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共8篇)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乡愁》 内容分析::《乡愁》是一首现代诗,余光中的经典之作,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一组诗歌共同的主题就是爱国思乡之情,要求能领悟诗歌中所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感情。吟诵诗歌,欣赏诗歌是本单元的主要要求。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由于很少接触诗歌,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六大模块,即“导课—介绍作者—朗读吟诵——品味欣赏——拓展迁移总结”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描写思乡之情的名句或图片。
2、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根据课标精神和本课的课型特点,针对中年级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以朗读作为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能力目标:
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教学难点:对诗中四种意想的体会和把握。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放钢琴曲《思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请你把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学生朗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
二、作者简介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读——感乡愁 【提示】:
一读:读诗,吐字清晰
二读:读诗,注意节奏和停顿,体现诗的音乐美。
三读:读诗,注意诗中的重音,读得抑扬顿挫,体现诗的抒情性。提示:重音,指为了表达感情有的要读重些。四读:读诗把韵脚读好,是讲究押韵的。
提示:押韵:诗句中永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押韵。本诗押韵回环往复。1.自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深沉中略带哀伤的,缓慢的。)3.划分诗的节奏。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4、老师作示范朗读。
5、指名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明确:节奏: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重音:能突出对象的特点,能体现中心、突出主题,是段中的关键、句意的重点或情感强烈的地方,如“小小”这一个词应读得很重,它能体现邮票的特点,且“小小”能更衬托出浓浓的乡愁,我在这头语气应提高,后一句应降低以体现思母之情
师:请同学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小组讨论:以第一节为例,划分节奏并标出重读音让学生注意以下地方的正确读法:
(课件展示:)
1)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2)大陆/在那头(“在——那——头”要气流不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小小”)
我/在这头(重读“这”,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以下类推)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窄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浅浅”)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6演示文稿展示朗读诗歌方法)
1)把握朗读基调(语气、语调);
2)讲究朗读节奏;
3)注意朗读重音;
4)调节朗读速度;
5)投入朗读感情(用心去读)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体会到浓浓的乡愁。
四、品——悟乡愁
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幻灯片出示:(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1、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借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呢?作者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生:诗人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不可捉摸的乡愁,小小的承受着不可以言说的愁,更体现了愁的厚重。
生1:思母之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 生2: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2、这些愁具体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背景资料: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老师:作者把这些愁以时间的顺序铺排在一起,我们读来会发现有韵脚的变化,邮票、船票,变为坟墓、海峡,而且时间上后来啊延长,而现在转折,我们会发现,情愫在逐渐的加深,母子之情,夫妻之情,有思念之愁,但是尚可以相见,而丧母则是深沉的阴阳之隔,而大陆则是一种隔开的思念,思念变得厚重。
3、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中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示例:通过联想,演释诗的内容: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4、小结: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乡愁的对应物,收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这些意象,形式上看起来是并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是层层推进的。由乡关之思、怀亲之情、至更为崇高的爱国深情,具有以往乡愁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构思精巧、结构整饬、旋律优美。
5、再次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诵。(三分钟后,师生齐背)
五、拓——思乡愁
《乡愁四韵》[1]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2]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3]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2、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后,我好象也沾上了几分诗情,突然间诗兴大发--师作诗:“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依依的挥手。” 啊!我发现同学们好象也跃跃欲试了!好,你们也来试着表达心中的那份浓情诗意吧!请展示你们的才华吧。(多媒体出示:乡愁是…… 母爱是…… 友谊是……)
六、结束语:
1.通过朗读、补写,我们了解了乡愁,《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七.布置作业:
1、学习《乡愁》的写法,以《童年》为题创作一首小诗。
