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特点的成语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冬天特点的成语(精选12篇)

描写冬天特点的成语 篇1

白雪皑皑

成语:白雪皑皑

发音:bái xuě ái ái

释义: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示例:~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出处:(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粉妆玉砌

拼音: fěn zhuāng yù qì 简拼: fzyq

近义词: 粉妆玉琢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用白(白色)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滴水成冰

拼音: dī shuǐ chéng bīng 简拼: dscb

近义词: 冰天雪窖、冰天雪地 反义词: 骄阳似火、赤日炎炎、风和日丽

用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解释: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例子: 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

寒冬腊月

拼音: hán dōng là yuè 简拼: hdly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例子: 〖示例〗~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冰天雪地

拼音: bīng tiān xuě dì 简拼: btxd

近义词: 天寒地冻、千里冰封 反义词: 冰雪消融、大地回春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严冬季节到处是冰雪的景象

解释: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子: 你就在这儿吧,~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二)

天凝地闭

拼音: tiān níng dì bì 简拼: tndb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处: 《晋书·张协传》:“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啼饥号寒

拼音: tí jī háo hán 简拼: tjhh

近义词: 饥寒交迫、哀鸿遍野 反义词: 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解释: 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例子: 值岁凶,~。(清·王晫《今世说·贤媛》)

天寒地冻

拼音: tiān hán dì dòng 简拼: thdd

近义词: 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反义词: 赤日炎炎、骄阳似火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解释: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 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岁寒三友

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

意思: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处: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

日长一线

拼音是:rì cháng yī xiàn

解释: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描写冬天特点的成语 篇2

成语是民族语言中人民智慧的结晶。一种语言的民族特色在成语中总是反映的最为集中, 俄语成语也不例外。它是俄罗斯人民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政治、生活经验的概括。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俄语能够以惊人的准确性表达出相当复杂的现象的本质。俄语成语的生动形象和确切比喻, 常常引起丰富的联想, 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转义。这种转义同成语的语源紧密相连并受其制约。

俄语中有大量的典故性成语。这种成语和汉语的典故一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语源。这些成语的语源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语言中的成语常以民族历史的特定事件和人物为素材。如汉语成语“价值连城”、“怒发冲冠”、“负荆请罪”等和汉民族历史上的秦赵之争相连, 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则取材于淝水之战。俄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俄罗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成语。如:Воттeбe, бaбyшkaтитюрьевтдень. (这一下完了, 没有希望了) 这个成语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完全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农奴的历史事实。Юрьевтдень是纪念圣徒Георгий的宗教节日 (俄历十一月二十六日) 。15世纪中叶, 莫斯科大公规定, 农民每年只有在这个节日前后一周内, 才可以从一个地主家转到另一个地主家干活, 这算是当时农民的唯一的“自由”。但到了16世纪末, 鲍里斯·戈都诺夫当政时, 把农民仅有的这点权利也剥夺了, 俄罗斯农民从此完全沦为农奴。Юрьевтдень也就成了希望破灭、走投无路的象征。类似的成语还有кактМамайтпрошёл (混乱不堪, 完全破坏) , потёмкинскиетдеревни (欺骗, 打马虎眼) 等等。

一个民族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 (山川, 交通, 物产等) 常常在该民族语言中得到反映。如汉语成语“蜀犬吠日”、“泾渭分明”、“黔驴技穷”等和汉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俄语中也有些成语反映出俄罗斯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色。例如:Назвалсятгруздем, полезайтвткузов的意思是:允诺的事一定要完成, 说到就要做到。这个成语中的груздь是乳蘑菇, кузов是桦树皮编制而成的采蘑菇的竹篮。俄罗斯是个多森林国家, 生产蘑菇, 因此人们就以生活中常见的蘑菇作为比喻。Натдолгихтехать (做做停停, 进度缓慢) 原是古代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用语:慢行程的驿马。这种驿马在驿站不进行更换, 为了使马得到休整, 在驿站停留的时间很长, 整个行程很慢。

