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供电复习题(共5篇)
第一章:港口的概念及港口对国际经济贸易的作用
概念:(1)港口就其功能而言,是交通运输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陆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
(2)港口就其工程内容而言,是各项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用:(1)港口通常是海运的起、终点。
(2)如果不同的大陆之间,或相距较远的国家之间,在生产要素上存在着巨大差异,通常要靠海运运输货物,港口自然是用最有利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作用结合的地点。
(3)就国际贸易而言,港口仍然是最大、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连接点,在这里可以找到货主、货运代理、托运人、船东、船务代理、货物分运商、包装公司、陆地运输经营人、海关、商检、银行、保险、法律等有关公司和部门,这里是重要的信息中心和国际运输的完整舞台。
第二章:围绕P11页 图2-1货物装卸过程出题
从运输、存储条件和装卸工艺的角度,货物可以分为:件杂货(机械设备、金属构件、木材)、干散货(散装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大豆;煤炭;矿石:如铁矿石、磷矿石、锰矿石;矿物性建筑材料:如沙、碎石、石材;散装水泥)和液体货(石油、石油产品、植物油和液化气)。
闪点:是液体挥发出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正常的大气压力下遇到火星能闪起火花,但液体本身尚未燃烧的最低温度。原油闪点36-38oC,汽油小于28 oC,煤油28-45 oC,柴油45-120 oC。
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通常有五种形式:⑴卸车装船,或卸船装车 ⑵卸车入库,或出库装车 ⑶卸船入库,或出库装船 ⑷卸船装船 ⑸库场间倒载搬运。
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的。
图2-1货物由车直接装船离港为一个操作过程;货物在前方库场或二线库场存储一段时间再装船离港为两个操作过程;先在二线库场存储,再经由前方库场装船离港为三个操作过程。
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P13图2-2A地区是P港的后方腹地,B地区称为P港的前方腹地。按运输性质后方腹地可分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
腹地对港口营运的影响:腹地越宽广,经济越发达,货源就越充足。因此,腹地的扩大与缩小是港口营运的核心问题。扩大港口的吸引半径,争取更大的腹地是港口发展的生命力,因此分析港口腹地范围是与港口规划中的港址选择、掌握港口性质、确定规模及发展阶段等重要内容紧密相联系的,货流总是向费用少,运输时间短的港口流动。
船分类:集装箱船;海洋普通杂货船(常见普通杂货船又称传统杂货船的载重量从1000-20000t,传统的杂货运输趋向于小型、万吨以下的船舶);海洋散货船(散货船货舱口尺度大,一般为船宽的0.4-0.5倍,国际:4-7万吨级称为中型船,大于12万吨级称为大型船);油船(船泵卸油的小时效率一般按船舶载重量的1/10配备,即10h将油卸完,油船在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吞吐量:1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货物由水转陆时,或陆转水时,1t装卸量计为1t吞吐量;当货物水转水时,1t装卸量计为2t吞吐量.第三章.第一道题P25图3-1风玫瑰图,P30图3-6潮位累积频率曲线,P29图3-5大连渔港冰况,P32图3-8波浪玫瑰图
港口规划首先涉及对腹地内经济发展、运输设施能力等方面的经济调查与分析;其次是社会调查。
从图3-1风玫瑰图可以明显看出某一级风所发生的风向和频率,以便于在港口总平面布置、建筑物施工和港口营运中考虑风的影响。港口作业天数是港口营运的重要参数,对因大风超过作业允许值的天数应予以扣除。
图3-6潮位累积频率曲线: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特征潮位取值方法,是通过绘制潮峰、潮谷累积频率曲线,即把完整的1年或多年实测高潮位,按大小次序排列起来作出潮峰累积频率曲线。规范规定取历时累积频率1%的潮位为设计高潮位;取历时累积频率98%的潮位为设计低潮位。
图3-5大连渔港冰况:论述之前是好的,后来为什么出现问题
大连渔港在建港前一般年份冰凌并不严重,一些薄冰块在北风吹送下,落潮时可全部带出海湾。建港后由于受防波堤掩护,港内水域变得平静,加之西口门布置为西偏北,在北风时港外冰块有少量的流入港内,因而曾发生过一次严寒年份有几天冰凌影响港口作业。此图说明:①要考虑到建港后可能发生的冰凌情况变化;②在港口平面布置时,注意防止港外流水进入港内和在口门处堆积。
冰对港口的三种影响:①严重封冰可使港口不能使用,减少作业天数.与平面水域相比,流动的水域不易结冰,因此用破冰船不断在港内和航道航行可延缓或减轻结冰程度。
②冰凌对建筑物产生压力(流冰撞击力、挤压力)常常成为轻型结构的控制水平力。
③冰的冻融作用严重影响着位于潮差段混凝土的耐久性。
图3-8波浪玫瑰图:在港口规划和平面布置时,为了合理地选择航道、防波堤曲线,布置码头方位以及分析港口营运条件、建设期间的施工条件等必须对建港地区在1年内各个方位各级波浪的出现频率,有一清晰的概念。图3-8是A港使用“956型”侧波仪连续1年实测资料统计绘制的波浪玫瑰图。从波浪破碎点开始至岸边这一地带常称为破碎带。
