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消毒管理制度(共12篇)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区域划分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仓库;半污染区包括血库、微生物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体液室、临检室、生化室、微生物室、采血室。
工作人员进入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穿胶鞋。
(二)消毒原则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1.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台面、地面每天湿式清洁;
2.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一次,空气紫外线消毒,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3.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隔离衣定期换洗。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潜在污染区共用。
4.隔离衣若有致病菌污染,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各消毒容器要加盖有警示表示,含氯消毒液类每次配制完要检测,并记录。清洁消毒容器每天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5.签收过的标本应置于污染区操作台上的样品架上的,不得随意摆放。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不与标本相碰。试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
(三)采血原则
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纸
一带一消毒”,末梢采血“一人一针一纸一管一消毒”,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杜绝交叉污染。
(四)器材消毒
1、金属器材:(1)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2)刀剪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2、玻璃器材: 各种涂片用玻片一用一消毒。
(五)耗材消毒
1、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各种耗材,如平板及血培养瓶、鉴定板、药敏板、增菌液、吸管、吸嘴等应经121℃,15磅,20min高压灭菌后弃置于双层黄塑料袋,密封塑料袋口,放在医疗废物存放处,由医院转送中心集中焚烧处理。
2、用于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验的器材,作为医疗废物一次性处理。
3、塑料制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
4、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六)重复用物品消毒
1、橡胶制品:瓶塞、试管塞压力蒸汽消毒。
2、抹布:一用一清洗,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
3、所有需要回收利用的试管、玻片、吸管等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浸泡、洗涤。
(七)手的消毒
工作前、工作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下一标本前,均规范洗手,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非接触式水龙头;肥皂保持干燥或液体肥皂;洗手后用红外线自动干手机吹干手。
(八)废弃标本消毒及容器处理
1、盛检验标本的尿杯、大便盒、试管,特别是结核病的痰杯,应带手套,用后连同手套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集中无害化处理。
2、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胃液、关节腔液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第二天倒入污水指定下水道,经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次统一处理。
3、所有被污染的一次性耗材、棉球、吸管、卫生纸、粪便、痰等标本连盒装入黄色垃圾袋,由卫生员统一收送焚烧。
4、所有被污染的针头、刀片、碎玻璃、采血管等利器必须放在一次性锐器盒中,待锐器盒(桶)3/4满后密封,送至套有双层黄色塑料袋的桶内。同其它医用垃圾一样进行统一焚烧处理。
(九)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污染清除
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被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HIV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胸膜、腹膜、心包液、羊水及含有HIV的实验室样本污染时:
1、刺激出血:应实行急救。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使其尽量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2、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已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
3、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十)检验科各检查室桌椅、器具、地面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空气消毒1次;每周大扫除1次。抹布、拖把专室专用。
(十一)每天日常工作完毕后,所有操作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用75%酒精擦拭,并定期使用紫外灯照射,工作台面、地板必须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洗刷3-5分钟,并记录。
(十二)检验单的消毒
所有检验报告单都是无菌纸打印,必须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方可对外发出报告,紫外线灯必须定期进行监测。
(十三)各室如有特殊要求需要消毒隔离者均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实施
(十四)门诊和病房检验发现传染病,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并采
关键词: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消毒方法
检验科人员需要经常接触各种病原标本, 身体容易沾上各种病菌。尤其是手部, 受到污染的程度就更高。本文对本院及本市其他三家医院120位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检测, 探讨有效地消毒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4月我院及本市其他三家医院检验科120位在职工作人员为试验对象。男性56名, 女性64名。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 分为三类:常规检验人员68名, 生化免疫检验人员34名, 清洁人员18名。随机分为1、2、3三组, 每组各40例, 各组性别及工作岗位等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检测方法:在下午下班前对120位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前和消毒后两次细菌抽样检查。细菌采样、培养以及鉴定的方法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1]。主要检验手微生物的菌落分布情况。
消毒方法:第1组:自来水冲洗30s, 干手机烘干。第2组:普通肥皂清洗30s, 自来水冲洗30s, 最后用干手机烘干。第3组:用“消佳净”消毒液 (茂名市消毒用品厂) 以1:500的比例稀释, 浸泡在稀释液中30s后, 自来水清洗, 再用干手机烘干。
2 结果
2.1 手微生物污染情况
被检查的120双手均有微生物污染。在培养出的8266株菌株中, 778株沙门菌 (9.41%) , 1041株链球菌 (12.59%) , 2562株大肠埃希菌 (30.99%) , 2670株葡萄球菌 (32.30%) , 其他1215株 (14.70%) 。其中, 处于清洁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手微生物污染程度最为严重。见表1所示。
2.2 洗手后手微生物监测情况
