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读准多音字 “折”;能用“任凭……”“非……不可”的句式说句子。
2、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猫的古怪和可爱。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它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流程
一、情趣谈话,揭示课题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来简单说说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你们喜欢猫吗?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猫的图片,欣赏之后,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这组猫总的印象。
2.生回答:调皮、可爱、机灵、活泼、憨厚、忠诚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用词也很贴切。有位作家的家里也养了一只猫。作家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猫》。
板书课题:猫
师:大家齐读课题。作者是谁?(老舍)关于老舍在学《趵突泉》时已作了介绍,我们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时别忘记了带上以下问题,边读边思。
2、出示自读要求:
(1)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把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自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3)同桌间简短的交流一下,老舍笔下的这只小猫有什么特点?(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反馈
a、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进行正音,并指导识字一些难写的字。
b、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老舍笔下的这只小猫有什么特点?
三、讲读课文,学习第1--2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3.范读第1-2自然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性格。
板书
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6.体会加点字在句子中的作用?
7.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注意多音字:的确)
学习第二自然段:
8.继续往下读,猫又怎么古怪,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只猫高兴和不高兴时太可爱了,请同学再读第二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这句。
指名学生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插入讲解以下要点:(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4)比较句子,体会感情。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分男女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10.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四、再读升华,体会情感
1、全班齐读第1—2段。读出读的性格古怪,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各自练习背诵第1—2段,指指当堂背诵,交流背诵方法。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猫的“古怪”,不知不觉中,让我们喜欢上了这只猫。猫还有什么古怪的行为呢?满月的小猫更加可爱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注意把作业写美观。
一、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出了什么问题
1.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在我们在观摩各种级别的展示课、观摩课和优质课时,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是这样一番景象:既有字词的学习也有全文的初步感知, 既有把课文读通读顺的要求也有对全文的深度解读, 一节课把全部课文上完了。在会场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疑问:这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教学?这样设计小学生能消化得了吗?这样教学效果肯定是字词掌握不了, 课文也理解不透……一线教师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出现了“乱花迷眼”的局面,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化。为了改变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的局面, 有的学校和地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采取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 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化”, 只解决了一些共性问题, 忽视了阅读教学中的个性问题。
二、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确立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什么规律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尊重学生实际, 遵循实际的生长规律和读书学习的规律。
1.要深刻认识到小学生的“小”字。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学习语文的规律基本是按照“字——词——句——段——篇”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的, 而且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加, 对段、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逐渐增强。所以, 在阅读教学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遵循他们语文学习规律, 恰当定位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2.要清楚认识到深度阅读的规律。我们读书一般可以分为如下有三个步骤, 一是读通、读顺句子。二是初步感知文章。三是细读理解。只有这样, 才能把文章学好, 记牢。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那么我们小学的阅读教学难道不应该遵循这样的学习规律吗?
三、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如何确立
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实施应该有其合理的路径, 其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具体来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确立应该走好以下几步:第一步, 清晰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第二步, 确定不同选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价值;第三步, 明确“这一篇”第一课时的可为之处。以上三步走通, 才可能据此设计该文第一课时的抓手和路径, 即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三个步骤可以分别简称“定位”“定值”“定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一方面依赖于教学内容的确定, 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中, 不同年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文本特性也是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
四、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应该做些什么
1.导入新课, 读题质疑。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从这个角度来看, 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 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 读出疑问的问题。中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同时, 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构阅读话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文本进行碰撞, 引发他们的疑问与猜测, 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首先放手让学生试读,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整体的形式入手的, 然后再到关系和结构的认识, 并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在初读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要抓住关键词句学习, 让初读扎实有效。
3.梳理脉络, 理清思路。阅读教学中“复述”和整体概括目标的落实尤为重要。在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篇章的教学引入上, 通过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来梳理文章脉络, 理清思路。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要有的放矢。同时, 还要抓住课始激起的阅读期望,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内容, 解决一部分可以通过初读解答的问题。
4.写字教学, 强化练习。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中, 要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 注重书写姿势和习惯的巩固和行款格式。指导书写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生字的字形,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生字的间架结构再添资格中的位置安排, 要求写正确、写美观。当然,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应当根据教材、教者、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变通。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流利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都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对春天吟咏和称赞的诗句很多,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等,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学生回答)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多媒体展示)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2.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
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
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
(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作者对春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第八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学生说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三、探究质疑
1.第一部分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 为什么这句“盼望着,盼望着”要连用两个“盼望着”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2.第二部分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 课文。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作者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
(3)“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师生讨论交流)
(4)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5)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点?(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总结
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到以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结尾。构思何等精巧,结构多么严谨。从这篇文章还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学习。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优美句子。
2.推荐美文,在下一节课前朗读,感受美的意蕴。
3.面对美丽的春景,你想怎样赞美它?(可以说一段话,可以诵一首诗,也可以唱一支歌)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上课之前,先跟老师聊聊谁家里养了猫或和猫接触过,你觉得猫是什么样的?(生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猫》的文章(板书课题)。
2.让我们响亮地读一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喜欢动物,喜欢养花种草,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5课,自由地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①刚才看到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请看屏幕。这是要求会认的生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拼读)正音:指导读准后鼻音。(集体拼读)。
②这是要求会写的生字,你们会读吗?男生拼读第一行,女生拼读第二行。比一比,是男生读得准还是女生读得准。男生请准备„„
③现在去掉拼音,你们还记得怎么读吗?第一组读第一个,第二组读第二个,第三组读第三个,轮着读,明白了吗?第一组准备„„
3.(本课有几个多音字,不注意的话容易读错,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记一记。齐读。)
②(集体读的时候没有问题,不知道个别读的时候还能不能读准。这有三组词语,请三个同学来读一读。你读第一组,你读第二组,你读第三组,在读词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标有拼音的字。重点指导“屏息凝视”“暖和”“枝折花落”。)
4.①词语读准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要求写的生字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些字最容易写错,说出来提醒同学们。你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有什么好方法?