能见度:指人正常视力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所能见到的最大距离。(2万吨级船舶,以港内微速前进,发现目标后全速倒车所需滑行距离400m,半速倒车时600m;10万t船舶相应数据分别为600m和1000m;能见度低于3级,船舶不宜在港区及航道上航行。第二道题;P39图3-16河口段潮波曲线
潮流界:在理论上存在着潮流流速恰好与河水下泄流速相抵消,潮水停止倒灌的断面,此处称为潮流界。(图3-16)
潮区界:在潮流界以上,潮水虽然停止上溯,但河水被阻,仍有壅高现象,也就是说,潮波继续向上传播,但潮差愈来愈小,到潮差为零的地点,潮波消失,水位不再受潮汐影响,该处称为潮区界。
河口的共同点:①河流总是携带一定数量的泥沙,河口区是河流搬运泥沙的最终归宿点
②在理论上存在潮流界河段,潮流界河段常常是含沙浓度高的混水段,加之海水悬沙在潮流界河段也易落淤,此河段是淤积严重的河道 ③绝大多数河口存在拦门沙,冲淤规律随着泥沙来源不同而变化,如以陆域泥沙为主,则一般表现为洪水时淤积,枯水冲刷;如以海域泥沙为主,则一般表现为洪水时冲刷,枯水时淤积④潮汐河口所出现的复杂条件,潮汐河口航道治理一般采用疏浚和工程整治相结合的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工程整治,集中水流,才有可能改变流速场,加大挟沙能力.第四章:第一道码头的概念和分类
码头概念:从广义上理解为码头建筑物及装卸作业地带的总和,即码头建筑物自身外还有装卸设备、库场和集疏设施,这样码头才能完成靠船、系船、进行装卸作业、上下旅客和对船舶进行必要的补给等多种功能。因此,码头是完成水陆货客转换机能设施组合的总称。
码头的分类:(1)按码头功能分类:① 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型式上分类:以装卸普通件杂货为主的码头称为杂货码头;装卸集装箱的码头称为集装箱码头; 能装卸集装箱、普通杂货、重件等货物的码头称多用途码头;仅能装或卸一种类型的货物的码头称为专用码头,如煤灰装船码头、原油码头等,机械设备称为杂货码头又称为专用码头。
② 从贸易或商务上分类:以装卸外贸进出口货物为主的码头称为外贸码头;以装卸国内进出口货物为主的码头称为内贸码头③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④ 从客货上分类
(2)按码头平面布置型式分类:① 顺岸式布置② 突堤式布置③ 挖入式布置 ④ 严防波堤内侧布置⑤ 岛式布置及栈桥布置 突堤式布置和顺岸式布置的特点:①同样泊位数量,突堤式较顺岸式占用自然岸线少,布置紧凑,故在岸线较短的条件下,易优先考虑突堤式。②同样为了减少必须掩护码头岸线所需的防波堤长度时,突堤式较为有利;③在河道、河口处,由于突堤式过多的伸向河中,破坏了原有水流形态,易于引起冲淤,并过多的占用河道宽度,影响通航,一般宜选择顺岸式布置。突堤式布置广泛用于海港,而顺岸式布置广泛用于河港和河口港
第二道:P62图4-15多用途两泊位装卸作业地带布置及P65图4-16集装箱码头平面布置(结合图看)
泊位就是一艘设计船型停靠码头时所占用的空间,即所占用的码头岸线长度(泊位长度)、码头前水域宽度(泊位宽度)和相应的水深(泊位水深)
泊位长度一般由船长L和船与船之间的必要间隔所构成。
多用途杂货码头与传统杂货码头的差别:①多用途杂货船装载货物类型比较多,从集装箱到各种包装形式的杂货,乃至散货。因此装卸设备配套能力比传统件杂货码头强;②多用途杂货码头纵深大,以适应多类型货物存储,特别是集装箱占用场地大(包括拆装箱库)。
图4-15多用途两泊位装卸作业地带布置:由箱货两用门座起重机(装卸桥)、门座起重机、轮胎吊、堆场、仓库、集装箱场区、停车场、预留发展用地
图4-16集装箱码头平面布置:由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拖挂车(牵引车-底盘车)、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加油站、电力站、拆装箱库、办公室、维修车间、门房
第五章:水域及外堤布置
港口水域包括船舶进出港的航道、转头水域、制动水域、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沿水域。
外堤包括防波堤、防沙堤、导流堤。
防波堤布置原则:⑴布置防波堤轴线时,要与码头布置相配合 ⑵防波堤所围成的水域应有足够的面积和水深,供船舶在港内航行、掉头、停泊以及布置码头岸线 ⑶防波堤所围成的水域要适当留有发现余地 ⑷防波堤所围成的水域也不全是越大越好,水域面积形状要注意大风方向港内自生波浪对泊稳条件的影响 ⑸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将防波堤布置在可利用的暗礁、浅滩、沙洲及其他不大的水深中,以减少防波堤投资。
加分题: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指标和其它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及用地界线。2.规划各地块土地的使用性质、建设容量、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它控制要求。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性坐标的标高。4.根据规划建设的位置和容量,确定工程管线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对象是城市中功能比较明确和地域空间相对完整的区域。按功能可以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和商贸区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一个层次规划为依据,将城市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布置。
