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友谊的阳光照亮心灵(精选8篇)
在这个繁华美丽的都市中我曾经感到过困惑。那时,我茫然、无助、孤寂。但自从认识
了他后,我便有了全新的希望,因为我拥有了友谊
小学时,我内向、怕事,孤僻。因此我常常默默地独自一个人来来往往,对任何事情都
不关心,更别说和别人玩或参加什么活动。直到他的出现……
他是这学期从别校转来的插班生,第一次考试便取得我们班第一名的宝座,他实在太优
秀了,令许多人羡慕。
自从他在我班出现时,我就用心留意他,个子高,长得瘦,蛮俊俏的,而且气质挺非凡。不久,我发觉他也在留意我,自信的目光经常往我这边扫过来。一天中午,他突然走过
来搭着我肩膀说:“老兄,别总是多愁善感的,不要总觉得老天对不起你似的。其实,老天
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我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你的情况,我今天特意来和你谈谈心。”我懒
散地回答:“我看不必了吧,——你看我还能有救吗?”。“我观察很久了,发现你课堂反映出
其得快,老师有时候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还在思考,我却惊异地发现你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只
是你差一点点自信,没有举手而已”,他很认真地看着我说。接着他拍拍我的肩膀用虔诚的眼光注视着我,似乎在等我的回应。这目光似乎能洞穿我的内心,直抵我封闭已久的心灵深
处,我正在那里,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继而循着他的目光会心一笑。然后他将手臂打在我的肩上,我俩的笑声顿时飘出整个教室,飘满校园,自此我觉得身边的树是那样的绿,花是那
样的艳……
从此,我们成了形影相随的朋友,教室里,操场边,甚至是回家的路上都能看到我俩读
书,论题和玩闹的身影,我们共同进取,我在班上成绩也很快跻身前列,不久我重新获得了
老师们关注和同学们投来的鲜艳的目光。我很感谢他,是他开导了我,让我找回自信和希望,让我知道我原来也可以这样“优秀”。
莫让成长的花朵蒙上自我封闭的灰尘,敞开心扉,让友谊这一和煦的春风为我们托起飞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首先, 我们应尽可能地每天都让学生接触到诗歌, 安排学生在语文课前背诵一两首诗。这样日积月累,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还会促使他们慢慢对诗歌产生兴趣。
其次, 在教学时, 教师要适度拓展, 激发学生的兴趣。诗歌的语言凝练, 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 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 去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如, 可以讲讲诗人的故事、诗歌的背景, 播放相关的歌曲、动画, 猜猜相关的谜语, 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而且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另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举办赛诗会、诗歌擂台赛、诗词朗诵会;可以做一些诗歌方面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办诗歌园地、制作诗歌小报等。
二、创设情境
1援用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以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或假设一种情况, 将学生带入情境。如, 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以这样说:同学们, 假如你和朋友们去野外游玩, 你不小心与其他人走散了, 而你没有带手机, 不能和任何人联系, 你应该怎么办?
2援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教师以图画、音乐、录像资料等将学生带入诗的情境中。如, 教学《村居》, 运用多媒体先播放杨柳依依、绿草茵茵、黄鹂自由飞翔的画面, 再播放儿童在风中放风筝的画面, 并配以音乐, 让学生在优美的视听感觉中, 去领略这优美的景色。
三、反复诵读
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诗歌教学效率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 诗歌语言凝练, 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唯有反复诵读, 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增强语感。其次, 诗无达诂, 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 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 而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配上一定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去读, 去赏。当然, 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朗读指导, 如注意语调的变化、速度的适中、停顿的时机、重音的分辨等等。
多读, 并不是机械地重复, 每次读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层次性, 逐步深化认识, 使课堂上高潮迭起。如, 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再读诗歌, 想象画面, 理解诗意;三读诗歌, 感悟情境, 读出情感;四读诗歌, 了解作者, 明白诗志;五读诗歌, 欣赏画面, 背诵积累。
四、合理想象
诗歌的语言灵活跳跃, 含蓄精辟, 意趣无穷。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时, 往往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 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教师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可以借助图像、音乐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挖掘诗歌中的“留白”处, 调动学生原有的记忆,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与诗歌相应的意象,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变抽象为具体, 变平面为立体, 由静止到动态, 感受古诗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五、用好插图
插图可以帮助儿童提取阅读需要的知识, 整合阅读内容, 提高阅读兴趣。低年级教材中的每一篇诗歌都配有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插图, 学生很喜欢。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了解诗歌的内容。如, 学习《小池》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并想一想:图上都有哪些景物?你能从这些景物中猜测出诗人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你能说说看到这幅画的感受吗?
