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课堂教学设计
凤岗小学
许燕
各位评委,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壬田凤岗小学的许燕,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partA Let’s learn,Let’s play.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5个有关食品的单词: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 vegetables。复习巩固5个已学食品单词:rice, fish, juice, milk, bread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和I’d like some …这两个基本句型。2.能力目标: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听懂关于食物的对话和录音,能够和同伴展开对话,了解和传递信息。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听、说、读、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听、说、认读5个有关食品的单词: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 vegetables;复习巩固5个已学食品单词:rice, fish, juice, milk, bread,以及掌握What would you like?和I’d like some …这两个基本句型,初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vegetables和noodles这两个单词的读音的教学,以及区分kitchen与chicken的读音。教法与学法 1.教法:
•直观演示法、愉快教学、评价激励法相结合。
•注重于趣味教学,创设情景,利用游戏鼓励学生多开口。
2.学法:
• 小组活动学习法。例如:pair work/ group work等。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1, 首先课件出示餐厅图
T: Today , we’ll go to the restaurant.Look,this is Zoom’s restaurant.The boss Zoom said, today he will give everyone 10 yuan meal coupon, good students can get the other free meal coupons.Do you want to get them? Come on!(出示面额不同的免费餐劵)
T:Now Let’s go have a look!Wow , so many people!Look, Miss White, Mike ,Wu Yifan,Sharh,they are in the restaurant, too.(放他们点餐的录音)T:Oh, They are ordering.Let’s have a look, what’s food they order.2,Free talk 课件出示Miss White点餐图
(1)T:(出示面包图片)Do you like bread?(2)T:(把图片给学生)I like milk, Can I have some milk? Ss: Sure.Here you are.T:Thank you!Step 2 Presentation:
1、Zoom’s
restaurant has the special foods,Let’s go have a look!。课件出示chicken,beef and soup.2、出示图片chicken,老师装着很惊讶:What’s this ? It looks yummy.T:Oh, It’s chicken.教授单词chicken.注意强调区分kitchen与chicken的读音。T:How to distinguish them ?Let’s chant.3、The same way to teach beef
4、教学 Vegetables T:Chicken and beef are the meat ,we need eat some vegetables.出示各种蔬菜实物图片,注意读音。
T:Vegetables, vegetables , one by one.Boys…, gilrs… T:What would you like? S:I’d like some vegetables.T:We can’t picky about food, we must eat meat and vegetables.(渗透德育教育:不能挑食,肉和青菜都要吃。)
5、教学noodles
T:(教师做饥饿状)I’m hungry ,I want to eat something.Do you know what do I want ? T:(边动作演示,边出示图片)They’re long(做吃面条的动作)S:面条
T:Yes, you’re clever T出示课件noodles,教读.T:Loud and whisper.6、teach beef T: Look at my mouth, what word I read......8、T: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the tape(听读正音,放录音,生指单词跟读)。
9、T: So many delicious foods, what would you like ?(练习句型)
10、T: Let’s chant.Step3 Practice
1、Look and macth 课件出示图片及单词,让学生认一认,找到与单词相对应的图片。
2、What’s missing 课件出示本课新旧单词的实物图片,看看少了什么,用英语说出它的名称。
3、Listen and number
让学生认真听听,给单词标序号。4,Lucky dog(幸运转盘)T:Now, Boys and girls game.Have a look who answer fast and right.Step4 Performance.1、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MENU,并设计情境:Are you hungry ? I’m so hungry,now Let’s eat
something in Zoom’s restaurant.Look, this is the menu.What would you like? You can use your free meal coupons.教师先示范当服务员,请一名学生当顾客,用上食物的图片。T: What would you like? S:I have 15 yuan ,I’d like some……
T:Ok,it’s …yuan,here you are.2、T: Do it with you partner, then come here to performance.(4)出示一组浪费粮食的图片和一组贫困地区没粮食吃的图片进行对比,教育学生粒粒皆辛苦。
T:Can we do it like this ? No, we can’t ,because there are many people have no food to eat.So we must cherish food, away from the waste Step5 Homework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HighSchool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他们为解决学校学生因学校所处地理条件特殊而导致的缺课、学习跟 不上的现象,开始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而在课堂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辅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后被广泛地关注,并被称之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新知的学习,而在课堂中完成对新知的探讨与巩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然而,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对学习者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缺乏有效的了解,从而导致无法发掘学习者的学习疑问。本文尝试在逆向设计基础上,提出关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翻转课堂的实践提供指导。
●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所提出的。所谓的“逆向”并不是指其逻辑逆向,而是指与我们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习惯性操作相比较,是逆向的。在习惯性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总是按照活动设计、安排结束之后,再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标准,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未明确指出评价标准。然而,逆向设计强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然后依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安排。逆向设计,它可以被看作是有目的的任务分析或有计划的指导,即先期确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评价实施和教学设计的参照。[1]逆向设计遵循以下程序,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三步,如图1所示。
1.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
