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国旗下讲话:传承好家风(共10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个公民都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建设和传承。《礼记?大学》中讲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培育出人格健全的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具有引领作用的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党员干部应当在家风建设方面带好头、作表率。在立家风、正党风方面,许多优秀杰出老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而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娇气心理。
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和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美满家庭。反之,一个普通家庭如果家风不正,易引发诸多家庭问题,而党员干部若家风不正,则易诱发腐败大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究其原因,都与家风不正有关。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是培育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的重要途径。优良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社会最基层的细胞是“家庭”,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今天如何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对社会转型期的坎坷与挑战,正是每个家庭不容回避的责任。家风应从党员干部带头,将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结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滋润和支撑。家风是一条小溪,或是更细微的水滴,但她绵亘不绝,从山涧、密林,缓缓流出,生生不息。当小溪汇成小河,汇成大江,形成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二
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带着妻儿从城里赶回乡下老家,看望久居农村的父母。吃午饭时,年幼的儿子无意中看见老家装盛饭菜的碗底有刻字,仿佛发现了古董一般,十分好奇,缠着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看着儿子,我细细讲来。
碗肯定不是古董,其实就是家里用了几十年的普通瓷碗,碗底刻字其实是我父亲的名字。那时候,我家与所有农家一样,穷得响叮当,家中只有灶台、床、桌子、板凳和碗等简单的必须的生活用品。无论是四面漏风的灶台,还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都是家里的珍宝。尽管桌椅已经缺脚,碗碟已经豁口,一家人都是珍惜又珍惜。 也因为家当不多,父亲尤其珍爱,在可移动的桌椅、碗碟、扁担等物件上都刻上自己的名字。儿子听说不是古董,又看见碗已破旧,觉得旧碗可以退休换上新碗了。现在的新碗多好看呀,木制的、塑料的、搪瓷的、不锈钢的,大大小小,应有尽有。儿子哪里知道,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已极大改善,父亲仍然秉承勤俭持家的家风,从不铺张浪费。俗话说得好,破家值万贯。这一些旧东西,父亲想扔却又舍不得扔掉,且不说这旧东西还有多少用处,最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它是家的经历,在它的上面,承载着家的温暖,包涵着一家老小平凡生活的点滴。你说,父亲怎么可能舍得丢弃呢!
那时,家中的碗真的少,基本人手一只,相对固定,谁也不会拿错。每次吃饭,父母都不准我和弟弟随意走动,要求我们在板凳上坐好,用手扶牢桌上的碗,主要担心我们把碗摔破。如有不慎,我们把碗碰到地上,没有摔出裂纹,捡起来继续使用。如果摔破了,无法修补,我和弟弟少不了挨一顿批。当时我无法理解,觉得父亲珍爱碗更胜于爱我们。现在想来,不是父亲不爱我们,只是家里的一碗一碟都来之不易,父亲珍惜家里的每一个物件。
父母靠挣工分养家糊口。家中的碗要是被我和弟弟摔破的不够用了,父母在家庭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总想方设法挤出点资金,在镇上逢集的日子从地摊上购回几只。农忙之余,父亲就用金钢石刀在碗底郑重的刻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的字虽然有些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溢满了珍爱之情。
那时,村里子女多的人家,长大结婚分家时,碗被当作一件重要家产来分。父母给子女分了碗,就象征着子女各自开始新的独立生活。那碗底上清一色地都刻有长辈的名字,只要没有摔坏,便犹如那代代相传的家风,一代接一代的往下传承,舍不得丢弃。
如今,用了几十年的碗的确实已经很破旧了,显得十分落伍,我劝父母把它们淘汰了,可满头白发的父母却怎么也舍不得。今天,从碗底的名字中,我给年幼的儿子讲长辈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故事,让他慢慢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珍惜生活、热爱学习,并将优良传统永远传承和弘扬下去。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三
重视家庭,强调家风,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应该带头修养家风。
党员干部带头修养家风需要修炼个人品行。党员干部的家庭要养成良好的家风,首先在于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行,养家风的前提是炼品行。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从一个人的内在修炼到外在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人修身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修身为外在发展提供了潜力和可能。因此,党员干部带头炼家风首先需要修炼个人品行。
党员干部带头修养家风需要凝练家风精华。“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精神风貌、道德品质、整体文化等方面的体现和传承。”每个家庭或家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家风。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多少个家庭可能就会有多少种家风。因为每个家庭成员组成、文化背景、历史传承等各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每个家庭的家风一定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不可能万家皆同。即使有一些共同点或相似之处,但每个家风所强调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也一定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有的家风以勤学、立志、惜时为重点,有的家风以仁爱、和谐、慈善为特色,有的家风以品德、修养、清廉为首要。一个家庭无论经历怎样的历史变迁甚至是重大变故,变化的有可能是房屋庭院、花草树木,永远不变的是这个家庭的家风特色,也就是这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的精华主要体现在尚德之风、学习之风、和谐之风、奋斗之风等几个方面。党员干部修养家风,就是要凝练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家庭的独特家风。
