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共12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
1、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能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2、发展体能,发展柔韧、灵敏、速度素质。
3、学习走和跑、跳跃、游戏、韵律活动等基本活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培养身体正确姿态。
4、体验进步或成功时的心情,体验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5、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6、通过利用一些废旧用品制作体育课堂用具,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队列队形
2、广播操
3、短跑
4、立定跳远
5、耐久跑
6、篮球与游戏
三、教学方法
1、转变学习方式
2、探究式学习
3、创新性学习
4、师生互动
5、学生在体验、实践中构建知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1、行政班教学: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
2、分组教学:以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教师统一指导,小组长带领分别进行练习的一种组织形式。
3、单元教学: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改革
1)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开展民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6)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参加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例如:象征性长跑活动、体育大课间等。
3)参加区、市组织的体育比赛。
4)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5)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经常锻炼身体。
3、激励机制。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发,教学不能停留在传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4、开展探索性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健康的思想观念、领悟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理解动作概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五、评价
1、考试
2、技能、认知、应用
3、评价:五个学习领域
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但情绪变化较大,上课喜欢玩,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三、教学目标:
1、教学队列,队形基本走、跑、武术基本动作为主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徒手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达标项目)、直线运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1)、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跑、课堂常规。
2、掌握基本体操、武术基本动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远、身体素 质训练、直线运球比赛等。
(2)、教学难点:
1、力量练习、耐力练习、协调性练习。
2、正确姿势、规范动作的自我体现。
四、教材分析:
小学一、二、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4、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场地备课”和课后进认真反思。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男女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动作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
5、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6、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观念教学。
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狠抓体育教学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继续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抓好课间操、眼保健操、集体舞、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3、强化科研意识,善于总结,认真向老教师学习。
4、加大体育运动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具体工作方法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自己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自身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充分上足、上好体育课。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提高教学质量
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向其他教师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我将上好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协助政教处做好各种资料准备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四)、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训练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合理制定训练计划,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我将本着团结奉献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再创常家小学体育之辉煌。
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运动队训练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做好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等各运动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切实提高体训队员体能、运动技能、竞赛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以“小乒乓迎奥运”的乒乓球校本课程的组织教学工作,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上好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课间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课上40分钟”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课间操工作,加强课间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抓好《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做好体育健康标准的测试以及数据上报工作。
3、抓紧抓好各个运动队训练,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和竞赛水平。
长期坚持运动队的业余训练是我校的基本办学宗旨,也是提高我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兴趣和技能的基本手段。各个训练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能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竞赛能有效发展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胜不娇、败不妥的个性,竞赛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竞赛能展现运动员的体育才能。因此,必须抓紧抓好运动队的训练。
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5一:学生分析
通过经过一年时间的体育教学活动以及体育活动,从中了解到一年级的学生的基本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从刚刚入学进校什么都不懂的一年级新生,通过一年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基本队列队形以及掌握基本的常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喜欢跑、跳、投、跳绳、游戏等活动,但有些学生因身体原因如:肥胖等,学习动作显得。僵硬呆板,缺乏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技能,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差,表现为动作笨拙,肢体支配能力差。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新学期新气象,本学期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学校里,你会获得有助于你强壮体魄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方法,有助你身心健康的运动心里小知识和卫生小常识,有助你于你与人成功交往的各种小游戏和团队活动,有助你于你感受成功快乐的体育竞赛游戏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吧!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你将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发现更多的新方法、找到更多的新答案: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你将会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你将会发现体育运动增予的益处,你将会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同时你还可以不断地发展和张扬你的个性,充分地展示你的特长与你的聪明才智,让你的童年生活更绚丽多姿!让你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更加有趣,更美好!
