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习实践报告(精选8篇)
——司法局实习报告
刘艳飞
一、实习目的1、将政法行政理论与政法行政实践相结合,巩固与检验所学专业知识。
2、熟悉司法行政日常工作,掌握司法局工作职责和工作特点。
3、熟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实际操作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
4、实践司法局法律宣传、基层指导、安置帮教等其他基本业务。
5、对基层社区矫正工作有切实的认识,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意见或前瞻性预测。
6、适应社会工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法律工作观念,完成对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二、实习内容简述及经验总结
(一)实习单位简述
我所在是实习单位是滦平县司法局,其局机关单位由以下科室构成:办公室、政治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管理股、法
制宣传股、法律服务管理股、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基层工作指导股。
我被安排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管理股工作,同时由于各科室的实际工作需要也接触到了法律宣传股和基层工作指导股的相关工作。
(二)司法行政日常工作
发文 整档 报表 写材料(《先进事迹材料》《学习型领导队伍心得体会》)电话公务 打印复印传真等
(三)社区矫正工作
首先了解明确了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职能
基本情况摸底工作
新办法实施后经手的矫正人员
社区矫正流程实践 法院送达案例一例 司法所接出案例五例
(四)法律宣传工作
“六五”普法宣传活动,4月14日多部门联合宣传 发放宣传册页 现场法律咨询
(五)下乡走访协助基层工作
走访滦平镇和中兴街道办事处司法所 基础设施布设 档案归建管理 座谈探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为建立试点打基础
三、实习心得体会
1、政法行政理论和政法行政实践的结合在校期间我们系统的学习了法律基础知识和司法行政事务的理论知识,对政法行政理论有了全面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司法行政事务的理论知识在此次实习中成为我工作的基石,同时实践工作也加深了我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修正了我从前存在的认识偏差。
例如在“社区矫正实务”课程中贯穿课程始终的就是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其中不仅包括工作步骤还涉及到衔接单位和工作时限及其文件手续实效等,许多复杂的细节,看似难记易混。当我实际参与了社区矫正工作后,一步步接触
2、树立法律工作观念,完成角色转变
以人为本,以法为据,立场公正,四、我的意见和思考
(一)对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意见
1、新的《社区矫正管理办法》的实施及培训
2、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问题的意见
3、(二)关于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思考
1、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责权对等的思考
法定工作范畴及职责权限
(1)有管理职责没有执法权力造成执法力弱,管理难
(2)有警告权却没有处罚权衔接协调单位多造成处罚滞后 奖惩制度较难执行发展中的2、关于基层政法队伍年轻化建设的思考
社区矫正是年轻人的练兵场
(1)、必要性 社会发展 电子办公
(2)、迫切性 犯罪年轻化 中青年罪犯多是80年后
(3)、政法干警和社会志愿者力量同步发展
(三)基层社区矫正工作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统一体
总之,此次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践工作令我领悟颇多,受益匪浅。通过实习、实践我不仅对即将从事的司法行政工作有了切实的认知,并初步积累了工作经验,还对自我司法工作者的角色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关键词:司法改革 现状 构思
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发展始终受之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裹胁。历史上我国虽然进行了二次法制的转型,但其成效却不那么的尽如人意,第三次法制转型现在仍然在进行当中,其道路复杂而且曲折。且不说现在的法律制度是否完善,就从如今的司法实践中就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司法改革刻不容缓,需要通过立法设计、理念更新、强化监督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予以完善。
一、中国司法改革的历程
中国传统的司法程序深深地打上了政府组织结构及其政务职能管理模式的烙印。在中国传统社会,首先,"每一个国家机关都有一些司法性职权,现实了诸权合一的体制性特点"显示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甚至立法权的合一,这就充分体现了传统司法职能分离的有限性;其次,由于"一切权利都集中于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决定了司法权的集权化,这就充分体现了传统司法缺乏独立性;第三,"历代法律与法治皆以刑法为重点,司法机关的设置、诉讼原则的确定、诉讼制度的完善无不以刑法顺畅实施为中心",这充分体现了传统司法功能的单一性;第四,"无法司法现象普遍存在,司法官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司法大致呈现出从革命司法、政治司法到和谐司法的发展脉络,从司法民主化到司法职业化的进步轨迹,从司法行政化到司法独立化演变路径。
在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时期,新的中国政府废除了国民党政府的"伪法统",当时的决策者既没有也不愿意继承古代中国法律制度,也废止了前政权的所有法律原则,进而也否定了在形式上通过引进西方法律制度业已建立起来的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传统。
二、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
纵所周知,我国司法实践并不是这么的如人意,面对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集体等交织利益的相互影响,我国的司法实践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一)立法设计上的不协调
司法独立从人文主义时期开始就已经成为不证自明的制约权力和制衡权力的一个原则,而我国却并不存在纯粹的司法独立现象。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实际上法院在人、财、物方面受制于同级政府,其结果影響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并且,检察院行使侦查权、批准逮捕权、控诉权等行政职能却被称为司法机关,容易造成人们对司法的误解。其次,我国《宪法》第127条第二款规定: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实行案件请示制度。据此在司法实践中,下级主审法官常常会与上级法官交换意见或向其事先请示,结果使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最后,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官的审判既受审判委员会的制约,又受法官选任制度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的制约,容易使法官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性和良知审理案件,不能实现应有的独立和公平。
(二)理论在实践中缺失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大量制定,各部门法的理论和原则、细则都在不断的完善;很多法官通过学习法律也有了扎实的知识功底,但是在实践中面对复杂的案件时却往往不能解决纠纷,特别是在法律深入较浅的乡村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首先,是法律知识没有得到普及和深入人心,还是以传统的文化司法观念去处理纠纷,其次,法律理论虽然存在,却与实践的距离相隔甚远,两者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我们只注重书面制度的创建,学习西方的理论体制,而忽略了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法律思维的断裂或地方性知识的断裂。
