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外公清明节作文(共10篇)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著名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后世流传的画像把他的神韵表现得栩栩如生:他的眼睛既温和,又流露着坚毅的目光;脸略显方正,扁鼻子和带有胡须的嘴端正地摆在上面;头发已稍显花白,但精神抖擞,俨然一个朴实、和蔼、忠厚的老人形象。
他少时家里贫穷,没有纸,他就用笔蘸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也许正是这样的刻苦勤奋,再加上天资聪颖,才造就了他那样顽强不屈,刚正不阿的品格,以及高超的书法技术吧。
他的书法端正如宝塔,秀丽如兰花,又并无矫揉造作之态,看起来和谐自然、沉稳大方,像是一座座大山立在篇幅之上,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包罗万象的感觉。
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他的字好,却不知道他为人的品行也是清正廉洁,誓死不屈,可谓“字绝人更绝”。在安禄山发动叛变时,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迅速联络了兄弟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合兵二十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公元784年,李希烈叛乱,他自告奋勇去劝降,却被李希烈抓住,关押在一座小庙里,但他始终不肯屈服,还对着李希烈破口大骂,终于激怒了李希烈,英勇牺牲了。得知他的死讯,三军将士无不痛哭。直到半年后,叛乱平定,他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
颜真卿的牺牲,是轰轰烈烈的,面对强敌,他视死如归,用一身的傲骨,保留了唐朝的尊严,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唐朝的人民,他的精神,代表了整个唐朝的精神,说他是“大唐风骨”丝毫不为过。
清晨,起床望见升起的太阳,远处的山峰,不仅感慨万千。农历四月初二,这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外公慢一点,我跟不上您了,呜呜呜。”幼儿园时,每逢外公接我回家,我都会因为步子太小而跟不上。
“外公,教教我这个字怎么读!”一年级时,遇到不会的家庭作业我都会找外公。那个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陪我,而外公就成了我的`天使,无处不在。
“外公,我们出去散步吧!”二年级时,我的速度已经跟得上外公了,再也不怕被外公甩了!以至于每天晚上一有空就拉着外公去散步,这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进步”。
“这个是什么字啊?”我凑过来看了看,“是‘真’啊!外公您去配副老花眼镜吧,这么大个字都都看不清楚。”外公不乐意了,说:“花那些钱干嘛?你会不就行了?”我愣了愣,外公,似乎老了。回忆过去,外公是我的天使。但现在,满头白发似乎成了岁月留在外公身上的印记。他依然坐在马扎(广东这边的类似摇椅的一种凳子)上细细地阅报。鼻子竟然有点酸。
“咳咳咳,咳咳咳!”听着沙哑大声的咳嗽声,我把止咳糖浆递了过去。“出去走走吧。”外公无力的说了句。望着轮椅上瘦得骨瘦如柴的外公,可恶的化疗把外公摧残成什么样了!“化疗这么难受,您去休息休息吧……”话没说完,外公摆了摆手:“无所谓。”“那好吧,就出去转转吧。”问题就出现在“转”和“走”的区别上。汽车稍微多一点的马路我都不敢带外公过。
转了几圈,外公觉得无聊便回去了。
五年级时,因为六年级即将到来,学校要在六年级分配尖子班。外公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重点初中,以后再考重点高中,到大学。
去年疫情,外公终究没能跨过这一步离我们而去。现在的我即将面临毕业季,学校成绩也很好,只要接下来的日子努力学习,重点初中是十拿九稳。
