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苏菲的世界》阅读体会(精选11篇)
这种特殊奇妙的感觉用语言无法形容,这也是读完整本书的感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很自然地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找到了解释就会很兴奋,很惊喜。明白了很多生活中细微之处见真理。原来我们所要的,都可以在哲学中找到答案。很早以前心里就有类似的冲动,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才明白,那是潜意识中哲学的力量。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存在类似的感受,就像当初JEFF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我说一定要看啊。事实证明,太值了。哲学家所做的,和教师不同的就是教师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获得报酬,而哲学家是基于一种类似天赋使命的职责,要给一个答案。我猜这也是作者写书的初衷吧。作为高中哲学教师,致力于人的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JosteinGarrder他老人家就是艾伯特。教年轻的苏菲们在15岁之际一些赋予人生以意义的哲学知识。我们,就是苏菲。这世界,是我们永远要探索下去,每代人都要重新问一遍的未知题。
仅仅看一遍是不够的,Jostein已经用反讽明确地告诉读者们要重新读几遍,然后才会获得更多乐趣。
这是一部哲学史,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束指引方向的光。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食指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几页了,就要结束了。就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很奇怪,怅然若失。苏菲和艾伯特最终成功了,逃出了少校的意念,但是,他们之后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那一场荒谬的花园宴会,唯一理性的哲学演讲,少校给席德讲述宇宙的奥秘,在少校丰富的想象力中不断出现的童话故事主人公,用尽毕生心血写的一部送给女儿作为生日礼物的一本哲学启蒙书。这些,就在苏菲和艾伯特弄断了锁住船的绳子,使席德意识到了空气中他们的存在,和爸爸要一起划船的对话中,结束了。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很强烈的失落感,就好像走一路风光无限的旅行,沿途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甚至不惜停歇,停在半路,却又被好奇和其它神秘力量拽着,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直到终点才明白旅行的意义,直到结局才意识到那样脆弱,最不愿面对的,最不可避免的,结束。
《苏菲的世界》是如何将哲学通俗化的?作为小说, 它具有什么样的文学价值?是什么使它如此吸引读者?以下做详细论述。
一、故事梗概
小说开端, 快过十五岁生日的苏菲收到两封奇怪的信, 信中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 但找不到关于寄信人的任何信息。紧接着, 极不寻常的信纷至沓来, 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寄来的书信, 接下来苏菲慢慢明白, 写信者是一个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 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一般每封信介绍一个时期的哲学或者一个西方代表性哲学家。这样, 奇特的哲学课程从希腊神话开始, 按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欧洲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 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浪漫主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自收到这位神秘哲学家的书信后, 苏菲一直希望弄清楚哲学家的真实身份, 为此她想办法跟踪和调查哲学家的行踪。与此同时, 小说中还会用简单却传神的笔画勾勒出苏菲的生活场景, 如交代她的爸爸在一艘大油轮上工作, 忙得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 难得有时间在家;苏菲有个同年级同班的好朋友叫做乔安;苏菲的15岁生日快到了, 她的妈妈和同学乔安在为她的生日聚会做准备, 等等。
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里, 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哲学课程, 还有不少奇怪的事情发生。如苏菲在信中会突然收到一张哲学家让她转交给席德的明信片, 而有时候哲学家在信中又直接把苏菲叫席德;可苏菲并不知道席德是谁, 家在哪里。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场景突然变换成席德在黎乐桑郊区古老的船长屋的阁楼里, 席德刚刚起床, 这一天是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她十五岁的生日, 她打开放在床头几上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 发现里面是一本书稿, 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席德的父亲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 他热爱哲学和写作。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原来都是上校故事中想象的人物。小说中的一些背景, 包括故事地点、事件和使用的物品, 都实际来自席德和他父亲的生活环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苏菲会看到寄给席德的卡片在任何地方:书信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树干上……席德开始阅读父亲的小说手稿《苏菲的世界》, 从那时起, 苏菲的故事、哲学课程和席德的世界便相互交叉, 构成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不只有席德、苏菲和哲学家, 连作者———也就是席德的父亲也会随意自由地出入作品情节, 打乱故事原有的正常框架和读者的整体思维。
二、后现代叙事策略
《苏菲的世界》至少有三个叙述者: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这三个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 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 相互交叉在一起, 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这样奇特的叙事艺术在二十世纪中期并不少见, 甚至可说是当时文学写作技巧的主流之一, 也就是归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技巧中的一种———“元小说”。