经过洗手后, 手微生物污染情况有所改善, 第3组洗手后平均菌落数<5 CFU/cm2, 清除率优于其他两组, P<0.05,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检验科, 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负责病房、门诊以及各类体检的人体标本的检验, 其结果对医师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作用。按照检查内容的不同, 可以分为生化检查、免疫检查、微生物检查以及其他的常规临检检查等。这些检查需要采集患者的不同标本, 如血液、粪便、分泌物等[2]。因此, 检验科人员在接触标本的时候, 手容易沾染到微生物。尤其是清洁人员, 兼有其他两类工作人员与标本接触的特点, 而且无菌意识比较差, 因此他们的手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正确的消毒方法对降低手微生物感染情况有重要的意义。清水冲洗、肥皂冲洗以及消毒液消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手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但清水消毒的效果最差, 清除效果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0.05,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而肥皂消毒平均菌落数虽然可以降到5CFU/cm2以下, 但是第3组将“消佳净”消毒液用1:500的比例稀释, 洗手后, 40名试验人员的细菌清除率达到99.58%, 比用肥皂消毒的细菌清除率更高。更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检验科工作人员经常会接触到血液等标本, 这些标本中可能会含有乙肝病毒, 因此一旦不注意, 就有很大可能沾上乙肝病毒。根据郑黎明的研究表明[2], 肥皂消毒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降低效果很不理想, 而消毒液消毒则具有比较好的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效果。因此, 综合多方面考虑, 采用消毒液消毒方法消毒, 对改善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污染情况有很好的效果, 值得推广。
另外, 有效地预防检验科人员感染, 单纯用正确的消毒方法清洗手部是不够的, 还需要综合采取其他的管理预防措施。首先, 提高检验科人员的抗感染意识。这是最容易做到, 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检验科人员接触各种标本, 其受到感染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他们需要有经常洗手的意识。通过相关研究表明, 如果医务人员每2h洗手一次, 那医院的感染率可降低30%左右[3]。所以, 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无菌意识, 建立强制的洗手管理以及监测制度。尤其是检验科中的清洁人员, 清理医疗垃圾时要使用专用手套, 清理完毕后要用消毒液正确洗手。其次, 洗手后尽量用干手机烘干, 因为如果用手巾、纸巾等擦手, 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而不擦干手的话, 残留在手上的水滴同样会沾上细菌。所以, 洗手后要用干手机或无菌纱布擦干, 避免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张大森, 张贤良, 高庆芬, 等.医院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3, 10 (1) :25.
[2]郑黎明.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9) :687-689.
【关键字】消毒供应;作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控制管理
【中圖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70-02
在现代化的医院各部门设置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各个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清洗的任务,是保证无菌化操作的关键,它属于是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负责部门,它的工作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特殊情况下还会对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标准、严格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需要医院管理工作者予以重视。
1 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的建立
1.1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
要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能作用,作为医院部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医院所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及灭菌的物品统一回收,然后对这些物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处理,包括分类、清点、消毒、清洗、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监测发放等等环节,这些流程的开展每一环节都要保证无菌化,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保证消毒效果的良好,从而给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清洁的医疗器具,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进行。一般来说,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的,其中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1]。
1.2医疗器械回收发放流程的规范化
各个科室在使用完医疗器具后,要将其统一的回收于一个密封的回收箱中,然后由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用专用的密闭车下收,然后运送至消毒中心,按照不同科室所使用器具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清点、分类,依据医疗器具的自身性质以及受污染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高效,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物品要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专车运送到各个科室中,以确保医疗器具的全过程清洁,满足回收发放作业的标准规范化要求。
1.3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化布局
消毒中心供应作业标准的开展要有基础的保障,内部各个区域的规划要明确,不同的区域之间要有实际的屏障隔离,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空气压差。此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专用出入口,按照物品流动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现人和物的分流,由污染到清洁,采用强制通行的线路方式,避免逆行,有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本设备,尽可能的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良好循坏。
1.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毒工作的开展状况。在现代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中,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护士长的专业优势,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分层次,有目标的制定培养计划,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理论,并实时调整管理策略,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落实。
1.5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消毒中心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标准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质量管理控制的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实施者,在各项制度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公正严明的奖惩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和医院科室的工作特点,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进行细致化,做到专人专管,由专门的人员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和落实,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2]。
1.6消毒各个环节的控制
消毒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以及监测等等环节,对于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要给予特别的质量加强措施。对于清洗环节,要保证彻底完整,采取手工方式和机械方式相结合,以确保灭菌环节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管腔类医疗器具的清洗,就要采用一系列的环节,像酶浸泡——管腔刷洗——水枪、气枪冲洗——入超声清洗机清洗——再次水枪、气枪冲洗——入喷淋清洗机等的程序,提高清洗效果。
1.7包装打包环节的质量控制
