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精选8篇)
时下,不论是“城管上街撕福字”还是“城管遭老太刺喉”,不论是“城管冲起飞踹老人”还是“城管围殴女商户”,不论是“大学生拍城管被打”还是“城管围殴退伍老兵”,无一不折射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如果不对城市管理方式予以创新,不仅会给城市的和谐稳定带来威胁,还会对政府执政能力带来考验,意义重大而深远。可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规范化管理是依据。规范化管理不仅体现在政策规定的规范化,也体现在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人性化与科学化。一方面,责任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在城市管理中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完善操作细节,使执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相关执行部门应创新管理方式,提倡管理的人性化与科学化,注意合理变通,提高执法的灵活性,实现管理方式多样化。
转变管理理念是关键。“管理理念”指管理在理性方面的概念,而管理理念的转变意指对管理的进一步认识,换而言之,是对管理的重新定义,实质是政府管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的彰显。因此,负责任的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管理理念的转变,学会变“管理”为“服务”,应多做服务,进而达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终极管理目标。
宣传教育是保障。一方面,对执法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与文明素质,使其真正做到科学执法、人性执法。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横幅等方式对民众进行广泛宣传,使其在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中提升自身的文明意识与文明素质。
强化监督是补充。首先,执法人员应增强自律性,自觉进行自我监督,并主动接受其他监督。其次,监管部门应充分履行自身监管职责,加强对执法者的执法监督,并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热线电话等形式畅通监督渠道,引入媒体与百姓监督。最后,媒体与群众应充分行使监督权,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随意、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监督力度,促使执行人员向执法合法化、科学化与人性化迈进!
一、传统政府管理与现代城市治理
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雏形于20世纪50年代, 成型于60-70年代, 成熟于80年代, 改革于90年代。在我国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政府实施城市管理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 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现的。单一控制模式、制度约束、管理的非人格化等特征在政府管理中表现突出。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向城市治理的转型, 是城市高速发展、提升其管理能力的要求和创新。与传统的城市管理自上而下的层级式控制模式不同, 城市治理强调的是通过合作和协商, 使利益相关主体也参与到城市管理的进程中, 并形成一个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式网络结构。二者区别见表一。
城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多中心的结构体系, 社会组织、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也都参与其中, 在配合政府对城市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分担了政府的责任, 也促进了城市治理的发展。尽管城市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威中心, 但是作为城市治理的主体之一, 他在城市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元治理”的角色。因此, 政府在城市治理中仍然具有导向性。
现代城市治理, 正是以政府在社会网络中扮演的“元治理”角色为基础, 实现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治理的过程的。因此, 城市管理不再是单纯的政府管理, 而是需要公众参与, 发挥社会组织 (如城市自治组织、企业、社团、各类中介组织等) 的作用。一方面, 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随着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 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 公众的参与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发挥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的决策和监督的作用, 需要政府明确自身的权限, 并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协商互动的伙伴关系, 共同面对和解决城市的公共问题。最理想的做法应当是一切该由政府管的政府就不应该推卸, 属于市场和社会做的政府就不应该插手, 政府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协商和合作的关系, 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下级服从上级。因此, 应当对城市政府的权限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从而规范政府的行为, 保证其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运作, 以免导致政府不堪重负而且费力不讨好。
由此, 这种由城市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公民等形成的共同参与的网络结构, 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政府对城市进行垄断管理的弊端, 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水平, 同时, 各利益主体之间互相监督,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 影响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从而实现共同参与城市治理的目标。
二、城市治理的评价
从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来看, 已不同于传统的“强制命令”, 但是离“治理”也还存在一些差距, 应当说当前正处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型阶段。
在城市政府管理走向政府治理的过程中, 城市政府在促进各方参与治理、实现动态合作的城市网络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良好的城市治理”, 其标准应当是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下放权力和资源、公平参与决策过程、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决策者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市民参与和市民作用、包容性等七个方面。分析当前的城市治理, 其行为远没有达到良好治理的标准。
第一, 城市的参与治理表现为精英式参与, 没有与其他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城市的治理其根本在于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的良性互动,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严重的相对剥夺感, 所以他们是最需要获得平等机会和优先解决问题的一群人, 他们也最有资格参与城市的决策和资源分配的过程, 然而在城市参与治理过程中, 弱势群体常常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他们的利益也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表达。精英式的参与使弱势群体不能公平地享有资源, 也就更加谈不上这部分社会的边缘人共同参与城市治理。重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并把它们也纳入到城市治理的网络中来, 对于实现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城市社会的独立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城市治理提出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之间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相互合作和互动的关系, 强调了城市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治理并在城市发展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显然有利于打破传统政府垄断的困境, 实现非权力系统和公民广泛参与治理的居面,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政府仍然处于强势地位, 利益相关者很难形成一种力量与之抗衡, 城市社会的独立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如近年来一些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圈地”、“拆迁”浪潮等就是独立性难以体现的典型事例。很明显, 在这个案例中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已经偏离了保障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 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
第三, 公民参与治理的能力较低, 并没有形成一个自主性较强的公民社会。公众的参与行为是通过政府主导实现的, 而不是通过自身组织完成的。邵任薇认为,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主要表现为:公众参与的普遍性不够;公众参与的制度缺乏;公民参与的效果欠佳。换句话说, 公众在影响政府的决策方面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诸如听证会、选举等参与行为并不是通过公众自身的组织实现的, 而是由政府搭建平台, 在地方当政者的左右下完成的, 而这样做很容易消磨公共精神。
