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教案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推荐12篇)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 篇1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片、字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

1、出示课题,质疑问难。

理解“骄傲”的意思。

2、书写“骄傲”。

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课题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我”为什么会喂“你”骄傲?

二、识记生字

1、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轻声读、默读、小组读、同桌一起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识字游戏:

⑴ 说偏旁猜字。

⑵ 开火车扩词。

三、初读课文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下堂课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书写指导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 篇2

1.认识15个生字。

2.积累本节课中的词语, 理解“焕然一新、犹如”等词义, 用“焕然一新”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并学会应用。

2.体会北京的美景,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焕然一新、犹如”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出自己的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交流:

(1) 课前观看《北京欢迎您》。

(2) 交流:

教师出示网络链接:

师:课前老师通过网络了解了一些北京的人文地理知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长安街……

王府井、西单大街……

天安门广场……

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上网的过程中对北京有了哪些了解呢?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先学”, 多媒体初课文, 自学生字, 读通句子

1.师板书课题。

问:有读必有思, 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问题吗?

2.教师课件范读。

3.请看边读边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 读准字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同桌互相考生字, 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

(3) 同桌一起读课文, 你读一段我读一段。

二、教师“后教”, 师生共读文, 多媒体了解词语、识字

1.齐读第一段。

2.第二段:运用多媒体体会长安街的景象。

播放北京亮起来的视频, 学生看视频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女生接着读第二句, 男生接读第三句。

3.第三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图片。

读过了知道了什么?

预设:

(1) (我知道了北京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那你知道“犹如”是什么意思吗?换词读。

(2) (我知道了北京立交桥好像道道彩虹) 课文里是怎样说的?换词读。

运用到其他句子里。

再次看图齐背。

4.第四段:

指名读, 出示课件。

出示过去的王府井、西单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你想到了哪个词 (焕然一新) ?

改变陈旧的面貌, 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鲜明光亮的王府井、西单, 真的是焕然一新。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什么事物也像王府井、西单一样焕然一新了呢?运用造句。

你还想来读一读这段吗? (接读、同课读、配乐读) 出图读, 背诵。

5.第五段:

男生读这段。

认识“宫”字。 (出图字)

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

教师小结:图中宫殿的入口大门和宫墙组成的形状酷似“宫”字的宝字盖, 后面的两个房子好像“宫”字的两个口, 透过这个“宫”字, 我们仿佛看到了雄伟的宫殿, 中国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此。

女生再读。

6.第六段:

教师引读:华灯高照的长安街, 光彩夺目的天安门, 彩虹似的环形路, 焕然一新的商业街, 变得年轻的故宫, 各种色彩的灯光绚丽多彩, 璀璨夺目。

不禁让我们感叹北京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不禁让我们赞美北京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不禁让我们充满豪情祝福它读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三、多媒体检查巩固生字

(1) 再一次一起去欣赏亮起来了的北京, 看看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些词来形容它。 (看、说) 出词, 分组读。

(2) 字:游戏《连灯》。

(3) 换语境再认字。《哈尔滨亮起来了》。

四、结束:欣赏各地夜晚亮起来的图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中的读书声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本节课的教学, 我和孩子们徜徉于语言文字中, 把一个个黑色的精灵般的文字读活了, 读出了趣味, 读出了乐趣。尤其是在和孩子们读的过程中, 自己也会对文字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那种收获带来的喜悦, 如同潺潺小溪, 涓涓滋润着心灵。本节课中我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首都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整堂课上, 我让学生全方位地读书, 有个人读、引读、齐读、赛读、同桌读、男、女同学分别读、感悟后读、配乐读等, 让学生在读中自解、自悟。在“读”中领悟词句的意思;在“读”中升华了情感;在“读”中积累了优美的语言。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积累并运用词语

“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充分利用了多媒体,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 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 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 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 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课文语言优美, 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 让课文增色不少, 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可是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 仅仅依文本很难感受到北京的美。因此我就通过多媒体技术, 联系生活场景, 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 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 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 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加深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从而享受审美的乐趣。如第三段有一句:“环形路上,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我请学生给“犹如”换词, 学生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犹如”就是“好像”“就像”的意思。此外, 配合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过去的西单、王府井, 现在的西单、王府井, 引出了词语“焕然一新”。在课文中初步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陈旧的面貌, 西单、王府井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然后再让学生们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什么事物也像王府井、西单一样焕然一新了呢?最后让学生用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在理解并运用的过程中积累了这个词语。

