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精选8篇)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教学重点】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

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3、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进而形成认知上的共识。【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引入:你曾经有过什么理想?你为之做了怎样的努力?这段经历给你怎样的思考?

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1)为什么要有理想

我曾看到一首打油诗,内容说的是关于猪的理想:“天上纷纷掉饲料,一天到晚睡大觉,天下人人都爱猪,所有屠夫都死掉。”这对猪来说,可真是一个完美的境界。这当然不是说猪真的会有什么理想,而是讽刺那些无所事事的懒汉。人和动物不同,人是有理想的,人生在世,既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更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富于理想,可以说是人和一般动物本质区别之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找到人生最美好的归宿。

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然后在无产阶级政权的保护下建立社会主义。

实践性:一方面,理想的产生来于实践当中,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理想就不一样;另一方面,理想的实现一定要经过努力,经过实践。

举例:布鲁诺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1592年,罗马教徒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刽子手们用尽种种刑罚仍无法令布鲁诺屈服。他说:“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想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经过8年的残酷折磨后,布鲁诺被处以火刑。

超前性: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4)理想的类型

按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按理想的时序划分:长期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和近期理想(三步走)按理想的对象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按理想的内容划分: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的向往追求;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自己所要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举例:孟子倡导的道德理想是做“大丈夫”;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计,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这种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的色彩。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理想的蓝图,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前景作出了各类美好的描述。①《诗经》中对“乐土”的向往,有一首题为“硕鼠”的民歌,把奴隶主经为老鼠,表达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恨和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这说明从有了阶级对立以来,就有了社会理想;②《礼记》中描述的“天下为公”,是我国古代人民所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大同理想的最早蓝本。孔夫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天下为公,各得其所,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没有掠夺。(③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美好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是农民阶级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天国”。⑤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大同书》设计了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这里无私产、无阶级、无家族、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比孔夫子设计的大同还要美好。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民生主义就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防止贫富分化。孙中山的一生也是以“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西方社会理想社会观的发展。①古希腊“幸福岛”,一个作家写的一篇幻想小说,描写

执着性:人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从个人来说,谁都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都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信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一个人如果以错误的信念作指导,那就肯定要出偏差。

举例: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但在他的后半生,竟用了25年的时间来研究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当然是徒劳的,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比如在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审美、事业、学业、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一些信念。

情感性:信念相同或相近的人,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信任感;信念相反或相左的人,就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疏远或情绪的对立。如不爱好书法或对书法没兴趣的人是不会去参加书法协会。

3、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举例: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是,真的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这是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显著表现。

(二)理想信念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举例: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革命是要被杀头的。当时的毛泽东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按照有些人的想法,毛泽东大可不必去革命,何苦呢?但毛泽东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的投身到滚滚的革命洪流中。为了革命,他一家二十多口人死于国民党的屠刀下,他的妻子杨开慧也未能幸免于难。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理想一直在支持着他,所以才有后来的毛泽东。

1、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举例:毛泽东的少年立志

《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发展、完善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性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1、是什么?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曾出现过的失误及目前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历史也在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具有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能力,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能够率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就不能改变”——邓小平(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国内,国际;曾经的辉煌,中间的没落,今天的崛起。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和人民大众的幸福所系。

2、为什么?

为什么不提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高理想。它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遥远的过程,分阶段的过程。由于现阶段不发达的实际,共产主义只能是少数先进分子的理想追求,要求大多数人做到这一点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有社会主义,要在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富裕,符合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是一个切实的目标,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确立这一共同理想并不等于我们放弃了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实现吗?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作为制度没有优越性可言,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私有才能活力;认为我们虽然表面宣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懈奋斗是分不开的。有志者,事竟成。

2、立志做大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今中国的大事,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确立理想时,不能局限于对自我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心,应把个人放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把自身的个人理想自觉地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虽然是由自己来确立,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时代所赋予的。个人的理想只有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是真实美好的。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仅仅从个人出发去设计和追求个人理想,这种“理想”必定是苍白的、渺小的,往往会在现实中碰壁,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后果。努力为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对中国青年的要求。邓小平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青年应当不断学习,像历史上有作为的人们那样,珍惜青春年华,立下符合社会需要、适合自身情况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