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在教学结束时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强调围绕知识与技能进行重点教学。威金斯和麦克泰强调在这个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以确定哪些内容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是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他们提出对教学内容的三种类型,以一个套环结构表示(如下页图2)。图中最外层的圆圈是指学习者值得熟悉的内容,即是相对来说并不是教学重点的内容;中间层的圆圈是表示学习者应当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是保证学习者掌握重点内容所必需的;最里面的小圆圈是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是学习者必须实现对其的深入理解,领会其内在的重要观点。
2.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
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多种评价方式测试、考查学习者是否达到标准,以判断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预期的学习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基于不同层级的教学内容的评价方式(如下页图2)。他们认为,对于需要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或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应考虑通过实践的评价方式进行评定;对于评价值得熟悉的内容或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的掌握情况可采用传统的考试和考查的方式。
3.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
当确定持久性理解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方式、标准后,逆向设计的第三个阶段是考虑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确定持久性理解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内容上;确定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加清醒地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评价方式布置实践性、操作性的任务;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基于逆向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本文尝试从逆向设计的理念中寻找能够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设计策略。
1.选择核心教学内容是首要任务
翻转课堂中的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强调短小精悍,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负荷,如教学视频以微课件为最佳,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此外,如果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中含有过多的内容,教师也无法保证对所有内容进行具体、深入的讲解。因此,在翻转课堂课前教学资源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哪些是最为关键的观点、内容, 才能够有效确保核心知识和技能被学生所吸收、理解。
选择核心的教学内容有四条筛选标准:1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可以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具有应用价值;2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位于学科中心的重要观点和核心过程;3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那些抽象的、非直观性的、容易被误解的,需要我们去揭示的重要观点;4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融入了重要观点的事实、技能和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4]
2.评价方式、标准的确定先于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前应先明确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即通过何种形式评价学习者以及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标准的确定先于教学活动设计的 效果有三个方面。第一,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帮助教师思考采取怎样的学习指导策略,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第二,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后,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快速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于调整翻转课堂的课前和课中这两个方面的实施。一方面,教师要审视课前自主学习设计过程中目标的设计是否有超越学生理解的范畴、评价理解的标准,以及与之相应的课前活动设计是否需要调整,最后还应思考教学视频资源设计是否要进行更有效的规划、设计;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发现问题的所在,调整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理解。第三,明确的评价标准使得学习者在翻转课堂的学习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方向性也更明确。
3.制定基于理解的评价标准
正如威金斯和麦克泰所说,“如果我们不清楚如何证明理解的实现,实现理解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翻转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为目标的。因此,制定学习者“理解”的评价标准,证明学习者理解的实现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威金斯和麦克泰认为理解具有六个维度,维度一到六分别代表了从低到高实现理解的程度,并且每一个维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表现(如下页表)。具体阐述如下:1解释,能对现象、实施和数据进行全面、可靠和合理的解释说明;2释译,能够揭示故事的意义, 进行恰当的翻译,对所涉及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想象、轶事、例证和模型使以上观点个性化并易于为人所接受;3运用,能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4洞察,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并顾全大局;5移情,能从别人可能认为陌生、悖于情理的东西中体会到其价值所在,具备敏锐的直观性洞察力;6自我认识,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如个人风格、偏见、构想及思维习惯等,它们对理解的实现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对此,个人应该能够明确地认识到:在哪些方面自己还未能理解并知道原因之所在。[5]在确定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标准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理解”的六个维度,判断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已经达到何种程度。例如,对于理解中“解释”程度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其回答是能够精确、连贯的表达程度,还是合理、系统的表达程度,来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结语
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教育应用价值。因此,如何使翻转课堂有效实施,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课题,只有深入研究并真正实施,才能促进翻转课堂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翻转课堂的应用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尝试在逆向设计的概念基础上发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入持久的理解。
首先要说的是,无生上课就是上课,只不过没有学生。这可以从“无生上课”的语法看出,“无生上课”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无生”是限定语,“上课”是中心词。
既然是上课,执教者(姑且这么说)就得按照有生课堂的基本要求来布阵。也就是说,有生课堂上有的,无生课堂上也得有。譬如,合作,互动,评价;譬如,激发,引领,指导;譬如,关注,示范,练习;譬如,预设,生成,拓展;譬如,导课,结课,板书;等等。如果上课的时候没有这些,不顾及这些,那么就不但是“无生”,而且是“无课”了。
但是,无生上课毕竟不同于有生上课,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没有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上课,底下却没有学生,是比较尴尬的事——配合的人都没有,这课还怎么上?这正是无生上课的难点所在。但无生上课毕竟是上课,所以,无论如何,教师还是要想办法破解这个难点。如何破解?“还原”——把虚拟(没有学生)的课堂还原为真实(有学生)的课堂。
如何还原呢?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要能够“看得到”学生——座位空,人却在。如何做?