创设情境, 化动为静, 化虚为实, 吸引学生的注意, 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师生共读课文之后, 我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作用播放北京美丽的夜景,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这里的夜色景, 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让学生说出本课中我们应该积累的词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

1.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同学们已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了, 但教师并没有做一个总结。

2.课堂上缺少教师的范读。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 篇3

关键词:教学语言;课文风格;听课习惯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现状

1.语言匮乏,难以调动课堂气氛

当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语言的匮乏。很多语文老师常年运用一定数量的语言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辅助教学语言中,教师常说:“跟着我读”“这个词的意思是”“这个字必须会默写”“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在主体教学语言中,也司空见惯“这一段写得很美”“这个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等千篇一律的语言形式。这些对于学生感知语文、走进语文、热爱语文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使学生厌烦,产生对语言的麻木感。

2.运用不当,语言与课文风格不符

除了无词可用的现象之外,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的语言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教师常年采取一种语言风格与很多课文的思想情感极不搭调。比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回乡偶书”的诗歌课文,在讲解时,教师所用语言应该突出作者“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悲凉心境,但有些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竟然运用轻松愉快的语言,使得学生面对作者的遭遇不仅不心生同情反而哈哈大笑。再比如,在“欢庆”一课中,教师应该运用热烈昂扬的语言,却始终刻板无激情,学生丝毫感觉不到欢庆的氛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策略

1.讲解语言向互动语言的转变

语文教学具有其学科特殊性,即语文教学对语言色彩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变讲解语言为互动语言,让学生语言参与到课堂授课中来,使学生语言成为课堂语言的主体构成,让教师语言成为学生语言的主导。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生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最易产生厌烦的枯燥环节,如果教师在具体授课时反复领读或听写,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这时如果适当启发学生加入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自主造句的方式识记生字,则会使学生在造句的过程中对生字词的读音、字形、词义得到掌握,使学生在自主记忆的模式下学会生僻枯燥的知识,在互动式语言教学模式下获得巩固提高。比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尽量选取这样的语言进行教学:“同学们,可以用‘秋高气爽造句吗?”“哪位同学可以针对‘天高云淡这个词语谈一下自己心中的理解?”“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泰山的景色,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概括出来?”这样的语言方式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形成对话模式,提高课堂表现力。

2.灌输语言向启发语言的转变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程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可选取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但唯一不应该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方式便是平面化的灌输式语言,灌输式语言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应,它的作用是将有限的知识通过反复讲解强迫学生产生印象,从而形成记忆的授课模式,灌输式语言缺乏语言艺术,它对于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思维模式毫无益处,灌输式语言通常呆板严肃,语调少有抑扬顿挫,语速缺乏节奏感,是学生不喜欢的一种语言风格。在新课标教学模式下,小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引导式和启发式语言,使语言效果生动而有力,语言方式变化多样,语言之中感情饱满,具有穿透力,语速对实际情境不断变化,节奏感强烈,使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传达中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感性色彩的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调动一切语言认知模式,加强课堂效果的实现。在小学二年级的语言教材中,相关写景类记叙文的讲解,应该选择抒情的语言风格、奠定高远辽阔的意境基调,比如“黄山奇石”“日月潭”等课文。相反,在课文中出现的寓言故事,则应该根据讽刺和赞美的情感色彩选取轻松欢快的诙谐语言,比如,“揠苗助长”“坐井观天”等课文。启发式语言的运用会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课堂教学过程,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以起到避免走神,养成良好听课习惯的作用。

教学语言的转变对于实现课堂效果,增强课堂表现力的作用极大,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促进教学语言的优化转变。

参考文献:

[1]卢雪莲.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5(1):152.

二年级语文下《识字7》教案 篇4

教材分析:本课为形近偏旁比较,又是实物-古文字-今文字演变识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难点: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方法: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提问质疑,自探、合作并交流展示,最后归纳小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二、提出问题

⒈(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学习,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运用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提出问题

⒈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2、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探究学习

小结:(“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齐读第三、四行。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四、运用拓展

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五、布置作业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苏教二年级下语文教案 篇5

1、学会5个一类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歌。

2、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3、读懂诗歌内容,感受这种美好的愿望梦想。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诗歌内容,识字“微、舞、真”三个字字形。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诗歌,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练读诗文。

