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新变化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四十年新变化(精选7篇)

改革开放四十年新变化 篇1

东二营镇于1983年由原来的人民公社改称为乡,又于2011年撤乡建镇。

一、第一产业的变化

1978年-1981年小麦、玉米作为我镇的主要农作物的常年粮田,水浇田26050亩,耕地亩产250-350公斤;

1983年土地联承包责任制后,粮食耕地亩产400公斤。

2000年,由于蔬菜种植相关政策的扶持,蔬菜产业得了快速的发展,种植蔬菜面积增到2850亩,同时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拓新思路,大力推动下开始兴起苗木花卉园艺草坪的发展,盆栽类1000盆,绿化苗木380亩,草坪10亩,这就是当时苗木之乡的雏形。

近几年来随着苗木市场的发展,苗木花卉已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2016年苗木花卉草坪已超过全镇播种面积的50%以上,总面积17700亩,苗木13000亩,花卉3700亩,草坪1000亩,贵重苗木远销全国各地及国外品种300多种,经营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济人+农户为主。

二、第二产业的变化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镇企业以家具厂、石料厂、砖厂、面粉厂、劳务队、农机站为主营产业;

2003-2006年个体手工业发展迅猛活跃,服装加工、折纸加工、纸花加工等手工活50余家,大部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陋就简,利用房屋宅院解决了大部分剩余劳动力。

2016年,我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个转企”5家,新建宏泰四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二、第三产业的变化

1979年-1983年商业实行计划购销,有偿供给,全镇有供销社一个,代销点10个,卖肉摊位1个,各种修理摊4个;

到了1987年镇府前街设立集市,全镇商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局势,商店、贸易货栈、商业网点和摊位76个。

1990年-2012年个体工商户从90个增至320个,商品交易额也从200万元增至1200万元。

2016年我镇的运输业从1987年马车运输户12个,中小型拖拉机运输户10个发展成为438各种车辆,其中包括大货62辆,小货331辆,小客15辆,松花江15辆,三轮15辆。

三、社会事业的变化

以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农村卫生服务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服务条件和水平差。如今农村已实行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2007年全镇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98.3%。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将得到保障。

1979年建文化站,有图书2300册,电影放映队1个,有东辛西辛两个社员自发组织起来的皮影戏组一个,有西晋贡坨自己建立的民间剧团。

2008-2010年全镇引导各村先后都建起了农家书屋和健身广场。2016年全镇建起25个老年活动室,内有图书室、书画室、娱乐室。

四、村镇建设

以前农村都是烧柴做饭、烧水、取暖,现在农村提倡环保、提倡新型能源,建起了大量的沼气池,并已经向燃气、电等环保能源方面发展,既干净又环保。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1986年修建府前街,东二营第一条柏油路,西二营至镇政府前十字路全长3.500千米;

1990年开始从西北片用沙石料垫道,1990年至1993年大莫庄村、小莫庄、金唐庄、唐头庄四村用沙石料垫了主街道8.000千米。近几年,公路硬化率大大提高,在全镇大多数地方,实现了家家通公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新变化 篇2

改革开放前的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茅草房、土窑洞, 改革开放30年来, 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砖混泥结构的新平房, 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住进了小楼房。以前劳作耕田全都是用牛, 而现在, 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 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 在街道上畅通无阻, 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费, 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 被彻底取消。现在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 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 父老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国家政策好了, 农村人的日子活络起来了, 文化教育也跟着前进了,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也越来越多, 科技日益更新了, 农村人致富的门路也越来越多了, 路越走越宽了, 全民奔小康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改革开放30年发生的变化世人瞩目, 对中国农民来说, 更是一种震撼。举几个简单的数据来说明, 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 包括农民整个国家过去都是实行配给制, 要粮票、油票、豆腐票, 现在都没有了, 不用拿票了, 说明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从供给方面, 比如说粮食, 粮食在1978年改革之前我县粮食总产量在17.7万吨多一点, 2005年洪洞粮食总产3.3亿公斤, 创历史最高水平, 产量居全省第一, 到了2006年粮食总产量是2.5亿公斤, 30年内粮食增产80%以上, 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2007年开始,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 我县政府共同努力, 已经在我县普遍建立了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大概去年年底我县农村21000多农民纳入低保, 从这一点上来讲解决了农民, 同时也是整个国家的温饱问题。因此后来在城里头, 工业、商业其他方面的改革开放, 相当重要的基础就是提供了足够的食品, 使得市场极大地丰富起来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 稳定, 协调发展, 洪洞县农村家庭收入消费同步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洪洞调查队抽样调查,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34.23元, 同比增长17.62%, 人均消费性支出785.37元, 同比增长8.35%, 收支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

但是总体来讲, 城乡之间, 也就是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先进的城市经济和落后的农村经济, 差距过大。和城里相比, 农民的收入相对于城里来说, 每个人的收入仅仅相当于城里人的1/3左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30年的改革开放给农业、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 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 也使得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展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是由于过去农村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 30年的改革还仅仅是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从当前的城乡发展差距来看, 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推动农村更快发展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这几年,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之后, 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就是要求把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去。现在我县有16个乡镇, 454个村。从目前来看, 每个乡镇都通水泥路是不成问题的。另外, 就是有的农村都有了公交班车, 农民出行比较方便, 这都是最近几年实现的。1998年以后, 我县加大投入, 帮助农村改造电网。所以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了电, 一部分特别边远的, 大电网拉过去经济效益不好。我县想办法给他们来解决照明问题。所以, 我想再往前发展,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逐渐向城市靠近, 当然差距还会有。另外一个方面, 就是住房。农村居民很少在经济生活的指标上能超过城里人的, 但是住房是超过城里人的,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没有农村大。当然农民自己的房子是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大一点是有道理的。很重要的一条, 过去是茅草房, 现在逐步改造成砖房, 再进一步是改造成水泥, 有的改造成两三层小楼房。后来经济又富裕了, 看到人家有更好的, 又去学人家, 拆了重盖。