1. 溶乡愁于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古国故乡故园, 人之所恋, 古今一样, 中外相同。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 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静夜思》, 从40年代的《流亡三部曲》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城谣》, 概括了多少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然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秉承传统主题的基础之上, 又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不露痕迹地融传统于现实, 将个人悲欢、祖国之思、民族之恋融为一体, 寄寓着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祖国之爱, 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华夏子孙的共同感情。具有传统乡愁诗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无法具体可感的情绪, 余光中先生在广远的时空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人生不同的阶段里, 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特殊内涵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 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 恋国之恩等等,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
2. 厚积薄发谱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浓浓乡愁, 既包容了无数的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 又概括了诗人独特而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深刻体验。余光中先生是福建省永春县人, 少年时候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求学。那时候, 让他企盼, 让他魂牵梦绕的只有那贴着一方邮票, 盖着圆戳的母亲的来信。正如他在《梅雨笺》里所写: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一敲/扁扁的心情/就留下了烙印。又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所说:“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余光中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父母迁居香港, 后又去了台湾读书学习, 1956年结婚, 1958年去美国留学, 并任客座教授, 身在异国, 心在家乡, 手里摆弄着那一张窄窄的船票, 怎能不油然而生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和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一样也是一个大孝子。1958年7月母亲去世遗体火化, 那骨灰盒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 薄薄的一层水泥板, 内外相隔比千山万水更遥远, 这是一个孝子的乡愁让他抱恨终天的一方坟墓。正如余光中先生在《招魂的短笛》中所说:“而清明的路上, 母亲啊, 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头发上滴着雨, 母亲啊, 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 母亲啊, 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 他曾说:“要做屈原、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先生中年以后, 渐渐懂得了世事苍桑, 于是雄心消泯, 有了叶落归根的愿望, 故国故园故乡便频频入梦, 然而这一愿望, 迄今尚未实现, 遂将各种愁思寄予那一湾可恼的海峡。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 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次将他浸润。
余光中先生的厚积薄发合成了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3. 巧妙的构思中表现出了跌岩起伏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吸收并传承了我国《诗经》的艺术精华。四个独立小节基本均衡对称, 每小节之内又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 从而使诗在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变化的结构美;每小节里面都有“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等迭词重句, 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叠词、数量词在同一位置的巧妙运用, 既表现出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音乐美, 又使全诗显得低回曲折, 如泣如诉, 恰似一浪接一浪地涌来的波涛, 这恰与作者精心选取的四个抒情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相吻合, 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过程。
关键词:乡愁 情感 民族精神 海峡
乡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因而,古往今来,人们基于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就成为普遍而恒久的主题。余光中《乡愁》所抒发的不仅是个体的内在情感,更蕴涵着亿万中华儿女渴盼两岸统一,和谐团结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因而具有典型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乡愁是一种文化传统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有着一种深沉的精神意识,这种精神意识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沉积,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里,像这些描写乡愁的内容极为丰富,因而可以说《诗经》是乡愁的文化传统之源。这也说明悠久的乡愁文化传统不仅源起于《诗经》,而且在那远古时代里已醞酿成熟。及至屈原《离骚》所表现的去国怀乡的乡愁情怀,则使这种传统由民间百姓的自由抒发而发展到以文人为主导的高雅境界。从此,乡愁成为历代文人赋咏不尽的永恒主题和深蕴内涵的文化传统。
二、乡愁是一种对故土眷恋的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乡愁蕴寓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回忆。俗语云“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故人亲情暧,家乡井水甜。”(周巍峙《跪拜大地》)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甚至人生中孩提时所嬉戏、玩耍的种种情形经历,在人们的大脑里潜意识地存储着丰富的相关信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信息将会被激活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情绪反映。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情感思念或渲泻。“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当困惑苦闷厕身于北魏阵营的陈伯之将军展阅声情并茂的家乡故友来信。家乡那无限熟悉的万千风物历历在目。终于,陈伯之弃暗投明,回归到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梁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跪拜大地,跪拜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情,是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挚爱、一份纯净温馨的眷恋、一份永不褪色的回忆。”(周巍峙《跪拜大地》)因此,乡愁的产生在于人们对故土眷恋的内在情感。