1、师范读诗歌;。

2、多种方法读诗歌。

3、读准生字字音。

二、识认生字。

真:与“具”比较学习,真情、真假、天真、真理、千真万确、真相大白、返朴归真。

诚:形声字,诚心诚意、诚恳、诚然、诚有此事。

微: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及识字积极性来记字,防微杜渐、微笑、微量、微小、微妙、微感不适、。

舞: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树枝或兽尾在舞蹈的样子。小篆变成增添了两只脚形的样子,更能看出舞蹈的意义,现在的“舞”字的下部就是两个“止”字的变形,“舞”本义是舞蹈,引申为舞弊、耍花样。

跳舞、舞弊、舞文弄墨、张牙舞爪、手舞足蹈、舞剑、秧歌舞、鼓舞。

着:多音字,zhāo 高着儿、没着儿了、着点儿盐 / zháo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着慌、着凉、着急、着火、猜着了/zhuó附着、穿着/ zhe 走着、等着、开着会呢、好着呢、你听着、顺着、照着、沿着、朝着。

三、巩固练习

1、读课后练习中词语,练习说句子。

2、读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想问题:

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愿望和梦想,和大家说一说好吗?

二、品读诗歌。

1、指导读出韵味节律,重点读出四个“歌唱”句子。

2、你喜欢诗歌哪部分,为什么?

三、开展诗歌赛。

多种方式展开赛诗会,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教师做好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读课文填空”。

2、熟读诗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读生词卡片。

2、读诗歌。

二、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真、微、舞”三个字的字形。

三、完成练习。

1、完成课后“背一背”习题。

2、书写一类生字。

3、朗读诗歌。

四、作业设计:

二年级下《语文七色光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会根据字的不同读音正确组词语。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和关于刻苦努力方面的名言,并受到启迪和教育。

3.了解徐悲鸿《奔马图》的故事。

4.说说写写自己会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在生活中自觉学习各种本领。

教学重难点:积累成语、名言,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此项练习共有6个多音字。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每个人再写几个自己知道的多音字。

二、第二项:日积月累

.先观察图画,再自己试着独立完成,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2.学生质疑。

3.做“成语火车”的游戏。

4.熟读名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5.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刻苦努力”的名言、谚语等。

三、第三项:知识窗

先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理解“一洗万古凡马空”。

四、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引导学生读懂书上的提示。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阅读,语文活动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 爱做小动作, 讲小话, 课堂效率比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 在上课之前首先得整顿纪律, 耐心地教育他们, 给他们讲上课听讲的重要性, 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 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不要只知道玩耍, 或者以奖品, 向谁谁谁学习的方式激励他们。经过教育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了, 但还有个别学生有点反复的现象, 管不住自己, 我便采取点名提醒和眼神暗示的方式提示他们。这样, 纪律基本上算是整顿好了。

少数学生还有一个缺点是作业粗心, 原因是书写不认真, 不讲格式, 作业做完了, 从不检查, 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注意强调书写格式, 并要求字写得慢些, 写得工整, 格式不对, 书写不工整, 一律重新书写, 经过一段时间, 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作业还是错得多。我在班上经常强调, 如果谁的语文作业连续十次得满分, 我就发给谁奖品,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少部分学生书写进步了, 但是还有极个别学生形成懒散的习惯, 所以无动于衷, 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 每次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 改正确了才能过关。初次, 学生都没有这个习惯, 作业错了不想改, 有的同学干脆不交作业, 对此学生, 要严肃处理, 这样作业基本交得齐, 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

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松懈,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 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 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 就可以把语文输送到孩子们当中,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 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 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 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 激起学生识字的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 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 通过不断的激活学生思维, “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 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 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 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根据部首猜字义等等, 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 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 制成“小报”, 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 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 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 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坏, 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 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 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 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 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 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 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 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 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 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三、在阅读教学中, 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

初读, 将课文读正确, 整体感知全文;再读, 将课文读流利, 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 将课文读出感情, 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 将课文读入心, 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 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 彼此交流, 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 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 放胆作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 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 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 我注意让学生在规范中学语文, 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 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 “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 教学决不能从管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 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 都有一定的规范。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 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 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 篇8

投掷是江苏省教研室编写的《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二(三年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并掌握投掷的方法,掌握基本动作。通过观察、尝试、学练、讨论、点评等,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团结协作能力及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器材并进行身体锻炼,了解单手投掷多种方法,知道与投掷相关的术语。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能夠做出原地投掷的挥臂过肩动作,并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投掷与游戏活动,提高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能观察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体验到投掷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创造探究练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做出单手抛打纸球的挥臂动作。教学难点是:抛球高度适中和打球准确有力。