1.关注。眼睛要始终朝下面看,朝学生的座位看,前后左右中,都要看,不仅要“看到”,还要“看出”——看出学生的学习样子:状态好不好、注意力集中不集中、学得开心不开心等。这是“面”上的看。
2.定位。在指名回答问题或者做别的什么事的时候,教师的所指要具体再具体,如:“我请这一排(辅以手势)的最后一个小男孩来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请左边那个(辅以手势)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子来读一读这一段。”“那个(辅以手势)孩子的手举得特别高,我就请他。”……这是“点”上的看。有了这样的“看”,“学生在场”的真实感就出来了。
3.生成。虽然没有学生,但还是要以学定教,要根据“学”的情况,取舍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步伐和调整学习策略。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生成”。有生的课堂,生成是必须的,可以说,在有生的课堂上,如果没有生成,就没有课的展开、课的变化、课的有效和课的精彩。无生的课堂也如此,因为它也是“上课”。而生成的过程就是评价的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的到位就是生成的到位,评价的精彩就是生成的精彩。但是,无生上课,评价是很难的,难在哪?没有评价的“凭借”,因为没有学生。没有学生自然就没有学生的说、读、写、演……那么,拿什么来评价?
于是,就自然少不了预设了。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评价的凭借”预设出来。怎么预设?可以再现和模拟有生的课堂。在有生的课堂上,就学生的说或读而言,有对的,有错的,有好的,有不好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评价。无生课堂呢?尽管没有学生,但我们还是可以把那个在有生课堂上所发生的情况加以“再现”,然后进行“模拟”。于是,我们就有了评价的凭借。当然,这个“凭借”,在有生的课堂上是不需要预设的(也不允许预设),而在无生的课堂上就不能不依靠预设。
需要指出的是,有生课堂的评价是真实的评价,生成也是课堂的真实生成。而无生上课,生成是预设出来的,评价也是对预设出来的生成予以评价。因此,在无生的课堂上,预设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也是最能看出一个教师是否机智、睿智的地方。这里,有三点特别需要提醒:
1.不要预设过头。如有位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请大家看大屏幕——”旋即又接着说:“呀!不好,怎么停电了?”于是转到黑板上书写(即时生成)。教师的用意是想让课堂更真实一点,因为在有生的课堂上偶尔的确会发生停电这种情况,但她不知道无生上课的生成是虚拟的,即是预设出来的生成,所以,变得弄巧成拙了。
2.不要自设“漏洞”。如有位教师让学生进行练笔,之后教师说:“大家把笔停下来,没有写好的没关系,可以下课后完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为什么要预设成还有“没有写好”的呢?既然学生还没有写好,为什么不让学生再写一会儿?所以,这个“漏洞”是教师自设的。其实,教师大可不必预设成这样,预设成大家都写好了不就行了,因为本来就没有学生在写。
3.不要“一边倒”。“一边倒”就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其结果,在评价上不是都好,就是都不好。这是很要不得的。因为在真实(有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有多种情况,都好或者都不好,有违“真实”。
以上说的是关于无生上课的基本定位以及在课堂上的操作策略,接下来说说无生上课的课堂气氛营造和对它的时间掌控。
课堂气氛是课堂学习的“调节器”或“调味品”。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轻松、愉悦、欢快和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但学得好,还学得快乐,学得幸福。因此,在课堂的把握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始终是一件要事。但是,有生课堂“人”多,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或者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有趣活动(如游戏等)来营造气氛。无生课堂就教师一人,如何“互动”,如何“活动”?所以,对于无生上课来说,教师自己的表现很要紧。一般来说,教师要会“表演”,会“煽情”,会“挑逗”;要能够手舞足蹈、激情奔放;要能够喜笑颜开、眉飞色舞;要懂得使用肢体语言;要知道迎上前去、蹲下身来……总之,所有这一切,都要靠教师自己的表现力和表现欲去展示出来。
