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关于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市各级机关党组织按照“机关党建走前头、要先行”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组织、促进反腐倡廉、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机关党务工作者,“两副担子一肩挑”,在做好业务本职工作的同时,任劳任怨搞好党务工作,为机关党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机关党建与其他方面党的建设一样,在取得明显实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关党建中存在的作风浮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民主集中制不健全等现象还比较严重;二是机关党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三是如何把机关的业务工作与机关党的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四是机关党建的“虚功实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五是作为党的重要组织形式,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些不足等等,必须加以克服和转变。
党建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事业,需要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机关党建工作如何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实现更大的跨越,提升整体水平,我认为,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创新机关党建工作。
首先,必须在观念上实现突破。要坚定地认识到,创新是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目前,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着许多坚固的框框:旧的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游离,党务干部在继承与创新关系上的犹豫与彷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些同志片面强调原则,习惯于按照既定框子办事,思想上患得患失,工作上畏首畏尾,创新怕担风险;有的同志片面强调继承,缺乏辩证观点,对过去的经验全盘照搬,食而不化。所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思想观念僵化的表现。而思想观念的僵化,必然导致工作实践上出不了新意,生气不足,单位的党建工作跟风走,落伍于形势的变化发展,工作局面打不开。应该看到,十八大召开后,党建工作有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当前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我们的党建工作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如何在这块新天地里写就党建工作的华彩 篇章,迎接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要在行动上主动探索,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创新,才能使党建工作走在形势发展的前沿,实现其应有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机关党的建设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即如何保证权力运用的效力、效率和效果,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此必须解决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知问题,即权力是什么?源于何处?如何运用?如果认知错误,则必然权力观不正确,必然权力运用不对头。因此,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必须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真正学精学深,做到学而知、智而慧,才能科学地认识权力就是责任、就是服务、就是奉献、就是高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此,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效能观。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性原则与业务技能的关系。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是不是具备共产党的党性,是不是按照共产党的党性原则来行事,这是共产党员区别于一般群众的根本方面。共产党员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要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而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保持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机关党员与其他职业党员相比,大部分处于领导者或管理者地位,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他们手中的权力神圣、责任重大,他们的党性强弱、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所处的部门、单位的工作。因此,强化机关党员的党性修养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虽然较高,但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如一些党员理论功底不深,理论思维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一些新参加工作的党员,党龄短,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意识较弱;一些离退休干部党员由于放松了思想教育和改造,其党性修养的观念逐渐淡漠,甚至个别同志党费都不愿意交;还有一些党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业务能力强、()个人专业水平高就行了,认为党性修养没意义没必要,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党性修养与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党性修养,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领导与管理水平;同样,只有专业知识丰富了,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论,增强政治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并且通过具体的工作业绩体现出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因此,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成为德才兼备干部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机关党员工作再忙都应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自觉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只有通过党性修养,确立了坚强而睿智的党性,才能做到理论上清醒,信念上坚定,道德上高尚,工作上务实,纪律上严明,业务上精通,才能牢记“两个务必”,增强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做出努力。
一、做好档案工作, 规范各项机关工作
为了能够将机关单位的各种日常工作良好地记录下来, 需要做好档案工作, 并能够很好地见证机关单位的发展过程, 能够及时发现机关单位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并及时加以改正, 以推动机关单位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 通过档案工作, 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 促进机关规范化建设, 确保机关各项职能任务的落实,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对机关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完成新经济形势下机关单位面临的各项新的任务, 取得新的业绩, 就必须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这也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机关单位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起专业的档案管理部门, 按照既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开展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 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机关单位的情况, 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要充分发挥档案收集工作的作用, 首先就要规范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关单位要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及时收集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记录, 并指导各个部门按照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记录本部门的日常工作, 并定时进行检查, 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各种有效资料。通过这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法, 能够有效推动档案收集工作的进行。
二、做好档案工作, 能够有效推动机关各种创新工作
机关单位要想在新的形势下承担起新时代给予的挑战, 创造良好的发展局面, 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寻求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通过对所收集的档案进行整理与分析, 也能够有效发现现阶段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及时在管理手段上进行创新, 进一步推动机关单位的发展。