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品包装打包时,要保证包装效果的醒目、清晰,对消毒的各个事项内容有明确规定,例如责任人、物品名称、灭菌名称、有效期、灭菌采用的器具型号以及包装的具体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对于各个科室来说,也要有质检人员来进行再一次的检查,采用5倍放大镜,如果出现不合格的物品就要及时返回重新消毒灭菌。
2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1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对于消毒中心部门来说,基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需要有标准的消毒作业流程做基础,对各个科室的医疗器具消毒灭菌可以顺利完成,尽可能的减少临床科室常备器具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医疗器具使用的效率和频率,降低重复灭菌的次数,进而延长医疗器具和灭菌器具的使用期限,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2.2控制污染源和损伤的出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从消毒物品的回收开始到最后的检查发放都要有严格的流程管理,这也可以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的消毒灭菌工作开展中,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污染了的器械相接触次数,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进而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污染源的产生,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也可以保证医疗器具的完整性,不会发生较大的损伤[3]。
2.3提高灭菌物品的自身质量
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有消毒中心按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良好,改变传统的各个科室去污处理的盲目无序状态,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此外,也要有监督管理人员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保证灭菌消毒的质量。
3 总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业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效果,为各个科室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就要按照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以及消毒灭菌的特殊要求,合理的布局消毒场所,并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控制的良好,也就促进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郑蔚.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06):64-65.
[2]邵承香,何正慧,严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6-1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完善《消毒技术规范》,科学、准确地评价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我部组织编写了《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该《规范》适用于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工作,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试行)
1.目的:为科学、准确地评价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补充《消毒技术规范》的内容,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软式内镜(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评价。
3.检验项目:
(1)杀微生物因子强度的测定(含变化曲线)。但已获得卫生部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的,不再重复此项检验;
(2)电器性能与安全性的测定;
(3)寿命试验;
(4)所用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试验(获得卫生部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时已做此项试验的,不再重复检验);
(5)工作环境空气中相应有害杀微生物因子(臭氧、环氧乙烷)的测定;
(6)模拟现场试验(按本规范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
多次重复使用的外加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其适用范围应可用于医疗器械高水平消毒,并按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消毒剂连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检测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不得超过10%。
4.内镜清洗消毒机模拟现场试验4.1试验器材(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孢,其悬液的制备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1.2.3(2)进行;
(2)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
(3)中和剂(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鉴定合格);
(4)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
(5)稀释液(0.1%蛋白胨生理盐水);
(6)模拟内镜体:聚四氟乙烯管(外径10-12 mm,内径6 mm,长度1000 mm)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7)载体:聚四氟乙烯管(外径6 mm,内径4 mm,长度2-4cm)经脱脂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4.2试验方法取0.02 ml芽孢悬液(1×108cfu/ml~5×108cfu/ml)滴染于聚四氟乙烯管载体内壁,涂抹均匀,置 37℃ 培养箱中至干燥,制成染菌载体备用。
试验时,先将模拟内镜体在50 mm、500 mm和 950 mm处剪开,取染菌载体分别连接在50 mm、500 mm、和 950 mm处,将模拟内镜体装放于清洗消毒机内规定的位置,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处理。
消毒处理完毕后,用灭菌镊子将染菌载体取出,分别置于含有 10 ml 中和剂溶液的试管内,敲打 200 次,分别吸取洗脱液 1.0 ml接种平皿,每份样本接种两个平皿。
阳性对照组,取2个染菌载体,放置室温环境中,不作消毒处理,待试验组处理至最长作用时间,将染菌载体置于含有 10 ml 中和剂溶液的试管中,敲打 200 次,用稀释液做10 倍系列稀释,选适宜稀释度的悬液,分别吸取1.0 ml接种平皿,每份样本接种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试验用中和剂和稀释液各1.0 ml接种平皿,每份样本接种两个平皿,作为阴性对照组。
各组接种平皿后,倾注15-20ml TSA,待凝固后,置 37℃ 培养箱内,培养 72 h,计数菌落数,计算消除对数值。
试验重复3次。
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三、每餐次收回的餐用具,应立即清洗消毒,不得隔餐隔夜,并详细填写每餐次的消毒记录。
四、餐用具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保持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五、不宜使用物理消毒的餐用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清洗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餐用具清洗消毒工序合理,按“一刮二洗三消毒四清洗五保洁”的顺序操作,化学消毒后的餐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六、餐用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用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
七、消毒后的餐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抹布、餐巾擦干,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八、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一、非本厂人员和车辆禁止进入厂区,必须进入的经主管领导审批,由门卫登记,并按程序消毒。
