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政府

我国政府 篇1

1、(2014北京文综)北京某胡同推行垃圾分类新招。居民将与自家对应的二维码贴在塑料袋上分类投放垃圾,垃圾综合处理厂通过二维码扫描仪分拣垃圾,政府部门对正确分类和投放的住户进行奖励。随着新招的推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这一新招

①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 ②维护了市场在社区建设中的决定作用

③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了居民环保意识 ④通过科技手段扩大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4•广东卷] 某政协委员公开展示了一幅包括103种常用证件、长达3.8米的“人在证途”图,并由衷感叹: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政府解决“人在证途”问题的根本方法是()A.提高行政效率

B.简化办证程序 C.实施简政放权

D.推进集中办证

3、(2014江苏卷•2)2.在2013年发生的下列新闻事件中,体现政府积极转变职能的是 ①商务部终止对美部分进口车双反措施

②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项目 ③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 ④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Ⅰ,17,4分)2012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湖排污总量的“三条红线”,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这些规定()①提高了政府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效率 ②强化了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的职能 ③约束了地方政府管理水资源的权限

④强化了水资源管理的政府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3年江苏政治,18,2分)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如图所示的这一变化有利于()

①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3年天津文综,10,4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进程中,政府机构改革的声音与步伐始终伴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路径日渐清晰。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①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③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④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湖北省政府下发《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于2013年9月1日起上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的1100元、900元、750元分别调整为1300元、1020元、900元,其中武汉市主城区最低工资标准为1300元/月。这是政府①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重视民生,努力实现社会公平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河南省内乡县衙这副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也启示今天的政府工作人员()

①要牢记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②要增强履职能力,做好地方重大问题的决策 ③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④要淡化“官”念,将自己等同于普通民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面是学生写给领导的一封信。根据内容,你认为该信应该是写给()

①人大常委会主任,要求人大机关公正司法 ②市长,要求相关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③环保局局长,要求环保部门依法监管 ④厂长,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公安部提出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证、办户口。下列做法与材料体现的政府职能一致的是()

A.全国法院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B.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汇率中间价 C.国家工商总局决定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霸王条款”活动 D.某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11、要实现下图中的“可喜变化”,政府应该

①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理职能 ③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满足群众各种愿望 ④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尊重民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3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决定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重点是经济领域的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以及投资城市轨道等重头项目的审批权力。上述决定()

①是政府减少微观干预、放松市场监管的表现 ②是提高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④有利于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预防腐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公安部通知,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在全国正式实施。新版交通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新交规规定“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酒驾,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行驶途中拨打手机,记3分,罚100元”。该法的实施 ①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确保道路畅通 ④体现了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个别地方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太愿意做见效慢、但能让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而是盲目追求高速度和轰动效应,热衷于短期行为和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其实,此类政绩越多,人民群众受害愈深,国家利益受损愈重。这些现象说明:()①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应依靠人民的支持

②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能把为人民服务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③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应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④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应为公民求助提供多种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下列政府行为与其经济职能对应正确的是()

①有关部门整顿市场环境,打击制假售假——社会管理

②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市场监管 ③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12月CPI同比上涨幅度——公共服务

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经济调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要消除漫画中的“形象工程”,政府必须

①真抓实干,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 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质询 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在十八大报告中,“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多谋民生之命、多解民生之忧”等民生话题几近贯串始终;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表示工作重点将着力于生活品质的综合跨越来提升“国民 3

幸福感”。这对我们各级政府的要求是()

A、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B、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职能 C、依法行政,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以人为本,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18、2014年2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了包括《包装饮用水》等1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①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②有利于规范我国饮用水市场秩序 ③有利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保障人民利益 ④推进了法律体系和法治中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国家环保部经过20多次修改完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各部委、地方环保部门等215家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站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体现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执政水平④能够保证公民通过网络渠道有序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假如在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需要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分别应找()①看到路灯坏了 ②发现不法商贩缺斤短两 ③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林木

A.市政部门 城管部门 发改委 B.市政部门 工商部门 林业部门 C.城管部门 消费者协会 发改委 D.城管部门 消费者协会 林业部门

21、(2010安徽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从政府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2、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发表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大看点,是政府职能转变所释放的“制度红利”。通过政府的“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不缺位,是指政府着力投资民生工程,缓解大众的“后顾之忧”;不越位,是指政府告别把市场准入大权牢牢捏在自己手中的做法,政府该做的是优化监管体系,及时将劣质企业驱除出市场;不错位,是指政府不与民争利,及时做好市场参与者的各项合理的服务,从而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依据。

1、A

2、C

3、C

4、解析:C 本题考查政府的职能和责任。题干强调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不涉及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效率,①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政府管理水资源权限的约束,不选③。“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强化了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的职能和责任,②④入选。

5、解析:D 本题考查政府的职能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②正确,减少行政审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④正确,行政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①错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固有的,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更好的实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但不会完全解决。③夸大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作用。

6、解析:D 本题考查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但树立政府权威不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的,①说法不恰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才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的,②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7、C

8、B

9、B

10、D

11、B

12、D

13、C

14、B

15、B 试题分析: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体现了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的职能而不是社会管理,故①错误。②错误,政府关注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体现了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③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④属于国家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经济调节的表现。

16、A

17、C

18、B

19、A 20、B

2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工作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③加强“三农”工作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建设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职能,着力投资民生工程缓解大众的“后顾之忧”,是切实履行职能的表现。

②政府履行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到该放权的要放权。

我国政府 篇2

法治型政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早在1985 年, 彭真同志就提出了政府的建设不能只依靠行政命令, 还是要建设健全法治的, 是需要依法行使职权的。这当然是从文革之中得到了一个教训和反思。当然, 也就开启了我国政府法治进程的序幕[1]。但是, 这个时期提出的“依法办事”, 其实还只是法制型政府建设的初期阶段。到了同年八月, 国务院召开了一个行政管理学术研讨会, 主要是研究怎样加快政府的改革进程。这次会议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学术共识, 那就是要使我国的政府逐渐朝着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水平迈进。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 我国的法制型政府建设不断的升级。

