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共10篇)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1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传统文化将属于该文化体系的独特的为该民族共享的.文化特质,通过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等各种途径,作用于个体心理生态系统,通过对个体行为方式、认知方式等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标准观,通过有关自我的概念、认知方式、情绪表达、心理问题及表现形式、对应激的处理方式等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作 者:汪晓萍 Wang Xiaoping 作者单位: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0072刊 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9)分类号:G05 C912.6关键词: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 作用 机制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2

关键词:传统媒体,网民心理,作用机制

一、引言

在众多突发性群体事件中, 网民是网络集体狂欢的参与者, 而媒介化背景下的网民心理凸显出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催化作用下, 网民心理日益呈井喷式宣泄狂欢的趋势。当网民心理裹挟着浮嚣和慌乱之势高高扬起之时, 学界更多地关注了新媒体镜像下网民的伦理失范、认知偏差等问题, 而少有对传统媒体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作者试图摆脱主流学者对于新媒体俯视和过多主观介入的角度, 换之传统媒体的角度。希望站在一种审慎的开放立场, 以更加客观、冷静的视角从而趋近网民心理的作用机理, 对于传统媒体在影响网民心理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对相关网络舆论引导有所助益。

二、异化和失范:突发性事件中网民的心理表征

社会学理论认为, 突发性事件容易引起网民的集体情绪激化, 并且在更大的地域和群体中引起共鸣。而网络社区则成为个体潜意识凸显和无意识群体心理达到极致的主场域。

第一, “法不责众”心理下的伦理失范。网络媒体的作用机制和环境对网民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网民在享受集体狂欢的同时, 也忍受着复杂信息的轰炸, 网民心理在网络媒体的特殊体制发酵中日益异化, 最主要的表现是话语上的非理性表达。群体心理的变异直接造成网民意见的偏向, 脱离了正常的舆论轨道, 凸显了网民道德伦理的失范。网民在“法不责众”的心理影响下, 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发表不冷静的言论。许多学者认为, 网民的宣泄只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 抱着一种谋求平民草根话语权的心态。然而事实上网民的这种宣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尚且不能遵守的伦理道德, 在网络社区中更甚者置于弃用的地步。社会道德控制在网络中是失效的, 取而代之的是伦理失范和非理性表达, 由此往往会在舆论场域内形成更大的风险。

第二, “固有成见”导致的认知失调。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固有成见”这个概念, 认为人们在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对某一件事形成固定化的印象。例如, 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印象, 传统媒体向来被人归于喉舌, 而网络媒体则消除了这种政治色彩。当网民对政府行为的心理预期产生不满时, 更容易引起网民对正义与公平的诉求心理, 可能会导致在新媒体自由空间中更大程度上的混乱和逆反, 这种媒介的控制机制将会得到更彻底的崩解。

第三, 网络恐慌和现实冷漠感的泛化。网络恐慌往往源于现实中突发事件的升级。由于网络社区的从众心理和暗示作用, 网民的恐慌感会进一步上升为对社会管理的不信任感, 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抱有冷漠的态度, 这种冷漠感进而会泛化到现实生活中, 形成网络和现实的恐慌和不安。由于网络社区的匿名性以及言论的自由, 在公共领域发布的实时信息, 不可避免地有着信息庞杂、价值体系不完整的特点, 网民带着一种逆反或者爆料的心态去揭发事件,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伦理失范、认知偏差等心理问题。

三、理性回归:传统媒体对网民理性心理的引导路径

毋庸置疑, 网民心理在突发性事件催化作用下的狂欢之势, 势必需要传统媒体的作用机理进行疏解。传统媒体与网民心理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传统媒介又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一旦媒体的报道与现实生活出现差距, 刻意地去追求价值冲突或传播效果, 可能会对受众产生一种虚拟的假象, 进而影响到网民心理的作用机制。如何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探求网民心理作用机制的纾解, 稳定和重塑网民心理, 以期对网络舆论有所助益。

第一, 心理造势:符合网民的民意期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政治色彩的差异。传统媒体在设法介入和引领网络舆情的前提下, 应形成心理造势, 使网民对政府和官方声音形成合理的心理期待, 心理期待能造势成为网民对传统媒体的心理寄托, 并对其报道方式形成强烈的收视期待。传统媒体应该在鼓励有关部门及时公布信息上有所作为。因为公民新闻的生产方式也是传统媒体满足网民心理期待的重要方式, 公民新闻独立于专业的媒介传播体系外, 所体现的是体制外的新闻传播的公正性理念, 这种公共性为传统媒体重塑网民心理, 形成更理性、开放的心理期待有重要意义。

