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特质读书笔记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国人的特质读书笔记(精选8篇)

英国人的特质读书笔记 篇1

清华大学出版社,邮编100084,2012年7月第一版

1.Wordsworth honored himself by his simple adherence to the truth, and was unwilling to shine, To judge from a single conversation, he made the impression of a narrow and very English mind;of one who paid for(or expiate)his rare elevation by general tameness and conformity.Off his own beat, his opinions were of no value.It is not very rare to find persons loving sympathy and ease, who expiate their departure from the common, in one direction, by their conformity in every other.(P15)

2.My narrow and desultory reading had inspired the o see the wishfaces of several writers.Sift the reasons,细究原因

3.The young scholar fancies it happiness enough to live with those people who can give an inside to the world;without reflecting they are the prisoners, too, of their thoughts, and cannot apply themselves to yours.4.The conditions of literary success are almost destructive of the best social power, as they do not leave that frolic嬉戏的 liberty which can only encouter a companion on the best terms.(P5)

英国人的特质读书笔记 篇2

在埃菲尔 铁塔检票 口前, 游客排起两列百米长的蛇阵, 令我意外的是, 队伍里有几十个一边排队一边阅读的金发碧眼男女, 显然都是当地人。他们拿着一本书刊或是一张报纸, 跟着队伍缓慢移动, 恬然静雅的神情让烦躁不安的其他游人侧目 。后来, 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荣军院等游人较多的入口处, 我同样目睹了这样的情景。

圣母院广场, 每天游人如织, 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也有许多巴黎市民喜欢在这里小憩 (qì) 。树荫下、台阶上、地摊旁、亭棚边, 到处可见看书读报的巴黎人 。广场南侧的花坛旁, 有位一条腿残疾的姑娘正埋头看一本大部头, 显然不是刚刚买来消遣的闲书, 那根磨得发亮的拐杖放在另一条腿上 , 悠然忘我。

在人流较多的公交车候车亭或书报亭旁, 大都有一两个报刊架, 上面放满了最新免费报刊, 行人随手可取。穿行在城里的公交车上 , 有些拥挤, 有些摇晃或颠簸, 可仍然不妨碍、不影响法国人的阅读热情, 无论是座位上的时髦女郎, 还是手拉吊环的优雅男士, 甚至是顽皮可爱的孩童, 都可见到他们埋头阅读的神情。同样, 乘坐地铁的时候, 喧闹的月台上, 流动的车厢里, 一样可以看见此番情景。

露天咖啡座是法国到处可见的别样风景, 无论是热闹繁华的 大街 , 还是窄仄 (zè) 幽深的小 巷 , 精致小桌的三三两两, 这些比面盆大不了多少或藤条或木头的小桌, 靠在小巷的墙角或是毫不起眼的窗下,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射着, 打扮入时的法国姑娘、小伙, 就着半杯透亮的红酒, 面前摊着一本印刷精美的 时尚报刊 , 慵 (yōnɡ) 懒地阅读, 好久 , 才优雅地翻过一页, 任时间在指间流淌。

最痴迷的阅读莫过于地摊上的淘书者。在香榭丽舍大道、蒙帕纳斯大街这些看似与阅读无关的地方, 居然不可思议地能见到摆满图书的地摊。最令我震撼的是塞纳河南岸的旧书摊, 从圣母院北侧巷口出来, 河边一字排开的书摊近百米, 防洪的水泥堤坝上安装了一排有些锈迹的铁柜书架, 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书刊。淘书的很多, 有巴黎人, 有外地客, 有些淘书人干脆坐在地 上 , 忘情阅读。婆娑 (suō) 的树影照在书架上, 也照在淘书人的身影上。灯火阑 (lán) 珊, 地摊周围依然人头攒动。

