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验报告9903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9903(精选6篇)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9903 篇1

实验名称: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学院课程安排

姓名:

院(系):软 件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地点:

成绩:

时间:2012 年 10月 日 至 2012 年 11月 8 日

1.实验目的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获取项目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型的建立,了解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和需求分析文档描述的主要内容,掌握利用数据流图描述系统功能需求的方法,正确应用数据字典。增进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学会系统的分析软件的构成,掌握并理解软件从确立到测试等一系列过程。

2.实验内容

1.系统简介

每个学期的期中,学校教务处向各个学院发出下各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时、班级类别(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研究生)、班号等;学院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给出各个课程的相关限制(如:任课教师的职称、上课的班数、最高和最低周学时数等);任课教师自报本人授课计划,经所在教研室协调任可,将教学计划上交学院主管教学计划的人员,批准后上报学校教务处,最终由教务处给出下个学期全学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

假设上述排课过程全部由人工操作,现要求为上述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过程。

2.限定条件

a)每位教师的主讲课程门数不超过2门/学期:讲师以下职称的教师不能承担学院定主课的主讲任务。

b)学院中层干部的主讲课时不能超过4学时/周。

c)本学期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不能承担下各学期的主讲任务。

d)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括:教务处布置的教学计划,学院教师自报的授课计划和学院定的有关授课限制条件。

e)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括:教务处最终下达全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和学院各个班级下各学期的课程表(可以不含上课地点)。

项目数据流图

系统的分析“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学院课程安排”的组成、结构和实现步骤,明白项目的业务流程图,绘制数据流图(DFD),数据模型(ER),编写数据字典(DD),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3.实验步骤

1.2.3.4.5.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整合用户权限和操作 根据用户操作流程画出系统流程图 对系统做出概要分析,拟定开发流程 绘制出甘特图 绘制线性时间图

4总结与回顾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的管理核心,管理应涉及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学藉管理、成绩管理、网上注册、开课管理、选课管理、师资管理等,在数据库一级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办工,真正实现学校网上管理。

学校中的教务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课程管理等。开发“教务信息处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查询和运算功能,代替手工处理,提高工作效力和质量,所以该系统是必要而且能够实现的。

此次开发的软件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即学院课程安排。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们更加了解了软件的原理,软件的开发方法和步骤,如绘制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编写。进一步掌握了有关数据库设计的知识和JAVA程序设计,了解了有关网络的相关知识,对软件开发平台有了一定了解。我增长了不少软件工程与编程,数据库的知识。在作设计的过程中,软件是不断变化的,开始构造的是一方面,实际制作时又是另外一方面,所以得不断变化。软件必须有效的支持他的用户,我们做的软件是学生选课系统,所以我们需要从学生和老师,管理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他们操作方便的系统,是软件对用户友好。

在写数据字典之前,我对数据字典的理解有一些偏差,通过这次作实验,我知道了数据字典就是对数据流,数据流分量,数据存储,处理的定义集合。我们做这种比较小的软件时,数据字典还比较好维护,哪里出了问题,可以很快的找到,然后改正。如果做比较大的软件时,数据字典就不好维护了。开发大的软件系统时,数据字典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迅速增加,貌似人工维护就不太可能了。

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篇2

关键词 应变片;静态应变仪;动态应变仪;电桥;拉伸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41-01

1 标定试验

1.1 利用YE29003B应变标定仪标定动态应变仪

1)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接入动态应变仪中:接完后相应的接口通道指示灯变暗,选折合适的拱桥电压和增益。本文选取:10V和2K欧姆,通道为3通道。

2)先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拨到0欧姆,然后将动态应变仪选定通道电压调零,按下AUTO按钮机器会自动调零,若没有完全为零,可以用螺丝刀调节左边的微调FINE。

3)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拨到1000欧姆,调节动态应变仪选定通道电压,并使其成为整数。

4)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分别拨到800、600、400、200、0欧姆,记录每组的电压。

5)处理数据、得到回归曲线,由图可知应变与电压的关系。

1.2 模拟标定动态应变仪

本实验是用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接好电桥,模拟应变。因为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某变形点应变片会随之变形,从而自身电阻改变,导致电桥不平衡。如此标定动态应变仪时完全可以用可调电阻代替应变片。

将可变电阻调到59880欧姆,将动态应变仪调零后接入刚调好的可变电阻,再将接入可变电阻后的电压调到整数。

依次调节可变电阻使分别其为74880欧姆、99880欧姆、149880欧姆、299880欧姆,并照如上操作得到五组电压如下表:,然后和YE29003B应变标定仪得出结论比较。

2 弯曲、拉伸试验

2.1 拉伸试验测量弹性模量E,泊松比v

1)应变片的粘贴、连接仪器。因为要测两个量故使用两片应变片,一片测纵向,另一片测横向,贴片贴好后将两片应变片接入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的两个不同通道中,并接成1/4桥电路,其中纵向应变接入通道1,横向应变片接入通道2。