六、表演诗意
低年级学生对表演充满了兴趣, 所以, 角色扮演是低段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如果古诗有较具体的内容和情节, 就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以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如杜牧的《山行》、李白的《赠汪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 在具体情境中欣赏和体验古诗词的意境美。
表演可以适度拓展诗歌的内容。例如,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回乡偶书》中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对重回家乡已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理解诗意后, 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 演一演贺知章见到家乡孩子们的情景, 想一想小孩子会对贺知章说些什么, 贺知章又会怎么回答。在学生表演之前, 教师可以介绍诗人贺知章的生平经历、写作这首诗前后的故事, 这样学生在表演时才能言之有物;在演完诗人与孩童间的对话后, 要追问诗人的心情、感受。这样的表演才是有效的, 才是为深化内容的理解服务的。
表演首先要立足文本, 理解诗意, 揣摩形象, 把握语言。其次要采用“台上作表演, 台下是导演”的方法,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另外还要着力突出目标, 把握动态生成, 恰当点拨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表演比较耗费时间, 容易造成表面热闹实际效果不佳的结果。因此, 角色扮演要讲究效益、指向明确, 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当抑郁症发作时,病人心境悲哀,自我感觉极坏,度日如年,仿佛看不到一点希望。难怪医学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心灵之夜”。除情绪低落外,抑郁症病人的典型症状还有兴趣丧失、没有自信心、活动减少或焦虑不安,同时常伴有失眠、早醒、厌食、体重下降、性欲抑制等。病情严重者会有自责、罪恶感、无用感和绝望感,甚至产生想死的念头。由此可见,抑郁症病人的生命质量,远远低于一般身体疾病者。
大多数抑郁症病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有病,可就是回避与人交往,不愿意走出“心灵之夜”。
●抑郁症完全能够治愈,但前提是要积极就医。绝望、无用感等,只是其症状的一部分,病情好转以后便会消失
●不要静止不动,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有利于改善不良感觉,促进情绪好转
●应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或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并要一丝不苟地做好心理治疗作业
●如果出现想死的念头,说明病情比较严重。此时,请千万要记住,这仅仅是一种病态感觉而已,应该及时让家属和医生知道,以便提供援助
●病情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病人,应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耐心地等待药物发挥作用,而不要过早地中断用药。在病情好转后,还要进行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十月又是平常的一天,刚经历了两天的阴雨的洗礼,迎来了久违的阳光阳光灿烂的一天。金秋十月,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脸上,心情感觉格外地舒畅。走在上班的路上,不时地听到有人抱怨工资的问题,想必公司还未发肯定是有原因了。
犹记得08年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事件——金融危机。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元的大量印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个人的利益嫁祸在他车的损失上,最后损人不利已,导致了这场大危机。而如今又赶上了第二次的风暴。
我们知道,世界已是一个村落。彼此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必须群策群力,世界各国应协商共同解决。对我们企业也亦是如此,想信上级领导在召开会议中已做出了正确的措施。
目前上级已对公司人员作出了调整,马上准备实施四班三倒的政策,虽然工资相对以前低了许多,但每人人均每月有8天的休息时间,只有休息好了,才有更好 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保证生产效益,而且四班三倒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
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有信心。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大家携手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少一丝抱怨,少一丝懒散,做好本职工作,保证生产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这就是我们对企业最大的支持。
有效的节能减排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想信大家都 知道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致千里的道理,像这样的阳光灿烂,秋高气爽,可以关闭部分照明灯、空调,设备漏水漏气应尽快检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饭菜,生活中许多微小的细节一个人做起多大作用,但做的人多了,却是意想有到的效果。
虽然有时候接到的工作任务在做的时候可能会有冲突,赢了东家却失了西家。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偶尔会有矛盾,偶尔会有抱怨,当这些强烈的情绪刺激着神经时,何不抬头闭眼感受下这温暖的阳光,或许心里就会通畅了。
生产技术科
七月的天气总是带着丝丝闷热,远处驶来一辆公交车。随着人流慢慢坐上车,我的心中紧张又兴奋:这还是我一次自己一个人去外婆家呢。正当我高兴地想象着外婆见到我时惊喜的表情时,忽然觉得鼻子痒痒的,紧接着一股温热的液体从鼻子里流下来,我抬手一抹,顿时吓了一跳:血!我鼻子流血了!
