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发展前景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诊所发展前景(精选11篇)

中医诊所发展前景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逐渐提高,中医事业已渐入人心,中医治疗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为了了解现阶段人们对中医的需求情况以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通过基本的数据分析对此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参与这次问卷调查的以15—30岁的与医学事业无关年轻人为主,此外也不乏30—60以及60岁以上的群众参与,总体来说年龄分布较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仅有2。7%的人选择了对中医疗法不了解,90%以上的人接触过中药,拔罐等疗法,对于中医耳针及放血等疗法只有不到10%的人接触过,可见中医治疗还应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推广。

其次,在调查中有54.05%的人平时更倾向于选择西医,45.95%的人选择中医。人们选择中医治疗的原因主要有:中医的安全性高(62.16),信任中医(59.46),所患疾病中医疗效好(35.14).可见,中医在稳定性及安全性方面占很大的优势,这也是人们信任中医要的主要原因。在比较中医相对于西医的劣势时,67.57%的人认为中医疗效慢,37.84%的人认为中药服用不便,32.43%的人认为中医的医疗人员技术不够,还有10.81%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可见,中医虽然较西医还处于一定的劣势,但是人们对中医的认可已经大大的提高,而中医疗效慢等传统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的现代化进程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再一点,人们在接受中医院的治疗时,仅有40.54%的人选择纯中医治疗,其他大部分人选择中西医结合或者纯西医治疗。并且64.84%的人认为中医医生应该兼备中西医的知识且对某一专业有精深的研究。

最后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51.35%的人认为中医应该加强在养生保健调治亚健康方面的作用,其余的则选择应加强临床治疗的作用。对于影响中医现代化发展因素这一问题中,中医医疗技术,中医院的管理,基础设施及政府扶持,群众的认可及经济水平几乎平分比重,反映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总结问卷的结果,我得出的结论有:1.中医现在已渐入人心

中医诊所发展前景 篇2

关键词:中医中药,发展,前景

中医药属于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我国人民在悠久历史中和疾病斗争下的生常务, 不管是在过去, 现在还是在将来, 中医中药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医疗产业中必然占据重要的地位[1,2]。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 按来源分类, 可将之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按使用情况可将之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近十几年来,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而与此同时, 中医中药的发展日益受到全球人民的关注[3,4]。目前, 中医中药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中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部分人对中医中药产生了一定怀疑,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是外部因素,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依赖中医药行业是无法顺利解决的[5], 我们必须从社会、国家及卫生行业整体出发, 统一思想和认知, 对中医中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给予高度重视, 对中医中药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逐本溯源, 分层次、分步骤的解决问题, 保证中医产业顺利有序的发展。

1 中医中药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医药学得到巨大的发展, 既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有保持其固有的特色, 其精神支柱是由毛泽东提出的中西药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医中药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成立了中医学院, 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所及中药研究所等, 创办了较多中医中药杂志以及刊物, 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新中医中药人才。能够反映出中医中药学进程的特征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思想, 西方医学的优势就在于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 主要以微观为特征, 以局部观点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结构以及功能等, 但是忽视了整体、宏观、相互调节与相互制约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是中医药学与东方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 其能够集各家所长, 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结合, 具有创造性、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现代化医药学优点。

我国的中医中药学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 已经有几十种新中药单体经试验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临床治疗水准[6], 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的雷公藤皂甙、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治疗白血病的靛玉红, 治疗炎性反应的黄连素等。在方剂方面的研究也取得较多的成果, 经典药方包括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等。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太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25.22%, 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 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 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 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3年, 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810.27亿元, 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 仅占GDP的0.69%。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2 中医中药发展前景

2.1 中西医结合前景目前我国的医学发展已进入到中医、西医与中西医相结合的三支力量并存的阶段。

中医中药学在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和诗词、国画、音乐等均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 都是由中华民族祖先代代相传而积累的宝贵文化财产, 我们应当给予更好的关注、爱护并将之发扬光大。由于历代思想的变更, 要有所选择的将某些部分淘汰, 对某些部分进一步发扬更新[7,8]。

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拥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及思想体系。20余年的探索经验充分表明, 在医学道路上坚持中西医结合是较为正确的, 也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与医学的特色。在今后的道路上,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将走出较为新型的医学模式[9,10], 将会倍受全世界医学界的推崇。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基础上, 认为将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与方法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加以深入研究是当前的中心研究课题, 使中西医二者相互结合能够成为主观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综合体, 既以现代生理科学作为基础, 又可以得到临床生理病理学的论证。中医的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实践与医学中处于核心位置, 如能在当今社会中进一步得到较新的论证, 将会推进中医药学的进程[11]。