港口供电有其特殊性, 用电设备种类多, 流程作业多, 所需电压等级多, 负荷分配不均衡等, 均对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系统如果突然中断, 对港口生产将产生严重后果, 甚至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一般建港初期的供电系统在供电设计层面上存有一定的缺陷:在运行控制电压上不能保证各个供电系统采用统一的电压值, 经常出现越级跳闸现象, 造成部分供电系统瘫痪;供电管理自动跟踪补偿技术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连接方式, 加大了运行负荷, 造成机组运行功率降低的现象。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 供电系统也在逐步扩容及改善。现有模式的供电系统改善了以前的供电类型, 并采用了先进检测技术及运行方式, 保证各部分电路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中。
1 港口供电模式
按照港口现有供电电压等级分类, 一般入口电站电压等级为110k V, 经过降压至6/10k V, 再经过变配电所降压至220/380V电压等级, 提供给各种电压等级设备使用。为确保供电可靠, 各变配电所一般均采用双回路供电模式。由于港口供电系统中单一供电设备较少, 流程作业较多, 涉及的变电所较多, 现流程作业基本都采用PLC自动化控制, 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按照港口供电线路设计方案, 可将供电电源分为3种类型:同一港口选用不同的供电线路、不同港口选用同一供电线路以及不同港口选用外加电源供电线路。根据当前港口供电模式, 一般选用第二种, 因为在一个供电系统中, 可在有限时间内对供电设备进行有序的排查及检修。
2 港口供电安全管理技术
2.1 纵差保护技术
应用纵差保护技术, 解决了总进线越级跳闸的问题, 越级跳闸次数降至0次。该技术能够利用软件, 调整整个电路部分的负荷电流, 实现统一管理;在利用纵差保护功能的基础上, 采用电流互感器预警系统, 防止电路出现断线及交流断路现象。
2.2 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
对6/10k V供电系统接地故障进行在线监控和选线, 保证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选出故障线路, 节约维修时间50%以上。小电流单项接地运行的电流值是指供电系统自身所运行的电流, 但具有故障的线缆流经的电流值为整个供电系统的电流值减去自身所运行的电流值;故障电路的零序电流由线路部分流向设备母线, 正常线路部分的零序电流由设备母线流向线路部分。根据此原理, 能够准确判断供电系统中的故障线缆。
2.3 自动跟踪无功补偿技术
采用跟踪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调谐的装置, 自动跟踪电网电容电流的变化, 随时调整消弧线圈。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 瞬间调整消弧线圈到最佳状态, 使接地电弧自动熄灭。在小电流接地应用中, 往往忽视了供电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流, 致使供电系统发生单项接地故障时, 往往会出现接地供电系统的电弧。接地系统中电流、电容的增加, 会导致整个港口供电系统电压大幅度变动, 对于这种故障, 可通过增加消弧线圈装置来降低其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自动跟踪补偿技术对消弧线圈的选取有一定的定性要求:选用消弧线圈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 需要消弧线圈的脱谐度在5%以内;消弧线圈中性点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3%, 因为超过额定电压之后, 三相对地的电容会有所改变, 导致中性点位置处的电压偏移U个单位;消弧线圈要有良好的回应机制。
2.4 入口电站合环供电运行技术
对现有110k V变电站进行合环供电改造, 实现“零停供”倒电转移负荷, 保障港口连续正常生供电。
2.5 电力电缆故障高压脉冲探测技术
及时精确发现故障线路的故障类型及故障点是现代港口供电的要求。高压脉冲信号能够准确地探测出线缆的故障点, 但不能实现与ZPW2000电码化信号的叠加, 主要是两种信号属于不同的类型。
3 港口供电控制电路设计
3.1 继电器低压供电
继电器供电所需的电压为400V, 三相异步电路板反接制动电路如图1所示。
3.2 分配存储区地址
分配存储区的地址时, 要以输入元件存储区、输出元件存储区以及供电设备的类型进行划分。在输入元件存储区内, 按1-6供电编号顺序进行分配, 其中停止操作按钮、正向起动操作按钮、反向起动操作按钮、电流保护器、速度运行控制器分配存储区的地址依次从0.00至0.04;在输出端存储区, 正向控制接触器、反向控制接触器以及电阻控制接触器的分配地址以10.00的间隔区域作为一个控制单元;在中间继电器存储区, 以200作为间隔频数进行动态地址分配, 依次以0.01的幅度进行递增。
3.3 外部控制电路
外部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4 供电安全策略
港口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策略主要包括:供电线路连接时的技术要点、操作程序技术要点、软件运行程序要点。供电线路连接时的技术要求:双回路电压在进入供电线路时, 运行工作电压保持一致;运行控制电路中电流的相位保持在100°~150°。在操作流程方面, 要保证两个配电室单独运行。当配电室1在断电时, 首先断开开关D1, 这样港口供电系统便会进入到倒电程序, 在倒电运行程序运行结束后, 再依次合上其他附属开关, 这样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向其他负荷供电。在软件操作运行程序方面, 不同电压等级程序不能同时运行, 因为一个程序在运行过程中, 所用的编程代码会经传输链路传输至终端服务器, 若两个同时运行, 便会造成其他运行代码错误的排序, 使其不能被有效读取, 所以运行程序系统要单独运行。