党员干部带头修养家风需要锤炼家风要义。锤炼家风要义需要坚持家风。好的家风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事能够养成的,需要自觉遵守、需要长期坚持、需要韧劲、需要锤炼。锤炼家风要不断弘扬尚德之风、学习之风、和谐之风、奋斗之风,将良好家风变成自觉和习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锤炼家风要义需要升华家风。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家国观念和家国情怀,这种观念和情怀深入国人内心。我国古代家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家法、国法,但是古代的家法和国法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新时代的家风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升华。新时代的家风应该融入时代精神、体现社会进步,不断赋予其新的和意义。升华家风要坚持与时俱进,尤其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升华家风有机结合起来,将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与升华家风有机结合起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法治逻辑思维,锤炼出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实现伟大中国梦要求的好家风。
党员干部就是党的旗帜,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家风连着民风、政风、党风和社风。党员干部要通过推广家风,淳民风、促政风、正党风、清社风。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四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对我们少了些许疼爱,多了几分严厉,爷爷爱岗敬业、守纪奉公、淳朴待人言传身教的家风便开启了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第一扇窗。
家风是家庭的道德标准,如粮食一般,是一个家精神支柱。记忆中小时候都是和爷爷睡在他的办公室里的,爷爷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总要加班到九点多,洗漱草草解决后就呼呼大睡。每天都是低着头算账,不停地按计算机,总是一丝不苟,看起来永远那么忙,用过的草稿纸一箱箱。
爷爷是个会计,自然管着公款,一沓钞票静静地躺在衣柜夹层的小抽屉里,并上着锁。小时候家里有一段时间很穷,爷爷的领导就私下想法子说,要不先从公款里借点,发了工资再补上就是。十几年的同事,你的为人我们心里清楚着。爷爷没说什么,只是摆摆手示意不用,连说谢谢,于是离开。后来我说起这件事情,爷爷说:“穷是穷不死人的,熬过来了就好了,不苦怎么知道甜呢?那是公款,不能动的。我们要靠自己摆脱困境,是我们的东西就要努力争取,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要。”从他朴实的语言中我听出了一身傲骨和正直。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深深印在心里,每当遇到困难,每当想走小道,总是回想到这几句话,稳扎稳打才是锻炼自己最好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功最踏实,耕耘换来的收获才是自己的积淀。困难都是必经之路,成长没有捷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记忆中的小抽屉就好像在一直鞭策着我。在家风的影响下学习、成长,被社会这个大熔炉塑造成型。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家风时刻提醒着我脚踏实地才能稳步向前。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五
焦裕禄精神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最难忘的是他“不能搞特殊”的家风。焦裕禄用一丝一毫绝不放松的严格要求,铸就了严谨的家风。
他不准儿子“看白戏”。戏院工作人员得知焦国庆是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儿子,就让焦国庆没买票进去看戏了。因为当时戏院有不成文的“规矩”,前三排座位留给县上领导家属免费看戏。焦裕禄知道后非常生气,他训斥儿子,带着儿子把戏票钱如数付给戏院。焦裕禄还在县委会上主动作检查,说自己没有教育好子女。他还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不准干部特殊化,不准干部及家人“看白戏”。他严了自家规矩,改了戏院使干群疏远的旧“规矩”,立起群众爱戴的新“规矩”。作为县委班长,履行严管责任,以身示范,带领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家风。
他让女儿当普通工人。女儿焦守凤中考落榜后,想复读,焦裕禄没同意。女儿想到好的单位当打字员、做老师、话务员等,焦裕禄也没同意。他对子女要求严格,不但不搞特殊,还要带头去最艰苦的地方。焦裕禄把焦守凤送到兰考食品加工厂,当腌咸菜的小工。工作辛苦,还得抹下脸面挑着咸菜沿街吆喝。经历了岁月磨砺,才懂得靠双手勤奋努力打拼出的生活,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每一天都过得实在。
焦裕禄对家人的爱是大爱,是绝不搞特殊的严格要求,是脚踏实地做人做事的谆谆教诲,是绝不侵害群众利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贫贱不移,焦裕禄清贫一生,为党为民鞠躬尽瘁,清廉清正走完人生。他没有给家人留下富贵荣华,没有给家人留下金玉财宝,他把良好家风留给家人,把严厉家规留给后代。良好家风让后代都有光明磊落的人生。焦裕禄的后人大都是普通人,有的走上领导岗位,像焦裕禄一样亲民爱民、无私奉献;有的成了下岗工人,生活清贫却能像焦裕禄一样坚持正道、爱党爱国,他们在普通岗位践行着责任和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着焦裕禄精神。
焦氏家风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组成,“不能搞特殊”的家风,是留给焦氏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留给所有党员干部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感情。党员干部要严守《准则》《条例》,必须从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做起。党员干部要亲民爱民,必须从爱老敬老做起。细微之处见真章。党员干部对家人的严谨,必将促进对工作的严谨;对自己和家人的“规矩意识”,必将促使他对党纪党规的尊崇。而那些家教松、软、宽的领导干部,管理必将缺位、履责必将失职,特别是那些纵容家人、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必将带着家人走向无边的深渊。
父亲是一名公路养护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节假日概念。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在公路上保洁、修补坑槽、清除边沟。