三、做好档案工作, 能够有效保持机关工作连续性
关键词:机关服务;企业发展;思考
后勤服务是机关单位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范畴。后勤工作属于机关工作的一部分,它服从于全局的各项工作,以大局为先,以服务为重。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完善机关后勤工作机制,有利于增强机关后勤队伍的活力,对促进机关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更多还原
一、健全规章制度,推行管理“现代化”
机关后勤“现代化”,必须建章立制,健全规范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推进管理“现代化”。一要实施制度化。单位应结合实际,建立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章制度。后勤部门应根据形势变化,完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形成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后勤工作有章可循。二要促进规范化。后勤涉及事务繁琐复杂,只有定制科学、规范的标准,使之渗透到后勤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规范化的目标。三是要推行责任化。明确和落实责任,是后勤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后勤部门应完善责任机制,优化权责配置,使后勤工作的各级、各方面实现分工职责明确,关系顺畅。
二、共同培育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既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就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旧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念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领导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想逻辑变成员工可以接受的基础观点。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唤起职工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意义的深思,对自己事业的观念和追求。通过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职工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共同的价值观。
三、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文化素质,努力为企业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队伍是工会教育职能和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职工队伍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工会在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一是要注重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观念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着重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工作,要在引导职工钻研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新工艺新技术上下功夫,要根据职工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和企业实际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以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增强职工队伍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三是要切实关心职工的身体健康,尽力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充分调动职工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以促进职工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坚持高效服务做好保障工作
机关服务中心工作具有工种多、涉及面广、服务对象要求千差万别,服务保障工作事无巨细,直接涉及机关工作正常运行,小到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保障服务是机关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用全新的视角看待机关后勤工作,用发展的理念,立足本职工作,围绕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中心。二是要强化监管能力,监管是后勤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为服务质量提供一个有效的外部制约环境,要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做到要公开透明,让干部职工都参与并知情,奖惩分明,为服务质量的稳定优质提供保障作用。三是改善服务条件,要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和设备,需要更新的设备一定按报废年限更新,需要维修的设备一定及时的修缮。全力保障设施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大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准。
五、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女工合法权益,增强女工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女工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为女工服务的观念,尊重女工、关心女工、理解女工,为她们抵御风险提供一道坚实的防线。以人为本,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定期组织女职工进行身体普查,听取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女职工的保健意识,维护女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了使女职工特殊保护费用得到落实,可以实行把卫生保护费做到工资里,得到有效长期执行。基层女职工有什么要求和困难,都可以通过基层女工委员会向相关领导及时反映,并由工会负责协助解决和落实。
六、走访职工家庭
“工会组织的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就是职工,工会干部只有与企业和职工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了解企业,了解职工,真正服务好企业,服务好职工,”走访职工家庭,要求各级工会干部通过深入企业、车间和班组,并征求企业党政对上级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入家庭,认真了解所走访职工本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困难程度和原因、本人思想状况等,努力帮助困难职工反映解决吃、穿等基本生活实际问题,以及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冬季取暖等问题,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困难职工家属联系解决就业,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救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罗国有.创新服务活动模式谱写后勤工作新篇章[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就机关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系统阐述了机关党的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总体要求、职责定位、总体布局、基本遵循、重点工作和工作力量等重大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是加强理论指导。总书记站在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对机关党建工作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谁做、靠谁做等问题,都作出了深刻阐述。二是高标准严要求。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多次作出明确指示,这是提高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和履政能力的理论武器。三是亲自抓落实。总书记亲力亲为,抓从严治党从政治局抓起,从中央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腐倡廉做起,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多年形成的顽症立刻见到成效,从上到下、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反响都非常好。党要管党,总书记的言传身教,为中央国家机关重视抓党建工作树立了标杆。对总书记党的建设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民委党组高度重视,定期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汇报,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党组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书记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作为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结合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完成好国家民委所担负的职责,我有以下三点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抓好机关各业务司(局)领导班子建设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论述的重要内容