“元小说”又称“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类小说主要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法、美及阿根廷等国。“元小说”作者往往身兼叙述者、主人公和作者等多重身份, 能够自由出入作品, 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等发表看法。这就使得虚构世界的虚构行为成了一个故事, 使故事本身具有了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独立性。这种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方法与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小说迥然不同, 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能够赋予后现代小说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促成后现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结构。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叙事方法, 贾德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询问时提出了一个名词:“浪漫主义的反讽”。贾德说他并没有在特意写作哪一类小说, 只是当时内心有一股力量驱策他把一个故事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叙述出来。他解释说, 作家为了打破作品带给人的虚幻感受, 会扮演上帝的角色向读者传达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夸张的或者讽刺的, 让他们至少在那一刹那间想起自身存在的世界, 并且明白自己所读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他认为这种打破幻象的形式就叫做“浪漫主义的反讽”。戴维·洛奇在谈到为什么现代作家喜欢使用元小说形式时说:“对其他一些现代作家来说, 与其说超小说话语是作家逃避传统写实主义制约的托辞, 不如说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是灵感的来源。” (2)
“元小说”叙事不是后现代小说的唯一叙事手法, 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流叙事类型。在小说创作中, 后现代小说家仍在讲故事, 但他们在讲故事的同时故意揭穿其虚构性的本质, 即通过自我暴露、自我评述的方式揭示其创作过程, 从而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种“元小说”的叙事策略是:小说虚构的框架在建立之后被不断打破, 想象的语境形成之后很快被解构;小说中往往含有多个叙述者或者若干个不同的视角, 从而不可避免地改变叙述语境。具体来说, 元小说的叙述策略可以总结为叙述时间上、叙述视角上、叙述结构上、叙述语言上和叙述手法上的自由。
上述这些元小说叙述策略, 在《苏菲的世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 高度自由的时间观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叙述哲学史的小说, 首先在作品中应该呈现的是西方哲学史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按照西方哲学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其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在特定的时候, 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容易地明白, 作者会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而故意采用再现历史的手法。如艾伯特的哲学课不仅通过书信的形式传授, 而且有几次将哲学内容改编成戏剧和电影故事, 甚至拍成录像。其中一部录像是关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雅典的。录像带的开头是艾伯特站在雅典巴特农神殿的废墟上介绍雅典的历史、苏格拉底时代雅典城的建筑布局及有关苏格拉底的一些趣闻, 突然间废墟上升起了昔日雅典城的建筑, 重现了街道上繁华的景象。艾伯特本人则换上了当时雅典人的装束, 混在人群中间, 并向苏菲介绍了他身边的两个人, 他们分别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时屏幕上的柏拉图面带微笑, 他给苏菲出了四道哲学思考题, 就像老师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一样。哲学史的故事里面加入不少想象成分, 使得哲学的内容变得生动。阅读这些书信如同在听老师的精彩授课, 一点也不枯燥。其次是关于苏菲的故事里的时间顺序。小说的前半部分大体, 故事里的时间发展主要是按照苏菲十五岁生日一天天地临近时的活动展开的, 包括她的想法、妈妈的活动和好朋友乔安的活动。但是到了小说中间部分席德出现, 关于苏菲的故事框架被打破, 苏菲的时间也被席德的时间代替, 二者交叉进行。虽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席德的时间是占主导地位的, 但是哲学史的宏观发展顺序和苏菲的活动有机地散布其间。因此, 这部小说的时间是在这三条时间线索之间自由交替进行的。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后现代小说叙事与以往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高度自由的时间观。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眼里, 历史与现实可以自由交替, 昨天和今天也可以无所谓先后。就像在苏菲的哲学课程里, 前一节课和后一节课可以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又或者, 为了叙述讲解的方便, 哲学家把课程倒着上;有时, 课程与课程中间夹杂苏菲和哲学家的冒险历程……这些都让我们深刻感觉到, 时间在这个后现代主义作品里仅仅充当一个补充的线索, 并不像传统小说中作为叙事手法的一种, 占过大比重。
(二) 灵活转换的叙述视角
《苏菲的世界》的三位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苏菲和席德。在小说开始时, 以一个快满十五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角度诉说平常的日常生活, 紧接着便出现了神秘人的书信, 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向小女孩苏菲介绍西方哲学史。到了故事的中段, 另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席德出现了, 在她的生活中, 我们惊讶地发现之前的苏菲和哲学家都是虚构的, 书中的苏菲和给她写信的人艾伯特只是一位少校给女儿席德的一份生日礼物———一部为她撰写的书中的主人公, 他们只存在于少校的想象中, 只是打字机打在白纸上的字, 而少校则是苏菲和艾伯特的作者。但是少校也是一个虚拟的人物, 他是作者假象的叙述者。他串起了苏菲、哲学家和席德的世界, 而且自己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后半部分的章节中, 承担部分故事情节。虽然叙述复杂的故事, 但是作者贾德用高超的写作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但是十分合理通顺的故事线索。在苏菲和艾伯特的交往中, 大多运用第二人称, 而在席德的另一个世界中, 则多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灵活地转换叙述视角, 于是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成功地相互交缠在一起。也许, 作者并未完全排拒传统小说的全知视角或是有限视角, 也并未排拒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 但它所强调的视角却不再像传统的那样固定, 而且其人称也在不断改变, 即“我”和“他”是可以不断转变与随意互换的。
我们可以看书中的一个例子:易卜生《培尔·金特》的第五幕, 培尔乘的船翻了, 有被淹死的危险。这时候, 另一个旅客漂过来, 告诉他不要担心, 因为“没有人会在最后一幕的中间死掉。 (3) 这样的话是借助“另一个旅客”的口所说, 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表述。在后现代小说里, 作者通过使用这种多重且可变的视角, 设置多个叙述者, 从多个视角讲述故事, 达到元小说创作的目的———暴露文本所描述对象世界的虚幻性。再往后看到苏菲和艾伯特策划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逃跑, 他们要趁少校思维混乱不堪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逃出他的意识之外。这是以往小说前所未有的一个故事情节———本身处在虚构故事中的主人公居然要逃出他们的“无所不在的上帝”的掌控范围, 这样的情节设计令人惊叹。当然他们最后还是趁少校意识混乱时, 从少校的意识中成功逃离了。成功逃离这个故事情节是对传统文学思想的一种反叛和委婉的讽刺, 也是作者所说的贯穿全文细节处的“浪漫主义的反讽”, 它是作者贾德高度赞扬个人意识的表现, 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三) 碎片化的叙述结构