二、非本厂生产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的,经公司领导批准,严格按照消毒防疫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本场非生产人员不准擅自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的经生产区领导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违者对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罚款100元,对举报人奖励50元。
三、本场人员及车辆外出回场时,必须按照防疫程序进行消毒,生产区车辆、工具、用具未经批准不得带出生产区,否则罚当事人50元。
四、本厂生产区人员因事外出、在外就餐的,回场后必须隔离二天,隔离期间不准与生产区人员接触,违者罚款50元,并严格按照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五、生产区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经批准进生产区的,必须经消毒房,更衣、鞋、帽、淋浴,消毒后方可进入。任何人不得从其他地方进入生产区,违者罚款50元
六、每天上午7:20~7:30为后勤上班集中统一考勤消毒时间,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否则视为旷工。
七、生产区禁止饲养其它禽类,不允许食用和带入非本厂生产的禽肉和禽肉制品。
八、切实做好疫情和疫病的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解剖病死禽.死亡禽只有技术人员检查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九、每周二、四、六生活区消毒;每周一、三、五生产区消毒。消毒药由技术人员指定。
十、各大门及圈舍门口消毒池、火碱盆每周一、三、五更换一次5%火碱溶液。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04-02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医院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1]。为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3年1月-12月实施的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月-12月護理管理中增加细节管理设定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3年1月-12月实施的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月-12月护理管理中增加细节管理设定为观察组,两组选择相同的医务人 员7名实施护理管理。
1.2方法
对照组在2013年1月-12月实施的护理管理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根据规章制度与各项规范实施管理。观察组在2014年1月-12月护理管理中增加细节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建立管理小组:建立管理监控小组,由护士长、骨干护理人员及责任护理人员组成,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小组成员要定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护理中的不足,及时做好上报与反馈等工作。对于可能发生倾向性问题要做好预见、预查与预防,防止发生不良结果[2]。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细节管理和护理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细胞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高效护理服务也是在护理中的各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所以,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培养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可以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实现对患者的关爱,增强责任心。
清洁及灭菌管理:护理人员要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洁,可以保证灭菌的顺利完成。器械处理要先将血迹与污迹等清除干净,再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包括了冲洗、洗涤和漂洗、终末漂洗等步骤,灭菌则分成清洗、消毒、灭菌这三个环节。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洁和灭菌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医疗的疾病感染[3]。
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知识储备,才能面对医学的进步与工作中的需求。护理人员既要掌握护理知识,还要学习物理机械及化学反应等学科知识,学习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等知识,学习医院消毒供应相关管理规范,为消毒供应工作提供更专业的知识。护理人员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整体水平,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人员还要定期接受安全教育,以检查会议的形式,找出安全问题的各项隐患,日常护理中坚持无菌操作,做好生物监测与灭菌,保证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消毒供应室的特殊性导致工作风险比普通科室高,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同时,还要指导护理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根据消毒技术规范操作,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好通风换气,减少疾病发生。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根据我院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发放问卷30份,实际回收30份,回收率100%。护理满意度包括了服务、发放、回收、包装等调查项目,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护理质量包括服务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及安全识别能力等,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回收满意度(9.8±0.2)分,发放满意度(9.4±0.6)分,包装满意度(9.8±0.2)分,服务满意度(9.4±0.3)分;对照组回收满意度(8.0±0.1)分,发放满意度(8.2±0.7)分,包装满意度(7.9±0.4)分,服务满意度(7.7±0.7)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情况
观察组安全识别能力(9.3±0.7)分,风险防范意识(9.2±0.8)分,服务意识(9.2±0.7)分;对照组安全识别能力(7.2±0.8)分,风险防范意识(8.1±0.5)分,服务意识(8.1±0.4)分;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消毒供应室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主要场所,所以,一定要提高护理管理,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整体素质、器械等都会影响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只有重视细节管理,才能避免医院内发生感染,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细节化管理模式把护理管理从小处着手,避免护理管理发生风险,提高了临床管理质量。本次研究与报道一致[5]。可见,要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就要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抓好每个细节,完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机制,保证每个消毒、灭菌等流程都根据规范操作。每名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都要坚持热心、精心、细心、耐心和暖心作为工作准则,坚持到工作流程中,将细节管理进一步落实,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总之,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细节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使消毒供应室保持良好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根娣,周小妹,林阿珠.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1):66.
[2]谭美红.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9):134-137.
[3]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6):130-131.
[4]毛举桂.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重要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463-465.