(三)法官的素质偏低,组织管理不健全
我国法院目前采用的是"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而地方人事管理部门配备的法官不注重专业性,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进入法院的法官不能适应严格执法的需要。尽管1995年《法官法》明确规定担任法官必须具有大学教育背景,但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人仍可以进入法院担任法官,使得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长期延续,导致了法官在审理和判决案件时对法律的理解以及采纳的标准的混乱不堪。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当事人金钱的贿赂,很多法官经不起诱惑,收人钱财,徇私枉法,放纵犯罪,使很多案件的受害人得不到保护,罪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腐败现象十分的严重。
三、浅谈司法改革的构思
司法实践是我国第三次法制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检验我国法制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司法改革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固步自封。本人认为,司法改革的继续推进,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构思:
(一)继续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权利、义务意识根植于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提倡促进法制思想的转变,而成效似乎不那么的尽如人意。因此,思想的转变仍需继续提倡,加强普法教育,促进宣传法制,以实际行动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扎实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人们的权利、义务观,让人们切实的感受到权利的保护。
(二)完善法官管理制度,提升法官的整体素质
健全法官管理制度,以确保对法官滥权的制约。具体而言,一要完善法官选拔制度,把好入关口。必须经过专业的法学教育和取得司法资格之后才能进入法官系统,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基层工作经验才能正式的独立的审判案件或进入中级、高级法院。二要取消法官等级制度。法院系统只有审级的不同,不应该以法官官衔的高低来判断案件结果的准确性。三要确立法官职务保障制度。如法官任期法定化、法官高薪制等,同时确立法官职务行为受保护制以及明确的法官惩戒制度,为法官独立审判提供保障,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当然,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的历练并引导自己通过合法、正当的程序作出公正的判决。
(三)合理使用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我们保障法官合理公平的使用法律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新闻舆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闻舆论运用得好就能使案件及时发现和处理,若运用得不好则会干扰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我们要把握监督的尺度。首先,我们要在立法上明确规定新闻舆论的权利、义务范围;其次新闻舆论监督在使用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报道,不能危言耸听,不能有民族或情绪色彩,保障法官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而不是受舆论的压力被迫的使用某一个不相关的法律。
总而言之,司法改革任重而道远,从改变、更新司法观念开始,确立科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制理念,使静态的司法与动态的司法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完善法官管理制度、提高法官的素质,做到制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法治的基础上,确立个体最基本的是非、正义观念,实现司法的公正。
参考文献:
[1]梁治平.寻找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2]龙宗智,李长青.论司法独立和司法受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5.
[3]波斯那.超越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4.
[4]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J].2009.8.
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品,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该小说的创作延续了60年之久,凝结了歌德一生的思想结晶和艺术探索的智慧,为德国和世界文学立起了一座丰碑。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故事梗概如下: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打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凭借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及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谱写了一部灵魂发展史和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浮士德》是现代哲学的诗,又是诗的现代哲学。它艺术地表达出来的新世界观、人生观,是歌德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其中的“浮士德精神”更是给人巨大的启示与力量。
《浮士德》是由两个赌赛和五种追求构成的。《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强烈地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过他寻求真理的五个阶段的生活历程而进行展示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描写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形象。他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有强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满现实社会,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真美”的世界。第二阶段主要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开始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剧的冲突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第三阶段描写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迁就退避。他在封建宫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败。仍然尽心竭力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服务,实际上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可能有所建树,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阶段,描写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复活于现代。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就这样宣告破灭了。最后阶段描写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走出书斋是浮士德实践意识的朦胧觉醒。上天把人放在生动的自然里,他却背弃自然。周围是烟尘与霉气,甘愿与人骸和兽骨为伴。“纯粹的精神生活并不
