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性旅游策划(精选8篇)
江湖楼承载的是以建筑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使命,而不是简单的建筑制造使命。江湖楼文化旅游策划功能的注入与利用,将本着尊重历史,但不拘泥于历史原则,将抽象的历史文化内涵转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演绎方式,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旅游产业,改善经济结构,以旅游和文化带动城市旅游策划发展,是九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手段,江湖楼定位应立足九江、解读长江,从文化传承与使命创造的角度,进行高度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定位;最终,将江湖楼演绎的长江文化精髓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由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两大系统构成)。
城市人文底蕴或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塑造城市自信和城市自豪感之根本,城市化发展越快,就越要寻找维系城市有机体的根、寻找凝聚城市文明的灵魂,为“美而富、和而强”的城市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塑造九江人文精神,也是强化城市特色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九江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开放时期,城市发展不能单纯地从自我出发,而应放到城市协作和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中,在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中寻找准确的发展定位和最佳的发展途径。
城市人文底蕴或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塑造城市自信和城市自豪感之根本。城市化发展越快,就越要寻找维系城市有机体的根、寻找凝聚城市文明的灵魂,为“美而富、和而强”的城市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塑造九江人文精神,也是强化城市特色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九江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开放时期,城市发展不能单纯地从自我出发,而应放到城市协作和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中,在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中寻找准确的发展定位和最佳的旅游策划发展途径。
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及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绩效。目前, 学界对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共识, 但对政府干预市场运作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对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的方式复杂性、地区差别性、阶段变异性, 及其产生原因与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试图从两个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的一般特征, 即与上级政府之间的纵向行为, 与本地区内外的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在此基础上, 本文运用解释社会学中的建构主义范式方法, 构建一个统一的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的概念模型, 并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演变做出总体判断。
一、行为激励与目标函数
本文采用一种广义的地方政府概念界定, 将地方政府视作中央政府的对称[1], 本文中的地方政府被视作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势必有理性的计算与权衡, 并受到某些内在偏好与外在约束的制约。本文将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判定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与进步;二是官员追求政绩的满足和需要, 这构成了地方政府介入旅游经济的基本行为目标。由于旅游经济仅仅是地方政府事务的一部分, 其行为目标函数也就有更具体的内容。
首先, 出于繁荣地区经济的利益目标, 地方政府会选择那些GDP贡献潜力大的产业, 力图借此达到财政收入增长与政绩实现的目标, 这一利益目标对旅游业的包容程度, 主要取决于旅游业对本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程度。其次, 地方政府的旅游经济行为受到晋升激励的政绩目标约束, 地方官员不仅关心其任期内本地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 更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比如上级与中央的嘉奖、职位升迁、相应的物质利益回报。
本文具体地现将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作如下分类设定:目标S代表本地区社会公共利益, 目标I代表旅游业发展的收益, 目标P代表地方官员的个人利益。将图1中的图 (a) 和图 (b) 加以组合, 就得到了图 (c) 所描述的整体目标函数。其中的“SIP”部分具有最高的利益相容性, 在这个目标领域内行事的地方政府, 体现了社会、个人与旅游业三个层面的共同利益。三者重叠的面积越大, 即SIP部分越大, 越能体现出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反之, 则表明至少有一层面的目标利益将受损[2]。第四, 知识与信息的不完全。对中国旅游经济研究有意义的关键, 是那些行为激励下具有共性的 (或者主导性的) 地方政府行为特征, 以及其阶段性差异。这种行为共性与阶段变异性, 成为构建地方政府行为模型的主要依据, 并使人们能更清晰地解析现实中的具体行为, 解释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一般效应。
二、纵向服从与抗衡:替代、要价与议价
所谓地方政府的纵向行为, 是指其在科层的行政层级网络中, 与中央政府 (或上级政府) 之间的博弈活动。作为一种行为假设, 绝对的服从与完全的抗衡处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两个极端, 但这两类情形在现实中不存在, 分析重点是其间可能的行为。
从“服从”的角度看, 纵向的行政权力链条大致上规范了各级政府的权责关系, 地方政府只能在其权项与权限范围内行事, 超过权力的事项要服从于更高权力的中央或上级政府。更具体地, 自上而下的成文制度 (包括法规) 、工作指示, 甚至所谓的“长官意志”, 都要求得到服从或执行。如中国宪法规定的大多数产权归属国家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地方便无权将其私有化;上级政府已经规划定性的风景区周边的基本农田, 地方不能未经法定程序便私自进行旅游开发;个人主义的“迎合性服从”, 努力迎合有任免权的上级领导在本地大搞旅游广场之类的“面子工程”, 等等。
与“服从”相对地, 地方政府也经常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经济“抗衡”行为。基于辖区的本位主义激励, 对某项自上而下的指令 (或某项制度、政策) , 地方政府在权衡自身利弊后, 做出是否服从以及多大程度上服从的决定。对作决策的地方官员来说, 如果“服从”对本地旅游业发展不利, 又或者损害了其私利, 决策者就很可能采取某种消极、或积极的“抗衡”行动。因为权力软约束与非严格程序化的决策机制[3], 使得监督地方政府是否服从、服从程度的交易费用很高, 地方官员被发现而受到惩罚的风险相对较小, 这给地方政府留下了“抗衡”的空间。
在所有可能偏离“服从”轨道的“抗衡”行为中可以基本划分为两大类, 即消极的“替代性服从”与积极的“讨价还价”。前者是有限度的服从, 实践中表现为多种形式[4]。重要的是这些获利的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其他地方政府纷纷学步, 向中央进行制度索取的要价意愿越来越高。