三、我国城市治理道路的探索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 使我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治理的多中心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在城市治理的视野中, 政府已经无法单独履行治理的所有责任, 而是需要其他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助。如果不能实现权力控制向多元治理的转变, 政府存在的合法性也将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 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城市治理发展的道路, 是当前城市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
第一, 要建立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 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 (1) 政府要明确自己扮演的“元治理”的角色。城市治理是一种复杂的、多中心的结构体系, 强调的是利益主体对城市的共同参与治理, 管理公共事务的主体并不再局限于政府。尽管城市政府不再是这个网络结构中的唯一权威中心, 但是在协调不同利益诉求方面仍然需要发挥城市政府“元治理”的作用。 (2) 政府应当对追求的目标有一个新的定位。传统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所替代。因为只有经济增长, 而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城市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因此, 除了经济的目标, 更多的也要考虑到城市社会发展的目标、公平的目标、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等, 建立以人类发展为本位的目标体系。 (3) 要实现政府与利益主体的共同治理, 必须构建一个制衡框架以平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除了需要政府下放权力, 使企业、社会组织等具有参与的合法性地位之外, 政府也应当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 去做政府该做的事。
第二, 建立和完善有效地参与机制, 为社会组织、公民等参与到城市的共同治理中来提供各种条件。 (1) 重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并在制度上予以保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类组织和公众的参与, 一方面, 通过创设组织健康发展的有力环境, 大力扶持和培养各类社会组织, 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鼓励并扩大公民参与, 从强调政府意志、政府权威转变为更多的强调公众的意志和公共精神, 让公民能积极地参与到自身城市的治理中来。 (2)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即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 都要建立合适的社会参与机制, 以保证公共利益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 (3) 实现全面有效地参与与合作, 要求政府与社会之间构筑沟通的桥梁。在扩宽与社会的沟通渠道的基础上, 运用灵活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一、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勇敢面对新挑战新考验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促进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有力支撑。广州市城管委组建以后,紧紧围绕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个总目标、“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一个核心任务、“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两个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部署,在实现这一总体战略部署的着力点和关键——抓住机遇,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转型升级中认真谋划和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实现“生活因城市而更加美好、城市管理使城市更加美好”。
近年来,广州市城管委通过全面分析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态势以及城市转型给城市管理提出的新挑战,勇敢面对三大考验。
一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广州城市人口多,面积大,动态因素多,城管任务越来越繁重。“十二五”期间,广州城市人口在1500万基数上持续增长,尤其是流动人口增长迅猛;建设用地需求约为135.91平方公里,可供应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占整个规划期新增规模的75%。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环境秩序造成巨大压力。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乱摆卖、交通混乱、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等问题的任务更加繁重。路网容量严重不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将面临更大挑战;城市生活垃圾增量攀升,“垃圾围城”危局依然严峻。公共设施建设等各项用地需求将面临巨大压力,查控“两违”形势更加严峻。
二是社会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多层次多元化,城管面对复杂情况,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建设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已经和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将更加错综复杂,社会问题易发多发,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及公共安全。
三是城市地位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广州市城市功能逐步实现向金融、商贸、信息、文化、教育、科技、交通、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对城市管理在城市容貌、景观标准及交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构建古今相融、多元一体的城市先进文化,塑造广州城市精神,推动广州城市精神文明大发展。城市管理事业要为塑造广州最核心、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形象服务,要为文化旅游打造成广州的支柱产业服务,为此,要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去,使其相得益彰,形成广州特色。
二、面对新挑战和新考验,不断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一)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根本转变的要求,广州城管率先提出“大城管、细服务”理念,2011年又提出“管好城市为人民,文明服务促和谐”理念,明确“统筹、规范、精细、为民”新要求。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成效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体现了当前社会管理“促和谐”的最终目标。另外,注重整合和统筹城市管理要素,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相结合,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管理信访法律咨询服务站,促进城市管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
(二)创新管理体制,凝聚社会合力
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统筹和社会、市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广州各级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城市管理公众互动平台,开展“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大讨论及“全民城管”创建评选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开设城市管理专栏,宣传城市管理政策法规、重要工作进展,组建城市管理志愿服务队等举措,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及市民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并注重建立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多元投资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照多元化、多渠道思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社会参与新格局,现已建立了26.7万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使城市管理单纯由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和市民广泛参与转变。
(三)创新管理方式,注重科学精细
城市管理要依靠精细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流程设计,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管理科目和过程的精细化,注重依靠科技提升管理水平。如制订实施环卫保洁、垃圾处理、爱卫消杀等操作规范和工作原则,对作业方式、作业时限、作业标准、安全措施、监管标准、应急机制等提出量化指标。制订《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明确分类标准、分类标识、分类方法等。按照“一店一牌、六个统一、四个不准”原则,分类分批更新改造和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实施《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划定严禁乱摆卖区域的通告》(第2号)及《广州市2011年度整治和规范流动商贩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严禁区,设立临时疏导区,由制止逐步向有序管理转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广州大学在华南地区合作建成首个现代城市管理研究基地,推动城市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及垃圾综合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和标准的研究,积极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填埋气收集利用、渗滤液处理及无害化处理水平低的垃圾填埋场治理与生态恢复、填埋场封场后再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力度等。
