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反义词:
慢—快 笑—哭 小—大 友—敌
是—否 上—下 里—外 出—入
有—无 老—少 因—果 去—来
问—答 外—内 多—少 曲—直
苦—甜 北—南 开—关 没—有
满—空 生—死 白—黑 轻—重
天—地 热—冷 尾—头 快—慢
早—晚 记—忘 停—行 远—近
男—女 东—西 和—分 双—单
高—低 升—降 满—空 好—坏
弯—直 胖—瘦 真—假 脏—净
快乐—痛苦 温暖—寒冷 精彩—糟糕
安全—危险 辛苦—轻松 参加—退出
高兴—痛苦
近义词:
找—寻 叫—喊 去—往 村—屯
说—讲 完—尽 曲—弯 看—盯
甜—甘 擦—抹 热—暖 摇—摆
肥—胖 跳—蹦 抢—夺 行—走
看—瞧 滴—落 见—看 都—全 捉—捕
快乐—高兴 温暖—暖和 美丽—漂亮
回答—答复 发现—发觉 中间—中央
绵绵—连绵 雪白—洁白 扫除—清扫
游戏—玩耍 集合—集中 吵架—吵嘴
普通—普遍 创造—发明 思考—思索
慢慢—渐渐 看见—看到 辛苦—艰辛
粒粒—颗颗 愿意—甘心 一起—一同
本领—本事 参加—加入 欺负—欺压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知识点
原文: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
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本课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会认字写字组词
尖、说、春、青、蛙、夏、弯、地、就、冬、天、四、是
二、多音字
地慢慢地(de)天地(di)
三、近义词
挺—直 顽皮—淘气
四、反义词
圆—方 挺—弯
五、重点句
1、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谷穗弯弯”说明秋天来了,谷穗成熟了。写出谷穗谦虚、可爱的品质。)
2、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大肚子一挺”是作者想象的雪人的动作,写出雪人顽皮可爱的样子。)
六、主题感悟
这是首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征,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知识要点:
(1)要求会背的课文包括语文园地里的儿歌一定要熟练背会,做到一字不差。
(2)生字分两类:要求会认的生字400个(生字表一)要做到会认读、会组词(至少三个)、
会加拼音(前后鼻音、平翘舌、边鼻音、轻声、多音是难点,多加注意);要求会写的生字100个(生字表二),要做到会书写、会听写、会默写、会笔顺、会组词、会加音,其中形近字和同音字要多加注意。
(3)常用偏旁部首名称要知道,代表的意义也应了解;汉字结构要分清。
(4)课后和语文园地里的语文常识及题型要理解并牢记,从而举一反三会应用。
具体内容
一、识字写字:
1、生字表(一)中汉字能正确读认。
2、生字表(二)中汉字要读音正确,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会组词。
需注意的汉字笔顺:火、出、也、牙、心、西、片、皮、里、衣、瓜、年、生
3、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组词练习:
一()二()()
三()()十()()
木()()禾()()
上()()下()()
土()()个()()
八()()入()()
大()()天()()
人()()文()()
火()()六()()
七()()儿()()
九()()无()()
口()()日()()
中()()了()()
子()()门()()
也()()长()()
山()()出()()
飞()()马()()
鸟()()云()()
公()()车()()
牛()()羊()()
【1】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表示将来的打算、计划或安排。常与表示将来的tomorrow, next year等时间状语或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连用。各种句式变换都借助be动词完成,be随主语有am, is, are的变换,going to后接动词原形。
1) 如果表示计划去某地,可直接用be going to+ 地点
We are going to Beijing for a holiday.
2) 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如go,come,leave,fly等常用进行时表示将来。
The bus is coming.
My aunt is leaving for Beijing next week.
3) be going to与will的区别:
1对未来事情的预测用“will+ 动词原形”表达,will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变否定句要在will后面加not, 缩略式won’t, 变一般疑问句将will提至句首。
Will planes be large in the future?
Yes, they will. / No, they won’t.
2 will常表示说话人相信或希望要发生的事情,而be going to指某事肯定发生,常表示事情很快就要发生。
I believe Lucy will be a great doctor.
3表示意愿用will.
I’ll tell you the truth.
4表示计划、打算要做的事情用be going to, 而不用will, 从不严格的语法角度而言,be going to与will二者可以互换, 但注意:
*There be句型的一般将来时结构为:
There is going to / will be + n... 将会有 ......
*come, go, leave, arrive等常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He is leaving tomorrow.
* 在条件、时间状语从句中,一般是主将从现:
If it is fine tomorrow, I’m going/will go on a trip.
一、能力训练及解析:
( )1.There ____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afternoon.
A. are B. is C. have D. will
解析: 在there be句型中be与后面的 真正主语 保持一致,a basketball match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应该使用单数形式,答案:B。
( )2. —Are there going to be any young trees soon?