2)试样加载、数据收集。摇动YE6253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台的加力手柄,使试样受拉,同时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会显示拉力和应变,选取合适的数据并记录。本文中以拉力为准,大约隔50N到100N记录一组数据。每次记录时先点通道1,记录纵向应变,再点通道2,记录横向应变。

3)数据处理,计算E和v。用Excel处理得到的数据并绘图,由竖向应变-应力图可得弹性模量E。由竖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可得泊松比v。

2.2 弯曲试验正应力试验

1)试验用三点弯梁、应变片粘贴及电桥接法。本实验所用材料为已粘贴好五片应变片的三点弯曲梁:五片应变片(至上而下)本别测量上表面、中性层与上表面间、中性层、中性层与下表面间、下表面五个位置的应变,故有五片应变片接入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中,每片接入不同的通道中,规定应变片按至上而下的顺序接入通道1至通道5。

2)测量五点应变并与理论作比较。实验前先调零,测试时将拉力规定为某一特定值,本文使用600N,加载后先按通道1,記录上表面应变片的应变,以此类推测得其他点的应变。为消除误差,此过程复测量三次,每次拉力一定,取三组数据平均值。最后与理论值比较,得应变平均值,实际应力值,应力理论值和相对误差=|σ实-σ|/σ。

3 K片的测定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描述

本实验用的是截面为18.1*18.1的正方形梁,简支梁表面放一幅梁,中点受集中力并用千分尺测梁中点位移。应变片贴在上下表面,测出梁上下表面的应变量。由《力学CAT基础》推导K片的值。

3.2 K片的推导

根据《力学CAT基础》,纯弯梁应变与应变片电阻率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供货应变片粘贴在梁的纯弯区段内下表面,应变片纵向与梁的轴线方向重合,给定载荷后通过绕度计测量纯弯梁在加力线上的位移f,并由材料力学梁弯曲公式计算出应变片粘贴处梁的应变:

ε纵=fh/(l2+f2+fh)

1)用电阻仪表在贴片前测出应变片的阻值R;

2)将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桥路调零后,按给定载荷P加载到位后测出应变仪的电压输出V;

3)将载荷卸去并使应变仪调零,随后对测量应变片电阻并联一个可调电阻仪,而后调并联电阻值到Rn,使对应应变仪的输出电压仍为V。此时应变片和外并电阻Rn的总电阻为:RRn/(R+Rn);

4)根据1)、3)步得到的电阻数值可以求出电阻变化率为:

ΔR/R=[RRn/(R+Rn)-R]/R=-R/(R+Rn)

5)灵敏系数Κ片的测量结果为:

Κ片=|ΔR/R|/ε纵=|ΔR/R|l2/fh

3.3 测量ε仪、千分表读数f

测出数据千分表读数f,ε仪(µε),ε纵(µε),△R/R,拉力(N)。由ε纵(µε)—△R/R曲线可得K片的大小。

4 COD引伸计标定、测量裂纹长度

4.1 COD引伸计侧线

因COD引伸计的五条输出线是混乱的我们必须对此整理,方法如下:

首先,COD引伸计内部桥路如下:

引线是4条桥线加一条地线,每个电阻120欧姆

如对于1线,将其和其他颜色的先接到欧姆表上若读数为90可知是1、4两端或1、3两端,二若欧姆表上若读数为120可知是1、2两端,这样便知道电桥的内部链接只要将对面的两端接入YE29003A盒中的V+、V—,或IN+、IN—中即可。

4.2 COD引伸计位移与动态应变仪电压的关系

在使用COD引伸计前必须标定引伸计位移与动态应变仪电压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进行下一步试验。

4.3 测量裂纹长度

(本实验使用柔度法来测量裂纹长度,试验在弹性范围内进行,每次试验加载一次并马上卸载同时记录载荷与位移关系。

根据SET柔度公式:a/w=β0+β1µ 其中:β0=1.0056;β1=-2.8744

µ=1/(1+sqrt(E`*BefC));Bef=B-(B-Bn)/B

a是裂纹长度;B为式样的厚度,W为其宽度;测得B=2mm,W=18mm,E是弹性模量,C是测得的柔度即本实验的δ。

将数据代入得:a。

参考文献

[1]蔡立勋.力学CAT.西南交通大学.