四、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全身协调性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以诱导、启发为策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体验并创新。同时通过相互比赛、自主学习和讨论点评等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练习的密度,以及练习时的安全性。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适时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大胆体验、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来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体验、自主探究和分组练习相结合,同时组织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 篇9

青岛光彩高埠希望小学 鲁淑华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资源】

配套光盘上的FLASH、习字册、新补充读本《十五岁的设计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朗读(2)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介绍“爱迪生”,教师适时介绍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在爱迪生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爱祖国、爱人类。

有一天,他的妈妈生病了,情况危急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难题呢?

3、揭示课题:晚上的“太阳”

(1)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说说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引号,说明这不是真正的太阳,那又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整体交流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2、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所以医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妈妈得的是什么病?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介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及时医治一般问题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那你觉得,这个夜晚对爱迪生一家人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5、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理解“犹豫”:说说医生犹豫的是什么。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心里急吗?从哪里看出来?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着急的是什么?(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究竟什么办法呢?(1)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2)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实验,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

(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好医生说的话:这么好的办法,难怪医生高兴地说——

2、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3、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再读医生说的话。

4、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妈妈转危为安,爱迪生的心中也乐开了花,他拉着妈妈的手——(出示)(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六)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爱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观看FLASH,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手术

2、想出妙法,“太阳”发光

3、手术成功,医生夸奖

4、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5、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笔顺图,重点指导 “医”的笔顺和偏旁(匠字框)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反馈。

五、作业

1、新补充读本《十五岁的设计师》,了解贝尔的故事。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读一读。

3、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爱迪生其他的发明和对社会的贡献。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鸟岛4苏教版 篇10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2、学会并书写“部”、“密”。并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如“闻名中外”、“各种各样”、“密密麻麻”。

3、体会夏季的鸟岛的特点和热闹景象,激发学生喜爱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要到一个特别的小岛去看一看。它的名字叫——鸟岛。(板书课题,齐读)

2、猜猜看,这个岛为什么叫鸟岛呢?生交流。

3、质疑:这个岛是不是和你们猜的一样呢?它又在哪?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吧。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满2遍,标好自然段序号,就坐正。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青海湖 西部 闻名中外 陆续 筑巢安家 养育后代 热闹 密密麻麻 玉白色 拾到 因为 人类 指名读,去拼音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段课文。指名读,想想:你从这一段知道什么?

2、交流。

(1)、青海湖在我国哪儿?

点击课文上“青海湖”一词,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鼠标指出青海省的位置,简单介绍青海省:在我国的西北部。

点击“青海省”出现青海湖的地图,从图上找出鸟岛,让学生说出鸟岛的地理位置。学习生字“部”,交流识记方法,师范写,生书空。

(2)、这个小岛原来叫什么名字?现在人们知道得更多的则是“鸟岛”这个名字。为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板书:闻名中外。)说说“闻名中外”的意思。

3、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4、读了第一自然段,我想,下面这道填空题肯定难不倒大家了。

出示填空:青海湖 有一个叫“ ”的小岛,那就是 的青海湖。学习第二自然段。

(1)鸟岛是候鸟们的故乡。鸟儿们是什么时候来到鸟岛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交流。

(2)鸟儿们是同时来到鸟岛的吗?哪个词告诉你的?(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例如: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

电影结束了,人们——陆续走出电影院。

(3)鸟儿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还没有抖落身上的尘土,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它们在干什么?齐读词语:筑巢安家 养育后代

“筑”是什么意思?(“建造”的意思)给“筑”找个朋友(建筑 修筑 筑起)交流识记方法。师范写,生书空。

“育”出示古汉字,(上面就像一个小孩,头朝下,从身体里生出来了。)了解“育”的意思“生养”)给“育”组词(生育 培育 养育 教育 育人„„)师范写。生书空。

(4)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这一段写了每年春天,天气变暖,鸟儿们就陆续来了,它们在岛上筑巢安家,养育后代。(5)出示填空:

每年,天气,一群一群的鸟儿。它们在这里。指名背,齐背。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部、筑、育 齐读

2、生在《习字册》上练习,师巡视,相机评价纠正。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8课《鸟岛》,我请小朋友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出示:青海湖 青海湖西部 海西皮 闻名中外

陆续飞来 筑巢安家 养育后代 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来简单介绍一下鸟岛吗?(地理位置)(为什么称为是鸟岛)

——小朋友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告诉大家,真不简单!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鸟岛上是怎样的景象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完以后,想一想,说一说:夏天的鸟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2、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3、体会:鸟多

文中那句话让你体会到鸟岛的鸟多呢?