—Yes, ____.
A. there be B. there is C. there are D. there are going to
解析:问句为Are there…? 其肯定回答为Yes, there are. 答案:C。
( )3.There will be fewer factories,____ ?
A. won’t there B. will there C. isn’t there D. are there
解析:there will be的反意疑问句为won’t there, 但fewer含有否定意义,在反意疑问句中,前面否定,后面疑问部分用肯定形式,答案:B。
二、实战演练
( ) 1.There __________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
A. will be going to B. will going to be
C. is going to be D. will go to be
( )2.Charlie ________ here next month.
A. isn’t working B. doesn’t working
C. isn’t going to working D. won’t work
( )3. He ______ very busy this week, he ________ free next week.
A. will be; is B. is; is
C. will be; will be D. is; will be
( )4.There ________ a dolphin show in the zoo tomorrow evening.
A. was B. is going to have
C. will have D. is going to be
( )5. –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tomorrow?
– No. I ________ fre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Are; going to; will B. Are; going to be; will
C. Are; going to; will be D. Are; going to be; will be
( )6. Mother ________ me a nice present on my next birthday.
A. will gives B. will give
C. gives D. give
( )7. – Shall I buy a cup of tea for you?
–________. (不,不要。)
A. No, you won’t. B. No, you aren’t.
C. No, please don’t. D. No, please.
( )8. – Where is the morning paper?
– I ______ for you at once.
A. get B. am getting
C. to get D. will get
( )9.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y ________ a volleyball match.
A. will watching B. watches
C. is watching D. are going to watch
( )10. There ________ a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
A. shall be B. will be
C. shall going to be D. will going to be
【2】复合形容词的使用
1. 构成:数词 + 单数名词、数词 + 单数名词 + 形容词(每两词间用连字符 -)
2. 用法:常作定语,用于名词前 , 一般不单独使用。
如:an eight- year-old boy / a ten-metre-tall tree
3. 复合形容词后加复数,表示一类人或物,可独立作主语:Sixteen-year-olds 16 岁的人。
【能力训练】:
( )1.We will have a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months
( )2.I think______ can choose their own life style.
A .nineteen-year-old B. nineteen-year-olds C. nineteen years old
( )3.There is a ____tree in the park.
A. four hundred years B. four-hundred-year-old
C. four-hundred-year old
( )4.Nie Haisheng had a ______flight in space.
A. five-days B. five-day C. five day’s
( )5.I’d like to spend ________holiday in the country.
A. a two-day B. two-day C. two day’s
【3】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1.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1)“If从句 + 祈使句”的句子。
例如:If you want to go, please let me know.
If the green light isn’t on, wait for a minute.
(2)“祈使句 +and(or)+ 陈述句”在意思上相当于一个带有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注意:A.“祈使句 +and+ 陈述句”可以转化为if引导的肯定条件状语从句,且主语是第二人称。
B. “祈使句+or+陈述句”可以转化为if引导的否定条件状语从句,且主语是第二人称。
例如:Study hard an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Hurry up, or you’ll be late. = If you don’t hurry up, you’ll be late.
(考题 (2010重庆中考 )Work hard,________ you may catch up withyour classmates soon.
A.orB. butC. andD. yet
思路解析:本句是“祈使句 +and”的句型,句意为“努力学习,你会很快赶上其他同学的”,and在句中表示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
2.if从句与主句具有以下特点:
1)当if表示未来的条件时,主句中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即“主将从现”。
e.g. If you can’t come tomorrow, we can hold the party a little later.
明天你如果不能来,我们可迟一点举行宴会。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
明天如果不下雨,我们就去长城。
2)表示如果某种条件存在,就有可能 / 不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e.g. If you don’t get up early,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你如果不早点起床,上学就会迟到。
If I play games on it, it will go wrong.
如果我用它玩游戏,它就会坏掉。
3)if从句可放在主句前或主句后,从句置于主句前时,须用逗号与主句隔开,反之则不用逗号。
e.g. If it’s fine tomorrow, we can go out.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能出去。
She will be happy if she joins the party. 如果她参加聚会她会很开心的。
I’ll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if I don’t understand. 如果我不懂我会求助老师的。
【典题分析】:
1.(2010上海)We will have no water to drink ____we don’t protectthe earth.
A. until B. before C. though D. if
[ 答案 ]D.[ 解析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如果”。意思是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我们将会没有水喝。
2.(2011重庆)We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 and I don’t know ___Tomwill come and join us.
A. if B. which C. what D. where
[ 答案 ]A.[ 解析 ]if引导宾语从句,表示“是否,是不是”。意思是我们明天将会去植树,但是我不知道Tom会不会去。
—Do you know if _____finished the work?
—Not yet. If he , he____ will give me a call.