中国人的关系特质 篇3

中国社会中,每个人都像被投入水中的石子,以自己为中心自内而外形成一圈圈越来越淡的波纹,这种波纹就是强弱不同的关系。离自己越近的人,关系越强;离自己越远的人,关系越淡,一直远到相互不认识,也就是没有关系的陌生人。中国人的规范和伦理并非统一和普遍适用的,而是会因为关系的远近,不同关系适用不同的道德标准。举例而言,偷窃是不好的,发现有人偷窃应该检举揭发。然而,如果是发现自己的家人有偷窃行为,按照儒家伦理则应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孝,这就违背了更严重的道德。由内而外,家伦理的需求会越来越淡,关系越核心则越适合家伦理本位。下面,我想用本土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中国人关系的特点。

杨国枢的理论将中国人的关系自内而外划分为三种类型:最核心的是家人关系,中间是熟人关系,外面则是一层弱关系。不同的关系下适用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冲突解决方式,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台湾学者黄光国也将关系划分为三种:情感型关系,工具型关系,中间的为混合关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宜音提出,上面两者划分实质上大同小异,因此下面我将两种划分方法联系在一起解释:

第一,家人关系,我有时喜欢用拟似家人关系,把姻亲、认养与结拜带来的最亲密的关系也包括进来。这种关系适用的是需求法则。也就是说,拟似家人之间,你有的我应该也要有,我有什么需求你应该无条件的满足我,而不能清楚的区分彼此,不能明码标价和讨价还价。举例而言,哥哥让弟弟开车送嫂子去机场,弟弟绝不能向哥哥索要车费,而应该无条件的帮忙。拟似家人之间是你一种“你有需求我就帮助你”的关系,简单的说,可堪称一种集体主义法则。

关于中国人究竟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论。西方往往认为中国人是集体主义的,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和专家不明就里的赞同。然而,我们平时又老是说中国是最自私的民族,那么中国人究竟是无私还是自私呢?梁启超曾经发动过一场泥与沙的论战,讨论国人究竟是一盘散沙,还是黏在一起彼此团结的泥。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是一盘散沙,鲁迅也认为中国人最自私,阿Q就是自私中国人的典型代表。然而,我认为答案并非这么简单。事实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拟似家人范围中,中国人是集体主义的,可以为了拟似家人无私奉献和付出。然而,超出拟似家人范围之外,中国人就变成个人主义。套用许琅光的说法,中国人的行为具有“情境中心”特色。在一个情境中,你是我的圈内人,他是我的圈外人。而可能换了另外一个时候,随着关系更亲密的人出现,你就变成圈外人了。中国人行为的特色是,对圈内人是集体主义,对圈外人则是个人主义。

第二,弱关系,也就是“工具型关系”。这种关系适用的是公平法则。也就是可以明码标价,讨价还价和公平交易。这时候,中国人就变成了百分之百的理性经济人。然而,中国人的一个重大特色在于,在拟似家人和弱关系之间,还存在一种重要的混合型关系,即熟人连带。

第三,熟人关系,也就是“混合型关系”,熟人连带的特点在于其适用的是人情法则,是一种伪装在拟似家人关系表象之下的交换关系。熟人之间彼此是有情感互动的,然而称它为“伪装”,这是因为它实际上最终还是公平交换,而并非如拟似家人关系一样可以按需索取、无需偿还。但是,虽然熟人关系最终是要公平交换,但却又不能赤裸裸的交换,而一定要伪装在情感关系之下。比如,张三帮了李四一个大忙,李四感激涕零,反复对张三说“恩同再造”,“不知道怎么偿还”等等。这时张三嘴上会说,“小事一桩,为朋友两肋插刀,面不改色,应该的、应该的”,然而李四心中也了解,这个恩情迟早是要还的,这就是人情帐。

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本人情帐。人情帐的特色在于:第一,它不能清帐;第二,它是高度互惠底下有高度的资产专属性,即针对需求方提供特定服务。第三,人情帐不能讨价还价,不能明码标价,不能说清楚。第四,人情帐欠与还的范围无所不包,钱、权、知识、面子、声誉与情感支持都可以变成人情。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篇4