进一步地要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形式的“抗衡”行为的决定机制, 就要知道地方政府如何判定“利害”, 或者说是何种“利害”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替代性服从”与“讨价还价”间进行选择。按照本文提出的行为目标函数, 地方政府的纵向行为主要取决于旅游业对地区经济潜在贡献的大小。从这个目标出发, 决定并实现旅游业潜在收益的客观因素, 将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预期而限定其行为选择[5]利益驱使下的地区竞争。
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 旅游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与此相较而言, 各地普遍面临的是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 (如住宿设施严重匮乏) 的双重矛盾约束。因而地方政府最初的主要行为激励, 就必然是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 以资本竞争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地区间竞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在各地有限的资金约束下, 除了纵向的资本索取以及国家计划的直接投资外, 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地方上的个人、社会、集体以及地方财政资金投向旅游建设领域。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 地方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境外、区域外资金, 并通过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多种投资激励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由于项目建设的资本需求被地方政府放在第一位, 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盲目开发、重复建设问题, 在促进旅游供给增加的同时, 也加剧了地方间的低水平同质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效率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 地方政府和投资方更趋理性, 尽管争夺资本的意愿并未消减 (事实上对优质规模资本的竞争更趋激烈) , 但行为方式已经有所转变, 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地方旅游规划, 向投资者传递本地旅游资源的差异化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前景信号, 越来越多地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在旅游企业经营层面, 地方政府同样深刻地影响着辖区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受其控制的国有企业行为传导至市场的。一方面, 对本地企业、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提供地方保护, 尽可能将辖区范围外的竞争者堵在“门外”, 比如旅行社的组团业务;另一方面, 对国有企业提供多种可能的补贴, 包括贷款免息、融资担保、地租和利益等部分收益权的放弃, 从而导致相当一批低效率国企长期存留市场, 进而带来在供大于求状况下的资产存量调整的长期困难。诸如此类的地方政府行为, 或者是出于对再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担忧, 或者是不甘放弃既得的权益, 如对企业的控制权欲、能带来实质性收入的可支配收益权。这种出于特定利益的不公平竞争, 不仅压制了国有企业的效率改善激励, 还在事实上妨碍和限制了市场自由竞争。
地区间对资源争夺的零和竞争博弈持续进行, 其结果是不断使地方政府获得了新的知识与信息, 他们逐步意识到目的地营销与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在本地范围内, 地方政府开始联合本地旅游企业整合促销, 以谋求目的地旅游的品牌竞争优势。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旅游业相互依存特征的结构性矛盾的锐化, 市场对旅游要素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整合提出了迫切需要, 地区间的合作也越来越被地方政府重视, 其形式既可能是关于某一产品或目的地的联合促销, 也可能是跨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同推进与建设、战略伙伴关系缔结、价格联盟以及全方位的销售网络合作, 等等。本文归纳和整理了地方政府横向行为的主要类型与具体行为活动, 如表2所示。
四、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两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一般假定模型: (1) 基于自上而下的行政, 服从与自下而上的讨价还价两种纵向行为的水平; (2) 与辖区内外利益主体的横向行为,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在一个统一的行为模型中对各种可能的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组合 (模式) 加以界定与分析。图2描述了5种可能的双变量组合情形, 分别代表若干不同类型或风格的行为模式。
1.“自我节制型”地方政府。
位于图2的左下方, 与向上的纵向参与者的主动博弈行为很少, 有限的活动也往往是被动的行政服从;而对潜在的外部机会, 也表现出较大的消极性, 与辖区内外的旅游行为主体, 都较少有横向的互动。从纵向看, 地方政府表现出这种行为倾向, 也许是因为地方的主要官员偏好一种不受干扰的、相对独立的政治活动空间, 从而力图尽可能地减少与上级政府之间不必要的往来。然而这种推论并不十分可靠, 或者说还需要另一个约束条件同时成立, 即由当地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决定的旅游业收益要足够低。当旅游业在地方经济中并非处于重要地位时 (虽然旅游收益可能较佳) , 地方政府更没有积极主导旅游发展的动力。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往往仅维持最低限度的与旅游业有关的行政服从, 甚至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替代性服从, 以降低其在旅游业领域的行政支出。
2.“保守索取型”地方政府, 本质上仍是一个纵向模式, 位于图2的左上端。
在其行为模式中, 把握和利用机会的横向战略性行为仍然极少, 但向上级政府和中央索取资源或政策的意愿和行为大大增加。该模式有两个假定的前提条件, 即具备较好的旅游资源禀赋条件, 并且相关的旅游发展要素条件极度匮乏。前者很可能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意愿, 尤其是在那些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地区, 而后者则表明当地所能利用的市场资源空间极其狭窄。因此, 在旅游业起步阶段以投资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时期, 为了获取旅游发展的原始资本, 地方政府不得不诉诸自己所习惯的“计划内”行为方式, 并长期受到“等、靠、要” 思维的支配。
3.“自治自足型”地方政府。
位于图2的右下端, 是在横向行为层面与“节制型”地方政府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在此行为模式中, 地方政府对本地旅游业发展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除了最低限度的行政服从, 希望来自上级的行政干扰尽可能的少。这部分是因为一旦纵向索取行为越多, 由此所产生的“游说”、“规劝”成本, 以及自上而下的命令、监督、指导所引致的行政服从、替代与抗衡的摩擦成本等构成的总交易费用也越高。