中西医结合具有不同层次, 在其发展中只有从一个层次不断迈向更高的层次, 方可促使中西医结合获得蓬勃的生命力。如何对中医及西医进行诊断, 或如何利用西药或中药对疾病进行治疗, 这属于中西医结合初级阶段, 如在对高血压诊断时, 传统中医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临床症状, 诊断结果主要为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 而现在对高血压进行诊断时, 采用血压计对血压进行测量, 通过西药或中药治疗之后, 还可利用血压计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判断, 这既是中西医结合初步阶段。而高一级的理念则是利用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系统等现代医学中的微观概念对中医诊断的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病理基础加以诠释, 并结合逐渐积累实现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势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主要在于可对两种医学的实践经验及理论净化予以吸收并归纳, 对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现代医学中解剖概念和中医整体观相融合。如可利用蛋白组学及基因组学对中医症候本质特征加以研究, 对人体中所含生化物质利用阴阳理论进行划分等, 将西医微观概念与中医宏观概念相结合, 可形成新的医学理论。

2.2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

2.2.1 实现中药化学和药理学之间的结合:

长期以来, 中药化学未被设立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而是隶属于西药学的天然药物化学或者是植物化学, 其主要原因是西方药学家未认识到中药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区别, 其具有治病效用的独特特点。西方学中植物化学家仅仅是将中药当作一种草、根、树皮、茎、叶等天然物质。在哦科学研究中只求将某一单体加以提取, 这就有可能造成中药真正治病的有效成分的丢失。药理学家们大多不擅长对中药进行提取与鉴定, 仅仅限于对水煮、酒沉的粗提物进行实验, 因而所处的水平较低。因此, 现代中医中药学的研究中要大力呼吁将二者密切联系起来, 创建出新中药的药理与中药化学的共同基础。中医药学本属一家的思想应当属于中药化学与药理研究的指导基础。

2.2.2 实现中药方剂药化学与单味药化学的有机结合:

在中药的研究中, 临床研究主要应用方剂对患者进行治疗, 基础研究中以单味药为主, 其主要集中在某一单体中而对其他有效物质就容易忽视。单味药主要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方剂主要由几味或者是十几味药组成, 其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类型, 在进行化学分离以及提取时的难度相对较大。为了进一步阐明方剂的药效, 今后应加大研究方剂药的化学与药理学的力度, 同时要对其所包含的各单药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相应的比较研究, 将方剂进行必要的拆方与简化, 或者是重组新方, 这些研究均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方剂的药效学以及临床治疗水平。

2.2.3实现重要临床病理学和基础药理学的结合:

简而言之, 中药基础药理学又被称作中药实验药理学, 该门学科已被众多研究单位以及药理实验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但与临床各科的临床药理学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工作还有待大力推动, 使得中药基础药理学对临床治疗学能进一步发挥较为直接的效益。目前, 我国国内尚未建立较为正规的临床药理学试验基地, 对中药临床药理学具备的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尚且不足。而早在本世纪30年代, 西方国家就已经建立了临床药理学研究室, 后来又组建了众多临床药理学学会与杂志。临床中药研究的重复性、对比性以及稳定性较差, 故要大力提倡在临床中试用合格的中药标准品, 培养出中药临床药理人才以及创建中药的临床基地。

中医药之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和其下属特征是分不开的: (1) 中医药资源优势十分强大:我国药用历史十分悠久, 含有丰富的重要资源, 有关调查显示, 目前药用植物包含383科, 2039属, 1146种, 同时与已被广泛应用、证实疗效显著地民间秘方及验方[12,13], 这保证了中医药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 (2) 在治疗疾病中中医中药具有独特效果:中医理论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 对任何自然界之间的关联更为关注, 在诊断疾病与治疗疾病上有独特的理念与方法。古代医师有言:“汤药攻其内, 针石攻其外, 则病无所逃也”, 现阶段对风湿病、不孕不育症、偏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 中医药均展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4]。 (3) 中医药研发新剂型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医药事业之所以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很大一部原因是给药途径过于单一。在治病中传统医学重在使用汤剂, 而汤剂是将诸多中药汇集于一体, 利用水做载体煎熬后分服治病, 治疗过程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携带不便, 这无疑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因此, 目前中医药正在不断尝试通过现代科技研制新型重要制剂, 这已在心脑血管疾病及抗病毒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中药滴丸可通过舌下含服, 不仅可保证药物迅速消融, 同时可不经肝脏直接进至血液中, 约60s即可发挥药效, 这有效实现了现代科技和中医药的成功融合。

3 展望

弘扬祖国医学 促进中医发展 篇3

钟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钟森教授被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担任副院长,并于2008年升任院长, 主要从事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在钟森院长的主持和带领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继承和弘扬中医药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身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国中医院发展的典范。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7年,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现有临床科室30个(含一级科室和二级专业)、医技科室9个、中医特色病区8个、中医专科门诊22个、中医专病门诊58个,编制床位2000张,是目前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也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除此之外,该院还是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

