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简要的文献注释格式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简要的文献注释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简要的文献注释格式 篇1

一、页下注的表示方式

1.著作的注释(除文内注外)一般采取页下注(脚注)的方式,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或[1][2][3]„„标示,每页单排序,注意文中阳圆与脚注序号一致。文集类图书亦可采用篇后注的形式,注释序号用[1][2][3]标示,注意文中和篇后的注释序号一致。

2.文集类著作中为文章或作者所作的说明性脚注,用星号(﹡)标示,以区别于正文注释。

3.注释的标注格式(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注: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下同,不再标注);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责任者、书名可省略为“同上书”;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页码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责任者、书名、页码可省略为“同上”;责任者本人的选集、文集等可省略责任者。〕每条空两格起。

示例:

余东华:《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同上书,第37页。同上。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版,第76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陈宗德、吴兆契主编:《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2)译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国别、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其他责任者与责任方式/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①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所载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所载文集/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示例:

刘民权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关系分析》,载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 1 页。

(4)期刊、报纸 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示例: 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4期。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及版别。示例:

杨侠:《品牌房企两级分化 中小企业“危”“机”并存》,《参考消息》2009年4月3日第8版。

(5)转引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转引文献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转引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

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转引自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参见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6)未刊文献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示例:

赵可:《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0年,第21页。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2006年6月,第9页。

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题名/文献形成时间/藏所/卷宗号或编号。示例:

《汉口各街市行道树报告》,1929年,武汉市档案馆藏,资料号:Bb1122/3。

(7)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网络资料,如网页、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必须是加V实名认证)等。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示例:

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年第1期,http://s.miis.edu/npr/forland.htm.二、参考文献

1.著作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都应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作者也可把与著作相关的文献列在其中。参考文献排列顺序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作者同一时间的著作以小写英文字母(a,b,c,„)区分。

2.著作的参考文献应按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排列。若论文、论著较多,也可按类分开。每条文献顶格起,回行缩进两个字符接排。

3.参考文献格式为:责任者/文献题名/转引文献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转引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中文参考文献出版地为内地出版社的不需标注出版地,内地以外的出版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应在出版社前标注出版地,外文参考文献需在出版社前标注出版地。每条空两格起。

示例:

(1)中文专著

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靳辉明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译著

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期刊(如周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吴承明:《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4)转载文章

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转引自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文文献(英文文献参考资料同英文注释规范。)示例:

(1)英文专著

Kenneth N.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MA: Little Brown Company, 1977.(2)英文编著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06.Klause Knorr and James N.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225-227.(3)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Stephen Van Evera,“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5, No.3, 1990/1991.(期刊名用斜体,15表示卷号。)Ivan T.Boskov,“Russian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s”,MEMO, No.4, 1993, p.27.(此例适用于没有卷号的期刊。)

三、体例

(一)著作正文的篇章结构体例

1.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须逻辑紧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如:第一章、第一节;节下如有小标题,标题序码仍用中文,如:一、二、三,再下一级的标题序码,依层次分别用

(一)(二)

(三),1.2.3.或(1)(2)(3)标示。章节最好限制在三至四级,不宜层次过细。

示例:

第一章 ××××(第一级,句末没有标点)第一节 ××××(第二级,句末没有标点)一 ××××(第三级,句末没有标点)

(一)××××(第四级,句末没有标点)1.××××(第五级)

(1)××××(第六级)

(二)数字用法

数字使用应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特别提示: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2.时、分、秒使用阿拉伯数字。3.年份不能简写。

4.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使用汉字;星期几使用汉字。

5.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使用汉字,并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6.专著若不属于专业性科技出版物,按照国家标准,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五位以上的数字尾数为零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示例: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万5288人;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7.用数词命名的历史事件,应在数词外加引号,数词间加间隔号。例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如果事件比较有名,不加引号或间隔号不会妨碍理解,也可以不加引号和间隔号。例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五四运动。用地名简称事件的不加引号。例如:遵义会议、卢沟桥事变。

8.整数年代的表述可沿用汉语习惯表述,如“20世纪50年代”。9.典型数据的用法,从多少到多少,用一字线“—”,不使用波浪线。比如,10%—15%;1949—2009年;2009年1—6月;20世纪50—90年代;—

附件:中文说明(简化版)1.著作类

序号.作者名:《著作》第某卷或者第某册,某某出版社某某年版,第某页。①著的著作: 直接引用,例如:

①张卓元:《论经济增长问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间接引用,例如:

①转引自(参见)张卓元《论经济增长问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②编著的著作: 直接引用,例如:

①张卓元编著:《论经济增长问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间接引用,例如:

①转引自(参见)张卓元编著《论经济增长问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③主编的著作: 直接引用,例如:

①张卓元主编:《论经济增长问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间接引用,例如:

①转引自(参见)张卓元主编《论经济增长问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④转引的著作: 2.文章类(1)杂志:

序号.作者名:《文章》,《杂志》(某某版)某某年第某期。直接引用,例如:

①张卓元:《论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理论版)2006年第6期。间接引用,例如:

①转引自(参见)张卓元《论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理论版)2006年第6期。

(2)报纸:

序号.作者名:《文章》,《报纸》某某年某月某日第某版。直接引用,例如:

①张卓元:《论经济增长问题》,《人民日报》2006年1月6日第一版。间接引用,例如: ①转引自(参见)张卓元《论经济增长问题》,《人民日报》2006年1月6日第一版。

(3)网络:

