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篇1

巢湖市七中小学部五(2)班吴炳辉家长

凡事贵在实践。政府不仅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关于城市形象、城市暖流、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而且也举办了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

所谓匹夫有责,作为巢湖市市民的一份子,我们当然也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按照“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去做,为的是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文明市民,为创建文明城市加分。

我们应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要做到语言礼貌、举止文明、尊老爱幼、衣着大方等基本要求,在公共场合绝不大声喧哗、要顾及他人感受,爱护公物,保证城市的卫生……

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关心时事、接受教育、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这则古语说明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做事更应该以礼为先。讲文明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我们要做一个文明市民,不管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用公共道德准则约束自己,检查自己。把我们的陋习清除,做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在整个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好像都在同一个课堂上,我们拥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各种的方式在精神上不断的填充自己:被经典的音乐贯穿,被璀璨的文化熏陶,被公众的榜样感染……每个人的精神境界都得以升华。

创建文明城市,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对城市以后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而要创一个文明城,就先要做一个文明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清除一块“牛皮癣”,墙面会变得更整洁;捡起一个小塑料袋,地面会变得更干净;说一句温暖的话语,人与人的相处会更和谐。这些小事只是举手之劳,然而做好了它,整个社会将会因为这样的行动而变得更加文明美好。

经过时间的磨练、时代的推动,人类世界已进步为一个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社会。一个原本充满暴力的世界,现在则演变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可见文明的意识是多么重要。所以世界才需要文明,我们才需要追求文明。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篇2

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创建文明城市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和问题。例如在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中, 其发展的进程并不平衡。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相比, 前两项明显滞后。而文化建设、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发展也表现出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一种趋势。由此可见,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种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进展不平衡。除此之外, 还有一部分责任单位对创建工作没能够提高认识, 还停留在满足于过得去的层面上, 造成创建工作发展一般化, 创建指标完成标准不高。对于社区工作而言, 虽然最贴近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 但是发展力量相对薄弱, 基础工作相对滞后。执法监督方面也还存在着体制不健全, 执法力量不足, 综合执法体系尚待完善的缺陷, 一些城乡和区域等结合部位还存在着管理空白区等。这些都仅仅是创建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一个小小缩影, 但是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任重而道远, 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善。

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效机制

1、做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需要进一步增强长效机制的时效性,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和健全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效机制, 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必须立足于发展的实际, 并且能够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想要建立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构建高效有序的工作体系。对于日常工作同样也要狠抓落实, 力争做到用制度规范创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逐渐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自动化的发展道路。落实长效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可以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这能够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进行有力保障。其次是完善政府职能管理机制。政府管理部门众多, 相应的工作职能也多, 完善政府职能管理机制有利于责任的分解和落实, 对创建工作支持很大。第三是要强化创建队伍建设机制。创建全文明城市和其他工作有着明显的区别, 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并不是三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这就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只有将创建工作常抓不懈, 才能最终实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2、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就要做到注重总结经验, 突出创建着力点

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求我们要坚持在创建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 总结不足之处, 不断的巩固和完善已经达到的指标。从不少已经有创建经验的城市的创建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着力于改善城市的发展环境, 这不是要做面子工程, 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抓好诸如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基础设施。第二, 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创建是一件和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 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去参与到创建中去。顾名思义, 创文明城市的对象是整座城市, 这就更说明了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去的必要性。第三, 我们要注重提高人民的素质, 尤其是想出租车司机、商场营业员诸如此类“城市窗口”职业工作者的素质。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城市最普通老百姓的代表者, 是他们的“名片”, 他们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整个城市风貌的提高。第四, 我们要积极提高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尤其是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中心工作之一, 扎实抓好。

3、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形成城市特色, 强化城市创新点。

创建文明城市在某些方面表现为创建一个有自身特色的城市, 这是独一无二的。实践证明, 创建文明城市的标准和内涵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 其理论、思想、观点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 营造一个城市独特的文明, 就应该注重城市文化载体的创新、城市文明形式的创新, 除此之外, 在创建的手段、内容、组织、网络, 等方面都要注重构筑本城市的特色。为了创造一个城市的特点, 我们要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上, 大力构建每个城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体系的不同特点, 树立不同的创建先进典型, 从而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创新型的文明城市建设, 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活动, 遵循“市民言行文明、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良好、各类服务优质、科教文卫发达、基础设施齐全”的基本标准, 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 为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实在在的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实效, 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 也不是为了面子工程, 而是一件在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提升城市水平的事情, 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过程。创建文明城市不会在一个时期内结束, 它是阶段性和长期性目标的一种统一。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因此, 创建文明城市只有不断建立和健全创建的长效机制的才能真正促进文明城市的创建, 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第一准则, 扎实稳妥做好长效创建机制的创新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崔照明创建文明城市要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J]山东时刊2008.05

[2]安琦创建文明城市的理性思考[J]社会报道2009.06

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3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文明城市创建心得体会 篇4

报道说,参与去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的调查队员刘俊杰,在福建三明市那几天,每天早上八点钟,就离开宾馆,以普通游客身份开始暗访。他避开宾馆门前排队待客的的士,刻意走过一段路去乘公交车。前一天晚上暗访组组长张光友特意交代:“宾馆门口的的士全是安排好的,必须步行一段路后去坐公交。”张组长有多年测评经验,针对被测评城市的刻意安排,暗访组也有自己一套应对方法。