《苏菲的世界》的行文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分章的, 目录上明确标示了每一个阶段的名称及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理论, 看上去就像是西方哲学史的提纲。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 如“少校的小木屋”、“明信片”、“花园宴会” (4) 等。由此可见, 《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方哲学, 其中也有小部分故事性的内容。正因为这小部分的故事内容, 让《苏菲的世界》的结构由严整变成了分裂、由统一变成了不连贯, 进而使小说的框架变得碎片化了。而且作者为了营造碎片化的叙事, 明确告知读者作品中人物的虚构性。“在许多元小说中, 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 死不了却也从来没有出生, 不可能有所作为。” (5) 他描写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 先是难以相信, 到沮丧失望, 到谋求改变现状, 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 她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的时候, 他们便安于现状, 并开始期待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 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永远不会老去……叙述者的这种不断变化解构了原文本的真实性, 读者再也不会一进小说就跟着叙述者一成不变地走下去, 而会对叙述者做出的各个变化给予不同反应。
又如作品的“浪漫主义”一章, 哲学家给苏菲上课时说到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也名叫苏菲:
“而且她在十五岁零四天去世了……
‘你把我吓坏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艾伯特坐在那儿看着她, 脸色凝重。然后他说:
‘可是你不需要担心你的命运会像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一样。’
‘为什么呢?’
‘因为后面还有好几章。’
‘你在说什么呀?’
‘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 (6)
在阅读这样一段文章时, 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 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这句话就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读者会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接下来会思考这段话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而不是饶有兴趣地一直把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看下去, 看到最后。一旦读者开始领悟和思考书中的哲学内容, 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便达到了。
(四) 新奇个性的叙述语言
讲究叙事的语言运用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对文本叙事形式的多样化追求是后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 强调“怎样写”的程度远远超过“写什么”。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叙事时大体遵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即使出现倒叙和插叙的现象, 作者也会在这样的叙述进行之前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醒读者。与此不同, 与以往小说强调写什么相比, 后现代小说更强调怎样写。“怎么写”就成了许多批评家在探讨后现代小说标志时常常提及的一句话。由于这个鲜明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更热衷于追求新奇个性的叙事语言。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看来, 一篇小说的语言可以是诗歌、散文、报纸新闻、广告和政府公文等诸多文体的混合物, 如果应用得当, 则它们的效果不一定比一篇按固定的小说模式写成的小说差, 诗歌也不一定要强调情感和韵律的作用, 也可以将小说、戏剧、散文等带有独特个性的语言元素杂糅其间, 用于强化诗歌的散文化效果。打破文体的边界, 取消语言的细分, 把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素材有机地融为一体, 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秘籍。
乔斯坦·贾德并没有像有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那样只热衷于“怎样写”的文字游戏, 把世界描述成一堆破碎凌乱没有意义的碎片, 让读者迷失于语言迷宫之中而无所适从。在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 就叙事结构而言, 抛却了传统小说所追求的整体性效果的后现代小说表现就是以破碎、分裂的结构出现的。透过贾德时序颠倒、空间错位的文本, 拥有不同语类形式的没有统一性的语言形式, 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她始终执著表现的内容, 那就是哲学史的历程和基本的哲学理论。我们一直清醒地与作者进行对话直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这就像一场与哲学的美丽邂逅。她借“后现代主义”展开奇思妙想, 用“后现代主义”横扫陈规陋习, 对哲学世界进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对哲学文化进行重新理解和阐释。
(五) 多样化的叙述手法
在进行叙事时,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叙事时会故意打乱事件的真实发生时间, 不遵守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线性流动性, 使作品中的时间断裂, 事件与事件之间不连贯, 事件本身变得不确定。他们很少甚至根本不给予读者任何时间上的启示。这样的叙述手法使时间显得无序、杂乱、零散, 并且能够拓展叙事空间, 读者很难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中感受到理性和意义的存在。无理性的创作手法象征无理性的后现代社会生活本身, 因而更适合表现现代人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感受到的兴奋、无助、迷茫及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处于分裂状态的精神世界。于是, 在《苏菲的世界》这一后现代作品中, 现代派最常用的艺术技巧如意识流的内心独白、隐喻、象征、联想、时空错位等虽然并未被抛弃, 但已退居其次, 而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则得到普遍运用, 其中最突出的有四种。
1.“拼贴”:将各种文本如文学作品, 科学论文, 哲学、历史和神学著作, 新闻报道及日常生活中的俗语、俚语等组合在一起, 或把文字、绘画、广告, 甚至地铁月票、购物发票等拼凑在一起, 组成一个杂烩式的“泛文本”, 使一些毫不相干的片断构成一个似乎有内在关联的整体, 破坏和颠覆既成的文学形式和规范。读《苏菲的世界》我们会发现, 小说中包含书信、明信片、录像、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 带有明显的“拼贴”痕迹, 把互不相干的各种声音、文字和图画组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读不过是个虚拟的故事。巴赫金认为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是小说“复调”结构的一个方面, 而在元小说中必定会有这种“复调”形式。而且在以往的小说中, 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 这个作者的声音一定是忠于现实的, 只有元小说没有这种主导者的声音, 而是自然地让各种语类形式并存。《苏菲的世界》的语言具有以上特点, 实践了一种类似“巴赫金”式的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2.“蒙太奇”:将不同文体形式、不同艺术风格的语句和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在一起, 或把一些在内容、形式上并无联系、处在不同时空层次的叙述衔接起来, 增强层次感和对读者的感官刺激。在作品中,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哲学家正在给苏菲讲哲学课, 突然从他的嘴里说出一句“再见, 席德!” (7) 这句话让苏菲吃了一惊, 因为她们谁也不认识席德, 而且就连哲学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还有就是作品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各自独立, 主人公一个是虚构的, 另一个则是这个虚构故事所讲述的另一个虚构故事的主人公, 等等, 都让人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
