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推荐8篇)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篇1

柑橘是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近十年来我省柑橘产业稳步发展,面积、产量、产值全面增长,年产柑橘300万吨,产值30多亿元,居全国首位。全省十四个市州100多个县形成了规模化、商品化种植,是我省农业开发中利用荒山荒地种植范围广、比较效益好、出口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受益农户多的生态产业。据统计,2009年,全省柑橘出口达10856万美元,其中罐头制品占95%,鲜果占5%(出口总额中在厦门等外省市报关出口的占27%)。调研结果表明,我省柑橘出口基础较好,市场稳定,渠道畅通;继续扩大柑橘及其制品出口,对于扩大我省农产品(14.85,-0.30,-1.98%)出口,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柑橘出口的优势条件

(一)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出口。我省是全国柑橘产业发展优势区域,发展柑橘生态气候土壤适宜,资源条件良好,比较优势突出。经过二十多年的商品基地建设和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已有500万亩柑橘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证;30万亩获得国家质检局出口基地认证。具备了建设中国柑橘产业大省的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湘南脐橙、湘西椪柑、雪峰蜜橘和湖南冰糖橙四大主导鲜果产品,为建设中国柑橘出口强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柑橘主产区面积和产量见表[1])。表1我国柑桔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单位千公顷、万吨年 份***62008备注指标名称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全国总计1814.501789.83281941.502058.27092030.802331.2 5湖南313.8250.7899325.9277.9234335.9297.5738广东224.5224.4410243.6256.7523248280.4922江西229.3139.3788262.5195.7503281.9256.5274四川215.60205.7754223.3232.4751231.4257.5709浙江120.20180.5137122.5198.7265122.1238.3554福建170.20226.6812171.4238.5521173.5256.5274湖北159181.1025189211.5561211.1255.5084

(二)稳定的市场需求有利出口。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柑橘国际年贸易额在65亿美元以上,仅次于小麦(160亿美元)和玉米(100亿美元),为第三大国际贸易农产品。从世界柑橘消费市场来看,以鲜果形式销售约占柑橘总产量60%,其余以柑橘加工品的形式销售。目前,世界人均柑橘占有量为17.2 kg。发展中国家人均柑桔占有量仅8.9 kg,消费增长的空间还很大;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柑橘及其加工品消费品种和品质也在不断升级。这将有利我省柑桔出口提高质量,扩大规模。

(三)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出口。我省在提高鲜果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推进柑橘加工业技术升级,全省柑橘加工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全省具有5000吨以上加工能力的罐头生产企业20多家。涌现出了永州熙可、邵阳李文、永州罐头、宝达、盛节节高等一批优秀加工企业,汇源果汁也在怀化建厂。全省果蔬罐头行业有4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我省已成为全球较具竞争力的柑橘罐头加工出口基地。

(四)先进的研发技术助推出口。我省柑橘罐头加工技术、研发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十五”以来,湖南农科院牵头,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农大等单位积极参与,开展了现代柑橘加工系列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柑桔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柑桔产业化综合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3项获得授权,制定产品标准6项。此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据统计,近几年邵阳李文、永州熙可等企业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立微生物实验室和引进国际先进检测仪器,具备了微生物、药残、理化化验能力,这些技术条件有助于扩大柑橘出口。

二、我省柑橘出口的制约因素作为全国柑橘种植的大省,要化种植优势为加工优势、出口优势,还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破解制约因素。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制约我省柑橘扩大出口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

(一)柑橘罐头产业集中度不高。虽然加工企业考虑原料成本的因素大都选在原料供应地建厂,但我省柑橘加工和经营企业布局仍然比较分散,并且同一地区的企

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如此,我省较大的深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也偏小。目前,我省柑橘加工拥有26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但年产柑橘罐头仅10.3万吨,柑橘浓缩汁7300吨,单个企业加工能力不及国外企业先进水平的十分之一,不及国内规模大的企业如“汇源果汁”的五分之一。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有限的柑橘生产的各类要素不能发挥最大效益,直接表现为无序的争抢原料、分散的投入资金、甚至恶性的市场竞争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我省柑橘扩大出口。

(二)柑橘罐头产品出口全为贴牌模式。我省出口的柑橘制品没有自主品牌,全部是贴牌销售,经营模式是OEM(代加工),即使是ODM(有少量自己设计内容的加工)都没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外省代理出口。如“湖南熙可”、“李文食品”出口的产品到美国市场的是为美国“地盟”公司代加工;湖南柑橘出口到德国的是“舒乐达”品牌、出口日本是CGC品牌等。这种贴牌的生产经营模式,没有产品定价权,出口订单不稳定,企业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不足。扩大我省柑橘出口,提高柑橘贸易效益,需要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由OEM——ODM——自主品牌模式的转变。

(三)出口柑橘原料基地建设缓慢。目前柑橘生产主要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加工企业面对的是成千上万个农户,不利于柑橘原料质量安全管理。由于骨干企业没有建立起较具规模的自主核心基地,我省柑橘种植标准化体系、出口柑橘质量可追溯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善。而柑橘出口又面临着国外许多贸易保护措施的挑战,不少国家以金融危机导致本国贸易不景气为由,借机设置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纷纷通过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不断修订新的技术法规等手段,主要针对我国的产品贸易予以限制,尤其是我国的农轻纺产品。如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大幅提高进口食品门槛,给我省柑橘制品出口到日本造成较大障碍。

三、扩大我省柑橘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柑橘罐头出口市场需求量分析。目前全球柑橘罐头需求量在80万吨左右,货值达12亿美元左右,我国供货量占50%,我省又占全国供货量的33%,即2亿美元。这是在当前消费条件、供货条件下的市场需求量。随着我国柑橘品种的进一步改良,加工技术的升级换代,特别是随着我国有实力的企业,一旦能像KFC,McDonalds公司,在全球范围能影响饮食消费习惯、甚至引领饮食消费潮流的时候,那么包括柑橘罐头在内的果蔬制品消费量将呈现旺盛的市场需求。从目前看,在较短时间内我省单一农产品出口量能达到3-4亿美元的当属柑橘及其制品。因此,在像我省这样的柑桔种植大省、又具有较好加工基础的地区,发展柑橘等果蔬罐头产品出口,对于拉动全省农产品出口意义重大,又现实可行!