创建本是为了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但现实中,一些参与创建的城市,面对暗访组如临大敌,千方百计多方打探、提前安排,甚至还会派专人盯梢、跟踪,仅仅为了及时掌握暗访组的动向,以便暗访组所到之处看的尽可能是光鲜面。可以说,创建与暗访理应殊途同归,根本目的都在让老百姓共建共享现代城市文明。如果把应对暗访、夺取牌匾作为文明创建的目的,显然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了,进一步讲,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异化。

事实上,创建和暗访是手段,惠民才是目的。一旦手段成了目的,创建必将变味,甚至还会招致民怨。在一些地方,为了应对暗访,对市区流动摊贩“一刀切”,采取完全驱逐政策,结果步行街、商业街等闹市区看似整洁了、畅行了,但同时也变得繁华不再、冷冷清清,尤其一些临街便民服务和买卖因为突然被取缔,居民生活反而因此变得不方便,以致有市民说:如是只注重面上的创建不要也罢。这种不加区分“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实则是一种懒政思维,既漠视了底层社会的现实生存,也忽视了市民生活的真实需求,完全背离了创建的初衷。

常言说:水至清则无鱼。这话放在“创文”上来理解,就是说创建并非面上的整齐划一,而完全不顾及现实民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城市的文明进步,其要义恰恰是身处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受到尊重、生活得有尊严。中央文明办对测评为何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暗访,目的正是要排除干扰挤掉水分,直接获得一手资料,观察真实民生,确保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名符其实,让创建真正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载体。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心得体会 篇5

城市是一张名片,展现着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而一个文明城市的创建,绝不是单靠政府完成的,“文明城市”也绝不是表面上的称呼,一个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人人支持,人人参与。

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都要为“创建文明城市”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文明市民,从点滴做起。在不同的场合,注意遵守有关规定,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在举手投足间都能够表现出文明城市的精神。与此同时还要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不乱建乱搭棚亭房屋。

创文明城市,从自我做起。在工作上我们各尽其职、各尽所能;在社会中我们表现积极、心态上进、追求完美;在精神上我们相互监督、互相学习;在人与人之间,我们更是相处融洽、互帮互助、诚信礼貌。整个社会呈现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到处都是一派和谐相处、积极上进的景象。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好像都在同一个课堂上,大家拥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各种的方式,在精神上不断地填充自己:被经典的音乐贯穿,被璀璨的文化熏陶,被公众的榜样感染……每个人的精神境界都得以升华。

作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色添彩。要把一座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我们只有齐心协力,人人参与,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文明市民,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保持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

作者:付敏

联系电话:***

单位:石家庄市灵寿县城内明德小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心得体会 篇6

一、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为做好这项工作,我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领会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创建文明城市,惠民是根本。我认为“惠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曲靖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改造环境、移风易俗的实践,创建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整和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找准城市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总之,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是提高我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就是为创文贡献力量

根据局工作的安排,我主要负责太和街道辖区商超、专业市场、汽车4s店、宾馆酒店的创文督导工作以及驻守新百大点位指导创文。太和街道区域由于地理位置为曲靖城区偏北,加之以专业市场和汽车4s店为主,保洁人员力量单薄,存在行业特性,种种原因致使该区域情况复杂,创文工作实施难度大。有挑战才有干劲。对于这样一项着眼当前、利在长远的工作,我迎难而上,将压力转化为做好创建工作的强大动力。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同组的领导和我经过了仔细讨论,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计划。

首先,健全制度体系。定标准,要求企业方按照商务局传达的创文办标准执行,避免令出多方难以执行的尴尬境况,做到经营户通道保持畅通,市场保持清洁;

定区域,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网格,对于网格内的工作任务实行定质定量;

定责任,对网格内的工作情况实行责任到人。

其次,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同所负责企业工作人员的联系,采用现场指导的方式不断完善企业创文要素;

广泛向区域内经营户宣传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清楚、讲明白创建工作的内容;

另外还以身作责,用配合保洁人员清扫垃圾,强化卫生保洁工作等实际行动提升经营户的创建自觉性,使创建意识深入人心,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最后,坚持把创建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创建计划,突出创建重点,从整体上推进辖区内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从企业普遍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活动带来的文明新风,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和花架子,抓好落实,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奉献于民。

三、工作收获

创建文明城市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行为,靠全社会共建,由全社会共享。我既是一名创建工作的参与者,也是一名创建工作的收益者。我通过参与文明创建工作,收获颇丰。一是在交流中增进了与企业的感情,进一步改进了交流的方式方法,对今后更好的开展其他工作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二是在复杂的工作中进一步培养了吃苦耐劳扎实苦干的精神,也是我个人对于习总书记“青春因磨砺而出彩、时代因奋斗而升华”这一新时代青年寄语的一次有效而深刻的学习;

三是对于企业同政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在职责范围内为企业做好服务;

四是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曲靖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真正涵义。