教学重点:
1、由于运动会有队列比赛,所以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二年级的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投掷和跳跃,还有韵律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投掷方面和跳跃项目的练习,譬如投准投远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上课多运用音乐,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教学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动作比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时,可能接受比较慢,所以韵律舞蹈和儿童的一些基本舞步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另外对投掷的动作要多加引导,不要盲目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体育与健康常识(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掷、平衡、徒手等);游戏(队列、奔跑、跳跃、投掷、球类等游戏)。
四:课时安排
每课20课时,共40节课
五:教学措施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措施:
1、据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作用
4、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如增缩练习的距离,对器材的摆放,分组的形式等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注意事项:
1:教师多加引导,难度要求小,注意安全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二十五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具体统计如下:田径有五节,占20%,其中跑1节、跳跃4节;基本体操有11节,占44%,其中跳短绳1节、技巧10节;韵律有2节,占8%,其中韵律操1节、牛仔舞1节;民族传统有5节,占20%,其中扭扁担1节、毽子1节、玩陀螺1节、竹铃球1节、武术1节;球类有2节,占8%,其中小篮球1节、小足球1节。由此可见,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比例较大,教师们更愿意呈现组织形式相对容易、教法相对多样,教学效果相对明显且易出彩的基本体操内容;可喜的是有部分教师将本地区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进行创编,有机地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推进了民间文体活动的发展。
二、教学策略运用的特色与亮点
1. 把握运动技能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麻城师范附属小学周培老师执教的《前滚翻》一课中,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材内容,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模仿球的形状,感受团身的动作,运用“篮球高人、篮球矮人”的游戏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团身抱紧成球的动作概念,运用“低头看天”的游戏,让学生在团身成球状的同时主动低头含胸,再通过在小垫子上贴标记,引导学生身体依次着垫进行前滚翻练习,如此巧妙自然、趣味横生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轻松地掌握了技术动作,运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2. 丰富教法学法指导,分解教学重难点
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大胆创新,采用了针对性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丰富多样的教法手段,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武汉市东西湖区实验小学吴国敏老师执教的水平三(五年级)《脚内侧射门》一课组织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化。采取从单圈上一人模仿练习——双圈的二人一组练习——四人小组合作练习等组织形式,灵活运用指导、点拨、纠正、提示等方法进行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采用小垫子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完成击球时两脚成90度的动作难点,达到脚内侧触球的目的;“网袋球”和小体操垫的新颖组合,也帮助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时效性强。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喻威老师执教的《跨越式跳高》一课,其教学重点是“两腿依次过杆”。教师先引导学生两腿依次跨过地上的小球,然后再跨过弹起的小球,如此一个精巧的设计,让学生利用球的弹力帮助,两腿依次快速过杆,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点。
3. 运用游戏教学形式,激发运动兴趣
例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多个游戏贯穿课堂,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很快的掌握技术动作。开始部分的“高人矮人”、“抢占高地”等小游戏很快就吸引住了学生,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绪油然而生;游戏“老狼几点钟”的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身体关节的专门练习,“抬头看天,低头看天”的调节小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初步形成了动作意识;“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的练习让学生感受身体部位的着垫顺序;游戏“蚂蚁搬家”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引导提升的内容,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熟练驾驭课堂
例如:武汉市东西湖区实验小学吴国敏老师执教的水平三(五年级)《脚内侧射门》一一课中,教师示范动作时变化不同角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关注学情,运用判断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学生展示、及时纠错等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与建议
1. 部分课的教学中过于追求动作技术的细节,以致重点不够突出
建议:在教学中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解决重难点,使学生更清晰的掌握技术动作。例如:《肩肘倒立》一课的教学中,从复习到进入新授教材,过于注重动作的每一细节,导致在解决重难点时,时间和方法上很模糊,使学生完成动作不到位。
2. 基本部分搭配的游戏教学形式方法过于单一;教学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搭配的游戏教材目标不明确
建议:在设计搭配游戏教材时要目标明确,使其更好的完善教学内容。在《前滚翻》教学中教师利用36分钟解决团身紧的动作要领,完成前滚翻的教学任务,却只用2~4分钟做游戏,组织匆忙也无效果,感觉游戏很多余,没有很好起到辅助主教材的目的。
3. 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怎么学,教与学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91-02
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育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学生勇敢、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强化,同时也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结合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略谈以下几点浅见。
一、精心设计,合理组织
合作学习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分组,创设一种民主化的教学思路。但教师课前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组织。要根据大纲、教材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灵活地运用分组,让学生有广泛的合作、接触、交流机会,多进行变换角色的分组合作,使体育课既讲求效果,又追求实效。如学习跳高我引导学生合作,一起探讨起跳、过杆及落地的动作要领和方法,不过分去追求技术的完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性格外向且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发言比较积极,而性格内向,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是“听众”和“陪客”。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我在巡视辅导的同时主动与他们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并适时加以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全班交流时,指明让他们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就给与掌声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我还在班上要求小干部帮助指导,让他们尽快掌握动作。这样就避免了“一言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真正形成了人人是主体,大家都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爱表扬的心理特征,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可以依据讨论的时间、讨论的质量、组员的合作精神等评选“优秀合作小组”,结合体育平时分进行加、减分制,并通过家校通发短信,让喜讯飞回家。实践证明有效的激励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正确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