A. he’s, will finish B. he’ll, finishes
C. he’s , finishes D. he’ll , will finish
[ 答案 ]C.[ 解析 ] 问句的if引导宾语从句,表示“是否”,从句要用陈述语序,从答句Not yet. 中可以看出从句应该用现在完成时态,答句的if引导状语从句,要遵循主将从现的规律。
【(1-6单元)知识点能力提升】
Ⅰ . 单项选择:
( )1. You are sure to pass the exam ______ you study hard.
A. if B. though C. that D. since
( )2. I'll go to see the film with you ______I have time this evening.
A. whether B. so C. if D. when
( )3. ______ you study harder, you'll never pass the final exam.
A. If B. Until C. Unless D. Except
( )4.We’ll stay at home if it ______ this afternoon.
A.rain B.rains C.to rain D.raining
( )5.We will go to the Great Wall if it ______tomorrow.
A.won’t rain B.isn’t raining C.rained D.doesn’t rain
( )6.—I don’t know if he ______.
—He will come if it ______.
A.comes; won’t rain B.will come; doesn’t rain
C.comes; doesn't rain D.will come; won’t rain
( )7.Do you know what time ______.
A.the train leave B.does the train leave
C.will the train leave D.the train leaves
( )8.Do you think if______ an English film tomorrow night.
A.is there B.there is going to have
C.there is going to be D.will there be
( )9.Will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
A.where Pudong Airport is
B.how far Pudong Airport was
C.how can we get to Pudong Airport
D.when was Pudong Airport built
( )10.—Do you know if he _______ to play basket ball with us?
—I think he will come if he ______ free tomorrow.
A. come; is B. comes; will be
C. will come; is D. will come; will be
Ⅱ .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
1. If I come, I ________ (see) you.
2. If it is fine, we ________ (go) for a walk.
3. If it rained, they _________ (stay) at home.
4. You will spoil it if you ________ (not be) careful.
5. We would be very much pleased if you ________ (come).
6. Will you help me if I________ (need) you.
7. They will get wet if it ________ (rain).
8. What a pity I haven’t got my car. If I had, I _________ ( take ) you to the airport.
9. We would answer if we ________ (can).
10. If you eat too much, you ________ (get) ill.
【参考答案】:
【1】be going to
一、能力训练及解析答案: 1.B 2.C 3.B
二、实战演练答案:
1. C 2. D 3. D 4.D 5. D 6. B 7. C 8. D 9. D 10. B
【2】复合形容词的使用答案:
【实战演练】:1. B 2. B 3. B 4.B 5. A
【(6-10单元)知识点能力提升参考答案】:
Ⅰ . 单项选择: 1-5 ACCBD 6-10 BDCAC
Ⅱ .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
1.will see, 2. will go 3. would stay 4. are not
5.came 6. need 7. rains 8. would take
1、关键字词
(1)次:停泊;(2)客路:旅途;(3)青山:特指北固山。
2、诗眼点释“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3、意境描述
颔联: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4、名句品析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漂?自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与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6、中考链接
“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二、《钱塘湖春行》
1、诗眼点释
(1)“争暖树”中“争”字用得好,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2)“啄春泥”中的“啄”字把小燕子的神态写活了,描绘出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意境描述
颔联: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3、名句品析
颈联:抓住“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4、技法探究
作者善于抓住最能体现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全诗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5、思想感情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中考链接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品析。
三、《望岳》
1、整体解读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关键字词
(1)钟:聚集;(2)阴:山的北面;(3)阳:山的南面;(4)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3、诗眼点释
颔联里的“钟”字是汇聚、聚集的意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将它营造得如此神奇秀丽,把大自然写得很有感情。“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中考链接
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四、《使至塞上》
1、整体解读
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属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2、诗眼点释
颈联中的“直”和“圆”两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4、意境描述颈联:黄沙莽莽,无边无际,不见草木,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5、中考链接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五、《渡荆门送别》
1、整体解读
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是送别诗。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一个“怜”字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无限依恋的情感。
2、诗眼点释
颔联中的“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颈联中的“下”字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3、意境描述颔联: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扛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4、名句赏析
颈联:通过“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奇妙多姿,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5、中考链接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一、示例1:“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出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示例2:“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辽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
二、示例:“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三、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示例2:表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四、示例: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阿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怨愤抑郁的情感。
1、快乐的杉树林
[近义词]:
倘若——如果假若回荡——回响无穷——无尽增添——增加
往常——平常凉快——凉爽毫不在意——毫不在乎
[反义词]:
酷暑——严寒凉快——温暖逃避——面对欢乐——痛苦
软绵绵——硬邦邦
[词语辨析]
观看观赏
两个都是动词,“观看”的意思是参观、观察。而“观赏”则更进一步,是指带有一种赏识的心态观看,既观看又欣赏。
[层次划分]
第一段(第1节):写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快乐。
第二段(2-5节):描写了杉树林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和孩子们在林中活动的情况。
第三段(第6节):总结家门外杉树林给童年带来了快乐。
[写作特点]
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文章的中心;第2-5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杉树林四季景色的变化和“我们”在林间活动的情景。第6节再次强调“我”家门前的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文章层次分明,笔调流畅。
[难点点拨]
文章为什么以“快乐的杉树林”为题?
