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tblt的步骤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法tblt的步骤(精选8篇)

教学法tblt的步骤 篇1

【课程:水中步行、闷气吐气与韵律呼吸】

一、水中步行

初学游泳必先吸惯水性,最间单的方法就是水中步行,藉此一步骤来让学员熟悉水温,阻力及浮力,练习方式很多,务必依学员的程度来施行。一步步的诱导他们。掌握到水中行走的技术,建立信心。指导时需要注意:重心先向前移,身体前倾角比陆上大,提脚屈膝向前跨大步。例:手扶池边沿墙行走、两人一组牵手行走、开火车〈搭肩排成一列行走〉、自行前进倒退行走〈配合手掌拨水动作产生前进力〉、竞赛比快。

※要把头放入水中才能感到浮力

二、闷气(气吸入不要吐出)与吐气<

水的压力远大于空气,在水中闷气与吐气都没有在陆上来的容易及自然,若先在陆上练习学员会先适应的比较好。闷气、吐气时间越长,对往后学习其他动作的帮助越大,但要慢慢练习。(一)水中闷气:

手扶池边、同伴或教练的手蹲下,使头没入水中练习闷气,若干时间后站起,进而不需保护自行练习同行。闷气时间越长越好。若头部感到不适,既应终止练习,以免引起伤害

※胸闷是因水中有压力。读秒,在陆上学员一但受不了后“啪”一声,用口吸气调呼吸,以学员的秒数打折在水中用 ※下水后请学员睁开眼睛,不要用力憋气

(二)水中吐气

手扶池壁或同伴的手蹲下,将头没入水中,在徐徐的以口(鼻)吐气,一段时间后缓缓站起。在水中吐气时间越长越好,注意吐气不可断断续续(容易呛到)的渐歇吐气。

※以口吸气适用腹部的力

(三)韵律呼吸

何谓韵律呼吸?我们可以解释为“有规律,有节奏的呼吸”基本上,与前面的水中吐气及相似:

在水中用口(鼻)吐气,出水面时嘴角“啪”的一声,在用口吸气,除了注意节奏外,可以配合双手压水的动作来进行。在幼儿教学中,因为常有站不到池底的想像,所以韵律呼吸的指导更加重要,教练们可以把呼吸视为换气的初步。(配合动作:1手伸直合并,下沉吐气 2.手向两侧平压让头上升吸气)

课后讨论:常见错误

1水中步行

2闷气、呼吸

3韵律呼吸

※ 学游泳最重要的是协调性、节奏的重要性 ※ 如何养成→如打八拍划一次手;八拍要一直数下去 ※“啪”是避免水入嘴巴和可提醒他用口吸气

无法闷气的可能原因: 1 全身用力 2 吸太饱的气 没有张开眼睛(他怕会撞到东西)4 蹲下去看他的脸,如果面部肌肉很紧,必定闷不久

课程:漂浮与站立

初学游泳在水中浮起与站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应该确实练习,否则无论水深水浅都无法站稳,都会发生危险。初学时需双脚确实站稳,踏妥池底,才可将头抬起。脚未站稳,不可先抬头出水面,更不可试图以一脚先站立,以免身体前倾,重心不稳而摔入水中。

一.岸边漂浮

(头埋入水中;头不埋入水中,要手抓墙边,手屈为90度,以肘顶墙做支点)

手扶池边,吸一口气后低头入水。并腿屈膝将腿提起,待全身浮起后再将腿向后伸直至与水面切平。站立时两脚屈膝靠胸,再向下伸直站立,站稳后抬头出水面,将气吐出。

※ 记得过程中是闷气,一出水面“啪”用口换气

※ 尽量让学员进度一样,不要分组跳程度,除非一开始学员程度差很多

二.向墙漂浮

同岸边漂浮步骤,待身体浮起呈一直线后,双手放开成无辅助漂浮。站立时,双手向下向后划水,拇指擦过大腿直至手心向上配合腿部站立运动一起进行。俟站稳后再抬头出水吐气,较熟练之后可两人一组,一人拉手后退,一人漂浮来练习。

※ 任何动作讲解完,自己先示范,在一个一个带再让其自己练习

三.蹬墙漂浮

背向池壁,吸气低头入水,使上体浮起,屈腿提腿至胸前,脚向后蹬池壁,自行漂浮前进,注意双手需与水面成平行。

※ 绝不可以用跳的,要等双脚浮起再登 ※ 绝对用双脚登 ※ 要求学员往下看 ※ 常见失败原因: 手太用力伸直的话全身就会僵硬,会做左右摇摆不定 2 闭眼 闷气不好

四.原地蹬墙

立于池中,吸气蹲入水中,脚蹬池底,浮起向上漂浮。注意应先将重心前移,取得适当体角(约30度)。利用脚趾及脚掌前缘蹬池底,否则容易产生跃出水面再下沉的现象。

(如果看到学员是向上跳有可能的原因:1角跟一直黏在池底 2体角没有取好;如果没有前进的力量:可能是体角太倾了)

五.水母漂(背漂)

低头入水,屈腹缩腿浮起,以手抱膝,稍停将手放开同时双手下伸站立。

※ 怕摇晃,刚开始浮的时候,教练可以双手扶学员的肩膀

※ 先学水母漂的好处(1)其是一种自救动作(2)让学员习惯飘浮的感觉

幼儿教学:利用分段的口令(1)立正(2)手抱膝(3)低头闷气眼看腹部(4)回复,手放脚踏地后才能抬头

问题讨论

1.如何引导学员放开双手漂浮?