那时候,公路大多还为砂石路,工人劳动强度大,为了修补坑槽,父亲拉着用架子车改装过的洒水车,先把坑槽扫干净,把水放进去,再把从远处运来的养护材料填入坑内,最后引导过往车辆把填补过后的路面压平。为了清除边沟内的杂物,父亲跳进臭气熏天的边沟,用铁锨把垃圾一锨一锨铲出来,然后再用车子拉走。由于父亲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肯钻研,他所管养的路段每月都被评为优等路。几年后,他被提升为道班班长,职务升了,可责任更大了,不仅要养好自己所管养的路段,还要负责全班近十人几十公里路段的养护管理及日常内业工作。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管养的道班在全县养护工作评比中,还是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道班。
记得小时候,每年暑假,我都会跟着父亲到公路上看他修补坑槽、平整路面。到了工作的地方,父亲不是清扫路面,就是挖补坑槽,忙得没有功夫陪我说话。后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父亲被调入机关工作。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年近五十之际,又重拾书本,自学数学、物理、公路测量等相关专业课程。经过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父亲终于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考试,不仅成了当时全县交通系统的第一个技师,而且还发明了QC科研成果-——蛙式公路打夯机,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父亲经常给我说:“将来你长大了,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干出一番成绩来。”父亲的话,我一直记在脑海中。在交通局工作的十几年间,我以已经退休的父亲为榜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卢氏县公开遴选巡察专员,我就把想报考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拖你后腿,只是有一点,在纪检部门工作,你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遴选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巡察专员。被卢氏县纪委授予反腐倡廉宣传先进工作者。
衷心感谢父亲对我的教诲,爱岗敬业,永无止境。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二
我的爷爷是个老党员,长期担任着大队书记,一当就是30余年。他真正是为了大家舍了小家,自己家的家务事都是奶奶一手管。退休后,村民因家长里短的纠纷也还是经常来找爷爷主持公道。小时候总觉得爷爷很严厉,对我的父辈很严厉,但是对待村里的人,他却总是最有耐心,也最没有脾气。记得一个深夜,我们在爷爷家都睡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平静;原来是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哭哭啼啼找到爷爷,双方争执不休,差点动起手,经过爷爷一番调解,终于在破晓时分,伴随着公鸡打鸣,夫妻俩破涕为笑携手回家。后来夫妻俩送来土鸡土蛋,爷爷无论如何都没收,还送了自己种的香瓜给他们。
,我读大学期间,在经过组织考察后,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已近古稀的爷爷得知后很高兴,不知疲倦地乘坐8个小时车程,来见证我的入党宣誓神圣时刻。我至今仍记得那天是6月10日,学院党支部书记得知现场来了位特殊老党员,主动邀请他上台讲话,爷爷用着地道的衡阳话给大家即兴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说:“选择成为一名党员后,就要铭记这个身份,按照誓词里所说的去践行。”正是爷爷对我的言传身教,我在研究生毕业后,沿着爷爷的脚印,选择了回自己家乡当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还在我第一天去村里报到时强调,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定要始终秉承风清气正,为村民办点实事,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摆花架子,多俯身、多学习。
“风清气正,处事之基”。一个有正能量的家风才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根基。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三
父亲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民。在我看来,父亲留给我的东西非常多,他那些印记在我心里的言行举止,那些村里人的好口碑……尤其是让我在做人做事时,油然想起他的谆谆教诲——做人要诚实、遇事要谦让,这是他老人家一辈子遵循的人生信条,也是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的老家是桔乡,做桔子包装袋、包装箱的小家庭工厂有很多。父亲在一家纸箱厂当了装卸搬运工。有一次,一个客户订的纸箱是精品箱,可是在发货的时候,却发成普通的箱,并且对方也收货了。父亲发现了之后,及时和老板把客户的货换回,不计工作报酬,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同时也为厂子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他们都说:“老叶是个实诚的人。”还有一次,原材料的厂家发来一批尺寸偏小的纸料,在卸车时,被父亲察觉,销售员随即掏出一沓百元大钞塞给父亲,父亲婉言拒绝了,厂家只好给换了货,一直问老板说:“这个人是不是你家的亲戚?”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件、一桩桩细小的事,得到了老板的信任。我想,这和他的诚实做人是分不开。
父亲遇事总是很谦让,并不是因为他懦弱,或是因为他胆小,与世无争,而是他知道,那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我们家曾经受过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在那一次,如果没有父亲在身边,没有他憨实的鼓励,让我在痛苦在有了生活的勇气,让我退一步,考虑公司的难处,换位思考。我永远记得父亲当时的话:“退一步,不是说我们畏缩,而是要为今后更长远的生活考虑,毕竟生活的路还很长很长……”每每遇到难事,我总会想起父亲的话。
“做人诚实,遇事谦让。”这普通的八个字,是父亲的人生信条,也是父亲留给我一辈子享用最宝贵的“财富”。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四
前,我上小学五年级,我家在村子里住,每天要走十多里山路到镇小学读书。一天放学后,镇上邻家大哥找到我,请我帮他捎包中药回村给大爷,我愉快地答应了。
一路上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快到村口远远看见大爷和父亲在家门前站着聊天。我一摸书兜,猛地发现药包不见了!糟糕,肯定是和小伙伴玩耍时掉道上了!不行,爸爸平时常教育我和哥哥做错事不要紧,但是要勇于认错和设法弥补,再说大爷等着用药呢,得把它找回来。不顾小伙伴们的劝阻,转身我就往回跑。一路耳边“呼呼”的风声,也不知跑了多久,到了山脚的井湾处,看到黄色的药包安静地“躺”在泉边。