(二)近期工作目标和主要对策

1、目标:通过2-3年努力,柑橘及其罐头制品出口达到4亿美元,出口产品品种、品类、质量大幅改进和提升,新兴市场出口量比例不断提高。

2、措施:一是创建近100个标准柑橘果园。全面启动出口标准果园创建活动,第一批启动14个柑桔优势区域县。在全省柑桔优势区域内创建近100个标准果园,其中脐橙标准果园20个,冰糖橙标准果园20个;早熟温州蜜柑标准果园15个;中晚熟温州蜜柑标准果园15个;椪柑标准果园15个;杂柑类标准果园8个;金柑标准园2个。每个标准果园要求同一个品种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按照国家要求,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量和和安全卫生品质。二是建设10个现代化柑橘加工出口核心示范企业。支持10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在邵阳、永州、常德、怀化、湘西自治州等柑橘主产区建设柑橘加工工业园,在园区内形成罐头加工、果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产后处理、包装材料制造、产品研发、仓储物流、产品检验、出口通关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和配套、快捷的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为平台,推行HACPP、ISO认证。通过上述五大加工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促进我省柑橘加工活出口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建设出口柑橘现代科技支持体系。根据国家柑橘优势区域布局和我省发展规划,以我省主要科研教学单位为技术支撑,联合各主产区生产基地,围绕湖南柑橘产业发展需求,以宽皮柑橘和甜橙为重点,产业为主线,企业为主体,建设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提升柑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省柑橘出口竞争力。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建设好

国家柑橘育种分中心;以湖南省农科院和李文食品、熙可罐头食品公司为依托建立国家柑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湖南省柑橘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在永州、邵阳、湘西建立一批柑橘试验站。组织开展好柑橘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重点研究柑橘加工技术,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柑橘疫病防控技术,柑橘产业信息技术,加强柑橘产业经济学研究,在水果主产区、重点县配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施设备,开展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重点推广10项优质高效、无公害水果实用技术;依托科研院校建立省级技术培训中心。并建立相关的信息平台,为广大果农和出口企业提供产销信息。四是建设出口柑橘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依托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农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等建立全省柑橘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分工协作,开展对柑橘产品质量的跟踪监测。建立快速反应的柑橘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柑橘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全程质量管理制度。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农业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制度,不得使用国家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切实加强柑橘生产加工环节投入品的监管。建立生产档案制度,产品检测制度,基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柑橘安全卫生品质符合出口标准。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篇2

1 湖南柑橘产业现状的SWOT分析

1.1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

1.1.1 自然条件优越,产区集中。

湖南地处北纬24~30°,气候适宜,土壤多属红壤偏酸性,地貌多为丘陵,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土壤含氧量高且易于排水,这些条件都非常利于柑橘生长。湖南柑橘产区较为集中,有以江永为中心的优质柚生产区,衡阳的甜橙生产区;湘西北有以桃源、石门、常德为重点的温州蜜柑生产区,怀化的大红甜橙、冻糖橙生产区,湘西自治州的桠柑产区,邵阳的脐橙生产区等较大产区。

1.1.2种植面积大,产量较高。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迅速,1980年湖南柑橘面积为5.6万公顷,年产量为5.7万吨,面积居全国各省市第2位,产量排第5位。到1993年,湖南的柑橘面积发展到20.31万公顷,年产量71.69万吨,在面积上已居全国各省市第1位。2006年,柑橘种植面积29.67万公顷,年产量达23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1.1.3 栽培历史长,种类与品种资源丰富。

湖南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据考证,在距今2 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湖南各地已普遍栽种柑橘。柑橘种类仅湖南地方所产的就有柚、橙、柑、橘、金柑等多种类型和众多的地方品种,还有莽山野柑、道县野橘等许多种野生柑橘。此外,尚有从国内外引种的大批优良柑橘品种,为柑橘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原材料。

1.1.4 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积极性高。

湖南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较少。柑橘产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湖南发展柑橘业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能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问题。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和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农民和投资者对柑橘生产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以湖南澧县为例,根据农业部门统计,2000~2005年,澧县柑橘年总产量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2005年产量达到了17 286t,比2000年翻了一番,产值达到1 764万元,2007年产值预计可以达2 000万元。柑橘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5 科技创新成果显然。

湖南省科技厅于2006年启动了“现代柑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技术专项。2007年,湖南省农科院联合中国柑橘所、浙江省农科院申报并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柑橘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国家柑橘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湘南、赣南、桂北)”和“国家柑橘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南)”2个国家柑橘研发与检测平台相继落户湖南。为柑橘罐头与橙汁加工、皮渣综合利用、专用型品种选育等问题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申请发明专利9项,尤其在酶法脱囊衣、酶法脱橘皮、橘瓣罐头加工节水工艺3个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1.1.6产业化稳步发展,初步形成加工企业集群。

汇源果汁、台湾佳美等知名企业与湖南省相关柑橘加工企业进行产业合作,其中汇源果汁投资3.7亿元在怀化兴建了国内最大的柑橘果汁加工厂。专项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有力地提升了柑橘加工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了湖南柑橘加工企业集群的形成。全湖南省现在有柑橘产业化规模企业26家,湖南熙可、喜阳集团、李文、辣妹子等主要柑橘加工企业应用技术成果,生产柑橘罐头10.3万吨,柑橘浓缩汁7 300t,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58亿元、出口创汇5 812万美元,新增就业人员6 000多人,直接带动2.1万户农民增收2.6亿元。

1.2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部分产区布局不合理。

湖南是世界上柑橘栽培的最适宜区之一,但并不是全省任何地方都适宜栽培柑橘,也不是适宜种柑橘的地区就能种好各种柑橘。优良柑橘品种只有最适宜的生态条件下才会表现出最佳的优良特性。湖南却存在着甜橙冻害区栽植橙类和柚类;温州蜜柑次适宜区栽植脐橙等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

1.2.2 柑橘产后处理落后,商品化程度不高。

湖南省乃至我国的柑橘与国际市场上的优质柑橘在质量上的差距主要不在内质,而在外观质量上。据我国专家对从美国和巴西进口的脐橙与我国几个脐橙产区的样品进行质量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脐橙果实外观比国外的色泽好;内质方面,可溶性固形物比美国的高出1.5%~3.0%,且风味明显浓一些。主要问题是我国的柑橘商品果的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且处理多不符合要求,特别是果实的均匀度、果皮光洁度、包装材料的精美度、外包装的创意与新颖性、果实打蜡等方面,明显不符合国际市场销售的要求。目前湖南仅有1.5%的果品经过清洗、打蜡、分级、包装后投放市场,经过小包装和精包装上市的柑橘极少。

1.2.3 缺少柑橘精品果园和名牌产品。

湖南的柑橘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能够生产出高品质和上档次的精品果园却很少。柑橘园多为个体种植或农户承包经营,果园零星分散,经营粗放,广种薄收,果品质量低。缺少名牌产品,湖南虽有雪峰蜜柑、江永香柚、回峰桠柑、回峰脐橙、怀化冰糖橙和大红甜橙、永兴冰糖橙、新宁脐橙、浏阳金柑、邵阳的糖水橘瓣罐头等产品在国内有一定的声誉,但因没有创立名优品牌,使得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影响力。

1.2.4 柑橘的产后贮藏和加工能力薄弱。

湖南柑橘生产期集中,而产后贮藏和加工的能力弱,全省的大型气调贮藏库数量少,且多用于贮藏蔬菜和南方的荔枝、香蕉等及北方的苹果和梨。柑橘多采用简易储藏,储藏量只为总量的8%~12%。世界上的柑橘加工产品达1 000余种,而我国只有50多种,湖南的柑橘加工主要是橘瓣罐头,产品占加工总产的90%,另有10%的柑橘汁、橘饼等,加工数量不到柑橘总产的8%,而全世界柑橘加工数量平均占总产的35%,美国和巴西则超过70%。比较起来,差距较大。

