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培训总结(通用11篇)
在岗培训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关于开展2012农牧区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的通知》,为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深化医改和推动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院结合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意见》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2011培训计划,现将半年来培训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业务培训小组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培训收获::
1、通过对院内相关人员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我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应试能力,提高各类卫生执业考试的通过率,加快其向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的转化。
2、学习和普及了一批适宜而成熟的医疗卫生技术,促进和提升卫生技术人员医学基础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水平。
3、培训课时进度采取松紧结合的方式。在业务工作繁忙时以自学为主,轻松时立即加大学习力度,集中培训。克服困难,力争完成培训要求完成的课时。
4、每进行每周一次不少于2小时的集中学习。以观看“双
卫网”医学视频和集中讨论等多种形式多样化的开展学习。
三、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由组长定期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笔记记录情况并进行了批阅。
四、为了解职工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每月和每季各安排一次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的操作考试。
五、对培训工作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做到时效性和逻辑性。
六、我院共计在职卫生技术人员30人参加本次培训,共计学习人次760人次,经过考核,合格率为100%。
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院今年的在职培训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切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我院及所辖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为人民群众的服务能力,为今后的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卫生院
1月10日晚, 广西鹿寨县平山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培训。全体医务人员系统学习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并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内容学习了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监测、信息的报告、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等知识。培训要求:1.认真做好对流感样病例进行转诊;2.继续做好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工作, 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3.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 按要求认真询问流行病学史并详细登记, 提高早发现意识;4.对符合病毒感染的流感样病例尽早抗病毒治疗;5.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全面宣传禽流感防治知识。
关键词:医院进修;卫生学校护理教师;培训
一、卫生学校教师医院进修的背景
教育部2013年9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强调要抓好职教“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能力的培养,促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双师型”教师在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水平、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医院进修是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有效途径。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培训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二、昌平卫生学校医院进修教师案例分析
为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每年学校教务科都会在教师完成10周的教学任务后,安排部分教师到医院进行为期三周的医院进修。
进修人员的年龄结构是老中青结合。在为期三周的医院进修期间,作息时間完全与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致。下面,将从教师医院进修期间角色的变化、对教学的促进和教学科研数据的收集等方面,阐述中等卫生学校教师医院进修的必要性。
1.角色的转变
从单纯的教师身份到集教师身份与医护人员身份于一体的角色变换,是进修教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这些教师在医院实习的经历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习惯了在校园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又来到医院进修,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心理上有自我调节和适应的过程。贾敬老师在交流会中将这个过程做了一个概括:旁观者、多次的自我介绍、主动帮忙、被接纳、工作者、忙碌和充实。刚去的第一天,大家都或多或少觉得自己在护士中像个旁观者。而护士是轮班的,所以每见一组护士都要做一次自我介绍。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快融入医院工作中。
2.教学的促进
2013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指出,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利用企业设备、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到企业实践的教师要重点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等,学习与所教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结合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
我校去医院进修的教师在总结中都谈道:这次进修给他们的教学所带很大的帮助。朱丽老师在她的总结中写道:“为了能充实理论课题,我在进修期间收集了常见病的病例。在进修期间,我了解到护士工作的艰巨与繁重,但再苦再累,护士也是用微笑和耐心来面对每一位病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还要引导学生对护士工作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培养学生对病人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护理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贾敬老师提到,在《妇产科护理》教科书上有一节内容是“输卵管妊娠破裂”,腹腔大量出血,需要做一个阴道后穹隆穿刺术检查。说实话,这个检查我没有亲眼见过,给学生讲课只能照本宣科,学生听得也是糊里糊涂。在这次进修中,我终于遇到这样的病人,也详细地观看了这个检查的过程,使我受益匪浅。我还收集到了妇产科实习护士出科考试内容,以便在课堂中更好地强化理论知识。
刘雪莲老师认为,这次能在ICU学习并得到全面锻炼,这样的机会非常珍贵,收获丰硕。ICU由于病人的特殊性,制度比较严格,比如说病人由患者的主治大夫和ICU的医生护士共同管理,这就要求护士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因此,护士长实行复述式交班制度,督促全体护士了解所有病人的病情,且在交班中可以纠正一些护士对病人病情叙述的不当行为,减少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沟通中引发误会,利于沟通。而将这些先进的医护理念在课堂中讲授给学生,无疑提高了学生从业时的专业素养。