捡起药包回头往家走,才发现天已经黑了。秋风吹过汗水浸透的衣服,格外的凉,起鸡皮疙瘩了,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乌云遮月,山上的树叶哗啦啦地响,蜿蜒的山路一片漆黑,又冷又饿的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往前挪,心里颤巍巍的。想起妈妈和我说的曾看见这条山路狼出没,想起前几天电视里演的阴森恐怖的白发魔女,想到不远就到乱坟岗了……越走越怕,越想心越乱,背脊寒凉,老觉得后面有东西跟着我,不敢回头瞅,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硬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走到乱坟岗了,看到黑乎乎的坟头上依稀有光射过来。鬼火!我吓得瘫倒在地,号啕大哭……那光越来越强,渐渐向我逼来。“有鬼啊!”我绝望地闭上眼睛,晕了过去……
“东东,东东……”一个声音从耳畔远处渐渐传来,是父亲的声音。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父亲温暖的怀里,忙抱紧他:爸爸,我看见鬼了!父亲用手抚摸我的头,扬了扬手中的手电筒:“傻孩子,不怕!不要自己吓自己,这世上哪有鬼,是它发出的光。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大爷和同学告诉我(事情的经过)了,做错事就要想办法弥补。东东,你做得对。走,起来跟爸爸回家。”
在明亮的手电筒光照射下,父亲牵着我回家了。不久,父亲因病走了,临走前躺在病床跟我和哥哥说了好些嘱托的话,那一夜我长大了。再没怕过走夜路,因为我一直牢记父亲那夜说的那两句话: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后来我努力地读书,大学毕业我又响应国家号召去当兵,退伍后考入家乡的市局,成为一名特警。这么多年,我一直胸怀坦荡的努力为人处事,每个执勤巡逻的夜晚都会很认真,因为我想和同事们一起做那道明亮的光,让躲在黑暗中的“牛鬼蛇神”们无处遁形,也照亮每位市民回家的路……(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五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风儿轻轻吹,拨乱了我的思绪。想起日渐衰老的母亲,想起母亲上个月被开水烫伤的手。
“姐,快点回来吧,咱娘烫着手了。”我是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才慌忙回家的。一进屋门就看到母亲手和手臂都缠着厚厚的纱布,一声不响地坐在沙发上。我急忙询问母亲被烫伤的经过,母亲什么也没说,黯然的神情告诉我她正经受着疼痛的折磨。我轻轻地拉起母亲绑着石膏的手,指甲好长,于是我拿出剪刀,十分小心地修剪着她的指甲,先一点一点地剪下那厚厚的指甲,再把剪过的指甲锉平。一边修剪一边留意观察母亲的手,这一双手又粗又硬,手掌间满布着老茧,掌纹也变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沟槽,粗糙的皮肤还渗了一层总也洗不去的泥色。握着母亲被纱布缠绕的手,再抬头望一眼母亲苍老的容颜,分明看到母亲的眼角溢出浑浊的泪水,顿时,一种无法抑制的酸楚哽咽在喉咙……记忆中一幕幕往事又涌上心头。
母亲的手是一双温暖有力的手。牵着儿时的我,感觉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从我记事起,父亲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家庭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瘦弱的她除了拉扯我和年幼弟弟妹妹还要耕作几亩责任田,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脸色永远是褐色的,犹如家乡泥土的颜色。炎热的夏天,当人们正在午休时,她却顶着烈日扛起农具去田地劳作,给玉米锄草,给棉花打药,给田地浇水……年少的我放学后总是站在家门口,等待母亲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披一身的疲惫从田地干活归来。每当农忙时节,她的手都会脱一层皮,但母亲从来不说疼痛,每天照样默默劳作。一到冬天,母亲的手指上就会裂开一道道深深的口子,十指浸满丝丝殷红。每当这时,母亲就会用胶布把手指头裹起来,以减轻洗碗、洗衣时的疼痛。每天还照样忙活着,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对我们微笑着说道:“人活在世上都会遇到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要往好的地方想”。
母亲的手是一双勤劳灵巧的手。母亲除了每日做饭、洗衣、养猪、喂鸡等操持所有的家务,还做得一手好缝纫活。每年的春节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时,总会看见母亲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左邻右舍的大婶、大妈赶制过年的新衣服。“年赶年、夜赶夜,三十晚上赶半夜”是母亲说过的一句话。是啊,母亲日夜的忙碌可以挣些零花钱来补贴家用。母亲还把裁剪剩下的碎花布头拼接,缝纫制成我和妹妹上学用的新书包,那一个个小小的三角形或者菱形,五颜六色的搭配,总是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自小到大,她很少和我说什么大道理,她就是默默无闻地操持这忙碌那,用无声的行动教育和感染着孩子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邻村的阿姨来做衣服时,把钱包丢在我家了,母亲不顾一天的疲劳连夜给她送到家里。母亲以自己的善良、淳朴与坚强,为儿女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在那艰难日子里,母亲那双平凡的手给全家人带来希望和快乐。
时光流逝,岁月沉淀,母亲早已不再是那个做什么事都充满力量的母亲。大半辈子的劳作,无情的风雨在母亲身上刻下沧桑的印记。 那一根根白发、一道道皱纹刻着她无私无悔的情感,她那双挪动迟缓的脚再也不是从前的铿锵,那双青筋嶙峋的手再也显示不出力量,甚至走路时步履也有些蹒跚。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似雨如丝,润物无声。我的父母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但他们用一个个“这样……”的言传身教告诉我如何做人。
这样的“傻”值得
记得有一年冬天,又进入了玉米销售的时节。辛苦一年的父母苦苦熬了几天,终于将玉米卖了出去,拿着手里厚厚的钱,脸上挂满了笑容。
父亲拿起钱开始数,数完一遍后,脸上挂满了疑虑。于是,再次迅速地数了一遍,脸色变得更凝重了。对母亲说:“钱不对,给多了3000元。”
母亲说:“你再算一遍,我再查一遍。”
结果还是多了3000元钱。面对这3000元钱,急需用钱的父亲却坚决地说道:“趁收玉米的人还在,马上送回去,别送晚了。”
父亲说完,连棉袄都没有穿就跑出了屋,终于赶上了收玉米的车,把钱还给了收货人。
这件事很快在全村传开了,大家都说我家人“傻”。
父亲听到后,只是淡淡地说:“钱有数,人心无数,这样的‘傻’值得。”
这样的“亏”不亏
住在一墙之外的邻居家,从前一年的冬天就开始准备盖新房子。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想到他们比我家整整多住了茅草房,很替他们高兴。
然而,最近经常看到一群人带着尺子在他家房子周围测量,邻居的脸上也挂满了忧愁。
一天,父亲对母亲说:“我决定主动把院子让出一米给邻居,让他家把房子盖起来。”
母亲听后,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邻居家因为盖房子空地不够,差半米的空间,造成房子一直无法建。
因为父亲的主动割让,邻居的房子很快建好了。住进新房子的邻居非常高兴,与我们家的邻里关系更近、更融洽了。父亲说:“这样的‘亏’不亏。”
这样的“事”要做
夏天,连续的暴雨让村里的田地都成了汪洋。
一天深夜,突然村部的大喇叭不停地喊着:“水库水位暴涨,快要决堤了,大家赶紧去抗洪!”
喊声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却始终没有人响应。第一遍听到喊声就跑到外面等待人员的父亲,足足等了十几分钟还没人来。他放下工具,来到村部,推开正在喊话的人,冲着话筒大声喊道:“洪水不长眼睛,它不会挑选人家淹没。不管你们去不去,反正我现在就出发去了,大家自己决定吧!”