第二, 佐证增效:增强传统媒体的即时解释功能。在突发性事件中, 倘若传统媒体没有出现即时的监督和批评的声音, 那么事件发生之后网络舆论场井喷式的爆发, 传统媒体的参与报道只会使事件扩大化, 甚至扭曲放大。一些突发性事件在爆发前就存在着一些征兆, 但是网络媒体并没有预警的意识和能力, 没有及时的监督和批评的声音, 仅仅是在应对这种突发性事件的方式只会导致民意的一边倒甚至雪崩。

第三, 劝服稳局:稳定“意见领袖”对网民心理的舆论影响。这种中间的力量能够实现网民与传统媒体的零距离接触, 促进传统媒体与网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尤其是主流媒体, 应该充分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及时扭转舆论走向。如何宣扬正面的有影响力的观点, 也是当前传统媒体应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结语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444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得到迅猛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社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一、刚健自信,勇于担当

“健康是人肉体、精神和社会的康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物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这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定义。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受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到大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缺少关于人生目標的思考,对人生的理想与追求更是谈不上。进入大学后,他们容易失去目标,迷失方向,从而在缺少父母监管的情况下逃课旷课、沉迷网络,甚至个别学生会有悲观情绪产生、行为性格孤僻,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将很难融入社会。

自信是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在世,富贵显达虽然可喜,但坎坷仕途、宦海沉浮也未必可悲。人应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旷达,但对名利也应持淡泊心态。人生应该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这才是以乐观为基调的良好心理状态。《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而载物。”就是说,有道德的人应该像日月星辰那样刚健运行、奋斗不息,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拥有独立的意志。孔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只有拥有宽广胸怀、刚毅品格的人才能担当大任,死而后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自信、乐观、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当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通过这些精神的灌输,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平衡,维护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直面挫折,珍爱生命

90后高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与学习环境比较优厚,在进入大学前挫折体验较少,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在大学期间,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情感压力及就业压力时,常常感到挫败,出现焦虑情绪,更有甚者出现自残、自杀、报复性暴力等行为,进而由心理问题转化成人身伤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中的种种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应当直面挫折,适应环境,随遇而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要先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磨难,然后能成为人上人,人们要主动迎接各种挫折与磨练。正所谓逆境出人才,所以历史上有如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厄而著《春秋》的孔子,腐而著《史记》的司马迁、放逐而赋《离骚》的屈原、失明厥有《国语》的左丘明、刖足修列《兵法》的孙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倡导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生命,贵生、重生,《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道的基础是从爱惜父母赐予我们的毛发与肌肤开始,爱惜自己,珍重生命。当代高职学生不管遇到多么大挫折都应勇敢面对,正确处理,珍爱生命。

三、仁爱,以和为贵

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是当代心理学家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家庭背景,且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凡事多从自我出发,考虑他人较少,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有的学生是上大学才开始集体生活,适应较慢,难以融入其他成员之中,在与同学交往时处处碰壁,陷入人际交往困局,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即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将爱人作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与基本原则。“忠恕之道”,就是强调通过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人人将心比心,关爱他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对高职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和合”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以和为美”的辩证人际关系立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际关系的注重,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中庸之道、保持平衡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里,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各种竞争,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有些学生对于无法实现的最佳结果不能接受,甚至濒临崩溃;有些学生对于别人的成功心怀嫉妒,焦虑不安;有些学生面对挫折与困难消沉低迷,自暴自弃。儒家思想提出“中庸”的处事法则,这是保持内心世界平衡的依据,是世间万物的总法则。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意思都是人要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应对各种心理体验,时刻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平衡。中庸之道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90后高职学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学会调整自我,保持“中”的心态,既不“过”也不“不及”,有利于高职学生时刻保持平衡心理的状态,时刻坦然面对竞争。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有利于90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地培养,为他们今后走出大学校门奠定扎实的心理基础与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适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依然适用。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5):1032~1036.

[2] 庞海波.传统文化的汲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 黑龙江教育,2010(7):43.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14G303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4

安全文化的内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安全文化研究反映了现代安全管理向社会控制的发展.大多研究在态度与价值观水平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安全文化,也称安全气氛研究,不同研究中安全文化的维度结构差异很大;另一种研究取向则主张采用各种定性方法研究组织现象背后的基本意会.民族文化、生产特点与组织环境等因素都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而安全文化则通过个体变量影响组织的.安全绩效.该文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分歧的原因以及组织水平研究中变量整合水平问题.文章认为,应该采用三角方法来测量安全文化,弄清它的原因及结果,以指导安全管理实践.