1.2.5 生产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低。

高品质的柑橘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这方面湖南省做得比较欠缺,关键是许多橘农的“绿色”意识淡薄。突出问题是果品中的农药残留,以及检疫性病虫害。这些问题将成为湖南省柑橘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还未制订与国际接轨的无公害柑橘质量标准体系和无公害柑橘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柑橘生产还未达到要求,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如橘园选址、栽培、采后处理、控制化学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等还没有严格按规范操作。

1.2.6 柑橘协会功能单一,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的柑橘协会属于非政府组织,主要负责柑橘销售信息的采集。协会的成立和运作使得柑橘销售具有组织性,相对于以前橘农单枪匹马闯市场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但是协会的功能仅局限在拓宽销售渠道上,并没有向前后延伸。当前,协会应组织橘农进行生产技术的交流培训,并促进柑橘采后处理和深加工发展。湖南省柑橘生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范生产技术不能落实,产品质量优劣掺杂。产、销不能配套,橘农既要承担生产风险,又需承担市场风险。农、工、贸环节不健全,产品不但滞销,而且不能加工或贮藏。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欠缺,科学技术教育跟不上等,如橘农买不到良种苗,生产中有问题无法解决,难以掌握先进技术,这些都是湖南省柑橘业发展的障碍。

1.3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的机遇

1.3.1 国家对柑橘产业的重视和扶持。

按照《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国家已经将柑橘产业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从资金、政策到技术各个环节都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柑橘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和发展,并重视发展地方名、特、优产品,品种结构有所优化。其中福建、浙江、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江西和重庆等9个省(市)为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左右。湖南处于我国柑橘生产的优势产业带,国家已把湖南等省列为柑橘出口基地和柑橘加工基地,产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

1.3.2 高度重视柑橘产业的科技创新。

为了突破柑橘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将湖南省柑橘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现代柑橘产业,湖南省科技厅于2006年启动了“现代柑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技术专项。专项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由湖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喜阳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

1.3.3 柑橘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柑橘以及果汁消费量年年递增,个人年均消费量达8.6kg,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1999年统计,世界人均消费柑橘就已达到了14.9kg,并预计到2010年世界人均消费将上升到20.6kg。入世后,我国柑橘鲜果产量稳步上升,产品出口势头良好。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生产柑橘1 592万吨,比2004年增加了96万吨。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柑橘鲜果出口数量46.5万吨,出口金额1.4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加了25.0%和28.4%。尽管如此,我国柑橘鲜果出口占世界市场的比重依旧很少,且对国际市场橙汁进口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大,柑橘鲜果和橙汁在国际市场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湖南柑橘产业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4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的挑战

1.4.1 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柑橘产业。

近10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柑橘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墨西哥柑橘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原来的第5位上升到第4位,尼日利亚面积占到8%。由于这些国家具备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的优势,给中国柑橘产业低成本优势带来巨大的威胁。

1.4.2 品种升级加快。

国外主要生产柑橘国家根据市场需求,加快了对柑橘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发了加工专用品种,谋求取代现已栽种几十年的温州蜜柑、一般甜橙品种,试图继续巩固传统市场或恢复原有市场,如日本研究发展了杂柑系列,品质集柑、桔之长,市场竞争力不可忽视。

1.4.3 国内竞争加剧,出口标准提高。

加入WTO以后,国内柑橘产业面临市场开放要求,有可能加剧国内柑橘产业竞争,但柑橘产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柑橘罐头出口量不会有很大的增长。虽然我国柑橘加工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良种繁育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与美国、巴西、西班牙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柑橘加工的附产物皮渣大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正是加工工艺落后,综合利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致使我国柑橘加工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欠佳、档次低、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 湖南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引进、选育和应用新品种,进行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包括熟期调整和品种调整,湖南省的柑橘业应效法巴西、美国,在最适宜的种植区集中成片生产,规模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调整熟期结构,多种植在3~9月成熟的品种,解决国内该段时间柑橘供应不足的问题。除了结构调整外,还要将生产方向转到无公害高档果品上,既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果品的需求,有利于柑橘鲜果出口和农民创收,又可保护生态环境。在调整布局时,要重新认识和启用湖南省柑橘避冻区划的成果,从整体上确定柑橘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生产区和种植地域,并对区域生态条件进行细致地综合评价。

2.2 优质化栽培技术,促使柑橘产业向优质无公害化方向发展

柑橘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走无公害柑橘生产之路。要使湖南省柑橘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较好,果品质量就应符合绿色食品A级或AA级标准。应选择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采用安全的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和加工,要使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成为具有安全营养特征的柑橘果品。为生产出高品质柑橘产品,必须加强生产管理。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农业系统持续良性运转,以解决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现实矛盾。

2.3 加强柑橘采后保鲜、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能力

许多柑橘主产国的柑橘加工业发达,加工率高。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生产国和加工国,目前柑橘年产量达1 700万吨,其中72%左右用于加工,每年出口浓橙汁100万吨,占世界柑橘汁贸易量的78%。美国目前年产柑橘1 500万吨左右,其中70%用于加工。巴西和美国的柑橘产量约占世界总产的40%,而加工用果占世界加工用果总量的71%,生产的柑橘汁占世界柑橘汁产量的82%。日本对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非常严格和细致。柑橘按大小分为3L、2L、L、M、S、2S等级别,根据外形、内质综合评价分为秀、优、良3等。近年来柑橘主产区的选果场已使用光敏选果机,即不破坏果实,就能测出每个柑橘果实的糖度、酸度,并可自动对果形及果实外观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级。要重视柑橘的采后储藏加工,积极投入人力和资金进行研究,并筹建基础设施,以预冷、保鲜冷库为龙头,积极构建、扩大和改善冷链系统,研究开发保鲜材料及技术,增强果品储藏能力,规范果实的商品化处理,研究加工技术,研制柑橘加工产品,为柑橘占领国际市场作前期准备。湖南有一批独有的适宜加工的柑橘资源,且现存量大。如:沅江市的酸橙年产量10多万吨;哈姆林甜橙仅永州市就种植了7 000~8 000hm2,年产量30多万吨;温州蜜柑全省有20多万公顷,年产量60多万吨,适宜制橘瓣罐头。要充分利用这些物美价廉的资源。

