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对策探讨(推荐12篇)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形式仍然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需求。强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臵,已成为当今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生活垃圾现状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
因为农村区域基础设备的规划建设比较落后,而且管理相对缺失,导致农村生活垃圾长时间处在无序堆放和无管理地步。另外,基层政府缺乏必要的和专项的环卫管理体系,农村的环卫基础设备基本都处在空白状态。当前,国内农村生活垃圾有关处理一般是随意倾倒、简单掩埋等形式。许多农村地区的缺少垃圾收运和处理体制,居民的生活垃圾常常会肆意倾倒在建筑物前后或是坑边、路旁等。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主要由村委会进行组织收集,然后运送到村内已有的沙坑或是低洼处完成掩埋或是焚烧处理。只有少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或是近郊农村中生活垃圾才被归属到城市的换位体系中。
(二)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
因为许多农村生活垃圾并未进行有效处理,其中医疗垃圾和废旧垃圾等多种危险垃圾直接抛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还直接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要影响。另外,垃圾中存在的有害成分能够改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在雨水的强烈冲刷作用形势下,垃圾中存在的有机物与有害物质会侵入水体,进而严重污染水体。对于垃圾腐烂形成的恶臭会滋生蚊虫与传播疾病,对垃圾进行分解或是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还会污染大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乱堆和乱放垃圾,在被风吹散落在地面或是树梢上就会造成景观污染,严重影响村庄的环境,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
(三)基础设备落后,配套资金不足
许多农村的垃圾处臵设备相对匮乏,而且资金不足,国内只有大约6%的农村具备垃圾清理资金,大多农村都缺少环境投资的资金。垃圾处理的主要设备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匮乏。另外,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来就要滞后城市,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在除去温饱问题后所剩无几,难以和城市一样进行垃圾费的缴纳,而且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更加耗费人力、财力,产生的效益也不明显。因此,政府机构常常会忽视垃圾的处理投入与管理的必要性,导致农村公共环境所需的设施不足。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环保的宣传不足,居民环境意识较差
通过对农村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约有将近九成的学生表示在读书期间并未学习过环境污染的保护宣传教育,甚至有接近10%的学生根本就未听说关于环境污染与保护等方面知识。因为农村缺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在传统习惯背景下,导致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农村居民为了方便,追求眼前利于与自身利益,有许多做法都已经污染了环境。
(二)有关管理体系不适应,法律法规欠缺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机构的执法范围重点集中于市区与中心城镇,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处在真空状态。缺乏农村生活环境与生活垃圾治理有个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一)强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目前,农村居民的产品高价和资源低价及环境无价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实践时难以准确掌握全局、长期生态效益与局部、短期的经济效益间存在的关系。对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有关环保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一定要经常下基层,运用简单的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必须积极组织多种环境保护培训、讲习与辅导班,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
(二)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费财、费力的工程项目,各地政府一定要加大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资金投入。国内基层政府的财力相对较弱,如果政府全额支付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就会造成政府不堪重负,从而造成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系统难以顺利运转。积极引导并且鼓励各种类型社会资源加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渐渐完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运营主体的企业化以及运行管理的市场化,其是未来国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的主要来源。首先,政府必须确定投资与受益方的原则,积极利用市场配臵资源,进一步激活多种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系统的创建和运行。其次,还要明确污染与治理目标原则,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图片来源:山东银湾集团在管项目,政府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现场,垃圾围村已成最大的问题)
(三)城乡统筹、共建共享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统筹城乡经济的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打破传统观念与思维形式,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完成城市、农村公共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注重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创建相对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有关基础建设引导体系,对城市、农村间的有关换位资源进行合理配臵与重新组合,实现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的一体化。由于生活垃圾处理装臵是大型的环境卫生基础设备,其运行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主要由村庄或是乡镇独自创建是不合理的,而且大部分村庄或是乡镇也不具备经济能力。另外,因为受到处理设备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的一定制约,村庄或是乡镇独自创建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无法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容易导致生活垃圾出现污染集中化与二次污染现象。因此,生活垃圾的治理设施一定要在市镇区域内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区域共享和配臵优化,可以集中建立一处或是几处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同时依据农村人口和面积等有关条件进行确定,为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必须由市环卫主管机构负责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图片来源:山东银湾集团在管项目,政府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现场,垃圾围村已成最大的问题)
结束语:
1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1.1 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据调查,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千克,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1.2 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
农民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间村头、道路两旁等随地丢弃[1]。长此以往,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场,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约1亿吨的垃圾被随意堆放。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1.3 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
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输送”。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土壤,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正是城市垃圾排放进农村而且排放的不合理,这就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2]。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农村生活垃圾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2.1 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品、工业品进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3]。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加大了处理难度,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2.2 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居住分散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从经济学分析看,正是地理上分散的人口、企业、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4]。
2.3 环境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环境意识。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和心理层次不尽相同。这些历史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增大。
