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教学设计一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学教学设计一(推荐7篇)

为学教学设计一 篇1

〖教学要求〗

1、流利地背诵课文,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和”为、语、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2、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教学要求〗

《为学》一文能得到广泛的传诵,是因为这不仅说了“为学”,也阐明了事物的一般道理。在论证过程中,插入贫富二僧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教给读者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的方法--要有志向和知难而进的精神。这些认识,只有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因此,教学的起始要紧紧抓住学生自我诵读、自我领悟这些环节。疏通文意应力求把握住一句或一段话的整体意思,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对原文的直接理解上,从而改变“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读死古文的方式。基于对《为学》和古文教学的这些认识,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教学要求中的第一条:指导学生流利地背诵课文,做到背准字音、背对停顿、背出语气。在读、背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和作用,及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视学生程度,在较好的班级还可以讨论文章里所涉及的几种关系:天下事和为学、为学和蜀鄙二僧的事例、蜀鄙二僧的事例和人之立志、人之立志和知难而进相互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印发苟子《劝学》的片段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方法以导读为主兼用讨论法、自我发现法。两课时完成。按:就体裁而言,本文是议论文,但教学重在使学生懂得立志学习的道理,不宜从体裁特点进行分析。

A(适于一般水平)

一、导入新课。

运用激趣法引入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感受谈“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

调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二、研习课文。

1、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出下列字音:逮怠迄屏鄙恃钵为语划分句内停顿示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吾|一瓶一钵|足矣”“顾|不如|蜀鄙之增哉?”

2、指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书下注释,学生自我领悟为主。教师答疑、提问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

实词:

为wei 做、求

昏:愚笨

之:往

怠:松懈

语:告诉、对说

虚词:

无以:没有什么

是故:因此

之:做助词用,无义。

3、学生归纳各段的意思:

明确:第一段提出为学难易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第二段用学和不学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人之为学”关键在学的道理。

第三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论证“只要坚忍不拔,终会将难事变为易事的”深刻道理。

第四段总结故事;立志为学,勇于实践。

4、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和为学的关系,提问、讨论的方法。(视学生程度,好的班级钢讲,差点的班级粗讲)

①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人思 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倍为深刻。

②第H段“吾昏、府。聪、敏”的结果与为学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没有急于分征博引和找事实论证,而是承接第一段用自我昏庸。聪敏转变无常规的现象,进而让学生领悟到“为学”的重要。可见这一段仍然是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的对比论述。

③为什么把“蜀鄙二增”的故事放在事无难易结论之后,可不可以颠倒过来?作者为什么选取与“为学”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僧去南海”的事例作例证,选取这一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先指导学生当堂复述、背诵蜀鄙二僧的故事。

明确:先讲故事,然后从中推出结论,这种缘事论证法也有说服力。但是,本文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提出结论、观点,所以不能颠倒过来。介绍文学常识:本文是清朝散文家彭端淑写的,原题是《为学一首示于侄》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此文是彭老先生对晚辈的指导、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有启发性,明示则不然;暗示可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有以告诫。这彭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想用“贫富僧朝南海”的故事,让后辈去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真可谓循循善诱。同时,让我们再次明白了开头为什么从天下事起笔,这为文中选取事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见文章结构的缤密。

④指导学生讨论“蜀鄙二憎”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蜀鄙二僧”的故事,“鄙”点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要想到千里之外的南海,真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贫富和尚同时面对这样的客观难题,然而他们所恃的态度、方法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贫和尚问富和尚“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则反问“子何恃而往?”表示极大的怀疑。当贫和尚说“吾一瓶一钵足矣”,一个“足”字表现出贫和尚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然而,富和尚第二次的“子何恃而往?”在嘲讽他人中,充分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更不具有为着志向的实现而大胆实践的勇气。而贫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朝南海的愿望。让学生从这个对比中悟出:有条件的反为条件误,而没有条件的,凭恒心、靠毅力最终获得成功。这个故事启示学生: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还要让学生了解这样设喻的客观效应:“人之为学”遇到困难时应有的根本原则和态度。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⑤你从最后的反问和小结中获得了什么感受?

明确:读出反问句的语气,点明故事的内涵--人贵在立志。“是故”以下的小结激励我们“立志去为”,面对困难应有知难而进、勇于实践的精神。

5、课文内容的挖掘和扩展:想一想天下事,是不是没有难易分别?你学过有什么感受?

明确:天下的事当然有难易之分,本文说的没有难易,是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说的,意在鼓励人们不畏困难,立志求学,知难而进,实干下去终会有成。学生的感受发散展开,不作统一要求,只要跟课文有联系就可以。

三、留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练习(2)

B(适用于较高水平)

一、导入。

让学生复述《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然后变换角度提问,启发学生认识天资和勤奋的关系。

问:在正常的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不能)这说明什么?(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龟能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而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不停地走)这又说明什么?(无资差这个条件,并没有限制它——它以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天生条件的限制。)对兔的失败也可仿此提出问题,要达到的结论是:有好的天资却屏弃不用,结果跟天 资差的没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读一遍全文,请大家把这段话找出来。(“吾资之昏„„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也可用“是故聪与敏„„咱力者也”这一段)

教师:龟的胜利和兔的失败都可以各用两个字来概括,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从中借用四字来说这一点。(“自力”“自败”)

二、正音、解词。内容见地

补充:①“其与昏与庸元以异也“要注意”其与„„无以异”这种句式,意思是“那就跟„„有什么不同”。

②“然则昏庸聪敏之用”:这样看来,昏庸和聪敏的效用。用,效用。功能。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冲的“僧”,专指贫僧。