能使人认识真理,灰色的是一切理论,绿色是生活的黄金树”。经过这种反思,浮士德决心摆脱僵死知识的束缚,投入时代的激流,找到自己愿为之献身的事业:凡是赋予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我内心体味参详,我的精神抓住至高至深的东西不放,将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心上,于是小我便扩展成全人类的大我,最后我也和全人类一起消亡。
投入生活生活就难免经历磨难。但经过所有的失败后,他不断的重新开始,又不断的跌落下去,直到最后又重新抬头。尽管他失去了安宁,在生活中屡反错误,但浮士德没有停留,他向前的渴望超出任何停顿。他超出封闭的一己世界,走向了更高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在完成了自己伟大而艰难的精神探索后,最终达到了“人的幸福只存在与为他人尽力之中”的境界。
在书中浮士德说过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托尔斯泰说:“当苦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你是要做个一飞冲天,寻求真理的勇敢者,还是愿成个在困难前畏畏缩缩,自甘堕落的人呢?”歌德也说过:“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第一部中与玛甘的结合,与魔女的欢会;第二部中与古希腊美女海伦的结合。他在空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顿时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帮助一个皇帝平定了叛乱,得到一片海边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使百姓为他移山填海,变沧海为桑田。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感官的享受和世俗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
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
其次,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且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使自己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
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他的灵魂未被梅菲斯特所带走,而是在上帝的天使带领下进入天堂。这也就代表着善良最终仍然战胜了邪恶与丑陋。
读书笔记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院系:政治学院
整理完搬回家的东西,休息了一两天,就屁颠屁颠地往当地司法局跑。路上想象着与领导的对话情景,如何与领导对话才恰到好处,见习应该怎么做!倘若见习的效果不错的话,自己也算有点小成就,想着想着就到司法局了。
刚到司法局,不由得愣了一下,怎么大门都没有?只见一个巷口两旁各挂陈旧的牌子,临桂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把巷口当成门了?我在巷口左右晃悠,来回看着往前摸索过去。进了巷口,拐弯一出,只见一两层小楼伫立在周围居民房中间,起码有两三十年的房子了吧,略显突兀,怎么司法局居然跟居民房待一起?何况周围的都是高楼围绕?司法局的所处环境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在我的印象中,哪个国家公证单位不是高楼大厦?看着这矮小的房屋,心头不由得一暖,我想这里或许真的能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基层股在二楼,我为期七天的地方。两步并作三步,慢慢来到了二楼,有十几平方米的大厅,粗略摆放着几张桌椅,略显空旷与寂静。正门对面的房间门上写着公证处,门是开着的,里头坐着大概四五十岁的男子,身着朴素的黑色外套,正埋头写着什么。略带紧张地轻叩房门,只见埋头工作的他立即抬头打量着我,似乎我们都彼此愣了一会,接着他笑问我有何贵干。我简略说明了来意,他是知道寒假“彩虹桥”活动的,得知后便热情的接待了我,不急不促地为我倒了一杯开水。或许是他的平易近人,也许是我的自信勇气,我们之间的交谈从简简单单的问候变得彼此攀谈起来。他姓黄,暂且就叫他黄先生吧,在司法局基层股工作了十多年了,最后他将我分配到了法律援助中心。
在法律援助中心,遇到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青年,很快我们便熟路起来,或许“彩虹桥”活动已经很历经很多次了吧,本来还有个律师,只不过是出去跑案子去了。或许就是这个时间段,来的人非常少,基本上没人过来。交谈中得知其称为罗姐,她打趣说她们忙的时候你们不来,现在基本搞定所有事情你们才跑来实习。不过尽管如此,她还是给了我一些事情做的,整理一些过往材料,了解一些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整理资料中度过的,一沓一沓资料,看看里面缺什么就补什么,当然我只是个帮手而已,基本是黄老师搞定的。不过我也看了很多案例,比如析产协议书,当事人李先生(甲方,这里就不报真实姓名了),梁女士(乙方),李先生(丙方),李女士(丁方),为明确划分四方共有的坐落大妙山村内房屋土地使用权,第一个李先生明确表示将自己所有的产权份额赠与乙方、丙方、丁方共有,由乙方、丙方、丁方自由划分产权,甲方对此绝不后悔。比如财产继承,被继承人唐先生于20xx年11月23日在广西桂林市因病死亡,生前并没有立下遗嘱,继承人肖女士与其子唐先生向本处继承唐先生生前与配偶肖女士的夫妻共同财产。还有委托案件之类的,黄老师边办理公务边解释案例的具体情况。从这些案例当中,或者说案例协议书中的词句了解到,这些词句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态度,人物指代是非常明确的,意思表达也精准确定,不能含糊、模棱两可。以前我也听学校老师说过学法对词句的把握必须到位,一个字的不同也将导致整个协议不同,当时觉得听过了就听过了,感触不深,而今看到这些案件,顿时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或者说实践的地方太多太多。于是,我继续埋头于各类案例当中,汲取自己应该要懂的知识、层面。
除了整理资料,了解情况,我还进行了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其实这两者差不多。不过有些难受的是,很少有人会主张来咨询有关法制知识的。看着繁华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身着各异,阶层分明。史公说,天下熙攘,皆为利往。时过境迁,两千年已过,这个世界依旧如此,想着如何去获取却很少人会想着依法守护。今天这个社会是法制社会,多获取些法制知识对于各类阶层的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实习时间:2011年 7月 4日至 2011年 7月 29日
自 7月份参加实习以来, 我在和平所杨育康所长、李建国副所长 的正确领导下,在祁丽荣同志的帮助下,积极融入集体,俯下身子, 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并制定实习计划, 现就这一段时间的实习进行简要总结。
一、第一阶段(7月 4日-7月 8日了解司法所性质,学习司法所相 关业务及法律知识
司法所的性质: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 是县(市、区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 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政法 机构中, 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 它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 庭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 一级的政法体系,是我国基层司法运行 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 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 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怎样学以致用?检验自己哪里还有不足?怎样提高服务人民的 水平?我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实习的。参加实习以来, 我以查找实习、思想上的不足为重点, 认真分析各方面存在的瑕疵,并加以改进。认 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文章, 学习胡主席的七一讲话精神, 按照要 求写出了心得体会, 对照新时期党员的标准进行了整改。结合今年的 “治庸风暴”活动,我认真学习区政法委领导、局领导在动员会议上 的讲话,进行自查自纠,严格按照指示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 努 力学习《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实务》这本实践性强的参考书,加强马克 思方法论学习,进一步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积极 参加所里的各项活动,对照别人,查找不足, 找到改进方法,在实践 中更好的服务于民。
