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共9篇)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1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潭门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设置是违法的事。另外也有一些原因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观念与行为:

其一,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其二,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其三,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其深、大部分学生消费属理性

(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1)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地区不平衡性

2)年级不同而导致奢侈品消费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3)性别不同导致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差异

(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巨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2)奢侈品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攀比心理

3)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

4)奢侈品消费趋势的不合理性 (例如:“攀比心理作怪”)

六、问题分析及解决

针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

(一)社会方面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宽泛。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拥有更多的金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则越来越大。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

(二)学校方面

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

(1)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

(2)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3)对于贫困的学生,学校要多关心,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多关注生活状况,学习状况。给予帮助,不歧视,塑造和谐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2

(上接7页) 如果用男神女神代言的这类商品, 似乎感觉一下子就拉近了和男神女神之间的距离。满足了消费者的某种虚荣心, 给使用这些商品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但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请这些大牌明星做广告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生产商品的厂家不是慈善家, 它不可能自己去承担这笔高额的费用。那这笔费用自然而然的就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那消费者既然为这个符号买了单, 那这个符号就变为了商品供消费者享用, 商品自然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那这个符号能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带给消费者很大的满足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奢侈品消费也就变成了一种符号化。一方面商家打造这个符号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赋予了这个符号特殊的价值以及意义, 消费者又愿意通过购买这个符号来享用这些价值和意义, 满足虚荣心以及通过这个符号体现自己独特的身份地位。奢侈品符号化的买卖也就这样诞生了。四、奢侈品消费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奢侈品消费额的年年增长无疑会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奢侈品趋之若鹜。但中国现在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大部分国民的收入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如果人们只知道一味的追求奢侈品, 对大多数人来说, 各方面 (收入、声誉、文化等) 的流动以及地位和竞争所产生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变得更加沉重。在奢侈品消费的影响下, 人们更看重自己的财富地位和身份权贵, 人的一切行为, 甚至是人本身都发生了异化, 就如新闻上经常爆出的“为了买i Phone6而不惜卖肾, 不惜以损坏自己的身体以及不顾亲情而做出的种种疯狂行为。对奢侈品背后所蕴含的符号价值意义的盲目崇拜超越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考虑, 也意味着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以及将幸福生活定义为消费享受的错误理解。“现代人的情感疏离、思想疲软、道德堕落、信仰危机等精神问题, 归根结底是由于人过度的物质欲求造成与人的精神生活失调而致。”[3]对奢侈品的盲目追求, 牺牲了人的全面精神生活, 奢侈品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人生的第一位, 殊不知人的幸福是应该多方面来衡量的, 不能单纯地以拥有财富和地位、懂得物质上的享受、有实力购买奢侈品为标准。正确对待奢侈品,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适度而不过分的追求, 理性地消费奢侈品, 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发展。参考文献:[1]2013年度《中国奢侈品报告》.[2][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8-80.[3]朱秀元.谈奢侈品消费与社会身份认同[J].三峡大学学报, 200 (7) 178-180.作者简介:张铴月, 1991年5月7日出生, 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09级研二学生, 祖籍:重庆璧山县。

摘要:奢侈品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象, 它已不仅仅是一些贵族或上层人士专门享有和关注的事情了, 新兴的中产阶级也加入奢侈品消费这个行列之中。使得通过奢侈品来炫富成为人们乐此不疲争相追逐的事。国内的奢侈品消费额逐年上升。奢侈品消费作为消费社会的一种极端形式, 在当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和关注, 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 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其附加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奢侈品消费代表着消费者的一种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身份和地位, 其后更隐藏着人性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炫富,奢侈品,消费社会

参考文献

[1]2013年度《中国奢侈品报告》.

[2][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8-80.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问题

1.引言

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是一种超出了人们日常生存与发展必要的消费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因此奢侈品在部分人眼里面带有贬义。但是从奢侈品本身来看,只是为了满足部分人对生活的一种高端追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奢侈品是一种稀有商品,可以给购买者带来超过普通商品的心理

效用。

2.我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

2.1消费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购买力不断提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调查,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时,奢侈品消费市场会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因此我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根据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奢侈品消费自2000年以来的平均增速都保持在20%左右,2011年更是高达30%。

2.2消费人群年轻化

国外数据显示,奢侈品牌的消费人群一般为中产阶级及富有人群,这类人一般年龄大都在30~45岁之间。从我国的调查数据来看,主力消费人群的跨度更大,从20岁~50岁都有。在我国城市白领中,20多岁的年轻人购买奢侈品已经不是罕见的事情。我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年轻人创业成功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女性的职业化不断加深,经济独立改变了奢侈品消费以男性客户为主导的客户基础。

2.3购买渠道多样化

奢侈品刚进入我国时,几乎全部以商场消费为主。从消费类别来看,我国奢侈品消费大都以化妆品、香水、手表和服装为主,这一类商品大都要亲身体验才能购买。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B2C的发展,线下体验,线上购买也成为一种新的购买方式。此外,由于税收、款式和发行时间等原因,海外代购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的奢侈品购买渠道更加多样。

3.我国奢侈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3.1本土品牌稀少

与国内奢侈品消费火爆的市场相比,我国本土品牌发展冷清,在国内缺少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本土品牌。这与奢侈品的品牌理念有很大关系,奢侈品牌大都有百年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国的百年品牌本身就少,在奢侈品行业更是风毛麟角。奢侈品牌打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和历史文化的融合。

3.2山寨产品横行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奢侈品生产代工地首选,因此出现了部分代工工厂多生产,或者谎报残次品数量,以次充好流入市场的现象。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给这些山寨产品的生存提供了更大空间,近些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山寨产品对奢侈品企业造成了损害,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3盲目购买产品

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伴随而来的就是盲目消费者的非理性购买,奢侈品牌本身带有的炫耀效应导致部分年轻人为了虚荣和炫耀,盲目购买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奢侈品牌。此外,购买者在消费时,也没有从深层次上理解品牌融合的历史与内涵,往往仅以价格和知名度作为购买的依据。

4.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策略

4.1发展本土品牌

从产品质量上看,我国已经完全达到了奢侈品生产的水准。但是从品牌塑造角度看,我国奢侈品生产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奢侈品生产商应当加大品牌塑造的力度,从文化传承角度着手,加强国内和国外的宣传,让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品牌。我国政府要大力支持本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加强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机制,帮助企业宣传。

4.2加强市场监管

奢侈品的销售不仅受到经济和收入的影响,也和国家的政治环境、价值观念有很大联系。我国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山寨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肃清市场。这不仅对于奢侈品企业有巨大好处,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品牌塑造有巨大好处。特别是对于代工工厂,要联合授权企业对其生产量进行严格管控,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4.3倡导理性消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奢侈品本身就是少数人消费的商品,物质崇拜不仅会导致社会价值观产生扭曲和误导,还会加剧中产阶级的心理不平衡,影响社会稳定。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品看,我国还远未达到全面消费奢侈品的阶段。过度消费和虚荣消费不符合经济规律,也给购买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政府和媒体应当正确引导,让奢侈品的消费回归理性,帮助消费者更好的理解奢侈品牌的文化内涵,倡导理性消费。

参考文献:

[1]陈菁菁.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现状分析[J].经济师,2013,12:47+50.