1、注射室要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新鲜。定期紫外线消毒照射。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
2、注射器与针头设专人管理,负责消毒与发放。定期(周一)进行消毒工作。
3、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用0.1%的新洁尔灭进行浸泡,然后进行煮沸清洗,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4、各种注射实行一人一针和一管。
5、一律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用完后即烧毁。
6、注射与输液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7、注射室桌面每天要用84消毒液擦拭,地面用2-5%来苏尔消毒液进行消毒。
三查 七对 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门诊消毒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应穿好工作服。
2、门诊诊断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坚持每天用2-5%来苏尔喷洒地面、床头、桌椅。每周定期用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
3、诊断床及病床的床单、被罩要定期消毒和清洗。
4、传染病人用过的被褥、物品及病人的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
5、压舌板用20%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后擦干,再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6、体温表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纱布擦干再用。一用一消毒。
7、每周末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及消毒工作。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凡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时做到细致、准确、对病人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生。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的有效浓度、注射要做到每人一管。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并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二、消毒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消毒工作。
三、餐饮具做到清冼干净、严格消毒、保洁。所有的食具、经消毒方可使用。
1、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煮沸消毒时应注意水温,水沸后将餐具放入水中,使餐具的每个部位都能接触到沸水。
2、蒸汽消毒:将洗涤好餐具直接放入蒸汽箱进行消毒,碗盘应口向下,以免消毒后餐具内积水,温度保持100℃,消毒时不得少于15分钟。
3、线消毒:将洗净的餐具放入,远红外线消毒柜内进行消毒,温度一般应超过100℃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4、物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可在洗净后用化学药物消毒。程序:洗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药物消毒――清水冲――保洁
①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且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②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mg/L,保持3~5分钟。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措施
医院的消毒供应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医院消毒供应室既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中心部门,又是为医院提供无菌物品的重要基地。消毒供应室不但承担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还承担着向医院各部门提高医疗设备的工作。所以,医院必须要重视和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加强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所以,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对医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问题 当前,一些中小型医院的供应室人员缺乏,管理制度不全,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存在漏洞。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职责不明,没有具体的操作章程可以依据,多靠经验来完成日常消毒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消毒供应室的消毒杀菌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1.2 消毒供应室布局问题 一些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布局混乱,医院使用的感染物与无菌物混合放置在一起,物品产生了交叉感染。供应室的工作区域划分不明,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标识。进入供应室的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致使供应室管理混乱。缺乏监督管理的消毒供应室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1.3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部分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一些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多安排的是一些年龄大、学历低、缺乏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员。这类人既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又不了解新技术,无法真正管理好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一般来说,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各种态度决定了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业务知识技能低下,极大地影响了当前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
1.4 消毒供应室设备陈旧 有的中小型医院还是传统的管理机制,资金的缺乏导致了医院对供应室的质量管理的投入不足。而供应室只保证医疗物品能消毒,能供应,对于陈旧设备经常维修问题给工作上带来的不便很少关注。另外,有部分消毒工作是靠原始手工操作完成,手工代替先进的消毒设备,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 如何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2.1 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标准化质量管理 医院必须要完善消毒供应室的规章制度,保证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建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对供应室的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制定出评定标准,对操作流程也要明确规定。与此同时,供应室的要落实好每一个部分,所有的工作人员要按照制度规范操作,尽职尽责地做到质量达标。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会促使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有保证,工作秩序良好,也能防止问题的处理个人主观臆断化。另外,也保证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因业务能力、责任、经验等问题造成的工作失误,让供应室的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
2.2 合理布局供应室 消毒供应室的存放着医院的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为了促进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改进及提高,避免这些物品混合放在一起的交叉感染问题,提高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应该合理布局供应室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置放区域,避免相互的感染,不能将所有的物品混合存放在一起。供应室里要设置洗手设施,对进入供应室的人来说必须要更衣换鞋,并洗手。供应室各区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需要有明显的区分,不能串区。在区域间使用隔离凭着,比如设置双开门、采用全自动清洗机以及高压蒸汽灭菌器。在供应室里流动的物品,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然后包装杀菌。供应室的负责人要监督好工作人员的每个工作环节。
2.3 对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众所周知,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还有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供应室工作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其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定期对消毒供应室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于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措施、供应室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进一步了解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聘请专家开展讲座,邀请同行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改进供应室工作质量。对供应室的工作人员,既要进行培训,还要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评,将考评作为对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方式之一。在培训工作人员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使其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培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供应室工作质量能够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证,减少医患纠纷。
2.4 引进并正确使用先进设备 对于消毒供应室设备陈旧的问题,有条件的医院应该引进先进的设备。为了让先进的设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引入的新设备进行集中学习,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清洗、维护、保养新设备。以此来保证新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3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要求也不断变高。要想保证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就必须不断完善供应室的每一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供应室的负责人要严格监督检查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严格把控质量关。作为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在培训和自学中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不断的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推进,才能进一步地做好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促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不断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杏花,郑翠云,梁金秀.浅谈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方法.中山大學附属第一医院供应室.现代临床护理,2005(4).