(四)创新技术手段,整合共享资源
信息化为城市管理提供技术基础,也为改进管理方式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平台。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多级联动、高效协同。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调度系统、“12319”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综合巡检系统等15个系统40多个功能模块,初步形成“五横二纵”的电子政务基础框架,建立起以机房、政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为支撑,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以市民电子邮局、社会保障(市民)卡、安全认证中心为应用推进和保障手段的公共平台。建立智能交通、数字规划、数字国土、环卫环保等城市管理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开通广州城市视频专网,实现全市视频资源大联网,整合公安、城市管理、交通等10多个部门及市、区、街三级应用单位352个,联网摄像头3.3万个,综合应用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应急处置、水利三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建设数量、联网规模、管理规范、综合成效等方面均在全国前列,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能。
nlc202309011956
(五)创新协同管理,促进工作落实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必须破解“条块分割”和行业分管难题,实现市、区、街多级联动和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如制订实施《关于强化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违法建设认定及查控责任主体、工作分工及要求等,城管执法、国土房管、水务、交通、林业和园林等部门是查控违法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规划、发展改革、经贸、公安、环境保护、建设、农业、文化广电、卫生、城市管理、工商、出租屋管理、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有线电视等部门是协助查控违法建设的协作责任部门,各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由市城管办牵头,城市管理、建设、环境保护、交通、水务、林业和园林、卫生、食品药品等14个部门对各区、县级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逐步形成条块结合、高效运作的城市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城市管理等部门加强对保洁服务公司履行环卫作业合同及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监督,促进环卫保洁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建立“以奖代罚”机制,通过奖惩结合督促各区、县级市加强城市管理。通过各部门协同配合、有效联动,管理协调能力、执法效能大幅提升。
三、破解城市管理领域深层次问题,为城市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广州市城市管理领域目前也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其表现主要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高;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智慧广州建设要求还有距离;“垃圾围城”危机迫在眉睫;违法建设查控形势严峻;流动商贩管理亟需加强;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市城管委决心采取各种配套措施,突破这些瓶颈制约,为城市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城市永恒的主题,可以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效率更优化,也可以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更优化。结合广州市实际,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是以规划为先导。借鉴香港、青岛经验,科学编制城市管理各专项规划,并将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及后续维护全过程,做到城市管理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二是以标准为前提。编制城市管理系列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各行业和专业部门特点进行细化。科学划分管理空间,细分管理区域,量化城市管理对象,通过精确掌握管理的对象、内容、状态、位置、属性等,实现城市管理内容的具体化、标准化、数字化。三是以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亲民工程,推行市民监督机制,畅通服务便民渠道,切实为民服务。四是以执法为保障。加快城市管理及相关领域立法进程,完善执法服务网络运行体系。强化日常管控与运行机制。建设城管数字化执法系统,提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
(二)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借鉴上海、成都市经验,按照“顶层设计、统筹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工作要求,在“智慧广州”的框架下,以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综合效能为核心,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库和应用平台体系,对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全领域实现主动发现、全过程监管落实。
(三)坚决打赢垃圾处理攻坚战
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保障民生的重要公益性事业,必须处理好垃圾问题,打赢垃圾处理攻坚战,逐步实现“增能力、调结构、保减量、促循环”工作目标。进一步理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体制;创新思路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革收运方式,优化分类收运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填埋量负增长。
(四)重拳出击查控违法建设
违法建设是城市毒瘤。广州要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必须解决违法建设顽疾,保障城市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主要抓好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协同合力,提升公共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五)综合协同治理流动商贩
城市管理执法与流动商贩的矛盾与冲突由来已久,涉及因素十分复杂,必须加以解决。结合广州城市运行情况,借鉴新加坡、香港规范化治理流动商贩经验,完善法规,强化服务,严格监督,逐步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基层响应、商贩服气、媒体支持的流动商贩管理机制,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管理是系统性、动态性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工作运转高效、有序顺畅,必须科学合理配置部门职责,推动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绩效。
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借鉴深圳、济南市经验,按照“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整合资源、精简高效、理顺职能、权责一致”原则,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协调,建立主体明晰、职能明确、分工科学、协作有力、权责统一的城市管理运行体制。进一步整合工作机构和资源,科学合理配置部门职能,避免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及推诿扯皮,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等等。
二是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建立共同巡查、联合执法、案件移交、资料共享、互为见证等城市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建立政府督导、部门督察、舆论监督、社会投诉的立体监督机制,完善舆论监督体系。
今后五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广州城管决心进一步以城市转型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规划优先、突出生态、建管并重、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体制,以科技为支撑,以精细为核心,推动城市管理向“做优、做细、做靓”转型升级,促进管理、执法、服务有机融合,保障城市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作,提升群众幸福感,推动城市更美丽、环境更有序、服务更到位、运行更安全。
(本文根据广州城管委有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黄荔)
来自:大众论坛-大众社区作者:青竹书童发表于:2006-9-8 12:53查
看:1905回复:1
