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计算公式(共13篇)
期的长期负债)
2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6、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关键词:合环操作,潮流计算,时间常数,最佳频率法,冲击电流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 一般采用闭环设计, 开环运行的供电模式。为了减少停电时间, 提高供电可靠率, 在线路检修和倒负荷时采取不停电的合环操作成为了供电企业常用的手段。然而, 若合环点两侧存在压差或两侧短路阻抗不同, 合环后会产生环流[1], 合环瞬间还会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 可能会引起保护动作, 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 研究配电网合环操作的暂态过程, 提出一种满足工程要求精度的实用冲击电流计算方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配电网合环的研究, 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合环稳态电流的计算[2,3,4,5], 对合环冲击电流的研究不多, 研究合环支路冲击电流对非合环支路电流影响的文献更为鲜见。文献[6]针对输电线路相序不对应合环的形态提出了基于电压电流相量图的相序不对应合环分析方法, 但不适用于配电网常规合环分析。文献[7]在简化网络模型基础上, 推导出合环暂态全电流数学表达式, 得出合环冲击电流的计算公式, 但是没有说明如何求取合环等值阻抗, 且文中用给定的冲击系数求取冲击电流, 计算结果过于粗略。文献[8]对合环潮流中环流分量的暂态过程进行时域分析, 推导了合环网络中环流的数学表达式, 但文中假定负载沿支路产生的电压降为恒定值, 采用恒电流负荷模型进行网络等值简化, 算出的合环等值阻抗与实际存在差别。文献[9]简化网络时忽略负荷的影响建立频域模型, 并通过拉普拉斯反变换得到时域下冲击电流瞬时表达式, 但拉普拉斯反变换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实用性不强, 且文中没有分析非合环支路的电流变化。文献[10]以戴维南定理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节点阻抗矩阵求取等值阻抗, 进而计算合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而基于等值阻抗的衰减时间常数仅适用于各支路X/R相差不大的网络[11], 且利用线性网络条件下的戴维南定理计算非线性电力网络 (主要含常功率负荷) 的合环稳态电流不是十分准确, 造成冲击电流的计算结果有一定误差。
针对现有研究的缺陷, 本文利用目前应用普遍的常规潮流程序, 基于合环前及合环后网络的潮流计算, 提出一种计算合环冲击电流的有效方法, 并推导了较准确的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解析计算公式, 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 配电网合环方式
根据上级电网结构、联络开关位置的不同, 配电网常见的合环方式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
1) 同一电压等级不同变电站的中压馈线合环, 如两个11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合环, 或两个22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合环等。
2) 不同电压等级的两变电站中压馈线合环, 如22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与11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合环, 或11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与35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合环等。
3) 同一变电站内中压馈线或母线联络开关合环。
尽管配电网合环方式有多种, 但真正影响合环冲击电流大小的因素仍是合环点两侧的开环电压差、相角差以及等值阻抗。下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不同合环方式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计算方法。
2 基于潮流计算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计算方法
2.1 稳态潮流计算方法选择
本文需要对合环前后的网络进行潮流计算, 因此潮流计算是本文合环电流分析的基础。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有牛顿法、P-Q分解法、前推回代法等。牛顿法、P-Q分解法主要应用于环形或网络状结构的高压电网[12]。配电网具有诸多不同于高压输电网的特点[13]:多为辐射型运行模式;支路参数R/X的比值较大。合环潮流计算一般涉及高低压电磁环网, 所以采用的潮流计算方法应当包含能处理辐射网和环网功能的算法或多种算法的组合, 本文采用了牛顿法计算合环前后的潮流。同时, 在实际计算中, 可以主要针对涉及合环回路的局部网络进行潮流计算。
2.2 合环冲击电流的计算
配电网合环时, 由于网络中电感元件的存在, 合环电流不但有周期分量, 也有为保持电流不发生突变的非周期分量。对合环后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14], 可得到最严重情况下合环全电流表达式:
式中:Im为稳态合环电流幅值;Ta=L/R为合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 其中L和R分别为合环点的等值电感和电阻;ω为系统额定角频率。
合环电流最大瞬时值将在合环后约半个周期 (0.01s) 出现, 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和最大有效值分别为:
令冲击系数KM=1+e-0.01/Ta, 再考虑到KM或Ta可能存在的计算误差而引入安全系数KS, 冲击电流的最大瞬时值和最大有效值可表示为:
式中:KS可取1.05, 目的为避免冲击电流计算值出现负误差。
由于根据合环后网络的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稳态合环电流Im, 则合环冲击电流计算的准确与否关键在于冲击系数KM或Ta (详见下文) 。
2.3 衰减时间常数Ta的计算
合环冲击电流非周期分量的衰减不但与本支路的Ta有关, 也受其他支路的Ta以及网络中电流分布的影响。精确计算需求解整个网络的微分方程组, 求解过程复杂繁琐, 工程计算中并不实用。因此恰当求得合环点衰减时间常数Ta, 并保证计算值有一定准确度是本文方法的关键。衰减时间常数Ta的计算方法一般有极限频率法[15]、二支路法[16]、等值阻抗法及最佳频率法[11]等。其中, 极限频率法和等值阻抗法只适用于各支路X/R相差不大的网络;二支路法适用于短路计算中Ta的求取;最佳频率法对于X/R相差很大的支路, 计算非周期分量及冲击电流值准确度较高, 也是文献[11]推荐的几种方法中运用范围最广的。因此, 本文采用最佳频率法计算衰减时间常数Ta。
2.3.1 最佳频率法
最佳频率法是针对某一合环后时刻t, 取一个特定的频率 (最佳频率fc) , 将网络中所有元件的阻抗 (额定频率fn) 转换为这个特定频率fc下的阻抗, 通过网络化简求得在频率fc下合环点的等值阻抗Zeq (fc) =Req (fc) +j Xeq (fc) , 那么合环点的衰减时间常数为:
式中:ωc=2πfc, 为最佳频率下的角频率。
最佳频率fc的选取与时间t有关, 对额定频率为50Hz的电网, t=0.01s时, 最佳频率fc通常取20Hz[16]。本文计算合环冲击电流的准确与否关键在于冲击系数KM或Ta, 文献[11]的误差分析表明, 只要0.005≤R/X≤5.0, 冲击系数KM的偏差不会超过±5%。由于实际电网各个元件的R/X一般均满足0.005≤R/X≤5.0的范围, 因此这种方法求非周期分量及冲击电流值准确度是很高的。
2.3.2 基于潮流的等值阻抗Zeq (fc) 计算
本文根据戴维南定理及合环前后最佳频率下的网络潮流计算最佳频率下的等值阻抗Zeq (fc) 。
将电网中各元件的工频阻抗转换成最佳频率下的阻抗, 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合环前的网络开环电压:
式中:Ua (fc) 和Ub (fc) 分别为联络开关两侧节点a和b合环前最佳频率下的电压。
然后, 对合环后的最佳频率阻抗网络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出流过联络开关的稳态环流Iab (fc) , 则最佳频率下的等值阻抗为:
2.4 非合环支路电流计算
非合环支路是除了合环联络开关所在支路以外的支路。网络合环后, 流过合环支路的冲击电流会分布到非合环支路, 非合环支路电流等于原支路电流与冲击电流的叠加, 部分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可能比合环支路的冲击电流更大。因此非合环支路 (特别是与合环支路在一个“环内”的支路) 可能比合环支路承担更大的风险, 有必要计算分析合环支路冲击电流对非合环支路电流的影响。
对非合环支路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 可推导出电流表达式:
式中:Ik1和αk1分别为非合环支路k在合环后的稳态电流幅值和初相角;Ck和Tk分别为非周期分量初始值和衰减时间常数 (近似计算时可取合环支路的衰减时间常数Ta) ;t0为合环时刻。
设合环前支路k的电流为:
式中:Ik0和αk0分别为非合环支路k在合环前的稳态电流幅值和初相角。
由于合环前后电流不能突变, 直流分量初始值应为:
分别令Ak=Ik0cosαk0-Ik1cosαk1, Bk=Ik0sinαk0-Ik1sinαk1, 则式 (11) 可以写成:
式中:φk=arctan B (k/Ak) 。
当ωt0+φk=±π/2时, 直流分量初始值达到最大:
注意, 由于非合环支路k合环前后电流初相角αk0和αk1并不相等, 有时可能相差较大, 因此冲击电流并非总是在半个周期后出现。设冲击电流最大值在t1时刻出现, 则:
式 (14) 中n的取值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最小奇数: (1) t1>t0; (2) Ik1sin (ωt1+αk1) 与直流分量Ck正负相同。则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及最大有效值分别为:
令KM=1+e- (t1-t0) /Tk (Tk可近似取合环支路冲击电流Ta) , 则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的最大瞬时值及最大有效值可表示为:
另外, 非合环支路在合环操作后有可能从合环时刻的电流直接衰减过渡到稳态值。假设t0时刻合环出现最大直流分量, 衰减直流分量在t1时刻与合环稳态电流幅值叠加, 若Ik0>Ik1且Ik0 (t0) ≥Ik1 (t1) +Ck (t1) , 则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即为合环时刻电流, 这是由于合环稳态电流小以及直流分量衰减过快所致。
2.5 合环操作判据
合环操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合环稳态电流及冲击电流, 且“环内”非合环支路的电流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其冲击电流甚至可能会超过合环支路的冲击电流。为了避免合环电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合环操作不能引起主变或线路过载以及保护元件的动作, 由前文所述方法计算的合环电流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合环后的稳态电流应不使设备过载。
2) 合环支路及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应小于相关限时速断保护电流整定值。
3 冲击电流计算流程
首先分别对合环前及合环后的网络进行潮流计算, 求取合环前后的稳态电流;然后采用最佳频率法进行网络阻抗变换, 计算最佳频率 (20 Hz) 下合环前后网络的潮流, 并根据戴维南定理计算最佳频率下的等值阻抗 (式 (8) ) 和计算衰减时间常数 (式 (6) ) ;结合稳态潮流的计算结果, 根据上文推导的公式计算合环冲击电流及非合环支路电流, 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
4 算例及误差分析
采用文献[1]中的实际电网作为分析算例, 如图2所示。图中加括号的量表示恒功率负荷 (单位为MVA) , 所有电气设备参数 (未加括号的量) 采用归算到10kV侧的有名值 (单位为Ω) 。为简化计算, 将负荷集中于10 kV馈线末端处理。基于PSCAD/EMTDC仿真环境, 对图2的实际电网建模仿真:设置馈线联络断路器在某一时刻合环上, 合环后约半个周期 (0.01s) 出现最大冲击电流, 波形图如图3所示。然后应用本文方法、文献[10]的方法分别计算合环电流, 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 对于合环稳态电流, 本文采用现有潮流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而文献[10]基于适合于线性网络的戴维南定理, 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对于冲击电流计算, 本文方法与文献[10]方法与仿真结果比较误差小些, 但如不引入安全系数, 都为负误差。因此, 文献[10]方法对于计算冲击电流的误差包括两方面:稳态合环电流和衰减时间常数。本文计算冲击电流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衰减时间常数, 但由于引入最佳频率法, 有效减小了衰减时间常数的误差。
本文方法计算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的结果与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环内各支路在合环前后功率变化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 (1) 功率减小, 方向不变 (A站主变) ; (2) 功率增大, 方向不变 (B站主变、支路2) ; (3) 功率反向 (支路2) 。由表2可见, 本文方法计算各个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最大有效值的误差很小, 且引入安全系数后能比较有效地避免负误差, 表明了本文推导的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计算公式的实用性。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鲁棒性, 本文还采用了文献[1]中的电网作为分析算例2, 其中一回馈线在合环前负荷为零, 变压器处于空载状态, 算例示意图如附录A图A1所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如附录A表A1和表A2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 本文方法计算合环冲击电流、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最大有效值的误差很小, 且引入安全系数后能比较有效地避免负误差, 可以说明本文方法的鲁棒性较强。
