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题四大提分技巧(精选5篇)
在新课程高考形式下,不能认为一个实验只不过是读数或实验原理的理解或实验的操作,更不能认为就是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分析,而应该认识到一个实验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构的分析三个有机体的合成.这三大部分便构成了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主干知识向来是高考大舞台中的重要角色,一直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对于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要有明确的认识:
1.基本仪器的使用
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查的基础内容,无论是实验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的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不断出现,长度和各电学参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热点,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基本实验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秒表、电压表、电流表、多用电表以及传感器等.
2.实验的设计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实验的考查已经由原来单一的、基本的形式向综合的、高层的方向发展,表现之一是加强了对同学们动手能力的考查.试题往往从实验原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步骤和现象的观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查,表现在设计型实验题频频出现,设计型实验题一般是以规定的实验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制出来的.这些实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构的分析
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一个主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试题往往要求同学们通过研究题给电路、图表和数据,运用物理知识和数据推出正确结果,并能就实验装置、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慢慢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提分技巧二 把握好处理实验数据的两把利剑
1.列表法:把被测物理量分类列表表示出来.表中对各物理量的排列习惯上是先记录原始数据,后计算结果.列表法可大体反映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常用作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2.图像法:把实验测得的量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用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若是反比关系一般改画成正比图线,同时注意图像斜率、图像在坐标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值得提醒的是,创新实验的落脚点几乎都是图像,故备考时一定要将图像法处理数据作为重中之重
提分技巧三 要善于提取一个实验的精髓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同样对于一个实验,复习时必须抓住其精髓部分,然后以该实验的精髓部分为核心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学学习实验一直很努力,也在不断地做练习题,可是同一个实验,换一种考查方式就不会了,更不要说触类旁通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创新实验发现:实验题一年比一年“新”,年年都在“变”,但是这种“变”只不过是实验命题的形式在变,所谓的“新”,只不过是实验的环境新了,知识点是不会新的,更不会变的,所以复习一个实验我们要抓住其精髓部分.
提分技巧四 如何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儿
高考物理实验是“年年有花开,年年花不同”,这说明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命题专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下一次命题该如何出题呢?”因此我们在备考的同时也应该跟着命题人一块儿想,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我们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儿呢?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案去做,那就是:
1.稳端“碗里”的——弄透教材中的基础实验
其含义是:熟悉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基本器材、实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要熟悉每一个实验的“源”与“理”.
近年来高考实验题已由侧重于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等最基础的实验能力,向着侧重于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更高层次的能力转变,要求考生运用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去解决新的实验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几乎都是教材中内容的改编、重组,教材实验的延伸,或者是教材实验的重新设计,通过这样做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可见教材中的实验永远是高考创新实验的命题根源,如果将高考创新实验比作“天空中的风筝”,那么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就是“风筝的线”.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实验备考中要紧扣教材中的实验,弄清楚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处理,不要将理解实验变成“背”实验,更不要对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只是“纸上谈兵”,否则高考实验稍作一些变形,我们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只有将课本上的实验复习好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盯住“盘里” 的——分析透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记录
其含义是:在复习完一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查阅该实验在近几年高考中命题的情况,根据命题中“稳中求变”的特点,命题人在下一次对该实验进行考查时是不可能有很大变动的.很多考生在实验复习中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却很少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查阅《考试大纲》中的实验在历年高考中曾经考查过的方式.在查阅的时候我们要做好以下规律的总结:
(1)归纳出近几年实验试题的命题规律①题型特点
规律一:“一小题”.该小题命题立足教材,侧重考查完成实验的能力.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含读数)、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步骤的编排、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
规律二:“一大题”.该大题命题立足迁移,侧重考查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突出实验原理的迁移、测量方法的迁移、数据处理方法的迁移(图像法和平均值法)等.
规律三:“大题新”. “新”可以更加有效地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区分度也很明显.其实这类题依然是以实验基础为依据,只不过在新的背景、新的命题方式下进行考查,说到底物理实验的考查是对思维的一种检验,因此在复习时要努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样做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题.