课文的主旨是要体现孩子们在杉树林里快乐的游戏和活动,体现杉树林给童年的自己带来的快乐,所以课文要以“快乐的杉树林”为题。
[积累好词]
描写春天的: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风拂面春意盎然
描写夏天的:酷暑难耐炎炎夏日烈日炎炎赤日炎炎
描写秋天的: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风瑟瑟金秋时节
描写冬天的:北风呼呼白雪茫茫银装素裹天寒地冻
2、捅马蜂窝
[多音字]
扎zhā[字义1:刺;字义2:驻扎;字义3:钻。]
[组词:扎营扎针]
zhá[字义:勉强支持。]
[组词:挣扎]
[词语解释]
壮观:景象壮丽宏伟。
轮番:轮流交替。
捣毁:砸坏、击垮。
蜇:蜜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
难以抑制:很难控制某种情绪。
摇撼:摇动。
不顾一切:什么都不顾。
径直:表示不绕道,不耽搁,直接前往。
痊愈:(伤、病)完全治好,恢复原来状态。
[近义词]
剧烈——猛烈轮番——轮流
胆怯——胆小抑制——遏制
[反义词]
非凡——寻常强烈——微弱
迅速——缓慢沉甸甸——轻飘飘
[词语解析]
壮观壮丽
“壮观”指气象伟大,景象雄伟。“壮丽”指雄伟而美丽。“壮观”一词多用于形容景象或场面。“壮丽”则多形容景物及事业方面。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3节)描写了马蜂窝的巨大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第二部分(4):写“我”捅马蜂窝前的准备。
第三部分(5):写“我”捅马蜂窝的经过。
第四部分(6):写“我”被马蜂蜇伤后的遭遇。
[写作特点]
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把“好奇”——“逆反”——“愧疚”的心理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的淘气和爱冒险的特点。
[积累好词]
ABB形式的:沉甸甸静悄悄轻飘飘火辣辣
表示时间快的词:一刹那一瞬间顷刻间
一眨眼
3、瑞恩的井
载Zǎi[字义1:年;字义2:记在书报上。]
[组词:一年半载刊载]
Zài[字义1:用交通工具装;字义2:充满。]
[组词:装载风雨载途满载而归]
行Xíng[字义1:走;字义2:流通,传递;字义3:可以。]
[组词:行走行为人行道]
háng[字义1:行列,排;字义2:职业;字义3:某些营业性机构。]
[组词:银行行家内行行家里手]
[词语理解]
募捐:募集捐款或物品。
奖励:给予荣誉或财物进行鼓励。
爽快:说话痛快;办事利索。
捐助:用钱财等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登载:在报刊上发表。
羞怯:又害羞又胆怯。
额外:超出规定数量或范围的;另外加上去的。
[难点解析]
怎样理解刻在井上的“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意思呢?
说这是个“痛苦的社会”,是因为缺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和水,非洲人民正饱受饥饿、疾病的折磨,甚至面临死亡,而瑞恩的举动则为当地人民送去了生存的希望。
[积累好词]
描写生活窘迫的词:饥寒交迫家徒四壁
穷困潦倒一穷二白衣食无着一文不名
一贫如洗捉襟见肘
4、坐在最后一排
[多音字]
强qiáng[字义1:力量大,跟“弱”相对。字义2:程度高。]
[组词:强大强壮身强力壮]
qiǎng[字义:硬要,迫使。]
[组词:强迫牵强]
弹 tán[字义:利用一个物体的弹性把另一个物体射出去。]
[组词:弹琴弹力 ]
dàn[字义: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东西。]
[组词:炸弹子弹]
[词语理解]
自卑:自己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倔强:性情刚强而又固执。
呆滞:行动、动作或反应迟钝。
脆弱:不坚强,禁受不住困难与挫折。
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一试。
引以为荣:把某种成绩或优点当作光荣。
懵懵懂懂:形容糊涂,不明事理。
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者堕落。
罪有应得: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近义词]
孤僻——孤独呆滞——呆板畏惧——恐惧惧怕
严厉——严格倾听——聆听顿时——立刻
愚蠢——愚昧勤恳——勤勉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反义词]
脆弱——坚强勤恳——懒散愚蠢——聪明
笨拙——灵巧浅显——深奥漫长——短暂
愤愤不平——心平气和
[词语理解]
严厉严格
“严厉”是严肃厉害,不宽容。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严肃而厉害的惩罚。“严格”指的是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一般用于遵守规定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
[层次与段落]
第一段(1-2节):写乔小叶坐在最后一排的原因。
第二段(3-5节):写五年级时,新来的班主任白老师作介绍后,乔小叶非常不屑。
第三段(6-26节):写白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使乔小叶逐步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并奋发学习,赢得了白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关注。
[写作特点]
文章善于刻画人物心理。白老师的关心使乔小叶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白老师细心地发现乔小叶近视,乔小叶大滴大滴的眼泪落下来。当白老师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并告诉同学们“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时,乔小叶的热泪汹涌而出。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描写使读者走进了乔小叶的心灵深处,了解了情感和内心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衬托了白老师教育方法的高明。
[积累好词]
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心慌意乱心急如焚忧心忡忡七上八下
惴惴不安心乱如麻
5、寻找幸运花瓣
[多音字]
没 mãi[字义1:没有,无;字义2:副词:没有,不曾,未。]
[组词:没事没戏没有]
mò[字义1:隐在水中;字义2:漫过;字义3:把财物扣下;字义4:尽。]
[组词:没落淹没埋没]
乐 lâ[字义1:快乐;字义2:笑。]
[组词:乐观欢乐]
yuâ[字义:音乐]
[组词:乐曲乐器]
[词语理解]
怔:形容发呆的样子。
余晖:落日的光辉。
诳:欺骗,瞒哄。
诧异:感到惊奇或奇怪。
悻悻离去:带着怨恨愤怒离开。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全部精力。
兴致勃勃: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回味:指吃过东西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事越来越有意思。
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到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近义词]
怔——愣猛然——突然幸运——运气
特意——特地诧异——惊异惊诧
兴致勃勃——兴趣盎然
[反义词]
幸运——厄运希望——失望
密集——稀疏兴致勃勃——兴味索然
[词语解析]
幸运侥幸
两个词都有碰巧发生本来很难发生的事的意思。“幸运”是指很难发生的好事竟然发生了,侧重运气好,多用于形容人的机遇好。“侥幸”是指本来不会发生的好事竟然发生,侧重过偶然性,多用于形容非分地企求获得意外的成功。
[层次与段落]
第一段(1-4节):写同学告诉“我”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第二段(5-22节):写“我”三次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
第三段(23-26节):写“我”找到幸运花瓣后的感悟。
[难点解析]
“这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快乐”句中的“快乐”指的是什么?
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快乐源于结果,作者是由于终于找到五瓣丁香而惊喜。同时,作者说“我回味着这几天为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而乐此不疲的心情”,可见,这快乐也来自于寻找的过程。
[积累好词]
描写做事情认真投入的词: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心无旁骛兢兢业业孜孜不倦任劳任怨
脚踏实地鞠躬尽瘁
附:综合练习积累词语
1、兴致勃勃小心翼翼生机勃勃气喘吁吁
2、愤愤不平栩栩如生蠢蠢欲动依依不舍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主题图(10页、11页)
(1)能从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理解减法的两个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此含义列出减法算式。
2、12页例1