三、乡愁是一种爱国的崇高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国共构的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情感,始终建立在独立、自由的民族、地区以至国家上。就是说,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前提下进行的。这不仅符合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团结统一的精神品格,而且在儒家思想里,修身、治家平天下是人生的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建立和谐、团结的家庭,进而建立和谐统一的民族、国家。屈原闻知郢都失陷后所产生的对故都强烈思念情感并留芳万代,“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門而轸怀兮,甲之鼋吾以行——”(屈原《哀郢》)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无限忠耿于祖国的伟大爱国者。杜甫陷安史叛军中的乡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反映的就是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抒发了守边将士对家乡浓浓的思念情怀,更体现了为捍卫祖国边境安宁而有家归不得的爱国崇高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斗士式的爱国主义诗人,留美期间,他的浓浓乡愁就是一股股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流:“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这种爱国的崇高情怀在他《致吴景超》信里得到证明:“我想你读完这两首诗,当不致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因而,乡愁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崇高情怀。
四、乡愁是一种追求和谐亲情的精神诉求
家乡的美丽可爱在于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美,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伦之美。这种社会人伦关系就是家人、亲戚、朋友的亲情、友情。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中通过想象描写家乡月夜时妻子正在独自忆念长安的情形,表达了作者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时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正因为战乱而致令长别家园,杜甫对家乡亲人的忆念也逾益日深。“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这些,都充分表明,乡愁是一种追求和谐亲情的精神诉求。
五、乡愁是一种幸福的希望与无奈的痛苦交织的情感体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顾名思义,“乡愁”的产生是在远离祖国、家乡的异国他乡背景下精神上的情绪反映。因而,悠悠乡愁,在于人们的情感依归是国家、民族与家乡。从这方面上说,乡愁是幸福的希望,它反映了人们虽身处异域,却时刻关心着祖国、家乡的命运与发展。他们通过想象祖国家乡的美好变化来寄寓丰富的内心情感。“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闻一多《太阳吟》)但是,乡愁又是无奈的痛苦,人在他乡,关河相隔,迢迢万里,要想目睹祖国、家乡的尊容,或是投怀于母亲的怀抱,感受家庭亲情的温馨,却是可望而遥不可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呵,漂泊之年月,/带去我们之嬉笑,痛苦,/独余剩这伤痕。”(李金发《故乡》)这是多么深刻的漂泊异乡的痛苦情感体验!
六、乡愁是一种对海峡统一的热切希望与祝愿的民族精神的情感升华
余光中《乡愁》的实质就是游子与母亲,即台湾与祖国大陆“海峡盈盈一水间”所产生的彼此无法割舍的骨肉关系的缕缕思念情怀——“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1948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家乡居香港,次年赴台,至写作《乡愁》时已足有三十个年头。此际,他必然清楚地记得,十五年前,就在这宝岛台湾上,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思念故乡而哀切痛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于右任《遗愿篇》)其时,痛别祖国母亲多年的他,也时时听到母亲痛楚的呼唤:“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余光中《春天,遂想起》)而现在,罹受三十年的故乡梦牵魂绕痛苦的余光中,在抒发内心的思乡情感时自然表现得强烈而深沉。诗中选取了人生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过去)、老年(现在),同时,选取生活中的四种普通物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构筑痛苦无奈的深沉绵渺意境。从而使诗人在最后喷薄而出的呼喊中把思乡的情感升华为对海峡统一的热切希望与祝愿的民族精神:——“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总之,《乡愁》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它给人以时序的连贯性,也给人以意象内涵的丰富层递感,更给人以民族的历史重任。通过《乡愁》,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诗歌思想“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余光中《白玉苦瓜》序)同时,《乡愁》在形式上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建筑美、音乐美、色彩美)之结构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使得全诗读来回旋往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有效地助成了诗歌内在的哀婉情韵。
参考文献:
[1]钱谷融,吴宏聪主编.现代文学作品选[M].(自考教材)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用具:录音机
一、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一则,要求:解释,典故,造句,抽一人评,再由教师点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三、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四、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教师下去指导顾问)
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
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4.设问(不用马上答):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先请二人(举手)试读(肯定读的不较好),教师以此为例纠下:
讲解:①语速要放缓慢一点;③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
5.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老师作示范朗读。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愁》的内容和思想从思念母亲、妻子上升到对祖**亲的想念,将台湾海峡同胞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 :
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故乡的云》,将学生带入情境。
师: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诗人也就有一千种乡愁情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板书课题:乡愁(余光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卷首语导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料资源、达到课前积累的目的,而且过渡和衔接自然,再用音乐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浓浓的乡愁氛围,缩短认知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作家身影 ①关于作者,由学生介绍。
② 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加深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余光中《乡愁》的印象。同时,在了解作者生平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使学生悠然产生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环节----听读课文:
听读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
听读视频朗读,学生边听边留意:朗读这首诗要把握哪些技巧?