所谓的“收”就是统一、集中的教学;所谓的“放”就是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合作学习就是要进行“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分配的时间。这种教学思路并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通过群体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其合作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收得及时,放得灵活,收放结合。
五、指导讨论交流,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益
1.组织形式多样化
(1)在小组交流学习中,为了兼顾学生间的差异,坚持“能力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为6人一组,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搭配,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如我校有大课间活动,学生可以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成绩好的同学带动稍差的同学,本着“提高成绩,互动互助”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互相观摩,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2)对于简单的动作,采用相邻两人讨论法,让相邻的人在讨论中进步,在讨论中增进友谊。
(3)对同一问题有相同看法的人,可以让他们自由搭配,让学生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讨论。这样的方式往往合作的成员志趣相投,合作效率比较高。
2.组织方法多样化
除了开展讨论外还可以组织小组内的竞赛,小组之间的竞赛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由于学生的荣誉感强,在开展竞赛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小组争光,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达到让他们积极参与的目的。比如:在体育课中准备部分要占去整节课的1/4 ,内容又简单,可以利用几周的时间开展“今天我值班”的竞赛,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组织上好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予以指导、提示,对有贡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贡献相对较少的同学进行引导,培养其参与意识和协作配合意识,达到各有所得。
3.个人角色明确化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与此相应,学生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学生相互监督、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使之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别人,学会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学习,在交往中进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共同进步,合作克服懒惰。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是学生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形成角色之间的互依,学生必须认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他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如果自己完成不好,会影响其他同学。
六、结论与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出学生的独特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旧知识的创新和利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4)建议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建立较为齐全的“个性”档案。从而利于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调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个体的学更紧密协调地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 高金霞.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初探[D].教师论文蕴绿集.
[2] 袁涛,崔红霞.论合作学习策略[J].济南大学学报,2003,2.
[3] 刘启艳.试论合作学习技能[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体育组工作总结
我体育组已落实了永嘉教育局部署的《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国家体质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的工作。其二,我积极实施了《瓯北中心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有关体育工作。我组力求凝聚发展正能量,谋求转型升级体育组,加强体育辅导师队伍建设,优化与推进大课间课程化建设。现将本学期体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等级为优秀
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关心下,我们团结在以徐永新为校长的瓯北中心小学团队中,力主凝聚人心、树立品牌意识和整合优化资源积极落实学校体育发展蓝图,合力实现“打造美丽中心,培育美雅少年,倡导美丽操场,强化自主体育”的工作目标,突出围绕体育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以及学生体质等指标建设为重点,精心规划,细心落实,本校已达成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共得分99.2分,其自评等级为优秀。
据自查获悉:在三级指标“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中扣了3分,学校体育教师编制不够,目前代课教师仍有四名。其
二、在查“ 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 中,我校其指标为94.93%,扣1分,得5分。其
三、在查“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中,我校其指标为36.37%,扣0.8分,得3.2分。共失分4.8分。据上述问题:我校应加大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希望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我校实情给予解决。其二.我校进一步加快体育课程改革,优化与整合体育资源,使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具体体育活动成果
工作中我们中心人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形成了教育合力。其
一、创建了温州市标准体育室,并受到了验收评委组的一致好评。其
二、下大力气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优化了体育常态课堂,组建体育有效性课堂,较好地实现学生了在“动文化”中“动起来”、“乐起来”、“健康起来”和“自主起来”。其
三、实现了大课间课程化建设,每天大课间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创造性的推出了校本操《童心舞动》和《有氧青春跑操》,活动累计共50分钟,另已成功研制好一套《小苹果操》将推行,下一步要研制室内健身操,大课间活动我们践行实施一套和研制一套,力求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其
四、优化了田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以及长绳等体育培优社团。其
五、积极创建田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代表队参加课余训练与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
六、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2014修订版)》指导性文件和相关工作。我校以徐校长为主任顺利开展了体测运动会,精心策划、细心组织、准确测试、及时上传和评价存档。我们继续深化素质教育,优化体育效能,面向全体,围绕健康,发展个性,着眼未来。创设多元化与系统化的体育途径与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追求因材施教,创造性的落实国家体育课程。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在各体育代表选苗和训练活动中在跨区、跨段在团体体育活动中融合不够,合力不足?校区和学段教师没有主动推荐和支持课余体育工作?从源头限制了学校各体育代表队的梯队发展?有待学校选苗、参训与参赛激励制度的出台?