低频软件实验报告 篇3

1.MOS管放大电路 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1)掌握MOS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理解MOS管的放大原理;

(2)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2.(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

(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

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3.(1)理解逻辑电平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掌握用集成运放和555定时器构建逻辑电平检测电路的方法;

(3)掌握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1)熟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掌握其各管脚电流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或集成电压比较器)的特性

和应用;

(3)掌握电路仿真调试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5.(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2)掌握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有源滤波器的方法;

(3)掌握电路仿真调试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1.MOS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MOS管放大电路有多种,而此种为最常见的,此MOS管放大电路为N沟道增强型的 共源放大电路,偏置电路为分压式偏置电路,当交流信号经过MOS管时,则被放大。

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仪器放大器是用来放大差值信号的高精度放大器,它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极高的 输入电阻,且其增益能在大范围内可调。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

因此改变电阻的值可以改变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此仪器放大器的增益是负的,要使增益为正的,则可在输出时加一个反相器,即可得到增益为正的仪器放大器。

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电路可以由五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逻辑状态判断电路、音响电路、发音电路和电源。其技术指标要求:

测量范围:低电平VL<75,高电平VH>3.5;用1k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 用500k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 当被测信号在0.75V~3.5V之间时,输入电阻大于20kΏ;输入和逻辑状态判断电路要求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产生电路 要求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振荡器设计。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β是三极管共射电流放大系数,不是一个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一般不区分直流和交流下放大系数。对于直流,有,忽略ICEO,固定IB、UCE的值,IC的值跟β值成正比,通过测量IC,选择一定的比例系数k,由IC =Kβ测量β。测量β的问题转化为对IC的测量。为了使数字测量设备能够测量模拟量,本实验还需要使用ADC。直接型ADC是把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直接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所以还要对IC 进行电流-电压转换。A/D转换后就可以用通过译码器连接数码管进行数字显示了。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由于用运放构成带通滤波器信号范围较宽,故可以用2个运放分别构成低通和高通并串联。

滤波器的快速设计方法:

100(1)根据截止频率fc,选定电容C(单位uF)的标称值,使其满足 K=fcC(1K10);

(2)从设计表中查出与Av对应的电容值及K=1时的电阻值,再将这 些电阻值乘以参数K,得电阻的设计值;

(3)实验调整并修改电容、电阻值,测量滤波器的性能参数。

四.实验器材:

1.Multisim虚拟仪器中的示波器、波特仪等

2.Multisim虚拟仪器中的函数发生器、运算放大器、示波器。3.Multisim虚拟仪器中的函数发生器、示波器、555定时器等。

4.NPN型三极管,4个发光二极管,若干个反相放大器、电压比器,1个数码管,1个4532BD。

5.Multisim虚拟仪器中的示波器、波特仪、函数信号发生器等。

五.实验内容: 1.(1)按照实验原理图在Multisim中搭建电路(2)对电路进行仿真,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输入、输出波形如上图所示。

2.(1)采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构建一起放大器:

a.输入信号ui=2sinwt(mV)时,要求输出电压信号uo=0.4sinwt(V),Avd=200,f=1kHZ;

b.输入阻抗要求Ri>1MΩ。

(2)用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按设计指标进行调试。

其仿真结果为:

3.(1)按照原理图在Multisim中搭建电路

(2)对原理图进行分析与仿真,其仿真结果为: a.当V=0.5V<0.75V时,蜂鸣器发出较低沉的声音

b.当0.75V3.5V时,蜂鸣器发出比较清脆尖锐的声响

4.(1)按照原理图在Multisim中搭建电路。

(2)通过改变β的值对电路进行仿真。其结果为:

β=25时,b.当β=75时,a.当

c.当β=125时,d.当β=175时,e.当β=225时,5.(1)按照原理图在Multisim中搭建电路。

(2)对电路进行分析与仿真,其仿真结果为,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为:

其通频带波形为:

六.实验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模电仿真的学习,在做上述五个软件仿真实验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让我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对Mulitisim软件的操作以及软件仿真的流程,而且对理论课上老师讲的模电的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理解。在第一个仿真实验中,也就是MOS管放大电路软件仿真实验中,加深了我对MOS管放大的原理的理解和如何利用MOS管设计放大器电路;在第二个软件仿真中,也就是仪器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计算仪器放大器的各种增益,如:电压增益,电流增益等,还有对仪器放大器的设计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第三个仿真实验中,也就是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你我进一步学习了555定时器的设计与使用。在第四个仿真实验中,也就是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我不仅学会了测量β值的方法,而且还懂得了4532BP和7448N这两块芯片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实质就是编码器和译码器。最后通过第五个仿真实验,也就是宽带放大电路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滤波器的应用,以及对它的快速设计方法,同时对通频带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自己意识到我的模电的知识有多么的薄弱。在仿真实验的电路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地方,我就只是仅仅知道该怎么连线,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连。因此,当老师问起各个器件在电路中充当的作用的时候,我不能够很好的解释说明给老师听,我想,造成这样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的模电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毕竟,理论是实验操作的原理与科学根据。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篇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4 实验者:袁鹏 学号:12041425 张航 学号:12041426 刘彤 学号:12043210 一 实验目的