[2]鲁汉玲,伦玉仪.我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营销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5:79-80+85.

[3]申志刚,王静,张亮.关于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05:13-14.

[4]郭静.论我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特点[J].才智,2012,11:20.

[5]何莽,夏洪胜.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商业时代,2007,29:17-18.

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篇4

一、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是奢侈品的观念依然没有 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是奢侈品的观念依然没有 改变,大家购买奢侈品都比较理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改变,大家购买奢侈品都比较理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对奢侈品非常熟悉。少数人对奢侈品非常熟悉。“奢侈品”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主要 奢侈品”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还是像以前一样,消费对象是有钱人的产品,是国际品牌、高价位的消费品,消费对象是有钱人的产品,是国际品牌、高价位的消费品,同时是能 提高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大多数人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提高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大多数人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香包、化妆品、服装等顶级时尚产品都是奢侈品,珠宝、香包、化妆品、服装等顶级时尚产品都是奢侈品,整体占了调 56.95%。大家购买奢侈品都还是比较理性的,查的 56.95%。大家购买奢侈品都还是比较理性的,认为对于奢侈品 应该先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32.69%; 应该先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占 32.69%;会为购买奢侈品会特意积 蓄一段时间,18.17%; 占 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生活品质 占 16.20%; 费是一种生活品质,蓄一段时间,18.17%; 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生活品质,16.20%; 同时,认为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奢侈品消费华而不实,同时,认为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奢侈品消费华而不实,反对奢 侈消费的比例也不小,14.83%; 侈消费的比例也不小,占了 14.83%;还有人认为奢侈品消费可以塑 造成功者形象,11.22%。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

高,造成功者形象,占 11.22%。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 对奢侈品非常熟悉。平时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偶尔逛商场会留意,对奢侈品非常熟悉。平时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偶尔逛商场会留意,占

62.12%;只是每季看看品牌出了哪些新品,17.10%;对品牌历史、62.12%;只是每季看看品牌出了哪些新品,占 17.10%;对品牌历史、产品如数家珍,占 12.49%。这说明大家虽然对奢侈品有向往,但是对 产品如数家珍,12.49%。这说明大家虽然对奢侈品有向往,其还不非常关注。其还不非常关注。

二、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数量还是非常少,主要*自己挣的钱在 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数量还是非常少,主要* 本国自己消费。本国自己消费。过去二个月对奢侈品消费经历来看,没有消费的超过半数以上,过去二个月对奢侈品消费经历来看,没有消费的超过半数以上,占 64.19%。有奢侈品消费的占 35.79%。消费奢侈品周期来看,偶尔和基 64.19%。35.79%。消费奢侈品周期来看,本不消费的比例占绝大多数,94.25。本不消费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达到 94.25。只有非常少数人有一年 6 次以上奢侈品消费。消费奢侈品的主要经济来源看,占绝大多数都是 次以上奢侈品消费。消费奢侈品的主要经济来源看,自己挣的钱,81.12%;其次是父母的钱,13.45%; 自己挣的钱,比例为 81.12%;其次是父母的钱,13.45%;非常小部分 是伴侣给的,5.43%。是伴侣给的,占 5.43%。购买奢侈品的地方来看,本国的品牌销售店是主流,占 72.92%;到 购买奢侈品的地方来看,本国的品牌销售店是主流,72.92%; 香港、11.46%;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香港、台湾购买的占 11.46%;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欧洲、美国奢侈品的产地选购 欧洲、美国奢侈品的产地选购,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购买的总共占 15.62%。从购买奢侈品的用途来说,62.88%;赠送他人、15.62%。从购买奢侈品的用途来说,自己使用 62.88%;赠送他人、35.97%。给家人使用和作收藏用共占 35.97%。

三、大家对劳斯莱斯、法拉利、劳力士、香奈儿、香格里拉、希尔顿 大家对劳斯莱斯、法拉利、劳力士、香奈儿、香格里拉、等世界名牌非常熟悉。等世界名牌非常熟悉。汽车:劳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宾利、汽车:劳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宾利、其他所占比 例非常平均。例非常平均。手表: 33.83%,17.57%,16.73%,手表:劳力士占 33.83%,登喜路占 17.57%,迪奥占 16.73%,范思哲占 15.7%,古琦占 9.93%,其他 6.24%。服装和饰品:香奈儿占 15.27%,15.7%,9.93%,6

6.24%。服装和饰品: 15.27%,

11.59%,路易.11.27%,兰蔻、范思哲、迪奥、高丝、资生堂占 11.59%,路易.威登占 11.27%,兰蔻、范思哲、迪奥、高丝、古琦、纪梵希、芬迪、佛莱格默、高田贤三及其他均所占比例不大。古琦、纪梵希、芬迪、佛莱格默、高田贤三及其他均所占比例不大。酒店: 34.91%,30.27%,20.44%,酒店:香格里拉占 34.91%,希尔顿占 30.27%,凯悦集团占 20.44%,14.37%。万豪占 14.37%。万元以内,四、多数人过去在省际周边旅游,费用多在 1 万元以内,有近一半的 多数人过去在省际周边旅游,人在计划境外旅游,其中亚欧国家为首选。调查表明,人在计划境外旅游,其中亚欧国家为首选。调查表明,人们用于旅游 的费用不高,这跟个人经济状况和收入有直接关系。旅游情况:省外 的费用不高,这跟个人经济状况和收入有直接关系。旅游情况: 31.84%,28.38%,27.85%,游占 31.84%,省内游占 28.38%,城市周边游占 27.85%,境外游占 6.46%,5.48%。过去一年,6.46%,没出去旅游占 5.48%。过去一年,全家在旅游和购物上的支 千元及以下占了多数,46.61%。未来一年的境外旅游计划中,出 : 5 千元及以下占了多数,46.61%。未来一年的境外旅游计划中,47.21%; 52.79%,评分秋色。有计划的占 47.21%;没有计划的占 52.79%,评分秋色。最有可能选择 的旅游目的地:亚洲国家 48.03%,欧洲国家 34.95%,大洋洲国家、的旅游目的地: 48.03%,34.95%,大洋洲国家、17.03%。看来,南北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共占 17.03%。看来,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目 的地是亚洲和欧洲国家。的地是亚洲和欧洲国家。