我愿意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我自己的感受:骂得好,醍醐灌顶。

这本书的附录里面有一篇文章《你这样回答吗?——比裔美籍司礼义神父谈丑陋的中国人》,从一个比利时中国通的角度表述了一些观点,引人深思。他认为中国复兴的慢,起吗有以下几个原因。我觉得说的很对。

一、中国人只有家的观念,没有国的观念。

这是导致我们没有公德,没有爱心的根本原因!家里的灯是要人走灯灭的,学校的单位的就不管了;家里的地面是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公共场所就可以随便乱扔了;名车名表是要买的,要捐款是没钱的(每逢捐款,最积极的是还没被社会污染太深的学生和赤子之心的华侨,别听央视乱吹)等等等等。大家都要自我反省。

二、中国文明发展到清初,达到了极点,唯我独尊,这封锁了中国人向外学习的能力。

也封锁了中国人向别人学习的能力。我承认,我以前就有唯我独尊的思想,很少与人交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们需要在平等的态度下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进步。

三,中国在派人到西方学习科技的主张上,缺乏一套统一的政策。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500字 篇5

柏杨是中国人,但他却写中国人丑陋,为的是什么?

难道是想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丑陋的?难道是想否认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难道是否定中华民族?您觉得呢?

既然在不停的纠缠柏杨的国籍,那就打个比方。如果是外国人写一本《丑陋的中国人》,或是以中国人丑陋为题材写书,您会怎么想?很好,有人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菊与刀》,那是美国人为了了解日本人而写的,其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性质都不同... ...如果是外国人写的,中国人不但不会接受(外国人怎么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呢?!),而且会立刻反驳,搞不好会引发成国际问题。

回到这本书,因为最主要是书的内容。《丑陋的中国人》主要写了中国人的丑陋--“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聪明的,到今天,你会不会不否定,我们还有这种缺点?

记得小时候,父母常说:“我们打你是因为爱你,我们批评你也是因为爱你,因为我们不希望你永远这样错下去。”

被人批评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从长远角度来看。但被批评的那一瞬间,你会有不快。

英国人的特质读书笔记 篇6

中国历来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了各种指标的增长奇迹。比如短短二十几年里GDP增长15倍,连续二十几年GDP以年均超过9%的速度增长,等等,都是史无前例的。书中作者有这样一句话“其说是中国创造的‘奇迹’,还不如说是世界给中国带来的‘奇迹’”。

读了这本书之后,十分欣赏作者的几个观点。第一,财富靠的不是地大物博;第二,中国的制度建设尤其是产权保护制度存在很大不足;第三,私人产权,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第四,加强第三产业发展。

其中我对于第二点中国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很大的共鸣。作者指出,虽然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比印度高70%,但是并不能就此认为中国在经济和体制上强于印度。恰恰相反,作者认为,印度拥有的新闻自由、民主制度和私有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给印度的创业者以跟多的机会,同时也促使了全球资本向印度的集中。而中国目前取得的成绩更多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消耗。

制度主要是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的一些规则等等,但是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却极其大的的影响力。很多的时候,我们一些看似很辛苦的努力完全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上的诸多浪费,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篇7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英国人的特质读书笔记 篇8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柏杨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于20xx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现象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改变,因为很多都已经深入文化骨髓,成为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好在,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少现象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我们不应该麻痹大意,而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我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须做到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胀、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下。

通过再次看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后感受颇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确实改变了不少。在最近的一篇反映美国唐人街的散文中也得到了类似的感觉,文中说那里的餐馆不太卫生,而街道上则常常出现不讲交通规则的事。据说这是美国人包容心的一个体现。不过我在上海见到人们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而中国人到美国的其它地方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因此我认为同样是中国人,不同的管理模式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中国人并不是不可求药的脏、乱、吵。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陋室铭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