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目的是整合中医科研资源,集中力量对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进行重点攻关研究。在这16个研究基地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主要进行糖尿病防治的临床和机理研究。目前,基地大楼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2011年下半年,这座现代化的门诊及住院综合大楼将正式交付使用。大楼建筑面积75962平方米,建成后全院开放床位将达到1600张,其中包括200多张床位的研究性病床。目前,围绕糖尿病重点病种,特别是针对中药(藏药)降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研究,已经有序地展开。该院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建立了糖尿病研究联盟,组建了以相关领域专家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团队,加强交流和合作,实现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争取在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取得突破。

对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整体水平和学术地位。建设重点学科不但能够推动整个医药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优势和特色,推动医院科技工作的展开。在重点学科和专科的建设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到目前为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拥有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3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肝胆病学、针灸学、中医内分泌学、中医急诊学),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中医眼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风病),两个四川省第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另外,还包括两个四川省第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6个四川省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4个省级重点专科以及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这些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的建设,体现出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不但对医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上文所提到的“治未病中心”,是指在中医传统方法指导下集健康体检、传统疗法保健治疗及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保健中心,是中医特色的最好体现。治未病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重点在于疾病的预防。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设的治未病中心,常年有高职称的专家提供诊疗和咨询服务,是国家开展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平台。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一座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36000多平方米的治未病中心大楼建设工程已经立项,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中医治未病中心,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无论是对中医中药的继承发展还是医院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始终都是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要素。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才能够实现医院的快速稳定发展。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实力强大的医疗教研人才队伍。医疗队伍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该院在编人员已逾千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245人、中级职称317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1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9人。

另外,该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三大任务,在全力完成救死扶伤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优秀医疗人才的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该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人才培养初具规模。该院目前有教研室15个、模拟医院1个、图书馆1个,并开办了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本科专业。2006年,中医学专业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为省第一批特色专业。2008年,中医学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中西医临床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在读博士生71名、硕士研究生655名、七年制和本科生2772名。同时,医院还附设一所省级中医中专学校—针灸学校。这些着力培养人才的措施和做法使得中医中药人才能够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优秀的人才又能够促进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软件和硬件建设都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近5年来,该院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总计227项,其中30余项成果获省、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获专利5项。理论成果方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论文1000多篇。该院现有中药饮片480种、中成药400余种。医院制剂有14种剂型、90多个特色制剂,被消费者誉为“信得过”产品。丰富的实践成果是取得理论成果的重要基础,优秀的理论成果对于实践的工作又有着指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结合,保证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顺利、高质量地展开。

中医就业前景 篇4

一是中医毕业生就业范围狭窄。按照医师执业注册的有关规定,“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于中医师来讲,主要是中西医结合科和中医科,而这些科室分布基本在中医医院,在西医综合医院则少之又少。

二是执业门槛限制。中医本来就业范围就窄,即使有机会进入西医综合医院,然而却受到执业门槛的限制。一些西医综合医院规定,中医师(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师)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不能开西药处方,使中医外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的发展受到限制。

中医就业前景分析 篇5

感觉不错,本人现在在中医学院就读,学中医是一辈子的事,必须的要考研考博。但是学中医很有意思。中医的前景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学生的文凭也很重要,而且像干中医这行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一是学的时候很枯燥,最重要的是学完的时候,年轻人,病患不会信任你,新学者,老大夫不会信任你,我大学就是学中医的, V1D爱开大学生

中医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医学就业前景 篇6

中医学专业介绍

学科介绍专业概述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必须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本事。

课程设置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中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就业岗位:美容师、中医师、中医科医生、中医医生、中医医师、美容导师、中医、中医科、中医科医师、医药销售代表、中医理疗师、护士等。

中医体质学说发展概况 篇7

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 虽没有直接提出体质一词的概念, 但在一定范围内其所阐述的理论具有体质概念的雏形, 《内经》理论对现代体质研究学说,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20世纪70年代, 中医学者通过研究中医理论以及结合临床实践, 开始提出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匡调元定义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 在环境的影响下, 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王琦[4]定义在人体生命过程中, 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性质。王琦[5]在1982年主编出版的《中医体质学说》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在北京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对中医体质提出了9种基本类型并从总体特征、形态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六大方面对每种体质进行了判定。这标准着我国中医体质学研究开始规范化。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人体各种体质特征、类型和生理病理特征, 并通过体质特征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从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养生康复的学科。中医体质学概念[6]可以理解为由“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两种部分组成, 前者是继承父母双方基因的遗传学部分, 后者是包括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在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下, 形成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