我赶紧用手捂着鼻子昂着头,整个人都慌了:怎么办?怎么办?餐巾纸!我没带啊!我向旁边看去,可是我旁边的叔叔看了我一眼后就转过了目光,也许是我的动作太奇怪,前排的阿姨也回头瞥了我一眼,但只是皱了皱眉就又低头玩手机了……看着周围人的表现,我发现自己的眼睛涩涩的,正当我急的快哭的时候,一包纸巾递到了我面前,我赶紧拿出一张来先塞住鼻子。回过头看见递给我纸巾的是一个慈善的老奶奶,微笑望着我的神情让我想起外婆,鼻子一酸,不知道是委屈的还是感动,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下来了。老奶奶温柔地安慰着我,没事没事,别怕别怕……
花楼学校:张厚明
学生回答问题出错,考试不合格,都可以再来一遍,但如果挫伤了他们那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
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如同倾泻的洪水,堵塞之法只会使其更加泛滥,只有正确疏导,才能纠正偏差。
孩子可能是调皮不听话的,因为他们毕竟叫孩子,教师要懂得宽容他们,要尊重和珍视孩子那颗纯真稚嫩的心,不让他们心底那份美好的愿望泯灭,让他们的星空蔚蓝起来,让他们心灵充满阳光。
爱心无限, 困难学生俱欢颜
吴朝琴参加工作13年来, 把一切献给了孩子, 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 默默地奉献着, 十年如一日, 把知识的种子撒进了学生的心田, 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前程, 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不遗余力地救助特困儿童, 在教育的这片热土上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提到困难学生, 用吴朝琴自己的话说, 班里的困难学生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即学困生;一类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 即贫困生;一类是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 即问题生。每带一个班级, 她对困难学生总是关爱有加, 特别是对贫困学生更是乐于奉献爱心, 在小镇上成为美谈。她正是用爱心育人, 用自己的拳拳之心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1998年秋季, 开学一个多月, 班里仍有5名学生因贫困未交上学杂费, 看着班里的空位越来越多, 吴朝琴心急火燎, 找到学校先为学生垫交了学杂费, 然后每月从她工资中扣, 5名学生得以留在教室里学习。当时她上班2年, 每月很低的工资, 只够自己生活,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顺利地回到了学校, 她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一心向善, 爱心永恒, 是她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
2001年吴朝琴担任一年级班主任, 当时她了解到一个叫吴梦莎的同学父亲病故了, 母亲改嫁了, 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 家境异常困难, 她学习用的铅笔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听到这个情况, 她心里难受极了, 于是她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为吴梦莎买了书包、铅笔等学习用品, 并资助吴梦莎读完初中。
学生代荧荧, 父母离异, 其母服毒自杀, 父亲患有精神病。那次家访时凄惨的情景她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是怎样的一个家:两间草屋, 屋破天漏, 满屋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 仅有一张床, 受伤的代荧荧蜷缩在床上。看到此情此景, 吴朝琴流泪了, 急忙背起代荧荧去卫生院拿药疗伤并支付了医疗费用, 从此以后, 吴朝琴承担了代荧荧后来的一切费用, 一直供她读完初中。几年来, 有500多名学生在她的帮助下重返校园。每当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 一封封洋溢着对恩师热情问候与无限感激的信雪花般的从远方飘来的时候, 她总是感到那样地欣慰和自豪。学生们成才了, 而自己心里装的全是学生, 唯独没有自己, 这就是一个乡村教师的博大胸怀。
艰难家访, 托起学生新希望
吴朝琴为了辍学的孩子, 曾做过了无数次的家访。2002年4月, 张伟一连两天都没有来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后, 她骑上自行车就去家访了。山间的羊肠小道, 曲曲折折, 非常地难走, 有的路段自行车是上不去的, 那就只好推着车子爬坡;有的路段坡度又长又陡, 下坡时又不敢骑着车子下, 也只好步行, 这样10多里的山路, 她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来到了张伟家里。当她了解到张伟辍学是因为厌学时, 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 真是苦口婆心。思想做通时, 天快黑了。家长感动得说什么也让她住下, 明天再走, 她却不肯留下, 执意回去。在回来的路上, 因为时间太晚了, 她遭遇了两个劫匪的抢劫, 一阵惊吓之后, 虽是全力的反抗, 但因寡不敌众, 最终被两个歹徒打得鼻青脸肿, 趴倒在地, 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和自行车被抢走了。
第二天, 当她看到张伟还是没有到校学习, 就拖着伤痛的身体又坚持着进行了第二次家访。当看到她满脸红肿眼眶青黑的模样……父子俩感动得热泪盈眶……张伟回到了课堂了, 她感到非常高兴!