参考文献
[1]黄细霞, 包起帆.典型港口岸比较及对中国港口岸电的启示[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9, 13 (26) :52-53
[2]杨勇, 张朝艺.基于背靠背三电平电压变换器的直驱式电力发电系统[J].电网技术, 2009, 15 (18) :14-15
[3]高宁, 蔡旭, 罗悦华.基于三电平中点钳位式拓扑的中压风电变流器[J].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0, 13 (12) :22-23
[4]吕安涛, 张存保.山东省航港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09, 62 (06) :33-34
[5]曹胜华, 徐大可.智能岸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J].华电技术, 2011, 71 (11) :57-60
[6]唐伍中.基于ASP.NET的在线VO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5:16-28
1、一级负荷要求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特殊重要的一级负荷必须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2、二级负荷,允许短时停电几分钟。
3、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允许较长时间停电,可用单回路供电。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1、无备用系统接线(单回线路放射式、直接接线的干线式、串联型干线式)
2、有备用系统接线(双回线路放射式、环式和双回路干线式和两端供电式)最大运行方式:从短路点向电源方向计算,运行阻抗小,是该点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从短路点向电源方向计算,运行阻抗最大,使该点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负荷系数:也称负荷率,他是表征负荷变化规律的一个参数,其值越大,负荷曲线月平坦,负荷波动越小。工作制:长期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周期工作制。提高负荷功率因数的意义:
1、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2、减少网络中的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3、降低电能成本
4、供电部门对用户功率因数的要求。
什么叫桥式接线?桥式接线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桥式接线:采用有两回电源线路受电和装设两台变压器的桥式主接线。桥式接线分为:外桥、内桥和全桥三种。
外桥接线对变压器的切换方便,比内桥少两组隔离开关,继电保护简单,易于过渡到全桥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且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倒换线路时操作不方便,变电所一侧无线路保护。适用于进线短而倒闸次数少的变电所,或变压器采取经济运行需要经常切换的终端变电所,以及可能发展为有穿越负荷的变电所。
内桥接线一次侧可设线路保护,倒换线路操作方便,设备投资与占地面积均较全桥少。缺点是操作变压器和扩建成全桥或单母线分段不如外侨方便。适用于进线距离长,变压器切换少的终端变电所。
全桥接线适应性强,对线路、变压器的操作均方便,运行灵活,且易于扩展成单母线分段式的中间变电所。缺点是设备多,投资大,变电所占地面积大。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我国3-10KV电网一般采用此接线方式,这类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占的比例很大,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可以减少单相接地电流,从而减轻其危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消弧线圈实际上就是铁芯线圈式电抗器,其电阻很小,感抗很大、利用电抗器的感性电流补偿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可使总的接地电流大为减少);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该类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
为什么我国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对于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我国广泛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而且引出有中中性线N和保护线PE。中性线N的功能:一是用于需要220V相电压的单相设备;二是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三是减少负荷中性点的电压偏移。保护线PE的功能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保证人身安全。通过公共的PE线将电气设备外露的可导电不分连接到电源的接地中性点上,当系统中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便形成单相短路,启动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设备,从而防止人身触电。
