别林斯基也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⑤被尊称为“笑的大师”的张天翼的作品《大林和小林》就写得十分幽默,富于乐趣,令小读者捧腹大笑,深受小读者欢迎;郑渊洁的一些童话、任溶溶、柯岩的一些儿童诗也都充溢着欢乐„„

小学儿童文学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及指导初探(下)

二、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

儿童文学有着如此特殊的魅力,但对于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否真正走进儿童课外的阅读空间,起到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笔者带着一丝疑虑对实习所在地太仓市某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做了初步分析。

(一)教辅、优秀作文及暴力、漫画书等占据课外阅读重要地位,儿童文学优秀作品被搁置一旁

调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架上还摆有几本童话之类的儿童文学作品,而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作文课的开设和课业负担的加重,充斥在他们周围的不是教辅材料就是优秀作文书,学生书包里没有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而学生书包内有两三本习题册反而是那样的司空见惯。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较重,他们往往选择一些刺激的暴力、漫画书作为消遣,虽然几乎每一本引导孩子们阅读的书,都把正在阅读市场上泛滥的日本、韩国的卡通漫画视为“洪水猛兽”,告诫孩子们远离那些肤浅的“刺激品”,可是如果我们瞪大眼睛,就会发现,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日渐提高,这类图书并没有听从大人的“劝告” 而被抑制住,反而蔓延到更深更广的角落。这些书虽没有合法地位放到新华书店书架上,但它们就蹲在城市的报亭里,孩子们的书包里或口袋里。它们的“发行量” 让号称畅销的合法出版物的出版者都感到汗颜。

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①教辅、优秀作文书的畅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仍有部分领导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认为考试内容与课外读物无关,因此教学只抓课本,而提高学生分数的最好办法是做习题,特别越到中高年级课业负担越重;当今社会许多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大学,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高分作保障,必须多做题,他们给孩子买书很功利,经常是辅导材料一大堆,而忽视了儿童在精神、人格上的修养。有的家长阅读意识淡薄,认为阅读文学书籍一般不能一下子显出效果,既然无法“立竿见影”,那么就找能“立竿见影”的,什么能呢?教学参考书、作文书。②现在的很多出版社、作家、“名家”们都急功近利,哪个能赚钱他们就投资哪个,往哪个方向发展,结果必然导致一些读物的泛滥,影响了读者的选择和阅读。在新华书店,笔者发现里面的书多是为考试服务的习题集、《作文指南》之类,并且这些书非常畅销,相比之下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有些相形见绌了。③从学生本身来讲,许多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只能埋头于枯燥的辅导书,偶尔闲暇有些学生也就选择以消遣和刺激为主的读物,于是,教辅书、暴力书泛滥,成为他们的主要“精神食粮”,那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无人问津、不为所知,孤独地被搁置在一旁,即使有些学生想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也因不知如何在此铺天盖地的图书中选择而却步了。现在的儿童喜欢读书,但是他们很难读到好书。事实上,他们又渴望能读到好的作品。

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她认为作文辅导书仅仅是工具书,它教给孩子的只相当于“切”蛋糕,而阅读就像“做”蛋糕,粗俗的作品只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知道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狭隘,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这些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作为一个人的底蕴就是在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中形成的,否则他的精神世界将是苍白的。

(二)传统名著居多,现当代优秀作品甚少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即使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也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名著,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就是高年级学生熟知的作家也就是安徒生、格林兄弟、高尔基等,对于中国作家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张天翼、冰心少数作家身上,几乎不知道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

名著是经典是基础但不应该成为封闭我们的城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家长对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少之又少,无法给予孩子正确而符合时代步伐的阅读指导,就只能保守地让孩子读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其次,现在很多教师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了解也比较匮乏,无法站在儿童文学发展的前沿来向学生们介绍当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再者,社会各界对于儿童文学还不够重视,缺乏一定的儿童文学创作群,许多创作者带有太强的“功利性”,这就必然导致现当代优秀作品的相对匮乏,并且,即使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好的作品,得不到一定的宣传、推广,也就无法被学生们所了解,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所以,加强推荐和宣传现当代的优秀作品,满足学生的“现代化”阅读需要很有必要。