3.“露迹”:指作者在作品中以叙述者、主人公的身份, 自由切入作品内部, 有意识地、系统地揭示小说作为艺术品的身份, 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等发表评论, 目的是为了在作品内部寻求小说的意义。如小说作者在作品里堂而皇之地说:“小事一桩, 我亲爱的同仁。我想在哪里, 就在哪里。” (8) 这里的“我”就是作者, 他高高在上, 无所不能, 掌控故事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与读者的感受。在这样的小说中, 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 既存在又不存在。正是因为作品中种种自我暴露, 读者已经不再相信叙述者所描绘的那个支离破碎的故事, 故事不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达到了元小说写作的目的, 从而把读者的思维拉入了对小说自身的思考及小说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4.“反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或扭曲的模仿, 使其变得滑稽可笑。这个表现手法是作者贾德写作《苏菲的世界》时一直有意识运用的写作手法, 贾德称其为“浪漫主义的反讽”。这其实指的就是人物的“自我意识”, 而无处不在的“自我意识”正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可以说贾德在创作中是在自觉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形式, 作者贾德实际上是运用后现代主义中的“元小说”写作手法进行构思和创作的。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不难看出, 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体现出的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他不仅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创新精神为长期以来未找到合适方式的哲学写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而且灵巧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 将哲学世界的知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使哲学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的发展浪潮中。
三、结语
小说《苏菲的世界》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的青睐, 风靡全球。现在我们知道它何以如此畅销了。《新闻周刊》 (国际版) 有以下评价:“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 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 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 (9) 的确, 通俗化写作是让哲学卸下晦涩难懂的面具的一个有力武器, 作者乔斯坦·贾德主要就是通过增强趣味性而达到通俗化目的的。我们在阅读《苏菲的世界》时让自己的思维和作者的灵感相碰撞, 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享受, 更能从中学到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哲学大家的精髓思想。
《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了乔斯坦·贾德的哲学功底。不能只是泛泛地说贾德是一位作家, 而应该说, 贾德是一位哲学作家或哲学家。在崇尚功利、注重物质享受的时代, 要提高民族的思维能力和哲学素养, 就一定要汲取哲学基本知识, 注意孩子的哲学启蒙, 更需要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通俗化了的哲学读物让大众学习, 尤其是给孩子学习, 更需要贾德那样优秀的哲学家或哲学专业工作者为民族文化事业贡献力量。贾德是可敬的, 他的作品是献给全人类最好的礼物。
总而言之,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哲学史小说, 作者首先要将晦涩的哲学术语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 并且让人清晰明白;其次要将哲学知识形象再现, 却不是照搬照抄, 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哲学融入到小说中;而且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不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里, 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要让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服务于哲学知识的讲解, 所以作者势必要在制造幻觉的同时打破幻觉。因此, 在《苏菲的世界》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叙述策略对于更好地解释哲学史和哲学术语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了《苏菲的世界》这部在构思上特别大胆新奇, 在叙事方法上别具一格的奇小说的成功。这部书的写作充分显示了作者厚实的哲学功底、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造诣。有人说, 贾德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因为在人们试图将他归类时, 他的《苏菲的世界》让他逃离了所有的定义。在文学界和哲学界更有学者认为, 《苏菲的世界》一书不能代替严肃精深的哲学史专著, 也不是一部优秀的哲学教材或出色的哲理小说。这些批评之词与其说是《苏菲的世界》的局限, 还不如说是它独具的特色。
或许只有这一件事是确定的, 那就是贾德什么派别都不属于, 其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苏菲的世界》无疑是一部哲学神思与艺术妙想交相辉映的奇书, 更是哲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产物。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哲学和文学也许不能相互替代, 但它们的结合, 却可以产生非常美丽的孩子。” (10)
摘要:《苏菲的世界》是一部融洽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精彩的故事内容的哲学畅销书, 它将哲学通俗化, 文章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针对其所采取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展开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哲学通俗化小说,后现代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1][捷克]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7.
[2][美]马丁 (Martin, W.) .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钱衍善等.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5][英]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涂险兰.论《苏菲的世界》的写作技巧[J].湖北大学报, 1996.