短路有哪些形式?哪种短路形式的可能性最大?哪些短路形式的危害最为严重?短路的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发生单相短路可能性最大。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最大,因此造成的危害最大。
计算短路电流目的1)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2)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3)确定限流措施。(4)作为选择和评价电气主接线方案的依据
什么叫无限大容量的电力系统?它有什么特点?在无限大容量系统中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将如何变化?能否突然增大?无限大容量的电力系统,指电源的内阻抗为零,在短路过程中电源的端电压恒定不变,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恒定不变。特点是,当用户供电系统的负荷变动甚至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变电所馈电母线上的电压能基本维持不变。在无限大容量系统中发生短路时,由于负荷阻抗和部分线路阻抗被短路,所以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要突然增大。但是由于电路中存在着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因而引起一个过度过程,即短路暂态过程。最后短路电流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高压隔离开关有哪些功能?结构特点?隔离高压电源、保证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修。断开后有明显可见的断开间隙,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允许带负荷操作,可以通断不超过2A的空载变压器、电容电流不超过5A的空载线路,与高压断路器配合使用。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电气设备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按短路条件进行校验。按正常条件的选择:环境条件、按电网额定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按最大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按短路情况校验:热稳定校验、动稳定性校验互感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合称。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应注意事项:
1、电流互感器在接线时,应注意接线端子的极性。
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级外壳均应接地。
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准开路或接熔断器。电压互感器运行中应注意事项:
1、电压互感器在接线时,应注意接线端子的极性同名端。2电压互感器在运行时,二次侧不能短路。
3、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一端及外壳应接地。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使用时注意事项?(1)工作时二次侧不得开路,2 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3)电流互感器在连接时,要注意其端子的极性。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工作时二次侧不得短路,(2)二次侧有端必须接地,3)互感器在连接时注意其端子的极性。
电弧的形成:强电场发射是触头间隙最初产生电子的主要原因。电弧产生是碰撞游离所致。热游离足以维持电弧的燃烧。电弧的熄灭:去游离大于游离。去游离的主要形式是复合与扩散。
4.2.8.2 施工临时供电
一、单项选择题 来源:
1.施工现场用电,以( )为原则。
a.“三级配电、三级漏保”,“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
b.“三级配电、二级漏保”,“一机、一闸、一柜、一箱、一锁”
c.“三级配电、三级漏保”,“一机、一闸、一柜、一箱、一锁”
d.“三级配电、二级漏保”,“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
2.一般按照机械强度选择导线截面的是( )。
a.建筑工地 b.道路工地
c.给排水工地 d.小负荷的架空线路
3.a级分配箱漏电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分级设置为( )。来源:
a.iδn≤100ma,tδn<0.5s b.iδn≤100ma,tδn<0.1s
c.iδn≤50ma,tδn<0.5s d.iδn≤50ma,tδn<0.1s
二、多项选择题
1.施工现场用电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按下列哪几项基本要求?( )
a.按机械强度选择 b.按允许电流选择
c.按允许电阻选择 d.按允许电压降选择
e.按环境温度选择