地方政府在此模型中之所以称为“自治自足型”, 是因为旅游发展所依赖的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即便不依靠上级支持, 市场也能自发地供应旅游发展所需资本, 并取得令地方政府较为“满足”的旅游业绩效。然而, 市场化程度越高也意味着更多具有自身运行目标的旅游私人部门参与, 由此而生的网络化环境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着根本性的约束。在高度互动的过程中, 参与者的偏好改变不可预测, 而参与各方均可能拥有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不同类型的技术与资源, 这种日益复杂的共生关系依赖一种所谓的“共同决策”和“集体执行”[6]。因此, 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的旅游管理职能必须转变, 基于合作的横向协调活动便成为其主要的旅游经济行为方式。地方政府逐步退出市场竞争性领域, 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市场失灵”、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事务上;同时, 只要能维持令人满意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 地方政府就会将谋取最大的旅游乘数效应当作首要目标, 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这是其战略或政策制定的重心所在。
4. “辖区竞赛型”与“辖区竞合型”地方政府。
处于以上三种模式之间的是更常见的情形, 通过寻找机会以及积极地与上级纵向参与者讨价还价, 并和横向参与者广泛协作, 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利用其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多种机会, 地方政府也可以是在不定期地与横向参与者协作的同时, 偶尔与纵向参与者讨价还价。笔者称其为“竞赛型”和“竞合型”。其行为既有在行政等级链条中的纵向博弈, 也在横向上与其他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展开适量竞争与协作。相对于以上三种极端模式很难对两者的边界进行更精确的描述和界定, 因为这两类地方政府的行为似乎“无所不包”。无论是“竞赛型”还是“竞合型”, 暗含的一个共同假定是旅游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所反映的政府角色与职能的差异上。
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上, “竞赛型”地方政府行为的原始冲动, 主要来自对资金和项目的极度渴求。地方首先会自然地希望获取上级政府和中央的资金援助, 各地在纵向上展开激烈争夺, 使自上而下的计划内资金变得日益稀缺, 大部分旅游建设资金还必须得从辖区内外、甚至境外多渠道地筹集。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初期的角色与职能, 便主要表现为投资主导。这种具有重复建设特征的投资性行为表现在旅游业上, 从全国范围的角度看, 一方面极大地扩张了旅游供给, 另一方面在事实上形成了地区间低水平同质竞争的基本格局。
相对于旅游需求异化的深度和速度, 各地旅游供给的调整明显缺乏弹性, 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而引致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第一, 各地必须加快产品的差异化与设施升级, 才可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这对资金规模和经营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逐步理性的社会资本供给往往要求更良好的投资环境 (如基础设施条件、政策优惠等) 。为此, 各地政府纵向索取的性质, 就必然以寻求资金或项目为主, 逐渐转到追求权限为主, 如特殊政策、政策自主权等。第二, 地方政府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本地旅游企业的经营协调, 试图缓解旅游业要素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第三, 需求导向观念的深化, 促使政府在供给管理的同时也逐步重视旅游需求管理, 目的地整体营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被列入地方政府工作计划, 并在其旅游预算中逐年增加。第四, 一些处在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方, 不得不在高度网络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与多种利益主体展开协作, 包括与纵向行政链条之外的其他地方政府、区域性旅游 (集团) 、配套与支持企业、智力机构、目标客源城市或群体。
五、结论与展望
从全国范围来看,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 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型主要表现为“节制型”、“竞赛型”和“竞合型”三种。从地方政府的层级来看, 在同一时期, 越是下级层的县级地方政府 (或是同等级别的) , 主要表现出明显的“竞赛”行为倾向, 而“合作”性则主要体现于地级、省市级地方政府行为中, 并随政府级别提高而有所增强。动态地看, 特定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随着纵横环境的变化而更新, 并大致遵循着从“节制型”向“竞赛型”和“竞合型”逐步演进的规律。
在时间节点上, 也可对全国范围内占主导性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作出一个基本判断, 分三个阶段:即1985年以前的“节制型”主导;此后近15年的“竞赛型”主导;21世纪初期开始的以“竞赛型”为主、“竞合型”为辅的共存格局, 这种轨迹在图2中表现为自左下区间向右上演变的趋势。
从具体的行为方式来看, 寻求资金与项目始终在地方政府行为中占据支配性地位, 尽管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上有所变化, 并且在各地也有一定差异, 各地开始逐步重视地方性的旅游宏观战略制定, 这里当然有结构合理化与差异化竞争的内在要求, 并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投资流向进行引导调控的一定程度的理性提升, 但多数地方旅游战略、规划仍可以视为类似“招商引资说明书”这样一种政策工具在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地方政府行为的投资扩张本质仍然是高度一致的。
另外, 地方政府在21世纪后的行为出现了新的调整, 在打破“地方保护”与“行政性市场分割”、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协作化的方面, 表现出更高的战略性。这类行为一般与两个特征相联系:其一, 与地方政府的层级正相关, 因为广泛协作的需要有较高权限的行政资源支持;其二, 与旅游经济或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一方面, 旅游经济越发达, 其增长方式也越来越依赖于不断扩大的市场协调, 因为原来地方保护下的行政分割性市场所带来的成本收益结构开始倒挂;另一方面, 区域经济越发达, 该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的市场协作意识与能力也相对越强, 从而为区域旅游战略性合作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持。从全国范围来看, 中国大多数地区及地方政府实际上并不具备以上条件, 区域合作战略与政策制定在地方政府行为中仍不占主导性地位。
必须承认,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通过具体的细化指标, 对行为模式进行量化区分与检验。作为探索性研究, 本文所假定的几种行为模型之间的边界并不足够清晰, 但如果将其理解为行为分析的一个概念性工具, 那么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按照假定, “竞赛型”与“竞合型”是有着更具现实意义的两类模型, 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 而是一种连续的行为过程。地方政府在目标函数中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关系及其变化, 取决于某些制度的、市场的约束条件及其组合的变化。其意义在于可能将地方政府行为与特定时期的结构性约束联系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转轨经济中地方政府行为演变的轨迹, 从而赋予中国旅游经济研究较强的经验分析价值。
参考文献
[1]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347.
[2]安东尼.B.阿特金森, 约瑟夫.B.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 许斌, 邹华明,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712.
[3]周振华.政府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5.
[4]胡象民, 董琦.WTO:地方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3, 5 (2) :50.
[5]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95-102.