2、学生体质一般,学校学生平均分为77分,我校学生明显形成了“文强体弱”的现状?
3、大课间课程化进程受“人多地小”客观限制?我们应下大力气研制优质校本操以解决地小的问题?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依据,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工作重点和举措
1、 认真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
依据上级部门与校级工作计划,结合各任教年级的学年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加强备课管理制度、加大教学检查力度
每位教师要熟悉、掌握教学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根据《20xx版课程标准》和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目标,各教师按年级教学进度安排表和单元教学计划,多人授课年级尽量能做到集体讨论备课内容,并拟定执行课时计划,注重每课时的二次备课与课后反思。
3、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严格规范教学常规行为,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更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课堂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4、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
本学期继续开展校阳光体育节活动项目------趣味运动会,活动项目的选择应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趣味性较浓,安全性较高,注重学生的参与面,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参与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5、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排球队、田径队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特色增色而积极努力。
6、提高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每次活动应精心准备,选择内容适宜且趣味性较浓的内容进行练习。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体育组本学期工作计划。
2、组建校排球队.田径队。
3、强化学生出操质量。
三月份:
1、制定班级排球联赛活动方案。
2、校级教研课(薛红芳)。
四月份:
1、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制定并下发阳光体育节------趣味运动会规程。
3、举行班级排球联赛活动。
4、校级教研课(马军)。
五月份:
1、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兴趣”为主题,进行组内研究讨论活动。
2、组织举行校趣味运动会。
3、校级教研课(赵俊、邹美菊)。
六月份:
1、如何上好夏季体育课,做一次组内教学研究活动。
2、体育考核工作结束,做好质量分析。
一、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面对教育改革思潮,每一位教师都要切实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本学期我教研组以洪合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按照教科室统一部署,开展长期、扎实的教研工作。
二、
1、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了解教育的方针,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为提高小学生身体健康教育服务。
2、积极探索,努力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活动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住,让学生经历过程,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3、教研组长及专职教师上一堂有一定质量的公开课或互听课,期末上交一篇教学论文,案例或经验体会,同时主持或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4、开展学习新课程标准活动。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关念,了解教改动态,获取教学信息。
5、每一位体育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做好听课笔记,写好评课记录,参与评课活动。
6、《体育与保健》任课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重组,做好实践活动记录的材料积累,为提高教科研能力打好基础。
7、全体专职教师应根据本校的实质情况,积极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8、积极配合区体育局工作,开展业余田径训练与篮球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校园生活。
9、为作好九月份区乒乓球比赛作好准备,选拔苗子。
10、组建校职工篮球队,安排好教职工各周末篮球训练,时间定于周
六上午。
1
1、积极做好10月份区田径达标运动会的工作。
三、
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来进行,使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教师的思想领域,扎根在日常的课堂中。
校本开发及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堂,以个别和集中的形式展开。在日常教学中,参与课题的教师,以独立研究为主,积累自己的经验;而参与校本开发的老师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研讨与开发;在各级教研活动中大家在围绕课题进行集中交流与探讨。
自由交流课与二级教研活动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设计教案、试教、上课、评课,在一系列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水平。
四、
1、组织开展好“两操一课”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
2、继续开展跳、踢活动及冬季百日锻炼,以提高学生的肺活量,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更为明年的跑、跳、踢精英赛做好准备。
6、10月中旬组织全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8、每月举行校职工周末篮球赛
2004年9月11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 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已经成为当代高中体育教学的研究重点。分组分享教学方法与传统意义上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对于教学成果的影响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 是其他体育教学方法所不能更换的。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分组分享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因此, 本文以分组分享教学法应用作为研究对象, 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内容分析
所谓的分组分享教学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以班级授课为基础, 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且合理的运用。但不同的是, 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使学生就其所感兴趣的点进行合作, 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且有效的调动。在分组活动当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肯定, 主体作用可以全面地发挥出来,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另外, 分组分享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十分重视, 从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出发, 制定小组活动, 对教学实际进行充分地考虑, 是一种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效率的良好手段。
三、分组分享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分组分享教学法对于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适用于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将教学模式与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 参考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操作。分组分享教学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 灵活性
之所以说分组分享教学法具有灵活性, 是因为其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实际随时进行调整与修改。比如说,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来讲, 教学活动的开展地点可以是教室内也可以是教室外, 而地点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相关视频资源的观看, 那么教学活动就可以在室内开展。如果要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或者开展体育比赛, 那么课堂就要设在教室之外。