到了1988 年, 依法行政这个名词出现在了社会公众的视野。我国的相关机构也把《中国行政法》列入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之中, 并要求严格执行。在这一时期, 政府的合法行政成为了一时的风尚。在1989 年《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先后颁发, 并实行, 我国政府逐步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阶段。在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件中发布要对行政类型的案件做到审理和依法执行, 这样就能够为政府的依法行政奠定法治基础。在新世纪初年, 政府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要求当前的政府机构由“治事”转向“治权”或“治官”的一个发展进程中来。

二、法治型政府的属性和特征

法治的对立面就是人治, 人治就是封建独裁。因此, 我国的政府走上法治道路建设是必然的趋势, 是人民和政党的要求。其实, 法制型政府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而是一个相互连接的, 相互依存的政治主张。它和人民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廉洁高效政府是相辅相成的, 也政府实现其存在价值的最高目标。

虽然, 法制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等概念相互联系, 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 法制型政府必然是一个法律要求和概念。法制型政府也是一个法学概念, 在严格的意义上, 它不属于政治学或者行政管理学, 它就是一个法治要求, 而不是其他[2]。

它要求政府要以法律为准绳, 以为人民服务为依托。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政。要实现人民的目标, 要在逻辑上符合法律和人民的意志。其实, 在本质上, 政府的权利来源是法律, 是人民赋予了它的权利。因此, 政府要有依法行政, 要有权力法定、监督法定、行为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

政府的法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够有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这是不言而喻的。要有法定监督, 和责任监督, 只有做到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督才能够保障政府真正的做到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型政府。也要有政府地方法定责任, 要求行政问责制度, 权利和义务是高度统一的。政府只有依法履行政治职能, 才能够使得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才能够建设成人民满意的法制型政府。

三、法治型政府下, 政府服务职能重塑的新形势

十八大以来, 政府在法治的建设中不断加强政府职能的重塑, 这也是因为面临着新的形式, 党的这次会议中提出要到2020 年把我国的政府基本建设成法制型政府, 这说明了我国政党从现实出发的务实态度。当前, 我国政府的行政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依法、不依规, 高高在上的作风仍旧很严重[3]。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 我国政府要建立一种法治的生态,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任何的法治建设都是空话。这个生态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在社会上普遍建立起一种法律氛围, 人人知法、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只有落实到人民的监督上, 人民都懂得法律, 并且敢于、能够使用法律, 政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

建立法制型政府也应该做到科学的立法, 做到法律建设, 做到规范政府的法律保障。法律建设之后, 政府要严格执法、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只有把法治建设落到实处, 才能够使人民真正相信这个政党和政府。在国家宪法实施30 年的讲话上, 习近平指出: “我们的政府要依法公平地对待人民, 要让人民的述求得到依法的保障, 让他们活的有尊严, 有希望, 有中国梦。”但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行政对司法的干预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司法机构完全成为了行政的工具和政治手段。因此, 在今后的法制型政府建设中, 要法律独立, 要司法独立, 只有法律机构和政府平等, 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制约, 当然, 这些都是漫漫无期的事情, 需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需要政府自觉的还权、还法于司法机构, 于人民, 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依法执政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法治型政府下, 政府服务职能重塑的目标

首先, 政府要建设成生态文明型政府。近年来, 我国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健康。而且, 随着人们出行的更加频繁, 工业生产的更加过剩, 人们制造生态污染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另一方面, 人们经济上的富裕, 开始追求生态和自然的健康。这就要求一个绿色的生态社会。这样的难题摆在政府的面前。需要政府在法治的指引下, 寻找到新的出路。其实, 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前, 我国的政府什么都参与, 什么都管理, 结果很多方面不该政府管理, 应该是由经济市场管理的[4]。政府出力管理, 而且结局也很不好。所以说, 政府要在新的形势下, 在法治的要求下, 建立服务型政府。2013 年, 我国政府再一次提出要到2020 年基本建成法制型政府。可见, 我国政府在法治建设下改革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法制型形式下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努力方向, 也是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要求。最后, 政府应该在法治的制度下, 建立诚信型政府。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 就遇到了各种问题。官僚主义, 不作为。这些情况都是对政府诚信的一种打击。因此, 政府要进行职能上的重塑, 还要在法治型政府的指引下, 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文化障碍及消除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 2005.

[2]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 2011.

[3]王海佼.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我国政府管制研究初探 篇3

关键词:政府管制;公共利益;管制考量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01-02

政府管制,作为政府行政职能手段,早就存在。但是,作为专有名词管制政策的提出则始于19世纪美国。英、美等国政府对铁路行业进行的管制,管制的实践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但在理论研究方面不过几十年,远远落后于实践。在我国,管制是一个舶来概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一、管制的含义