喊完,父亲就拿起工具走向了水库河堤,开始了一个人的抗洪……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洪的人数变成了2个、3个、4个……最后,全村人都出动了。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洪水退去时,坐在抗洪大堤上的人们纷纷对父亲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父亲笑得非常开心,他对大家笑着说:“有些‘事’必须要做。”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流逝了过去,我也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父亲用一件件小事无声地感染着我,让我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一个能够真正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人。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二
母亲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妇女,她没有文化,总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在田间地头干农活。母亲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记得大集体年代,村里给全体社员分配了任务,家家户户都是凭劳力挣工分生活。我们家有五口人,奶奶年老昏花,腿脚不灵便,常年躺坐在床上。姐姐和我年龄太小,只能干一些家务活。母亲为了多挣点工分,好让全家人都吃上饭,每天她就和父亲推着架子车一起出门到地里,总是干最繁重的体力活,手里头从不停歇,勤劳的双手由于长时间的劳作,变得粗糙甚至骨头往外突已经严重变了形,手心上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回到家里,她顾不得休息片刻,就跑进厨房做饭。饭桌上,她总把白面馍给奶奶和我们姐弟俩吃,自己却吃红高粱面饼子。我很好奇,就问她:“妈妈,你天天吃这个红饼子,它真那么好吃?”妈妈抚摸着我的头:“好吃,吃着它耐饿。”我偷偷地藏了一块高粱饼子,趁他们出门上工,背地里吃了一口,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
有一年冬天,我在学校生病了,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母亲就不顾一切地来看我,她为了省下坐长途汽车的钱,走了30多里的路,来到了我们学校。
一位同学老乡告诉我,你母亲来看你了,就在学校门口。我快速地从教室向门口跑去。那时候正值放学,远远地,我就看到母亲站在学校门口,感觉母亲在人群中是那么扎眼——衣服破旧,还宽大得有些不合身。我提醒母亲,衣服太旧了。
母亲不好意思地露出憨憨的笑容,嘴里说道:“整天在地里干活,浑身上下都是脏兮兮的,穿着旧衣服方便。再说衣服大点,干起活来手脚利索。”
“听说你病了,我给你带了些钱和新做的棉被。你要吃好点,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生活费,只要你能吃出好身体,考出好成绩,就是再多的生活费,家里也掏得起。”
快吃午饭了,我准备给母亲在食堂打一份饭菜。母亲却死活不要,说她休息一会儿就回去了,让我一个人去吃饭。等我吃完饭,再次路过这里的时候,看见母亲手里正拿着一块高粱饼子吃着,我忍不住失声哭起来,泪水溢满了眼睛。
如今,我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全家的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我沿袭着母亲的习惯,穿着朴素,粗茶淡饭。
勤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母亲身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我。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我留下了好家风,成为我一生成长的生活准则。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三
父亲像一棵大树,支撑着我的家庭;父亲像一轮明月,照亮我前进的道路;父亲像指南针,在我迷惑的时候为我指引方向。
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村电工,负责镇上4台大变压器的管理和五六百户居民的用电管理及维修工作。他是1980年从事电工行业,到如今也有37个年头了。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主动为居民服务,时刻以居民的需求为重点,为电力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记得我上中学时,一个深夜,天空电闪雷鸣,突降暴雨,我们一家人都已准备休息了。这时,父亲的手机响了,“王师傅,河东村高压电线被刮倒的树枝压断了,整个村庄都停电了,下这么大的雨,河里的水位涨得也快,若不及时通电,开闸放水,明天大水就会漫到村庄里,200多户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将会受到威胁。”父亲在接到供电所的电话后,也顾不得加件衣服,立即披上雨衣,背上工具包,消失在雨中。“老王,你慢点,天黑注意安全。”母亲不放心地叮嘱着。
早上六点多钟,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衣服鞋子都湿透了,母亲心疼地埋怨着:“你这个人永远都是这样,公家的事你比谁都操心,心里只有村民,啥时能装着我们娘几个。”说着说着,母亲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我没事,这不修好就赶紧回来了,我是一名电工,就要处处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职责。”父亲倔强地说道。我也赶紧找衣服给父亲披上,用毛巾擦拭着他的湿发。
父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时刻感染着我,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学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员工作,天天面对的都是端茶倒水、打字复印一些无聊的工作,枯燥无味,没干几个月,我便失去了起初工作的激情和耐心。我开始向往起外面的另一片天空,心想如果坐在高楼大厦里工作是不是很有面子,是不是很轻松,于是我离开了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当踏入社会后,一切都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简单,这个时候我走入了绝境,心想这个社会哪里才是我的立足之处。这时我想到了父亲,想着想着,我便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爸,我前几天辞职了,这些天都借住在同学家里,同学爸妈也帮我介绍了几份工作,都不是我想要的,可我想上班的公司都应聘不上,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着说着,我便哭了起来。
“丽,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坚强,要学着独立生活,毕竟以后还要成家,爸也不能养你一辈子,终究还是要靠你自己。对待事业,要安下心来,热衷于某份工作,就要踏踏实实干下去,要懂得珍惜机会,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打拼,没有不劳而获的。不管以后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老爸都支持你。”电话那端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道。
挂了电话,我心里顿时明朗了很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父亲用他的一生为镇上的居民守护着电力事业,我也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后来,就来到了中铁四局,在这里,我勤奋刻苦,努力工作,再也没有刚出校门时的懵懂和莽撞,我要以父亲为榜样,争做一名优秀的筑路工人,为父亲争光。
到如今,我在中铁四局工作也快10年了,每当在单位拿到荣誉时,我都会和父亲分享,听到他在电话那头爽朗的笑声和鼓励的话语,我心里很是欣慰。
春节时,我第一次带着爱人到家里拜访我的父母,由于是跨省恋爱,母亲和其他亲属们都极力反对。在家庭会议上,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只说了一句,只要是女儿选的他就支持,他只想让女儿幸福,能不能留在父母身边都不重要。当然,这么多年,我的爱人也没有让我和我的家人失望,他一直对我疼爱有加,还非常孝顺我的父母。
7月,我们可爱的女儿出生了。当时,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我不得不回到工地继续上班,可是面对刚出生的女儿,我内心纠结万分,舍不得孩子,也不想给单位和领导添麻烦。父亲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孩子就放家里由他和母亲带,让我安心去上班,不能影响工作。于是,在孩子两个多月的时候,我便离开了女儿,奔赴工地,继续完成一名筑路人未完成的使命和责任。直到现在,一提到女儿,我心里都满是愧疚。
现在女儿3岁多,我父母带的特别好,乖巧懂事,已上幼儿园中班了,每天早上我都能在手机上看到学校管理系统里上传的学生签到照片,父亲拉着女儿的手在门禁处刷学生卡的场景,照片里的父亲背也不是那么直了,也没有年轻时的精神头了。
就这样,父亲不仅养育我长大成人,还把对我的爱延续在女儿身上,他的一生为我倾注太多,我深深爱着我的父亲,他永远是我心底的那盏明灯。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四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记得从我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告诉我们贪小便宜会吃大亏,做人要清白正直。
新中国成立前,战乱频仍,我爷爷跟我奶奶在逃难时走散了。奶奶独自一人带着四个儿子沿街乞讨,艰难度日。新中国成立后,日子刚渐有起色,又遭遇自然灾害,我家生活异常艰苦,地里野菜全没了,树叶全没了,树皮光光的,树可怜的全都枯死了。