②请同学读读这两个生字。师在黑板田字格里范写这两个生字。“凭”上面的最后一横比上一横短,“贪”上半部分是“今”不要写成“令”。(拿生字本书写生字,适时提醒学生坐姿,注意写字的姿势)
③谁愿意展示你写的字给同学们看?谁来评价这位同学写的生字如何? 5.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同学们应该更加有信心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我们分组来读一读,第一组读第一段,第二组读第二段,第三组读第三段,全班同学读第四段。同学们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读后正音)
三、精读“古怪”,体会特点。
1.现在让我们先细细地品读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在读的时候可以画一画,可以作批注,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谁来汇报一下,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适时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A老实: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 1.理解“无忧无虑”的意思。问:“无忧无虑”是什么意思?忧是竖心旁,竖心旁的字跟心有关。虑,是想,心不多想就是无忧无虑。我们看课文,猫成天睡大觉,什么事情都不过问,这就是无忧无虑。像这种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法。
2.指名读。师:这是一只多么无忧无虑的猫啊,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3.女生读。女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吧!B贪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1.从哪些词语看出猫贪玩? 2.理解“任凭”的意思。师:在老舍先生家里,老舍先生大声地呼唤____ 生:它也不肯回来!师:小主人焦急地呼唤____ 生:它也不肯回来!师____ :奶奶到处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师:是呀,任凭谁怎么呼唤____ 生:它也不肯回来。师:这猫真的是特别____ 生:贪玩。师:一玩起来就玩个痛痛快快。
3.指名读。师:这是一只极其贪玩的猫,谁愿意读一读? 4.男生读。男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也来读一读吧!5.换词理解“任凭”。“任凭”的意思是“无论、不管”。6.用“任凭„„也„„”说句子。)C尽职:(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1.从哪些词看出猫尽职? 2.理解“屏息凝视”的意思。“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让我们试着屏住呼吸,聚精会神看着白板,体会一下“屏息凝视”。请同学们站起来,用右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坚持一分钟,如果有同学坚持不下去了,那你就放开手,坐下来。好,准备。
3.你有什么感受?很难受,呼吸不了。(像刚才用动作来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叫做动作演示法。)同学们,猫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抵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这猫是多么地尽职呀!
4.指名读。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集体读。这是一只多么尽职的猫呀!同学们,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6.“非„„不可„„”。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它的作用是增强肯定的语气,也就是说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7.用“非„„不可„„”说句子。8.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哪些性格?(师指着板书问,学生答“老实、贪玩、尽职”)
这样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所以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猫虽然性格古怪但很讨人喜欢,那么在它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胆小和勇猛的时候,刚满月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惹人喜爱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后,请同学们把本课的生字写在生字本上,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古怪
贪玩
老师们上午好:
我是xxx的语文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猫》,我将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内容。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专题下的第三篇文章,作者是老舍先生。人们称老舍先生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本文充分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优美朴实、幽默亲切、“京味十足”。文章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
4.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表达方式的异同。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之情。难点为: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领悟不同作家表达方式的异同。
下面我谈一谈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学,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猫的各种图片,以此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再通过课件出示描写猫的诗句,最后一张落脚在王冕的《画猫图》:“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由王冕对猫的喜爱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字词疑难。设置识词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记忆。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老舍笔下的猫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真思考,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总结出“老实、贪玩、尽职、勇猛„„”等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看这些表现性格的词,你有什么疑问。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意愿,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提问,引导交流看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品味,感受特点
抓住“大猫古怪,小猫淘气”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探究。
首先读1-3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古怪”特点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用词的准确及字里行间的情感,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蹭”、“小梅花”、“丰富多腔”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接下来屏幕出示“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它若是不高兴啊„„”等带有语气词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接下来填空并体会“任凭„„也„„”“一连„„就„„”“非„„不可”等关联词语的作用。
请允许我以“丰富多腔”一处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学生找到这一关键词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这“丰富多腔”该是怎样的呢?这“丰富多腔”的唤声里又表达着猫怎样的心声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课前老师安排的不同作家笔下猫的形态,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就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富起来。继续引导学生想一想:老舍先生是怎样将猫的“丰富多腔”写具体的呢?在他的眼中,这猫的叫声都是如此的丰富多腔,如此的惹人怜爱,老舍先生又该是怀着怎样的一份情愫来书写呢?学生很自然地就能体会出作家的心境,然后再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经过这个“读—品—议—读”的学习过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形象会更加鲜活,更具灵性,学生不但读懂了语言,也读懂了藏在语言文字中的丝丝爱意。