教师通过医院进修,除了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部分教师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提出了合理改进建议。如许艳霞教师在了解医院的护理办公现代化后,就建议在教学中引进护理办公软件,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此后,学校将医院护理办公软件引入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齐艳老师通过在医院进修,从医院带教教师和见习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对见习学生的表现做了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见习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刘洋老师以一天为例,叙述了在医院进修的感悟,有看到自己所带学生在医院中成为护理优秀人才的欣喜;有从学生那里学习最新护理技术的羞涩与激动之情;有见识了护理骨干精湛技术与敬业精神的感慨;又有感觉到自己专业技能提高的收获。
3.教科研数据收集
在医院进修过程中,教师利用这次机会,收集了大量病例和数据,为教科研论文准备了一手资料。同时,教师也在进修中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双方今后的科研合作打下基础。
在医院进修结束后,学校组织了交流会,几位在医院进修的教师就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和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在交谈中,他们谈到了对先进管理理念的领悟、护理技能的提升、浓厚学习氛围的熏染,以及严谨认真、注重细节、不怕吃苦的精神感受,这些都将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经验分享,教师了解到医疗水平发展的现状,接触了前沿医学技术,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同时激发起教师的学习热情,对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结语
中职卫校教师通过医院进修这种培训方式,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医教结合的教学理念,更加努力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也给教师为基层单位培养用得着、留得住的合格医学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全面认识卫校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效能,能有效促使教师将有限时间的临床实践效能转化为社会效益、科技科研效益和教学效益,实现卫校教师教学艺术水平、医疗技术水平、护理技术水平、科研学术水平的同步提高。医院进修,无疑是培训卫生学校护理教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诸葛毅,许汝洪.论卫校教师临床实践效能的转化中等医学教育[J].中等医学教育,1999(1).
[2]赵丽荣.加强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13(2).
一、培训机构:海河卫生院
二、培训人员:海河卫生院所有职工
三、培训形式: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四、培训内容:
我院根据上级的文件安排,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我院全部人员进行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
结合泰州市和我院实际情况,用10天的时间我们进行了以下内容的培训。包括:高血压危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细菌性痢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类风湿关节炎、肌肉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咽炎、鼻炎、结膜炎、牙周炎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用10天学习以下内容,包括: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通宣理肺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复方丹参片、逍遥丸、保和丸、消炎利胆片、耳聋左慈丸、伤科接骨片、舒筋活血丸
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
熟悉合理使用药物原则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熟悉附录部分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药代动力学参数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用10天学习了下面的知识,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利巴韦林、甲硝唑、利多卡因、布洛芬、卡马西平、地西泮、硝酸甘油、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复方甘草、氨茶碱、奥美拉唑、阿托品、多潘立酮、酚酞、蒙脱石、氢氯噻嗪、硫酸亚铁、维生素B12、地塞米松、黄体酮、氯苯那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五、培训效果:
通过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对于提高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要大力宣传,提高我们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们的培训顺利的完成了,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要提醒我们的注意。主要的问题是:
1.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2.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禁忌等的熟悉程度不够。3.对于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下几点改进措施:
1.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2.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药物的基础知识。
3.提高学习意识,提高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的意识。
兴化市钓鱼镇海河卫生院
一、培训机构:三台卫生院
二、培训人员:三台卫生院所有职工以及各村保健员共计24人
三、培训形式: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四、培训内容:
我院根据上级的文件安排,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我院全部人员和每一个保健员进行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每一天早上和下午各2个小时进行培训。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
结合三台地区和我院实际情况,用10天的时间我们进行了以下内容的培训。包括:高血压危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细菌性痢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类风湿关节炎、肌肉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咽炎、鼻炎、结膜炎、牙周炎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用10天学习以下内容,包括: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通宣理肺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复方丹参片、逍遥丸、保和丸、消炎利胆片、耳聋左慈丸、伤科接骨片、舒筋活血丸
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
熟悉合理使用药物原则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熟悉附录部分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药代动力学参数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用10天学习了下面的知识,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利巴韦林、甲硝唑、利多卡因、布洛芬、卡马西平、地西泮、硝酸甘油、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复方甘草、氨茶碱、奥美拉唑、阿托品、多潘立酮、酚酞、蒙脱石、氢氯噻嗪、硫酸亚铁、维生素B12、地塞米松、黄体酮、氯苯那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五、培训效果:
通过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对于提高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要大力宣传,提高我们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们的培训顺利的完成了,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要提醒我们的注意。主要的问题是:
1.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2.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禁忌等的熟悉程度不够。3.对于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下几点改进措施:
1.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2.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药物的基础知识。3.提高学习意识,提高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的意识。
三台卫生院
2018职业卫生培训总结报告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公司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我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公司通过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重点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监督监测,加强劳动保护,公司于2018年5月份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有效的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了职工的权益,确保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和谐健康发展。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做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公司管理层确定办公室与生产部具体负责职业卫生的日常具体工作。并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规定了各级管理岗位、职能部门、以及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具体的职业危害防治实施方案和员工体检计划,并按照方案和计划要求,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为加强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宣传教育培训,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我公司职业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木质粉尘、噪声、焊接烟尘(二氧化锰、氧化锌)、苯、二甲苯、甲醛等化学毒物为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尘肺、噪声聋、化学中毒等。另外,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淡泊,心理性职业紧张等等,也会对从业人员造成危害。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员职业防治素质。每年年初对全体员工进行了职业卫生防治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员工职业病防治责任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使劳动者懂得职业病防治中的权益,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
充分利用每日例会、告知牌、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就职业病防治、预防、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
紧紧抓住职业危害防治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努力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如:每次作业前,严格按照要求监测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要求各基层,在工业动火施工现场作业区域拉警戒线、工作场所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及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包括职业危害种类、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时刻告知和提醒员工。
三、定期组织体检,健全监管体制
职业健康建监护方面,公司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了一人一档,并安排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了职业健康体检,经检查,不存在患有职业病的人员,也无相关的职业禁忌症。
四、认真开展检查,积极消除隐患
每月由对员工住宿环境、饮食卫生进行检查,办公室与生产部联合组织对全作业环境、办公环境和重要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防尘、防烟等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限定时间,定措施进行了整改。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产生,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职业病防治工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学习《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工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广大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健康平安地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为职工的健康和公司发展做出新贡献,将职业卫生工作做的更好。
办公室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浙江省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包括乡镇卫生院) 中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共调查68个市、县 (市) 区的3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调查问卷1 300份, 实际回收1 186份, 回收率91.2%。
1.2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取自填式问卷的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培训形式、总体需求以及培训内容的需求。
1.3统计分析
将所收集调查问卷编号, 采用Epidata3.1和SPSS17.0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外出培训方式需求
95.2% 的调查有外出参加培训的需求, 其中76.10%认为业务培训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培训方式, 见表1。
2.2培训形式需求
不同学历人员对培训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对国家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进修、学历教育、演练和出国学习的需求显著高于大专和中专及以下学历, 见表2。
不同职称人员对培训形式的需求差异性不大, 但是初级和未定级对上岗培训的需求大于中级及以上 (χ2=10.85, P=0.004) , 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对国家继续教育学术会议的需求大于初级和未定级人员 (χ2=6.69, P=0.043, χ2=7.58, P=0.023, 见表3。
2.3培训时间与年培训数量需求
57.77%的调查认为2~3天的培训时间比较合理, 24.17%的人认为4~5天的培训时间比较合适, 见表4。770人 (67.54%) 认为每年1~4次的培训数量比较合理;308人 (27.02%) 认为5~9次合适;10次及以上仅56人 (45.91%) , 不需要6人 (0.53%) 。
2.4进修需求
71.3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人员希望到疾控机构进修, 见表5。其中675人 (83.48%) 希望去上级疾控中心进修, 620人 (56.72%) 有市级疾控进修需求;529人 (48.40%) 希望到省级疾控进修;111人 (10.16%) 希望到国家疾控进修;53人 (4.85%) 希望到国外进修。
2.5培训内容需求