作 者:于广涛 王二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心理科学进展  PKU CSSCI英文刊名: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4 12(1) 分类号:B849:C93 关键词:安全文化   安全气氛   三角方法  

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篇5

[摘要]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可以发现,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仅对一个经济区位的产生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也决定着一个区位优势的形成过程,进而决定了不同经济区位之间区位优势的此消彼长。由此,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认识到一个区位的经济价值,判断一个区位的优势并对自身的区位选择做出决策。因此,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

[关键词]企业区位选择;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区位理论及其弊病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

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

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5、创新对集聚要素的作用。企业在区位选择时对集聚因素的考虑,既有产业链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有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省交易费用、共享知识以降低研发成本、保持企业技术优势的需要。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效果,源于技术创新为一个产业带来相关的技术需求,使得这些资源为满足已有产业的技术需求而集聚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要求产业间的合作,要求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就源于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能够认识到的自然物质。譬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铁需要热能,而人类认识到的热能提供物质则是木炭或煤,于是煤钢生产往往集聚在一起。这种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要求技术上的相关企业必须选择这种区域来设厂。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带动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种区位环境的不断完善过程,进一步推动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区域来共享基础设施,并直接进入市场。第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国家硬性配置产业区位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逐步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得企业逐步向区位优势强的地域集中。同时,区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开放地区成为政策优势非常显著的区位,造成了全国资源大量向沿海流人的极化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推动企业选择集聚区位。这种现象突出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弹性专精企业,通过加工组装企业系列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加工配套企业的集群。以IT产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为了获取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享受知识溢出好处,形成了很多创新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区域作为设厂区位。

四、结论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6

■合易咨询师伊翠莹

春天已经走向我们,但金融危机这股寒风却越刮越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很多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摆脱困境,化“危”为“机”,许多管理专家认为企业文化在其中应该发挥独到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借此契机,建立或完善自己企业的独特文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借企业文化之力度过这场危机。

但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会自发形成,它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意识加以培育和长期建设的结果,有些西方学者也把这个建设过程叫做“文化匹配”。有能力的领导者善于选择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人作为自己的员工,也善于使与组织文化不一致的员工改变初衷,转而与企业文化相协调。笔者结合做企业文化项目的一些心得体会,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巧妙利用几种心理机制来推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心理定势的效应有正负之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得更迅速更有效;另一方面,心理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惯性和惰性,人们很容易对一些东西特别是理念形成固执,不愿意主动改变。

要想让心理定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首先员工要对企业文化有比较深入的感知和了解。在企业文化理念提炼出来以后,可以制作成标语张贴在墙上,可以写在员工的胸卡上,可以做成台历,可以制作成宣传片指定专门的讲师进行教育培训,也可以在每天的晨会和一些重要会议之前播放。总之,利用一切可以想到的途径,让员工置身在企业文化的环境中,对企业文化熟悉之后,再发挥对企业文化的定势作用。

此外,在利用心理定势效应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明确在哪些方面需要形成心理和行为定势,在哪些方面不需要,不要机械化地使企业文化走向僵化和反面,一般来说需要形成心理和行为定势的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和最具标志意义的部分;第二,要形成心理和行为定势的内容,一定要有足量的训练,如果达不到相应的度的要求,期望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是不可能产生定势效应的。

组织在进行变革时,相应地要更新和改造原有的企业文化,这个时候首先就要打破已有的传统心理定势,可以及时地、有意识地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或其它思维方式。当然这是件十分艰巨的事,常会遇到文化惰性的顽强抵抗。

二、重视心理强化

在管理中可以运用心理强化手段来改造员工的行为。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刺激主体,来保持和增强某种积极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强化心理运用到组织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及时表扬或奖励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企业文化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在运用强化时必须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要明确强化目标,要弄清楚什么该表彰奖励,什么该批评惩罚,什么可以不去强化;第二,要重视制度的落实和许诺的兑现,这是强化的关键所在;第三,要了解清楚情况,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实践表明,不实事求是和不公正的奖惩比不强化的效果更糟;第四,要注意强化形式的多样化,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批评有公开的也有私下的,检查有定期的也有不定期的;第五,强化要注意及时性,及时强化能取得最佳效果;第六,要注意强化的时程间隔,对于某一行为,每次反应都予以强化并不好,不定比例间隔强化和不定时间隔强化的效果最佳;第七,要注意不同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需要,对于比较内向的员工最好不要当着他人的面进行批评,对于生活比较困难的员工可以更多地采取物质奖励,总之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的人。