(1)能依据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运算)。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优化算法的过程。
(3)能恰当选择算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15页例2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2)经历进一步优化算法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19页例3
(1)能准确的搜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整理与复习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2)正确掌握“一图四式”的内容。
(3)涉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优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间一共有多少个缝隙”类型的数学思考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通过“拼、组、剪”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动手的“搭、组、卷”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说明:练习六3题: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题: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题: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含义,并能判断最简
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100以内的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了解“十进制”,能估计100以内的数量,能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能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加法交换率)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能认识“小数记法”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多几”、“少几”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即:1时=60分。
2、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过几分”或“过几时”后的时刻。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八单元:找规律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几”、“几和1”、“几和几”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第九单元:统计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道珍妮机的发明,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机器的发明
北:九上P42英国纺纱工人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制造出能够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后来有更多的工作机被发明出来,这些工作机的应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
2、改进蒸汽机的史实,了解蒸汽机的作用(P42-43、P89-90)
北九上P42经过多次试验,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进,1783年,瓦特又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以蒸汽机为“原动机”的发明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3、知道“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
北:九上P44英国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并试车成功。
4、理解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北:九上P44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通过考察中西方语文教育实践,借鉴理论界当前语文知识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知识的本质属性是文化生成性、动态生成性、个人价值性。
1990年以来,李维鼎发表《越出雷池 轻装前进——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 》,此后相继出现了王尚文的《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和《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李维鼎的《言意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他们的共同观点就是主张实践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地位,认为生活和实践是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是语文言语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培养思维、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形成的直接和唯一的依据。而由于个体的独特性,产生于生活和实践的知识就具有了认识上的主体色彩、动态化和渐进性,从而印证知识是开放的、复杂多变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是依存于知识掌握者的,是个人经验的统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知识“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而就其本性而言是‘文化的而非是‘客观的,是‘文化涉入的而非是‘文化无涉的,是有一定的‘文化限域而非是‘跨文化的或‘超文化的”,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统合的解释,不能简单地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因此可以说,“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正是语文课程性质对先进课程理论和知识观的合理成分的契合。
一、语文课程的背景是丰富的文化积淀,它是语文知识的既成部分。
语文是以母语为载体的,它是通过对母语自身的学习来达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递与发展。日本著名文化学家岸根卓郎曾说过:“放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必须要建立在自己语言的基础上,语言凝聚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特性等等。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浓缩。语文的设置就是通过对母语的学习和运用,激发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母语,从而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才是语文的本性所在,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所包含的内容。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总和,是某一群体(社会)所遵循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类共享的,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超个体的力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维系着个体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学生都是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语文教学都是一定文化中的教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因此,文化生成性是语文教学的自然属性,文化的内容就成为语文知识的必然成分。教学应以人类宽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化的张力,借助于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和批判理性,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引学生灵魂的觉醒,展现出对现时社会生活和人的文化关怀,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可以获得科学主义的理性能力,更能促进内部灵性的生成,获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二、学生对生活实践的积累,是语文知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建立在个人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语言是什么?