先要判断其能不能漂;说明其已可以漂,自己会在旁保护;其放手在自己手上,但要先言明不可以抓;敢放手的话,将手放在其手的下方;算三秒后,我扶让学生自己站起来;以后学员自己站,我在一旁保护

2.身体僵硬下沉怎么办?

可能因素: 1手伸太直 2脚太直 3肩膀太僵硬

3.蹬墙不好,如何处理?

4.为何站不稳?

要求眼睛看到脚踩到地板才抬头

身体会向前倒→重心在臀,要求其臀部用力坐下去 可能气吸的太饱,可要求其一边吐气一边站

课程:打水

划手是自由式推进力的主要来源。打水主要在于平衡作用,以抵销划手妨害身体体位的影响(打水可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在高位臵的流线体位。对于前进也有些许帮助。

一、陆上运动

1.单足立于池边,练习单脚摆动(脚自然放松伸直,身体不要摆动):以髋关节为中心,有如钟摆前后摆动,注意膝关节不可屈起,向前向后摆动应该对称,且有节奏。

2.仰坐池边,双手于背后撑地,双脚伸于水面上,练习上下交互打水。膝关节不可屈起,脚向上踢过头部,向下则接近水面,但不要触水。脚向上时,脚尖内趾向下时踝关节放松,脚尖略为朝上。

3.俯卧于池边,双腿伸于水面上,练习上下交互打水(髋关节以下在水面,继续在脚间内指的训练)。两腿上下分开越大越好,膝关节不可屈起,脚不可触水。

二、水中练习

1.屈肘手握池边,使身体浮平,口鼻露出水面,练习打水动作。下踢时用力,脚尖内指(可以听到啪的声音)。向上抬腿时放松,脚尖略朝下,膝关节不能屈起,两腿上下分开约45公分。

2.手握池边,低头闷气漂浮打水。身体浮起后,将手放开并推离池壁约50公分,藉打水前进到手可碰触池壁后再站立。

3.两人一组由同伴牵行打水,牵行速度要快。(可以利用此时修正动作不好的学员)

4.配合蹬墙漂浮及原地蹬漂打水。

5.手持浮板练习打水,双臂握浮板两端,低头闷气打水。换气时藉浮板的浮力将头抬起,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换气,以利长距离打水练习。

常见错误:

1.腿部过于僵硬(直棒打水)

可能学员脚伸的太直(木棒式打水)腿太过用力,可以叫他弯,按膝盖内侧,太弯的情况就叫学员直

2.分腿距离过大或过小

一要求他数节奏 二 过大的话 先要求他单手练或只抬不踢;要是打水没力话让他练踢

3.两腿打水力量不均,动作不一致。先找出错的那一只脚,在先修改那一只脚

4.屈膝打水

因为用小腿打,重心点在膝盖

5.踩脚踏车打水

用伸直,他自己已是用髋关节打水

问题讨论:

一.打水应该快还是慢

打水对于前进的力量,帮助很有限,所以以轻松为主

二.脚踝为什么要内指

可以集中打水的力量

课程:划手

划手是自由式主要动力来源,说自由式成败取决于划手技术是不为过的。身为教练应注意各个分解动作的要点。

A.抓水:

屈腕向腹部方向抓水,手掌心有水的压力感,肘部弯曲成90度,好像用手去抱一个大球,强调五指需并拢。〈强调肘比手高,五指并拢〉

B.划水:

掌心由轻松、慢逐渐增加力道、速度。向身体中心线划动〈腹部〉直至大腿腿侧。划水时掌要比肘快,当划水结束,手臂应为伸直贴近腿侧,手心向上,力量放松。

C.回臂:

手臂肌肉放松,利用肩部肌肉提肘出水面,小臂柔和的拖于肘后下方,再以肩关节为轴中心,转动大臂前移,当肘部越过肩关节平面时,肘部屈度约为90─130度,离水面约15─30公分高。举肘前移时,小臂应完全放松。切不可用力屈肘,在肘部未越过肩关节前面时,不可使手掌及小臂比肘关节先越过肩部前伸。

D.入水:

手臂前伸入水时,肘部保持微弯,手掌面向斜下方(阻力最小),依大拇指、小臂、大臂的顺序,轻快的向前下方入水伸直,入水时肘比手高,入水点在肩部前方(入水点要远)

(一)陆上练习

1.上体前屈绕臂练习臂动作,先以直臂前后绕环,进而双臂屈肘前绕,有如自由式划臂状。

2.上体前屈成90度练习划手分解动作

(二)水中练习

1.岸边练习划手分解动作并逐渐配合成连贯动作

2.上体前屈成90度,闷气练习划手动作

3.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由同伴立于脚后方扶脚练习划手(可手持浮板由同伴推行前进练习)

4.水中步行划手,体验推水前进的感觉,先划了,身体往前倾后再走

5.手持浮板,脚夹浮器划臂练习,一手抓一手划,夹东西的脚不要太用力,再要求其头盯着一点一求平衡

常见错误: 划手,手指未并拢

要求其手腕不要乱弯,手掌撑直 划手,手腕弯曲

划手,向后时,肘比掌快 划手力量过大无法控制动作 回臂未以肩带动肘及手臂

入水肩或手肘先入水,入水点不正确 划手路径向外

问题讨论: 幼儿、儿童和成人划手设定的不同

课程:手脚配合

手脚配合必须特别强调身体的协调,其重点在于先从分解慢的动作开始 进行,甚至做到有点停顿,在逐渐配合,加快动作。教练须以口令,节奏来引导,用手来辅助学员。注意学员划手时,不可以让脚停止打水或下沉,此一动作要反覆练习直到动作流畅。

