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策略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共10篇)
《做有策略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在读了邹斌写的《做有策略的教师》这本论著后,感觉受益匪浅,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谈,拓展了思维,提供了方法,指点了迷津,在共鸣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尤其是其中之一的策略:强调教师要“学会真诚地赞美”这一篇给我很深的感触。在这里就这一话题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作为老师,让我们用真诚、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和指责,让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真诚地去赞美他们!同时,鼓励•赞美•欣赏是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教学中应运用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是我在新课程教学中遵循的教学方法,它也是联系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
中国著名教育家周宏曾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这也是现在很多专家所倡导的赏识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美国心理学家特而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他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基于这两种动机,若要让学生能积极进取、刻苦求学,老师应该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各方面优点。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的确,一则情理交融、激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曾赞美学生:“You are very beautiful!”(你很美丽),或You are the best!(你是最棒的!)“鼓励学生。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赏识学生,去鼓励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心情愉悦、精神爽朗,这种参与研究型激励教学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赞美是对学生优点、美德或成绩公开的一种激励手段。它作为一种有声的”阳光"操作工具,应发自教师的心灵深处,是情感态度自然而然的流露和表现。只有在真诚、具体、准确、合理以及适时的基础上,表扬才能发挥其固有的魅力。真诚地赞美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常常气得火冒三丈,然后再气急败坏对学生批评,但是我知道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是适得其反,况且生气对自己的身体心理都有很大伤害。其实,当我静下心来解读学生时想一想,学生何尝是愿意犯错误的呢?
我班有个学生,性格倔强,好动好招惹别的同学。我就仔细观察、分析他的表现,觉得他的品质不错,在一次小组长会上,我对该生的评价是:“胡伟同学尽管是我班上的不稳定因素,可他拾金不昧,敢于承担责任,有正义感、有号召力。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进,那就将成为一名很有特色的好同学。”当小组长把我的话告诉他后,他在一学期内完全变了,变好了。可见,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记得教育家周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逼出这么多坏孩子,说到底就是一种挑毛病的教育。中国家长都充满着一种功利心态,我们中国父母爱孩子,更爱面子,常常因为面子却伤了孩子,可奇怪的是,我们所有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从不攀比,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心态,而是一种“花苞”心态。“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才是真爱。孩子学说话时都是含混不清的,可是所有父母打心眼里的态度都是“太好了”,说话不好本来是很严重的缺点,可是在父母眼里——“可爱的缺点,未来的优点”,说话迟的孩子还贵人才语迟呢,“走路不稳”——太好了,因为这是未来矫健步伐的花苞。在教师无限欣赏鼓励和赞美的眼中,所有孩子内心都充满着骄傲、安全感。所以,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没有一个差生(当然指正常的孩子)。我认为,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从本质上讲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是不是也该受到些启发。
一段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句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老师能巧妙的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那么每位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精神爽快,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教育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赞美要具体、要事出有因。赞美不能泛滥,教师赞美学生要言之有物,并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如有一位老师赞美一位学生说“你是一个好学生,你最近表现得相当不错。”这种缺乏具体内容的称赞,很难有激励性和影响力。而另一位老师赞美一个学生说“你近半学期来学习勤奋,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向老师请教,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那效果就不同了,它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进步的原因及今后的努力方向。那效果就不同了,它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进步的原因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一个平常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因回答了一个较难的问题,我表扬他:“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都被你想出来了,而且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为你的精彩发言而鼓掌”下课后,他竟自跟着我出来,用一种很小心满怀希望的神情问我:“老师,我真的很了不起吗?”我面对可爱稚嫩的小脸蛋儿重重的点点头:“对,有进步!”他顿时充满自信的“耶”了一声。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见学会赞美学生这种方法何等重要。
这些小故事看来亲切,很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镜头,有的案例更类似于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蕴藏着以下“三真”:
1、真实的生活:全书是厦门外国语附属小学七位青年名师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让你感受他(她)就是你,你就是他(她)。
2、真挚的情感:平日自己不能言、不宜言,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可在此找到踪迹。
3、真切的智慧:面对顽劣孩子应有的智谋,面对优生需具备的睿智,面对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须的理智,以及生活中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智略……各种智慧都在此交锋。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两个小故事:
第一,叶隽老师的《我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吗》讲的是:周末里和家人一起在公园里散步,她叫自己的小女儿不要怎样,又不要怎样,但是没效果,最终还是由女儿的爸爸告诉她要怎样怎样才取得了好效果。此事引发了作者的思索: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真的不能跟孩子说否定句吗?
