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精选7篇)
新课程的改革,规定了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反映了教育现代化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选择。“以人为本”从宏观上讲,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人文关怀,关注每个人的权益、自由和价值取向。
一、教育必须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唯一目的,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进入21世纪,迎面而来的将是一个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类作为发展的主体和中心,其全面发展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音、美将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二、教育应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学术界对“人文精神”有多种理解,观点虽有殊异,但就其内涵,都有着共同之处,即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的关注。“科学精神”是迷信思想和神学观念的克星,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还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过意味深长的话“:医生越是精通科学的思维方式,结果就越有危险地使他的心趋向把人看作物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人文学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灵魂。”教育的人文性必须成为教育的灵魂。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项实践活动,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容和属性,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因此,教育科学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相濡以沫、相激相励、共同发展。
三、“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生命本色
对于儿童来说,生命之美,美在天性,美在本色。一个属于儿童的课堂,不仅应该充满儿童的智慧与灵性,而且应该充溢着孩子鲜活、纯美的生命本色。下面从中国学生到美国“语言班”上课产生的诸多疑问谈起:
上课铃还没响,一位美国女教师就匆匆走进了教室,怀里抱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她一边和学生打招呼,一边摆弄着小狗,让小狗做着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引来了大家一阵阵笑声。
这时,美国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中美学生齐声回答:喜欢!美国教师高兴地走下讲台,一边说着“很好”,一边来到同学们中间,让大家都来摸一摸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小狗做一个友好的表示。这时,美国的学生蜂拥而上,争着要摸要抱,有的还想吻,可老师提议让中国的小客人先来。
对美国教师的提议,我们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致与热情,他们一个个端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站起来。任凭美国教师怎么鼓励,课堂始终是一片沉寂。无奈之下,美国教师摊了摊手,只好让急不可待的美国学生上来摸它、逗它,课堂一下子成了美国孩子童心释放的场所。
可是,令两国教师都没有想到的是:刚一下课,我们的学生好像换了一些人似的,竟然围着刚才那只小狗逗了起来,有的抱它,有的摸它,有的还把从国内带来的“中国结”戴在了它的头上,表现出了孩子特有的顽皮与淘气。
看到这一幕,不得不让人愕然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内课外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在课堂上压抑了天性,失去了本色?
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我们去认真反思和拷问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就不难找到其中真实的答案――我们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生命本色的尊重。
有人说过,顽皮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会玩的儿童才是聪明的儿童。人在各个生命发展阶段都有自身的生命特性,不能超越,更不能缺失。否则,人的发展是不健全的。因此,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应该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场所,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课堂就是学生求知的地方,学习就是学生课堂生活的全部,很少去关注他们作为孩子还有哪些特殊的需要,更少去为孩子创造一个释放童心、展示天性的机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尊重和满足儿童在生命成长中的特殊需要,让课堂充满童趣,努力唤醒他们沉睡的童心和天性,让每一个孩子找回自己,变回自己。
其次,避免课堂要求与期待的成人化。课堂要求与期待成人化的状况导致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在课堂上刻意地压抑自己、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他们个性的扭曲和天性的缺失,“儿童味”也就慢慢淡化了。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调整课堂入手,真正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保留自己的性情,甚至允许他们犯这个年龄段才会犯的错误。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表现出儿童特有的天性。
另外,要把“玩”当成孩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他们就是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学会了感知、体验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认识经验。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丢弃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玩”的机会。通过“玩”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既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又能好好地享受童年、享受生活,这样不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本色吗?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我国实施的“以民族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始终作为各种教育和各学科活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主要方面,科学教育就是通过自身的身心活动,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一种良好方式。科学教育通过自身主体性认知过程中,“是人把自己身体的健康、强壮和优美作为文化目的结果”。科学教育就是人对自己身心的培养。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旋律是人文教育思想下的‘育人’非‘制器’。必须改变以往把人当成培养“劳动工具”、“运动工具”,而忽略人的主体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
在科学发展观中, 以人为本的人, 主要指人民, “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 乃指“根本”之意, 主要是对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其一, 从地位上说, “本”是指居于支配或核心地位的因素, 其他方面是围绕其而展开, 服务其而存在的;其二, 从作用上说, “本”是指起决定或主导作用的方面, 决定着其他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其三, 从价值上说, “本”是指人们活动的主要的或最终的目标指向, 体现着人们活动的根本意义。在科学发展观中, “以人为本的本, 就是根本, 就是出发点、落脚点, 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谓坚持以人为本, 主要是指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在马克思主义那里, 以人民为本同以绝大多数人为本, 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许多情况下正是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就现实的存在来说, “绝大多数人”毕竟是复杂的, 不一定都属于“人民”范畴, 既不一定都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人民为本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现, 也不一定都是大多数人的意愿, 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有可能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 或者当多数群众尚不觉悟之时, 表现是很突出的。所以, 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 准确地说, 主要是指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1全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作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其基本含义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当然也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出发点,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制定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项目或指标, 必须首先考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际能力及其发挥的可能性为前提;制定科学发展的规划或决策, 必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 认真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是批评性的建议;实现科学发展, 必须统筹兼顾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 特别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其二,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早在1955年, 毛泽东同志就曾明确指出: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科学发展也是如此, 如胡锦涛同志所说, 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并善于将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 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精心谋划;实现科学发展目标, 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特别要把他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出来。