水中练习

1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由同伴托腹练习手脚交配合。

2手持浮板单手划手打水配合→左右手各划一次

3单手划手打水配合→双手

课程:换气

游自由式时,头部应保持在颈部向后微屈的位臵,水平线齐额,泳者向侧转头,以颈部纵轴为轴做回转动作,吸气之后再转头入水。

换气应使头部出水高度减至最少,头出水面的时间减至最少

水中练习

身体前屈成90度,一手浮池壁,一手臵于后方,手心向上,练习转头换气动作,须注意是否在水中吐气、是否有吸到气

同上动作,加上划手配合换气练习(单手→双手;分解→连贯),注意吐气时机是否正确,以及头手动作的配合时机

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一人扶脚,做划手换气练习

水中步行,划手转头换气练习

持浮板单手(双手)换气练习,注意换气时头是否抬的太高

单手划手换气练习,注意另一手需保持在靠水面的高度和肩部的前方

自由式整体配合

常见错误

教学法tblt的步骤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整个社会对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 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为促进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 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3P与TBLT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践技能, 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 在教学中愈加受到重视和关注, 并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希望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3P与TBLT教学模式概述

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 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3P与TBLT教学模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 逐渐受到任课教师的重视, 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一) 3P教学模式

3P教学模式是“Presentation (展示) ”“Practice (实践) ”“Production (创造) ”的简称, 这种教学模式首先由任课教师讲解并展示教学内容, 然后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最后, 由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和写作活动, 掌握知识应用技能,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韩瑾2011) 。该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让他们有效融入课堂学习活动, 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具有积极作用, 因而, 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 TBLT教学模式

TBL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指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知识, 掌握应用技能,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应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 为学生设计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并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方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掌握语言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应用水平的逐渐提升 (王秋月2012)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3P与TBLT教学模式逐渐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为教学工作者所重视, 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对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3P与TBLT教学模式融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3P与TBLT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者也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将二者应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一些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 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升, 高职英语教学中强调语法知识的学习, 忽视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技能。而采用3P与TBLT教学模式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可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让他们更为有效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 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促进高职学生英语知识应用技能的提高。

(二) 激发学生兴趣热情

3P与TBLT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让他们有效融入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教学中让学生展示所学内容,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相互讨论和交流, 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三)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英语传统课堂教学中, 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3P与TBLT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效融入教学活动, 激发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爱好, 顺利完成所学内容, 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有利于调动学生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杨婷婷2015) 。

三、3P与TBLT教学模式融合下的高职英语的有效教学方法

尽管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3P与TBLT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并呈现相互融合趋势, 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但一些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升, 制约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充分发挥,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改变这种情况, 将3P与TBLT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语言情境

要想促进3P与TBLT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语言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当中, 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同时, 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当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高职英语真实的语言情境创设时, 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他们今后的工作需要, 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 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例如,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对话练习。适当利用微课辅助学生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石小红2014) 。根据情境提示教师以小组形式开展对话和交流互动, 并在课堂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轻松愉快地应用英语知识,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二) 科学合理设置英语课堂教学任务

高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真正地应用英语进行交际, 是有目的的交流活动。教学过程应该围绕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进行,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任务, 并注重增强教学任务设计与学生将来工作的密切性, 关注英语知识应用的实际需要。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掌握高职英语知识。具体做法是, 在每一单元课堂教学前, 任课教师为学生安排明确的教学任务, 学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安排, 做好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 搜集学习资料并整理。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应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则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 将学生合理分组, 可以根据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知识接受能力、课堂表现等因素进行分组 (张莉2010) , 从而提高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借鉴和交流, 取长补短。此外, 利用3P与TBLT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 还应该为每个组员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任课教师则要加强检查和监督, 促进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

(三)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表演和学习

整个教学活动应该坚持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顺利完成“Presentation (展示) ”“Practice (实践) ”“Production (创造) ”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例如, 每节课正式授课前, 为学生留3~5 分钟的时间, 让他们进行口语对话练习, 内容自选, 自由发表对生活现象、社会热点等问题的看法。可以采用单独演讲或合作表演等形式, 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还为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Practice (实践) ”阶段, 可以让学生采用模仿、复述等方式, 促进听说能力提高。“Production (创造) ”阶段应该克服大胆、害羞等心理, 积极主动应用英语,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需要, 有创造性地发表意见和看法, 进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习效果。

(四) 改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为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应用技能的提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展示教学内容,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更有利于推动3P与TBLT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有效发挥指引作用,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开展课堂活动时,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评价时, 应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评价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形成性评价时, 要评价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课堂表现、课堂出勤、平时测试等内容;终结性评价时, 要评价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将口语、听力和笔试有效结合起来。整个课堂教学和评价时, 重视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更好地融入3P与TBLT教学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应该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3P与TBLT教学模式融合的背景下, 作为任课教师, 应该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要求, 结合教学具体内容,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融入课堂学习, 做好准备工作, 展示学习成果, 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掌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 促进课堂互动, 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通过对3P与TBLT教学模式的概述, 提出在3P与TBLT教学模式融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由此剖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以期弥补高职英语教学的不足, 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 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

关键词:3P教学模式,TBLT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韩瑾.2011.3P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6) :113-114.

焦元.2013.高职会展英语TBLT+CBI教学模式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3) :83-86.

石小红.2014.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4) :120-122.