在物联网、“云计算”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后,“智慧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包括日本大阪、瑞士斯德哥尔、北京、上海、宁波在内的多个国内外城市陆续把“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纳入政府发展计划范畴。而“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出游前,通过体验平台,旅游者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信息咨询、预订付费。到达景点后,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身份认证,享受数字景区的智能化服务,动态了解旅游信息并获得帮助。游玩结束后,旅游者还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反馈有效信息。这就是智慧旅游带给游客的体验。智慧旅游对于传统旅游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它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
智慧旅游的概念在2011年就被提及,作为传统旅游行业的纵向延展,智慧旅游建筑在大数据、物流体系、GPS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让旅游不断智能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细分领域的进步,智慧旅游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特别是政府层面,一些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认为这是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契机。智慧旅游的概念也开始不断升温,不过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概念层面。
2013年是智慧旅游概念深入普及的一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建设。智慧旅游的落地之路并不顺利,闸机验票导致游客进门速度变慢;电子票务系统需要不断升级,景区掉进无穷无尽的付费模式中;OTA巨头更关注独占渠道,而非实际的地面业务。智慧旅游要真正做到以游客需求出发,而不仅仅是投入设备、采用新的技术。
细分领域各自为战
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那么“科技”就是旅游的支撑。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旅游业开始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行业,它涵盖了老百姓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智能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多方努力,包括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智慧交通等。只要是旅游业涉及领域,都应该跟上智慧旅游前进的脚步。游客完成一次旅游体验,需要牵扯多个因素,只有各种要素充分联动,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
目前从细分领域上来说,特别是地图导航、物流、出行等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但是几块内容并没有融会贯通,难以协调发展。其中,景区电子门票、酒店在线预订、交通信息发布作为智慧旅游践行的基础建设,尚未形成化学反应。特别是数据层面还没有完全打通,不能实现相互协调和共享,各个细分领域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
当游客扫二维码进入景区后,该景区所有的信息都能推送至用户手机,用户可以实时了解景区情况。但是,一旦游客走出景区大门,就很难再收到相关信息。智慧景区的服务内容还是被划分在独立的服务范围之内,不具备延展性。
为此,地方运营商纷纷与当地旅游局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尝试以自己为中心打通各个领域。以南京为例,目前已经实现了电信和移动 3G 网络的全城覆盖,联通实现了道路和城镇区域 3G 网络的覆盖,全市 WIFI 热点超过 1800 个。同时,通过智能传感技术构成智慧网络,实现景区、酒店、交通和社区等的互联互通,通过智慧感知,获得相关资源信息,进而搭建信息服务公共云平台。在信息资源富集的同时,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为社会服务提供信息资源依据。
智慧旅游对于传统旅游最大的颠覆在于打破空间和地点的阻隔。在智慧旅游的理想状态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去查询、消费、游乐,一切行为都可以在云端统一协调。
易观国际分析师孙梦子向《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智慧旅游涉及多方利益,应该由政府牵头,因为只有政府才能去协调。但也就是因为政府牵头,智慧旅游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更深入的发展。”
人工服务不容小觑
去年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景区容量超载现象,全国假日办接到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贵州梵净山等景区关于接待人数超载、游客滞留问题的投诉。尽管人满为患的场面已成为黄金周必不可少的一幕,但丝毫不能浇灭游客的热情。
景区电子门票预定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游客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实现景区门票的预订、预售,逐步将游客的购票习惯引导至线上,提升在景区售票方式中的占比。游客在购票的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包括预订游览数量等信息,从而更好的规划旅游行程。
每当同一时段的门票预订预售数量达到景区安全游览最大负荷临界点时,该窗口就会关闭并给出温馨提示建议游客预订其他时间段的门票。通过这种手段,游客可以清晰知晓景区游览当日的状况,避免游客盲目抵达景区却买不到门票情况的发生。其实,绝大部分的欧美旅游景点都是通过网络提前预订预售,其比例远远高于现售现付形式。
电子门票预购只是智慧旅游中的一小部分,但就是这一环节也时常出现纰漏,网上购票后现场无法激活的情况频频发生。进入旅游园区后,当出现不能自助的查询信息时,面对游客的询问,工作人员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这不仅需要电子购票系统、园区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也需要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
今年元旦,在山东“码上贺年会”的活动现场,与公众高涨的参与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作人员缺少相关知识。山东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闫向军表示,“很多景区负责人是第一次见到电子门票,第一次了解电子门票的操作流程,而且配备二维码识别设备的景区很少,电子门票还不能用二维码,只能用条形码和数字串码。”
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人工服务的环节很容易被忽视。好像有了智慧旅游,就不再需要人工服务了。这种观点十分片面,并不是不再需要人工服务,而是不需要大批量的工作人员,例如导游、检票人员等。但是,智能化服务的程度越高,对人工服务的要求也就越高。游客在园区内遇到日常的问依然需要人工解决,而在纯信息化运营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只有对所有环节都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刘滨谊 陈威
项目概况
千岛湖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东距杭州133公里,西距黄山150公里,是镶嵌在“杭州--千岛湖--黄山”这条“名城、名水、名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区,也是上海经济区和我国东南一流风景旅游城市杭州的“后花园”。
历经25年的打造,千岛湖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7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9.3亿元。近年来,随着对外交通条件和自身接待设施的根本性改善,千岛湖休闲度假旅游已初露端倪。为做大做强休闲度假产业,淳安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战略决策,并建立了千岛湖省级旅游度假区。
为提升千岛湖旅游品味,推进千岛湖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实现“以湖兴县”发展定位,立足打造“休闲度假胜地”这一战略目标,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同济大学进行千岛湖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的概念规划编制工作。
1.1 规模
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位于淳安县千岛湖风景区外围的保护地带范围内,千岛湖镇的北侧,通过跨湖的千岛湖大桥相联系。整个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面积27.5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2.86平方公里,陆地14.72平方公里(见图1--区位图)。
1.2 目标
从长三角及全国范围入手,在保护好区块生态环境、景观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度假区块的主体定位、旅游度假项目、发展规模、总体布局,通过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的规划建设,加速千岛湖旅游的快速转型和全面发展。
1.3 创新
先确定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内的环境生态保护条件并进行量化,然后利用GIS对各种限制条件进行叠合和修正,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最终规划土地适宜性模型。
千岛湖旅游发展现状
千岛湖从1982年开始发展旅游到2002年实施旅游转型,旅游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壮大、转型四个阶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品牌知名度日益响亮,逐步确立了国内湖泊旅游典范的地位。