那么,我会引导学生在第二课时读第4自然段,用上述方法感受小猫的聪明淘气、活泼可爱。
四、深化课文,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忆“上课伊始,老师给你们展示了王冕的《画猫图》,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在头脑中能否勾画出一幅《画猫图》呢?”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结合《白鹅》《白公鹅》《猫》中的文段,试着说说不同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设置问题:老师不喜欢小动物,觉得它们太麻烦,你能说服老师吗?为了使你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建议你用上刚才几位作者的语言和方法,将此作为本课的作业。这样做是因为课表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读写说相结合,学以致用、提升素养。
板书:
猫
老舍
古怪
淘气
可爱
↓
蠡县桑园中心校潘东小学 李敬
【教学目标】
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从而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前三个自然段中猫性格古怪的具体表现和这些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观察的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的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请欣赏。看完后你想说什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老舍笔下的大猫是什么样子的。(性格古怪)(板书)猫的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默读后回答。
那么,作者是如何把猫的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同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儿体会一下。
二、赏析词句,品味涵泳
(一)教师引导,赏析第一自然段
1.自由品读表现猫“老实”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2.自由品读表现猫“贪玩”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1)请学生想象“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一句中都有谁,用什么办法呼唤它回来?
(2)通过想象老舍先生、他的夫人、他的孩子等用各种不同的办法呼唤猫回来,让学生体会这一简洁句子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生活情趣。
3.品读表现猫“尽职”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
同学们,让老舍先生如此喜爱的猫,不仅贪玩,还很尽职呢!(课件出示尽职句子)
(1)生读句子
(2)知道“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吗?“屏息凝视”说明了什么?
(3)现场体验10秒钟的“屏息凝视”,说说你的感受。(4)一连几个钟头,意思就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它(生接读)——屏息凝视;两个小时过去了,它(生接读)——屏息凝视。这说明了什么?
(5)它非把„„不可,这说明猫已经下定(生接说)——决心。(课件出示):
屏息凝视——————(专心)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耐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决心)
(6)专心的、耐心的、下定决心不退缩的猫,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该句话: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7)生读师穿插解说
(8)同桌对读,一人读,一人解说。
(9)小结:这是一只专心的猫!这是一只耐心的猫!这是一只下定决心的猫!总而言之,这是一只——(指黑板,生接说)尽职的猫。
(二)师生互动,赏析第二、三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把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想想这些地方为什么写得好。
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
(1)通过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与同桌协作做动作,深化对“蹭”的感受,体悟“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2)通过对“踩印”的理解,体会老舍先生“我家小猫脚爪印,各个梅开淡墨痕”的爱猫情结。
(3)通过想象“丰富多腔”所包含的多个生活细节,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关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生:老师,那猫的叫声不就是那么“喵喵”几声吗,哪会丰富多腔啊?
师:是啊,大概很多同学都会这样以为。那,先想想看,是不是老舍先生搬把椅子往那儿一坐,一次就能观察到这么“丰富多腔”的叫声?
生:不是,一定是多次观察的。
师:对呀,那这里面的内容可就丰富啦。跟着老师一起想。(师生共同思考)
师:也许我们的猫,刚刚吃饱喝足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 生:喵──
师:也许我们的猫刚听到主人的召唤,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
生:喵──
师:也许我们的猫,在外面疯跑了一天一夜,碰到了一只势均力敌的猫,啊,要打架啦,它会粗吼一声──
生:喵──
师:也许我们的猫,正伸出脖子来让主人帮它抓痒,它会非常受用地细叫一声── 生:喵──
师:这“丰富多腔”的声音是不是特别美妙? 3.交流关于其他句子的感受。
(三)找出“人爱猫,猫爱人”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四)总结并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三、布置作业
(一)读熟“阅读链接”中的两段文字,体会其他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模仿作者的口吻,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它什么都怕,又很勇猛。”
【板书设计】
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猫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也不出
胆小
勇猛 教学反思:
《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这篇精读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让学生充分领会到作者是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写猫的性格古怪时,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鲜明生动起来。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刚上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了几幅小猫的照片,请学生说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教学时,我让学生划出作者喜欢猫的语句仔细品读。学生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有同学说:“在作者眼中,猫的脏脚印成了可爱的‘小梅花’,可见作者是多么喜欢猫呀!”有同学说:“我在‘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这句话中体会到老舍对猫的喜爱,在他眼中猫就像一位歌唱家一样棒。”还有的同学说:“我从‘蹭你的腿,要给你抓痒痒’这句话看出猫与作者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潜心研读,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
当然,在课堂中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还是没有真正放手,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但我的这种“介入”没有控制在一个“度”上,很多问题我都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空间,遇到问题没有引导他们如何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是直接告诉了他们答案,这对孩子语文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不足的。对教材挖掘不够深,对一些重点词没有加深体会等,需要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不断地进步。通过这次讲课我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总结经验,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1、教材背景
