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凯旋门建筑赏析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巴黎凯旋门建筑赏析(共4篇)

巴黎凯旋门建筑赏析 篇1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小说的发表,使雨果名扬四海。雨果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观了法王路易十一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

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塑造的一个个人物,都是那么独特,具有十五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都可以用“奇异”两个字来概括。推选丑大王的狂欢节,奇迹宫丐帮的夜生活,落魄诗人格兰古瓦的摔罐成亲,聋子法官开庭制造冤案,敲钟人飞身救美女,行刑场上母女重逢又死别,卡希魔多的复仇与殉情,这些场面,虽不如丐帮攻打圣母院那样壮观,但是同样奇异,有的也同样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小说体现了雨果“美且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人物背景

伽西莫多是法国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一号主人公。这部小说,有的版本翻译为《钟楼怪人》,“怪人”指的就是他。《巴黎圣母院》问世于1831年,是作家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敲钟怪人和卖艺女郎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以及国王的专横。雨果曾自我评价说:“这是15世纪巴黎的一幅图画”。

主要故事

劫持美少女伽西莫多第一次出场,是在一个热闹喧嚣的狂欢集会上。因为长得太丑,他被人们一致选为“愚人王”。集会结束的那个晚上,他受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唆使,意图劫持美丽的卖艺女郎爱斯梅拉达。危急时分,国王弓箭手队的队长弗比斯赶来,救下了爱斯梅拉达。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事情败露后,伽西莫多被判在广场上当众接受鞭刑。皮鞭像雨点一样落到在他身上,他焦渴难耐,用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道:“给水喝!”却招来人们的嘲笑和石块。这时,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出于同情,主动走上前喂他水喝。伽西莫多被感动了,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泪珠。

推下副主教伽西莫多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但爱斯梅拉达爱的是相貌英俊的花花公子弗比斯;伽西莫多同样爱着从小收养自己的义父克洛德,但克洛德却是个道貌岸然的神甫,垂涎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霸占不成,便与法庭合谋,编织“女巫”“杀人犯”的罪名,在广场上绞死了爱斯梅拉达。目睹这幕惨剧的伽西莫多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把把正在得意狂笑的副主教推下了钟楼。

抱着心上人殉情几年后,人们在石头地窖里发现了两具抱在一起的尸骸。从那独特的形状上,人们不难判断,那就是敲钟人伽西莫多和他所无比挚爱的少女爱斯梅拉达。

形象分析

作为世界文学长廊里最丑的人物,伽西莫多却有着一颗无比善良、真诚的心。他爱慕爱斯梅拉达,但完全不同于副主教的占有欲,也不同于弗比斯的逢场作戏,他对爱斯梅拉达怀着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的爱。为了救爱斯梅拉达,他不惜赴汤蹈火,与自己的恩人作对,最后出于正义和愤怒,甚至把副主教推下了钟楼。他抱着爱斯梅拉达殉情的举动,让他人性中可贵的善与对爱情的执著得到了最好地展现。

赏析

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主要运用了“美丑对照”的手法。这段选文也有集中:首先是伽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相貌的对比:作者通过围观人们的反应,“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从侧面证明了伽西莫多面目之丑陋、可怕。

巴黎凯旋门建筑赏析 篇2

战争使柏林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城市中70%的建筑和街区被炮火摧毁。战后柏林的重建是矛盾并充满活力的,有的是大规模新建,有见缝插针式的缝补,也有的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柏林新建建筑对城市形态的遵从关系,在柏林的大多数区域的建设中都得到了体现。很多居住办公与商业设施在一条街道上能够和谐共处,得益于对街区建筑尺度与建筑语言的尊重。

一、柏林的城市更新原则

战后柏林的城市更新中,有两个控制性原则对柏林的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是“批判性重建”原则,另一个是“城市建筑实施”原则。“批判性重建”“旨在鼓励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而不是过于简单化地强调两者之间的对立。它只是在鼓励城市的单独元素(建筑、街区、街道、广场)自由、甚至一定程度上自由发展的同时,根据城市的历史和场所精神所形成的秩序结合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来”⑵。“批判性重建”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柏林历史上形成的道路格局和限定街道空间的立面应该得到尊重并尽可能重建;2.建筑形象以古典的‘柏林式建筑’为主,其檐口线脚的高度为22m,屋顶高度不超过30m;3.建筑用地以街块为单位,凡是报批的规划都必须预留20%以上为住宅用地”⑶。