2.在选择导线截面时,有按机械强度选择、按允许电流选择、按允许电压降选择三项基本要求,须遵循下列( )来确定导线截面。
a.现场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只须按三项要求之一
b.现场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应至少按其中两项要求,并以求得的截面取大者为准
c.现场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应同时满足三项要求
d.以按三种方法求得的截面中最大者为准
e.以按三种方法求得的截面中最小者为准
3.现场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开关出现下列( )之一时,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专用检测仪重新检测。
a.漏电保护开关停用1个月以上
b.漏电保护开关停用2个月以上
c.漏电保护开关停用3个月以上
d.转换现场
e.大电流短路掉闸
三、案例题
[案例1]
某建筑公司的某小区工地高层住宅施工现场,在进行施工准备的组织设计时对用电设施进行设计。施工现场用电从附近10kv的供电系统引进电源,配电导线采用橡皮绝缘铝线。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用电设施如下表:(用电量计算公式:p=1.1(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其中:取cosφ=0.75,kl=0.6,k.=0.6)
问题:
(1)计算用电量。
(2)现有sl7-200/10、sl7-250/10、sl7-315/10三种变压器可供选择,请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并说明理由。
[案例2] 来源:
某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根据已定的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机械和动力设备以及照明用电等用电设施均采用同一配电线路。现场配电箱均按要求设置,导线截面也已经按要求选定。施工现场用电从附近10ky的供电系统引进电源,配电导线采用铜芯橡皮线。现场三台电动机额定功率分别为:p1-1=40kw,p1-2=60kw,p1-3=50kw;电焊机一台,额定容量为40kv.a;照明用电30kw(用电量计算公式:p=1.1(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取cost=0.75,kl=0.7,k2=0.6)。
问题:
(1)说明配电箱布置原则。
(2)导线截面如何确定?
一、选择题
1.电流互感器工作时,其()
A.一次侧不得开路 B.一次侧不得短路
C.二次侧不得开路 D.二次侧不得短路
2.电压互感器工作时,其()
A.一次侧不得开路 B.一次侧不得短路
C.二次侧不得开路 D.二次侧不得短路
3.属于变压器外部故障的是()
A.绕组间故障 B.线圈碰铁心 C.引出线绝缘套管间相间短路 D.绕组层间短路
4.电气上的“地”是指在单根接地体或故障点()处
A.10m左右 B.20m左右 C.30m左右 D.50m左右
5.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
A.接触电压
一、填空题
1、防雷直击的设备主要有、、2、瓦期保护是保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的一种基本保护装置。
3、电流互感器工作时,其二次侧不准。
4、为保证前后两级保护装置动作的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应按整定。
5、按规定,高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耗,一般不应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
二、简答题
1、选择熔断器时应考虑哪些条件?
2、对工厂变配电所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变配电所主接线图有哪些绘制方式?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3、开关触头间产生电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电弧有哪些游离方式?其中最初的游离方式是什么?维持电弧主要靠什么游离方式?
4、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有什么影响?
5、供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有哪几种接线方式? B。跨步电压C。对地电压D。触电电压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一班电器开关制造工厂用电设备的总容量为4500kW,线路电压为380V,试估算该厂的计算负荷。(需要系数Kd=0.35、功率因数cosφ=0.75、tanφ=0.88)(10分)
【港口供电复习题】推荐阅读:
港口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复习题01-18
《港口规划与布置》复习思考题07-01
港口群的概念与港口布局规划02-22
港口5 港口设施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05-23
港口设备介绍02-09
港口安全事故案例06-05
中国主要港口介绍12-12
港口产业分析报告05-24
港口集团企业文化理念06-22
港口如何应对金融风暴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