1、区别和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金相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0)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 三 实验内容

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四 实验步骤:

8、观察平衡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3)测试硬度。

9、进行热处理。

10、观察热处理后的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

(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

五 实验报告

图片分析

图1 工业纯铁╳100 图3 珠光体+铁素体╳100 图5 珠光体+铁素体╳100 2 工业纯铁╳400 图4 珠光体+铁素体╳400 图6 珠光体+铁素体╳400 图

图7 亚共析钢╳100 图8 亚共析钢╳400 图9 共析钢╳100 图10 共析钢体╳400 图11 过共析钢╳100 图12过共析钢 ╳ 400 图13亚共晶白口铸 ╳100 图14亚共晶白口铸铁╳400篇二: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工程管理 班级: 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训练 实验起止时间:

自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6月27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专业综合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同时结合本次实验训练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相关知识及其应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2.通过本次实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3.实际动手操作提升同学们的专业能力。

二、实验时间

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6月27日

三、实验地点

沈阳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实验内容

(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

(1:升降杆 2:搅拌碗 3:线控板)

基本步骤:

step1、称取500g水泥,量取142.5ml水 step2、润湿锅壁及叶片,先倒水,后5~10分钟倒入水泥。打开搅拌机,先低速120s,停15s,然后变速120s,最后停止。step3、拌合结束,将水泥装入锥模,插捣振动排气泡,固定试锥。调零,进行测定。待停止下沉、或下沉30秒以上,进行读数s,单位是mm.计算公式:

p=33.4-0.185s(%)

纪实:

这是我们今天接触的第一次实验,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实验。实验很简单就是测试混凝土的加水量。原理是用过测试杯的读数来计算和对比混凝土加水量。相关图表:

(二)、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仪器: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试模、量筒等。

基本步骤: step1:成型前,在试模内刷机油,漏斗中倒入标准砂 step2:称取450g水泥,标准砂1350g,225ml水

step3:水泥搅拌,先低速30s,第二个30s内加砂,快速30s,停拌90s,快速60s,最后停止。step4:固定试模,将胶砂分两次装入(每次一半),各振60下,取下,用直尺把胶砂刮平。

step5:养护24h后拆模,投入20±1℃水中继续养护3d、28d.(三)、混凝土试块抗折实验

仪器:抗折测试仪

(1:归零挨扭 2:度数尺 3:主尺 4:构件固定卡 5:构建固定盘 6:电源开关)

基本步骤:

step1:调节度数尺使其归零。step2:旋转松开固定盘,在固定卡中放入测试试块。step3:旋转拧紧固定盘,按下电源开始实验。step4:当试块断裂时,进行读数。

注意事项:

1、构件受折面应该取养护面的光滑侧面。

2、构件养护时间越长,抗折能力越强。

3、三个构件为一组取平均值,一次实验取三组为佳。

4、如果一组中一个构件的强度低于或高于该组平均值15%以上,视为无效数据,一组中若存在两个或以上无效数据则该组作废。

计算公式: rf=1.5ffl/b3 其中rf-----抗折强度(mpa)l-------圆柱间距离(mm)本实验取l=100mm b-------正方形截面边长(mm)本实验取 b=40mm ff------荷载 n mpa=n/mm 2 纪实:

今天我们在城建学院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构件抗折实验。原理很简单,就是当构件发生断裂时进行读数,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读数,一个是荷载一个是抗折强度,我们用荷载进行计算抗折强篇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一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一、水泥胶砂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4.分析与讨论:

实验

二、水泥安定性检验(雷氏法)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 1 4.分析与讨论

实验三 砂、石筛分析实验

一、砂的筛分析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二、石子的筛分析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2 4.分析与讨论

实验

四、砂的视密度(表观密度)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4.分析与讨论:

实验

五、石子的视密度(表观密度)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4.分析与讨论:

实验

六、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化配合比设计实验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1.设计条件:包括(1)砼的设计强度等级,施工要求坍落度;(2)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3)砂子的品种、粗细程度、颗粒级配;(4)石子的品种、最大粒径、颗粒级配;(5)外加剂的品种、掺量;(6)掺合料的品种、掺量等。3 2.计算初步配合比

二、混凝土的试配与调整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4 3.实验记录与结果: 4.分析与讨论:

作图法确定w/c(fcu,-c/w图):

实验

七、新型绿色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验

一、砂浆配合比的计算 1.设计条件:包括(1)砂浆的品种、设计强度等级,施工要求和易性;(2)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3)砂子的品种、粗细程度、堆积密度、含水率;(4)掺合料等。2.计算配合比 5篇四: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及指导书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

实验指导书

主编 工程材料教研室

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8 前言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且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以材料为标志的。材料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又是理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培养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还可激发同学的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练就过硬本领,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通过《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各种工程材料和热成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各类材料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材料成形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强化材料的主要技术途径,了解新近发展的各类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各种先进的材料成形技术,初步具备根据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合理选用材料和毛坯成形方法及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然而,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实验环节也非常重要,在颜银标主任的提议和组织下,我教研室老师结合当前工程材料的最新发展、机械类本科生的教学特点以及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共同编写了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具体分工如下:实验

1、实验2李友荣执笔,实验3徐跃编写,实验

4、实验5及实验1和实验2的插图由朱和国完成。

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请指正!