5 结语
配电网合环操作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常规潮流计算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计算方法, 并推导了较准确的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解析计算公式。合环前后稳态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和冲击电流都是基于常规潮流计算结果获得。首先, 分别对合环前及合环后的网络进行潮流计算, 求取合环前后的稳态电流。然后, 基于戴维南定理和最佳频率下合环前后的潮流, 采用最佳频率法计算衰减时间常数, 进而结合稳态电流计算合环支路和非合环支路的冲击电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合环冲击电流及非合环支路电流准确性较高, 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计算结果同时表明某些“环内”非合环支路的冲击电流比合环支路冲击电流要大, 因此非合环支路冲击电流的计算校验仍是非常必要的。
实际应用中, 考虑到配电网负荷参数不确定, 难以获得准确的潮流计算, 影响合环冲击电流计算。因此, 可以首先用负荷参数已知的情况进行额定频率及最优频率下合环前后的潮流计算;然后, 用额定频率下的开环电压差除以合环稳态电流得到等值阻抗的幅值, 用最佳频率法得到的衰减时间常数计算得到额定频率下的R/X, 并根据其幅值和R/X计算得到复数Z;最后, 可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时量测到的合环开关两侧电压, 用开环压差除以等值阻抗得到合环稳态电流, 并根据前文的公式计算冲击电流。
最近,澳洲学者推出了适婚年龄的公式,据称,很准,很多男性都在潜意识下不自觉地实践中。公式如下:
最初开始考虑结婚的年龄(P),你认为的最迟结婚期限(N)。
◎适婚年龄公式:(N﹣P)×0.368+(P)
其实,在婚姻关系中,所谓的公式历来不少见。2009年末的“理想夫妻公式”“离婚夫妻公式”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这两个公式如下,
◎理想夫妻公式:
女方比男方更高的学历+女方年纪比男方小至少5岁+夫妻初婚
◎离婚夫妻公式:
女方比男方更低的学历+男方年纪比女方小至少5岁+其中一方离异
现代科学证明,一个家庭中,太太的学历高,那这个家庭中成员的寿命会更长,因为学习的经验让她懂得更多科学。另外,高知太太更懂得理性地面对生活问题,而拥有一个比自己学历高的太太,作为丈夫,会对她更有重视感。在中国也是如此,随便哪个本科男,要是娶了位研究生太太,会觉得是倍有面子的事儿。只可惜,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女人嫁人,得要求对方全方位的超越,其实,这也是女人在自毁资本。要知道,学历,是女人体面的嫁妆。但能力,才是男人最有价值的资本。
还有是年龄问题,各国的姐弟恋都没有太过完美的结局。其实,男人女人的年龄差距,不是写在脸上,而是刻在心里。有这样的规律,但凡嫁了“小老公”的女人,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卑心理,正是这种心态,最终导致婚姻的失败。所以,年龄是女人最自信的资本,而婚姻中,女人的自信是对幸福起决定性因素的关键。所以,小五岁的太太更容易获得幸福,不是因为她更年轻,而是因为她更快乐,于是也更能给对方快乐。
1、符合政策生育率%=符合政策生育人数÷出生总人数×100%;
2、政策外多孩率%=政策外出生多孩人数÷出生总人数×100%;
3、年平均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期末人口)÷2;
4、出生率‰=当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总数1000‰;
5、死亡率‰=当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总数1000‰;
6、自然增长率‰=(当年出生—死亡)÷年平均人口总数1000‰;
7、出生人口性别比=男性出生÷女性出生×100;
8、综合避孕节育率%=期末选用各种避孕措施人数÷已婚育龄妇女数×100%;
9、药具使用率=期末选用药具人数÷期末选用各种避孕措施人数×100%;
10、农村当年长效率%=(当年出生当年节育+已生育1孩以上当年人引后落实长效数)÷(当年出生应当落实节育数+已生育1孩以上当年人引数)×100%; 11、2016年全员人口数据库准确率%=〔100%—各县龙骑系统数据与卫生报表的误差数×(100%—94.46%)÷16.8〕×100%;
12、全员人口数据库及时率%=计生的报表数÷卫生报表数×100%;
13、录入及时率%=录入平台(出生+节育+新婚)÷报表(出生+节育+新婚)×100%;
BMI指数
BMI指数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是否健康的一种肥胖指数计算公式。
这种肥胖计算公式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比较中立和可靠的一种计算方式。
肥胖指数计算公式
说了半天肥胖指数计算公式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BMI=体重(kg)÷身高^2(m)。
成人的BMI指数
男性:
过轻:低于20。
适中:20-25。
过重:25-30。
肥胖: 30-35。
非常肥胖:高于35。
女性
过轻:低于19。
适中: 19-24。
过重:24-29。
肥胖: 29-34。
非常肥胖:29-34。
过度的肥胖会导致身体的健康情况下降,肥胖的人往往会比较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病。
很多的女性都会觉得自己过于胖了,很多的女性就会一直减肥,而导致过度的苗条。我们最理想的BMI指数是22。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相对体重而不是绝对体重。
肥胖是现在许多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过度肥胖都人来说,减肥也是一种苦难。
当然BMI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的,有些人就不能用BMI指数了计算,如:未满18岁的未成年、运动员、老人和正在做重量训练人及正在怀孕中或哺乳中的女性是不能用肥胖计算公式来计算人体胖瘦程度是否健康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肥胖指数计算公式了吧,赶快回家计算一下吧。看看你的身体是否因为肥胖而不健康了,不要因肥胖儿导致身体的不健康。