针对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包括了通用技能9项、 检测与分析类技能8项、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类技能13项、管理技能8项、其他技能培训6项, 一共44项技能。针对专业培训需求的调查有疾病控制相关专业12项, 公共卫生相关专业14项, 检验相关专业9项, 一共35项专业培训。在这共79项需求中需求50%以上的有19项, 其中需求在70%以上的有4项为现场调查处理 (85.03%) 、健康教育与促进 (81. 51%) 、传染病预防控制 (78.45%) 、卫生法律 (73. 25%) 。大专以上学历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关系和媒体应对需求高于中专及以下, 大专及以下对计算机和健康档案管理培训需求高于本科及以上, 见表6。
3讨论
公共卫生的实施主体是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公共卫生作为其最基础、最前沿的一项工作, 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3]。社区卫生人员学历低、文化程度不高, 接受正规教育不足, 缺乏知识和技能都是影响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基层单位, 人员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发展。而在我国,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时间不长,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5]。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之后,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6]。公共卫生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一些临床医生和护士也从事公共卫生工作, 迫切需要加强培训。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外出培训需求较高, 且以业务培训为主。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要求六位一体, 防治结合, 工作内容涵盖了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 这就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更需要全科公共卫生人员。提示我们对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培训时应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预防结合临床, 专业结合管理”。
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但是前三位均为现场调查和处理、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促进三项。这与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心工作相符, 这提示我们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培训。
培训时间和培训级别对培训的开展也起着重大的影响。培训内容不同, 培训时间不同, 效果也不就不同;培训级别不同, 内容层次不同, 效果质量也会不同[7]。本次调查中81.94%的人认为进行短期培训较合适, 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培训要高效实用, 不要因为过长时间培训而影响工作。
大部分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都希望去疾控机构进修, 这与北京的崔俊芝等调查社区卫生人员需求最高的是定期参加继续教育讲座和定期到二级以上医院进修的情况类似[8], 但我国未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进修费用较高, 需要住宿等条件, 而这些条件大部分疾控中心都不具备。有调查显示进修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层进修人员身兼多项工作, 使得进修学习与本职工作发生冲突, 经常回原单位完成分管工作, 导致进修工作出现断层[9]。因此进修应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开展, 我国应尽快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开展公共卫生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参考文献
[1]顾华, 孙建中, 徐康, 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新上岗人员培训需求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8) :87-90.
[2]戴政, 马卫红, 陈慕磊, 等.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 26 (4) :441-443.
[3]李勤, 曹启峰, 高榕, 等.浙江省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 8 (5) :481-483.
[4]卓凯星, 安燕波, 汪凯, 等.四川省城市基层卫技人员现状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0 (7) :421-423.
[5]牟文, 何丽华.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业务培训需求现状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11) :20-22.
[6]夏庆华.提高区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指导水平的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5) :551-552.
[7]陈建中, 王珩, 李念念, 等.社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管理知识培训需求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6) :18-19.
[8]崔俊芝, 张立新, 谢公芬, 等.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12) :2173-2174.
一、开阔了思想视野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一中学把师德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师德水平;全校教职工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新理念,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和坚持“特色办学、科研兴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巩固提高、逐步推进、突出德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中午时间的闲暇之时,我每次上下楼道总会欣赏十一中的“楼道文化”:一楼大厅的活动宣传橱窗,每层楼道的各种德育、美育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版画、校园内电动显示屏宣传十一中的各种重要通知……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提高了专业能力
作为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更有效地指导我平时的教学工作。在跟岗学习过程中,我把自身对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平时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老师们交流,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跟岗学习的日子里,在指导老师包老师的安排下,我听了几个老师的课,各有特色,专业理论水平很高。不仅听了讲课,还听了说课、评课。评课这个环节很能检验一位老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我平时只注重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平时很少点评其他人的课,所以,在真正评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是那么的有限。别人评课,能发现其他老师的亮点、不足在哪?而我却很少能到位地去点评,所以,每次评课我都会很认真地听、记,学习其他老师的长处。我先后听了近20节课,也听了很多节说课和评课,最重要的是能听其他老师的点评,使我的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三、获得了思想启迪
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的不足,认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和完善,把学到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运用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并从思想觉悟到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争做一名让社会满意、让领导放心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目的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乡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