(三)童话阅读居多,儿童诗、寓言、儿童故事倍受冷落

当笔者问及“你平时最喜欢看什么内容的书?”时,几乎90%以上学生回答童话。显然,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体裁之一,也是最富儿童特点,最受小读者——特别是十岁以下的孩子——欢迎的传统形式。它在儿童文学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⑥毋庸质疑,童话这一文学样式极其符合儿童的心理,容易渗透进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但是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们过早的患上“偏食症”,儿童诗、寓言、儿童故事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必然,都是启迪儿童心灵,使他们获得美的熏染和享受的重要文学样式,当然,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面还可以更广一些,可以尝试涉及一些长篇小说或大部头的科幻作品。

但是,正是由于童话与各文学样式的不同特点,一方面在历史条件下,体裁发展的不均衡也是一个时期以来儿童文学发展中的弊端,一直以来作家们对于童话的创作热情总是最饱满的,可以说世界上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有一大部分是童话作家;世界上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是童话作品,也就是因为这样童话作品占据了市场的最大份额,占据了孩子们阅读的最大空间;另一方面,现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似乎也患了偏食症,很少去涉及儿童诗歌、故事等的创作,教师、家长对于儿童诗歌、儿童故事、寓言等也有些“不屑一顾”,认为那是“简单文学”,以至于这些作品形式严重滞后、倍受冷落。但我们应该让孩子“均衡营养”才能健康发展。

(四)儿童文学课外阅读重视不够,缺乏指导,令人堪忧

从上述现状我们就可以看出,之所以学生迷恋暴力、漫画书籍,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只是以传统名著和童话为主,正是由于缺乏教师、家长及社会等一定的推荐、导向作用,使得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

调查中当问到:“你所看的书一般是由谁推荐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这也就不得不令人紧张,我们的老师呢?家长呢?媒体呢?

首先,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阅读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把“一本教材”弄懂弄会了任务就完成了,信奉教材,并甘做教材的“奴隶”。因此教师就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一本书”的指导上,在课堂重讲轻读,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面面俱到,分数至上,表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教学行为,而对于课外阅读许多教师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读课外书没用,与考试成绩不会有太大关系。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质较低,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在这样大环境的冲击下家长和媒体的导向当然不会倾向儿童文学。因此,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缺乏鉴别、分析能力,更不善于根据个人文化程度来选择深浅适宜的课外读物,往往采取‘拿来主义’。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已“窥一斑而见全豹”,当前小学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现状令人堪忧!鉴于此,我们虽然无法改变一些深隐的教育弊端,但面对此年龄阶段学生极强的求知欲,我们想尽所能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就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做一些儿童文学的书目介绍、推广和阅读指导工作,抛砖引玉,以带领儿童走进儿童文学的百花园,使生命之初的内蕴丰盈、美丽。

三、让儿童文学充分滋养儿童的心灵

(一)儿童阅读书目的推荐原则

1、教育与趣味并存,细致与全面兼顾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量。别林斯基说过:“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潜水艇的创造者西蒙·莱克在自传中所写的第一句话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个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坚强不息的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这个艺术形象,就曾鼓舞和教育了我国整整几代人,还必将影响和教育后来人。这是儿童文学的目的。

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又是和教育作用有机结合并统一于作品之中的,并非独立存在。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因此,富有儿童情趣,也是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普遍要求。儿童文学的情趣,也称儿童文学趣味性。它是儿童文学作品在形象的反映生活、体现儿童独有的某种特点时,从儿童的审美需要出发,通过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儿童通过阅读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会接受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趣,而且能激发生成新的情趣,使儿童心领神会地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获得真正的美感。

因此,我们认为阅读的教育性依然存在,只是教育的内容含量和形式应该得到改善,所以我们的选目更注重教育和趣味并存,例如:儿童诗《下巴上的洞洞》既是一首充满趣味,琅琅上口的小诗,又以其独特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世界儿童文学中娱乐主义鼻祖卡罗尔(英国)的童话名著《艾丽丝漫游奇境记》,隐藏在表面的荒诞不经的滑稽热闹下面的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广泛的社会透视。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也绝非纯粹的逗乐凑趣,而是作家所开掘的内涵丰富的儿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蕴的物化形式,是作家通过艺术创造给儿童以欢乐,并使他们在欢乐中感悟人生的一种作用。