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近几年来,大同以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市实施了“六项整治”和三个“一次性”等活动,管理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的满意度逐渐提高,城市管理在服务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成绩显著。但城市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也绝不能忽视,如城市管理网络不够健全,基础管理比较薄弱;城管投入相对滞后,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规范管理和长效管理相对薄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都管都不管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机制与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为推进我市城管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提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努力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结合“八荣八耻”和文明城市建设等宣传教育活动和各种宣传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要把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城市现代化人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户”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志愿活动,形成“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风尚,努力创造人人关心城管、个个参与城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多做工作,加强引导。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政、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对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监督。四是加强城管队伍建设。要利用大同大学的优势,加强对城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和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城管队伍的管理与执法水平。改革人事制度,逐步建立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城管执法队伍,为我市的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打好基础。
二、统筹规划,以建促管,不断加大城市长效管理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力
度。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政工程等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严把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执行和监督关。严格执行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城市建设与管理有法必依,确保城市基础及配套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进一步充实环卫发展规划,加大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垃圾房、垃圾中转场、公厕、果壳箱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布点与配建工作,同时逐步提高环卫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城管的要求。三是在城区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东、西客运站和市区停车场的建设,在大西街等人行密集的街道建设过街天桥,大力扶持大公交,限制三轮车,缓解市区交通管理与停车压力。四是加强农贸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洗车场等的建设与规划布点,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对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的营业场所,要纳入规划布点,实行划行归市和集中经营。
三、配套措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综合执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配套问题。加强执法保障体系建设,使城管、公安机构建设以及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尽快适应城管发展的要求。对户外广告管理、城郊结合部农民建房的审批、拆迁安置政策等,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综合执法在规范的基础上顺利施行。二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从有利于减少重复管理、交叉执法、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稳步推进城管执法改革。对行政处罚权的落实情况及效果,作出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做好落实处罚权的工作。三是以市容环境卫生为重点,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服务水平。在层层落实保洁责任的基础上,将街巷、工商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河道两岸、公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卫生死角纳入各区环卫专业队伍的统一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滚动保洁管理。四是加强户外广告的规划布局与管理。加大对各类广告,特别是户外广告和野广告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擅自设立影响市容的牌匾、非法广告等设施,适当增设公益性广告。对“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要加大治理力度,及时清除。
四、健全机制,拓宽渠道,不断加大对城市长效管理的投入。一是确立建管并重、更重管理的城市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城市长效管理的投入保障入手,多方挖潜,多渠道增加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并将其列为各相关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二是以政府的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确保城管经常性经费足额到位。本着执法队伍精干、高效的原则,按照建设部关于执法人员数量占城市人口比例的要求,尽快配齐城管执法人员,并保障日常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各级政府都要将城市管理的经常性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严格收支两条线,改变靠罚没款返还解决经费不足的状况。三是市、城矿区两级要采取切有效措施,努力解决环卫职工报酬偏低、基本保障不落实、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四是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积
极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逐步建立以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为管理实体的模式。对垃圾处理、绿化建设与管理、环卫保洁等,也可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赴广丰、南城、丰城学习考察体会
通过三天来对广丰、南城、丰城三县市的学习考察,受益非浅,感触也很深。
一、“三点”感受
(一)感受到了差距,特别是丰城,无论是城市管理水平还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差甚远。
(二)感受到了压力,又尤其是丰城,丰城在大家脑海里原是一个又黑又脏的城市“煤城”,为什么现在能管理这么好,城市一下变得这么美,这么靓;我们的兄弟县南城,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也一般,为什么也能管理那么整洁,那么有秩序,真值得我们学习,有压力。
(三)感受到了希望,通过对三县市的学习,我们找到了榜样,增添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书记、县长帮我们搭建一座这么好的桥梁,我们今后一定通过这座友谊的桥梁在丰城,在南城、广丰学到很多东西,不断完善我们自己,来提升我们自己。我已经和丰城和南城的城管局长沟通了,下个星期以后分批次派环卫所长、城管大队长等下属单位负责人去“两城”分别跟班学习一星期,学真经。
二、“四点”思考
考察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着这么几个问题,丰城、广丰和南城他们是如何破解以下新形势下城管工作难题的。-1-
(一)如何处理好在城管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严管重罚与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维护稳定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执法对象大都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往往依靠一个小摊,一部三轮车养家湖口,如果我们依法严管重罚,他们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如方法不当,很可能产生信访隐患(广东增城事件)。
(二)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卫生管理的关系。随着两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重点工程、园区建设、楼盘建设等两区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建筑移土、沙石运输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处理好项目建设和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三)如何处理好城管单部门执法与各部门联动的关系,如查处车辆乱停乱放,需与交警、交通等部门配合;查处违章建筑,需与土管、建设、公安以及所在乡镇协同;在抓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需与社区、物业、小区等协同。
(四)如何处理好[绿化养护、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等]城市行业管理,行政监督与城管部分经营权,养护权推向市场的关系?三县市在城市管理部分经营权推向市场,分解到社区方面都很多好的做法,如园林绿化养护权,清扫保洁权以及垃圾清运,路灯维护等逐步走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园林、环卫等部门主要就是考核、监督、评比。
三、“五点”不足
对照三县市,我们在城市管理方面至少存在下面“五点”
不足。
(一)环卫保洁工作,标准还不高,特别是一些次街道 和社区,卫生状况与三县有很大差距。
(二)街面秩序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一些次街道和道路口,出店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那些非法经营运的三轮车和摩的。
(三)石砂运输和建筑移土管理处罚不严,致使城区街道路面、石碴、灰土较多,即影响市容市貌,又增加环卫工人工作等。
(四)城区旧房改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不设围栏,占道施工现象突出。
(五)城区道路开挖,(主要是自来水、无然气等)管理不严,恢复质量不到位。
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打算”和
“四点建议”
如何创新城市管理,消除脏、乱、差现象,如何发挥社区在城管中的特殊作用?