三、整体感知。

教师: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示子侄”塔什么意思?(写给予侄们看)再读全文一遍,说说从什么地方你能看出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晚辈们写的。(自由发言)按:以下所列要点也要用问题来启发,必要时应再诵读课文中的某些语段,让学生仔细品味。

要点:①反复说明不要依靠聪明而要勤奋努力的道理,表明了作者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可谓情深意长;

②用蜀鄙二僧设喻,能发人深思,可谓深入而浅出;

③用读者口气说话,如“吾资之昏”“吾材之庸”等四句,语气亲切,使人容易接受。

再读全文一遍,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对于侄们的希望是什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由此可再引申为“贵在立志”或“立志为学”。)

②作者告诫子侄们最重要的话是哪几句?(“是故聪与敏„„咱力者也。”)现在,我们该懂得这篇文章出名的原因了吧?请大赛说说。(它表达了所有的长辈--父母、师长等对下一代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辜负长辈们对自己的希望。

四、练习背诵全文。

分段进行。步骤是:自由练习背诵,归纳段意(见A),然后检查,而以诵读指导贯穿其间。下面只列出指导要点:

第一段指导要点:

①包括两次设问:前一次问“天下事”,是就一般情况设问;后一次问“为学”,是就学习设问,这是正意所在,要用递进的口气读,读得层次鲜明。

②两次自答,有正有反,正为宾,反为主,有示警之意,要强调“不为”“不学”两句,使有对比色彩。

第二段指导要点:

①也从正反两面说道理,却是正为主,反为宾,从以曾参传孔子之道为例可以看出。作者的正意是,天资差能努力学习就能取得成就,“不遗”“旦旦而学”“久而不怠”诸语应重读。下一层,说“反”,虽轻读,但须有批评意。

②“传之”后当作一顿,然后用深沉感叹语气读最后一句。

③本段中虚词较多,大多与语气有关,要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教师能领读一遍最好),也有要讲的,即“其与昏与庸”中的“其”(加重语气)和“卒于鲁也传之”中的“也”(有肯定之义,但要轻轻带过)。

第三段指导要点:

①全用叙述调读,可分三小层:先指出二僧有贫富之别;接着写二僧对话;最后说事情的结果。要读出层次感。

②对话应摹拟人物语气,贫者有信心、有勇气,富者骄而惰。注意“子何情而往”一句前后语气不同:前以问为主,而有轻视意,后则纯是蔑视口吻。

第四段指导要点:

本段为全文核心,语气变化频繁。

①“西蜀”句是承上作结,先叹路远难行,后赞贫僧之志。“之”,轻读而语气舒缓。“也”,轻微感叹。“而”,先抑后扬,有转折意,须重读。“焉”,收束语气。

②“人之”句,正意所在,劝勉子侄之意。

③“是故”作一顿,以下皆训诫之辞,要读得庄严。“可恃而不可恃”句,重在“不可恃”,所以示诚;“可限而不可限”句重在“不可限”,所以示训。“自败”示诚,“自力”示训,告当重读。

五、趣味练习。

阅读下面几句话,并与原文作比较,说说这样改写好不好。

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贷粮不足,故未成行。于何情而往?”喷者日:“吾所传者,志耳。干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日:“于诚勇者,吾恨不与子俱往也!”

说明:如教室里没有投影设备,也可用听读法:教师先慢读一遍,略作解释,再读一遍,然后学生发言。

小结:改文将官者未能行的原因以及听贫者南海之行的叙述后的心理状态都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就没有品味的余地了;贫者说“吾所传者„„”这番话有点向富者挑衅的味道,不合乎人物性格,“送行”一语多余,原文“自南海还”已经表示他去过了。

问:从比较中你能看出文盲叙事的特点吗?(简洁。典雅,有许多言外之意要用心品味。)

六、留作业。

1、背诵全文。

为学教学设计一 篇2

不管这一“校训”(包括“师训”)是否被采纳,我都相信它自有价值:其一,它是为该校“量身定制”的,有较强的适切性;其二,它所内蕴和传达的理念比较新颖,而又持之有据;其三,它在语言表达上有较浓的个性色彩,容易给人留下印象;等等。

然而,换个角度看,“为学而教,学教相长”又有什么“新颖”可言呢?它所说的不过是有关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大道至简”,我不敢说,它所承载的是一个“大道”,却敢讲,它是“至简”不过的。

“为学而教”———如果没有学生和学习的存在,如果不是为了学生,为了他们的学习,那么, 还需要教师,还需要教育、教学,进而还需要学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我们今天越来越认可、重视“教”对于教师自身生活、人生、生命等的意义,认可、重视“教”的功效、意趣等对于教育教学这一工作或事业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的目的性价值,但是,倘若不是“学(生)”这一前提的存在,那么,上述意义与价值便荡然无存,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述所谓的“目的性”,充其量只是“准(前)目的性”,而绝不是终极目的(性),不是真正的旨归。

“为学而教”,不容置疑,无可撼动。然而,这不等于说,教育者都理解、明白和相信它;尤其不等于说,大家都是这么去做、去实践的。不少教师,或者说,一些教师在很多时候,不是“为学而教”,而是为教而教、因教蔽(遮掩、冲淡)学, 甚至是以教害学的———“‘秀’一把自己”,即“为教而教”的典型表现,且十分普遍,比比皆是;而教师又过于积极、主动,站位太前,占位偏大,使学生每每“被学习”,这不是“因教蔽学”又是什么?至于“以教害学”,既可以看作与上述两种情形并列的表现———有人直言指出,(这样的)“教还不如不教”,亦可视为这些情形导致的结果, 也是众多类似情形的本质所在。由此看来,一方面,“为学而教”是“应然”(应该这样)、“能然” (可以、能够这样)的,另一方面,也是“难然”(人们难以这样去做,难以做到和做好)的。也许,教育教学的改变、变革或改革,关键点、根本点或落脚点就在这里,把它做到、做好了,“静悄悄的革命”(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语) 也便真正和切实地发生了。