总体来讲,我们的体裁涉及较广,较全面。寓言、科学文艺等使人明智,童话、小说等又充满幻想和童趣,以各种方式感动我们的当今小读者。并且,我们推荐的作品风格多样,或细致优美,或严谨朴实,或风趣幽默,或深邃含蓄,《快乐王子》优美中透出人性的善良;《我的土壤妈妈》简洁、生动又严谨、科学„„

2、传统与现代并举,名家与新人并重

现当代作品的匮乏只是给人的一种表象,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了解和熟知它们。因此,考虑到学生的阅读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推荐了秦文君、黄蓓佳、杨红樱、曹文轩、孙幼军等创作的优秀作品,也借此促进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当然,有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家,如安徒生等,我们就不做推荐,因为这些伴随我们几代人的作品,大家已经作为习惯的阅读品种,是不需要推荐的。而一些新的作品被引进了我们的推荐书目,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刚刚获得儿童文学类奖项的作品。我们认为这些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当今孩子的生活和心灵,更可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比如“小布老虎丛书”、台湾管家琪的“少男少女系列”,还有刚刚获奖的《中国兔子德国草》等。

3、略读与精读共有,整体性与阶段性兼顾

在推荐书目中我们把精读篇目或者说是重点篇目用“★”做了强调,让学生能有所侧重的安排时间和精力阅读,另外,在最后的附录中增加了更为广泛的阅读篇目推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从整体上来讲,我们考虑了一至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遵循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求学生“跳一跳”、“够一够”能达到一个更高的阅读水平。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我们的体裁侧重也不尽相同,低年级侧重短小易懂的儿童诗、童话,而没有安排篇幅较长的儿童小说;中年级开始涉及小说、散文及科学文艺;至于高年级则以长篇小说和科学文艺为重,作品较之低中年级更有深度。

(二)儿童阅读篇目推荐及指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思维发展的不同对于作品的兴趣和需求也是不同的:

1、1~2年级

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因此我们推荐的书目以短小凝练的儿童诗、注音童话和卡通等图文并茂的书籍为重;同时,他们开始分辨现实与幻想的不同,对是非善恶也有自己粗浅的认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一些社会模拟活动,因此模拟社会生活和动物世界的故事书、寓言等趣味性强、篇幅短小、通俗易懂的书籍也成为我们推荐的重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这一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我们提供的参考书目阅读总量远远超过了这个要求。具体来讲,我们主要要解决的还是“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

①、“读什么”(带“★”的为重点篇目或精读篇目)

儿童诗:

《摇头·点头》高洪波

★《豌豆花·蝴蝶》郭风

《下巴上的洞洞》鲁兵选自《中国新时期儿童诗选》新蕾出版社1982《爸爸的老师》任溶溶选自《任溶溶作品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帽子的秘密》柯岩选自《柯岩作品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张继楼彭斯远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外国儿童诗选》文成英李融编选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

寓言:

《骄傲的风筝》(樊发稼寓言精选)樊发稼

《船夫和他的孩子》金江

《乌鸦和猪的“谅解”》湛庐

儿童故事:

★《蓝色的树叶》瓦·奥谢叶娃(前苏联)选自《幼儿文学报》第2期1983年5月

《365夜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

《动物故事》

《科幻故事》

《益智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赵世杰编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少年奇才故事》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注音彩绘版)韦苇汤素兰主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江苏少儿、黑龙江少儿

童话:

《小青虫的梦》冰波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金近选自《金近作品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神笔马良》洪汛涛选自《中国优秀童话选》中国少儿1983

《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丛书)孙幼军春风文艺1900

★《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中国少年

★《木偶奇遇记》科洛迪(意大利)杨建民译上海科技教育1996、辽宁少儿(小学生注音经典)、湖南少儿

《勇敢的小裁缝》格林(德国)

《狐狸和兔子》阿·托尔斯泰(俄国)

《狼和小山羊》阿·托尔斯泰(俄国)

★《格列佛游记》江奈生·斯威夫特(英)杨吴成译人教、译林版2003以及新蕾出版社

《小鹿班比》(世界儿童文学十大名著)费·察尔滕(奥)福建少儿1998

《穿长筒靴的猫》彩色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佩罗中国少年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彩色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佩罗中国少年