2.4 建立柑橘商品产业化基地,创立具有湖南特色的名优柑橘品牌

建议在永州、邵阳、怀化和常德等地,建立外向型优质柚类、脐橙、温州蜜柑、桠柑、冰糖橙、甜橙等商品生产示范基地。以产业化模式建设示范基地,使之形成以基地为依托,以名优柑橘品牌为龙头,以基地联农户和公司加农户加科研单位的运作机制,使基地柑橘业走上产、加、销配套,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科教、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产业化开发道路。实现基地的柑橘品种结构合理化、品种优良化、产品优质化、生产技术规范化、果品产后采处与加工先进化、商品名牌化、销售国际化、管理科学化,使示范基地柑橘良种率达80%以上;使果品的外观商品性状明显改善,内质达到以至超过国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70%以上果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A级或AA级标准。创立省级柑橘名优品牌,建议在雪峰蜜柑(周恩来总理命名)、江永香柚、回峰桠柑、怀化冰糖橙、永兴冰糖橙、新宁脐橙、石门蜜柑、邵阳橘瓣罐头等种类中选定。积极进行名优柑橘品牌的筛选、评价、审定、认证、注册及宣传和保护工作。

2.5 加快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培育,促进柑橘产业化经营

柑橘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培育科技型企业带动。围绕湖南省柑橘产业的总体布局,重点加强柑橘共性技术公共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疏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向企业的渠道,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争取对龙头企业的投入等方面向科技型企业倾斜,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2.6 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不断创新管理体制

积极扶持、引导和鼓励柑橘主产区发展各种专业协会,让橘农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帮助协作。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可以通过广播、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印发柑橘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形式推广规范化的柑橘生产技术,以提高橘农的生产水平。在柑橘收获季节,通过政府的引导、扶持,建立柑橘交易平台,促进柑橘鲜果销售。体制创新可以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公司+农户”带动的衣户以本地为主,范围有限,可通过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以改变农户间“各自为战”的小生产格局。应建立各种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在各地区实现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单扬, 何建新, 付复华, 等.湖南省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对策与前景[J].湖南农业科学, 2003 (5) :58-61.

[2]陈正法, 肖润林, 盛良学, 等.加入WTO对湖南柑橘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25 (2) :139-143.

[3]尹淑涛, 薛文通.湖南澧县柑橘产业情况及发展思路[J].中国热带农业, 2007 (6) :19-20.

[4]张玉, 赵玉, 祁春节.中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 2007 (5) :10-11.

[5]张建国, 俞益武, 菜碧如, 等.基于SWOT分析的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 (6) :190-195.

[6]李广军, 陈晓红.永州柑橘产业集群战略分析与发展路径[J].企业技术开发, 2007, 26 (12) :83-85.

柑橘皮渣的再利用及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柑橘皮;果胶;提取

中图分类号:S666.29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091-03

柑橘是世界产量第一的水果种类,也是我国第二大水果。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全球柑橘主产国的柑橘产量至2010年将达6640×104t,比20世纪90年代末增长14%左右。工业历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升级的“推进器”,目前全世界的柑橘加工能力占其总产量35%,而我国仅占5%,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进行柑橘加工,提升柑橘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工产生的果皮、果渣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一般柑橘类果实榨汁后会产生40%~50%的皮渣,传统加工业将这些皮渣进行填埋处理或加工成动物饲料。皮渣极易霉变发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加工成饲料通常需要干燥处理,耗费大量能源。而柑橘皮中果胶含量高、品质好。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柑橘副产品的加工利用途径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的细胞壁中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是每个分子中含有几百到成千个线性单元、相对分子质量在50000~80000之间的一种多糖。一般认为,它是由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半乳糖醛酸与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其他中性糖相联结的聚合物。

我国果胶来源非常丰富,苹果皮渣、柑橘皮、橙类皮、柚皮、向日葵托盘、马铃薯渣等中都含有大量的果胶(见表1)。当前我国真正富有工业提取价值的是柑橘类果皮,而且就提取出的果胶色泽和质量来看,柑橘类果皮也是最好的提取材料。

果胶作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特性。果胶作为凝胶剂广泛用于生产果酱、果冻、果脯、蜜饯、软糖、焙烤食品与饮料,在外观、色、香、味等方面均优于其他食品胶制作的凝胶。在低pH值下,多数胶的凝胶性能较差,而果胶则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因此果胶还可作为增稠剂和稳定剂添加于果汁、乳制品。另外,低甲氧基果胶可生产以果胶为主的低糖产品,适于身体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高甲氧基果胶可有效地稳定酸牛奶制品并改善其风味,还可作为稳定剂使牛奶和果汁结合成含牛奶蛋白质、矿物质及果汁的重制饮料。

此外,果胶在医药学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与其他赋形剂合用配制软膏;另外果胶还具有抗腹泻的作用,与其他药物如车前子(一种轻泻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可配制抑制胃溃疡的药;据研究表明果胶还可以降血脂,因此对于降脂降压药品的开发也有很大的作用。

同时,果胶也是一些保健品以及化妆品不可缺少的辅助原料。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消耗约1500t以上果胶,80%依靠进口,需求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呈高速增长趋势。因此,大力开展果胶的研究与开发,探索提高果胶产量和质量的新方法和新资源,不仅能为我国食品加工领域广泛地应用优质果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将推动国产果胶生产的发展。

1 果胶提取工艺路线

果胶的提取步骤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把果胶从原料中分解出来溶于水中;二是将果胶溶液浓缩、提纯和精制。生产工艺中有两个关键步骤:提取和离析。

工艺路线如下:

原料灭酶(90℃5 min)→干燥(40℃)→粉碎过筛(60目)→提取→离心分离→沉淀→离心分离(5000r/min)→真空干燥(40℃3 h)→果胶

2果胶提取方法

2.1酸法提取

传统的酸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果胶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稀酸将果皮细胞中的非水溶性原果胶转化成水溶性果胶,然后在果胶液中加入乙醇(醇析法)或多价金属盐类(盐析法),使果胶沉淀析出,经洗滤、干燥、粉碎,即成固体粉末果胶产品。

优点:工艺较简单,各种条件比较容易控制,污染较轻,生产成本低。

缺点:果胶分子在提取过程中易发生局部水解,降低了果胶的分子质量,影响果胶的收率和质量;由于提取液粘度大,过滤时速度较慢,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应用大量的酸、碱对人体皮肤有腐蚀作用,又易造成环境污染。

2.2离子交换法提取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溶液中各种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

优点:由于果皮中Mg2+、ca2+等离子通过离子键与果胶结合,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原果胶向水溶性果胶的转化,所以传统的酸法提取得率较低。用离子交换法提取果胶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具有产率高、质量好的特点。

缺点:离子交换法需要较高的温度和长时间加热,原料中含有的果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性和分解破坏,降低果胶提取的数量和质量。

2.3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即微波辅助提取,是用微波能加热与样品相接触的溶剂,将所需化合物从样品基体中分离进入溶剂。董越欣等(2008)利用微波法从橘子皮中提取果胶,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辐射能大大加快组织的水解,使果胶的提取时间由传统方法的90min缩短为5min,避免了大量果胶的分解,同时果胶提取液中果胶的含量有所提高。

优点:微波法提取果胶选择性强,操作时间短,降低了能耗和劳动强度。溶剂使用量小,受热均匀,目标组分得率高,而且不会破坏果胶的长链结构,所得产品凝胶性能、色泽、溶解性等指标都有所提高。