2.1 旅游度假开发模式分析
目前,千岛湖旅游度假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以下模式:
2.1.1 酒店(单一地产模式)
以阳光大酒店为代表,这是以唯一酒店形式而出现的单一地产模式,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简单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2.1.2 酒店+别墅(复合地产模式)
以天清岛度假村、凤凰岛度假村、开元度假村为代表,这是以高档星级酒店和住宅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地产模式,比酒店单一地产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
2.1.3 酒店+别墅+特色餐饮+水上娱乐(多类型复合地产模式)
以温馨岛度假村为代表,这是以高档酒店、住宅、商业、娱乐等多类型的操作模式,不是单一的复合项目。这也是千岛湖景区内唯一独立具有住宿、商务活动和娱乐的度假村。
2.2 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千岛湖经过25年的不断努力和发展,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低到高这样的一个迅速发展过程,取得了众多荣誉和称号,树立了国内湖泊旅游的典范地位。千岛湖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开发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这对于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2.1 问题一:开发模式
千岛湖旅游转型已经开展了5年,但是目前休闲度假项目比较单一,“酒店+房产”为主要模式,缺乏真正有特色的休闲度假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千岛湖在建以及规划审批中的五星级酒店就有10家左右,这类度假型酒店,通常基本上都是和度假别墅、湖景公寓、精装修“捆绑”开发的复合地产,酒店除了极尽豪华外,并无太多的特色,与城市度假酒店区别不大。
2.2.2 问题二:景区房产化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国内景区、度假区都热衷于搞景观地产、度假房产,甚至认为发展度假旅游就是单纯的修建别墅,造成周边存在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千岛湖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沿湖和一些岛屿也修建了不少度假别墅,使沿湖景观和周边的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优美的景区环境在城镇化、商业化、社区化,这势必影响千岛湖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2.3 问题三:滨水项目
无论早期开发的阳光大酒店,还是近期开发的开元度假村,都位于湖边,属于滨水开发的项目。这些旅游度假项目尽管滨水,但是与湖面存在较大的高差,除项目选址、地形、防汛因素影响外,还有设计上缺乏一定的考虑,造成项目与湖水缺乏联系,缺乏亲水性,使水可看不可亲,体现不出滨水度假项目的特色,这是千岛湖滨水度假项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2.2.4 问题四:度假别墅
目前,千岛湖沿湖和一些岛屿开发许多度假别墅,为了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别墅不是临水建设(如凤凰岛度假村),就是沿山脊开发(如开元度假村),这对沿湖第一照面景观和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冲击和影响,这也是千岛湖度假房产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规划框架
根据度假区块地形地貌、用地、坡度、坡向叠加成现状土地适宜性基准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保护、划定和出让土地范围,叠加成土地适宜性参考模型,再根据具体的开发与保护条件进行调整,得出最终规划土地适宜性最终模型。根据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提出可开发的旅游度假项目,在规划土地适宜性最终模型基础上,确定区块内旅游度假项目的设置和选址(见图2--规划框架)。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是由现状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已划定和出让土地三部分条件叠加出来。
3.1 现状土地适宜性基准模型叠加条件
(1)地形地貌:110~170m高程之间用地可以开发;170m以上高程严禁开发。
(2)土地利用:耕地(基本农田)、园地严禁开发;供电用地、旅馆业用地、农居点用地保留;由于该地块开发基本上在现有林地上进行,因此,林地部分不参加叠加,所有因开发建设涉及的林地要经过当地国土局批准。
(3)坡度:坡度:0°~30°之间的斜坡地适宜开发;30°~45°之间的山坡地不适宜开发,45°以上的山坡地严禁开发。
(4)坡向:阳坡适宜建设,阴坡不适宜建设。
3.2 生态环境保护叠加条件
(1)除划定的水上休闲运动区域外,与湖区连通的水体严禁水产养殖、禽畜饲养和开发。
(2)除了个别必要的标志性景观(不上人)外,坡度30°以上的山地、高程170米以上的山地,严禁开发建设,封山育林,保护山林生态环境。
(3)除生态旅游项目外,岛屿严禁开发建设。
(4)沿湖第一照面严禁开发,保护良好的景观视线。
(5)除道路(含机动车道、滨水步道、自行车道)、游船码头、亲水项目外,距湖岸线20米范围内原则上不进行开发。
(6)景观核心区和景观影响范围严禁开发。
(7)历史文化保护区严禁开发。
(8)生态湿地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严禁开发。
(9)地质灾害隐患区严禁开发。
3.3 已划定和出让土地叠加条件
温馨岛度假村已建成。
3.4 模型修正
叠加后,得出土地适宜性参考模型,与现状土地适宜性基准模型相比,需要保护的用地得以有效地保护。参考模型中可开发用地相对比较分散,不利于项目的集中开发和环境的生态保护,因此,对于那些在可开发用地内的较不适宜建设的用地(满足高程小于170米、坡度30°~45°的用地),本着集中开发的原则,可以进行地形改造,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过修正得出最终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见图3--土地适宜性最终模型)。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4.1 客源市场概况
近年来,千岛湖游客数量快速增长,2006年千岛湖接待国内外游客180万人,其中下湖游客140万人,同比增长21.1%,门票收入达1.31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19.1亿元。2007年“五一”黄金周,千岛湖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2.9万人,同比增长26.5%,其中下湖购买大门票的游客16.4万人,同比增长24.3 %;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7.8 %。
千岛湖客源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散客比例快速增长;(2)自驾游日渐增多;(3)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4)高收入度假人群增多。
4.2 度假客源市场需求分析
4.2.1按收入划分
(1)高收入
作为高收入的群体,社会上各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等在旅游方面的选择多为商务会议度假型出游。商务会议度假酒店一般为高星级的酒店,设施较为豪华齐全,服务质量很高。商务会议度假市场方面,千岛湖可以依托杭州和上海,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利用奥运会、世博会的发展机遇,在进贤湾开展高端商务会议度假旅游。
(2)中等收入
白领阶层由于日常工作压力较大,且多生活居住在大中型城市里,平时已经身处嘈杂、拥挤、喧闹的都市环境,他们更希望去自然风光好、环境清静的地方旅游度假,他们对有特色、有文化氛围的酒店更为偏爱。因此具有民俗风情、地方文化、的景点对他们来说是有吸引力。
(3)低收入
低收入人群很多是年轻的背包族,他们追求的是更贴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喜欢登山、水上运动等活动,他们的特点是流动性大,花费少,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心理需求的露营基地和露营设备,还可以发展青年旅舍性质的经济型酒店。
4.2.2 按年龄结构划分
(1)青少年学生市场
学生市场是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对于学生市场,可以考虑提供更多自助式、廉价的服务。如利用千岛湖众多的岛屿开展拓展训练、孤岛生存,还可以开展一些诸如登上、露营、野炊、钓鱼、沙滩浴、划船、森林浴等活动。千岛湖可以努力获得修学旅游接待试点的资格。充分利用千岛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山乡风情以及渔业文化。修学旅游的形式可采用参观考察、学习观摩、科技实验、生活体验和劳动锻炼等。
(2)中青年家庭市场
以三口之家为代表,这样的家庭式度假的游客,旅游项目和设施需要考虑小孩以及父母与孩子互动的需求。例如,室内水上乐园酒店和动漫主题酒店也是这种家庭式出游度假的非常适合的选择,有许多丰富的游乐活动可以让小孩子和家长同乐,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3)银发市场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老年人外出旅游人数每年都在1.5亿人次,已占到旅游者总数的20%。
老年人由于时间充裕,可供选择的范围大,有主动避开旅游旺季的趋向,非常有利于缓解淡旺季。千岛湖的秀美自然景观和良好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老年游客颐养天年。千岛湖开展老年游客休闲度假应该以养老度假村、乡村酒店、渔家乐等形式为主,让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碧水中颐养天年,同时,闲来可以照顾照顾菜地和果林,钓鱼也是非常惬意、闲适的休闲活动。
(4)度假客源市场预测
根据国际通行发展惯例,度假需求从产生发展到具备一定规模所需时间为3~5年。千岛湖自2002年开始旅游转型以来,已经经历了5年的发展过程,一批休闲度假项目建成使用,为千岛湖加快旅游转型奠定了基础。