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当企业的文化需要发生改变时,首先要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重新建立对新文化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巧妙利用强化,帮助员工增加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减少违背企业文化的行为。

三、利用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少数人和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时,就可能会产生群体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大多数人可能就会做出从众的选择。

群体压力是由于群体的一致性而形成的,而不是恐吓、行政压力的结果。因此,这一原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必须做到:第一,要善于形成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集体的公意,是集体中占优势的并为多数人所赞成的言论和意见。它借助于群众的议论,以褒贬形式来肯

定或否定集体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集体舆论一旦形成,集体就能明辨是非,使正确的东西得到扶持和发扬,使不良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抵制。集体舆论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宣传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讨论会等,这也是企业文化常用的一些推广方式。第二,要善于发挥小集团的作用。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团体人数在7-8人以内从众的效果最佳,因此发挥部门、科室、班组和一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集体舆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要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企业中的榜样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部门、班组领导者的带头作用;二是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这两类人的榜样效应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第四,要善于控制反从众现象。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团体中做出不同于多数人反应的人数越多,从众的可能性就会越低。因此,对于团体中的抵制和反对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组织领导者应该动用企业网站、内刊等一切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企业文化,主动利用从众心理,促成组织成员在行动上的一致。一旦这种行动一致的局面初步形成,对个别后进成员就会构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改变初衷,与大多数成员一致起来,进而实现组织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舆论与行动的良性循环。

四、化解挫折心理,重视员工心理健康

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组织成员之间的磨擦、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从组织成员个人来讲,碰到困难时难免会产生挫折心理。如何化解组织成员出现的挫折心理,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管理,也是组织文化建设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首先,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和抵御各种风险,尽快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尊重员工,与员工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周围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其次,在组织内部应该形成一种宽松的环境,使员工能够畅所欲言,提出对组织发展有益的批评和建议;再次,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的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或咨询模式,使员工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并能自觉约束自己、认识自己,使自己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从而加快组织目标前进的速度。

组织成员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会对自己工作的团体产生更高的认同和归属,会更加有效、快乐地工作,这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应该是努力去做到的,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7

城镇化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已经有充足的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越高, 其生产要素越集中, 经济效益就会越高。否则, 城乡发展间隔严重, 阻碍经济发展。要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就需要认识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并充分利用城镇化的发展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1]。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城镇化进程中, 能够有效的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 并促进其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确保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在较大程度上较好的解决了就业问题, 从而实现了市场的不断扩展, 促进工业模式朝着新型工业化转变。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其接收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增收, 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问题。另外,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中、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逐渐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政策中, 城镇化能够发挥出其促进作用。同时, 在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需要稳步稳妥的城镇化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城镇化能够有效的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具有重要的意义[2]。

三、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因素与物质投入因素。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 其中人口因素包括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 其中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人口素质的高低, 即知识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美国数学家与经济学家柯布、道格拉斯建立的生产函数Y=AKαLβ公式进行分析, 其中Y表示经济的总产出, K与L表示物质资本与劳动投入, α、β表示物质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A表示常数, 即生产效率系数。另外有的研究学者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变, 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知识资本三个要素融入其中, 其产生的生产函数为:Y=AKαHβDγ。其中K、H、D分别表示上述三种要素, A表示制度、文化、技术等影响因素。通过换算得出:lny=ln A+αlnk+βlnh+γlnd。通过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上述变量带入相关公式中进行计算, 对我国1990年~2014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 其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方式有关,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其次是人力资本, 在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较低。在未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还需要重视人口素质问题, 不仅需要从数量方面进行提升, 还需要从质量方面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从而形成一定的规模, 进一步的提高经济发展。在提升人力资本的时候, 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与优化配置, 确保人力资本的稳定与规模化发展[3]。

2.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人均物资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以及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 城镇化的发展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并且对物质资本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其主要是由于我国城镇化模式主要是以农业逐渐转向为城市, 为生产和生活需求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推动了生产制造以及投资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城镇化的发展特点为农村劳动力多, 并且其素质较低, 对我国人力资源以及知识资本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