像这样的艰难家访, 像这样真诚地动员辍学学生返校, 已经有多少次, 有多少学生, 她已经记不清楚了, 也无法一一罗列出来, 但她班的学生从来没有一个流失, 这是铁定的事实。
一次次的家访, 一个个学生重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托起了学生新的希望。
真情关爱, 情暖留守儿童
吴朝琴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 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 给予他们亲情和关爱。她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 健康成长。
针对她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 她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 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 逐个进行分类、分组, 制定帮扶计划, 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逐一列成表格, 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 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 多问一声, 多帮一把, 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留守儿童患病时, 她及时帮忙诊治, 悉心照料。班上有个叫邹文俊的学生, 在上体育课时, 不慎脚被扭伤, 她闻讯后, 及时将他送到当地卫生院骨科去治疗, 每天坚持为他端饭送水, 补习功课, 对他给予极大的关爱。邹文俊伤愈出院后, 学习更加用功, 亲切地称她为“吴妈妈”。
吴朝琴在全面了解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 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 区别对待, 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 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 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 找到回家的感觉, 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留守儿童李明, 父母都在广东打工, 由70多岁的外公代为管教, 他平时喜欢穿着打扮, 花钱大手大脚, 成绩时好时坏, 其外公根本无法管教。吴朝琴了解了情况后, 对他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引导方案: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农村等地去调查了解生活, 有意识地带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 让他与父母通过QQ聊天, 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等。通过循序渐进地帮助和教育, 李明大有转变, 他在笔记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 是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 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己, 改正错误, 珍惜时间, 勤奋学习, 取得优异的成绩, 回报吴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后来, 李明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吴朝琴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 注重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矫正, 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孝敬父母教育等, 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消除不良痼疾, 强化情感体验, 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吴朝琴在平时工作中, 她建立了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 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 与临时监护人交流, 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 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王洋, 父母都在云南打工, 家里只有兄妹二人, 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 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了解得知, 王洋精神空虚, 缺乏关爱, 结交了社会一些辍学少年, 在家里抽烟搓麻将。她发现这一情况后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 让他重新振作精神, 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后来他远离了烟酒和赌博, 一门心思地学习, 成绩逐步提高。
无私奉献,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吴朝琴说:“教育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她模范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积极参与实施希望工程, 关心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公益理念。她最喜欢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你在我心中是一张白纸, 不管你的过去如何, 我只看你的现在, 你的将来。”工作中, 对每一名学生都给以极大地关注。正如她曾带的毕业的学生在贺卡中写道:“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幸运, 多么怀念您充满激情的讲课。”“学习真的很苦, 学习有时真的很厌倦, 但您的课却让我们如此地快乐和怀念……”。
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严格遵守“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的教学原则, 把知识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 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 体现的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她所带的班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一直站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沿, 不断更新观念, 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13年来, 获奖证书有40多个, 思想品德说课《诚信是金》、数学论文《动的课堂获得思维》等获得丹江口市级一等奖, 在参加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中, 所写稿件上了简报。13年来, 每年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
一、把握设计问题的原则——“六性”
第一,科学性。科学性是问题设计的首要标准,脱离了科学性,设计的问题就毫无意义。
。
第二,目的性。问题的设计必须服从教学目的,即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下选定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
