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精选2篇)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党的第()次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党的六大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新时期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重要文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C.党的十二大报告 D.党的十三大报告
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7、邓小平在党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
D.十四大
8、党的第()次代表大会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十五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10、党的第()次代表大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四 B.十五 C.十六 D.十七
11、党的第()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十五 B.十六 C. 十七 D. 十八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不发达 C.生产关系不健全 D.上层建筑不完善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开放
16、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式重新确立的标志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C.《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是()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18、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并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者是()
A.邓小平B.华国锋 C.江泽民 D.胡锦涛
19、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集中表现为()
A.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 B.从原则出发还是从愿望出发 C.从实际出发还是从规律出发 D.从本质出发还是从现象出发 20、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党能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其决定性因素是()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坚持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C.从严治党,依法治国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1、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是()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破除习惯势力和主观主义偏见的束缚 D.求实创新
2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A.走自己的路 B.学习别人的经验 C.大胆设想 D.艰苦奋斗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指()A.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B.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实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2、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应当理解为()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4、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一生思想与实践的完整体现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及其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包括的基本方面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 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三大历史转变是()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两个凡是”转变到实事求是 C.从墨守成规转变到社会主义改革 D.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对外开放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基本问题有()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9、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A.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都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 D.都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
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
11、党的十八大指出了我国国情现实的“三个没有变”,是指()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不完善没有变
12、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
B.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破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
1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党的思想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统一D.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1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包括:()A.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地顺利进行 B.有利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C.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我们党永葆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法宝
D.使我们党成功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15、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4、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5、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条件?
6、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合并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由?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四)论述题
1、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五)材料分析题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摘自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根据材料请回答:
试阐述三件大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这段话表现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2)如何理解这种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B
7、B
8、D
9、A
10、C
11、D
12、C
13、A
14、C
15、B
16、B
17、B
18、A
19、A 20、D
21、A
22、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C
4、ABC
5、ABD
6、ACD
7、BCD
8、ABC
9、ABD
10、ABC
11、ABC
12、ACD
13、ABCD
14、ABCD
15、ABD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主题是时代背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实践基础。
3、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时代背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是实践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是历史根据。