事实上,理想的形成,总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与基础,而社会理想则是个人理想的升华。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要体现社会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举例:鲁迅早年是学医的,并留学日本。但后来,他发现中国的问题除了生理的病痛之外,更严重的还在于精神的愚昧和麻木,(华老栓)必须拯救国民的灵魂,中国才能走上自强的道路。弃医从文。

3、立志须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古人说得好:“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理想之所以美好,不仅仅在于它的最终实现,而且体现在其实现过程中,体现在实现理想的平凡劳动中。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伟大来自平凡,任何伟大成就,都是由无数具体、平凡的工作积累、发展起来的。实现理想目标如同登台阶,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才能最后到达。而每一步、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会给人一种踏实感、满足感,同是也增强了实现理想目标的信心。因此,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从学好每一门功课、培养各方面能力、提高基本素质做起,抓住大好时光,刻苦功读,全面锻炼。为今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现实“丑恶”论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追求“实惠”论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1)坚定的信念(2)社会历史客观条件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1)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对个人、民族、国家、政党

有人说居里夫人是成功的,但你知道她是怎么成功的?她从小就立下了学好科学,造福人类的志向。后来,她和她丈夫在一间简陋的储藏室里做实验,忍受着经济的贫困和放射性元素的侵害,经历了数不清的千辛万苦,终于用4年的时间从数吨沥青中炼出了1克镭,献给了人类。马克思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艰苦奋斗要求——精神实质

艰苦奋斗不仅是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过去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讲艰苦奋斗十分需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以不再讲了,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3)高职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落实 从我做起——主人翁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从现在做起——讲求实效的务实态度 从小事做起——办事认真的严谨作风

作业布置:

1、理想信念对人生有何意义?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 篇2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中学政治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理想信念为先,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入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也是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和主要内容。

当前,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受到社会负面影响:一是受市场经济利益观的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侵蚀人们的头脑,一些人认为理想信念是虚无飘渺的东西,理论教育是“空”的;二是社会发展也带来各种各样的民生问题,有人认为理想信念教育过于宏观,不接地气,理论教育是“大”的;三是社会上诚信缺失,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人认为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实是脱节的,理论教育是“假”的;等等。遗憾的是,作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学政治教师中,也有部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同以及对思想政治学科持有片面观点。观点一:“良心论”。认为教师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因此对教学应付了事,得过且过。观点二:“难教论”。认为现在当教师难,当政治教师更难,对解决理论难点有畏难情绪,因此对专业认识淡薄,缺乏钻研精神。观点三:“摇头论”。认为理论与现实反差太大,对理论问题持怀疑态度,因此对学科缺乏自信。这些消极情绪导致部分教师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学生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

中学政治教师如何才能理直气壮地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好政治教师理想信念这一问题,这也是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精神所在和教师自我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驱动力。

二、新形势下中学政治教师理想信念的表现

理想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一经形成,它必然决定个体的人生态度、道德追求、社会担当、职业精神、行事方法等,必将融进教书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发挥育人的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中学政治教师的理想信念是中学政治教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充满热爱和自信,并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结合,化为人生的行为准则、奋斗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它既是一种意志,也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立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守

“坚守”就是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担负着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中学生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合格公民,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由于它是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因此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师更应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对学科教学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心灵家园、坚持履职奉献。

案例1: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说:“我所肩负的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我甘愿奉献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与千千万万个理论工作者一道,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之花遍地开放,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之光照亮和温暖千家万户!”

上海市中学政治特级教师秦璞,在《搏动的讲台——我教思想政治课》一书的封面上这样写道:“这张讲台和时代、社会、青少年紧紧相连。经历了一次次风雨虹霓,充满着生命的搏动。和它相伴、我也把自己34年的生命融入其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位教师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能从内心深处认同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有意义的,并能够从中找到职业乐趣。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种认同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对理论学习研究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所以才能支撑起其热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并使生命融入其中的信念。

(二)自信

“自信”就是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在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看待我国的具体问题,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案例2:“坚持党的领导”专题教学活动

上海市延安中学政治教研组在建党90周年时,开展了“坚持党的领导”专题教学活动。教师们在研读领会党中央文件精神和党史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并针对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拓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共安排了8个课时(见下表)。