2.4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缺乏支持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来自政府的财政和管理支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有卫生设施的地区也由于政府重规划、轻运行,致使环境卫生设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5 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政府实际工作中,政府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地或完全集中在市区、卫星城镇和中心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缺少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5]。
3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对策
3.1 技术方面
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比较见表1[6]。
根据表1所示,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广泛运用的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等均可运用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
3.1.1 填埋法
填埋法是农村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经过焚烧或其他方法处理后的残余物被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其原理是将垃圾埋入地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为无害的化合物。
在农村,一般有很多天然的或废弃的低洼地、水坑、干涸的河流等,很多农民就将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其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农村地域广大,选择垃圾填埋场应避开易渗透以及靠近河流、湖泊、洪灾区和储水补给区的地理位置,要在填埋场底部加防渗层。在自然村建立垃圾中转站,建立完善的卫生责任制度。及时清运农户生活垃圾,将垃圾填入选好的填埋场盖上黄土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3.1.2 焚烧法
农村生活垃圾在组分和性质上与城市生活垃圾相似,只是在组成的比例上有一定的区别。农村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多,水分大,同时参杂化肥、农药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废弃物。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正趋近于城市生活垃圾[7]。农村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等可燃成分较多,具有很高的热值,采用科学合理的焚烧方法是完全可行的。焚烧处理是一种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生活垃圾经过烘干、引燃、焚烧被转化为残渣和CO2、SO2等气体,可以经济有效地实现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8]。焚烧后的灰渣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同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
焚烧技术适用于可燃组分较高的农村生活垃圾(可燃组分较低时也可采用焚烧技术,但需添加助燃剂),焚烧时要求焚烧炉内有较高且稳定的炉温、良好的O2混合工况、足够的气体停留时间等条件。因为焚烧工艺和操作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尾气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选址时距离有人居住的地方至少要有1 000 m以上,其次是焚烧炉周围不能有农作物,最好选在偏僻的山坳[8]。
3.1.3 堆肥法
农村生活垃圾中厨余、瓜果皮、植物残体等有机组分含量高,可采用堆肥法进行处理。堆肥过程就是有机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堆肥法有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在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代谢活动,把其中的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为生物生命提供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形成新的细胞体,使微生物不断增殖。
厌氧堆肥则是在不供氧条件下,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堆积起来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类化合物稳定化,制成有机肥料,并使固体废物达到无害化。厌氧发酵堆温低,腐熟及无害化所需时间长,大规模处理有一定的困难,但其操作简单,投资少,能耗少,比较适合在广大农村使用。
3.2 管理方面
3.2.1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废品的回收利用
科学合理的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将垃圾分为可堆肥有机垃圾、惰性无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其中可堆肥有机垃圾易腐烂,可将厨余、瓜果皮、植物残体等用作牲畜饲料,或进行堆肥处理。煤渣、泥土、建筑垃圾等惰性无机垃圾性质稳定,可以将它们用于修路、筑堤,或进行填埋处理。废纸、碎玻璃、废橡胶等可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有毒、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蚀性物品需要专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3.2.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和文艺活动等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农民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法规,使其充分认清生活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其环境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2.4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应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垃圾产生者对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义务,明确垃圾产生者对垃圾处理必须承担的责任。对已有的政策法规要落到实处,对随意倾倒垃圾等行为进行相应惩罚。对于垃圾分类收集、保洁工作较好的行政村,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和奖励,以提高广大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3.2.5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0%,广阔的土地、河流湖泊环境为降解农村生活垃圾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消化”条件。应首先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消纳部分垃圾,使需集中收运处理的垃圾量最小化。
3.2.6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减轻政府开支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村村通”工程实施,极大的方便了农村垃圾收集和清运工作,为放开农村垃圾管理投资市场奠定了基础。应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这我国新农村垃圾管理资金来源的必然方向。
4 结语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度较大,单凭政府的推动显然不够,应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根据各地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工艺,才能真正治理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
参考文献
[1]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工程,2002(3):25-27.
[2]赖小欣,韩雨,丰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以梅州市蕉岭县为例[J].财经界(下旬刊),2007(5):160-161.
[3]付素霞.对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问题的探索[J].经济论坛,2007(15):124-125.
[4]林群慧.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J].环境保护,2001,(10):24-26.
[5]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07):62-63.
[6]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7):82-86.
[7]边炳鑫,赵由.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谷震昭,张莲,张忠杰,等.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法[J].可再生能源,2003(6):40-41.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管理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城市成为人类生存和居住的主要环境,人类在建造城市、享受城市生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持续生产出大量的生活垃圾,尤其是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大的城市规模和急剧增长的人口数量都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日益增长,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生活垃圾的种类也变得愈加復杂,塑料、金属等高分子合成材料使得城市生活垃圾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对城市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急需我们解决。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
1.1 填埋处理比例过大
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的比例在85%以上,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于资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在诸多城市当中,难以找到新的填埋场。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垃圾当中存在的大量的渗滤液,影响到大气与土地,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对于垃圾填埋场地进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绝大多数可回收的资源,往往不能够真正进行重复回收与利用。从现有调查资料当中能够看出来,建设规范化的无害化填埋场,投资需要很大的成本,但是所取得的回报却少之又少。
1.2 焚烧处理发展迅猛
在国外发达国家当中,主要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是焚烧发电。这项技术在我国使用以来,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我国已经有接近50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在进行工作,并且更多的焚烧项目也已经投入到规范建设使用过程当中。但是,从现实层面上来看,这项技术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上网电价。焚烧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飞灰得不到有效妥善地处理,按照环保要求,飞灰当中含有有毒物质,应当按照处理危险物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处理成本问题又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1.3 生物堆肥技术良莠不齐