本章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内容相对独立, 自成体系。与以往所学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 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的基础上进行的, 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涉及到“顺序”的一类问题, 并给出了明确的求法, 是全章的基础部份, 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 是学习组合与概率的基础知识。本节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相对紧密,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它是分步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和拓展, 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 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排列概念、排列数公式
难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三、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归纳出排列的定义, 体验排列的基本特征, 理解排列的概念, 会区分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
2、通过实例, 体会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与排列数的关系;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推导出排列数的计算公式, 会求简单的排列数。
3、理解的意义及m、n的条件及的计算公式。
过程性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 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的认知过程, 完善认知结构, 领会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解排列应用问题中, 通过正逆向的思考,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 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 作为高二的学生, 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 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 经历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 发现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法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例题的解答, 及例子的理解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及公式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 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六、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知→新课引入→探索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首先, 和学生一起简要复习两个计数原理, 强调两点:第一, 分类计数原理 (加法原理) 其特点是各个步骤互不相关, 独立完成, 所以是第二, 分步计数原理 (乘法原理) 各个步骤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则为
2、新课引入
问题1:3名同学排成一行照相, 有多少种排法?
分析:把3名同学用A, B, C作为代号, 那么它的排法能不能列举出来?
方法一: (枚举法)
ABC BCA CAB ACB CBA BAC
从另一方面考虑, 就是要选人占位置的问题
方法二: (分步计数)
A, B, C三人排成一行, 可以看做是将字母ABC顺次排入三个方格中。
首先排第一个位置:从ABC中任选一人, 有3种方法。
其次排第二个位置:从剩下的2个人中任选1人, 有2种方法。
最后排第三个位置:只有1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 3名同学排成一行照相, 共有3×2×1=6种排法。
问题2:北京、广州、南京、天津4个城市相互通航, 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希望同学们设计好方案, 踊跃发言.
生甲:首先确定起点站, 如果北京是起点站, 终点站是广州或南京或天津, 需要制3种飞机票, 若起点站是广州, 终点站是北京或南京或天津, 又需制3种飞机票;以此类推共需要3+3+3+3=12种飞机票.可以用树状图表示出来。
师:生甲用分类计数原理解决了准备多少种飞机票问题.能不能用分步计数原理来设计方案呢?
生乙:首先确定起点站, 在4个站中, 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 有4种方法.即北京、广州、南京、天津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 当选定起点站后, 再确定终点站, 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 终点站只能在其余3个站去选.那么,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在4个民航站中, 每次取两个, 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4×3=6种。
3、探索新知
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 (m≤n) 个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
注意:
1、排列定义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取出元素, 二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2、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的关键:选出的元素在被安排时, 是否与顺序有关, 若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
排列数公式的推导Anm=n (n-1) (n-2) … (n-m+1)
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 (m≤n) 个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 用符号Anm表示.那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An2是多少?Anm (m≤n) 呢?
求排列数An2
可以这样考虑:假定有排好顺序的2个空位, 从n个不同元素a1, a2....an中任意取2个去填空, 一个空位填一个元素, 每一种填法就得到一个排列;反过来, 任一个排列总可以由这样的一种填法得到。因此, 所有不同填法的种数就是排列数An2
探讨分析:现在我们计算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完成填空这件事可分为2个步骤:
第1步, 先填第1个位置的元素, 可以从这n个元素中任选1个填空, 有n种方法:
第2步, 确定填在第2个位置的元素, 可以从余下的n-1个元素中任选1个填空, 有n-1种方法。于是,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2个空位的填法种数为An2=n (n-1) .
求排列数Anm
可以按依次填m个空位来考虑:假定有排好顺序的m个空位 (图10-5) , 从n个不同元素a1, a2....an中任意取m个去填空, 一个空位填1个元素, 每一种填法就对应一个排列, 因此, 所有不同填法的种数就是排列数Anm。
填空可分为m个步骤:
第1步, 第1位可以从n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种填法;
第2步, 第2位只能从余下的n-1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1种填法;
第3步, 第3位只能从余下的n-2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2种填法;
第m步, 当前面的个m-1空位都填上后, 第m位只能从余下的n- (m-1) 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m+1种填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全部填满m个空位共有n (n-1) (n-2) … (n-m+1) 种填法。
所以得到公式Anm=n (n-1) (n-2) … (n-m+1) .
规定An0=1, 当m=n时, Ann=n (n-1) (n-2) …2×1=n!读作n的阶乘, 0!=1
注意:Anm=n (n-1) (n-2) … (n-m+1) 是在情况下成立的
4、课堂练习
(1) A350 (2) A316 (3) A66
(2) 想一想:如果Anm=17×16×…×5×4, 那么n等于什么?m等于什么?