二、第二阶段(7月 11日-7月 22日开展各项司法工作实习
司法所虽然工作比较琐碎,分担着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 务、宣传等任务, 但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来司法所实习就要树立避免眼高手低的思想, 先从打扫卫生、倒 水、接待来访群众入手,整理台帐开始,学习理论知识切入,一步步 的脚踏实地,虚心的向领导、同志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为将 来服务人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人民调解的法律知识, 人民调解的流程, 认真阅读 了洪山区法院编辑的《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办案手册》和 《司 法行政基层工作实务》 这两本书, 知道了司法确认的重要性和现实意 义, 实质上对我们以后开展司法调解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积极做 好人民调解辅助工作, 做好杨育康所长和李建国所长的帮手, 熟悉相 关业务和技巧, 学习实战方法和经验,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和 完善,为己所用。
二是熟悉社区矫正工作。和平街 20个社区,有社区矫正人员 9名。社区矫正主要指对社区矫正对象即回家服刑的人员(包括 5种罪 犯: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进行监督管 理;我们的工作有: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安排矫正对象的 学习、教育活动;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对矫正对象进行 心理矫正等;定期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活动等。包括每周、每月等 予矫正对象进行电话、直接沟通等。
三是熟悉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分两个部分, 一是宣传 法律常识、开展法治活动。诸如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法治, 举办一些法治宣传漫画, 改进法治宣传手段 等,提高法治宣传水平。二是对外宣传司法行政工作。首先树立服务 司法工作的思想, 抓住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进
行宣传, 让 更多的群众了解司法工作,支持司法工作,树立 ” 司法工作为人民 ” 的良好形象。
三、第三阶段(7月 25日-7月 29日查找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3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在组织的关心, 在同志们的帮助下, 虽然我 的实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也取得了一点成绩, 但是, 与领导的要 求和其他年轻同志们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学习不够扎实。对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都抓的不够深, 不够及时,如对一些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学的不透彻、及时,从一定程 度上还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心理, 学的时候心不在焉, 没有从内心深处 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重要事情来抓。今后, 我要加强学习, 无论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是法律业务知识学习,无论是司法所的档案、文书管理还是电脑、办公自动化技能,我都要学, 以适应新时期司法 行政实习的要求。
二是基层服务经验还不富裕。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虽然在基层实习了一个月,但是,对基层实习经验掌握的还 不够。尤其是对社区的一些民间纠纷排查、调解, 尽管理论上知道该 怎么办,但是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有点吃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 要时时刻刻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 学习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调解 技巧。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应该积极改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以司法工作为己任, 牢记使命,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贡献力量。
四、心得体会 4 一是要把做好群众工作放在首位,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是对年轻干部能力的严峻考验, 也是年轻干部锻炼成长 的重要平台。新时期做好处臵突发事件的工作, 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 为本的原则, 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 自觉履行法 定职责, 积极有效地应对和科学处臵。对年轻干部来说在处臵突发事 件时必须要做到:不能拖、不能瞒、不能乱、科学处臵。
二是要把宣传司法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1980年司法部刚刚重建后不久,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全国司法 行政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报告》 明确指出, 司法行政工作的任务之一是 “组织领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就是政府主导实 施的向公民宣传普及国家基本法律知识, 对公民展开法制教育, 将法 律的功能价值、理性精神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的各项管理事务中, 渗透 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进而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操 守的公共服务活动。其倡导者和组织者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活动的 内容指向国家基本法律知识、法律的功能价值与理性精神, 最终要达 到的目标或效果为“把法律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三是要学好武汉话
话说一个笑话。一湖北人从四川买一头牛回家, 第二天他就拉着 牛去耕地, 可在田里任凭老头怎么大喊大叫, 牛鞭怎么在牛身上打, 5 就是不动。老头急了!这时旁人提示他:“你这牛是从四川买的,他 听不懂湖北话,你要用四川话喊,他才能听得懂的!”。我是河南人,初来武汉,在学校还好一点,都讲普通话,然而到和平街司法所开展 工作,无论是接待的群众,还是走访社区矫正人员,旁边必须得有个 社工翻译,假如社工同志休假了,那可咋办?所以多多虚心请教身边 同志,学说武汉话,更好的融入这座城市,了解她的文化,知道武汉 人的处事方式,对以后人民调解工作应该大有裨益。四是树立服务司法工作的远大理想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理想是明灯,没有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而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熟知王亚民的人都说他是个很有“思想”的检察长,他的“思想”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不该留的钱一分都不能留”
2003年1月,王亚民就任邗江区检察院检察长。他深知接手一个原本就已经是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与接手一个基础差的院相比,工作难度会更大。