奶奶说:“好多次已经绝望了,但看看身边可怜的孩子,于是,又咬牙熬过来了。”
但即便如此,奶奶仍叮嘱孩子:“家里虽然穷,但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再喜欢也不能要,更不准拿别人的、公家的东西,更不准偷。做人要有骨气,就算讨饭,哪怕饿死,也要做正直清白的人。”
后来,奶奶送二儿子去矿上工作,三儿子当兵去兵团。我父亲是长子,奶奶让他跟着一位老中医当学徒。
起初,老中医那儿有好几个学徒,老师傅为考验他们,就在客厅里故意放了一沓钱。
当时,我父亲是其中最勤快最努力的学徒,他用心打扫房屋庭院,功课刻苦认真,嘴巴又甜,腿又勤快,而且从不碰客厅的钱,虽然他知道家里有多么需要钱。
老师傅对我父亲爱如其子,倾心相授。他称赞我父亲,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都能不为利益钱财所动,实属难得。
正直清白,是奶奶留给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家人代代相传,获益无穷。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五
我的父亲田国华是河北省保定人,他1938年12月参加八路军,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当年入伍时他只有15岁,没有分到战斗,而是分在兵工厂当学兵(学徒工),从此跟随兵工厂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兵工厂是日军要打击的重要目标,因此兵工厂不仅要隐蔽,而且需经常转移。在居无定所的艰苦的环境里,父亲学会了车工、铣工、刨工及机械设备的拆卸与安装。父亲的工作十分紧张,夜里睡觉不脱衣服,因为还要轮流站岗放哨,以防不测……不仅如此,兵工厂还要与日军交战。1942年,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秋季大扫荡。兵工厂把机器设备分解后,藏在水塘里。紧接着人员“化整为零”,以班为单位打游击,与日军周旋。父亲虽是一名工人,但首先是一名军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战斗中,父亲多次负伤,红色《革命伤残军人证》记载着负伤经历和伤残等级:“在河北省完县与日军的战斗中,左腕部枪伤,左臂子弹贯通,二等乙级残废。”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和他的兵工厂驻扎在福建省南安县,不久,他奉命入朝。“雄雄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禄江……
1958年,父亲随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军械修理厂从朝鲜回国,为了支援江西建设来到江西。他所在的军械修理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更名为江东机床厂。
记得在我读小学时学会了著名歌曲《游击队之歌》,歌中唱到:“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父亲听了之后对我说:“这首歌,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不乏浪漫的色彩,是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精神食粮。其实,需要的大批武器弹药,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尤其是地雷、手榴弹、炮弹等这些极易消耗的弹药。靠打仗缴获敌人的装备来补充,只是一小部分,数量有限。”接着,父亲骄傲地说:“在黄土岭战役中,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阿部规秀中将,就是被我们兵工厂制造的炮弹炸死的,我们的兵工厂为一次次战斗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受父亲的影响,我立志像父亲一样扛枪保家卫国。有一天,解放军某部政委来到我家,他是父亲的战友。我吵闹着让他带我走,父亲和战友考虑到我年龄还小,没有同意。可是,等我到了应征入伍年龄,却成了近视眼,但我仍然想参军报效祖国,于是我给那位政委写信。我想,他是政委,或许可以特殊照顾我一下。父亲知道后语重心长地说:“近视眼参军,会拖累,减弱战斗力。保家卫国不仅仅是当兵的事,每一项工作都为了民富国强这一总体目标,在不同岗位上尽不同程度的义务。战时前线依靠,后方依靠百姓支前,军民鱼水之情是我军战胜敌人的法宝。”父亲的一番话,使我豁然开朗。
1980年我进入江东机床厂装配车间干钳工,那可是又脏又累的工种,晚上还经常要加班。因此我想让父亲岀面,找有关领导给我换个轻松的工作岗位。父亲没有去讲情,他严厉地说:“你年纪轻轻,这点苦算啥?与我年轻时比,算是生活在福窝里了!”
艰苦的环境能磨砺人的意志,成就自信。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刻苦钻研技术,很快熟悉了产品生产程序,掌握了机床的装配技能,适应了工作。几年后,厂领导把我安排到产品质量检验员的岗位上,对出厂的产品进行把关。
大家晚上好!
来自汪家小学的曹红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好家训,传承好家风。
首先,我想提个问题: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青年与国家的关系?我认为可以用这个字概括,那就是“根”。我们青年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炎黄子孙”,而“华夏民族之根”是我们最自豪的名字,国家给了我们稳稳的安全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国一体的当下,家与国,密不可分,家风好才能民风淳、国风正。
唐代诗人罗隐有这么一句诗流传于世:“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该为子孙谋什么”?在当今重家教、传家风的时代,长辈们留下的绝不能仅仅只是物质财富,还应有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它们潜移默化的被铭记,这才是为子孙留下了真正的财富。
纵观现代社会,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培养出的子女拥有独立自信的品格,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相反,一些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做出许多危害社会的事情,比如,贩卖毒品、抢夺偷窃、打架斗殴等等不良行为。究其原因他们的家庭有共性,那就是或多或少的有亲情缺失、管教缺位,这些孩子通过未管所的教育和改造,行为规范得到了很大的矫正,这就是好环境也能使坏孩子变好。
家风是仁义礼智信,或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更或是顶天立地体善良,自立自强不忘本。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总是对我讲述一些赞颂勇敢、正直、善良的故事,有博学多才的“南溪先生”柴中行、多奉献少索取的“万年烛光”何子策老师、自身清贫却拾金不昧的司机闫长河、70年风雨塑家风的周景祥等等这一个个故事中,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它们就像是温暖的阳光把我的世界照亮,又像是春风化雨,让我的心灵变得澄澈。慢慢的,在我的大家庭中就形成了积善明德、谦恭礼让的家训。都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教化出什么样的人,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一次长远修行。
在我看来,“言传身教”是父母奉行的一贯教准则,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碰,他们一有空闲时间就陪伴在长辈的身边,照顾他们,努力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晚年生活。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孝悌为先、讲究孝道。《曾国藩家书》中曾提到,“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一字一句,我们在文字中与圣贤对话,在生活中接受家风“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让思想受到洗礼,让内涵得到提升。
树立正派、健康、积极的家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承者,为此,我们不仅要牢记于心,更要身体力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唯有如此,传统文化之火才会永不熄灭,五千年灿烂文明得以不断传承。
父亲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任何时候都要替他人着想,要与人为善,要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邻里家“混饭”,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能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父亲总是执事人,记账、接待宾客、安排宴席等等,总是井井有条,安排得妥妥帖帖。回家的路上,我仰着小脸问父亲:“全村人的事,为啥总是让你帮忙?”父亲总是笑着说:“孩子,一个村就像是一个家,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要去帮忙。”父亲拉着我的手,我感到父亲长满老茧的手热乎乎的。
父亲常说:“一招鲜,走遍天。”刚开始,我不懂啥意思,经过父亲的讲解我才知道,每个人都要至少掌握一门技艺,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才能成为有用的人。由于父亲有些文化,写字、画画都被乡邻认可,谁家盖了新房,要画门楼或影壁墙,就来家里邀请父亲。每次父亲总是满口答应,还拿出他平时收集的各类图案供邻里选择。父亲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作画,经常是一站半天,我便在下面观看或玩耍,当一幅幅图案在父亲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时,我真佩服父亲的手艺!