由于在教学前教师认真学习了党建理论和党的历史,对教学内容准备充分,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仅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责任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引导学生“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三)践行

“践行”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实际行动。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政治教师更应该运用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及自己的人格魅力,旗帜鲜明地去点燃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

案例3:“2011年感动华东师大三附中高二(1)班人物”颁奖词

我们感动于她的微笑:她总是带着微笑走进我们的教室,带着微笑和我们交流,她的微笑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时刻感受到温暖。

我们感动于她的细心:当我们困顿迷惑时,她会用她有限的课时激励我们,她也会倾听我们的想法,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课变得有趣生动。

我们亦感动于她的认真:虽然忙于校务,但从不忘亲自批改作业,课间她还会走到我们中间,认真回答我们的每一个疑问,给予我们最真切的帮助,她会认真聆听同学们的时政演讲,诚恳地给予适切的点评。

黄兰珍,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坚守三尺讲台,勇于实践,对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不懈追求,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学生的尊重,成为一个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老师,这本身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也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

(四)创新

“创新”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当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实践在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由浅入深,逐步升华,特别是在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上,教师更需要具有这种创新精神,才能与时俱进,实现育人目标。

案例4:走进上海人大,体验民主法治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的教师充分运用学校“明德尚法”的教育特色和教育资源,大胆创新,把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中“人大制度”的课堂搬进了上海市人大,开展了模拟人大活动。

活动前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起草了《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从议案的形成、认证、审议等各个环节,学生都亲自参与,他们积极调研,认真撰写发言稿。在市人大议事厅开展的模拟会议中,学生围绕养犬的条件、养犬的收费、违反条例的处罚等问题,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甚至在意见相左的时候,出现激烈的辩驳场面。“代表委员”们完全融入自己的角色,他们在为制定一份合理的条例贡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主动撰写活动感想。他们觉得通过亲身体验不仅了解了立法程序,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也由“神秘”变成了“神圣”;不仅体会到了立法过程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意义和肩负的重任。学生们将10多份精选出来的意见正式递交给法工委,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养犬条例的参考。同年,市人大常委会在正式通过养犬条例后,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感谢莘莘学子对立法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学生对此次活动的热情并没有停止,之后,他们又围绕养犬问题中的“公共场所犬类粪便处理”的话题启动了研究课题,并获得第26届上海市青少年英特尔创新大赛一等奖。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教师的做法正是依据课改精神,实现了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他们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实实在在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突出了三维目标的达成。一次不同于以往课堂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而且也证明了他们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时代学子。该教研组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获得了长宁区“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三、提高中学政治教师理想信念的途径

笔者认为,中学政治教师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钻研经典,练好内功,做一个勤奋的学习者。

科学理论不但给人类以行之有效的认识工具,而且也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理论。邓小平说“老祖宗不能丢”,但又说要“有些新话”,就是要我们结合时代变化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作为中学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弄通基础理论,特别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有全面的把握,并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前后连贯的整体理解。这样才能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学政治(品德)课的教学中,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底气。所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与具备较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中学政治教师的立业之本,也是中学政治教师对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认同与热爱的根基。

第二,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做一个积极的探索者。

当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党和国家也提出了很多新理论、新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就要精于解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新思想,并融入到课堂中,这就需要中学政治教师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经常阅读报刊杂志、收听收看时事要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为上好中学政治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中学政治教师还要有前瞻性,也就是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这就需要教师拓展知识面,主动阅读传统经典,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成果,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从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提升科学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更有史实感、现实感和辩证感,使思想政治(品德)课堂充满正能量。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学习,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探索,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员。

第三,以人为本,联系实际,做一个勇于创新的实践者。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3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 篇4

踏上那湿软的土地,我就知道,那绝不是一段好走的路。果然,未走上半山腰四肢就已摊软无力。呼吸,随着脚下跌跌撞撞的步伐开始紊乱,凛冽的风呼啸耳畔,沙沙作响。雾气缥缈,蜿蜒曲折的山路展现于眼前,泪水,氤氲了双眸,温热的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一滴一滴落下,迸裂在泥土中,留下斑斑水迹。视野渐渐模糊,眼前的一切仿佛蒙上了一层轻纱,朦胧的,如同被藏匿的信念。坚持而是放弃,我迷惘了,徘徊在两者之间,踟蹰着,不敢向前。