王秋月.2012.论“3P”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 :83-84.

杨婷婷.2015.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海外英语, (15) :56-57.

教学法tblt的步骤 篇3

【关键词】“TBLT”模式 高职英语 第二课堂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为了顺应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形势,在英语教学中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方法为主导”“以交际为目的”“师生互动”等教学理念。英语第二课堂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向学习者提供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的学习手段和内容,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可见,英语第二课堂的开设是有其重要性和必然性的。

二、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胡壮麟教授曾说过:“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功夫,谁就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对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第一课堂有限的教学内容和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所以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开辟其他途径来适应学习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第二课堂便应运而成了。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拓展和补充,是检验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成果性和实践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调动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TBLT”模式中任务的设计类型

“TBLT”(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其任务的设计“应该语用真实、语境真实、语义真实,符合学生真实兴趣,针对学生真实困难”。任务型外语教学模式利用英语作为表现形式,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实现英语口语的锻炼和运用,通过完成贴近自己生活的任务,进而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习者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任务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

1.情景性任务

英语交际需要特定的情境,学习者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相应的人物形象,配以相应的交际语言,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在课堂讲授中,让学习者根据所学课文,设计与之相关的情景剧,学习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台词,配以相应的服装和舞台布置,让学习者用最基础、最直接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这种方式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最后对小组成员进行打分。

2.目的性任务

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习者有目的地完成相应任务。设定的任务同样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每个小组设定的任务不同。如在英语课堂上,可布置学习者讲解英语课文,让学习者课前精读课文,找出文章段落中的重点和难点,自己查找知识点,最后以教师的角色讲授目标课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当教师的辛苦,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让学习者从教师的角度掌握文章的精华,变被动为主动,运用有限的英语基础,完成目标任务。

四、 开设英语第二课堂

1.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

将第二课堂的考核成绩记录到学习者的期末平时成绩中,以供期末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可将平时成绩划分为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和第二课堂四个部分,并加大第二课堂的比例,使其占整个平时考核成绩的一半。总之,要建立新型的、合理的评价模式,把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考核评价纳入到学习者考试、教师考核的终结性评价中,从而促进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

2.增强教师的观念意识

在第二课堂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新定位,不再是过去的“讲授者”和“主导者”,而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人”,并且认识到第二课堂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讲授要更加细化和深入。第二课堂的设计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习者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总之,不管是在能力要求还是在知识要求上,第二课堂都是高于第一课堂的。

五、结束语

总之,内容丰富的英语第二课堂已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崭露头角,并且已显示出勃勃生机。第二课堂为学习者创造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提供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最终使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扎实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为学习者掌握未来的岗位就业所需要的应用英语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3]郭继冻.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8(2).

[4]宋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33.

教学反思的阶段与步骤 篇4

反思阶段即确立假设阶段,主要是寻求对策(第四个环节)。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四)再行动阶段

再行动阶段即验证假设阶段,主要是明确方向并付诸行动(第五个环节)。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地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开展个性化的研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课堂教学真正被学生接受和喜爱。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

正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步骤 篇5

一、pre-reading

第一、采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比如在外研社Book3的Module3,阅读课是关于自然灾害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列举出他们已知的自然灾害种类,在学生将几乎所有知晓的相关种类列举出来之后,再补充一些他们知道中文但英文不是很清楚的自然灾害,如Tsunami和hill slide。接着引入课文:Among all these natural disasters, two of them often happen in the USA, and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在学生说出tornado和 hurricane之后,我们就开始文章理解的处理。

第二、采用make predications的形式。例如Book 3的Module 4, 可以让学生根据标题Sandstorms in Asian Countries进行推测文章讲述的内容,学生说文章可能会从亚洲国家沙尘暴多发的国家、它的危害以及它的预防措施和解决的方法这几个方面展开,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讨论文章是否和他们预测的一样,如果他们给文章定一个标题,他们会定什么标题。通过学生的讨论,他们发现文章其实只讲了中国沙尘暴的情况并没有涉及到亚洲其他国家,所以他们认为标题应该定为Sandstorms in China。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他们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

第三、采用recognize text-structure和Activate background information的形式。如Book 3 的Module1,学生根据文章的四个subtitle得知文章将讲述欧洲的四个城市是:Paris, Barcelona, Florence和Athens,可以激活他们已知的四个城市的信息再导入文章本身。再如Book 3的Module 2,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以及发达国家分布的不均衡和发达国家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在学生讨论如何帮助时导入文章:147个国家领导人开会同意帮助发展中国家脱离贫困,在这个会上提出了一个报告,那就是Th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这样将一些背景知识和文章有机结合,导入也比较自然。

二、while-reading

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根据老师设置不同的任务运用各种阅读策略(skimming和 scanning)阅读课文获取文章主旨和细节,并且设置的这些任务通常和高考题型接轨。设置问题的思路应该是:由简到难,先主旨后细节,先整体后段落。

常见的教学活动有选择、判断、问答、填空、连线、填表、排序、演讲、辩论、讨论、复述、画思路图、标句子结构等。例如在有些段落可以把它设置成语法填空的形式: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Ren Jianbo described a terrible sandstorm _____________ he experienced _______ a child in the desert.He said, “ To have been caught in a sandstorm _____(be)a terrible experience.”对于大段的材料,可以设置讨论,比如 discuss in groups and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

三、post-reading

通常采取的方式是:summary writing, discussion, interview和project。这个环节是对上面所学内容的一个巩固,通过一些任务设置可以了解学生一节课下来对文章内容、一些短语搭配、句型和语法的掌握情况,也让我们自己对于前面的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个检查。例如summary writing,有时会给学生一些提示词让他们自己写summary,有时是采用填空的形式,将一些短语或句型挖空让学生填写,完成之后我一般会让学生将这篇summary读两遍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短语及句型。再如:在第一单元文章讲完后,布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挑选四个中国城市向外国人介绍,尽量采用文章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型来组织自己的文章。学生认真准备,并申请给他们的作品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成果在英语科组学术园地的橱窗中展示,这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也很开心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观摩和欣赏!