“四点”打算
一、治“脏”狠抓环境卫生管理。
(一)严格执行清扫保洁管理制度,落实保洁时间(夏季早5点至晚9点),狠抓保洁质量,做到全天侯、无缝隙地保洁,加强巡查监督,奖罚措施到位。对不按规定按时、定点、袋装投放垃圾的行为人,按“门前三包”管理办法教
育处罚。
(二)严格石碴运输和移土管理,要利用天网系统和不定点设卡,严管重罚,要重新修订城区石碴运输和移土管理办法,对重点工程,园区建设,楼盘开发等建设移土和石碴运输,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使“两区”建设和城市管理做到两不误。
(三)对城区楼盘开发和旧房改建的施工现场,都必须围栏作业,确实没有场地,不能围栏作业的,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
二、治“乱”狠抓市容秩序管理。
(一)严管街“等主要街道,禁止出店经营,摆摊设点,点道为市,对一些次街道除定时定点安排一些季节性农副产品销售点和一些专业流动摊贩处,其它都要进店经营。
(二)与公安交警和交通运管等部门一道,严厉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特别是要下狠心整治非法营运的电动三轮车、摩的。(颜县长已在调研,南城去年下半年已整治,效果很好,补2200元/辆,另奖1500元/辆)。
三、治“差”严格道路开挖审批,加强城区各类网线和广告店牌的管理。
(一)除供电、洪水、通讯,天燃气等涉及民生工程的开挖以及重点工程开挖外,一律严禁开挖,且必须严格审批手续,交付押金,涉及机动车道开挖必须报县分管领导批准。做好市政道路及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城市道路、路灯、桥
梁、洪排水等设施的完好。
(二)对主要街道外挂的各类网线,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主城区的广告、店牌进行统一设计,使之做到美观规范;对“牛皮癣”等乱涂乱贴的现象及时清除。
四、坚持不懈严历打击违法建筑。
(一)继续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做好日巡查记录,建立完善违章建筑台帐,对违章建筑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臵。对偷偷形成的违章建筑坚决拆除。
(二)对符合政策的建房户,要切实搞好服务,积极参与联审联批。
“四点”建议
一、尽快建立大城管格局,高位推动。
为确保实现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以至下一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城市综合管理,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丰城等三县市以及我们邻县金溪县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档次,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浓厚的创建氛围,上下齐动,才能实现创建目标。
二、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管硬件建设。
(一)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如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含沙石、石材、石灰、木竹等)、汽贸物流市场建设(含大型货运停车场)、包储中心建设等。
(二)启动农村客运站和城市公交站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客运站。特别是农村客运两站,建议在东红工业大道周边
规划建设。(据说交通部门已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一个客运站80万元)。城市公交起始站,建议将汽车客运东站(抚州长途)扩大停车场面积,增加市内公交车始发功能。
(三)加快城市垃圾中转站、公厕、下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特殊作用。
如环境卫生管理,市民讲卫生、讲秩序的城市生活行为习惯教育。丰城等三县市都是这样做的。
四、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做到疏堵结合。
尽快出台农林水系统农工建房和城区周边符合政策但又无预留地农民建房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疏堵结合问题。这项工作葛县长已在调研]。农林水系统包括林科所、农科所、糖科所,幸福水库县城区四个单位的农工,他们世代在当地为农,原住房已鉴定为危房,身份又是事业单位职工,对这类人群建房问题,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他们住房问题。孝岗长林村委会有5个村小组无预留地,对他们当中符合一户一宅的村民建房用地如何解决要尽快出台管理办法,疏堵结合,否则会形成信访隐患。
关键词: 社区;社区管理;评述
如何有效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养成社会自治能力,是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密切关注且全方位多角度投入,试图探索解决的问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城市社区管理主要以优化社区服务为龙头和突破口,然后逐步扩展到社区文化、教育、人口、环境、治安、托幼养老等领域。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正转向以社区居民自治为龙头,以社区组织建设为重点带动社区事业建设全方位立体发展的新阶段。社区建设和管理已取得明显的体制效应。
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一些实验区的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探索陷入一种“卡壳”状态,在理顺政府、市场、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回归社区自治功能方面进展缓慢、进退两难。一方面,有些地方党委和政府认为:“社区居委会既不能作为政府的一只‘腿’,又要协助政府完成工作,这是很难做到的。社区居委会要自治,政府下派的任务它可以拒绝,政府的目标任务又如何完成?”另一方面,有些社区工作者提出:“社区自治不就是意味着政府要从社区中退出,放手让社区自我管理吗?为什么政府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呢?社区自治何时回复其本义?”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担心社区自治会影响政府权威,有碍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后者担心社区自治名实不符。但两者产生疑问的根源都一样,这就是如何认识政府和社区的关系问题。这成为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市政学等不同学科在内的学者们自社区管理萌生之日起就引起不断关注和争论的话题。
一、社区管理运动的兴起
目前我国社区管理运动正处于积极的探索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以实现社区自治为目标的创建、管理活动在全国多个实验区拉开大网,一批有志于社区管理理论创新的专家学者已对此“发起攻势”。其中,以徐勇教授为首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的教授、博士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一枝独秀渐成气候。
徐教授认为,随着中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变化是继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三项伟大创造后的又一新的伟大创造[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马仲良教授也高度评价城市社区自治这一制度的创新意义,认为,如果说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巨大飞跃的话, 论文网那么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也要搞自治并开始建立了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则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个巨大飞跃
[2]。在社区管理缘何兴起的问题上,徐教授认为,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全能政府“失效”和市场“失灵”及培育市场与培育社区双重改革的制度背景下发生的社会整合过程[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认为我国社区建设的时序模式有两类:一类是行政体制改革———社区发展———建构社区自治体制,它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实质性线索;一类是社区建设前期———发展期———成熟期,以社区成员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运行体制为线索[3]。综合上述几位专家的见解及其它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社区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一致的。
1.社区管理作为基层公共管理是伴随西方国家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应运而生的,它有力推动了“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在凯恩斯强力政府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政府普遍采取一系列积极政策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空前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败”也日渐凸显出来。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信任危机、管理危机。国民对此普遍不满,声讨之声不绝于耳,质疑政府并要求进行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大社会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社区自治化”等思潮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communitarianism),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蕴藏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机构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意识、服务观念和管理效率。社会舆论的压力迫使各国政府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各国新政府上台伊始,就以民营化、市场化、自治化、服务化改革取向作为赢取民心的主要手段。这场自西方世界始继而波及全球的行政改革浪潮,为社会管理自治化模式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
2.社区管理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创新是在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并互相支持的条件下萌生并发展起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市政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知识大餐”为社区管理的健康运作提供了丰富有益的理论“营养”。政治学关注社区自治化模式下作为国家权力代理人的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框架建构,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政府与社区体制上共生、功能上互补、效用上双赢的路子,[4]把新建社区作为制度创新的平台,探索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社会学关注社区服务的问题,社区服务研究从起步到系统化发展,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福利体制深化发展之必需,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满足服务主题和内容日趋多元化的要求。市政学关注社区管理自治化发展如何与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保持“共振”。自治化的社区并非独立的“诸侯王国”,要与一个城市“大气候”的发展变化“风雨同舟”。