我们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行动起来, 支持发展、参与发展, 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之中, 以自己的实际努力,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其三,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对中国人来说, 科学发展在总体上仍属于一个新课题;特别在实践领域和具体操作层面上, 还有许多远未解决的问题, 需要人们去研究, 去探索。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探索科学发展具有更大的难度, 但也给人们的创造或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此, 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支持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或创新,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其四,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造福人民为目的。如胡锦涛同志所言:我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落脚点”。2007年3月7日, 胡锦涛同志看望出席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政协委员, 并在参加联组讨论中强调, 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实现科学发展, 同样要求我们把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结合起来, 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充分享受自己劳动的丰硕成果;而且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结合起来, 既注重发展, 又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并充分“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2辩证思考以人为本是“核心”的观点
对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的观点, 不能作形而上学的理解, 不能片面强调或人为“拔高”,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特别要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加以解读和把握。
其一, 以人为本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是辩证统一的。
关于人的本质, 马克思1845年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我们理解以人为本之“人”的重要理论根据。在科学发展观中, 作为“本”的“人”, 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 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联系之中的。这正是它与人本主义的重要区别之一。“人本主义”也强调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 强调保障个人权利等, 但它所说的人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是离开了人的具体性、历史性、社会性的人, 是抽象的、一般的、具有永恒不变的“人的本性”的、甚至是无异于其他普通生物的人。这种人本主义, 虽然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真正带给现实生活着的人的理解、尊重、爱护和保障, 却是少得可怜的东西。
其二, 以人为本与党执政为民是辩证统一的。
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民为本。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 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肯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求人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视域之以人为本, 不但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存在着重大相异之处, 而且同人本主义也有本质的区别。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 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曾经提出并阐述了各种各样的“民本”思想。例如, 《尚书》指出,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汉朝贾谊的《新书》不但主张“民无不为本也”, 而且强调“夫民者万世之本也”;孟子说过“民为贵, 君为轻”;司马光肯定“国以民为本”;唐太宗也明确指出“国以人为本”……在封建社会, 能有如此观点, 可谓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精华, 实属难能可贵。但这些思想在当时并非出自统治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是为了更好地“使民”和“治民”, 是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服务的:而且在封建统治者那里, 虽然有时也接受“重民”、“亲民”的主张, 但往往是为了达到“安民”甚至“愚民”的目的, 具有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正如《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所尖锐指出的:“民本思想中的'民', 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 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这同中国共产党强调以人民为本, 坚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人本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工具, 在反对封建主义、反对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过程上, 产生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它猛烈抨击封建王权对个人人性的扼杀, 大声疾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强调“天赋人权”,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特别到当代, 主张人就是自由、在人的世界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 等等。但“人本主义”所高扬的“人”或“主体”, 都是抽象的人或主体, 不是现实生活的人, 更不是指广大人民群众, 只是为了建立和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而被关注的。如《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所言, “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 离开人的社会性, 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 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所以, 人本主义和科学发展观视域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以人为本”, 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三, 以人为本与建设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
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主张以人类为中心, 但它又不等于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 特别当它成为世界性的发展战略时, 人们已经程度不同地认识到漠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搞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升华, 要求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既主张以人类为本, 把发展奠立于为人类谋利益的基础之上, 依靠人类自身自觉的、主动的、理智的协调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去实现科学发展, 并让人类最充分地享受科学发展的成果;又反对把人类发展同自然界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或者截然割裂开来, 而全然不顾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至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 结果却根本动摇了人类的中心地位, 甚至使人类的发展每每陷于自掘的困境之中:我们对自然界似乎取得了“胜利”, 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所以恩格斯强调要“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关键词: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就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课题。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主要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构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从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动力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同时,科学发展作为我们时代的主题,要求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经济、政治日益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促进文化繁荣,大力发展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已经成为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组成的系统,我们在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也提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分别是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所以,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跟文化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但在很多时候,它们的发展也不一定都是完全同步的,马克思也曾经讲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它的文化可能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此,就要求我们自觉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既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又有精神生活的享受。