一定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时尚、风土人情、礼仪、服饰总是要在民族语言的成语中反映出来。如汉语成语“歃血为盟”就反映了我国古人盟会时, 嘴唇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意这一习俗。俄语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成语, 其语源反映俄国民间生活习俗, 其中包括娱乐、宗教信仰等活动。如:наизубоктзнать (背得烂熟, 了解得非常清楚) 。这一成语起源于古代俄罗斯人用牙齿检验金币真假的习俗。而成语поднятьтвсётвверхткопылом (惊慌不安, 底朝上翻过来) 则是古代俄罗斯人用雪橇送葬的传统在语言中的反映。Hетвсякоетлыкотвтстроку (不要苛求, 不要吹毛求疵) 源自古代俄罗斯人编织树皮鞋的经验。属于这一类的成语很多。如:Парткостейтнетломит (不怕热) 反映了俄罗斯人喜欢洗蒸气浴的生活习惯。古代俄罗斯人喜欢用“七”这个数字表示“很多”, 因此, 在俄语中出现了一些带有这个数字的成语。如:семьтпядейтвотлбу (非常聪明) ;семьпятницнанеделе (一时一则, 老是改变主意) ;усемьнянекдитябезглазу (三个和尚没水喝) ;семероодногонеждут (多数人不等少数人) ;семьразпримерь, одинразотрежь (三思而后行) ;семьбед——одинответ (横竖如此, 再冒一次险) 等等。

有些俄语成语取材于古代俄罗斯民间的娱乐等活动。如битьбаклуши (闲荡, 游手好闲, 虚度时光) 。баклущи原指木头粗坯。木工制作木碗、木勺等家用小器皿时, 首先得把一段粗短木头劈成小块, 做成粗坯。这种粗活通常由学徒工来干。由于砍木头粗坯是非常简单的木工活, 用不着什么手艺, 所以干这种活时通常马马虎虎, 像玩耍一样吊儿郎当。再如:отставнойкозыбарабанщик (毫无作用, 不值得注意, 谁也不需要的人) 和俄国民间的一种杂技表演相联;втиратьочки (кому, чем) (蒙蔽, 欺骗) 则来自赌博活动, очки是纸牌上的点, 赌徒们用一种特制的混合剂对纸牌上的点进行涂改, 欺骗对手, 达到赢钱的目的。

从民族语言的成语中常常可以看出民族的宗教信仰。汉民族信奉佛教, 因此, 汉语中就有不少与佛教有关的成语。如:“一尘不染”、“借花献佛”、“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等等。自从公元988年基辅罗斯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后, 《圣经》就在俄罗斯广泛流传。在俄语成语中, 出现许多来自《圣经》或与宗教活动有关的成语。如:колосснаглиняныхногах (泥足巨人) 源自《圣经》中有关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的一场恶梦的描述。国王梦见一个泥足巨人站在自己的面前。惊恐之际, 突然从山上滚下一块石头, 把泥足巨人砸得粉碎。恶梦预示巴比伦王国的灭亡。成语引申泛指一切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事物。Козёлотпущения (替罪羊) 来自《圣经》中古代犹太人的一种宗教仪式的描述。其他如:окозаоко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 умыватьруки (推卸责任, 洗手不干) 等等, 都是来自《圣经》的成语。

成语常常通过形象比喻, 形成一种象征意义 (символика) 。成语的象征意义通常表现出使用该成语的民族, 对某些事物特殊的看法和态度, 反映出民族的心里特点。在这一类俄语成语中, 以动物形象来进行比较的成语特别引人注目。如俄罗斯人把бык (公牛) 作为健康和力量的象征, 因而出现了здоровкакбык (体壮如牛) 这样的成语。俄语中的гусь (鹅) 是狡猾的象征, 从而出现了诸如гусьлапчатый (老奸巨猾的人) , нуигусь (好一个狡猾的家伙) 这样一些表达民族心理特点的成语。又如俄罗斯人对公山羊 (козёл) 不怀好感:认为公山羊懒散、狡猾、好闯祸, 没有大的用处, 叫声又刺耳难听, 因此出现了пуститькозлавогород (引狼入室) , какоткозламолоко (某人毫无用处) , дратькозла (唱得很难听, 演奏得很糟) 等这些成语。不少俄语成语来自《圣经》或神话传说、寓言中的人名。这些人名作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概况泛指某一类型的人。这种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常常带有社会评价的色彩, 反映了俄罗斯人对这一类人的思想感情。如дратькаксидоровукозу (痛打、毒打) 中的Сидор是一个吝啬的守财奴的形象, 为了对他的吝啬行为进行报复, 人们才毒打他的羊。其他如:Мели, Емеля-твоянеделя (你说你的, 反正没人听) 中的Емеля是饶舌者的形象等等。