各种课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篇6

一、听

㈠、技能要求: ⑴听关键信息;⑵听懂并执行指示语;⑶听懂大意和主题;⑷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⑸预测;⑹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⑺评价所听内容。

㈡、教学流程

1、语言准备:学习影响听懂的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做到读熟、明确意思。

2、明确要求:弄清听后干什么,怎么做。

3、指导方法:听前或听中快速扫描题干和选项等,预测所听内容,以便听时抓住要点;要求学生边听边操作(选择、速记等);不把思维停留在没听清楚的地方。

4、规范训练:播放录音一至二遍,中间不间断,不插话,学生独立完成听的任务。

5、及时反馈:点学生说出答案;重听录音,突破难点;给出正确答案。

6、听后扩展:听录音模仿;读一读听力材料;就听的内容进行对话;仿照录音内容编新对话;掌握、运用重点语言知识。

二、说

㈠、说的形式:模拟情景对话;表演情景对话;短剧表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演讲;做调查并报告;讲故事;接续故事;复述故事;相互补充信息。

㈡、教学流程

1、语言准备:学习有关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做到读熟、明确意思。

2、明确要求:提出说的内容和形式,分配任务或角色,必要时给学生适当的示范。

3、全员参与:以个体、小组等形式进行口语练习,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交换角色,让所有的学生熟悉所有的内容。

4、适当展示:在全班抽取2—3人或小组,展示口语训练的情况。

5、恰当点评:可由学生进行,教师补充。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6、说后拓展:就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扩展、强化训练;掌握、运用重点语言知识。

三、读

㈠、技能要求:⑴ 略读;⑵扫读、找读、跳读;⑶预测;⑷理解大意;⑸猜测词义;⑹推断;⑺理解细节;⑻理解文章结构;⑼理解图表信息;⑽理解指代;⑾理解逻辑关系。

㈡、教学流程

1、语言准备:学习生词,做到读熟、明确意思。如果阅读过程中涉及到猜测词义的话,该词不要提前教学。

2、激发兴趣:激活相关话题;了解背景知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3、略读:了解全文的主旨、段落的大意,把握全文的结构。如:选择或添加标题;选择或写出段落的要点。

4、扫读(跳读、寻读):多层面阅读,全面获取文章信息,完成多种阅读任务。如: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连线、找出特定信息、填表、排序、制作图表、补全信息、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选择正确的答案等。

5、朗读:让多数人达到上口的程度,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6、精读: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方法,学习、运用重点语言知识。可先小组讨论,后全班相互释疑,最好教师点拨。

四、写

㈠、技能要求:⑴整理思路;⑵组织素材;⑶列出提纲;⑷起草短文;⑸组织语言;⑹修改短文;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

㈡、教学流程

1、语言准备:激活相关话题和语言知识;阅读范文、分析范文的结构;激发写的兴趣。

2、明确要求:认真审题,把握写作的要点。

3、独立写作: 听写;填空;看图写话;连句成文;口头作文;仿写、改写;写提纲;写初稿;提示作文;把图表转换成文字;自我修改。

4、集体修改:以1—2个中等水平的学生所写内容为样本,共同分析写的情况,然后再次自我修改或小组互改。写作的评价一定有坚持先西瓜后芝麻的原则:先看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看语言(词汇、语法)是否正确;三看语言是否优美——词汇、句型丰富,省略代替恰当,整体连贯、流畅;最后看书法。

5、形成定稿:

6、作品展示: 制作板报、墙报; 同伴互赏。

五、词汇教学

1、试读:根据音标和拼读规则,学生自主进行,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2、纠读:教师或其它学生给出正确的读音,纠正错误的发音。

3、读熟。

4、抢记。

5、检测:初学单词,检测的重点在于是否读会、读熟,而不是是否会写,写的任务应该分散到每一个课时,到单元结束之后再过关。

6、拓展:精讲部分单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根词和词形变化;在语境中学习部分词的用法。

六、语法教学

1、感知:通过一定数量句型、对话或短文的学习,在语境中感知语法的结构和用法。

2、归纳:引导学生发现所学语法在结构和用法上的特点。

3、训练:就语法结构和用法逐项讲解、操练(变形、辨析、选择、翻译等)。

4、运用:在语段、语篇的听说读写中综合运用该语法。

七、单元复习课

1、明确目标:本单元重点关注、复习、掌握什么。

2、自主学习:熟读词汇;通读全文;浏览笔记(注释)。以学案(课件)为载体,自主读记知识点。

3、精讲精练:以单元话题为中心,复习重点的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归纳小结;进行一定的操练。

4、消化巩固:学生自主记住课标词汇、用法、句型、语法等。

5、简略测试:中等水平的学生5分钟左右的量,突出词的拼写、语言知识的运用(选择、填空、翻译等)。

6、反馈补偿:给出答案,统计成绩,针对共性问题进一步练习。

八、试卷讲评课

1、质量分析:综述本次测试的总体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努力方向,表扬先进和进步显著者。