创建,其实并不是仅仅为了验收,验收只是一道程序;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篇7

创建现代消费文明

是打造低碳城市品牌的关键

严峻的生态环境决定我们要走低碳之路, 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选择。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也要求生活方式由高碳转向低碳。这是继工业化、电子化、信息化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即低碳革命, 这次革命将给社会带来全方位的改变。前三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尤其是工业革命, 使得社会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不过它们是以消耗能源、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为代价的, 而低碳革命却是以节约能源、减少甚至去碳化为主要目标, 将带来人们生活的很大改变。过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基础, 开发产品, 不太关注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 而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却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人们不断追求富裕和幸福。但是富裕未必幸福, 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带来的往往是难以挥去的遗憾。具有嵌入富裕基因片段上的先天不足, 就是伴随消费而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 破坏了生活环境, 降低了生活品质, 于是人们把这些往往归罪于生产, 因为浓浓的黑烟多来自工厂。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真正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欲望。正如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句名言:“世界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 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到底谁该承担主要责任?是消费者。我国经济学家樊纲指出:“由于投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因投资所导致的碳排放也必将由未来的消费者所承担。因此, 一个最大化终生福利的国家的消费行为, 理应承担碳排放的全部责任。”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作出的理性选择, 要求是推进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生态化, 塑造现代消费文明。不过, 消费具有刚性, 让人们扩大消费可以, 适当“奢侈”人们也不反对, 可是让人们为了低碳而放弃一些现代生活方式就很难, 尤其是城镇居民, 因为他们更适应现代“高碳”生活。不过, 打造低碳城市品牌又必须从创建消费文明开始, 因为城市消耗了80%以上的能源、污染了流经城市的80%的河流。转变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从创建消费文明开始, 进而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建立低碳工业模式, 并与建立低碳社会相结合。

创建现代消费文明, 促进低碳城市品牌建设

1. 加强消费文明氛围建设。

消费是人需求的表现, 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显示着极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所以它不是单纯的个人经济行为, 而是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水准和文化程度, 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低俗与文明之别。不健康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方式是低俗消费, 如奢侈消费;而健康、理性的消费是文明消费, 如绿色消费。在当今文化消费方面, 就有“庸俗、低俗、媚俗”现象, 这是“低碳”非文明消费,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崇尚低碳生活、坚持文明消费, 是具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的表现。从营销学视角看, 这是先进的社会营销理念, 是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所以,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简单的降低二氧化碳排量那么肤浅, 而是要从根本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自觉公德心的高素质公民, 营造文明消费的文化氛围, 这才是低碳生活的根本, 也是塑造城市品牌的核心。莎士比亚的“城市即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城市人群的精神就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城市居民的文明就是城市的品牌价值。另外一层含义是, 城市就像人一样, 是个有机的生命体, 既有一个生命体生理发展的规律, 也应有个体的人文素养;既有个体成长的规律, 也有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的生态循环机理。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进行对城市居民的价值引导, 影响他们的消费时尚, 养成他们良好的消费习惯, 寻找传统的节俭美德与现代社会消费变化之间的结合点, 提升城市整体消费品味, 注重城市精神的价值, 扩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总之, 没有文明消费意识的城市居民, 就没有消费文明的氛围;没有消费文明的氛围, 就没有真正的低碳生活;没有精神价值的低碳生活, 就没有内涵丰富的低碳城市品牌。

2. 加强消费文明内容建设。

消费文明是个相对意义的概念, 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低碳时代, 人们在选择消费方式时是否具有责任感和公德心, 是否选择低碳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等科学消费方式, 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追求文明消费, 在物质消费层面要珍爱生命、简约健康, 在精神消费层面要陶冶性情、提升素养, 真正让消费者体验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反文明消费, 往往表现为违背生态伦理的异化消费, 如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畸形消费等。也许他们主观上也在追求健康和幸福, 但事与愿违。其实健康和幸福的指数源于人与人消费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消费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消费关系的和谐, 这三位一体协同于低碳城市建设平台之中。在这个平台上, 许多城市积极打造低碳生态的城市品牌。由于提高城市消费文明程度在于居民的文明素质, 所以要培养居民科学的消费观念, 让他们知道应该消费什么、如何消费。人们的消费是有消费者权益保障的, 可实现欲望追求与消费约束性的统一, 实现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的统一。而这些统一的程度和包含的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和经验积累, 为此消费文明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 因为消费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学习是后天获得消费体验的主要途径。文明消费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原则上看, 应是在低碳背景下,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消费文明的基因, 农耕文明孕育的原始生态文明理念, 这有益于现代低碳城市建设。因为农耕文明几乎就是生态循环的低碳模式, 在几千年改造自然的实践中, 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意识,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是有整体观念的民族, 具有大局意识。东方文化的个人、集体与国家的统一、协调思想, 有助于培养人们理性科学的消费意识, 西方的实用消费理念有助于人们克服奢侈消费、盲目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界定科学合理的消费内容, 是促进低碳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之一。

3. 加强消费文明机制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和谐社会

一、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为推进和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坚持我党的理论和指导方针政策,全面树立起讲文明、有礼貌的新型社会,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建设,从日常琐碎事情做起,提升品位,提高生活品质,让老百姓从建设文明城市中得到实惠,进一步推进深化文明城市的建设。 要想更好的建设文明城市,首先应做到如下几点:

1.积极宣传文明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宣传基础。可以通过开通专栏节目和专访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还可以制作相应的专题、大批公益广告和积极宣传典型事例等行为进行宣传文明城市建设,对那些破坏建设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戒和处罚。

2.积极治理城市,打造美好城市生活工作环境。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积极改造城市旧区,建设新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定期清理。还应该加大对城市治理力度,对城市污染如噪音、空气、水等污染进行监管。此外,为了更好建设文明城市,美化城市面貌,还应对道理安全进行加强治理,防止街道混乱、人车交杂混行等现象的发生,更应加大对摩的、网约车的管理,规范车辆和交通治安。最后,为了城市环境的美好,更应规范文化市场的秩序,加强对网吧、音像市场、ktv等娱乐场地的监管,使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积极向上,更健康,发展更美好,提高群众道德素养建设。

3.实施群众素质教育,共创良好人文环境。首先,政府应积极编制文明手册,发放到群众中去,让大家认识到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其次,积极抓好学校教育,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只有加强对其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人文支持。

二、如何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还可以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升。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和认识到建设文明城市的大势所趋。积极落实和建设文明城市,让群众认识到其重要属性。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件长远且复杂的事情,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应强化领导能力,确认各自的责任,共同努力。由市政府带头引导建立指导小组,负责文明城市的创建的后勤工作,务必保证文明城市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3.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各方面的紧密协作,共同实施。只有各单位按照市领导旨意积极配合,共同制定适合发展的方案和措施,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配合,才能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尽一份绵力。

三、在创建文明城市进程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应遵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调整创建文明城市的方针政策。就在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以新方向和方针以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修订之时也已把构建和谐社会增加到其中,进一步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点进行调整和规划。各方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指示,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把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纳入其中。

2.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思路。要想和谐社会得以构建,不仅物质上需要有保障,还需要精神上的保障。要想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就要积极发展经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创造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改善发展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物质上得以发展,精神上的建设就应坚持马列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广大人民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还应加强群众爱国主义和法律常识的教育,激发群众爱国之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妥善处理人民大众之间、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仅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还可以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应遵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创新创建文明城市的体制机制。文明城市的创建与创新密不可分,要想使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就要创新观念、载体、机制等等。(1)观念创新。即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创建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持续健康。(2)载体创新。应结合社会环境和工作对象与人民群众的特征和需求,进一步找出适合建设精神文明的活动载体 ,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出发,走到群众中去,使人民大众愿意接受和乐意实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扩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知道愿意参与其中,还可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范围。(3)机制创新。要想使长效管理机制、公民参加机制、指导协调机制、目标责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依法整治机制、监控管理机制得以创建与完善,达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员积极参加 ”这种领导和工作体制的实现,进一步使得和谐社会更加科学、规范的实施和创建。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持所在,因此,建立群众参与制度势在必行。政府还应积极的创造像做志愿者、义工等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去,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分内、自己的事。这些都为城市建设管理打下坚定基础。

四、结论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个动态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必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精神文化的不断增长需求同步进行。在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应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这不仅可以开拓创新文明城市的创建,还可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朝良.创建文明城市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总结 篇9

2020年XX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XX县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办法》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点精神,结合XX镇工作实际,强力推进XX镇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呈现出了领导重视、工作扎实、镇村联动、效果良好的局面。现将我镇2020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XX镇人民政府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XX担任,完善了领导和工作机构的调整,明确了镇、村各级责任。并制定了XX镇2020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点。

二、落实责任,加强检查。

一是根据《XX县2020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点》结合XX镇实际制定了《XX镇2020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点》并下发各村进行落实。

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对没有完成任务、行动迟缓的村组,及时下发督查通报、督办通知,限期整改。

二是开展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以XX镇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契机镇人民政府聘请6人对全镇垃圾进行清运,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人对全村主要道路进行保洁。目前,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均做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建立了完善的垃圾清运系统,保证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采取“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整治方法,针对XX中小学、XX小学及5所幼儿园周边存在的小卖部、临时售卖点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镇创文办、镇食安办对校园周边小卖部、无证经营商户和商品进行了彻底清查,镇政府、各村两委及学校统筹联动,加大了日常保洁力度,共同监管校园周边环境卫生。

四是实施“文明交通出行计划”。

镇创文办和镇交管办联合行动,先后组织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校园、进村组、进农户活动。同时,加大了对酒驾、乱停车、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力度。

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一是加大公共场所宣传。

在镇主要道路、市场、文庙等显眼位置制作宣传标语12条,在镇政府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播放。通过宣传使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二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组织专人深入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讲活动。以“三为XX·爱家树风”大宣讲活动为契机,通过村组干部大会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宣传大宣讲,逐步树立良好民风。全年累计在镇机关、卫生院、学校、文庙开展了1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800余人次。

四、2021年工作打算

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口号 篇10

2、建设文明诸城,从我做起

3、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4、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和谐富裕诸城

5、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

6、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诸城

7、创建温馨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8、文明从脚下起步,奉献从你我做起

9、维护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

10、团结凝聚力量,文明成就未来

11、事事处处营造和谐,点点滴滴展示文明

12、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13、文明城市,温馨家园,创业乐园

14、创建文明城市,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15、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和谐