俄语中还有些成语反映俄国统治阶级的骄横暴戾, 和俄罗斯古代的某些法律和刑罚, 如:шиворот-навыворот (完全相反) 和16世纪伊凡雷帝惩罚失宠贵族的措施相联:他要受惩罚者, 把朝服连同金银珠宝镶嵌而成的领罩穿在身上, 面对马尾巴坐在马背上示众。又如:положитьвдолгийящик (束之高阁, 无限期的拖延) 中的долгийяшик是指17世纪沙皇阿列克赛依·米哈依洛维奇, 下令钉在皇宫旁边接受臣民申诉呈文的长箱子。箱子是长的, 投入的申诉呈文长年累月无人过问, 从而出现了这一成语。Канцелярскаякрыса (微末小吏) 则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某些小官吏的卑视。反映俄罗斯古代法律和刑罚的成语有:пригвождатькпозорномустолбу (定在耻辱柱上) 是来自《罗斯法典》 (Русскаяправда) 中规定的一种刑罚, 即把罪犯钉在或缚在竖立在广场上的耻辱柱上示众, 并当众公布其罪行。

这个短语成为成语后, 使用于转义:将某人的罪行劣迹公诸于众, 使之声名狼藉。其他如налбунаписано (一望而知, 十分明显) 和знатьвсюподноготную (了解全部底细) 等成语也都源自《罗斯法典》, 反映俄罗斯古代的某些刑罚。

从成语中还可以看到反映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所特有的事物或社会现象的词语。如汉语成语中“一筹莫展”中的筹是我国古代用以计数和计算的竹筹, 引申为谋划、计划。一根算筹也摆布不开,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而表达同样意思的俄语成语куданикинь, всёклин中的клин则是十月革命前俄国特有的事物:村社成员可以分配到一小块狭长条土地。分配土地的时候要投签。但不管怎样投, 普通成员只能分到这么一小块。这种反映俄罗斯古代社会生活中特有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成语还有:попастьвпросак (由于疏忽而陷入窘境) 中的впросак原是古代俄罗斯的搓绳机, 搓绳人的衣服一不小心就要卷入机器, 越拉卷得越紧, 成语中的意义也由此引申而来。плести (плесть) лапти (笨手笨脚) 中的лапоть是俄罗斯农民穿的树皮鞋。

俄罗斯民间故事、童话传说, 以及在这些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寓言中, 有不少情节和艺术形象鲜明生动, 为俄罗斯人民喜闻乐见, 经过世代相传, 成为习用的成语。如从18世纪就开始使用的成语задушойнетничего (укого) 的最初形式是задушойнетникопейки (身无分文) 。根据俄国民间传说, 人的心灵就在锁骨中间下凹的颈窝中, 因此, 古代俄罗斯人把颈窝称为душа。人们习惯于把钱藏在颈窝下的胸口上, 从而产生了这一成语。后来, 这一成语的意义逐步扩大, 结构也发生变化, 形成了现代俄语中的задушойнетничего这一说法, 表示“身边一无所有”或“精神空虚无聊”。其他如:пощучьемувеленью, помоеиухотенью (好象自然而然出现了奇迹) 来自民间童话。寓言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俄语成语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 俄语中有不少成语来自克雷洛夫的寓言。其中有的是寓言的标题, 有的是其中脍炙人口的语句、引文。如:Тришкинкафтан (拆东墙补西墙) 是克雷洛夫寓言的标题;Наделалаславы, аморянезажгла (允诺很多, 但一事无成) 是来自克雷洛夫寓言Синица (山雀) 的引文;而Авозинынетам (事情毫无进展) 和слонанеприметить (忽略了最主要的, 见小不见大) 则是由克雷洛夫寓言Лебедь, ЩукаиРак (天鹅, 狗鱼和虾) 和Любопытный (好奇的人) 的引文改写而成。还有些成语既非标题, 又非引文, 而是由某则寓言的寓意或情节凝练而成。属于前者的如:Медвежьяуслуга (帮倒忙, 欲益反损的帮助) 源自克雷洛夫寓言ПустынникиМедведь (隐士和熊) ;属于后者的如:львинаядоля (最大最好的一份) 是由克雷洛夫寓言Левналовле (狩猎时的狮子) 的情节凝练而成。