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及时处理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卫生院设立指挥中心,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预警机制,并由镇政府批准。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进入应急状态。
(三)指挥机构职责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指挥和协调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核实各项工作预案,分析、研究、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组织、协调成员部门(单位),配合各村、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
3)、对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4)、研究、处理其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项。
我院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组建、培训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卫生监督、环境消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落实对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监督措施的落实;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四卫生专业应急处置
1、各村
根据卫生院安排,协调本辖区内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开展督查,掌握本辖区的疫情动态,向卫生院报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术和物资准备;指导开展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协助上级单位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现场处理工作;依托社区开展居民健康教育。
2、确定监测点,及时掌握、分析、报告疫情动态,提出防治对策;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指导各村(社区)做好疫点处理工作;对各村(社区)和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实辖区内监测点和各有关单位做好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样品采集工作,及时报告事件动态情况;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工作。
3、各类医疗机构
建立由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组,建立院内工作流程,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医疗机构内的消毒等预防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监测、筛选、报告,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在尚未明确诊断前要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预防疾病传播。
4、卫生监督
重点开展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
我院组建由卫生管理、、临床医学、卫生监督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专家库下设传染病及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专业委员会、食物中毒专业委员会、职业中毒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卫生院决定,专家库日常管理工作由卫生院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院组织相应专业委员会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指挥中心提出是否启动预警机制,或启动何级预警机制的建议。
六、应急机动队
卫生部门要组建规模适度、人才配比合理、专业素质高、精干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人员由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消杀灭、后勤保障等方面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统一调度。
题及时进行预警。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第一、必须报告信息: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第二、尽可能报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2、阶段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二)报告原则
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准,总结报告要全。
(三)报告时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卫生所、个体诊所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卫生院、县卫生局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四)报告方式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基层监测点的报告人均为责任报告人,除按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它常规监测系统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各种公共卫生异常现象要以最快方式向县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第五部分
应急处理方案
一、应急处理要求
由镇政府突发事件指挥部指挥协调全镇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由区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建红色应急机动队,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实验室检测、消杀灭菌、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分为疾病控制应急分队、医疗救护分队、检验检测分队、后勤保障分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应在临时现场指挥部领导下承担现场处理工作任务。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标本采集、环境消毒、消杀灭菌、预防性服药、预防接种、医疗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现场处置工作程序
(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对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确定疫区和目标人群;
(2)根据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潜在危害进行判定;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群防群治尽可能减少危害;
(3)对救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物资的需求做出评估和调用;
(4)经过事件紧急处理,疫情消除后,进行后续监测,直至消除危害;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核实;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原因,实验室检验;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建议,包括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消杀灭菌、隔离观察、预防服药、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干预等;处理结果的总结、评估与上报。
2.医疗救护工作程序
第一、视伤亡情况设置伤病员分检处。
第二、对现场伤亡情况的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价,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急需解决的医疗救护问题。
第三、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