2 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

2.1 与肿瘤关系的研究

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其发生需要长期暴露在高危因素下, 需要从正常到肿瘤发生一个较长的时期。基于中医体质在疾病中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中医体质与肿瘤的关心进行了探讨。龙顺钦等[7]通过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 肝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三种体质为主, 气虚质是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张向农等[8]通过对肿瘤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胃肠癌和肺癌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抽取的355例胃肠癌和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 胃肠癌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较多见, 肺癌患者中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质。证明了不同肿瘤患者有不同的体质特点, 为临床实践提供辨体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辨治思路。舒洋等[9]认为中医中阴虚热毒是肺癌常见的证型, 因癌毒侵袭人体易耗气伤阴导致阴虚内热证。肺阴亏虚是贯穿肺癌始终的重要病机。中医体质中的偏颇体质主要表现为阴阳失衡, 易引起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 影响气机从而导致肺癌的发生概率增强。李秀丽等[10]。指出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偏颇是肿瘤的重要因素。肿瘤是因虚而得病, 因虚而致实, 虚是病之本, 实是病之标。正气不足可导致多种肿瘤的产生和进展, 而肿瘤作为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猛、病情险恶的疾病, 又能损伤人体的正气。

2.2 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对糖尿病的研究报道增多。庞国明[11]等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治疗等方面探讨体质与糖尿病两者的关系, 认为不同体质因素影响着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因体因证施治, 如阴虚燥热型采用传统的消渴方、玉女煎、六味地黄丸来缓解对饮、多食、多尿症状;淤血型应采用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肺脾气虚型应以健脾为主等等。张利民等[12]通过采集517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信息分析发现, 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多以复合型体质为主, 其中以痰湿兼湿热质、痰湿兼气虚质、湿热质为主, 提示痰湿和湿热是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重要因素。魏东等[13]通过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病理体质类型的调查发现, 糖调节受损的患者常以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等5中类型为主, 其中阴虚质、痰湿质占比例最多。袁婉丽等[14]从生理和生化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指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痰湿质和阴虚质是两大基本类型, 痰湿质患者多属于肥胖型, 血瘀质预后可能要比其他体质的患者差。上述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糖尿病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中医体质中的痰湿质、瘀滞质、阴虚质在糖尿病的发生中, 占有一定的比例。

2.3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心血管疾病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农村居民的死亡原因的首位。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钱岳晟等[15]通过对高血压患者623例调查, 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两种体质类型为主要特征。姚晓天等[16]通过对875例高血压患者和654例非高血压病人的问卷调查中得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是阳盛质、痰湿质和阴阳两虚质。金艳蓉等[17]对昆明地区376例高血压人群中问卷调查研究指出气虚体质在昆明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 阳虚质在高血压心衰中具有决定性, 瘀血质及痰湿质是高血压合并心衰发病的重要体质。陈立典等[18]通过对福建地区高血压患者调查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是气虚质、阴虚阻盛质、阴阳两虚质、痰湿质、瘀血质, 符合高血压病机特点;血型对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影响;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人体体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且有明确的规律可循, 这种规律与中医基本理论相一致。大量研究表明[19]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在预后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上也有不同。钱岳晟等[20]将207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体质分型为阳亢组113例, 痰湿组94例, 发现痰湿质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舒张压、尿酸明显高于阳亢质高血压患者。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在两种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中无明显差异性, 但是带有α-内收蛋白TT型基因的痰湿质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更多, 提示痰湿质高血压患者预后可能要比阳亢质高血压患者更差。

2.4 与其他疾病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一些临床医疗工作者开始重视中医体质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探讨临床疾病的发展以及转归。孙益等[21]指出痛风患者的体质特点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 瘀血体质, 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体质, 早期以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分布为主, 晚期以瘀血体质分布为主。其认为体质作为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对痛风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痛风病程的进展也可导致患者内在体质变化。柳普照等[22]认为耳鸣患者由于体质不同对不同病因的易感性及其发病后病理变化的倾向性有所不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耳鸣患者多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柳普照指出体质类型影响疾病的倾向性, 即中医学所谓的“从化”。李奕祺等[23]对福州地区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调查中发现。9种体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客观存在, 福州地区以淤血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要体质类型。谭茂卿等[24]认为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研究中, 中医的土行人的体质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肝郁脾虚是重要的病理发病机制。目前关于疾病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还有很多, 大部分研究证实了,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与个体体质存在偏颇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同偏颇体质对某种疾病的罹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研究为治疗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为通过调理体质到达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中医体质的基因水平研究

虽然中医体质的研究已经逐步受到学者中的重视, 但是目前中医体质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25]缺乏统一公认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和标准;缺乏客观反映中医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等等。随着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发展, 中医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医体质与基因组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从基因组学为切入点研究不同体质与疾病易感性的有关机制。