此外,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及俄罗斯苏维埃经典作家的著作也是俄语成语的源泉之一。革命领袖列宁和斯大林的一些名言, 是俄语成语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如列宁的лучшеменьше, далучше (宁肯少些, 但要好些) , 斯大林的инженерычеловеческихдуш (人类灵魂工程师) 等等。大批成语出自俄罗斯、苏维埃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反映了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塑造了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 广泛流传, 扩大了使用范围, 成为习用成语。如хамелеон (善于应付环境, 朝秦暮楚的人) 原是契诃夫小说的标题, живойтруп (堕落消沉, 精神空虚的人;腐朽过时的东西) 是列夫·托尔斯泰剧本的名称。原是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语句的成语也不少。如莱蒙托夫的безруляибезветрил (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 格里鲍耶陀夫的свежопредание, аверитсяструдом (消息很好, 但难以相信) 等等。

描写冬天特点的成语 篇3

关键词:类型 特点 排列次序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结构类型有很多种,并列式是其中的一种。如:丰功伟绩、载歌载舞、一穷二白、熙熙攘攘。而柴米油盐、风花雪月等,属于四字并列结构式成语。我们用A、B、C、D分别代表这四个词项。笔者就四字并列式成语的类型、特点、语序问题进行分析。

笔者所收的成语来自于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4月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对四字并列式成语范围的界定见仁见智,笔者收录成语的标准比较严格,遵从形式和意义兼顾的标准。首先是A、B、C、D四项词性相同。如“切磋琢磨”四项都是动词,“琴棋书画”四项都是名词。其次语义上要相关,四项都处于相同的语义范畴中。如“龟龙鳞凤”。龟、龙、鳞、凤都是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再次,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语的四项处于一个层次上,即 A:B:C:D形式。如:风花雪月、起承转合。另一种是处于两个层次的并列。前两项处于一个层次,后两项处于一个层次,而前两项和后两项又处于并列关系。形式上看是(A:B):(C:D)式,如“男女老少”“生死存亡”。

一、按词性分类

文章所收录的四字并列式成语共70个,不包括其变体形式。按词性大致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性三大类。

名词性的占28个,分别是琴棋书画、丝竹管弦、金石丝竹、规矩绳墨、礼义廉耻、风云月露、东西南北、楼台亭阁、王侯将相、妖魔鬼怪、油盐酱醋、珠翠罗绮、柴米油盐、魑魅魍魉、张王李赵、酒色财气、日月参辰、生老病死、虫沙猿鹤、风花雪月、鳏寡孤独、龟龙鳞凤、心膂爪牙、言谈举止、男女老少、布帛菽粟、富贵利达、死生荣辱,占总数的40%。

动词性的占15个,分别是:捭阖纵横、起承转合、望闻问切、嬉笑怒骂、赏罚黜陟、洗削更革、切磋琢磨、打滚撒泼、挑拨离间、招摇撞骗、抑扬顿挫、分崩离析、是非曲直、生死存亡、死生契阔、喜跃抃舞,占总数的21.43%。