“为学而教”这四个字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通过网络搜索,可以看到若干相关网页,基本上都是这一两年才有的。可见,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它或许由来已久;而作为一种“说法”或概念,它却是一件“新生事物”。三四年前,我专门研究了著名特级教师、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的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看了许多课例、读了大量相关文字后,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印象:李老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学思想博大精深,而若要一言以蔽之,那么, “为了学的教”或许是最恰当、精准而言简意赅的。30多年前,李老师就致力于组织、推动和促成学生的自学(它与“自习”不是一回事,基于而又高于后者);将近20年前,她开始研究与实践“学程导进”,此时,她旗帜鲜明地提出“教程与学程统一”“教程服务和服从于学程”“教程为了学程”。几十年来,李老师都勇立涛头,敢领潮流,但从来没有像后来的某些“改革派”那样,提出与践行诸如“把教师赶下讲台”“只有教师闭嘴,学生才能开口”等激进的教学思想;她须臾没有忽视教师的教或引导的作用,同时,又科学、妥当地处理了教和学,以及“引导”与“自学”“议论”之间的关系———学是教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好学(好好地学)、学好,教师必须高效、优质地教……“教”是教师的天职所系,“教”首先和主要的又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此,“为了学的教”既是天经地义的,又是无可旁贷的,(教与学)还是辩证统一、有机融合的。

李老师对这一概括深表肯定和赞赏。其时, 我便进行了网络搜索,(直至现在) 都没有找到一条与此完全一样的信息。可见,一种教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一个艰难的“祛蔽”过程,必须从大量感性事实或经验的云遮雾掩里走出,再对此进行廓清、厘析、辨明与表达。如果说,“为学而教”既真且实还新,那么,“为了学的教”走得更早一步。我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为自己其实一直横亘心间而又未曾揭示、说明的想法、理念与李老师高超的实践智慧的“际遇”,以及这种“际遇”最终明确“催生”了这一理念而庆幸, 也为她无形中给予我思想的馈赠而感激。

前面提及的那所学校是一所“李庾南实验学校”,学校从一开始便自觉、积极地以“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思想为指针来兴学办校,因此我想,以“为学而教”作为该校的“师训”应该是适宜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为学而教”在一线学校中,在日常课堂里落地生根呢?我献计于此,如果它们与此前人们已有的观念或理念相似乃至相同,那就权且作为对它们的一番“重申”:

其一,要努力学会做“减法”。倘若学生无需学、不能学,或者学了不如不学(学到的东西对他将来的成长或发展起负面作用),那么,教师就不要去教。有的学校把这些意思进一步表述为: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不教;学生依靠自学或合作而自能学会的东西不教;教了,但是学生依然不会的东西不教;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倡导“做减法”。有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还重要;而有时,“做减法”实质上就是在“做加法”。正如隋朝人王道所云:“大智知止。”知道在什么地方“止”(“无为”、不教),才能知道在什么地方“行”(“有为”、施教)。

其二,要真诚地向学生借“慧眼”。用一位儿童教育家的话说就是,“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我们要以学生的眼睛看教材,用学生的心灵去感知。站在成人的高度,凭着专业的眼光,看有些教学内容,觉得难度并不大,而 (相当多的) 学生却不是这样,所以他们常常“赶不上趟”。我所看到的课,速度偏快的居多, 因此,我每每呼吁教师要进行“课堂等待”,只有我们进行了必要的和适当的“等待”,学生才有可能较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学习的内容。一句话,学生才是最大的尺度,据此“量身定制”的课才是合适的,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其三,要心甘情愿地把“身位”往后退一退。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教学就是教与学达成的一种平衡;而在另一个意义上,可以把教者与学者比喻为玩跷跷板的双方,要让学生“高扬”起来, 教师就要“低沉”下去。这里我还想到两句话:一句是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的,“勇敢地退,适时地进”;一句是学者高德胜的,“真正的母爱是准备随时撤退的”。在教师适度和适当后退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赢得必要的或更多的时空, 也才能进行相对有深度的学习:有时,“为学而教”无妨换一种表达———“为学而退”。

其四,要心悦诚服地让学生“出彩”。套用一句广告语,“学生好才是真的好”。这与前面三点都有关联,原本无法分开,单独地说,是为了突出和凸显它。李吉林老师曾和我讲,上世纪80年代,她有很多机会到各地上大型公开课,那时她就提醒自己,不要和学生“抢镜头”,要让“追光灯”跟着学生动。据此,我提出一个“命题”———学的高峰才是教的高峰。是的,比较理想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与学都处于高潮或巅峰状态;而最理想、可以称为“课堂化境”的状态或许却是,学生学得酣畅淋漓,而教师的教却渐渐淡化、(被) 淡忘,以至“无迹可求”……

再来说“学教相长”。在我看来,如果不是“为学而教”,“学教相长”理应就没有了凭依,甚或失去了必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几乎无人不晓《学记》中的名言“教学相长”。这里调换词序,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自有它的道理:

第一,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日益更新与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而不能一劳永逸,以过去或昨天所习得和掌握的知识去面对今天的课堂和学生。因为,这是一个“互喻文化”或“后喻文化”时代,在一些“知识点”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理当学而后教,以学促教。譬如,就语文教学而言,我常跟青年教师说,学要“无限厚”,教要“有限薄”;教某一个作者的某一篇文本,课前要尽可能地把相关内容多学一点,尽可能“一网打尽”。有一位特级教师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课前就是这样做的。他说,自己几乎成了一个“纳氏研究专家”,却迟迟没有找到教学的切入口,也没能把课备完、备好,没想到,一站上讲台,却上得特别好,学生的求知欲被空前地调动了起来。这也印证了一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为上课学了很多有益的东西,执课时,由于对教学文本理解深透,所以才能像苏轼所说的那样,“随物赋形”“不择地而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是怎样的一种自由灵动的教学佳境啊!“学教相长”,不要期望螺蛳壳里能够做出道场。

第二,除了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习、积累和积淀,教师还要努力地“学教”———学着怎么去教, 怎么才能教得更好,教得最好。就如于漪老师所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着做教师”。学科教学法固然要常学常新,另外,还要多向当下名师的经典教学课例学习,先“临帖”,后“破帖”,最后形成自己的路数、风格。有了这样的准备,教就会不同于纯粹自我摸索状态中的教,就会较快“升级”到一种较高的水准。此时,它又会促成教师自身的再学习,这时的学习,应该不同于既往,无论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将更有新的意蕴,更具新的价值。

第三,教师还要向学生学习。这又至少有三层意思:其一,学习他们对于当前这一具体问题域所掌握的,而教师本身可能比较陌生的一些知识、内容。当下的学校和课堂早已不是教师垄断知识的地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方为教学“正道”。其二,学习他们的学法、思路。我赞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而又进一步认为,“授人以渔,不如勉人自渔”。学法或思路总是千差万别,未必哪一种才是好的或最好的, 很有可能学生自悟、自致的要优于教师拥有并教给学生的,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向学生学习良方妙法。其三,从学生那儿学习教学乃至教书育人的道理或规律。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要“向儿童学习儿童教育学”。教育学、教学法可以从书本上学,往实践中去,但最终却要向儿童学,向学生学,这里才是真正的“逻辑起点”。在这一视角上,“学教相长”不仅指向学生学习可以促进我们的教学,而且指学生本身不只是一名学习者,还是一名“教学者”:他们对教师的“教”与教师对学生的“学”,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形成互动关系,产生“相长”效应。

除上所述,还可以进行如下理解:教与学既是两个对立的因素,又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学记》亦强调,“教学半”,意即,教就是学,学也就是教:就教师而言,他在学的时候就在教,他在教的时候也在学。《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应该讲,这部教育经典所说的“学”与“教”未必是分施于学生与教师的不同任务,而完全可以视为同一对象的同一种行为。这似乎也“遥相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观点:未来教育的趋势之一就是,教与学越来越不是两码事,而渐渐成为一件事。基于上述理解, 我们当然可以把“教学相长”表述成“学教相长”,特别是在学生主体性及其学习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今天,将“学”与“教”颠个个儿,就不只是语序的一种改变,还意味着理念或观念的调整,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又一次新的出发。

行文至此,还想起另外一些未必是“题外的话”:前几天,和著名民办教育家卢志文先生在一起,他跟我说,他在翔宇教育集团倡行20个字的“学习方针”,即“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教后复学,为教而学,教学相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请注意,这些是完全就学生的学而言的, 其中所谓的“教”也是指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他是“小先生”,有资格和权利“教”自己, 教同学,甚至教老师。这些,都“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曾在多个场合倡言,“‘让(学生)教’优先”“最好的学是教”。难道不是这样吗?肯定有很多内容既可以让教师教,也可以由学生教,此时,完全应该给予“让(学生)教”以优先权。学生教学生,最起码是一次高效率或高质量的复习, 其间伴随着他对已学知识的梳理、整合、反省、澄清,伴随着“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等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此时,他的心智结构一定是十分开放、倍加自由的。想想看,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学”,还有什么样的“教”,比这更好比这更妙呢?

其实,卢志文先生的“学习方针”同样或更加适合于教师,适合于他们的教学行为,因而完全可以成为“教学方针”或“教学原则”———“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教后复学,为教而学,教学相长”。可惜,我们常常没能这样做,或者做得还不够好。仅以“教后复学”为例,“教了教了,一了百了”,较少有人会流连于已经教过了的东西,忘返于对这些东西、对教这些东西的过程的“反刍”与反省。这或许也是阻碍我们教学进步的一个症结所在。

本文研究的是教学问题,却很少涉及具体的教学环节、事实或现象,不知是否给读者一种“坐而论道”的印象。不过我相信,“道”以及“论道”都有必要性。我想借旅居芬兰的教育作家陈之华的新著《成就每一个孩子》封面上的一句话作结(当然,对这句话我持保留意见,以为不必太当真):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篇3

关键词:教学;创新;策略

沪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为学有道”,篇目包括《孔孟论学》《勉学》《黄生借书说》《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和《问说》,几个篇目所选年代跨度很大,上至春秋,下达清朝,但都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的治学思想,可以说对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包括思想认知,都存在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背景分析”“作者介绍”这些词语在语文课堂上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这些背景和介绍,往往浮于表面,不仅表述书面化,而且更难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本人极其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教学的方便操作,我的作者介绍一开始也是这样淡而无味的形式。如,教授《勉学》时,第一个班级我延续了以往的教法,介绍作者的内容是这样的: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以后,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自叹“三为亡国之人”。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等。