②难点设置
实验的难点设置主要有:a.器材的选取和电路的选择;b.实验原理、方法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c.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查看某一实验的历年高考记录
在查看近几年的高考实验时还要注意总结同一实验在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找出同一实验在不同时间命题的共同规律、不同规律,然后作出一些新的动态分析.如对于纸带问题,通过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我们发现关于纸带问题中的“黄金命题热点”有:①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②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③加速度的计算;④纸带上两计数点之间距离的测量.其中涉及的方法主要有“逐差法”和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法.
以上规律的总结,能使我们对实验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确定自己的复习方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3.想到“锅里” 的——猜想命题专家下一次可能的考查方式
其含义是:新课程高考的命题要求是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度,当然实验的命题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命题专家会不断地思考对于某一个实验在下一届的高考中该如何去命题,因此作为一个高考备考的考生,最重要的一步是当你看到某一个实验的时候,要想想本实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下一次可能会怎样出题?一个优秀的考生不在于他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他悟出了多少题以及对于一个实验可以采用多少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悟才能与命题专家想到一起呢?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的分析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
(1)当见到一个实验图像或处理方法后,要试着想想还有哪些可用于处理本实验的图像或方法.
(2)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实验方案、物理量的测量.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对实验问题的考查在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地位历来就很突出.从近几年高考物理实验题来看,对实验问题的考查已从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逐步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从仪器使用、原理的理解、器材的选取、电路的设计等多方面设置了新的物理情境.高考物理实验题分值一般较高,力、电实验并重,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物理的热点、难点内容.因此,物理实验能力能否提高及备考物理实验的成功与否,是高考能否制胜的关键之一.
下面就2014年全国统考及相关课改省市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试题特点和发展趋势谈谈高考物理实验复习的备考策略.
一、试题概述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高考物理实验题一般以力学、电学为主要内容分两题考查,分值在15分至20分之间,题型一般为填空、选择、作图、简答等,考查类型 以基础应 用、创新设计为主.
二、特点评析
1.注重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海南卷、浙江卷、福建卷、江苏卷等分别考查了毫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与读数;新课标全国卷Ⅰ、大纲全国卷、安徽卷、重庆卷、山东卷、广东卷、天津卷等分别考查了电流表、电压表、多用表的读数与电表、滑动变阻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评析】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类考题侧重考查仪器的设计原理、操作技能和读数规则,其中要注意有效数字的选取.该题型主要以填空为主,且题目已由单纯考查仪器的使用变得更加综合.《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 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此外,上海卷、新课 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等还分别出现了DIS实验器材(如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光电门等).我们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传统实验器材的使用,还要了解DIS实验器材的使用.
2.注重学生分组实验的变化与创新
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等是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对这些基本实验的创新与变化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例1】(2014年海南卷第12题)用伏安法测量一电池的内阻.已知该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约为9V,内阻约数十欧,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5V);电压表V2(量程10V);电流表A1(量程50mA);电流表A2(量程100mA);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300Ω);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0Ω,额定功率为1/8W);定值电阻R2(阻值为220Ω,额定功率为1W);开关S;导线若干.测量数据如坐标纸上U-I图线所示(如图1-1所示).
(1)画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2)在设计的电路中,选择定值电阻的根据是__________.
(3)由U-I图线求得 待测电池 的内阻为__________Ω.
(4)在你设计的电路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分析与解】(1)由题给条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约数十欧,电源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故电压表选用V2,电流表选A1.由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0Ω,如果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直接组成电路,这会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范围有限,考虑到电源需要保护,应该用题给的一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由于定值电阻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会超过1/8W,应选取定值电阻R2.那么R2 在电路中的位置与电表的位置关系应如何呢?为了使电压表在不超过量程前提下其读数尽可能大,以减小读数的相对误差,R2与电表的位置关系应如图1-2a或b所示.