时间的掌控也很重要。就目前来看,在多数情况下,无生上课还是在教师的招聘、选调方面的面试或者晋升、晋职、评比等业务考核面试方面的使用较为普遍。因为是面试,所以时间的设定就比通常的课要短一些,大致是15分钟或者20分钟。也正因为是面试,上课时间的控制就特别严格(当然,有生上课的时间控制也是严格的),绝不允许超时(超时会扣分),所以,一般来说,稍稍提前一两分钟把课结束掉是明智的选择。这样的面试上课,往往采用临时抽签确定上课内容的方式,然后给出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或者100分钟让面试者去准备。这个准备时间最好也不要用足,可以留出10~15分钟,将自己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在心里默默地过一遍,以便对自己的“课”更有数一些——讲述内容有数,讲述时间有数,讲得顺与不顺有数。
说到这里,为明晰起见,笔者把无生上课的操作要领概括为这样四句话:“无生当有生,预设代生成。尽情去表现,把握八九分。”
这四句话基本包含了上述内容,也大致提炼出了无生上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精神。
有人说无生上课难。其实未必。从某些方面看,无生上课是易于有生上课的。譬如生成,虽然无论是有生上课,还是无生上课,都要生成,但有生上课的生成不能乱来,它要完全依据学生的“学”来定,学得好就是学得好,学得不好就是学得不好。无生上课则可以“乱来”,说学生学得好就学得好,学得不好就不好,因为没有学生,“好”与“不好”的这个生成是教师预设出来了。这是一。第二,在有生课堂上,对于学得好的,教师要表扬,但怎么表扬呢,要即时发挥,对于学得不好的,要想办法补救,但怎么补救,又要即时发挥。无生课堂呢?“好”与“不好”都不需要即时发挥,因为可以事先预设好;至于“好”的怎么表扬,“不好”的怎么补救,也都可以事先预设好。所以,无生上课让教师有非常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换句话说,无生上课只要预设得好,生成就不会有丝毫问题。再譬如评价,在有生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实打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把“一”说成“二”;无生上课,教师则可以“信口开河”,想说哪位学生表现突出就说哪位学生表现突出,想说学生的哪个方面表现出色就说哪个方面表现出色,想在什么时候说就在什么时候说。反之亦然。这是多么自在的“自由”!这种完全由教师说了算的自由度,在有生的课堂里面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的。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5号考生,我展示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旋转,下面开始我的无生模拟课堂。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这个地方你们还熟悉吗?
对,游乐园。
摩天轮、大风车、秋千、旋转木马。
美吗?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关于旋转的例子呢?
家里时钟的钟摆、还有我们的自行车运行时车轮也在旋转,小区的道闸挡车杆
教室的风扇,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旋转。
二、新授 1.例1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自制的钟表,拨一拨,数一数。同桌间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完成课本P83例1。
想想指针是按什么方向运动?沿着什么旋转?旋转了多少度,怎么计算的?伴随音乐开始吧。
好,音乐结束,看你们俩交流的这么愉快,快把你们的探究过程拿到展台上作为小老师为大家讲解吧。
大家仔细看,我先从“12”到“1”,“1”到“3”,再从“3”到“6”、“6”到“12”旋转指针,你们发现了吗?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我们的汇报完毕,你们同意吗?