如何有效利用生活垃圾,实现堆肥技术,已经在我国实践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所取得的效果难免差强人意,主要问题不仅体现在垃圾分辨率较低、肥料质量较差方面,还体现在没有市场销路等方面。现有的垃圾处理项目,采用机械进行分选,然后融入生物堆肥技术,由于部门决策失误状况的出现,再加上监管不力,使得技术并不成熟。在对于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管理过程当中,我国起步比较晚,并且近些年来,关于垃圾的清扫、收集与整理,都是政府全权操办,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不断增加,使得垃圾管理的诸多相关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当前,只有少部分发达城市对于垃圾进行收集与整理,但是,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与影响,使得垃圾的分类与收集一直受到了阻碍,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相对较低,回收利用效率受到了影响。在上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其中依旧保留着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痕迹,至今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策略
2.1 建立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
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分类与资源的再利用是关键所在,尤其是前者,能否实现有效分类,能够直接关系到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的成败。当前,我国生活垃圾是混合收集,在垃圾当中,相应的可再生资源也不能够得到有效快速地分类,这样一来,就在客观上使得垃圾处理的难度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也在降低。因此,有必要在小区当中设立垃圾收购点,居民需要依据垃圾的种类来进行分类。在对于生活垃圾进行收购的同时,也需要对于居民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进行严格地控制。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垃圾的利用价值,对于垃圾的后续处理也会方便很多。
2.2 完善垃圾前处理工艺
在垃圾进入到厂区之后,需要将其倒入垃圾坑当中,然后通过料机和传送等方式,把垃圾均匀地带入到垃圾机械分类系统当中,采用相应的方式,将金属、玻璃、纸、塑料等分离开来。通过焚烧的方式,能够使得热值提高,降低烟尘污染,如果采用堆肥的方式,也能够减少垃圾所带来的土壤污染,将堆肥效果提升到一定程度上来。如果从国外引入相应的垃圾分类机械设备,那么会涉及到成本问题,并且运转的费用相对较大。所以我国也应当加强自主研发与创造,完善垃圾处理工艺,从而有效减少垃圾所带来的危害。
2.3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当前我国法律条文当中,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方面依旧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制定并且完善相关的生活垃圾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有关部门也能够加强管理。与此同时,对于法律能否真正落实,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应当制定出来相应的奖惩制度。在针对生活垃圾开展过程当中的各项机制,应当尽可能保证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去。
结语:当前,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也愈来愈明显,要想加强这一方面的处理,就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从而保证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地开发与利用,采用人工调控的方式,保证物质流实现良性循环。以此同时,还应当积极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得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能够得到有利的条件,全方位促进落实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冬辉.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 科学与财富, 2015(2):61-61.
[2]王临清, 李枭鸣, 朱法华.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建议[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5, 37(2):106-109.
[3]曹仪, 王彭杰, 王鑫,等.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化现状及推进对策[J]. 大众标准化, 2015(1):67-69.
[4]王亚州, 王玉萍, 田亚茹.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策略探讨[J]. 才智, 2016(2).
西安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西安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任务繁重,但设施、设备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要以区为单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强制实行环卫设施建设“黄线制度”.同时,要加大垃圾处理费收缴力度,提高收缴率,减少设施投入及运行成本.作 者:于华轩 作者单位: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1期 刊:新西部(下半月) Journal:NEW WEST年,卷(期):,“”(4)分类号:X2关键词:生活垃圾 收运设施 处理设施 西安市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问题;对策
1农村生活垃圾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种越来越丰富,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农民在享受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1垃圾成分复杂、数量持续增长
十几年前,农村生活垃圾以厨房剩余物为主,而且大多数厨房剩余物可作为畜禽饲料。近些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如婴幼儿使用的一次性尿不湿、妇女卫生用品、废旧衣服鞋帽等,尤其是废旧电器、电池、磁带、光盘、玩具、自行车等在生活垃圾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另外,随着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燃气普及,化肥用量增加,许多有机垃圾如秸秆、果藤和稻草等未被利用和还田,而是作为垃圾随意丢弃,使农村生活垃圾数量明显增加。
1.2环境日趋恶化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而且大多数农村还没有指定的堆放垃圾场所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加上农村部分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如旧衣服、一次性塑料制品、废旧电池、灯管、灯泡等随意倒在田头、路旁、山脚和溪边。由于这些废弃物难以分解,致使农村暴露垃圾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不仅侵占了土地,而且还成为蚊蝇、老鼠和病原体的滋生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垃圾腐烂、发臭以及发酵甚至发生反应,不仅会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而且垃圾的渗滤液还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另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偏低,饮用水大多取自浅井,因此,垃圾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的渗漏,如重金属,废弃农药瓶内残留农药等,随雨水的冲刷,迁移范围越来越广,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走进农村,池塘浑浊、溪水不净的情况普遍存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是今后农村环境整治的难点和重点。
2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生活垃圾无专人管理,家家户户以“自扫门前雪”为主。对一些可变卖的固体废弃物,如废纸、橡胶制品、铁罐、塑料瓶等,基本上都能自行收集,待废品收购人员上门收购。其余一些暂时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特别是塑料包装物,则随意倾倒,形成白色污染。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作为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部门,目前大多数都未将环境保护纳入两委的主要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之中。更由于缺乏资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填埋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上是空白。
3对策
加强管理,从源头开始减少垃圾数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前提,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3.1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制定相应的实施目标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应尽早引起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市、区县财政应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垃圾收集系统中必要的硬件设施、设备补贴。为解决资金困难,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渠道,吸纳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等办法来解决经费问题。城市附近的郊区以及一些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村,已经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充分借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始终贯彻垃圾减量化、资源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Reduce、Reuse、Recycle)的理念,尤其是减量化优先的思想。即首先是尽可能避免垃圾产生,其次是对已产生的垃圾要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最后是进行有利于环境的处理。