出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1)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都觉得岛上的鸟很多吗?

(2)指名读,听出来了吗?你听到了什么?点红(各种各样 聚 鸟的世界)是呀!每年六月,斑头雁、黑颈鹤、棕头鸥、针尾鸭等等(播放各种鸟的图片)有十多种10万多只鸟儿聚在一起,真是种类繁多呀!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湖里游的,巢里卧的,到处都是鸟儿。它们(播放群鸟聚在岛上的图片)叽叽喳喳的,能不热闹吗?你看,这儿真成了鸟的天堂。(2)齐读

(3)鸟儿们都在干什么呢?你瞧,(课件演示)

(4)鸟儿们在岛上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啊!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介绍一下吗?(出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5)一起读好第一句话,去感受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

4、体会:鸟窝多(1)鸟岛不仅鸟多,而且鸟窝多,因为它们在这儿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你从哪句话感受到鸟窝多呢?(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2)指名读,相机点红:密密麻麻 一个挨着一个

(3)你看,老师贴了一个鸟窝,其余的鸟窝在哪呢?请多名学生板贴鸟窝。评价:一个鸟窝旁边又是一个鸟窝,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一个挨着一个”

(4)这个意思还可以怎么说呢?(一个靠着一个、一个连着一个、一个碰着一个-------)(5)鸟窝一个挨着一个,那放眼望去,鸟窝真是又多又密,那就是——(指读词语:密密麻麻)。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相机评价。

学习生字“密”,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要和“蜜”区分,“蜜”是和蜜蜂这种昆虫有关的,甜的东西,字下面是个“虫”。“密”本义指山中隐蔽的地方,所以下面是个“山”,这个字也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空间小。给“密”扩词。师范写,生书空,提醒“必”的笔顺,字要写得紧凑。再读词语:密密麻麻。

老师找到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你瞧(课件出示:鸟窝的图片),看着这情景,你还想到哪些词语可以来形容鸟窝数量很多?交流,相机出示词语:成千上万、千千万万、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不可计数„„齐读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6)谁能读好这句句子,让大家感受到鸟窝很多很多。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5、体会:鸟蛋多

(1)鸟窝多,鸟蛋自然也多了!出示:“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青绿色的鸟蛋。”(2)谁来读一读,让我们感觉到鸟蛋多得数不清。

评:我听出来了,“窝里窝外、到处”都是鸟蛋。点红词语:窝里窝外 到处 再指名读。

(3)这是什么样的鸟蛋呀?(生:玉白色、青绿色)颜色也很美呢!你看,(课件出示图片)有的像玉一样洁白,那是“玉白色”,有的青中带绿,那是“青绿色”,多可爱!(4)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第三句。

6、出示第三自然段,小结:读了第三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鸟岛鸟儿多,鸟窝多,鸟蛋也多,鸟岛不愧是鸟的世界。可是,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没有用一个“多”字,却让我们感受到鸟多,鸟窝多,鸟蛋多,作者用词真巧妙。让我们连起来把六月鸟岛热闹的情景读出来吧!(齐读)

6、六月的鸟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根据提示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呢?(指导背诵)出示填空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恨不得马上就到鸟岛去看一看了。如果你来到鸟岛,你最想干什么?交流。

2、来过鸟岛的游人是怎样对待鸟儿的呢?(1)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引读: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拾到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2)为什么游人会这么爱鸟呢?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板书:鸟是人类的朋友

3、(课件出示)

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意思不变呢?

(出示: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男女生分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意思相同,表达方式不同,先原因再结果,表达的重点不同)

3、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这组句子吗? 出示: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

小明没来上学,因为。

4、是呀!在没有伤害,没有侵犯的环境下,鸟儿们才能够安心地筑巢安家,养育后代。鸟岛也正因为人们对鸟儿的爱护,所以才成为鸟的王国。但愿我们身边多几处鸟儿的天堂,但愿我们身边多几处小动物的天堂。

5、齐读第四自然段。

6、这一自然段有两个生字,你愿意认识它们吗?出示:拾 类 它们编了两个字谜,想请大家来猜一猜。大米真好,粒粒饱满。(类)今天我捡到一个盒子。(拾)

我们一起来写这两个字,师范写,生书空,边写边提醒注意点(类: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米”最后一笔是点,大的一横最长,拖住上面的米。)

四、小结课文,拓展练习

1、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鸟岛,欣赏了岛上独特的景象,也明白了只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爱护鸟儿,爱护大自然,人们才能真正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而又神奇的鸟岛。

2、默读课文,你能用课文中有关词语来完成这首小诗吗?