还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我们讲的最多是农村的义务教育, 农民的合作医疗, 这些方面最近几年有非常大的变化。到2007年, 我县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 九年制的一共有10万多人, 从去年开始已经完全免交学杂费, 读书不用交钱。从去年9月份秋季开学开始, 对一些没经济上学的孩子, 县政府提供免费的教科书, 这其中还有由于家庭比较远, 需要寄宿, 对这些孩子政府还给他们提供一些补助,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从医疗来说, 目前我县已有近七成的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水平虽然不高, 去年以前的水平每个农民自己出10块钱, 中央政府贴20块钱, 县政府再贴20块钱, 就是50块钱, 但少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从2008年开始, 中央决定提高这个水平, 大家都发一份, 农民出20元, 县政府出40元, 中央政府也出40元, 就是一百块钱。另外刚才讲农村覆盖最低生活保障, 属于社保网, 对农民来说公共服务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最近这几年我县宏观经济态势比较好, 经济增长比较快, 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快, 和这个是直接有关的。所以讲城市经济或者讲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紧密相连了, 农村经济发展得好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就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基础, 而宏观经济发展好, 又使得全县有更多财力解决农村的基础建设, 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 再一次证明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非常具有针对性, 也是非常必要的。

改革开放30年, 农村改革30年, 农村变化举世瞩目, 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将会凝重地记下这一页。

摘要:今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结农村改革经验, 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 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 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归亚蕾四十年演员四十年太太 篇3

那最年轻的金马影后一年发生了我人生的三件大事:第一件是毕业、第二件是拍《烟雨漾潆》、第三件是结婚。

从台湾“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我并没有直接踏入演艺圈,那时候我已经恋爱了'男朋友希望我可以有一份朝九晚五、安安分分的工作,我也觉得这一行跟我的个性不合。于是我进入启聪学校做了一名老师,教授国文、地理和历史。过着一种平淡恬然的日子。然而老师只做了两个月。

毕业前夕,琼瑶电影《烟雨濛濛》招女主角,资深导演王引来我们学校选演员,我有幸被选中。但是电影却因故迟迟没有开拍,我当时以为,可能他们终究不会把琼瑶的第一部戏交给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来演,所以一毕业就去当老师了。有一天报纸上刊登了《烟雨漾漾》招募女主角的广告,妈妈非常奇怪,导演不是已经定了我吗,怎么又要招考?我毕业就去教书的选择令爸爸妈妈觉得非常可惜,认为既然读这个专业,哪怕是拍一部电影,也能证明没有白读啊。于是妈妈又拿了一张我的学生照替我去报名。由于“归”这个姓很特别,在一千多张报名表中,王导凭着这个姓又再次认出了我,通知我去试镜。原来剧组在开拍前曾去学校找过我。而我毕业了没有联系方式,他们只好在社会上再次进行招考。

试镜那天,我穿着一件跟同学借来的橘红色毛衣,一条黑裙子,穿一双白袜子,黑皮鞋,我不会化妆。素颜来到片场。那天有一千多个女孩子在排队。都打扮得非常艳丽,都很漂亮,而我在其间并不算出众。只记得我表演《烟雨濛濛》中依萍回家拿钱的那一段非常成功,后来导演告诉我,当初我报考的时候,表演得了90分,外形却只得了70分。从小我很害羞,在学校里如果专门让我一个人站在台上考一段表演,我绝对拿不到高分的,因为胆小。可是我有一个特点,只要让我站在camera面前,导演喊“五四三二一”,我的羞涩立刻就没有了。

当王引导演向老板力荐我出演依萍时,却遭到了反对,因为老板觉得我不够漂亮。在老板看来。女主角就要很漂亮、很艳丽的那种,有没有演技无关紧要。老板最喜欢的那个女孩我还有印象,穿着一件长旗袍,披着披肩,头发卷卷的,连我都惊艳,觉得她好漂亮。决定角色时,王引导演跟老板分歧很大,他当然也犹豫过,可他的妻子袁美云(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影视红星)只看了我一张照片便说:“这个女孩的眼睛告诉我,她将来是吃电影饭的。”王引说就是她了,结果那个老板要撤资,他就说OK,你撤资,我独资。几经波折,王引决定独立投资拍摄这部电影。影片公映之后出乎意料地大获成功,我凭依萍这个角色获得了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金马影后。第一部戏得奖我真觉得不可思议,我是第一个拿到金马奖的台湾女演员,前三届都是香港的演员拿奖,所以,我当时真不敢相信我有这么好的运气能拿这个奖。

拍完《烟雨濛濛》后,我嫁给了男友也是现在的丈夫张梦魁。他对演艺圈不信任。不喜欢这个环境。他看见我父母亲鼓励我去考,说那你就去考,如果不是女主角,你就不演。我说好,如果是女主角我就演,演完我就嫁给你。我是个很讲信用的人,当时父母亲反对得不得了,可是我就这么重承诺,拍完我就真结婚了。

得奖已经是婚后的事了,确实突如其来,我甚至都来不及准备。我还记得穿着一件毕业典礼时穿过的旗袍就跑到台上领奖了。那是我先生送我的一块料子,我把它缝制成旗袍。那件旗袍陪我完成了人生的三件大事:毕业典礼是穿它,结婚穿它,领奖也是穿它。我年轻时候不怎么想到要打扮,只有陪先生出席什么场合了才会打扮,因为女为悦己者容。至于我自己的工作,工作时要穿那么漂亮干吗?反倒是到了近些年,因为长久以来工作的关系。我会去考虑化什么妆,穿什么衣服这些事情。

老公是飞行员,嫁给他以后,他觉得我应该息影。现在想起来要感谢我的婆婆,是她跟我先生说:“你这个^好奇怪啊。你这么不了解她、不放心她。那为什么要娶她?她在这一行做得很好,为什么不让她做下去?”先生说问我:“那你可不可以约法三章,不拍接吻和过分暴露的镜头:不参加社交应酬活动;不对外赠送照片?”我同意了。直到今天,我还在遵守这些约定。有一次,拍张艾嘉的《今天不回家》,有一场在浴室里洗澡的戏,拍之前我就告诉先生有这场戏,先生问:“露到哪里?”我用手比划着说露到这里,先生说“不行,再高一点。”我说那就到这儿,先生说可以,然后他找了一支笔,在我的背上画了一个道。拍戏时,我就跟张艾嘉说:“艾嘉,你只能拍到这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著名的“约法三章”我都做到了。现在反倒是丈夫比我还要开通,一有什么有挑战的戏或是活动,他就会催我去。他在家还常常督促我,要多读剧本。我改变了他的想法,让他从反对到赞成,再到支持。他现在放心极了,成了我身后的推手,是我事业上非常关键的、最最重要的人。