6、理论基础一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理论主题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一致:实事求是;立论基础一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目标一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基础一致: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一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它们既互相联系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7、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四)论述题
1、(1)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当时是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率先抵制和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指导全党恢复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又坚决地批评了借毛泽东晚年错误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强调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丢不得,否则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2)邓小平指出:毛泽东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根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这正确评价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统一了全党思想,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事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系统提出了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路线、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总任务理论、改革开放理论、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领导核心理论。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一,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其二,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都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都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五)材料分析题
1、这三件大事可以概括为革命、建设、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团结全国人民做的三件大事。(1)第一个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结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同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2)第二个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也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取得的,同时这一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虽然历经曲折,但这一时期建立起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一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十多年丰富的改革开放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系统提出了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4)两次飞跃,是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两次历史性创新,是对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如何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得出规律性认识的两大成果。两次飞跃在三件大事的实践中产生,又指导三件大事,开辟了革命、建设和改革通向胜利的广阔前景。
2、(1)这段话表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
[案例文本]
河南济源柿槟村是济源市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文明村”。不过,现在却是“儿童血铅超标”的“重灾区”。该村14岁以下少年儿童一共有452人,只有1人血铅正常,而血液中铅含量超过450微克/升以上的达73人。其中,血铅值最高达636.5微克/升,超过正常值范围的6倍。
自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等地相继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后,素有“中国铅都”之称的河南冶铅重镇济源市也“意识”到在大力发展铅锌业背后对环境的“疏忽”。
从8月底起,济源市将豫光金铅、万洋集团、金利铅业三家大型铅冶炼企业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克井镇、承留镇、思礼镇的10个村列为防护区,并对区内14岁以下少年儿童进行血铅检测。截至10月14日,已检测的3108名儿童中,有1008人血铅值在250微克以上。面对大量儿童“血铅超标”的报告,济源市采取排铅医疗措施,所有费用由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确保铅超标儿童得到及时治疗。
与此同时,济源市“重拳”出击,剑指污染“元凶”——铅锌行业。
从8月24日起,济源市除了已采用富氧底吹熔炼工艺外的豫光金铅、万洋集团、金利铅业三家大型冶炼企业外,其他的铅冶炼企业全部被关停。“规定期限内仍不停产的,有关部门就要吊销执照,拉闸断电,彻底关闭。”济源多家铅炼厂负责人坦陈。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责任编辑:王芳)
[思考讨论题]
1.“血铅超标”事件屡屡发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试用科学发展观对此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案例解析]
进入21世纪,类似“血铅超标”事件的屡屡发生,表面看来是源于各地方、部门、企业的利益之争和政府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地方企业监管不到位,以及政府以GDP为主导的干部考核机制所致,但深究起来,问题背后更深层次暴露出的是人们错误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人们迫切的温饱问题,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尽快改变短缺经济的状况。但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但集约型发展方式对劳动者素质和管理者素质要求都很高,执行起来难度相当大,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冲动和追求眼前政绩的迫切愿望,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为眼前一时之利而贻害子孙,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人民所需要的,才能真正增进社会财富,增加社会福利,造福于民。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中第五节“科学发展观”部分的辅助教学。
案例2江苏穷县欲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
[案例文本]
位于苏北地区的灌云县作为省定经济薄弱县、省财政转移支付县,在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提出“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从2006年3月开始,该
县耗资上千万元对全县200多个政府部门、单位,300余幢楼体进行整体亮化,当地部分干部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驱车从连云港市进入灌云县城,夜幕降临,只见楼体、店铺、广场霓虹灯一齐绽放,光彩夺目。深夜11点多,记者登上该县伊山乡任庄村大伊山制高点,俯瞰灌云县城,只见座座楼房装点的轮廓灯、门店外的霓虹灯、城中河岸设置的强探照灯、行道树上的彩灯,绚烂多彩,整个县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俨然一座流光溢彩的不夜城。“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
据了解,亮化工程是灌云县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被视为该县提升城市档次、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县里花重金从上海、南京等地请来10多家设计公司进行“超前”设计,总体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工程从2006年3月20日正式实施以来,该县斥资1500多万元,分三批先后完成了200余个政府部门和单位的300余幢楼体亮化工作,亮化面积达350万平方米。