在对管制含义的界定上,美国学者史普博(Daniel F.Spulber)认为,它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植草益则认为,它是社会公共机构(一般指政府)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学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余晖提出“管制是指政府的许多行政机构,以治理市场失灵为己任,以法律为根据,以大量颁布法律、规章、命令及裁决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完全是公正的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直接的控制和干预”。王俊豪认为政府管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于立、肖兴志认为“管制是指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所进行的某种直接、行政性的规定和限制”。谢地认为“管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制约,主要通过管制部门对待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进入、退出、价格、投资及环境、安全、生命、健康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来实现”。曾国安认为“管制基于公共利益或其他目的,依据既有的规则对被管制者的活动进行的限制”。而马昕提出的在其《管制经济学》中提出:管制是政府行政机构针对市场失灵的诸方面,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制定并实施的干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从以上的含义界定来看,不外乎是对政府管制主体、客体、目的、管制依据以及管制手段进行阐述。有的学者定义宽泛、有的则比较窄、有的从经济学角度定义、有的从行政学角度定义等等,这些其实都和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侧重点所相关。总体来说,笔者认为他们都是从管制主体、管制对象方面来理解管制的含义:管制主体方面,当国家的民主法治发展较好时,官方与民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管制过程的各个阶段。而且管制研究机构也呈现出多元性,研究者也能从客观性和公正性角度对待管制,公民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管制的制定,这样在形成管制的协商谈判制度和多重司法监督制度基础上,管制在动议、规划、研究、评估、决定、执行与监督阶段形成了有效的社会互动机制。而我国在管制方面存在不足,首先管制者同时是垄断者和垄断利益所得者。其次缺乏对管制者的管制依法行政和管制。最后管制的制定和实施缺乏社会其他力量的互动和监督。具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政企不分现象较严重,企业产权不清,缺乏竞争力。行政程序法、信息自由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是政府进行管制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而我国受传统行政管理思维的影响很深,重内部文件、轻法律法规的倾向仍很严重。公开化、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还任重道远。管制对象方面,西方的政府管制,主要是针对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和外部性(externalities)两类问题;而中国的政府管制面对的主要是行政垄断问题。而胡鞍钢认为,中国的行政性垄断,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成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最大的制度性瓶颈。另外在管制作用的市场方面也有很大差别,这是中西方政府管制之间的根本差别所在,也是进行政府管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政府管制的目的

不管怎么样,各个学科对政府管制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初衷之上。这就是政府管制的最初理论基础——公共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管制理论(the public interest theory of regulation)是政府管制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其基本原理早已存在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中。它以市场失灵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为基础,认为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应公众矫正市场失灵(市场活动带来的无效率和不公平)的要求提供管制。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是脆弱的,不公正、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过度竞争等问题天然不可避免;政府是仁慈、全知的、守信的,弥补市场缺陷、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理应由政府承担。政府的目的在于通过纠正市场失灵产生的资源配置的非效率性和分配的不公正性,来增进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与利益集团理论相比,从公共利益出发更能维护公共领域的安定,虽然不一定能真正做到维护公共利益。但起码其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对于公众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在哪有市场失灵,哪就需要政府管制,来矫正市场缺陷。但事实上,由于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公共利益理论在这点上就认为管制的潜在范围很广。潘伟杰在《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管制》中讲道: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交易成本、博弈成本为零,但现在社会从来不可能和谐,因此管制中的只要有人夹杂着一丝恶、一丝机会主义就会导致交易成本不为零,就需要管制来排除障碍。总之,管制是需要社会成员的有限理性以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社会成员合作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政府管制本质是一种公共服务。

法学家波斯纳(Posner,1974)认为管制公共利益理论有两个假设前提:一个是由于市场自身存在缺陷,在看不见手的作用下,社会并不能实现福利最大化,我们只能寻求“最优”政策来矫正市场失灵。在科斯(1960)和后科斯时代外部性发展为市场失灵的证据之前,自然垄断一直是支持管制的第一个而且唯一正式的证据;另一个是政府的管制行为几乎没有成本。该理论以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为基础,在利益集团管制理论创立之前,公共利益管制理论的原理几乎主宰了经济政策的思想。

随着政府管制范围的扩大——由经济管制扩大到社会管制,公共利益管制理论几乎用来解释所有的管制问题。然而,对管制政策效果的检验中,公共利益管制理论遭到实证方面的批判:实践中管制无效率,管制的产生不完全是因为市场失灵,管制方案产生不合意间接效应。同时,公共利益管制理论遭到规范方面的批判:管制是否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令人质疑;即使是,仍缺乏一种使公共利益行为转化为立法行动的机制。这些质疑使管制理论向超越“公共利益”范式发展,大力兴盛的是管制的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在利益集团管制理论中又延伸出了管制俘虏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激励性管制理论等等。

三、政府管制的考量

对于管制影响的考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中,是指估计管制带来或可能带来的主要正负影响的系统化研究方法。是经济学中的“比较静态分析”、“福利分析”、“博弈论”等分析方法在管制中的综合运用。国外研究主要有五种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支出预测研究法、工程成本分析法、生产率研究法和一般均衡分析法。我国主要从定性和定量分析视角对我国行业管制进行管制影响评估。在这方面研究比较突出的有:陈富良《政府管制的均衡分析》分析了管制均衡与管制成本效益约束、利益集团博弈、规则冲突间的关系;陈宏平的著作《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的对称与动态均衡》分析了市场结构和政府管制的关系;张汉林、刘光溪《管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分析了管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从以上这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值得借鉴。我国经济成功关键在于一方面逐步接触经济管制尤其是价格的管制使经济更有活力;另一方面放松经济管制的同时要加强社会性管制,此外还要政企分离,重塑政府管制的职能。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基本比较完善综合了经济领域和政治学领域对政府管制改革的需求,反映了市场经济中对政府要求放松管制的要求,加强社会管制又代表了政府管制要求实现公共利益的初衷;而政企分离则是对中国特色的政府提出的改革要求。这一分析正是从经济学领域中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证明管制要改革并为管制如何改革提出了有力的证据,这是与一些政治学领域研究管制改革的学者观点不谋而合。不但能够有效地进行管制改革,而且能够解决管制纷争,实现公共利益。

总之,过强管制或过松管制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强和松的度本来就难以把握,而且各个领域对管制的强和松要求都有所不同,所以管制失灵的存在是必然的。从学理上可以研究管制失灵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但在实践中只有逐步调整来减少失灵。总体上,只能这么说:当认为政府是“理性人”、“经济人”,追求市场效率的公共选择理论占主导时,就会要求政府放松管制,而此时我们在公共领域中就要做好加强管制,不能一味放松;而当政府管制公共利益理论强盛时,政府管制无孔不入,我们要保证公共领域中的有效管制的同时,在私人领域中放松管制,保证市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何帆,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5-39.