演配角不是走下坡路

我结婚生孩子早,好像命运当中自有安排,我们那个时代没有经纪公司也没有经纪人,如果像现在三年不拍戏,很可能就息影了。可是很奇怪,每当有一部好戏的时候,导演和制片人会自然地找我,有好戏来的时候我心里会痒,但是我有一个原则,一年大概只接两部戏。演艺生涯中最感谢李翰祥、李安和李少红三位导演,李翰祥激发了我的表演潜能,李安带我走入国际,李少红则是引我进大陆拍戏的伯乐。

20世纪60年代,李翰祥是大家都仰慕的导演,他拍的《西施》《一毛钱》非常受欢迎。他刚从香港到台湾来时我还没有毕业,我家有个长辈是他在大陆学美术时的同学。这位长辈跟我爸爸说。亚蕾既然想当明星,我认识李翰祥大导演,我给她写推荐信。我揣着信登门拜访,那是个门禁森严的大宅院,我请门房把信递进去,没隔多久门房的人拿着那封信出来了,说李大导演看了信,有机会会找你。那时候我才十四五岁,觉得吃了闭门羹好丢脸。回家就跟我爸爸哭,我说你为什么不先打电话讲好,让我这样子去递信,人家根本看都不看我一眼。

后来我就拍《烟雨蒙蒙》了,《烟雨蒙蒙》红了,后来李翰祥在一个饭局上对依萍赞不绝口,说这个演员太棒了,我要找她拍戏,谁认识这个女孩子?他早就不记得那封推荐信了。我那时心里有疙瘩,不接受他。李导演是一个不放弃的人,他很有诚意,用各种方法打动我,比如在电视上说要招考什么样的演员,那个画像都像我。在台北,我住在我先生的姐姐家,李导演说要见我一面,他开着车找过来,在姐姐家住的那个区的胡同里等着。他这样一来接

我。我心里就乐了,以前心里想过永远不会拍他的戏,除非他亲自来接我,统统都如愿了,我就上车了,到他公司去。

于是在1966年,我加入了台湾国联电影公司当签约演员,接拍第二部电影《冬暖》。我签了两年的合约,李翰祥导演为我买了好多剧本,可是他的公司后来生意不好垮了,我只拍了他三部戏,另外两部是《虎父虎子》和《情深比酒浓》。《冬暖》是李翰祥自己都认可的代表作,我那个时候参加亚洲影展(后来的亚太影展),因为《家在台北》获奖,其实当年《冬暖》的呼声也很高。

我的机缘很好,碰到的都是好导演。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台湾电影界兴起了“新电影运动”。以侯孝贤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导演将目光投向台湾社会的真实现状,一批具有深刻社会现实意义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逐渐替代了我惯于演出的那种琼瑶电影。

后来我受陈耀圻导演之邀,在《蒂蒂的日记》中出演一位中年母亲,那也是我的一个转折点——从女主角到女配角。家人集体反对我演,说你一直演女主角,一下子去演妈妈,是不是不适合?可是我不这么想,如果我把演戏当成一个终身职业的话,我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作出转变,要懂得心理调适,尝试在30岁的时候去接受40岁的角色。我说只要我演得好,照样能得奖,而且我喜欢这个剧本,喜欢这个小说,喜欢这个角色。当然那个时候我对自己也有原则,就是工作环境我还能适应,我还能够受别人尊重,不是真的在走下坡,因为人要有一个平衡点。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结果真的拿奖了,获得了第15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我上台领奖的时候说,“女主角只是一个名词,我演的这个角色得奖了,虽然是女配角,但也是对我的肯定。”很多同行说,归亚蕾有得奖的命,有些人说,她当然得奖咯,因为好戏都让她演了嘛。

50岁后进入一个新境界

在漫长的银幕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与华裔大导演李安的两次合作。我和李安一起拍了《喜宴》和《饮食男女》,这两部电影两次将人过中年的我带进奥斯卡。我认识李安的时候,李安只有十几岁,是一个在纽约学电影的学生。虽然他是国际名导,但说起来他还是我的师弟。

拍《喜宴》的时候我到中影公司和他见面,我以为只是去看一个好莱坞的导演,没想到他就是我曾经的学弟。决定接拍《喜宴》时,我正在拍一部电视剧,我太喜欢《喜宴》的剧本和李安的才华了,实在不想错过合作机会,于是建议那部电视剧的导演把我在片子中的角色中途写死。这个导演拗不过只好答应,并说你有本事拿个奖回来。后来我到美国,李安去接机,第一句话就是:“你准备得怎么样?”我如实回答:“很糟糕啊,我不会演。”“我很高兴你这样说。”他原来和我一样,都不希望有太多的经验,尤其是电视表演的经验。结果《喜宴》还真的让我获得了第30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虽然我已经获奖无数,却遇到了事业的瓶颈。之前我出演的大多是性格温婉的角色,而一个演员最怕被定型。正巧此时李安在筹拍《饮食男女》,里面有一个“粱伯母”的角色,这是一个粗俗不堪的女性,还要求演员会说湖南话。我觉得,这个角色是最没有归亚蕾本色的一个角色。

我很想演这个角色,但是李安却不太相信我能把这个角色演好。最后还是在制片人的力荐下勉强答应。拍摄中,我每天要浓妆艳抹。学习各种抽烟的姿势,还得苦练湖南话。开拍那天,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我这个最不像“粱伯母”的“粱伯母”,当我操着一口标准的湖南话出场,说出:“家珍,好久都没看到你啦!还没结婚?”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她把“粱伯母”演出来了!她就是粱伯母!一向不爱夸人的李安也忍不住对我说:“亚蕾姐,你做到了!很好!”