缺点:微波加热速度太快,不易控制加热温度;该法对微波的波长和功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会造成果胶产品形态有所差异;微波法操作不当容易泄漏,对生物有害。现阶段对微波法的理论研究还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究。

2.4微生物法

利用一些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产生的果胶酶,可将不溶性原果胶分解为可溶性果胶。Takuo等(1999)经研究发现,帚状丝孢酵母及其变异株能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果胶。其原理就是将帚状丝孢酵母接种到果皮原料中,经一段时间的发酵培养,利用酵母产生的酶,能选择性地分解植物组织中的多糖体,从而将果胶分解出来。

优点:微生物发酵法萃取的果胶分子量大,胶凝度高,质量稳定,萃取液中果皮不破碎,也不需要进行热、酸处理,容易分离,萃取完全。

缺点:微生物法提取果胶受橘皮的预处理、反应时的固液化、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保温时间以及pH值的影响比较大。

2.5酶法提取果胶

在磨成粉的原料中加入含有酶的缓冲液,于水浴恒温振荡器内提取,反应结束后抽滤,然后用乙醇沉淀,过滤分离,干燥,粉碎得果胶成品。

优点:酶法提取果胶的提取率比酸法提取高

了2~3倍,而且溶解性能好、分子量高。

缺点:由于反应时间较长(约为7h)、酶制剂用量大,阻碍了其在国内的应用。

3果胶的沉淀

3.1醇沉淀法

醇沉淀法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国外多用此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提取液中,形成“醇一水混合剂”将果胶沉淀出来。

此法工艺简单,得到的果胶色泽好、灰分少。但该法醇的用量大,不易回收,能耗大,因此生产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3.2盐析法

盐析法的原理是盐溶液中的盐离子带有与果胶中的游离基相反的电荷,两种相反电荷的电中和作用产生沉淀。利用这一特性,先加氨水中和果胶溶液,然后加入电解质金属盐类,即有不溶于水的果胶酸盐和少量盐的氢氧化物沉淀以及其它杂质产生。经分离后,用酸化醇进行洗涤脱盐。酸与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果胶,少量盐的氢氧化物沉淀消失,生成的果胶不溶于醇而沉淀下来。现在一般采用的是铝盐法、铁盐法、钙盐法和混合盐析法。

用盐析法沉淀果胶产率较高,乙醇耗量少,成本低,得到的果胶酯化度比醇沉淀法高,凝胶强度大。但铝盐法和钙盐法提取的果胶与金属离子结合紧密,金属离子不易除去,灰分高,溶解性差;铁盐法得到的果胶产品质量稳定,得率高,并省去传统乙醇法的浓缩步骤,简化了工艺,但产品色泽较深,增加了脱色难度;用铁、铝混合盐析法得到的产品质量和得率都较好,是盐析法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3.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的选择性,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浓缩的方法。膜分离法具有设备简单、可在室温或低温下操作、无相变、能耗低、投资少、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膜分离主要包括渗透、反渗透、超滤、纳滤、电渗析、析透等。目前在提取果胶方面应用的主要是超滤和电渗析。

周仲实(2003)经酸法提取得到果胶粗液,用超滤技术进行浓缩,除去大部分对胶凝度没有贡献的杂质,然后用电渗析脱去大部分的盐酸和无机离子,得到的提取液可以直接干燥获得高品质的果胶。此法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度降低了果胶的生产成本,获得的果胶成品性能明显优于醇沉淀生产的果胶。

4展望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篇4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 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和社 会经济的发展。农业这个传统产业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 战。很多高新技术正逐步走进我国农业,使我国农业不断由 “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时

机,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对传

统农业技术的改造,争取在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水平迈进一大步。

一、现代农业的涵义及特征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传统 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内涵是以统筹城乡社会 发展为基本前提,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以科技进步为驱动力,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实

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与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新型产业形式,是保护生态平衡和 可持续发展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其基本特征是“十化”:产业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经营企 业化、农业机械化、技术资金密集化、多功能和多形式化、农业

发展的生态化、农产品安全化、农民现代化、农业的商业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正沿着资源投入、生物生产和经济增值三方面迅速发展,从而把平面结构的农业

转化为空间结构的三维农业。三维农业把产前、产中、产后的

各项内容及其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基本形式显示出来。现代农业是历史的、发展的动态概念,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不仅限 于农业本身,还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现代化,包括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体系和产 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与经营管理培育新型农民 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现代农业的

系统建设具有了阶段性和层次性,即可以划分为低级和高级 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和主要目标 也是不尽相同的。从我国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情况来 看,苏南、上海等长江三角洲地区起步较早,大概在20世纪 80一90年代就进行了探索,雨广大中西部地区到近年才开始 ·64·

起步,湖南起步也较晚。

二、湖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我国的主要粮仓之一,其现代 农业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将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全局。本文采用我国各地通用的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 用率三个衡量标准来评价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 大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实力和农民生活水平

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主要表现是,首先,农业结构有了新 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85千

公顷,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189.44千公顷,增长7%左右。农

业区域布局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初步形成 了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粮油棉麻、肉奶

水产、水果蔬菜、竹木林纸、烟草等五大产业链。全省220家国

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30亿元,增长22.1%;实

现利润35亿元,增长14.8%。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0个。其次,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

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54.35亿元,增长20.0%。财政农林水

事务支出19r7.40亿元,增长42.O%。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278.9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8千公顷,新增节

水灌溉面积8.06千公顷。农村用电量81.46亿千瓦时,增长

6.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21.14万千瓦,增长9.1%。第

三,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湘米优化工程”和“优质种

苗工程”的启动,一些优质早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大面积推广,湘米正在改变。超级水稻、两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油菜、两系

杂交高梁、两系杂交棉花、三元杂交猪、湘云鲫、湘云鲤、湘研辣

椒、无核柑等新品种的问世,以及水稻早育稀植和抛秧技术的

应用,为湖南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若用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湖南省的农业与现代 农业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上,湖南省农业发展中还存 在比如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增长方式

粗放、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农产品加工率不高,对农业的

投资低等,这些都是非常致命的也是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特别是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也不高,农_产品优质率低,全省农副产品优质率不到40%,其中稻谷优

质率不到20%,良种瘦肉型猪仅30%,名优茶产量不到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农业长期存 在的比较效益低。农民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局面在短期 内还难以改变,农民面临着农产品卖难、结构调整难、进城务 工难、收入增长难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 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的“三低”问题。

三、制约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湖南人多地少,山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基本生活需要与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资源开 发与环境保护之问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农业投入始终没有 形成制度保障的稳定增长机制,农业投入难以增加。2008年 湖南省对水利建设的投人达到91.15亿元,对农村的投资达 到654.35亿元,增长20%,财政支农资金197.4亿元。但直 接用于农业的资金不到1/3。通过对湖南省水利设施情况的 统计(见表1)可知,湖南拥有的水库总数、水库总库容量进入 21世纪以来没有太大变化,与30年前相比也没有多少增加。我国水库寿命一般只有50年左右,而湖南大部分水库已经年 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这 是造成湖南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下降(见表2)、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成灾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常不 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三)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湖南省农村交