[2]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胡欣欣,等,译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4]余晖.政府与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5]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30.

[6]谢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7]潘伟杰.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8]王俊豪.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论转型经济中的政府规制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2001.

公民和我国的政府 篇4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1年5月1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醉驾入罪”正式实施。公民如醉酒驾车,将被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申领,更重要的是,新法规定醉驾是犯罪行为,最高可处6个月拘役。从行政违法行为变为刑事犯罪的定性,反映出的是整个社会对“酒驾”行为已经到了“零容忍”的程度。该法的实施

()

①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生命和人格尊严的尊重 ④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确保道路畅通

A.①②

C.②④B.①③ D.②③

解析:①说法错误,④“确保”说法太过绝对,均应予排除。

答案:D

2.(2011·广东广州一模)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然而,也存在着某些人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散布虚假信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公民应该()

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②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注意题干指向“公民”,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是决策机关,排除①。公民利用网络行使民主权利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有序参与,遵循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故选D项。

答案:D

3.(2011·福建三明三校联考)佛山市拟在五个城区主要路段禁行电动自行车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报纸留言、网络评议等方式积极参与讨论,方案经过适当调整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这体现了我国公民通过________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解析:A项为民主监督的方式,佛山把禁行方案公示,争求意见,最后获得市民认同,说明了民主决策中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B、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C

4.(2011·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检测)为创新干部选拔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10年11月,梅州市 1

在广东省首先探路基层党内民主,公推直选产生了两名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

()

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D.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意愿的机会

解析:A项属于间接选举的特点,B项为等额选举的特点,C项属于差额选举的特点。直接选举使每个公民有机会选举自己信赖的人。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2011·北京石景山模拟)为了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特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主题为“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的活动。这主要说明()

A.国家发改委是决策机关

B.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C.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反映自己的建议

D.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解析:题旨强调为“十二五”建言献策,使“十二五”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要求。D项符合这一题旨。公民建言献策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排除B项。C项不符合题旨。

答案:D

6.(2011·浙江杭州一检)某地逐步形成了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这被村民称之为“村里的人代会”。民主决策“五步法”之所以被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它()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④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④

C.①③B.②③ D.②④

解析: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排除②。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题旨强调村级民主决策,显然不能选④。①③为实施“五步法”的意义。

答案:C

7.(2011·吉林长春二调)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例》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删去了旧有条例中令人敏感的“拆迁”,代之以“征收”。有“征收”,就应该有相应的“补偿”。透过这一字面改动,可以看出新条例更加突出房屋征收和补偿的规范、公平、合理。这体现了()

①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人民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③立法机关完善立法,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增强 ④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A.①②

C.①③B.①④ D.②④

解析:材料侧重强调政府关注民生的理念和做法,不应从公民意识角度作答,政府不是立法机关,而是行政机关。故选B项。

答案:B

8.(2011·福建莆田调研)2010年12月2日,以涉嫌诽谤罪被刑事拘留的王某终于恢复自由。王某之所以“引火上身”,在于他多次写信举报同班同学,认为特殊的“高官”家庭背景助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案件发生后,在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关注报道下,法律专家和网民积极关注、评述刑事拘留王某的案件,对于案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材料中涉及的监督形式包括()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监督听证会和网上评议政府

A.③④

C.①③B.①② D.②④

解析:考查对行政监督体系的理解。王某写信举报是行使民主监督权利,①符合题意。新闻媒体和网络关注是舆论监督形式,选出③。②④题中未涉及。

答案:C

9.(2011·浙江百校联考)2010年9月25日,一篇《“最有个性的官方网站”:成都新都区网上信访平台不设防》的新闻迅速红遍全国。该家政府网站坚持不删帖、有问必答,甚至不删骂人帖。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①网络是民众实现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最佳途径 ②自觉接受网民的监督是有权威政府的标志 ③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得到有效监督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A.①②

C.③④B.①④ D.②③

解析:网络是民众实现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但不是最佳途径,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任其无序发展会有很多负面作用,衡量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故①②错误,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10.(2011·广东佛山2月调研)高中生小杨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给当地政府负责人写一份《关于提升政府权威的建议书》,他们列出的建议中有如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优化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③接受监督,让群众成为决策的主体 ④注重品行,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A.①③

C.①②④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公民要参与民主决策,但不是决策的主体,排除③。政府部门树立权威,必须优化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还要决策科学,做荣辱观的实践者,故选①②④。

答案:C

11.(2011·浙江宁波八校联考)2011年1月5日,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到乡间走小道”,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这么做()

①有利于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作出正确决策 ②就是为了调动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③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

A.①②

C.②③B.①③ D.③④

解析:要求领导干部到基层、到一线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有利于体察民情,集中民智。故选①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是说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听取建议和意见,为群众办实事。④与题旨不符,舍去。②与题意无关。

答案:B

12.(2010·福建泉州联考)据报道,《M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先后四次提交该市人大审议表决,都未通过,这在该市还是第一次。这一事例表明该市人大()

①通过地方立法规范行政行为 ②通过行使质询权对政府进行监督 ③依法对政府进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④依法对政府进行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A.①③

C.①④B.②④ D.②③

解析: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人大享有监督权、立法权,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为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故排除②④。人大没有通过审计监督条例,说明监督政府,规范政府行为。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0·吉林长春三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农民市民化的严重阻碍,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入城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城市生存没有安全感、稳定感,身份不明确,工作不稳定,无法解决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问题,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很多农民工因此返乡,放弃了在城市就业的机会。