正如《苏菲的世界》中,一开始的苏菲被“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深深困扰着,但她也清楚的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她才坚定的认为:“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也才开始在神秘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的探寻“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才开始一点点的明白:“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变化发展的”,“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当然,毫无疑问的,我也跟随苏菲,跟随神秘老师虽懵懂但也收获颇丰的开始触到了许多哲学的根须,多了许多探问和思索。
正如有人说:《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苏菲的世界是将艺术与学术完善联合,路程经过过程熟悉的载体转达咱们生疏的信息。好像又回到了古希腊,凝听苏格拉底的教育;如同处身于中世纪的城堡,见证平明前的暗中。恣意洗澡文艺再起的温暖太阳光,沉浸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气氛之中。忘怀了凡尘的喧嚣,只觉真理的巨大以及艺术的魅力。随即,穿梭频繁于资产阶层革命的硝烟中,仔细体会现代哲学的曙光。面临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连着串现代哲学的开山祖师始祖,咱们还不遑表达心里的崇拜之情,发蒙运动的前驱便闯进了汗青的大戏台。飞速度完成长的工业鞭策着汗青的车轮驶入了极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培养了更多的哲学伟人。
黑格尔、康德承袭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阐扬到了及至。尔后马克思的《本钱论》、达尔文的《高级演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剖析》三位伟人、三部著作掀起了3个范畴的革命巨浪,开创了1个全新的世界。祖先把1个又1个不解的哲学出题目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流传到后世佳品赐赉咱们。哲人用艺术的口气辅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传染魂灵。咱们的祖先在残留名贵精力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贵重的检定之玄门授于世。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资料很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资料广,但并不紊乱,书中资料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资料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资料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
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明白,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除此之外,作者很有才华,他用了一个很大胆的写法,如果写得不好很有可能会让人浑浊不清。他在书中的谜团是一环扣一环的先是陌生人的来信,再是一个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秘小屋,就这样神神秘秘的,开始还好,疑团是能够解开的,但是越到后面,我便越是一头雾水。什么会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捡到钱,捡到明星片诸如此类,只在电影中能够看到的情节,让我更加怀疑这是不是一部悬疑剧。直至到《柏客来》这一节,才开始揭秘。原先苏菲是一位书中书的人物,这是不是为了提高读者兴趣而故意这样写的呢不是,他的构思是这样的席德是真实存在的任务,而苏菲是像小红帽一样的人物,因此她能够看见小红帽,爱丽丝,亚当夏娃……
苏菲是虚构的,她自己很能明白这一点,但是她依然不停地最求真理,哲学影响了苏菲的世界,而苏菲也影响了席德,两个女孩都明白彼此的存在。也许作者想说明苏菲不仅仅仅是一个小说人物,也是一个活人们心目中的人。他赋予苏菲和艾伯特灵魂,使他们在现实中当一个像幽灵一样的人物。但这点与他之前所写的没有鬼神存在的哲学相反。但实际上这一点不矛盾,因为这些都是艾勃特编出来的。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按我看来也能够这么理解。就像电影盗梦空间一样。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作者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此刻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好处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明白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但是我明白,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笛卡尔说: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此刻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先竟是如此……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礼貌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礼貌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历史礼貌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但是是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卫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但是。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无不倍觉珍惜与伤感。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
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
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好处呢不,哲学的好处其实就出此刻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样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好处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能够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贾德是担当者,而不是始笔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简直确是极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玄想的世界、钦迟的世界、感慨的世界。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再从笛卡尔到康德,乃至马克思、弗洛伊德,作者乔斯坦?贾德借艾伯特之口通过哲学伟人向我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从希腊文化到中世纪,再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乃至我们这个时代,乔斯坦?贾德的笔触助我俯瞰人类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跟随哲学家们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领略人生的大智慧……
存在主义,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历代哲学家唇枪舌战,为如何认知与思考这个世界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使人类对世界、对自然、对自我有了更加先进与客观的了解,更让人类随着思想的进步而变得更有智慧、更加理性。
“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周围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这是书中“达尔文”一章中的语句。这形象的言语为我们阐释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苏菲的世界》作出了很好的解答: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应虚度光阴,倘若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做出哪怕极小的贡献,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类历史乃至浩瀚星空间留下一抹属于自己的光辉,这才不虚此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而如果碌碌无为,来去世间未留下什么,那么只会带着空虚的灵魂悄然离去,生命也就毫无意义了。
我认为,我们就是像书中苏菲那样在认知世界上懵懂无知的少年,而艾伯特则是哲学家们的代表。我们正踏着哲学的足迹,在哲学的指引下探索生命的真谛,感知世界的奥秘,挣脱心灵的桎梏,领略人生的大智慧!