工程材料教研室

目录 实验1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 3实验2 钢的热处理 7实验3 金属零件失效及原因分析

实验4 工程材料的选材分析 实验5 常见工程材料的组织观察 12 15 17 实验1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铁碳合金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2)了解铁碳合金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放大倍数为400-600倍的显微镜观察下列成分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了解其形态。2)绘出上述观察的各成分铁碳合金的组织示意图。3)分析铁碳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是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所谓平衡状态是指合金中一切相的变化都是按状态图进行。这种状态只有在极缓慢的冷却时才可能达到。c%wt.图1 fe-碳平衡相图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可以根据fe-碳平衡相图(图1)进行分析。从相图可知,所有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时的组织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所组成。由于含碳量的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的相对数量、形态及分布是不一样的,从而构成了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

图2 工业纯铁组织 200× 图3 20钢的显微组织200× 组织:f 组织:f(白块)+p(黑块)篇五: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__参考.模板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1 页数(第1页)试验目的:学会并掌握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

试验仪器:负压筛、天平等。

试验步骤: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

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

恢复正常。

试验计算与结果: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f?rs w?100%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 g ; w—水泥试验的质量,g。

结果精确至0.1%。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细度试验 姓名年级试验日期页数 由以上公式可得:f?rs w?100%=1.7125?100%?6.8% 结论:所测水泥的细度为6.8%。

第2页)(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3 页数(第1页)试验目的:为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全性实验提供标准稠度用水

量。

试验仪器:标准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量水器,天平等。试验步骤:

(1)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 ml(精确至0.5ml)。

(2)水泥净浆用搅拌机,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将水泥试样

倒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座上。

(3)拌和时,搬动手柄,在将有试样的锅开至搅拌位置,拧紧

定位螺丝。开关置于自动档,其他开关置于停。

(4)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

拌和水。机器自动完成慢搅120秒,停10秒后报警5秒,快搅120秒程序动作后自动停止。

(5)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结

束。

(6)用小刀刮下搅拌叶上净浆,转动卸下拌锅,一次性将净浆装

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振动多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3 页数(第2页)后迅速倒入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桨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开,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的深度,s=25.1mm。p=33.4-0.185s 试样计算与结果:

标准稠度用水量为p=33.4-0.185s=33.4-0.185×25.1=28.8%。结论:所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8.8%。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5 页数(第1页)试验目的:测定水泥加水后至开始凝结(初凝)以及终凝所用的时间,用以评定水泥性质。

试验仪器:凝结时间测定仪、湿汽养护箱、水泥净浆搅拌机、天平、量水筒等。

试验步骤:

(1)测定前,将圆模放在稍稍涂上一层机油的玻璃上,在圆模

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节凝结时间测定仪使试针接触

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2)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ml(精确至0.5ml)。

(3)水泥净浆用机械搅拌,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将水泥试

样到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架座上。

(4)拌和时,搬动手柄,先将装有试样的锅上升至搅拌位置拧

紧定位螺钉。开关置于自动档,其它开关置于自动停。(5)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拌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篇5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2.拓扑图

三、实验内容

1.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

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线路密码设为cisco)

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内存信息)并记录下来。(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

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

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

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IP地址:10.3.3.1、子网掩码:255.255.255.0、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

Step9:配置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时钟频率、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时钟频率:clock rate 64000、IP地址:10.3.3.2、子网掩码:255.255.255.0、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Step10:配置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时钟频率、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时钟频率:clock rate 64000、IP地址:173.16.1.2、子网掩码:255.255.255.252、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Step11:配置Denver的Serial0/0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IP地址:173.16.1.1、子网掩码:255.255.255.252、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

Step12:配置Denver的本地回环Loopback0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激活端口)

(提示:IP地址: 202.1.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激活端口: no shutdown)Step13:测试相邻路由器设备节点的连通性。

Step14:分别查看当前3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15:配置London的默认静态路由表项;(提示:用ip route 0.0.0.0 0.0.0.0 命令)

Step16:查看当前London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注意路由表项的类型、度量值等细节信息)

Step17:配置Florence的默认静态路由;

(提示:用ip route 0.0.0.0 0.0.0.0命令,注意出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之外是互联网)

Step18: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注意路由表项的类型、度量值等细节信息)

Step19:配置Denver路由器(模拟作为互联网上某个ISP的设备)上的一条指回Florence路由器内部网络的静态路由;

(提示:假设London+Florence所在的组织机构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一块218.1.1.0/29合法地址;

用ip route命令,注意子网掩码)

Step20:查看当前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注意路由表项的类型、度量值等细节信息)

Step21: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为何现在还不能ping通?