(2)R2的功率满足实验电路设计要求.
(3)由U-I图线得电 源内阻
(4)图1-2a电路忽略了电压表的分流或1-2b电路忽略了电流表的分压,均会导致实验产生系统误差.
【评析】本题考查用伏安法测电源内阻,但由于题给条件,需要用一定值电阻保护电源,因此电路的设计不可照搬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中的电路,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这就是本实验的变化与创新之处.教材中的实验是创新之本,我们在备考中不应舍本逐末,丢开教材实验而一味地讲创新实验.
3.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迁移与应用
将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迁移来设计实验,测量并解决其他的物理问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与应用性,这是高考实验题命题的一种思路与方法.
【例2】(2014年山东卷第21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
1用弹簧秤测量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力,记作G;
2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弹簧秤相连(如图2-1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3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1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4如图2-2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
5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相碰),测量C、D间的距离s.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图2-3)上作出F-G图像.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 速度的大 小v=___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分析与解】(1)如图2-4所示.
(2)由F=μG可知,
(3)滑块向右运动距离h达到最大速度v后继续滑行直到停到D点,此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评析】本题考查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但需先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题中通过手拉木板运动,等弹簧秤稳定后其示数即为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一方法与原理是迁移了教材中测动摩擦力的方法———滑块在平衡时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体现了转换法与平衡法等物理思想.在求滑块运动的最大速度时,用到了动能定理,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在备考复习中,要重视每一个物理实验思想与方法的迁移,这是提高实验能力的重要方面.高中物理涉及的实验 方法有:理想化法、平衡法、累积法、放大法、转化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模拟法等.
4.注重实验原理的理解与分析
理解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设计、方案评估、控制条件、测量分析的前提,也是用实验手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3】(2014年上海卷第28题)在“用DIS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将待测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定值电阻、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3-1所示.图中未接导线的A端应接在__________点(选填:“B”、“C”、“D”或“E”).
(2)实验得到的U-I关系如图3-2中的直线I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V,内电阻阻值为__________Ω.
(3)为了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应在图3-1中将“A”端重新连接到__________点(选填:“B”、“C”、“D”或“E”),所得到的U-I关系如图3-2中的直线 Ⅱ所示,则定值电 阻的阻值 为__________Ω.
【分析与解】(1)根据实验电路可知电流传感器串联在了电路中,另一个是电压传感器应该并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所以A端应该连接在C处;(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U=E-Ir,U-I图线的斜率表示电源内阻的相反数,即U-I图线在纵轴上 的截距表 示电源电 动势大小,即E=2.8V;(3)为了利用此电路(图3-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应将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源的内阻,电压传感器应该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由图3-2中直线Ⅱ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评析】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关键是要理解实验原理.电流与电压传感器分别测闭合电路中流过电源的电流I与电源的路端电压U,由实验数据得到的U-I图线的物理意义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本题第(3)问测定值电阻是一种创新设计,只有在理解了实验原理后,将连接电压传感器的导线的A端改接在D端,把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源的内阻的一部分,这样电压传感器测出的是等效电源的路端电压,问题就会得到顺利求解.
5.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能用适当的方法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不仅是一种基本实验技能,也是灵活利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
【例4】(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3题)利用如图4-1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 的电动势 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电阻R0(阻值3.0Ω),电阻R1(阻值3.0Ω),电流表A(量程为200mA,内阻为RA=6.0Ω),开关S.实验步骤如下:
1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2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阻值R;
3以1/I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1/I-R图线(用直线拟合);
4求出直线的斜 率k和在纵轴 上的截距b;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1/I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2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1__________ ,2__________ .
(3)在图4-3所示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 并作图,根据图线 求得斜率k=__________A-1Ω-1,截距b= __________A-1.
(4)根据图线 求得电源 电动势E =______V,内阻r=______Ω.