据估计,2007年千岛湖游客将达200万人,同比增加11%,其中,休闲度假游客将占到总游客数的30%,即60万人。2008年和2010年适逢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千岛湖的游客将呈迅猛上升趋势,度假游客比例也将快速增长,2008年度假游客比例将达到40%,2010年将达60%(表2)。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的开发建设将更加有助于加快千岛湖旅游转型的步伐。总体规划目标
(见图4--总体规划目标)
6.1 方案一:以会议度假为导向
(1)主题:商务之旅、度假胜地
(2)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凭借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形成以会议、休闲、度假为特色,打造面向商务和高端市场的国际商务休闲度假基地,成为未来千岛湖休闲度假的核心区域。
(3)功能分区:商务度假区;休闲度假区;宗教文化区
(4)项目策划:国际会议与培训中心、度假酒店、渔人乡村酒店、滨水别墅度假村、水上度假村、水上剧场、港湾商业娱乐街区、游船码头、水资源生态教育中心、农家乐、寺庙、宗教会议中心、旅游社区、湖心公园(见图5--方案一项目策划图)。
(5)开发容量:204.61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13.9%(见图6--方案一土地利用规划)。
(6)投资估算:27.32亿元
6.2 方案二:以度假娱乐为导向
(1)主题:特色度假、欢乐港湾
(2)面对千岛湖快速增长的休闲度假市场,加快千岛湖的旅游转型,在现有度假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形成以主题酒店度假为特色,打造成为面向不同客源市场的千岛湖特色旅游度假区块。
(3)功能分区:入口服务区;度假娱乐区;旅游服务区;宗教文化区
(4)项目策划: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灯塔主题酒店、帐篷主题酒店、摇滚主题酒店、动漫主题酒店、别墅度假村、水上剧场、游船码头、农家乐、寺庙、宗教会议中心、进贤湾旅游小镇、旅游社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塔(见图7--方案二项目策划图)。
(5)开发容量:260.88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17.72%(见图8--方案二土地利用规划)。
(6)投资估算:30.22亿元
5.3 方案三:以养生居住为导向
(1)主题:山水人居、养生天堂
(2)根据淳安县“十一五”规划中“休闲度假胜地,养生居住天堂”的发展目标,以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品质的需求为依托,凭借进贤湾区块自身良好的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形成以生态养生居住为主的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块。
(3)功能分区:山水生态养生区;农业生态休闲区;宗教文化养生区
(4)项目策划:寺庙、宗教会议中心、宗教养生、别墅度假村、宗教文化交流市场、农家乐、生态养生休闲社区、养生培训教育基地、养生会议中心、生态养生度假山庄、森林木屋区、水上娱乐区、休闲体育区、景观塔、码头区(见图9--方案三项目策划图)。
(5)开发容量:149.19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10.14%(见图10--方案三土地利用规划)。
(6)投资估算:19.76亿元
5.4 方案综合比较
项目 名称:千岛湖进贤湾旅游度假区块概念性规划
项目负责人:刘滨谊 博士 教授 博导
项目 总监:陈 威 博士 景观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刘滨谊 博士 教授 博导
陈 威 博士 景观规划师
龚颖博 景观工程师
赵文俊 硕士生
侯常志 硕士生
刘 渝 硕士生
石 凯 设计师
项目起止时间:2007.4~2007.11
项目委托单位:浙江省淳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效率服务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与有效利用。智慧旅游的本质是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体验效果、创新旅游管理方法、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同时,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慧旅游与旅游信息化联系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实践中更侧重于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的过程。智慧旅游则可理解为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并不是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数字化景区等用“智慧化”概念的重新包装,而是要能够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满足旅游发展中的新需求,实现旅游发展中的新思路以及新理念。智慧旅游与旅游信息化区别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旅游信息化狭义上讲是旅游信息的数字化,即把旅游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采集、处理、转换,能够用文字、数字、图形、声音、动画等来存储、传输、应用的内容或特征;广义上讲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层次重构,即对旅游产业链的组成要素进行重新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智慧旅游的建设目的
1、满足海量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日渐兴盛的散客市场使得自助游和散客游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出游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旅游的散客占到游客总数的91%。未来散客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因此更加便利快捷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需求量将不断扩大。
2、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无缝整合。随着电子政务向构建服务型政府方向发展,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应是海量信息的充分利用、交流与共享,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服务与管理流程的无缝整合,实现服务与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
3、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旅游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吸引旅游中小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是目前各智慧旅游试点省市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旅游平台能够向中小旅游企业提供服务,为其节省信息化建设投资与运营成本,是旅游中小企业进行智慧旅游集约化建设的最佳方式。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
智慧旅游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或工程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四大技术的集大成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智慧旅游的应用对象
以政府为代表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目的地居民。与传统信息技术应用面向政府、企业与旅游者三大主体不同,智慧旅游将目的地居民纳入应用对象,即智慧旅游在智慧城市外延下,不仅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还能够使旅游管理、服务与目的地的整体发展相融合,使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和谐相处。智慧旅游优势
1旅游景观概念研究现状
景观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词汇,同时也是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由于各自学科特点及关注的焦点不同,景观的理解与定义亦有差别。一般讲是指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景色的图像,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或者是人们放眼所映获的自然景色。景观生态学上的景观则指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这一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则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而且它突出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而这一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学研究者所青睐。20世纪70~80年代“景观论”被引入旅游科学,出现“旅游景观”新概念。由于学科差别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景观”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但部分学者将区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态结构,可供观赏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娱乐场所等客观实体,以及能让旅游者感受、体验的文化精神现象,甚至于该区域存在的优美的环境条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等等内容泛指为旅游景观,这一新的含义并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概念中旅游景观除了强调区域的旅游资源外,还强调了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有学者对于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概念专门进行了辨析,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此处所指的旅游景观主要是指自然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学要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在此情况下,旅游景观也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一些社会因素也逐渐被引用到旅游景观的相关概念中来。