《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彩色注音版动物童话)纳塔·卡普托等(法)21世纪

②、“怎样读”

这一学段的孩子识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长久,自主阅读能力较差,但爱听有趣的故事,这期间,教师可采用为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为学生讲故事时,应让学生也尽可能地看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刺激其阅读的欲望。并且,这一学段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相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是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使他们得到一定的锻炼,例如:“小小舞台”,可让学生边朗诵他们喜欢的诗歌、讲述他们听过的童话等边加上表情、动作表演,“寓检于乐”、“寓教于乐”;“好书交流”,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的书,要求能讲出书名或用

一、两句连贯的话口述书的内容。

2、3~4年级

中年级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向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存的阶段发展,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这一阶段孩子的识字也有所增加,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我们重点向学生推荐和提供的是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而较之低年级又有一定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优美的儿童诗、童话及儿童小说等。阅读总量也超过了课标要求的40万字。

①、“读什么”(带“★”的为重点篇目或精读篇目)

儿童诗:

★《蓝萤火》金波

《一片红枫叶》徐鲁

《地球的孩子早上好》邱易东

《水果们的晚会》杨唤

《小草的歌》诗琳通公主(泰国)王晔邢慧如译选自《儿童文学》1984年第7期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任溶溶浙江少儿1998

寓言:

★《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克雷洛夫(俄国)裴家勤译译林出版社2000

《中国寓言精选》凡夫选编春风文艺出版社

《小蝴蝶花》申均之

儿童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宣仁选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外国民间故事》(上、下)伍钚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成语故事365》帆女阿雪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

《中外战争的故事》张鸿海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中外艺术家的故事》江钥含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汉字的故事》梅子涵著上海科普出版社

★《阿凡提的故事》赵世杰编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鲁天飞打赌》张明观

《鸡先生和鸡太太的故事》李嘉雯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古希腊罗马神话》托·布尔芬奇(美)李贞娇译作家出版社

童话:

《陈伯吹童话》陈伯吹

《严文井童话选》严文井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张天翼童话》张天翼

《郑渊洁童话》郑渊洁

《黑猫警长》诸志祥

《鸡毛鸭》周锐

★《怪老头儿》(小布老虎丛书)孙幼军春风文艺1998

《我和我的影子》(张之路非常可笑系列)张之路浙江少儿

《复制瞌睡羊》(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管家琪浙江少儿

《捉拿古奇台风》(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管家琪浙江少儿

《快乐小子丛书》(全6册)杨老黑周锐等中国少年

《小朵朵与半个巫婆》 汤素兰江苏少儿

《小老虎历险记》(月光岛丛书)汤素兰浙江少儿

★《快乐王子》王尔德(爱尔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洛尔(英)陈伯吹译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

《假话国历险记》姜尼·罗大里(意大利)

★《骑鹅旅行记》拉格格夫(瑞典)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2001、高

子英李议等译人民文学1998

★《长袜子皮皮》林格伦(瑞典)中国少年

★《彼得潘》(世界经典童话系列丛书)詹姆斯·巴里(英)接力出版

★《柳林风声》(世界经典童话系列丛书)肯尼思格雷厄姆(英)接力出版、任溶溶译

上海译文2000

《吹牛大王历险记》拉斯伯(德)人民文学

儿童小说:

★《小香咕和她的表姐表妹》秦文君北京少儿

《谁是未来的中队长》王安忆选自《少年文艺》1979年第4期

《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我们的公虎队)梅子涵著沈苑苑画新蕾出版社200《纸灯笼》车培晶

★《金银岛》(又译《宝岛》、《荒岛探险记》)路易斯·斯蒂文森(英)单蓓蕾译北京出版社2001

《吹牛大王奇游记》埃·拉斯伯(德)刘浩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儿童散文:

《蝴蝶》佟希仁

《小松鼠,告诉我》韦苇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

儿童科学文艺:

《7和8的故事》李毓敏

《森林,请开步走》张秋生

《大自然的语言》戴巴棣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

★《十万个为什么》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王会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尾巴》比安基(苏联)选自《比安基科学童话选》王汶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196儿童戏剧:

《妙乎回春》方圆

《马兰花》任德耀

《三个问题的答案》林焕彰

②、“怎样读”

第二学段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他们逐渐发现阅读是自己的一种享受,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然后与别人交流、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也可让学生在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勾划,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同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激励评价,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收效甚微的不良的读书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指导阅读技巧,介绍并训练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跳读、略读、速读、精读。并组织各种读书比赛或故事演讲等,保持学生旺盛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可设置专门的儿童文学班级书架,供同学阅读交流。

3、5~6年级

第三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有自我意识的追求,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我们侧重为学生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及长篇儿童小说和优美儿童散文等,增加符合这一時期儿童口味的现代、当代精典文学作品。正如中少社社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会长海飞先生所说: “中国的孩子总不能一代又一代只读安徒生等古典作品,他们需要阅读当代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⑦这一阶段我们推荐的篇目阅读总量不仅达到了课标要求的 100万字,甚至远大于这个要求。

①、“读什么”(带“★”的为重点篇目或精读篇目)

儿童诗:

《寄给小城》邱易东

《地球的孩子早上好》邱易东

《时间雕刻刀》滕毓旭

《贝尔格莱得出了乱子》德拉干·鲁凯奇(南斯拉夫)

儿童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故事》

《中外名人故事》

《世界伟人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乔叟(美)

《圣经神话故事》陈静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克雷洛夫(俄国)裴家勤译译林出版社2000

《拉·封丹寓言》拉·封丹(法)倪海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中国寓言精选》凡夫选编春风文艺出版社

《科学家和定律》吴广孝选自《猫法官》少年儿童出版社198童话:

《哼哈二将》周锐安徽少儿

《鸟》安房直子(日)

★《绿野仙踪》鲍姆(美)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法)马振聘译人民文学2003

《普希金童话》普希金(俄)亢甫正成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宫泽贤治童话》宫泽贤治(日)周龙梅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魔法师的帽子》杨松(芬)任溶溶译纺织工业出版社2001

儿童小说: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五·三班的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

《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少年儿童1997

《女生贾梅全传》秦文君少年儿童1997

★《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儿

★《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儿1997

《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江苏少儿

《根鸟》曹文轩江苏少儿2001、春风文艺1999

《红瓦》曹文轩江苏少儿

《中国兔子德国草》(小布老虎丛书)周锐周双宁春风文艺200《独船》常新港选自《少年文艺》1984年第11期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日)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油纸伞》彭学军

《最晚的晚报》毕淑敏

《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惊魂悬疑惊险小说系列》(全5册)葛冰中国少年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柯南道尔(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名侦探柯南》

《小红马》斯坦倍克(美)

《鹿苑长春》玛·金·罗琳斯(美)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美)中国少年2000

★《汤姆·索耶历险记》马克·吐温(美)朱建迅郑康译译林出版社2001、张友松译福建少儿1998

《鲁滨逊漂流记》丹·笛福(英)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秘密花园》弗朗丝·哈德森·伯纳特(美)中国工人出版社200★《波丽安娜》波特(美)丁超季剑青译安徽文艺200儿童散文:

《星星们动也不动》秦文君选编江苏少儿

《这一切如此神奇》曹文轩选编江苏少儿

《我的心已经飞过》黄蓓佳选编江苏少儿

《红菰们的旅行》郭风

《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

《说几句爱海的孩子的话》冰心

★《小桔灯》冰心

《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选自冰心《三寄小读者》中国少年儿童1981

《再寄小读者·通讯六》冰心选自冰心《三寄小读者》中国少年儿童1981

《三寄小读者·通讯七》冰心选自冰心《三寄小读者》中国少年儿童1981

《笑》冰心

《老师窗内的灯光》韩少华

《永远的女孩》谢华罗姗

《山野寻趣》刘先平中国青年

《还你一片蓝天》李凤杰湖北少儿

儿童科学文艺:

★《昆虫记》法布尔(法)言小山译人教社大百科全书2003

《奇妙的航程》阿西莫夫(美)

《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隐身人》伊林(前苏联)选自《在你周围的事物》中国青年

《科学五千年》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科幻故事大世界)杨鹏张润芳

《海底历险三十天》

《儿童科幻小说选》

★《哈利·波特》J·K·罗琳(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中外探险故事精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