节忆奶奶
转眼你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对你的思念由浓到淡,由淡到慢慢忘却。期间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晓。
那年的正月初二我回去看你,你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犹如风中的油灯,随时可能熄灭,我却固执的喂你水饺吃,喂你牛奶喝,给你打点滴补充能量,并决绝的以为你还是很会像以往一样慢慢就好起来了。正月初八我要上班了,到你的床头和你道别,我无语,你却安慰我说回去吧,我没事,会好的,但说着说着就有泪滴落在你的被褥上,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多年后当我再次想起你的眼泪和临别的不舍,禁不住潸然泪下。其实你心里很清楚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只是你不想让我带着牵挂上路,所以你选择了带着遗憾离去。
正月十八,早上起来心口没有由来的痛,下午父亲打来电话说你刚刚落气了,突然我就明白心口痛是因为你的离去,急急的赶回家中,望着躺在大红棺木中的你,慈祥、安宁,就像刚刚睡着,让人不忍打扰,只是你再也不能起来叫着我的乳名,再也不会给我做我喜欢的腊肉炖粉条,再也不会在夕阳的余辉中等着我的归去,再也不会为我的爱女烘干打湿的衣裤…轻抚着你冰冷的面颊,为你整理好凌乱的白发,一如每次回家我都会给你做的常规课,仿佛你不曾离去。
之后是悲伤,守灵,是追悼,是送葬,你的葬礼庞大而又气派,在方圆十里首屈一指,只是你静静的躺在棺木中,默默接受者每个前来吊唁的人的膜拜,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热烈与尊重,再也不会和我们亲却的打招呼,再也不会为儿孙们的相聚忙前忙后,当你的棺木重重合上,由专业的人闭棺,然后由八大金刚抬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当你大红的棺木缓缓落入大地,当你的棺木被厚厚的尘土覆盖的哪一刹那,我才明白你是真的离我而去了,一去不回,背后再也没有了你殷殷的目光,再也没有了那个被我叫着奶奶的人。于是我远离了热闹的送葬的队伍,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参加完你的葬礼回到宜昌,独自坐在电脑前,很想为你写点什么,只是手指在键盘上起起落落,心中却被泪水淹没,写不出半个文字,听着一曲《离别》,歌曲如排山倒海将我掩埋,在随后的无声的夜里,我泪流满面,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和你相处的点点滴滴,回想起夏夜的星空下你的蒲扇为我送凉驱蚊,回想起你85岁到宜昌一口气爬上8楼没有丝毫的喘息,回想起你这一生,回想起自己一直为了所谓的理想泊在他乡,为了所谓名利挣扎生存,却不曾想过多在你健在时抽空回去多陪陪你。黑暗中我任凭泪水纵横,却不曾抬手一撷。因了曾祖父的开明,加之家道殷实,你有过一段颇为快乐的童年时光,你7岁被送去读私塾,学堂里就你们姐妹三是女孩子,儿时在夏夜的星空下,你时常给我讲述那段光辉岁月,你一袭旗袍,一匹白马闯学堂,令很多纨绔子弟都刮目相看,曾祖父特别反对女孩裹脚,所以只要曾祖父一到家,就帮你把脚上缠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白布给谢了,当然背后传来的是曾祖母的一片责骂声,所以你虽是旧时女子,但有一双不大不小的脚,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领着一群孩子,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东躲西藏,躲了日本鬼子又躲国民军,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忙了田间地头又忙锅碗瓢盆,硬是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丰衣足食,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让你迈过旧社会步入新社会。享受你们那代人不曾享受过的幸福时光。你像一个小女人一样洗衣做饭、喂猪把狗,转头又像一个庄稼汉一样插秧割谷、耕田犁地,你永不停歇,你永不疲倦,仿佛永远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昨夜那场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晚,今天早晨空气中还弥漫着湿润的味道,妈妈说,今天要去泗洲禅寺祭拜下她的祖母,我的“老太”。