事实上,对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时机或情境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应该成为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出发点。大体上,应该以赏识孩子为主,以批评孩子为辅,实现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辩证统一。不讲孩子的具体情况,一味地赏识孩子或一味地否定孩子,都是走极端,都是偏颇的,都会走到教育的反面。
第二,林友深老师的《改变一小点,前进一大步》讲的是:教师对一位不爱交作业的学生的改变。这个改变说是一小点,其实也不小,就是把辅导做在前面,减少答题的难度。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对于文中小盛这类的学生,这种做法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以前没想到呢?这是因为教师往往会复制自己旧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以惯性重得自我,以至于缺乏教育创新意识,根本意识不到面对新的学生新的特点。所以要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追求新的教育效果。改变一小点,体现大智慧!
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涤荡了我的心灵,引起我长久地思考。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是教师对于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
如此可见,教育呼唤教育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呢?
一、智慧来自健康阳光的心态。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好的心态是关键。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
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二、智慧来自知识的日积月累。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实践。
我觉得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教育在线、中国知网、特级教师家园的网页等,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经常阅读名家教育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三、智慧来自对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要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四、智慧来自与他人的精诚协作。
常言道:两人智慧胜一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
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温暖”一词,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那句“让我们温暖的绽放”。怎么让教育变得有温度,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温暖,我想,不是简单的喊句口号而已,而是应该在属于自己学校的教育理念下,给孩子更多可能的实践,让教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教育,而是如方校长所言:“教育还应有一些更深、更长远的看不见、摸不着、一时发现不了甚至永远都无法量化和具体化的东西。”
在方校长的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王崧舟老师的那句: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慈悲应从心起,教育也是如此。而现在的很多时候,教育变得有些急功近利,变得有些让人看不清楚。我想,对于教育,确实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怎样才是好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对学生有用并能影响学生的教育。
在方校长的文章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教学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学生喜欢老师开始。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学生喜欢学校开始。”这话说的一点儿不假。还记得在东小交流快结束的时候,和几个学生在办公室闲聊时,一个姑娘对我说道:“陆老师,我们原来的数学成绩不太好,你知道为什么你教了我们以后我们的数学成绩变得很好吗?”回问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喜欢你呀,所以喜欢数学呀。”一句“喜欢你”,瞬间融化了我的内心。是呀,我们的教学希望不就是希望能得到学生的喜欢,得到他们的认可,继而让教学这个事情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吗?
教育是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需要时间。教育会像种子一样,埋在人的心里,等到温度、湿度、养分等条件适宜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另外,在方校长的文章中我似乎看到了我们叙事者团队的影子。“有希望就有动力,有风景就会行走。让教师知道前方还有更好的风景并且不是他们一个人在行走,这样,教师的职业倦怠或许就不会来得比较早、比较急。”我们的团队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了一群人在共同行走,才造就了现在的叙事者望亭团队,才有了为之共同努力的动力。
《做有策略的教师》读后感高凤绪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
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读《做有策略的教师》的感受,我读书演讲比赛的题目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拿到这本《做有策略的教师》,细细读来,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死板的教条灌输,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犹如坐在身边的同事跟我娓娓道来,在《难忘零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文中,我获得了强烈的共鸣,增强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践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信念;而在《使数学活起来——跳出数学教数学》和《一张纸有多厚——营造趣味课堂》的轻松阅读后,我对数学教学又产生了新的思考。