16、德育重在意识,文明贵在行动

17、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18、树文明新风,创文明社区,建文明城市

19、创文明单位,做文明职工

20、手牵手共建和谐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

21、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

22、深化文明交通,建设文明诸城

23、万众一心齐行动,共建文明新诸城

24、笑迎天下客,满意在诸城

25、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明是城市的魅力

26、一言一行见公德,争做文明诸城人

27、人人动手、全民参与、争创文明城市

28、建设文明城市,造福子孙后代

29、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 文明礼仪 特色班级 探索

文明礼仪代表的是一个人、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状态,更表现着一个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衡量着一个人教育程度的高低。针对小学生来讲,最为重要的就是构建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本文笔者通过文明礼仪教育的经验总结了文明礼仪特色班级教育的方案,并将其分享给大家。

一、站在实际角度,对班级文明礼仪进行规范

农村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由爷爷奶奶负责看管,而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生成绩,并用分数对孩子进行衡量,忽视了文明礼仪教育。这样就导致孩子在学校、班级中不懂礼貌,不尊重他人,在家里不孝敬长辈等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对班级中的文明礼仪进行了规范,大力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要做到对自己、对家庭、对学习、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负责,并且学会修身、孝敬、求知、合作、关心、感恩等[1]。

二、使班级活动变得丰富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过:“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思想和行动间都会存在一条鸿沟,需要我们应用实践添平这条沟。”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不能只是一味的说教,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有效学习和教育进行结合,帮助学生确定道德标杆。

(一)利用板报进行文明宣传

班级中的黑板报、展示板内包含了丰富图文内容。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在这里添加一些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内容,这样文明礼仪就会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向学生展示。本文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在黑板报上特别规划了文明礼仪专栏,在板报更新时会向学生展现不同的礼仪内容,并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利益方面的知识,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文明点滴记录在其中,例如:“礼仪之星”、“礼仪之邦”等。这些与文明礼仪有关的内容将会时刻熏陶学生,促使学生养成道德文明,并且有着较为理想的宣传效果。

同时,每周都要开设阅读课,对文明礼仪手册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增加自己的阅读数量,对一些礼仪故事进行收集,提高阅读质量,扩宽自己的课外知识,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集体活动中

集体活动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有着一定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加入文明礼仪教育,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文明礼仪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学校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时,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都必须佩戴红领巾,队礼一定要标准、在国旗下讲话时要鼓掌致谢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文明礼仪。还有在看电影时,所有学生都必须安静、保持会场清洁,教师可以将这些作为评选“礼仪之星”的标准。

又如:学校在举行运动会时,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制定“随捡之星”,这样学生就会在运动会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在运动会过后他们会很累,但是当看到整洁、美观的校园后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三)在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

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也较易被外界所影响。其中学生经常会模范教师的行为,其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极大影响。所以,教师是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关键人物。这样,教师就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作用。作家冰心曾说过:“现在教师的形象就代表着学生的未来。”一个道德水平高尚的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一定要严格要求,做到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榜样[2]。例如:学生向你打招呼问好时,你必须微笑回礼问好;当自己出现错误时,要向学生承认自身的不足,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从而做一位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学生。

三、家园共同合作,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情况严重制約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行。想要礼仪教育获得成功,需要家庭和学校一同努力,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只有在这种环境教育下,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才会向生活化方向迈进。教师可以进行家访或者是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在这些形式基础上让家长能够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让家长知道文明礼仪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让家长与自己一同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3]。

本文笔者在重阳节时,向学生讲解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同时告知其也被称做“敬老节”,之后让学生回家为家长做一件事情,第二天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谈谈自己事后感想。这次组织的实践活动虽然出发点不大,但是却得到强烈的反响,有的学生为家长扫地、为家长洗脚、给家长捶背、帮助家长洗衣服等,很多学生在做完这些事之后都有了深深的感触,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文明礼仪教育。

结 语: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特色班级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耐心、认真、积极的进行探索,找寻培养学生精神文明的一些教育方法。教师应该主动对学生的健康情况和成长过程进行关心,在教育工作道路上坚持不懈对学生进行教育,希望能够用文明礼仪教育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丹.让文明礼仪习惯培养根植课堂让生活的课堂绽放文明的光芒--浅探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途径[J].飞(素质教育版),2014,(4):178-178.

[2] 王春平,季杰,姜丽杰等.文明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五步走”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2,(32):94.

文明城市创建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现城市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强弱并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普遍认为,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 其内涵包括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文化辐射力、以城市特质和历史遗存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识别力, 以及由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等[1]。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关系

(一)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目标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1年版) ,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形式,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保障, “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显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创建文明城市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必然结果, 两者是局部与整体、内涵与表征的关系。

(二)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标志

文明城市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精神层面, 文明城市表现为城市精神的凝聚力;物质层面, 表现为文化载体 (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等) 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行为层面, 则表现为市民心理和行为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城市展示自身形象主要靠文化魅力, 缺少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是一个宜居城市, 当然也就不会是一个文明城市。

(三)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今, 国家竞争集中表现为城市间的竞争, 尤其是发达城市间的竞争;而城市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文化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讲, 文化软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更加持久有效的条件。文明城市的发展, 不仅要在经济上领先, 更应在文化实力上领先。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发展已进入文化增值时代, 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含量越高, 物质生产中产生的附加值就越大, 竞争力就越强[2]。