把握技巧:语调:深沉
语速:舒缓
情感:深挚
停顿: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设计意图: 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发现并感知朗诵技巧。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初步体会游子思乡情怀。
第二环节------深情朗读
自由练读:模仿第一小节,练习朗读全诗。
反馈朗读:①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读的一小节(师生评价)
② 指名读全诗
设计意图: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汉语,更是如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人也知对诗歌的学习重在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过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深入诗歌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语言美,并感悟诗歌表现的主题。
第三环节------品味赏析
协作交流:
①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让诗人怅
惘不已,这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巧妙的比喻形象的写法。
2、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
3、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重难点
1、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能力训练点
1、搜集有关表达思乡感情的诗、词、曲或现代散文,体会思乡愁绪。
2、仿照《乡愁》诗中比喻的句式,描写一种事物,表达一种感情。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谈话法
学法设计
朗读、联想,想象;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对比阅读;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
导言:“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
有关作品: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其中乡愁诗也是异彩纷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军*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这种思乡情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多年的当代诗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浅显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认真体会诗的内涵,讨论朗读的技巧。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绪?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学生体会,讨论)
⑵ 每首诗的节奏以及重音如何把握?(学生讨论,试读,体会)
教师提示:要把一首诗歌读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把握、速的调控、情的渗透、节奏的明晰,在对诗歌意象想象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
2、学生选一段展示朗读才艺,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
多媒体显示:
朗诵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语调要深沉、哀婉。
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练读、展示。
四、赏析全诗
老师配乐范读全诗,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思考讨论:
⑴ 全诗以什么为顺序贯穿全诗?
全诗以时空的变化为线索,以个人的经历贯穿全诗。
⑵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有什么深刻含义?
诗人将不可捕捉的抽象的乡愁描写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侯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我可以用家信来寄托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长大后,出外谋生,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我了却对爱人的无尽牵挂;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热泪盼望着团圆!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伟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感情撩人愁思。在故国故园故土中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希望回归,盼望祖国统一的信念同执着难消的乡愁揉和在一起,更加深了诗的艺术感召力。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广度与深度。
⑶ 乡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
⑷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
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5)这首诗在形式上是如何体现诗歌的结构美与音乐美的?
结构美,体现在四节诗,每节四行,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歌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美的旋律上,又加上叠词的运用,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2、拓展延伸讨论:
⑴ 假如当时你的亲人有在台湾的,你的感受如何?
⑵ 假如你是一位台湾同胞,面对香港收复,澳门回归,你会有什么感受?
⑶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你有什么看法?