形容词性的占26个,分别是悲欢离合、轻重缓急、温柔敦厚、喜怒哀乐、隐晦曲折、清新俊逸、丰亨豫大、光明磊落、忠孝节义、骄奢淫逸、青红皂白、诡谲怪诞、繁荣富强、繁荣昌盛、慷慨激扬、温文儒雅、喜怒哀乐、荣华富贵、盛衰利害、彰明较著、亲疏贵贱、金碧辉煌、酸甜苦辣、盛衰荣辱、艰难险阻,占总数的37.14%

虚词类的1个,之乎者也,占总数的1.42%。

不考虑虚词类,从上文的数字来看,名词性的四字并列式成语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40%。其次是形容词类,最少的是动词类的。名词性四字并列式成语数量最多,占有优势。

二、四字并列式成语的特点

(一)结构具有相对的凝固性

成语的结构形式和构成成分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但四字并列式成语存在变体形式。如“酸甜苦辣”存在“甜酸苦辣”的变体形式,“悲欢离合”存在“悲欢合散”“悲欢聚散”这两种变体,成语的四项在意义上并无轻重之分,替换后并不影响整体意义,说明有些四字并列式成语的结构并非凝固不变。而它们的变体形式存在两种情况:变换语序和更换语素。

在这70个成语中有变体的有16个,占22.86%,这表明四字并列式成语的结构的确存着不稳定性,但剩下的近80%结构凝固,所以其结构大体来说是稳定的。具有变体形式的四字并列式成语集中在名词性和形容词性中,动词性四字并列式成语不存在变异形式。可以看出动词性四字并列式成语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

(二)意义的整体性

意义的整体性体现在具有周遍义、整体义。四字并列式成语也不例外,并不是这四个字的意义上的简单相加,当这四个字构成四字并列成语时,就已经重新生成了一个概括统指的意义,即概括同类事物的周遍义。“聚合词在表义上有一个共同点,即词义不是构成语素义的简单加合,而是构成语素义的泛化。”[1]成语的四项成分具有典型性,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被感知的、有代表性的局部事物,来代替所有的同类。如:“柴米油盐”泛指必备的生活资料,“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这些成语并不只是这四个字的意思,也非意义的简单相加。已经重新生成了一个概括性统指的意义。

而成语除了表整体意义外,还多有引申义、比喻义。越具有比喻义,就表示其越具有稳固性与整体性。成语一般都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产生比喻义、引申义或借代义,我们把这三种意义统称为转义。而四字并列式成语很多也在其统指义的基础上派生出些引申义或比喻义。现其比喻义和引申义已经是其常用义,不能只从其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根据统计,70个四字并列成语中具有比喻义的成语有15个,集中在名词性成语中,28个名词性四字并列成语中,有9个成语有统指义,11个具有比喻义。有些成语既有统指义,又有比喻义。如“酸甜苦辣”既泛指各种味道,又比喻人生的种种遭遇。名词性的四字并列式成语如“柴米油盐”是生火烧饭的基本材料,引申为基本生活条件。“心膂股胧”本指的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喻亲信得力的人。动词性的如“切磋琢磨”后人用以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谈论,取长补短。形容词性的四字并列式成语“艰难险阻”本来指山川艰难梗塞,比喻人生道路上遭受的艰难挫折。

(三)相沿习用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而四字并列式成语产生于古代,很多都有典籍出处。如“龟龙麟凤”语出《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琴棋书画”在旧时被定为闺阁教育的主要内容。“规矩绳墨”出自《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这些典雅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审美情趣。

三、四字并列式成语排列次序的规律

少量的四字并列式成语从字面意义上可以找到其顺序排列的依据。如“生老病死”这个成语就是按出生、衰老、疾病、死亡的时间顺序来排列的。虽然大部分成语的排列没有规律,但我们可以从汉语的四声上找到答案。

汉语讲究四声。在古代,四声指的是“平上去入”。古代诗词中尤其是律诗就非常讲究平仄,以形成诗歌的韵律美。在现代汉语中四声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平声读起来较柔长,仄声读起来较短促。如果平仄声调交错搭配,能显示语调的各种变化。

我们把70个四字并列成语的A,B,C,D四项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

我们可以看到,A项的阴平调占优势,占了35个,比例为50%。D项的去声调占33个,比例为47%。表现出较明显的“平起仄收势”[2]。汉语语音是讲究抑扬顿挫之美的,这样的排列不能说只是一种巧合。