(3) 排列数公式Anm=n (n-1) (n-2) … (n-m+1) 是否还有其它表达方法?你能把它推导出来吗?试试看。
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5、课堂小结
设问: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应当注意些什么?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排列的定义、排列数的计算。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的关键:选出的元素在被安排时, 是否与顺序有关, 若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Anm=n (n-1) (n-2) … (n-m+1) 是在情况下成立的
6、课后作业
课本P11练习3, 写出计算过程
八、课后反思
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 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 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 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互相交流, 互相沟通。通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 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 再通过小组交流, 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新课标人教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中的内容,包括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的探究和应用,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旨在探究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计数问题.本节内容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和排列的内容.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一个计数问题是否与元素的顺序有关.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习组合还为后面学习二项式定理打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掌握组合数公式,并会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总结排列数Amn与组合数Cmn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
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1:从甲、乙、丙3名教师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培训,其中1名教师参加上午的培训,1名教师参加下午的培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2:从甲、乙、丙3名教师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培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思考: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再找出排列与组合问题的不同,引出组合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
1.组合的概念
一般的,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思考:排列与组合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都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
不同点: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元素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采用类比的方式,通过概念辨析进一步理解组合的概念.
练习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1)设集合A为{a,b,c,d,e},则集合A的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有多少个?( )
(2)某铁路线上有6个车站,则这条铁路线上有多少种不同的火车票价?( )
(3)8个班干部中选出3个人去参加义务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
(4)在同学聚会上每两人要握手相互问候,有20人参加聚会,共需握手多少次?( )
(5)A、B、C、D、E五个篮球队举行单循环赛,有多少场比赛?
( )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组合的概念.
练习2:(1)从a,b,c三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所有排列是
.
(2)从a,b,c三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所有组合是 .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对组合的理解,二是为引出组合数的概念与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做铺垫.
2.组合数
(1)组合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mn表示.
例如: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23=3,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34.那么C34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组合数的概念及符号有初步的认识,引发学生对组合数的求知欲.
(2)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提问: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 是多少呢?
①启发:由于排列可以看成先选择再排序,而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A34可以求得,我们看一下C34和A34的关系,如下:
组合 排列
abc → abc,bac,cab,acb,bca,cba
abd → abd,bad,dab,adb,bda,dba
acd → acd,cad,dac,adc,cda,dca
bcd → bcd,cbd,dbc,bdc,cdb,dcb
由此可知:每一个组合中3个元素都有A33种排列.所以,求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A34,可以分如下两步:
第1步,求出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C34;
第2步,求出每一个组合中3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A33.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A34=C34·A33,从而C3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特殊问题,然后从特殊到一般探索组合数的求法.
②推广:一般的,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Amn,可以分如下两步:
第1步,求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Cmn;
第2步,求出每一个组合中m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數Amm,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Amn=Cmn·Amm
③组合数公式:
另外,我们规定:C0n=1.
三、知识应用
例1.计算:(1)C46 (2)C510 (3)C28-C37
练习:课后25页第5题.
设计意图: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例2.甲、乙、丙、丁4个足球队举行单循环赛,有多少场比赛?
(1)列出所有各场比赛的双方;
(2)列出所有冠亚军的可能情况.
练习:课后25页第1题.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对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1.组合的概念,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组合数的概念及组合数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25页练习第2、3、4题;第27页习题1.2A组第9、11、12题.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组合的第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学习组合的概念,探究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教学中,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背景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
15.《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东港市长山镇富家小学 王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3、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二、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和观察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展示“猫”图片,复习上节课知识—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你知道老舍先生对猫又有什么感受呢?浏览全文,说一说。
板书:古怪、淘气、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谁愿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和()的特点。
二、剖析古怪,体会喜爱之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大猫这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划出重点词语。
学生自由汇报(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并请学生读相关句子。
3、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我把它整理成以下句子: ⑴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⑵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都有谁呼唤?他们是怎么呼唤的?你体会到什么?(贪玩,作者喜爱猫)(2)猫很尽职,哪些词语表现猫的“尽职”?(屏息凝视),谁来说说屏息凝视的意思?(指控制住呼吸并专注地看)
4、课文在写猫的“老实”、“贪玩”与“尽职”之间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
(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5、难怪我们会这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它又()又()又()尽职。