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景观是一个整体化的动态开放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诸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生成,具有美学价值和精神引力的区域总体环境[5]。另外诸如“旅游景观生态系统”、“旅游景观系统”等概念逐渐被提出来,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旅游景观的内涵与外延逐渐加深和拓宽,对于系统研究旅游景观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2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旅游景观的概念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前, 体育旅游的概念比较模糊。1973年, 日本交通公社出版的《观光事典》中, 从时间的角度对体育旅游作了界定, 认为体育旅游和移居、定居不同, “最长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年”。1979年, Leiper再次从同样的角度对体育旅游作了界定, 提出“至少要在目的地停留24小时以上”。进入90年代, 随着世界体育产业第二次发展高峰的到来, 推动体育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从旅游业中独立出来, 开始自立门户, 并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 迅速成长为体育产业领域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亮点。至此, 关于体育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才有了真正的突破。1992年, Hall给体育旅游下的定义是:“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 而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的旅游。”并且特别强调:“很多情况下, 职业运动员参加没有胜负的、纯商业性的比赛, 应该排除在体育旅行之外。”1995年, 原田根据体育旅游的目的, 将体育旅游分为“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两大类。1996年, 长積把这两点结合起来, 认为“体育旅行, 是指参加体育活动和参观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 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 到返回日常范围止的这样一个活动。”
二、我国学者对体育旅游的不同观点
1999年, 李明将其综合概括为“体育的双格调”理论。认为体育旅游包括了“参观型”和“参与型”, “食宿型”和“当日往返型”等各种不同的类型。李敬辉在《对开发体育旅游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参加以娱乐、健身、猎奇、探险或消遣、保健为目的的体育运动, 以达到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增长知识的旅游活动称为体育旅游。杨红伟在《四川省体育旅游市场的优势分析及开发策略》一文中认为体育旅游是我国旅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 为旅游者在旅行游玩过程中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经营活动。它既是一种经济事业, 又是一种文化事业。体育旅游是一个产业, 需要提供各种服务, 提供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 需要投资并产生经济效益;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 旅游者通过观光、参与活动, 可以了解体育运动的知识, 可以提供旅游者休闲、享受, 可以了解民族风情和传统的体育文化。另外认为, 体育旅游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专业性、民族性的特点。谭白英在《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中认为体育旅游即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 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 具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征。
三、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
《旅游产业规划指南》一书中谈到, 在旅游文化业中, 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结合, 形成了旅游体育业。所谓旅游体育业, 即旅游中心城市结合市政建设, 建立体育场馆。旅游渡假区完善体育运动设施, 开展体育健身旅游, 旅游地开展大众性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体育旅游学形成的社会必然性, 为确立其学科属性提供了前提条件。一方面, 体育旅游的形成是体育科学和旅游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另一方面, 又是体育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和落实。因此, 我们应从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和确定体育旅游的学科属性。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 体育不单是娱乐、消遣、调节情感、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 而且是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教育培养和塑造人关于美好心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从旅游学的角度去考察旅游中的体育问题时, 不仅应把体育作为一种媒介, 而且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的功能, 并按照一定目标和要求向旅游者施加影响, 激发、引导旅游者积极、自觉地接受这种影响, 从而产生最佳的体育效应和经济效益。
从体育学的角度来看, 旅游不仅是一种消遣的娱乐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和重要的经济活动, 也包含着广泛的体育活动, 而且其休闲娱乐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体育活动, 因此, 旅游学应充分利用体育学提供的体育理论、规律和方法, 有目的地发挥它在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并把体育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内容,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宣传, 以提高旅游者的体育价值观, 促进旅游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 体育旅游学是体育学与旅游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科学, 它作为体育学与旅游学在体育旅游实践中的落实, 应隶属于一门交叉性的应用科学。我们应从复合型产业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旅游, 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去界定体育旅游。现阶段, 可以从旅游的角度定义, 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专业性旅游, 是人们以参与、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旅游也可定位于体育, 从体育的角度解释, 则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 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活动的一种方式。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 全球性的旅游活动蓬勃兴起。近几年来, 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 而体育旅游又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参考文献
[1]、柳伯力, 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5.
关键词:度假;旅游;休闲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44-02
1 度假、旅游、休闲的概念界定
1.1 休闲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休闲”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将休闲界定为时间,即“Time free from employment”,一般指人们除去工作和必要的生理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另一种将休闲定义为“the antithesis to work”,意思是“人们除工作之外所拥有的时间或做的事情”。人们在闲暇时间所做的事情不仅是做家务活、上街购物、参加各种辅导班,也可以是在社区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或外出旅游。可见,旅游仅是人们进行休闲的一种形式,休闲概念的外延远大于旅游。
1.2 旅游的概念
目前,关于旅游的定义有多种看法,作者在这里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所示:
(1)法国的让·梅特森定义为: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闲或丰富经历和文化教育。