[2] 班萍.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供应室.卫生政策与管理,2011年12月第49卷第35期.
[3] 贾晋双,宇春霞,张秋.浅谈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当代医学,2009年1月15卷第2期.
1、室内整齐无尘,湿式清扫,设器械清洗间和消毒间,专室进行清洗消毒。
2、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每个病人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3、手术器械必须灭菌处理,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对不耐热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达到灭菌,所用戊二醛每周更换,并监测使用中的浓度,留存备查.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高危器材,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根管器械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压灭菌。灭菌后定位放置、专人保管,有效期内使用。
5、治疗盘、口镜、牙垫、混汞机、X光机、印模、蜡块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消毒;汽、水枪、高速涡轮机钻应进行常规预防性消毒。
6、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有效期内使用,防止霉变及过期使用,口检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置入黄色垃圾袋中,封扎集中焚烧处理。
7、如反复使用的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8、麻醉药应注明启用时间,启封后使用不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9、正确使用消毒剂。2%戊二醛浸泡器械时10小时达到灭菌、20
批准:
审核:
编制:
上海天枢创轶实业有限公司
七星家苑管理部
2011-7-25
厨房设备、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冰箱使用卫生消毒
1、冰箱的温度要恒定,不能忽高忽低,以利于卫生微生物的繁殖。
2、生熟要分开保存,不能混放在一起,熟食要经过降温后再放入。
3、对存放的食品原来要按品种,档次分开,有血水的原料要放置于下层,干爽的放上层。
4、存放在冰箱的原料药遵循先放先用原则。
5、冰箱除霜时溶解的冰水不能滴在食品原料上。
6、冰箱要定期除霜、清理、洗刷、一周洗刷一次。
7、冰箱清洗干净后必须进行“84”消毒液消毒(以1:50的比例)每周一次。
灶具卫生消毒
灶上用具的洗涤、消毒一般分为清洗、冲刷、消毒、存放四个步骤。
1、清洗:是将灶上用具放在按比例调制的洗涤剂水溶液中,对灶上的用具进行彻底的洗刷,以除去灶上的污物、油渍等。
2、冲刷:把清洗过的烹饪用具用流动的水,将用具上的洗涤液冲刷干净。
3、消毒:灶上的用具一般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的方法,可将灶上的炊具放入100度蒸汽加热5分钟以上。每天一次。
4、存放:将消毒过的灶上用具晾干后放入专用的橱柜内存放,并确保橱柜干净卫生,以免造成灶上用具再次污染。
调理台用具卫生消毒
调理台的用具也很多,有盛装生料的料盘及盛装各种调味品德料罐。这些用具是非常容易交叉感染的,因此每餐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特别是盛装调料的盆罐,收拾时必须剩余的调料倒出,把调料罐认真的清洗,消毒后放置于专门的柜内存放。调料盘每餐清理一次,白菜干净整洁无油污、杂物。清洁的步骤一般如下:
1、清洗除垢:是将所有用具放入按比例调制的餐洗剂溶液中,对调理台用具进行彻底清洗,以除去用具上的污物、油渍等,如果调料盒等用具上有硬结物,则用热水浸泡变软后,在用硬毛刷沾清洁剂将污物清洁干净,至少换清水3次冲洗,以确保用具上的清洁剂没有残留。
2、消毒灭菌:调理台上的用具洗涤干净后一定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一般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的方法,可将用具放入100度的水中或100度的蒸汽中加热5分钟以上,如果是塑料制品不耐高温的用具,则应用消毒清洁剂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包括调理台。
3、卫生存放:将消毒后的调料盒等用具晾干后,放入专用的柜内存放,并确保柜内是干净卫生的,以免造成料理台周边用具再次污染。
抹布卫生消毒