正如书中前言所说:《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苏菲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并未用鸿篇巨制来阐释哲学的深奥之处,而是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苏菲、席德和每一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你会理解,所谓哲学,并不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玩的把戏,而是人类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永恒的叩问。
作者乔斯坦·贾德实在是一位阐释与表现的高手,他居然让人像读侦探小说般地把个几千年的哲学史一口气读下去。他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所谓形而上的问题。作者不仅是把前人的智慧摊在一张长餐桌上,让你一道道吃过去,而且让你在吃的时候,想着自己怎样去做一道菜。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空前的创作。他证明了哲学不一定是一些与现实脱节的东西。
常听人说,理论是枯燥的,特别是哲学,更是枯燥乏味。当读完《苏菲的世界》之后,你对哲学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变化。深奥的哲学理论在这位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笔下,变成一阵清新和煦的春风,充满了活力。
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个绝佳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这个评价恰如其分,毫不夸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14岁的女孩,作者由此确定了这本书所要普及的哲学知识的起点,所有情节都围绕着她展开,从童稚的好奇心引出作者想要论述的哲学题目,利用女孩特有的细腻阐发哲学思辨和逻辑推演的细微和精密,借助正在开悟启智的初中生特有的想像力展示哲学原理的精深和博大,尽可能多地运用打比方、录像片、画图画等方法,使深刻的哲学命题浅显化、生动化。
书中以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样讲故事正是在向读者进行立体多维的哲学”灌输“,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好得多,哲学知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地流入读者的心田。
2.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3. 真实启蒙之于人,如同阳光之于土。
4. 有人说艺术家有一种“创造宇宙的想象力”。当他内心充满艺术的狂喜时,他可以跨越梦境与现实的藩篱。年轻的艺术天才诺瓦里思曾经说过:“人生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
5. 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6. 富兰克林曾经指出,如果没有受到大自然的限制,一种植物或动物将会遍布全球。但是由于世上有许多物种,因此这些物种会彼此制衡。
7. 一个你回答不了的.问题不是一个愚蠢的问题。
8. 无论如何,你应该对你不感到惊讶这件事感到惊讶。
9. 一个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很容易有焦虑或恐怖和空虚的感受。
10.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11. 如果一个人决心要逃跑,再怎么追他也没有用。
12. 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官而来的。
13. 哲学的智慧不仅本身有其好处,也应该能使人类脱离悲观的心态与死亡的恐惧。
14. 要知道,最无情、最冷血的决定,有时是经过最冷静的筹划的。
15. 上帝是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
16. 就算你不想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没有什么合理或不合理可言,只是不怎么仁慈罢了。
17. 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变成鲁莽。不够慷慨即是吝啬,太过慷慨则是挥霍。
18. 你当爱邻如己,因你的邻人就是你,你是在幻觉中才将他当成别人。
19. 在晴天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几百万、甚至几十亿年前宇宙的面貌,所以我们可以说正在回家的路上。
20. 宇宙间大约有一千亿像这样的银河系,而每一个银河系都包含一千亿左右的星球,我们称距我们的银河最近的一个银河系为仙女座星云。
21. 接受彼此的信仰要比去问为什么大家不能有一致的信仰更加重要。
22. 从上一世纪中期开始,最流行的几个字眼就是自然、环境、历史、进化与成长。
23. 自从柏拉图的时代以来,球体与圆形就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几何图案。
24. 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也唯有行所当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25. 我们只要眺望太空,所看到的一定是从前的太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现在的宇宙是什么模样,当我们仰望一颗距我们有几千光年的星球时,我们事实上是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太空。
26. 具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有时有些人做起事来一副无耻的模样,但我们相信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某种良知的。就像某些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大脑的样子,但这只是因为他们不用脑筋罢了。
27. 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与我们的理智不符。
28. 当我做某件事时,我必须确定自己希望其他人在同样情况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会依据内心的道德法则来行事。
29. 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
30. 大多数人总是要等到生病后才了解,能够活着是何等的福气。
31. 一个星球在轨道上越接近太阳的地方,运转的速度越快,离太阳越远则越慢。
32. 如果你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就不算自由或独立。
33. 我们若要活的快乐,必须遵守古希腊人自我规范、节制与平和等原则。自我的欲望必须加以克制,和平和的心境则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
34. 古代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宁静、中庸与节制。
35. 她生平第一次觉得生在这世界上却连“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也不问一问,实在是很不恭敬。
36. 在道德的抉择上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不能把错误归咎于“人性”或“人的软弱”等等。我们可以发现时常有成年男子做出种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却把这样的行为归咎于“男人天生的坏毛病”。可是世上没有“男人天生的坏毛病”这种东西,那只是我们用来避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借口罢了。
37. 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
38. 理智和经验都缺失时,就会出现一个真空,这个真空可以由信仰填补。
39. 所谓天性就是自然法则。
40.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换句话说,历史所牵扯的主要就是一个谁拥有生产工具的问题。
41. 可是在大自然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些微小的改变在无数个世代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42. 希腊哲学仍旧致力于解决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的问题。他们都同样找寻人类最佳的生死之道。
43.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别人。
44. 只有我们自己确知我们纯粹是为了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
45. 我这一辈子只见过黑色的乌鸦,但这并不表示世间没有白色的乌鸦。
46. 遗憾的是,当我们成长时,不仅习惯了有地心引力这回事,同时也很快习惯了世上的一切。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似乎失去了对这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
47. 牛顿证明了若干关于物体移动的定律可以适用于宇宙每一个地方。
48. 英国人通常会说”这是常识“,但法国人却会说”这很明显“。
49. 我们心目中很理所当然的看法也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50. 她突然想到祁克果,他曾经说过群众最大的特色就是喜欢言不及义的闲扯
★ 苏菲的世界好句
★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合集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 关于《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00字
★ 苏菲的世界课文读书笔记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00字
暑假,老师推荐我们了很多本书,我被其中一本《苏菲的世界》吸引了,于是买回家拜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的乔斯坦,贾德写的这是一本哲学史书籍,它叙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走进哲学,开始思考,从希腊到康德,从苏格拉底到佛罗伊德 等各大师的思考问题,越往后读,你就越会感觉到像是亲自经历了这惊险的过程。
读完本书后,会有好多好多的话让你回味无穷。虽然哲学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太难以理解,太枯燥乏味,但《苏菲的世界》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主人公苏菲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绿光森林》中的苏菲极为相似,这些不正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的吗?