三、以文化软实力为牵引推进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

(一)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文化特征凝集

在城市发展历史中, 沈阳市成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凝集沈阳城市文化特征, 可以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必要的文化积淀。

1. 史前文化

沈阳新乐遗址上曾生活的“新乐人”, 已进入考古学定位的新石器时代。新乐文化填补了沈阳地区、辽河中下游地区新时器时代文化的空白, 在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距今7 000多年前, 并成为沈阳地区人文历史文化的源头。

2. 多民族文化

在城市发展史上, 肃慎族, 东胡、秽貊、高句丽、鲜卑、契丹、渤海、女真、蒙古、以及后来的满族等少数民族都在沈阳文化中留下了印迹。虽然, 各少数民族生活在沈阳市及其周边的地区, 但中原先进文化一直是沈阳城市文化的主体。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影响与渗透, 是沈阳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3. 盛京文化

“盛京”之名称始于清朝建国, 终于清朝亡国。在这一时间段,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称为盛京文化, 也可称为清文化。独特的盛京文化如皇家的珍藏宝库、众多的庙宇与宗教的多元化、众多的学府和文化名人影响深远。

4. 现代工业文化

作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 沈阳工业以其重要地位、重大贡献和辉煌成就谱写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重要一页, 是沈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也是沈阳的独特品牌和亮丽名片。

(二)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观念表达

通过表达沈阳城市观念, 可以强化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自我认同, 唤起市民的“文化自觉”, 增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动意识。

1.运用城市地理形态表达沈阳城市文化

城市地理形态尽管不是城市文化之魂本身, 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之魂生动深刻的表达。就地理环境而言, 沈阳市三面环山, 东有大青山、天柱山、北有辉山;市区有浑河、蒲河流经;城郊有卧龙湖等湖泊。但沈阳先天缺乏滨海旅游资源及独特景观, 也不具备类似杭州或桂林一样的典型“山水城市”特征。但沈阳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农业观光、度假、休闲资源丰富。因此, 可利用森林城市、农业观光的自然地理条件, 展现出绿色的、自然与人和谐的新沈阳城市形态与特征。

2.运用城市历史进程表达沈阳城市文化

沈阳有2300年建城史, 素有“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都”之称,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 沈阳不具备南京、洛阳一样十分典型的“历代古都”或“历史名城”的特征, 因此, 运用城市历史凸显沈阳城市文化, 应强调其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特殊联系性。例如, 通过强调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凸显沈阳“清代发祥之地”这一与其他历史城市的迥异之处;通过强调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凸显沈阳作为“东北军旧地”的特殊性[3]。此外, 沈阳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工业文化特点鲜明。

3.运用城市价值观凝聚沈阳城市理念

城市的发展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史, 同时也应该是观念发展史。城市观念是城市的精神主旨, 是把握城市本质的很好视角, 城市确立了城市核心价值观, 可为文明城市创建赋予地域特色。运用城市价值观凝聚沈阳城市理念, 应具备三要素:一是延续沈阳历史文化血脉;二是符合沈阳目前实践需要;三是引领沈阳未来发展方向。

凝聚城市观念, 还要把城市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既需要政府和市民的有机互动, 也需要社会各方的良性联动, 做到城市价值观进社区、进课堂, 主动运用城市价值观引领城市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4.运用城市雕塑表达城市精神

城市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个性、艺术形态、艺术语言述说历史故事, 展示时代风貌, 勾勒未来蓝图, 用艺术美去陶冶人们的情操, 启迪城市精神的思考, 构筑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形象[4]。故此, 沈阳市可从城市雕塑的规划整顿和创新发展, 从城市环境的整体景观形象的方向为出发点, 融合城市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统一为基础, 把雕塑本身的内容形态和城市本身的人文历史和相关环境对应融合起来, 使城市雕塑在沈阳市景观环境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和发展。

(三)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产业的活跃程度, 直接影响城市的品牌、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可见, 推进沈阳文化产业发展, 是增强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手。

1.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经营沈阳品牌项目

自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以来, 沈阳市加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彰显了文化强市的“文化效应”。比如沈阳市杂技演艺集团完成转企改制, 以《天幻》系列大力开发海外市场,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业绩突出领先全国。因此, 要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城市特点, 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培育出更多知名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优势项目, 打造产业亮点, 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 能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 并形成文化产业链, 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2.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沈阳市的公益性活动

文化产业是改善文化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截至2013年底, 沈阳全市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万场次, 受益群众1 000余万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 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赢得口碑、赢取市场[5]。

3.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打造沈阳市的独特气质

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反映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承载着该城市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文化产业要具有本地独特的风格与气质, 必须依托并植根于当地文化的土壤, 同时,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吸收整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 形成沈阳市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沈阳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必须转换成活动、转换成项目, 继而转换成产业, 才能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推动沈阳市的快速崛起。

参考文献

[1]吴忠, 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 2011, (5) .

[2]王世平.哈尔滨实施文化立市框架设计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3]郭舒, 等.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3, (1) .