【分析与解】(1)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I与R的关系为
从1式可以看出I与R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可对1进行数学变换得
(2)根据图4-2可得电流 表示数为110mA=0.110A,所以1/I=9.09A-1.
(3)如图4-4,k=1A-1Ω-1;截距b=6A-1.
(4)从2式可以看出,1/I与R的关系是线性关系,用实验数据作出1/I-R图像则应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3/E=k=1,则E=3V;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3r+15)/E=b=6,可得r=1.0Ω.
【评析】本题考查了实验原理、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特别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与创新性.按照题给的实验设计电路,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不符合我们通常用函数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习惯,需要数学分析化曲为直,再结合线性图像进行求解,这是一种处理实验数据常用的技巧,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除游标卡尺、天平、机械秒表、电阻箱外,中学物理实验中对于其他的测量仪器的读数一般需要进行估读.由于受电表等级与测量精度的影响,电表的估读规则是:最小分度是1、0.1、0.01的电表,要求在最小分度的下位按1/10进行估读;最小分度是2、0.2、0.02或5、0.5、0.05的电表,要求在最小分度的本位按1/2或1/5进行估读.由题给出电表图知,电流表的最小刻度是2mA,因此其读数应为110mA=0.110A.
6.注重实验问题的引申与探究
对问题的引申与探究,能扩大和巩固研究成果,使问题的研究向更深入发展,能很好地体现出新课程课堂探究式的学习要求.
【例5】(2014年江苏卷 第11题)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记录 纸如图5-1所示,O点为橡皮 筋被拉伸 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 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 大小分别 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5-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 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 的轨迹如 图5-3所示.过O点作一条 直线与轨 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
A.橡皮筋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分析与解】(1)用题给的同一标度,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画法,作出两个分力的合力(图略),从作出的合力的图中得出F1与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0≈4.8N.
(2)橡皮筋的端点N受到三个力:橡皮筋的拉力F、水平拉力T、重物对其竖直向下的大小为mg(设重物质量为m)的拉力.设橡皮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出橡皮筋下端N点分别在a、b两处时橡皮筋上的拉力大小为Fa=Fb=mg/cosθ.
(3)由(2)知两次橡皮筋受到的拉力相同,但是橡皮筋的长度不同,第2次的长度较长些;当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其形变量也越大,因此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选项BD正确.
(4)为了使实验误差减小,选用的橡皮筋不宜过长;考虑到橡皮筋形变的恢复情况,应尽量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或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评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教材中的一个基本实验,本题将问题引申并进行探究,考查考生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与实验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突出了学科特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电路的设计、电路故障的检测、实验方案的评估、实验误差分析、实验结论的表述等,历来都是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的热点,在2014年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已体现出来.
三、备考策略
1.立足教材中的基本实验
重视课本中的实验,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思想与方法,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规则等实验技能.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的训练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分析推理、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重视用教材中的基本仪器、实验方法来研究新的问题.
2.实验中体现研究性学习
在实验备考复习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验中的方法,选好课题,在实验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实验研究方案、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研究过程、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的评估、实验误差分析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3.重视实验的设计与创新
重视对实验的思想方法及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重视设计性实验方法的培养,注重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作理论依据进行实验设计.高考中常见的实验题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基础型、迁移型、应用型、设计型、探究型.其中设计型实验,要按以下思路去思考: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筛选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4.加强实验综合度与信息量
加强实验综合训练,即重视实验练习、重视新情境训练、加强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强调基本实验技能的动手落实.在动手中关注实验细节、拓展实验能力.