这样的作者介绍,初看囊括了作者一生的大致经历,似乎面面俱到,但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找了班级里几个学习基础和能力都不错的学生,问他们对颜之推的大致印象,发现他们不仅所述甚少,更谈不上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课外研究热情与兴趣。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作者介绍”,先不论作者的介绍应该出现在课堂的哪个环节,光是从语言表述上,这段话就来远远拉大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类似颜之推这样的文学家,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够久远的了,教师还是用这样类似“百科词条”的表述来拉开古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试问学生怎么能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呢?是不是应该让古人走到现实中,活在当下,让学生体会这些有思想的文学家们不是远离我们高高在上的群体,而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呢?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改变了一些表述的方式,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介绍是这样的:

颜之推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生于乱世、历经三朝,可是这样一个历经三朝的人,居然在每个朝代中都有官职,可见他的才华不仅被当时世人所认同,更受到了统治者的赞赏。正是因为他在为官之路上有所成就,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必然也很高,类似一个大家长的地位。处于这样地位的颜之推,当然希望他们颜家能够长盛不衰,所以写了一本家训留给自己的子孙们。所以,这本《颜氏家训》的成就超出颜之推本人的预料,“出版”之后其他大家族也纷纷模范他的方法写“家训”,当然,盗版总不如正版的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历史上首部家训——《颜氏家训》。

这样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把颜之推作为一个我们身边普通人来描述的作者介绍,似乎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在课后的调查反馈中,这个班级学生对颜之推本人的认知和《颜氏家训》的印象,明显比较深刻。在尝到甜头之后,我也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方式来介绍本单元其他作家及作品,教学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自主思考,研读思想精华。作为一名当下的普通学生,经常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或者学校了解到很多“学习方法”,甚至每当考试之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那么离我们这么远的古人们,他们“为学”的思想精华到底在什么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中华治学之道呢?着眼点很多,我在课堂上发现,这个单元5个篇目中有4篇都有一点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先人们的人文关怀。围绕这一点,我在课堂上都设计了相关的提问。

這些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当然,必要时教师还要补充相互的背景或者进行适当的引导。总而言之,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颜之推、袁枚、郑燮,都关注到了他们针对的对象,真正从这些人的真实需要出发,来进行为学方法的阐述。孔子孟子针对的是学生,力求语言之简洁明了;颜之推针对的是自己的后世子孙,所以讲的是真情实感,是真期望真要求;袁枚针对的是和自己有一样经历的年轻后辈,恨不得把自己的一腔认知和体会灌输给他;而郑燮针对的是自己的弟弟,写的又是家书,所以讲话简单明了……这样讲解后,学生不会认为古人所述做学问的方法是枯燥的,反而觉得,他们的讲述,是合理的、感情充沛的,这比今天很多喊口号的学习方法,真实可爱得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几篇课文的思想精华与价值所在,我发现以前貌似枯燥的教学,渐渐变得更有味道起来。

除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还可以对照生活,开掘现实意义;比较学习,归纳文体特征这都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古人为学有道,而今天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我想只有教师更加“教学有道”,学生才能在面对离自己这么久远的古人时,认真揣测他们写作的真实初衷,体会他们写作的真实情感,进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作者单位 上海市西渡学校)

为学教学设计一 篇4

一、《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

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

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

答:威恩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可行的,他采用了转移目标的策略,如给他们设置一个共同的冲突者马德,并促进明娟和阿苏之间的沟通信息,协调认知。

3、从本案例中,你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发?

《为学》教学设计教案 篇5

亮点:

一、文章的导入的设计比较新颖,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同学们也能够积极参与。

二、以小故事为切入点进行课文分析。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提示,一步步走入故事,品味语言,又能够走出故事,得出启示。

三、板书设计较有新意,能够为教学效果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四、学生预习很认真,比较到位。因此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不足:(主要为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一、解题。

解题中应该加入对文章原题目和作者初始写作用途的解读。

二、重点词语的解读。

这个环节,采用学生讨论法,讨论后提出依然不懂的词语,教师解答后进行归纳。再归纳的过程中,我只注重了实词意思的总结,而忽略了课文中虚词的归纳和总结。而且并没有逐字逐句的去解释重点词语。帮学生抓牢基础。在课文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课文分析。

由于文章中讲述了“蜀鄙二僧,欲之南海,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小故事,大部分同学们都会对这个小故事印象深刻,因此,以这个小故事为切入点来分析文章,分析后得出道理“事在人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很快的就将道理渗透给学生,而并没有运用大量的时间来品读课文,让学生品味对而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应该让学生在我环环相扣的问题的索引下,慢慢的解读课文。

总体反思与改进:

一、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依然不够深刻;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翻译要作为重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文本的解读,最大限度的减小自己的疏忽和漏洞。

二、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透彻,总是急于将自己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甚至要想到,上课时如果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多少种答案。

三、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考纲考点的落实依然不够到位,研读考纲考点,尽量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归纳总结和渗透。

四、由于本人急于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整节课课显得有点前紧后松,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一定克服这一点。

组织行为学课程设计 篇6

1、调研对象与现在从事的工作,职业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你将会提出什么样子的建议?他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变?