虽然我出生的时候,“老太”已经过世了,但从妈妈的口中我能感觉到,她是一个能干而又勤劳的老人。
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听妈妈讲起我的“老太”来。我“老太”的母亲生了9个小孩,其他的都因病去世,只留了她们姐妹三人,她的父亲是个酒鬼加暴脾气,姐姐又是个老好人,所以,年少的“老太”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照顾父亲、姐妹的重担就落在了“老太”的身上。也就是那个时候,“老太”练就了一身好本领,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老太”在操心,插秧种田,在地里是一把好手;刺绣女工,在家里是一把能手。逢年过节的衣服,都是“老太”在制作,就连供奉在观音娘娘庙里的披风、金莲都是由“老太”制作完成;谁家有个白事、喜事,带头帮忙的也总是“老太”……
妈妈指着照片跟我说,你看,这个瘦瘦高高的老人就是“老太”。我望着照片上的“老太”,这个慈祥善良的老人,她坐在椅子上,在拣竹匾里的豆子,穿了一件黑色的毛衣背心,头上还系了蓝色的毛巾,腰间系了蓝色的围裙,典型的农村老人的样子。一条方巾搭在她肩上,藏青色的裤子一尘不染,脚上的黑棉鞋上打了补丁,足以见得,我的“老太”是多么的朴素。岁月的皱纹爬上了她的脸和双手,但是她却还是那么个精致的老太太。
在悼念抗日英雄的同时,有谁可否知道,还有一些人在新社会的今天,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奋不顾身的跳入滚滚激流中,去救落水的同胞,为了挽救他人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是英雄之举,他们就是英雄。
还有那为了他人的健康,而毫不吝啬的献出自己的鲜血的人他们也应称为英雄。还有的人,为了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在自己临死时,献出了他们的眼角膜,使失明的人见到了蓝天见到了太阳,他们应该称为英雄,他们就是英雄。更有那为了医学的发达,在自己临亡时而献身医学研究的临亡人,他们不计名利,只为了医学研究而把自己的躯体献身医学。他们的大义之举,也是英雄的作风,他们就是英雄。他们是我们的先行者,是英雄,作为生者,我们都应该记住这些英雄,不能忘记他们,这是民族魂!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作为后人,都应永远的缅怀他们,以他们为榜样,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楷模,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加倍努力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都能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为了我们的同胞,做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做的,包括自己的身体。唯其如此,才能让这些高贵的灵魂真正安息!
父亲在信中说,盲爷在农历二十号那天病故了。这是我离开家到省城求学以来听到最惊天的消息。盲爷,那个看着我长大的盲爷,竟然离我而去了。我躺在床上,不知觉两眼的泪水纵下。父亲说,盲爷亡故前没有任何的征兆,母亲去了一次爷爷家,盲爷还说很想我,还说梦里梦到过我呢。我已读不下去了,眼睛变得很模糊……