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农业抗灾能力弱、电力、通信条件差等是 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病险水库多,灌 区配套设施老化、湖区渠道淤塞等问题也较为严重。湖南农村 的基础设施大大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来 看,2007年末湖南省农业机械使用大中型拖拉机只有2.45万 台,共78.9万千瓦,排全国第16位,与之配套的大中型农机具 1.39万部,排全国第22位;小型拖拉机18.8万台,共189.20 万千瓦,排23位,与之配套的小型农机具7.8万部,在全国排 24位。这种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四)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湖南省 农业科技的现状存在“四低”:即农民科技素质低、农业科技和 适用技术普及和应用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学技术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贡献率低。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的数据来看,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1959.27万人,其中 农业技术人员只有7.14万人,所占比重极低。农业科技应用 不到40%。在农技推广主力军的农业事业单位中,虽然有初 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但是由于经费运行困难,各类活动难 以开展,要为农民提供周到的服务,障碍重重。湖南农业的生 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导致了农产品优质率低,全省农副产品优质率不到40%,p1其中稻谷优质率不到20%,良种瘦肉型猪仅30%,名优茶产量不到5%。农业产业化经营 水平低,结构调整难,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低,附加值低。湖南 农副产品加工率一般只有10%一20%,而发达地区高达80%o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发达国家为3:1以上,我国为1:2,而湖南为1:3,这些都制约了湖南农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2008年湖南农产品出口4.22亿美元,增长20.5%o 占湖南的总出口3.36%,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1%。市场竞 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湖南农业龙头企业 的带动力不强,难以发挥带动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作 用。另外,湖南省大部分县域粮食加工停留在大米、饲料、淀 粉、酿酒上,向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延伸不多。从产业内部(二)农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农业内部结

龙山县柑橘产业建设汇报 篇5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目前,我县柑橘已发展到14.3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产值过亿元。形成了以里耶为中心的南部柑橘产业带和以石羔为中心的北部柑橘产业带,涉及20个乡镇158个村5.6万农户,其中万亩乡镇有5个,种植大户133户。

一、主要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已修建集雨节水池3505口、果园路21.79千米、排水沟15.5千米、果园通畅路10.5千米(覆盖面积3.5万亩)、中小型柑橘贮藏库50栋(总面积10000平方米)。品改标准示范园按要求安装了频振诱蛾杀虫灯和滴灌设施,园内面貌大为改观。

(二)品种结构逐步优化。通过高接换种、去劣换优,实现了品种更新。2009年至2011年全县完成柑橘品改3万亩、柑橘低改3.8万亩。发展宽皮橘类9.5万亩,橙类3.6万亩,柚类及其他1.2万亩,“里耶脐橙”品牌影响扩大。同时,积极改善柑橘熟期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早熟品种,优化了品种熟期结构,延长了鲜果应市期,早熟温州蜜柑的面积比例从10%调到2011年的20%。晚熟品种椪柑面积下降,早、中、晚熟期品种结构趋向合理。

(三)贮藏保鲜不断进步。通过技术攻关,目前常规贮藏保鲜期可达4~5个月,且损耗率在8%以下。贮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延长了果品应市期,增强了创利能力。

(四)销售能力得到提高。一是成立了柑橘产销合作组织。全县柑橘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个,社员达1200人。二是整合品牌资源。有大型柑橘选果分级打蜡厂3家,统一采用“湘西富硒椪柑”和“里耶脐橙”品牌进行销售,柑橘效益提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了柑橘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为副组长,柑橘办、农业局、商务局、供销联社负责人及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建立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岗位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签定了责任状,为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整合发改、移民、扶贫、财政等涉农资金1500多万元,加大对集雨节水池、果园路、排水沟、果园通畅路、贮藏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户品改低改,引进保鲜技术,为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县、乡、村技术干部,深入柑橘重点村,采取讲座、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对广大橘农进行技术培训。2011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20场次,培训果农3.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万余份。通过培训,提高了橘农的生产水平。二是强化技术服务。制定了龙山柑橘地方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以产业服务队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桥梁、村级农民技术员和大户为纽带的“三级一户”标准化技术推广队伍,人员达324人,为全县柑橘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认证

和国家地理标志申报,2011年申报的“里耶脐橙”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证书,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的“里耶脐橙”地理标志商标今年可获得注册。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国家、农业部争取项目支持,加大橘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无病毒苗圃建设,加大物流、仓贮、中转库建设等。

(二)加强现代企业建设。狠抓柑橘精深加工企业培育,搞好柑橘商品化处理,提高柑橘的商品价值;发展壮大柑橘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生产、统一销售;鼓励柑橘专业营销大户组建物流企业,扶持他们建立市场网络,进而带动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柑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培养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型人才,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梯队,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市场营销人才队伍、现代管理人才队伍。

湖南旅行社现状分析 篇6

一、旅行社的分类

旅行社在2000年以后分为:国内社、国际社(国际社又分为有出境权和无出境权两种);目前国内各地的旅行社从业务上又分为:组团社、办事处(也可以称为:批发商、分销商、代理商、同行)、地接社。

1.组团社:是指在出发地并与客人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 2.地接社:是指旅游目的地接待出发地组团社游客的旅行社; 3.办事处:是指地接社设在出发地城市的办事机构或者代理,此类办 事机构并没有经营权不合法;还有一些俱乐部及不合法的旅游机构,他们更没有相关的资质。

旅行社是多数景区的首选渠道,景区应该与旅行社加强沟通和多方面的合作,以“双赢”为理念提升这一渠道的价值。景区的区域营销人员要对所辖每一个签约旅行社,两个月必须至少拜访一次。对于那些联系密切的旅行社,要多次的、反复的上门拜访。

二、景区直销与分销的定义

(一)直销

是指景区不通过中介机构,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其执行主体,可以是景区的营销中心或市场营销部,也可以是景区控股或参股,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公司。景区直销的方式,主要有上门推销、邮寄促销、电话销售、网上销售、会议推广以及设立驻外办事处等等。

(二)分销

是指景区通过某种契约形式,将销售任务委托给旅游经销商、代理商以及其他专业机构去完成。在委托销售的同时,景区也会相应做出承诺,让渡部分销售权限给代理机构,如时间地点的选择和门票价格的确定。其执行主体,是旅游分销渠道内的各个经销商、代理商和专业机构。

通常来讲,分销这种营销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分销渠道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等多种特性,面向大众旅游市场迅速及时地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和服务。从提高营销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准的角度出发,景区以分销为主,是比较适宜的。事实上,国内多数景区目前采用的都是这种形式。

三、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区别

(一)现状

1、长株潭地区:

目前长株潭地区旅行社的经营业态业内人士称之为垂直运营模式,即按批发商/供应商、零售商的上、下游关系分工。批发商/供应商规模大,自行研发出产品后,将产品交给零售商经营,零售商代理销售批发商的产品。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上下游”之间只能赚取差价,不会存在恶性杀价的问题。因此“零负团费”的问题就很少发生,同时旅游产品也不会雷同。

2、张家界凤凰地区:

目前张家界凤凰的旅行社经营业态主要以旅行社在全国各地开设办事处及地接为主,但是因为购物点特别多,所以更多的都是旅行社低价团费或者导游缴纳高额人头,不过十一国庆节新的旅游法出台,相信这种局面会有所缓解。

3、其他地市州:

目前其他地市州旅行社因为景区规模较小,所以大部分旅行社都是以组团为主,同时因为交通和发团风险制约,所以无法做到散客天天发,大部分都是以单位团队为主,在旅游的旺季,针对部分短线产品,因为景区提供了一定的车费和广告补贴,同时因为景区资源的吸引力,有可能在某个阶段能做到每周定时发团,但是仍然无法做到规模化。

(二)旅行社分类

1、批发商/供应商旅行社:

这些旅行社主要是各大景区的专线批发商,如短线一日游、二日游,中长线多日游等旅游产品。这些大大小小的专线商旅行社控制了长株潭地区大部分的散客市场份额。

2、连锁零售商旅行社:

主要是指湖南百事通旅行社、湖南宝中、中青旅、华天国旅、海外旅游等 主要大型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少的有数十家门市部,尤其百事通、宝中的门市部 更是达到了150-200多家门市部,中青旅、华天、海外等旅行社的门市部也达到了50-100家,门店多,渠道广,所以这些连锁零售商旅行社收客的力量非常强大,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门市部都临街,广告连锁效应非常好。

备注:可能是因为旅行社管理的问题,所以很多连锁零售商旅行社并没有像沿海和重庆地区的旅行社做到零售和批发彻底分离,很多旅行社的门市部都是散客全部交给专线商操作,而团队因为利润更大,所以有可能是自己直接操作。

四、注重与旅行社的合作营销相关经验

(一)充分发挥旅行社作用,并做好旅行社营销渠道的维护。

一般而言,旅游景区的客源分为旅行社团队、企业团体(企事业团队、学校等)、散客三大类,其中旅行社是集体购买、多次消费的客户,尤其旅行社是市场的风向标,对景区客源市场拓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景区在启动市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推广并了解,同时定期邀请旅行社来景区踩线,考察并提供周边景区情况,方便旅行社编制旅游线路,并根据景区规模和影响力,提供有竞争力的优惠让利于旅行社,并根据组团人数制定阶梯奖励办法,以此来激励旅行社对利润分配的向往。同时为了支持旅行社的营销工作,景区根据目标市场分析,适时在客源市场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上进行景区形象宣传,配合旅行社搞促销活动。为了更有效维护旅行社市场,景区在目标区域设立办事处,并定期拜访维护,及时将景区最新的信息通报给各大旅行社,使双方的工作协调有序发展。

另外,通过旅行社的反馈信息,景区可以制定和对市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在合作过程中,景区充分发挥宣传龙头作用,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整合区域的资源,主导提供制定差异化的旅游线路,并积极向旅行社推介。这样,从被动地依赖旅行社分销我们的旅游产品,变成主动地帮助旅行社提供服务,一方面巩固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信息共享,弥补了旅行社对景区实际状况缺乏了解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现景区的优势,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在与旅行社合作的时候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不至于过分依赖旅行社的被动宣传。

与旅行社合作只是景区市场拓展的一种方式,如果旅游景区将首要任务放在如何吸引游客、满足其各种需求上,并通过上述手段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价值,提 升景区的美誉度,就可以减少对旅行社的依赖性,同时开发散客市场,达到在与旅行社合作当中占据主动的目的。

总之,随着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旅游市场日益繁荣,景区同行之间、旅行社同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景区与旅行社的全面合作进入了新阶段,旅游景区之间、旅行社之间,包括景区与旅行社之间形成战略整合营销联盟,扩大行业资源,整合共享平台,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二)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特性与共性

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两个大支柱,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既有各自利益分配需求,又是服务链上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直接为游客提供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服务,旅行社作为客源的组织者,搭起了景区和游客之间的桥梁,主要整合旅游资源,以产品线路向客源市场推介。一方面旅行社出售的产品线路是以旅游景区为首的,总体上讲旅行社的商业生存必须依赖于景区产品;另一方面旅游景区营销作为消费终端也离不开旅行社的帮助,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于旅游产品的多元性,客源市场的复杂性,旅游景区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作用,又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无论怎样,旅游景区都应该高度重视旅行社这个客源渠道,毕竟团体消费和散客消费共同组成了景区利润的来源。另外旅行社对景区来讲是比较稳定的客源组织者。对任何商业企业来说,稳定的客源是长期发展的保障,也是利润扩大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对景区人气推动上,否则旅游景区的经营收入就要冒相当的市场风险。

(三)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实际工作中,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却并不总是和谐的,很多时候景区与旅行社之间沟通与合作并不顺畅,甚至出现彼此抵制、封杀等现象。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双方各自不同的立场,面对现实努力寻找互利共赢的办法。综合来看,双方根据各自的情况,合作模式可以分为松散联系、紧密合作等不同的模式。

1、松散联系模式,主要表现为景区与旅行社签署协议,旅行社向景区输送客源,景区给旅行社一定的折扣票价。虽然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实际上只是象征性的,彼此之间的约束很少,属于意向合作阶段。特别是处于开发建设运营初期阶段的景区,往往只注重与很多的旅行社签订协议,但效果并不明显。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景区本身卖点未深入挖掘,区位优势又不明显,旅行社无法将其纳入已有的旅游线路当中;二是没有充分重视与旅行社的沟通与合作,或是没有给予旅行社足够的利润空间。

2、紧密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景区与旅行社两者之间签订实际性的契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如规定旅行社每年必须向景区输送游客的数量,景区为旅行社团队提供的服务保障,或返点奖励等,以及联合促销、互动广告等具体办法。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繁荣,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景区与旅行社都逐渐认识和体会到,双方只有加强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够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游客需求,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彼此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一些过去单打独斗做促销的景区和旅行社,如今坐到一起共同商议联手营销,一些政府或有影响力的媒体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推介会、营销论坛等形式搭建了相关的平台,又进一步促进了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旅游景区与旅行社究竟以哪种合作形式为好,要根据各景区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阶段而定。而且由于二者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一旦处理不好,或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就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方面旅行社为了招揽游客,经常以价格战的方式来销售旅游线路,由于现在同质同类的景区比较多,谁给的价格更优惠,旅行社就将游客带往哪个景区,短期看旅行社利益有保障,但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产品的生命力也很短。另一方面景区认为,游客选择旅行社,主要是看中线路本身的资源,如果没有景区的号召力,旅行社作为中间机构根本就无法左右游客的选择。在价差和服务上不给予重视,很容易失去旅行社客源支持,这样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在合作的同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站在自己优势上看对方的劣势,很容易导致旅游景区和旅行社之间的重大分歧。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篇7