专业和职业吻合。

首先应该分析行业,确定是否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彩电行业分析:生命周期法

分析目的:确定是否该进入这个行业

每个行业都有四个阶段,即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

根据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状况,我认为彩电行业已进入成熟期阶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彩电行业形成的时间,从1970年第一条彩电生产线投入运营至今已有近40年。第二,彩电行业的竞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彩电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遇到了外国品牌的强大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彩电主要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打败,站稳了市场,获得了成长。

第三,国内知名名牌的确立。众所周知,看一个行业是否进入成熟阶段,主要看其行业中的品牌规模,而如今,在中国市场上主要的国内彩电品牌主要有以下几个: 长虹,创维SKYWORTH,TCL,康佳KONKA,海信Hisense,海尔 Haier。从这些方面看彩电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

彩电行业新形式:传统的CRT电视,已进入衰亡期,但是对于平板电视来说,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正处于成熟阶段,中国的发展更是仅居于初级阶段,远没到达衰亡阶段。

综上,彩电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进入衰亡期,所以可以进入的。

个人SWOT分析

分析目的:与职业适合程度

确定自己的优缺点,发展的机会以及威胁。从而确定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

个人优势:

1、大专毕业,并且学习的专业与职业相符合2、性格外向,善于表现自己

3、能力方面,语言组织能力强,善于交际,人缘好

4、年轻,有热情,精力充沛

个人劣势:

1、不擅长外语

2、从事该职业时间短,缺少经验

3、缺少客户

4、缺少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

5、个人性格方面,缺少上进心,得过且过

外部机会:

1、有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

2、春节将至,公司内部开始各种年末评定

3、与直接上级关系良好

4、年末,购物人员增多

外部威胁:

1、同行竞争激烈

2、机会均等,年末购物的人员增多,同时给同行带来机会

可以从利用自身优势,改变劣势,利用外部机会,避免威胁四个角度来确定自己发展策略。SWOT分析在管理学上很重要,有空可以查下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短期职业规划建议(3年至5年):

1、在导购员这个职业上,积累经验。同时考屡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2、适当的充实自己,多参加培训,获得各种有利于这个职业发展的技能。

3、做出成绩,确立自己的近期目标。以求获得晋升。

中期职业规划(5年至10年):

1、向公司的核心发展,不仅仅在最终客户端做营销。

2、了解更多的知识,不仅仅涉及营销,还可以涉及人力,工商管理等

3、利用时间,获得高一级的文凭

4、扩大人脉

PS:我不清楚具体情况,这份规划随便写的。就像你做的女包的导购,就可以考虑2个方面,第一,往百货公司的核心发展。第二,往女包公司的核心发展。无论怎样发展,近期目标一定要确立,不然时间怎么过的都不知道。

以上只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点东西,不知道有没有用。先发给你了,下面要做的不是关于个人的,所以不知道你要不要看。我现在做不下去了,回去休息,明天再做了。有事发邮件说吧。

激励

如何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高吗?为什么,影响因素。

我利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员工。理论要点: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影响员工的满意以及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因素能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保健因素则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因素。

1、保健因素方面

(1)改善工作条件;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

(2)生活上,开展各种活动,让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2、激励因素方面

(1)建立公平有效的奖励制度。做到以奖为主,赏罚分明。奖励的方式也应该采用精神以及物质相结合奖励的方式

(2)完善升迁制度。让员工获得同等的升迁机会。

(3)合理分配高素质员工,给与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增加这部分员工的满意度。

(4)员工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达成共识,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5)设立目标。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可以把目标明确给每位员工,并尽可能分解落实到个人。目标产生努力,努力产生绩效。

如何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框架)

1、提高组织的凝聚力,首先就该考虑提高核心圈子的凝聚力。假如一个组织,核心圈子里的人员凝聚力不好,那组织凝聚力也不会好。

2、管理层管理人员的凝聚力。由高层核心人员,通过共同工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该群体人员的凝聚力。增强这部分人员的互动交流。

3、员工与组织就员工以及组织的愿景达成共识。这样,员工才能全心全意为组织提供服务。

4、提高老板的形象,素质。作为一个老板,是组织的领军人物。如果老板的素质不高,导致克扣工资,利润分配不公平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5、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良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员工工作的心情,导致消极怠工等情况的发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6、组织适当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员工之间有足够的机会交流,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7、企业老板要关心每一位员工。作为一个老板,如果可以适时参与员工的各种活动,增加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也是一个提高员工凝聚力的良好方式。

领导

这里所分析的领导,是一名店长。

按其职位大小分,店长属于基层领导人员。他们对组织的主要活动事关重大,繁忙。大部分时间和下级在一起,只有少部分时间和同僚,上司以及外界人员接触。

按照利克特的管理系统表,我认为该店店长是仁慈式专制领导,原因如下:

1、权利集中在店长手中。所有员工只是在执行店长的命令,店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便店长室错的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深怕与店长结仇,丢了工作。

2、缺乏沟通。每次开会,都是店长一个人在会上发号施令,宣布考核成绩,奖惩人员等。大多数员工只是倾听,而不会去发言。偶尔员工向店长反应情况,提出意见,店长也基本不会采纳,即便采纳了,对提意见的员工也没有丝毫奖励的措施。

综上,我认为该店店长是仁慈式专制领导,下层自由非常少,上下有点沟通,但是表面的、肤浅的、领导不放心下级,下级对上级存有畏惧心理,工作主动性差,效率也有限。

其实有效领导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作为一名店长,手下的员工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成本。如何最大发挥出这些资源的潜在能力,才是店长应该考虑的问题。组织文化:

首先,我认为任何组织都有组织文化,只是区别在于组织文化不同。

组织的文化,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即: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精神层。物质文化为组织文化的表层文化,行为文化为浅层文化,制度文化为中层文化,精神文化则为组织文化中的核心。TCL的企业宗旨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这句话就从3个方面提到了组织文化,即,为顾客服务,为员工服务,为社会服务。而这些便是该组织的精神文化。