序号.作者名:《文章》,某某网(具体网址)。直接引用,例如:

①张卓元:《论当前经济增长问题》,人民网(.2006.06.08)。间接引用,例如:

①转引自(参见)张卓元《论当前经济增长问题》,人民网(.2006.06.08)。

8(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名:《著作》,学位论文名,某某大学,某某年,第某页。例如:①张卓元:《论经济增长》,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1982年,第126页。

二、参考文献表示方式 1.著作类:

序号.作者名:《著作》第某卷或者第某册,某某出版社某某年版。例如: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文章类:(1)杂志:

序号.作者名:《文章》,《杂志》某某年第某期。

例如:①张卓元:《论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理论版)2006年第6期。

(2)报纸:

序号.作者名:《文章》,《报纸》某某年某月某日第某版。

例如:①张卓元:《论经济增长问题》,《人民日报》2006年1月6日第一版。

(3)网络:

序号.作者名:《文章》,某某网中文名(英文名)。

例如:①张卓元:《论当前经济增长问题》,人民网(.2006.06.08)。(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名:《著作》,学位论文名,某某大学,某某年。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和注释格式 篇2

[1] A.S.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2]曹雪芹, 高鄂.红楼梦.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3]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 2004(3): 3-7

Notes

[1] A.S.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345

[2] Hornby: 56

[3]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 2004(3): 3

[4] 陈大亮:6

说明:

1.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按照先英文后中文的顺序排列,每个文献作者为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中文作者如果第一个汉字拼音相同,则按第二个汉字排列,如第二个汉字拼音相同则以第三个汉字拼音为准。

(2)英文文献作者姓名的顺序为先名后姓,若名字用缩写,其后要用句点,若用全名,名姓之间不加标点。

(3)若文献作者为两人或以上,每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

(4)若引用文献为网址则只需给出网址即可,位置位于所有文献最后。

(5)引用期刊的必须在出版年代和期刊号之后标明起止页码,实例见参考文献。

2.注释

(1)注释格式为在参考文献格式最后加冒号添加页码即可。

(2)引文通常只标单页,一般不跨页。

公文格式简要说明 篇3

页边与版心尺寸

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排版规格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装订要求

左侧装订,不掉页。包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后背不可散页明订。

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一般应小于22mm×15mm(高×宽)。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代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

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文法同抄送。

正文

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附件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成文日期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0”。印章

单一发文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1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 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联合行文印章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版记

主题词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抄送机关

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1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文法同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反线,宽度同版心。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面,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公文中表格

如需附表,对横排A4纸型表格,应将页码放在横表的左侧,单页码置于表的左下角,双页码置于表的左上角,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如需附A3纸型表格,且当最后一页为A3纸型表格时,封

注释-中西部+格式 篇4

专著:[12]王沪宁.反腐败:中国实验[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期刊:[1] 张玉胜.“一把手”分权,筑牢反腐制度笼子[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3).论文:[5] 黎宇.我国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3.报纸:[58]郝建臻.完善协调制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07-15.部分文献注释: [1]闫亚林,宋鸿雁等.中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调研报告[J].法学教育研究,(第6卷)

[2]郭捷,王麟等.中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研究[J].法学教育研究,(第6卷)

[3]张建锋,李玉基.“卓越计划”契机下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基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7).[4]李德进.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刍议[J].社会科学家, 2013,(5).[5]袁翔珠.双向建构:西部少数民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前沿,2010,(2).[6]马骁.探析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以贵州省为视角[J].凯里学院学报,2013,(2).[7]何显兵.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4).[8]任世丹.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3,(251).[9]刘春兵,汤富强.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张树兴,赵娴.对适应云南省”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教育文化,2011,05(上)[11]吾热古丽.阿吉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及其法理学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3.[12]李朝开.云南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改革浅析[J].政治法律研究2003,(6).[13] 鲁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种美德三国法律教育比较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14]滕锐.李仙.科技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15] 周珩.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法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研究报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月第32卷第1期

[16]汪习根.美国法学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其启示_以哈佛大学法学院为样本[J].法学杂志.2010(1)

[17] 杜志淳.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述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3)[18] 汪习根.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模式、机制与方法----基于“研究性学习”新视角的分析[J].法学杂志.2011(5)

[19]刘铁光,胡正昌等.地方性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与模式---以差异性人才培养为基础的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3(9)

[20]朱世文.郑珊珊.论法学人才的培养---以案例式教学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为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3(12)[21]饶艾.李永泉.,利用工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21世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1(12)

[22]徐兵.张淦锋.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为例[J].湖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6(12)

[23]董志峰.“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24]郭捷.建设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J].,法学教育研究第5卷

[25]郭捷等.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来自西部的研究与实践[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5)

[26]王健.西方国家怎样培养法律人才_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J].法学教育研究第3卷

[27] 黄中显.适应性法律人才开放式培养理念与路径选择----以中国_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为视角[J].东南亚纵横2009(9)

[28]冯丹荔.英国法律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与启示[J].东岳论丛.2008(1)[29]黄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观念、模式与机制[J].法学教育研究第8卷 [30]廖益新等.英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法学2004(10)[31]吾热古丽.阿吉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及其法理学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

[32]付子堂.构建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法学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J].法学教育研究第10卷

[33]包玉华.“3321”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6)

[34]黄清华.“走出去”战略与中国法律人才培养--关于国际化复合型中华情法律人才的思考[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上一篇:读雷锋的故事有感下一篇:幼儿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