(二)、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总结第1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学习第1自然段时,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讲的?(第1句)下面,你们自己学习第2自然段,也要抓住重点词、句,这样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2、学生自学
3、互动交流,引导归纳
问:你们读懂了哪句话或哪个词语?请举手。
抓住“蹭”,通过同桌表演,体会“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
抓住“几朵小梅花”,通过换词比较或体会比喻的作用,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的情感。
抓住“丰富多腔”,通过想象,体会老生对猫的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4、练习朗读。
5、填一填,说一说。
猫一会儿(),一会儿(),真是一只()的猫。(板书:高兴—生气)
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小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猫真是——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3自然段,可以用两个词去概括这段的内容,是哪两个词?(怕、勇猛)
2、谁来读读怕的部分,谁来读读勇猛的部分。(引导发现前面略写,后面详写)
3、仿照后面的写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写具体。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4、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难怪我们会说—— 出示句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小结:作者这种浓浓的喜爱之情,也体现在小猫的可爱、淘气之中。
三、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作者不但喜爱成年的猫,而且更喜爱(满月时的小猫)的?老舍爷爷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满月小猫的可爱和淘气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体现小猫可爱的具体事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1、重点抓住句子:“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2、老舍爷爷是个爱花之人,这些花可是老舍先生的宝贝呀!他看见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千秋),所过之处,(枝折花落),老舍爷爷看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他认为小猫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天真可爱!)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老舍爷爷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的孩童。)
3、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再读第四段,读出小猫的可爱,读出作者对小猫的宽容和喜爱。
四、回顾全文,体会“情”
老舍爷爷视写作为生命,但猫竟然在他的稿纸上踩几个小脚印他都不生气,还认为是小梅花,可见他对猫的喜爱程度。在写猫性格古怪时,用“出去玩”“不回家”等,说明他已经不仅仅是把猫当作一个小动物,而是看作了家里的一个成员,他是多么喜爱这只猫呀。
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正是有了爱,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老舍爷爷喜欢这只猫,猫也喜欢老舍爷爷,同学们喜欢这只猫,猫肯定也喜欢同学们,由此可见“人爱猫,猫亲人”
五、体会写法
老舍爷爷从性格这个角度去写猫,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写法。其他作家是怎样写猫的呢?请大家默读阅读链接中的两个片段,看看这两位作者又是怎样写“猫”的。
师生交流(老舍从性格写猫的古怪;周而复从外貌写猫;夏丏尊从人物对猫的评价侧面写猫。)我们通过比较阅读,知道三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猫,但同样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猫,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六、跃跃欲试、学写“猫”
课文围绕着总起句,展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例子。现在,我们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生写片段点评作品。
板书设计:
15、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猫的古怪。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2012年10月31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诗引路,复习巩固生字。(老师把这一课的生字藏到了一首诗里,相信你一定能正确的读出)猫的性格实在怪,贪玩尽职又很乖; 蹭腿伸脖要抓痒,任凭呼唤不会来; 稿纸踩印小梅花,胆小勇猛与生来; 跌倒撞疼它不哭,花草遭殃人不怪; 宽容怜爱如小孩,生气勃勃真可爱。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老舍爷爷家中的那只小猫。(淘气、天真可爱、生气勃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作者描写大猫椒围绕哪一句话写?(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填空帮助归纳。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帮助理解。
句子一: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重点指导:(1)、老实
(2)、贪玩:任凭……也……用上“任凭……也……”说句子。过渡: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确古怪。它的古怪还体现在哪里? 句子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尽职:屏息凝视,非……不可 品味:屏息凝视 A、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2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90分钟)又是多少秒?(5600)是10秒钟的多少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C、交流感受。
D、师:我们才体验了10秒钟,而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可见猫是多么的——(尽职)。(齐读相应的句子)
过渡:这么贪玩的猫,工作起来却这么尽职,非常古怪!句子三: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品味“丰富多腔”:
师:我们一起来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
a、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生:齐叫“喵——”)
b、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生:齐叫“喵”)
c、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生:齐叫“喵……”)
d、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生:齐叫“喵”)
e、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生:“咕噜咕噜”)
句子四: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过渡:猫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爷爷却非常喜欢它,大家能举些例子来说吗?
3、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在老舍爷爷的心目中也是可爱的。
句子一: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体会“蹭”:蹭是什么意思?蹭出什么?体现什么?(当猫的身体接触到作者的腿时,作者所感觉到的不是猫碰了他,而是猫像一个温柔可亲的小孩在亲昵地蹭着他。由此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啊!)体会“梅花”:梅花指什么? 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
3、大花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难怪老舍爷爷这么喜欢它,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三、总结
1、老舍经过长期细致地观察,写出了《猫》,那么栩栩如生,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猫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爱猫之情再读课文。
2、嚼具体,导方法:老舍着重写出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及小猫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自己对猫的浓浓深情。老舍为什么把猫写得这样具体呢?(喜爱,细观察,抓特点。)
四、拓展:有个同学也想在家里养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是脏脚印,你们认为妈妈说的对吗?(小猫也好,小狗也好,这些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我们应该)
五、作业布置:
1.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给你们说了岳飞精忠报国和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故事,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再学一位大英雄的故事。
2. 生一起读课题。木兰是谁呀?课文中是这样为我们介绍的,(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3. 知道了木兰,让我们再回到课题,这里的“从”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关于“从”字有四个解释:① 跟随;② 顺从;③ 参加;④ 次要的。请你选择。(选③)
选对了!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学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词语最合适的意思。
4. 在理解了“从”字的意思之后,我们再连起来读一遍课题。
5. 据我了解,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都是由男子承担的,不信你们看看,“男”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出示:男)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
6. 是啊,连在农田里出力气干活的都是男子,那么从军打仗这么危险,当然也应该由男子来承担了。而且“男”跟我们学过的“难”是同音字,古人告诉我们男子应该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这才是男子汉。
7. 既然古代只有男子才能去从军,那你现在再看课题,心中还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的?