以前我们看小说总是去追求美丽的文藻,华丽的修辞,感人的故事,以及唯美的结局。而在你看完《苏菲的世界》后,你会感到迷茫,无助和一种你从未体会过的恐惧。可是在这种恐惧的怂恿下,你会想在认真仔细的将这本书品读一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是我们的好奇心在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那未知的谜题。的确是这样,在看的过程中,我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哲学,我不是太懂,更为彻底的讲,就是根本不知所云,但我却知道,在我追求一个新事物的本质时,哲学或许就开始慢慢诞生了。看那黑黑的蚂蚁,那比米粒还小的身躯,谁又曾想到它能举起比自己重许多为的东西?看那娇小的梅花,淡淡的颜色很难引起注意,但谁又想到它能在寒冬开放呢?所以我们应该用孩童般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每一样事物,应为没有什么是意想不到的,或许这就是我眼中的哲学。
哲学教授傅佩荣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不是万灵丹,但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德,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这或许是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有时梦的世界。它将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这是百度百科对《苏菲的世界》的梗概与诠释,但是,在我看来,《苏菲的世界》不是在做哲学史上复制粘贴的工作,也不是拙劣的嫁接花匠,而是真正的助产士。
从古希腊爱琴海里发源的自然派哲学光芒,到雅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在整个欧洲所燃起的燎原的智慧的滥觞;从人性被献上神权祭坛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的理性主义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碰撞;从启蒙运动里人权对于王权和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和理性的推崇,到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理想;从基督徒康德革命性的人本主义到二十世纪无神论者萨特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这里全是西方哲学的大家。而中国方面闪耀着的智慧之光却被黑格尔说那不是哲学。我想他的意思是中国所谓的哲学仅仅是在经验方面的多重认知,却不是理性的有架构的。不过,哲学是门智慧的学问。我倒是很同意冯友兰先生的话,中国哲学情怀是高于欧洲传统的宗教境界的。至少它其中还有“庄周梦蝶”这样浪漫魔幻的世界观。对于和智慧抱团取暖的哲学家来说,最孤独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无法思考和无法拥有智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古典哲学家,他们并不孤独。
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才是哲学的外在意义。《苏菲的世界》里显然更多的注重于人生观的建立。萨特曾说,因为存在高于本质,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人生。二十年前那个在山海关自杀的青年说他看到了人类的末日,他死的时候身旁摆着《圣经》和《瓦尔登湖》。他把人的存在构架于理想主义的层面是对幸福的绝对忠诚,但破灭之后却也是对生命本身了无意义的反证。正是因为人生的无望和迷茫,所以很多人便去探求于一种“超越理性”的关怀。尼采说“上帝已死”,后来又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者“人说,要有上帝,于是便有了上帝”的调侃。其实对上帝的怀疑,也就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迷茫。上帝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基于信仰的事实,却也能很好的给予他们现世的安稳,充实和幸福。
苏菲是在席德的爸爸的意念世界里的人,但她不会随着这个意念的消失而消失,就算席德和她爸爸不再想她,她也会像小红帽一样存在,成为永恒的经典形象,一直存在着。她的存在会因为我们的传承而永恒。这让我们想,我们虽然不能体验这个世界的真实,但我们的存在确实是有价值的,就算只是意念,只是虚幻。苏菲是书中之书里的人物,这种设计让我们感到世界的虚幻,让我们追求人生的真谛而不是碌碌终生;而苏菲的顺利“逆袭”则让我们放下书时不是感叹人生如梦,怕别人一翻手把我们这卷书合上,而是为活着,为思考欣慰。这并不像盗梦空间一样,弄懂第几层梦境就可以的。
结局一开始讲的是带着“神秘主义”的“理想主义”(基本的表达类似康德的那句话:有一样事我越想越觉得惊讶→那就是头顶上的星光和内心的道德规范),后来作者又委婉地否定了“理想主义”,而进入“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中又有着些许“悲观主义”,同时又重复出现了迷茫和泛化的倾向性(一种新的迷茫来临,但这一过程也表现了人的觉醒;人觉醒之后才发现自身的渺小……);其中叙述里是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是用“物理世界”来象征和暗示“现实世界”的未知、残酷和平凡。
但是,如果要用我的个人观点来看整本书的话,我会觉得这是一只兔子与两个女孩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兔子相当于我们所处的世界,两个小女孩则是处在不同世界里的。苏菲与席德,两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一个生活在书中,一个生活在书外,一个是书中的主角,一个是读书人,阅读主角的人生。苏菲的人生是被操控的,席德的爸爸可以任意安排、设计她的情节,今天吃什么?明天去哪里?并时常插入一些“小把戏”,没有个人的意愿,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任凭自己随意布置的房间,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取悦席德,为席德过一个独特的生日。戏里戏外的剧情,书中书外的人生,谁又能说得清楚,究竟哪一个才是该有的世界?我们用哲学思考更宏大的人生,用哲学研究宇宙尺度的问题,用哲学解决“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迷惑。我们就像是住在大白兔身上的精灵,一直想弄明白魔术师是如何从帽子中拉出大白兔的,为了看得真切,哲学家们拼命顺着兔毛往上爬,尽量爬到最高处,而底层的民众只关注与自己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事情,早已麻木地适应了世间的一切,能够吃饱喝足,能够娱乐休闲,能够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此生足矣,那种烧脑的哲学问题与我何干?兔子是怎么被拉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只是个笑话,是场娱乐,不足为奇。魔术是种障眼法,看起来很炫,但我们知道那是假的,变出来的东西,不是藏在怀里就是在肥大的袖口,长期训练的结果,造就了魔术师无与伦比的手法,快如闪电,迷惑了观众。然而,如果我们近距离观察,细心体悟,还是能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因为我们是与魔术师处于同等的世界。