我毕竟只是个孩子。倔强的性格终究抵住了放弃的心,又一阵春风拂过,穿过我的耳膜,飘过我的发梢,同时也在悄悄触动着,我的信念。缓慢向上移动着,寻找我任何一个可以依靠的支撑物。爬爬爬,猛然间,踩上一块摇晃的石头,脚一扭,膝盖着地,影影绰绰的阳光落下,渲染着,那道殷红的伤口。强忍着疼痛,坚定站起身,抹过身上的泥土,眸光炽热,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向前,向前,虽然步子摇晃蹒跚,但依旧坚持,直至登上山顶。余晖点染了半透明的天空,血色的霞光裹挟着丝丝暖意,如火,如绸,悠然洒满大地。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 篇5

《用理想引领未来》

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路途充满艰辛,需要靠同学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地学习,才能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使美梦成真。

2、情感目标:通过班会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励他们为理想、为未来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3、行为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这次班会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活动形式:

交流讨论,图片、视频展示,故事、歌曲欣赏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歌曲等材料的收集

活动流程:

一、视频播放,导入主题

视频内容:两个富二代学生在课堂上用百元面额的人民币进行剪刀、石头、布猜拳。

1、让学生针对视频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同学们,我们需要给这些迷途的羔羊一盏指路的明灯,引领他们走向辉煌的未来。那么,明灯是什么呢?明灯就是理想,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但不是幻想、空想。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用理想引领未来》。

二、列举身边事例,明确理想目的

透过以上视频现象,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的同学,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愁未来的物质需要,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追求,失去生活目标。

1、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列举自己身边发生过的类似现象。

2、教师小结:

从大家列举的事例中,我们是否应该反省: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因为他们缺失了理想和目标,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也就没有了生活。

三、小故事,大道理

1、先让学生讲述自己收集的小故事;

2、课件展示教师收集的名人故事。

故事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故事二:王进喜:“宁可少活,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故事三: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四、畅谈理想,用理想引领未来

1、小组交流各自的理想,并讨论:为实现理想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让学生畅谈理想,并把自己的理想记录在纸张上,折成纸飞机;

3、播放视频: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感人至深的讲述他自己如何变坏,到如何转变的过程。

五、班会课总结

同学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从今天做起,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我们未来的生活必定超越今天的美好。请记住: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让我们——用理想引领未来,未来不是梦!

六、放飞“理想”

理想信念主题教育 篇6

5月8至14日,在我院学生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展理想主题教育之“我的中国梦——三观三热爱”奔走工程,利用每周班会、集会,积极组织学生会干部到各教学班进行主题演讲。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思想的当代大学生。

5月18日晚,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青年传媒中心成员及学生会组织部成员负责分成六组,在学院12个教学班班会期间现场宣传并征集关于如何促进我院教育教学快速、健康、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及意见。学生也可以通过青年传媒中心微信平台、微博、QQ专区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次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来自一线的新点子,对促进学院各方面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 篇7

1 关于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思考

1.1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是什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最高共同理想信念。

1.2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具体是什么?国家教委高教司[1991]106号文附件四《医学生誓言》对医学生的奋斗目标做出了完美的诠释:“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 不辞艰辛, 执着追求, 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由此可见,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就在于, 帮助医学生树立大学生共同理想信念的同时, 帮助其在医学的道路上坚定“救死扶伤, 不辞艰辛, 执着追求, 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实现中华民族医学事业的伟大复兴。

1.3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的特殊挑战

1.3.1 医学事业使命的崇高性与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位医学生到最后都能成为医生,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 成为一名医生是他们从踏入医学院校大门第一天就怀揣的梦想。然而在我国, 医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主要来自我国当前不健全的医疗卫生环境与法治环境以及不正常的医患关系。如果法律制度健全、医疗体制健全、社会风气纯正, 即使医疗卫生行业充满了高度的风险性, 也断然不会动摇医学生成为优秀医生的决心。但是, 近年来, 医患矛盾升级, 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甚至暴力伤医事件屡屡发生, 社会没有给予医生应有的地位与尊重, 严重打击了每一名医学生奉献医学事业、救死扶伤的积极性。