而A项的阴平调之所以占得比例最大,是因为阴平调调值是55调,没有曲折变化,作为词语的开头音节,就会给后面音节的选择留下更多的余地和选词的空间。而选择35、214、51这样的声调作为开头音,“它们本身已经有曲折变化,如果后面的声调再有曲折,读起来就会不那么流利顺口了。”[3]。成语结尾的声调要干脆利落、铿锵有力,给人一种落地有声的感觉。所以D项选择去声的声调占得最多。

如果我们把上表的数据按照平仄来统计,可以得到表2:

从上表中发现A项和B项近70%都倾向于平声,C项和D项60%都是仄声。所以“平起仄收”式模式占有明显的优势。仄声较短促,平声较柔长。平仄声调搭配,能显示语调的各种变化,高低错落,急缓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们又统计每个成语四项的平仄情况,然后将其分成17种类别,具体情况如下:

其中平起仄收式占35例,仄起平收占9例。平起平收式占13例,仄起仄收占13例。平起仄收式正好占了50%。这也验证了上文所说的“平起仄收”式在四字并列成语中占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所以,符合上述要求具有声调抑扬之美的就是四字并列式成语的常体,不符合的就是这个成语的变体。如“酸甜苦辣”“轻急缓重”是常体,符合平起仄收律和平仄相间律。而“甜酸苦辣”和“缓急轻重”则是变体。

笔者主要分析了四字并列式成语的界定、分类、特点以及排列次序的规律。四字并列式成语在语音、语法、语义、文化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聚合词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3,(8).

[2]崔希亮.汉语四字格的平起仄收势[J].修辞学习,1993(1).

[3]蒋浩然.现代汉语聚合词简述[J].菏泽学院学报,2009,(1).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描写冬天果园的成语 篇4

2、天高云淡  稻谷飘香  西风落叶  雁过留声  千秋万代  秋阳杲杲

3、丹枫迎秋  果实累累  春秋笔法  秋收冬藏  桂子飘香  林寒涧肃

4、落叶知秋  秋高气和  蝉不知雪  秋高气肃  秋风萧萧  秋月春花

5、春生秋杀  西风残照  秋风红叶  秋风萧瑟  枫林尽染  琨玉秋霜

6、秋高气爽  秋行夏令  盈盈秋水  春去秋来  金桂飘香  秋风瑟瑟

7、秋风过耳  硕果累累  春秋鼎盛  华星秋月  一叶知秋  春兰秋菊

8、叶落知秋  橙黄桔绿  金风玉露  金风飒飒  社燕秋鸿  秋月寒江

描写冬天果园的季节性的成语

繁花似锦

五色缤纷 、花香扑鼻、 树大根深 、一碧千里、 生机勃勃、 苍翠挺拔、

郁郁葱葱 、秀丽多姿、 青翠欲滴 、果园飘香 、果实饱满 、姹紫嫣红、 欣欣向荣

果园飘香、硕果累累、橙黄桔绿

银装硕果

1.描写冬天的成语

2.描写冬天的成语及解释

3.描写冬天的相关成语

4.描写冬天田野的成语

5.描写冬天的成语大全

6.描写冬天的成语(汇总)

7.小学描写冬天成语

8.描写冬天的优美成语

9.描写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冬天描写雪的成语 篇5

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光亮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例: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延伸阅读:描写冬天的成语

1、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2、冬烘学究: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3、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4、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5、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6、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7、无间冬夏:见“无冬无夏”。

8、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9、冰封雪盖: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10、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1、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12、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3、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14、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5、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16、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7、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18、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19、残冬腊月: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描写冬天景象的成语及句子 篇6

2) 下雪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3) 冬天的早上,阳光明媚,给大地披上一层光辉,它是美丽的;忙碌的人们在早上尽情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在冬天里感受到阳光对人类有多么大用途,在冬天里它是人类的“温暖符”,你们赶快去享受冬日的阳光吧!