《难忘零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文中怀特老师的做法,不禁让人拍手叫好,让学生在零分中,感悟让大脑休眠的糟糕,在零分的获得后痛感教条主义的懊恼,在这种极端的反差中“质疑”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可以说到达了“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境界。怀特老师的教育智慧令人景仰,作为他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幸运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精彩呈现吗?因为给了学生质疑的平台,在课堂上学生说《木兰从军》写得文不对题时,我才有机会引领学生领略铿锵有力、言简意赅、辞约义丰的语言凝练美;而在清新唯美的《云房子》里有学生提出“没有了,没有了,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太啰嗦,也给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带来了新的深度。
《使数学活起来——跳出数学教数学》和《一张纸有多厚——营
一、让简单更为简单
很多教师在一开学就犯了一个错误:制定乏味的纪律。学生会因此迅速估量自己在班级里的情况,并弄明白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逃脱惩罚。一旦你有通融的先例,那么就很难有良好的课堂管理和严格的课堂纪律。
二、公正是一把钥匙
对你是否公正,学生们有着自己清楚的认识。如果你期望得到尊重,就必须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如若不然,你将被那些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牢记在心,这些学生也将不会遵守你制定的规则。必须明确的是,如果你最欣赏的学生犯了错误,他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
三、处理课堂破坏要短
当你碰到课堂上的破坏情况,你要尽可能利用课堂上短暂的.中断立即去处理。如果学生正在讨论他们的事,而你正在组织一个课堂讨论,试着去问其中一个人一个问题,使他们重新回到讨论的“轨道”上来。要是你完全终止课程而去处理出现的破坏情况,那你就占用了其他学生的宝贵时间。
四、在学生面前避免对质
无论何时在课堂上出现对质,都会有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作为老师,很显然,你需要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但不管怎样,私下里处理纪律问题要比让一个学生在全班同学(朋友)面前“丢面子”强得多。抓一个违反纪律的典型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尽管其他学生可以从中得到认识,但你可能会失去在你班里教育那个学生的任何机会。
五、用小幽默处理糟糕情况
有时候,让大家笑一下可以使一些事情回到正常的“轨道”。但是很多情况是,教师混淆了挖苦和有趣的幽默。幽默能迅速影响班级的情绪,挖苦却会伤害到你与被挖苦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用你最恰当的判断力,辨别什么会使一些人感觉有趣而另一些人认为受到了攻击。
六、对班级保持高期望值
对你的学生的行为赋予期望,但不要让他们陷于混乱。告诉学生什么方法可以做好。当你开始一天的工作时,把你的期望告诉学生。如你可以说,“在这个全组的会议上,我希望你们发言前先举手得到同意后再讲,也希望你们相互尊重并认真去听别人在说什么。”
七、避免空闲时间出现
教师应该避免空闲时间的出现。你可以开个先例,就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关于你的题目或者理论,去避免某些闲聊,提醒学生超过计划了!当然,或许你那时有太多的借口,你可以从不提前讲完课,你不会让空闲时间出现。你也可以加入其他地方的一点课程来占用出现的空闲时间。
八、切忌喜怒无常
作为一名教师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假设有一天你忽略了不端的行为,而第二天对一些人所犯的小错误却暴跳如雷,那你的学生很快就不去尊重你。学生有权利期望你的行为在每天中大致保持一致。喜怒无常是不可取的。一旦你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就可能很难再引起学生注意并让他们对你满意。
九、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
你需要有选择性地制定规则,你也一定要让这些规则很明确。应该让学生了解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不可以被接受。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明确违反规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并预先让学生了解。
十、开始崭新每一天
有一天,我请了几位幼儿(包括晓雨)上来帮我从玩具里找出“0,1,2,3,4,5,6”的数字各7个来,然后每个数字都用丝带穿上。晓雨说:“老师,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弄来做我们班的进区项链的?我们带上这些数字宝宝项链就可以进不同的区域里面去玩,老师对不对?”我回答“你是怎么知道我要用数字做进区项链的?”“因为我们班之前用的进区卡是用瓶盖做的”晓雨又得意洋洋的接着说:“老师,我识破了你的阴谋了”。是啊!我们班之前用的进区卡是用瓶盖做的,后来想着换用玩具数字来做进区卡。晓雨能想象牵移到此上来,可想而知,孩子的进步有多大,可塑性有多大!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愿意和我们交朋友,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孩子在说话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而不是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语,毫无顾忌他的感受,而不是漠视或斥责,讥笑。如果这样做了,有可能会封闭孩子的心灵。他们就不会畅开心扉,那么他们还有倾诉的欲望吗?如果学生封闭了心灵,我们就无法靠近学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样会使我们的教育治标不治本。在《做有根的教育》一书中,徐建华老师说了:“学会倾听,让我们成为学生眼中‘真正可亲的人’让我们对学生的了解不再至于表面”P29
所以,我们要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我们要做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