3.2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法规来进行保障。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垃圾产生者对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义务和权利,明确垃圾产生者对垃圾处理必需承担责任。
对已有的政策、法规要落到实处,对随意倾倒垃圾等行为进行惩罚,以规范垃圾处理行为。
充分利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制定相关的垃圾处理收费政策,适当向农户征收一定的生活垃圾费,体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垃圾越多,付费越高,这样既可以抑制过度消费而产生的超量垃圾,又可以促进商家简化商品包装。
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对于垃圾分类收集、保洁工作较好的行政村,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和奖励,提高广大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3.4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3.4.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保部门、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应多下乡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让农民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共同把农村垃圾管好。教育村民养成不随意丢弃果壳、垃圾的好习惯。
3.4.2倡导绿色消费意识,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
垃圾减量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需要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作为生产
企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到材料的选择、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应始终坚持环保原则,提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从根本上减少包装废弃物。作为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应倡导绿色消费意识,即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同时消费过程中应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对于一些易耗、耐用品,尽可能选择大包装的商品,对于能重复使用的物品,尽量提高其使用次数。
3.5实行垃圾分类,成立废品收购站,强化回收和利用
3.5.1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垃圾分类越细,越有利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理。但是,分类过细,劳动强度大,操作成本高。因此,根据农村生活垃圾组成、处理方式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情况,确定垃圾分类标准:若垃圾处理方式以堆肥为主,则可将厨余垃圾分开收集;若有焚烧处理设施,则应将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分开;若考虑废品回收,则可将废品分为一类。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
(1)厨余垃圾,主要是有机易腐物,包括厨房剩余物、果皮等,尽可能将大部分厨余用于禽畜饲料,剩余部分进行填埋和堆肥处理。
(2)有害垃圾,主要是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灯泡、各种废弃农药瓶、废弃磁带光盘、发胶罐、摩丝罐等需要专门处理的垃圾。
(3)其他垃圾,即除去以上垃圾外的剩余物。根据以上分类,在各行政村设立相应的垃圾回收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标志加以区分。
3.5.2废品的回收利用
垃圾分类收集对减少生活垃圾和防止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应注意垃圾分类收集和利用的衔接,使废品得到有效的利用,真正达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成立废品收购站,最大限度地向农户收购可再生废品,减少垃圾的总量。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布匹、橡胶、报纸、旧书籍等,建议在家庭完成分类,由废品收购人员上门回收。这样不仅使垃圾变废为宝,同时农民在出售废品的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
成立废品交易市场,使一些可二次利用的物品得到充分利用,如淘汰的旧电器、旧书籍、杂志、衣服等。
3.6设立垃圾填埋场,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垃圾收集和环境保洁队伍
考虑到农村比较分散以及资金的问题,可以几个行政村联合设立一个垃圾填埋场,每个村至少设立一个垃圾房。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来进行废品的回收、环境的保洁和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户的垃圾每天由专人定时收集、清运,农村宅前屋后的卫生,由各农户负责。一些公共场所、路边、河边等设置专门人员进行清扫,打捞河道漂浮垃圾。对于一些历年堆积的陈垃圾也应尽快重新清理。
4结语
关键词:灾区农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模式
1 引言
陇南地区是“5·12”汶川地震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灾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 灾区全面实施了恢复和重建, 灾区居民搬离了危房和破房, 迁入由当地政府规划的灾民安置区, 居民居住方式由分散居住转变为集中居住。集中居住方式与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符合, 但集中居住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 其中生活垃圾问题成为灾区集中居住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不同于城市生活垃圾, 成份相对比较简单, 以常见的有机生活垃圾、无机生活垃圾为主, 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和有害生活垃圾相对较少[1,2,3]。农村生活垃圾对于分散居住的广大农村来说处理相对比较简单, 由于分散居住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小, 可以通过堆肥、填埋、焚烧、就近堆放等简单途径处理,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4]。而集中居住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量相对较多, 堆肥、填埋、焚烧、就近堆放等简单处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7,8]。因此, 探索适合甘肃陇南山区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成为灾区农村关注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出适合甘肃省陇南受灾农村地区切合实际情况的生活垃圾处置与管理模式, 为灾区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处置与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本研究以甘肃省“5·12”汶川地震受灾最严重的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肖家坝村为典型研究对象, 通过对该村现场查看、入户问卷调查、走访等途径对该村生活垃圾的成份, 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 村民环保意识进行全面的调查,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 提出切实可行的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并以此为示范, 为甘肃省陇南地区其他受灾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与管理提供典范。
2 调查区域与方法
2.1 调查区域概况
陇南地区位于甘肃省南部, 南接四川, 北靠天水, 西连甘南, 行政隶属甘肃省, 全区地貌为高山、深谷、丘陵、盆地错落相间, 陇南地区土地资源稀少, 人均占地为甘肃省最少。陇南地区距“汶川地震中心地带较近, 为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肖家坝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南部, 距“5·12”地震中心带汶川县约220km。全村地形地貌为“南北两山夹一河”, 全村总面积4.5km2, 全村共分两个村民小组, 共有226户742人, 其中集中居住的农户有157户, 全部为灾后搬迁户。肖家坝村为“5·12”汶川地震陇南地区受灾最严重的行政村之一, 为灾后重建的典型示范村。
2.2 调查方式及内容
2.2.1 入户问卷调查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改村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垃圾成分、垃圾处置方式、村民环保意识, 本次研究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 对全村90个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90份, 收回有效问卷90 份, 回收率100%。
2.2.2 现场查看
本次研究采用现场查看的方式对该村的地形地貌、居民居住方式、环境敏感度、现有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查看。
2.2.3 走访
为了了解村民对现有生活垃圾治理的想法和愿望, 本次研究采用如何访谈的方式对部分村民进行了走访。
3 结果与分析
3.1 灾区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及组份调查分析
据调查, 肖家坝村在籍人口742人, 长期留守人口约500人, 产生生活垃圾约0.5kg/d, 全村日常生活垃圾约250kg/d, 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有厨房垃圾 (废菜、煤灰、蛋壳、废弃的食品) 、废纤维、废纸张、炉灰、废塑料、废电池、废弃玻璃瓶、碎瓷片及其极其少量的废干电池、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过期药品等。本次研究根据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 将该村生活垃圾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共四类。其中有机垃圾主要有厨房垃圾、农业秸秆、动物粪便等, 无机垃圾主要有煤渣、砖块等建筑垃圾等, 可回收垃圾主要有废塑料、玻璃等, 有害垃圾主要有废电池、废旧家具、废旧木头等。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部分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组份进行调查和分析, 具体调出结果及分析见图1。
通过图1分析, 由于肖家坝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山区, 以农业生产为主, 无工矿企业, 农村生活垃圾相对单一, 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有厨房垃圾、农业秸秆、动物粪便等有机垃圾, 有机垃圾占全村垃圾总量的37%左右。无机垃圾主要为灾后重建、旧房、危房拆迁等工程活动遗留的建筑垃圾, 占全村垃圾总量的33%。废纤维、废纸张、炉灰、废塑料、废电池、废弃玻璃瓶等可回收的垃圾产生量相对较少, 占全村垃圾总量的23%左右。由于肖家坝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因此产生的其他有害垃圾, 如废旧电池、废旧家电等产生量很少, 占全村垃圾总量的7%左右。