《中外经典科普故事》伍钚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路甬祥主编浙江少儿出版社2000

《科学的发现》郭正谊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法)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杨鹏刘道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法)

《我的土壤妈妈》高士其选自《你们知道我是谁?》人民文学1978

《蜡烛的故事》麦克尔·法拉第(英)

《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陈伯吹选自《科学文艺作品选》(1949-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时间机器》威尔斯(英)郑须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隐身人》威尔斯(英)郑须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原来如此的故事》吉卜林(英)希望出版社

儿童戏剧:

《草房子》(电影文学剧本)曹文轩

《临时爸爸》赵莎

②、“怎样读”

这一学段的孩子已开始学着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和人生,开始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作文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同时,通过课外的专题研究活动,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交流学习结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文学不只是用眼睛去阅读,由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表演、组织能力,可让他们自行组织一些儿童剧的表演。

另外,虽然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指导方法,但不可否认这之间也存在着指导的共性:①针对课堂上涉及的内容、篇目,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儿童文学阅读篇目。譬如,当学到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装》时,可介绍安徒生的其他作品进行课外阅读;②寒暑假时可给学生建议一些阅读书目,开学过后进行一次读书笔记的展览交流,优秀者予以表扬奖励;③可以举行一些“亲子共读”活动,既融和了家庭感情也可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④还可进行一些年级之间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活动的渗透,让高年级学生给中低年级学生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以促进中低年级阅读热情,或者是让中低年级向高年级展示他们的成果,以激励高年级学生不甘落后、多读多看;⑤读小说可采用浏览故事情节,细读精彩片断,读诗歌重在浓情朗读,背诵品味,读散文则在体验语感,理解内在思想涵义;⑥指导中势必都应该注重“赏识”,让孩子愉快地阅读、积极地阅读。

(三)教师阅读篇目推荐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应该是源头活水。”“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学生的发展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定型到定型,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实现和谐发展的,因此,需要有教师的指导。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因此,从教不息,必须率先终身学而不厌,成为终身学习者。

进一步来说,教师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也便于运用趣味、幽默、生动的教学手法来启迪学生的心灵。

那么,我们的教师究竟应该看些什么儿童文学作品呢?毋庸置疑,学生阅读的教师都应该基本涉及。此外,我们还重点推荐以下若干篇目,点滴建议,仅供参考:

小说:如《一个女孩的心灵史》秦文君江苏文艺

《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儿

《象冢》沈石溪

《中国兔子德国草》周锐周双宁江苏少儿

《爱的教育》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夏丏尊译译林出版社

《童年》高尔基(俄)上海译文出版社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日)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童话:如《稻草人》和其他童话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法)马振聘译人民文学200《彼得潘》(世界经典童话系列丛书)詹姆斯·巴里(英)

《柳林风声》(世界经典童话系列丛书)肯尼思·格雷厄姆(英)

传记文学:如

《鞋匠的儿子》叶君健

结语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对于各学段的阅读总量的要求;根据各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心理差异,推荐了这个书目,并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方法,当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重点。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存在着很多弊端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提供的指导性建议是有限的、微弱的,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共同营造学生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轻松阅读、愉快阅读,徜徉文学的海洋,从文本的言语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

注释:

①浦漫汀等.《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②转引自叶君健等.《课外文学名著导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贺宜等.《儿童文学研究》.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④转引自黄越.《儿童文学须注重“儿童本位”——反思〈哈里·波特〉冲击波》(OL)

⑤转引自教材编写委员会.《儿童文学》.开明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第28页

⑥浦漫汀等.《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⑦转引自王泉根.《少儿读物十大现象》(OL)

参考文献:

[1] 浦漫汀等.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 浦漫汀等.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 浦漫汀等.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1月版

[4] 贺宜等.儿童文学研究(第四辑)[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

[5] 贺年.世界经典童话故事金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6]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

[7] 李广建.青少年阅读心理与读书方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

[8]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教研室.儿童文学作品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9] 叶君健等.课外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0] 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11] 教材编写委员会.儿童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

[12] 教材编写委员会.儿童文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

上一篇:父母课堂优秀教案下一篇:写自己心情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