五、大多数人进行过个人投资,参加过如游泳、网球、保龄球之类的 大多数人进行过个人投资,参加过如游泳、网球、运动健身,但是费用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运动健身,但是费用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探 险、潜水、高尔夫球等较少人能参加。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参与调 潜水、高尔夫球等较少人能参加。查的人群经济收入不高。过去一年里,家里人进行个人投资的情况中, 查的人群经济收入不高。过去一年里,家里人进行个人投资的情况中 有投资的占大多数,70.16%,29.77%。过去一年里,有投资的占大多数,达 70.16%,没有投资的占 29.77%。过去一年里,大家参加过的运动健身里,游泳所占比例最大,22.24%;其次,大家参加过的运动健身里,游泳所占比例最大,达 22.24%;其次,网球、保龄球也占相当比例;其余运动,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网球、保龄球也占相当比例;其余运动,如徒步穿

越、滑雪、攀岩、探险、潜水、高尔夫球、国标舞、棒球、马术所占比例均相差无几。探险、潜水、高尔夫球、国标舞、棒球、马术所占比例均相差无几。

表明设施完备的运动项目受到大家的喜爱,相对较刺激和危险的运动 表明设施完备的运动项目受到大家的喜爱,项目较少人参加。项目较少人参加。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5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本文将介绍奢侈品的概念和特点,并从奢侈品消费的主体、对象、影响因素、动机等方面展开讨论,着重分析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消费者动机。

目录

一、奢侈品的概念........................2

二、奢侈品的特点........................2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2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3

1.文化因素......................3

2.社会因素......................3

3.个人因素......................3

4.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4

5.心理因素......................4

五、总结..........................4一、奢侈品的概念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或服务,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即为“奢侈品”。但是奢侈品还应该具有商品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而不是但从产品的经济学角度定义。广义上讲,奢侈品是指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非生活必需品。

二、奢侈品的特点

1、品质卓越。奢华享受源于卓越品质,奢侈品的理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充分考虑到产品品质和蕴含的高新技术。

2、个性独特。风格强烈而突出是奢侈品品牌的致命要素。奢侈品是一种被赋予了较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含义的特殊商品。

3、身世显赫。每个伟大的奢侈品品牌都有一本详细的家谱,不可复制的家族自豪感让奢侈品品牌把高档品牌远远甩开。

4、价格昂贵。奢侈品囊括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消费者自然要为无形价值带来的身心体验支付大把钞票。

5、人气超高。古老的大牌大多有皇室的嘉奖,好莱坞大牌明星的演出,时尚杂志的解读,更将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店追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奢侈品具有超高的人气魅力。

6、引领潮流。奢侈品品牌的前瞻性来源于他们对社会潮流敏锐的捕捉。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并已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且很快将会成为世界第一。

2、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国际奢侈品牌在欧美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压力下,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国际奢侈品牌通过举办各种展会、发布会,开设精品店,宣传其品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

3、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数众多,构成复杂,但与欧美国家奢侈品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明显年轻化的特征,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是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不到总数的30%。而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4、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不成熟。中国消费者人群中有一部分被称为“月光族”、“新贫族”,他们收入不算高,为享受消费奢侈品换俩的虚荣,往往为够吗价格水平难以承受的奢侈品而入不敷出,这是一种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奢侈品消费,它以牺牲未来的生活质量为

代价。此外,奢侈品特别是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中“用消费来炫耀”的心态明显,“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对奢侈品一般不做太多的学习或研究,尤其热衷于在展会中购买。

5、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消费者追求最新最流行的产品,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通常偏爱体验消费,例如奢华的旅行,高附加值的服务,属于“体验驱动型消费”。

6、存在奢侈品消费升级现象。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中产阶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奢侈品消费大多集中在领带、服饰、皮包、化妆品等入门级奢侈品。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心理的成熟,其消费取向会逐渐转向服装、手表、珠宝等中级奢侈品,大多数认得消费止步于此。对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来说,他们的消费会继续升级,名车、豪宅、私人飞机、游艇会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

总体上讲,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心态仍以“显示身份”为主,消费的数量和金额都有限,年均消费次数不多,消费对象单一,并且侧重于明显炫耀性的消费形式和有形的物质产品。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

1.文化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新富阶层,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这种炫耀性消费主要不是满足真实需要,而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奢侈消费的另一表现是“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中国消费行为受群体的影响巨大,中国人更看重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注重自身在群体中的认可度。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的购买形态上以有形可视的实物类奢侈品为主,而少有考虑无形的体验类产品的原因之一。

2.社会因素

(1)社会阶层。所谓社会阶层是指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把社会划分车工不同等级的阶层,同一阶层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等级观念的社会里,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少,是个人是否属于成功阶层的一个决定性标志。对那些已步入社会上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购买和拥有某种奢侈品是自己所处的群体界定成员资格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要求,这驱使他们去进行奢侈品购买和消费。

(2)参照群体。参照群体通过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来提供消费者产品、品牌的信息与体验,形成价值匹配,从而激发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机。

3.个人因素

(1)职业。对于奢侈品而言,不同职业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评估标准。某些职业群体对于奢侈品的兴趣高于一般人,比如从事服装设计、演艺等人员。

(2)经济状况。一般地说,收入水平较低时,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低档日

用品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中、高档商品的购买比重将会增大,对日用品的挑选性增强,对奢侈品的需求也更多。

(3)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正日益被享受和自我发展取代,奢侈品消费者往往将产品及品牌个性代表自己的个性、品味和追求。

4.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持有的相对持久的个人素质,一个人的个性会影响个人对外界知觉的方式及行为。

5.心理因素

中国人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而有了金钱或权力还不够,还必须用什么东西证明出来,炫耀出来,让别人知道。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说明。

五、总结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6

刷卡方便了消费,银行提供服务当然要收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到底该收多少,一时还争论不下。商家的声音是:“高了,我们承受不了。”银行的声音是:“这是银行的底线,否则很难达到盈亏平衡点。”目前人民银行对手续费的规定是:百货超市受理银行卡支付的费率为销售额的1,饭店、宾馆为2~~