“批判性重建”原则影响到了柏林的城市新面貌。本文分析的巴黎广场的城市更新就是在这个原则下实施的。

二、巴黎广场的历史溯源

巴黎广场(Pariser Platz)是柏林市中心的著名广场,1790年建成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勃兰登堡门就位于广场西面。巴黎广场同时也是柏林汇集政治历史文化类公共建筑、具有象征意义的菩提树下大街的西端。

最初广场周边的建筑一直作为高级住宅使用,大多是德国天才的皇家建筑师和艺术家申克尔和其学生的作品。20世纪开始,建筑用途渐渐多样化,二战以前,巴黎广场成为柏林最宏伟的广场,周边的建筑有美国和法国大使馆,最好的旅馆(阿德隆大酒店)、艺术学院,以及一些公寓和写字楼等希腊古典复兴风格建筑。二战使巴黎广场毁于空袭和炮击,广场周边唯一残存的建筑物就是勃兰登堡门,后被东西柏林政府所修复。战后,又由于柏林墙的修建,巴黎广场被完全荒废,直至两德统一。

三、巴黎广场的重建

1990年柏林重新统一后政界达成广泛的共识,巴黎广场应该重新成为精美的城市空间,大使馆要迁回,旅馆和艺术学院要恢复,要鼓励有声望的商号在广场周围兴建。在“批判性重建”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德国都市规划局多次评估与设计竞赛,广场重建的形式与风格逐渐清晰:以重现以前广场的型态,包括建筑的高度、体量,各建筑连接的方式,以及由此围合出的广场空间,来还原巴黎广场的历史原貌。同时不排除广场上个别建筑可以使用合乎时代特点的现代建筑形式,以创造出活泼的广场空间。规划细则中提及,屋檐高度必须达到22米,要尽可能广泛地使用石质表层。

作为柏林最具象征意义的广场,巴黎广场的重建吸引了大批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前来投标。大师们面对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严格的设计规范,用各自的建筑语言对历史环境做出了不同的诠释。

巴黎广场宫

作为巴黎广场历史性建筑当代重建的一部分,这座建筑无论从形体组合还是立面形式、材质、细部等都体现出对原新古典主义建筑文脉的尊重。建筑空间关系遵从柏林式建筑的内院式布局,建筑形体上分成三部分以及位于转角处拔高二层作为塔楼,从中都可以看出设计师对此处原有建筑的尊重。建筑主体五层,底层商业部分的柱廊占一层半高度,五层局部后退,在让出的四层檐口处配合铁制栏杆以强调,虽然没有直接的横向线条划分,仍然能看出建筑师对古典三段式的隐喻。沿埃伯特大街,不仅建筑四五两层的檐口高度恰好对应于勃兰登堡门上部罗马式女儿墙的上下两条水平线高度,建筑立面的开窗节奏和窗洞高宽比也是与勃兰登堡门6个多立克柱的排列韵律有明显的参照关系。建筑花岗岩的基座和外覆砂岩板的材质更好的体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窗台板的设计和塔楼局部外挑铁制阳台的设计再次勾起人们对历史性建筑的回忆。建筑内院的立面沿用外立面形式,不过相应增大了窗洞尺度,更多的阳光使内院显的多了些亲切。

“设计生成于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以期恢复城市原有的空间尺度。”这是设计师伯恩哈德·温克对他自己设计原则的概括,而巴黎广场宫的设计正是他句话的完美体现。