本周末教育局组织全区语文教师前往北京参加“魅力教师 经典课堂”语文教学研讨会。而我作文其中一员也有幸参与其中,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只能借用司马迁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此次研讨会共聆听了四堂精彩纷呈的课,可谓受益匪浅,令我最震撼、最受启迪的便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一堂《孔子游春》。这节课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王老师的课堂,更看到了教育家孔子的课堂,我深深的体会到,孔子不愧为教育名家。王老师讲授《孔子游春》时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关键点。他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甚至由此将文章改编成一篇诗歌,引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地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在课的尾声部分,王老师感叹道:“我多么向往成为孔子一样的老师!”而此刻在台下听课的我也在心中默默感叹着:我多么向往成为您这样的老师啊!
王老师的课让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课在讲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这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而我深知自己从各方面来讲还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任重而道远。通过听王老师的课和讲座,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另外,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王崧舟老师在上课时,他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课堂上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闻堰镇小 许金海 素养,也称修养,属于道德的范畴。人文素养是指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这个人的文明程度。
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心理健康,乐观向上。他们很少为自己的权、名、利而发愁、沮丧、忧虑,甚至奔波、忙碌。他们安分地坚守着自己平平凡凡的工作,陶然于自己清清淡淡的生活,因而,教书育人的繁杂工作他们做得有张有弛、有声有色,忙碌而有条理,沉着而有节奏,清贫而又充实。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就自然会感染着学生,师生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能给一所学校带来团结,带来智慧,带来创新,尤其是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教师的人文素养,的确是一种博大的教育资源。让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情趣高雅,精力充沛。他们谈吐文明,兴趣广泛,平易近人。他们有着高雅的生活和工作的情趣,追求着较高的生活和工作的品位,有着十分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而,他们始终以自己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充满着工作的热情,涨溢着生命的激情,闪耀着人性的魅力,对学生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感情丰富,充满爱心。他们尊重同事,关爱学生,体谅领导,善待家长„„因而他们也必然获得了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这样的教师,浑身透露着一种亲和力,很有人缘,走到哪里,都会博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感、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豁达自信,敢于创新。他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充满了自信,面对工作的困难能沉着地应对,遇到工作的挫折能坦然地处之。他们敢于跨越教育的陈规陋习,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教学改革中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学校的教育发展,实在离不开这样的教师„„
一、职业价值
建构和谐社会,首先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而培养和谐发展人的基本方式便是教育。教师自身素养是否和谐,对于学生素养是否和谐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现代教师整体素
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师道尊严”,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通俗形象的概括。这种传统虽经现代化观念的洗礼,依然没有动摇其根基。学校“从严治校”,教师“从严治教”,家长要孩子“听话”的训诫,都在强化着教师的专制权威,同时也培养着学生的奴性,造成师生关系的严重不平等。媒体已经披露的教师给学生脸上刺字、逼迫学生相互打嘴巴,都是极端的例子.在这些极端的例子背后,还有大量的司空见惯的有损学生人格、剥夺学生权利的现象,比如罚站、罚做作业、停课之类的处罚,比如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跑动和大声讲话的校规,比如逼迫学生在周六、周日上课的措施,这些现象还常常打着“教育”的幌子,似乎还是“为学生好”。
从人文的角度看,学生首先是“人”,不是等待雕琢被动塑造的“物”,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设计和规划自我。诚然,学生处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实施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学校的规章,班级的制度,是学生团体意志的具体体现,必须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要经受学生的评判。学生组织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即使学校教师认为有效的教育方式,目的也许是“为学生好”,但也必须获得学生的“现场认同”,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要相信学生“向上”“向善”的天然本性。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时代流行用语,展示出了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4)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
《做有智慧的教师》 这本书是7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是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成为了考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是你最珍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这本《做有智慧的教师》就是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智慧的宝贵财富,是他们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厚重的铺路石。