管理学关注社区自治化体制下政府管理和社区管理的衔接链条及管理绩效,建构社区自治体制,政府在管理上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和错位,社区自治机构既要满足区内居民形式多样和内容日趋丰富的要求,大胆管理,热情服务,拒绝“乱摊派”,又不至于同政府形成分庭抗衡的局面。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理论界涉及社区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围还比较狭窄。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还没有真正形成广泛的多学科“同舟同济”的局面;二是置身其中的研究者的学科视角还相对狭小,由此束缚了进一步的学术深究。目前的社区管理研究以经验总结居多,而真正上升为具有广泛学科结晶深度的研究成果犹如凤毛麟角。
二、社区管理的相关范畴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社区的涵义,社区管理的导向、模式、原则、内容、功能、体制创新等一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尚存诸多争议,这在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之间的认识差异和学科界域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尽管社区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潜滋暗长并具雏形,社区管理作为实践已经先行,但一些基本概念仍未达成共识,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的现状。论文网目前我们看到的有关社区管理的著作有三本,一是陶铁胜教授主编的《社区管理概论》(2000年版,上海三联出版社);一是黎熙元教授主编的《现代社区概论》(1998年版,中山大学出版社),一是王思斌教授任执行主编的《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200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有关社区管理的科研论文则呈雨后春笋之势,下面从中摘录出与社区管理相关的范畴供讨论。
1.社区的界定。
“社区”是一个几经转译且经历了一系列含义上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专用概念。在其最初的使用者滕尼斯那里,“社区”与“地域”之间的关联并不明确。但在其后的嬗变演绎中,“社区”的地域性涵义日益凸显。有人对社区定义进行过统计,发现94个定义中有69个都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社会交往、地域和共同约束。国内学者对“社区”这一概念的争议在于,究竟该从社区地域、社区资源、行政划分、规模大小、文化氛围、情感归属等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来界定较为合理?北大学者指出,“社区”是“社(会)”和“(地)区”这两者的结合,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5]。也有学者认为社区是指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6]我们认为社区是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进行的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活动区域。[7]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社区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8]
我们发现,事实上,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一个概念的重要性与它的精确性往往是成反比例的。愈是重要的概念,它在含义上分歧愈多。因为,所谓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就是那些本学科学者们在研究中不可避免要加以使用的概念,而学者们由于各人“胃口”兴趣、研究视角、理论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必然会对同一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和演绎。“社区”这一概念也不例外。
2.导向与模式。
徐教授撰文指出,在城市社区建设的改革实验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整合导向。其中一是行政导向,即强化基层政府功能,主要运用政府及其所控制的资源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并形成“新政府社会”;其二是自治导向,即强化基层社区的功能,主要通过政府下放权力,建立社区自治组织,并通过这一组织动员社会参与进行社会整合,并形成“社区制”社会。[1] 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有学者认为存在三种模式,这就是以哈尔滨南岗区为典型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典型的半行政半自治型模式和以沈阳市春河社区为典型的自治型模式。[1]也有学者根据社区管理活动的主体不同将社区管理模式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四种类型。[7]
3.社区管理的原则。
主要原则有:全体利益原则、自治和自助原则、组织和教育原则、协调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7]。也有学者提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经营性与服务性相结合;专业队伍服务与群众自助服务相结合。[9]
4.社区管理的内容。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10]
5.社区管理的功能。
社区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对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满足社会居民精神生活需求、密切社区成员关系、发展社区经济、救助社区中弱势
人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社区管理中的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11]有学者指出,进行社区管理建设,有助于培育社区文明意识,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桥梁纽带的作用。[12]
6.社区管理的体制创新。
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努力建立多系统、多层次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具体工作包括科学合理地调整居委会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资源效用;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使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构造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将社区服务功能还原社会;理顺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社会自主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管理系统三大关系,提高社区整合能力;按“属地管理、齐抓共管、条块结合、落实基层”的原则健全和完善社区管理的工作机制。[9]
三、评述
1.透视目前社区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单位本位体制正逐渐冰释,社会保障的载体从单位过渡到了一个个微型的社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也由此应运而生。不过,如前所述,有关社区管理的学术研究相对于实践发展而言显得“慢了半拍”,这与我国社区发育迟缓和社会工作的教育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政府有关部门倡导不力也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专业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者居多,起不到理论先锋的开拓、前瞻、指导和规范作用,甚至停留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兜圈圈,或随意“缩水”,或任意“膨化”,各执一端,研究成果仅限于在理论刊物上发表,很难为社区管理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社区管理在现实中有许多问题亟待理论上给个“说法”,如居委会的角色定位问题。但在一些居委会“管”的功能比较强,服务功能相对微弱,与居民之间缺乏亲和力,很难“心连心”。大家都知道居委会很忙,但忙些什么谁都不关心。这是为什么?这实际上是对居委会角色的一个否定性信号,反映出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一般居民对居委会既无依赖诉求又无利益瓜葛,谈何情感之亲缘关系?长期以来,居委会工作人员被称为“居委会干部”,说话办事“干部味”很浓,这种权力色彩与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性质是相悖的。自治组织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维护和增进居民的权利和利益为工作内容,而不是一听起来人们就感觉不对头的要置他们于“管理”的束缚之下。居委会作何角色需要理论上的厘定。类似问题还有很多,著名的资深社会学家费孝通撰文指出社区管理研究者可以就下面四个问题先作思考:(1)如何在社区建设中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2)如何在硬件建造者的物业机关和居民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如何使管理居民人际关系的社会机构与硬件建设及维护者之间的职权关系达成明确规定,具体地说,也就是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怎样配合和协作;(3)集权体制的行政系统即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关与居民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住户与住户之间以及他们与自理自治的社区机构关系怎样协调,如何避免“社区是个筐,一切往里装”的弊病;(4)社区机关工作需要的资源如何筹处也应有法律上的保障[13]。目前较为式微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日渐紧迫性的需要相比显得捉襟见肘。
2.解析社区管理理论研究“瓶颈”。
诚如有学者所言,从普遍价值和长远目标来看,社区管理应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导向,因为这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1]中国启动了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社区管理的自治化取向正是朝着这种改革努力的尝试。但是,我们注意到,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背后总是留有政府或明或暗的影子,或者说政府的行政干预作用依然突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缓冲期”,政府直接管理社区有“惯性”使然,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这种前期介入在时间上不宜过长、幅度上不宜过宽。否则,社区管理体制给人以“新瓶装旧酒”之感,体制创新就失去了本义。实际上,在社区管理自治的问题上必然会涉及到一个“三大板块”关系的问题:政府、市场和社区,能否处理好三大板块的关系成为制约社区管理、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瓶颈”。
众所周知,政府是制导社会发展的主心骨,能否实现真正意义的社区自治管理唯政府“马首是瞻”。政府和公共部门以追求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为至上原则,政治官员不能“一切向钱看”,追求自身利益的张扬和最大化,否则必然导致腐败丛生,腐蚀整个社会有机体。可以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思路去规划现代社区的管理机构;第一,纯粹的行业竞争行为交由市场调节企业承担;第二,政府不能兼“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于一身,实现政企分开;第三,继续走“脱钩、分类、放权、提高”的路子,实现政事分开,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第四,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把大量的社会职能移交给他们,养成社会的自治能力,政府也可以从此摘掉“管家婆”的帽子。这样,政企、政市、政事、政社分开,使大量的繁杂的社会事务从政府身上剥离出来,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要事。