在厨房所有的工具中,抹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处理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每次使用结束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洗净与消毒处理。抹布的洗净与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热碱水洗涤:
1)将抹布先用热碱水煮沸,浸泡5分钟以上。2)然后搓洗捞出,用温清水反复洗净碱液为止。
3)拧干净水分,在放于100度的沸水中煮5分钟以上,捞出后拧净水分后晾干。
2、洗涤液洗涤:
1)将抹布蘸上一定量的餐用洗涤剂或洗涤剂水溶液,经过浸泡与搓洗。
2)再用清水反复洗清洗涤液,然后在100度的沸水中煮5分钟以上,捞出拧净水分晾干。
3、水洗微波消毒法:
1)将洗干净的抹布,放入1:50的84消毒溶液中浸泡40分钟以上,老出拧净水分晾干。
2)用洁净溶液将抹布反复搓洗,除净污渍污垢,然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拧净水分,放入微波炉,用高火了加热2-3分钟,取出晾干。
微波炉卫生消毒
微波炉是一种比较干净卫生的烹饪新炉灶,但使用也会沾染食品
渣子,油渍等。因此每次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处理。
清洁方法: 1)先关闭电源,取出玻璃盘和支架。用清洁剂浸泡清洗,用清水擦洗干净,用干抹布擦干水分。
2)然后用蘸过洗涤溶液的抹布擦拭微波炉内胆及门,除净油渍杂物,在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
3)待晾干后依次放入支架和玻璃盘,最后用湿抹布将外表擦干净。
4)每次用完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用自加热5-10分钟。也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制冰机卫生消毒
制冰机应定期保养,维护保养前,先要切断电源,以确保人身安全,严禁使用湿布擦拭电器元件。严禁储存或靠近易燃、易爆,腐蚀性无品牌或以发挥气体、液体,不得在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要做好定期卫生和消毒工作。
1)制冰机外面要保持干净、光亮、无污垢杂物。
2)制冰机定期清洗(一周一次),洗干净后感净抹布擦并消毒。3)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4小时以上,也可用“84”消毒液和75%酒精消毒。
菜板卫生消毒
用于切割食品原料的菜板(无论是木质的,还是合成的塑胶菜板),每次用完都要充分的加以清洗,若是使用不当,是很容易导致食品原来与饭菜成品污染的,尤其是会导致交叉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对菜板的卫生清洁管理。通常使用消毒方法有:
1)使用85度以上的开水将菜板的两面冲烫。把洗刷干净的菜板,放在紫外线灯下开灯照射20-30分钟。
2)菜板的消毒应在每餐结束后进行一次,特别是用于熟品切割的菜板,一定要保持每餐进行一次消毒杀菌处理。
3)可用75%酒精抹擦,也可用100度的酒精燃烧(此项没有特殊不准用)对菜板进行每天消毒。
刀具卫生消毒
1)刀具使用前必须清洗,用完必须清洗,擦干净放入刀具盒。2)刀架(盒)内避免生锈,熟刀使用前必须做到每天消毒处理。
3)刀架(盒)每天清洗一次,刀具和刀架每3天消毒一次。4)消毒方法可用75%酒精抹擦。
豆浆机卫生消毒
豆浆机是磨豆浆用,它残渣很多特别是过滤网,对豆浆机的清洗和消毒要严格把关。
1)使用豆浆机前要严格检查和清洗。
2)使用后里外要清洗干净,无残留并做消毒处理。3)常用的消毒方法:可用84消毒液擦拭,也可用75%酒精抹擦豆浆机整体。
4)消毒后用干净的布和袋子盖上,以免灰尘进入,造成二次污染。
清洁卫生消毒
清洁池(水池)使用来清洗蔬菜、鱼、肉、碗筷等,清洁池不清洗干净,合用会造成交叉污染和细菌生存。直接污染蔬菜,碗筷等。用完必须清洗干净,无污垢。
1)清洁池必须分类清洗。
2)清洁池用完后要清洗干净无污垢,保持清洁光亮。3)当清洁池用完洗净后要用1:50的84消毒液进行浸泡,多次抹擦消毒。
洗碗间卫生消毒
餐具洗涤间的卫生主要包括餐具柜卫生,洗碗机卫生废弃物处理及地面卫生等。由于盛装饭菜用的所有餐具都要经过洗涤间的洗
涤,消毒后才能使用,而餐具又需要直接与成品的饭菜接触,因而餐具间的卫生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餐具间的卫生清洁程序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保洁柜卫生
1)保洁柜是存放经过洗涤,消毒后干净的餐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晾干于消毒处理。
2)必须要保持每天或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必须钻柜专用。
洗碗机卫生
1)洗碗机是将餐具的清洁,洗涤、消毒、烘干等环节融合为一体的机器化现代设备。
2)使用中需要对机器每次用完后彻底清洗一次,以清除残留的污垢,油渍等。
