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教案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排序教案(精选10篇)

排序教案 篇1

精品源自高考试题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绳若干。

3、《操作册》第4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幼儿一次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3个幼儿拍1下,第四个幼儿拍2下 ,依次拍下去。

1、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①全班幼儿分成2组,1组为小樱子组,1组为小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

②教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活大小等交替的规律排序。

③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的排序作品。

2、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游戏。教师:天上泡泡飞,地上糖珠堆。天上的泡泡排除的队伍多漂亮啊!

我们用彩色橡皮泥搓糖珠,搓好后也按规律排列起来吧。

第二组:涂色游戏。教师:快来给泡泡们排出的队伍照个像吧!请小朋友在条形纸上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涂上颜色做成相片,送给可爱的小泡泡们。

第三组:“结绳”游戏。将不同颜色的毛线绳按重复交替规律打结连在一起。

3、游戏活动。

继续创设情境:泡泡们邀请我们一起玩“跳房子”游戏。请小朋友根据地上的图案跳房子,巩固对排序规律的认识,如并脚、分脚、并脚、分脚。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让幼儿讲一讲自己还能想出哪些不同的排序方法,收拾整理学具。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4册第5-6页活动。

2、利用区角的积木、积塑、串珠进行排序练习。

规律排序教案 篇2

在周围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充满了排序,服装上花纹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公园里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美。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它们打交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并不会有意识的去关注它的存在,有意识的去发现它的奥秘与趣味,如何让幼儿去关注、探索排序呢?带着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我意识到为幼儿传授这种数学概念并不是活动的重点,让幼儿真正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等精神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中班数学活动——《规律排序》。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若干,盒子若干,珠子若干,山羊村长

头饰一个,装修工标志牌若干,多媒体课件,蛋糕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境引入:“喜羊羊、美羊羊搬新家了,山羊村长帮助他们招聘装修工,去帮助喜羊羊、美羊羊装修新家。”请大家报名。

2、考一考:为想当装修工的幼儿出示“两串珠子”的范例,请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珠子排序规律并大胆表达出来。为合格的装修工颁发标志,请他们为喜羊羊、美羊羊装修新家。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小装修工们去为喜羊羊装修新家。引导幼儿先装修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围墙底边,按照正方形三角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请幼儿摆放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盒子,按照一个蓝色盒子,一个绿色盒子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并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基于以上两个排序工作,请幼儿自主装修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的珠帘。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为感谢装修工人帮他装修好新家,请装修工品尝美味的蛋糕。蛋糕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让幼儿加深对排序的感官。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难度更深的规律排序的练习。例如:“谁排错了”、“该到谁排队了”、“排一排、画一画”

泰山幼儿园

王双 《排序》教案 篇3

1、排 序

昌图县老四平小学

王双

1.排序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简单排序。

2.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深化“排序”概念。3.初步尝试用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某一特征或多种特征进行排序。难点:找出物体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记录。

学生实验材料:五种不同型号的铅笔、三种不同的纸。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排队”,并说说是按什么来排的?

2.揭示:生活中,我们常常像排队这样,根据物体的某一种特征来排列,这种活动就是排序。(板书课题)

(二)学会简单排序。A.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来排序。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组科学家测出的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你能为它们来排序吗?

2.活动,填写排序结果。3.成果交流。

4.小结:排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整理信息的方法。B.判断物体排序的特征:

1.快速说出下列物体是根据什么特征来排序的? 2.出示铅笔:6B、3B、HB、3H、6H 老师已经为它们进行了排序,请你们试着用各种铅笔依次写写画画,猜猜看它们是按什么特征来排序的? 3.学生实验,寻求答案。

(三)学会复杂排序。

1.谈话: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来排序的,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物体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特征。

2.(出示几种纸)找一找,这三种纸会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3.学生交流。4.提问:如果我们要比较这三种纸的吸水性,该怎么做? 5.学生示范演示,教师相机指导实验记录。

6.自主选择其他的两个特征进行比较,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排序。7.实验汇报。

8.小结: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排序,结果就不怎么一样了。

(四)全课总结、拓展运用。1.拓展:编排速成班活动。

2.课外实践活动:运用今天所学的排序知识,回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整理一下碗橱、收拾一下衣柜等。

板书:

有趣的排序教案 篇4

1.让幼儿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

3.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颜色)、ppt课件

知识准备:

有一定的排序意识

活动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排序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活动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情景教学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索之情。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米老鼠)是呀,米老鼠的生日就要到了,大家想一起给它办一个派对。派对上需要做很多布置工作,大家都忙不过来啦,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二、幼儿自己选择气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一)教师引导幼儿有规律的排序

1.师:看,这是什么呀?(气球)派对上需要布置许多漂亮的气球,气球有哪些颜色?(红黄蓝)气球该怎么布置呢?有什么规律?谁发现了来说说看?(教师将规律记录下来)(是红黄蓝红黄蓝的规律呀)ABC

2.师:那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布置任务吧!幼儿操作

(二)幼儿自由探索,发现规律

1.师:气球布置好了,还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呢?看,派对上还有很多的灯笼需要挂上去,灯笼有些什么颜色?(红黄蓝)小朋友们这些灯笼该怎么挂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米老鼠是怎么说的,米老鼠说了,请小朋友们自己开动聪明的脑袋,想一想用跟刚才不一样的规律排序。米老鼠哦说了什么?对,要和气球的摆放规律不一样?

(1)老师先来设计一个,教师记录,你们看这是按什么规律来摆放的?幼儿一遍说教师一边摆放。如:红红黄蓝蓝

(2)请大家设计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摆放规律。幼儿操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另请幼儿摆放操作。个别与集体相结合

(三)、多放一个颜色,变幻出更多组合。

1.师:小朋友的想法真多,现在,我们派对上有很多的小花,我们一看有哪些颜色(红黄蓝绿)有这么多颜色的小花呀,现在就请你们来摆放这些小花,看看这些小花怎样才能摆出不同规律?

2.幼儿展示摆放结果。师:哪位小朋友想把自己摆放的结果分享一下呢?(教师做记录)你是红黄蓝绿。

《排序》中班教案 篇5

1、学习用目测和重叠的方法区别物体的的大小,并进行正逆排序。

2、能将3个物体按大小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3、体验正逆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礼物包(每种礼物3个)“小商店”活动区、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娃娃家做客”,引导幼儿尝试比较3组物体的大小。

师:小朋友,看到娃娃家里有几个娃娃?你知道哪个娃娃大,哪个娃娃小吗?

幼:黄色的大,粉红色的小。

师:请小朋友给娃娃排排队,从小到大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再从大到小给它们排排队。

二、运用各种形式,进一步感知大小排序。

1、游戏“给娃娃送礼物”练习大小排序。

师:娃娃想玩汽车,现在请小朋友把大汽车送给大娃娃,小汽车送给小娃娃玩。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做法。

2、出示礼物包,引导幼儿练习操作大小排序。

组织幼儿观察礼物包中的礼物,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进行排序。然后相互交流排序的方法和结果。会用目测和重叠法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排序。

引导幼儿根据礼物的大小为家人分配礼物。如:最大的送爸爸,小的送自己,不大不小的送妈妈。

3、游戏“小商店”尝试江个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鼓励幼儿到“小商店”为家人挑选一件礼物。比较出3件礼物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并按从大到小进行正逆排序。说出结果。如:爸爸的手套是最大的,妈妈不大也不小,自己的手套最小。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6

1.能按照物体的高矮、厚薄、宽窄的差异进行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

2.初步理解序列中量地相对性、可逆性、传递性。

3.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排序活动,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长度一样宽窄不同的纸条每人10张

2.记录纸,彩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按宽窄排序,感知量地可逆性。

(1)请幼儿随意取出4张彩纸,按由窄到宽进行排序,并用与彩纸对应的彩笔将顺序记录下来,说一说自己排序的方法,如目测、重叠。

(2)请幼儿按由宽到窄的顺序排序,并记录结果。比一比,说一说纸条顺序有什么变化。

2.再次排序,感知量地相对性。

(1)请幼儿随意增加2张彩纸,给6张纸条再次按由宽到窄的顺序排序。并记录结果。

(2)请幼儿将记录结果与第二次的记录对比一下,说一说原来的3张纸条排序有什么变化。

3.第三次排序,感知量地传递性。

请幼儿取出最窄和最宽的彩纸,说一说两张纸条跟其他纸条比,按照由窄到宽的顺序排,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4.请小朋友比高矮,再次感知量地可逆,相对性。