我院作为文化单位,有很多身居一线的文化工作者,是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传承首先是人,文化人,即文人,是主要力量。按儒家的说法,人生在世,真正追求的是所谓的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晋国执政者范宣子问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叔孙豹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而立言就是在文化传承中承上启下,开创一个时代文化的新局面。就我们学校的楚剧、文博等专业而言,这在数年前都是非常有影响的专业,但在现在来看都显得差强人意,原因在哪里?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对其专业知之甚深,能形象地演绎表现于人前,而我们现在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青年教师,仅仅只能是技艺的训练和传递,从“形”的方面来讲可谓是趋于完美的,从“神”的角度看,把握得就远远不够了,最后就成了完美的模仿,就只能说是文化的传递,而不是文化的传承。
同时,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在歌舞、器乐等方面,我们学校不是没有优秀作品,但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作品确实不多。《决定》中提到的加强基层文化,开展群众性文化,对我们应该是很有启示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且应该是源于大众又归于大众的,只有被大众接受和喜欢的文化,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比如唐诗宋词,柳永的词,有井水处就有人唱;白居易的诗他要拿去念给老太太听,老太太能听懂,他才会拿出去发表。大众喜爱的文化本身应该是反应大众生活的,著名戏剧家田汉说:“戏剧是民众的。”戏剧来源于民众,娱乐于民众,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69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倡导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老一辈文化工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精品,正得益于他们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对世界和自身的现实感受和精神追求都是文化原创力最深厚的根基,文化工作者要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实现文化的创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艺术说到底属于精神产品,其娱乐、认识、教化和审美等社会功能,都是为人的精神培育和心灵塑造服务的。即便是娱乐,也要讲求品格和目的。我国“文以载道”和“寓教于乐”的优秀文艺创演传统是不能丢的。
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文化的根本功能和核心价值都应该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离开了人来谈文化,离开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精神面貌来谈文化建设,就会忽略文化建设的根本。
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借助对其生活方式、传媒广告、游戏娱乐、交流研讨、人权宗教的传播和宣扬,试图推广其价值观、政治体制、文化产品、生活方式。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现代文化市场的同时,应注意对西方文化及其载体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剖析、辨别,或引进交流,或融合吸收,同时,对一些不适合我们的内容,也要去除,疏堵结合,趋利避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因此,《决定》在提到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时,首先讲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创作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
只有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思想道德内涵,不断增加文化产品的知识含量,创作生产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才能使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体悟思想的伟力、道德的魅力、知识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寓教于乐中提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校的学生正是艺术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作为思政教师来讲,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现阶段正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们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它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坚持的理想追求;它所贯穿的道德原则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它所倡导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意志品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归根结底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修身立德、为人处事,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诚实践者。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顺应人民意愿,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引导民族自信,引领社会进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2009-10.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论文题目:浅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内涵
重要思想概论
学生姓名
专 业 金 融 学 层 次 专 升 本 批 次 152 学 号 学习中心
2016年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以人为本
目录
引言.................................................................................................................1.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2.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关系....................................................3.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4.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4.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4.2.树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3.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4.4.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5.结语..............................................................................................................参考文献:.....................................................................................................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根本目的。发展是基础,发展是硬道路,是我们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吸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和发展的目标相统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充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政治生活的需求,把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利益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发挥他们参与科学发展和支持科学发展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4.4.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人本身的发展就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力度,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可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反过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人才资源存量,从而形成社会系统全面进步和不断更的持续发展能力。
5.结语
作者:张杰 发布时间:2011-01-04
按照学院的安排,我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面向全国基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活动,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按照培训的要求,认真完成了必修课和全部选修课的学习。同时积极参加班级主题研讨活动。通过学习,觉得这次培训非常有必要,能够听到这么多专家、学者和领导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专家学者们站得高,看得远,体现了高度与深度的完美结合。希望这种培训能够规范化、制度化,不定期的组织,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