李安让我认识了国外的演艺工作制度,了解到他们的电影工业和环境。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专业的,他们的筹备工作非常长,在好莱坞的电影制度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为你准备好,到了正式拍的时候,几乎像是之前就已经拍过一遍了,无非只是再来一遍而已。

我和李少红合作的第一部戏是《雷雨》,完全是机缘巧合,赵文暄介绍我演的,认识了小婉和少红。演完《雷雨》后就是《大明宫词》,我很感谢李少红导演。敢于起用老人来演武则天。如果在台湾,选几十个人也不会选到我,因为虽然他们认同我的演技。但可能会找一个三十几岁的演员来演的武则天,觉得这样才能吸引观众。那时的台湾已经是偶像剧的天下,电影也走小清新之风,没有我们老演员的戏路了。

李少红将50岁以后的我带入到另外一个境界。年轻时从没想过人生中会出现这样一个贵人,让我融入大陆的影视圈,我在这里找到了适合我的戏路,演了这么多不比电影差的电视作品。可以有这么多观众喜欢我。拍《大明宫词》时,曾念平(著名摄影师)花了好大的工夫在灯光上,给我打的是广告光,别人来看我们拍戏都看不到我人在哪里,只看见所有的灯光围着我,因为要把我打漂亮。《大明宫词》的拍摄手法完全像电影,还有《橘子红了》,到现在还有人说愿意再看一遍。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2012》让我做了很多疯狂的第一次尝试,作为17年前李安版《饮食男女》的续篇,我扮演的白萍正是从《饮食男女》中延伸而来。失恋之后她没有选择颓废,而是选择寻找生命的第二琶用跳舞宣泄感情,是一个决乐的呈现,一个很可爱的老太太。从出场到结束都很高难度,不仅要突破我以往的端庄形象,以爆炸头造型示人,还在片中跳起了大段大段的国标舞。这个角色搞不好就会让人起鸡皮疙瘩,她是比较喜剧的,我不希望很夸张地表现,事实上她又是夸张的。我会细嚼慢咽,寻角色中的喜感,挖掘让人笑的点和活泼的对白。

我在片中要跳伦巴、探戈、华尔兹、恰恰等各种舞蹈,整整学了—年半'每天要练上七八个小时。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挑战,请了美国舞蹈冠军来教,每天都练到筋骨酸痛,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把工力展现出来。

说实在话,跳舞是我自己找的麻烦。原来给角色设计舞蹈的最多就是跳跳disco,我觉得要跳就要跳高级一点,说那就跳国标吧,后来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刚开始练习时,我每跳一场,回家就要躺两天。更可怕的还是受伤。伦巴里有一个把女伴推出去的动作,我就直接摔出去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当时我想过退出,但是导演已经不可能换人了,只好咬牙坚持,还有一次受伤是摔下去的时候用手去撑地,结果手肿了。弄得我女儿不停地告诉导演:“请你保护好我妈妈。”

1993年,我家移民美国,两个女儿也都嫁为人妇。我只要不拍戏就会赶回美国的家中。与老伴、两个女儿、两个外孙女以及两个外国女婿团聚。在家看看外孙女,给她们洗衣服,喂她们吃饭,这对我来说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

先生很尊重我的爱好。我喜欢看电影,他不喜欢看,但他会做到把我送到电影院,等我看完了再来接我。经常是我和两个女儿去看电影,回来后先生已做好了夜宵。

只要离开家出外拍戏,我和先生之间每天至少打一个小时电话,尽管更多的可能只是家长里短的琐碎话题。但这是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年轻时丈夫并不是一个非常懂得制造浪漫的人,反而上了岁数后,变得越来越浪漫。现在每次我在外长时间工作完回家,家里都会堆满花,在家时我是一个十足的小女人,胆子特别小,依赖性也很强,并不像我在影视剧中演的角色那么强势。在家不敢一个人睡,如果家里有蟑螂、老鼠,两个女儿一定会为我出头。

不工作时待在美国,我就是一个“家庭主妇”,每天女儿女婿都会把孩子和保姆送到我家里。我负责看保姆、看孩子,不累的时候给女儿做饭。我喜欢干净,还带点“洁癖”,喜欢整理衣服,在每个季节交替的时候。都会把家人该穿的衣服拿出来,把该收的衣服收起来。有时候很想用用功,看看新剧本,可等一天的事情都忙完,看剧本已经是躺在床上睡觉前的那一点时间了。

我的丈夫深深地知道,我为他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也为我作出了改变,他以前很喜欢跳舞,可是娶了我以后不跳了。我从前给过他一个承诺,我说如果有一天。你说归亚蕾你可以不拍了,我就毅然决然不拍了。可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篇4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衣 食 住 行 用 娱乐

“三大件”的变迁:20世纪5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20世纪70年代——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20世纪80年代——冰箱、彩电、录像机;20世纪90年代——手提电话、空调、音响;新世纪——楼房、电脑、私家车。

从以上对比的图片看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谈一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号召人们彻底打破思想枷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

二、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经过不懈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5个主要环节,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认可,也是使市场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起点。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却再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五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韧性增强。

三、从环境问题大国到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土地荒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提出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付中国的新遏制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在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美丽中国的显著标志。

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美丽中国的绚丽画卷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改革开放推动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 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以前,不管办什么事,都是人说了算,可现在不同了,是法律说了算。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法治国家做了全局性部署,其中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此外,近五年来,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多种手段,重拳打击多种违法案件,守护了百姓的安宁,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对于政府和执法机关,全国所有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均已公布,明确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厘清权力边界。

五、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和繁荣起来,使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樊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 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在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 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2、G20峰会

20国集团,又称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作为G20峰会峰会的成员国,积极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平台。

杭州在2016年承办了G20峰会。

3、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增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4、亚投行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建立亚投行,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目前成员总数增至87个,成员从亚洲拓展至全球。截止2019年底,共贷出42亿美元,投资项目从贫民窟到地铁均有覆盖。

5、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河北省保定市内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观看《雄安新区》介绍片

6、海南自由贸易港

2018年,国家把海南确定为自由贸易港,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2017年,海南省入境游客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提前三年实现2020年目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5%。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推动者,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六、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

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四十年调研报告 篇5

职业技术学院 年级专业班级 2018 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4)指导老师 郝红卫 目录 一. 调查目得 3 二.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三. 调查方式 四. 调查时间 五. 调查内容 六. 调查问卷说明 七. 调查结果(一)问卷整体分析(二)问卷具体分析 八. 调查结论与建议 九. 调查体会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调查问卷 一. 调查目得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得新决策,在这四十年间,就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得时期。幢幢

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有质得飞跃,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体.可见,改革开放得成果就是非常显著得,涉及到了我们生活得方方面面,所以本次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得调查目得就是充分了解改革开放带来得深刻变革。

二.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得对象主要就是学校得学生及老师,也涉及到农村得一些自然人。

三. 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互相交流以及网络查询得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四. 调查时间

2019 年 五. 调查内容

改革开放涵盖得面比较广,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与相互交流得结果,了解改革开放在家乡经济、教育得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民生问题等方面得成效,人们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得建议与瞧法. 六. 调查问卷说明(1)

本调查共有 9 个问题,问题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与简答得方式。

(2)