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 其定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上, 其受控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的基因簇。HLA系统是目前所知人体最复杂的多态系统, 就是除同卵双生子意外几乎无HLA相同者的遗传基础。可以说HLA是人类个体的唯一的“身份证”。有研究表明, 大量疾病与特定的HLA相关。如HLA-B27抗原在大约90%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中表现;青少年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HLA-B8、HLA-Bw15和HLA-B18相关, 而晚期发作型糖尿病并无这种相关。因此可以认为特定类型的HLA是某些疾病的遗传标志, HLA分型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王文宝等[26]通过对北方汉族健康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LA基因的相关性, 采用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毒技术, 检测不同体质96例的HLA-ABC基因表达, 发现HLA-Aso基因与阳多阴少型体质密切相关, HLA-B12基因与阴多阳少型密切相关。同时, 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对中医体质类型的阳阴素质有一定的影响, 广州汉族群体中HLA-B5的频率显著升高[27], 而在海南岛苗族群体中, HLA-A2频率显著升高[28]。王琦等[29]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肥胖人痰湿体质与HLA-A11、HLA-B40的表达有关。高洁等[30]采用PCR-SBT分型方法对正常体质、痰湿体质人群样本进行DPB1、DRB1、DQB1基因分型, 发现与正常质组比较, 痰湿质组DRBl*09012、DRBl*15021、DQBl*03032、DQBl*05011表型频率显著升高;DRBl*11011表型频率显著降低。说明HLA基因与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关联。沈乃莹等[31]对急性脑梗塞多种中医体质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技术对不同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发现, HLA-DQA1*0501基因型在阴虚质明显高于正常质对照组, HLA-DQA1*0301基因型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明显高于正常质。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 HLA-DQA1*0501基因与阴虚质相关;HLA-DQA1*0301基因与气虚质、痰湿质及血瘀质相关。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述了体质与“同病异治”的遗传学背景。

中医治疗风湿病发展简述 篇8

娄玉钤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出身中医世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娄多峰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以骨、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风湿病。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风湿病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河南风湿病研究所所长。

中医风湿病是在传统中医学形成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是中华民族长期与肢体关节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回顾中医风湿病的发展历史,有利于帮助我们启开以往文献中深埋的奥秘,了解学科发展规律,更好的继承与创新。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对风湿病有所认识和掌握,在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以及商代甲骨卜辞和器物铭文中发现就有关于风湿病的记载。如“疾手”、“疾肘”、“疾止(趾)”、“疾骨”等,并以骨针治之。《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在周之前,我们的祖先对中医风湿病已有了简单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风湿病基础理论的形成。当时我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进步,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左传•昭元年》有“风淫末疾”的记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医书《足痹十一脉灸经》中,有“疾畀”(痹)之称,帛书《导引图》虽仅44个图像,就有“39,引(痹)痛”一图。《黄帝内经》称风湿病为“痹”,《素问》设“痹论”专篇,《灵枢》设“周痹”专篇,其他篇中也散载有关于风湿病的重要论述。对风湿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病位、命名、分类、表现、治疗、预后、治未病等均有系统论述,为后世研究风湿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秦汉时期,《伤寒杂病论》倡用“风湿”一名,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风湿病辨证论治方法,《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诊疗风湿病,张仲景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列风湿、历节、血痹、虚劳腰痛、狐惑论治。《中藏经》提出 “暑邪”与“气”(愁忧思喜怒过多)也可致痹。并提出 “痹者闭也”的病机名言,一直影响着后世医家。

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医风湿病的临床病证学发展期,《诸病源候论》及《备急千金要方》等问世,推动了中医风湿病临证医学尤其是病候分类和针灸疗法的发展。这一时期风湿病的证候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风湿病的辨证治疗。在治疗上主张汤、熨、针石、补养、宣导等综合疗法,继承了《黄帝内经》“杂合以治”的思想。但遗憾的是,这些证候均被列于风病候、虚劳候等内,未遵《内经》将其设为专病,对风湿病的学科发展不利。直到清代,还有医家将风湿病列入风门讨论。