谢谢小老师精彩的解说。你还有补充,请说
哦,你还发现时钟中的指针不在人为的干涉下,指针都是顺时针旋转的。没错,时钟中的指针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指针的旋转方向。
那时针是沿着什么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呢?嗯,角落里的小女生,你来 同学们请看,我认为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针和分针都沿着它转,我想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你们也有一样的发现吗?好的,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到我手中的时钟,当“12”到“1”指针顺时针绕着中心转过了30°。
这位同学们有疑惑,请说
小老师,你怎么知道转动一大格就是30°呢?对呀,小老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因为时钟是圆形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圆是360°,时钟有12大格,从“12”到“1”是30°,我还列了算式:360°÷12=30°。
你的声音很甜美,但要是可以大声一点,未来的播音员一定是你。同学们,她说的好不好呀?那快把掌声送给她。
没错,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一共有12大格,每旋转一格就是30°,独立思考把例1剩下的空格补充完整,拿出自制时钟同桌间以“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为例说一说。
好了吗?现在你们这几位同学到讲台上示范。他们说的好不好?嗯,请把掌声送给他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像老师这样在空中比划,顺时针两圈,逆时针三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旋转吧!
请看到做一做,这么快就做好啦?右侧有车,车杆应该是绕,对,绕O 逆时针旋转90°,其实啊,它和秋千都属于局部的圆周运动,只是没有旋转一圈,也属于旋转。
2.例2:
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和直角三角形,按例2的要求操作,并说说旋转前后两个图形有什么变化?
老师已经看到同学们已经坐端正了,都做好了吗?看到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哦,你发现旋转时O点的位置不变,过点O的所有边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同三角形的角度、形状都不变,只有三角形的位置变了。你们同意吗?
看来你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现在请换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旋转还是同样的结果吗?独立思考后。这么快就完成啦,是的经过验证,发现逆时针旋转后的图形,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且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那每个顶点旋转后前后到O点的距离改变吗?
没错,一样不改变。3.例3 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直角三角形和铅笔。继续接受挑战。按例3的要求操作,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画图步骤以及你发现了什么。
刚刚巡视了一圈,老师发现有部分同学,容易搞错旋转中心、旋转方向,谁有画图妙招?嗯,你手举得高高的
我首先找准旋转中心,然后用铅笔描好对应点旋转角度为90°的A B 位置,再把三个点连起来就成了旋转后的三角形,之后检查自己是否画对了。我可屡试不爽呢!
谢谢,你真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老师给你点个赞。请看大屏幕,同学们都做对了吗?好的,请做错了的同学订正一下。
老师也给同学们一个小秘诀,注意听清楚哦,旋转有三点,方向角度和中间点,图形旋转位置变,大小形状同从前,对应点线一起转,对应角度都不变。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如果按逆时针旋转还是同样的结果吗?
三、巩固练习
伟大的教育学家荀子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请同学们完成P85第二题,对,这题主要是考察我们对旋转方向的掌握程度,同桌间相互对答案,这么快就完成了?那我们再看到第三题的风车,这题又是考察什么知识点呢?没错,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同学们可要当心做错哦。请看大屏幕,你们都做对了吗?好的,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请看到第四题,这题又该怎么思考呢,这道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探讨。
看到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数学与艺术,谈谈你们的感受。是的,我们要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还满意吗?同桌间交流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师:如屏幕所示,这首歌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生:“九一·八”事变。
师:是的,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事变,东三省沦陷,大批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于是就有了这首抒发流浪者心情的歌曲《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的《土》,用我们的心来感受同样身为流浪者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点击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土》是一篇抒情散文,下面我们先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那么,老师是这样安排的,文章只有2段,大家先听录音范读第一段,再一起朗读第二段。在听读和朗读过程中完成屏幕上的要求。(点击显示“初读课文”)
师:文章的生字词较多,大家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点击生字)师:大家一齐读出来——(逐个点击)
师:很好,预习比较充分。那么我们先听录音范读(点击朗读)师:大家觉得朗读者读的怎样? 生:很好,情感很投入等(或其他)
师:对,朗读者情感很投入,让人听了感同身受。那就请大家先酝酿一下情绪,尝试把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到文章中去。准备好了吗?“土地是我的母亲”开始——
师:听的出来大家都很用心在读。谁来说说看,你读的时候,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感情? 生:爱家乡,爱土地(重点:土地)
师:其实作者一开篇就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他对土地的情感?大家找出来 生:“炽痛的热爱”
师:作者对东北的土地有一种“炽痛的热爱”,这与他的出生背景有很大关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一些情况,就知道作者为什么有这么炽热的情感了。(点击,简单介绍)
师: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41年,整整十年,作者回去了没有? 生:没有。
师:是的,作者足足流浪了十年。正是因为作者有背井离乡的亲身体验,更有对故土日思夜想的牵挂,才能写下如此炽热、深沉的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这篇文章。
三、研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按研究性学习小组分组,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屏幕上的任务。
师:第一道题哪个组来?