此次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填写.(3)

当有超过50%得题目不做回答时,本问卷将做无效处理。

七. 调查结果(一)

问卷整体分析(二)

问卷具体分析 八. 调查结论与建议 九. 调查体会。

1978 年举行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党得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得伟大转折,后来被称为改革开放得起点。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得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瞧》得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就是三中全会得主题报告.在这篇讲话中,针对当时特殊历史时期得社会沉闷状况,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与群众得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她特别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得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得问题,解决新出现得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得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根据我国得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得具体道路、方针、方法与措施.”邓小平同志还讲到,目前进行得关于实践就是检验真理得唯一标准问题得讨论,实际上也就是要不要解放思想得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正就是这次全会,作出了把党得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得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得伟大航程。一场思想大解放,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全方位得大解放大发展。包产到户推向全国,人民公社悄然解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文艺领域佳作迭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完全可以说,解放思想就是改革开放得前提,改革开放 40 年就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得 40 年,就就是恢复与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思想路线得40年。回想起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中国改革既有春风浩荡,也有跌跌撞撞.这之后,九十年代初思想理论界依然争论不断,“极左“思潮一度有所抬头,一时间姓“社”姓“资”争论导致人们思想困惑,工作放不开手脚,甚至一些领域改革出现停滞.在这种形势下,1992 年 1 月,88岁高龄得邓小平同志从北京一路南下,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考察,发表了廓清人们思想迷雾得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带来了新一轮思想解放,市场经济目标确立,股票开始在深圳发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得经济格局迅速形成.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瞧到,改革开放得过程,就就是

解放思想得过程。从思想解放到理论创新,从观念转变到政策突破,成为每一项重大改革出台与推进得内在逻辑。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就是改革开放得总开关。不解放思想,就没有40年前改革开放得启航;不解放思想,就打不破计划与市场得禁锢;不解放思想,也没有我们当下得全面深化改革。党得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她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就是首要得。”“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与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得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解放思想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得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汇集起 14 亿人民得智慧与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源源不断得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得快速发展道路,一条穷国办大教育得道路,其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品质史无前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小学教育得普及率在 60%左右,现在接近99、9%;中等教育得普及率从 6%上升至50%;高等教育也实现了大众化,整个教育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从实地调查与师生互动调查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

条:

第一,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得战略。从十三大报告开始,每一次党得报告都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得位置从未动摇。教育经费得增长速度也非常之快。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得位置,就是改革开放40 年教育发展得一个最显著得特征。

第二,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从免除农村学费开始,然后到城市,最后在进入新世纪后实现了义务教育得全免费。这也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一个非常重要得成就. 第三,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曾面临区域之间教育差距较大得问题,科学发展观得提出让这一现象得到了有效得扭转。我们增加得教育经费开始优先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得学生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这些措施都让教育公平有了很大得进展. 第四,学前教育与高中段教育有了跨越式得发展。学前教育与高中段教育一直就是我们国家教育得一个短板,2001年,我国幼儿园只有 11 万余所,在园人数近2000 万。经过学前教育得三年计划及第二个三年计划,2016 年,我国共有幼儿园 23、98 万所,数量成倍增加。高中段教育也进步明显.1990 年,我国高中段得毛入学率就是 26%,2016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86、5%,提升了 50 多个百分点。一般来说,我们把这种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得现象称之为跨越式发展,这也就是中国教育一个很重要得特征。

第五,全力推进素质教育。1999 年,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决定》.《决定》颁布后,无论就是官方还就是民间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国家层面得新课程改革、民间层面得新技术改革、新教育实验等等,大家都在从不同得角度推进中国得素质教育。

第六,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85 年,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 9 月 10日为教师节。1993 年《教师法》通过,明确规定教师得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得平均工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在教师培训上,先后有校长培训计划、国培计划等等,做了很多工作.总体来说,改革开放 40年来,中国教育无论就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就是高等教育,都取得了超常规得跨越式发展。

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得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得 40 年也就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得 40 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得任务还就是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什么要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得制度优越。它得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

本主义有更好得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得优势首先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曾被视为奢侈品,就是年轻人结婚“三大件”之一。诸如“凤凰“、“永久”、“飞鸽”,曾就是短缺经济年代人们普遍追求得响当当得知名品牌,而今已成为一个个记忆中得符号。自行车现在依然以共享单车得形式继续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但各种样式、各种品牌、各种动力源得汽车作为私家车已经十分普遍地进入了我国普通居民得日常生活。改革开放得相关举措一桩桩、一件件,最终都会落实到每个人得衣食住行上,体现在老百姓得生活安稳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得逐步提升上。改革开放40年就是当代中国发生重大变革、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得 40 年。到底就是什么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这样巨大得变化呢?就就是不断解放与发展生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得历史征程,首要任务就就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得基本原理.然而,经历过十年“文革”浩劫得中国人,对于就是不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改善生活,虽然心有期盼但仍然顾虑重重,因为“唯生产力论"曾经让多少人受到过冲击、遭到了批斗.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全党得工作重心造成得长期严重扭曲,党中央重新科学地确定我国社会得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

会生产之间得矛盾.针对“文革”余毒对干部群众思想上得严重禁锢,邓小平同志十分鲜明地指出:“贫穷不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得生活水平,不能说就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得.”她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得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得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 这种着眼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得改革,逐渐从农村推向城市.我们至今对“时间就就是金钱,效率就就是生命”口号记忆犹新。今天瞧来,这就是一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得口号,在当时却产生了震撼人心得影响。

可以说,改革开放 40年就就是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得 40 年,也就是极大解放与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得 40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得任务还就是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得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得发展之间得矛盾.目前,我国在装备制造、尖端技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实现更高质量得发展。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是新时代在更高层面实现生产力得解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得一大发明创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各领域改革,努力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得各方面体制机制.” 改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得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就是党得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得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取消农业税,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管理体制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得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得序幕,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得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得生产积极性,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实得制度保障。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3 亿多中国人彻底告别了

长期得农产品“短缺经济“状态,农业得主要矛盾由产品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跨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就是关系国计民生得重要战略物资,解决好 13 亿多人得吃饭问题始终就是我国得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吃不饱饭得问题彻底成为历史。