历时地看,简言之,语言是孩子的身影,人的认识与生活世界相互作用的力是孩子的身体。孩子的身影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变大,所以研究语言本体必须注意考察‘孩子的成长——人的认识与生活世界相互作用的力的发展变化。共时地看,或者站在语言应用角度说,……评论每一种语用现象,不能脱离具体语境,不能不考察语言使用者的语用心态、整体思路和具体表现……无我文化也必须破除。”这种知识应该包括学生个人掌握的社会的公共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完全个人化的“私人知识”,还包括连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达的缄默知识。将这些学生在实践中得来的具有个性化的活的真知纳入语文知识体系,建构起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知识,是深化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在当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无论在拟定课程目标、编制课程内容,还是组织实施教学中,我们总是以成人的思维习惯、成人的价值观与逻辑,根据社会、科技的发展需要,来决定儿童应该学些什么,来塑造、评判儿童;而不尊重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实践,甚至用简单粗暴的填鸭式教学强迫孩子学习那些并不适合他们当下思维水平的知识技能,或者用生硬的教学破坏那些对儿童来说原本是美好的事物的形象。可以说,我们当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是脱离学生实际的课程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问题根源所在,也正是我们深化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突破口所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应成为其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延伸和升华。虽然实践活动应该尽可能的丰富多样,但作为以学校课堂生活为主的学生,则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听说读写活动利于学生调动自己储存的积累,并通过学生的想象来丰富其实践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听说读写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的碰撞更加激烈,认知、体验和感悟也就更加丰富和独特;特别在提供了优秀的读物和教师的点拨,更能够提高听说读写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语文在实践基础上的认知、体验和感悟是语文知识的精华。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对教材内容内化中的内在反应或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涉及对自然事物、社会现象和人自身的评价和观点。美国教育理论家乔治·布朗在他的《生动的课堂(The Live Classroom)》一书中称之为精神的“幻想旅行(fantasy trip)”,并认为只有通过精神的”幻想旅行”,学生在精神上才会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就是通过体验和感悟来获得的高峰体验。
对教材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得以形成,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即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或者说语文知识体系应该考虑指向和加强学生的“生活世界”。而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语文课程应该克服过去一味牵强附会地追求所谓的“科学化”和基础知识体系的模式,充分发挥其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在语文课程的设计中注重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体验、感悟,在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
当前,语文课程内容脱离生活世界体现在:一是范围狭窄,局限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理论知识,不包括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即一概用科学世界的解释框架来叙述;二、关于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人自身的知识等融入学生生活情境的知识从来未被考虑过。人们一谈及学生的素质发展,就会提出那么多“学会……”、“……意识”,虽然这些品质和意识只有在实践生活中去培养,但由于没有课程内容作为保障,它们则成为空中楼阁。
应该看到,社会生活实践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成力。它培养了包括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广泛的智力——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和判断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从而为阅读、理解语文教材打下基础。试想,鲁迅如果没有百草园的欢乐、三昧书屋的枯燥,平桥村的野趣、鲁镇的见闻这样一些生活积累,其深邃的思想、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又从何谈起。因此,动态生成性、个人价值性是语文知识的本质属性。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2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 );《楼兰的忧郁》作者梅洁,运用( )手法描写了我国西部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并对之表现出了极大的忧郁;“鸟是树的花朵”更形象生动的赞美( );《我和大猩猩握了手》作者戴安·福茜,让我们感受( )的美好意境。《一个人和一幅画》塑造了一个( )的人
第二单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领悟了生活中的哲理:《 》,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其实只要用心感受,美无处不在;( )的《葵花之最》运用 的写作手法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都要不屈不挠、乐观向上:《 》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则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
第三单元
① 老舍,原名( ) ,字( ) ,他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有:( )、( )等,老舍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你了解老舍的爱好有:( ) 、( ) 。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刻舟求剑》)
③《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是一个 的人;《养花》一文的中心句是 ;因为作者爱花,把花当朋友,所以养花的过程就充满了乐趣,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
第四单元
这一单元,我们一起阅读了一组内涵丰富、历久弥新的文章,不禁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皆有爱,处处有真情。《金翅雀》一文通过描写一个孩子向父母讲述自己找到一个鸟窝的过程,向我们勾画出父母的形象,我们可以用( )( )( )等词语来形容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当时的心情。“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出自( )写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能体会到 ( )。《再见了,亲人》是( )写的一篇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的动人情形,表现了( ),赞扬了( )
第五单元
④本单元,我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写的《桥梁远景图》在对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做出大胆想象;《蟋蟀的住宅》一文的作者是( ) 。这篇文章选自他的小说( )。《科学幻想之父》一文中我了解了号称“科学幻想之父“的 ( ),还欣赏了他的好几部科幻作品有( ) 、( ) 、( ) 。并且懂得了学习中学会质疑更可贵,正如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那样“ 。