德雷斯顿银行

紧邻巴黎广场宫的德雷斯顿银行由冯·格康赢得了设计竞赛。设计师重拾了申克尔新古典主义的设计手法,使用了方形和圆形的形体组合。方形的建筑体中间减去了一个直径31米的圆柱体,形成的圆形中庭不仅有效解决了由于进深过大带来的室内采光问题,同时还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公共空间。中庭设置了一部独立的螺旋楼梯和两部电梯可以直接到达每层,自然光线透过玻璃顶盖沿着走廊可以一直到达建筑的首层,中庭成为了人们最爱在休息时驻足的场所。德雷斯顿银行与巴黎广场宫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同样的顶部处理手法和相同的檐口高度。同样是顶层立面后退,底层高度拉高至一层半的位置,包括接近的立面开窗节奏和尺度,都可以看出设计师对历史环境的清晰反映。空间关系和立面构图上对历史环境的尊重并不影响每个建筑独特各性的表达,细部设计上面,设计师使用了淡赭石色砂岩墙面,并设计成明显的水平向分割缝,配合古铜色窗框和可调节的遮阳构件,以及顶层青铜色板材立面,底层有错缝的灰绿色花岗岩基座,都体现出浑厚凝重的柏林式建筑风格和精确严谨的普鲁士民族风格。

1|今天的巴黎广场

2|1900年巴黎广场

3|1931年巴黎广场

法国大使馆

使馆的建设用地是一个被建筑围合的“L”形空地,西边与德雷斯顿银行相接,东边与一栋8层的商住混合大楼相邻。法国建筑大师包赞巴克在建筑空间关系处理上再次表达了对柏林式建筑内院式布局的尊重,使馆以两个院落组织起“8”字形的建筑平面。在面向广场的南立面的设计中,包赞巴克将法式的浪漫注入新古典主义的端庄中,对柏林“批判性重建”的原则做了一番新的诠释。使馆的檐口线比西边紧邻的德雷斯顿银行檐口略低,立面构图清晰重现了三段式,同样是第五层建筑形体后退,不同的是首层用灰色水平向细纹花岗岩基座与中间层白色粉刷墙面明显区分。为区分立面的三个层次,设计师在开窗的形式和尺度上也颇费了翻心思。首层使用水平向窄小条窗,中间层开二层高的窗洞,并且不对称的窗洞背后隐现出成规则模数的窗框,窗洞与窗框的水平向控制线分别与两旁的建筑窗洞对应。更有意思的是,局部楔形的窗垛使得立面多了不少活泼与浪漫,使人联想起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上窗洞的处理手法,再次让人感受到法式的浪漫。在使馆与东边8层高商住楼交接处的处理上,包赞巴克用深色的玻璃体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看上去既是一个整体,又完成了虚实过渡,法国大使馆的立面被称为是“严整而温柔的”。建筑内部面向庭院的立面处理则摆脱了规划原则的束缚,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法。庭院四周的界面反复使用垂直与水平,实墙与玻璃,石材与木格栅的对比,使整个建筑庭院内部充满了丰富的层次。

4|巴黎广场平面广场配置图来源:《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P97

设计师在空间关系以及立面形式处理中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环境的尊重,作为使馆建筑,同时也体现出了自己民族的性格特点。

DZ银行

这是一栋外表冷峻内心火热的建筑。面对窄面宽长进深的用地条件,设计师盖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院落式布局的空间形式。设计任务要求此建筑作为银行与居住用途,盖里将银行部分五层位于建筑面向巴黎广场一侧,住宅部分十层位于背向广场的另一侧。建筑沿广场立面为了与周边建筑协调,沿用了同一道檐口线,同样也是顶层后退。设计师盖里在这个立面采用了极简主义的设计手法,严谨规整的网格式立面构图,纯粹的梁柱系统一目了然。主体墙面使用土黄色的砂岩,梁柱系统之间仅有的玻璃被安排在退后约半米处。宽柱扁梁、柱与柱间距的比例以及阳光下柱侧面形成的投影,这些无不隐喻着勃兰登堡门的形式。DZ银行的另一面,在摆脱了广场建筑规范的束缚下,盖里发挥他独有的想象,创造出他标志性的流动的建筑立面。而建筑内部,设计师以一个造型优美的曲面玻璃屋顶和一个标志性的雕塑感极强的演讲厅释放了他在心中积蓄以久的热情。

当狂放不羁的解构主义大师盖里遇见巴黎广场新古典主义的庄重时,他也深知如何处理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