答:还不能识别.Step22:分别将Florence路由器的Serial0/0端口、Serial0/1端口配置为NAT的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

(提示:进入端口子模式用ip nat inside命令、ip nat outside命令)

Step23:在Florence上配置静态NAT;将10.3.3.1作为服务器对外发布出去,其内部全局地址使用218.1.1.1(提示:用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命令)

Step24:再次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为何现在能ping通?

答:配置了静态NAT,可以被识别。

Step25: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注意路由表项的细节信息,尤其是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26:在Florence上配置动态NAT;将10.3.3.0/24网段中的所有人都使用地址池218.1.1.2~218.1.1.4中的地址访问Internet(提示:先定义地址池,再定义一个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最后让该列表动态使用地址池中的合法地址)

Step27: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3,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问题

Step28: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

Step29: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4,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什么时候将ping 不通?为什么? 答:大于4个的时候就ping不通了,因为在前面的那个vty处的端口数设定的就是4个。Step30: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

Step31: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5,用London去ping 202.1.1.1。

Step32: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

Step33: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6,用London去ping 202.1.1.1。Step3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

Step35:使用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去掉NAT表中的动态映射条目,同时用no ip nat命令清除步骤27中配置的动态NAT;

(提示: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命令必须在特权模式下使用,且必须该命令成功后才能用no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cisco清除动态NAT的ACL与地址池的绑定关系,否则会提示%Dynamic mapping in use, cannot remove)Step36:在Florence上配置超载PAT;将10.3.3.0/24网段中的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地址218.1.1.2访问Internet(提示:先定义地址池,再定义一个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最后让该列表以动态超载方式使用地址池中的唯一合法地址)

Step37:再次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为什么是这一结果。

Step38: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

Step39:查看当前各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

Step40:测试当前各台路由器设备节点的连通性。

(提示:在London上 ping Florence、Denver路由器设备的各端口)

五、实验课后思考题

1.3种NAT实现技术各自的使用场合?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a.静态NAT设置起来最为简单和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的地址。静态地址转换将Inside Local与Inside Global进行一对一的转换,通常端口号并不做转换,它并不能节约IP地址,外部用户能够主动访问内网的主机,主要用于让外部用户能够访问内部的服务器。

b.动态NAT则是在外部网络中定义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采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动态将Inside Local与Inside Global临时进行一对一的转换,通常端口号也不做转换,能一定程度上节约IP地址,外部用户不能够主动访问内网的主机,要先定义地址池。

c.超载NAT则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PAT将多个Inside Local与地址池中的IP地址临时转换,通常端口号也做转换,能大大节约IP地址,一个地址通常可以进行4000个转换。2.端口复用PAT技术有哪些弊端?

PAT由于IP地址不足够,就会出现内网地址被转换成IP地址+端口段,这样的公网IP地址通常只是一个。地址转换产生交换延迟,无法进行端到端的IP跟踪,一些应用无法在实施NAT的网络中运行。

3.如何清除NAT地址池,如何清除ACL定义并重新与端口绑定? 1.清除inside边的一条NAT表项(可双向)

Router#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inside global-ip local-ip [outside local-ip global-ip] 2.清除outside边的其中一条NAT表项

Router#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outside local-ip global-ip Router#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protocol inside global-ip global-port local-ip local-port [outside local-ip local-port global-ip global-port]

六、实验感想

实验报告(三) 篇6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而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就学生的英语学习做了简单调查: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内容加深,词汇的大量增加,词汇就成了影响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建构的过程,而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故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就借鉴了安博教育集团的“爆破英语E+C模式”,将传统的教学与之相结合,给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本文就此实验的设备和方法、过程、结果与分析等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学生;爆破英语;词汇