3.2 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通过对肖家坝村进行查看, 肖家坝村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 居民也迁入灾后政府规划的居民安置区, 但由于集中安置区内没有配套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 因此, 居住区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产生了环境污染。通过调查, 目前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主要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处理, 处理途径主要有家禽饲养, 生火和取暖燃烧, 农田施肥、就近堆放、外卖等。对于厨房垃圾, 如废菜叶、果皮、废气的食品多用于家畜饲养, 农业秸秆等多用于生火做饭、取暖等, 人畜粪便多用于农田施肥, 可回收垃圾少部分外卖给当地废品收购站, 其他垃圾基本随意丢弃。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部分农户生活垃圾的去向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调查和统计结果见图2。根据图2调查和统计结果分析, 肖家坝村约40%生活垃圾就近堆放或随意丢弃, 就近堆放和丢弃的生活垃圾主要是灾后重建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可回收的有害垃圾以及农业塑料膜、玻璃瓶等外卖价值较小的可回收垃圾;约21%的生活垃圾用于生火、取暖等, 燃烧的生活垃圾主要为农业秸秆和废旧木材等;约12%的生活垃圾用于家畜饲养, 用于家畜饲养的生活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约4%的生活垃圾用于农田施肥, 农田施肥的主要生活垃圾主要为人畜粪便;约13%的生活垃圾农户自行收集后, 外卖给当地废品收购站。
3.3 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肖家坝村民走访了解到, 目前全村大部分居民集中居住, 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比较集中,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比较大, 而目前全村无任何垃圾处理设施, 造成目前垃圾处理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受山区地形条件限值, 全村土地面积较小, 生活垃圾无法进行有效处理;②全村没有组织和管理机构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置和管理;③由于该村经济落后, 缺乏资金配套垃圾处理设施;④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⑤村民环保意识单薄, 对生活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认识不足;⑥其他。为了对肖家坝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见图3。
根据图3统计结果分析, 肖家坝村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组织管理机构、村民环保意识单薄和资金三方面问题。
“5·12”汶川地震灾后, 居民迁入新居, 开始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但是灾后集中居住产生的环境问题却遭到了忽视, 因此, 在灾后农村缺乏专门的组织或管理结构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通过调查, 肖家坝村重建结束后, 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目前该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以户为单位进行自行处理。通过调查, 约52%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生活垃圾无法处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组织管理, 垃圾没有指定的地方堆放, 因此产生了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通过调查, 造成该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村民环保意识谈薄, 约40%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是小问题, 自行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 该村大部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到该村附近的白龙江岸边或水体内, 对白龙江水体产生了污染。造成目前该村生活垃圾不能进行有效处理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村经济落后, 村内没有配套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 因此村民的生活垃圾基本全是露天堆放;通过调查, 约10%村民认为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困难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该村地理面积较小, 没有空闲地建设垃圾处理。
4 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管理模式的探讨
4.1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及管理模式
4.1.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
目前,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比较科学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法。
卫生填埋法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 作业相对简单, 处理对象要求较低, 运行成本较低, 缺点是占地较大, 废气不易控制, 产生渗滤液处理难度较大;堆肥法可使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可使垃圾变为肥料, 缺点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高, 有机物所占比重较高;焚烧法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小, 减量效果明显, 焚烧余热可以利用, 缺点是技术较复杂, 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和监管水平要求较高, 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9]。
4.1.2 农村生活垃圾处处置及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比较合理的处置方法主要为分类收集, 集中处置的方法。分类收集主要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成有机垃圾, 无回收价值的无机垃圾, 有回收价值的废品, 有毒的垃圾共四类, 对于有机生活垃圾, 主要采用堆肥、家畜饲养等方式农户自行消化, 而对于无机生活垃圾、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及有害的生活垃圾主要采用集中收集, 统一处理的模式[10,11]。
4.2 肖家坝村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的探讨
本次研究认为, 要有效控制肖家坝村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 必须结合该村自身条件, 因地制宜, 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垃圾处置模式。本次研究推荐肖家坝村可采用如下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4.2.1 三级式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三级式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既为“村集-镇运-县处理”的模式。肖家坝村在靠近乡村公路边择址修建分类式垃圾屋, 在居民区配套一定数量的垃圾桶、手推车等垃圾收集工具。由专人定期对居民区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转运至垃圾屋内分装, 然后由乡镇环卫部门沿途对各乡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 最后统一运输至县 (区) 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4.2.2 村级生活垃圾处理及管理模式
(1) 村级生活垃圾处置方法。
村级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即以村为单位进行处理。由于肖家坝村位于陇南南部山区, 土地利用面积较小, 水资源丰富, 采用简易填埋既占用土地, 又存在地表水体污染的风险, 简易填埋处理方式不适合该村。采用焚烧法既占地面积小, 而其不产生污染, 因此以村为单位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简易焚烧处理是可行的。具体管理模式为:在肖家坝村择址修建简易垃圾焚烧炉, 焚烧炉旁配套垃圾堆肥场一处, 居民区配套分类垃圾桶, 手推车等垃圾收集工具, 由专人定期对居民区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 运至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后, 对炉灰进行堆肥。
(2) 运行期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部分地区农村配套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模式, 因此, 配套建立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实效[12]。为了使肖家坝村配套建立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长期起到真正的实效, 本次研究认为肖家坝村必须做到如下几方面:①肖家坝村委会成立环保领导小组, 村长任组长, 环保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促进全村居民自觉维护环保设施, 遵守环保制度;②环保领导小组聘请当地环保部门对全村村民进行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 对环卫工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③雇2名兼职环卫工人, 对全村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 运输至垃圾屋或垃圾焚烧炉进行处理;④为了对垃圾处理设施进行维护, 为兼职环卫工人发放工资, 环保领导小组每月对各户居民收取5~10元左右的垃圾处理费用, 确保全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能够长期运行。
5 结语
肖家坝为“5·12”汶川地震甘肃省陇南地区受灾最严的的行政村, 也是灾后重建的典型示范村, 灾后重建结束后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陇南地区大部分受灾农村同样遇到的问题。
本次研究通过对肖家坝村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和组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生活垃圾处置遇到的问题、村民环保意识等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 结合该村地形地貌和社会经济, 提出在该村实施三级式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或以村为单位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 并提出了运行和管理模式。肖家坝村生活垃圾处理及管理模式不但可以在该村进行实施, 而且可以做为甘肃省陇南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管理模式的典范, 进行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徐海云, 徐文鹰.中国大城市垃圾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 2001 (11) .