读《做有智慧的教师》的教育叙事,我深切感受到,教师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每天都有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发生。这百篇的故事既有对“孩子,你是幸福还是悲哀?”、“要强扭这颗孩子的‘瓜’吗?”等培养学生方面的冷峻思考,也有“帮助孩子告别网瘾”、“给孩子们一个网络上的家”的呵护与关爱;既有“当老师,你幸福吗?”、“教师,你有良好的习惯吗?”的教师人生自我考问,也有对“给台阶后,再拆台阶”、“情中育人,事半功倍”的教育策略的探寻„„
这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了7位教师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凝聚着老师们教育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它闪烁着老师们思考的火花。
这些具体鲜活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教育的规律、原则和方法,优秀教师就是这样不断积累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逐渐形成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智慧。这种实践智慧积累得越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越快,教育教学也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世事洞明皆学问”,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反思中都会迸发出新的智慧,可见这本书是借 教育叙事来,讲述鲜活故事,并从中捕捉到科学的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做有智慧的教师》的教育叙事这本书也让我知道:做有智慧的教师就要打开交流窗口,多向互动交流,打破教育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获得四面八方的教育、教学思想营养,教育博客是当今教师成长的一个平台,善加利用,就会起到促进作用。
教育博客的出现,打破了教育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沟通交流的新形式。“叶晓龙”这个教育博客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多向互动,参与博文交流、回复评论的,既有学生和家长,也有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既有本校的老师,也有外校的老师。
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让更多的校外人士走近教育,关心校园生活的丰富多样,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学习教育子女的策略方法,感悟教师人生的真正价值。
与校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真诚切磋,热心研讨,经常进行有效和深入的互动交流,必将促进更多的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与校内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平等、合作、开放的教研氛围,开展深度探讨。网上交流消除了拘谨,使得交流更加深入、理性和完善,它是校本教研的必要补充,也能够使教师获得成长的不竭营养源。由此让我想起一件我从教的往事 : 网上交流由来已久,孩子们之间都互通 QQ号,此时有几个孩子就向我要QQ号,我的回答是: 没有。孩子们脸上是失望,回到家里这事 一直在我脑海萦绕,静下沉思,我做了个决定,学会用电脑,学会上网,申请 QQ号,开始与孩子们,亲友,同事互动交流。这样增强教师,学生,亲友,相互学习,关心及更融洽师生,亲友,同事等关系。
首先,有灵魂的教师就得用不一样的管理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其实真的挺好的,同样的学生由不同的老师来管理,结果会大大不一样,班主任如果用心了,负责任了,那么他们的这个班级各个方面都会很好的,相反反之。
其次,有灵魂的教师不但要继承,还要勇于创新。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每节体育课都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练习,都是老师全程掌控,枯燥的学习一些东西。到最后成绩会也会达到合格或者良好的水平,但是其中的过程却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因此我现在当上了体育老师,我采用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首先和学生一起制定了体育课的规则,比如不能穿凉鞋、皮鞋、靴子,然后我们就一起互相监督,其次每节课上课我都会给学生说一下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只要学生完成任务,然后我们就可以解散去玩耍。这样子下来,每节课学生上课都很配合,纪律也很好,学生练习的时候也很认真,然后练会之后高兴地来找老师检查,然后就可以解散了。这看起来就像放羊一样,其实老师一刻也没有闲着,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就一直走动,分别指导。练习快的同学就很快就解散了,那些不会的同学为了想解散就认真练习,学习效率自然就出来了。我所教的学生每年体育成绩都很优异,而且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融洽。
【《做有策略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做有策略的教师策略》读书心得体会09-18
《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心得体会06-06
浅谈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12-02
做有追求教师心得体会06-23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06-12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09-20
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基本策略11-20
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浅析07-06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07-20
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论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