一、引言

(一)宣化一中对高中学生进行改进英语词汇实验的必要性

我校(宣化一中)自2009年秋遵循我省全面实行新课程的规定,开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从编写理念、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结构上,更趋向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新教材中成倍增长的词汇让教师和学生都叫苦不迭。老师们总感到课时紧,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课标要求的词汇量。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和我们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关系的。我们的词汇教学很多年来改革步伐不大,大部分的教师对课文中生词的教学方法还是与多年前相仿,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进行。教授单词的方法仍以领读、朗读、跟录音读等方法为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会针对课文中的语言点对学生进行一次词汇、句型的教学(Word Study),要求学生利用字典对这些词汇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造句,但这也只能涉及一部分词汇,而不是全部生词;而且在展示例句时也只能提问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听和记笔记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词汇教学所布置的作业,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拼写单词,或用所给的单词造句或者翻译。而检查的手段也不外乎拼单词、默写。这种检查方式如果当天或隔天进行,效果会很好,但是从长远看,效果很差。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遗忘。见到单词后,总是感到很多单词都似曾相识,就是不会用,或一用就错。可以说我们目前的词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经常是事倍功半。词汇学习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拦路虎,所以我校一直在琢磨是否有更有效率地学习词汇的方法,对高中学生进行改进英语词汇实验势在必行。

(二)宣化一中选择对高中学生进行爆破英语实验的缘由

从我校自身现状来看,因为宣化一中是张家口市的一所区属中学,招生半径小,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县级初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更是良莠不一。我们就学生的英语学习对高一(1—6)班的部分学生做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兴趣、听课方式、听力训练、说的方面、词汇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调查表明87.17%同学都能意识到英语的实用性很强,都认为学好英语非常重要,也很必要。从听的情况调查看,79%学生的听力训练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训练,课外要听也只听一些应试的听力材料,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根本听不懂英语的课堂用语,无法接受英语授课。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就更感到困难重重,首先是读音不准确,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忆单词,因而影响到词汇的记忆,很多学生反映单词记不住或遗忘速度太快。其次是方法不正确,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孤立的背单词,而不是在语境中记忆词汇。这种方法,在初中词汇量相对较少的时候,还能奏效。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内容的加深,词汇的大量增加,词汇就成了影响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

就在我们亟待找到一种适合我校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词汇教学方法时,我们接触到了爆破英语。爆破英语是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智能记忆引擎能针对每个学生的记忆特征,形成独有的单词学习课程,并产生母语般的记忆效果,记单词的效率可提高2倍以上。其它内容如阅读训练、决胜考试系列的中高考课程等的学习过程也都遵循了同样的安博学习引擎模式。爆破英语自推广以来,使用学生遍及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参加的学生近20万名,这些学生无论英语基础好坏、学习速度快慢,成绩都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国已经有500余所学校有组织的开展课程的学习。这些学校有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城市和农村学校等,他们普遍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令人惊讶的学习效果。看到这些信息和有力的数据,又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与对这些信息印证无误后,我校毅然决定对高中学生进行爆破英语实验。

二、正文

(一)爆破英语实验的理论依据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著名学者威尔金斯( 1972)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建构的过程。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网络学习降低了现实环境中语言交际易产生焦虑的可能性,使学习者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安博教育集团的“爆破英语E+C模式”,正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将传统的教学与之相结合,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所以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爆破英语”时,就迫不及待想在我校进行尝试,期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自信心,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

(二)爆破英语的实验设备与制定相关计划

我校成为爆破英语实验校后, 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校领导为我们准备了学校最好的网络教室,并安排了两位信息技术老师给予技术指导。同时为了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又为我们爆破英语班专门购置了一批新的耳机。良好的硬件设备为实验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日后的学生参与爆破英语学习搭设了平台。

在确定了爆破英语课题与时间后,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制定教学计划。依据课题实验的要求,时间大体为两个月(从10月10日到12月2日);每周集中学习三次,每次时间为45分钟;地点在第一微机室与第二微机室。(见表一)。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期中考试、月考)、高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网上报名占用微机室,爆破英语的实验没能连续进行,经过与安博教育研究院的协商,我校的实验延期到12月底。

(三)爆破英语的实验过程

1、前期准备

开班前,我们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并对学生的选择认真详细地做了调研以保证实验的客观性。同时还与部分学生进行座谈。经过与学生的沟通,我们了解到新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词汇量和听力。单词记不住,听力听不懂,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很焦虑,心里着急但不知从何下手。了解了学生的这些困惑,我们想这回爆破英语可能真的能帮学生们解决一些问题了。但是由于名额有限,我们只能挑选部分学生进入爆破英语的课堂。经过慎重的考虑, 我们决定从高一年级前六个班(即1——6)按照成绩每班挑选10名学生,共计60名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占30%,中等生占40%,学困生占30%。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一下爆破英语的学习,而我们也想通过学生的学习了解爆破英语给不同层次的孩子们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

2、顺利开班

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之后, 爆破英语最后开班了。我们隆重的举行了爆破英语的开班仪式。 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词, 感到非常新奇。当听到汪校长、英语教研组长张雁老师对爆破英语的介绍之后,学生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急切的盼望此刻就进入爆破英语的学习。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开班仪式的成功对日后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了上课的要求与希望。