竞争是市场的天生法则,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的一席之地。或在竞争中爆发,或在竞争中灭亡。市场不同情眼泪。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企业保持经营自主、利益自主和产权自主。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总是有失灵的时候,它不仅难以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反而“制造”出不少麻烦,如“不充分就业”,弱势群体,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直接简化为赤裸裸的物质利益关系,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的增进等。这就要求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的杠杆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单位体制”下的社会进行再造。这样,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可以为社区的社会化功能建设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
我国城市管理体制从街居体制转向社区制,传统的街居组织由政府的“脚”变成社区居民的“头”,简单的行政区划和行政设置的街居正变成具有自我组织性、管理性、服务性的新型基层组织。其管理和活动方式在保持协助政府进行基层管理的行政职能外,更多的是通过民主、自治的原则,把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凝聚起来,依靠大家的力量办好大家的事情,使社区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大家庭”。强调以人为本、团结互助、友爱奉献、民主自治的社区精神。这里不是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竞技场,如果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的“利剑”带入社区,那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就没法活了,社区同情眼泪。在社区创建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是“重头戏”。要通过开辟市民学校、广场文化等活动,进行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文化倡导、思想疏导、情感诱导、典型示导、检查督导;将思想工作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去,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中去;将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化到靠优美环境熏陶人、优良风尚影响人、优质服务温暖人、优秀业绩感召人中去,具体化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中去。政府和社区不应是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是这种关系的“翻版”,而应是引导、扶助、规范和监督的关系。社区承担的政府交派的工作,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政府应支付相应的劳务费。
总之,社区自治管理是我国新时期新型民主的生长点,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有关社区管理的研究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从总体上看,这一研究已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如日益丰富的各地实践性经验资料的“出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相关理论视线的引入,更多学者联合“会诊”。我们有理由相信,社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一定会迎来一个奇葩争艳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2]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N].北京日报,2001-03-26.[3]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4]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韩明谟,王思斌.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6]冯晓英.北京城市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J].前线,2001,(3).[7]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8]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9]梁启东.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缺陷与创新构想[J].社会科学,2001,(1).[10]徐雪梅.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探论[J].蜂朝百科http://wiki.steelbee.net/
蜂朝教育导航http://link.steelbee.net/
收集一些比较经典的论文下载与发表网站供大家多多交流哦。
1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根据区域规划等更高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 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发展战略, 预测城市发展规模, 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 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 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城市规划的编制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 多方比较, 反复论证, 经过法定程序审批, 规划一经批准, 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 必须严格执行, 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 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 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 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 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 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 提供服务, 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保障市民正常生活, 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最终服务于城市运行。
城市管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整体管理”。从内容看, 城市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城市自然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四个方面;狭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管理。目前我国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 通常是指狭义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的职能可概括为导引、规范、治理、经营和服务。
2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关系
客观地讲, “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2.1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
《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了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都必须服从城市规划, 界定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龙头”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一个城市是否建设得好, 管理得好, 经营得好, 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 以规划为指导依据, 在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 科学有序的进行。因此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所谓规划是“龙头”, 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才能避免盲目性, 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 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地区 (部门) 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 才能适应和满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 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 一个城市发展速度的快慢,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一方面取于城市规划是否高起点, 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 科学有序的进行, 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长期从事规划工作原因, 现谈谈城市规划的政府职能。目前许多城市的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职能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 一方面, 政府对规划管得过多过细, 而实际结果是规划往往跟着主要领导人的好恶而不断变化, 规划推倒重来的例子不在少数, 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主要领导人的变动就有可能引起对某一地域规划的重构和破坏。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规划的可塑性太大, 缺乏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规划, 墙上挂挂”, 也使得政府对规划的控制和管理失灵。据了解, 很多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好几年了, 但规划图始终就是一堆废图, 没有真正实施。如果没有把握好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 将会制约城市的发展。
2.2 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来具有实施各项城市建设项目, 使规划逐步付诸实施。政府根据规划的部署, 有计划地组织交通运输、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 也是其他物质设施建设的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奠定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大格局, 并为陆续城市开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根据规划新确定的空间开发步骤, 开发建设新开发区和改造旧城区。有效地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协调和高水准。有些地方不顾经济发展能力及自然能源制约等因素, 为了政绩城市建设偏离规划的轨道, 盲目进行建设, 造成大量土地浪费、城市整体形象不佳等。所以说没有规划的高起点, 就没有建设的高标准;城市规划如果贯彻不力, 城市建设就会失控。