小结: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犹如一支柔美而满含忧伤的“思乡曲”,也是一曲为祖国,为亲人献上的深情而美丽的恋歌,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沉郁而幽远;运用的语言新奇而朴实;表达的感情强烈而深沉。
五、拓展练习
1、对比阅读:席慕容的《乡愁》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事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
(3)“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举例分析其蕴含的情感。
(2)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什么特点?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仿照本诗的托物寄情的手法,以“母爱”为题,发挥想象,巧设比喻 写一首小诗。
七、板书设计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乡愁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渴望亲人早日团聚
后 来 ——坟墓——母子死别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1 认知凸显观
凸显观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一种基本的语言认知观,是对世界朴素图景进行描写的基本原则[3]。凸显观主要涉及语言中所表达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是人类主观认知超越逻辑推理和客观性的语言表现。以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为例,描写该情景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止一个,如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或者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但根据经验,以the car开头的表达显得更自然,更容易被大脑接收。这是因为在整个运动事件中,运动着的car相对于静止的tree显得更为突出,更能体现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的中心。凸显观的另一个主要论点是一个句子主语的选择取决于该句所描述的情景中各成员所享有的不同凸显程度。一般来说,主语之所以能成为主语,是因为我们选择它作为整个描写对象凸显程度最高的成员。在分析句法结构中,昂格雷尔和施密德(2008:157)更注重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作用。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的基本特性。语言表达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是杂乱多样的。大脑要对它们进行整理,根据最凸显的物体、事物的完整特性来组织语言表达。认知语言学按照对事物不同程度的凸显部分的认识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式。
第一个深入全面研究“凸显”的是认知心理学家Giora,她提出的“等级凸显假说”(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1997/1999/2000)认为,意义的凸显等级不同于意义性质,它决定着意义进入大脑的顺序,最先进入大脑并被认知的应该是凸显意义[4]。从凸显到非凸显应为一个连续体。决定意义是否凸显以及它的凸显程度取决于人们大脑中的认知语境。“由于习惯性(conventionality)、熟悉度(familiarity)、使用频率(frequency)和典型性(prototypicality)而在我们大脑里面形成的编码的意义越是凸显,则其获取的速度越快。”Giora指出,语境和词汇在话语理解的过程当中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进行的。词汇在听话者那里所触发的对意义的联想是和该词汇对于听话者的凸显度有关的,也就是说最为凸显的意义总是至少在话语理解的起始阶段最早出现在听话者的大脑里面的。当然,语境起到某种预测和制约的作用,使得听话者最后选择较合适的诠释,但是对于某些根深蒂固式(entrenched)的凸显即使和当时语境不符合也会成为最终的选择。
在语义描述中,意象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兰盖克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凸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境,形成不同的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同一情境之所有不同的意象,取决于四个参数:选择、视角、凸显和详略程度[5]。这些又被统称为焦点调整。当确定好某一意象后,随后而来的则是具体词汇的选择。假如一个人要表达“red”这一意象,他也许可以想出很多与这个意象关联的词汇如“ruddy,carmine,cherry,crimson,scarlet”等等,至于最终他会采用这里面哪个词汇来表达则跟这些词汇对于他的凸显度有关系,当然最终采用什么词汇还跟语境有重要的关系。在Giora看来至少在会话的起始阶段,对于说话者来说在选择词语来表达概念的开始阶段,熟知的词汇总会凸显的。
2 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分析
认知凸显与信息选取和安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通过选取不同的词语的表达来凸显对某一意象或者某一范畴的不同概念的表达。正如Vossen(1995)指出的那样,因场合不同和听者不同,马路上的车可称之为traffic,cars,traffic jam,or polluters等。实际上,对词汇的选择过程也就是凸显某事物的某一方面特性的过程。当选择某一词语来标定一定场合下的某个范畴时,凸显的部分就显而易见。在隐喻性语言中,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相互作用最为明显。
隐喻,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它会同时涉及多个不同的概念域。概念域(目标域和源域)中对最终词汇的选择绝不是任意的。尤其针对源域,对该域中的词汇的挑选更是限制重重。首先,最终词汇可能不是它所属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它身上可能还不具备所有家族相似性的最高最大值;其次,最终词汇之所以在不具备最典型特征时而能被挑选出来,成为源域的最终落点,是因为它的选择不仅需要它本身的原型概念参与,不可或缺的,还有目标域的参与和干预。
一个隐喻的形成,不仅需要成型的隐喻概念,还需要更细致的对概念域里面的词汇范畴进行类比,进行相似选择。隐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相似性的选择,而这一点最终又会落到词汇概念的选择上。隐喻中,源域是相似性一方的载体,而目标域则是另一方的载体,彼此发生连接的纽带就是相似性[6]。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石。这种的相似性选择有时会使词汇范畴里的词汇地位发生变化。通过对比相似突出细致差别在大脑留下痕迹。这样的印记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隐喻成型的凸显方面有重大关系。