去年9月,总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就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我认为,在机关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好“四个坚持”,是当前抓好党建工作最紧迫的任务。机关党建,关键是抓好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带好队伍。抓好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抓好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在一些领导班子里,民主不够的问题比较多,经常出现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正伟同志多次强调,大事要集体商量研究,要多听取大家意见、多集中大家的智慧。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首先要解决民主不够的问题,要对司局级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情况给予指导。同时,也要解决集中不够的问题,防止班子软弱涣散,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该集中时集中不起来。二是要抓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事实证明,机关各部门、委属各单位自我批评开展得少,就影响部门规章,开展得好,就推动部门工作前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问题、有意见建议,都放在桌面上来说,不搞小动作,不在背后说闲话,这样的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要提高党内生活质量。目前,有些部门和单位党内生活质量不高,政治性、思想性不强。要创新党内生活形式,增强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提高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四是要抓好司局领导班子团结。团结,对国家民委来讲,有其更重要的意义,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各业务司局领导班子一把手要带头维护和增强班子团结,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提醒、相互支持,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国家民委党组授权机关党委每年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团结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通过日常考核、考核、巡视巡查、民主测评等制度和来信来访等渠道,及时掌握班子团结情况,并给予指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
二、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
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大意义,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针对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切实抓好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是当前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是要建立上下联动的整体工作机制。国家民委定期召开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会议,研判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以身做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对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既抓大问题,也抓小问题,防止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二是要管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把领导干部管好了,就能对普通党员干部形成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形成从严管理干部的整体效应。三是要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在选人用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以及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表率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四是要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注意党员日常表现,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和帮助解决,避免不出大问题就不重视教育党员的倾向。
三、抓好是改革创新贯彻落实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要求的可靠保障
旗长助理、人防办主任 王培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纪检监察工作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些都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人防部门来说,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切实做好人防纪检监察工作。人防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主要是服务于建好人防队伍,树立良好人防形象,保障人防事业健康发展。对如何做好人防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人防纪检监察工作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反腐倡廉的强大思想武器。人防部门的纪检监察,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为人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坚持服从服务于人防中心工作指导思想,着力提高人防纪检监察工作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人防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服从服务于人防中心工作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措施的提出、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紧扣人防主线,把促进人防中心工作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 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人防部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保护和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有利于人防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坚决维护,对依法行政、正确执行人防政策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和保护。服从服务于人防中心工作,还要体现在监督工作要渗入人防业务之中,找准切入点,对人防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与人防工程建设和执法检查有机结合,建立纪检监察与人防工程建设和执法检查联系制度。纪检监察还应参与内部财务检查、工程招投标和大型办公设备购置等活动,从中发现违纪问题和制度上的漏洞,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错堵漏。
2、坚持处理好“三个关系”是提高人防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基本原则。人防部门的纪检监察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本部门党组的双重领导,履行对本部门党员干部教育、保护、监督和惩处的职责。人防纪检监察必须定好这个“位”,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关系。对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凡本部门的有关重大活动、重要措施、重要信访举报、违纪违法的查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等都要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二是处理好与同级党组的关系。始终坚持党组的领导,要与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五个主动”:主动提出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的计 划和安排,及时提交党组讨论研究,争取支持;主动向党组汇报群众信访、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问题,积极谏言献策,为党组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党组分忧解难;主动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新招数,拓宽工作局面;主动承担党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三是协调好机关各部门的关系。坚持在党组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不包办代替,不偕越权限。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勇挑重担,当好主角。需要配合的工作,恰如其分地当好配角。