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首先要看清试题说明的要求,例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要注意是否有缺页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监考老师。
各科的时间安排,应按分数比值作相应的分配,每二分值占时一分钟。物理、化学各55分钟左右(或物理60分钟,化学50分钟,视具体地区而定),生物40分钟左右比较合理。当然如果某一个学科题目较难或者某一学科的分数的比值稍微多一点时间也就应该多一点。同时自己的优势学科可适当减少时间,劣势学科可适当增加时间。
二、缜密审题,扣题做答
“磨刀不误砍柴工”,拿到一个题目,一定要花必要的时间(约10%左右)看清题目、弄清题意。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比如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还是10m/s2等,然后根据要求,抓住重点,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审题不认真也会造成大量失分,例如将题中要求的O、B之间的绳烧断,看成烧断A、B之间的绳,一分不得,造成终生的遗憾。
在审题时,要特别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物理试题中的静止、匀速、匀加速、初速为零、自由落下、一定、可能等词,还要特别注意逆向题中的关键词,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的等等。
三、深刻理解,描绘情景
理综试题,文字描述的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它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中可能有题中所给的已知量,也可能隐藏在题中未给的量或通过作图来描绘情景。
对于头脑不清的问题,可通过作助解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运动过程,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利于找出解题的有效途径,帮助我们正确地建立有关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可以说正确的作图分析,是解题成功的一半。
四、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高考理综考试与单科考试有很大的不同,理、化、生在同一张试卷上。Ⅰ卷一般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Ⅱ卷按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排列,每科中一般是先易后难,有时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先暂跳过难题,先做后面的容易题。如果避易就难,啃住难题不放,只会费时甚至会影响对容易题的做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过去有的考生就是吃了这个亏,到收卷时,前面的化学难题没有啃通,后面的物理易题也未做好,这是应当记取的一个教训。
一般来说,遇到一个题目,若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要知道在高考中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你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五、易不轻视,难不畏惧
在试场中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到试题比较简单或者比较适合自己的胃口而特兴奋,此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意,要知道在你感到比较简单的同时,也可能大多数考生均有此感,那就意味着谁细心谁就能得高分。有时看起来特别容易、熟悉的题要是改变了关键词或条件,也易出错。如课本中的情景是磁场,而考试当中换成了电场,如不注意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一种情况是看到试题比自己想象的难度大,则应注意不能丧失信心,要明白试题对所有的考生都一样,你觉得难,别人也绝对不会感到轻松,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沉着地思考,谁就能得高分。要静下心来,采用基本方法,按部就班地审题、作图、深入分析,有些看似困难的题就能迎刃而解。特别是信息题,信息量大,文字长,要善于抓住提炼有用信息,这些题目大都属于“高起点,低落点”,所用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比较简单。
考场上切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六、一步到位,稳扎稳打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之验证性实验题
考查物质性质,一般还包括物质制备过程。根据实验要求来分析验证每一种性质的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寻找所需要的实验试剂,再根据互不干扰原则来确定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
步骤:物质制备过程→性质验证过程→尾气处理过程
物质制备过程与第一类相似。在性质验证过程中,关键在于分析不同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的处理。例如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中,首先产物有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先分析每种物质验证所需的试剂,试剂的选择需要反应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验证水用无水硫酸铜,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再分析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干扰,就会发现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就要求在验证二氧化碳前先验证二氧化硫且将二氧化硫除尽,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验证。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之制备型实验题
实验考察以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来展开。
步骤: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要的实验原料,例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也可以采用按盐和亚硝酸盐来制备,还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氧气和水。
物质制备过程中,主要考察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例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的装置组合;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就要采用直玻璃管通氨气及酒精喷灯加热的装置组合。
在净化除杂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有哪些,每种杂质所采用的除杂试剂以及除杂的先后顺序等,例如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采用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先后顺序是先除氯化氢,最后除水。
在物质的收集过程中,分析物质的状态和性质,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收集产物。例如氨气的收集就根据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或集气瓶的导气管是短进长出的方式;如氯化铝的收集,根据其易凝华的性质,在收集氯化铝时,应采用装置浸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效率。