师:作者的故乡就是关东大地,那文中哪些内容是对作者故乡土地的描写?描写的对象是?运用什么手法使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点击板书】 此处重点:
第一段的景色描写,描写对象是东北特有的景色(白桦林、高粱、豆粒)和物 产(金矿、煤矿)。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大量的修饰语(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会不会多余?如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师:从这段描写看,东北大地有独特的景色,有丰富的矿产,能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吗?
生:美丽,丰饶【点击板书】
师:很好,请坐。除了这一段是作者对故土的描写之外,还有没有? 第二段的景色描写,主要是“我”旧日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活的情景。师:从描写看,“我”旧日的生活快乐吗? 生:快乐。
师:那现在这种快乐还在吗? 生:不在。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埋葬”。
师:如何理解“埋葬”这词?本义?在这里的含义? 生:<回答略> 师:同样是对故乡土地的描写,为什么作者不将两段合起来?
师:<直接引导>大家一起看,在第一段描写关东大地的景色之后,作者是这样写的:“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的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师:大家说,土地是人吗?不是,那为什么这里作者用女性“她”来称呼土地? 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是把土地看成是母亲,所以„„
师:(小结)是的,作者在这里是把土地看成母亲。前面我们说过,作者对关东大地怀有一种“炽痛的热爱”。面对美丽丰饶的关东大地,作者情不自禁地将她想象成母亲,大地母亲召唤着我,甚至跟我心灵相通。于是,我便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旧日我在大地母亲身边生活的幸福情景,也就是第二段景色描写。这是作者情感的步步深入,所以两段景色描写不能合在一起。【点击板书】
师:在这里我们先停一下,一起回过头来看文章的标题。请一位同学说说看,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
生:作者向土地立下的誓言。
师:很好。那么你能从文中找出作者发出的誓言吗?
生:“没有人„„污秽和耻辱”。(如果时间够就叫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师:这里有点奇怪。刚刚我们说,作者把土地看成母亲,所以用女性“她”称呼土地。但这里,“没有人„„站立”,人称却从“她”变为“你”,是作者写错了吗?
生:不是。这是作者的誓言,人称上的变化可以使作者的情感表达更亲切,更直接,更强烈。
师:(小结)不错。我们回过头来纵观全文,作者先通过对故乡景色的生动描写表达对土地的炽爱,跟着将土地想象成母亲,在母亲的召唤下回忆起旧日的幸福生活。然而,旧日的幸福被侵略者埋葬,大地母亲被污辱长达10年。面对这一切,作者炽热的情感达到顶点,将满腔的热情化为热切的渴望,立下铮铮誓言——誓要看到一个(生齐答:更美丽的故乡)【点击板书】。其实,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作者爱故乡的土地,也就是(学生答:爱国)。那么到这里,作者的情感从爱故乡的土地升华为爱国,可谓是水到渠成。
师:作者的情感如此浓烈,除了刚才我们赏析的语句之外,相信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富有感情的语句足以打动你,接下来就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你认为最有感情最能打动你的语句。
四、拓展练习
师:有点欲罢不能的样子,看来大家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是深受感染。好,那么就请大家把这种情感化成文字,写一写你们自己的故乡。
提示:也可以写你喜欢的,或是曾经去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不用很长,几句话就可以。(评价略)
五、总结(略)
六、学生齐读课文
教学后记:
Unit 3 Lesson 1 Festivals Teaching Aims 1.to use picture to help understand new words and to read a text quickly to find specific information.To practise the Present Simple Passive, Present Perfect Passive and Past Continous Passive.2.Help the Ss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festivals.Have the Ss feel honored about our culture.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To train the Ss’reading ability and develop their reading skills.2.To practise the Present Simple Passive, Present Perfect Passive and Past Continous Passive and know some knowledges of festivals.Teaching aids: 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lead-in We all like to have festivals because of many reasons.Can you tell me some? Ok, we can have vacation during festivals, we can eat some special food which we don’t have in daily life, we can do some interesting activities in honor of festivals.These all things will make us so happy.So all of us like festivals.And I’d like to ask you some questions.1.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China? Which one is your favourite in China? 2.What activities should we do during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Work in pairs, tell your partner which festival you like best.Step II Fast-reading Please read the texts quickly and then do the matching.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festivals.Step III Intensive-reading
Now read the texts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table on the books beside the texts.This is exercise 3.While you are reading, pay attention to which season the festival is in, when is the festival and what typical activity or food we have during the festival.Step IV Grammar and vacubulary Grammar: The passive Look at the following sentence and learn how to use the passive.1„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2.In one story, lanterns were lit to celebrate the power of light over darkness.The two sentences both use the Passive.We use it in the following cases: 1.We don’t know or don’t need to know who performed the action.Eg The streets were decorated with flowers.2.The “doer”is obvious Eg.Rice is grown in the south of China.Obviously, the doer is people.3.The action itself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oer”;or we don’t want to tell who performed the action.Eg.These beliefs were not encouraged by the church.1 4.In writing, especially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and in newspaper articles, the