自从我能记事起,盲爷的眼睛就已经看不清了。盲爷与我的外公是亲兄弟,因为眼睛看不见,一直跟着外公一起生活。我曾经问过外公关于盲爷眼睛为何看不清什物的由头,外公并没有告诉过我,外婆更不清楚。村子里与盲爷年纪相仿的老人也没有人能说得清。后来还是父亲告诉我“实际”的原因。那次我与表弟去河里游水,从河里上到岸上时我们发现表弟的脚上粘着一条长长的水蛭,吓得表弟哭闹不止。父亲在这个时候告诉我盲爷的眼睛是被水蛭弄瞎的,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下河玩水了。现在想起,父亲告诉我们的“实际”并不是真实,而是吓唬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子罢了。
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一年,我便出生了。我的出生对于父母而言喜忧过半。喜的是得了一子,忧的是父母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光景落在别人的后面。好在我的父母是同一个村庄的,不能下田干活的盲爷成了我的“保姆”。父母每天下田时将我抱到外公家,塞到盲爷的怀里。我是盲爷的怀里长大,表弟和表妹还有我的两个妹妹也都是盲爷的怀里长大。陕甘两地的人把“哄”小孩子称之为“搞摸”,于是我们都喜欢叫盲爷为“搞爷”,意思为“搞摸我们长大的爷爷”。
那时,躺在盲爷温暖的怀里,听着盲爷给我们唱道一首又一首的童谣。我以前会很多童谣,都是从盲爷那时学会的,只不过时间久了,大多已经遗忘开了,至今只记得童谣里的片言碎语:
打花花手,卖凉酒。凉酒高,闪闪腰。腰里别了个黄连刀。割黄草,喂皇马。把皇马喂的壮壮的,老娘骑上告状去。告的撒状,告的扁担状。扁担不会担水,一担一个鸡嘴。鸡嘴不会掏辣辣,一掏一个瞎妈妈。瞎妈妈不会养娃娃,一养一个瞎大大。瞎大大不会耕地,一耕一个大冷屁。
娃娃乖,睡觉觉。睡着醒来要馍馍,馍馍哪,猫吃了。猫哪,上山了。山哪,雪盖了。雪哪,消水了。水哪,和泥了。泥哪,漫墙了。墙哪,……
这些西北地区流传甚广的童谣,在盲爷苍老的声音下伴着我成长,从他的怀里挣脱了开来。我摸着壁墙行走时,表弟又被塞到了盲爷的怀里。一直到我了上初中,原本想我们兄妹们长大了,盲爷就会轻松一点,至少我们是不会讨搅他了。可没有想到的是,嫁了人的表姐这时候把她的孩子又塞到了盲爷的怀里。盲爷笑着对她说:“我抱大了你,抱大了你们兄弟姐妹,现在又要抱你们的孩子了。嘿嘿,这孩子跟你们小时候一样调皮。”盲爷笑着,笑得很开心。
没有我们在他身边吵闹的日子,盲爷说他的生活只能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盲爷说:“被你们吵习惯了,白天晚上都是一个人,觉得失去了很多。”
我离开家乡要到外地求学,盲爷说要送送我。他的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外公外婆的反对:“你连咱家的院子都没有离开过,别去了。”盲爷拉着我的手,我感觉到他的手在颤抖,温暖而光滑的手像是捧着我至宝一样慢慢地抚摸着我的脸庞,好像要把我的脸刻在他的脑海里一般。
第一次放假回家,盲爷嘱咐我母亲让我一回家就到我外公家看看他,他说他太想念我了。
那是我和盲爷第一次分开那么久。而我那时见到盲爷时发现他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了,胡须也是花白的。盲爷的胡须短而刚劲,记忆中盲爷总是用他那钢针般的短须“扎”我们的.脸与脖颈,我们总会用稚嫩的小手边推着盲爷的下巴边嘻嘻呵呵地笑着。
盲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的听力却非常惊人。我们兄妹在一起时,时常捏着自己的鼻子或者捂着嘴发着声让盲爷猜猜是哪一个。不管我们怎么“伪装”,总是骗不了盲爷的耳朵。盲爷说:“你们是我抱大的,你们发什么样的声音我都能分得清。”
我们慢慢地长大,而盲爷却渐渐变老。我时常看到盲爷在严寒的冬天穿着一件羊皮大袄,躬着身拐着他那根永不离于的拐杖,独自摸索着到了牛圈——那个人畜合一房间。那时日子过得紧,外公在牛圈里给盲爷设了一蹲火炕。盲爷吃完饭替外婆洗了锅碗,自己烧了火炕就独自睡去了。听外公说,盲爷半夜还会起身给他房间里的牲口们加夜草呢。
那天,盲爷睡在半夜感觉到火炕有点冷,下了炕给牲口添了夜草,推开房门到了烧火炕的地方,蹲下身子往火炕里加了点麦秸,顺手摸到了火柴盒,轻轻抽开盒子,取出一只火柴,摸着火柴头,捏着火柴要划起来。然而,火柴并没有划着,盲爷失望地“唉”了一声。谁也不会想去,那一声却是盲爷离开人世的最后的叹息。