3、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是提高人防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有力保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人防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按照“四更”(更高的政治觉悟、更高的纪律性、更强的法制观念、更要谦虚谨慎)、“三可”(可亲、可敬、可信)的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拔高起点,做复合型干部。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要增强理论功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组织协调、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要主动介入机关的各项人防业务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使自己成为既是纪检监察业务的专家,又是熟悉人防业务的能手,只有充分熟悉人防业务才能使监督工作有针对性,而不盲目。二是求真务实,做有工作实绩的干部。纪检监察不能被动完成上级交办任务,而应结合中心工作主动出击,做出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使纪检监 察部门的作用和地位不能代替、不可缺少,用有“为”来达到有“位”和有“威”。三是严于律己,做廉政勤政的干部。纪检监察工作由于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注意维护和塑造纪检监察干部形象,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展示纪检监察干部风采。四是注重调研,做研究型的干部。要做到“三勤”:脑勤、腿勤、手勤。“脑勤”即勤于思考,善于从平时的工作中总结、发现和提炼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不就事论事:“腿勤”即勤到建设单位,多作调查研究,不做蜻蜓点水式的干部:“手勤”即结合实际尽可能多作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和分析,注意积累有特色、有价值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人防依法行政
加强人防执法检查的监督管理,是保障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是防范和及时发现人防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切实做到“关口”前移,主动出击,全程参与每次的人防执法检查。努力增强执法力度和信心,解决执法难的问题,使执法做到有理有节。一是延伸监督触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纪检监察干部提前介入,直接参与人防行政执法检查,把监督触角延伸到人防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人防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腐败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改变事后监督的被动局面。二是提 高执法和监督水平,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纪检监察干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对管、查各环节和人防法律、法规、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拓宽和挖掘了监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纪检监察工作与人防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克服纪检监察部门由于分工原因对人防业务熟悉程度不高之不足。通过参与执法检查,使纪检监察干部在人防执法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业务知识也得到了丰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三是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参与执法检查,找准管理上、制度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问题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逐步建立一套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四是检查与调研相结合,增强工作的灵活性。在检查中,通过听取建设单位意见和在检查工作人员执行政策准确性、操作程序规范性的过程中,详细了解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情况,把工作扩展到对“事”的调查研究,而不拘于对“人”的监督检查,使纪检监察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服务对象。通过对人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易地建设费缴纳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辨症施治,有针对性地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筑起权力腐败的防火墙。
三、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
1、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防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提高工作水平,就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一是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研究、总结本单位工作经验,形成新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并不断总结提高,创造出更加系统、更高层次的新经验。二是要贯彻上级精神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当传声筒、收发室,要吃透上级精神,将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贯彻落实中创新。三是要结合实际,把外地和外单位的新思路、新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学习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开辟新领域、提炼新方法。四是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工作经验和风格。形成一个使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监督制约机制。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和方法。要努力用时代的标准、宏观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来认识、研究和处理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把具体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认识、思考和把握。把努力创造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围绕创新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此,人防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要牢固树立服从于人防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牢固树立监督与保护并重的公正意识,牢固树立严格依法依纪办事的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注重时效和效果的效能意识。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6 执纪执法思想和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挥好职能作用,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3、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把纪检监察工作做实。反腐倡廉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坚持党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因此,纪检监察部门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反腐败的强大合力。尤其要在三方面下工夫:一是当好参谋助手。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向党组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要主动想全局,对上级指示精神提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贯彻意见,对每个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经党组研究后搞好部署;对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出主意、想办法。二是搞好任务分解。抓反腐败能否做到各负其责,工作任务能否认真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分解任务。只有把反腐败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明确职责,提出要求,并加强检查指导,才能确保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反腐倡廉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总之,要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注重研究新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工作和落实。
提纲
一、认真总结机关党建工作的历史经验
1.是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不动摇
2.是坚持思想建设不动摇
3.是坚持组织建设不动摇
4.是坚持反腐倡廉纪律作风建设不动摇
5.是坚持制度建设不动摇
二、深刻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1.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
2.把握好、服务好大局,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把握住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
三、积极探索“规定动作”之外的创新举措
1.是探索党建闭环式管理机制
2.是强化理论武装
3.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4.是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建设”和“模范机关建设”的“双创”工作
5.是不断加强群团组织建设
6.是加强学习交流和信息宣传
7.是强化督导考核
正文:
2022年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财政部...监管局作为中央驻...单位,将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财政部党组和地方党委对监管局党建工作的双重管理,走好“政治机关第一方阵”,坚定不移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认真总结机关党建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结了成熟的历史经验。
1.是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不动摇
党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党的政治建设在机关党的各项建设中居于统帅领导地位,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根”和“魂”。
2.是坚持思想建设不动摇
思想建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贯穿机关党建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一条“生命线”。
3.是坚持组织建设不动摇
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列宁称之为党的“基本细胞”。随着我们党自身组织机构的逐步产生、发展壮大和健全完善,各级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发挥着表率作用。
4.是坚持反腐倡廉纪律作风建设不动摇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机关党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坚持制度建设不动摇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作用,保证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深刻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完成。”在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中要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个核心任务。
1.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
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中心任务,并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机关党建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融入中心工作、促进中心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才能展现蓬勃生机。
2.把握好、服务好大局,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把建设队伍作为机关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着眼于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协助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有针对性地设计抓手、平台和载体,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本部门重大工作任务服务,做到部署有声音、贯彻有行动、推动有举措、落实有成效。
3.把握住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
服务中心是目的,建设队伍是保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水平和效果,要看对推动全局工作的支撑保障力。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理念,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部门的中心任务变成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积极探索“规定动作”之外的创新举措
2022年,除了要全力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主要工作提到的“聚焦‘两个维护’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把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等7大方面,还要结合本单位现有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忠诚干净石敢当”的“1+6”机关党建品牌优势,在以下方面抓实抓好抓出彩。
1.是探索党建闭环式管理机制
探索和建立“有安排部署、有任务落实、有督导反馈、有责任整改”的闭环式党建工作机制,实行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式管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档案归集整理制度,进一步拉紧党建责任链条。结合生活会、省直机关工委党建督查、抓基层党建整改等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措施,靶向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牵头搞好党建工作调研,及时总结工作成果。
2.是强化理论武装
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齐...大讲堂、支部学习等形式,固定好“学习周”活动,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把下半年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学习任务,推行党组中心组引领学、支部集中深入学、运用平台自主学、“齐...大讲堂”交流学等的学习模式,实现党员教育学习全覆盖。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重点,加强专题学习并做到学用结合。
3.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进一步擦亮“红色枢纽”“底线护卫”“同心圆”“绩效天平”“啄木鸟”等特色支部品牌,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党支部梯级提升工程。深度挖掘机关党建品牌效应,将支部党建品牌建设作用到业务工作中,推动支部党建品牌主题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以业务充实党建内容,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4.是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建设”和“模范机关建设”的“双创”工作
合理统筹规划,以文明创建和模范机关创建任务为抓手,拉出任务清单,对于任务清单中的相同项,统筹安排布置;任务清单中的不同项,分别安排布置,实现“双创”共同发力、协调联动。
5.是不断加强群团组织建设
以党建带团建。全面提升工会、妇委会工作质量,积极组织丰富多彩趣味活动、健步走、知识竞赛、厨艺大赛等活动。深入开展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探索建立青年理论小组“导师制度”,加强青年干部调研。
6.是加强学习交流和信息宣传
做好“联建联创”“双联共建”等工作,加强与先进单位的对标交流学习,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开阔党建工作的思路。强化宣传阵地的建设,编印专项工作画册,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和省直机关工委的交流,定期将党建重点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向省直机关工委进行汇报。
7.是强化督导考核
一、在总结形成的经验的基础上, 要继续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工作
这项工作既要积极, 又要慎重, 要先易后难, 逐步推进, 正确引导。要通过调研、考察、试点等形式, 研究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给保费征缴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应对措施, 同时要从加大征收力度、做好清欠工作、巩固并拓展覆盖面三个环节着手, 增强基金的支付能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工作要有相应的业务软件等技术支持, 要有杜绝冒领养老金现象的措施保证, 要提高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水平。
二、要做好政策推动工作, 力争尽早出台有利规范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制度文稿
对非企业民办机构、学校、医疗机构等养老保险问题做进一步的调研;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缴费、待遇支付等一些不符合省里政策的规定要清理修改或重新制定;规范统一业务运作程序。适时组织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进行专门的研究讨论, 出台一些规范性的运作办法, 并定期组织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工作。
三、对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参保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对已明确实现全员投保的、情况较好的各级经办机构要巩固成果, 规范运作, 逐步完善。同时要争取社保监督机构的支持, 加大基金的追缴和清欠力度, 特别对机关、全额拨款单位的缴费问题要联合有关部门督促当地财政部门安排预算, 确保资金到位。
四、需要上级“发出声音”, 在制度统一上做文章
首先要从比较容易统一的缴费模式、基数、比例以及各项管理办法上下工夫, 最起码要在全市或者全省范围内进行统一, 避免各自为政。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全市都不能统一, 那么市内之间的关系转移也就难以为继。同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至今, 很多方面已经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
五、在制度设计上进行有益探索
从当前的运行情况上看, 我们更倾向于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参考企业养老保险的改革模式, 在缴费与待遇计发上做文章。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本身就是从企业养老保险分离出来的, 其制度设计上有其相似性;另一方面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完善, 且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在此基础上进行借鉴性的改革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推进。