2、公布答案:以课件的形式公布参考答案,学生自主(用异色笔)更正错处。

3、同伴互助:以4人小组为单位,弄清错误形成的原因,正本清源。

4、突破难点:针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辅导知识与方法,进行拓展训练。

手绘教学的意义及步骤 篇7

关键词:手绘效果图,色彩描绘,艺术构思,设计效果图

近年来, 手绘效果图在我国发展很快, 在建筑、室内、园林、景观等设计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它除了能快速表现设计者的艺术构思、设计意向和最终方案之外, 还是与非专业人士沟通的最好媒介, 让他们能一目了然地看懂设计方案, 并对决策起到一定作用。 手绘效果图的绘制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效果图表现方面的能力, 提高对物体的形体塑造能力, 处理明暗、光影、虚实、主次等关系及质感表现、色彩表现和整体协调能力。手绘效果图基础训练与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因此, 手绘训练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一、什么是手绘

手绘, 是徒手画出的设计表现图, 又称效果图。所谓“徒手”, 顾名思义, 即只用手和笔快速进行一些草图或者是相对工整的图面表达。其特点是表达时放弃了一些辅助工具, 如:铅笔底稿、尺子等, 从而达到了一种自然洒脱的效果。手绘目的就是快速表达和记录设计师的构思过程、设计理念和瞬间的创作灵感。

二、如何教学手绘

(一) 造型是空间设计的基础, 是绘制效果图的第一步。

首先要运用透视规律来表现物体的结构, 搭建空间框架, 而后运用艺术性的手法表现明暗、色彩、质感, 完成最终效果图, 从而体现设计者的意图。 在日常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 进行大量的单体成组透视练习、物体的空间摆放的练习, 增强学生的透视意识, 培养他们的空间感, 以便能娴熟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融汇到实际工作中。在绘制造型过程中, 重点在于透视的表现, 单线还不够充分表现立体感, 为了加强立体效果还必须用明暗关系来处理。在手绘效果图中, 素描中的三大面五大调可根据设计效果的需要进行概括和简化。在实际设计中, 要根据效果图的不同用处, 来选择复杂与概括的表现方法以便更清楚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构想。

同时, 手绘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物体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因此, 在掌握其透视原理的基础之上, 还应具备足够的建筑学常识及人体工程学的知识。

(二) 色彩是体现设计理念, 丰富画面的重要手段。

一般效果图的色彩应力求简洁、概括、生动。为增强艺术效果, 还可以运用有色纸做底色来表现, 其好处:一是色彩均匀;二是节省涂色时间;三是可以很好地进行色彩统一, 增强绘画性、趣味性。 用色彩表现效果图时, 不仅要表现色彩、物体明暗关系, 还要注意表现不同材质的质感效果, 要根据不同材质的表面特征使用相应的运笔方式。如果有的表面肌理不显著, 运笔可保持同一方向, 涂色用笔要有速度, 干净利落, 而暗部涂色可采用有变化的笔触, 色彩并有冷暖的差别。

(三) 质感就是在视觉或触觉中对不同物体的特质的感觉。

在艺术中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研究表现技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成果的效果图更真实、更具说服力。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 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 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 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一是表现金属质感。明暗过渡柔和, 在光的照射下对比强烈。在表现光泽度强的表面时要注意高光、反光和投影的处理, 笔触应平行整齐。 二是表现透明材质质感。玻璃、有色、无色, 要掌握好反光部分与透视光线的多角性关系的处理。透明材料基本上借助环境的底色, 施加光线照射的色彩来表现。 三是表现木材质感。要根据木材的品种, 主要是木纹的表现。首先平涂一层木材底色, 然后再徒手画出木纹线条, 木纹线条先浅后深, 使木材质感自然流畅。 四是表现石材质感。石材在建筑、景观、室内等设计领域都应用比较广泛。质地坚硬, 光洁透亮。在表现时先按照石材的固有色彩薄薄涂一层底色, 留出高光和反光, 然后用勾线笔适当画出石材的纹理。 五是表现皮革与塑料质感。皮革与塑料表面光滑无反射, 介于玻璃和木材之间, 没有玻璃那样光亮, 与木材相比又有光泽, 明暗过渡比较缓慢, 涂色时要自然均匀。

(四) 设计思路与构图布局。

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 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是学习表现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为此, 必须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作为重点, 并让培训目的贯穿整个学习的始终。

构图是任何绘画中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众多的造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主题, 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上, 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画面, 以达到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三、结语

在设计领域, 手绘效果图是专业的语言, 与电脑效果图相比, 它效率高, 表现力强, 是电脑效果图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手绘效果图是不能丢弃的, 在设计行业应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 而且, 更应侧重手绘草图、方案分析图等方面的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赵国斌.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6

[2].崔笑声.设计手绘表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符宗荣.室内设计表现图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篇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8团梨华中学 张 慧

【摘要】绝大多教师都对小学英语的跨越式教学理念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对以交际为中心、包括“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邻座学生俩俩对话”和“扩展听读”等三个环节的英语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也有较熟练的掌握。但仍有教师对英语跨越式教学理念的认识、理解还较肤浅,对英语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还不到位。然而会话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感到会话教学无从入手.那么采取怎样的方法,有效地教学对话,使枯燥无味的对话教学变得轻松呢?