再生混凝土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是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和分级后,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 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科配制成的新混凝土[1]。从定义看出, 在组成上再生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复杂, 而材料组成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内因。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及水泥石与骨料的胶结强度。由于破碎的再生骨料表面附着大量的旧水泥砂浆, 其吸水率和压碎指标与天然骨料相比较大, 削弱了水泥石与骨料的胶结强度。因此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如果仍沿用传统的Bolomey公式[2], 会产生误差。基于国内外对再生混凝土强度设计的研究成果[3,5], 笔者针对再生骨料的特点, 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公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试验
1.1 原材料及其性能
水泥为扬州绿扬水泥厂生产的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为普通河沙, 级配良好, 细度模数是2.5, 属中砂。混凝土拌和用水为自来水。天然粗骨料 (NCA) :5-25mm连续级配天然碎石。再生粗骨料 (RCA) :强度为C30-C40的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清洗后的粗骨料, 粒径在5-25mm连续级配。化学外加剂:FDN黄褐色粉末萘系高效减水剂, 主要成分β-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再生粗骨料和普通粗骨料的性能列于表1。
1.2 试验方法
定义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为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与全部粗骨料的质量比。本文共考虑了3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即r=0, 50%和100%。R=0时即为普通混凝土作为基准混凝土, 按表二设计配合比制成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 每组试件均为3个, 试件脱模后送标准养护室养护28d后测其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严格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进行。
注:RC-100表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百分之一百 (质量分数) 拌和而成的再生混凝土, 同理RC-50;NC表示普通混凝土;C表示水泥;W表示水;NS天然砂;RG表示再生粗骨料;NG表示天然粗骨料;W/C表示水灰比;为保证较好的工作性, 水灰比为0.35的混凝土掺1%的萘系高效减水剂.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灰水比的关系
两种混凝土标养28天后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用趋势线图表示, 如图1、图2和图3。
2.2 回归分析
从图1至图3可看出, 再生混凝土龄期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与灰水比之间大致成线性关系, 其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fcu, 28———再生混凝土龄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实测值, MPa;
C/W———再生混凝土灰水比;
αa和αb———再生混凝土回归系数, 与所使用的水泥、骨料有关, 其数值通过试验确定;
fce———水泥实际强度, 如无实测值, 取fce=1.13fcb, MPa;
以上就是再生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下面就来确定回归系数。分别对在两种骨料组合情况下呈现三种情形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灰水比间的关系用Origin线性拟合求出待定系数αa和αb, 建立对应情形下的回归方程。
①由图1 0%再生粗骨料+天然砂情况经回归分析得, 普通混凝土28d强度与灰水比间的经验公式及相关关系如下:
相关系数=0.8926
或相关系数=0.8926
②由图2 50%再生粗骨料+天然砂情况经回归分析得, 普通混凝土28d强度与灰水比间的经验公式及相关关系如下:
③由图3 100%再生粗骨料+天然砂情况经回归分析得, 普通混凝土28d强度与灰水比间的经验公式及相关关系如下:
④比较①、②和③可知, αa和αb的值是随着所用粗骨料的品种的不同而变化, 再生混凝土28d强度与灰水比间的回归系数不同于常规混凝土的。故在拌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时, 不能套用常规混凝土28d强度与C/W间的经验公式, 要重新拟合新的公式才行。
3 结论
①对于不同组合情况的再生混凝土而言,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灰水比之间呈现很高的线性相关性, 线性相关系数基本大于0.9, 不同组合情况的再生混凝土对应的强度经验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值都不同。
②再生骨料的含量与强度经验公式中的斜率和截距有相关性。随着再生骨料的取代率变大, 斜率减小, 则截距变大。
③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间的经验公式系数αa和αb的值是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拌和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时, 不能套用普通混凝土龄期28d强度与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间的经验公式系数, 需重新拟合新的公式。本论文回归出了新的适用于不同取代率下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公式。
摘要: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在物理和力学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前者所配制成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灰水比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需要试验进行验证。本文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质量分数) 分别为0%、50%和100%时, 保持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基本一致的条件下, 进行15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灰水比之间大致成线性关系, 进而提出再生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关键词: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参考文献
[1]DG/TJ-2018—2007, 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S].上海: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07.