六、在提高统筹层次上下工夫
针对当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发展不平衡、财政负担压力大的问题, 我们认为提高统筹层次, 从更高的层面合理调度资金, 对于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压力问题是有利的。因为, 蛋糕做得越大, 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也就越大。
七、坚定不移地推行基金积累政策
俗话说“袋中有粮, 心里不慌”, 无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如何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都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有基金的支撑都将寸步难行。因此, 在当前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 继续推行基金积累政策, 都将为当前的养老保险以及今后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长远来看, 我们坚持认为当前的缴费政策不能动摇, 尤其是个人账户作为缴费的重要来源, 不能动摇。个人账户的建立, 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 一旦取消个人账户, 势必给两险种之间的转入与转出造成很大的障碍。
八、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待遇调整机制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 多元化 理念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黨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社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语境下数次提及“社会管理”这一概念。2009年12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及公正廉洁执法的三项重点工作。于是,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 更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共同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目标,政府和社会组织等主体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运用多种资源与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和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当下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管理是统一系统的两个侧面。社会管理创新依赖于既有社会管理,又是既有社会管理充实完善的动力;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够促使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发展,为社会、社会成员乃至社会外的主体带来发展和变革的机会,最终促使整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建设繁荣、社会管理顺畅,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良性互动的“创新盛世”;社会管理作为基础,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限定。
二、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步入阶段性、系统性的改革“深水区”。我国的社会转型,正在从“整体性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变: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剧变冲击着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模式,导致“大”政府格局的社会管理模式日渐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主导色彩浓厚
中国现有的社会管理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是国有经济垄断、政府完全主导的社会体制,政府以全能政府的姿态展现。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生活方式、就业观念呈现出多元变化形态,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性增强,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变化迫使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更新。但目前的社会管理仍是中国各级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社会管理仍以政府主导、行政主导为主,单位制、街居制、户籍制等社会管理载体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非常滞后,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有些已经制约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也已无力独自包揽全部社会管理和服务。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主体必须开放,党委、政府、社会和公众多元主体分工负责、共同作用,形成合力、达成共治。社会管理在分工过程中不断创新,达成兼顾各方利益的社会管理。非如此,才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目标。
(二)利益多元化趋向明显、社会风险不断积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呈现利益多元化的趋向,带有全局性和严重性的利益冲突、价值冲突、社会冲突日益突出,物质成为许多人崇尚的对象,各种诱惑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明显增多,现行的维稳体制又无法解决当前尖锐的社会矛盾。随着利益分配不均与利益分化的不断加剧,导致了社会风险的不断累积。当前中国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如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已由一些简单的冲突事件逐步发展为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同时一些背离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的颓废观念大量出现,贪污渎职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造成的损失危害不断扩大。这些行为和现象作为反社会的游离因素,时刻侵蚀着社会秩序的根基。可以说,当前中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并向着高风险方向发展,社会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社会风险的累积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部分地方政府的权威遭到信任危机,从而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堵”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必须学会“疏”,做好疏导。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寻根溯源,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开放性管理,建立多层社会矛盾化解管理机制,及时、充分分流矛盾。
(三)社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社会职业高度专业,职业更加细分,社会管理逐渐专业化。以前的无限政府在面对繁琐复杂、专业化的问题面前捉襟见肘,同时大量NGO、NPO组织的出现,确实承担、化解了许多社会管理中政府无力顾及、周全的问题。面对中国社会管理的任务与现实需求,政府应当逐步适应有限政府的模式。
另外,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嬗变,社会组织也随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社会更为自由、开放,为人们的活动空间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原来局限在一个单位或队社范围内进行活动的社会团体,突破了单位或队社的界限。村组、协会、物业等社会组织成为承接政府职能、增强社会自治的重要载体。今后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政府将不再包揽一切事务,政企、政事、政社不断分开,众多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职能将向社会分离和转移,“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日益明显。社会组织植根于公众,是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自治和互助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平台。
(四)社会自治空间狭小、社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
当前社会被高度结构化于国家体系,由于当前政府触角过多深入,社会的自主性及居民自治空间十分狭小,公民参与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现代社会应是分层管理、主体自治,而我国目前是国家本位,管理主要以行政为主导,社会组织和群众的自治习惯、自治能力没有充分培育,社会自治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礼俗社会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投射到现代社会来说,就是要有一个相互熟悉的社区,这样才有自治的空间。此外,由于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在社会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简单管理甚至粗暴管理的现象。尽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所提高,公民参与渠道有所拓宽,但是,总体而言,很多时候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仍然不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成为有效解决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其中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居民自治。在社会转型中,公民本身的自治习惯的培养也是重要的。公民社会有自治的习惯,但这种社会习性也需要政府去培养、引导。因此要推动礼俗社会的回归,让公民形成自治的心灵习性,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具备节制、自律的美德、具有强烈的道德感。