3、齐读这首诗歌。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密、玉、拾、类 齐读

2、生在《习字册》上练习,师巡视,相机评价纠正。

六、板书:

鸟岛 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二年级语文《回声》教学设计 篇11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整个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由于孩子年龄小,经历少,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课件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找到了吗?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并标记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集体读,小组比赛读,个人展示读,老师在认为课文已经读好的基础上检查自然段的标记情况,并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自己说话,答案接近即可。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 哩 圈 纹 碰返”。

先认,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与组间的识字比赛。

3,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四、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巩固字词。(1)认读字卡 (2)看老师的口形说字 (3)同桌指认

二、精读:(一)1: 听录音,注意那些欢快,奇怪,亲切的句子地语气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好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 3:激励学生小组合作读书 4: 思考:(1)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2)妈妈是怎么做实验的?(3)从妈妈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引导填空: 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颗( ),( )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 ),又一圈圈的( )回来。

(抓住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填练习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体会 篇12

心理学认为, 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 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 效果最差;双向传意, 效果较好;多向传意, 效果最佳。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 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中, 我通过审题教学生参与互动。如学习《找春天》一课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会提出:“谁去找?”“到哪里找?”“为什么找?”“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 确立学习目标, 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例如, 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 课前, 教学生收集雷锋同志的资料, 上课一开始, 师生互动交流, 学生知道雷锋叔叔是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我说: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 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 (通过投影把有关雷锋的几幅宣传画展现在同学面前) , 一下子, 课堂就非常热闹, 你一句, 我一句, 大家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 教师在学生间走动, 听到了许多不同的谈话内容。这样, 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 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我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 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 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 通过全过程参与求得新知。

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 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教学《最大的“书”》这篇课文时, 在出示课题目, 审题以后, 让学生在自主想象的基础上, 根据图意,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回答:为什么把岩石叫做书?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什么?在同学自由讨论的基础上, 自主选择。学生们知道了原来岩石上的“波痕”“雨痕”等等有这么多学问, 多有趣啊。通过学生的讨论, 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学完一课之后要带领学生参与回顾,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寓言两则》这篇课文后, 师生共同反思, 师:学了这课后知道了什么, 并把知道的告诉好朋友。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 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分参与的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深钻教材, 了解“学情”, 搞好教学设计 (即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媒体) ,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为学生架好从已知迈向新知的桥梁, 创设好基本事实情境, 并且启发学生感悟基本原理, 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 留出空间。教师要组织必要的讨论, 对重点、难点进行适时点拨并进行学法指导,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指向问题求解的过程。设计好练习, 指导实践运用, 启发创新意识。那么, 具体如何操作呢?一是教师的启发要及时, 二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是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达到自主发挥。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行为状态, 引导学生有序互动:开课后学生即不同程度地被引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学习目标, 产生求知兴趣, 进入学习角色, 当学生产生兴趣时, 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并复习旧知。当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 用架设的这座桥梁, 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唤起学习愿望,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 引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 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当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时, 提出学习提纲, 教师指导学法, 组织学生自学, 运用学法, 了解、摄入学习内容, 质疑问难, 兴奋趋于明显热烈。当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 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讨论, 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 在讨论中畅所欲言。教学生主动思考, 多向交流, 理解、消化知识。此时, 学生情绪高涨, 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当学生在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 以巩固、内化获得, 为更具创造性互动做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 进行评价反馈, 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 加深理解, 加强练习, 矫正错误, 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巩固知识, 从外在兴奋再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学生各自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内在能动式的学习,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 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 找出规律, 举一反三, 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 情绪强烈, 再一次外在化。学生在一定量和质的互动学习基础上, 向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中互动学习、发展,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注重思维品质的改善, 发展创造性, 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全体学生保持兴奋状态, 对运用创新产生欲望。

总之, 在新课程中, 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师生互教互学,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 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上一篇:机械原理凸轮习题下一篇:乡镇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