比较遗憾的是,学习期间正赶上期末,工作很忙。很多好的讲座想再进一步的学习,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希望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始于干部培训网,强烈建议这个平台学习结束后可以继续开放,方便我们在寒假学习。如果不能长期开放,也希望能延长学习时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出发,绘制了未来1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但同期国家的教育投入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作为代价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通过学习,我认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纲要》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从我院的具体情况看,师德教育必须加强。我院有的教师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根据督导专家听课情况反馈,我院有的教师有能力讲好课,但是教学准备不充分,备课不认真。有的老师的讲课缺乏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基本是照本宣科,讲课差不多是自说自话。所举案例不能为观点服务,观点与案例之间缺乏必要的阐述。个别教师讲课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有的教师讲课没有主题,内容空洞。既不按教材讲,又不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讲解蜻蜓点水,不深不透,个别教师的课讲得像意识流小说,思路飘忽,游疑不定。
加之有的教师职称晋升到一定职级后,没有进一步提高职称的要求,科研上没有建树,教学上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也不撞。有的则把外面的兼职当主业,校内正常的教学工作当副业。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纲要》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根据我院的现状,建议学院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应该制度化,规范化。
首先,要加强对中年教师的培训。中年教师是目前我们学院教学的骨干力量,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但是也有很多中年教师从大学毕业进入教师岗位之后,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教师专业知识老化现象严重。还有的教师教非所学,可是对新的专业又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培训,有的课程更是连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都没有及时到位,教师拿着一本教材就匆匆上了讲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我们学校近年新进的青年教师比较多,这部分教师专业素质好,工作有热情,但是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理论课讲起来头头是道,可实训课上起来则比较空洞。急需深入企业,补上实践这一课。还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不是师范毕业生,对基本的教学方法掌握的不好。这些都需要对青年教师进一步培训。对青年教师既要放手使用,更要加强培养。第三,要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目前我院“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培训力度亟待加强。我院《关于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意见》,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评选条件、评选办法、职责、待遇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对通过什么有效的途径培训“双师型”教师则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学院对“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不是在教师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后,认定其为“双师型”教师,而应为教师如何获得相应的技术职称提供有效的培养和培训途径。学院应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办法,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四,对不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教师要重点培训。我院有的教师不具备做好教师工作的基本素质。对这部分教师,要重点培训,如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则应及时调离教师岗位,改做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完善教师评价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从目前督导处的工作看,对教师的惩戒措施比较多,而对教师的奖励则不足。对教师迟到、早下课、旷工等都有较为详细的惩戒措施,但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办法则明显不足,比如对每年评出的优质课教师缺乏必要的奖励。两校合并前,原职业学院,每年评选优质课教师,连续三年获得优质课教师的则被评为优秀教师,学院每年对优秀教师予以隆重的表彰,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目前则只剩下一张优质课教师的证书。这种作法显然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建立完善教师评价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搞好课程建设。深入研讨什么是一门好课,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要加强教学管理,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进去。要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
五、加大教学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以我们学院为例,相当一部分系,实验实训条件严重不足。必要的实验实习设备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大学生的顶岗实训比例,同时加大教学投入,建设急需的校内实训室,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最大的体会是:宏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
《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教育经费4%”,已经成了中国教育界和公众的一个情结。教育经费4%始提出于1993年。当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写道:“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即20世纪末)达到4%”。然而,十七年过去了,教育投入一直不曾达标,成为政府与社会之痛。
作为国家,再次把4%写进《纲要》,说明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决心。教育的必要充分投入是办好教育的必要条件。诚然,有了必要充分的投入不一定就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但是没有必要充分的投入则一定办不出高质量的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我们国家教育的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教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毛泽东思想是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有一个贯穿于其各个组成部分、渗透于毛泽东思想之全部科学著作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我们在学习和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之后,应该而且必须上升到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认识高度,以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精神实质。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之间的关系
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了完整、准确的概括。该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关于革命军队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严格、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和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精神。换言之,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始终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首先,从静态的、横向的角度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历史条件具有极大特殊性的国度里进行民主革命,必然会在有关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道路、前途和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遇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提出过的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就要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立足于中国实际,正确判断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历史和状况、社会性质和社会阶级状况,发现中国革命的特殊矛盾和规律,独立自主地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予现成答案的特殊问题,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也是毛泽东和我们党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独立自主地在实践中逐步寻求和探索的结果。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其理论构架涵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考察其各个思想范畴和理论要点,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无不贯彻着实事求是精神,无不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与建设之“的”,无不体现着我们党独立自主地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无不是我们党在科学真理的指导下坚持独立思考的结果。