个案分析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余光中的《乡愁》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诗的第一小节描绘的是诗人幼年在外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讲的是自己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只能是在逢年过节时坐船回家与家人团聚;第三小节描写的是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是全诗浓墨重彩的一段,说的是自己与家乡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因为时局动荡不能回乡望亲,于平静中透出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的深厚情感。这里,本文作者将对这首诗的各个小节的第二句做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隐喻相似性分析。基于诗篇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其中定会涉及诗人当时语境和诗人主体的真实生活映像,但是这里作者想强调的重点仍是凸显观对词汇选择的制约。
诗的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分析如下:
“小时候”预设了时间情景,根据诗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在表达自己和母亲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是使用过与“邮票”这一实物相关的事物的。但是相关事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邮票”作为最终词汇呢?“邮票”和“乡愁”之间的相似性能凸显什么呢?我们先撇开概念域,单看范畴A和B,可看出“邮票”无论如何,在其范畴词汇中地位都不是最典型的。在A里,根据日常人们的生活经验,“信纸”和“笔”,相较于“邮票”而言更具有“写信”这一概念的典型,这是因为写信的首要就是要有纸和笔。在B中,“邮票”都已经成为了“票根”“票据”的下义词。但即便在下义词中,邮票也不能说是享有了该范畴内所有成员的最大家族相似性。然而,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为什么千挑万选,最终“邮票”被选定?这是因为目的域的参与和干涉非常明显。当我们在做关于“乡愁”的概念特征分析时,我们看到它所涵盖的语义特征包括分隔、距离、路程、移动、往返等相关概念,后一个概念的外延总是要大于前面一个的外延。总而言之,“乡愁”是两个点之间的运动。如果乡愁要有一个载体话,这个载体必须也可以进行两个点之间的往返。但这种往返也是有条件的。譬如在范畴A中,能进行距离运动的载体可以是邮递员,但是没有选择它,这是因为“邮递员”本身所具有的概念特征中,表达往返的这一概念不及邮递员作为活生生的人这一概念凸显。再看范畴B,B里面有很多种那个年代常用的各种票,之所以选择邮票,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真实生活中诗人就是通过寄信的方式和母亲交流情感的。因此,诗节的成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中,最终圈定“邮票”,把“邮票”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典型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凸显它的认知语义地位。
再看诗的第二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预设了时间情景,同诗篇第一节分析类似,长大后的诗人成家立室,但苦于当时社会境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大陆与台湾两岸并不允许直通。因此,在诗人的探亲路上,诗人都必定要通过船只才能到达彼岸。但是,我们又可以发问,与轮渡相关的事物那么多,为什么选择“船票”作为最终词汇呢?对于“乡愁”的概念特征,上一诗节已做过分析,这里,我们来探究诗人在选择“船票”一词所体现的凸显观分析。
在水上交通工具中,“船票”这一概念恐怕是属于最底层级的下义词了。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便在船务用具范畴中,“船票”在“船灯”、“水手”、“桅杆”、“船帆”、“船舵”等这些同层级范畴词中都是非典型的,可有可无的,它处于边缘化地位。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是为何可以一下鲤鱼跳龙门般的翻身成了主人呢?那是因为只有票据才能证明诗人有资格上船,诗人拿到的那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他唯一上船下船的有效凭证,是他能够回家唯一的希望。而那些个“船灯”、“水手”、“桅杆”、“船帆”等等都不足以满足“船票”所承载的特征——往返、分隔、有效凭证、家的念想——其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
同理,诗篇的第三和第四诗节都做类似的认知凸显词汇选择分析,词语从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到青年时的一张“船票”,到后来的一方“坟墓”,最后落脚到现时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源域词汇的选择都离不开目的域和现实情境的参与和干涉。在建立起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隐喻相似性后,结合真实语境,对各个范畴内概念的选择就是对意义的凸显进行认知分析的过程。
3 结束语
人们使用语言即是在进行选择,而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诸因素的影响。综合词的概念和语境参与,词汇的选择体现了认知凸显观对于词的概念等级的选取和安排。文章就认知凸显的概念和词汇选择与凸显的个案分析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认为词的最终选定是由于人的认知凸显的偏向——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和真实语境下的定向选择。
摘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凸显理论,以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为研究素材,探讨认知凸显对词汇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的语义范畴又涉及到其中各词汇隐喻概念的延展,同时,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和现实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关键词:凸显,隐喻,词汇选择,语境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9-91.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周树江.论比喻性语言意义凸显的认知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4):58-78.