尾气处理过程中,从尾气性质入手,分析所采用的试剂。例如氯气的处理采用碱液来反应除去;如氨气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之探究性实验题
这类题型一般难度较大,学生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出题人的意图,但是问题的难度又不是很难。
从实验目的出发,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推测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论。
在实验假设提出时一般情况是二到三种组合,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试管底部的固体残留物可能是:①CuO ②Cu2O③CuO和Cu2O,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来
验证,但要求有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组合来得到实验结论。
定量测定实验题
这一类题型除了考查实验外,还结合计算,且计算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步骤:确定待测物→性质分析,确定实验原理→组装实验装置→结合数据,计算。
由于是定量实验,不需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但一定要有量的变化,且要是便于测定的量,如沉淀的质量,溶液质量变化、干燥管的质量变化等。在实验装置的选取和组装中,要分析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装置中残留物对结果的影响、空气倒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如有干扰,则要选加装置来排除干扰。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现象汇总
1、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3、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5、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7、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8、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9、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10、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11、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2、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13、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14、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15、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 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的讨论。
(4)量量关系法:利用已知量物质与未知量物质之间的关系来解题。
(5)数形结合法: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互为渗透、互相补充。
(6)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1)定量问题定性化;
(2)近似估算;
(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
(4)利用图象解题等等。
(1)注意解题规范格式,这方面主要是指要带单位运算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的规范格式。
(2)注意分步作答。每年国家考试中心的评分标准都是分步计分,往往分步计分之和不等于总分。
(3)注意有效数字的取用近年来有效数字的取用越来越重视,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引起注意。
1.0价配平法
当化学方程式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时,通常采用0价配平法,所选配平标准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2.万能配平法
万能配平法所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只是原子个数守恒,化合价的升降总值不一定相等,因而不一定正确,虽然中学阶段很少遇到这样的化学方程式,但在最后进行化合价升降总值是否相等的验证,还是必要的。
3.合并配平法
关键是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物质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常用方法有:
(1)通过某种物质的分子中原子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2)通过电荷守恒等方法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4.拆分配平法
高考日益临近,对于很多理科生来说,生物都是让他们十分头疼的一门学科。很多考生也纷纷向《提分宝典》咨询,该如何应对生物高考,特别是如何做好生物的选择题。《提分宝典》在线答疑老师就此总结了一些生物选择题的出题思路和答题小技巧。
多年以来,选择题就一直是生物高考的主干题型。选择题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文字、图表、图片等表达出来的。具有知识面广,题小量大,诊断功能强的特点。很多同学都因为生物以考查基础为主,于是就反复看教材,但到了考试做选择时,却无从下手。结果不仅成绩不理想,还严重打击学习的信息。《提分宝典》在调研中发现,这是很多同学经常会犯的错误,以为基础考查就等同于死记硬背。
做生物题时不能只看书而不思考,高考的考点虽然都在课本中,但并不都是课本中的原话,往往是考查各知识点的本质。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系统的掌握生物学知识才是关键。同时,要学会审题,认真解读题干所给的信息,往往一些新颖选择题的答案就在题干中。另外要多做一些高考题,了解生物高考选择题的出题思路也很重要。简单来讲,生物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叙述类。即判断说法正误,此类选择题涉及内容较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多。
2、推理类。这类题目主要考查的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和原理。
3、比较类。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生物学概念或生理过程等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4、材料信息类。材料信息选择题往往以文字、图像、表格等形式呈现。此类题目是一类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新题型。试题一般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要求考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学习,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生物学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从而解决新问题。
5、图表图像类。高考试题中的图表图像,往往是教材中原有图形的改编,或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通过整合后,将文字以图形的形式反映出来,考查考生的图文信息转换能力,在这类试题中,信息的方向性较明显,而且和教材内容多有联系。
【高考物理实验题四大提分技巧】推荐阅读:
高考物理答题有什么技巧12-02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及解题模型10-17
高考物理二轮10-05
高考物理备考心得06-02
高考常用物理公式07-23
高考物理备考计划10-10
高考物理汇编动量11-22
高考物理复习公式12-02
高考物理研讨会07-11
浙江高考物理专题复习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