8. 对呀,怎么花木兰一个女子也去从军呢?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孩呢?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好好地读一读。
二、 检查生字词
1. 我看到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到底读得怎么样呢?今天我在这里摆下了擂台,你们敢挑战吗?
2. 好,说来就来第一关——(出示:出征 征战 征兵 生病 胜利 将士 将军)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A. “征、兵、胜、病、将”是后鼻音。
B. 多音字:“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指名领读、齐读。
2. 第二关——(出示:弟弟 男装 父亲 姑娘)
(轻声)自由读,你发现什么?
3. 这里有一些描写木兰多年征战的词语;
第三关——(出示: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1) 这里也有一个多音字,谁知道?(燕)
(2)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燕京”及表示人姓的一些特定名称中用到。读第四声我们学过了,谁来说说有哪些词语?
(3) 我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4. 第四关——相关的句子你能读好吗?
(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 前四关我们都在练习朗读,这第五关我要换个内容,同学们学习部首查字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字(出示:廷、征、胜、病)的部首吗?一组查一个,比赛看谁查得快。
三、 初读课文、学写生字
1. 经过这四次的挑战,我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已经成功掌握了本课的字词,现在我宣布,你们——胜利了!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吧!
2. 那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再给你们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小组选一人读一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 读了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花木兰女扮男装去从军,那么她是代替谁去的呢?(父亲)
(1) “父”,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2) 父亲为什么不能去从军?(生病)“病”这个字是我们新学的一个部首:病字头。它和哪个部首很像?又有什么区别?自学笔顺。范写:病 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3) 木兰家里难道就没有别的男子了吗?(弟弟)为什么弟弟也不能去?这个字你怎么记?
(4) 生观察后描红、临写。
5. 木兰为了家人,替父从军,一去就是12年。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了解“咏”“山顶”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美观地书写“华、岁、代”。
3.通过观察、朗读, 感受华山的高,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进一步学习感叹句。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发言、认真书写等习惯。
其中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 习惯培养应该贯穿教学始终。
那么,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呢?
一、揭题谈话, 感受华山
1. 课题教学。
一般来说, 教材虽然对一年级没有提出预习的要求, 但事实上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课文都已知道, 有的甚至已经熟读。因此, 教学本课时, 可以直接入题, 引导学生响亮地说出课题。然后老师边板书边指导:
———“咏”是个生字, 要求小朋友会读, 一起读———“咏”。
———“华”也是个生字, 要求会写。“华”上下结构, 上半部分我们在“花”字里见过, 下半部分是个“十”, 一横要写得长长的, 好托住上半部分。
———“山”, 我们早就认识, 第一竖要写得长长的, 就像高高的山峰。
在此, 通过说写同步指导学生, 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起到教学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瞄准目标, 抓住每一个契机进行识字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随机拓展。
“华”是个多音字, 教材中虽然第一次出现, 但学生并不陌生, 可能听过, 如影视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见过, 如商店名、同学名等等。因此, 可以“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为话题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 在交流分享中丰富教学内容, 区分“华山”的“华”与其他语境中的“华”的读音, 并渗透“留心生活就能识字”的学习理念。
3. 经验迁移。
学生也许并不知道华山, 但对于山总会有一些印象, 如图片中见过, 跟随父母爬过, 迁移这一经验对于感受华山的“高”极有帮助。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教学活动进行———
(1) 小朋友知道什么山, 登过吗?高不高呀?
