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男学生性别差异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论文(精选2篇)
【摘要】男幼教具有越来越强的市场需求优势,但是其得天独厚的性别优势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却得不到体现,应该使课程设置针对男女性别差异,男女学生数量差异以及男学生特有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真正使男幼教适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男幼教;课程;发展
国内的男幼教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的敏感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男幼师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新生师资力量,在参与幼儿的教育当中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男幼教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男学生的培养课程并没有区分度。
一、男幼教的市场需求优势
很多专家学者都指出,男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因为其性别而形成独有的教育优势,他们得天独厚的身体素质、积极的个性品质、开放活跃的思维方式、特殊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密不可分。但是男幼教在我国的幼教事业中始终很缓慢,在整个幼教界呈缺乏状态。国际上,日本男幼师比例只约为7%,美国幼儿园男幼师也不过约占10%,而在中国男幼师的“存活率”还不足万分之七。男性教师本来数量就很少,还有“2-3年”的流失周期,从而造成了男幼教在学前领域的严重缺失和发展缓慢。这一问题的原因来自于经济、社会各方面,但是从学校的人才培养来看,男幼教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源头其实在于男性在性别上与女性有根本的不同之处,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一刀切模式不能适应男学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最终也按照培养女教师的方式来培养男教师。男教师本身的性别优势得不到发挥,却不断强化其性别差异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不适宜性,最终导致男生在专业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逐渐隐匿了自己的性别优势,在就业中迷失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无法发挥男性在幼儿教育中的独有优势,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社会认可度得不到提高,最终造成了男幼教心理层面上离职的原因。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做出共同的努力,而在学校层面,制定适宜男学生性别差异的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实践课程,是突出男幼教性别优势的基础性措施,通过因材施教,让男幼教在学习和从业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是提高男幼教职业归属感和个人价值感的有效途径,也就最终解决了幼儿园男老师数量少,质量不高而且流失快的现实问题。
二、男幼教的人才培养课程缺陷
男幼教的相关研究是近年学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但一般集中在男幼教的性别优势在心理性别上对幼儿成长的有益影响以及相关的社会心理机制,都是从男教师本身出发的研究居多。本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将男幼教的性别作为研究维度,聚焦于男幼教在无性别差异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中逐渐弱化了性别优势这一问题,将人才培养和男幼教的教育特点的结合作为研究重点,以五大领域课程设置为基础,探究适合男幼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设置性别区分的课程体系能完善五大领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解决男幼教缺失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和实施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帮助男幼教找数女性教师格格不入的局面,提升男幼教的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认可度,也能减轻男幼教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心理压力。
三、建设适合男学生的课程培养模式
(一)课程突出性别差异。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课程是具有明显的女性色彩倾向的,无论是基本技能(说,弹,跳,唱,画)的实践课程教学,还是理论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基本上是以培养女教师的角度在进行教学。男学生在性别上的优势不仅得不到发挥,还被潜移默化地扭曲成了女性化学习模式,这对于男幼教的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
(二)课程针对男女学生数量不平衡。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分布都是极端不平衡的,这对于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形成了尴尬的窘境:男学生如何在女性化色彩浓重且数量占绝对优势的课程中寻求自身的立足点?以小组教学法为例,男学生可能因为数量上找不到适合的搭档,只能扭曲自我特色融入女学生群体中,一方面自身得不到恰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集体教学带来阻碍。
(三)课程针对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男学生由于自己的性别特点,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是应该与女学生形成区分度的。男学生由于理性化思维更强,身体运动更活跃,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更适合管理层面以及健康领域专项教育活动的工作。根据男学生本身的就业目标形成专门化的课程结构,帮助男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调整。男性进入幼教领域已经是越来越蓬勃的发展潮流了,而高校应该及时关注这一点,适时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调整,真正使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适合于女性角色,同样也能让男幼教得到长远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楠,田园.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J].辽宁商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68.
[2]徐志国.男幼师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内在矛盾的探究.bbs.jschina.com.cn/njg/archive.
[3]李巧萍.应重视培养和任用幼儿园年男教师[J].现代教育论丛,1992(2)57.
[4]潘敏.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及弱点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1):66.
[5]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J].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76.