[2]温志良, 温琰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 2000 (6) .
[3]赵光楠, 吴德东.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J].环境可行与管理, 2012 (2) :107~111.
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5年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初见成效,全国开展垃圾收集的行政村比例年增长6个百分点,进行垃圾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增长15个百分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各地财政投入也是逐年增加,2009-2013年5年间,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财政投入年均增加20%,但区域差距较大,如2013年东部地区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财政投入占全国60%,余下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一共占40%。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区域差距大
东部地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达82%,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68%;中部、东北地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超50%,但生活垃圾处理比例有待提升;西部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均相对滞后,收集和处理的比例只有37%和21%。
总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呈现“四六六”格局。有超过四成的行政村收集点还是空白;有超过六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不完整的统计有1.1亿吨,有0.7亿吨的垃圾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有超过六成的行政村是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只有19万个行政村有垃圾处理,处理的比例不到36.6%;有14个省的处理率不到40%,少数省不到10%,也就是说这些省市的农村生活垃圾90%都没有得到处理。
(二)模式粗放,收运处理过程污染严重
现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没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垃圾随处乱堆,甚至直接倾倒在河道,污染严重;二是设有简易垃圾收集点,但没有密封、清洁措施,最终采取简易堆放,污染严重;三是收集点转运至简易填埋场,收运成本高,资源浪费,污染较严重。总体来看,形成这种粗放模式的原因是由于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环卫设施基础薄弱。同时,由于经费匮乏,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收运设施缺乏或简陋;收集处理以人力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收运不及时;处理以简易填埋为主,大量填埋场污染环境亟待修复。
(三)管理无序,没有形成有效的行动机制
很多地方政府对农村垃圾处理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清晰、职权不明确;财政资金不到位或不能及时到位;村民环保意识普遍不高;城乡、区域统筹等新的理念在大部分地区没有得到落实。
二、各地实践及典型模式
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投入,取得初步成效。如,2008年以来,山东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1.3亿元,目前有76个县(市、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2009年以来,四川大力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处理;2010年以来,安徽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5亿元,县(市、区)投入财政资金4.5亿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1年以来,广西加大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两年内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增加30个百分点,等等。
归纳总结各地实践有四个比较成功的经验:一是建立了主要领导推动,严格职能考核的推进机制;二是形成了既有村民参与,又有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三是探索了财政资金主导,农民适当交费的经费分担机制;四是明确了源头分类减量,相对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
(一)传统和新型“城乡一体化”模式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主要有传统和新型两类。传统模式是指由各级环卫部门负责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收集、运输、最终处理;新型模式是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统收统运模式,实行管干分离。全国农村垃圾处理主要形式还是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区县处理”,这种模式主要适宜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比较紧密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面积较大的村镇,主要采取“分类、分片、分级”处理模式。主要特点是源头分类减量后,区分近郊、远郊、偏远村庄,分别选在县、镇或村进行最终处理。如,行政村距离县处理厂20公里范围内,就实行“村收镇运县处理”;行政村距离县处理厂在20公里范围外,可通过片区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处理场,实行“村收镇运片处理”;行政村距离县处理厂在20公里范围外,且位置偏远的地区,可强调分类处理,就近就地处理。
三、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自住建部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计划后,上海、广东、海南等省市纷纷出台政策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如,上海出台了《关于开展本市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至2020年的工作路线图,要求农村生活垃圾要达到100%无害化处理;广东出台了《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保洁要求、农村垃圾处理等内容,同时,广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共计36000万元用于补助70个欠发达县(市、区);海南出台“清洁家园”行动,要求到2015年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70%以上。
同时,各地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体系建设,现行的标准体系全国已经基本完成,包括综合标准2项,基础标准3项,通用标准8项,专用标准4项;第二阶段的17项标准中,现行2项,在编1项,待编10项,修订中4项。这些标准都是完全针对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标准的出台会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四、行动计划及发展趋势
2014年底,住建部召开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提出四方面要求: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并提出六项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保障、确定处理模式、动员村民参与、完善法律制度和强化监管检查。同时,要求根据农村的面积、交通的状况、经济的情况、分类的进展、处理设施的距离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区域特色。
(一)垃圾分类是管理重点
垃圾分类成为此次治理工作的重点,具体有六方面内容:一是要求加快收集、运输、处置系统设施建设,衔接垃圾分类试点;二是制定分类产品扶持政策,解决再生资源产品出路;三是建立农村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四是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定期通报制度和考评激励机制;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六是积极推进分类垃圾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二)开展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
在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形成区域特色的同时,市场化运行及多种运营模式提上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应开展多元化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包括合资、合作、PPP、BOT、TOT等多种模式参与农村垃圾处理,发挥市场作用。让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黄荔)
总结和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处理方式,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 者:朱兰保 盛蒂 Zhu Lanbao Sheng Di 作者单位:朱兰保,Zhu Lanbao(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安徽,蚌埠,233030)
盛蒂,Sheng Di(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是XJK011DY010)
作者简介:周静文(1959- ),男,衡阳县金兰镇人,中学高级,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中国亿万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务工那天起,中小学校园里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孩子。接下来是政法界传来一组组令人震惊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数据,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而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大多数是留守孩子!而这些违法犯罪的留守孩子,又绝大多数是初中留守孩子。从此,留守孩子成了问题孩子的代名词。接着,全社会都开始高度关注:呼吁学校重视,家庭重视,社会重视!