3. 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也不能通过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来达到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对物质资本的不断积累, 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 城镇化对人力资本以及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和推动作用不够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 其技术创新和知识的积累是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 城市是这些要素的核心所在。因此, 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必须要对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优化与整合, 以便促进资本、技术以及信息等要素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 充分发挥出这些要素的作用。同时, 需要确保这些要素在城市中进行有效的聚集和流动, 提高其原有的推动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进行良好的协调, 或者经济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但是城镇化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 需要探索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并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四、总结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充分认识到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以便有效的促进资本、信息以及技术在城市的聚集与合理流动, 提高城镇化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城镇化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力、人力资源以及知识资本等因素的不断积累, 以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 经济的发展, 需要把握好城镇化的进程, 确保城镇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文就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 并探讨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以便充分了解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彦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三种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J].地理科学, 2011, 14 (1) :15.

[2]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 2010, 11 (5) :98.

[3]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 2011, 14 (4) :69.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8

关键词:儒家文化 研究生 心理压力 纾解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达200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但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引发各种令人心痛的后果。大力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研究生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属于较为卓越的人才。卓越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当下高节奏的社会,卓越人才尤其需要纾解自己来自职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纾解有多种渠道,但是从文化角度而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方法、反应模式都渗透着所在文化的特点。仅以心理疾病表现而言,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的人,其心理疾病表现也不尽相同。畲族在50年代精神病的分裂症多表现为乱唱山歌、手舞足蹈,而60年代以后的发病率迥异,主要表现为落落寡欢。研究者认为:“这与该民族的往昔爱好对歌,文革以后不再对歌的实际情况相符,说明精神病症状的内容随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而相应改变。”作为在中华文化下浸润成长的中国学生,儒家文化强调个人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等特质对于心理压力纾解有重要作用。

首先,儒家对压力有正面的认识。儒家认为压力有其积极意义,正确地面对挫折与苦难,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所以,不要畏惧压力,而是视之为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庄子·让王》里记载了孔子对困苦的看法:“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即,孔子几乎到了一个生存的绝境,但是他依旧“弦歌于室”。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子贡不理解,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大意为:君子通达于道谓之一以贯通,不能通达于道谓之穷而无路。如今我信守仁义之道而遭逢乱世带来的祸患,怎么能说成是走投无路!所以说,善于反省就不会不通达于道,面临危难就不会丧失德行,严寒已经到来,霜雪降临大地,我这才真正看到了松柏仍是那么郁郁葱葱。陈、蔡之间的困厄,对于我来说恐怕还是一件幸事啊!之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也受到感发“扢然执干而舞”,子贡则认识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孔子的这种面对困厄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时代,对卓越人才面对压力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其次,儒家的核心范畴是“仁”。“人者,仁也”,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认为“仁”不但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最高原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标准。而这一标准,不但适用于人际之间,在人处理和面对自身问题时,也有积极价值。对自己仁爱,就是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重视自己,学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感受,更好地了解自己。在面对压力时,学会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接纳自己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接纳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后果。学会不过分要求自己,不过分苛求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

再次,儒家讲求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运用在心理压力纾解方面,中庸的重要意义就是保持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借鉴到本文的语境中,“时中”就要求处于当下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时代的卓越人才时刻把握自己,调节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安适平衡状态。

最后,要控制欲望。儒家认为,欲望是人的本性,所谓“食色性也”,正常的欲望是人类奋斗的原动力,但过度的欲望不被满足,则会产生心理问题。孔子曾高度赞扬颜回的清心寡欲,说: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也提出“寡欲”,荀子主张“导欲”,宋明理学提出“无欲”。当然,儒家并不主张绝对禁欲,而是用理性调节和控制欲望。这样,面对纷扰的世界,调低主观欲求,便会使卓越人才将人生重心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不致引起过大的心理压力。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9

探讨健全机制优化结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摘 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都表明,健全各项机制是外在因素,不断优化结构是内在动力,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健全机制;优化结构

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经历磨难却生生不息的根基所在,在强化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发挥着广泛而基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必须努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内部结构,不断加快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准确把握当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从“进口”到“内销”已是好几年的事情了,它对于我国文化行业的触动可谓不温不火。当然,没能将其“点燃”的原因不完全在于我们抗敏能力。其实大家都预见到了这一趋势,包括文艺界也时不时声称“走产业化的道路”。但我们仍缺少明确的路标,一方面是受制于国内尚未成熟的总体文化产业模式,一方面是受制于存在一定偏差的广大文化工作者行为认知能力。在文艺界兢兢业业于艺术本身的同时,往往缺乏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国内市场等更为深刻的关注,这无疑是“瞎子走夜路”。