材料二 为户籍管理立法是近些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的呼声。早在2003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陆柄华等34位代表就提出了尽快制定户籍法的议案。在当前,户籍法立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结合材料,从“民主决策”角度分析说明立法部门应如何提高户籍法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5分)

解析:获取和解读材料中“户籍法立法”关键信息,调动民主决策的途径说明措施。

答案:(1)立法部门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立法程序立法。(5分)(2)立法前,应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重视反映各方利益,提高立法的民主性。(5分)(3)通过专家咨询制度,深入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各方面影响,提高立法的科学性。(5分)(4)立法草案出台后,应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进行社会公示,保障公民对法律的知情和理解。(5分)(5)在立法决策时,应通过社会听证制度保证

公民参与决策,以对拟定的决策方案修正和完善。(5分)

14.(2011·福建厦门3月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电视台新闻访谈日记者围绕“关注用工荒,破解招工难”话题,展开调查和采访。

[新闻采访]

为了探寻“用工荒”的原因,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

农民工:东南部地区的工资虽然较高,但生活成本很高,子女的教育受到很多限制,很难照顾好家庭。况且目前家乡就业机会多了,打工何必舍近求远。

技术人员:尽管在东南部打工收入较高,但是压力大,在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碰到许多实际困难,难以享受“市民”待遇,个人发展空间有限,所以更愿意回家乡创业。

大学生:我们希望有良好的薪资待遇、舒适宜居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能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到哪里发展都可以。

(1)当前为了解决用工荒难题,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期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评析这一举措。(15分)

[新闻调查]

记者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搜集到美国商会上海分会最近的一个调查数据,28%的国际公司表明已经考虑在西部设厂,国内已有不少工厂迁移到西部建设。记者就此专访了某经济管理专家。

专家认为,当前一些企业向中西部迁移,主要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的选择。

(2)请你列举专家提到的“综合考虑的因素”的其中两个方面,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理由。(12分)

解析:第(1)问实质是条件不足型辨析题。为破解“用工荒”,政府履行了经济建设职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但这不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唯一措施。还要结合政府职能的知识围绕“用工荒”问题提出其他具体措施。第(2)问,要围绕“企业发展”,既可从国家角度,也可从企业角度阐明理由。

答案:(1)①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解决“用工荒”难题。当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保障和提高劳动者收入。这是解决招工难的重要途径,但不能完全破解“用工荒”难题。(5分)②政府还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来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荒”的难题。(5分)③政府还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环境、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来解决“用工荒”难题。(5分)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能围绕企业生存与发展相关的因素,无论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回答,做到有理有据,即可得分。如:①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理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②国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导向。理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③从微观的角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价格、资源、发展环境、地方性政策等展开分析,即可得分。

解读我国2017政府预算 篇5

预算报告是国家的“账本”,是我们了解国家的钱从哪来、到哪去的“窗口”。2017年我国的预算报告相较于去年,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简短精炼、重点突出、主线明确、内容翔实、富有新意。

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等。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今年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主要体现在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和继续扩大支出规模这两个方面。减税降费,就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扩大支出规模,体现了改革的意图,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比如民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根据预算报告,减税降费再扩5500亿。其中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减税方面的举措包括: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计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在降费方面,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四是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在支持实施减税降费的同时,要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规模扩大。新增财力以及调整存量腾出的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有效需求,加大对基本民生保障和扶贫、农业、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使财力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中央本级预算从严从紧控制,更多节省资金转移支付地方支持民生。各部门支出有保有压,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部门项目预算安排追踪问效,“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达到绩效目标的压减资金。盘活部门存量资金,长期不用的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急需,防止资金闲置浪费,以确保“人民过上好日子”。

而扩大支出的方法一是增加赤字,拟安排3%的赤字率。二是增加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四是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使用。根据财政预算,今年赤字率与去年保持不变,为3%,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2017年主要支出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扶贫、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保、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国防方面、支持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和基本民生兜底、中央基建投资和压减一般性支出方面。中央基建投资方面。根据预算报告,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占比,教育、社保、医疗卫生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名”,尽显民生情怀。预算报告提出,201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预算为2.94万亿元,占总支出的15.1%,成为财政第一大支出。此外,预算报告还提出,2017年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加快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加大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研究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在医疗卫生方面,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坚持适度保障原则,更加注重保大病。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均提高30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

除了减税降费和扩大支出规模以外,还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改变目前支出结构固化的格局,不能只增不减,必须有增有减,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必须加强财政管理,尤其是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注重资金的绩效,减少和避免资金浪费的现象。

2017年我国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情况如下:在一般公共预算当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612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同口径增长3.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35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83亿元,收入总量为80245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745亿元,增长6.1%。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5500亿元,比2016年增加15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141408.35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328.06亿元。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0018亿元,增长6%。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65650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8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5646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768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2%。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比2016年增加500亿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弥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15489.22亿元。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630亿元,增长5%。加上调入资金2433亿元,收入总量为171063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863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5%。赤字23800亿元,比2016年增加2000亿元。在政府性基金中,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7174.66亿元,增长3.6%。加上上年结转收入298.5亿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80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总量为55473.16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55473.16亿元,增长21.3%。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38.3亿元,下降10.1%。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28.03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2466.33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61.33亿元,下降9.7%。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1786.72亿元,增长7.3%。其中,保险费收入36907.9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2595.97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450.5亿元,增长10.3%。本年收支结余3336.2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6630.89亿元。

要切实做好2017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就必须做到以下五点:1.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2.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3.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完成预算任务。4.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5.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根据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2017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大财政支出优化整合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贯彻预算法,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为贯彻上述指导思想,政府制定了以下原则:第一,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第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第三,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第四,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第五,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国家各机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这些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最大力度发挥2017年政府预算的作用,保持收支的合理性;在收支上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向;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确保各项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在人民身上,增强人民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也有利于政府活动的有序进行。