经过汉唐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方药荟萃,客观上需要给以中医风湿病总结;随着我国造纸、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出现,为风湿病大规模总结及随之引发的争鸣创造了客观条件。此时期个人著作也有很多创新及不同的学术观点,引发更深入的争鸣。至金元,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为代表的医家,从临床实际出发,不拘泥经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风湿病学的发展。金元时期,由于受“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影响,极力提倡辨证,反对机械地套用《局方》,因此对风湿病的辨证论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风湿病的病名诊断被淡化,对《内经》、《圣济总录》奠定的风湿病命名与分类体系继承不够。这种重辨证、轻辨病思想当然不利于风湿病学科建设与发展。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极致,内部必然会出现革新的力量,此时,辨证论治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延续,另一方面出现了革新的趋势。明代早期,有远见的医学家对不重视风湿病病名诊断及命名混乱、不规范、随意性强等现象提出了批评,如戴思恭《推求师意》曰:“人身体痛,在外有皮肉脉筋骨,由病有不同之邪,亦各欲其正名,名不正将何以施治?”孙一奎《赤水玄珠》更提出命名原则应“庶可因名而循其实”,但响应者寡。明清时期,主流思想仍沿金元,极力提倡辨证,使中医风湿病辨证论治达到了高度成熟阶段。其实,两者殊途同归,都为中医风湿病辨证论治向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时期中医学术发展处于低潮,中医风湿病仍被列为内科杂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原来不被重视的肢体关节疼痛一类疾病得到了重视。为中医风湿病学的学科建设及快速崛起创造有了良好的机遇。《中国痹病大全》将古今二千余册中医文献中有关痹病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全面对历代医家在痹病方面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等进行了总结。国家高度重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促进了著书立说。娄多峰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虚、邪、瘀”,三者共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治疗的关键在于打破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创立了风湿病虚邪淤学说,风湿病专著有《痹证治验》、《痹证通论》、《痹病论治学》、《中国痹病大全》、《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热痹证治新说》、《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中医特色治疗》、《痹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医风湿病的学科建设。编写了《中医风湿病学》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随着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的共识越来越多,使中医风湿病学科体系趋于成熟,而且还在快速发展。

中医骨伤科发展规划 篇9

为了提高我院骨科的竞争实力,提高医疗质量,将我院骨科创建成为中医特色骨伤专科,特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1.人才是专科建设的基础。要不断充实骨伤专科队伍,争取在五年内将骨伤科建成拥有20人以上医护人员,拥有病床50张的二级科室。我们将采取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等模式,提高我们的人才素质及综合竞争实力,我们将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等三甲医院骨科协作,争取老专家,老教授支持,学习继承他们宝贵经验,提高我们的临床诊疗效果。鼓励骨科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市级乃至全国骨科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术活动,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观念。

2.加强医院相关科室建设。专科建设不可能独立存在,仅靠“三根指头”是搞不好专科的,它需要相关科室的技术支持及协作。加强相关科室建设,更新医疗设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实现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

3.提高全员素质。除医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外,护理师也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为此,我院骨科医护人员将轮流外出进行专科学习,努力提高骨伤科医护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 篇10

【关键词】 和;中医学;核心价值;取向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

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

关于这一点,在古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

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1 “和”的语言学词义及中医学内涵

“和”在语言学的词义颇为丰富,其中《说文》认为“和,相应也”,意为相适应,相顺应;《广雅》认为“和,谐也”,即融洽意。

《老子》认为“和,音声相和”,指声音相应和谐;引申为和睦,如《荀子・王制》“百姓和”。

可以看出,“和”的原始本义主要是相顺应,融洽,和谐,和睦;指事物各个方面谐调共处、融汇一体。

这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是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认识的特征性思想。

2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含义的另类解读

《素问・逆调论》“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从中我们知道,胃气以下行为和,若胃气不和,逆行时就会出现“息有音”、“不得卧”等病症。

再观“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提出,只是“卧不安”诸多证型中的一类,《内经》点出此语可以理解是给我们一个启示,治疗“卧不安”不能仅仅考虑心、肝、肾等常见脏器,而应全面考虑各脏腑间的关系。

因为人体脏腑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功能上各有所司,实则互相联系影响,各脏腑间的协调才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治疗疾病关键在于找出人体“失和”原因,恢复脏腑之间“和”的状态。

原文至少蕴含了以下意思:一是引起卧不安的原因很多,胃不和也会出现;同时运用省略文笔,暗蕴其他脏腑不和也可出现此类病症之意。

试想,若“胆不和”、“肠不和”等时能得安卧吗?二是提醒人们,治病必求其本,不能惯性思维。

尽管“息有声”、“不得卧”病不外肺、肾二脏,但引起的原因各有不同,当因“胃不和”而引发时,则应调理胃气,使胃气循常道而行;因其他不和而引发时则当另论。

只有这样才能使五脏六腑各安其位而和谐安宁。

3 “和”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的特殊含义与我们民族的信守和理念相一致,被中医学引入后,渗透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

成为中医学的立学之本和核心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中医学是关于人体健康的医学,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人的生理病理,乃至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始终为了人体健康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都始终围绕着中医的健康标准“和”来进行医疗实践的。

脏腑协调、形神顺应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人体只有保持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和顺统一,才能使人体机能活动正常;只有形体与神的顺应协调,才能使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

这是人体健康的二个基本要素。

关系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源:人不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逆时而动;或脏腑协调失序,就会引起机体疾病的发生。