4) 漫步在园中小道上,一缕明亮的阳光从树丛中映照在我的脸庞。接着迎面拂来几丝微风,我展开双臂,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我情不自禁朝着阳光的方向走去,闭上双眼,感到冬日里的阳光的美丽慈祥。

5) 冬日空气里浮动着无数的小灰尘。却不经意间,一丝阳光慢慢地射入我的窗。温暖而美好。就像最初的、执着着的信念。

6) 形容冬天暖和的好句好段形容冬天暖和的好句好段.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7) 但冬天又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你瞧,那堪蓝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汉的面孔涨的通红地从树后出现了。它的光辉照射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乡间小路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

8) 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9) 冬天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你瞧,那堪蓝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汉的面孔涨的通红地从树后出现了。它的光辉照射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乡间小路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

10) 他走了不一会儿,从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便凝成了一层层霜花儿,冻结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顶银色的头盔戴在他那冻得通红的脸膛上。

11) 踩在阳光的节奏之点上,如果你是一位辛勤的园丁,那就感受着孩子们嫩泽成长的旅程中阳光般的笑脸吧;如果你是一位庄稼耕耘者,那就用手插入泥土,感受着冰冻的土地孕育着春的生机;如果你是天使,那就感受着生命降临过程苦难延续后的幸福……你感受到阳光的力度,你就有了一副健康的润泽的脸庞,有了一副健康向上的明亮的心。

12) 法国作家儒勒・米什莱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阳光使在黑暗中追逐我们的恐怖却步,使梦幻的烦恼和痛苦消失,使困扰灵魂的骚乱思绪逃遁得无影无踪。”的确,任何人在阳光下都会有一种安全感,都会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都会留恋自己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并由此变得可爱和令人尊重。我喜欢阳光,自然更喜欢冬天的阳光。

13) 再看那树叶,因有了光线,泛黄的底子也变得金灿灿起来;原野上,草丛间,有了与阳光的对话,不经意凝结了的晨露,流淌出来痛快喜悦的泪花,沾湿了你的脚裤,打湿了你的衣衫,润泽了你的心灵。

14) 阳光渐渐的温暖起来,洒在世界里抚摸着万物。天里的风也开始慢慢的温和下来,拂面而过不再凉意无限了,它轻轻的滑过去,没有一丝声息。

15) 阳光就这样飞舞着,满世界都是,一切都是暖暖的,一切都在慢慢地变着,很多的故事在上演,也有很多在谢幕。

16) 东边天际里一缕阳光斜刺里射了过来,晨雾似乎有些疏松,有些缥缈,渐渐的在移动,夜色积聚的雾,寒冷积聚的霾,在阳光的催促下,极不情愿的渐次的轻轻隐去。一切变得清晰起来,一切显得明朗起来,那山,那树,那林,那矗立在天地间高高的塔架,那空旷的原野,眼看着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金黄。

17) 涌动着的城市,色彩斑斓,颜色不一的玻璃折射着阳光,像梦里的色彩一样点缀着世界,人们开始在这里面笑了起来,因为温暖和色彩已经感染了他们。人大多都是感性的,常常会被环境左右着自己的命运。

18) 不知道什么时候,冬天的阳光好象把一切反复的拉长,又反复的压短,人们喜欢在冷冷的天里期待着春天,仿佛他们生命都被压缩和放释了似的,在奔跑着,追逐着,影子也忙碌的追随着他们,任他们带自己到不同的地方。

19) 冬天的阳光是伟大的,尽避它的温暖很有限,但它总是不遗余力地驱赶着严寒。我相信,冬天的阳光是上天的恩赐。

20) 我完全可以想象冬天的阳光在没有污染的天空是何等的明媚和可爱。我喜欢阳光特别是喜欢冬天的阳光,因为它不耀眼炫目,而是柔和温馨,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坦。仿佛冬天里均匀散发热量的火炉,使人的全身都能够易于吸收,这种感觉只有经过体验之后才能充分享受。

描写冬天气候特点的词语 篇7

【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哑巴冷】(方)形容气候干冷。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也叫雪糁、雪糁子;方言中,也叫雪子。