【关键词】跨越式; 对话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操练”是对话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发现我们很多老师在对话教学设计上往往会偏重于“呈现”这一环节,而忽视“操练”这一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目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对话操练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在小学英语对话操练中的问题提出策略。我们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通常分成三个步骤,即呈现、操练和输出。“操练”是对话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操练”是指教师在呈现完新的语言项目后,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组织学生对新授内容进行巩固性的训练,从而在语言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语言实践能力。操练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对话的掌握程度。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发现我们很多老师在对话教学设计上往往会偏重于“呈现”这一环节,而“操练”这一环节经常是草草了事,我认为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对话操练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实施。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正是跨越式发展的英语教学模式——“言语交际为中心教学模式”(简称“交际型教学模式”)。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地掌握。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会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话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等具有重大影响。

本人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按照跨越式教学模式摸索出一套比较比较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步骤和方法。

一、热身环节(即唱歌热身、温故知新部分)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且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新知的难度,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因此课前的热身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体上说,热身活动的目的性要强,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且要扎实到位,不能蜻蜓点水。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热身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唱歌热身。

目的是在课前播放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选歌曲也

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可以用本课的song 或chant等,要求教师尽量给歌曲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师生同唱同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TPR热身。

这种听听做做学生最喜欢,能激活学生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情感,学生在听做活动中自然地复习了旧知。Pep教材的let’s do和let ‘s chant比较多,很好的热身活动。如:I say, you do.When I say a word, you do the action.When I do an action, you say the word.例如在复习五年级动词的词组,边说边做,如sweep,sweep,sweep the floor等等,就可以运用此种形式热身,效果较好。3.Free talk热身---复习说。

Free talk也是跨越式教学模式中第一个说---复习说。课前教师开展几分钟的自由会话,正是一个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在每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强化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热身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本节课的目标,为重点、难点句型做好铺垫。如在复习三年级上册问好的单词:Hello!Hi!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等运用此种形式热身,效果很好。再没有跨越式教学模式前,没有好好的运用,只是在课前对上节课知识提问,我认为复习说环节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用好了,学生的口语提高了很多,关键学生兴趣也提高了。

4、游戏热身。

好的开头奠定了一节好课。抓住学生心理喜好非常关键。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比如Samon says是我们熟悉的游戏,也可利用这个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气氛。当然,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考虑游戏的形式,讲求游戏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呈现环节(即情景引入、新知呈现部分)

呈现环节是会话教学的主干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并采用“先听说,后读写”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里面情景引入和新知呈现不是割裂开来,很多时候是交替进行的。以下介绍几种方式:

1、实物呈现。

实物是连接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教师通过描述实物、围绕实物展开对话等活动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三年级下册 Unit9 How many are there? Unit6 What are these?等 课中的会话部分,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

2、形象呈现。

在教学中,对于很难用实物表达的会话可以用图片、电教设备、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方式呈现情景,训练对话。如:周末活动、谈论居室、谈论家庭成员等。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5 Who’s she?五年级上册Unit10 Will there be a roller coaster?等课中的对话部分就可以用形象呈现法来呈现会话。

3、简笔画呈现。

简笔画呈现对话,简单、快捷、高效。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而且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个课型。如:四季的变化等呈现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5 It’s cold in winter的会话部分就可以用简笔画来呈现四季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四季气候的特点。

4、肢体语言呈现。

在人体交往过程中,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肢体语言呈现主要指教师通过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和易于变化的声音来呈现语言,不仅吸引学生注意,而且使语言教学生动有趣。如在五年级下册学习询问他人身体状况的问答,如: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How do you feel? I have a toothache.I have a headache等。四年级上册学习Unit4 What are you doing? 等会话部分就可以用此法来呈现,让学生更清楚明白,便于理解会话内容。

5、情景呈现。

会话教学离不开情境,语言交际更离不开情境,学习只有通过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通过交流、体验与实践,达到学习致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my family时,让学生把各自的全家福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样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搬进课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话可说。

三、操练环节(即机械操练、意义操练部分)

经过呈现,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理解了语言,接下来就到了操练的阶段,操练对于句子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感知和理解不能代替运用,而真正学会运用,必须有这种模拟的操练和练习,操练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依次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也就是我们的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邻座学生俩俩对话”。教师要给学生搭好语言支架,做到有效,面向全体学生,减小两级分化。

【存在问题一】重操练结果、轻操练过程。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所学对话是“读读会读,背背会背,但用用不会用”。在具体的应用中,他们的反应有时还会慢上好几拍。这是由于我们在对话操练时片面追求知识目标的实现,认为学生能够把单词和文本读好背好就是唯一目的,而不注重过程和方法,把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变成了费时费力的机械操练。这样的机械操练不但让学生失去了操练的兴趣,而且只能让我们认读对话中的语句,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操练。

[对策] 新颖灵活的操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操练的兴趣,灵活多样的操练方式如同魔法石一般,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大胆的操练对话,同时能增加学生对话的机会。下面就介绍几种灵活有效的对话操练方法:

1、机械操练

机械操练首先应该是机械模仿,重点是模仿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教师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模仿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的,可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如个人读、小组读、半班读、行与行之间、男女生之间分角色对话,通过这样的操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既要能把语音语调读准读熟,又要把句型结构记熟。2意义操练、意义操练的基本形式就是教师可提供一些实物、卡片、图片、情景等,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真实情景下,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交际。意义操练因为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词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所以意义操练提供的语言素材要贴近学生 的生活,操练新句型要用旧词汇,让学生就新学的重点句子,利用许多学过的词、感兴趣的事进行句型结构的套用、替换、较机械操练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学完了询问价钱的对话后,可让学生拿着文具等进行模拟买卖活动,小组出来比赛,可以用上句型,What’s this? It’s a pencil.How much is it? It’s 2 yuan.Is it expensive? Yes,it is.No,it isn’t.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3 在歌曲中操练对话。