即所谓“违其气则病”。

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源。

治病求本,以和为度:疾病治疗必究引发之根源,也就是引起人体失和的原因,以及病变的机理,以重新恢复人体“和”的健康状态为目的。

作为中医的价值取向,对“和”的追求是从人的整体来把握的,运用摄生、中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去除“失和”原因,调治“失和”病机,使机体重新复“和”而治愈疾病。

“和”的价值取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巩固和丰富:自《黄帝内经》初步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始,就牢固确立了“和”的核心价值,这既有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主要是“和”的涵义和人类对生命健康追求的目标完全一致。

自此以降,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根据各自的实践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和”的核心价值理论,进一步确立了其目标取向。

在论病时首重阴阳失和, 也常用“不和”来描述人体失去平衡协调时的情况,如“表解里未和”、“胃气不和”等。

纵观仲景全书,对和法的推崇和对人体“和”的状态的追求在他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随处可见。

孙思邈是一个注重“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医家。

认为人体若要健康,就必须确保阴阳的平和;而阴阳的平和,取决于脏腑间的协调。

金元四大家以寒凉、攻下、补土、养阴著称医林。

无论是刘完素“火热论”,治疗主张“亢则害,承乃制”;还是张子和“攻邪论”, 提出驱邪以恢复人体协调状态;抑或是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无不是在对《内经》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各有侧重地提出崭新的理论,究其根本,无不体现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和”的推崇和追求。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

现代岳美中在治疗脾胃病时,法崇东垣而不拘泥,认为东垣重升脾略降胃,重内伤阳气,偏于补阳,略于补脾胃之阴血;所以在治疗中更注重平衡阴阳,调理脾胃和因势利导,更注重治疗中的“和”。

凡此等等,无不反映出中医学对和的推崇和追求。

4 结语

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说,整个中医学就是一部围绕人体“和”与否的医学。

从如何养生维和,机体脏腑谐调;到功能失调,失和致病;从如何分析疾病性状,寻觅失和根源;到制定理、法、方、药纠偏复和;无不反映出中医学“和”的思想以及对“和”的取向。

也就是说,“和”是遍布中医学理论、实践所有层面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正因为此而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现状 篇11

在部分国家已获得法律地位

2000年5月9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2000年维多利亚州中医注册法。16日,维州总督正式签署文件,宣布中医在维州立法。这表明中医在澳大利亚维州被正式承认为一门科学,这是中医首次在西方国家得到法律认可,享有与西医同等的法律地位。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9世纪末中国人移居澳洲之始,就将中医药带到了那里。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人大批留学移民澳洲,那些学过中医的人纷纷在澳洲设立中医诊所。但当地人对中医缺乏了解,将之视为“缺乏科学依据”的巫术。

1991年,时任维多利亚州中医药学会会长的林子强教授发起成立了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把全澳洲的中医统一于一个行业组织,制定行医道德规范和治病规章,为中医在澳取得合法地位奠定了基础。

林子强教授又在墨尔本理工大学开设了中医系。这是国外综合性高等学府设立的第一个五年制中医专业。

为了使中医取得法律上的地位,澳全国中医药针灸联合会邀请中国著名中医专家到澳讲学、示范,组织澳联邦政府有关官员到中国参观等,做了大量工作。

中医在维多利亚州的立法得到了澳全国卫生厅长会议的认同,并决定将它作为蓝本向其它州推广。

同样在2000年,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宣布正式立法确认传统中医的医学法律地位,并将立法管制中医师的执业资格。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注册总监指出,卑诗省是北美第一个肯定中医师资格的地方,同时也是第一个实施中医配方制度,让某些有危险的中草药,必须经由注册中医师开处方才能买到。

2001年4月,南非政府批准了有关承认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疗法的法案。这表明中医药在南非也有了合法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华人中医不断向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得到政府的合法承认。几十年后,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像南非等一些国家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为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东南亚有市场但未被完全接受

东南亚是华人聚居的地区,按常理推测,中医药在那里的发展应该比较顺利,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国情不同,中医药在那里虽容易被人们认可一些,但仍是障碍重重。

以马来西亚为例来看这一问题。

马来西亚全国人口约2300万,华人占25%左右。中药在当地华人社会中被认可不存在什么障碍。北京同仁堂集团在那里开店成功即可印证这个问题。

2002年8月,北京同仁堂集团吉隆坡分店开张,并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中药中心,同仁堂的中成药、药酒、保健品、药材等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运来。2004年6月,同仁堂槟城分店又开张。

在马来西亚,同仁堂将开店与中医坐诊与售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并提供针灸、推拿按摩、中药配方调剂等医疗服务,很受患者欢迎。由于与当地海鸥集团合作,同仁堂的“北京特制白凤丸”甚至打入当地马来族市场,成为马来西亚各族群女士争相购买的保健与美容产品。