因此,如何尽快地引领邗江检察院的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了他刚上任思考的方向。一次,在他下基层调研时,一位多年从事基层领导工作的乡镇党委书记坦率地说出心里话:“不瞒你说,我们基层发生问题时,有时不大想报案,因为报案后,人被抓走、钱被拿走,有时我们还要贴上办案经费。”这句话让王亚民吃惊不小,也成为他破案工作新思路的钥匙。
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王亚民检察长感到,这一问题虽不具有普遍性,但确是发案单位的一块心病。原因主要是,少数干警在执法办案中受利益驱动、个别案件办理质量不高、有的久拖不决引起当事人越级上访等。为此,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全院干警大会上,他明确提出,转变执法理念不仅是说在嘴上,关键落实在行动上。王亚民决定从最难啃的骨头啃起,从反响最大的案件着手,打响转变执法理念的第一枪。
2004年在查处一起企业人员涉嫌挪用公款案中,依法追缴了犯罪嫌疑人挪用长达三年之久的53万元企业货款。当犯罪嫌疑人将15万元支票和38万元现金放在检察院财务室桌上时,该家企业的会计也同时接到了通知,随即从检察院领走了这笔货款。2006年11月27日,王亚民检察长亲自将一笔50万元的涉案款送至扬州某大型国有企业。总经理徐某握着王亚民检察长的手连声说:“非常感谢检察院,这笔钱对我们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呀!扬州的投资环境这么好,扬州检察机关的执法境界这么高,我们感觉放心,有保障。”
如此坚决的返还涉案财物,在办案经费紧张的基层院,难免令有些干警想不通。检察长王亚民认真地强调“发案单位的钱不该留的钱一分都不能留,这是雷打不动的纪律。我们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服务就是为经济建设作贡献。更重要的是我们代表国家执法,处理涉案财物,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检验执法机关是否公正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与社会公信力”。2003年至今,邗江区检察院已累计发回涉案单位各类涉案财物达300多万元,对8起历史遗留的因对涉案财产处理不服的申诉案件作出返还决定,返还申诉人扣押处理不当财产13万余元。
尊重人权,人性化办案
“人权”一词是个时髦而敏感的字眼,而“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真正落实到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王亚民检察长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转变执法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思考和研究探索的层面,要真正将现代执法理念作用于检察执法活动。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权,要人性化办案。”
徐某受贿一案侦查伊始,徐抵触情绪很大,牢骚满腹。王亚民指示反贪局干警不急不恼,认真做其思想工作,并一次次地来到讯问室,与徐某拉家常,讲检察机关办案重证据、重调查的道理,帮他分析形势,告诉他只有坦白从宽这一条路可以走。当得知徐某平时烟瘾很大并且嗜茶如命时,即派人为他买来了香烟和茶叶。在办案的关键时刻,徐的情绪一直处于低落不稳定状态,坐卧不安。王亚民及时为徐某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中徐某儿子告诉父亲:其媳母子平安,添了个7斤重的大胖孙子,并劝父亲赶快把事情说清楚,早点回家和儿孙们团聚。徐某听后痛哭流涕,卸下多日来的思想顾虑和包袱,不仅交代了检察机关初查时已初步掌握的问题,还主动交代了检察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受贿问题。
徐某在法院对其判处缓刑后,感慨地对在场的所有人讲:“坦白从宽这条路我真的走对了。”他在后来给王亚民检察长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我忏悔之际,常常回想起检察官对我法律上的感召、生活上的关心。检察官人性化办案方式至今令我历历在目;在我忏悔之际,常常联想起您的风采。那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既不失令人敬畏的尊严,又有刚柔并济的温情,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对此,《检察日报》也予以报道,由此可见,人性化办案产生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案件本身,对那些仍在犹豫、观望的犯罪嫌疑人无疑产生了正确的导向。
王亚民常说:检察机关不仅要维护正义,同时更要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检察官不但要有一颗正义之心,还要有一颗拳拳的爱心。
公正与效率是我们执法办案的最高境界
“公正与效率是我们执法办案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王亚民强调得最多。而如何真正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公正与效率,王亚民检察长则思考得更多。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简易程序案件检察机关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但司法实践中,“可以不出庭”变成了“基本不出庭”。占基层检察院刑事案件总量约60%的刑事简易程序案件,如果公诉人员不出庭,庭审法官实际集控审两项职能于一身,容易导致控辩审相分离的原则,在庭审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影响了检察机关审判监督职能的正确行使,也不利于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王亚民检察长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率先提出了“简易程序案件集中出庭审理”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大胆尝试。
邗江区院的尝试引起了扬州市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市检察院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先后在两家基层院进行试点。2006年10月,扬州市检察机关简易程序改革现场会在邗江区院召开,扬州市检察院与法院联合出台《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实施办法》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施行。简易程序案件集中审查,集中出庭公诉。这一举措兼顾了刑事司法审判活动的公平与效率,有效地弥补了因公诉人不出庭而导致的法律监督的缺位。《检察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以《江苏扬州简易审程序公诉人须出庭》为题进行了报道,随后,《检察日报》又配发评论员文章,予以积极评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让干警有成就感
由于基层检察院的局限性,基层检察干警在职务职级上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在职级决定待遇的体制下,基层检察干警长期甚至终身处于较低职级上,“动力缺乏”症在所难免。王亚民检察长意识到要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消除“动力缺乏”症,就必须要从人才选拔方式上改革目前的运行模式,要将公平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的任用和人才培养上来,“让基层干警在本职岗位上有成就感。”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人才工作的一种高境界,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则需要观念更新,需要制度创新。在王亚民检察长的主持下,邗江区检察院认真总结前几年干部人事改革的经验,加大了育人、选人、用人的力度和范围。大胆起用新人,破格提拔业务能力强的年轻人进检委会,参与决策议事,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
邗江区院率先提出放开报考法学硕士的限制,鼓励全院干警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能力。2003年至今邗江区检察院连同在读的就有10名同志具有法学硕士学历。
经过几年的培育,只有50多人的邗江区检察院先后有7名同志被上级院或地方党政部门选拔重用。邗江区检察院“出人才”、干部年轻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被传为美谈。而这一切源于王亚民检察长的眼光与胸怀,他是一位站在人才队伍背后的“伯乐”。