5.到教室中寻找可以排序的物体,感知物体的高矮、厚薄。

(1)请幼儿到教室里找一种可以比较厚薄、高矮的物体,如图书、积木、桌椅、玩具柜等,看谁比较的数量多。(www.2baobao)也可自由结伴比高矮。

(2)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找的哪种物体,找了几个,按什么顺序排序,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

(3)教师根据情况,随机提出不同排列顺序,再一次感知量的不同性质。

活动反思

三上句子排序教案(范文) 篇7

学习目标:

1、掌握排列句子的步骤:粗读、细读、精读、朗读、品读。

2、了解排列句子的方法: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

3、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感知水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过程: 一:练习导入

(5)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半空中降落下来。(2)中午凛冽的寒风刮了起来。

(4)黄昏时分,风停了,下起鹅毛般大雪。(1)清早晴朗的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3)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二:找一个同学先说一下,你做这道题的思路。(1)粗读知大意

(写的是下雪前、天气变化)

(2)细读找顺序(细读每一句、找顺序的关键词语;句子联系之间的词语),这是按时间为顺序。(3)精读巧排列(4)默读做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句意是否畅通)不正确的顺序做调整。

(5)品读找体会(品:

1、华丽的词语。铅色的阴云;晴朗的填空;雾蒙蒙的天空

2、优美的感情)

三:这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除了这还有按空间顺序排列的、或者叫按地点转移、(4)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几只游船在上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2)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吹过,好凉爽啊!

(6)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1)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

(3)在湖边的浅水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嬉戏,玩得很开心。(5)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望得见一抹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2)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

(5)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3)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也许可以用电流来传送人的声音!(1)贝尔希望做科学实验。(4)从此,贝尔和电器技师沃特森合作,开始研究、设计电话。事情起因: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事情经过: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并开始研究、设计电话。

事情结果: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四:排除法

(2)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吹过,好凉爽啊!

(6)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1)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

(3)在湖边的浅水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嬉戏,玩得很开心。(5)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望得见一抹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找到第一句话,再找最后一句话。然后中间句的联系排列 五:总分或分总的排列顺序 如咱们学过的《小镇的早晨》: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忙碌的,,(总分结构)《葡萄沟》:写了葡萄的叶、果实、凉棚,最后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分总结构)

咱们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还会有其它的方法:感情变化为线索的、抓住关键词的:比如 ;首先、其次、最后等等。

六:总结:排列的有序性可以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更流畅,做题目能抓住关键 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更有条理,条理性强的文章就给人美的感受,老师读起你的作文赏心悦目。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无论是 排序题、阅读题还是写作文都要有意识的锻炼这种顺序。你会在潜移默化中使你的这种能力有所提高。七:练习

1、(2)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4)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3)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1)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2、(5)我刚要伸手去抓,可它尾巴一摆就游跑了。

(3)我时常趴在池沿上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1)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回家都到邻居华华家去玩。

(4)有一次,一条小鱼游到我身边。

《排序》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8

1、让幼儿初步感知简单排序的规律特征。

2、通过操作,让幼儿尝试按简单的规律排列物体。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情境主题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在美丽的山脚下,住着一只可爱的宝宝兔,这一天,天气晴朗,宝宝兔吃完午饭到小河边散步,他看到一群顽皮的小鱼在水里排着整齐的队伍玩摆尾巴的游戏。

1、教师把红色和黄色的小鱼交替摆在小河里,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将小鱼排成之字队形,请幼儿观察小鱼的排队规律?

二、布题

互动一:小蝴蝶排队。

天空中飞来了一群漂亮的小蝴蝶,他们也想想小鱼一样排队做游戏!

1、教师摆出四只小蝴蝶(黄蓝黄蓝),请幼儿观察小蝴蝶是怎样排队的

2、引导幼儿说出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蝴蝶,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莱维小蝴蝶排队。

3、小蝴蝶排好队后想要一起跳圆圈舞,请小朋友帮助小蝴蝶排成一个圆圈。

互动二:圈圈板排队。

小朋友,今天还来了还多的好朋友,他们也想像小蝴蝶、小鱼一样玩排队的游戏。

1、请幼儿动脑筋,摆一摆,看能摆出什么队来。排队的时候有许多方法,如圆形、直线、之字形。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将圈圈板按abab的规律排队。

三、评价练习。

小朋友看一下这几个圈圈板是怎样排队的?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然后按图中的循环排序规律,在空白处摆上相应颜色的圈圈板。

2、教师引导幼儿把放圈圈板的空白圆圈涂上与圈

活动反思

排序苏科版小学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会将已有的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排序;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在坚硬的物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了解生活中常见塑料薄膜的基本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排序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排序。

2、难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教学准备〗

主要是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记录表,三位奥运冠军的图片,还有三种不同的塑料薄膜,即保鲜膜、食品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什么是排序”

1.出示三位奥运冠军的图片:你们认识照片中的这些运动员吗?