FIN15052温丽纯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初探 篇6

摘要: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使用加快了本地发展的速度,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债务的不当运用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给地方财政带来极大的考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已给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深刻的危害。并且在举债的同时使政府蕴涵了巨大的债务风险,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其潜在风险也在增加。强化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已成为进一步改革、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如何扬长避短,防患于未燃,这既是中国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尚待破解的难题。关键词:

地方政府负债 成因 防范措施 正文:

一、地方债务风险的现状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直接借入、提供担保、欠账等形成的最终必须由政府偿还的债务。从当前政府统计口径看,地方政府总债务中包括直接债务、担保债务和政策性挂账三个部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省、市、县、乡镇共四级政府的负债。当前直接债务仍然占债务总额的绝大部分,其次是担保债务,政策性挂帐占较小的比例。

长期以来,大量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度日已成为公开秘密。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很难有全面、真实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对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主要是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但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大而增长。同时,债务需要还本付息,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以及大量隐形债务的增加,依次循环,风险逐渐被积累放大。

中国银监会曾披露,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存在严重偿还风险的贷款占比为23%,这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1.5万亿元。从政府层级来看,县级融资平台数量占比达60%,贷款余额占近一半,其中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依托政府融资平台等方式过度举债已接近极限,债务率已高达150%以上,个别县市债务率已经超过400%。地方融资平台局部风险的隐患,对于银行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中国地方债务的形成是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分配不协调,举债意愿与举债约束失衡的结果,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路径。

(一)制度因素 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过于庞大的事权与有限的财权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并未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进行实质性调整。此后,虽然对这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进行过调整,但总的趋势是事权向地方下放。与此同时,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中央将消费税、关税等大税种划归中央,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留给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是大税种的小部分、小税种的大部分以及税源零散、稳定性差的税种,并且省以下是越往下越“无税可分”的局面。这就使地方政府无法实现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建设性事务只能转而寻求制度外融资,部分县乡甚至连工资等经常性支出也通过借债来支付。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与投资约束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借贷投资居高不下。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不仅涵盖公共产品领域,而且涵盖部分竞争性领域。在竞争性领域,由于国有经济固有弊端,无法和民营、外资企业竞争,政府投资建成的国有企业大批亏损破产。二是政府投资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形成许多无效工程。三是政府多部门融资,分散管理,融资的决策主体、偿还主体、投资失误责任主体不明确。四是偿债意识淡薄,偿债责任难以落实。由此形成了相当一批无效投资,项目收益根本无法还款,还款责任最终转嫁给地方政府,形成巨额的政府债务。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转嫁,加剧了地方债务压力。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对经济、社会微观领域事务干预过多,产权不清,导致经济、社会主体缺乏自我风险约束;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及市场准入的限制,保险、担保、期货等民间风险经营机构难以快速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分散和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的市场机制难以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风险直接转嫁给地方政府,形成地方政府债务。

(二)政策性因素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到2005年,中央共发行国债9900亿元。这一政策从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诱发了地方政府自行举债或变相融资等问题,致使地方政府多年累积的债务迅速膨胀。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政策。国家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指导下,连续几次大幅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尽管中央安排了大量增资转移支付补助,但地方财政也需要安排一定投入。即便是由中央财政全部负担,地方还要自行消化“超编”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住房公积金等支出,以及与财政支出挂钩的法定支出。在财力增长低于工资性支出增长的地方,要么借债发工资,要么形成拖欠,其结果都直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三)管理性因素 机构、人员臃肿,管理松弛,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这是地方政府经常性支出负债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无论有无必要,均苛求“上下对口”,大量增加了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在人员负担加重的同时,支出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国标”工资之外,各地还竞相出台“省标”、“市标”等地方津补贴项目。管理松弛造成的财力缺口,只能举债或形成拖欠。各类升级达标活动加剧了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直接导致债务规模的膨胀。近几年来,为加快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纷纷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升级达标活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在有限任期内表现“政绩”,获取政治资本,在任期内不顾财力实际超前兴办公益事业,靠欠、挪、借、贷大量举债抓“形象工程”。由于领导者本人不必为当地政府所欠债务负责,导致地方政府在举债时往往毫无后顾之忧,只管借钱举债而不计成本,更不计风险,行政行为任期化、短期化。

三、政府债务的防范和化解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最终管理目标不是消除债务,而是有效控制债务的规模,防范和控制由此带来的风险,把债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要防范和控制我国现阶段的债务风险,应该从完善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来实现。

(一)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机制

地方政府如果有健全的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就能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实施有效预警和防控,实现政府债务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预警部门的专一性,避免出现多部门同时监管出现利益纷争,应由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定期统计和动态监控,同时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评价机构对政府信用进行评价,达到使公众对政府发债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二)建立科学的偿债机制

政府债务所取得的资金是对以后收入的提前使用,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偿债机制是保证政府信誉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政府增加偿债能力可以通过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通过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也可以通过压缩不必要的财政开支来加大偿债能力。必须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可以探索性的建立偿债基金,其基金的来源可以是政府债务项目的收益,也可以是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但偿债基金的数额底线必须要保证当年债务本息所需的风险准备。

(三)建立健全政府债务信息的公开机制

由于政府负债没有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因此政府财政报告中没有公开透明的政府负债风险信息,这样既不利于地方政府对本身负债情况的自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信誉,所以有必要建立政府负债信息的交流和公开机制,这样有利于上级政府更好掌握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可以更为合理的对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可以通过对政府负债余额、还债情况即新增债务情况的分析比对,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系统、科学的数据信息,以便使今后的政府债务计划更为高效合理。