所谓“产业化”,可以理解为政府根据“文学艺术”的生产属性而推行的一种公共政策、政策过程及其结果。这种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构建能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与文化艺术发展内在规律相适应、与不同类别属性的多元文化相交流的文化产业体制。萌芽于20世纪中叶美国的文化产业理念,挟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之势席卷而来,被喻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这一前景的“利诱”下,我国各级各类文化工作者如何借文化产业崛起之机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无疑是一项攻坚课题,也是同世界文化进行全面接轨的一个先决条件。

应该承认,近些年来,一些大剧院、文艺团体、艺术院校同市场走得很近,在市场化方面也做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民族文化机构和文化工作者无形中将产业化模糊于市场化、市场化模糊成货币化,这无疑是剑走偏锋,为铜臭气加冕,贻害无穷。这种行为导致两种现象,要么是民族文化失去了民族属性,群众失去了亲切感、归属感,最终丧失了观众,成为老百姓所说的“看不懂”的“文化”;要么是民族文化失去了文化属性,成为货币的奴隶,什么赚钱做什么,成为了老百姓经常说的“变了味”的“文化”。这两种现象导致的共同后果是群众反感“民族文化产业化”,认为产业化就是抛弃民众的文化需求,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更加艰巨。

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活性机制。它对于中国整个文化事业要起推动、优化、振兴的作用,对文艺界普遍存在的依附政府、疏忽市场、忽视竞争等种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非产业特征进行彻底改造。最终使民族文化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能活下来,而且活得有声有色,有尊严。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机制

文化的产业化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多方面要素的共同努力。在多方面要素的作用过程中,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建立和健全高效、稳妥的体制机制。

(1)加快建立政府引导监管、文化机构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评价的文化产业发展体机制。

民族文化产业化牵涉到政府、文化机构、群众和市场四个要素。应该说,四个要素各自承担了其职责:

政府的职责是引导与监管。引导包括法律引导和政策引导。引导就是扶持。要明确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度,引导社会按照健康有序、生动活泼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化。监管应该是对法律的监管,而不是包办。针对政府对文化机构管得过死的问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已经逐步开始放权,积极把文化机构推向市场的同时健全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努力做到收放自如。

文化机构主导就是要承认各类文化团体和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承认他们的劳动价值和艺术价值。当前,文化机构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应着力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行业规范;二是筹措发展基金。有关行业规范的建设,既是规范文化产业正当经营又是保护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措施,旨在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一种秩序,在艺术行业保护的同时也能起到自律的作用。行业规范的建设可以由中直院团、地方院团院校、理论科研机构、民办私立团校、群文单位、艺术用品企业共同来做,行业之间统合、监督、维护、评判。发展基金是体现文化行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等特征而采取的互动、互助的一种有效形式。建立由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投资公司、证券市场等共同努力,筹措发展基金,助力文化繁荣。

群众主体,就是要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为了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市场评价,就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要靠市场来评价。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加强艺术作品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我国加入WTO前后,按照Trips的要求,修订了专利法、著作法和商标法,因为否则就会导致其他成员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指责乃至贸易制裁;所以我国加入WTO之后在无法在国际范围内达成类似“国际技术转让行为守则”之类的国际协议的情况下,加快制定本国的反垄断法,对包括知识产权协议在内的各种限制竞争的协议等进行反垄断法审查,以制止各种限制竞争行为,无论对于维护本国的市场竞争秩序,还是对于维护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来说,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技术转让领域,不管是通过完善现有的技术出口管理条例,还是制定专门的技术转让反垄断法规,或者纳入统一的反垄断法,都需要我们在Trips协议的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立法。而且,我们通过行使Trips协议第8条

第2款和第40条留给成员的反垄断法自由创制权,制定出一个完善的国内反垄断法政策,才能在今后谈判有关国际条约的时候更胸有成竹,更具有影响力,从而达成一个更为有利我国的国际条约。

(3)加快建立艺术人才保障机制。

当前,各类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尖锐,人才供给的短缺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

人才问题是各行各业都在讨论的热点,但许多情况下是“叶公好龙”。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产业化关键。以往我们总说各类艺术人才的培养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企业管理等都是艺术人才发挥作用的空间。可有的院校毕业生只到国有事业单位认为端铁饭碗,观念要更新,国际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主要特征,大规模地扩大对内外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是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素,民族文化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提供更多的海外资金和潜在的海外市场,有创意的大型文化产业那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4)改革完善艺术经费供给机制。

