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优秀教案

2025-03-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乌塔优秀教案(精选4篇)

乌塔优秀教案 篇1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发表见解。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探究活动

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1.根据搜集了解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关于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的调查报告,并写上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乌塔》正式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课文。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和谁一起去的,去过哪里呢?

2、看来大部分同学的旅游经历都挺丰富的,真不错!有一个小女孩也喜欢旅游,但她喜欢独自一人旅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小女孩---乌塔(板书课题)。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二、检查自学情况,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2、检查生字新词。

师:老师考考大家读得是否认真。请看大屏幕。

课件内容:

洗漱蒙眬惬意语塞反驳逻辑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师相机指导)

师:这些字中藏着一个多音字,谁能发现它?

师:看来大家读得非常认真。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

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三、认识乌塔、学习乌塔。

1、乌塔游历了欧洲哪些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外国的地名吧!

(法国瑞士 奥地利 意大利 威尼斯 米兰 佛罗伦萨 希腊)

(出示欧洲地图)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国家。乌塔一个人敢游历这些

地方真了不起。

2、假如是你,你敢一个人游欧洲吗?为什么?(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最重要的。那乌塔就不怕危险

吗?她爸爸妈妈就不担心吗?)

3、乌塔为游历欧洲做了哪些准备?为什么要做这些?(快速游览课

文,思考这些问题)(设计好旅行日程和路线、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用了三年时间准备)

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

籍。

这三年,乌塔准备,准备准备,这三

年她阅读,为的就是这次旅行!

乌塔多么坚定智慧!

为了挣旅行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

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为了挣旅费,她还去,还去还去挣旅费,为的还是这次旅行。

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3、你们能像乌塔这样吗?(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

师: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

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第8、9自然段中乌塔和作者精彩的对话,看看乌塔是怎么说的?

自由读课文8、9自然段,想想乌塔的说法对不对?

指名读第8自然中乌塔说的话。

①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

也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

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自信,有主见,思想上独

立)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是什么句,谁能把这句话

读好。

5、孩子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老师觉得乌塔可真了不起,我很佩服她,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看法,乌塔还和作者说了什么?读节9自然段。

6、现在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把第9自然读好。

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坚定,实践精神)

师读作者的话,生读乌塔的话。

同桌练读,对话形式一直到会背。

师: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乌塔。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

7、在游欧洲的过程中发现乌塔还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来,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8、我们该向她学习什么呢?(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学习她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9、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有很多话要对乌塔说把?(出示句式乌塔,你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我想对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

3、交流汇报后老师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者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结:老师也非常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乌塔热情、自立独立自主

亲自体验热爱生活

怒江州兰坪县2013年小学教师新一轮培训

第一期培训

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四年级《乌塔》

授课地点:兰坪县金顶中心校

授课教师:兔峨中心校 和峰

乌塔优秀作文 篇3

想一想,我们的父母连在院子里和伙伴玩一会儿都不让,更别说出远门儿了。不过,现在父母让我在院子里玩了,可还是不让我走远。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作文课,妈妈想锻炼我的独立性,让我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上课,可是姥姥说不行,万一被汽车撞着了怎么办。不行我是坚决不同意但是,我管不了三七二十一了,推着车就往外跑。还有一次,我的伙伴来叫我去向阳公园玩,可是姥姥说那不安全,曾经有个老人在那过的时候就被抢了,你别去了我只好在家呆着。唉,虽然家长的顾虑很有道理,但是我们早晚要自己去面对事情的。我想:如果我的家人和乌塔的家人一样该多好。

乌塔-研究课教案、反思 篇4

27﹡乌 塔

雷琴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4、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教学重点:对文中的人物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独特的看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齐读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提高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读课前导读,带着问题读书。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一位名叫乌塔的14岁德国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师:(乌塔是德国小姑娘,她已经独自游玩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她还要去希腊呢!你刚刚说的这些内容是在课文中第几段找到的?)生:我是在第五自然段找到的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读第五自然段)

4、认读生字词,读通句子(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课要认得的字所组成的词语。)师: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读词语正音:洗漱 惬意 号码 反驳 逻辑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1.自读自悟,思考问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好不好? 2.全班交流,互助解疑。(1)、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课文,谁能说说,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2)、师:一个只有14岁的小姑娘,居然独自游玩了那么多个国家,他是怎么去游玩的呢?想一想她在旅行当中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

师:乌塔在旅行中是怎么做的?她为了这次旅行又做了哪些准备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你来说一说。(第七自然段)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3)、师:对于小孩子单独出去旅行的事,作者和乌塔互相交流了看法,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呢?大家找一找,把它标号出来好吗?(生找自然段,标号)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6至9自然段)

五、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1、师:老师有个提议,我来扮演文中的作者,你们来扮演乌塔,我们面对面地交流可以吗? 师:现在就开始吧

(师生扮演对话,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句子,每人只说一点,不要长篇大论,尽量不请不懂又说一堆的同学回答)

问1:乌塔,你一个人游欧洲不怕危险吗?你的爸爸妈妈不担心吗?

看来,你还挺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呢。

问2:乌塔,那么你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呢?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啊,到底准备了些什么呢? 问3:乌塔,旅游这么多国家是要很多钱的,那么你的旅费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这样啊。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交流的还挺不错的呢,乌塔的这些回答你们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答: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知道的。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第一、二两句话吧。(生读)师:通过交流和读课文,乌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各自回答。

(1)自理能力强。

(2)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3)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4)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5)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师总结:乌塔的独立,有计划,活泼开朗都值得我们学习。乌塔也同样问了一些有关中国孩子旅游的问题。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回答她的。作为中国的孩子,你又是怎么回答她的呢?同学们,交流交流吧。,读完课文以后同桌交流交流。

同桌之间交流。

2、师:同学们,这一回呀,老师想来扮演乌塔了,你们就是中国孩子,我们再来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好吗?

生:好。

问1:你们中国孩子,也是这样旅游的吗?

——那不对啊,我也是家里的宝贝,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呀,不过我们的兴趣不同,有时候我就单独出去玩,为什么爱你们就不能让你们出去玩呢?(国情不同、家庭因素)——这回我明白了。(师生再次交流,顺势引导对比中外少年儿童的不同,点名国情不同、条件限制等)

六、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讨论的非常热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纷纷发表,师随机引导,引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不可以)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节课不是号召同学们全部都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独自去旅行,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至少我们应该像乌塔那样有独立的意识,最起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是应该能做的到的。

七、完成小练笔:从乌塔想到了……

板书设计:

1、懂得自保、自救

27﹡、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独立自主

3、打工挣钱

教学反思:

我所上的《乌塔》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学这篇课文目的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主见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设计的几个环节较成功:

1、自读自悟,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研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成长故事,从头至尾只字未提对小姑娘的评价,因此需要学生研读课文。激发学生从课文中的小姑娘的行为、语言中去体会小姑娘的特点。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主见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一个未成年孩子该不该独自远行?这一个环节意在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和交流阅读后主观的见解。

4、设计角色互换,使学生树立自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中外儿童各有所长,也各有差异。

5、最后的小练笔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内化。

不足的地方有:

1、独立阅读课文,研究课文时要不读全文,可读重点段来理解,以免占有课堂时间。

2、学生质疑的词语放在后面的研读课文中去理解。

上一篇:概率论出题说明下一篇:驾校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