父亲常说:“做人要言而有信,以诚待人。”现在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警醒我,规范我的一言一行。记得在的最后一年,我回家探望父母。那时的父亲已患有脑梗后遗症,行动要靠拐杖,说话时也变得含糊不清。中午刚吃过饭,父亲一边用手召唤我,一边嘴里说着让人难以听懂的话,我赶紧走到父亲身边问他有啥事?母亲坐在一旁说:“去年你父亲患脑梗前在响堂寺山下碰见了摆凉皮摊的老同学,人家非让你父亲尝尝自己做的凉皮,父亲推辞不过,就吃了一碗,当时身上没带钱,后来他一直惦记着去还账。”我问多少钱?母亲说:“一元钱,街上都是这个价。”我笑着对父亲说:“老同学请碗凉皮还给啥钱呀!我开车去油钱也不止一块钱。”父亲变得不高兴起来,我只好开车拉他去还账。回来的路上,看着父亲开心的样子,我理解了他的“坚持”。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三6班的高迎峰。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中,告诫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他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方可前行。一个政党如此,一所学校、一个学生同样如此。初心就是让我们当初心潮澎湃的念想,是让我们甘愿卧薪尝胆的理由,是让我们能够逆流而上的动力。初心在这里指的是最初的理想,对我们学生来说我们更要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在高中三年中时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以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求学问难的精气神。三年后不为此而后悔,惋惜。
不忘初心,需要我们始终葆有一颗平常心。诚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追梦路上我们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守正刚毅,笃实坚定”的精神,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方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绝地反击,上演最强逆袭,光耀里约,惊艳世界,完美诠释了激荡三十多年的“女排精神”,全国上下无不为之振奋!“女排精神”的真谛,既有“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不屈之心,更是淡然面对困境、坦然面对顺境的平常之心。倘若我们始终可以做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必可在求学中体验成长的过程,在探索中享受求知的快乐。
不忘初心还应该朝气蓬勃,有着青年人敢于担当一切的勇气。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讲过:“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对于我们来说,学会责任担当,应该是我们即将走近大学,走向社会的开始。
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经常反省自己,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每日三省吾身,修正人生航向,以实现人生目标的初心。这样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不忘自己的初心。让我们忠于初心。始终铭记缘何出发的信仰,不改坚守志向的信心;不仅做实现“启中梦”的一块基石,更要做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一块磐石。让我们守住初心。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常存善念,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来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做为启中的一分子,将自己融入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追求卓越,追求崇高,不断实现,不断超越!这就是我们的启中人。
愿习总书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话语始终在我们耳畔回响。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明天抹一份新的色彩,添一份新的气象。
早上好!
又是一年春光好,莫负韶华乐读书。
唐代诗人王贞白说:“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报告,触目惊心。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6本。其中,10.2%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5.4%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这个数据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数据让人汗颜。以148分高分勇夺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同学说:“书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从小我妈妈就爱给我讲故事,我对阅读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也说过:“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说到底,我们对于语文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善于阅读、写作与表达的现代人。”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而随着人渐渐长大,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那么,怎样去阅读呢?就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二遍精读:以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铺垫与伏笔;如果还能再读一遍,我就会抽时间写一些类似专题研究的心得,比如对整本书思想的一个探讨,或者对书中某种表达的质疑。我认为,只有当你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书本时,它于你才算得上有意义。以往人们总是认为阅读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其实,阅读更是一种体验,一种领悟,一种精神历险。
阅读是生命之间的对话,是生命之间的认同、交流和碰撞。在阅读中,我们体悟文本中所蕴涵的生活底蕴和生命信息。我们生命中拥有的,我们会予以认同;我们生命中没有,但能赞同的,我们就会欣然接受,并内化到我们的生命中去。
阅读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在于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修养一颗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心灵。大儒朱熹对阅读有妙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第一、 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诗书气自华。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阅读也许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阅读也许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阅读也许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缜密的逻辑,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都环拥着阅读者。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使文字具有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
第二、 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文思如涌泉。
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我也知道,大家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光怕不行呀?得想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海量阅读。读书过程中,让你欣赏到许多优美的词句,在写作时,就可以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长此以往,便会积累丰富的知识。就像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一文中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实这道理并不深奥,难的不是我们不懂,而是很多人虽懂却不这样做,或者只是要求他人而不要求自己。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都会在合适的时候内炼成你的素质。在这里,我呼吁大家多点纸质阅读,少点电子阅读。长时间看手机后我们往往会感到非常疲劳而且有损视力,这是因为手机存在一定的辐射。纸质阅读的好处在于:只要带在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没有手机时,也可以看书;相对于电脑,对眼睛伤害不大;读纸质书时可以很有情调,喝杯咖啡,茶水或边看外面的风景边看书;书面阅读会给人一种电子阅读所没有的感觉,感觉很踏实,很享受。
第三、 阅读可以深化我们的思想境界,诗意地栖居。
张载在“横渠四句”中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旨在激励同学们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当你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法判断时,书籍会使我们毫不犹豫的作出理智的判断,不为蝇头小利而动,不为艰难险阻所困,扎扎实实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一个勤奋、诚信、高尚的人。
也许有的同学可能会问: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哪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愿意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做完功课以后,放假休息的等点滴时间来读书。阅读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阅读本身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调剂方式,还是让人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超脱出来,撇去琐碎之事给人带来的躁动,从而进入内心思考的一个无可替代的路径。