第四、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第五、在现场医疗救护中,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作出标志(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六、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将经治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一填写伤员情况单,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3.伤病员运送工作程序
伤病员经现场检伤分类、处置后,要根据病情向就近的医疗机构分流。伤病员分流原则如下:
(1)接受伤病员的医疗机构,由临时现场指挥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则指定。
(2)伤病员现场经治的医疗文书要一式二份,及时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报告汇总,并向接纳伤病员的医疗机构提交。
(3)临时现场指挥部指定的医疗机构必须无条件收治分流伤病员。
(4)运送伤病员途中需要监护的,由现场医疗救护指挥部派医疗人员护送。
(5)伤病员运送至医疗机构后,由收治医疗机构按急诊急救工作程序处置。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抢救小组,负责伤病员救治工作。
4.消毒处置
(1)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消、杀、灭的器材、药物剂型、浓度、施药方法。
(2)保护食品、电器设施和其他有关物品,防止沾染药物。
(3)实施消毒应先室内后室外、先地面后墙壁、先重点后一般、先饮水后污水的顺序进行。
5.现场情况报告程序
由现场最高指挥者负责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6.新闻宣传与信息发布
按上级有关指示,统一口径,指定专人向媒体发布信息,其它任何人员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XX卫生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计划
一、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理和协同配合能力,确保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队伍和装备拉得出,反应快、用得上、处理好。
二、培训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现场医疗救援概念、特点、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内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方法与技巧等。
培训时间:6月13日至14日。
三、演练内容:
群体性创伤医疗救治。演练时间:6月15日。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小结
6月13日至14日,我院举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班,培训内容为: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内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由副院长XX主讲。
2、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流程,由业务副院长XX主讲。
通过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理和协调配合能力。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小结
6月15日下午,我院针对一起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院领导参加了观摩考核,本次演练的模拟事件是围绕在道路突发一起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治而展开。事故中,多个人员受伤,经拨打急救电话,我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救护车仅用了3分钟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医护人员迅速进行了生命体征的初步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等抢救措施,为最大限度抢救伤者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下一部抢救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急救车辆及时到位,抢救人员按照应急流程,根据伤员情况,迅速实施一系列抢救措施;同时对轻伤员立即安排床位,医护人员迅速响应,密切配合,成功地完成了后续抢救工作,整个救援过程从事故突发至抢救成功结束仅用时30分钟。
随后,院长就此次模拟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了总结,认为各科室配合默契,现场救治操作规范,安排转送处置合理,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和科室间的协同能力,达到了演练的预期目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针对不足,要求各科室予以高度重视,全力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培训情况分析:
1、我矿于20xx年x月x日至11日组织全矿549人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矿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且提高了对职业卫生工作的认识,掌握了怎样搞好内业资料,如何落实具体的职业卫生工作,并进一步规范了我矿的职业卫生工作,把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做的更具体更详细。
2、通过培训,使参加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3、本次培训工作集团领导非常重视,在培训期间多次到教室进行巡视,对交头接耳、喧哗的人员给予了经济处罚。
4、讲师按照培训内容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通过培训,大多数人认为收效很大,懂得了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同时,如何降低职业危害,切实保护自身健康和利益。
二、有待提高的几方面:
1、做好培训基础工作,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培训制度,在具体工作流程上进一步理顺,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
2、重点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现实情形的内部讲师团队。时代在发展,煤矿培训需多元性和专业性结合,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现实情形的内部讲师团队促进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更好开展。
3、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指导的同时,加强现场实际指导。
1 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苏南的金坛市、苏中的姜堰市和苏北的赣榆县3个县(市),对样本县(市)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在过去5年内所接受过的业务培训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接受过培训、在何处培训、效果如何、参加培训的困难和障碍、对未来培训的期望和建议等。
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在县(市)卫生局有关科室的组织下,由调查对象填写调查表,经卫生局负责调查的科室负责人审核无误后,由南京医科大学课题组负责数据录入和分析。
3县(市)共收回1 550份有效问卷,金坛、姜堰、赣榆分别为367份、550份、633份。
2 结果分析
2.1 接受培训类型
所有接受调查的1 550名乡镇卫技人员中,有70%的人在近5年内接受过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以苏北的赣榆县培训的比例最高,达到了78%,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该县卫生局加强了技术的组织与实施,苏南的金坛市和苏中的姜堰市培训比例差不多,分别为63.8%和65.1%。
业务培训的类型主要包括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和学历教育等(见表1)。分析所接受的业务培训类型可以发现,以接受过在岗培训的比例最高,平均占到所有接受过培训的68%,有27.6%的人接受过脱产培训,接受过学历教育者的比例只有近21%。3个样本县的情况基本类似。这可能因为在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培训中,长时间脱产培训因受到人手不够、经费紧张等多种因素,在岗培训是最容易实施的方式。
2.2 各类教学机构提供培训情况
表2为过去5年内卫生技术人员所接受的各类教学机构培训的情况。共有913人接受过院校培训,占所有接受过培训人数的84%,可见,虽然学历教育不是主要培训方式,但医学院校因其良好的师资力量,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培训提供者。