第六单元
本学期,我们尽情徜徉在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风筝》一文,在风筝的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 ) 的鲁迅;《冬至的梦》,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让我们感受到,冬至的梦是( )的梦; 写的《我的第一个笔记本》,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成长靠你们自己》是一篇 ,从中,这位校长告诫我们,要培养 意识,值得我们思考。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 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 苏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语文古诗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苏教版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整合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116-1
一、调查内容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笔者设计了“九年级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调查问卷”。它包含五大块,共21个单项选择题。共发放问卷264份,回收问卷264份,总有效问卷264份。
1.语言技能
1.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
A.容易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A.容易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3.能用英语表演短剧;
A.容易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分析与思考:突出问题是:“问题3”(24名学生选择了“A”,79名学生选择了“B”,161名学会选择了“C”占60.99%)有72%以上的学生对“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自我感觉不错,尤其是“听、说”两项有87.06%的同学感觉不错,这说明在新课程下英语听说训练是卓有成效的。而对于“英语短剧”,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开展“英语短剧教学”,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表演的能力。
2.语言知识
此处突出的是“问题3”(36名学生选择了“A”,164名学生选择了“B”,63名学生选择了“C”)有87.5%的学生掌握或者基本掌握了“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
1.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
A.掌握 B.基本掌握 C.困难较大
2.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
A.掌握 B.基本掌握 C.困难较大
3.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A.容易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分析与思考:23.86%学生选择了“C”。教材——《牛津初中英语》对有关话题安排了较多的内容。说明在目前的农村英语课堂上重知识,轻实践的做法还是存在着的。这也提醒笔者在今后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具有真实交际目的的真实交际情景,只有真实目的交流才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熟悉相关日常话题最有效的途径。
3.情感态度
此部分只有两个问题,问题1和2有191人选择A或者B,40人选了2个C。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曲、讲故事、作游戏等
A.很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A.很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分析与思考:《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72.35%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学习的喜爱,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唱歌曲等,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也能充分说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呵护并培养了学生宝贵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学习策略
此部分突出的是“3”(87学生选择“从不”)。
1.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
A.能 B.基本能 C.从不
2.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A.能 B.基本能 C.从不
3.经常和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A.能 B.基本能 C.从不
分析与思考:40.91%的学生从不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说明老师和学生的双边交流过少。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帮助探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5.文化意识
此部分计了6个问题,其中存在问题较大的是问题3(116名学生选择“C”)。
1.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A.能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2.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作出恰当的反应;
A.能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3.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A.能 B.基本能 C.困难较大
分析与思考:72.72%的学生掌握了以上内容,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好的使用英语。而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阵地,教语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一些英语国家文化内容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文化背景。
二、结束语
多音字:
数:shǔ数一数 shù数学
假:jiǎ不假思索 jià度假
尽①jìn尽头。②jǐn尽管。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②jià放假。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
缓慢——迅速 健壮——虚弱
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
寂静——喧闹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近义词:
虚弱——孱弱 沉思——深思
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
寂静——平静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课内问题: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知识点
生字组词:
棚:凉棚 车棚 顶棚 工棚 牲口棚
蔓:瓜蔓 藤蔓 爬蔓 压蔓 顺蔓摸瓜
苞:花苞 苞蕾 苞米 苞谷 含苞待放
蕾:花蕾 蓓蕾 蕾丝 吐蕾 护苗 保蕾
苔:青苔 苔藓 苔原 苔斑 苔痕
藓:苔藓
坪:坪坝 草坪 花坪 停机坪
蔗:甘蔗 蔗糖 蔗田 蔗农
瀑:瀑布 飞瀑 瀑流 飞瀑流泉
缝:墙缝 裤缝 缝隙 裂缝 见缝插针
谚:谚语 民谚 古谚 农谚 俗谚
多音字:
蔓:wàn瓜蔓 màn蔓生
尽:jǐn尽管 jìn尽头
形近字:
蕾(花蕾) 雷(雷电)
蔗(甘蔗) 遮(遮掩)
谚(谚语) 颜(颜色)
词语解释: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苔藓:植物界的一大类,植株矮小,有假根。分为苔和藓两类,有很多种,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丰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本文把山当作人来写。