关键词:自动,分拣技术,柑橘产品

柑橘领域是自动分拣技术应用中最重要及最广泛的领域之一。许多发达国家都利用物理学及计算机视觉等方法, 通过力学检验、射线检验及图像处理的方式, 可以将采集到农产品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识别的信号和人所能识别的检测信号, 这样可以准确无误的对农产品进行分级、检测农产品质量情况等。柑橘次品的自动分拣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识别技术交叉结合, 通过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精准定位系统技术的支持, 在农业柑橘产品加工、农业柑橘产品质量分级、农业柑橘产品检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精准的监测、自动控制和分级成果的生成, 是目前一种较有效实现柑橘产业智能化的手段。

20 世纪70 年代初, 自动分拣技术被应用于检测和分拣腐烂农产品, 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始应用于分拣技术, 主要通过电荷祸合器件摄像头采集图像, 根据数学模型和诸多算法进行辅助, 在柑橘产品包装、质量评估和柑橘次品检测的等方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的农产品自动分拣技术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以橙分拣、分瓣设备系统的研制为代表, 中国科学院在农产品分拣技术应用的调查、国内外水果市场分拣情况分析调查、农产品质量检测调查及对自动分拣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在引进日本、瑞士的农产品加工设备, 开始了柑橘自动分拣、柑橘加工相应配套设备系统的研制, 为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邓继忠提出了根据利用水果投影面上某一弦长来计算碰压伤面积的数学模型, 检测平均相对误差为6.6796%, 为柑橘检测及分拣技术提供了基础。

分拣技术在农业部门的应用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当时由于农产品加工、质量、效率和外观的影响,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处于劣势, 在农业部门要求下, 各科研开始着手研究农产品分拣技术。20 多年来, 自动分拣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国内研发完成大量分拣系统及技术相关基础性试验工作, 在柑橘产业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

1 柑橘分拣技术自动化

最初, 我国研制的柑橘自动分拣设备基本都只能实现半自动化功能, 一部分的工序还得人为操作, 导致费时费工, 人工操作且易影响柑橘质量。应用自动分拣设备后, 大大提高柑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对柑橘次品进行自动检测分析及分拣和对柑橘包装进行整齐商品化, 从而提高了柑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具体实现自动化分拣表现在:根据柑橘的基本形体特征, 结合气动系统, 设计出适合吸盘式机械手。如图1 所示:

利用计算机系统, 结合闭环系统PID算法, 实现机械精准定位;结合运动系统的特征研究出稳定运动的电机S型加减速。 如图2 所示:

2 柑橘次品检测系统应用

最初, 柑橘次品的检测只能依靠人的视觉去判别, 导致个人主观因素而对柑橘分拣质量的影响, 柑橘次品自动化检测是实现柑橘自动分拣技术的有效途径。现代由于智能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视觉成为检测方面较为有效的途径且其用途广泛。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为基础, 通过应用阈值分割中的大津法、数学形态算子方法等诸多算法和图像处理及其识别的特点要求, 选择相应的数学算法、数学模型、处理方法和识别策略。

例如:P.K.Omre利用计算机视觉设计和开发了多类水果的智能分级系统, 分级正确率达到96%;Y Tao利用计算机视觉有效地鉴别苹果等水果的表面颜色, 对水果次品进行精确检测及分拣;G.E.Rehkugler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依据缺陷的分级标准对水果进行分类。

实现柑橘自动分拣离不开柑橘次品的检测, 也说明了国内外学者在自动分拣技术的研究取得巨大的进步, 为柑橘自动分拣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实现柑橘分拣生产线自动化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良刚.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质量检[J].贵州民族大学, 2014 (3) .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篇8

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规模

“十五”期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在校生数在短短几年内都翻了2~3番(表1),2001年高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2164人,2002年校均规模4694人,2003年校均规模4700人,2004年校均规模5544人,2005年校均规模6183人,2006年6623人,2007年7129人。高职的校均人数在2001到2002年产生了一个跳跃上升后,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上升时期。这种跨越式发展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育结构

从办学主体来看,目前湖南省职业教育已经趋于多元化,形成了政府、行业、社会力量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格局。截至2008年,湖南省共有高职院校62所,其中政府主办17所,占27.4%;行业企业主办34所,占54.8%;民办11所,占17.8%。就职业院校区域分布情况来看,长沙、株洲、湘潭等第一类城市49所,占湖南全部高职院校的79%;邵阳、益阳等第二类城市10所,占16%;湘西、怀化、永州等第三类城市3所,仅仅只占5%。

从职业教育品牌结构来看,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正式启动了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评审工作。目前共有20所高职学院、20个实习实训基地、19个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110个精品专业、105门精品课程、203个专业带头人列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表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统计,湖南省2005~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85%以上,对口就业率70%以上(表3)。

由此可见,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适应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招生数、在校生数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趋于多元化,专业设置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适龄人口按18~22 岁计算,适龄人口2011年将达到高峰期,2011年以后,就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入学适龄人口会是一个下降的趋势。

二、未来5~10年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生源预测

1.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

湖南省属于内陆中部经济地区,就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三化”目标的如期实现来说,湖南省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按照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和各产业人均年生产值增长率预测,至2010年,湖南省各产业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700万人、1050万人、l550万人;到2020年,各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600万人、1200万人、1800万人。200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十一五”期末,我国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据此假设,即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湖南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需求分别为1810万人、2445万人和3130万人(表4)。

如此巨大缺口的存在,一方面说明职业教育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湖南职业教育面临着艰巨任务和巨大挑战,

2.未来10年人口变化情况

我国的人口变化已经进入低增长期,未来十年我省人口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3.未来10年高职生源变化情况

在全国大学学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的大趋势下,湖南省未来10多年人口变化及职业教育生源也持续走低,详见表5。

根据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一五”规划,湖南省2008~2020年高职教育发展规模见表6。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高等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在2008年为6,860,186人,2015年、2020年分别为3,278,265人和3,355,409人。高等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在预测期间13年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达到高峰,为6,860,186人,2008~2009年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最高峰时期,2010~2015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急剧减少,2016~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保持相对稳定,2020年人口减少到3 355 409人,比2008年的6,860 186人减少了51.1%。由于适龄人口基数的下降,从2008年到2020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人口的数量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第一阶段是200~2009年。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峰期,到2009年在校生规模达到79.65万人左右。

第二阶段是2010~2015年。在此期间,湖南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急剧下降,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人口数也随之急剧下降,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51.83万人左右,比2010年减少了47.64%左右。

第三个阶段是2016~2020年。这几年湖南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保持相对的稳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人口数略有回升,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53.96万人左右。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67.11万人左右,比2016年增加了24%左右。

上一篇:电流传感器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原理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