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具有完整性。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某一领域而言,毛泽东思想的每个范畴、原理、观点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相互依赖,彼此呼应和渗透。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那些彼此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独创性理论,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都是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这种运用的结果。可以认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之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实际上都是实事求是思想在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领域的具体贯彻,都是由实事求是思想转化而来的具体的实用的方法论原则。因而实事求是既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高度统一,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或民族性的表述,体
现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所具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其次,从动态的、纵向发展角度看,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发展史,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具体贯彻、运用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摆脱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克服来自“左”、右倾方面的错误干扰,发挥认识和实践主体的独立自主的能动性的艰辛过程。或者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始终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方法,指导着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离开中国的国情来谈马克思主义”,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在科学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模式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同时,正是依靠着对中国国情全面而正确地了解,毛泽东认清和把握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和动力,制定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以及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与战略策略,把革命引向了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一历史性课题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以及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和平过渡形式,使中国在没有引起社会震荡的情况下用较少代价以不流血的方式消灭了资产阶级,在所有制变革中保持了必要的稳定和生产的持续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占世界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胜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些极富创造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又及时向全党提出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命题,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整体发展模式、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初步成果。 可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它是我们党指导革命与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的方法,是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性和生命力的东西。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些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离开了以这种思想方法为指导的具体的理论创作方法,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反映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其中,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总的和根本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总的和根本的领导方法;独立自主是党的总的和根本的政治原则。这三个
方面是一种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三个基本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同时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后二者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保证作用。
其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里的实际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客观实践。只有客观如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利益要求,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科学理论的指导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可见,一切为了群众、尊重群众、密切联系和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的要求。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就成为空谈。因此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
再次,独立自主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集中运用和体现。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把握本国的国情,找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和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并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基点,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不是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把希望寄托在外部援助上。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对此作过这样的概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因此,简单而直观地把独立自主视为一个我们党处理党际和国际关系的一个立场或原则,显然失之片面和狭隘。我们应该充分领会其蕴含的普遍指导意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其本质来说,是把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应用于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具体体现。独立自主的基本含义是:由了解本国情况的主体(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定自己的主意,克服自己的困难,主宰自己的命运,维护自己的主权,谋求自己的发展,独立地寻求和选择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实现自己的目的。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独立自主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全部活动的根本方针和立足点,显然是因为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和创造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立场和方法,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
总之,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托、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关键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应该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问题的历史经验中,去认真考察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命题的提出、确立和发展,准确地把握这些命
题的科学含义,并努力将其蕴含的思想方法论内化为自己学习、掌握和应用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方法。
首先,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助于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不是各个思想部分的简单相加或机械堆积,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些理论和政策不是孤立的关于某一方面的或某一方面的论断,而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与规律的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的、宏观的、整体的认识。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具备这种完整性或体系性,究其成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始终体现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要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去理解,做到完整而不割裂、准确而不武断。这就需要我们反对现实里曾经或容易出现的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时代价值;一是教条主义地对待毛泽东的言论,认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搬照抄。
其次,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助于我们更本质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这也是我们一直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根据。而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上述一以贯之的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精神实质在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和应用。