党与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党得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得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得饭碗要装中国粮。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保障了基本供给. 随着市场经济得深入发展与广大农户成为独立生产经营决策得主体,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产量快速增加,确保了主要大宗农产品基本供给,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得物质生活需要.(三)畜禽与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得消费需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转化升级,对畜禽与水产品得消费刚性增长,推动养殖业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与水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持续稳居世界第一,有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得消费需求。

二、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随着广大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增强与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配置得决定性力量,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产区聚集。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由以粮食生产为主得种植业经济向多种经营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由产品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得同时,经济附加值较高得各类经济作物与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各地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市场短缺得农产品生产,强筋、弱筋等专用小麦等种植面积扩大,有机、绿色等生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得农产品生产加快,具有显著地域特点得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

(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消统购派购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广大农户生产经营决策自主权增强,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分,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益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显现。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村改革得全面深化与国家综合国力

得提高,我国不仅取消了沿袭两千多年得农业税,还对农业进行各种补贴,持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三)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导下,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得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得十八大以来,国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大以优良品种培育为重点得农业科技研究力度,生物育种、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动植物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农业遥感与信息化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范围推广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农业科技进步得作用日益彰显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得同时,也存在着单个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收益低、与大市场对接困难等问题。党得十八大以来,随着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得深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大量涌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农业多功能逐渐得到彰显。

(一)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迅速,组织化程度提高.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同时,国家鼓励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

(二)新型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得主导力量。

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工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三)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时空分布.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得时空分布,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瓜果蔬菜供应,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得多样化需求.(四)农业功能不断拓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分享农业增值收益与全产业链价值.开发农业经济、生态、文化与社会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与多种形式得农家乐、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农业新业态快速涌现,采摘、垂钓、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等新型农业经营活动方兴未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五、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与环境焕然一新 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

治,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与环境明显改善。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交通、通信明显改善. 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二)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国家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重点工程来抓。开展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农村脏乱差状况明显好转,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随着国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与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得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得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党得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从总体上瞧,农业基础薄弱就是“四化”得短板、农

村发展滞后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关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得矛盾在乡村较为突出.党得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擘画了“三农”发展得宏伟蓝图。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巨大政治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得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得党中央掌舵定向,有亿万中华儿女得努力奋斗,乡村振兴战略得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看与思考 篇6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回望中国百年沧桑,“开放”都是一个解码兴衰荣辱的关键词。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回首往昔,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改革开放40年这段历程?

时间的齿轮拨回到1978年,那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还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数的1/3;如今,整个欧元区的GDP只比中国多了不到2000亿美元。40年前的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仅为5万公里,不到9000台的火车机车中有8000台是蒸汽机车,电力机车不足200台,绝大多数火车时速只有40公里;如今,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印%以上。40年前,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面临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落后畸形产业结构;如今,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早已无可置疑,我们为全世界提供了45%的钢铁、25%的汽车、70%的智能手机、90%的笔记本电脑……

人们曾有这样的忧虑,如果中国不改革开放,总有一天会被开除“球籍”。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到开放富强的历史巨变,并“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多年前的判断,也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认知。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一、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欠佳……当时的中国面临来自各方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建设受到阻碍。邓小平同志曾大声疾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党作出前所未有的历史抉择,领导人民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并逐步打开国门搞建设、不断扩大开放,将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抑或是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来说,改革开放都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时会发现,改革开放开辟了发展的道路,打开了繁荣的大门。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一段时期,我们并没有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邓小平同志曾表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超过八成人每天的生活费达不到每人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鉴于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短短40年,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并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改革开放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英、德、美三个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不是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而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昔日霸主西班牙等,都因错失科技革命机遇而被抛在后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以科技和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日益凸显。1970年,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47个人。1971年,美国超过八成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再来看一下当时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在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工厂,每个工人平均每年生产50辆车,而中国汽车工人每年只能生产1辆车。在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名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万名工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之大令人震撼,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压力之巨也前所未有。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是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大会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大论断,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此后,中国发展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如今,我国科技生产力获得大解放、大发展、大创新,我们不仅在量子卫星、高铁、超级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傲视全球,在互联网经济中也引领风骚,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已然是中国崭新的技术名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4.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人类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笔直的,我们总需要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或十字路口作出抉择。只有走上正确的道路,我们才能穿过历史的逼仄三峡,来到历史的开阔境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原因,我们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总书记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改革开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也是今天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历史上,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将“改革”变成“改向”。

当前,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者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他们将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上改,甚至鼓吹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凡此种种,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事实上,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我们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根本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会出现颠覆性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上的奇迹。可以说,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数代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在40年风雷激荡的岁月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业已融人中国制度的血液之中。

二、改革开放40年成就辉煌

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40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表示,4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中国会发展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全球性国家。1.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到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伟大转折

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38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深圳农民一天收入不过1元,人均GDP只有606元;如今,深圳人均GDP突破1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3倍之多,出口额连续25年居内地城市第一。深圳的发展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到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精彩缩影。

第一,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世界奇迹。一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1978年至2017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5%,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二是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三是人均GDP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381元,2003年跨过万元大关,2017年跃升至近6万元,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上等收人国家的跨越。

第二,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以来,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从比利时根特市出发,“长安号”中欧班列装载着一辆辆崭新的沃尔沃轿车、SUV,全速开往中国西安港,送达我国消费者身边。繁忙的口岸、密集的跨境列车背后,是中国不断加大开放的步伐。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仅为355亿元;2017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达到27.79万亿元,约为1978年的783倍。2018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贸易报告显示,中国商品贸易出口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商品贸易进口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第三,我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2017年11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在杂志封面上,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书写“中国赢了”。封面文章作者布雷默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仍将保持强劲和稳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增长。”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至2017年的15.3%。最近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在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强劲有力的中国经济引擎,正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

一位亲历改革开放40年的知名民营企业家曾在一次演讲中发出这样的感慨:“40年前让咱们做梦,不管你怎么努力做好梦,也绝对梦想不到40年后的中国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中国确实发生了谁也没法想象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社会民生发生突变式的飞跃,“而我们就是飞跃时代的人”,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共同的心声。

城乡居民收入连上新台阶。40年前,数亿中国人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现如今,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1978-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由343元增加到36396元,增长超过100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32元,增长约为100倍。

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随着居民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人们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消费主要以满足生存为主,吃饭问题在生活消费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舍得旅游的人多了,乘高铁、坐飞机变得平常;出了新款手机,很容易成为全社会的热议话题;电影还没上映,往往引发全民期待。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处于刚刚温饱状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还处于贫困状态。到了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比改革开放初期总体下降了一半多,第一次进人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区间。随着我国消费的光谱越来越宽,消费的转型升级看得见、摸得着,“富起来了”已成为共识。