分析不同类别教育机构的培训情况则发现,在社会办学机构接受培训的比例最低,仅为3.5%,其次是省级卫校,平均为9.3%,其他则向两端集中,即高层次以本科院校较高,占到近1/4,基层则以县级卫校较高,接近本科院校的比例,即按本科院校、专科学校、省级卫校、地级卫校、县级卫校的顺序,接受培训人数比例的变化呈以省级卫校为中心,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提示卫生技术人员在接受培训时可能主要考虑的因素,要么是培训质量,要么则是方便,省级卫校对3个样本县(市)均不方便,而师资也远不如同在省城的本、专科院校,故到这里接受培训的人数相对较少。
2.3 接受医院进修情况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一般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上课,另一种则是进修。表3反映了3个样本县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曾接受过的进修情况。表中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1 550位卫生技术人员中,曾有40.8%的人在三级医院接受过专业培训,有44.5%的人在二级医院接受过培训,其他形式包括在本单位的岗位培训所占比例均较小。而不同职称人员的接受培训地点也呈明显的差别,即职称越高,接受培训的地点也越高,这与接受培训单位的选择和受训者个人培训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本问题是多选,即同一人可能接受可多个机构的培训,故合计人数超过表中的培训人数。请不要修改表中数据。
进一步分析各地区培训地点的差别发现,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卫技人员在三级医院培训的比例则分别为45.5%、39.9%和38.8%,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这可能表明卫生技术人员在选择进修培训机构时,除考虑到知识更新提高的需要,可能也会受到经济的制约,在高层次医院进修的培训费、生活费等均会高于低层次机构。
2.4 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调查对象对所参加过的专业进修培训的评价表明(表4),所有参加者对培训效果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培训效果较高或很好者平均达到了82%,苏南达到了86%,可能与苏南到高层次教学和医疗机培训进修的比例较高有一定的关系,而认为较差的比例则只是极少数人。这表明提供培训的机构都是比较负责任的,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知识。
2.5 影响接受培训的因素
为进一步有效开展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样本地区不同学历人员的培训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可见,无论哪个地区,也无论哪种学历人员,困扰培训的主要因素是主要是工作、家庭和经费问题。有30%左右的人因为工作离不开而不能接受培训,有9%~13%的人是因为家庭,经费问题更是影响经济不发达地区卫技人员接受培训的主要障碍,苏中有37.6%、苏北有27.2%的人因为经费解决不了而不能接受培训,苏南稍好一些,但也有15.3%是因为经费而不能接受培训。分析不同学历人员影响培训的因素则发现,不同学历人员因为对培训的期望不同,总体上趋势基本相似,不同学历略有差别。如在苏南,有本科学历者有42.9%是因为对培训效果不满意;而无专业学历人员则普遍很少对培训效果不满意。
3 讨论与建议
3.1 在岗和短期离岗培训是农村卫技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形式
分析所接受的专业培训种类可以发现,以接受过在岗培训为主,平均占到所有接受过培训的68%,有27.6%的人接受过脱产培训,接受过学历教育者的比例只有近21%。苏南、苏中、苏北的情况基本类似。通过对影响培训因素的分析也发现,由于期望接受培训的在职卫技人员多半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单位也是中间力量,工作和家庭总是困扰培训的主要因素。因此,从提高培训可及性出发,在岗培训和短期离岗培训,是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具有更大可行性的培训形式[1]。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卫技人员准入机制的建立,要求单位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定期接受培训[2]。
3.2 合理安排教学与培训单位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显示,在既往接受过培训的机构分布中,教学单位以高等医学院校和本地的卫校较受欢迎,进修单位则以二、三级医院为主,高等医学院校、高等级医院的技术力量相对较好,可以较好地保证培训效果,
而市、县卫校虽老师的理论稍差,但其也是教学单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距离近,方便学习。因此,对于农村卫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应充分考虑工作需要与可及性,合理安排提供培训的单位。如通过有计划地安排,采取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效果。为了保证培训对象能更好地接受培训,可以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请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在当地提供理论培训,再通过卫生支农政策,有计划地安排二、三级医院的相关学科专家到基层提供技术支持和在岗培训[3]。
3.3 培训经费的解决是提高开展农村卫生人力培训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在影响农村卫技人员接受业务培训的因素中,经费是重要因素之一,相当一部分人因经费问题不能接受培训,尤其经济落后地区,在苏中姜堰市,有37.6%的人培训受经费影响,苏北的赣榆县,尽管当地卫生局非常重视培训,省政府也有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培训,但仍有27%的人因经费问题影响了接受培训。国家也有政策要求医疗卫生单位保证人员培训经费,但在政府投入不足、业务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让单位优先保证培训经费确实是很难的。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一方面从卫生事业经费中单列出一块培训经费[4],用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补助,同时要求基层卫生单位强制性地从业务收入中列支合适比例的培训经费,为本单位的人员培训提供经费支持。
3.4 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实现农村卫生队伍的持续提高
加强基层卫生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提升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是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专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当然是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广泛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仅有集中培训是远远不够,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卫技人员自我学习,将学习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学以致用,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县(市)卫生局的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应采取措施,为职工的自我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如订阅相关专业期刊、及时提供各种专题讲座等培训信息,并对学习效果显著者给予奖励等,从而为农村卫技人员业务素质持续提高,建立政策和机制上保证。
参考文献
[1]洪雁.毕业后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1):60-61.
[2]李云鹏.澳大利亚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国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启示[J].卫生政策,2004,(4):38-39.
[3]唐小岚.加强制度管理推动广西继续医学教育深入开展化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31):8-11.
【卫生院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卫生监督学习培训总结10-15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06-13
卫生院培训演练制度10-08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09-20
卫生院人才培训规划07-27
卫生院安全生产培训09-11
卫生院人员培训制度11-06
卫生院三基培训计划11-17
乡镇卫生院培训计划12-07
卫生院灭火器培训小结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