二、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作风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需要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作风, 这就是教育上的民主作风 (或称“教育民主化”) 。民主体现着对人的尊重, 教育的民主化则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
首先,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挥离不开教育的民主化。学生的主体性养成于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唯有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实践, 在教育活动中有施展自身才能、发挥自身主动性的机会, 隐藏在学生中的主体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掘, 学生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其主体性才能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 从朦胧变为清晰。教育民主化追求的目标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 以人格平等为前提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于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的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 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把自己看做高于学生一等的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是在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的必要前提。为此,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作学术思想的平等切磋, 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 从学生的提问、质疑中寻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甚至鼓励学生否定自己的意见;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并虚心向学生的长处学习, 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 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
再次, 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也源于教育的民主化。创新是一种个体思维素质的体现。如教师在教学中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不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自由空间, 不鼓励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 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为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努力构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气氛,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在学习中发掘内在潜力。
总之, 教育民主化关系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关系到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也关系到创新思维品格的养成, 一句话, 关系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
好的教学理念、民主的教学作风最终必须落实于恰当的教学手段。因而, 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学民主作风的最重要环节。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 即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体现平等、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是区别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手段。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 已在不同程度上试验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 (1) 要努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诸如设计一些有助于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 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需的研究素材, 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步骤, 提供评判解决问题方案的原则和标准等。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即在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教学。 (2) 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为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包括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 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 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并公开地向学生表示, 他们的任何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都值得鼓励。 (3) 要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活动, 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尽力倡导轻松活泼的气氛。
2. 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即研究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学者布鲁纳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 发现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 (1) 教师引导学生以科学家们从事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观察和实践; (2) 提出问题, 以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3) 引导学生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4) 重视寻找导致结论的理由或论据。发现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 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并养成学生的学术兴趣, 促进其探求未知的热忱, 强化其创新动机。发现式教学法已在我国一些学校做过试点, 并取得明显成效。
3. 吸引教学法
吸引教学法即努力把学习场所 (如课堂) 构建成令人向往的“最吸引人的场所”, 并以人际交往的情绪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法。其指导思想是所谓“吸引教育”理论。这种理论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和负责的, 所有人都有未开发的潜能, 旨在探索发掘人的潜能的激励机制;强调教学的民主化, 认为教育应该是使用、配合的过程, 教师应通过吸引的方式 (如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对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愿, 而非强迫命令。吸引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有: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制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 设计吸引人的教学大纲和课程, 提倡尊重和关怀行为, 以吸引、召唤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 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与实现。
4. 强化、改革哲学类课程
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 哲学类课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是由哲学固有的精神所决定的。哲学是对智慧的追寻, 它作为一种质疑的艺术, 其根本特征是批判、反思和超越。无论是对现成问题的质疑, 还是对超经验理想的追求, 或是对客体深层次本质的挖掘, 都体现出创新的精神。卓越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需要哲学素养;科学所需要的多方面品格和素养, 如热情、敏感、惊异、好奇、善于发现问题等, 都与哲学素养有关。离开哲学就没有创新。哲学教学不是一般知识的传授, 而是智慧的培养。因而, 创新教育无疑是哲学教学的本意。然而,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哲学的理性思维训练功能一直未能得以充分重视。要改变哲学教育的现状, 首先必须全面认识哲学课程的功能, 并从根本上改革陈旧的、满堂灌的哲学理论教育模式和标准化的考核方式, 建构有助于调动学生主体性的、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邰学群.可持续发展、主体性培养与教育民主化[J].人大复印资料 (教育学) .2000 (5) .
【“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推荐阅读:
发展教育和科学的教案设计06-18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02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0-11
试析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发展和培养10-27
浅谈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论文12-21
第二章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06-12
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10-3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1-20
县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路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