第三,针对性。根据历史科新课程标准下选定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易混、易错、易忽视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并避免知识的混淆。在设计新授课问题时,一个问题包含的知识点一般不宜超过两个,但必须突出该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新授课教学中,不宜设计综合性问题,复习课则可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第四,可行性。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对题中所涉及知识的深广度和解题技巧的要求上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和超标。问题既要与原有学生认知水平有关,但也要有一定高度,必须想尽办法激励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发现”历史结论。特别是新授课例题,一般应简单、易懂,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消化当堂课所学知识。复习课设计综合训练题目,也要本着量力而行原则,切勿超过学生能力范围。
第五,渐进性。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应从易到难,逐渐增大问题难度,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训练难度。降低思维梯度,最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
第六,情趣性。实践表明:有趣味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若充分考虑了情趣性,就能使问题教学始终在轻松愉快的境界中进行,而不至于在一堂课的中段(即学生思维“疲劳”阶段)出现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思维“停顿”的现象。
二、设计问题的种类与方法
第一,边讲边练小问题。这主要是针对新授课单一的知识点而设计,课堂上能把讲与练有机结合,不仅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信息交流加快,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掌握的知识能不断深化。这类小例题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简单,针对性强,题目方式灵活多样。例如讲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边讲边练”的程序性小问题:①隋唐时期中央政治制度有什么新的发展?建立了什么制度?②“三省”和“六部”的职能分别是什么?③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如何?
第二,少量分散性问题。根据学生实际评讲以“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少量分散性问题,可降低综合性难题“梯度”和突破教学难点,且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讲完“美国内战”这一章内容后,进行总结,揭示这一事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怎样揭示呢?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美国独立后为什么存在两种经济制度?②两种经济制度间的矛盾为什么不能调和?③如果林肯不当选总统,内战能否避免?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从美国独立前的经济状况、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力量、美国独立后统治阶级的组成等三个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两种经济制度的并存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从市场和劳动力这两个因素对两种经济制度发展的重要性上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从黑人奴隶制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是美国人民共同的、强烈的愿望,1859年的约翰·布朗起义已使两种经济制度间的矛盾白热化等三个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触及双方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的事件,都会导致战争的爆发。最后,教师将以上三个结论加以概括,得出总的结论:美国历史的不可改变性,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可违背性,决定了美国内战爆发。至此,就使学生自然形成“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认识。
第三,对比程序性系列问题。为了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比,把握知识结构,弄清知识的共性和个性。应多设计些对比程序性问题。其种类主要有四大类:相似性知识、相近性知识、相关性知识、相反性知识对比程序性问题。设计时应注意:不要设计学生尚未掌握的两种知识对比,以免产生混淆及错觉。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复习课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有关题型示例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第四,开放性问题。在一些综合复习教学中,要经常精心设计一些旨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系列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知识侧面、不同思维方式(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正逆交叉性思维等等)去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巩固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五,多变延伸性问题。在一些综合复习教学中,也要经常精心设计一些可以多变、延伸的系列问题,除评讲好这类问题外,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变换,延伸出新的类型的题目。这样既可使学生综合应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又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进而改掉做题时一旦算出结果就不再思考、不再联想的坏习惯,自觉养成读题思考、做题思考、做完后再思考和联想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来看都与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都蕴涵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历史教师对这些新观念的领悟、接受、实践,要经历转变过程,新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正如聂幼犁先生所言:“我们宁愿为它种上虽然不是完美的,甚至是有相当缺点的,但却是生机勃勃的幼苗;而不是埋下在形式上虽然十分完美,但实质上却是‘旧药新汤’的种子”。
【让友谊的阳光照亮心灵】推荐阅读:
让阳光照亮自己作文06-30
阳光下的友谊初三作文10-14
阳光般温暖的友谊五年级作文09-14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06-03
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07-16
让友谊之花绽放作文06-08
科学让生活充满阳光10-05
让合规运行在阳光之下07-13
让心里充满阳光作文小学10-10
让灵魂在阳光下飞舞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