老百姓的奖赏是最高的奖赏
几年来,邗江区院在获得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院”荣誉的基础上,先后被省检察院表彰为先进检察院和业务建设示范院,被地方党委表彰为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文明单位。但王亚民检察长最在意的是“支持社区建设先进集体”这块奖牌,因为他是老百姓送的。
在王亚民检察长的倡导下,邗江区院牢固树立起“老百姓的奖赏是最高奖赏”的政绩观;同时,他又提出打击犯罪、推进“法治”建设是政绩;同样,服务百姓、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政绩的观念。
邗江区检察院先后与兰庄、翠岗等小区60户贫困家庭开展结对帮扶献爱心活动,仅去年春节前后,资助的钱物就达2万余元。此外,邗江区检察院还不定期与当地社区结成了“和谐共建”结对单位,积极的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邻里矛盾。社区的居民们无不交口称赞“邗江检察院的检察官,把好事做到了家门口。”
烟花三月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视察翠岗小区时,挥毫写下“和谐社区”四个大字,对包括邗江检察院进社区推进法制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表示赞赏。
四年来,邗江区院在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院”荣誉的基础上,又被省检察院表彰为先进检察院和业务建设示范院,被地方党委表彰为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
基层司法所担负着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是司法所最基本的工作。法治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二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只通过普法教育让公民了解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公民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在实习期间,从工作中接触到的案例了解到基层人民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和法律意识的欠缺,深感普法宣传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实习期间就普法宣传开展了如:3.8妇女节法制讲座、农民工维权法制墙报等实际性的法制宣传工作。面对基层社区堪忧的法律现状,我实习所做的工作显的如此杯水车薪。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居民的法律意识
应该怎么样去培养?经济发展了,法律意识才能上去吗?我们要不要针对居民进行一场思维传播,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去传播法律,这样做作用能有多大我在思考着。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司法工作者的不断努力。5月10日,我们在光霞社区宣传拆迁相关法律政策,其中七户人家打算找法律依据来抵制拆迁,索要高额补偿。宣传人员热情接待,从我区拆迁政策的解释,到历史及地区拆迁政策的比较,再到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再深入到投资回报等,力求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地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法律课,通过二个小时的讲解,使他们认识到我街拆迁政策的人性化,欣然接受拆迁还建方案,工作人员趁热打铁与负责他们拆迁工作的责任人及时联系,第二天就顺利签订了拆迁协议。
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司法所在基层人民调解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依法解决干群矛盾和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调处民间纠纷; 指导村级调委会的工作;解决跨地
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法制宣传教育;解决矛盾纠纷,设立协调方案,调防结合,落实协调措施;承办上级交办的疑难问题,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办事处内。
为了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司法所每个月都会在全办实施定期的矛盾排、调解工作。在实习期间有幸参加了司法所每月一次的定期矛盾排查、调解工作。在对全镇进行的矛盾排查中还参与了人民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基层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拆迁纠纷、婚姻家庭、财产债务、相邻关系等方面。其主在成因在于对法律知识的不了解,往往在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后矛盾纠纷就会得到解决。为此我在想:农村要怎么样的法律?我们送法下乡,送什么法?送《刑法》、《经济法》?送最需要的法——与人民群众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实习还掌握了一定的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首先,法律知识要系统掌握,知识面要广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矛盾纠纷;其次,在调解工作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再着,就是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司法制度,同是也是社会安
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基层人民调解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当事人之间矛盾的升级,最终矛盾演变成犯罪。不但当事人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还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好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对于摆脱司法的繁琐、节省司法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发展好基层人民调解制度的过程中能使群众逐步抛弃“法”即“刑”的观念,接受法律,形成法律意识。
基层纠纷调解组织一般有三级,即:办事处调解中心、社区调解站和专业调解委员会。办事处的司法调解中心是一个多层次,有多个部门(如派出所、计划生育服务站、工商行政管理所、民政办、信访办等)参加的综合体,司法所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对社区调解委员会进行调整、充实,提高调解委员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调解质量等都由司法所指导。
实习期间参加组织村调委会成员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卷宗的归档;对司法所人民调解卷宗进行归档的实际操作。从人民调解卷宗归档工作中了解到基层纠纷的一些特点:一是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纠纷类型的多样化;三是纠纷多因小事引起。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3月5日上午九点 ,张家湾司法所工作人员协同街综治办、土地办相关负责人在长征社区会议室,展开有关武汉东明汽油机厂的拆迁补偿的纠纷协调会。应东明汽油机厂委托代理人的强烈要求,街办事处李高兴书记也亲自到场,参加旁听,见证纠纷的是非曲直。通过几轮的做思想工作,东明汽油机厂的代表和长征社区都认同了我们的观点,暨同意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和拆迁公司进行进一
步的协商,如果双方无法在金额上达成一致,则通过评估公司评估的价值进行补偿。
三、法律咨询
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是怀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法律咨询这方面的工作在实习中遇得比较。只遇到一起有关房屋买卖合同的咨询,这或许和基层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因为公民法律意识的欠缺而对基层法律咨询工作的放松乃至懈怠,相反更因得到加强。在基层没有法律服务所建制的情况下,司法所更应探索如何为群众进行法律服务,帮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在通过公民的切身体验用法律维自己的权益后,才能更加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社区矫正刑释解教工作