扶贫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1978年农村还有7.7亿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计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贫7亿多,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成为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全世界每10人脱贫,就有7个来自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曾说,中国将她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贫困中脱离了出来,我们呼吁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3.从世界舞台边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性提升

“认识你自己”,是一道贯穿古今的哲学命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更是一道必答题。纵观中华民族前进发展,横看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在世界舞台的坐标轴上,中国从曾经的闭关锁国被边缘化,到重新走进世界舞台,再到走近舞台中心。

第一,中国角色变了:从学习融人者到建设贡献者。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全面重返世界舞台、融人全球化进程的标志性事件。之后,中国切实履行义务,学习、遵守、运用世贸规则。而当中国抓住全球化机遇,实现经济飞跃式发展,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心走近的同时,西方那些曾经大力支持全球化的“旗手”,如今却在不断鼓噪反全球化的杂音。

直面挑战,中国明确反对保护主义,着力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从倡议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新开发银行,从举办APEC会议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到推动人民币正式“入篮”……中国以坚定的信心和雄厚的实力,不断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方案、贡献智慧、落实行动。

第二,中国担当变了:从提供物质到思想引领。改革开放之初,世界分享到的是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层面红利。随着中国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不仅提供物质,更提供思想引领的方案,中国理念正在成功“全球化”。“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不但创新发展了中国国际秩序观,也开辟了国际关系新愿景。在全球治理进程中,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维护国际社会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贡献力量。

第三,中国心态变了:从贫弱焦躁到自信平和。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在崛起进程中,心态越平和,越能展示自信,赢得尊重,同时也越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而这种“平和”,更体现在“做好自己”上。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自信平和、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掌握着自己命运,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全球化大潮,不仅没有迷失自己,反而制度更加成熟,实力更加雄厚。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邓小平同志当年如此期许。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当年经济面临崩溃的“欠发展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从曾经的跟跑者发展为“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德国《时代周报》网站从数据解读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斐然成就: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高铁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让人难以置信。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是一条正确之路,正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让我们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是一条强国之路,正是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一条富民之路,正是改革开放让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

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1日、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如果说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穷则思变”的主动变革,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壮举,那么,当前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中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根本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第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旗帜引领方向,方向选择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新的国际形势面前,我们推出的改革措施面临着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目光转向国内,改革进行到今天,好啃的骨头基本上都啃完了,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第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如果总是某一方面的改革单兵突进,这样的改革不仅不可能走得好、行得远,甚至还会造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改革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经济体制改革当然要继续发挥带动引领作用,但是我们同样要加快推进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军队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通过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金融体制改革,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我国正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

2.以更大力度推进对外开放

外资申请控股合资证券公司,沪港通、深港通相关交易额度扩大,抗癌药等28项药品进口关税宣布取消……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纷纷落地,宣示了新时代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坚定决心。

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过去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利用外资既可以有效弥补国内相关领域投资的不足,又可以带动国内就业、增加税收。与此同时,一大批跨国企业通过进入中国市场,也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优化了全球产业链的布局。目前,我国把大幅削减服务业准入限制和全面放开制造业作为重点,扎实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服务业开放措施落地,推动落实放宽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总书记指出:“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中国通过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向世界清晰地表明,谁在拥抱开放,谁在开历史倒车。

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创造一个海洋,就会有鲨鱼成长!”投资环境好了,大鱼自己会来,小鱼也会长成大鱼。总书记曾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站位要有高度。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现实面前,我们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开放高地建设为主要抓手,在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找差距、补短板,追求改革新境界、放大改革新优势、实现改革新突破。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靶向须得精准。投资环境改革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在所难免,要学会“对症下药”,以“店小二精神”做好“五星级服务”,突出政策的含金量和获得感。以深圳为例,深圳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的问题,率先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提高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标准、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方面先行先试。再如,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深圳发挥引导基金、担保增信、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作用,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

四十年“沉浮” 篇7

这年,正值铁道部换届,当时已是副部长的他距部长之位只有一步之遥,被认为是这一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这年的9月,刘志军如愿以偿地出任部党组书记,并在第二年春天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顺利成为新一届铁道部长。

这其间的缘由曲折外人已很难知晓,但熟悉刘志军的人都说,他具有当官的天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权力之路的感觉。

官至部长

刘志军1953年出生在湖北省华容县牌坊村。1972年,不满20岁的刘志军,在铁道系统的一次招工中,成了一名最底层的铁道养路工。

对于那时的农村青年来说,这已是一份很让人知足的工作。

但刘志军没有满足,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情况下,他用了30年的时间,一直攀升到中国铁路“一把手”位置上。

有报道称,最初上级对他的赏识,是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受教育不多的上级很信任刘志军,甚至让他代笔写信。

之后,通过婚姻,他进入一个有官员背景的家庭,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早期的刘志军已经显露他果断的一面。1984年,在西南交大学习结束后,他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进机关工作的机会,而是去了基层,当了一名铁路站站长。或许他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不受束缚。

1991年,刘志军担任铁道部郑州局副局长。

有知情人回忆说,他办事独断,经常与局长对着干。以致局长只好让他分管一些边缘业务,以减少冲突。

但矛盾还是在第二年激化到了顶点,刘志军不得不暂时离开铁道系统。在当年的郑州局党委常委选举中,刘志军落选,深受打击的他四处活动,调到湖北省国防工办任党组书记。这次不得已的调动,让不满40岁的他成为一名正厅级干部。

一位希望匿名的知情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刘志军在郑州铁路局的一些生活细节:早上在局招待所小餐厅用餐,别人都只要一个鸡蛋,刘志军却要好几个,然后只吃蛋白,把蛋黄扔掉。中午吃红绕肉也是如此,他每次都盛一大碗,然后一块一块地挑,只吃瘦的,肥的扔掉。“他从不在意别人有什么看法,只管我行我素。”

调离铁道系统不到一年,刘志军又出人意料地“杀”了回来。先是参加铁道部运输改革的调研工作,然后出任更具实权的沈阳铁路局局长一职,并于两年后的1994年挤进了铁道部的领导班子——出任总调度长。

从正厅级到副部级,刘志军只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记者翻阅当年的报道中发现,这期间,他最突出的业绩是在沈大线上实现了中国铁路运输史上的首次提速。