艺术学院

与DZ银行紧邻的是德国新现代主义大师贝尼施设计重建的艺术学院。该艺术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期,原先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毁于战火。也许是为了体现艺术学院本身的艺术气质和大胆创新的艺术精神,贝尼施实施的重建方案是巴黎广场上众多重建方案中最前卫的。同样的檐口线以及同样的院落式布局,设计师采用对比的手法,面向广场的立面上使用大面积的玻璃。通过对照新旧建筑立面,明显可以看出新建筑立面是从旧艺术学院的立面中发展出来的,取其立面构图比例、控制线与开窗尺度等,使用在新立面上。玻璃的透明性代替了旧立面石材的厚重,不仅能让广场上的人们直接看到建筑物内部的艺术展品与中庭花园,还隐喻着当代的艺术学院对其历史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源于传统但并不囿于传统的大胆创新是对艺术学院重建最好的诠释。与巴黎广场众多建筑的设计手法类似,新现代主义大师贝尼施在艺术学院的设计中也倾向于内化,严谨稳重的外表下,内部空间则丰富多彩,既有不同材质的对比,也有公共空间中不同建筑元素的冲突形成的戏剧化的空间效果。

5|巴黎广场宫来源:《Das Palais am Pariser Platz》P97

6|巴黎广场宫来源:《Das Palais am Pariser Platz》P70

7|法国大使馆

8|法国大使馆院落来源:《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和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P100

9|德雷斯顿银行

10|德雷斯顿银行

四、巴黎广场的重建给我们的启示

细数参与巴黎广场重建的建筑师,无论是注重建筑与城市形态融合的伯恩哈德·温克,还是坚持“简洁、独特、多样统一与秩序”的冯·格康,无论是法国新现代主义大师包赞巴克,又或是解构主义大师盖里,以及德国新现代主义大师贝尼施,他们以往的作品可以说是风格各异,可是当面对巴黎广场上他们设计的建筑时,分明能感受到设计师对历史环境的尊重。

对历史环境的尊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建建筑的空间关系是否符合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尺度,即空间关系上的尊重;二是新建建筑与历史环境之间是否有视觉连续性,即视觉形式上的尊重。几个建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合院式布局,但在体现视觉连续性上却用了不同的手法。视觉连续性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其一,建筑尺度上相近的比例关系:如相近的建筑体量,相近的层高(包括檐口高度),近似的窗墙比,以及近似的材质尺度;其二:相同的视觉母题可以形成视觉的连续性,如底层柱廊的形式(包括对柱廊的隐喻)表达了对勃兰登堡门的呼应,水平向重复的开窗,较厚的窗垛以形成深的投影,相似的檐口形式,相似的饰面材质与色彩,这些都是对原有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立面的呼应。

不一定每栋建筑都具备所有的视觉母题,但都能从中找到二三。也有正是因为相近的比例关系和相同的视觉母题,才使这些建筑与历史环境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从而使新建筑融入历史环境中。既便是采用对比手法的艺术学院的设计,也能从中找到明显相近的比例关系和相同的视觉母题。

然而新的建筑形式尊重现存着的历史环境并不意味着牺牲其独特性格。对不同视觉母题的强调,局部建构关系的独特处理,以及精美的细部设计都展现了每个建筑独有的性格特征。

11-13|DZ银行

14|1933年艺术学院来源:www.commons.wikimedia.org

15|今天的艺术学院

16|艺术学院庭院

参考文献

⑴刘云、高德宏.愈合与发展——新时期柏林城市建筑形态扫描.时代建筑,2002/1,57

⑵王群.再访柏林.建筑师(89),1999,90-106

⑶张尚杰、刘丛红.得失交织的当代柏林城市建设.新建筑,2006/2,38

[1].沈祉杏.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大师系列.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和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美)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4].Bernhard Winking.Architecture and the City.Birkhauser Publishers,1999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之音乐赏析 篇3

关键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音乐;赏析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7-01

一、别具一格的音乐素材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音乐剧“的最重要的创作原则便是将旋律之美发挥到极致,唯其如此,才能使音乐剧藉着音乐的翅膀得以致远,得以腾飞”。 与传统音乐剧强调美声唱法不同,作曲者把流行音乐因素载入到《巴黎圣母院》的基本音乐架构中,在强烈的摇滚旋律的包装之下,其乐曲具有震慑人心的魅力。《巴黎圣母院》的音乐素材来源于:

(一)城市歌谣曲。

城市歌谣曲“香颂”(chanson)在法文中其实就是“歌曲“的意思,唯美的曲调、抒情与叙事兼备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法国文化和语言中特有的细腻和精致。如剧中的名曲《美人》、艾丝梅拉达唱的《菲比斯》、百合唱的《我十四岁的年华全都给你》,以及艾丝梅拉达和百合二人的重唱《他灿烂如太阳》,都属于香颂。

(二)吉普赛音乐。

吉普赛音乐在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剧中的吉普赛人来自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第一幕中艾丝美拉达诉说身世的《吉普赛人》(有人翻译为《波希米亚人》),不仅有西班牙佛拉门哥音乐的基调,还有印度的西塔尔琴的音色。再如第一幕中的《艾斯美拉达,你明了》是吉普赛首领克洛潘演唱的,其中的那种较为尖锐的变化音旋律则是来自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这种音调在剧中还常用来刻画紧张和不祥的场景,如菲比斯在去“爱之谷”的路上与神甫对唱的《那人是谁》。这些充分体现了吉普赛音乐的表现力。

(三)教堂音乐。

教堂音乐元素也在剧中塑造戏剧环境,且常以背景伴唱的方式出现。如艾丝美拉达第一幕中的《圣母颂》、神甫在第二幕中的独白《遇见你之前我是个幸福的人》。教堂音乐在剧中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其中作用不容忽视。

除以上的基调性音乐元素外,在剧中的对话场面和神甫角色中还使用了少量的宣叙性唱腔,如第一幕中菲比斯于神甫在“爱之谷”。

二、丰富多彩的音乐旋律

音乐是音乐剧之体、之形,之外貌,音乐剧需要把旋律美完全展现出来,才能使剧作内涵得以充分的诠释。《巴黎圣母院》的旋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二是音乐音调高低的不同。

传统音乐剧重视美声唱法,而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却把流行音乐植入其中,这使其音乐风格多样化。第一幕《吉普赛人》中,以吉普赛音乐的方式诉说着爱斯梅拉达的身世,此段吉普赛音乐,既有西班牙的风格,又有西亚的色彩。这些音乐元素在其它地方也有所展现,如加西莫多的一些唱段。这种音乐展现了此剧的异域风采。另外,还有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如第一幕中《爱斯梅拉达,你明了》其中较为尖锐的音乐。这种尖锐的声音配合快速的节奏,为音乐剧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第二,香颂歌谣的使用平添了法国文化细腻精致的情调。香颂是法国流行音乐的一种,它把唯美的曲调、浪漫的抒情与大胆的叙事相结合。本剧中爱斯梅拉达唱的《菲比斯》、《他灿烂太阳》都属于这种艺术。还有教堂音乐元素的加入,也为音乐剧平添了欧洲异域风情。这在音乐剧中虽不多见,并且也不是主要的形式,甚至更多的是背景伴唱,但是它的点染就为音乐剧增加了色彩。这样多风格浑然一体的音乐剧,尤如七种色彩构成的阳光,让《巴黎圣母院》的旋律更加丰富,更加优美,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音调高低的不同,为音乐剧增添了旋律美。在《巴黎圣母院》的原著中,作者开篇介绍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在音乐剧中通过诗人甘果瓦的吟诵,把观众带入到了情境之中。此时,剧作以简单的吉他和弦琶音做为伴奏。刚开始的部分,其语调平直;随着情感的迸发,调音与音域节节高升,至演唱时,又突然扬起,正当高声吸引人时,语音又缓缓下降,每个乐句好像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在此过程中,音乐每反复一次,高昂激越的情绪就会再一次扬起。音乐剧就是在这种音调的高高低低中引入剧情。

音乐剧的序曲,尤其是音乐的情感营造了悲剧的气氛,这与小说中原著描写巴黎圣母院的情形相似。小说中巴黎圣母院高耸入云,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刻着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ANKH(宿命)。小说以这种隐喻的方式告诉观众,故事结局是悲剧。音乐剧则以音乐的节奏和诗人吟唱与之暗合。暗示在命运面前,人类终将无能为力,暗示在那个时代,在宗教思想的束缚下,即使是人类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爱与美都只能以悲剧而结束。