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经济不可能在“零风险”状态下运行,但目前地方政府不规范、不透明、不可控、不受监督的举债行为容易积累足以冲至财政危机的债务风险,因此,必须注意合理确定和控制债务规模,强化地方债务资金运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地方债务资金使用效益,未雨绸缪,徐图整治,确保到期债务的及时偿付,维护地方政府的信誉。

参考文献:

[1]苏忠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改革出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2):67—71.[2]曹洪彬: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J].经济经纬,2005(3):133—135.[3]戈文鲁,芮晔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07(10):40—43.[4]魏加宁.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危机[J].商周刊,2004(5).[5]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选择视角[J].新华文摘,2004(16).[7]何晶,陈巍,朱辉,王青春.李志军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及解决办法[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8]毛莹.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J]经济天地,2009(4)

我国政府 篇7

去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升级,美国政府的“一举一动”持续成为各国媒体每日所关注的重要议题,甚至比以往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各国媒体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除了传统的新闻发布会、通讯社、西方主流媒体或者直接派特派记者前往采集信息外,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官方网站上每日及时更新的信息,实际上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如一个即便没有莅临美国财政部某发布会的上海记者,只要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轻点鼠标,也可以了解到美国财政部长最新的发言词以及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计划等,进行相关的国际新闻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美国政府网站及时有效发布的信息为各国记者及时了解美国政府的动态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也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在整个全球传播系统中的话语权。本文拟对美国政府网站进行考察,对其信息发布及网站版面视觉方面的特色进行研究,以对我国对外传播中如何利用政府英文网站这一重要平台来提高对外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美国政府网站特色分析

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所以美国财政部以及美联储的网站也是各国政府和媒体所最关注的美国政府网站之一。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年来经济领域日趋成为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最为重要的议题,所以笔者选取了美国财政部网站作为主要个案进行研究,分析其信息发布和网站版面视觉上等方面具有的以下几个特色:

信息更新及时,突出新闻性。美国财政部网站信息发布非常迅速及时,非常强调时效性,在信息列表上每一则信息前都有它的发布日期。美国财政部自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升级以来至2009年3月这7个月间,“新闻中心”所发布的新闻共达338条,也就是说平均每月发布新闻达48条、平均每日发布信息在1.6条左右。2008年9月15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升级,9月下半月财政部网站发布信息为38条,而上半月仅为9条,8月整月发布量也仅为22条。而随后的10月,也是7个月间月发布量最多的达71条。从这一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处于政府重要部门的美国财政部利用网站及时发布最新的政策信息。

版面简明亲和,信息易得。美国财政部的网站版面非常简洁清爽,以蓝白两色为底色,字体为黑色,主体共分为三栏,左侧为常规的提示栏和相关链接,右侧为近期的重大政策专题。除了版面视觉方面的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外,该网站的搜索非常便捷,浏览者可根据需求“按照类型浏览”“按照时间浏览”“按照议题浏览”等。简洁的页面和明晰的标示,使得浏览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信息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通过考察美国诸多政府网站后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超链接的特色,一般新闻中都有多个链接,使得读者可以获得相关或者更加进一步的信息。如2009年4月6日的一则新闻最末一句为“想要看向导以及需要的表格,可以访问IRS.gov”。此外,这些网站发布的信息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文字、表格等,还有图片和视频新闻,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体多媒体的特色。

美国政府网站的另一大特色,是特别为新闻记者设置的栏目,如财政部网站有“媒体向导”的栏目,在点击进入新闻中心之后就可以在左侧一栏看到这样一个标识。该栏目主要为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方便,发布了该部门相关领导的出访动向以及相关发布会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积极利用政府网站对外“发声”

网络媒体的出现,降低了国际广播和卫星传播时代巨大的经济与技术门槛,为发展中国家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对外传播模式、结构以及传播策略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发展对外传播事业开辟了新的渠道。我国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任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曾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美国相比在应用上只差两三年。”这说明我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增强对外传播的实力。

将网络对外传播媒体与政府英文网站相结合。根据目前的研究可见,大多数学者对于网络对外传播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创立的新闻网络媒体”(2)上,即我国日益形成的“6+3”网络对外传播格局,包括六大中央级网站:中国日报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络媒体、中国网以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网络媒体等;三大地方性英文网站:北京的千龙网、上海的东方网和广东的南方网,但是对于政府英文网站在对外传播当中的作用却少有涉及。

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的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陈美玲做了一次国外受众对于我国英文网站看法的调查,发现66%的受众通过本国媒体了解中国、10%的受众通过其他国外媒体了解中国,仅有22%的受众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他们获知中国信息的主要途径则是通过互联网。受众调查的结果还表明国外受众认为中国英文网站在新闻报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报道更像宣传而非新闻”“记者从官方立场上报道新闻”。(3)而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许多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如此看来,如果将政府对外“发声”的任务一部分交由政府网站来承担,而让网络对外传播媒体逐步转变话语方式,转变为更加贴近国外一般受众需求的网络媒体的话,增加“深度分析、背景报道和客观报道”,(4)提高在国外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或许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重大突发事件后有效利用政府网站平台及时“发声”。美国学者盖伊·塔奇曼认为,在新闻工作者与合法机构这一重要信息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得社会现状合法化。(5)因为记者在进行新闻事件报道中会“调用过去的经验”,去习惯的信源地采集信息,反过来也会加强其权威地位。由此可见,如果我国政府不断提供真实、有效、便捷的信息,从而树立一种有效信源地的地位,有利于吸引今后更多的新闻工作者前来获取信息。新华社中国特稿社的谭宏凯曾指出:“虽然海外媒体能够自由地在中国采访,但中国如此之大,他们不可能网络一切精彩的故事。”(6)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把握契机积极主动地“发声”,掌握话语权。在突发事件中,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谁就掌握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主导权;否则,很可能造成被动局面。突发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应该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迅速反应,向世界塑造一个真实、和谐的中国形象。