3、境外卡为

3.5~~4。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各城市银行卡协会都以此为参照按本地情况制订手续费标准。在**POS刷卡手续费是0.3~~1,**国美几家分店一年刷卡金额在2亿元左右,按照0.5的费率计算,他们每年向银行缴纳的手续费就是100万左右。**苏宁电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笔经济帐:按照20的平均刷卡率计算,销售额平均每天在30万左右,按照0.5的费率标准,每天要向银行交纳1500元的手续费。目前**公众商场公司的刷卡消费费率是不一样的,通常是0.3~~1不等,这个是根据各个公司、单位跟银行之间的协议而定。我们来看看中国移动通信**分公司的刷卡情况。在移动公司的售卡代办点我们看到排着长队的代理商的手中持着各个银行卡正等着刷卡消费,趁着其中一位代理商有空就了解了几个问题。代理商认为刷卡消费的手续费不是在自己身上扣无所谓;刷卡消费不用再带大量现金在身上方便、安全;营业员点钱花时间,刷卡一下就搞定了,快捷。可是他们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对于本来就利润较少的商家来说,如果手续费过高,他们只有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最终承担者还是消费者。再来看看各个银行的手续费率,中国银行1,农业银行0.5,华厦卡是0.5,信合一卡通0.5,其余的工行、建行、招行、光行、邮政、中信等等都是0.3。移动公司售卡代理点,平均每天销售额在100万左右,我们按0.5的费率计算,每天要向银行交纳5[本文来源于好范文-,找范文请到]000元的手续费。**移动公司的各个直属营业厅:歇台子营业厅、大坪营业厅、解放碑营业厅、沙坪坝营业厅、还有沙坪坝移动商城等。每天60万的划卡收入,按0.5的手续费率,每天要向银行交纳3000元的手续费。而手机销售这一块,照30的平均刷卡率计算,平均每天的销售额在100万左右,按照0.5的费率标准,每天要向银行交纳1500元,这三项手续费加起**移动通信公司每天就要向银行交纳9500元,一年下来就是3467500元,这笔巨额的支出是多少商家都为之惊叹。大额消费中,刷卡率会越来越高,那么,0.5~~1的手续费对利润不高的行就是一笔巨额付出。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界人士对此另有说法:一台POS机的市场价格是4000元左右,打印用的签购单一套一式三份成本约在0.1~~0.11元,加上网络支撑费用,成套计算机系统和大量的清算人员,每收一笔单,收1的手续费,一笔1000元的单子就是10元手续费,如果不是发卡行,则只能拿到10元中的一元。这说明现在的手续费并不高。

二、央行刷卡收费新标准因行业而异

商家纷纷对刷卡消费说不,说明目前央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一个令商家振奋的好消息是,央行日前宣布,将从2004年3月1日起调整现行收费办法和标准,相应的刷卡收费比例有所降低,收费结构也将更为灵活。央行的这项新规定是:对于超市、加油、航空售票等类型的客户,发卡固定收益及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减半收取,分别为交易额的0.35和0.05;对一般类型商户,发卡行和银联网络服务费为交易额的0.7和0.1,不再提出商户结算手续费不低于1和2的要求。使用POS机跨行交易时,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器类的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交易额的1.4,银联网络服务费标准为交易额的0.2。对房地产、汽车销售类商户和批发类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办法和标准收取,但发卡行收益每笔分别不得超过40元和16元,银联网络服务费每笔高分别不得超过5元和2元。此规定公布后,国美总部的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国美公司已与银行达成协议,恢复刷卡消费。永乐电器也在积极准备中。对央行的这个新规定,业内人士仍有意见。一位餐饮界人士向记者诉苦:银行给我们的提供的服务一样的,不该分行业收手续费。记者在对宾馆、珠宝行业的采访中都听到了类似的疑惑。

三、收费标准该不该因行业而异?

刷卡消费毕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个别商家的逆市而动对整个消费体系来说无足轻重,也许只是对现存金融服务的机制敲响了一次警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说:“国内现在的银行卡网络服务公司只有银联一家,缺乏竞争的市场无疑存在着垄断的可能性,如果只是一味强调1是央行的规定,那银行自己也是不求进步,其实从长斯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肯定是要有灵活性和弹性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银行收取的刷卡手续费在任何行业都采取统一标准,只是对不同种类的银行卡收费不同。在台湾等地,银行也是和商户协商,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标准。银行有关人士对此的普遍态度是,央行的新政策已经大大让利于商家,而这个收费标准与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较为接近,符合市场经济下激烈竞争的需求,各地银行即将执行此标准,至于是否还存在不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7

箱包皮具一直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中所占份额位于前3 位之一的品类。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日益发展与成熟,皮具奢侈品的消费也开始转型,在消费理念、消费群体与消费渠道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过去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新的趋向,并且对皮具设计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从全球来看,中国在奢侈品市场的地位变得原来越重要。中国的消费者以其惊人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行为态势,让整个服饰奢侈品品牌都觊觎这个巨大的市场。

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毫无疑问地成了全球奢侈品牌关注的焦点。但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包括皮具在内的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开始转型,并出现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新的特点与趋向,对于皮具的设计与品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1 皮具奢侈品消费的新趋向

消费行为的动机往往不单单停留在表面,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奢侈品的消费更是如此。

1. 1 消费者与消费理念日趋成熟

亚洲知名的营销与消费者研究专家Radha Chadha( 拉哈·查哈) 在其《名牌之上》一书中曾对亚洲奢侈品牌的消费心态有过划分,指出在经过了“富裕期”、“炫耀期”后,消费者会在“适应期”形成对于奢侈品的自身品位,从对品牌的追求转为对材质与设计的追求,并最终停留在“生活期”。这种从炫耀消费到认知消费的逐渐转向,从大牌商标到彰显品位的商品的转向,正是奢侈品消费的转型,是消费理念日臻成熟的表现,也是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向之一。

如果说第一波奢侈品消费群体很大程度上是在“羊群效应”中完成购买行为的话,那么经过近10 年的奢侈品购买经验的养成,他们更加期待着新的、更能体现个性的产品。他们不再以炫耀型消费为主,而是逐步转变为对于产品整体体验和对于彰显价值、品位、文化含义的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并且这种倾向在时尚程度越高的城市,就越为明显。

根据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贝恩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和上海2 大城市,有高达65% 的奢侈品消费者打算减少购买带有显著商标的奢侈品,甚至有不少消费者正在刻意回避那些以明显的商标logo作为设计元素的产品。可见在地位和身份的体现之外,他们更在意的是品牌价值的契合度和其设计是否符合于自己的审美。从这种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的明显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奢侈品牌消费群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理性。

1. 2 消费群体结构复杂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奢侈品消费人群在数量上明显增加,在结构上日益复杂化,需求的差异化也逐步显现。

从地域上来看,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日趋成熟,他们中不少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过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要领先同辈人10 ~ 20 年以上,对于奢侈品的选择更看重的是材质和设计、彰显独特个性和自我风格; 而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则更为传统,对于品牌的追逐方兴未艾。

从购买经验上来看,新买家初次购买奢侈品喜欢那些非常高调的产品; 而有经验的消费者反而更在乎产品的质量和购物体验。

从性别与年龄来看,受经济原因与政治上反腐倡廉的影响,用于“馈赠”的皮具奢侈品消费有所减少,男士类的消费回落明显; 而自用型、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消费有所增加,更多的80后、90 后正逐步迈入奢侈品消费群体。