1.3.2 医学学习的艰苦性与现实世界的多彩性之间的矛盾

相比其他专业学生, 医学生的学程长, 课业负担重。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要求从2015年起, 大力推进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这意味着一名医学生至少需要8年时间,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

现实世界中网游、动漫、韩剧、大片、购物、美食等丰富的生活方式充斥在我们周围, 尤其是当下国内外敌对势力以各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青年一代。医学生成为医生的过程堪比大浪淘沙, 里面是苦行僧式的刻苦学习, 外面便是五彩缤纷的诱惑。因此, 在艰苦漫长的求学过程中, 如何能耐得住寂寞, 坚守“救死扶伤, 不辞艰辛, 执着追求, 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 当前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理念陈旧, 缺乏时代性

如果说医学教育是船, 那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舵, 而教育者就是掌舵人, 只有方向对了, 船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然而, 当前医学院校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定陈旧的、与时代要求不符的功利性理念。

传统的重医轻文理念在医学院校依旧存在。相比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更倾向于把人力、财力与物力投入医学专业教育、临床教学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上, 对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够重视。大医精诚德为先。当前医学院校的另一个陈旧的教育理念, 就是没有把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首要任务来抓, 而是局限性地认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2.2 教育模式落后, 缺乏针对性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亦如此。如何克服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学程长、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等带来的现实困难, 在普遍矛盾中抓住特殊矛盾, 有针对性地根据医学教育规律以及“90后”医学生的个性特点, 开拓创新, 探索医学生特有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然而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还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 在形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理论灌输与说服教育, 并没有将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

2.3 教育效果不佳, 缺乏实效性

鉴于以上两点, 同时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加之医学学习的艰苦, 一些医学生步入大学后, 极易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学习目标缺失、急功近利以及面对困难容易退缩或逃避的不良状态。由于缺少理想信念的支撑, 加之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医学生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与投机性, 如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 重视分数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3 推进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对策

我院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 结合多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经验, 在理顺个人理想信念、行业理想信念以及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借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内容以及实现目标上的相通性, 在传统课堂教育之外, 探索出了符合当代医学教育特点的“1+4”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最高共同理想信念落实到“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行业理想信念以及每个医学生具体理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多措并举, 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将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意识, 并最终外化为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该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3.1“1”就是利用好每学年的第一堂主题班会

抓住每学年第一堂主题班会, 形成以“实现中华民族医学事业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中心思想的系列主题班会, 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 在每次主题班会上, 辅导员都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以及修改完善自己本学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促使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实践, 为理想信念的实现创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

具体而言, 大一以“画梦”为主题,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指导, 引导学生稳定专业思想、认识自我、认识专业和时代使命, 并勾勒出自己的理想愿景。大二以“铸梦”为主题, 引导学生根据一年来的医学学习经历, 科学分析, 合理定位, 使理想目标清晰化。大三以“誓梦”为主题, 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目标, 辅导员给予科学引导与修正,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情况与国家大政方针, 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 使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大四以“追梦”为主题, 带领学生用SWOT分析法、平衡单法等方法分析个人、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 明确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并自觉地将目标规划转化为行动潜心学习, 追逐梦想。大五以“圆梦”为主题, 实习动员时, 带领学生重温医学生誓词, 坚定医学理想信念, 在临床实习中克服困难、提升医术、仁爱奉献, 为5年磨砺、一朝圆梦做最后冲刺。

3.2“4”就是4项保障措施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单纯依靠主题班会教育与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实践中还探索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网络教育、实践育人以及朋辈帮扶4项配套措施, 与第一堂主题班会无缝衔接。

3.2.1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库, 跟踪学生成长过程

从新生入学之日起,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包括自然情况、学习、奖惩、资助、任职、志愿服务、辅导员谈话记录以及与家长沟通记录等信息, 并对以上所有信息进行动态更新。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促使辅导员对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把握并及时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明确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使之得到落实。