passive is more formal than the active.Eg.Each country was allowed to design their own Euro coins which could be used in any of th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 now being built in the Earth’s orbit.In this text, we need to learn how use the Passive under all kinds of tenses.Now look at the given sentences in your book and work out the correct verb forms of the other sentences.1.A school for the blind has been opened in the area.Look at this sentence we know how to use the Passive i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Has been done.The wedding celebration _________(arrange).Has been arranged.2.The theatre is being built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Be being done The money _____(collect)for the disabled.Is being collected.3.The girl was being operated on in the hospital.The house ____(paint)white when I was there.Was being painted.Then let’s do the exercise 7 to review how to use the Passive.Vocabulary: 1.burn down: destroyed by fire.The story was about a god who wanted to burn down the town.2.celebrate: do some activities in honor of sth.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3.decorate: a way to make sth.More beautiful.In the past , lanterns were usually lit by candles and decorated with pictures of birds, animals and flowers.4.include : contain, have sth.In.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oon cakes including fruit, coffee, chocolate and even ice-cream moon cakes.5.take part in : get involved with.To be a member of some activities.However, in recent years,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 have also taken part in the races and evjoyed the fun.Ok, now please do exercise 9 using these words.1.The room ______ by dozens of candles.Is lit 2.Tom ____ his room with some photos of sports stars.Decorated 3.A firework display was organised to ____ the Queen’s birthday.Celebrate 4.The party is for students to ____ their graduation with family and friends.5.I ____ in the soccer team when the best player broke his leg.Was inclued 6.The school ____ by a mad man.Only two classrooms still stand.7.Would you like to ____ the race tomorrow? You have to run 10km 8.The water must ____ to make sure it is clean and safe to drink.Summary: Today we have learnt a very important grammar---the passive.What’s more, we know some useful words about festivals.Homework: Writing: choose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describe it in many aspects.The date, the typical activity, the typical food and so on.
一、以学生为起点,让任务活动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来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和任务组织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语言能力有限,任务活动过难或过易都严重影响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身体部位的单词arm/tail/…时,从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出发设计了如下的“信息差”任务活动:Dora带领大家去探险,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呢?同桌两人一人拿A学习单,上面提供了身体部位的词语及相应的特征,一人拿B学习单,通过提问Does it have…What does it have?获取人物的相关信息并画一画。在学生完成之后要求学生一起来介绍人物:Look at this friend.He has…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学的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及have/has的用法结合在一起,不仅让任务充满了挑战,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充分运用目标语言展开实践,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巩固。
案例中共老师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设计了“信息差”的语言任务活动,这样的任务活动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特点,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让学生积极、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实现课堂教学预设的目标。
二、以兴趣为起点,让任务活动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活动,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感知和体验,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才能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当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做调查”的任务活动,告诉学生学校最近正在做一份调查,了解学生周末的活动安排,以安排学校的“闲暇社团”,接着出示故事人物,让学生展开预测What do they do at weekends?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好奇,让学生产生迫切阅读的欲望,首先让学生“听录音”展开小组合作,通过速记的方式找出故事人物的周末活动,迅速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将培养学生听力策略融入其中;接着则安排学生展开自主阅读,要求学生细读文本,找出故事人物各自的周末活动,将语言的学习融入任务活动中,完成调查任务表,并结合调查表展开复述活动,然后则要求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周末活动,并给学生的“闲暇社团”提供建议。
兴趣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动力。案例中老师将教学变身为学校社团的“调查”,通过有趣味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将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活动变得富有挑战和趣味,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学得轻松而又高效。