[2]章祈锡.鲍罗米公式中回归系数A、B值的探讨[J].混凝土, 2001 (1) :21-24.
[3]张亚梅.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2 (1) :7-9.
[4]沈丹, 孙伟民, 黄颖, 等.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公式的探讨[J].建筑节能, 2008 (10) :38-43.
关键词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核算中的难点问题是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余额计算法。此方法是先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然后再根据期初、期末余额之间的不同数量关系,来确定其发生额及其借贷方向。运用这种方法,无需专门考虑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影响,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很容易计算出正确的结果。(2)发生额计算法。此方法是直接用通用公式来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本期的发生额及其借贷方向。下面分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余额计算法
(一)计算公式
1.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A)=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当年所得税率
(2)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上年所得税率
(3)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C)=A-B
当C>0时,发生额在借方
当C 当C=O時,没有发生额 2.递延所得税负债: (1)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当年所得税率 (2)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Y)=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上年所得税率 (3)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R)=×-Y 当R>0时,发生额在贷方 当R<0时,发生额在借方 当R=0时,没有发生额 (二)实例分析 一、在职教职工党员 (一)按月领取工资党员 基数=(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保留补+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医保费+预扣养老+绩效减少+个人所得税) (二)年薪制党员 基数=(月岗位工资+岗位工资补发+业绩津贴)-(社保费+个人所得税) 注:1.按月领取工资党员党费计算公式中“业绩津贴”指与绩效挂钩的年终发放部分(属一次性奖金的不纳入),列入实际发放当月计算基数。 2.年薪制党员党费计算公式中“月岗位工资”指每月实际领取的协议薪酬收入;“岗位工资补发”指经考核合格后发放的协议薪酬部分;“业绩津贴”指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属一次性奖金的不纳入)。其中,“岗位工资补发”、“业绩津贴”列入实际发放当月党费计算基数。 3.党员的工资、津贴发生变化后,从按新标准领取工资、津贴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津贴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4.个人所得税和党费基数计算模板另行提供(EXCEL格式) 二、离退休职工党员 基数=离退休费+生活补贴 三、学生党员 按0.2元/月标准执行。 我们先来研究一个抽奖活动: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依次抽取,每名同学抽取1张,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有抽到用“Y”表示,那么这三名同学抽奖的结果共有三种可能:YYY,YYY和YYY.设“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为事件B,则B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YYY.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P(B)=13. 思考问题一 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这三名同学抽奖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YYY和YYY.而“最后一 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仍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YYY.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12,不妨记为P(B|A),其中事件A表示“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事件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 思考问题二 对于上面的事件A和事件B,P(B|A)与它们的概率有什么关系呢? 用Ω表示这三名同学抽奖的全部结果,则Ω={YYY,YYY,YYY},A={YYY,YYY},B={YYY}.将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记作事件AB,则AB={YYY}.因此P(B|A)=12=n(AB)n(A), 其中n(A)和n(A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而另一方面,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有P(AB)=n(AB)n(Ω),P(A)=n(A)n(Ω),其中n(Ω)表示Ω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所以P(B|A)=n(AB)n(A)=n(AB)n(Ω)n(A)n(Ω)=P(AB)P(A). 因此可以通过事件A和事件AB的概率来表示P(B|A).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条件概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设A和B为任意两个事件,且P(A)>0,那么在“A已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条件概率P(B|A)=P(AB)P(A). 对任意两个事件A,B,若P(A)>0,则有P(AB)=P(B|A)•P(A).该式为概率的乘法公式. 