[4]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作文 篇13

(1)

烈日炎炎,骄阳炙烤着大地,滚烫的地面已是冒了徐徐青烟,而车辆不断催促的鸣笛声像闹铃一样响着,令人心烦。走到了斑马线边缘,一辆辆汽车飞速地掠过你的眼前,甚至还有摩托车像流星一样划过,留下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和一串难闻的汽油味儿,趾高气昂,扬长而去。他们完全不管斑马线上的行人,如此“神速”也让行人望而生畏不敢前行。

文明创城改变了这一切,我们过马路时再也不用担心,当我走上斑马线,汽车就会减慢速度,而我安全通过时也会朝司机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的文明礼让点赞。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文明出行不仅减少了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在外国游客的眼中树立了了一个高尚文明的良好城市形象。

文明创城不仅让我们安全出行,也让我们的城市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2)

河道垃圾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凶手之一。这些污染物终日与河水为伴,不仅污染了水源,也伤害了河中的小鱼儿。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污染源一部分来自于排放不达标的工厂和一些无证经营的小作坊,一部分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垃圾。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环保部门和警方联手行动,一举取缔了这种黑心作坊,并责令工厂进行环保专项的整改和治理。

经过这次加大力度的整治,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奶奶家村旁的小河由红色的发着恶臭的河水,变成了鱼虾成群,清澈见底的一汪清泉。

(3)

二零一五年春晚,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小品《扶不扶》成了网络上的热点,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

故事中的老大妈因头晕而摔倒,小伙子好心要将她扶起来,却无辜的被说成了肇事者,后来在警方的帮助下化解了这场以喜剧情节结束的闹剧。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做好事的人,让好人心寒,也让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年迈的老人也让人不敢靠近,成了新品种的“大熊猫”。

从文明创城伊始,就发布了一些关于保护好人好事的规定,这个举措让做好事的人不再有所顾忌,也让更多的人踊跃加入到做好人好事的队伍中,碰到有老人上下公交车时,我也敢上前扶一把了。

文明创城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久违的温暖,也让被人们丢掉的爱心重回人间。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 篇1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我们美丽的家乡胶南市今年将进入创建省文明城市的最后阶段,这是胶南市的一件大事,对提升城市实力和品牌,优化城市功能和环境,打造市民幸福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是文明的结晶,文明是城市的命脉。城市文明的核心首先是人的文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城市的文明做出贡献。学校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是播种文明的绿洲,是传播文明的通道;学校师生应该成为城市文明的使者和榜样。

这些年,我们王台中心中学一直重视校风建设,我们的校园美丽干净,我们的学生文明礼貌,我们的老师充满爱心„„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创建文明校园”!

但是,我们发现,有个别同学的不良行为影响了校园的整体文明。比如随手乱扔垃圾、课间追逐打闹、手机妨碍教学、满口脏话连篇、破坏学校公物、骑车带人等等。所以,我们要借着这一次 “创建文明城市”的契机,加强道德建设,使我们的学校更加文明、和谐、平安。

我为创建添砖瓦,文明惠及你我他。作为一名市民,我们要积极配合本次创建工作,踊跃参加各项活动,立足校园,走进社区;做好自己,影响他人。人人都是城市形象,处处都是文明考场。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爱护公共设施、遵守交通规则、乘车主动让座;相互监督,彼此帮助,洁净城市,美化环境;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城市文明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酉阳县创建文明县城的测评 篇15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创建重庆市级文明城市为目标,以以德治国建设为根本,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曾先后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市)区"、"中国青蒿药材产业之乡"、"苏商投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景区"、"重庆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工业投资13.6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亿元;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23.4亿元,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8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6亿元。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精神文明办分别组成创建文明城市考评团,根据《全国文明县城考评体系》,采取实地考察(包括实景模拟、实地调查与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整体观察等办法,对重庆市酉阳县2009-2010年度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初评和综合评定。考评实行了百分制,由初评和总评两部分成绩合成,其中初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末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90%。在前后三次历时两个半月的考评活动中,酉阳县总分列渝东南片区第一名,被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庆市(2009-2010年度)文明县城荣誉称号。下面我结合酉阳的创建工作和具体实际对文明县城的测评实施过程作具体的分析。

一、文明城市测评的实地考察

1. 实地考察的涵义及优缺点

实地考察,是指考察者没有带着事先的假设,直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深入事件发生的现场,了解正在发生的和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运用自身感官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实地考察是人们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可靠来源,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与问卷调查、材料审核等其他几种研究方法相比,《测评体系》运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直观性和可靠性强。(2)真实性强。(3)考察深入。(4)简便、易行、成本小。

2. 实地考察的适用范围

由于实地考察具有上述优点,它尤其适合于城市社会领域的考察。实地考察的适用主要为以下5个方面:

(1)找寻城市社会表面现象的真实含义。(2)发现隐藏行为。(3)考察特殊事件。(4)考察组织、社区、城区或城市。(5)考察特殊人群。

3. 各类指标在酉阳的实地考察结果

根据《全国文明城区考评体系》的要求,测评地区应按一定的比例列出建议实地考察点供考评组备选,重庆市酉阳县备选的考察点共66个,当中公共场所38个,社区5个,窗口23个。考评组对测评指标中的实地考察项目进行了分类,分组走进街道、进入社区随机进行了抽查,通过整体观察、现场询问等形式完成调查资料的搜集,形成了实地考察访问记录。下面是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不足:

主要商业零售店:酉阳俊佳欣商场存在不配合测评工作,多次推辞情况。

行业协会:酉阳个私协会关于城区重点人群信用信息的上传情况,有信用信息但无上传。法制教育:酉阳实验中学和酉阳二中有相关法制宣传栏,但无配备专职的心理疏导教师。

文化出版行业:酉阳俊佳欣百货门口书报亭证照齐全,但无亮证经营。

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酉阳城北街心花园路口实地调查:有3人乱穿马路。

二、文明城市测评的问卷调查

1.《测评体系》的问卷调查

文明城区测评的问卷调查是民意调查的一种实现方式,就是通过问卷所设计的问题了解民众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感受、愿望、倾向、评价、态度和思想观念来把握民意和其发展方向,为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提供基础的参考。在问卷的设计、内容和调查方法上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多层次性。(2)问卷设计的综合性。(3)问卷设计的精、简、明。

和一般的调查问卷不同,《测评体系》的调查问卷与《测评体系》中指标内容相对应,共分为五个部分29道问题。

2. 有关问卷调查的几点说明

(1)问卷调查采取委托调查、访问人员入户调查、网络调查等3种方式,具体发放比例由考评组事先协商确定。酉阳县的测评问卷由考评组委托酉阳县统计局及县文明办分文明城市测评前、后两个阶段开展,共开展电话调查1200多人次,发放征求部门意见问卷80多份。

(2)调查对象是全县18岁以上的居民、外地户籍在本县工作、外地临时人员。

(3)对于问卷中所提问题的回答,得分的情况有两种:①每1题回答的结果是指标全部得分,也可能是一个指标的部分得分。②每2或3题回答的综合结果,是指标的全部得分,也可能是一个指标的部分得分。

3. 问卷调查统计后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问卷调查完毕后本小组全体成员集中对本次实地考察的测评结果进行了汇总,形成完整的《实地考察操作表》与《"窗口"行业考察操作表》各一份。10位组员负责对200份有效问卷进行计算机录入,问卷录入完毕,4位组员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为测评报告的撰写准备了详实的数据材料。

(1)有关对政府职能部门、"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评价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如何评价区政府及接到的工作-办事效率"这一题中,选择"可以"、"基本可以"、"不可以"和"不清楚"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3%"、"42%"、"14.5%"以及"10.5%"。"可以"与"基本可以"的加和百分比仅为75%,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能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详情参见表一)

(2)有关对市民素质和社会风尚的评价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是否参加过单位或者、社区举办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这一题中,选择"经常参加"、"有时参加"、"没有参加"和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9%"、"46%"、"35%"选择"经常参加"与"有时参加"这两项的仅占"65%",65%<80%,所以此项测评内容的测评状态为不合格。(详情参见表二)

(3)有关对政府职能部门、"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评价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对本区各级政府提供的下列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吗?"这一题中,选择"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清楚"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9.5%"、"37.0%"、"9.0%"以及"14.5%",选择"满意"与"基本满意"这两项的仅占"76.5%",76.5<80%,所以此项测评内容的测评状态为不合格。(详情参见表三)

(4)有关对市民素质和社会风尚的评价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或您熟悉的女性朋友求职就业时遇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吗"这一题中,选择"没有"、"基本没有""经常有"和"没有"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3.5%"、"43.5%"、"14.5%"、"18.5%"选择"经常参加"与"有时参加"这两项的仅占"67.0%",67.0%<75%,所以此项测评内容不符合测评标准。(详情参见表四)

(5)有关对政府职能部门、"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评价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是否知道社区遇到重大事务时要通过召开听证会、评议会或议事会进行决策"这一题中,选择"知道、"知道一些"、"不知道"和"不关心"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5.5%"、"55.0%"、"25.5%"以及"3.5%",选择"知道"与"知道一些"这两项的仅占"71%",71%<80%;(详情参见表五)

表五:您是否知道社区遇到重大事务时要通过召开听证会、评议会或议事会进行决策

(6)有关社会安定秩序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对本区近年来聚众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现象的评价"这一题中,选择"没有"、"比较严重"、"不严重"和"不清楚"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4%"、"23.5%"、"25.5%"以及"27%",选择"没有"与"比较严重"这两项的仅占"73.0%",73%<75%,所以此项测评内容不符合测评标准。(详情参见表六)

(7)有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一测评标准的测评方法为问卷调查,根据对酉阳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您对本区各级政府所承诺的"实事工程"完成情况的满意度"这一题中,选择"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清楚"四个选项的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0%"、"45%"、"10%"以及"15%",选择"满意"与"基本满意"这两项的仅占"85%",85%<90%,所以此项测评内容不符合测评标准。(详情参见表七)

参考文献

[1]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5.

[2]中央文明办组织编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3]鲍宗豪,张华金.《科学发展观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酉阳县文明办组织编写.《酉阳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汇报材料》[R].2010.

[5]酉阳县文明办组织编写.《酉阳县创建首届重庆市文明县城工作报告》[R].2010.

[6]华斌.《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与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薛薇.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8]胡国清生活.质量研究综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9]毛大庆.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上一篇:我们春天景色作文下一篇:旅游市场营销题库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