根据贝恩咨询的研究数据,中国奢侈品的主流消费群体集中在25 ~45 岁之间,平均年龄比欧洲的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 岁,比美国年轻25 岁。

随着中产阶级崛起,这个群体中也出现了层次划分,进而造成奢侈皮具产品线出现顶级和入门级2 极分化的趋势。以皮具手袋为例,款式价格低于5 000 元的占25% ,而款式价格高于2 万元的占33% ,2 者加起来已经占到总体的近60% 。

另外,从心理需求、价值感知、收入阶层等方面都可以进一步对奢侈品消费群体进行细分,群体结构的复杂化造成奢侈品市场进一步细分的同时,也造成奢侈品需求层次的多样化与复杂化。

1. 3 消费方式多样化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皮具奢侈品消费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渠道成为奢侈品重要的营销渠道之一。特别在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背景下,有超过6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现在已将性价比更高、更方便的互联网作为获取奢侈品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在4 年前这一比例仅为30% 。

年轻的奢侈品消费者引领着网上购物模式。据淘宝网2012 年发布的《网购奢侈品行业解析报告》显示,截至2012 年4 月,淘宝网全球购频道日均访问人次超过20 万,日均浏览量达180 万人,频道中最高商品单价高达168 万元,奢侈品成交额的增长比例以每年100% 的速度递增。2011 年12月12 日淘宝网“全民疯抢”日当日,全球购总成交1. 48 亿元,最高成交金额38. 8 万元的限量款HERMES包上架后被立即买走。与此同时,海外代购皮具奢侈品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有近70% 的受访中国消费者表示会在海外旅行时购买奢侈品。渠道的多样化,使消费者能更容易的接触到奢侈品的信息,刺激了消费的增长。

2 奢侈品消费新趋向对于皮具设计的影响

2. 1 去Logo设计

由于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直接影响皮具奢侈品牌的定位与策略。以往,奢侈品消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不少需要获得身份认同的消费者,希望借助著名品牌的Logo,显示出自己与大众消费的区别,这使得品牌Logo的作用超出了体现品牌特点以及形象的范围,从而上升成了能象征个人身份的符号,成了强调使用者身价最直观的标志。

然而,随着皮具奢侈品消费理念的发展和成熟,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有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奢侈品消费者,不再迷恋消费品牌Logo,而是开始注重自我个性的体现,表现出对设计、品质、材质等更强烈的关注,希望借其独特性和高品质,表现出自己对于时尚的不同诠释。

这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的新变化,直接影响了奢侈皮具品牌的设计。著名奢侈皮具品牌LV (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曾经把Logo广泛用作体现其奢侈品地位的视觉元素,近来,其设计越来越淡化标识的使用,并把重点转移到更为高端的配以特色皮革的产品上。

曾以经典的格纹图案闻名于世、并且把它看作品牌最宝贵资产的英伦品牌Burberry( 巴宝莉) ,也宣布要在近80% 的产品上去掉标识性的格纹图案,通过“去格纹化”来进行“去Logo化”,以求改变人们心目中老牌英伦风的印象,用更亲和的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

Chanel ( 香奈儿) 热推的新系列“Boy”包袋,没有缝上经典的菱格纹,也没有镶嵌双C标识。

Gucci( 古驰) 、Fendi ( 芬迪) 等奢侈皮具品牌也纷纷加入“去Logo化”运动的行列,推出淡化标识的新款产品,并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

以极致完美的编织工艺见长,没有任何一处显眼的品牌Logo的意大利顶级皮具品牌Bottega Veneta( 葆蝶家) ,更是在近年来广受追捧与认可,见图1。

由此表明,新的消费特点使得各大品牌开始倾向于通过与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互动,来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就算没有Logo,通过设计上与工艺上的差异化、独特化,还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把本品牌的产品和别的品牌区别开来的目的,避免同质化的同时,也保护了奢侈品的排他性和神秘感。

著名零售商Lane Crawford( 连卡佛) 的时尚总监Sarah Ruston( 沙拉·鲁斯顿) 曾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除了包袋上面明显的Logo,能够从款式和设计上辨认出自谁家的时尚爱好者更胜一筹”。

在标识不再成为视觉中心的时候,人们的眼光便会集中在设计与品质上,自然会带动设计回归高品质的时尚品本身,以展现品牌的专注和值得信赖。

2. 2 个性定制设计

现代社会产品多样化、设计个性化、销售定制化的商业特征越来越明显,已经发展为一个由消费者导向的商业时代,消费者对于品牌已经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相互影响。

消费者的个性与内涵赋予品牌内涵多元化,越是成熟高端的消费者,越期待产品特性与个人个性相匹配,这同时也是决定顾客的品牌忠诚度的重要原因。当这种个性化需求发展到极致,就必然出现个性化定制。相对于大批量生产,单件和小批量定制的成本越来越有竞争力。

定制趋势实际上也是消费者由忠于产品品牌到忠于产品品质的一个转变,是忠于产品品质的最终极表现,因为高级定制的奢侈品从外观上几乎看不到品牌的标志,而使用者却为它们的独一无二而情有独钟。

目前许多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拓展定制业务,得益于电子商务网站和新技术的发展,把皮具定制服务与轻松的网上购物相结合。尽管目前在线定制还存在诸多障碍,但这是未来购物的必然趋势。

2. 3 风格化设计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自用型奢侈品时,愿意尝试新的设计与风格。如Kate Spade、Michael Kors、Rebecca Minkoff、Phillip Lim等皮具设计师品牌在近年的大受欢迎,就证明了消费者越来越看好有着独立风格与设计特点的品牌。

比起传统的皮具奢侈品大牌,新晋设计师品牌的设计风格更为突出,价格区间也更易让人接受。

根据2014 年贝恩公司对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者的调研显示,相比传统大牌( 路易 · 威登、古驰、普拉达等) ,对在未来3 年会更多尝试购买新兴的奢侈品牌表示认同的消费者占比情况,见图2; 对新兴品牌有认知的消费者的占比情况,见图3。

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下,不少的设计师品牌像Alexander Wang( 亚历山大王) 一样,完成了从小型本土买手店或网店,到入驻大型海外百货公司的跨越,它们正通过各种渠道被熟知,替代那些以往在人们心中最具时尚影响力的奢侈品牌。

2. 4 设计的交互化

设计的个性定制化与风格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设计交互化的趋势。

从制造业技术发展角度看,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 辅助制造) 、CAPP( 工艺过程设计) 、3D打印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都对快速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全球比较著名的服饰类交互式定制网站有Optitex、World of Alfa等服装定制网站与Shoes of Prey、Awl &Sundry等鞋类定制网站。 图4 为Shoes of Prey交互式鞋类定制网站界面。