二、 实例体会 例1 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2道文科题,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抽取2 道题,求: (1) 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 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3) 在第 1 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也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解 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1) 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抽取2道题的基本事件数n(Ω)=A35=20.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有n(A)=C13C14=12,于是P(A)=n(A)n(Ω)=1220=35. (2)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有n(AB)=A23=6, 于是P(AB)=n(AB)n(Ω)=620=310. (3) 解法一 由(1)(2),可得在第 1 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 2 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P(B|A)=P(AB)P(A)=31035=12. 解法二 P(B|A)=n(AB)n(A)=612=12. 例2 一张银行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从0~9这十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储蓄卡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 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 2 次就按对的概率; (2) 在此人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偶数的条件下,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解 设第i次按对密码为事件Ai(i=1,2),不超过2次就按对密码为事件A,则A=A1+A1A2. (1) 因为事件A1与事件A1A2互斥, 事件A1与事件A2相互独立,所以P(A)=P(A1)+P(A1)P(A2)=110+910×19=15. (2)用B 表示最后一位按偶数的事件,则P(A|B)=P(A1|B)+P(A1A2|B)=15+4×15×4=25. 巩 固 练 习 1. 将三颗骰子各掷一次,设事件A为“三个点数都不相同”,事件B为“至少出现一个6点”,则条件概率P(A|B)=() A. 6091 B. 12 C. 518 D. 91216 2. 在10个球中有6个红球、4个白球(各不相同),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在第1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2次也摸出红球的概率是 . 3. 甲、乙两城市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余年来的气象记录,可知甲、乙两城市一年中雨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18%,两地同时雨天的比例为12%.求: (1) 乙城市为雨天时,甲城市也为雨天的概率; (2) 甲城市为雨天时,乙城市也为雨天的概率. 4. 袋中有6个黄色、4个白色的乒乓球,进行不放回抽样,每次任取一球,取两次,求: (1) 第二次才取到黄球的概率; (2) 已知其中一个是黄球,则另一个也是黄球的概率. 关键词:双线法,压缩试验,浸水饱和,湿陷系数,湿陷性起始压力 0 引言 黄土是一种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黄色或褐黄色的特殊粉状土,在受水浸时会产生湿陷变形,这种性质称为黄土的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除与结构特征及物质成分的内在因素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保持欠压密状态、低湿度、高孔隙的特点外,尚与其所受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黄土变形指标可通过室内外试验来获得。在室内由压缩试验测定试样在浸水和不浸水条件下的压力与变形关系,以便计算压缩变形系数,湿陷变形系数,自重湿陷变形系数和湿陷性起始压力等指标,作为设计施工的选用依据。 1 规范中确定湿陷系数和湿陷性起始压力的公式 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性时的压力叫湿陷性起始压力,该指标在湿陷性评价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是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室内测定土样湿陷性起始压力时有单线法和双线法两种。单线法是在同一取土点同一深度处至少取5个原状试样,装在压缩仪中逐级加压到规定的压力p,等压缩稳定后测试样高度h1,然后加水浸湿,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h2,分别得到不同压力下的湿陷系数(见图1)。双线法是在同一取土点同一深度处取两个原状试样,一个在天然含水量下求出压缩曲线,另一个在饱水条件下求出压缩曲线,然后根据两线的差求出湿陷系数与压力关系曲线(见图2)。单线法试验较为复杂,双线法试验相对简单,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只要对试样及试验过程控制得当,两种方法得到的湿陷性起始压力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但在双线法试验中,天然湿度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高度与浸水饱和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的下沉稳定高度通常不一致,如图2所示,h0ABCC1曲线与h0AA1B2C2曲线不闭合,因此在计算各级压力下的湿陷系数时,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研究表明,单线法试验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其结果更符合实际,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时以单线法为准来修正浸水饱和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稳定高度,即将A1B2C2曲线修正至A1B1C1曲线,使饱和试样的终点C2与单线法试验的终点C1重合,以此来计算各级压力下的湿陷系数。 在实际计算中,如需计算压力p下的湿陷系数δs,则假定: h′p=hw1-k(hw1-hwp) (2) 将式(2)代入湿陷系数公式 其中, 通过本公式得出的试验结果及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绘制p—δs曲线,得出δs=0.015对应的湿陷性起始压力。 