(2) 课文里说到的华山可高了, 近2000米呢。 (可以和学生提到的山或学生生活地的山进行高度比较, 凸显华山之“高”)
4. 学习感叹句。
“啊!华山真高哇!”是文中的句子, 顺势先学, 能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首先, 引导观察。师: (出示图) 看, 这就是华山!小朋友, 如果这时你就站在华山的脚下, 抬头看它, 你会怎么说?然后, 综合学生的回答, 概括成一句话 (即文中的语句) 。最后, 指导朗读。可以想象学生会通过提高音量表示惊奇、赞叹, 但事实上也可以通过收紧声音, 压低音量来表达。因此, 教师有必要通过示范进行引导, 为以后的多元朗读打下基础。
二、认识寇准, 朗读古诗
1. 认识寇准。
“寇准”是一个生词, 与之相关的还有“宋代”和“七岁”两个词语, 顺着上述思路, 可以这样教学:
首先, 出示寇准和先生站在山顶图, 在教师创造的语境中依次学习词语。
华山很高很高,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和先生一起登上了华山, 他是谁呢? (读准词语:寇准) 多大了? (读准词语:七岁) 然后, 通过对话“你们几岁呀?”拉近寇准与学生的距离, 再自然引出词语“宋代”:看来, 寇准和我们差不多大, 不过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 他生活的时代叫——— (读准词语) 宋代。
其次, 通过口头运用及时巩固:哦, 现在我们知道了, 原来这个小孩儿名叫 (寇准) , 那年才 (七岁) , 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 (宋代) 。
上述三个词语当然可以一起学习, 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 笔者还是认为按照顺序、先分后合进行教学效果会好一些。
2. 朗读诗歌。
整首诗需要指导的主要在于读流利, 即读出诗歌的节奏。因此, 可以通过录音 (最好是同龄人的录音) 示范, 加上多种形式的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 还要随机教学“咏”字的意思, 可采用讲解、反问、体会的方式进行。如:像寇准那样用诗来赞美华山, 就叫“咏”。讲清楚后, 随即反问:“咏”就是——— (启发学生回答) 。然后顺势引导齐读:让我们像寇准那样一起“咏华山”。
三、朗读课文, 学习新词
1. 指导读正确
(1)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当然有多种方法, 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的示范。在组织听读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如:轻轻地打开课文, 拿好书, 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我们都知道好习惯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那怎么培养呢?笔者认定六个字:反复抓, 抓反复。
(2) 组织练读。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 指导他们用横线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多加练习, 直至读准为止。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环节要留足时间, 因为朗读能力只有在自我的朗读实践中才能形成。
(3) 检查反馈。重点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与理解。教学怎么展开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对生字词进行加工, 分散处理, 不能一股脑儿呈现, 其次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符合课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如下:
(1) 学习三个与“山”有关的词语———山顶、山腰间、山路
首先, 利用汉语拼音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纠正方言语调。
然后,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一座山, 指名把词卡贴到相应的位置, 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最后, 适度拓展。如:山最高的地方叫“山顶”, 那么房子最高的地方叫——— (“房顶”) , 树木最高的地方叫——— (“树顶”) , 人最高的地方叫——— (“头顶”)
(2) 采用“登词语山”的方式学习下列词语———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爬上山顶、情不自禁、吟诵、称赞。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词语的顺序与课文叙述的顺序一致, 顺势朗读, 在指导读正确的同时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采用“登词语山”的方式学习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此时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 即指名领读词语, 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领读正确, 其他学生跟读;读错了, 给予纠正。
2. 指导读流利
(1) 组织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至少读两遍, 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反馈检查。在这一环节中除了“称赞” (这是文中的生词, 教师在语言中反复运用, 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以外, 要侧重于长句朗读的指导。
如“古时候, 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一句, 可以采用先理解句意, 再标注分隔号的方式进行———
(1) 指名读, 与学生对话:听出来了吗?这位小朋友 (或老师) 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是谁“跟先生去登华山”呢? (有个小孩儿) “有个小孩儿”干什么去呢? (跟先生去登华山) 是一个人去的吗? (跟先生去的)
(2) 给句子标注分隔号:古时候, 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
(3) 读法小结:如果, 在这些地方能注意适当停顿的话, 别人就能听得懂你读的意思了。
事实证明, 采用上述方式指导朗读, 能将语义理解和技巧传授融为一体,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感受句子成分, 建立句子概念, 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引导探究, 指导写字
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 鼓励学生通过书写, 观察、探究字形特点和书写关键, 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识字效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写字能力只有在写字实践中才能形成, 教师的讲解必须精当, 应极力避免写字指导对话多、学生动笔书写的机会少的不良现象。本环节的教学过程设计大致如下:
1. 用词卡出示生字———华、岁、代, 引导学生认读1遍。
2. 要求学生看书, 观察字形, 自学笔顺, 在书上描红。
3. 以“谁来教老师写字”为话题组织学生逐字交流。在交流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随机范写, 并择要讲述。如写“岁”, 教师可以边写边讲:“岁”, 上下结构, 先写山字头, 起笔在竖中线上, 山字头要写得扁扁的, 因为它很谦让, 为下面的半个“多”留出地方。
4. 在《习字册》上练写。同时出示从教材的“习惯篇”中截取的学生认真书写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对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播放古曲, 营造静心书写的情境。
综上所述, 本设计意在突出两个关键词———务本、求实。所谓“务本”, 是指以课标、教材的要求以及第一课时的任务为本, 不超越、不降低, 定准目标, 简化头绪, 教学过程一以贯之,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当然, 这样说, 并不是要走回封闭课堂、以本为本的老路, 而是强调要凸显核心目标, 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例子说明作者喜欢他描写的猫。
2、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 呼唤 抓痒 遭殃 责打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至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找,试用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 又又。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又是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读出来。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课堂,鼓励背诵
1、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这大花猫真(古怪),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同桌合作。
四、回读全文,感受喜爱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让我们难以忘记。究其实,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的猫,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描画。
3、交流后,朗读文句。
五、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写一段旁白,抓住特点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大猫 古怪 胆小 勇猛
猫
(可爱)
顽皮
坚强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猫教学设计(1、2课时)06-26
17《猫》教学设计(2课时)10-28
猫教案第一课时10-08
鸟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6-26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4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7-24
《心声》第一课时教学实录10-03
《原电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08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17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