这些交互式定制网站,提供大量的产品预置模板和定制选项,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客户快速定义产品细节。如: 选择款型、材质、颜色和尺码,在产品上融合个性化徽标和专有印记等,且所有操作都可以实时预览并得到报价反馈。客户下单后,厂商立即启动生产和制作流程,最终完成商品交付。

这种交互式的方式,使产品设计实际上由品牌与消费者共同完成,消费者基于自身的情况与爱好,参与了商品设计,个性化需求自然会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

3 消费新趋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 1 新的小众品牌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在对品牌的狂热中,中国的皮具奢侈品消费逐渐沉淀出更多的理性与品位,当先前的奢侈品消费潮流开始消退和转向,便成为新进入市场的小众品牌的绝好机会。

在皮具大品牌们正在痛苦地经历客户流失、增长瓶颈的同时,风格独特的优质小众品牌正在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最佳选择,这对至今缺乏国际知名高端品牌的中国皮具业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中国本土的奢侈品文化和品牌发育不良,使高端皮具奢侈品市场几乎完全为国外品牌占据,要想成功逆袭,时间的积累固然不可或缺,机遇也格外重要。

据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有着10a以上奢侈品购买经验的老买家,喜欢先于其他人“发掘”新品牌和新款式,更欣赏低调、高雅之美,从能体现个人品位差异的产品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也更易接受认可新的态度与转变。这就意味着,新兴、时尚的小众品牌有了崛起的需求基础,或许这正是重新划分市场份额的机遇。

可以预见,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牌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会使除了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一些独立设计师品牌、轻奢品牌外,还有更多的小众品牌在发展机遇中兴起。新兴品牌与传统品牌在皮具奢侈品消费市场中的竞争与博弈,正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之一。

3. 2 产品体验及服务有待提升

完整独特的产品与服务体验,是皮具奢侈品牌在新的消费趋向下要迎接的又一挑战。

按照逻辑,高价格的奢侈大牌提供给消费者的理应是高品质的商品与高品质的服务,但事实上特别是在国内,却常常爆出奢侈品牌的质量问题与糟糕的售后服务问题,这与它们在中国直线飙升的销售业绩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它们享受的品牌地位殊荣明显不相匹配。

实际上,在奢侈品消费理念越是成熟的地区,人们越是不会因这个奢侈品的价格高就炫耀式地购买,也不会一味追求价格最低的奢侈品,完整独特的产品体验和服务才是最关键的。

然而,根据对国内皮具奢侈品消费者的调查,大部分都认为奢侈品牌在诸如产品保养和清洁等售后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少品牌的服务相较于它们在欧美等地区提供的服务,有明显的差距。

在消费者逐渐淡化Logo崇拜而越来越注重商品本身的品质与服务的趋势下,品牌供应商更需要努力提供与品牌地位相称的品质商品与服务,同时应更加注重品牌的完整性和价值。

4 结束语

皮具奢侈品进入中国已20 多年,中国消费者已从最初的炫富型消费走向了认知型消费,消费者与消费理念都在不断成熟,必然影响皮具品牌在设计与服务上进行调整与改化以作为回应。

对于皮具品牌来说,新的消费趋向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在转型中谋求品牌的发展,还要不断在设计与服务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贝恩观点.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OL].贝恩咨询公司网站http://www.bain.cn/news.phpact=show&id=561,(2015/01).

[2]财富品质研究院.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OL].人民网http://sh.people.com.cn/n/2015/0201/c134768-23752338.html,(2015/02/01).

[3]顾纪瑞.中国奢侈品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群体分类研究[J].消费经济,2012(6):32-36.

[4]程丹,陈长彬.中国奢侈品消费偏好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4(5):134-140.

[5]张婷,曾琦.皮具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快速增长的原因探析[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3(4):57-61.

[6]曾琦.“去标识化”影响下的皮具设计[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4(2):59-62.

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 篇8

您好!

这份问卷是来自吉林工商学院广告学专业,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名为“大学生消费者对手机的态度和偏好”的调查,希望能从您给予配合的答案中找到关联点。

如果您对问卷有任何疑问请咨询调访员。如果问卷涉及到您的隐私,我们郑重向您保证:所有的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不涉及任何商业行为,不向任何机构提供与您隐私有关的任何数据和资料,并对您所有的答案保密。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个人资料(不涉及个人隐私请放心填写)

性别:□男□女年级__________使用手机时间:__________

1,您每月的生活费水平()

□少于800元□801元—999元□1000元—1999元□2000元以上

2,你每月话费支出情况

□30以下□30-60 □60-100 □100以上

3,对于您来说手机最大用途是什么

□通话□短消息□上网□娱乐□其他__________

4,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有关手机的信息

□电视、报纸、杂志□朋友介绍□到销售现场观察□网上资讯□其他______

5,您会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去购买手机

□实体店购买 □手机品牌官方网站订购□电视购物□其他___________

6,您更换手机的原因是

□质量出现问题□外观磨损、掉色□样式陈旧□功能太少□其他

7,再次购买手机,以下哪个因素是你首先考虑的□品牌□质量 □外观□价格□功能□操作系统□配置□其他___________

8,再次购买手机你会选择哪个品牌

□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 □苹果□联想□HTC□LG□金立□多普达 □其他__________

9,您觉得你选用的品牌手机最吸引您的地方是?

□外观时尚□质量有保障□功能多□价格便宜□其他_________

10,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持久耐用□信号灵敏□实用省电□功能齐全□待机时间

11,如果您更换手机,您会选择什么款式?

□直板□折叠□旋转□滑盖□其他________

12,再次购买手机的预期价位是:

□600元以下□600元~1000元□1000~2000元□2000以上

13,您了解智能机吗

□了解 □不了解 □不大清楚

14,是否有意向购买一部智能机

□有□没有□看情况

15,以下哪项会促使您选择3G网络

□网络传输速度更快□手机功能更加强大□数据流量费用更低□语音资费低 □新的特色增值服务□朋友使用后推荐□其它____________

16,购买手机时对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倾向

□IOS(苹果)□Symbian□WindowsMobile□Android□BlackBerry□Palm□没有要求

17,.以下哪种手机促销方式会吸引您

□购买赠话费□现场打折□送相关配件□抽奖活动

18,您觉得哪些因素会阻止您换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谈一谈您对手机售后服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假如您喜爱的xx品牌即将推出一款新的手机,您希望会有哪些新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调查时间:

中国奢侈品消费探析(共) 篇9

摘要:“奢侈品消费”与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不同,是对人的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它本身已发展为不具褒贬的中性词语。消费的符号价值在不断增大。通过消费可以体现自身的身份,并且得到社会认同。但目前已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对策。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并且创造奇迹的时代,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国人购买力的增加。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国外的奢侈品品牌找准契机,纷纷抢占中国市场,最终奢侈品敲幵了中国的大门,奢侈品消费行为日益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一、奢侈品消费的含义