三、高度的社会思想性

音乐剧之所以取代了“轻歌剧”,是因为音乐剧更直接、更新颖的表现现实生活。音乐通俗流畅但不乏高度思想性,脚本也富有高度艺术性和戏剧性。《巴黎圣母院》改编于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具有高度的社会思想性,剧情深刻反映了封建主义制度的腐朽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多元的音乐素材具有浓厚的民间韵味,法国的“香颂”、“吉普赛音乐”、“教堂音乐”等凝结了高度的音乐思想,运用于剧中,充分的表现出戏剧魅力。音乐的思想性与戏剧思维达到完美的契合。

音乐剧也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来强化悲剧效果。鲁迅说“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唯有“一个人遭遇不应该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爱斯梅拉达作为美的化身,却是非常的纯真,她把法比逢场作戏的感情当作真正的爱情。当音乐剧中爱斯梅拉达以优美的旋律表明自己对法比的无限深情时,观众内心也为这种情感所感动,同时也为女主人公的未来而担忧。此时,我们既为她的悲剧行为而同情,也为她不应有此劫难而怜悯恐惧。女主人公的真、善、美与社会现实的假、恶、丑形成了强烈对比,其悲剧性也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法]雨果:《巴黎圣母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陶辛:《〈巴黎圣母院〉音乐解读》,《歌剧艺术》,2003年第1期。

[3]张前、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巴黎凯旋门建筑赏析 篇4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左三)、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左四)、潘冀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潘冀(左二)、台达董事长海英俊(右二)、台达基金会执行长郭珊珊(左一)、台达发言人周志宏(右一)出席台达记者会,呼吁社会各界一起加入减碳行动。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先生在今(15)日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本次有机会在北京清华大学重现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深感荣幸。大陆“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以及“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5%的节能目标。因应后巴黎时代的减排大趋势,企业也应责无旁贷。台达自2006年起以绿色建筑作为自建厂办或社会捐建的设计依据,让建筑转型成为减缓与调适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可以通过本次展出,推广好的理念及具体可行的节能做法。今后也将继续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机构合作,从绿色建筑人才培育、支持节能建筑项目落地等面向深入参与绿色建筑推广,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表示,台达将继续从绿色建筑人才培育、支持节能建筑项目落地等面向深入参与绿色建筑推广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通过节能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善尽国际义务,同时也是促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而推行绿色建筑则是实施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中国尚处于建筑节能的发展阶段,在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方面,绿色建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的引导、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育、以及建筑师们和开发商们的共同努力。尤其在人才培育方面,已连续举办十年的“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学校、住宅等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台达董事长海英俊指出,台达会继续通过“产品节能、工厂节能、兴建并推广绿色建筑”三个面向来回应大众对气候变化的忧虑

台达董事長海英俊先生表示,《巴黎协定》后已有超过177国承诺齐心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内。台达会继续通过“产品节能、工厂节能、兴建并推广绿色建筑”三个面向来回应大众对气候变化的忧虑。去年台达已发布企业自主承诺减碳的新目标,在过去五年(2009-2014)用电密集度 (度电/百万美元产值)下降50%的基础上,以2014年为基准,到2020年要再减少30%,管理范围扩大到全球厂区、办公大楼与数据中心。

“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总策划、台达基金会执行长郭珊珊女士表示,从巴黎大皇宫到北京清华园,台达绿色建筑展跨越地域,向公众诠释“筑回自然”的绿色建筑理念。本次展览将人文、环保与建筑相结合,展示亮点包含:以吴冠中先生绘画中“粉墙黛瓦”元素为设计灵感的“垂直村落”吴江低碳住宅、以传统“夯土墙”为特色的青海农牧民低能耗住房项目、以及体现台达创办人兴建绿建筑嘉惠学子初衷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书法作品等。这些丰富的展品将具体展现绿色建筑应用在城市住宅、农村建筑及洁净校园内的实际案例,吸引各方更多关注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携手共创智能绿生活。

上一篇:寒冬里的暖流作文下一篇:短新闻两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