我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发展,是政府包揽的。国家每年的计划拨款有工资部分、业务经费、专题晚会、出访、等等,种类繁多,一是工资部分:全额拨款不论工作多少,按工龄划分养废人,同时人也被废,这一部分各大文化团体的新陈代谢不好。二是业务经费。一个中部地区的省级歌舞剧院,一年拨款2百多万,不包括专题晚会。据不完全统计,一个省最少有6个以上这样的省级剧团,越是业务活动多的团体费用越是不够用,专题晚会演出一场但投资又大,因受新兴传媒的冲击,剧场剧经济效益不好,形成尽量减少演出和排练大型晚会,这样恶性循环引起很多的剧团停止业务活动。可从政府的角度包袱越来越沉重,剧团是做一样又申请一样,单位没有自主权,只是对付一般的活动和比赛,没有整体的艺术构想来决定费用的开支,如把全国的各项文艺团体的拨款统一筹划。比如,上海东方明珠的注册资金只有9个多亿,现在的总资产44.17净资产29.74元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50家重点大型企业,名列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如果这样计算,每个省以及全国的各项文化团体的拨款统一筹划,规划到一个项目当中,经费从整个文化产业来考虑和筹划,形成市场——创意——投资——收获的良性互动机制。那将是另一种局面。不断优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结构

优化结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文化产业在发展初期,就必须把结构的优化作为一个重大命题认真抓紧抓好。文化产业自身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在产销观念、专业设置上没能与国际接轨,即使有的专业改了名称,也很少有实质性的变化。比如,当前部分文艺院团的改革都是冲着一时之需来的,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没有系统的、有效的、长期的改革方案,因而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艺术院团发展问题。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满足市场需求和引导市场消费是有机统一的。当前,在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把握住三个方面:一是切实把握市场发展状况,下决心、下功夫补足市场调研这一课。调研不能瞎子过河,必须要把自己当作普通群众的一员才可能真正了解市场需求。我们习惯了蒙着干、撞大运,自己把自己当万油金。一旦融入全球市场,水深莫测,“鱼”自然不那么容易捞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制定文化产业各项规划的基本依据。我们对市场越是了解,规划的科学性就越高。二是通过体现艺术人才价值的真正“创意”,把群众的潜在需求调动起来,把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找到找准。三是选择“事业”加“产业”的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有些东西既不见经济效益,也不见一时的社会效益。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文化资本表现为文化资源累积的厚度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文化资本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不乏成功的文化企业。比如,坐落在深圳是沙头角海滨明斯克航母世界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以航空母体为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广东军事科普基地”。明斯克航母世界由深圳市“明斯克”号为主体兴建而成,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国防教育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又比如占地48万平方米、毗邻“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的深圳世界之窗,是香港中旅集团在深圳华侨城创建的一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可容纳游客万余人。将世界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再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其创意对改革开放中的国人来说具有吸引力。再如作为中国第一家文化上市公司的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23家子公司,业务涉及旅游观光、广播电视传播、媒体广告、实业投资等行业,确定了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媒体为发展方向的战略框架,其经营管理模式颇具借鉴意义。这些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只要适合市场需求和人民需要,只要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智慧,只要运用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方式,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就完全可以实现。

上个世纪末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经从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比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总产值将近600亿英镑;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航空航天等少数行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在短时间内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产业,不仅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市场导向机制的残酷一面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这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民族文化只有走入市场,才能走向世界,才能走向未来。我们要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融入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10

摘要: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其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拳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起源、特点以度对大学生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争总结。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一词,2005年,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教育者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通过各种心理学方法以及学科渗透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但就高校教育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心理工作者的事情,而应贯穿一切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都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这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又要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众多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具有民族特点和丰富内涵的课程,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1,2] 1传统体育养生概述

传统体育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各个流派思想的通融与交流,使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3]。鲜明的民族性是传统体育养生的显著特点。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与我们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出土文物和古书中都有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和功法记载。例如1975年在青海出土的浮雕彩陶罐上就发现了养生功的基本功法一站桩功的记载,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在《黄帝内经》、《吕氏春秋》、《诗经》等古书中也都有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记载[4]。形神统一思想是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命题。该思想强调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既要着重于形体的养护,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使自身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身心的健康[4]。