但从微观的角度,在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兔子身上,有小一号的人类生活,他们想要搞清楚魔术的精妙,肯定不容易。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宇宙来源所面对的困惑。正如庄周梦蝶一般,梦的主体究竟是人还是蝶?究竟是人梦到了蝶还是蝶梦到了人?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常常使人不知所措。在科学领域,事物发展的规律,丁是丁卯是卯,清晰明确,而哲学问题却充满矛盾,处处都是令人费解的谶语和循环往复的因果。究竟是上帝创造人还是人类创造了上帝,从科学角度看,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以科学的严谨态度,结论必须产生于充分的论据,但在宇宙之始,没有人在现场,不可能亲眼所见,而数十亿年过去,当时遗留下来的证据也已微乎其微。所以,这个问题便交由哲学来思考。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外延的,是向周围辐射的,随着阅历的增加,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随之扩大。孩子相对于成人来说,知识量是个很小的圆,漂浮在成人世界里,看起来弱小幼稚,实际上充满了探索世界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令成人汗颜,望尘莫及。而又有多少成人会在乎这种力量呢?它所表达出来的好奇与新鲜,常被成人解读为孱弱,是在成为他们一份子之前必须经历的阶段。怎么也不肯承认,知识的多寡只是时间的积累,好奇心却是最为宝贵的品质。
因此,《苏菲的世界》最终的哲学交锋便交由两个小女孩来完成。苏菲和席德,同样的年龄,相似的经历,就连生日也是同一天,读的是同一本书,哲学知识的来源一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互相参破了各自世界的奥秘,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
然而参破又能如何?人类的渺小不在于思想的贫乏,也不在于尺度的限制,渺小是相对于宇宙的浩瀚,不仅是广度的无边无际,还可能有循环的无限,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我们只是其中一环上的微小粒子。
可以设想,每个环上都有人类存在,大环的人向往小环的微妙,小环的人渴望大环的宏远,互相吸引着,成为研究宇宙、研究存在的动力,终有一天会实现这一宏愿,进入彼此的世界。
就像是围城,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来,而一墙之隔,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考。当推倒围墙,想进去的进去了,却反而怀念乡村的宁静,想出来的出来了,却转念回忆城市的便捷。围城的存在,隔阂的不只是城里城外的生活状态,阻断的还有思想深处的念想,是难得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经历不一样的体验。围墙推倒之后,绝对的未知,转变成相对的了解,对比的结果,便是将眼前的不堪无限放大,与过去的美好并排而立,优劣高下立判。
最后苏菲进入到席德的世界,然而两个世界的基本法则不同,苏菲像幽灵一般飘荡着,只能看到、听到,却摸不到、用不到。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己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谁?”,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己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赖“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象自己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己人生的老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前段时间,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而最近,我读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面的主人翁和我的处境是一样的。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看完,但我了解过它的大致内容。
一个叫苏菲的女孩,14岁。有一天收到了一位神秘人的来信,内容只有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而也就是这仅仅两句话,改变了苏菲的生活…
而我也在思考着…
我是谁?是有思想的人?还是四肢直立行走无毛的高级动物?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生活中,我可以做到精神抖擞得过每一天,脸上永远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也可以萎靡不振,白天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永远都是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这也取决于我。当然我也知道,自己也不想太累,简简单单就好。
那我为什么要活着呢?这个,也许我也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是爸爸妈妈给予了我生命,首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就没有资格自己结束我的生命。也是爸爸妈妈带我来认识这个充满了善良、爱心、美好事物,同时也有邪恶、丑陋、憎恨、谎言的世界。所以,我遇到什么都会和他们讲,因为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
我时常想不出很多问题的答案,只能对自己说:做好现在应该做的事吧,想想以后的生活,也许就会轻松些。人是为了什么而活?最简单的答案:为了父母。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开开心心得过每一天,永远没有烦恼,忧愁,不再走自己走过的路:都希望自己为儿女打出一片天,儿女们就不用再操劳,只有享受。可只有当儿女们也为人父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母亲的那片苦心啊…每次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禁落泪。所有的人要都是这么单纯该多好?没有邪念,公平公正。大家合作,奋进。也只是为了父母——自己最爱的人而活。
【小说《苏菲的世界》阅读体会】推荐阅读:
小说《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09-27
苏菲的世界阅读题目06-04
苏菲的世界简介09-06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00字10-05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00字09-09
《苏菲的世界》中学生读后感300字10-05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10-23
平凡的世界小说读后感06-14
平凡的世界路遥小说读书笔记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