1 广东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 广东农村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现状特点主要是:数量大、成分杂;治理困难;处理方式不当;污染程度加剧四个特点。据我们调查统计, 广东农村人均产生垃圾量约为0.488kg, 而根据广东省2012年人口统计年鉴表得知, 广东农村常住人口为3529.02万人, 由此估算广东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约为1.7222万吨。农村垃圾成分复杂, 包括生活垃圾、农业及养殖业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 而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塑料袋、食品袋、包装袋以及厨房废弃物等。农村地区山地多、地域广, 村民居住地分散、垃圾难以收集, 加上农村卫生管理落后, 财政投入单薄, 导致生活垃圾治理困难。另外, 还存在处理方式不合理的现象, 比如垃圾随意丢弃, 影响农村周边环境以及村容, 时间久了会产生恶臭, 滋生蚊虫, 也可能引发疾病。目前大量城市垃圾也开始运往农村处理, 直接丢弃于半山腰上或者路边的现象开始蔓延, 造成交通堵塞, 城市垃圾围村。同时农村垃圾自身又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农村垃圾问题更加凸显。鉴于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针对于农村垃圾现状问题着手研究出具有可行和科学的政策性对策。
2 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性对策
2.1 环保部门出台针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法规和政策
我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在立法时就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如《水污染防治法》以城市为主要规范区域而设计的, 很少考虑农村地区的特点和需要。法律制度的极不健全自然严重妨碍着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有效开展。
为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首先修改现行法律, 使之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 从而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制度;其次制定专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并且不断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的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2 加大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
2.2.1 政府应设立农村垃圾整治的专项资金, 逐步建立环境财政制度, 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进行实地考察,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建设垃圾处理厂。
2.2.2 向每户村民以及营业性物业适当收取相应的垃圾处理费用, 以保证农村环卫工作的经费来源;
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村民的主人公意识, 尽心尽力共同维护好村里的环保问题。
2.2.3 拓宽投资渠道, 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
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运营主体企业化, 运行管理市场化。
2.3 开发和建设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污染防治措施
2.3.1 建立城乡结合保护环境的机制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 让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 并根据乡村地区的特点, 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
2.3.2 实行垃圾回收试点
对于经济较好及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农村, 可采用分类具体化进行实行, 如先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接着再进一步对这两种可否回收的垃圾进行具体分类。而对于较为落后的农村, 可简单地把干垃圾与湿垃圾区分开来, 再由环保人员分类, 并针对性处理。
2.3.3 严格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应从源头及常用的地方进行严格的限制, 如加强企业清洁生产监督力度等。
2.4 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2.4.1 增强环保宣传者的责任、提高自身修养
环保宣传者通过深化理论学习, 加强思想认识, 对环境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对环保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更好地感化他人。加强科技修养, 才能科学地传播环保知识, 正确地引导公众, 让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和配合。
2.4.2 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
利用环保大篷车上设计的宣传板, 在大街上进行有声地宣传, 真正深入基层农村。借鉴日本“建立循环性社会”, 提倡循环利用。另外, 村委会可在节假日播放电影和纪录片或定期不定期在电视台设置环保教育的栏目, 充分借用媒体播放环保题材,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
2.4.3 协同教育的力量, 让教育与环保同行
环保教育要从学生抓起, 教育机构设计并发放卡通画与文字结合的环保宣传教育图册, 向中小学生通俗易懂地展示。各大高校积极开展环境科普教育、环保意识培训, 组织学生暑期“三下乡”、参加志愿者和环保公益活动等。教育机构可考虑将环境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 让学校领导更加重视环境教育, 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强化环境意识, 提高文明素养。
3 结束语
本研究为广东省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维护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还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本研究集中于调查目前村民对农村生活环境现状的感知和满意度评价, 属于一个时间段的静态研究, 而随着广东省环境保护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公众对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感知和评价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 需要不断地更新公众评价数据, 并在变化的数据中对结论进行对比和验证。
摘要:为了解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 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治理对策, 进行了调研。本次问卷调研面向广东省各地区农村家庭, 采用多级抽样 (3120份) 和任意抽样 (280份) 相结合的整体抽样调查方法, 针对分析得出现状产生的原因, 从而整理出几条政策性对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建立并完善管理模式和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科普宣传, 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文章提出的措施对改善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对策探索,政策性对策
参考文献
[1]乔启成, 顾卫兵, 顾晓丽, 杨春和, 花海蓉.分类收集效益模型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31 (5) :101~103.[1]乔启成, 顾卫兵, 顾晓丽, 杨春和, 花海蓉.分类收集效益模型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31 (5) :101~103.