(一)奢侈品含义

在英文中,奢侈品一词的表述是 Luxury,它最早来自于拉丁文,原本的含义是“极强的繁殖力”,在早先的研究中,奢侈品与奢侈一起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因而古希腊以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首,都将奢侈品描述为超出必要的开支。到了 18 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人主义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奢侈,认为奢侈品对刺激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休谟在《论艺术的精美》中提出奢侈的著名定义——奢侈是“满足感官享受的极大的精美”。《牛津大辞典》将奢侈品定义为:“极致舒适且挥霍的生活品调;非必需的、心中渴望的、昂贵或是稀有的商品。”它能够显示消费者的富有程度、地位高低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贵重珠宝首饰、高级轿车、豪华酒店、名牌服饰、高级化妆品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认为,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只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更重要的是奢侈品所被赋予的社会、经济背景上的价值。因此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奢侈品是一种个人品位的提升,奢侈品蕴涵着拥有者的地位、身份、权利,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是高品质生活的具体反映。

本文对奢侈品的界定基于以下六个标准,即奢侈品的六大特点:一是相对性、二是价格昂贵、三是精美、四是稀少、五是可替代、六是非必需,即奢侈品是对大众而言昂贵、稀少、精美、可替代的非必需品。

(二)消费的含义

消费一词具有多重内涵,最早用于经济学中,“消费”一词经历了从否定性含义到积极性含义的演变。消费于 14 世纪在英语中开始被使用,被定义为“浪费、耗尽、毁坏、用光”。工业化大生产以来,消费成为与生产相对的概念,是经济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到了现代,消费的地位被凸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其含义受到肯定。《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消费定义为“对商品和劳务的最终消耗”。

在生态学中,消费被看作是自然界中能量循环、转换的中的一环。在心理学中,对消费的研究,伴随着对消费过程中情感投入的研究。在社会学中,消费不仅意味着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个人行为,还是表现群体特征、构建社会身份的社会性行为。在人类学中,消费与符号价值、象征价值、交换价值相关联,消费不仅仅被看作是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更反映了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在哲学中,消费被视为与生产、实践一样的存在方式,是人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依赖物的交换从而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行为和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历史规定性。消费的含义发展到了现代,也不再仅仅含有对物的第一层的需求,还含有对物的第二层,即地位象征符号的需求,它不再仅仅是满足生理或单纯的物的需求,而更多的追求物所蕴含的符号或象征意义。它也不再仅仅限于经济学范畴,具有越来越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在波德里亚看来,现代消费更趋向是一种建立关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得以 1

与外界产生联系,获得外界对他的认同。

二、奢侈品消费行为研究

(一)奢侈品消费行为研究理论

国外对于奢侈品的研究是较早的,成果也很丰厚,国内外多采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奢侈品消费进行研究。他们应用的理论有社会分层理论,消费分层理论马克思·韦伯认为,消费是地位群体的区分标志。凡勃伦较早的对于消费现象与阶级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波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了消费现象,他在其著作《物体系》中将消费视为一种“地位”符码。

在此,我们才用的是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的理论,第一个把炫耀式消费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把19世纪末美国的消费风潮用“炫耀式消费”的字眼来概括。他认为,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还是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提出证明,因为尊荣只是通过这样的证明得来的。财富有了证明以后,不但可以深深打动别人,使人感觉到这位财富所有人的重要地位,而且可以使这位所有人建立起并保持一种自鸣得意的心情,在这一点上其作用也是不小的。因而,对贵重物品做明显消费是博取荣誉的一种手段。其结果便是炫耀式消费,是人们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在奢侈品消费过程中,商品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具有经济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具有社会象征性,它成了指代某种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的符号,为特定社会群体提供显著标识。据此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总结出了“凡勃伦效应”———我购买它只是因为它更贵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现状

中国经济和国民消费实力的增长速度这几年引起了国外奢侈品厂商的重视,而法国、英国、美国等奢侈品主要生产国的媒体也格外关注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相关报道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英国《金融时报》称,欧美多个奢侈品牌展开“中国调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有了新变化,男性更爱买包,而女性青睐名酒和跑车。《经济学家》称,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采购奢侈品的增长必须用“爆炸式”来形容。按照韩国《朝鲜日报》的推算,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金额是韩国的2.5倍。如果考虑到人口数量,韩国人奢侈品的消费能力远在中国人之上。韩国人喜欢名牌的原因与中国差不多,很多是出于炫耀。但《朝鲜日报》还是评论说,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高价名牌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是不考虑自己经济能力的炫耀心理在作怪,部分中国消费者有很强的欲望通过名牌炫耀自己。韩国公平意识比较强,对富人炫富特别反感,就是说,在韩国可以“低调的奢华”,但绝对不能公之于众。奢侈品在中国成了贫富不均的代名词,但矛盾的是,它不仅是中国有钱人“为了面子”的基本装备,也是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想获得别人关注和尊敬的特殊装备。韩联社曾转引过安徽一个 17 岁男孩为获得一部苹果智能手机居然在网上发广告想卖肾的消息。苹果手机虽然算不上奢侈品,但韩联社评论说,目前中国国内奢侈品的风潮正无序蔓延,一些年轻人为了自己喜爱的贵重物品什么都敢干,“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正在部分中国年轻人中盛行”。英国《经济学家》还以“中国消费谜团”为题谈到了不少中国的畸形消费现象:很多上班族宁愿开着宝马车兜上半个小时寻找免费停车点,也不愿花几元钱抓紧把车停下;也有人舍不得花钱装修住房,却把钱用在购买进口汽车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家里寒酸,通常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外人一般不去,而一旦开着好车去上班,就是实实在在的炫耀资本。一些喜欢奢侈品的人不认为购买奢侈品就是“炫富”、就会分裂中国社会。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认为就应该趁着年轻享用好的东西,点缀自己的生活,而那些指责奢侈品消费的人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有统计显示,2007 年至 2010 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已由35 岁下降到 25 岁,这个数字比欧洲年轻 15 岁。