(二) 整合性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方面, 但是, 面对不同的教学需求, 分组分享教学法也可以与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共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教师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常用的方法, 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有机的整合, 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与精神的理解。
四、分组分享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分组分享教学法之所以受到广大高中体育教师的欢迎, 是因为其对于体育教学的成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有利于与学科教学实际的结合
分组分享教学法的产生, 是有一定的教学现实依据的。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在整体分析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与学习需求的情况上, 综合我国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可以实现各个学科的有效结合。在相对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对于学生的体育技能与技巧过于重视, 一般都是在室外开展各项体育技能的操作, 只在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忽略了学生的体育知识与体育精神。在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上, 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体育技能操作, 很少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 而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的分组交流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结合起来, 用理论指导实践, 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学习, 也可以开创一个高中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 有利于与学生思维培养的结合
分组分享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数量的增加, 可以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快速增加。在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引导之下, 学生间会就一个体育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也可以深入到思想交流,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思想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国的许多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 而分组分享教学法就是一个优良的研究成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使学生摆脱死板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的层次。分组分享教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其在高中学生的思想创新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加强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下面, 我们就来对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一) 规范分组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组分享方法, 其首先条件就是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之时, 主要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 组内异质, 组间同异。也就是每一个小组对内要具有差异性, 而对外, 每一个小组的体育实力要保持平衡。这也是为了在进行体育竞技之时保持公平与公正。教师在进行分组之时, 要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的体育能力呈现互补的状态, 体育能力好与不好的学生要平均分配,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第二, 小组的成员人数要合理。利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 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 在进行分组之时, 小组的成员不宜过多, 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人员的分配。比如说在进行排球学习之时, 最好一组四个人, 两两练习, 共同讨论与提高。另外, 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总人数对小组人员数量进行有效的调整,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 规范准备内容
课前准备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影响, 对于分组分享教学法来说也是一样。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准备要对内容的类型与条理进行认真准备, 而分组分享教学法则注重教学内容层次的分析与教学环节层次的确定。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之时, 教师可以先对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 使学生已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明确技能与规则。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 进行上一节课技能学习成果的检测, 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其次, 教师可以举一些反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与纠正, 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体育活动的规则与技巧。最后, 教师要进行课堂的总结, 利用简洁的语言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 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与总结, 引导学生自主阐述学习成果与学习收获。
(三) 规范小组行为
规范小组行为, 就是在利用分组分享方法进行教学之时, 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与章程, 保持课程纪律。首先,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拔一位小组负责人, 领导与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一系列活动。这位小组负责人在同学的心中要有一定的威信, 具有发言权。这样, 在分组分享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小组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 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其次, 教师要使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进行互相监督, 使分组分享教学方法的实效得以发挥。在进行分组分享教学之时, 教师要建立科学的奖罚制度, 以此督促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 提高小组行为的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被不断研究与开发出来的同时, 分组分享教学法已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希望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加强对分组分享教学法的重视与应用, 以此来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兵.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 2012, 4 (1) :10-11.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 分组分享教学法 教育工作者
鉴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教学中。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往往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非常具有创新意义。尤其是分组分享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又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使学生们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能获得健康的、协调的发展①。这对处在正在发展中的高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内容分析