外公天还没有亮要去山下挑水,走到院子里才发现盲爷依旧蹲在火炕填柴的地方。外公叫了一声盲爷的名字,盲爷一动不动。外公跑到盲爷的身边,发现盲爷早已咽了气。
记忆里的清明,是少不了鸡蛋的。每年的清明,母亲已经早早的煮好了鸡蛋,并且用红色或者绿色的染料把鸡蛋染好。这一天似乎成了孩子们的节日,耐不住性子的我胡乱的吃几口饭,然后迫不及待的抓起几个染好颜色还带着丝丝余温的鸡蛋,往外跑去。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几个鸡蛋,只不过是大小不一,颜色不同而已。两人一组,手持鸡蛋开始“杠”了起来。“杠”是临沂地区的.方言字,读四声,大致是普通话里碰和抵合在一起的意思。“杠鸡蛋”说起来很简单,两个人都拿着鸡蛋尖的一头,然后用力的“杠”。一下、两下,谁的鸡蛋先破了,谁就输了。赢了的趾高气扬了起来,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输了的则就躲到一边,嘴里还不忘说一句:我还有更厉害的。三两下把鸡蛋皮剥掉,吸一下流出的鼻涕,即使是脏兮兮的手指在雪白的鸡蛋清上印出了黑黑的手印也不在意,几口吃完鸡蛋,顾不得细细的咀嚼下咽,手里拿出新鸡蛋,嘴里含糊不清的喊道:我来了。如果这一天还要上学的话,那也没关系,课间的十分钟就足够了。
记忆里的清明,是少不了杨柳枝的。父亲早早的把柳枝或者松枝插在门的两侧。这个风俗是如何来的,父亲也解释不了,只知道这是从老辈子上传下来的风俗而已,这不是年幼的我们所关心的,我们更关心谁的柳哨更响。做柳哨最好的材料当然是柳枝了,杨树枝也可以,榆树枝也好,最不济的就是松枝了。做好的柳哨三五公分长最好,再长一些也行,如果太长的话就不好了,吹起来太累。柳哨只能吹出:“卟、卟、卟???”的单调声音,小伙伴们在一起比的就是谁的柳哨吹得更响。有时候,几个人排成一队,一边走,一边吹,那一刻的我们似乎吹的不是柳哨,而是在演奏贝多芬、肖邦或者莫扎特的作品。
纤纤细柳一如既往地在空中飘扬,又似在向我诉说着些什么。往昔回忆不禁涌上心头……——题记
又到清明扫墓时。天气晴好,路边的柳树茁壮生长着,柳条随微风的轻抚而恣意摇曳着,像是在张望着远方的故人,等待着他们的归来。我走去折下几根细条,扎成一捧,紧握在手中,寄寓进我的思念,便一道跟随家人的脚步来到了太公的墓前。
太公的墓碑上早已积了许多灰,我们将其仔细掸去后开始上香。烟雾弥漫间,我出了神。不觉间,思绪回到了十几年前,太公还在世的时候。我对于太公的样貌的记忆向来是模糊不清的——有时隐约中好像看到了他的样子,可当我想要抓住的那一瞬间,那记忆就如同一场梦一样说醒就醒,一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印象里的有些话、有些事却是时间所永远无法抹去的。
脑海中,太公总爱躺在他家大院子里的那一张铺着柔软毛毯的睡椅上,随身体的律动上上下下地轻晃年迈的身子,自得其乐。午后的风能吹散他梳的整齐的头发,但怎么也吹不散他坚定如一的视线。他最喜欢用那种极富宠爱的神情,像看自己的孩子一般望着院门口的那棵柳树,仿佛早已成了一种甩不掉的习惯,甚至是嗜好。
四岁时的`我经常在太公的院子里乱跑乱跳,累了就坐在太公身旁的小凳子上。每一次太公都会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笑眯眯地问我“孩子,你看那棵柳树长得怎么样?”而我也总不厌其烦地竖起我的大拇指回答道“好!特别好!”只见太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也跟着不明所以地傻呵呵地笑。
想当年太公是镇子上出了名的好老师,桃李满园,亦是才华横溢的大书法家,因此逢年过节的时候,大院子里、屋子里边站满了人。记忆犹新的是太公曾和他的学生们坐在房间里叙旧时,他说着,他爱柳树是因为柳条能寄寓着自己与故人间的深情厚谊,经久不衰。说罢,他的学生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当时年幼的我心想:这句话一定说的很棒。于是尚且记着这番话,心里却一头雾水,然而直至今日我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仅不过一年的时间,太公便与世长辞了。杨柳依依,它们在风中依然挺拔,可这身姿中又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想必是在思念远方的故人吧……