就这个商场而言,组织文化并不完善,个人觉得,该组织组织文化也可以从顾客,员工,以及社会三方面来谈。

顾客方面,顾客是上帝,应该照顾好光临本店的每一位顾客。根据人际关系中的1、8、25、1原则,让一个顾客买,就会让8个人产生需求,让25个人知道产品,从而其中有1个人买。所以千万不能得罪顾客。

员工方面,经济学上讲的,把员工视为资本,多向员工进行投资。让员工与组织就未来发展愿景方面达成共识,这样才有利于员工全心全意为组织服务,发挥出员工的最大效用,创造价值。所以企业要多为员工着想,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而社会方面,组织必须明白的一点,便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组织是存在于社会的,赚取利润固然重要,但是造福百姓,我觉得才是根本。

综上,便是我的组织文化设计。

人际关系,以及沟通

该单位的人际关系,应该由两方面组成,员工与上级主管的关系:由于员工与上级接触机会少,员工普遍存在害怕上级的心理。而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良好。

该组织的正式沟通网络呈现出的是一种轮式形态,主管在接受到上级下行的命令之后,向下级布置任务,而下级只是任务的执行者,没有建议修改的权利。正是由于这种沟通方式的存在,导致该组织成员在工作的时候,缺少配合,往往只是顾及自己的业务,以及达到自己的指标。

同样,该单位也存在非正式的沟通网络,员工之间,存在一个个小群体,以集束型的方式,传递着“小道消息”,之所以被认为是集束型,是因为其传递对象往往是与传递者关系比较好的同事。

集束型的沟通方式,弥补了轮式沟通存在的不足,加强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但是这样的结合也有很多的缺陷,例如,小道消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隔阂导致的信息真空,猜疑等

组织内的有效沟通,无非要解决3个问题,一、信息的及时传递。

二、信息的充分传递。

三、信息的准确传递。

由此,我提出的改进建议:

1、改变组织沟通网络,增加员工之间的正式沟通。

2、领导应该及时充分准确的将信息传递给各个下属,做到信息公平。

3、员工之间尽量减少非正式团体的存在,避免非良性竞争

4、领导适当放权,给员工适当的自主权和话语权,给与员工建议的机会,并给与奖励。组织变革

组织行为,包括领导行为,组织结构,组织形象,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以及发展。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认为,该组织的组织行为不够合理,需要变革。而一个组织,如何变革,便是体现领导者能力的时候了。区别于管理者,领导者的最主要职能,便是引领组织变革。而组织的变革类型分为渐进式变革和突变式变革,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觉得应采用渐进式变革比较合理。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大致可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部分

外部动因

1、春节将至,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加强,一月份是进行组织变革的一个良好时机。

2、顾客对组织的产品以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亮点。

3、竞争越来越激烈。

4、政府的刺激消费政策,有利于增加消费需求

内部动因

1、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必须调整结构,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员工。

2、近阶段业绩的下降,也需要组织进行一次变革,来改变下降趋势

3、员工在工作中,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

4、底层员工不清楚组织文化。

提高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效果研究 篇7

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中, 很多研究都指出组织行为学非常适合采用案例教学,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 现实情况是, 由于教学过程带有很强的技巧性, 隐性知识很多, 即便有很多案例可供选择, 但取得良好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并不多见。本文聚焦于如何提高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效果这一主题, 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笔者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 从案例选择、案例讲解技巧两个方面对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进行剖析, 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1 案例选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大家都习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讲解案例上, 对如何选择案例缺乏关注。案例选择涉及有哪些案例可供选择和如何选择两个问题。下面, 本文分别进行剖析。

1.1 案例来源

笔者认为, 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案例主要包括自编案例和已有案例两大类。

1.1.1 自编案例

自编案例是指由任课老师自己根据某些事件编制的案例, 主要有以下两个来源。

第一, 社会热点新闻。社会热点新闻具有极强的轰动效应。将热点新闻作为案例进行讨论不仅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也可以反映老师很关心时事, 不照本宣科。比如, 讨论“小月月事件”、李某某案件、爆棚的黄金周旅游现象等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价值观、个性、道德、群体规律、工作压力、幸福等相关知识。

第二, 亲身经历事件。对于自己生活、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 如果进行总结、升华, 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讨论。比如, 有的人很喜欢观察、思考, 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 甚至旅游中所经历、听、看的事件记录下来, 然后运用组织行为学的一些理论进行分析, 就是很好的案例。国内知名培训大师余世维就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剖析很深奥的理论, 效果非常好。可以说, 这种类型的案例不大, 但很贴切、实际, 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接受。

1.1.2 已有案例

已有案例是指那些写在教科书、著作或发表在杂志、网络上的成熟案例。已有案例已经被很多研究或实践证明是真实的、有价值的, 可以拿来说明问题。我们可以讲解组织行为学教材中收录的经典案例, 也可以通过案例库查询合适的案例。在众多已有案例中, 我觉得有两类案例大家应该重视。一类是组织行为学的经典研究。组织行为学有很多经典的研究, 包括理论构建或揭示某种现象进行的研究等。比如, 有关个性的“双胞胎”试验、情商中自我控制的“糖果”试验、测量价值观的“电车难题”、群体规律中的“从众”试验等。另一类是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名人轶事。这需要教师熟悉历史或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 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1.2 案例选择标准