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应树立三个理念
鉴于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现状滞后,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作为内在基础。转变传统社会管理理念,确立新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是当务之急。
(一)树立主体开放的理念
与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相比,现代的社会管理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社会管理主体只有开放,并通过与社会管理客体之间的物质交流与信息沟通,才能根本提高社会管理的能量,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基礎。
在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元主体”理念定格于改革开放之前30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建立了“国家—单位—个人”的社会管理格局。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元核心地位比较突出,政府成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的管理活动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活的全面组织者、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以及社会稳定的强力维护者。直到今天,仍有人会错误地将社会管理“政府负责”解读为“政府统揽”:“凡事政府说了算”,导致社会管理依赖政府,使政府陷入了一些本不应由政府具体管理的社会事务之中,影响了社会管理的效率。同时,政府对社会的全面介入也导致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得不到完全发展,公民社会和社会自治发展缓慢。
因此,应当树立主体开放的理念,即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也就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包揽所有社会管理事项,而是需要开放的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把该由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由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清晰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责,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政府必须“再造”,善于与多元主体共治,多元主体应该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形成多元社会中与政府协同的社会自治的管理格局。中央强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烈释放的正是这种社会管理“多元的主体开放”的理念。
(二)树立多元监督的理念
当前,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社会向现代化的社会过渡,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快速增长,还有大量贪污腐败现象。针对大量的贪污腐败,人们公认的一大原因就是缺少监督。反腐败的措施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多元监督,人大、司法、舆论媒体等多种监督形式有效、有序地开展多元监督,尤其是要发动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政府只有依靠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监督,才能最广泛地代表人民群众,依法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督促“一府两院”及时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促进社会和谐。要通过立法、执法检查等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普遍树立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使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法制轨道上有序运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政府的事情做好做大做扎实,将国家的事情做好做强,将人民的事情做好做满意。
舆论监督也是多元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互联网这种现代传媒的诞生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加广泛、开放的平台,成为反映公民诉求、问题曝光、批评建议,让政府了解民意、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沟通桥梁。近期发生在社会管理中的一系列事件中,公众通过舆论监督在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儿童希望志愿者的一张照片引发人们对贩卖器官等的质疑。又诸如红十字会的万元餐费发票在网上被公开等。舆论监督作为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的重要补充,在维护社会正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
因此,要树立多元监督的理念,要依靠群众、舆论、司法监督等形式推进社会管理。建立多元参与监督机制,多管齐下,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社会管理监督摆在突出的位置,要强化监督,促进社会管理走向法治化。
(三)树立政府补充理念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补充管理为主导、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社会组织为中介、公众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多元互动格局。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只应起到补充作用,为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树立政府补充理念。
政府除了要积极扶持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的成长,健全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协调好多元管理主体的互动协作关系,自身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让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分享发展的成果。政府对于社区、村组、非政府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政府引导与社会主导相结合,当村组、非政府组织达不到公平、公正时,由政府补位,出面协调解决,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快职能转变,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解决好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使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具体社会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必须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领域里以及对其他主体社会管理行为的监管上,可以使社会管理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同时又可以保证社会管理创新平稳有序进行。
政府既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的相应作用,尽快从传统的一元管理转向新时代要求的多元治理,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让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社会力量来直接供给公共服务;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发展社会工作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政府应该对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组织、公民社会等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充满信心,主动“放权”给社会,让多元的社会主体主动参与管理。
四、结语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对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1-29
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0-19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07-13
关于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11-09
对税务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11-17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探索07-25
机关党建要创新机制09-30
从事机关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12-11
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发展05-26
区直机关工委创新思路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