许久许久,我才从那个长长的梦中醒来。站在太公的墓前,我愿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与祈祷,希望太公在那个远方的世界里依旧安康幸福。临走前,我回眸一望,那捧细条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伤心的时候总能想起你,不是因为你的存在只剩下对我的安慰,而是,有些事,不想说出来让家人担心,我这样说不是不关心你,只是……感觉告诉你不会有人多口杂,祸从口出。
又快清明节了,想你了。
每想起你,又赶紧促使自己忘记,因为每次想起你,就想起爷爷,奶奶。白发送走黑发凄凉的场景,你一走了之,之剩我们空伤悲。
到现在,对你的离开还释怀不了,常认为那是一场梦,是一场醒来可以吓出一身冷汗的噩梦。可我多希望这是一场梦。醒来的也好,没醒来的也好。只要是梦,可,现实是终究逃离不了的现实,躲进自己心中最底层的小窝,宅起内心……
想起你,心还是生生地痛。
看不到的希望应该就是绝望吧。可我们绝望还参杂了渺茫……
很多人问过我:“人为什么活着?”
我敷衍地回答:“人活着就是为了阐述一个活着的过程。”我一直为我的这句话骄傲,这句话搪塞了很多人,但,却始终搪塞不了我自己。
突然想起了许嵩的《清明雨上》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你最爱的歌是什么呢?
《梁祝》算吗?
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可我从未做到……
清明,伴着纷纷的小雨,如期而至,我也欲断魂。压抑在心中的情绪又徒增了一丝遗重,越来越爱听伤感的曲子了,凉的发怵,却依然爱不释手,到底有多纠结……
每年的清明都没有今年伤怀,徒增的伤感溢在心头,抹不去,只是在阴霾里更加沉痛,更加难忍。
清明已逝,正如逝去的人,不着痕迹却留下带不走的回忆。
我原来很怕这种心情,很怕死寂,现在我可以很勇敢地面对了,面对这一切,没什么可怕的,因为那是你现在的家,你是就算折翼也是洁白无暇的天使,有你在,我怕什么呢?你会保护我,我知道。
再见,再也不见。
说不出口的话,当初也没说,可为什么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所有的所有,铭心……
说,可为什么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上山的时候,山林淹没了小路。爸爸和叔叔挥舞着斧头给我们开辟小路。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太公的坟前,爸爸发现周围长满了野草,就对妈妈和婶婶说:你们去把野草给拔了吧。我和表妹问爸爸,为什么要拔掉野草呢?爸爸回答,因为祭祖的时候要烧火,所以要把野草给清理干净,这样才不会发生火灾。
我和表妹点点头,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妈妈和婶婶拔野草,爸爸和叔叔清理旁边的树叶。我和表妹你一把我一把地开始捡干树枝比赛,看谁捡得多,最后我们都各自背了一大捆回来。
终于可以开始祭拜了,我和妹妹开心地拍起了手掌。爸爸用打火机把干树枝点着,拿了一团纸放在火上,让火烧得更旺,接着我拿着一支香凑近火堆,香瞬间冒起了烟。把香高举在头顶,跪在太公坟前,拜三拜,把香插在土里之后,我又双手合十,喃喃地说:请求太公保佑我年年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天天好运。
等到香烧完,确认火全都熄灭后,准备回家了。我有些依依不舍,但我带回了一点纪念品。是什么呢?我们每年清明节的晚上我们会采一种草药,把草药用水泡三分钟,再拿草药水洗澡,特别舒服。
【忆外公清明节作文】推荐阅读:
清明祭扫忆亲人作文12-28
我的外公作文350字 我想对外公说05-30
“地球”外公作文07-05
外公外婆作文10-17
外公作文500字09-21
无法忘记的外公作文07-07
外公走了作文07-09
思念外公的作文高中11-14
我外公的少年故事作文06-01
怀念外公的优秀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