【白雪】洁白的雪。带感情色彩。例:“覆盖大地的白雪把四周的一切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残雪】春天背阴处较晚融化的雪。

【初雪】入冬后第一次下的雪。例:“初雪一降,冬天的气息更浓了。”

【春雪】春天下的雪。如“喜降春雪”。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飞雪】在空中漂浮游动的雪。强调动态。如“飞雪迎春”。

【风雪】夹杂着风的雪。如:“抬头看时,白茫茫风雪,象一团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积雪】堆积一定时间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尺把厚了。”

【清雪】指细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飘着小清雪。”

【瑞雪】应时的好雪。感情色彩浓,褒义。例:“瑞雪兆丰年。”

【朔雪】北方的雪。成颗粒状,不粘连,风一吹便会扬起。例:“文章描绘了一幅气势雄伟的朔雪盈空图。”

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大雪纷飞

解释: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出鲁迅《“大雪纷飞”》:“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 鲁迅又说:“我觉得《水浒传》‘这雪下得正紧’比大雪纷飞好些。”

天寒地冻

解释:寒,温度低。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寒风凛冽

解释:寒风凛冽: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凛若冰霜|凛然正气|威风凛凛。

冽:寒冷

于冬天的成语 篇8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形容冬天寒冷的成语 篇9

1、滴水成冰

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2、天寒地坼

解释:坼,裂开。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3、数九寒天

解释: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出处:《刘胡兰》第一幕:“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心内热。”

4、天寒地冻

解释:寒,温度低。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5、嗬气成霜

解释:嗬一口气出来,马上就凝结成霜。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赞美冬天景色的成语 篇10

1、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2、冰封雪盖

解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3、银装素裹

解释: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4、千里冰封

解释:“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5、林寒涧肃

解释:寒:寒冷 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出处: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雪虐风饕

解释: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7、冰天雪窖

解释:形容极为寒冷。

出 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8、鹅毛大雪

解释: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9、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0、风雪交加

解释: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自: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

11、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12、寒蝉凄切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13、朔风凛冽: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凛冽:寒冷刺骨。

14、千里冰封:冰封:被冰雪覆盖。

15、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16、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17、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

18、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19、滴水成冰: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0、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21、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22、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23、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大雪纷纷。

24、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25、冰天雪窖: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26、朔风凛冽:相当于寒风凛冽。形容冬天寒风刺骨,非常寒冷。

27、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28、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29、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30、冰天雪窖:形容极为寒冷。

31、冰天雪地:形容气候严寒,冰雪漫天盖地。

32、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33、欺霜傲雪: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34、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35、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36、缩手缩脚:缩:收缩。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37、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38、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39、粉妆玉砌:用白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40、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41、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42、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43、白雪茫茫: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白雪茫茫就是雪很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形容冬天雪下的很大。

44、寒附火者: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45、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46、林寒涧肃:寒:寒冷。肃:肃杀。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47、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48、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49、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冬天梅花的成语及解释 篇11

暗香疏影

拼音:ànxiāngshūyǐng简拼:axsy

近义词:疏影暗香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梅花

解释: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出处:宋·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例子:两个站在小桥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冈积雪如银,背着手玩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电光石火

拼音:diànguāngshíhuǒ简拼:dgsh

近义词:昙花一现、弹指之间、电光朝霞、稍纵即逝反义词:地久天长、旷日持久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解释: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例子:但看还没有十分看明,又如~一样飞也似地过去了。(郭沫若《学生时代·孤山的梅花》)

双栖双宿

拼音:shuāngqīshuāngsù简拼:sqss

解释:〖解释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出处:〖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冬天天气四字成语 篇12

成语指中国特有的文化,各位,下面是关于冬天天气四字成语,欢迎各位同学阅读!

关于冬天天气四字成语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箑夏裘 比喻不合时宜。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冬烘先生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冬烘头脑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肥冬瘦年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寒风凛冽 寒风凛冽: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凛若冰霜|凛然正气|威风凛凛。冽:寒冷

银装素裹 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上一篇:又是一个下雨天初中作文下一篇: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