安臵帮教工作,是指在工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国家规定期间内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二是对刑期释解教人员予以就业前过渡性安臵工作。
大学生司法局实习报告样本1 我在市南司法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在这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在的办公室主任的帮助下,在经历了几多尴尬和困难下,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并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几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实习期间我经历了由熟悉司法局构成,打印文件,整理文件,整理案卷,整理宣传材料,送达文件和上级指示内容。这些工作是由简单到复杂,不仅是我学习和工作过程,也是实习单位和办公室主任对我前期简单工作的认可,以及能力的肯定。
一、实习单位简介 概括:
市南司法局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山东省司法厅。属于行政机关。省司法厅为其直接上级部门,同时接受山东省XX市政府领导。我在司法局办公室工作,每天由办公室卢主任帮助我安排主要的工作。建制:
办公室、政治处、律师科、公证科、法制宣传科、法律援助办公室,基层工作科、局长办公室以及副局长办公室等。
在中国,司法局是属于行政部门,它与其他的司法部门的职能、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又同律师事务所之类的法律服务机构稍有类似。要了解司法局的职能,首先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谈起。司法部,使全国各地司法局,司法厅的上级机关。下设直属机构和直属机关其,主要职能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法制与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组织全国性的法律考试,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协助司法机关,保障司法独立、公正,以及防治司法腐败等等。和一般司法机关的工作有显著区别。它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我所在的市南司法局的主要工作是:
⒈贯彻执行国家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xx市司法行政工作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具体实施。
2.传达文件,接听其它部门的来电,并积极上报给领导,做好做到。3.除了工作以外,还是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加深理解法律知识条文,学习课外知识,英语等必备语言等。
4.从小事做起,不落下不遗弃,端茶倒水看报纸… 4.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我的实习工作内容
在我实习第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主要从事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文书、材料整理之类的的工作。第二是通知各个部门上级下发的通知内容。我的第一项工作是对司法局的电脑系统的熟悉与运用,这对于我这个刚刚开始实习工作的学生来说还是没有难度的。这项工作的要求是将文件以文本的形式输入电脑,存入局内的统一档案文件夹,看过的并予以审批的字体会变色,方便于领导的使用。系统主要是楼内市机关部门统一使用的系统,所以需要账号密码等。政府文件不是很多,内容还比较少,而且我的打字速度很快,所以,这项工作没有什么难度。当然我的内心也没有包含一种轻视的态度。首先,作为政府文件的存稿。必须在格式和字上没有丝毫的错误,必须怀着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将它完成。其次,作为我实习的第一项工作,必须要将它做好,给实习单位留下好的印象。
进入立秋时节,由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统一下发文件,组织各地方司法局,公安局,在市区,社区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接到市政府的通知以后,XX区司法局内,办公室,法制宣传科的人员开始行动了起来,作为一名实习人员,在卢主任的安排下,我也参与到了这次行动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帮忙打下手。
三、实习总结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通过亲自实践进行宣传活动。是我对大学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和生动的理解,通过理论和实践了结合,更加准确的掌握了法律知识的内涵。这次实习经验并不是能够可以通过学校书本知识就可以掌握到的。在实践中,我领会到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实践应用上的差别。当前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每天都会有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各种政府文件数不胜数,因此只有每一天,每一刻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够在法律这一行业立足脚步,寻求新的成就。
大学生司法局实习报告样本2 暑假期间,我在司法局实习,由于实习的司法所人员配置少,加上司法所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工作对象的不确定和工作对象情绪的不稳定。我的实习工作可谓面面具到,完全融入司法所和所里工作人员一同按他们之前拟定的工作计划做好日常司法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了:普法宣传、指导管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咨询、安置帮教、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 作
基层司法所担负着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是司法所最基本的工作。法治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二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只通过普法教育让公民了解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公民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在实习期间,从工作中接触到案例了解到基层人民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和法律意识的欠缺,深感普法宣传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实习期间就普法宣传开展了如:准备法制讲座的资料、制做各种宣传道具、出法制墙报等实际性的法制宣传工作。面对基层农村堪忧的法律现状,我实习所做的工作显的如此杯水车薪。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农民的法律意识应该怎么样去培养?经济发展了,法律意识才能上去吗?我们要不要针对农民进行一场思维传播,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去传播法律,这样做作用能有多大我在思考着。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司法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二、指导管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基层纠纷调解组织一般有三级,即:镇调解中心、管区调解站和村调解委员会。镇的司法调解中心是一个多层次,有多个部门(如派出所、计划生育服务站、工商行政管理所、民政办、信访办等)参加的综合体,司法所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对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整、充实,提高调解委员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调解质量等都由司法所指导。实习期间参加组织村调委会成员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卷宗的归档;对司法所人民调解卷宗进行归档的实际操作。从人民调解卷宗归档工作中了解到基层纠纷的一些特点:一是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纠纷类型的多样化;三是纠纷多因小事引起。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三、法律咨询