事实证明我国官方信源正在比以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受到更多的信任。此前学者对于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外媒报道中所采用的信源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地震的报道中,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水利部等官方信源多被引用。(7)随着近年来各种重大活动如奥运会等提升了我国国家形象,在重大危机事件中政府的及时反应也受到了外国媒体的好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今后要更好地利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契机,及时有效地发布真实性强、可信度高的信息,作为对外传播另一重大途径的政府网站实际上应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其与网络对外传播媒体的对外传播相结合,有利于形成更加多元化和专门化的信息来源,提高我国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探析 篇8

【关键词】法治政府;外源式;路径选择;途径

政府法治建设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法治建设已历经60余载,虽其间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但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纵观历史,我国政府的法治建设程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直接相关,并深刻影响到其转变与发展。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府法治化建设的核心,但对其建设路径的理解仍众说纷纭,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

法治政府的路径往往会受到该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国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有学者从推动政府法治进程的主体和动力的不同将政府法治化道路分为以下两种:社会演进型法治化道路和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还有学者从人类法治化进程出发,借助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将人类的法治化道路区分为两条:一条是英美的以普通法为核心的法治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大陆的以法治国为核心的法治主义路线。这两种分类方式,前一种强调在推动力量上的差别,后一种强调在法治来源上的区别,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能整合两种分类方式,避免交叉,可将政府法治化路径分为内源式和外源式两种。

(一)内源式政府法治化

内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是指推动政府法治化的力量来源于本土的自发演进,是民众法治意识逐步积累的产物,而且法制的形成大多注重法治化进程中的相关先例和经验。可见,内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完全建立在社会自发演进的基础上,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演化方式。英、美等国大致属于这一路径的典型。

(二)外源式政府法治化

外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是指政府法治化的力量来源于市民社会之外的力量,诸如政党和政府等,一般是这些力量借助于外来法治思想依赖建构的产物。外源式政府法治化完全依赖于法制设计者的理性,是其有目的、有步骤地以计划的方式予以推进的过程。一般而言,对人类理性的重视和推进政府法治建设所需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匮乏往往是一国选择外源式政府法治化道路径的基本条件。另外,由于外源式路径可以缩短法治进程、降低探索成本、减少社会震荡等优点,更能为政府所接受。

二、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环境

1.中国传统法治资源的贫乏。西方法治国家的发展表明,现代法治必须扎扎实实地建立在所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对人权的尊重及对权力的不信任等深厚的公民文化基础上,一旦缺乏这类文化,国家的法治化进程就难以获得持久的推动力。由于我国社会传统的法治基础薄弱,基层民众缺乏一种法律理性精神,在普通中国百姓的心里,权力是第一位的,法律一般不是首要考虑范围内的事,而这又导致两种现象:一是普通百姓的“自卑自弱意识的强化,对合理的政治权利的自我放弃。”二是“在没有一种公正的国家法律秩序的前提下,清官的形象就在软弱无能的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高大起来,他们是全知全能的法律化身。”正是由于民众法治观念淡薄,对法律信任度不高,依赖性不强,甚至认为“政府说了算”天经地义,使得依法行政缺乏法治的传统和动力。

2.我国政府主导改革的现实。我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在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说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这不对。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经济要有一个稳定的局势,中国搞建设不能乱。”考究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看出,改革是政府主导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政府一直在发挥着绝对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还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时期的体制,直至现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的胡温体制,正如邓小平一直强调的“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3.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一般来说,时间越紧迫,采取外源式法治化路径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在缺乏稳固的文化资源时,外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就会受到重视。布鲁斯·坎格尔指出:当一个国家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键关口,移植某些先进的制度可以成为推动这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化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是一个以自然演进为主的现代化过程,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从清朝末期开始的,但是那时的现代化只是初步的。由于封建传统势力的阻挠,现代化的进程十分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中国开始真正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紧迫而现实的。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外部因素是一个国家政府法治化路径选择的重要影响条件,如果一个国家比较保守或封闭,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即使外部因素的影响力很大。西方在政府法治化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成熟和成功的,值得我国借鉴与参考。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对国外先进法治思想是有保留、试探性的引进与移植,并且相对注重其外在形式,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外来因素对我国政府法治建设已经存在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逐步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经过近三十多年自己的摸索和对国外经验成就的借鉴,中国政府法治化建设已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三、我国政府法治建设的途径分析

基于中国传统法治资源的贫乏、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性、政府主导改革的现实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等因素,分析我国多年来的政府法治化之路,可见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的是一条外源式道路——政府主导推进的法治政府建设之路。结合我国政府法治建设的实际,当前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强化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首先,树立法律至上观念,提高领导干部法制意识,当前,提高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强化他们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内容;其次,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拟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最后,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大量的经常性管理活动,温家宝总理有一句名言“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负责实施80%以上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能否严格依法行政,对于社会的有序运行和法律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是重点环节。首先,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其次,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权限,明确责任,推进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最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都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

(三)强化监督严格问责

首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不断拓宽监督方式和渠道,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其次,严格行政问责,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追责力度,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

首先,要突出政府立法重点。要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与制度建设;其次,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政府立法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再次,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最后,加强制度创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要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要求,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推动制度创新,为政府法治建设提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袁曙宏.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J].求实.2006(18)

[2]王宝明.新中国政府法治60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王蓓蓓.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及转向[J].江汉论坛.2010(8)

[4]申来津,叶敏.法治政府的人本理念与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7(6)

[5]杨文圣,李仕文.构建法治政府之路径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EB/OL]见.http://www.gov.cn

[7]新华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上一篇:成长议论文800字下一篇: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