分组分享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以班级授课为基础,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分配以及利用。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是,分组分享教学法不再依靠以讲授体育知识传达体育技巧为主要手段,而是要将学生分成几种不同的小组,并依照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活动,使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这能积极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心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在教师采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的展现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这样教师便能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由此可见,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重视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如何进行分组
1.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分组依据
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分组依据的标准有很多,因此分组情况也很多样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的为学生们进行分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本质不变,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获得某些知识或技能。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教学目的,按照特定的教学要求,在特定的教学范围内,通过特定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组②。这些所谓的“特定”成分便成了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分组依据。
2.分组体系及分组模式
(1)分组体系
目前,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分组教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部分组,另一种则是外部分组,分组分享教学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案就是从这两种类型分化出来的③。
(2)分组模式
因为分组依据的多样性,导致分组体系的不同,分组模式也因此不同。本文简单的对ABC分组和灵活分组这两种模式进行介绍。
第一种ABC分组模式,ABC分组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同一学习水平的学生被分到一组,最高的水平是A组,其次是B组,然后在C组,以此类推,这些学生可以来自不同的班级,而且他们在不同学科上的水平也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种是灵活分组模式,这是内部分组体系的一种,具有比较灵活多变的特点。这种分组模式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编制的分组,然后在一定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测试再重新对小组成员进行编制分组。在此阶段中,学生们在学习后进行测试,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次分组。这种灵活分组模式既能保证学生们学习到基础的学科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附加学习,很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范畴。
三、运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的优势
1.能够很好的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在一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能够很好的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程度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学生应具有的体育精神和有利于学生成长所需的身心环境。而且在传统体育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独自进行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或是相对较强的体育技能训练,不能很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运动素质。而运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后,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有效的结合到一起,高效率的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整体的提高了学生们的体育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使他们在以后的体育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2.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团队意识有很大的提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及学校工作要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体育教学理念向体育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努力营造我校平等、自主、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健体能力,观察与评价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基本思路:
1、以学校各项要求为指导,努力进行自身道德修养学习。
2、组织全组体育教师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并记好业务笔记,为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科研带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重点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结合《新课程标准》认真进行教材分析,使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师熟悉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以适应新课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5、了解《课程标准》实施情况,搜集不同课型,在指导、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课标的研究课、观摩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研讨,以研究课、观摩课的形式展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及各级水平目标的实际达成。
6、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研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7、探索体育学科教学评价方案,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多元、深入地发展。
8、分类、处理已收集的体育学科获奖论文,总结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写出具有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论文,强化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为今后的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工作任务:
1、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1>实行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2>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创新因素。
<3>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4>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5>合理利用场地与体育设施,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3、做好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及教案。
4、加强外出听课及学访活动。
5、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评比活动。
四、课余训练方面:
第一、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以锅庄和校园集体舞为载体,加强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第二、认真组建学校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健美操队等体育代表队,并进一步抓好体育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提高运动训练的水平,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一小时体育活动:要确保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开展“阳光体育”为载体积极与班主任配合开展好课活,并利用各班的优势搞出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学期中,我们加强课与课间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活动课内容以“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由体育组统筹安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有方向,进步会更大。
五、工作要点: 三月份:
1、根据区教研室及学校工作安排,制定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2、进行体育组教研活动,研究本学期教学工作。