2.谈话:在奥运比赛中,有很多名运动员同时参加某一个项目的比赛,有时要经过多轮的角逐才能确定谁是最后的冠军。介绍某一位奥运冠军夺冠的比赛过程资料。

3.讲解:裁判员就是根据这些比赛成绩的高低来对运动员名次进行排序的。谁的成绩最好,那他就是最后的冠军。刘翔跑得最快,他就是110米栏的奥运冠军。陈艳青举起的杠铃最重,他就是举重冠军,杜丽射得最准,她就是射击冠军。

4.提问:假如让这三位奥运冠军同时参加某项比赛,你觉得谁能获得第一名呢?

二、体会排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谈话: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当中,哪些地方曾经用到过排序?

2.交流:你觉得通过这样的排序之后有什么好处?

3.教师小结:排序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4.出示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提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5.讲述:请你将这些数据用排序的方法进行整理,将排序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学生排序、填写)

6.提问: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7.讲解:排序对于科学学习来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要学会这个本领。

三、了解比较复杂的排序

1.谈话: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塑料薄膜,它们分别是:食品保鲜膜、普通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

2.提问:你觉得可以按照哪一项特征对它们进行排序呢?

3.讲解:为了公平起见,有必要将这三种塑料薄膜剪成同样大小的形状再进行性能测试和排序。

4.活动:学生测试塑料薄膜性能并进行排序。

5.交流、小结:物体不一定只有一种排序结果,有时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1.教师总结。

2.完成习作题目。

2.分 类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标准给事物分类;

●能够运用分类的方法整理信息或者事物。

2、知识与技能:

●了解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事物组织在一起;

●知道分类是整理各种信息与事物的常用方法;

●了解几种常见的分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分类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分类的标准是灵活、多样的,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意识到科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文具、字典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尝试分类,了解方法

1.布置任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各个小组桌子上的托盘里有一堆文具用品,现在请你们当一次文具柜营业员,大家一起努力把托盘内的文具分成六类,每类3样。一边分,一边思考: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小组活动:尝试分类。

3.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评议分类情况。

4.小结: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5.把分类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6.利用视频设备出示商店里的楼层标识图片或者实物,讨论:商店里为什么要有这些标识?

7.小结:和排序一样,分类也是整理各种科学资料的常用方法。通过分类,可以使信息组织或物品组合更加整齐、有序,也方便了人们的认识与使用。

二、联系事例,了解意义

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来整理物品或者一些信息、资料等。

2.讲述:人们为什么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呢?分析教材上提供的具体事例中分类的意义。

(1)通过给食物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人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能够帮助我们讲究食物营养的搭配。

(2)字典通过按照第一个字母、笔画或者其他规律给汉字、词语等内容的分类,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字、词等归结到一类,方便人们查找,能够迅捷地查阅字典等。

3.设疑:你还能联系我们前面科学课上的学习活动或者生活经历举出一些事例吗?

4.学生交流,共同丰富认识。

5.小结、过渡:分类活动不仅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还广泛地存在于科学研究中。

三、阅读资料,感知方法

1.谈话:科学家们常常用分类的方法把许多信息或者事物有序地组织起来。

2.呈现动物群体形象图片,提问:你们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资料:科学家是如何给生物分类的?

4.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1)科学家们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是逐渐发展、变化的;

(2)原来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寻求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法;

(3)“双名法”是最常用的给生物分类的方法;

5.思考、讨论:通过分类活动,你了解了东北虎具有哪些明显而重要的共有特征和特有特征?

6.小结:分类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多地了解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对事物分门别类以后,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清晰易懂了。

四、课外延伸活动

按照对东北虎分类的方法给教室里的同学分类,寻找出你个人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特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通过分类活动,你寻找到了自己个人区别于其他同学的哪些特征?