儿童歌曲和童谣一般都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在歌曲中操练对话是一种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对话的好方法。因此,在小学英语牛津教材中就整理了不少这样的歌谣。例如我们在三年级的《How are you》的对话教学中,就可以穿插单元后面的歌曲进行对话操练,在节奏和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边说或边唱,边做动作,积极的投入到操练中去,能很快掌握所学对话。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操练对话时替换新词,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们便能脱口唱出所学对话。

4、在表演中操练对话。

学生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作为教者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扮演情境中某一人物,使其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境界,在特定的情境中操练和运用所学对话,从而避免句型操练的单一和枯燥。例如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根据课文人物制作头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练习课文对话。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表演对话内容。比如表演结识新友或看医生、借东西、问路等,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激发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达到操练对话的目的。

【存在问题二】重词句操练、轻对话操练

我们在对话教学前先处理一些新词汇和句型,这样可以分解难点和扫除语言障碍。这样做往往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对生词和句型的处理耗时很长,对生词和句型操练很到位,对话学习迟迟展开又匆匆结束,对话的操练花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操练,单词和句型有点喧宾夺主了。二是将对话中的词句与对话分开教学,会破坏语言情景的整体性,使语言知识显得支离破碎,达不到语言知识的真正运用。

[对策]教师不应孤立地操练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而应围绕对话来操练主要句型和词汇,为对话教学做好充分的语言铺垫。

1、“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

对话操练应是以单词带句子,以句子练对话或以对练句子,以句子带单词,单词、句子、对话三位一体进行操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操练时要指导学生练好单词和句子,又要帮助学生练好对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少量的时间去操练单词和句型,而单词、句型操练服务于对话操练,突出对话的主体地位。

2、将词句置于对话中操练

教学中的对话操练要体现整体教学理念。每篇对话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我们教学时要从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入手,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连起来,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印象,而不是孤立的操练词句,例如在操练“mouth, nose, eye, ear”等单词时,我们一般是指着自己的某个部位让学生说出单词来进行操练,这样只能操练到单词。我们可以把单词放在对话中进行,让学生说“Touch your „.” 我边做边回答 “All right” , 学生再回答我我 做得对还是错,在这样一个对话中操练,即操练了词句,也操练了对话。

四、巩固环节(即游戏巩固、运用拓展部分)小学生虽然记忆力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操练完后,应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巩固新授。但常常将对话中的词句与对话分开教学,会破坏语言情景的整体性,使语言知识显得支离破碎,达不到语言知识的真正运用。

1、游戏巩固。

儿童天生喜欢游戏,他们也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利用游戏巩固句型,不仅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放松。如我们在学习四年级下册unit10 This is his body.这课会话中,我就应用到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来巩固句型,老师说Touch your„学生做动作,或反之也可以。学生玩起来兴趣盎然,很快就把重点句型记住了。

2、编唱歌曲巩固。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曲调,把重点句型编成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巩固重点语言。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song或chant来改编歌词,从而达到巩固句型的目的。例如在学完三年级上册Unit5 She’s she?的对话后,可以为本节课的歌曲She’s my mom改编歌词:He’s my dad!Who’s he? He’s my father.He’s my dad.Who’s he? He’s my dad!将歌词she 改为he,mom改为dad, mother改为father.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感受了歌曲带来的乐趣,有巩固了新学的重点句型。

3、创设语境巩固。

“生活化”这一设计理念在我们的对话课设计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实际生活,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 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对话也是如此。我们也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情景化的拓展操练活动,情境创设要真实有效,贴近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模型、简笔画和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直观交际情景,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句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学完你喜欢的食物What do you like?这一课的对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模拟在饭店或商场购物的情景,又如学完What are these?这一节水果之后,可以用实物或图片,在教室里模拟野餐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四 综合说---拓展运用巩固

【存在问题三:】重教材操练、轻拓展操练。在此环节,很多的老师放不开,怕这怕那。新课程提倡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我们老师在设计课时,一般到对话操练这一环节学生能表演书本对话时,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这只完成了“教教材”,而没有完成“用教材”。这是由于我们忽略了对话的拓展训练,对话的拓展训练是对话操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如果没有拓展操练,那么对话操练将是一滩死水,没有生气。

[对策]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和素材,但教材不是唯一的依据和素材。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遵循“源于教材,尊重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我们应全面了解和把握教材,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和拓展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运用教材中的新旧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对话的拓展训练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一般在这一环节,老师很多会安排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任务。任务型活动是以具体的任务为操练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操练的过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实践空间,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任务型活动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使对话中的语言知识真正得到学以至用。任务型活动是我们在拓展操练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操练活动,我们教师围绕对话中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目标和可操作性的任务化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参与。例如在五年级《An English friend》一课中,学完对话我设计了给Tom写一封电子邮件的任务型操练活动,通过写电子邮件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使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得到了提炼和升华。任务型的设计多例如make a survey完成调查表,也可以让老师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讨论对话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小记者”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通过采访对话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增加学生交流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学完会话后,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创编对话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拓展方式,拓展巩固提倡融合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体验中学的理念。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话教学的方法林林总总,繁花似锦,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增添了光彩,但总的来说,关键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句型和难点句型,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操练语言的机会,巧妙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会话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可爱的小鱼小学500字作文下一篇:经理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