2 简化的经验公式 我们试验室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公式的计算过程进行了简化,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假设:Δhp=h0-hp,则有: hp=h0-Δhp (4) 假设:Δhw1=h0-hw1,则有: hw1=h0-Δhw1 (5) 假设:Δhwp=h0-hwp,则有: hwp=h0-Δhwp (6) 将式(4)~式(6)代入式(3),得出: 其中,k值作为判别试验结果是否可以采用的参考指标,其范围宜为1.0±0.2,如超出此限,则应重新试验或舍弃试验结果。 3 实例对比分析 某实验小学拟建教学楼,在探井中取原状土样,双线法试验结果对比见表1。 4 结语 通过对计算公式的简化,试验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固结仪的读数计算出结果,进行修正后绘制p—δs曲线,得出δs=0.015对应的湿陷性起始压力,节省了时间,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 [2]SL 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S]. [3]施斌.土工试验原理及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2-155. 1.汇总表中各项实得分数计算方法: 分项实得分=(该分项在汇总表中应得分×该分项在检查评分表中实得分)/100 【例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实得76分,换算在汇总表中《安全管理》分项实得分为多少? 分项实得分=(10×76)/100=7.6分 2.汇总表中遇有缺项时,汇总表总分计算方法: 缺项的汇总表分=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实查项目应得分值之和×100 【例2】某工地没有搭吊,则塔吊在汇总表中有缺项,其他各分项检查在汇总表实得分为84分,计算该工地汇总表实得分为多少? 缺项的汇总表分=84/90×100=93.34分 3.分表中遇有缺项时,分表总分计算方法: 缺项的分表分=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实查项目应得分值之和×100 【例3】《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中“外电防护”缺项(该项应得分值为20分),其他各项检查实得分为64分,计算该分表实得多少分?换算到汇总表中应为多少分? 缺项的分表分=64/(100-20)×100=80分 汇总表中施工用电分项实得分=(10×80)/100=8分 4.分表中遇保证项目缺项时,“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评分表得零分”,计算方法即实得与应得分之比<66.7%时,评分表得零分(40/60=66.7%)。 【例4】如在施工用电检查表中,外电防护这一保证项目缺项(该项为20分),另有其他“保证项目”检查实得分合计为20分(应得分为40分),该分项检查表是否能得分? 20/40=50%<66.7% 则该分项检查表计零分。 5.在各汇总表的各分项中,遇有多个检查评分表分值时,则该分项得分应为各单项实得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例5】某工地多种脚手架和多台塔吊,落地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6分、悬挑脚手架实得分为80分;甲塔吊实得分为90分、乙塔吊实得分为85分。计算汇总表中脚手架—塔吊实得分值为多少? (1)脚手架实得分=(86+80)/2=83分 换算到汇总表中分值=(10×83)/100=8.3分(2)塔吊实得分=(90+85)/2=87.5分 企业所得税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收入总额中的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4.各项扣除 (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税金,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附加。 (4)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5)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5.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二)境外所得抵免税额的计算 1 临界风速的计算公式 临界风速最早是根据Froude数和试验数据推导的半经验公式计算得到,Kennedy、nanziger和Heselden提出临界风速可由式(1)、式(2)计算。 undefined (1) undefined (2) 式中:H为隧道高度,m;Kg为坡度修正系数,当火灾发生在隧道平坡或上坡段时,Kg=1,当火灾发生在隧道下坡段时,Kg=1+0.037 4θ0.8;A为隧道净断面面积,m2;Q为火源热释放率,W。 为验证上述半经验公式的正确性,寻求火源规模对临界风速的影响规律,美国在1993-1995年开展了Memorial计划,以10~100 MW的火源功率,在废弃隧道内测试隧道风速,并对不同火源功率下各种通风方式的烟气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火源规模为50~100 MW时,用式(1)、式(2)得出的临界风速比试验测得值高5%~15%,认为半经验公式不适合预测火灾热释放速率较高工况下的临界风速。Oka和Atkinson采用1/10缩尺的模型,用丙烷燃烧器作为火源,研究水平隧道里的烟气运动状况。此次小尺寸的试验验证了Memorial试验结果,提出了临界风速的新计算公式,见式(3)、式(4)。 undefined (3) undefined (4) 式中:Q*为无量纲热释放速率,当Q*<0.124时,v*=0.35(0.124)-1/3Q*1/3,当Q*≥0.124时,v*=0.35;v*为无量纲临界风速。 公式认为热释放速率只与隧道高度有关,忽略了隧道几何宽度对火灾热释放速率影响。Wu和Baker从试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相同高度、不同宽度的5种矩形断面隧道进行研究,采用隧道水力高度作为特征长度对式(3)、式(4)进行了修正,水力坡度可由式(5)计算。 undefined (5) 式中:P为隧道湿周,m。 定义了新无量纲热释放速率Q′*和无量纲风速v′*,提出临界风速计算公式见式(6)、式(7)。 undefined (6) undefined (7) 当Q′*<0.20时,v′*=0.40(0.20)-1/3Q′*1/3;Q′*≥0.20时,v′*=0.40。 为研究隧道断面尺寸对临界风速的影响,徐琳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卷吸空气系数和Froude数对Kennedy模型作适当修正,并通过无量纲数据分析,将断面尺寸对临界风速的影响消除,在对模拟结果回归整理的基础上,对比结合已有的小尺寸和实体隧道试验结果,得到经验公式如式(8)、式(9)所示。 undefined (8) 0.008 8 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吴德兴,李伟平等人利用缩尺寸模型隧道得出了临界风速关于隧道坡度、火源规模和隧道尺寸的解析公式。