顺应自然、平和适中也是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重要特点。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时,练习者的态度耍不骄不躁、保持心情平和,要坚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功法练习,不应一味强调动作达到一定运动幅度或者是过分强调动作的精准度[5]。2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情况 自西周开始出现学校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就随之兴起,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的传统体育养生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目前,传统体育养生是全国高校体育院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在1984年就将传统体育养生作为本科专业基础课程。2006年,本课程被列为首批高等教育改革教程,截止当年底,全国有近40所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目前有很多学校正在筹备开设中。这些都说明传统体育养生已经开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

3传统体育养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心理平衡,自信、乐观积极;(2)有充分的安全感,适度焦虑;(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7]。调查研究发现,传统养生锻炼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境状态,并且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8]。以太极拳为例,它可通过呼吸、动作的配合调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状态的转换,使大脑皮质运动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练习者不但大脑皮质兴奋集中,并可使大脑得到休息,进而达到整体上平静舒畅,修养心性,平衡情绪,完善其人格,并最终克服心理障碍[9]。3.1增进民族自豪感

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公民,其对所属祖国的热爱也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流入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许多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淡薄,而大学生心理出现亚健康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缺失有一定的关联性。

传统体育养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其思想理论和功法被一代代流传和发展完善,作为我们特有的东方文化日渐被西方认识和接受,太极拳在世界上的广为流传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然而,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主要是源自欧美的现代体育运动,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课程很少,这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显得很不协调,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及增进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10]。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现状。在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功法的教授,也要结合传统养生理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在学习中不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信任,也有利学生心理健康。3.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呈现出更复杂的特征。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的焦虑、情感的困惑和学习的压力,导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久而久而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生理健康[11]。而传统体育养生可通过情志调节、缓慢运动等方式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弥补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教学过程中,习练传统养生功法时,多强调练习者要保持身体和心理上的松静自然以及动作缓慢柔和,并且上课的环境多处于空气清新的室外,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可起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减少焦虑感,释放压力的作用,最终使其达到心平气和、乐观的状态。缺乏自信是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和就业等问题时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时候在一件事情上思虑过多,做事总犹豫、徘徊。传统体育养生功法要求练习者要忌“五劳七伤”,其中一条就是要避免思虑过多,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养生功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避免过度思虑,这样也可避免因思考太多,徘徊不前,显得缺乏自信。另外,传统养生气功简单易学。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再加上练习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易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也可对学生树立自信的个人品质起到促进作用。

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除了外部因素外,与其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毅力也有一定的关系。传统养生气功的功法招式虽然简单,但是要真正起到身心锻炼的效用,需要学生自身坚持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遵循循序渐进、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的原则,避免动作过快、急于求成;(2)在讲解传统养生气功的功效时,教师可通过列举古人和周围人常年习练的实例来鼓励学生坚持锻炼,使其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只有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取得成效。通过这两方面的教育,可使学生在锻炼和生活中正确面对挫折,不骄不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并且还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12]。

3.3提高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现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个人意识比较强的特点,在进入大学以后,如何引导他们跟别人更好、更融洽地相处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学生只有在大学生活中学会跟别人和谐相处,才能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更加顺利,才能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传统体育养生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体育养生上课过程中多以集体活动为主,学生们在练习中彼此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并且可以一起切磋功法要点增进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可有效消除个体孤独感,促进同学之间和谐相处[13,14]。4小结

综上所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中可起到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其形成优秀品质(乐观积极、自信向上、坚持不懈)以及教会他们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起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培养身心健康的高水平人才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体育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体育教育的部分,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心理健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鼓励更多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刘永峰.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90—92.

[3] 邱丕相主编.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4.

[4]金亚宇,曹莉娟.传统体育养生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贺州学院学报.2010.26(1):111—113. [5]曹政玉.浅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术对修炼者思想品质的影响[J].中华武术研究,2011,I(2):90—91.

[6]姚琼,左家伟,牛爱军.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122—124.

[7]卢元镇主编.社会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7—38.

[8] 韦东谊.传统体育保健课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4):127—128.

[9] 田文林,陈钢.高校体育课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必要性研究.科技信息,2007,28:217—218. [10]鲁鹏.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公共课的可行性研究[J].科教文汇,2007,(10):140. [11]任鑫洁.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和意义[J】.科技信息,2010,16:255.

[12]刘浪琪.浅谈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对高等体育教育的指导意义[刀.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1):56—58.

上一篇:郑德荣简介下一篇:师德师风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