谚语: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风后暖,雪后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限度。
反义词:
迅速——迟缓 飞快——缓慢
增加——减少 软绵绵——硬邦邦
近义词:
迅速——快速 飞快——飞速
丰满——丰盈 增加——增添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技巧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10月3日)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 世。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题: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宿新市徐公店》
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主题: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一、找出朗读不足,明确语文朗读教学目标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朗读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教学的进行,无论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语文教师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所以语文教师应对朗读教学进行深度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困扰教学的根本。
在朗读教学中注重的就是学生的朗读,如果学生在朗读形式上出现错误,会造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所以教师应分析学生在朗读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朗读没有具体的了解,在朗读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朗读方式,由于小学生刚接触汉字对朗读素材中的汉字不是很熟悉,在朗读时很容易出现一字一顿“点读式”的朗读效果,字不成词、词不成句、句不成文,学生在读的时候生硬没有流畅性可言。低年级的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在朗读时喜欢比较谁的声音大,所以学生在朗读时为了突显自己的声音大,声嘶力竭的在那“喊”没有感情色彩,这样朗读会影响身旁的同学并且丧失了朗读的意义。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时总喜欢拉长声调,特别是在齐读时学生拖拉十分严重,听起来就像古代的学生在念诗经一样。由于学生在电视中看过一些古代私塾的朗读片段,所以在朗读古诗很喜欢摇头晃脑,比如在朗诵《锄禾》时,学生们个个都摇头晃脑、声调拉的也比较长,这种“拖延式”朗读形式没有重音和语调,在朗读时体现不出来朗读当中优美的感觉。除了朗读形式存在问题,小学生自控能力也比较差,上课的时候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很难集中精力,对朗读的兴趣也是三分热度,所以在课下的时候学生是不会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的,所以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比较低。
教师除了分析学生的朗读问题,也应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有的语文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讲课上,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比较少,就算进行朗读教师也只是随机挑选学生,并没有对学生展开有针对的朗读训练。还有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只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究竟怎样朗读才把感情表现出来,采用怎样的声音技巧来进行朗读,教师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析。还有的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朗读要求不是很高,对学生的评价局限于错字、音准、流利、停顿、语速这几个方面,对学生情感的表现能力要求不是很严格,认为小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太多的朗读技巧。
二、扩充朗读安排,完善语文朗读教学形式
学生留出充足的朗读时间,利用好早读的时间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可以定期举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于朗读资料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教材当中,教师可以扩充一些儿歌、诗歌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朗读资料,这样会促进学生的朗读兴致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朗读形式是朗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给学生讲解朗读技巧学生会很难接受,如果教师亲自给学生进行示范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就会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并为自己所用,由此可见,示范朗读对学生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也可以采取“看图朗读”的朗读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语文教材当中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贴近教材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例如在讲一年级的《秋天》时,教师在朗读前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当中的内容:在蓝天翱翔的小鸟、在田野里耕种的黄牛、还有蹦蹦跳的小鹿,让学生细细体会他们的心情,在朗读时采用不同的语调将各个动物内心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学生可以进行配乐朗读,既陶冶了情操又放松了心情,例如教师在知道《春到梅花山》的朗读时,教师可以配上悠扬的古筝乐曲《梅花三弄》,让学生在舒缓的环境中领略梅花山的美,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境界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让学生对朗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结合朗读技巧,科学语文朗读教学评价
朗读技巧的训练是要和教材相结合的,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朗读技巧时应注意和教材当中的内容相结合,要求学生的发音、吐字、语调、语速等,符号的停顿、重音的掌握,例如在对《小蝌蚪找妈妈》进行朗读训练时,其中小青蛙和乌龟对话——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这句话中教师应告诉学生要对“大”“绿”等进行重读,来显示乌龟和青蛙的不同,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出意境和体验。教师还应对教学评价做出相应的完善,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制度,对小学生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朗读有前进的动力。
【新课程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推荐阅读: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09-27
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12-03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09-15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07-11
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05-27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07-09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苏教版06-2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11-3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梳理09-11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新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