三、以生活为依托,让任务活动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也是语言的归宿。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积极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活动的设计应当努力寻找与生活的结合点,让语言的学习融入生活中,让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体验生活的过程,强化学生的语言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灵活交际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寻找生活和语言的连接点展开任务活动的设计:Goldilocks is afraid.She runs away.Can you help her?师生邀请Goldilocks来学校,并让学生用本课的语言项目There is/are…向Goldilocks介绍自己的学校,看哪一小组的介绍能打动Goldilocks。这样的活动要求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中的校园,努力从不同角度寻找校园的美丽,尽可能地向Goldilocks展示校园的美丽。学习和生活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兴致高涨,叽叽喳喳展开了讨论。
案例中老师紧扣话题巧借生活的元素展开任务活动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语言进行举一反三的创造性使用,有效的巩固了学生所学的语言,同时也有效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能力。
有效的任务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任务活动设计的思考和探索,充分尊重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语言学习补充更多的生活资源和内容,加强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探索和实践,让任务活动为英语课堂教学插上高效的翅膀。
摘要:有效的任务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存在着种种偏差,让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任务活动设计的探索和思考。
复习课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无生复习课”更是难上加难,要突破这个瓶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材分析准确到位
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不能只是新课分析的累加,而应做到精练、明确、中的。如《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轮复习中就可以这样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它主要由”两大革命”,”四次探索”组成,这些内容是今年中考考试说明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做好这一主题第一轮的复习显得非常重要,有利于更好地备战中考。然后出示复习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⑴掌握”两大革命”,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⑵知道并理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四次探索”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⑴通过图示、表格、拓展、讨论等方式来温故知新、整合梳理知识。⑵学会阅读历史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⑵感受列宁革命首创精神和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其次是明确重难点: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十月革命及其历史意义和理解三次探索;难点是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复习思路要清晰
清晰的思路更可以让学生进入佳境,也能更好让师生把握复习课堂节奏,提高复习效益。如复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主题时用了“问题导入、要点回顾、知识拓展、当堂训练、课堂小结”五个环节。整堂复习课就节奏分明,流程清晰,环环相扣。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上课兴趣热情,让学生从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同时组建知识框架,形成明晰的历史脉洛。四个要点回顾1.填一填、比一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议一议、说一说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要点回顾2.填一填、辩一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目的、时间、内容、特点、作用六大要素。要点回顾3.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的重大成就?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特点、表现、评价、教训。要点回顾4: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结果、实质。小组合作: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哪些?让学生从比较中得真知,培养了比较分析能力,明白真理越辩越明。培养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同时掌握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三个知识拓展1.中国又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中有哪些重大事件? 知识拓展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和东欧有何影响?知识拓展3.20世纪有哪三次成功的经济改革? 探究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让学生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知识的整合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要做到有的放矢
复习课的容量本来就大,如果还是像新课一样面面俱到,时间不允许,学生的承受力也不允许,那也只能是吃力不讨好,因此,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不做无用功,不浪费表情。重点内容是理解并掌握十月革命及其历史意义和理解三次探索: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这部分内容是大讲特讲,而且讲清讲透。对于二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提一下,赫鲁晓夫的改革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不提,因为中考不作要求。
四、教法与学法要灵活多样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同时又可提高了复习效果。而不至于让复习课单调乏味。如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就可用表格比较法和图示分析法;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的重大成就,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特点、表现、评价、教训是什么等,可用视听法、联系归类法和讨论法;中国又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中有哪些重大事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和东欧有何影响等问题就可用到图示分析法、表格比较法、讨论法、联系归类等方法。
五、“无生课”课件的切放应有别于“有生课”课件的切放
很多情况下“有生课”的问题回答是学生回答一点,课件切放展示一点,切放步骤会相对密集。如果“无生课”课件完全采用“有生课”课件的切放方式就会打乱“无生课”的节奏,显得有些累赘。因此,“无生课”课件的切放要作精心安排,做到恰当。
【无生课堂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做好课堂教学设计11-29
课堂教学设计表12-16
《浪花》课堂设计11-28
课堂大赛教学设计10-05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06-09
快乐阅读课堂教学设计06-14
《王二小》课堂教学设计06-14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07-08
团队合作课堂教学设计09-27
5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