3.2.2 加强网络建设与监管, 努力把握“互联网+”时代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 国内外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祖国下一代的网络战已经打响, 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2014年百度《“90后”洞察报告》中, 将“90后”学生比作“互联网原住民”, 因为他们平均每天上网11.45小时, 人均关注24个贴吧。他们喜欢上网, 喜欢网络游戏、网络动漫, 喜欢玩空间、刷微信、刷人人网。因此, 我们抓住“90后”大学生的这个特点, 利用QQ、飞信、微信朋友圈、人人网等网络平台, 从大一开始, 与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建立联系, 关注学生网络动态, 及时发现并指导其解决思想、学习、就业、心理、情感等实际问题;通过网络公共平台, 发布学生关心的时事政治、国家与学校的大政方针、院系活动、考研就业信息以及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培养网络领袖, 科学引导, 激励学生明辨是非, 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不良信息, 从而快速成长进步。

3.2.3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建功立业“90后”大学生社会阅历少, 容易出现理想信念与现实脱节。

对此, 我们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理念, 将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 逐年、分批、分主题组织学生走进社会, 学以致用, 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锤炼意志, 增长才干,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2.4 注重同辈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朋辈帮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相比以往的大学生, “90后”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不信权威爱自由”。教师、家长过度的说教只会引来学生的逆反, 相反, 他们更喜欢在朋辈群体中相互影响。因此, 朋辈之间的帮扶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 把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培养成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 利用他们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采取内紧外松的策略, 安排他们陪伴在学习、心理、情感等需要帮扶的同学周围, 依靠朋辈之间的友情, 默默关心、帮助他们, 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辅导员, 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能力。尤其是实习阶段, 精心完善党支部组织构架, 保证每个实习点上都有党员, 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在实习点的模范带头作用, 及时预见、发现、反馈与解决同学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依靠学生干部、党员考核与奖励机制, 将朋辈间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新形势下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的特殊挑战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依据医学教育规律与医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以徐州医学院“1+4”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为例, 从抓住每学年第一堂主题班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网络教育、实践育人以及朋辈帮扶等方面, 探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科学的理想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并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况。理想和信念二者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崇高的理想可以造就坚定的信念,反之,坚定的信念可以促使一个人实现其伟大的理想。大学生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进而转化为坚定的信念时,才能激励他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中的关键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因此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主学习理想信念的意识不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进入我国,部分大学生收到这些腐朽思想的影响,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社会责任感上淡薄,物质利益至上,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此外,学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也有所欠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存在只讲理论,照搬课本。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导致大学生出现理想空想化,功利化等倾向。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却很少在实现理想信念过程付中出努力。

第二,一部分高校未能建立合理有效的理想教育机制,缺乏对学生理想教育进行评估的长效机制,再加上当今社会评价一个学生仍是以学习成绩为主,从而使一些学生和教师只关心注重成绩,而很少去注重理想信念的树立和教育,使学生只注重书本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原因

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自己在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理想信念教育正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方面

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欠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收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来时受到挑战。而大学生是一个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对社会各种消极思想“免疫力”不强,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对其理想信念起着误导作用。不仅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导致了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功利性,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受教育的物质回报而不注重精神建设。

(二)学校教育方面

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到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很多学校里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只靠课本理论教育,内容不更新,僵化,对所有的大学生采取完全一样的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不强,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效果不好,只注重讲理论知识,而忽视社会现实。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自身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当下“钱”,“实用”才是最重要的,人有无理想都可以生活,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另外对书上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感兴趣,认为书上的道理浅显易懂,无需学习。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数人喜欢空谈理想信念,用最小的力气获取最大的收获。

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倡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方面要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正面宣传为主,多报道一些模范人物和优秀大学生的一些先进事迹,充分利用如今大学生喜欢网络交流这一特点,在网络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各类网络要把握正确导向,开展多样的网络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二)加强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要承担其责任,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在学校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此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坚定理想信念。

(三)重视家庭理想信念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逐步培养科学的三观,要把社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同时还要将理想信念与现实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在实践中逐步深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春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4).

[2]谭荣峰,邱建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刍议[J].华北工学院报,2001,(2).

[3]叶中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7).

上一篇:安全生产大检查知识回答下一篇:四字成语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