在随后的两节课中,我们指导学生如何登陆使用爆破英语的网络学习课程。然后,我们进行了一次书面测试,希望能和结班时的成绩做出对比。由于学生已经熟悉了爆破英语的网络课程, 又有老师在一旁耐心的指导,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进展。从新课标必修一开始, 词汇、短语、听力测试、奖励的阅读文章、 烦躁时候的小游戏,学生一步步融入其中。

虽然爆破英语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但长时间重复同样的程序,学生也难免会感到厌烦。因此, 我们经过精心备课,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词汇小游戏。如:抢答必修一出现的有关人的品质的单词与词组;单词接龙;一位学生用语言或肢体描述一个单词,全班一起猜词等。游戏与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两个月以后,在经过老师的测试合格允许下,不少学生都已经进入必修三的学习了。不少学生都感慨:这样记单词真是又快又轻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进行爆破英语实验要求计算机教室的硬件及网络满足以下条件:局域网达到100M 水平,机房连接互联网的出口带宽达到5M水平,运行稳定,无病毒;计算机鼠标、键盘、耳麦等设备使用正常。我校网络教室的运行环境能够达到要求,从而保证了爆破英语实验的顺利进行。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被它的魅力所折服。它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系统化使得学生学习英语更轻松,更便利,更快乐。学生们更是意犹未尽, 感觉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学更多的单词。以下是我们对爆破英语实验结果的分析:

首先,爆破英语“词块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词汇记忆方法。爆破英语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对最佳复习时刻进行管理,保证最佳记忆点的复习,从而达到高效记忆,快速增加词汇量。而且,学生在快速增加词汇量的同时,确保以前学过的单词不被忘却。在参加爆破英语实验班学习之前,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大多采用的记忆、巩固单词的方法是,翻开词汇表,孤立的背记单词,有的学生甚至是按字母顺序死记硬背单词。在短短两个月的学习中(共二十四课时)绝大数学生都学完了第二模块的所有单词,三分之一的学生学到了第三模块的单词。参加爆破英语学习的学生数是60人,成绩优秀生是18人;中等生是24人;学困生是18人。他们记忆单词的速度较实验前要快,记忆的准确度也比以前高(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三模块Unit1为例,除非课标词汇外有30个单词)(见表1、2)。

其次,爆破英语这一教学模式使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有很大改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较以前更有成效。在接触爆破英语这一模式前,教师教授单词的方法仍以领读、朗读、跟录音读等方法为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会针对课文中的语言点对学生进行一次词汇、句型的教学(Word Study),要求学生利用字典对这些词汇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和造句,但这也只能涉及一少部分词汇,而不是全部生词;而且在展示例句时也只能提问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听和记笔记为主,而测试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也只是通过听写来完成,这样只能检测学生的瞬时记忆。而在学习爆破英语模式之后,教师教授词汇的方法大有改观。教师把词汇融入到各种有趣的语境中,让学生们在情境中逐步习得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而我们也改进了检测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利用PPT给学生呈现出词汇的相关语境启发学生回忆课堂上所讲词汇及其例句,这样学生不是孤立的记忆单词而是把词汇融入到语境中来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无形中也延长了他们的长时记忆。

第二,课堂气氛较以前更加活跃。爆破英语模式能很好得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仅在很短时间内记住重要例句,还能利用多个相关词汇举一反三地创设情境进行英语对话练习。

(五)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真地准备了两次书面测试。预设后测试题难度与前测基本相当,期望能通过这次考试,看到学生的进步, 当然也希望从这次考试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与问题。第二次考试结果显示,80%的学生在学习爆破英语后成绩都比参加实验班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有些学生的成绩却比实验前下降了。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首先,实验前后的两次测试试卷的难度有差异。第一次的测试卷主要针对的是第一模块的词汇,而第二次的测试卷包括了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词汇。第二次的测试卷难度系数高,题量大,涉及的词汇量明显增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所有的题目有一定困难,因此成绩反而比参加实验前有所下降。其次,成绩下滑的学生在平时英语学习上除了学习方法不得当外, 还存在其他的因素,如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等。另外,由于我校是半寄宿式学校,参加实验的学生中有75%学生住校,他们只能在规定的上课时间进行爆破英语的学习,不能做到经常运用网络学习,导致词汇的复现率较低。虽然他们认为爆破英语这种词汇学习的方法很好,但是对于他们并不是很实用。最后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还是有进步的。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说的:爆破英语给我的孩子指明了一盏学习的明灯,如果还有机会, 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给他再次报名!

三、结束语

爆破英语课程以全新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忽略学生个体特征的缺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其主体作用。同时,爆破英语的模式对我们教学工作也起到推动作用,它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学习、探究。鉴于参与实验的教师水平所限,统计工具不够先进,我们的实验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李赫“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 《中小学电教》;2003年02期

上一篇:保险营销学 5个下一篇:实验室操作及防护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