3、加强政治学习。
4、做好本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课时计划。
5、进行全校小篮球选拔赛。四月份: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2、组织教研组活动,课标讨论与学习。
3、进行小学体育观摩课。
4、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5、开展全校田径单选拔赛
6、加强田径队训练,准备参加区运动会。
7、组织、筹备、举行学校第四十届田径运动会。五月份: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2、对新课标的体育课进行重点指导,加强管理。
3、教研组总结观摩课及外出学习情况。
4、参加地区“运动会”。
5、举行全校的跳绳跑接力比赛。六月份:
1、课标实验教师交流与讨论。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3、组织全校进行“拔河”比赛。
4、对学生本学期体育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七月份:
1、总结学生体育评价状况。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在这个蕴含着希望、机遇、挑战、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为使新学期一年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一年级组共有教师 ? 人,这些老师中既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位教师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团队,一个进取的团队。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和心愿,那就是让刚进一小的一年级儿童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年级组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以学校工作要点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我们低年级组的实际情况,切实抓好本年级段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年级组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岗位业务水平,努力培养有特长,有个性,有创造力且遵纪守法,求上进的一代新人。努力营造年级组轻松愉快、团结向上的氛围,出色完成本学期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目标
1、努力使全组教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团结愉快、群策群力的集体。
2、精心打造学生群体——形成学习风气浓厚、爱学会学、积极锻炼、身心健康的精神风貌。
3、充分体现年级组的管理作用,以制度为保障,以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去感染每一位教师,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4、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力度,达到班班无重大事故,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全年级无非正常流生。
5、加大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力度,特别把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6、认真落实学校各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四、具体措施
(一)教师管理方面: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考勤制度和请假 制度,确保每位教师自觉遵守。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本组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期末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
4、努力优化教学的过程要素,抓好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每个环节,督促教师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全面落实新课程的各项要求,把
2好起始年级关,为全面育人打好基础。
5、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教学竞赛。
(二)班级管理方面
1、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习惯、纪律、卫生等的教育,教育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的良好习惯,并加强环保和卫生教育,创建文明班级。
2各班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树立新的教育教学常规观,重点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3、各班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好各种节假日庆祝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审美情趣。
4、加强家校的联系力度,积极召开家长会,保持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促进家长之间的育子经验交流,加强家校的教育合力。
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新生的入学报到、注册、课本发放、分班等工作;
2、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环境卫生教育;
3、制定本年级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各学科工作计划;
4、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十月份
1、开展“国庆节”活动
2、继续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上学、晨读、课间、课堂、午间、放学等行为规范教育。
十一月份
1、开展诗文诵读、口算竞赛活动;
2、优秀作业展;
3、做好期中考试、半期小结工作。
十二月份
1、进一步做好一日常规的教育工作;
2、开展“庆元旦”活动。
一月份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做好复习迎接县统考工作;
2、学期工作总结、考核;
3、设计布置寒假作业、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一种潜能深厚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思想情操是一种良好的运作机制。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
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倾听,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
的需要设立小组内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決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既然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类型都采用了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那么我们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性质;学生独立举例推导;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惑时,再设置合作,相互质疑问难,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解决。
三、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
一项需要分工且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是促成合作行为的最基本条件。教师选择好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并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有趣、富有挑战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很好地激发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的设计要考虑这样—些问题:一堂课的
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而且,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一个人学习有困难,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才能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另外,还要探究恰当的合作时机,如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当学生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一位教师在执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中,大胆地让学生提出合作酌任务,取得了很好地效果。首先这位老师先让学生各自看录像统计进校门的男女学生人数,结果学生统计的结果五花八门。面对这个问题.老师问学生用什么办法才能够达到最好的统计效果?有学生说多看几次,老师说统计录像可以,但是如果我们统计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就不能重复,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这时许多学生几乎同时说用分工合作的办法,小组内一个人数男生,一个人数女生,一个人记录,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结果,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合作小组的统计结果几乎没有什么误差了。这位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分小组统计,而是让学生在发生困难时自己提出合作任务,结果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配合默契,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效果。