2006年8月,建设部就出台规定,要求各城市不得再在城区主干道大范围使用多光源装饰性庭园灯,景观照明严禁使用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泡、美耐灯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而灌云县目前正在实施县开发区、行政新区的亮化工程,据称这两个区域的亮化工程设计方案是聘请香港设计师完成的,完工后亮化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灌云县城的亮化工程有多亮?一位市民说:“夜晚置身县城主要大街,如同白昼,视力好的能看清女人脸上的雀斑。最初都不敢正眼看,看一会儿就会淌眼泪,时间长了才慢慢适应。”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碰到下雨天,行驶在繁华路段要特别小心,因为灯光太强,照到地面上形成反光,造成视线不清,稍不留意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该县一些政府部门对这项“强势推进”、“强行入轨”的“造亮行动”也颇有微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局机关干部指着他所在单位办公楼上闪烁的霓虹灯对记者说:“仅仅是围绕楼体搞了一圈霓虹灯,局里就花掉了20多万元。”这位干部还告诉记者,每年县里拨给的经费,原先可以基本保障各项正常开支,但自从为亮化工程买单以后,局里有两辆车子跑不动了,原因是没钱加油。除此之外,该局还被电信公司停了两部电话,也是因为没有钱缴纳话费。
伊山路上一家商户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县城管局通知,每家都在新换的铝塑板门牌上安装霓虹灯,并且在限定的日期完成,不安装就罚款。这位商户说,“换门牌花了近2000元,装霓虹灯又花1000多元,这还不算,每天晚上的电费也让人心疼。”据了解,霓虹灯属于商业照明用电,当地商业照明用电电费每度为0.89元,比普通民用电费要高出好几角,一些小商户说起亮化工程显得很无奈。
电能耗费惊人
灌云实施亮化工程后,耗费的电能相当惊人。据调查,某单位2005年9月的耗电量是752千瓦时,实施亮化工程后的2006年9月,总电量飙升至1267千瓦时;2005年10月某机关总电量912千瓦时,而到2006年10月,总电量居然达到2003千瓦时,用电量同比翻了一番多;某局2005年9月的总电量为22249千瓦时,而2006年9月的总电量则为33841千瓦时,被霓虹灯“吃掉”一万多千瓦时的电。有人曾算过一笔账:该县一个单位一天九个小时的亮化用电电费够一个下岗工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是说一个单位每个月用在亮化上的电费可解决30人的基本生活。
灌云县城居民说,最亮的是刚刚落成的县行政中心大楼。据反映,这座“苏北地区一流,江苏省内有位置”的豪华办公楼投资5000多万元,其中亮化工程就花费300多万元。记者看到,夜幕中11层框架结构的县行政中心大楼巍然屹立,通体灯火通明。据反映,这座大楼作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光夜景照明每年就要“吃掉”电费二三十万元。
城市低保预算资金在全省倒数第一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2004年的统计数字,灌云县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52个建制县中居4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52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5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居51位。当地一名干部说,近两年虽有一定发展,但无论何项指标,都可以在倒数的位置找到灌云县。目前,灌云县乡村债务总额近五亿元,其中乡镇级债务四亿元,村级债务80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低收入农户约七万户,人口约60万人。灌云县共有省定经济薄弱村62个,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
这名干部对记者说,在全县群众生活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亮化工程亮了城市的“面子”,伤了民生的“底子”,仅就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而言,该县总体救助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根据国家民政部2006年6月公布的全国地方各级城市低保资金预算统计数据,灌云县预算资金仅20万元,在江苏省106个县市区中倒数第一。江苏省去年城市低保对象平均保障标准244元/月,灌云县仅为42.98元/月;全省去年农村低保对象平均保障标准128元/月,灌云县仅为33.68元/月。目前,江苏省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供养标准平均每年2131元,分散供养人员平均每年为1402元,而灌云县分别只有1500元和1200元。来自灌云民政局的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该县为1131户、2299名城市低保对象共下拨城市低保资金118.58万元,为9918户、20864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款843.35万元。按照这个标准,该县亮化工程耗资1500多万元,不包括巨额电费开支,相当于全县城市低保对象12年的低保费用,相当于全县农村低保对象一年零七个月的低保费用。
据了解,灌云县耗巨资要用霓虹灯点亮全城,目的是“展示灌云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促进招商引资”。而该县不少群众说,穷县搞奢华的亮化工程让人难以理解,贫苦人家待客就应该是贫苦人家的样子,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就行了,客人也会说你量力而行、会过日子。如果打肿脸充胖子,客人不见得会对你表示赞赏和敬意。
(资料来源:http://.cn,2007年12月11日,经济参考报。)
[思考讨论题]
1.亮化工程是灌云县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请谈谈对灌云县“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的看法?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灌云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方案?
[案例解析]
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和GDP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带来经济发展。战后50-70年代,人们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有增长、无发展”的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业结构畸形,而且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被削弱、社会分配不公、居民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稳定等现象,被称之为“拉美现象”。因此,“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国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两个主要约束性指标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距较大,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导,需求结构仍以出口和投资为主导,资源环境压力加重、扩大就业难度加大、消费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的发展要避免“拉美现象”的重演,防止从高速增长到衰退,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后者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关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灌云县的“环境立县”战略考虑到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与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符,但把“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作为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视为提升该县城市档次、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从案例所给材料看,这项战略措施并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脱离了该县的财政实力,使有限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效果。各地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该县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优势,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及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17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06-13
试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论方法07-12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11-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11-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哲真题12-08
思想汇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