2.学生交流汇报。

二、了解分类的方法

(第一种:找相同点分类)

1.谈话:分类的方法有许多种。今天我们具体了解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方法是最直接——找相同点分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归为一类。

2.激趣:科学家说人的指纹不外乎三种,你信吗?认识弓形、箕形、斗形指纹。

3.实践活动:按指印,观察指纹。

方法:把大拇指擦洗干净,稳稳地、实实在在地按压在印泥板上,再稳稳地、实实在在地按压在记录纸上,观察指纹的特征。

4.小组内分类,再全班交流。

5.小结:全班同学的指纹分类情况。

6.游戏活动: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具体步骤见教材第60页)

7.学生交流汇报。

(1)辨别哪些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2)概括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

(3)在活动记录上画一个这样的海洋生物。

(第二种:多极两分法)

1.了解什么叫做“多极两分法”。

2.看图,明确“多极两分法”的具体分类方法。

说明:采用“多极两分法”时,一些物体因为具有某些相似性而被分到一起,即同属图表上方的一个

大组群,但他们也可能因为彼此的不同特点而在图表下方的小组群中被分到不同的组。这种分法使物体总是从具有大致相同特点的大组群逐渐过渡到具有细微相似性的越来越小的组群。

3.师生互动:播放课件,内容为教材第61页的图,找出分类依据。

(1)开始,可以把能下蛋的生物归为一类,不下蛋的生物分为一类;

(2)把下蛋的生物再分为但羽毛的和不带羽毛的;

(3)把不下蛋的生物分为四条腿的和两条腿的;

(4)把没有羽毛的生物分为长腿的和不长腿的;

(5)把四条腿的生物分为食鱼的和不食鱼的。

4.填写分类依据。

5.寻找某一生物的特征。

找出任何一样生物,然后沿着图表向上看,就会发现这一生物的特征。例如猫:它食鱼、有四条腿、不下蛋。

6.小结: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有机体、物体和物质,寻找新的科学发现。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事物。

三、实践任务

1.布置任务:帮助老师整理仪器室里的实验器材。

思考:如何分类更科学、合理?如何让这些器材使用更方便?

2.交流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

3.小结: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这些仪器分放在不同的橱柜内。

4.学生实践活动。

四、拓展延伸

中班数学教案:交替排序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两组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序

2.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开火车》

2.教学课件、。红色苹果、绿色苹果及小刺猬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按照规律排序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玩游戏《开火车》,导入主题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个开火车游戏吧!老师来当火车头,小朋友来当车厢,我们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后面是男孩还是女孩(幼儿一起回答)。感知男女间隔排列。

2.师:火车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出发了:呜~~咔嚓咔嚓咔嚓~~豆豆四班到了,请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

3.师:刚才我们火车是怎样排队的呢?幼: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总结:原来火车是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来排队的。

二、播放PPT,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PPT,师:咦?谁来了?幼:小刺猬。师:原来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刺猬妈妈叫小刺猬去摘果子。路上要经过一片小树林,我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排队的?幼:小树是一棵红色的,一棵绿色来排队的。

总结:原来小树是按照一棵红叶子树,一棵绿叶子树来排队的。

2.播放PPT,师:咦?谁来了?幼:毛毛虫。师:它们又是怎样排队的?幼:一条红色的,一条绿色的。

总结:原来毛毛虫是按照一条红色的、一条绿色的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三、集体活动

1.播放PPT,师:到了果园,小刺猬摘了好多的苹果,它想按照一个红色的苹果,一个绿色的苹果排在身上,把它背回家,哪个小朋友来帮帮小刺猬把苹果排在身上?幼:我。(请个别幼儿操作)。师:XX小朋友帮小刺猬排的真好,谢谢你!

2.师: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想帮帮小刺猬。幼:是

四、幼儿操作

1.自有操作

2.师:小刺猬是想把什么颜色的苹果排在第一个?幼:红颜色苹果排在第一个。它想把这些苹果背回家。小刺猬还想按照一个绿色一个红色这样的规律来排队。它还可以怎样排。等我们下一节课来帮助小刺猬。

3.教师巡视,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1.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刺猬妈妈很感谢小朋友们,想请小朋友们去它家做客。

2.音乐《开火车》

师:那我们开着火车去吧!老师来当火车头,小朋友还是来当车厢,我们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六、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本次活动操作的材料,请幼儿继续操作按照规律排序。

上一篇:高中军训闭幕式老师发言稿下一篇:关于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经验评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