3)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每天结束后清水加热100度进行空机运转消毒5-10分钟后放干水分。
厨房餐具卫生消毒
所有的餐具要经过清洗冲刷,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尤其是尚未使用更要严格消毒管理。
餐具消毒常用方法有:
1)洗碗机消毒:将洗干净的餐具放入加温100度洗碗机内冲洗消毒。
2)紫外线消毒:不适用于高温,酸碱消毒方法的餐具可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3)餐具存放:经过消毒处理后的餐具应放入专用的餐具保洁柜内存放,以免细菌,灰尘的污染。
电饼铛卫生消毒
1、使用中要小心,注意手不要触及温度过高的上档盖等金属部位,防止烫伤。
2、保持电饼铛里外卫生,用完后待凉透后,清洗干净。特别是里面焦炭要及时清理干净进行收拾消毒处理。
3、消毒可有紫外线消毒,直接加温100度,也可用也可用75%酒精抹擦消毒。
发酵箱卫生消毒
注意发酵箱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酵母菌正常繁殖,甚至引起菌种死亡。该机不得用水直接冲洗,保持发酵箱清洁卫生无杂物,做到每次用完进行消毒。
1、保持发酵箱外面光亮无尘,内部无残留物、无杂物、无细菌等。
2、使用发酵箱,要特别注意地盘的水要用一次换一次,用完后必须把水放完洗干净,勤消毒。
3、当发酵箱用后洗净擦干、消毒。每次可用1:50的84消毒液消毒。
燃气灶使用卫生消毒
1、待炉灶晾凉后,用毛刷,清洗液进行对炉灶洗刷除垢。
2、使用保持通气、无阻、燃烧完全。
3、清除燃火灶头周围的杂物。
4、把灶头上的用具清理干净,用浸泡过的抹布将灶台擦净
5、用抹布把炉灶周围的炉板,支架(腿)等一一擦干净。
6、等干燥后用1:50的84消毒液进行每天消毒。
压面机卫生消毒
按面条所需的厚度调节压面辊间隙,装上对辊式切面装置,开机,把面胚引入切面装置,可切成面条。
1、压面机使用完毕后,把机器洗干净,并在各零件表面涂上一些食用油,防止生锈。
2、使用完后立即清理干净、无污垢。等收拾时进行消毒处理。
3、消毒方法:可用75%酒精抹擦消毒,也可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厨房清洁用具的卫生消毒
所谓的卫生用具是指厨房在整理打扫卫生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这些卫生工具如毛刷、拖把、簸箕、洗洁剂等不能妥善处理。也会造成污染。
1、厨房所有的各种卫生工具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
2、每次用完后一定要清洗干净,消毒后晾干。
3、用完后洗净,可用1:50的84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也可用强烈的阳光照射2-4小时。
电烤箱卫生消毒
1、断开电源,将晾凉的烤盘取出,用铁铲铲除烤盘上的硬结食品渣,焦块等。
2、洒上适量的洗涤溶液浸泡10-20分钟,用毛刷洗刷烤盘内外,用清水冲洗干净。
3、用干抹布擦干净,将烤箱内分层板上的杂物、食品渣清楚干净,将远红外管上的粘结物用干毛刷扫除干净,最后将烤箱外表擦抹干净。
4、烤箱擦干净后,用1:50的84消毒液对烤箱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烤盘。每次使用必须消毒。
绞肉机和切片机卫生消毒
在使用绞肉机和切片机是,先检查绞肉机和切片机里面卫生是否清洁卫生。
1、使用绞肉机是,先检查刀片是否正常在进行安全操作。使用后切断电源,必须清洁干净,用抹布抹干,消毒后按顺时装好。
2、切片机使用前必须检查刀片是否有污渍,进行安全操作,使用完后切断电源,必须清洗干净,无残留。在抹布抹干干净后进行消毒。
3、绞肉机和切片机每次用完后用84消毒液消毒。用1:50的消毒液进行浸泡和抹擦。
食品搅拌机卫生消毒
花蕾性搅拌器:适用与搅拌液体状食物,如奶油、鸡蛋等、宜选用高速。每次用完必须清洗、消毒。保持清洁、无残留。
1、搅拌器用前检查清洗。
2、每次用完后必须清洗,检查无残留,保持光亮、无水渍。才能进行消毒。
3、消毒可用75%酒精和紫外线消毒,每天必须消毒。
蒸灶、蒸箱卫生消毒
1、蒸灶清洁时将蒸笼取出,用清洁液洗干净笼屉内外,在用
清水冲洗干净。
2、如果笼屉内有沾有上面的食品渣等,可用毛刷洗刷,再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然后将蒸锅和灶台洗刷干净放上笼屉。
3、清洁蒸箱时,应先从蒸箱内部清洗,用毛刷将蒸箱内的隔层架,食品盒洗刷除净杂物,食品渣,用水冲洗干净,放净箱内存水,用抹布擦干净,然后用抹布将箱内外表擦干净。
【检验科消毒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检验科耗材管理制度10-09
检验科感染管理小组05-24
检验科规章制度07-27
检验科仪器试剂管理11-05
检验科报告单管理制度11-23
检验科各项规章制度11-14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09-28
检验试验制度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