[5]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关键词:乡愁;回归;文化环境;文化心理;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I2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72—03
一、以余光中为例论述台湾乡愁诗的特定性
(一)余光中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的生成背景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环境以及所孕育的文化心理
1对故国亲情的精神守望:与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告别,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20世纪中,一道海峡将中国隔离为两岸,几百万人离开大陆漂泊到了孤岛,如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说:“流亡到台湾的第二代作家,他们成长的主要岁月在台度过,不管他们背景如何歧异,不管他们的本籍相隔多远,其内心同样被一件历史事实所塑模:他们全与乡土脱了节,被逼离乡背井,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注定寄生异地的陌生环境。”余光中的诗作抒写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漂泊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这在他的代表作《乡愁》中表现的尤为淋漓尽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予思乡的神经。但之于漂泊到台湾的这群诗人们,这不过只是小小的阀门,乡愁,在这里还只是故园的离别,仅仅是个开始。
2对文明鸿沟的深沉凝视:因不同文化环境的文化撞击与冲突,滋生文化乡愁的情丝。余光中这一代作家有着特殊的经历与遭遇,他们从大陆到台,这是第一次放逐;许多人又求学或旅居海外,这是又一次放逐。他们离开故土越走越远了,如台湾诗人简政珍所说,是一种双重放逐。余光中写于美国的《我之固体化》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敲打乐》中,诗人反复唱到:“我们不快乐”,“仍然不快乐啊/颇不快乐极其不快乐/不快乐”。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异域他国。
出门“在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离开故土或面临文化障碍的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土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也正如余光中所说:“那种差别提醒着我,我是中国人,我从东方来,我的文化跟美国的文化始终不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此时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
3对异国山水的文化情思:陌生文化环境带来异己孤独感,为文化乡愁营构心理之乡。对乡愁有了更深的体认后,余光中开始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如他的《乡愁四韵》一给我—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又如他的《当我死时》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余光中说:“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的乡愁那就简单,但是一个文人,一个读书人的乡愁就把时间加了上去,乘上了时间,乘上了文化的记忆。我们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那些历史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而这种归属正视来源于对故土文化的记忆。在异质的文化环境中,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乃至于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沉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
(二)余光中为代表的乡愁诗所显现的文化回归——文化心理对文化环境的反出
1灵魂的惶惑与精神的释放: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惶惑痛感的良药。台湾现代乡愁诗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大陆去台的诗人。当时有的在大陆已经小有名气,有的虽初涉文坛,却带去了大陆的童年记忆。这些诗人都怀着浓重的乡愁,都写下了一些哀婉感人的乡愁诗。因此他们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流淌着童年印记,缠绕着少年故乡情结。台湾的乡愁文学大都以回忆的形式忆念往昔的大陆生活,表达怀乡。
台湾现代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体现了以孤独心态为内在特征的作者的特殊情感体念。由此引发的是一种亲近的社会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人在孤独无依时希望寻求亲和力的依靠。这种亲和力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为“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人伦相亲的特点,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的象征。另一方面,与“家”相连的往日群体生活体验。故乡风情亲朋故友是对象化的满足,随着旧情的重温给人莫大的安慰。
2放逐历程中的飘零意识: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所产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阔别六十八年后回到故乡永春的诗人余光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表达胸中的万千感慨。回顾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余光中说他是在五十年代末到美国读书,学习文学。留美的前
期,余光中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之后的1960—1961属于他的虚无时期,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渐渐的,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余光中开始反省自己是谁,“发现”自己是中国人,他说,“那时,我的民族意识勃发了”,于是他重返中华大地,当了文化上的“回头浪子”。
二、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一)台湾乡愁诗人文化自觉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
一般来说,民族意识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二是只在国家生活中,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基于第一层涵义。民族意识有时也称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自识性”、“属性”或“归属感”。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这种“从他物的回归”,对于民族而言,就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存在以及本民族与他民族关系的认识。中国民族理论界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和相对于本族的“认同意识”。这种分界意识和认同意识正是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而产生的。