2.3 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城市管理是个过程, 我们生活的城市里, 每天都要发生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 为保障这些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就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工作和体制。道路再宽, 交通没做好, 仍然要出现拥挤;道路修的再多, 市容管理跟不上, 必然会被各种各样的占道经营挤掉等等。因此说“三分建, 七分管”。从城市发展全局看, 城市建设只要有规划, 有资金, 建起来并不难。但对建设好的一些项目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效果的优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客观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文明程度、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制约。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虽然各自的含义不同, 但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优美的城市环境, 营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良好形象, 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 为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城市人民政府在管理城市、经营城市、发展城市的过程中, 必须对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筹划, 并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加强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使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提高。
3 和谐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着力把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对城市的未来要有一个清醒的科学定位, 就是要努力把城市建设成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文明城。只有从整体上恰当把握和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才能得到较快提高, 城市的发展才能步入协调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轨道。我们要树立规划是龙头的理念, 科学规划城市;要树立现代城市理念, 高质量建设城市;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 建立城市发展新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摘要:近几年来规划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 规划理念也越来越科学超前, 结合实际谈谈如体贴做好城市规划, 创建和谐城市。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创新能力
本文系2014年度攀枝花学院社科联立项课题《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4A20。
一、创新型城市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
历史证明,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创新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创新的条件和机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持续发展水平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其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发展模式、文化制度、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利用现代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持续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的一种能力。而城市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城市将知识、技术、工艺、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它是该城市保持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
二、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日本,是由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學者梅棹忠夫首先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信息化是指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被高度开发应用,其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的过程。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中各个组成部分,使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产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人类各种行为的效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仍是信息化。城市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而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安排的基础之上,以城市为主体,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数字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
三、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证明,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都是促进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提高的核心推动力。然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城市创新, 在城市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对信息化的改进与革新的能力。同理,城市创新也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支撑,城市信息化为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因此,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1.城市信息化支撑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支点。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中,科技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是需要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然而,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就代表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创新的支点,我们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带动科技创新、制度和管理创新。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就反映了该城市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同样,城市创新能力也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是城市创新的智力资源。创新是一个智力活动,它离不开人以及与人相关的因素。城市创新与人才密不可分。当今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人才。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该城市的人才优势,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创新人才资源,因此城市创新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的支持与推动。
2.城市创新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带动信息化。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技创新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取得关键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不仅可以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而且能大力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其次,制度创新保障信息化。城市创新表现之一就是制度创新,而新的体制与机制能够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如今,信息化正在极大地释放着城市的创造力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推动科技创新对实现城市信息化战略的意义重大。最后,产业创新催生信息化。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想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要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加快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四、结语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同时,两者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双核驱动。城市创新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城市创新能力越强。信息化不但能够完善一个城市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而且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管理与创新能力。同理,城市信息化进程也离不开城市创新。城市创新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基于城市创新的信息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成,白庆华.城市信息化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匹配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12(02).
[2]谢科范,张诗雨,刘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9(01).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推荐阅读: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06-06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论文10-20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思路研究论文10-24
城市管理建议06-11
聊城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07-19
城市管理负面清单06-10
城市长效管理总结06-12
城市管理汇报材料09-09
城市路灯管理考核09-10
城市管理条例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