四、让学生有充分的讨论时间和空闻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所以在小组讨论时,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习过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学习成果才能瓜熟蒂落。那些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最终并不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什么值得回忆,回味的东西。有的甚至造成学生后继学习的困难。这些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惊醒吗?故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应充分发动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实验,去猜测,去交流,去概括,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
五、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之中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巾,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巾,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有一定要求, 有基本方法与步骤, 并且呈现方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等多种形式, 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及教学实际中学生学习的效果, 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如何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一、建立概念
笔者所在城市要求水平四各学校制订的学期教学计划按照学期为16周制订, 这样撇开了一些假期或者考试的冲突因素。同时, 按照每周3课时的安排进行学期总课时的计算, 即呈现在学期教学计划中的各单元的教学内容总课时为48课时。那么, 学期教学计划的编写其实就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把48节课编排好。20世纪90年代初, 在编写学期教学计划时, 每一教材内容出现的课次是不等于课时数的, 一般按照教材出现的课次=该教材课时数×2, 即, 一节课中出现2个教材内容的教学来分配的。但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及学校实际, 已经采用教材内容呈现的课时数就是课次数, 即附表中时数=出现次数。此表的设计形式直观显示了该教材内容的课时数及在整个教学进度中的分布 (见上页表1、表2) 。
二、整体构思
1.依据气候特点提前谋划
学期教学内容确定后, 首先要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规律, 把相关教学内容初步安排到适合开展的月份。由于笔者所在的城市3月份多雨, 6月是梅雨季节, 因此,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要选择便于室内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安排, 如篮球、武术等。并根据这些教材在单元中所占时数, 分配到预先安排的周次中 (详见上页表2) 。
2.根据实际条件定向编排
笔者所在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 共48个教学班。人数多, 运动场地少。经常出现7、8个班级同时在运动场上上课, 不管是器材还是场地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为此, 笔者对这种小场地、多班额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次时, 尽量避免不同年级的班级同时使用同一场地, 以免造成练习拥挤, 以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例如, 在安排篮球教学时, 九年级与七年级尽量不要放在同一块场地教学。防止因学生素养的差异性, 产生相互干扰, 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另外, 为了避免因同科目同时教学, 导致器材缺乏问题, 任课教师之间要互相协调。例如, 器械体操的双杠教学, 我校只有3套教学器械, 如果按照同年级同课次的教学进度安排, 势必造成学生练习次数的下降, 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三、单元调控
在学期教学计划中要体现单元教材内容与课时的分布安排, 充分考虑不同单元教材内容之间的先后排列问题。因此, 除了考虑天气与场地、器材之外, 还要注重调控单元教材内容的顺序。
1.先主后次
一般而言, 本学期考核内容和教学难度明显的教学内容, 优先考虑, 通常安排在最适宜的教学周次, 以保证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如体操中技巧类与器械类的教学, 笔者一般安排在秋季第一学期的10月份即开学后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之后或者春季第二学期的4月份之后, 这个季节气候适宜, 学生穿衣适量, 便于完成动作, 同时也降低了运动损伤的事情发生。在编排这类教材内容的课次时, 一般采取逆向的顺序, 即头脑中预设好“测验——复习——新授”的流程与课时数, 从后往前编排, 把教学内容安排在合理的周次上。最后再穿插安排一般的教学内容。
2.运动负荷
在整体编排教材单元内容先后顺序时, 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运动负荷的承受程度。如表一中, 对于七年级的新生, 运动负荷就不能太大, 从基本体操的教学开始, 课中穿插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 以便让他们从2个月的暑假中慢慢地恢复。另外, 在国庆、五一等假期之后, 期中考试前期, 也要尽量安排运动负荷稍微小的教学内容, 使之符合学生的身体、生理发展规律。
3.学校体育文化
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体育文化背景, 不同的体育校本课程。因此, 在编排学期教学计划时也要考虑到自己学校的特色。如笔者学校初中部的校本特色是抖空竹, 学校要求学生进入初中后, 要尽快在大课间运动起来。因此, 在制订学期计划时就要将其排在首位 (详见上页表1) 。其次, 每学期很多学校都会举行类似体育节或者小型的体育比赛, 对这些活动中涉及到的项目, 有时也需要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相应的指导, 在编排时需要作为机动内容安排。我们学校一般以身体素质单元为机动单元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疏密编排
合理确定单元教材内容在学期表中的疏密排列, 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制订计划时除了注意不同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 还要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自身的难易、运动技能的掌握规律、学生的兴趣特点及学习持久性的维持等, 有时要采用连续集中排列的方式, 有时采用间隔排列的方式, 有时是集中与分散排列相结合的方式。
1.集中排列
对于季节性强或者技术的连贯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 通常采取集中排列的方法。如校本教材抖空竹的排列, 学生刚接触该项运动, 技术动作具有连贯性, 所以在第一学期中适宜采用集中排列。但是, 随着技术难度的加大, 技术较难导致在一节课很难掌握, 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练习。因此, 在第二学期应以分散排列为主。可见, 同一教材不同的内容, 采用的排列方式也可以不同。
2.分散排列
分散排列的方式适用于一些诸如器械体操项目的学习, 如单杠的蹬地翻身上动作, 双杠教学时, 学生掌握该项技术时需要身体力量与协调性的配合, 如果采用集中排列, 学生很难克服因力量、协调性等欠缺所带来的困扰。所以, 在编排时一般采用分散编排, 课后给予学生复习与练习的机会, 从而保障在规定的单元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运用这种排列方法, 可以采取先集中后分散, 也可以先分散后集中排列。如动作技术较强的“跨栏跑”、技巧成套组合动作等, 一般采用先集中后分散。同样, 对于动作技术复杂而且对身体条件要求也高的内容, 如水平五的“背越式跳高”, 可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排列方法。
其实, 排列单元教材内容, 除了考虑技术的因素之外, 还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兴趣。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 如果连续几次上同一教材, 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 就会对运动产生厌倦, 因此, 对于水平四的教材从表中也能看出, 初一的编排还是以分散排列为主, 集中排列为辅。
五、微调完善
【小学体育组学期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二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10-20
秋季学期小学体育教学计划11-28
2024下学期高二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07-21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11-07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06-01
2024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总结07-28
有关小学五年级体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0-09
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