(2)李天元的《旅游学概论》定义为:旅游是非定居者处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3)奥地利的Herman Von Schullard定义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4)旅游是個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上面的这几个观点可以说是从旅游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几方面来阐述的,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可以分析得出:人们追求休闲愉悦的旅游是发生在人们的闲暇时间之中,但人们由于工作等原因而进行的商务会议旅游等等却是人们在工作时间进行的,这样旅游的概念就同休闲的概念产生了交融,但旅游并不完全包括在休闲活动之中。
1.3 度假的概念
在目前关于“度假”的概念中,所有的定义都是倾向于将度假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来谈的。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现在国家的旅游统计就是将度假作为旅游的一种目的来统计的;②度假必然引起时间空间的转移,这种特点恰恰符合判断是否属于旅游的几个条件(空间转移、和平目的、非经济)。以前对“度假”的种种解释如下:
(1)度假旅游是以休闲、健身、疗养及短期居住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随着带薪假期的增多而出现,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是高层次的旅游行为,更强调宁静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息和高质量的服务,以达到消闲健身的目的,使身心得到愉快的享受。
(2)度假旅游则是一种在常住地以外追求健康的休闲活动。度假旅游是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的,由于人们需要的不同,文章作者将求体验的休闲活动称为观光旅游,而将求健康的休闲活动称为度假旅游。
(3)度假旅游是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处于休息放松的目的到某一固定的目的地进行的较长时间逗留的旅游活动。
通过以上这些对度假旅游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度假旅游的认识有这样一些共性:度假旅游目的是求健康、求放松,求享受,对环境有更高要求,访问地相对固定,是一种旅游活动。
在分析以上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对度假旅游的概念界定:度假旅游是人们处于追求健康的心理而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另外的一处进行的较长时间(至少一天以上或过夜)逗留的旅游活动。
1.4 休闲、旅游、度假之间的联系
通过以上对“度假、旅游、休闲”三者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休闲的含义最广,包括人们工作之外的一切活动;旅游只是人们休闲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活动方式;度假是人们追求健康的旅游活动。但由于目前对旅游的定义多将商务旅行包含其中,旅游和休闲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既为其所包容,又跳出其之外。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们追求放松、逃避、解脱,即精神健康和情绪健康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度假和旅游将会在人们休闲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这已在欧美国家得到明证。
2 度假酒店、度假村、度假区的概念界定
2.1 度假区的定义
“度假区”这个词应用广泛且用法多样。对于不同的人它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有些人度假区是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度假区;对于其他人度假区则可能是第二寓所、高尔夫社区、海边旅馆或滑雪场。总之度假区包含了许多这万面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通常由私营企业经营的经过规划和开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⑵能提供接近或容易接近大自然、自然景观、人造景观或者具有参观吸引力的场所。⑶包括旅馆、分时制寓所和主寓所、第二寓所等。主要为旅游者、度假者、周末旅行者、季节性居民和寓所业主服务。另外,就度假地和度假区而言,度假地和旅游度假区其实意思是一致的。
在西方,由于国家是承认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度假区的开发主体有政府、私营企业主等,政府仅是其中的一种,有时甚至联合私人、外资等共同开发。然而在中国,土地是国家财产,任何个人都无法自己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土地、对景点、景区、度假区进行开发。旅游度假区是国家划定一定的范围进行度假区开发。并且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度假只对一小部分的人来说是现实的,度假区的开发只能由政府引导而构不成一种市场行为。所以,按照我国目前旅游度假业发展的特点,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应该界定为:旅游度假区是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提供完善的自给自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项目,能满足度假者多方面需求的旅游区。
2.2 度假村及与度假酒店的区别
(1)度假村是三种因素的结合:①能提供把客人吸引来的娱乐设施;②能为外出客人提供住宿、食品、饮料等服务;③能提供充实客人停留时间的活动。按照住宿设施和酒店组合分类,度假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表1-1),度假酒店是度假村最常见的形式。
(2)所谓旅游度假村是人们为接待以各种度假休闲为目的的游客的旅游开发形式。它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向旅游者提供成龙配套的全部旅游产品,并获得经济效益。
(3)世界旅游组织(WTO)将度假村定义为:度假村是为旅游者的较长时间的驻留而设计的住宅群。在它的全价中,除了住宿费外,还有公共设备、体育及娱乐设施的使用费。
在上述对旅游度假村的三个概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旅游度假村有这几个共同点:①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其次坐落位置有所选择,必须满足度假需求;②提供全套的娱乐和服务设施。但这几点只能是反映了旅游度假村同旅游度假区的共性,但旅游度假村究竟是什么?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还是住宅群?作者在本文中倾向于将旅游度假村看作是为度假服务的住宿设施的集合。因为度假是度假者较长时间的行为,必然涉及到住宿。表1.1中清楚地表明旅游度假村包含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各种度假住宿设施,定义3中也说明了度假村是为度假服务的提供配套设施的住宅群,从这个意义上应该把住宿设施看作旅游度假村的关键特征。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度假村的概念定义:旅游度假村是为度假和会议服务,坐落于自然景观优美并拥有完善娱乐和服务设施的住宿设施(住宅群)。
2.3 度假酒店的概念界定及分析
(1)度假酒店是长期以度假市场为目标市场,现也强调招徕会议团体、公司团体和奖励旅游团体,一般坐落在受欢迎的选址包括海滨、山岳、湖泊、沙漠、热带岛屿及其他风景地,这些选址通常都远离尘嚣、空间开阔,可以提供诸如滑雪、划船、网球、高尔夫球等娱乐设施。因为客人在度假酒店的平均逗留时间通常比在商务酒店长,这就对客房设计等方面提出较高特殊要求,度假酒店还必须提供消遣、娱乐、有地方特色的吸引物、购物、矿泉疗养、保健和健身中心以及其他使人生活舒适的特殊设施。
(2)度假酒店往往位于具有独特的自然或人文环境的地域,这要求度假酒店的投资者必须通过合适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性来满足并引导消費者的要求;度假酒店的住客大多以休闲为主,它在景观设计上经常要求注意这样几点:第一,酒店设计的外向性与其环境的一体化;第二,自然环境与地域特色在酒店内部环境的巧妙运用;第三,当地文化要在酒店的地域特色中得以反映;还有就是度假酒店的度假产品的户外化及品牌化。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度假酒店的坐落地址十分重要,一般包括海滨、山岳、湖泊、沙漠、热带岛屿和其他风景地。它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提供完善的娱乐设施和服务项目的酒店住宿设施。并且我们可以这样对度假酒店下定义:度假酒店是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坐落在受欢迎的景区,提供全套的娱乐和服务设施的酒店。按照这个定义,度假村是一个远比度假酒店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度假酒店、分时度假所有权和“家外之家”开发,度假酒店是度假村的一种形式。
2.4 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
(1)度假区和度假村、度假酒店之间的关系。
首先必须指出度假区和度假酒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两者相互关联但又不能混为一谈。著名的度假区未必能导致度假酒店的成功开发,但成功的度假酒店的建设却可能加速一个受人欢迎的度假区的形成。
本文尝试对旅游度假区做这样的定义:度假区是一种地理区域划分,多是政府操作、扶持或引导,是政府施力而不是市场自然发育完善的结果。现在在我国只有那些经政府审批设立的度假区被认为是旅游度假区。而那些不在旅游度假区内建设的度假设施(如度假酒店、产权式酒店等等),只是单独的度假住宿设施性质,构不成一般意义上的度假区。简而言之,度假村和度假酒店可以坐落在旅游度假区之内,也可以坐落在旅游度假区之外。
(2)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之间的关系。
表1-1中告诉我们:度假酒店是度假村最常见的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度假村除包括度假酒店外,还包括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第二公寓(家外之家)等。度假酒店仅是其中一种以出卖度假服务换取收入的赢利性企业而已。
参考文献
[1][英]伦那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旅游学通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蔡东松.消费者行为研究与产品形式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