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是怀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法律咨询这方面的工作在实习中遇得比较。只遇到一起有关房屋买卖合同的咨询,这或许和基层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因为公民法律意识的欠缺而对基层法律咨询工作的放松乃至懈怠,相反更因得到加强。在基层没有法律服务所建制的情况下,司法所更应探索如何为群众进行法律服务,帮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在通过公民的切身体验用法律维自己的权益后,才能更加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安置帮教
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国家规定期间内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二是对刑期释解教人员予以就业前过渡性安置工作。实习期间在安置帮教方面主要做了几点工作:一是为全镇的刑释人员建立帮教档案;二是检查落实帮教工作;三是对外出打工刑释人员进行电话考查帮教。
刑释人员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面对生活他们显得比常人更艰辛。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他们谁都不愿被排斥在社会之外,他们的内心其实很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社会的宽容是他们最大的渴望;社会的公平是他们迫切的期待。安置帮教工作正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刑释人员减少他们回归社会障碍。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减少犯罪机率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他们为自己曾经的过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赎清了他们曾经所犯的罪行。在法律面前他们和我们一样平等,我们有何理由排斥他们?
五、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实习报告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司法所在基层人民调解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依法解决干群矛盾和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调处民间纠纷;指导村级调委会的工作;解决跨地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法制宣传教育;解决矛盾纠纷,设立协调方案,调防结合,落实协调措施;承办上级交办的疑难问题,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本乡镇内。为了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司法所每个月都会在全镇实施定期的矛盾排、调解工作。在实习期间有幸参加了司法所每月一次的定期矛盾排查、调解工作。在对全镇进行的矛盾排查中还参与了人民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基层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财产债务、相邻关系等方面。其主在成因在于对法律知识的不了解,往往在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后矛盾纠纷就会得到解决。为此我在想:农村要怎么样 的法律?我们送法下乡,送什么法?送《刑法》、《经济法》?送最需要的法——与人民群众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实习还撑握了一定的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首先,法律知识要系统撑握,知识面要广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矛盾纠纷;其次,在调解工作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再有,就是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司法制度,同是也是社会安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基层人民调解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当事人之间矛盾的升级,最终矛盾演变成犯罪。不但当事人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还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好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对于摆脱司法的繁琐、节省司法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发展好基层人民调解制度的过程中能使群众逐步抛弃“法”即“刑”的观念,接受法律,形成法律意识。通过为期五周的实习了解了司法所的基本工作况。通过实践对法学这门学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法学做为一门人文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更多了主观性、社会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得不考虑人的意识对工作的影响,解决问题时不能单从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入手,需要在自己充分撑握的前提下将法律条文结合法学原理,针对当事人的情况将其通俗化、人性化。在实际的工作中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己撑握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积累了工作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司法所实习中由于工作对象的不不特定性,所要涉及的法律法规多而杂。这就要求拥有渊博的法律知识,对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烂熟于胸。在学习法律法规时单从文字上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并记忆。而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印象的加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注意改进方法。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件事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往往是多方面的。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合理的引用。对于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梳理、合理的引用涉及到法律体系、法律渊源等法理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对此方面的知识、能力做相应的加强。
【司法实习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湖南司法警官学院实习报告10-28
中南大学法学院司法实习报告09-30
司法局实习周记01-12
广东省司法厅律师事务所实习人员管理办法01-05
司法培训心得报告01-10
暑期实习实践报告07-26
实习实践成效报告12-09
气象实习实践报告12-25
暑假实践报告国贸实习11-30
网络实践实习报告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