一、男幼教的市场需求优势
很多专家学者都指出, 男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因为其性别而形成独有的教育优势, 他们得天独厚的身体素质、积极的个性品质、开放活跃的思维方式、特殊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 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密不可分。但是男幼教在我国的幼教事业中始终很缓慢, 在整个幼教界呈缺乏状态。国际上, 日本男幼师比例只约为7%, 美国幼儿园男幼师也不过约占10%, 而在中国男幼师的“存活率”还不足万分之七。男性教师本来数量就很少, 还有“2-3 年”的流失周期, 从而造成了男幼教在学前领域的严重缺失和发展缓慢。这一问题的原因来自于经济、社会各方面, 但是从学校的人才培养来看, 男幼教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源头其实在于男性在性别上与女性有根本的不同之处, 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一刀切模式不能适应男学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性, 最终也按照培养女教师的方式来培养男教师。男教师本身的性别优势得不到发挥, 却不断强化其性别差异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不适宜性, 最终导致男生在专业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逐渐隐匿了自己的性别优势, 在就业中迷失自己的职业定位, 从而无法发挥男性在幼儿教育中的独有优势, 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 社会认可度得不到提高, 最终造成了男幼教心理层面上离职的原因。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做出共同的努力, 而在学校层面, 制定适宜男学生性别差异的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实践课程, 是突出男幼教性别优势的基础性措施, 通过因材施教, 让男幼教在学习和从业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 是提高男幼教职业归属感和个人价值感的有效途径, 也就最终解决了幼儿园男老师数量少, 质量不高而且流失快的现实问题。
二、男幼教的人才培养课程缺陷
男幼教的相关研究是近年学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但一般集中在男幼教的性别优势在心理性别上对幼儿成长的有益影响以及相关的社会心理机制, 都是从男教师本身出发的研究居多。本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 将男幼教的性别作为研究维度, 聚焦于男幼教在无性别差异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中逐渐弱化了性别优势这一问题, 将人才培养和男幼教的教育特点的结合作为研究重点, 以五大领域课程设置为基础, 探究适合男幼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 设置性别区分的课程体系能完善五大领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解决男幼教缺失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 课程设置和实施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帮助男幼教找数女性教师格格不入的局面, 提升男幼教的自我价值, 增强社会认可度, 也能减轻男幼教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心理压力。
三、建设适合男学生的课程培养模式
(一) 课程突出性别差异。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课程是具有明显的女性色彩倾向的, 无论是基本技能 (说, 弹, 跳, 唱, 画) 的实践课程教学, 还是理论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 基本上是以培养女教师的角度在进行教学。男学生在性别上的优势不仅得不到发挥, 还被潜移默化地扭曲成了女性化学习模式, 这对于男幼教的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
(二) 课程针对男女学生数量不平衡。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分布都是极端不平衡的, 这对于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形成了尴尬的窘境:男学生如何在女性化色彩浓重且数量占绝对优势的课程中寻求自身的立足点?以小组教学法为例, 男学生可能因为数量上找不到适合的搭档, 只能扭曲自我特色融入女学生群体中, 一方面自身得不到恰当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给集体教学带来阻碍。
(三) 课程针对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男学生由于自己的性别特点, 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是应该与女学生形成区分度的。男学生由于理性化思维更强, 身体运动更活跃,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 更适合管理层面以及健康领域专项教育活动的工作。根据男学生本身的就业目标形成专门化的课程结构, 帮助男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调整。
男性进入幼教领域已经是越来越蓬勃的发展潮流了, 而高校应该及时关注这一点, 适时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真正使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适合于女性角色, 同样也能让男幼教得到长远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楠, 田园.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J].辽宁商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68.
[2]徐志国.男幼师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内在矛盾的探究.bbs.jschina.com.cn/njg/archive.
[3]李巧萍.应重视培养和任用幼儿园年男教师[J].现代教育论丛, 1992 (2) 57.
[4]潘敏.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及弱点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 (社科版) .2002 (1) :66.
[5]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J].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76.
【适宜男学生性别差异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正性别差异研究09-18
适宜的教学法12-13
适宜的爱活动方案06-09
医疗适宜技术推广10-28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手册11-27
推荐中医适宜技术总结12-27
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01-26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制度01-30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09-25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