由此看来,奢侈品消费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它的主要作用不在商品本身而在于社

会身份的建构。购买奢侈品的目的主要不是使用,而是一种符号性的自身状态的凸显。一辆汽车、一瓶香水都能成为标示消费者社会地位、文化品位、生活水准的符号,都可以充当建构地位和身份的手段。顾客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就可以被看做是对自身地位和身份的编码过程,这种编码就是阶层区划。当你对某种奢侈品进行消费,就意味着你可以得到与有能力消费该种商品的阶层同样的编码,分享那些使你与其他较低的经济阶层有所区别的符号。经济学和社会学家齐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指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则会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便形成成了为全社会所追逐的“时尚”。奢侈品消费的负面效应我国尚处于奢侈品消费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国情不容改变,我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让大众看到我国奢侈品消费的不成熟性,奢侈品消费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狂热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第一、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奢侈品的精美特性不仅要求奢侈品自身的做工精美,还要求包装精美,以此来彰显与普通商品的不同和自己的奢华不凡。而这种精美的包装的结果只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还没有重视对这些精美包装的回收再利用,这些包装物最后只能沦为难以利用的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不成熟的消费心态引导下,国民对奢侈品的追求就如同吸食鸦片一般,极易陷入欲望编织的陷阱,这股欲望的无限扩大驱使人不理性地消费奢侈品,而奢侈品作为对稀缺资源和领先的科技的占有,对其不理性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将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恶化。

第二、易引发公平失衡与社会冲突。由于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人的消费能力有高费极度膨胀,另一方面穷人却连基本衣食都成难题。奢侈品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会更加凸显出这种贫富差距,增加其他群体、特别是底层群体的相对剥夺感。特别是在奢侈品消费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国民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引导下,一方面富裕群体持续的高消费,特别是炫耀性消费的行为,更易让社会其他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感受到巨大的消费反差,另一方面这种炫耀性无时无刻地出现在各个角落引导着普通大众也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奢侈品消费的浪潮,奢侈品昂贵的价格和消费者自身购买力的天壤之别,更刺激和加剧了人们对资源占有不均和消费水平巨大差距的感知。

第三、导致人的发展畸形。我国消费社会的特质和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使得国民对奢侈品表现出极度的狂热和追捧,但是,在这股狂热中,消费者逐渐失去自我,片面地追求奢侈品消费,并以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和生存的目标。在这看似自由的消费行为中,消费主体们却常常失去自觉意识,被物欲所役,陷入消费再消费的恶性循环怪圈,而且,这些原应属于主体地位的消费者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实质上的消费自由的丧失,完全没有意识到自我意志的丧失和对文化、习惯的屈服,完全没有意识到自我主体地位的丧失和被物的奴役。第四、阻碍民族发展。我国奢侈品消费集中于境外消费和对“洋品牌”消费,消费者对国际品牌和西方消费方式的追捧,使得我国的民族企业和民族产品备受冷落。在黑默林看来,这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竞争,因为这些国际奢侈品企业“(1)企图进行经济剥削,(2)他们刻意地欺瞒与操纵第三世界的观众;(3)他们引进了其本身并不奢求的商品,并在此过程中压制了较好的‘传统’产品。”这种竞争地位的不平等,使得我国一些民族产品处于一种即使物美价廉也难有销路的尴尬处境,而西方那些在本土国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在漂洋过海之后却猛地身价百倍起来,即使物不美价也不廉却是大众的宠儿。

欧阳坤认为,奢侈品消费也给中国经济以及民众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他建议,奢侈品生产商应更注重培养中国消费者对文化的认识,同时国际奢侈品牌要在中国多做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为改变观念和缩小贫富差距做一些贡献,树立更好的形象。欧阳坤认为,随着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奢侈品消费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很多以前的顶级品牌,如皮尔·卡丹等现在都已经成为大众品牌,这也说明中国经济在发展,3

消费意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高。

三、走向和谐消费的现实途径

(一)实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奢侈品生产和消费。

要实现适度合理的奢侈品消费,就要发挥生产的决定作用。在马克思奢侈品 生产理论中,将第Ⅱ部类分为必要消费资料(Ⅱa)和奢侈消费资料(Ⅱb),在 简单再生产中,Ⅱam(剩余价值)中购买奢侈品的那部分一定要等于Ⅱbm(剩余 价值)加 v(可变资本)中的用来购买必要消费资料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必要消费资料将产生剩余,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奢侈品就会过剩,只有两者相等,两大分部类才能实现平衡,才能实现再生产和生产的扩大。因而,奢侈品的消费 必需与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现“以人为本”的公平消费

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畸形繁荣,让收入分配不均的现实暴露在国人面前,消费 不公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以人为本,实现公平消费。这种公平消费要实现代内消费公平和代际消费公平,即保障消费权不仅要着眼当代人,更要着眼于后代人;不仅要关注富人,还要关注穷人。同时,要想实现真正的消费公平,不能仅仅的把希望寄托在大众身上,还要发挥政府的经济指导作用,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降低储蓄率,改善现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机会,以缓解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也不应 把“未分配利润” 全部用于投资,而是要更多的转移到政府和居民的支出上。

(三)以国家政策法规为指导

我国奢侈品消费凌驾于经济实力之上,呈现过度消费的趋势,加快奢侈品消 费的理性回归,必需要把握好奢侈品消费的“度”,这个度就是要与社会生产力 和个人支付能力相符,而对于这个“度”的限制则应靠国家政策法规的强制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消费税,对现有税目进行调整:扩大奢侈品征税范围,将私 人飞机、高档别墅、高级俱乐部会员卡等纳入征税范围,合理地引导消费;增加 奢侈品消费税、降低必需品消费税,促使消费者理性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 对消费者境外购买的奢侈品,超过一定金额采取级差收税,抑制国人境外消费热 潮;将奢侈品应缴关税和奢侈品国内外定价捆绑,国内外价格差距越小则关税降 低,价格差越大则关税越高,以此降低国内奢侈品价格,让国人由境外消费转为 国内消费。

结语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我国处于不可跨越的“物的依赖性”阶段,都让奢侈品消费不可避免的在中国生根发芽。而奢侈品消费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在让奢侈品消费成为合理存在的同时,也让中国陷入对奢侈品的盲目狂热,这让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奢侈品消费陷入发展的两难困境。这种困境之所以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制度的缺失和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观的缺失,让奢侈品消费被国人神话,被误认为是获得幸福、平等和自由的途径。我们要以确消费观为指导,辅之以合理的政策措施,建立和谐的消费文化,引导大众对奢侈品进行理性、合理的消费,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奢侈品消费实现由符号消费向生产性消费过渡、向本土化和理性化方向发展,成为真正全面、公平的消费。

参考文献:

1、吴琼,中国当代奢侈品消费之哲学考量,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2、杨永华.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学家.2009(04):77-82.3、[美]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M].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9.4、[[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侯小河,译.刘北成,校.上海:上海世 纪出版集团,2005:86.5、负平清.中国奢侈性消费的忧思[J].世界知识,2005(22):48-51.6、孙婕纾.我国奢侈消费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7、徐 玉 洁,经济社会学视阈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8期总第174期

8、孙秀萍 纪双城 段聪聪等,奢侈品炫富“分裂”中国社会,社会经纬,2011年第11期总第324期

上一篇:教研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下一篇:市特教学校庆六一文艺演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