1.2.1 针对性

针对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某个案例非常适合诠释某个知识点, 用这个案例说明这个问题最恰当。缺乏针对性的案例不仅无法将某个问题讲清楚, 还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由于组织行为学案例很多, 有的案例可以同时说明很多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 尽量选择那些主题明确、内容不太复杂的专项案例。第二,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案例。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结构、关注点不同。对于本科生, 自编和已有案例都可以, 但可以偏重于那些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学术性研究生, 应该选择有理论深度的案例;对于专业硕士 (比如MBA) , 应选择已有经典案例。

1.2.2 权威性

所谓权威案例, 是指那些被很多教材收录或被很多学者讲解的案例。虽然组织行为学案例很多, 但也不乏粗制滥造, 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经典的、权威的案例。权威案例说明问题时不仅很震撼, 关键是很有说服力。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这些案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所忽视。当然, 我们自己通过研读案例也能大体判断出案例质量的高低。

1.2.3 新奇性

新奇性包括两层意思。第一, 案例要新颖、奇特。只有那些很难想到的, 甚至匪夷所思的案例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达到很好的效果。然而, 现在很多组织行为学案例大同小异, 雷同性很高。鉴于此, 我们需要认真筛选, 选择那些视角独特或与常规研究有很大不同的案例。第二, 要考虑最近、最新的案例。老案例、经典案例固然很重要, 但最近、最新发生的案例也应该加以吸取。事实上,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 很多研究结论会随着情境不同、年代不同发生变化, 而近年来被理论或实践所证实的案例可能更有说服力。

1.2.4 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案例很有意思、很有趣。案例的趣味性直接决定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仅喜欢讲有趣的案例, 学生也喜欢听这些案例。比如, 为了测试个体冒险性, 让学生参加几个冒险性的趣味测试 (见张德主编的《组织行为学》) , 然后通过前景理论来解释, 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讲解金钱对人的激励效果时讲解美国学者Vohs关于金钱和生理关系的实验也非常有趣。

需要指出的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选择案例可能无法兼顾上述四条标准。此时, 我们需要根据讲解的知识点和各种案例的对比分析, 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案例。

2 案例授课技巧

选择合适的案例很重要, 但如何讲解、组织讨论案例更加重要。这不仅需要老师对案例本身很熟, 还要求老师对课堂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同样的案例, 不同人讲解的效果差异很大。笔者认为,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2.1 学会演绎案例

学会演绎案例, 是指对准备讨论的案例教师很熟, 谙熟于心, 能达到“演绎”的地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对于一些较短的案例, 在PPT中以标题的形式展现更好 (较大案例需要对内容完成呈现) 。由于学生看不到案例内容, 老师讲解案例对吸引学生有很大影响。因此, 如果老师按照自己的方式把案例重新解说、“演绎”一遍, 把案例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故事”, 实际效果肯定不错。当然, 对于那些大案例或复杂案例, 如果无法很好演绎, 也可考虑打印出来, 课堂上分发给学生。

2.2 个人发言与小组讨论并举

案例讨论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为了提高讨论效果, 需要学生进行发言。本文认为, 如果学生较少或案例不大, 尽量采取个人发言的方式 (提问或自愿回答) ;如果人数较多或案例比较复杂, 可以考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需要事先确定人数、发言人、发言方式等。通过小组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案例的认识、分析程度。

2.3 诘问式提问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 无论是学生自愿回答还是教师提问, 如果能采取诘问式提问方法, 将会提高教学效果。诘问式提问类似于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是指对某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连续发问、追问。通过不断追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甚至还可以进行知识扩散。事实上, 老师通过对学生诘问, 也可以产生新的想法, 对以后的教学也很有帮助。

2.4 不随便评价

老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随便评价, 尤其是对一些天马行空, 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更不能讥笑、嘲讽。既然是案例讨论, 就应该允许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存在。即便学生的发言确实不着边际, 那只能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还不了解, 或对案例还未深入思考。如果此时就冷嘲热讽、妄加评价, 势必会影响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积极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排除异己、随便发表评价的做法对学生也显得不够尊重。

2.5 掌控现场, 加以引导

案例讨论有时会由于过于激烈而出现场面“失控”的情况。适度“失控”有利于思想的碰撞, 但过度“失控”不仅会浪费时间, 还不利于最后案例总结。因此, 老师需要组织和掌控课堂。为了掌控现场, 需要老师在关键环节加以“制止”或引导, 让案例讨论回归本质。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对案例很熟, 有很强的“气场”。这绝非一日之功。

2.6 适当给出总结

案例讨论并不是为了给出最终答案, 而且很多案例并没有标准答案。当然, 这不是说我们在案例讨论最后不做什么形式的总结。笔者认为, 在案例讨论最后, 老师还是应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 结合自己对案例的思考, 对案例进行适当总结。这其中包括如何分析案例、涉及哪些理论和知识点、有哪些关键因素需要考虑、一般性的建议是什么等。适当给出总结可以减少学生的疑惑, 也提高案例对学生的启发意义。

3 结束语

组织行为学由于能够提高人们的人际交往技能, 已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虽然很多研究都指出案例教学比较适合组织行为学,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遗憾的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利用案例教学达到很好教学效果的并不多见。本文根据以往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思考, 围绕如何选择案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技巧进行一定的探讨, 希望对提高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摘要:案例教学对提高组织行为学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从案例选择和案例讨论技巧两个方面, 对如何提高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提出了若干想法和途径。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窦红宾.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0) :119-120.

[2]张雪荣.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3) :113-114.

上一篇:幼小二班班级工作总结下一篇:究竟怀孕几个月做四维彩超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