他是否因此得到提拔重用,已不得而知。但检方的指控显示,此时的刘志军对买官卖官之道已是谙熟于心。

有报道说,刘志军之所以能再调回铁道系统,与他请一位老领导帮忙有很大的关系。另有说法是他在官场上的进退腾挪源自于他把官场当作一种买卖。

据北京检方对刘志军的指控,上世纪80年代刘志军在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任局长时,一位刘姓下属多次向他行贿,作为交换,刘志军在其四次晋升中提供了帮助。

90年代初,刘志军任沈阳铁路局长期间,又收受另一名下属王某41.44万元,为其任沈阳铁路局长春分局副局长进行帮助。

直至在当了部长以后,刘志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卖力表现”。

有报道说,有一年夏天,当一位领导人乘坐火车返回北京时,他疯狂地跑过站台去迎接,几乎把鞋都跑掉了。有铁路员工对他喊,刘部长,你的鞋,别掉了!但他一点没在意,只是继续咧嘴笑着向前跑去。

但刘志军终究没在官场上跑得更远。

2011年2月,他因涉嫌违纪被调查。不久,就有媒体曝出,就在被免职前他还在计划行贿买更大的官。

强推高铁

在2003年升任铁道部长后不久,刘志军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随后强力推进中国高铁建设。

有评论将此举与他追求政绩,希望在官场上谋求更高官位的心态联系在一起。不论刘志军的初衷如何,结果是在他担任铁道部长的八年里,中国新增了1.8万公里铁路,其中投入运营的高铁里程为8358公里。目前在建和规划中的铁路3万公里,其中高铁1.3万公里。

中国的火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落后。一位英国交通咨询师曾感叹地说,如果几年前你告诉我中国会有今天的高铁,我会认为你彻底疯了。

但刘志军却敢把一切都押在高铁上。

2004年,铁道部在他的领导下,成功说服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该规划明确了中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计划到2020年,用15年时间将此前50年建设的铁路总里程翻一番,达到10万公里,其中超过1.2万公里为“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中国高铁的发展正是起步于此。

一位熟悉铁路规划的专家称,这个规划宏伟至极,在很多地图上都很难标出的地方要建高铁站,用中国此前毫无积累的技术来设计并施工,既要确保安全又要拆迁农地,更重要的是,数万亿的投入几乎能压垮任何一个财政体系。

但刘志军在推进高铁上却有自己的一套。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介绍,无论是谈判、贷款,还是向国家要钱,他都很有办法,改变了过去由铁道部一家自掏腰包的建设方式,与地方合作引入资本,降低了部里的负担。

有报道称,2004年中国在引进第一批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之前,刘志军把全国铁路装备制造商集中到北京,告诉他们,这次的谈判由我统一领导,你们谁敢跟外国人私自接触就不要干了。

在谈判中,刘志军成功地使各国的供应商相信,自己手里将掌握全世界一半的铁路建设资金,能决定在座的每一位供应商的前途。

于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订单,日本、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竞相压价。最后,西门子公司的代表成了唯一没能与中方达成协议的一方,当时日、法、加三国各得一部分订单,德国人一点没有,于是西门子的代表回国后就遭到了解雇。

三年后,当铁道部再次招标购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时,西门子报出的价格竟比三年前时速250公里的列车还便宜,同时承诺以80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全车制造技术。

在刘志军任内,中国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高铁技术,赶超了后者四五十年的发展历史。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这让刘志军的高铁蓝图得到进一步扩张。

从2009年开始,中国对铁路的投资超过7000亿元,超过了刘志军上台前15年的总和。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控制世界上一半铁路投资”的预言。

到2011年,也就是刘志军下台的那一年,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

这些年围绕着高铁建设的争议不断,尤其是“7·23”事故后,它一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跃进”。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不论你认不认可它,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3年4月1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飞往中国“学习”高铁建设。此前他一直在寻求建立加州自己的高铁网络,他曾公开表示,中国是可以学习的一个榜样。在访华期间,他还乘坐了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列车。

颇具讽刺的是,就在布朗启程的前一天,那个启动了中国高铁建设的人被正式以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起诉。

贪腐样本

检方在指控中称,刘志军的受贿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在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任职期间。

这期间,一名刘姓下属几乎每年春节、中秋都会向其行贿。起初金额较小,不超过1万元,更像礼节层面上的来往,为维持一种长期关系。

1994年刘志军在跻身铁道部高层后,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随着权力的扩大,他收受贿赂的金额和范围,都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行贿者的目的也更加明确:买官。这期间,刘志军收到的最大的一笔金额已高达200万。

2003年,担任铁道部部长后,刘志军受贿的金额开始突破千万。

检方指控刘志军最大的一笔受贿金额高达4900万。2006年与2008年刘志军先后指使丁羽心“买官”和“捞人”,后者为此分别花费了500万和4400万元。

这笔贿赂,虽然没有直接落在刘志军的名下,甚至他可能连具体金额也不清楚,但检方仍认为其属于受贿金额。

检方指控的另一项罪名——滥用职权罪,也发生在刘志军的部长任期内。这些指控都牵涉到女商人丁羽心。其中,绝大部分又与这期间刘志军强推的高铁项目密切相关。

检方指控称,2006年至2009年间,刘志军擅自决定由丁羽心推荐的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动车组轮对组装生产项目,并指使时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等人具体落实。

刘志军被调查也正是始于女商人丁羽心。

2010年8月,国家审计署对一家大型国有公司的账目进行审计时,发现一笔上亿人民币的“中介费”,是付给中间人的,以换取高铁合同。这个中间人就是丁羽心。

刘志军每年批给丁羽心公司500万吨的车皮指标,在铁道部是公开的秘密。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2009年中组部就曾提醒过刘志军,不能再这样干了,但他没有听。彼时的刘志军正带领着他的下属,忙着在全国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高铁盛宴。

在刘志军八年的部长任期中,这并不是第一次他的职位受到威胁。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发生在他同父异母的胞弟刘志祥被查处之后。

2006年,时任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刘志祥因腐败被判处死缓。之后,就时有关于刘志军下台的声音。2007年全国“两会”,甚至传出有代表联名提出罢免刘志军的提案。

这些声音似乎并没有对刘志军起到警醒作用。在此后的几年中,他的堕落就像他强推的高铁一样,无法阻挡。

上一篇:校园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下一篇:《秋姑娘的信》精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