大诗人们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发掘素材。余光中虽然21岁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作总忘不了本民族的历史,在台湾、在香港,或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见山上观水,登楼驱车,哪怕是一草一木,他的诗作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而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余光中虽然青年时代就离开大陆,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祖国的历史文化。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汩罗的悲涛,一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
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是余光中乡愁诗的深层内涵。余光中常常用诗为中过文化造像,他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这类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渗融在他的诗中。在他的那首《呼唤》中的“一盏灯”显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五千年深的古屋”传来的呼叫是历史的呼唤,文化的呼唤。“喊我回家去”是一种归属感。在《漂给屈原》、《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夜读东坡》等诗作中,余光中在为中国的大诗人造像,表达对古代大诗人的景仰、向往之情。这自然不单是对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的歌颂,他们在诗中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是民族魂的象征。在他的《望边》、《布谷》、《蜀人赠扇记》等诗中都选用了“布谷”、“鹁鸪”、“鹧鹤”、“月亮”等意象,而这些原型意象都是一种特有的符码,是地道的中国式的。这都与余光中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十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二)台湾现代诗人文化自觉的独特体现之“文化乡愁”
1台湾乡愁诗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及其代表作所呈现的文化自觉。朱水涌的《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下格局: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以自足的姿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抵御“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危险,也为“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学个性的确认奠定了基础;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其文学呈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不断变动的特点,它们在那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
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大都是迁移至台湾的,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路晓冰、王殿斌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以余光中为对象,论述了在台湾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乡愁问题。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作品最基本的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
2现在的当下年轻台湾作家及其民众“文化乡愁”的淡化。世界的目光聚焦台湾岛。我们看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也看到台湾岛的文化现实。身为是其中的一分子,身处在那样一个焦灼、躁动、狂热的环境之中,会有什么感觉?台湾人现在有乡愁的情怀吗?
保护和保持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国际公民,国际公民也很好,但是就没有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联合国有很多国家加入,是因为有一个国籍在支撑着,有一个国家的本位才能加人联合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不可避免会受到美国的“迪士尼”,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电视剧等等的冲击,提倡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这样看,年纪比较大的在台湾的大陆人,已经70多岁,肯定会有乡愁;年纪比较轻的一代,就是生在台湾的人,他们对大陆并没有直接的印象。当然以前他们在读教科书的时候,在地理和历史的文字中也会读到大陆,但那毕竟只是书本上的。像余光中这样,早年离开大陆到台湾的时候已经二十几岁,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所以说台湾人的乡愁,那种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现在是越来越少,就如一个人学英文很好,可是却把中文忘记了,对于中文文化是很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是空白,投进去,就会染上别人的颜色,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台湾年轻一代文化的乡愁是有的,比如在读小说,读中国古文,读唐诗宋词,或者看电影看到一些画面,这些都会看到一个文化的来源,或者看到文化的背景。就像日常讲的成语,得陇望蜀,朝秦暮楚,很多成语都是从这种文化的背景中来的,有一个成语就有一个成语的文化背景。
三、特殊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心理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乡愁除了是诗人的一种感伤情怀,也是一种文化断裂的标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
余光中曾说过:“我现在的读者恐怕在大陆的比在台湾多,还不完全是因为大陆的人口多,就是读我书的人大陆比台湾多。我住在台湾,可是我的文章不仅是在台湾发表,也在世界所有的华人地区传播,香港、南洋,包括中国内地。虽然我住在岛上,可是我的读者,我的听众在世界的华人区,其实现在的中文也已经是世界化了,华人所分布的地区遍布世界,华人世界也形成一个国际,那些在异国的华人,他们读中文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