该公式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烟气层厚度模型、隧道拱顶温度模型、温度衰减模型基础上建立,并根据缩比例试验结果,对隧道坡度和对流热量修正得到,解析式如式(10)所示。 undefined (10) 式中:β为对流热量修正系数,β=0.98-0.003 5Q(Q<280 MW);ks为隧道坡度修正系数,ks=1.0-0.034α;α为隧道百分比坡度;B为隧道当量直径,B=8.37,m;z为从可燃物表面至计算羽流质量流量处高度,z=7.1 m;30 MW火源时(ΔTmax/T0)1/2=1.381,50 MW火源时(ΔTmax/T0)1/2=1.553。 2 不同理论公式的对比分析 为研究不同理论公式得出的临界风速差别大小和其随火灾规模、隧道尺寸的变化情况,笔者将已有实体隧道火灾试验和缩比例隧道火灾试验测得的临界风速值作为参照依据,将不同临界风速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已有实体和缩比例试验结果作对比,确定临界风速计算方法,同时验证临界风速结果对超大断面隧道的适用性。 2.1 参照试验的选取 已有的小尺度火灾试验结果,以英国学者Wu、Baker等人对临界风速的研究最为详尽全面,Wu、Baker在1/10的缩比例隧道模型下,以1.5~15 kW的火源功率,针对5种断面形状进行了39组燃烧试验,研究纵向风流对烟气逆流影响。相比较而言,大尺度火灾燃烧试验数据相对有限,最为著名的有1993年英国HSL的Buxton试验、1995年美国交通部以及欧盟资助的Memorial计划等。Buxton试验在366 m×2.74 m×2.56 m全尺寸隧道中,以2~18.6 MW的火源,研究了纵向通风对烟气逆流的影响。Memorial隧道长810 m,宽8.8 m,高4.4 m,试验火源规模20、50、100 MW。 为研究临界风速随火源变化情况,将隧道尺寸、火源规模和试验测得临界风速和按照式(6)、式(7)无量纲处理,临界风速随火源变化的无量纲试验数据整理如表1、表2所示。 将Wu、Baker小尺度火灾试验和Buxton大尺度火灾试验无量纲数据结果作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Wu、Baker小尺度火灾试验与Buxton大尺度火灾试验结果的吻合性较好,说明经过无量纲处理,可以忽略隧道尺寸对临界风速的影响,将不同隧道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选择此无量纲临界风速试验结果作为参照依据,将不同理论计算临界风速结果与其进行对比具有可行性。随着火源功率的增加,临界风速先急剧增加,当火源增大到一定值时,火源对临界风速影响很小,临界风速保持不变。由于无量纲临界风速与隧道尺寸无关,可先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无量纲临界风速,再根据具体隧道尺寸算得实际临界风速,说明临界风速结果对超大断面隧道具有适用性。 2.2 工程实例临界风速公式分析 以国内超大断面三阳路盾构隧道为例,隧道断面尺寸,如图2所示。 用不同理论公式式(1)~式(10)得出临界风速与火灾试验得出的临界风速进行对比,如表3所示。 将不同理论计算结果与Wu、Baker小尺度火灾试验、Buxton大尺度火灾试验结果作对比,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随着火灾规模的增大,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测得的临界风速均增大,当无量纲火灾规模达到0.4时,临界风速增大幅度很小。在强火源功率下,Kennedy和吴德兴给出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Kennedy的公式计算的临界风速比试验结果低20%~40%,吴德兴的公式计算结果比试验高30%~50%。徐琳和Wu、Baker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好,相比Wu、Baker的公式,徐琳给出的临界风速公式计算方法更简洁,对Q′*≥0.2的情况,计算精度更高。 徐琳计算公式得到的无量纲临界风速转换到超大断面三阳路盾构隧道实际临界风速如表4所示。 3 结 论 (1)通过对隧道尺寸和火源规模的无量纲处理,可以消除隧道尺寸对临界风速的影响,临界风速计算结果对超大断面隧道具有适用性。 (2)随着火灾规模的增大,隧道纵向排烟临界风速增大,当无量纲火源规模达到0.4时,临界风速增大的幅度很小。 (3)确定临界风速时,对隧道尺寸和火源规模进行无量纲处理,可根据徐琳给出的计算公式得到无量纲临界风速,再根据具体隧道尺寸算得实际临界风速。 参考文献 [1]Danziger N H,Kennedy W D.Longitudinal ventilate analysis forthe Glenwood Canyon tunnels[C]//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erodyna and Ventilation of Vehicle Tunnels.York:1982:169-186. [2]Kennedy W D,Parsons B.Critical velocity:past,present and fu-ture[C]//One day seminar of smoke and critical velocity in tun-nels.London:1996. [3]Heselden A J M.Studies of fire and smoke behavior relevantto tun-nels[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aero-dynamics and ventilation of vehicle tunnels.Cambridge:1976. [4]Stephane Gaillot.Contribution to the control of fire-induced smokeflow in longitudinally ventilated tunnels[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3):315-323. [5]徐琳.长大公路隧道火灾热烟气控制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6]吴德兴,李伟平,郑国平.公路隧道火灾排烟临界风速模型试验与数值解析研究[J].公路,2011,8(8):298-303. 【银行信贷计算公式】推荐阅读: 银行不良信贷资产10-10 银行信贷工作鉴定05-25 银行信贷学习心得07-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06-04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09-24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10-01 银行信贷管理办法06-09 银行信贷业务营销技巧07-22 银行信贷审批考试案例09-17 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06-21党费交纳基数计算公式 篇8
银行信贷计算公式 篇9
室内湿陷性试验计算公式简化 篇10
安全检查表计算公式 篇11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篇12
银行信贷计算公式 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