清代戏曲家唐英写过这样一副律己联:“未能随俗唯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
阅读不仅能开阔一个人的知识视野,还能开启心智,滋养心田,充实精神家园。阅读的时光是宝贵的,有诗书相伴的时间是美妙的。同学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遍览内心的风景,体味人生的韵味,不妨从阅读开始吧。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体现了国家对广大中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应该依照《规范》,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个方面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许多同学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同学间团结友爱,遇到老师主动问好,看见杂物及时捡起,看到乱涂乱画立即制止,听到不文明话语马上提醒,包干区打扫干净整齐,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等等。可以说,文明行为在我校作为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并被广泛推崇。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部分同学身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课间追逐打闹,楼上楼下上蹿下跳,肆意破坏校园良好的秩序;随意丢弃食品袋和面巾纸;个别同学的发型、穿着与学生身份不协调;还有故意损坏桌凳和在桌面随意刻画现象;不听劝阻骑电瓶车上学;作业拖拉,甚至抄袭;等等。所有这些都与我们中学生身份不相符,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学生内?请大家努力做到“四爱”:
一要爱自己。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促的,不要就这样皱着眉头虚度了,太不合算了。父母总是在耳朵边唠里唠叨是因为他们关心你,同学在背后说你坏话是证明他们还时时记得你,学习退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能赶上了。作为中学生你要笑,要告诉别人你是幸福的,你是有活力的。要珍爱生命,要知道你身上还有“孝敬父母,报答老师,建设祖国”的重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3、26、37条就关照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二要爱别人。当你只做到爱自己却不爱别人的时候,那你的爱就是自私的,就是卑微的。因为爱是相互的,就像照镜子一样,只有你向“她”笑,“她”也会向你笑。《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9条告诉我们要爱老师,第10条告诉我们要爱同学,第27、29、30条告诉我们要爱父母长辈,第31条告诉我们要爱客人,第8、34、40条告诉我们要爱其他要帮助的人。当然,那么宣传邪教、偷抢拐骗的坏蛋我们是不值得爱他们的,理都不该理他们,更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作为中学生你要分得清善恶,不要没头没脑地掉入别人的陷阱。
三要爱学习。因为我们是中学生,所以我们要不得把学习放到最首位。《中学生日常行为》第17条、18条都有要求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并按时完成作业。我们正处于记忆、理解能力最佳时段,我们应好好把握这个时期,努力拼搏,不断创新,免得以后老了想学也学不了,才后悔莫及。课余时间我们还应多看些书,不管怎样书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上网聊天,打游戏却不是,当然,对于电脑啊,互联网啊大家还是应该接触的,毕竟他是未来人们生活的主流,但同学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手中握住的才是真实的,千万不要沉迷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四要爱“美”。爱美,是很正常的事,但什么是美?或许你今天染个发,穿件新衣服,甚至化个妆,大家都说你好漂亮,注意,是“漂亮”而不是“美”,因为这种所谓的“美”是转瞬即逝的,过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或是几年人们是会遗忘的。但一个由内而外的美是永存的,那是一种气质,一种感觉。如果你想让别人永远欣赏你的“美”,就必须拥有一颗美好的灵魂。一个中学生,仪表应该大方,但决不是故装成熟的装扮,就像跛脚的人偏想表现矫健,那引来的就只有讥笑了。
童:怪不得我的妈妈经常说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来规矩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张:是的,那我来问问刘熠凡,你家的家训家规是什么?
刘:我的妈妈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很孝敬。每到换季的时候,妈妈总会问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没有衣服,没有的话我的妈妈就会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买了。每逢过节的时候,我的妈妈总会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一些蔬菜,鱼肉之类的。但是有一次我看见妈妈只买蔬菜水果,不买鱼肉了,我就说:“妈妈,你这次怎么不买鱼之类的啊,不会是舍不得钱了吧?”妈妈很平静地对我说:“为家里的老人花钱,花多少都是应该的,我们身为子女,就应该孝敬长辈,把长辈放在心上。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在后悔,那是迟了,着几天奶奶咳嗽不能吃腥的东西,多吃点蔬菜才好。’我使劲地点点头,心想:原来妈妈这么细心啊,这样的孝敬长辈才是真正的为老人好,才不是敷衍行事。我从妈妈身上学到了用心对待长辈。张:怪不得你对老师也是那么有礼貌。那么尊敬老师。原来受到妈妈的影响。那么俞激扬你呢? 俞:我的妈妈经常对我说,吃饭的时候不要有声音,让长辈先坐下来,不要总是吃自己喜欢吃的菜,也不要用筷子在碗里翻来翻去找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要把米饭掉到碗的外面,要保持桌面的干净。我想我们的同学爸爸妈妈可能也说过类似的话吧!我妈妈还说这是我们中国的餐桌文化,餐桌文明。
童:是的,我的妈妈也说过,我的妈妈还经常说,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大家在一起就是朋友,互相包容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妈妈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人,我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宽宏大量,学会了包容。张之琳你呢?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的讲话题目是《劳动最光荣》。
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亲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的确,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因为劳动,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发展。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下去。在我们的学校里每天都涌动着一群值日的同学,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同学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貌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能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学习。但是我们也经常发现我们身边的一些不爱劳动和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行为:有的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什么事也不干,全靠爸妈伺候着;值日生把教室校园、班级打扫的干干净净,有的同学却随手扔下垃圾;父母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有的同学随手倒掉;老师辛辛苦苦的备课,口干舌燥地讲课,可有的同学却不认真听,不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这些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记住下面几点:
一、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
学习也是一种劳动,我们要时刻铭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获得的知识都是老师诲人不倦的教育和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我们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将来才能为祖国,为人民做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叠,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整洁。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三、我们要尊重每个劳动的人。
无论是农民工,科学家,清洁工还是教师,他们都殊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让我们一起尊重别人的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用我们的行动来美化我们的家园校园吧!
【九月国旗下讲话:传承好家风】推荐阅读:
九月励志国旗下讲话:家风润心灵12-03
国旗下讲话稿:《感恩九月》06-12
九月份第一周国旗下讲话07-04
九月九重阳节讲话稿06-16
九月赞歌10-07
九月九教案10-11
九月开学季11-19
九月作文12-08
九月的优美句子07-15
金秋九月优美文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