不过,中医药在马来西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由于中国尚未加入国际穆斯林协会,中国的中药制品尚无适合穆斯林消费的标志。马来西亚信奉穆斯林教的民众最多,因此当地多数消费者对中国中药制品心存疑虑。

中医药没有得到马来西亚政府医院及私立医院的完全接受。全国只有很少几家华人经营的私立医院开设中医门诊并经营中药,绝大多数中药是通过中药店与消费者见面。

马来西亚正规医院及很多医院不引入中药,最主要的原因与世界很多国家的情况相同,即中国对传统的中成药不能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报告书。

同仁堂在马来西亚与当地企业采取合资控股的方式经营,并将此看成拓展海外市场很重要的一环,仅白凤丸的年销售量就达到4000箱左右,并且常常供不应求。尽管如此,也不能不看到,若想让中药在当地无障碍地被人们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医药在欧洲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欧美是最重要的地区,也是发展最难的地区。欧洲国家长期排斥中医药。近年,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允许销售中药制品。有的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洲有中医师和针灸师12万多人,每年就诊患者超过500万人次,患者除华裔之外还有欧裔,中药的批发销售量每年达1.5亿美元。欧洲还有中医教学机构300多所,每年向各国输送5000多名中医药专业人员。

欧洲人在接受中医药方面有了相当的进展。这一点从英国即可反映出来。

英国政府及社会曾一度对中医药持歧视和限制的态度,后来,随着民众的需要而适当放开,近几年又因中药疗效显著而改为默许甚至重视。目前,英国政府正在酝酿对中医药立法,当地中医师盼望借立法之机取得与西医平等的地位。但是,通过一次立法就取得与西医完全相同的地位,恐怕也很难。

目前,英国政府放松了对开设中医诊所的限制,使中医药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中医诊所已达到3000多家,更多的英国人了解并接受了中医药。

欧洲中医药的发展,除当地人士的努力,也有其他力量的推动。如有意经营中药产业的李嘉诚,其旗下的和黄集团从2001年开始在欧洲建立零售药店“和黄药业大药房”,收购和开设了1000多家连锁店,在英国就有700家,兼营中西药。2003年,和黄又在英国伦敦推出专业中药店——“森(SEN)”。

中医药在英国乃至欧洲有所发展,但其仍然缺乏法律地位。

在英国,中药目前还只能以食品或健康补充剂的形式出售。它作为英国国家保健体系之外的一种辅助医疗方式,其患者覆盖率仅有3%。英国卫生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曾告诫民众在选择中医药治疗时要慎重,称“即使持最乐观的态度,中药的安全性也是没有保证的”,可见由于没有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处在一个怎样的地位上。

2004年4月30日,欧盟公布了《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中医药界有人认为,欧盟对植物药的市场准入条件已大大降低,对中药进入欧洲极为有利。原国家药审中心资深药品审评专家叶祖光研究员对“指令”的解读则是:欧盟将对中药制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

“中医不算医”及其所处的法律怪圈

王守东的案子可以清楚地表明中医药在美国的地位问题。2000年8月,美国华人王守东因涉嫌无照行医遭到逮捕。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件却于2003年1月13日悄然结案,王守东除了需对雇佣没有职业资格的人承担一定责任外,没有被判其它罪名。

王守东1995年来美后,在纽约办了一家经营中草药的公司北京中医院。因生意红火,1997年他找几名从中国退休来美的老中医坐堂号脉、开方,1999年增开骨科、妇科、内科等专科门诊,结果王守东因所雇佣的中医师没有行医执照而被捕。

案件开庭后,人们发现中医已陷入了法律怪圈。在美国,中医无法可依,何来行医执照?如果因为用中医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属于无照行医,就等于承认中医与西医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王守东无罪获释,案件悄然落幕。

在美国,中医看病只能叫咨询,开处方也是把中草药当作营养补品,建议病人服用。“中药不是药,中医不是医”,就是中医药目前在美国的状态。

1994年,美国通过的法律把草药和维他命归类为饮食补充品之后,中药开始在美国可以自由买卖。目前,中医药虽然没有取得明确的地位,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华人社区的不断扩大,中药进入美国呈增多之势。中成药只要符合中国的卫生标准,不含有毒成份,不含濒危野生动植物体,不含重金属,即可不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营养品或健康食品进行销售。

实际上,中医药在美国等很多发达国家没有取得法律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尚无质量标准体系。

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以中药国际化为理念的中药现代化口号。8年时间过去,没有一个中药品种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医药市场,因此有关中药现代化方向争论的声音愈来愈强。有的专家强调:中医药不同于现代医学和现代药学,实践证明不能再将国际上现成的标准规范体系套用到中医药上,中医药需要自己的评价体系。

上一篇:校园防溺水一封信下一篇: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