姓名:王飞翔 班级:10环科 学号:2100901106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是在这高速发展的经济背后更加严重的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现在城乡差距的表现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更多的深层原因是城乡公共社会服务的差距。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处理现状
1.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除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采用简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2.目前农村粪便的处置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3.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难以承受。4.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若农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2.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赖性高,这些日常用品产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和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着氟砷超标、铁锰超标、苦咸等问题。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处理对策建议
一是要搞好宣传教育,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
二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三是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制定乡规民约等,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生活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村屯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
五是应认真贯彻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有地方性法规规定”,各镇、乡、行政村应遵照“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垃圾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措施。
六是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参考文献
蒙媛;施项;;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生活垃圾管理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的垃圾排放量也越来越多,因此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城市环境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国的城市垃圾现状为例,进行探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研究
我国每年全国城市的垃圾产量达到1.6亿吨,并且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垃圾产量会越来越多,垃圾成分也会得越来越复杂,有些垃圾成分甚至能对环境、土壤、空气、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据调查我国生活垃圾的热值并不是很高,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分类收集,为此该如何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城市生活垃圾的种类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和有害垃圾两种[1],主要表现在:(1)可回收利用垃圾可以在节约有效资源的同时也减少对城市的污染,主要包括各种废纸、塑料、金属、玻璃以及堆肥垃圾等等方面垃圾。(2)有害垃圾对人体或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进行相关处理时不仅要小心处理,而且要注重处理的方法和手段,它主要包括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等方面垃圾。
2.分类收集城市垃圾的好处
(1)将城市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能有效的节省资源和减轻了城市环境保护的压力[2],例如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用的废纸,如果将其进行回收利用,半吨的废纸是可以造出约420千克的新纸,从而可以节约150千克的木材,减少35%的生产污染。
(2)将城市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能最大效益的促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发展。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能最大化的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利用,也能减少和缓解人们消耗其他的资源利用。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在垃圾的清理和处理上也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财力将混合垃圾重新进行归类,这就使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实现最大化。
(3)如果垃圾都是混合性的放在一起,就增加了收集可回收利用垃圾的难度和时间,然而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后就能提高处理垃圾的效率,例如对可燃成分的垃圾可以燃烧,对于有很好的降解的物质进行堆肥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堆肥的质量。
3.国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可靠方法
众所周知,像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是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特别完善的国家,国家一般都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垃圾分类制度,并且实施“谁污染谁付费”的策略,国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也是非常的高,深入到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例如在德国,每户居民的家中至少有3个以上颜色、大小都不一样的垃圾桶,每一种垃圾桶都有严格的规定垃圾类别,居民在丢弃垃圾时都是将垃圾分门别类的扔在规定的垃圾篓里;在韩国的垃圾袋制度更是严格,政府统一制定垃圾袋的尺寸、颜色、容量等标准,总共有七种规格的垃圾袋可以供居民们选择。在每位居民的家庭生活中,他们每月最少要花费16元左右来购买垃圾袋,并且一旦被发现垃圾类别有误或者垃圾袋中含有水份都会承受相应金额的惩罚,如果是居民家里大型的旧家具、旧电器等大型物品,那么居民必须要提前的通知当地的机构部门,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先进行检查,如若达到相关标准,他们才会将旧家具、旧电器之类的大型物品取走。
4.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民对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的意识还不够高,对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好处的认识还不够多,因此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还是使用混合性收集垃圾处的理方式,对可回收利用与有害垃圾没有进行合理的归类收集以及处理[3]。虽然像北京、上海、广东等等这些大城市也有尝试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然而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地方政府没有给予相关的经济支持以及宣传分类垃圾的优越性以及公共场所可回收的垃圾桶也没有统一的颜色及标识等等因素。
5.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策略
5.1建立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我国某些城市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成果,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有着随便扔垃圾不会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就没必要自讨麻烦的侥幸心理,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定资源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收集、环境保护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和义务,进行约束企业或消费者的行为[4],并且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或活动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们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队伍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5.2提高分类收集垃圾的意识
我国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处理垃圾方式,很多人也不一定是因为自身的素养过低,而是对垃圾的优越性不明确,在这种生活模式中习以为常。因此加大环保力度,加大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加大倡导低碳生活的方式,能有效的提高人们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例如:(1)利用传媒的效应进行传播,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2)在商品物的包装上设立垃圾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类标志,让垃圾的分类涉及到人们生活的细节处,处处提醒着他们。
5.3学习国外经验
对于将垃圾分类收集比较好的国家,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一点一点的将垃圾分类细节深入到生活中,例如可以从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开始实施,国家制定相应的垃圾桶类别以及不同的垃圾桶类别应该放置何种垃圾种类,用这种制度化方式管理来约束每一位居民,并且对于做得好的居民进行奖赏,对于做的不好的居民进行罚款,以此来形成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5]。
5.4建立垃圾回收产业 如果没有垃圾回收产业的支持和行动,那么所有的垃圾环保也只能是一个虚幻的口号,例如我国每年产生的几十亿的废电池处理一直都找不到相应的回收产业体系,因此要将垃圾变废为宝并且将垃圾回收处理得到落实就需要一套完善的垃圾回收产业中心进行扶持。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需要国家和个人共同作出努力,结合学习西方先进合理的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的方法,笔者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城市的生活垃圾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对策探讨】推荐阅读: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07-1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措施09-19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案10-29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调研报告07-08
中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比较研究及启示07-0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06-04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调查专题05-24
任丘市农村水环境现状及对策05-23
文献综述-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06-24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